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七
普賢三昧品第三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虗空。法界海旋靡不隨入。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十方所有諸安立海悉能示現。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諸菩薩智。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顯示如來諸大願海。一切諸佛所有法輪流通護持使無斷絕。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此三昧。如是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微細無礙廣大光明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塵數普賢菩薩。皆亦入此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爾時一一普賢菩薩。皆有十方一切諸佛而現其前。彼諸如來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此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菩薩三昧。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本願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開顯一切如來智慧海故。普照十方諸安立海悉無餘故。令一切眾生淨治雜染得清淨故。普攝一切諸大國土。無所著故。深入一切諸佛境界無障礙故。普示一切佛功德故。能入一切諸法實相增智慧故。觀察一切諸法門故。了知一切眾生根故。能持一切諸佛如來教文海故。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即與普賢菩薩摩訶薩能入一切智性力智。與入法界無邊量智。與成就一切佛境界智。與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智。與知一切眾生界廣大智。與住諸佛甚深解脫無差別諸三昧智。與入一切菩薩諸根海智。與知一切眾生語言海轉法輪詞辯智。與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身智。與得一切佛音聲智。如此世界中如來前普賢菩薩蒙諸佛與如是智。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一一塵中所有普賢悉亦如是。何以故。證彼三昧。法如是故。是時十方諸佛各舒右手摩普賢菩薩頂其。手皆以相好莊嚴妙網光舒香流𦦨發。復出諸佛種種妙音及以自在神通之事。過現未來一切菩薩普賢願海一切如來清淨法輪。及三世佛所有影像。皆於中現。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為十方佛所共摩頂。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一一塵中所有普賢。悉亦如是為十方佛之所摩頂。爾時普賢菩薩即從是三昧而起。從此三昧起時。即從一切世界海微塵數三昧海門起。所謂從知三世念念無差別善巧智三昧門起。從知三世一切法界所有微塵三昧門起。從現三世一切佛剎三昧門起。從現一切眾生舍宅三昧門起。從知一切眾生心海三昧門起。從知一切眾生各別名字三昧門起。從知十方法界處所各差別三昧門起。從知一切微塵中。各有無邊廣大佛身雲三昧門起。從演說一切法理趣海三昧門起。普賢菩薩從如是等三昧門起時。其諸菩薩一一各得世界海微塵數三昧海雲。世界海微塵數陀羅尼海雲。世界海微塵數諸法方便海雲。世界海微塵數辯才門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修行海雲。世界海微塵數普照法界一切如來功德藏智光明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諸力智慧無差別方便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一一毛孔中各現眾剎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一一菩薩示現從兜率天宮歿下生成佛轉正法輪般涅槃等海雲。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從三昧起諸菩薩眾獲如是益。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悉亦如是。
爾時十方一切世界海。以諸佛威神力。及普賢菩薩三昧力故。悉皆微動。一一世界眾寶莊嚴。及出妙音演說諸法。復於一切如來眾會道場海中。普雨十種大摩尼王雲。何等為十。所謂妙金星幢摩尼王雲。光明照耀靡尼王雲。寶輪垂下摩尼王雲。眾寶藏現菩薩像摩尼王雲。稱揚佛名摩尼王雲。光明熾盛普照一切佛剎道場摩尼王雲。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摩尼王雲。稱讚一切菩薩功德摩尼王雲。如日光熾盛摩尼王雲。悅意樂音周聞十方摩尼王雲。普雨如是十種大摩尼王雲[A4]已。一切如來諸毛孔中咸放光明。於光明中而說頌言。
爾時一切菩薩眾。皆向普賢合掌瞻仰。承佛神力同聲讚言。
此下現相作證分。以十方菩薩得益心喜。喜則地動及有諸瑞。諸會聞竟得。故現瑞證居後。此會雖即未聞。先[A7]已得益。故先現瑞。以此會辨果顯殊勝故。
補義云以此果法初則海眾不言而請。然如來命普賢說。但以光加。亦未有言命。故今普賢入此如來藏身三昧。即此三昧[A8]已彰無盡法界之全體。故雖不言而[A9]已示答盡。故十方海眾亦不待說。而先默證乎絕言之體。此即普賢業[A10]已說畢。故海眾得益而地動現瑞以證其益也。故次一切如來諸毛孔中咸放光明。於光明中說頌讚德。以讚普賢。乃深入法界之說主也。故次一切菩薩以聞光中偈讚普賢之德。是則前雖得益。而不知益之所以。而今乃知從普賢得。故皆向普賢承佛神力。同聲說頌以讚請也。十偈分三。初一分總述前定。次八別顯徧相。後一結讚所由。以內堪受法。外有諸佛隨喜。故應說故。
上普賢三昧品竟。
世界成就品第四
此品來意。以前說緣既具。此下正陳所說。總明果相。別答法界安立海問。故此品來。下華藏品為別明本師之所嚴淨。此品以為總明諸佛果相。釋名世界者。世謂三世。墮去來今故。界為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謂隱覆。界亦分齊。謂諸有為可壞者世。即隱覆無為不可壞法。從真性起同無為法。即隱覆有為可破壞世。名不相雜。是其分齊。是故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婆。成就者即能成之緣。有十緣等。能所合目。故云世界成就。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徧觀察一切世界海。一切眾生海。一切諸佛海。一切法界海。一切眾生業海。一切眾生根欲海。一切諸佛法輪海。一切三世海。一切如來願力海。一切如來神變海。如是觀察[A11]已。普告一切道場眾海諸菩薩言。佛子。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清淨智不可思議。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不可思議。說一切無邊佛海智不可思議。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不可思議。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不可思議。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不可思議。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不可思議。轉法輪智不可思議。建立演說海不可思議。清淨佛身不可思議。無邊色相海普照明不可思議。相及隨好皆清淨不可思議。無邊色相光明輪海具足清淨不可思議。種種色相光明雲海不可思議。殊勝寶𦦨海不可思議。成就言音海不可思議。示現三種自在海調伏成熟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勇猛調伏諸眾生海無空過者不可思議。安住佛地不可思議。入如來境界不可思議。威力護持不可思議。觀察一切佛智所行不可思議。諸力圓滿無能摧伏不可思議。無畏功德無能過者不可思議。住無差別三昧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不可思議。清淨自在智不可思議。一切佛法無能毀壞不可思議。如是等一切法。我當承佛神力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故具足宣說。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得安住故。為令一切世界海一切佛自在所莊嚴故。為令一切劫海中如來種性恒不斷故。為令於一切世界海中顯示諸法真實性故。為令隨一切眾生無量解海而演說故。為令隨一切眾生諸根海方便令生諸佛法故。為令隨一切眾生樂欲海摧破一切障礙山故。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令淨修治出要道故。為令一切菩薩安住普賢願海中故。是時普賢菩薩復欲令無量道場眾海生歡喜故。令於一切法增長愛樂故。令生廣大真實信解海故。令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故。令安立普賢願海故。令淨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故。令增長普照一切世間藏大慧海故。令生陀羅尼力持一切法輪故。令於一切道場中盡佛境界悉開示故。令開闡一切如來法門故。令增長法界廣大甚深一切智性故。即說頌言。
此下正陳法海。有三品。於中初二品明果。後一品辨因。明果答前三十句果問。辨因答前十句因問。今初品通辨諸佛眾生所有剎海。後品別明本師之所嚴淨。此品答安立之問。具因具果。後品唯果徧觀等者先入三昧內契其源。今云徧觀外審其相。如是下正說。次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下十不可思議。牒上十句世界海等問。次清淨佛身不可思議下十不可思議。牒上六根三業十句問。次安住地不可思議下十不可思議。牒上最初德用圓備十句問。次如是等一切法至具足宣說。許說分齊。疏問云。若言具說者。何以下文唯說安立及世界耶。答經來不盡故。以遮那品末無有結屬故。若經具來。應更答餘三十八問。又雖說二世界海。亦[A13]已通具三十句問。次云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下十句說所成益。次是時普賢菩薩。復欲令無量眾海生歡喜故下讚勝勸聽。次令於一切法增長愛樂故下十句別顯喜義。次即說頌言十偈。初二偈明佛出現。次辨定法器。初一偈揀非器。次四偈明正是法器。後一偈結歸佛力。後二偈勸聽。
下文正陳所說。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大眾言。
此一句乃結集生起。
諸佛子。世界海有十種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A14]已說現說當說。
此下普賢顯說。於前三十句果問中。答世界安立海一問。餘並攝之。世界廣深目之為海。謂積剎成種。積種成海。海無別體乃世界之都名。然事類廣多。略舉其十。
何者為十。所謂世界海起具因緣。世界海所依住。世界海形狀。世界海體性。世界海莊嚴。世界海清淨。世界海佛出興。世界海劫住。世界海劫轉變差別。世界海無差別門。
此徵列世界海十種不同。
諸佛子。略說世界海有此十事。若廣說者。與世界海微塵數等。過去現在未來諸佛。[A15]已說現說當說。
此結略顯廣。言世界海塵者。智猶難測。言豈能陳。非證法雲。安受茲說。然上十事。於一一剎多少不定。具緣一種。或一或二。或三或多。清淨一種。或一或多。或無。以有純穢剎故。其無差別一切皆具。以約體性平等。佛力融攝故。說無差別所以染淨皆具也。言有世界海塵數者。約融攝無盡之說也。謂以世界海盡末為塵。一塵作一剎海。每一剎海其具緣等。又各有剎海塵數之緣等。謂剎海之多。而一一所具緣等。亦各有多多也。故云無盡。
諸佛子。略說以十種因緣故。一切世界海。[A16]已成現成當成。何者為十。所謂如來神力故。法應如是故。一切眾生行業故。一切菩薩成一切智所得故。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同集善根故。一切菩薩嚴淨國土願力故。一切菩薩成就不退行願故。一切菩薩清淨勝解自在故。一切如來善根所流及一切諸佛成道時自在勢力故。普賢菩薩自在願力故。諸佛子。是為略說十種因緣。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所謂或依一切莊嚴住。或依虗空住。或依一切寶光明住。或依一切佛光明住。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或依一切佛音聲住。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脩羅形金剛手住。或依一切世主身住。或依一切菩薩身住。或依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無量差別。或如水旋形。或如山𦦨形。或如樹形。或如華形。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種種體。所謂或以一切寶莊嚴為體。或以一寶種種莊嚴為體。或以一切寶光明為體。或以種種色光明為體。或以一切莊嚴光明為體。或以不可壞金剛為體。或以佛力持為體。或以妙寶相為體。或以佛變化為體。或以日摩尼輪為體。或以極微細寶為體。或以一切寶𦦨為體。或以種種香為體。或以一切寶華冠為體。或以一切寶影像為體。或以一切莊嚴所示現為體。或以一念心普示現境界為體。或以菩薩形寶為體。或以寶華蕋為體。或以佛言音為體。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種種莊嚴。所謂或以一切莊嚴具中出上妙雲莊嚴。或以說一切菩薩功德莊嚴。或以說一切眾生業報莊嚴。或以示現一切菩薩願海莊嚴。或以表示一切三世佛影像莊嚴。或以一念頃示現無邊劫神通境界莊嚴。或以出現一切佛身莊嚴。或以出現一切寶香雲莊嚴。或以示現一切道場中諸珍妙物光明照耀莊嚴。或以示現一切普賢行願莊嚴。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清淨方便海。所謂諸菩薩親近一切善知識同善根故。增長廣大功德雲徧法界故。淨修廣大諸勝解故。觀察一切菩薩境界而安住故。修治一切諸波羅蜜悉圓滿故。觀察一切菩薩諸地而入住故。出生一切淨願海故。修習一切出要行故。入於一切莊嚴海故。成就清淨方便力故。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出現差別。所謂或現小身。或現大身。或現短壽。或現長壽。或唯嚴淨一佛國土。或有嚴淨無量佛土。或唯顯示一乘法輪。或有顯示不可思議諸乘法輪。或現調伏少分眾生。或示調伏無邊眾生。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劫住。所謂或有阿僧祇劫住。或有無量劫住。或有無邊劫住。或有無等劫住。或有不可數劫住。或有不可稱劫住。或有不可思劫住。或有不可量劫住。或有不可說劫住。或有不可說不可說劫住。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劫轉變差別。所謂法如是故世界海無量成壞劫轉變。染汙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汙劫轉變。修廣大福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信解菩薩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世界海純清淨劫轉變。諸菩薩各各遊諸世界故世界海無邊莊嚴劫轉變。十方一切世界海諸菩薩雲集故世界海無量大莊嚴劫轉變。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莊嚴滅劫轉變。諸佛出現於世故一切世界海廣博嚴淨劫轉變。如來神通變化故世界海普清淨劫轉變。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無差別。所謂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世界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諸佛出現所有威力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場。徧十方法界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徧法界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變化名號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音聲普徧世界海無邊劫住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法輪方便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塵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一微塵一切三世諸佛世尊廣大境界。皆於中現無差別。諸佛子。世界海無差別略說如是。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無差別。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此下別釋十事不同。則為十段。一一皆有長行偈頌。今初起具因緣。標中略舉十種。通成三世一切佛剎。何者下徵列十緣。然佛土之義雖有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變化土。若開受用。有自有他則成四土。統唯二種。謂淨及穢。或性及相。今融而為一。有異餘宗。又此淨土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有質不成搜源則冥。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故形奪圓融無有障礙。土既不等。因緣亦殊。今文十中初三通顯。次四分別明。後三即融攝轉變。言初三者。一如來神力者謂一切淨穢等土皆是如來通慧力成。為物而取。擬將普應。二法如是者。梵云達磨多此云法爾。或云法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起外諸器界。三眾生業力者。業有善惡。土有淨穢。次四別明者。有因有緣。初一自受用土因。大圓鏡智之所成故。二變化土因。謂眾生菩薩共搆一緣。各隨行業來生其國。凡聖同居。三四二種他受用土因。然初即初地[A20]已上。如十大願中修淨土願是也。後即八地[A21]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故。八地中有淨土分。後三融攝者通於因緣。初一即八地[A22]已上。攪大海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以染為淨。以淨為染。自在攝生故。十自在中有剎自在。窮其因者。清淨勝解。勝解印持隨心轉變。次一謂成正覺時。其身充滿十方世界微塵剎土。念劫圓融。一時成立。由二種因。一善根所流語因也。二成道勢力。明果用也。此一受用變化相融也。即如經初摩竭陀地堅固等。後一無問成與不成常能融攝。又前是妙覺。此是等覺。其法性土。為諸土之體。其偈頌中。初一偈頌如來神力。二一偈頌同集善根。三一偈頌成一切智。四一偈頌六七二句。五一偈頌眾生行業。六一偈頌菩薩勝解。七一偈頌普賢行願。八二偈頌如來自在。
上總明世界起具因緣。次二所依住。三形狀。四體性。五莊嚴。六清淨。七佛出興。八住劫不同。九住劫轉變。十無差別。如是次第。下文各有長行偈頌。臨文可知。疏各有多義。學者尋之。
上世界成就品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七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8 冊 No. 240 華嚴綱要(第1卷-第44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品來意。以前眾既集光示法主。今將說法。是故法主入定受加。為近方便。以出定即說。故以三昧為近也。品標普賢者。明說法主以說普法故。三昧是業用。以非證不宣。此則人法合舉。言三昧名毗盧遮那如來藏身者。以毗者廣大也。盧遮者生也。那者思也。慈悲無邊故名廣。智慧無上故稱為大。生想[A1]已盡故云生息。涅槃云離有常住故名如來。萬德含攝是謂藏身。即出纏之法身也。以此法身是法界體故。言藏身者。謂諸佛法身周徧法界。塵中復含諸剎。重重無盡。明此徧剎之身包容所徧剎海。無不皆在如來身中。故名藏身。融通總有四句。一身徧剎海。二剎在身中。三身徧身內剎。四剎入徧剎身。即內即外。依正混融無障無礙。是此三昧所作。故以為名。將說此法故入茲定。佛平等性即如來藏。是故但入如來藏身。即是[A2]已入佛平等。故下文云。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三昧。如是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微細無礙廣大光明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塵數普賢菩薩。皆亦入此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一一普賢前皆有十方諸佛現前。讚普賢菩薩能入此三昧。即此三昧[A3]已彰法界重重無盡矣。此諸佛讚。以顯諸佛加持。此口加也。下文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即與普賢菩薩能入一切智大智。此意加也。次十方諸佛各舒右手摩普賢菩薩頂。此身加也。次結通云。如此世界十方諸佛摩普賢頂。一切世界海一一塵中所有普賢。皆為十方諸佛之所摩頂。此通顯加分也。下爾時普賢菩薩從三昧起。從此三昧起時。即從一切世界海微塵數三昧海門起。令諸菩薩各得法益。下結通云。如此世界乃至及彼世界海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悉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