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四十八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佛子。今當為汝演說如來所有相海。
正釋文中大文三段。一誡聽許說。二正陳相狀。三結略顯廣。今初。所以普賢說者相海普周故。令行普行。獲普相故。普賢本是會主。前說[A1]已窮。此便說故。第二如來頂上下正陳相狀。略舉九十七相。文通有五。一依處。二列名。三體嚴。四業用。五結數。或略不具。至文當知。或加成益。業用中攝。然名依體用以立。皆以體用以立。或單從體用。或雙從二。或名與體用義不相似者。則是文略義含耳。細論一相各依一處。則為九十七段。經文自標。今以類例相從。即為十九段。始自於頂。終至於足。斯即順觀相海。
佛子。如來頂上有三十二寶莊嚴大人相。
今初。依頂中三。初約處總標。次其中下別列名相。後佛子下總結為嚴。今初寶莊嚴者。通顯體嚴事寶。則云皆摩尼等為莊嚴故。亦顯智寶。圓淨嚴故。一一相中皆有事理二嚴。隨宜解釋。大人相者大人之相故。二別列中三十二相。文各為四。以依處一種。[A2]已總標故。此處獨有三十二者理實應多。為顯圓融一即一切。故一頂中[A3]已具權教三十二處。若爾。餘何不然。顯頂尊勝故。若約人具有好為勝。故相伏於人。好勝諸天。故餘處說好為微細。
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無量大光明網。一切妙寶以為莊嚴。寶髮周徧柔輭密緻。一一咸放摩尼寶光。充滿一切無邊世界。悉現佛身色相圓滿。是為一。
第一相中四者一別名。名從用立。二一切妙寶下體嚴。三一一下業用。四是為一者結數。他皆倣此。
次有大人相。名佛眼光明雲。以摩尼王種種莊嚴。出金色光。如眉間毫相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世界。是為二。
二中以摩尼下體嚴。即釋光明義。其光下業用。釋佛眼義。佛眼無不照故。
次有大人相。名充滿法界雲。上妙寶輪以為莊嚴。放於如來福智燈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諸世界海。於中普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是為三。次有大人相。名示現普照雲。真金摩尼種種莊嚴。其諸妙寶咸放光明。照不思議諸佛國土。一切諸佛於中出現。是為四。次有大人相。名放寶光明雲。摩尼寶王清淨莊嚴。毗瑠璃寶以為華蘂。光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種種神變。讚歎如來往昔所行智慧功德。是為五。次有大人相。名示現如來徧法界大自在雲。菩薩神變寶𦦨摩尼以為其冠。具如來力覺悟一切。寶𦦨光輪以為其鬘。其光普照十方世界。於中示現一切如來坐於道場。一切智雲充滿虗空無量法界。是為六。次有大人相。名如來普燈雲。以能震動法界國土。大自在寶海而為莊嚴。放淨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十方諸菩薩功德海。過現未來佛智慧幢海。是為七。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諸佛廣大雲。因陀羅寶如意王寶摩尼王寶以為莊嚴。常放菩薩𦦨燈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於中顯現一切諸佛眾色相海。大音聲海清淨力海。是為八。
八中嚴內摩尼名意。故不同如意。
次有大人相。名圓滿光明雲。上妙瑠璃摩尼王種種寶華以為莊嚴。一切眾寶舒大𦦨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一切眾生悉見如來現坐其前。讚歎諸佛。及諸菩薩法身功德。令入如來清淨境界。是為九。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菩薩行藏光明雲。眾寶妙華以為莊嚴。寶光普照無量世界。寶𦦨普覆一切國土。十方法界通達無礙。震動佛音宣暢法海。是為十。次有大人相。名普光照耀雲。毗瑠璃因陀羅金剛摩尼寶以為莊嚴。瑠璃寶光色相明徹。普照一切諸世界海。出妙音聲充滿法界。如是皆從諸佛智慧大功德海之所化現。是為十一。
十一中如是皆從下辨業用。因亦業用攝。
次有大人相。名正覺雲。以雜寶華而為莊嚴。其諸寶華悉放光明皆有如來坐於道場。充滿一切無邊世界。令諸世界普得清淨。永斷一切妄想分別。是為十二。次有大人相。名光明照耀雲。以寶𦦨藏海心王摩尼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光中顯現無量菩薩及諸菩薩所行之行。一切如來智身法身諸色相海充滿法界。是為十三。次有大人相。名莊嚴普照雲。以金剛華毗瑠璃寶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光中有大寶蓮華座具足莊嚴。彌覆法界。自然演說四菩薩行。其音普徧諸法界海。是為十四。
十四用中云四菩薩行者。瑜伽菩薩地云一切菩薩略有四行。一波羅蜜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次有大人相。名現佛三昧海行雲。於一念中示現如來無量莊嚴。普徧莊嚴一切法界不思議世界海。是為十五。次有大人相。名變化海普照雲。妙寶蓮華如須彌山以為莊嚴。眾寶光明從佛願生。現諸變化無有窮盡。是為十六。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如來解脫雲。清淨妙寶以為莊嚴。放大光明。莊嚴一切佛師子座。示現一切諸佛色像。及無量佛法諸佛剎海。是為十七。次有大人相。名自在方便普照雲。毗瑠璃華真金蓮華摩尼王燈妙法𦦨雲以為莊嚴。放一切諸佛寶𦦨密雲清淨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妙好莊嚴之具。是為十八。次有大人相。名覺佛種性雲。無量寶光以為莊嚴。具足千輪內外清淨。從於往昔善根所生。其光徧照十方世界。發明智日宣布法海。是為十九。
十九云具足千輪者。梵本云具千輻輪。
次有大人相。名現一切如來相自在雲。眾寶瓔珞瑠璃寶華以為莊嚴。舒大寶𦦨充滿法界。於中普現等一切佛剎微塵數去來現在無量諸佛。如師子王勇猛無畏。色相智慧皆悉具足。是為二十。次有大人相。名徧照一切法界雲。如來寶相清淨莊嚴。放大光明普照法界顯現一切無量無邊諸佛菩薩智慧妙藏。是為二十一。
二十示身智二俱顯智慧。
次有大人相。名毗盧遮那如來相雲。上妙寶華及毗璃瑠清淨妙月以為莊嚴。悉放無量百千萬億摩尼寶光充滿一切虗空法界。於中示現無量佛剎皆有如來結跏趺坐。是為二十二。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佛光明雲。眾寶妙燈以為莊嚴。放淨光明徧照十方一切世界。悉現諸佛轉於法輪。是為二十三。次有大人相。名普現一切莊嚴雲。種種寶𦦨以為莊嚴。放淨光明充滿法界。念念常現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與諸菩薩坐於道場。是為二十四。次有大人相。名出一切法界音聲雲。摩尼寶海上妙栴檀以為莊嚴。舒大𦦨網充滿法界。其中普演微妙音聲。示諸眾生一切業海。是為二十五。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諸佛變化輪雲。如來淨眼以為莊嚴。光照十方一切世界。於中普現去來今佛所有一切莊嚴之具。復出妙音演不思議廣大法海。是為二十六。
二十六中莊嚴云如來淨眼為莊嚴者。此通十眼。光照下顯業用。亦通身智二光。淨眼及光。釋前普照。現於嚴具是上輪義。即法輪故。
次有大人相。名光照佛海雲。其光普照一切世界。盡於法界無所障礙。悉有如來結跏趺坐。是為二十七。次有大人相。名寶燈雲。放於如來廣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諸眾生海。是為二十八。次有大人相。名法界無差別雲。放於如來大智光明。普照十方諸佛國土。一切菩薩道場眾會無量法海。於中普現種種神通。復出妙音。隨諸眾生心之所樂。演說普賢菩薩行願。令其迴向。是為二十九。次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世界海普照雲。放寶光明充滿一切虗空法界。於中普現淨妙道場及佛菩薩莊嚴身相。令其見者得無所見。是為三十。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寶清淨光𦦨雲。放於無量諸佛菩薩摩尼妙寶清淨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諸菩薩海。莫不具足如來神力。常遊十方盡虗空界一切剎網。是為三十一。
從二十七至三十一。並略無莊嚴。亦由名中以含有故。
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法界莊嚴雲。最處於中漸次隆起。閻浮檀金因陀羅網以為莊嚴。放淨光雲充滿法界。念念常現一切世界諸佛菩薩道場眾會。是為三十二。
三十二先名。次最處下體嚴。此居頂極。特顯別處。故云處中。則知所餘皆遶此相。略不明耳。漸次隆起者正顯其相。智論第五云如來頂有骨髻如拳。觀佛三昧海經云如合拳。即隆起之相也。
佛子。如來頂上有如是三十二種大人相以為嚴好。
三總結為嚴。
佛子。如來眉間有大人相。名徧法界光明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具眾寶色。猶如日月洞徹清淨。其光普照十方國土。於中顯現一切佛身。復出妙音宣暢法海。是為三十三。
第二眉間有一相即白毫相。自下並有依處。故文皆有五。初依處。二顯名。三摩尼下體嚴。謂此毫相若收則右旋如瑠璃碗。若展則具十楞。有大光明。嚴唯一寶。光具多色。中表皆空。即是洞徹。四其光下業用。復出[A4]已下即是法光。故此光名從用而立。五結數可知。
如來眼有大人相。名自在普見雲。以眾妙寶而為莊嚴。摩尼寶光清淨暎徹。普見一切皆無障礙。是為三十四。如來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通智慧雲。清淨妙寶以為莊嚴。眾寶色光彌覆其上。於中出現無量化佛。坐[A5]寶蓮華往諸世界。為一切菩薩一切眾生演不思議諸佛法海。是為三十五。
第三眼。第四鼻。各有一相。
如來舌有大人相。名示現音聲影像雲。眾色妙寶以為莊嚴。宿世善根之所成就。其舌廣長徧覆一切諸世界海。如來若或熈怡微笑必放一切摩尼寶光。其光普照十方法界。能令一切心得清涼。去來現在所有諸佛。皆於光中炳然顯現。悉演廣大微妙之音徧一切剎住無量劫。是為三十六。如來舌復有大人相。名法界雲。其掌安平眾寶為嚴。放妙寶光色相圓滿。猶如眉間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佛剎。唯塵所成無有自性。光中復現無量諸佛。咸發妙音說一切法。是三十七。
第五舌有四相。初一即舌根廣長相。於體嚴中。宿善成者。此舉因嚴。偏此說因者。令讚演一乘故。其舌長廣即語其體。福德人至鼻。權佛至髮際。餘大乘中明現神足。方至梵世。或覆三千。[1]金直語體。便覆一切。後如來下辨其業用。演法釋音聲。現佛釋影像。二舌掌之相。掌謂近根。其光下業用光照諸剎。令應度者無俟觀破。[A6]摶聚自曉。但合塵成何性之有。
如來舌端有大人相。名照法界光明雲。如意寶王以為莊嚴。自然恒出金色寶𦦨。於中影現一切佛海。復震妙音充滿一切無邊世界。一一音中具一切音。悉演妙法聽者心悅。經無量劫玩味不忘。是為三十八。如來舌端復有大人相。名照耀法界雲。摩尼寶王以為嚴飾。演眾色相微妙光明充滿十方無量國土。盡於法界靡不清淨。於中悉有無量諸佛及諸菩薩。各吐妙音種種開示。一切菩薩現前聽受。是為三十九。
後二同在舌端。或居左右。或在上下。觀文業用。但有展卷不同。前則卷佛海於舌端。後則展諸佛於法界。
如來口上齶有大人相。名示現不思議法界雲。因陀羅寶毗瑠璃寶以為莊嚴。放香燈𦦨清淨光雲。充滿十方一切法界。示現種種神通方便。普於一切諸世界海。開演甚深不思議法。是為四十。
六上齶一相。上腭既有。下亦宜然。或是梵本脫漏。
如來口右輔下牙有大人相。名佛牙雲。眾寶摩尼卍字相輪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法界。於中普現一切佛身周流十方開悟羣生。是為四十一。
第七牙有四相。謂左右上下四大牙故。故佛涅槃茶毗。四牙不碎。輔頰也。亦云頰車骨。
如來口右輔上牙有大人相。名寶𦦨彌盧藏雲。摩尼寶藏以為莊嚴。放金剛香𦦨清淨光明。一一光明充滿法界。示現一切諸佛神力。復現一切十方世界淨妙道場。是為四十二。
二右輔上牙。名須盧者顯妙高故。
如來口左輔下牙有大人相。名寶燈普照雲。一切妙寶舒華發香以為莊嚴。放燈𦦨雲清淨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海。於中顯現一切諸佛。坐蓮華藏師子之座。諸菩薩眾所共圍繞。是為四十三。如來口左輔上牙有大人相。名照現如來雲。清淨光明閻浮檀金寶網寶華以為莊嚴。放大𦦨輪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以神通力。於虗空中流布法乳法燈法寶。教化一切諸菩薩眾。是為四十四。
四中有法乳法燈法寶者。約資法身名乳。照了萬境稱燈。令其圓淨為寶。即演三德涅槃之法。亦成涅槃三德之益。
如來齒有大人相。名普現光明雲。一一齒間相海莊嚴。若微笑時悉放光明具眾寶色。摩尼寶𦦨右旋宛轉。流布法界靡不充滿。演佛言音說普賢行。是為四十五。
第八齒有一相。
如來脣有大人相。名影現一切寶光雲。放閻浮檀真金色蓮華色一切寶色廣大光明。照於法界悉令清淨。是為四十六。
第九脣有一相。上二各應分出上下。放閻浮下體嚴。以脣色赤好如日初出紅蓮葉故。後照于下業用。
如來頸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世界雲。摩尼寶王以為莊嚴。紺蒲成就柔輭細滑。放毗盧遮那清淨光明。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是為四十七。
第十頸有一相。
如來右肩有大人相。名佛廣大一切寶雲。放一切寶色真金色蓮華色光明。成寶𦦨網普照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菩薩。是為四十八。如來右肩復有大人相。名最勝寶普照雲。其色清淨如閻浮金。放摩尼光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菩薩。是為四十九。如來左肩有大人相。名最勝光照法界雲。猶如頂上及以眉間種種莊嚴。放閻浮檀金及蓮華色眾寶光明成大𦦨網充滿法界。於中示現一切神力。是為五十。如來左肩復有大人相。名光明徧照雲。其相右旋。閻浮檀金色。摩尼寶王以為莊嚴。放眾寶華香𦦨光明充徧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及以一切嚴淨國土。是為五十一。如來左肩復有大人相。名普照耀雲。其相右旋微密莊嚴。放佛燈𦦨雲清淨光明充徧法界。於中顯現一切菩薩種種莊嚴悉皆妙好。是為五十二。
第十一肩有五相。右二左三。或亦脫也。
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一切寶色種種光燄輪充滿法界。普令清淨。復出妙音宣暢法海。是為五十三。吉祥相右邊有大人相。名示現光照雲。因陀羅網以為莊嚴。放大光輪充滿法界。於中普現無量諸佛。是為五十四。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普現如來雲。以諸菩薩摩尼寶冠而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悉令清淨。於中示現去來今佛坐於道場。普現神力廣宣法海。是為五十五。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開敷華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寶香𦦨燈清淨光明。狀如蓮華充滿世界。是為五十六。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可悅樂金色雲。以一切寶心王藏摩尼王而為莊嚴。放淨光明照於法界。於中普現猶如佛眼廣大光明摩尼寶藏。是為五十七。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佛海雲。毗瑠璃寶香燈華鬘以為莊嚴。放滿虗空摩尼寶王香燈大𦦨清淨光明。充徧十方一切國土。於中普現道場眾會。是為五十八。吉祥相左邊有大人相。名示現光明雲。無數菩薩坐寶蓮華以為莊嚴。放摩尼王種種間錯寶𦦨光明普淨一切諸法界海。於中示現無量諸佛及佛妙音演說諸法。是為五十九。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示現徧法界光明雲。摩尼寶[1]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徧一切剎。於中普現諸菩薩眾。是為六十。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普勝雲。日光明摩尼王寶輪鬘而為莊嚴。放大光𦦨充滿法界諸世界海。於中示現一切世界一切如來一切眾生。是為六十一。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轉法輪妙音雲。一切法燈清淨香蘂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所有相海及以心海。是為六十三。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莊嚴雲。以去來今一切佛海而為莊嚴。放淨光明嚴淨一切諸佛國土。於中普現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及佛菩薩所行之行。是為六十三。
第十二胷十一相。初一當中。左右各五。今初卍字。正翻為吉祥海雲。以依形立名。故先標形相。應迴安名下以屬體攝無違。
如來右手有大人相。名海照雲。眾寶莊嚴。恒放月𦦨清淨光明充滿虗空一切世界。發大音聲歎美一切諸菩薩行。是為六十四。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影現照耀雲。以毗瑠璃帝青摩尼寶華而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菩薩所住蓮華藏摩尼藏等一切世界。於中悉現無量諸佛。以淨法身坐菩提樹。震動一切十方國土。是為六十五。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燈𦦨鬘普嚴淨雲。毗盧遮那寶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成變化網。於中普現諸菩薩眾咸戴寶冠演諸行海。是為六十六。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普現一切摩尼雲。蓮華𦦨燈而為莊嚴。施海藏光充徧法界。於中普現無量諸佛坐蓮華座。是為六十七。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光明雲。摩尼𦦨海以為莊嚴。放眾寶𦦨香𦦨華𦦨清淨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網。於中普現諸佛道場。是為六十八。
第十三手有十三相。分三。初九直語手相。右五左四者或左脫一。或表右常用故。右中六十六云。成變化網者。光化為網故。
如來左手有大人相。名毗瑠璃清淨燈雲。寶地妙色以為莊嚴。放於如來金色光明。念念常現一切上妙莊嚴之具。是為六十九。如來左手復有大人相。名一切剎智慧燈音聲雲。以因陀羅網金剛華而為莊嚴。放閻浮檀金清淨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是為七十。如來左手復有大人相。名安住寶蓮華光明雲。眾寶妙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如須彌燈。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是為七十一。如來左手復有大人相。名徧照法界雲。以妙寶鬘寶輪寶瓶因陀羅網及眾妙相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國土。於中示現一切法界。一切世界海一切如來坐蓮華座。是為七十二。
左中七十二云。因陀羅網為嚴者。即是網鞔之相互涉入故。
如來右手指有大人相。名現諸劫剎海旋雲。水月𦦨藏摩尼王一切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其中恒出微妙音聲滿十方剎。是為七十三。如來左手指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寶雲。以帝青金剛寶而為莊嚴。放摩尼王眾寶光明充滿法界。其中普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是為七十四。如來右手掌有大人相。名照耀雲。以摩尼王千輻寶輪而為莊嚴。放寶光明。其光右旋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一一佛身光𦦨熾然。說法度人淨諸世界。是為七十五。如來左手掌有大人相。名𦦨輪普增長化現法界道場雲。以日光摩尼王千輻輪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海。於中示現一切菩薩。演說普賢所有行海普入一切諸佛國土。各各開悟無量眾生。是為七十六。
後二左右掌皆有千輪者。輪轂輻輞三事具足。自然成就。
如來陰藏有大人相。名普流出佛音聲雲。一切妙寶以為莊嚴。放摩尼燈華𦦨光明。其光熾盛具眾寶色。普照一切虗空法界。其中普現一切諸佛遊行往來處處周徧。是為七十七。
第十四陰藏一相猶如馬王。
如來右臀有大人相。名寶燈鬘普照雲。諸摩尼寶以為莊嚴。放不思議寶𦦨光明彌布十方一切法界。與虗空法界同為一相。而能出生一切諸相。一一相中悉現諸佛自在神變。是為七十八。如來左臀有大人相。名示現一切法界海光明彌覆虗空雲。猶如蓮華清淨妙寶以為嚴飾。放光明網徧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種種相雲。是為七十九。
第十五坐處二相。
如來右䏶有大人相。名普現雲。以眾色摩尼而為莊嚴。其䏶與腨上下相稱。放摩尼𦦨妙法光明。於一念中能普示現一切寶王。遊步相海。是為八十。如來左䏶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無量相海雲。一切寶海隨順安住以為莊嚴。廣大遊行放淨光明普照眾生。悉使希求無上佛法。是為八十一。
第十六䏶有二相。左云隨順安住者。䯗多行動。故須多寶隨順而嚴。
如來右邊伊尼延鹿王腨有大人相。名一切虗空法界雲。光明妙寶以為莊嚴。其相圓直善能遊步。放閻浮金色清淨光明徧照一切諸佛世界。發大音聲普皆震動。復現一切諸佛國土。住於虗空寶𦦨莊嚴。無量菩薩從中化現。是為八十二。如來左邊伊尼延鹿王腨有大人相。名莊嚴海雲。色如真金。能遍遊行一切佛剎。放一切寶清淨光明充滿法界施作佛事。是為八十三。如來寶腨上毛有大人相。名普現法界影像雲。其毛右旋。一一毛端放寶光明充滿十方一切法界。示現一切諸佛神力。其諸毛孔悉放光明。一切佛剎於中顯現。是為八十四。
第十七腨有三相。第三膊毛通於二腨。若準晉經直云毛端。則通身一切毛也。義應如昔。則處成十九。
如來足下有大人相。名一切菩薩海安住雲。色如金剛閻浮檀金清淨蓮華。放寶光明普照十方諸世界海。寶香𦦨雲處處周徧。舉足將步香氣周流。具眾寶色充滿法界。是為八十五。
第十八足有十三相。通分為七。初足下一相。略無左右。而晉經足趺之後別有足下千輻輪相。此必合有。故後品明下輪相。名普照王。今經千輪之言。乃在後指間。或以常明易知。指間有異。故舉之耳。名安住者。以足下安平。一切著地不容針故。
如來右足上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光明雲。一切眾寶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示現一切諸佛菩薩。是為八十六。如來左足上有大人相。名普現一切諸佛雲。寶藏摩尼以為莊嚴。放寶光明。於念念中現一切佛神通變化及其法海所坐道場。盡未來際劫無有間斷。是為八十七。
二足上二相。
如來右足指間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法界海雲。須彌燈摩尼王千輻𦦨輪種種莊嚴。放大光明。充滿十方一切法界諸世界海。於中普現一切諸佛所有種種寶莊嚴相。是為八十八。如來左足指間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海雲。摩尼寶華香𦦨燈鬘一切寶輪以為莊嚴。恒放寶海清淨光明。充滿虗空。普及十方一切世界。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圓滿音聲卍字等相。利益無量一切眾生。是為八十九。
三足指間二相。
如來右足跟有大人相。名自在照耀雲。帝青寶末以為莊嚴。常放如來妙寶光明。其光妙好。充滿法界。皆同一相無有差別。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坐於道場演說妙法。是為九十。如來左足跟有大人相。名示現妙音演說諸法海雲。以變化海摩尼寶香𦦨海須彌華摩尼寶及毗琉璃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諸佛神力。是為九十一。
四足跟二相。
如來右足趺有大人相。名示現一切莊嚴光明雲。眾寶所成。極妙莊嚴。放閻浮檀金色清清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其光明相猶如大雲。普覆一切諸佛道場。是為九十二。如來左足趺有大人相。名現眾色相雲。以一切月𦦨藏毗盧遮那寶因陀羅尼羅寶而為莊嚴。念念遊行諸法界海。放摩尼燈香𦦨光明。其光徧滿一切法界。是為九十三。
五足趺二相。
如來右足四周有大人相。名普藏雲。因陀羅尼羅金剛寶以為莊嚴。放寶光明。充滿虗空。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坐於道場摩尼寶王師子之座。是為九十四。如來左足四周有大人相。名光明徧照法界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平等一相。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自在神力。以大妙音演說法界無盡法門。是為九十五。
六足四周。因陀羅尼羅者此云帝青。
如來右足指端有大人相。名示現莊嚴雲。甚可愛樂閻浮檀清淨真金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十方一切法界。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無盡法海種種功德神通變化。是為九十六。如來左足指端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神變雲。不思議佛光明月𦦨普香摩尼寶𦦨輪以為莊嚴。放眾寶色清淨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海。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演說一切諸佛法海。是為九十七。
七足指端左右為二。文顯可知。
上來略列九十七相。次第數名譯者安置。既不說盡豈不盈百。足[1]不缺一。脣齶不開。設合此二。六根皆辦。耳何獨無。若加兩耳及足下一。則圓百數。以顯無盡。豈不妙哉。況此中所列於三十二尚有未盡。豈普賢力不及百耶。晉經有遺。但九十四。亦無次第之數。故知九十七數不在生情配屬諸法。
佛子。毗盧遮那如來有如是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一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
第三結略顯廣。別說難周。故須結略。非略可盡。故須顯廣。一華藏塵相[A7]已無邊。況十華藏則無盡無盡。非普眼者安能覩歟。既三十二相權實不同。互有互無故不會釋。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初來意者。前品明相。此品明好。相好雖殊俱用嚴身。以答前身及眼等兼自在問。好依相有。德劣於相。故次明之。劣德之用。用成頓益。翻顯大相德難思矣。二釋名者。如來標人表德。隨好等顯德依人。隨好是體。隨逐大相益姿好故。光明是用。功德者。德謂從好發光。光能益物。顯好之德。故以為名。如來之隨好等。亦如來有隨好等。通二釋也。三宗趣者。明好感德為宗。令物敬修為趣。
爾時世尊告寶手菩薩言。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有隨好。名圓滿王。此隨好中出大光明。名為熾盛。七百萬阿僧祇光明而為眷屬。
次釋文中二。先略。後廣。略中二。先標果好。二佛子我為下舉因對顯。今初。佛自說者有二意故。一僧祇因終。此品果極。故二皆佛說。二好用劣相。而用難思。恐物不信。故佛自說。告寶手者亦有二義。一說手隨好。彼主此門。二令當寶重起信手故。有隨好者總相舉也。即足下之好。與後名同故德用周備。故云圓滿。攝益自在最勝名王。光名熾盛者。如日具德。由此復能攝諸眷屬。百萬等顯多。復云七者。淨七支。修七覺。照七地故。言七地者一種性地(當信位)二勝解行地(當三賢)三淨勝意樂地(當初地)四正行地(從二至七地)五決定地(當八地)六決定行地(當九地)七到究竟地(從十地至如來地)。
補義曰。此品言隨好之功德。大用難思。意顯佛德不可思議也。以佛德難思無可比況。故舉最劣隨好之德。以顯全體勝德耳。今經云。有隨好名圓滿王者。言隨好乃總舉隨好之通相。名圓滿王則意指足下千輻輪中之好。故後方出其處。此乃最下最劣之一好耳。若是佛之足輪猶勝。今下文佛自說因中之足輪。則又劣矣。然因中最劣之好放一光明。則能令地獄極苦之眾生脫苦生天。且又得三重頓圓十地之利益。因中之光有此大益。則果中之劣光。又可知矣。又足下劣光之益如此。況上諸相中之好乎。好尚如此。況勝相乎。因尚如此。況果德乎。一好如此。況多好多相乎。一好一相如此。況通身多相多好乎。一身之相好之益如此。況十華藏微塵數相及相中之好乎。以此重重增勝。擴而思之。其佛之功德利益。豈可得而思議耶。以經文含義最深。疏中雖舉數重。猶難盡指。具相好如此之廣多。其佛身之大可知矣。以此觀佛。豈劣解可能及耶。
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第二舉因對顯者。為顯勝故。此有數重。一以相德深廣。言不能備。故置之說好。二好德復多。以三十二相。既有八十隨好。則十蓮華藏塵數之相好彌多矣。始且舉其一好。三一中置勝。但說劣者。故舉足下。四足下一好復有多光。但說一光。五果位一光亦不可說。故寄因顯。因光成益。三重頓圓。況果一光乎。如是展轉況於諸相。況復總說如來之德。果海絕言。正斯義也。文中二。先光照分齊。即前圓滿好中放光。故不別標放處。而非前光。好具多光此特七百萬阿僧祇光中之一耳。
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咸生歡喜踊躍稱慶。
次光所成益。於中二。先令離苦淨宿善益。
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名甚可愛樂。彼天生[A8]已。此鼓發音而告之言。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眾善知識。毗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終來生此天。
後轉報生天得聞法益。於中初示宿因。謂昔近善友。必聞普法成金剛種。心不放逸。顯曾修行。種諸善根。通見聞等。次毗盧下顯其現緣。後於彼下結因屬果。文從略故。結屬生天。理實息苦得淨眼等。皆由此因緣也。是知佛光等照。不種善因。無斯勝益。何以一光頓成斯益。無盡功德之所顯故。純淨法界之所流故。非如權教八十隨好但嚴於形。生信而[A9]已。此中略無墮獄之因。謂雖修乘戒行寬故。
補義曰。此光照地獄之人。非是乘急戒緩。謂是昔曾親近知識。聞諸大乘經。發心修行者。但因聞華嚴圓融法門不信誹謗。墮惡趣者。以曾謗者乃聞華嚴之名。為金剛種子。故今遇此因緣。乃出苦得益耳。鈔中亦自申明。疏失經意。
佛子。菩薩足下千輻輪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隨好名圓滿王。常放四十種光明。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能照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隨諸眾生種種業行種種欲樂。皆令成熟。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終生兜率天。
第二廣辨。但廣於因。果難說故。文中亦二。先廣淨宿善益。後既生天下廣聞法益。今初。摧下惡趣之苦。放足下輪光。四十光者表四十位無不照故。中有一者置廣說略。能照[A10]已下不齊過前。隨諸[A11]已下淨惑成德。故前光受清淨等名。以重況輕。故舉阿鼻。
既生天[A12]已。聞天鼓音而告之言。善哉善哉。諸天子。毗盧遮那菩薩入離垢三昧。汝當敬禮。
次廣聞法益。中長分為六。一略標勸誨。二爾時諸天子下聞[A13]已生疑。三是時天鼓下總示所因。四諸天子下正明勸教。五時諸天子聞是音下依勸詣佛。六說是法時見聞益深。
爾時諸天子聞天鼓音如是勸誨。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發此微妙之音。是時天鼓告諸天子言。我所發聲諸善根力之所成就。
前三可知。
諸天子。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於我不著我所。諸天子。如我音聲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業報成佛亦復如是。非十方來。
四中有四。一以[A14]己喻佛。無我無來。
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獄。地獄及身非十方來。但由於汝顛倒惡業愚癡纏縛生地獄身。此無根本無有來處。諸天子。毗盧遮那菩薩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來。諸天子。我天鼓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羅蜜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淨音聲。示現如是種種自在。諸天子。譬如須彌山王有三十三天。上妙宮殿種種樂具。而此樂具非十方來。我天鼓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
二以他喻[A15]己。顯來即無來。文有三喻。並顯可知。然惡業善根。是來因緣。因緣無性。故來即無來。非先有法在十方中從彼來也。故因緣者即是智慧。智慧之法本非因緣。云何念言有何因緣。
諸天子。譬如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末為塵。我為如是塵數眾生。隨其所樂而演說法。令大歡喜。然我於彼不生疲厭不生退怯不生憍慢不生放逸。諸天子。毗盧遮那菩薩住離垢三昧亦復如是。於右手掌一隨好中放一光明。出現無量自在神力。一切聲聞辟支佛尚不能知。況諸眾生。
三以[A16]己況佛難思之境。合中舉手隨好者。別舉顯勝。上救下趣故舉足光。今約顯通故舉手耳。
諸天子。汝當往詣彼菩薩所親近供養。勿復貪著五欲樂具。
四正勸往詣。誡不應留。於中二。先總誡勸。
著五欲樂障諸善根。諸天子。譬如劫火燒須彌山。悉令除盡無餘可得。貪欲纏心亦復如是。終不能生念佛之意。
次廣釋。於中亦二。先釋前誡。有法喻合。
諸天子。汝等應當知恩報恩。諸天子。其有眾生不知報恩。多遭橫死生於地獄。諸天子。汝等昔在地獄之中蒙光照身。捨彼生此。汝等今者宜疾迴向增長善根。諸天子。如我天鼓非男非女而能出生無量無邊不思議事。汝天子天女亦復如是。非男非女而能受用種種上妙宮殿園林。如我天鼓不生不滅。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生不滅。汝等若能於此悟解。應知則入無依智印三昧。
後釋勸。於中有六。一順釋。為報恩故。二諸天子其有下反釋。三諸天子汝等下示其恩相。四汝等今者下勸往增善。五諸天子如我天鼓下示法令修。謂說二空。非男女。喻不生不滅。以顯法空。六汝等若能下勸修成益。言無依印者。既解悟無生。則能所雙寂儻然靡據。故曰無依。以斯智印。印定萬法。不收不攝。任心自安。故稱三昧。
第五依勸詣佛中。分五。一獻供不遇。
時有天子作如是言。毗盧遮那菩薩[A19]已從此沒。生於人間淨飯王家。乘栴檀樓閣。處摩耶夫人胎。
二聞其所在。
時諸天子以天眼觀見菩薩身處在人間淨飯王家梵天欲天承事供養。
二觀見下生。
諸天子眾咸作是念。我等若不往菩薩所問訊起居。乃至一念於此天宮而生愛著。則為不可。時一一天子與十那由他眷屬欲下閻浮提。
四發心欲往。
時天鼓中出聲告言。諸天子。菩薩摩訶薩非此命終而生彼間。但以神通隨諸眾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見。
第五教見佛儀。於中二。先教識受生。令捨曲見。後教發心悔過。令其必見。今初。由前不遇。後覩下生。不離有無。情存彼此。故示體用顯無生受生。文中有法喻合。法中先誡其曲見。後但下示其正見。是知佛化所生。非歿生也。
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見而能出聲。菩薩摩訶薩入離垢三昧亦復如是。非眼所見而能處處示現受生。離分別除憍慢無染著。
二喻。三菩薩下合。於中先明法身無生。徧而叵見。而能下應無不生。即處處皆有。有感此中亦見。何須更下閻浮。離分別下顯應生之德。拂其諸見。以無分別智而生。非謂有選生處。雖處王宮而無憍慢。諸天圍遶而無染著。後文第二諸天子汝等應發下教發心悔過。中三。初標科意。二依科釋。初中分二。初標章。二釋相。今初標章。夫欲悔過。須識逆順十心。謂先識十種順生死心。以為所治。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二內具煩惱。外遇惡緣。我心隆盛。三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五事雖不廣。惡心徧布。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不畏凡聖。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次起十種逆生死心。從後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剋責。三怖畏惡道。四不覆瑕疵。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隨喜他善。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今此三段。文皆具有。而為次不同。向以起心之次第。此以勝劣言故。
諸天子。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今初標教誨中。文有四節。治其六失。一發菩提心。為懺所依。以是行本攝眾德故。首而明之。飜昔惡心徧布。自安危人。今悲覆法界。廣利有情。
淨治其意住善威儀。
二令淨三業為能懺體。淨治其意是意止行。住善威儀義通止作。謂當發露不覆瑕疵。及斷相續心。飜前六七。
悔除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
三令除業障。即惑業苦。業報二障。約因果分異。既懺報障。則怖畏惡道以翻不畏。天子新從彼來故不廣明。於煩惱中。利鈍分二。邪見斷善最可畏故。別明見障。又障所知亦見障故。餘如別說。
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身。以盡法界眾生數等頭。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舌。以盡法界眾生數等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悔除所有諸障過惡。
四運心普徧令無不盡。由昔起過既徧諸境。今悔昔非。故普運三業。等眾生界一一佛前及眾生前。皆發露懺悔。既人天凡聖皆對懺悔。則自剋責。飜無慚愧。由意徧運。令身口徧。頭即頂禮。兼身為總五輪著地。此言徧者。為以何徧。故下次言善三業徧。此即修功補過。翻縱恣三業。
時諸天子聞是語[A20]已得未曾有。心大歡喜而問之言。菩薩摩訶薩云何悔除一切過惡。
第二徵問其方。上言猶略。除義未盡。故次徵之。
爾時天鼓以菩薩三昧力故。發聲告言。
第三如法正教。正教觀罪性空。兼顯妄計我人。撥無因果。外遇惡緣。
諸天子。菩薩知諸業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菩薩如是決定明見無有疑惑。
次正說教誨。於中分五。一別觀業空。二總觀四障。三別觀見惑。四對業觀報。五總結懺益。今初。業為報因。三障首故。非先有體。不從十方來。正顯空義。但從顛倒生。釋空所以。由業障海從妄想生。故無自性。令此空慧與心相應。則決定無疑。能如是知。即名菩薩。
諸天子。如我天鼓說業說報。說行說戒。說喜說安。說諸三昧。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說我說我所。說眾生。說貪恚癡種種諸業。而實無我。無有我所。諸所作業六趣果報。十方推求。悉不可得。
二總觀四障。即天鼓說法無說喻。以喻俗有真無。先喻中初舉所治。謂業報二障。後說行等五。即是能治。謂行善。止惡。喜他。安他。住三昧。後諸佛下合。於中先隨俗說有。言我我所者即是見障。說貪恚痴即煩惱。後而實下勝義實無。有無二文三障影略。既無我所翻破第一妄計人我。
諸天子。譬如我聲不生不滅造惡諸天不聞餘聲。唯聞以地獄覺悟之聲。一切諸業亦復如是。非生非滅。隨有修集則受其報。
第三別破見惑。見惑深險故廣破之。文有三喻。一鼓無生滅隨聞喻。喻業雖無生。隨修感報。謂向觀業空。為遣執有。若謂為空。諸佛所不化。故今顯非斷無。翻破撥無因果。
諸天子。如我天鼓所出音聲。於無量劫不可窮盡無有間斷。若來若去皆不可得。諸天子。若有去來則有斷常。一切諸佛皆不演說有斷常法。除為方便成熟眾生。
二聲無去來喻。喻歸中道。定有即常。定無則斷。俱亦是二。故雙破二見。顯離斷常。文中先喻。諸天子若有下合。若有可來即常。去而不來則斷。故雖空不斷。雖有不常。
諸天子。譬如我聲。於無量世界隨眾生心皆使得聞。一切諸佛亦復如是。隨眾生心悉令得見。
三鼓聲隨心喻。喻佛由心見。遣其心外定執懺主。令其真念十方諸佛。翻破外遇惡緣。
諸天子。如有頗梨鏡名為能照。清淨鑒徹。與十世界其量正等。無量無邊諸國土中。一切山川一切眾生。乃至地獄畜生餓鬼。所有影像皆於中現。諸天子。於汝意云何。彼諸影像可得說言來入鏡中從鏡去不。答言不也。諸天子。一切諸業亦復如是。雖能出生諸業果報。無來去處。諸天子。譬如幻師幻惑人眼。當知諸業亦復如是。
第四對業觀報。文有二喻。一鏡像體虗喻。喻雖有而無。謂鏡像依鏡現。像非去來。報依業生何有去來。二幻師惑眼喻。喻業招報。雖無而有。又業亦如幻。又幻非有無。即中道矣。
若如是知。是真實懺悔。一切罪惡悉得清淨。
五總結懺益。可知。
上明從地獄來生天子聞法懺悔。
下明益。
說此法時。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兜率陀諸天子。得無生法忍。無量不思議阿僧祇六欲諸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捨女身發於無上菩提之意。
第六見聞益。前中二。先明餘眾益。以三昧力聲普聞故。
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迴向得十地故。獲諸力莊嚴三昧故。
次正辨當機益。於中二。先一重益。後其中香雲下展轉益。前中亦二。先得法益。後以眾生下見佛益。今初。皆有故字。義似牒前為因。則見佛為益。而前未有得十[1]方地文。為何所牒。是以晉經皆無故字。應言聞說普賢廣大迴向故。便得十地。獲諸力莊嚴三昧。上句得位。下句成行。分得十力為莊嚴故。
以眾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放大光明。彼諸菩薩一一隨好放眾生數等光明。彼光明中有眾生數等諸佛結跏趺坐。隨眾生心而為說法。而猶未現離垢三昧少分之力。爾時彼諸天子以上眾華。復於身上一一毛孔。化作眾生數等眾妙華雲。供養毗盧遮那如來。持以散佛。一切皆於佛身上住。
二明見佛益。中三。一明見因。二即見下正明見佛。三爾時下敬心興供。言以上者。上來持華詣佛猶未散故。毛孔出華者。[A21]已得地位故。華在最初故略舉之。上所持中有香蓋等。故下見香見蓋。並皆成益。
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若有眾生身蒙香者其身安樂。譬如比丘入第四禪。一切業障皆得消滅。
第二展轉益中二。一聞香益。二見蓋益。並依前供成。今初。有法喻合。法中由脫障故。得解脫樂。故喻四禪無八災患。
若有聞者。彼諸眾生於色聲香味觸其內具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貪行多者二萬一千。瞋行多者二萬一千。癡行多者二萬一千。等分行者二萬一千。
次合由滅障。故得淨善根。是為益相。文中先顯所滅。即八萬四千。古有二釋。一云。眾生根本煩惱有十。然一惑力復各有十。即為一百。計應分為九品。但上品重故開為三品。中下輕故各為一品。合為五百。於內外境起。謂自五塵為內。以他五塵為外。一一各五百。即為五千。別迷四諦則成二萬。并本一千。則有二萬一千。依三毒等分成八萬四千。經文自具。餘非經意。故不繁錄。
了知如是悉是虗妄。如是知[A22]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
後顯能滅。謂了惑本虗。居然不生。故晉經云此諸煩惱皆悉除滅。除滅故清淨。惑亡智顯。即自在光明。善根成就。言香幢雲即九地善根。
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一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
第二見蓋益。於中二。先正明得益。次佛子住此下明攝化轉益。今初。準晉經云。種一恒河沙轉輪聖王所植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輪王等。是則多箇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言一恒河沙者。謂從九地[A23]已前。乃至十住銅輪。以此十地所化分齊比前如恒河沙矣。故晉經云。寶網輪王等。等取前也。
佛子。菩薩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
第二攝化轉益中二。先明得益位。後佛子如得初禪下成得益。今初。有法喻合。法中直明攝化分齊。[A24]已如前釋。
佛子。譬如明鏡世界月智如來。常有無量諸世界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化現其身而來聽法。廣為演說本生之事。未曾一念而有間斷。若有眾生聞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國土。
二喻中初化無間斷。喻上法中教化眾生。後若有聞名必生其國。喻下合中遇斯光明獲十地位。
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1]安住若有暫得遇其光明。必獲菩薩第十地位。以先修行善根力故。
後合中初總合。準晉經。亦復如是下有放曼陀羅自在光明之言。今經影在後喻合中。放摩尼髻清淨光明是也。若直云得遇斯光。前文無放光處。為遇[2]向耶。言得十地者。此品總有三重頓圓十地。故名展轉益。一諸天子聞鼓說法得十地。二此天子毛出華蓋雲。見者得輪王位。即是十地。三輪王放光。遇者復得十地。此三位皆齊等。同時頓成各塵數多類。總是一隨好中一光之中所成之益。餘光好等彌更難說。言以先修行善根力者。顯頓益之因。因聞普法修普善故。
佛子。如得初禪。雖未命終。見梵天處所有宮殿。而得受於梵世安樂。得諸禪者悉亦如是。
第二成德益中先喻。後菩薩下合。喻意云。欲界修得色定。以欲界眼見色界境。喻菩薩頓證。未轉凡身。見十地境。以法力故。是則三祇可一念而屆者。明一攝一切故。塵劫不窮一位者。明一切攝一故。如是遲速自在。是此圓教非餘宗也。
菩薩摩訶薩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放摩尼髻清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清淨眼乃至十種清淨意。具足無量甚深三昧。成就如是清淨肉眼。
二合中。初正明得益。後佛子假使下顯境分齊。今初。言得菩薩第十地者。猶是牒前合中以德依地成。所以重牒。不然則成兩度放光各得十地矣。言成就如是清淨肉眼者。謂上諸德十眼。皆是凡身肉眼而成。故就結之。
佛子。假使有人以億那由他佛剎碎為微塵。一塵一剎。復以爾許微塵數佛剎碎為微塵。如是微塵悉置左手持以東行。過爾許微塵數世界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此微塵。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如是十方所有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悉以集成一佛國土。
後顯境分齊者。即顯肉眼境界廣大。肉眼尚爾。餘眼玄妙不可說也。文中二。初假設譬喻以顯境多。次正明能見。後結德有歸。初分三。初明一重廣大。
寶手。於汝意云何。如是佛土廣大無量可思議不。答曰不也。如是佛土廣大無量。希有奇特不可思議。若有眾生聞此譬喻能生信解。當知更為希有奇持。佛言。寶手。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譬喻而生信者。我授彼記。決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獲如來無上智慧。
次問答顯廣。
寶手。設復有人以千億佛剎微塵數如上所說廣大佛土末為微塵。以此微塵依前譬喻一一下盡。乃至集成一佛國土復末為塵。如是次第展轉乃至經八十反。
三復積前數。重顯廣大。
如是一切廣大佛土所有微塵。菩薩業報清淨肉眼於一念中悉能明見。亦見百億廣大佛剎微塵數佛。如頗梨鏡清淨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第二正明能見。先見前廣剎之塵。肉眼能見[A25]已是超勝。況一念耶。次亦見下明見多佛。後如頗梨下明見之相。無心無去來故。
寶手。如是皆是清淨金網轉輪王甚深三昧福德善根之所成就。
第三結德有歸。歸輪王善。此品經來未盡。
上差別因果竟。
補義曰。此不思議法三品經。明差別因中修生妙覺之果德也。初不思議法。乃顯法身智身之德不可思議相海隨好二品。乃明報身之德不可思議。以因中一一行皆稱普法界而修故。今報相一一皆遍法界身。故云有十華藏世界微塵數大人相。其相如此。其身又可知矣。然一一相中具有多好。統論身相功德不可思議。難以名言。故姑舉足輪最下一相。此相具有多好。今舉一好中常放四十種光明。今只一光。下照地獄極苦眾生。離苦得生兜率陀天。聞天鼓說法。頓證十地。既證十地。即以所持香華蓋等供奉於佛。其有聞香見蓋者亦登十地。此第二轉登十地者放光。令遇光者亦證十地。如是三重頓圓十地之功德。皆依足下一好中所放光明之所成就。今以最下一好功德如此不可思議。況多好多相之功德耶。身光如此。況法身智光又可得而思議耶。此正法華所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此也。學佛法者。不知此三品之功德其說諸佛智慧。如以螢火照四天下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四十八
校注
[0027001] 金疑今 [0028001] 浯經作海 [0030001] 不疑下 [0034001] 方疑力 [0035001] 經無安住二字 [0035002] 向疑何【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9 冊 No. 240 華嚴綱要(第45卷-第8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1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初來意者前品總明果法。此品別顯相德。近答前品身問。遠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眼等徧於法界。而各具多相。用難思議故。二釋名者如來十身。標人顯德。言相海者依人顯相。並如前釋。福報奇狀炳著名相。相德深廣故稱為海。故文云有十蓮華藏微塵數相。相體廣矣。一一用徧相用廣矣。一一難思互相融入。體用深矣。若此之相。唯屬圓教。標以十身。故觀佛三昧海經。辨相有三類。一略中略說有三十二相。二略說八萬四千相。三廣說有無量相。如雜華經中為普賢賢首等說。雜華即此經異名。三中初通權小。示同於人。端居不亂故。次唯大乘。菩薩修八萬四千波羅蜜故。後唯一乘。一乘修無盡行故。又初化。次報。後屬十身。十身之相海。依主釋也。又初凡聖同見。次唯地上。後唯圓機。然通五位。若語其體。初以形色。次即定慧。後以無盡法界。若語其因。後通純雜。如初會說。故一一相果皆周法界。三宗趣者顯無盡相海為宗。令修無盡之行顯成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