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第一 阿耆多學童所問之義釋
一
尊者阿耆多曰:
(一〇三二)
「由何世間為被蓋」〔之句中「世間」〕者,是地獄世間、畜生世間、餓鬼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此世間、他世間、梵天世間、含天之世間。此謂世間。此世間「由何而被蔽、被蓋」,被妨障,被閉塞,被蔽,被隱蔽耶?此是「由何世間為被蓋」〔之義〕。
「尊者阿耆多曰」〔之句中〕,「曰」(如斯)者,此是句之接續,句之相合、句之圓滿、字之合體、文之接著、句之次第。「尊者」此是敬語、敬重語、尊重語、尊敬語。「阿耆多」是彼婆羅門之名稱、施設、語說、名、名業、命名、詞、文、稱呼。此是「尊者阿耆多曰」〔之義〕。
[P.9]「由何世間無光輝」者,是由何世間無光輝耶?無照耀耶?無明照耶?無普照耶?不被認識耶?不被認耶?此是「由何世間無光輝」〔之義〕。
「何成世間之染著」者,何故彼世間之染著、懸著、結縛、隨染耶?由何而世間為被著、固著、染、雜染、塗著、混合、懸、懸著、礙著耶?此是「何成世間之染著」〔之義〕。「請語」者,為請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何成大怖畏」〔之義〕。
如何成為大佈畏?是如何彼世間之「大怖畏」、惱苦、衝擊、災禍、災厄耶?此是「請語何成大怖畏」〔之義〕。故彼婆羅門言。
尊者阿耆多曰:
二
世尊宣:「阿耆多!
[P.10]「世為被蓋由無明」〔之句中〕,無明者,是對苦而無智、對苦之集而無智、對苦之滅而無智、對至苦滅之道而無智、對前際而無智、對後際而無智、對前後際而無智、對此緣性緣起之諸法而無智、所有如斯無智、不見、不現觀、不隨覺、不正覺、不通達、不潛入、不沈潛、不正觀、不觀察、不現見業、惡慧、愚、癡、疑蒙、癡昧、無明、無明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網、癡、不善根。此云無明。世間是地獄世間、畜生世間、餓鬼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此世間、他世間、梵天世間、含天之世間。此云世間。由此無明之被蔽、蓋、妨障、閉塞、蔽、隱蔽。此是「世間被蓋由無明」〔之義〕。
「阿耆多」者,是世尊由呼婆羅門之名。世尊者,此是尊重之同義語。又貪之破壞者故是世尊,瞋之破壞者故是世尊,癡之破壞者故是世尊,見之破壞者故是世尊,棘之破壞者故是煩惱,煩惱之破壞者故是世尊。頒法寶,頒與,頒布故是世尊。諸有之終熄者故是世尊。以修習身,修習戒,修習心(定),修習慧故是世尊。或世尊是在阿練若、森林之邊鄙無〔人〕聲,無〔騷〕音,無人人之景象,應隱人而住,[P.11]禪思受用適當之臥坐所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義味、法味、解脫味、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十想修習、十徧定、安般念定、不淨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十如來力、四無畏、四無礙解、六神通、[1]六佛法故是世尊。世尊此之名非由母所作、非由父所作、非由兄弟所作、非由姊妹所作、非由朋友、同僚所作、非由親戚、緣者所作、非由沙門、婆羅門所作,非由天神所作。此世尊之〔名〕是諸佛世尊在菩提樹下解脫之後與一切知智之獲得作證共同之施設者。「此是世尊說示,阿耆多!」〔之義〕。
[P.12]「慳悋放逸世無光」〔之句中〕,所謂慳悋者,是住處慳、〔施主〕家慳、稱讚慳、法慳之五慳。所有如斯慳、慳悋、慳悋性、雜欲、悋、緊縮、心之堅執此言為慳。又蘊慳亦是慳、界慳是為慳、處慳亦是慳,把持此言為慳。放逸者,對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又對五種欲心之放縱,放縱之逐行,又對諸善法之修習不作恭敬、不作永續、不作持續、萎縮行、〔行〕欲之放棄、責任之放棄、不習行、不修習、不多作、不受持、不專念、是放逸。即所有如斯放逸、放慢、放慢性。此謂之放逸。「慳悋放逸世無光」者,由此慳由此放逸而世間無光輝、不照耀、不明照、不普照、不被認識、不被認。此是「慳悋放逸世無光」〔之義〕。
「熱望成世之染著」〔之句中〕,熱望者,是所有貪、染貪、隨導、隨和、喜、喜貪、心之染貪、欲求、昏迷、縛著、貪求、徧貪、執著、污泥、能動、幻、能生〔輪迴〕、〔苦〕生因、縫貪、有網、流貪、愛著、線綖、染著、營務、伴侶、願、導有者、貪林、愛林、親睦、愛情、期待、結縛、望、望求、望欲、色望、聲望、香望、[P.13]味望、觸望、得望、財望、子望、命望、覓、徧覓、熱望、覓望、覓貪、覓欲、動貪、動轉貪、動欲貪、媚貪、善欲性、非法貪、不等貪、欲求、欲望、冀求、希望、求望、欲愛、有愛、無有愛、色愛、無色愛、滅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暴流、軛、縛、取、障、蓋、欲、結縛、隨煩惱、隨眠、纏、蔓、種種欲、苦根、苦因緣、苦生、魔罟、魔鈎、魔境、愛河、愛網、愛羈、愛海、貪欲、貪、不善根,此言為熱望。〔熱望〕是世間之「染著」、懸著、結縛、隨染。由此熱望世間而被著、固著、染、雜染、塗著、混合、懸、懸著、礙著。我言者,〔所謂〕「我言」、我語、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熱望成世被染著」〔之義〕。
苦是其大布畏〔之句中〕,「苦」者,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苦、憂惱苦、地獄之苦、畜生界之苦、餓鬼界之苦、人界之苦、入胎因之苦、在胎因之苦、出胎因之苦、隨結於生者之苦、生者為他所支配之苦。使自苦之苦、為他所苦之[P.14]苦、苦苦、行苦、壞苦、眼病、耳病、鼻病、舌病、身病、頭病、外耳病、口腔病、齒病、咳、喘息、外鼻病、熱病、老、腹病、氣絕、赤痢、腹痛、虎列剌、癲、癰、疱瘡、肺病、癲癎、輪癬、疥癬、風癬、抓傷、皸裂、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瘩、潰瘍、膽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風等起病、〔膽汁、痰、風〕集合病、氣候變化所生病、不等姿勢所生病、傷害所生病、業報所生病、寒、暑、飢、渴、大便、小便、虻、蚊、風、炎熱、與爬行類〔蛇類〕之接觸所生苦、母死之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姊妹死之苦、親子死之苦、親女死之苦、失親戚之苦、失財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戒之苦、失〔正〕見之苦。於其等諸法有初故認為興起,有滅沒故認為滅。有依止於業之異熱〔報〕,有依止於異熱之業,有依止於名之色,有依止於色之名,〔彼〕從於生,受老所瀰漫,病所打勝,死所攻擊,住立於苦中,無救護所,無避難所,無歸依所,不可歸依者。此言為苦,苦成為世間之「大怖畏」、惱苦、衝擊、災禍、災厄。此是「我言其苦大怖畏」〔之義〕。故世尊宣示。
[P.15]世尊宣示:「阿耆多!
三
尊者阿耆多曰:
(一〇三四)
「煩惱流流一切處」〔之句中〕,「流」者,是渴愛之流、見之流、煩惱之流、惡行之流、無明之流。「一切處」者,是一切〔十二〕處。「流」者,是流、漏、流漏、作用。〔即〕由眼對色而〔煩惱流〕、漏、流漏、作用。由耳對聲流,由鼻對香流,由舌對味流,由身對所觸流,由意對法流、漏、流漏、作用。由眼色愛流、漏、流漏、作用。由耳聲愛流、漏、流漏、作用。由鼻香愛流,由舌味愛流,由身觸愛流,由意法愛流、漏、流漏、作用。此是「煩惱流流一切處」〔之義〕。
[P.16]「尊者阿耆多曰」〔之句中〕,「曰」〔如斯〕者,是此句之接續、句之相合、句之圓滿、字之合體、文之接著、句之次第。「尊者」,此是敬語、敬重語、尊重語、尊敬語。「阿耆多」者,是彼婆羅門之名、稱、名稱、施設、言說、名、名業、命名、詞、文、稱呼。此是「尊者阿耆多」〔之義〕。
「何以其等流遮障」者,是如何流之掩蔽、「遮障」、防護、守護、護。此是「何以其等流遮障」〔之義〕。
「流之防護請為語」者,是請語流之掩蔽、遮障、「防護」、守護、護,請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流之防護請為語」〔之義〕。
「由何流應被閉塞」者,是由如何之流「被閉塞」、被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耶?此是「由何流應被閉塞」〔之義〕。故彼婆羅門言。
尊者阿耆多曰:
四
世尊宣:阿耆多!
(一〇三五)
「世間所有煩惱流」者,是我宣說、述說、宣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所說明之所有此等之流,所謂渴愛之流、見之流、煩惱之流、惡行之流、無明之流。「世間」者,是惡趣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此是「世間所有煩惱流」〔之義〕。「阿耆多」者,是世尊呼彼婆羅門之名。「其等遮障乃是念」〔之句中〕,「念」者,是所有念、隨念、現念、念、憶念、憶持、沈潛、不忘失、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覺支、一行道〔一乘道〕,此言為念。「遮障」者,是掩蔽、遮障、防護、守護、護。此是「其等遮障乃是念」〔之義〕。
「流之防護我為語」者,是我將語、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流之掩蔽、遮障、防護、「守護」、護。此是「流之防護我為語」〔之義〕。
「此等由慧可閉塞」〔之句中〕,「慧」者,是慧知解、思擇、簡擇、擇法、觀察、思察、省察、賢明、善巧、巧妙、辨別、思念、普觀、廣〔慧〕、慧導者、觀(毘鉢舍那)、正知、鞭、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明、慧光、慧燈、慧寶、不癡、擇法、正見。「此等由慧可閉塞」者,是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於「一切行無常」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P.18]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於「一切行是苦」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於「一切法是無我」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於「緣無明而有行」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於「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老死」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於「無明之滅故而有行之滅」、「行之滅故而有識之滅」、「識之滅故而有名色之滅」、「名色之滅故而有六處之滅」、「六處之滅故而有觸之滅」、「觸之滅故而有受之滅」、「受之滅故而有愛之滅」、「愛之滅故而有取之滅」、「取之滅故而有有之滅」、「有之滅故而有生之滅」、「生之滅故而[P.19]有老死滅」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此是苦」、「此是苦之集」、「此是苦之滅」、「此是至苦滅道」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此是漏」、「此是漏之集」、「此是漏之滅」、「至此漏滅道」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此等諸法應知通」、「此等諸法應徧知」、「此等諸法應捨斷」、「此等諸法應修習」、「此等諸法應作證」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六觸處之集、滅沒、樂味、過患與出離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五取蘊之集、滅沒、樂味、過患與出離之知見者,四大種之集、滅沒、樂味、過患與出離之知見者,「所有集之[P.20]法一切是此滅法」之知見者,由慧而此等之流可閉塞、遮斷、不流、不漏、不流漏、不作用。此是「此等由慧可閉塞」〔之義〕。故世尊宣說。
世尊宣曰:「阿耆多!
五
尊者阿耆多曰:
(一〇三六)
「慧與念」〔之句中〕,「慧」者,是所有慧、知解、思擇、簡擇、擇法、觀察、思察、省察、賢明、善巧、巧妙、辨別、思念、普觀、廣〔慧〕、慧、導者、觀、正知、鞭、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明、慧光、慧燈、慧寶、不癡、擇法、正見。「念」者,是所有念、隨念……乃至(一八頁參照)……是正念。此是「尊者阿耆多曰,慧與念」〔之義〕。
[P.21]「我尊!名與色」〔之句中〕,名者,是受想、行識之四無色蘊。「色」者,是地、水、火、風之四大種所造色。「我尊」者,此是敬語、敬重語、尊重語、尊敬語。此是「我尊!名與色」〔之義〕。
「彼為我問請為語」〔之句中〕,「彼於我」者,是我問、我乞、我求、我信樂之。「請為語」者,是請語、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彼為我問請為語」〔之義〕。
「如何情況歸湮滅」,此是何情況而滅、寂滅、滅沒、安息耶?此是「如何情況歸湮滅」〔之義〕。故彼婆羅門言。
尊者阿耆多曰:
〔世尊宣:〕阿耆多!
六
「汝斯所質問」〔之句中〕,如斯所質問是慧、念、名色。質問,是問、乞、求、信樂。
[P.22]阿耆多!「我將為汝說」〔之句中〕,「阿耆多」者,是世尊呼彼婆羅門之名。「我將說」者,是其我將說、言、示、將施設、將確立、將開顯、將分別、將顯示、將說明慧、念、名色。此是阿耆多!「我將為汝說」〔之義〕。
「名與色無餘,為湮滅之時」〔之句中〕,「名」是四無色蘊。色者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無殘」者,是普徧、一切之一切,無殘是無餘〔之義〕。無殘者,此是徧取之語。湮滅者、是滅、寂滅、滅沒、安息。此是「名與色無殘,為湮滅之時」〔之義〕。
「由於識之滅,此處〔慧、念、名色〕滅」,依須陀洹道智行作識之滅,而除[2]七有可生起無始輪迴之所有名與色,一切於此時湮滅、寂滅、滅沒、安息。依斯陀含道智行作識之滅,而除[3]二有可生起五有之所有名與色,一切於此時湮滅、寂滅、滅沒、安息。依阿那含道智行作識之滅,而除[4]一有可生起欲有之所有名與色,一[P.23]切於此之時湮滅、寂滅、滅沒、安息。依阿羅漢道智行作識之滅,可生起所有名與色,一切於此之時湮滅、寂滅、滅沒、安息。於無餘般涅槃界般涅槃阿羅漢前識之滅而慧、念、名、識於此之時湮滅、寂滅、滅沒、安息。此是「由於識之滅,此處此湮滅」〔之義〕。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阿耆多!
七
「所有法之察悟者」〔之句中〕,法之察悟者是阿羅漢、漏盡者。何故阿羅漢、漏盡者謂法之察悟者耶?彼等察悟法、知法、考量法、度知法、辨知法、辨別法。〔即〕「一切行是無常」以察悟法、知法、考量法、度知法、辨知法、辨別法。「一切行是苦」以察悟法……乃至……「一切法是無我」以察悟法,「緣無明而有行」以察悟法……乃至(一九頁以下參照)……「所有集之法皆是滅法」以察悟法、知法、考量法、度知[P.24]法、辨知法。或又在彼等〔阿羅漢〕已察悟蘊、察悟界、察悟處、察悟趣、察悟生起、察悟結生、察悟有、察悟輪迴、察悟輪轉。或又彼等在蘊之終邊、在界之終邊、在處之終邊、在趣之終邊、在生起之終邊、在結生之終邊、在有之終邊、在輪迴之終邊、在輪轉之終邊、在最後有、在最後之身體、在最後之持身者、是為阿羅漢。
謂彼阿羅漢漏盡者是法之察悟者。此是「所有法之察悟者。」
「及茲一般之有學」〔之句中〕,「有學」者,何故言為有學耶?為學故是有學。學何耶?(一)亦學增上戒,(二)亦學增上心,(三)亦學增上慧。
(一)增上戒學者云何?茲有比丘,具戒,防護別解脫律儀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於微細之罪亦生怖畏,受持學諸學處〔戒〕。小戒蘊、大戒蘊、戒、住立、初行、自制、律儀、諸善法得達之首先、最先,此是增上戒學。
[P.25](二)增上心學者云何?茲有比丘,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於尋伺止息之故,為內之淨、為心之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有具足第二禪而住。於喜之捨離故,住於有捨,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樂——說彼諸聖者「有捨有念而樂住」——具足第三禪而住。捨斷樂故、捨斷苦故、滅沒喜、憂故、成為不苦不樂、由捨念之清淨具足第四禪而住。此是增上心學。
(三)增上慧學者云何?茲有比丘具慧——是聖,為決擇,至正苦之盡滅——具備有關於生滅之慧。彼如實知解此是苦,如實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實知解此是苦之滅,如實知解此是至此苦滅之道。如實知解此是漏,如實知解此是漏之集,如實知解此是漏之滅,如實知解此是至漏滅之道。此是增上慧學。
〔彼等有學〕學顧念此等三學,知而學、見而學、觀察而學、於心決意而學、以信信解而學、勉勵競進而學、使現起念而學、等持心而學、以慧知解而學、知通應知通而學、徧知應徧知而學、捨斷應捨斷而學、修習應修習而學、作證應作證而學、行、修行、正行、正持而行。由此而言為有學。「一般」者,是多此等之有學。〔即〕須陀洹與〔須陀洹〕向、斯陀含與〔斯陀含〕向、阿那含與〔阿那含〕向及[P.26][6]阿羅漢與〔阿羅漢〕向。所謂「茲」者,是於此佛教之見,於此之忍〔智〕,於此之意欲,於此之持說,於此之法,於此之律,於此之法與律,於此之宣說,於此之梵行,於此之師教,於此之身體,於此之人界。此是「及茲一般之有學」〔之義〕。
「彼等行動〔行道〕,問我尊智者請語我」者,是尊師「智者」、賢者、覺慧者、知者、辨知者、有慧者、請語「彼等」法之察悟者及有學之「行動」所作、行為、所行、行處、住、行道。「問」者所問、質問、被乞、被求、信樂。「請語」者,是請語、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我尊」者,此是敬語、敬重語、尊重語、尊敬語。此是「彼等行動〔行道〕,問我尊智者請語我」〔之義〕。故彼之婆羅門言。
八
(一〇三九)
「諸欲不可為貪求」〔之句中〕,欲者,概言之,是(一)事欲與(二)煩惱欲之二欲。
[P.27](一)事欲〔欲之對象物〕者云何?適意之色、適意之聲、適意之香、適意之味、適意之觸、敷物、著物、奴婢、奴僕、山羊、羊、鷄、豚、象、牛、馬、牝馬、田園、宅地、金〔銀〕、貨幣、村、街、王市、國土、地方、〔四兵之〕營舍、倉庫及所有染愛事物是事欲(欲之對象)。又有過去之〔事〕欲、有未來之〔事〕欲、有現在之〔事〕欲。有內之〔事〕欲、有外之〔事〕欲、有內外之〔事〕欲。有劣之〔事〕欲、中之〔事〕欲、勝之〔事〕欲、惡趣之〔事〕欲、人之〔事〕欲、天之〔事〕欲。[7]現起之〔事〕欲、[8]化作之〔事〕欲、由[9]他而所化作之〔事〕欲。有徧取之〔事〕欲、不徧取之〔事〕欲、我執之〔事〕欲、我所不執之〔事〕欲。欲界之一切諸法,無色界之一切諸法亦為渴愛之據所、渴愛之所緣而由欲愛之義、由染著之義、由使起憍之義而為〔事〕欲、此等言為事欲。
(二)煩惱欲者云何?欲是〔煩惱〕欲、貪是〔煩惱〕欲、欲貪是〔煩惱〕欲、思惟是〔煩惱〕欲、貪是〔煩惱〕欲、思惟貪是〔煩惱〕欲。彼對〔五種〕欲是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愛情、欲熱惱、欲昏迷、欲縛著、欲暴流、欲軛、欲取、欲貪蓋。
[P.28]此等謂煩惱欲
貪求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四頁參照)……貪欲、貪、成為不善根。
「諸欲不可為貪求」者,是不可貪求事欲、煩惱欲,不可障礙於〔彼等〕,離貪求、捨貪求、唾棄貪求、脫貪求、捨遣貪求、離貪、捨貪、脫貪、捨遣貪、不愛、寂滅、清涼、受樂、自為梵而住。此是「諸欲不可為貪求」〔之義〕。
「意之混濁不可有」〔之句中〕,「意」者,是心意、意所、心臟、淨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隨順〔觸等法〕之意識界。由身惡行而心混濁、動轉、搖、衝突、動搖、動亂而不寂滅。由於語惡行、意惡行、貪、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強情、激情、慢、過慢、憍、放逸、一切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熱苦、一切不善行、而心混濁、動轉、搖、衝突、動搖、動亂而不寂滅。「意之混濁不可有」者,是由心而不混濁、不動轉、不搖、不衝突、不[P.29]動搖、不動亂、應為寂滅,捨混濁諸煩惱、捨斷、除去、滅除、使之滅無,遠離諸煩惱之混濁、離、捨離、出離、棄遣、寂滅、離脫、離縛、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意之混濁不可有」〔之義〕。
「善巧而為一切法」者,是〔知〕「一切行無常」而善巧一切諸法,〔知〕「一切行是苦」而善巧一切諸法,〔知〕「一切法無我」而善巧一切諸法,〔知〕「緣無明而有行」而善巧一切諸法……乃至(一九頁以下參照)……〔知〕「所有集之法皆是滅法」而善巧一切諸法。如斯是「善巧而為一切諸法」〔之義〕。
或又〔知〕「無常」而善巧一切諸法,〔知〕「是苦、病、癰、箭、痛、惱、敵、毀、疾、禍、不快、怖畏、災患、動、壞、不恒、無救護所、無避難所、無歸依所、不成為歸依者、是空缺、空虛、空、無我、過患、變易法、不堅實、痛恨、殺戮者、非有、有漏、有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憂惱法、雜染法、集、滅沒、[11]不樂味、過患、[12]不出離」而成善巧一切諸法。如斯亦是「一切諸法而為善巧」〔之義〕。
[P.30]或又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念處善巧、正勤善巧、神足善巧、力善巧、覺支善巧、道善巧、果善巧、涅槃善巧。如斯亦是「一切諸法而為善巧」〔之義〕。
或又一切〔即〕言一切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之一切言為十二處。對內外之〔十二〕處貪之捨斷、根絕、如被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由此而亦善巧一切諸法。此是「一切諸法而為善巧」〔之義〕。
「比丘有念應普行」〔之句中〕,有念者,是由四原因而有念。〔即〕對身修習身隨觀念處而有念,對受、對心、對法修習法隨觀念處而有念。又由他之四原因而亦有念。〔即〕由不念之迴避而有念,以念行應行諸法故而有念,〔以念〕害破念之對治諸法故而有念,不忘失念因之諸法故而有念。又由他之四原因而亦有念。〔即〕具備念之故而有念,以念能為自在故而有念,練達念之故而有念,由念不退轉故而有念。又由他之四原因而亦有念。〔即〕念之故而念、寂之故而有念,寂止之故而有念,具備善人之法故而有念。由佛隨念而有念,由法隨念而有願,由僧隨念而有念,由[P.31]戒隨念而有念,由捨隨念而有念,由天隨念而有念,由安般念而有念,由死念而有念,由身至念而有念,由寂止隨念而有念。所有念、隨念、現念、念、憶持、沈潛、不忘失、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覺支、一行道〔一乘道〕此言為念。具此之念、正具、達、正達、成、正成、令具備者言為有念。
比丘者,是[13]破壞七法故是比丘。〔即〕(一)破壞有身見,(二)破壞疑,(三)破壞戒禁取,(四)破壞貪,(五)破壞瞋,(六)破壞癡,(七)破壞慢。彼破壞雜染而齎再有、有不安有苦報、齎未來之生老死諸之惡不善法。
[14]世尊宣示:「薩毘耶!
「比丘有念應普行」者,有念比丘應「普行」、應有念而步行、有念而立、有念而坐、有念而臥、有念而往、有念而來、有念而前視、有念而顧視、有念而屈身、有念而伸身、有念而携僧伽梨依、鉢衣、有念而行、有念而行作、應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此是「比丘有念應普行」〔之義〕。故世尊宣示:
〔世尊說法之偈〕將終?彼婆羅門向與同一欲、同一加行、同一意趣、同一熏習之熏習者之數千生類云:「所有集之法皆是滅法」已生遠塵離垢之法眼。又彼之婆羅門之心為無取而已解脫諸漏。將得阿羅漢果,已消失羚羊皮、結髮、樹皮衣、杖、[15]曼陀羅、髮、鬚。彼成著[16]黃色之袈[A1]裟依,携僧伽梨衣之比丘而由隨義之行道而合掌,禮拜世尊,坐曰:「尊師!世尊是我師,我是弟子。」
阿耆多學童所問之義釋第一〔畢〕
校注
[0013001] 有關六佛法大義釋一、一九五頁參照。 [0023002] 七有。須陀洹之最劣者亦言極七反之生,而在惡趣世間不但絕對不墮,在人天世間亦只為今後最高七回生起而在其後稱為般涅槃。故須陀洹除七有而在其以上無輪迴事。有關此點及在有關次之二註 Visuddhi-magga P. 709f. 及俱舍論賢聖品(大正二九、一二三a以下)等參照。 [0023003] 二有云云。如斯陀含義釋為一來,此只向人世間來一回而今後往人天世間一次生起後而為般涅槃。故斯陀含只殘留二有之輪迴。 [0023004] 一有。如阿那含雖義譯為不還,在此人世間已不還來,一回生於色界天由其處般涅槃。故阿那含只有向色界之一有生起,無向欲界生起煩惱。 [0025005] 本偈雖由 Thag. 202 之引用,文句則有多少相違。 [0026006] 阿羅漢若為無學,在此處亦舉為有學是誤解。 [0028007] 令現起之事欲(Paccupaṭṭhitā)是除去地獄,為其餘之惡趣有情、人、四大王天乃至都率天。 [0028008] 化作之事欲(nimmitā)是化樂天。 [0028009] 由他而化作之事欲(Paranimmitā)是他化自在天。 [0028010] 本偈為 J. III, 450 之引用。MNd. 2; 28; Mahāvastu III. 190 等參照。 [0030011] 不樂味(anassādato)在 MNd. 53 同文之個所雖為 assādato 在今之情況則不正確。 [0030012] 不出離(anissaraṇato)在 MNd. 53 之同文個所雖為 nissaraṇato 在今之位則不正確。 [0031013] 比丘(bhikkhu)(由 bhikkhati<desid. √bhaj)而來者,bhikkhu 為 bhinna<√bhid 有(破壞)之意味,此不過世俗的語源之解釋而已。 [0032014] 本偈由 Sn. 514 之引用。MNd. 71; Mahāvastu III, 395; 佛本行集經卷三九(大正三、八三四a)等參照。 [0033015] 曼陀羅(maṇḍalā)在底本雖有 maṇḍalu,今從 PTS 本 Intro. XXIV。但此時,曼陀羅為何意義不明。 [0033016] 黃色之(Paṇḍu)在底本雖有 bhaṇḍa,今從 PTS 本。【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7 冊 No. 23 小義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