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68][A1]十六學童所問結語之義釋
「世尊且住於摩竭陀國之波沙那迦塔廟,已說以上〔之諸偈〕。為門弟子之十六人婆羅門所請,所問,所問而解說質問」。
「世尊說以上」,說以上之彼岸道(波羅延)。「世尊」者,是尊重之同義語……乃至(一二頁以下參照)……此謂世尊〔語〕……是與作證共同施設者。此是「世尊說以上」〔之義〕。
「且住摩竭陀國」者,是且住於名摩偈陀地方,且動作,且活動,且護持身,且持續,且維持。「波沙那迦塔廟」者,是佛之坐所言波沙那迦塔廟。此是「且住於摩竭陀國之波沙那迦塔廟」〔之義〕。
「門弟之十六人婆羅門」,賓祗耶婆羅門是婆和利婆羅門之最勝、最第一之門弟子。彼等與賓祗耶共同十六人。如斯,為門弟子十六人之婆羅門〔之義〕。或又彼等十六人之婆羅門應為佛世尊之最勝最第一之門弟子。如斯亦是「門弟十六人之婆羅門」〔之義〕。
[P.269]「所請,所問,所問而解答質問」〔之句中〕,「所請」者,是被求。「所問所問」者是所問、質問,被乞、求、信樂。「於解答質問」者,是解答於質問而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所請,所問,問而解答質問」〔之義〕。
「若了知一一質問之義,已了知法者,應行道法隨法,應到於老死之彼岸。此等諸法是令到於彼岸者故,此法教名稱為彼岸道」。
「若一一之質問」者,是若一一之阿耆多所問〔經〕,若一一之帝須彌勒所問〔經〕,若一一之富那迦所問〔經〕,若一一之彌多求所問〔經〕,若一一之度多迦所問〔經〕,若一一之優波私婆所問〔經〕,若一一之難陀所問〔經〕,若一一之醯摩迦所問〔經〕,若一一之刀提耶所問〔經〕,若一一之劫波所問〔經〕,若一一之闍都乾耳所問〔經〕,若一一之跋陀羅浮陀所問〔經〕,若一一之優陀耶所問〔經〕,若一一之布沙羅所問〔經〕,若一一之莫伽羅闍所問〔經〕,若一一之賓祗耶所問〔經〕。此是「若一一之質問」。
[P.270]「了知義,已了知法者」〔之句中〕,法者,是此質問。義者,是解答。了知義、知、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此是「了知義」已了知法者,是了知法、知、考量、度知、辨知、明瞭。此是「了知義已了知法」〔之義〕。
「應行道法隨法」者,是正行道、隨順之行道、無害敵之行道、隨義之行道、應行道法隨法之行道。此是「應行道法隨法」〔之義〕。
「應到老死之彼岸」〔之句中〕,老死之彼岸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應到老死之彼岸」者,可到彼岸,可達於彼岸,可觸達於彼岸,可作證彼岸。此是「應到老死之彼岸」〔之義〕。
「此等諸法可令到彼岸者」,是此等諸法可令到彼岸者,令達於彼岸,令到著於彼岸,令到達於彼岸,令至於度老死。此是「此等諸法可令到於彼岸者」〔之義〕。「故在此之法教」〔之句中〕,「故」者,故是彼之理由,彼之因,彼之緣,彼之因緣。此是「故」。「在此之法教」者,在此彼岸道(波羅延)。此是「故在此之法教」〔之義〕。
「有名稱彼岸道」〔之句中〕,「彼岸」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道」者,道也。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名稱(增語)者名、稱、名稱、[P.271]施設……乃至(一〇頁參照)……稱呼。此是「有名稱彼岸道」〔之義〕。
一
(一一二四)
二
(一一二五)
三
(一一二六)
「彼等接近佛世尊」〔之句中〕,彼等者,是婆羅門。佛者,是彼世尊自存者、無師者。於未曾聞之諸法自正覺真諦,又於其處得一切知性,得自在性者。佛者,是由何之義而為佛耶?覺〔真〕諦故而為佛(覺者)。人人之令覺者故是佛。一切知者故是佛。一切見者故是佛。知道者故是佛。明照者故是佛。由漏盡者之稱是佛。由無煩惱者之稱是佛。一向離貪者故是佛。一向離瞋者故是佛。一向離癡者故是佛。[P.272]一向無煩惱故是佛。行一行道故是佛。正覺獨一無上正等覺故是佛。破害不覺故,獲得覺故是佛。佛之名,非由母作,非由父作,非由兄弟作,非由姊妹作,非由友人、同僚作,非由親戚者作,非由沙門、婆羅門作,非由諸天神作。此佛是諸佛世尊於菩提樹下一切智者之獲得作證已共同之施設者。此是「於佛」。「彼等接近於佛」者,是彼等行近於佛、近至、近侍、徧問而徧問。此是「彼等接近佛世尊」〔之義〕。
「乃具足行之仙人」〔之句中〕,「行」者,是戒行之完成。亦行戒律儀,亦行根律儀,亦行知食(適)量,亦行向警寤之勤勵,亦行七妙法,亦行四禪。「令具足行」者,令具足行,有最勝行,有秀逸行,有最上行,有勝妙行。此是令「具足行」。「仙人者」,是仙人(大求者)。世尊求大戒蘊、覓求、徧求故是仙人(求者)……乃至(九〇頁參照)……又由有大權勢諸有情,「佛是於何處耶」?「世尊是於何處耶」?「天中天是於何處耶」?「人牛王是於何處耶」?被求、覓求、徧求故是仙人。此是「乃具足行之仙人」。
「為諸微妙之質問」〔之句中〕,「為質問」者,是問、乞、求、信樂。「諸微妙之[P.273]質問」者,是甚深、難見、難隨覺、善、勝妙、不入於思擇、微妙,賢者知得之質問。此是「為諸微妙之質問」〔之義〕。
「乃是接近最勝佛」〔之句中〕,「佛」是彼世尊……乃至(二七三頁以下參照)……此謂佛名……是與作證共同施設者。「最勝」者,是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此是「最勝」。「近」者,是行至近,近至、近侍、徧問而徧問。此是「乃是接近最勝佛」〔之義〕。
故如斯能說:
四
(一一二七)
「佛向彼等已解說」〔之句中〕,「向彼等」者,是十六人應到彼岸之婆羅門。佛,是彼世尊……乃至(二七三頁以下參照)……此謂佛之名……已與作證共同施設者。「已解說」者,是佛已向彼等解說,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佛向彼等已解說」〔之義〕。
「所質問於如實」〔之句中〕,質問者,是以問問,乞、求、信樂。如實者,如應說而說,如應說示而說示,如應施設而施設,如應確立而確立,如應開顯而開顯,[P.274]如應分別而分別,如應顯示而顯示,如應說明而說明。此是「所質問於如實」〔之義〕。
「由向諸問之解說」者,是由向諸問之解說而宣說、說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由向諸問之解說」〔之義〕。
「牟尼滿足婆羅門」〔之句中〕,已令滿足者,是令滿足、滿悅、信樂、愉悅、適意。諸婆羅門,是十六人到彼岸之婆羅門。牟尼者,以智言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〇三頁參照)……超越著、網之此牟尼。此是「牟尼滿足婆羅門」〔之義〕。故如斯說:
五
(一一二八)
「彼等依具眼〔者〕示甚滿足」〔之句中〕,彼等者,是到彼岸十六人之婆羅門。「示滿足」者,是滿足、滿悅、信樂、愉悅、適意。具眼〔者〕,是世尊由五眼具眼者。即由肉眼為具眼者,由天眼為具眼者,由慧眼為具眼者,由佛眼為具眼者,由普眼[P.275]為具眼者。世尊由肉眼為具眼者云何?……乃至(二四〇頁以下參照)……如斯世尊由普眼為具眼者。此是「彼等依具眼(者)示甚滿足」〔之義〕。
「日種佛」〔之句中〕,「佛」者,是彼世尊……乃至(二七三頁以下參照)……此謂佛之名……是與作證為共同施設者。「日種」〔之句中〕,太陽言日。彼〔太陽之〕姓是瞿曇,世尊姓亦是瞿曇。世尊由姓為太陽之親戚,由姓為親類。故佛日種(太陽之親戚)。此是「日種佛」〔之義〕。
「為行梵行」〔之句中〕,「梵行」者,遠離犯不妙法,離、離去,〔不如法之〕離、離去、不作、不行、不干犯、不越限,為橋之破壞。又不依教說(經典說),〔依於阿毘達磨說而言〕,梵行者,是八支聖道,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行梵行」者,是行梵行、受持而行動。此是「為行梵行」〔之義〕。
「最勝優異慧者許」〔之句中〕,「優異之慧者」者,是最高之慧者、最勝之慧者、秀逸之慧者、最上之慧者、勝妙之慧者。「許」者,是於許,於周邊,於近,於不遠,而近在。此是「最勝優異慧者許」〔之義〕。故斯言:
六
(一一二九)
「對一一之問」者,是對一一之阿耆多之質問,對一一帝須彌勒之質問……乃至……對一一賓祗耶之質問。此是「對一一之問」。
「由佛如所示」〔之句中〕,佛者,是彼世尊……乃至(二〇〇頁參照)……此謂佛之名……是與作證共同施設者。「由佛如所示」者,是由佛如所說,如所示,如所施設,如所確立,如所開顯,如所分別,如所顯示,如所說明。此是「由佛如所示」。
「如欲行道者」,是正行道、隨順之行道、無害敵之行道、隨義之行道、法隨法之行道者。此是「如欲行道者」。
「由此岸到彼岸」〔之句中〕,「彼岸」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此岸」者,是煩惱與蘊之行。「由此岸可到彼岸」者,是由此岸可到彼岸,可到達彼岸,可觸達彼岸,可作證彼岸。此是「由此岸到彼岸」〔之義〕。故彼斯言:
七
(一一三〇)
「由此岸可到彼岸」〔之句中〕,「此岸」者,是煩惱與蘊之行。「彼岸」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由此岸到彼岸」者,是由此岸可到彼岸,可到達彼岸,可觸達彼岸,可作證彼岸。此是「由此岸可到彼岸」〔之義〕。
「修習最上道者」〔之句中〕,道者,是八支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最上」者,是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也。此是「最上之道」。修習者,是修習、習行、多作者。此是「修習最上之道者」〔之義〕。
「彼可到彼岸道」〔之句中〕,道者,是道、道路、路徑、直道徑路、船、渡橋、迴廊通路。「可到彼岸」,可到彼岸,可到著彼岸,可到達彼岸,可度生死。此是「彼可到彼岸道」〔之義〕。
「是故〔稱〕及彼岸道」〔之句中〕,「故」者,是故,於彼之理由,於彼之因,於彼之緣,於彼之因緣。彼岸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道者,道也。「及」者,乃此句之接續……乃[P.278]至(一〇頁參照)……句之次第。此是「是故稱及彼岸道」〔之義〕。
八
尊者賓祗耶〔婆和利〕曰:
(一一三一)
「我將隨誦彼岸道」者,我將由〔佛〕誦而隨誦,我將由〔佛〕語而隨誦。我將由〔佛〕告而隨誦。我將由〔佛〕話而隨誦。此是「我將隨誦彼岸道」〔之義〕。「尊者賓祗耶曰」〔之句中〕,曰(斯)者,是此句之接續……乃至(一〇頁參照)……句之次第。「尊者」,此是敬語、敬重語、尊敬語。「賓祗耶」是彼長老之名、稱、名稱、施設(概念),世間之言說、名、名業、命名詞文、稱呼。此是「尊者賓祗耶曰」〔之義〕。
「已如所見之說」者,是已如所見之說,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即〕「一切行是無常」……乃至(一九頁以下參照)……「所有集法皆是[P.279]此滅法」已如所見之說,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已如所見之說」〔之義〕。
「離垢廣智者」〔之句中〕,「離垢」者,貪是垢,瞋是垢,癡是垢,忿是垢,恨是垢……乃至(三九頁參照)……一切不善行是垢。彼等諸垢於佛世尊所捨斷、根絕,如截頂之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無垢者、離垢者、非垢者、垢之離去者、垢之捨斷者、垢之離脫者、一切垢之離越者。「廣」者,是言地。世尊等於此地,廣大,擴而具備慧。智者是慧也。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八頁參照)……是不癡、擇法、正見。世尊具此之智慧、正具、達、成、正成之具備故佛是廣智者。此是「離垢廣智者」〔之義〕。
「無欲藪之龍象」〔之句中〕,「欲者」,概言之,則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二七頁參照)……此等言為事欲……乃至(二八頁參照)……此等言為煩惱欲。佛世尊徧知事欲,以捨斷煩惱欲。事欲之徧知故,煩惱欲之捨斷故,世尊不欲諸欲,不冀求諸欲,不希望諸欲,不熱望諸欲。欲諸欲,冀求,希望,熱望諸欲所之人[P.280]人,是欲之欲者、貪之貪者、想之想者。世尊不欲諸欲,不冀求諸欲,不希望諸欲,不熱望諸欲。故佛而為無欲者、非欲者、捨斷者、唾棄欲者、脫欲者、捨斷欲者、捨遣欲者、離欲者、離去貪者、捨貪者、唾棄貪者、脫貪者、捨斷貪者、捨遣貪者、無愛者、〔煩惱〕消滅者、清涼者、樂之覺受者、為梵而自住。此是「無欲」〔之義〕。「無藪」者,貪是藪,瞋是藪,癡是藪,忿是藪,恨是藪,……乃至(三九頁參照)……一切不善行是藪。彼等諸藪於佛世尊已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無藪者」、非藪者(涅槃者)、藪之離去者、藪之捨斷者、藪之離脫者、一切藪之離越者。此是無藪。龍象者,是世尊不行罪惡故是龍象,不行故是龍象,不來故是龍象……乃至(一〇〇頁以下參照)……如斯不來故是龍象。此是「無欲無藪之龍象」〔之義〕。
「以何因耶語虛妄者」〔之句中〕,「以何因耶」是以何因耶,由何理由耶,由何緣耶。此是「以何因耶」〔之義〕。「語虛妄」者,是語妄言,語妄語,語非聖語。於此或者在集會中,又在會合中,又在親戚之間,又在法廷中被連出作為證人,於被問時「卿!須語汝所知」,彼不知而言,「我知」,知而言:「我不知」,未見而言:「我見」,[P.281]又已見而言:「我未見」。如斯,為自己,又為他人,又為某等之利益語故意之妄語。此言為妄言。又由三行相而有妄語。〔即〕(一)於彼豫「我有妄語」〔之心〕。(二)於現且有〔妄〕言者「我於現有妄言」〔之心〕。(三)於既妄言者「我有妄言」〔之心〕。由此等三行相而有妄語。又由四行相而有妄語。〔即〕(一)於彼豫「我將有妄語」〔之心〕……乃至……由五行相、六行相、七行相、八行相而有妄語。〔即〕(一)彼豫「我有妄語」〔之心〕。(二)於現且有妄言者「我現有妄言」〔之心〕。(三)於既妄言者「我有妄言」〔之心〕。(四)自己之見相異,(五)忍於相異,(六)意欲相異,(七)想相異,(八)於實況相異而〔妄語〕。由此等八行相而有妄語。〔佛〕以何因耶而語虛妄、說、說明、言說,此是「以何因耶而妄語」〔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尊者賓祗耶曰:
九
(一一三二)
[P.282]「捨斷垢與癡」〔之句中〕,垢者,貪是垢,瞋是垢,癡是垢,慢是垢,見成為垢,煩惱是垢,一切惡行是垢。「癡者」,對苦而無智……乃至(一二頁參照)……是無明閂、癡、不善根。以此言癡。垢與癡,佛世尊已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捨斷垢與癡」。此是「捨斷垢與癡」〔之義〕。
「捨斷慢與覆」〔佛〕〔之句中〕,「慢」者,(一)有一種慢。〔即〕所有心之高貢。(二)有二種慢。〔即〕稱揚自己之慢與貶下他人之慢。(三)有三種慢。〔即〕我勝之慢、我等之慢、我劣之慢。(四)有四種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名聲而生慢、由稱讚而生慢、由樂而生慢。(五)有五種慢。〔即〕我得可意之色而生慢、我得可意之聲、香、味、觸而生慢。(六)有六種慢。〔即〕由眼之具足而生慢、由耳之具足、鼻之具足、舌之具足、身之具足、意之具足而生慢。(七)有七種慢。〔即〕慢、過慢、慢過慢、卑慢、[2]增上慢、我慢、邪慢。(八)有八種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不利得而生卑慢、由[P.283]名聲而生慢、由不名聲而生卑慢、由稱讚而生慢、由毀訾而生卑慢、由樂而生慢、由苦而生卑慢。(九)有九種慢。〔即〕勝者「我勝」之慢,勝者「我等」之慢,勝者「我劣」之慢,等者「我勝」之慢,等者「我等」之慢,等者「我劣」之慢,劣者「我勝」之慢,劣、劣者「我等」之慢,劣者我劣之慢。(十)有十種慢。〔即〕於茲或者生、姓、家世、麗容財、誦學、事業、技術、學術、博識、辨舌又由某種之根據而生慢。如斯所有慢、慢心、高慢、高貢、高舉〔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幟,以此言慢。「覆」者是覆、覆偽、偽善、嫉視業。以此言覆。於佛世尊慢、覆已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捨斷慢、覆。此是「捨斷慢與覆」〔之義〕。
「言辭表讚嘆,如何我將述」〔之句中〕,「然我」者,「然」是此句之接續……乃至(一〇頁參照)……句之次第。「將述」者,是具讚辭、正具、達、正達、成、正成、[P.284]具備「言辭」、語、語路、我將述發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言辭表讚嘆,如何我將述」〔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一〇
(一一三三)
「世尊除闇者,覺者、普眼者」〔之句中〕,除闇者,世尊是除、排除、捨斷、除去、滅除、已滅無貪闇、瞋闇、癡闇、慢闇、見闇、煩惱闇、惡行闇、闇黑者、無眼者、無智者、滅慧者、害敵之黨不至涅槃者。此是除闇者。覺者彼世尊……乃至(二七三頁參照)……此之覺者(佛)之名……與作證共同施設者。普眼者〔之句中〕,普眼是一切知智……乃至(一一六頁參照)……如來〔已具備〕彼之普眼。此是「世尊除闇者,覺者、普眼者」。
[P.285]「知世間邊者,越度一切有」〔之句中〕,世間者,有一世間,有世間。有二世間,是成具之有世間與毀失之有世間。有三世間,是三受。有四世間,是四食。有五世間,是五取蘊。有六世間,是六內處。有七世間,是七識住。有八世間,是八世間法。有九世間,是九有情居。有十世間,[3]十隨煩惱。有十一世間,是[4]十一欲有。有十二世間,是十二處。有十八世間,是十八界。「知世間邊者」,世尊到世間之終邊,達於終邊,到於終點,達於終點……乃至(一〇三頁參照)……到於涅槃,達於涅槃。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辦……乃至(一〇二頁以下參照)……為最後之生、老、死輪迴,彼無再有。此是「知世間邊者」。「越度一切有」〔之句中〕,有者,是業有與結生再有之二有。業有者云何?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此是業有。結生之再有者云何?結生色、受、想、行、識。此是結生再有。世尊越度業有與結生再有、超越、離越。此是「知世間邊者,越度一切有」。
「佛為無漏者,捨斷一切苦」〔之句中〕,無漏者——「漏」者是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之四漏——此等之漏,佛世尊已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無漏者。「捨斷一切苦,彼〔世尊〕是一切結生之生苦、老苦、[P.286]病苦、死苦、愁悲苦、憂惱苦……乃至(一四頁以下參照)……失正見苦之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捨斷一切苦」。
「切實名梵者,使我為近坐」〔之句中〕,「有切實之名者」,是等於真實之名。〔即〕毘婆尸世尊、尸棄世尊、毘沙浮世尊、迦鳩孫陀世尊,拘那伽摩那世尊、迦葉世尊與佛世尊有同等之名,同等真實之名。是故「切實名梵〔者〕」。「使我為近坐於梵者」是我彼侍坐世尊,近坐、近侍、徧問、速徧問。此是「切實名梵者,使我為近坐」〔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一一
(一一三四)
[P.287]「譬如鳥捨山於林,止住果多之森林」〔之句中〕,鳥(二生者),鳥是(有翼者)。由何言鳥為二生者耶?二生者(鳥)是由母胎、卵殼之二回生。因此而言鳥為二生者。「譬如捨山林」者,譬如鳥於山林,〔即〕捨、棄、越去、離越食少、水少、貧乏之林,而得達於他之果多、食多、樹多之大林森林,所有、獲得、於彼森林以營住居。此是「譬如鳥捨於山林,止住果多大森林」〔之義〕。
「斯我捨諸少見者,如鷲鳥到大海洋」〔之句中〕,「斯」者,是譬喻與事實照合之句。「捨諸少見者」,是婆和利婆羅門及他之彼諸師比於佛世尊為少見者、小見者、僅少見者、下劣見者、賤劣見者、劣小見者。捨少見者、小見者、僅少見者、下劣見者、賤劣見者、劣小見者之彼等婆羅門、捨斷、過去、超越而得達最高見者、最勝見者、最殊勝見者、最上見者、勝妙者、無等者、無等等者、無比類者、無比肩者、天中天、人牡牛、人師子、人龍、人良馬、人牛王、人軛獸、十力者、如同者佛世尊使我所有、獲得。譬如鵝鳥為不動而得達無量水之大人工池、阿耨達池、又大海洋,所有、獲得、斯賓祗耶婆羅門不動而有無量威力,有明了智、明開之眼,[P.288]證得巧慧分別無礙解,達於四無畏,淨信解,有[5]白蓋〔者〕,說不二而如同,公言如實不小,偉大、甚深、不可量、難沈潛、有多實、等同海洋、具備不分捨、無比、廣大、為如不可量之同者,[6]勝道之說者、山、嶽中之須彌,二生者(鳥)中之金翅鳥、獸中之師子、河海中之大洋,勝妙之勝者、得達,所有,獲得之佛世尊。此是「斯我捨諸少見者,如鷲鳥到大海洋」〔之義〕。故賓祗耶婆羅門言:
一二
(忘相)增〔尋〕物
(一一三五)
[P.289]「人人曾向我解說事」〔之句中〕,「事」者,是婆和利婆羅門及其他彼阿闍梨〔師〕等「解說」自己之見、自己之忍、自己之意欲、自己之持說、自己之意樂、自己之意趣,說、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人人曾向我解說」〔之義〕。
「瞿曇之教前」者,由瞿曇之教前,由瞿曇之教以外,由瞿曇之教以前,是由瞿曇之教、佛之教、勝者之教、如來之教、阿羅漢之教開始。此是由「瞿曇之教前」。
「有斯應有斯」者,實有如斯,實應有如斯。此是「有斯應有斯」〔之義〕。
「一切此為受賣說」者,此一切是受賣之說(傳聞)。由於傳說,由於傳承,由於藏〔經〕之說,由於思擇,由於推論,由於行相之審思而由見、省思、忍之物,而非自己知通〔之語〕,而非自現見法之語。此是「一切此為受賣說」〔之義〕。
「一切此思擇為增物」,一切增此思擇,增尋,增思惟,增欲尋,增恚尋[7],增害尋,增親里尋,增國土尋,增不死尋,增關係他人之憐憫尋,增關係利得恭敬讚歎尋,增關係不輕賤尋之物。此是「一切此思擇為增物」〔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一三
(一一三六)
「煩惱之闇獨坐除」〔之句中〕,「獨」者,是世尊(一)由出家之稱為獨。(二)由無伴義為獨。(三)由渴愛之捨斷義為獨。(四)一向離貪故為獨。一向離瞋故為獨。一向離癡故為獨。一向無煩惱故為獨。(五)行一行道(一乘道)故為獨。(六)獨自正覺無上正等覺故為獨。
(一)世尊由出家之稱為獨者云何?世尊年少而黑髮之青年,具備善福,青春,於〔人生〕之第一期。不欲〔捨〕〔彼出家〕淚顏涕泣之父母,〔捨〕親戚眾,斷一切家居之障礙,斷妻子之障礙,斷親戚之障礙,斷友人同僚之障礙,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家出家而非家,為無一物之狀態、獨行、行作、動作、活動、獲持、持續、維持。如斯「世尊由出家之稱為獨」。
[P.291](二)世尊由無伴義而獨者云何?彼如斯出家,(獨)住阿練若、森林之邊鄙、無〔人〕聲、無〔騷〕音、無人之境觀隱人而住,於禪思用適當之臥坐所,彼獨行,獨立,獨坐,獨臥,獨入村行乞,獨由行乞歸,獨密坐禪,獨為經行,獨行,行作,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如斯,「世尊由無伴義為獨」。
(三)世尊渴愛之捨斷故為獨者云何?彼如斯無伴,不放逸而熱心住於精勤,於尼連禪河畔之菩提樹下精勤大精勤,擊破放逸親類之惡魔障解脫之軍,捨斷渴愛、網罟、〔輪迴之〕流,捨斷、愛著、除去、滅除、令之滅無。
如斯,「世尊渴愛之捨斷故為獨」。
(四)世尊一向離貪故為獨者云何?貪之捨斷故,一行離貪故為獨。瞋之捨斷故一向離瞋故為獨。癡之捨斷故一向離癡故為獨。煩惱之捨斷故一向離煩惱故為獨。
[P.292](五)世尊行一行道故為獨者云何?一行道者,是四念處……乃至……是八支聖道。
如斯,「世尊行一行道故稱為獨」。
(六)世尊獨正覺無上正等覺故為獨者云何?覺(菩提)者,是於四〔沙門〕道智、慧、慧根、慧力……乃至……擇法覺支、觀慧、觀(毘鉢舍那)、正見。世尊由彼覺智而覺「一切行是無常」……乃至(一九頁以下參照)……已覺「所有集法皆是此滅法」。或又所有應覺、隨覺、別覺、正覺、得達、觸達、所作證之一切物由覺智而覺、隨覺、別覺、正覺、得達、觸達、作證。如斯,「世尊獨正覺無上正等覺故為獨」。
[P.293]「除闇」者,是世尊對貪闇、瞋闇、癡闇、慢闇、見闇、煩惱闇、惡行闇,令除闇黑者、無眼者、無智者、滅慧者、害敵之黨不至涅槃者,排除、捨斷、除去、滅除、令之滅無。坐者,是請世尊能坐於波沙那迦塔廟。
如斯世尊「坐」。或又世尊於一切齷齪之安息故,梵行已成,〔所作〕已辨而坐……乃至(一〇二頁參照)……為最後之生、老、死、輪迴,彼無再有。如斯亦世尊「坐」。此是「獨坐除闇」〔之義〕。
「彼具光者照者」〔之句中〕,「具光者」,是具光者、賢者、具慧者、覺慧者、有智者、辨知者、具智者。「光照者」,是明照者、光耀者、燃燈者、照耀者、輝耀者。此是「彼具光者光照者」〔之義〕。
「瞿曇是廣慧者」,瞿曇以廣〔慧〕為標識,以智為標識,以慧為旗幟,以慧為幢幡,以慧為主,思擇多,簡擇多,沈思多,[12]默考多,明暸法而住,行此,多為此,重此,向於此,傾於此,赴於此,信解此,以此為主。
[P.294]如斯瞿曇以廣慧為標識,以智為標識,以慧為旗幟,以慧為幢幡,以慧為主,思擇多,簡擇多,沈思多,默考多,明暸法而住,行此,多為此,重此,向於此,傾於此,赴於此,信解此,以此為主。此是「瞿曇為廣慧者」〔之義〕。
「瞿曇是廣智者」〔之句中〕,「廣」者,是言地,世尊等於此地,具備廣大、擴展之慧。「智」者是慧。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八頁參照)……是不癡、擇法、正見。世尊具此之智慧,正具、達、正達、成、正成、具備。故佛是廣智者。此是「瞿曇為廣智者」〔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一四
(一一三七)
「彼向我說示法」〔之句中〕,「彼」者,是彼世尊、自存者、無師者。於未曾聞之諸法自正等覺真諦,又於其處而得一切知性,於諸力而得自在性者。「說示法」〔之句中〕,「法」者,是初善、中善、後善、有義有文,是完全圓滿徧淨之梵行、四念處[P.295]……乃至……八支聖道、涅槃、至涅槃行道。說〔彼法〕,「說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彼向我說示法」〔之義〕。
「現見即時有(果)」者,是自見,無時的,可證見,導引,智識者是各自可知者。如斯是「現見即時有(果)」。或又於現世而修習八支聖道者,彼聖之無間直後證得〔聖〕果,所有、獲得。如斯亦是「現見即時有(果)」〔之義〕。譬如人人某時布施財,無間(直後)非得於〔彼果〕,待〔迄得果〕時,如斯者非此之法。於現世而修習八支聖道者,彼(聖)道之無間直後證得〔聖〕果,所有、獲得,不在於他處,不在於他世間。如斯亦是「現見即時有(果)」〔之義〕。此是「現見即時有果」。
「盡滅渴愛無患惱」〔之句中〕,「渴愛」者,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盡滅渴愛」者,是令渴愛盡滅、貪盡滅、瞋盡滅、癡盡滅、趣盡滅、生起盡滅、結生盡滅、有盡滅、輪迴盡滅、輪轉盡滅也。「無患惱」者——患惱是煩惱、蘊、行——是患惱之捨斷、患惱之寂滅、患惱之捨遣、患惱之安息、不死、涅槃。此是「盡滅渴愛無患惱」〔之義〕。
[P.296]「決無可譬於彼者」〔之句中〕,「彼」者,是涅槃。「無可譬者」,是可譬無可比較者,無等者,無可比肩者,不存在,不能得。「決」者,是決,於任何,於何處,於內,於外,於內外亦是。此是「決無可譬於彼者」〔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一五
(一一三八)
「汝由彼而離住耶」?汝由彼佛離而住耶?離耶?離去耶?無佛而住耶?此是「汝由彼而離住耶」〔之義〕。
「賓祗耶!雖須臾間」者,是雖須臾、剎那、一時、[14]暫時、瞬時亦是也。此是「雖須臾間」〔之義〕。「賓祗耶」者,是婆和利呼彼甥之名。此是「賓祗耶!雖須臾間」〔之義〕。
「由有廣慧之瞿曇」,以廣〔慧〕為標識,以智為標識,以慧為標識,以慧為幢幡,以慧為主,思擇多、簡擇多、沈思多、[15]默考多、明暸法而住,行此,多為此,重此,向於此,傾於此,赴於此,信解此,由以瞿曇為主。此是「由有廣慧之瞿曇」〔之義〕。
[P.297]「由有廣智之瞿曇」〔之句中〕,廣者,是言地。世尊等於此地,具備廣大,擴展之慧。智者是慧。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八頁參照)……是不癡、擇法、正見。世尊具此之智慧、正具、達、正達、成、正成、具備。故佛是廣智者。此是「由有廣智之瞿曇」〔之義〕。故彼婆和利婆羅門言:
十六
(一一三九)
「向汝之所說示法」〔之句中〕,「之所」者,是彼世尊……乃至(二九五頁參照)……於其處而得一切知性,於諸力已得自在性者。「說示法」〔之句中〕,「法」者,是初善……乃至(八七頁以下參照)……說至於涅槃行道,說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也。此是「向汝之所說示法」〔之義〕。
「現見即時有果」,是自可見,無時的,可證見,導引,智識者是各自可知者。如斯是「現見即時有果」。或又現世修習八支聖道者,於彼〔聖〕道之無間直後證得〔聖〕果,所有、獲得,如斯亦是「現見即時有(果)」。譬如人人於某時為布施財,[P.298]於無間〔直後〕非得〔彼果〕,〔待迄得果〕時,而於斯者非此之法。於現世修習八支聖道者,彼〔聖〕道之無間直後證得〔聖〕果、所有、獲得,不於他處,不於他世間。如斯亦是「現見即時有(果)」〔之義〕。此是「現見即時有(果)」。
「盡滅渴愛無患惱」〔之句中〕,「渴愛者」,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盡滅渴愛」者,是令盡滅渴愛、盡滅貪、盡滅瞋、盡滅癡、盡滅趣、盡滅生起、盡滅結生、盡滅有、盡滅輪迴、盡滅輪轉。無患惱——患惱者,是煩惱、蘊、行——是患惱之捨斷、患惱之寂滅、患惱之捨遣、患惱之安息、不死、涅槃。此是「盡滅渴愛無患惱」〔之義〕。
「決無可譬於彼者」〔之句中〕,「彼」者,是涅槃。「無可譬者」,是無可譬者,無可比較者,無有等者,無可比肩者,不存在,不能得。「決」者,是決,於任何,於何處,於內,於外,於內外亦是。此是「決無可譬於彼者」。故彼婆和利婆羅門言:
一七
(一一四〇)
[P.299]「我不由彼為離住」,我不離彼佛而住,不離、不離去而非無佛。此為「我不由彼為離住」〔之義〕。
「婆羅門!雖須臾間」者,雖須臾、剎那、一時,[16]暫時、瞬時亦是。「婆羅門!」是尊敬稱呼叔父。
「由有廣慧之瞿曇」,以廣慧為標識,以智為標識,以慧為旗幟,以慧為幢幡,以慧為主,思擇多、簡擇多、沈思多、默考多、明暸法而住,行此,多為此,重此,向於此,傾於此,赴於此,信解此,瞿曇為彼之主。此是「由有廣慧之瞿曇」〔之義〕。
「由廣智之瞿曇」〔之句中〕,「廣」者是言地。世尊等於此地,具備廣大擴展之慧。「智」者,是慧。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八頁參照)……不癡、擇法、正見。世尊具此之智慧,正具、達、正達、成、正成、具備。故佛正是廣智者。此是「由有廣智之瞿曇」〔之義〕。故彼婆和利婆羅門言:
一八
(一一四一)
「為我之所說示法」〔之句中〕,「之所」者,是彼世尊,自存者、無師者。於未曾聞之諸法而自正等覺〔真〕諦,又於其處而得一切知性,於諸力得自在性者。「說示法」〔之句中〕,「法」者,是初善、中善、後善、有義有文,為完全圓滿徧淨之梵行、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涅槃,是至於涅槃行道。說〔彼法〕,是「說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為我之所說示法」。
「現能見即時有〔果〕」,是自可見,無時的,可證見,導引,智識者是各自可知者。如斯是現見即時有〔果〕。或又於現世修習八支聖道者,於彼之〔聖〕道之無間直後證得〔聖〕果,所有、獲得、如斯為「現見即時有〔果〕」。譬如人人某時布施財,於無間〔直後〕而非得〔彼果〕,待〔迄得果〕時,於斯者非此之法。於現世為修習八支聖道者,於彼之聖道之無間直後證得〔聖〕果,所有、獲得,不於他處,不於他世間。如斯亦是「現見即時有〔果〕」〔之義〕。此是「現能見即時有〔果〕」。
[P.301]「盡滅渴愛無患惱」者,渴愛者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盡滅渴愛者,是令盡滅貪、盡滅瞋、盡滅癡、盡滅趣、盡滅生起、盡滅結生、盡滅有、盡滅輪迴、盡滅輪轉。「無患惱」——「患惱」者,是煩惱、蘊、行——是患惱之捨斷,患惱之寂滅,患惱之捨遣,患惱之安息、不死,涅槃。此是「盡滅渴愛無患惱」〔之義〕。
「決無可譬於彼者」〔之句中〕,「彼」者,是涅槃。「無可譬」者,是無可譬者,無可比較者,無等者,無可比肩者,不存在,不能得。「決」者,是決定,於任何,於何處,於內,於外,於內外亦是。此是「決無可譬於彼者」。故賓祗耶長老言:
十九
(一一四二)
[P.302]「我以意眼見世尊」,譬如以眼眺人,見諸色、覩、眺、省思、普觀,如斯我以意見佛世尊,覩、眺、省思、普觀。此是「我以意眼見世尊」〔之義〕。
「婆羅門!晝夜不放逸」者,是夜、晝以意繼續修習而不放逸。此是「婆羅門!晝夜不放逸」。
「過夜繼續禮拜彼」〔之句中〕,「繼續禮拜」者,是由身不斷禮拜,由語不斷禮拜,由意不斷禮拜,由隨義之行道不斷禮拜,由法隨義之行道不斷禮拜,不斷恭敬、不斷尊重、不斷尊敬、不斷奉事、不斷敬重、過晝夜、過暮。此是「過夜繼續為禮拜」〔之義〕。
「故我思惟不離住」,我思惟修習彼佛隨念〔與佛〕不離住,我思惟不離住,斯知、斯了知、斯識知、斯別知、此是「故我思惟不離住」〔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P.303]二〇
(一一四三)
「我信與喜與意念」〔之句中〕,「信」者,是對於世尊所有信、信憑、信賴、信樂、信根、信力。「喜」者是對於世尊所有喜、悅喜、歡喜、喜悅、幸福、雀躍、適意、心之甚欣樂。「意」者,是對於世尊所有心、意、意所、心臟、淨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隨順於〔觸等法〕之意識界。「念」者,是對世尊所有念、隨念……乃至(一八頁參照)……正念。此是「信與喜與意念」。
「此等不離瞿曇教」,此等四法是瞿曇之教、佛之教、勝者之教、如來之教、阿羅漢之教不離、不去、不捨離、不失。此是「不離瞿曇教」〔之義〕。
「廣慧者赴各方角」者,是〔世尊〕「趣」、行、步、過於「所有方角」,即於東方,[P.304]於西方,於南方,於北方亦是。「廣慧者」是廣慧者、大慧者、利慧者、博慧者、疾慧者、速慧者、擇慧者。此是「廣慧者赴各方角」。
「其處必是我歸向」,此〔我〕必歸向於彼佛之處,向於彼處,傾於彼處,赴於彼處,信解於彼處,以彼處為主。此是「其處必是我歸向」〔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二一
(一一四四)
「我老而為力弱身」〔之句中〕,是「老」者,是老、長、老年、重齡、達於老齡,「成為老」。「力弱」者,是力弱、力少、力小。此是「我老而為力弱身」。
「是故身無至彼處」,身弱無至佛之處,不赴、不行、無趣至。此是「是故身無至彼處」〔之義〕。
[P.305]「然欲思惟為常赴」,以思惟令行,以尋令行,以智令行,以慧令行,以覺令行而我赴、行、趣至。此是「然欲思惟為常赴」〔之義〕。
「婆羅門!我意與彼為結合」〔之句中〕,「意」者,是所有心、意、意所、心臟、淨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隨順於〔觸等法〕之意識界。「婆羅門!我意與彼為結合」者,是我意與彼佛結合、相應。此是「婆羅門!我意與彼為結合」〔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二二
(一一四五)
[P.306]「不斷戰慄臥泥中」〔之句中〕,「臥泥中」者,是臥於欲泥、欲污泥、欲染、欲鈎、欲熱惱、欲障礙、伏臥、且橫臥。此是「臥於泥中」〔之義〕。「不斷戰慄」,由愛顫而顫動,由見顫而顫動,由煩惱顫而顫動,由加行顫而顫動,由異熟顫而顫動,由惡行顫而顫動,由貪所染而顫動,由瞋怒而顫動,由癡蒙昧而顫動,由慢所結縛而顫動,由見所執取而顫動,由掉舉散亂而顫動,由疑不決定而顫動,由隨眠強力而顫動,由利得而顫動,由不利得而顫動,由名聲而顫動,由不名聲而顫動,由毀訾而顫動,由賞讚而顫動,由樂而顫動,由苦而顫動,由生而顫動,由於老而顫動,由病而顫動,由死而顫動,由愁悲苦憂惱而顫動,由地獄苦而顫動,由畜生界苦而顫動,由餓鬼界苦而顫動,人界之苦,以入胎原因之苦、在胎原因之苦、出胎原因之苦、隨結生者之苦、生者之受他所支配苦、令自苦之苦、為他所苦之苦、行苦、壞苦、眼病之苦、耳病之苦、鼻病之苦、舌病之苦、身病之苦、頭病之苦、外耳病之苦、口腔病之苦、齒病之苦、咳、喘息、外鼻病、熱病、老腹病、氣絕、赤痢、腹痛、虎列剌、癩、癰、疱瘡、肺病、癲癎、輪癬、疥癬、風癬、抓傷、皸裂、[17]出[P.307]血、糖尿病、痔痰、疙疸、潰瘍、膽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風等起病、〔膽汁、疾風〕集合病、氣候變化所生病、不等姿勢所生病、傷害所生病、業報所生病、寒、暑、飢、渴、大便、小便、虻、蚊、風、炎熱、與爬行類之接觸〔之苦〕,母死之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姊妹死之苦、親子死之苦、親女死之苦、失親戚之苦、失財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戒之苦、由失〔正〕見之苦而顫、戰慄、佈動、顫動。此是「不斷戰慄臥泥中」〔之義〕。
「洲渚洲渚我漂流」者,是由師向師,由法說向法說,由眾向眾,由見向見,由行道向行道,由道向道,我漂流、流浪。此是「洲渚洲渚我漂流」〔之義〕。
「時我得見正覺者」〔之句中〕,「時」者,是此句之接續……乃至(一〇頁參照)……句之次第。「得見」者,是見、觀、通達。「正覺者」,是彼世尊……乃至(二七三頁以下參照)……此謂佛名……與作證共同為施設者。此是「時我得見正覺者」〔之義〕。
[P.308]「度暴流」者,是世尊度欲流、度有流、度見流、度無明流、越度、超度、超、超越、離越。彼〔梵行〕已成,所作已[A4]辦……乃至(八二頁以下參照)……為〔最後之〕生、老、死、輪迴,彼無再有。此是「度暴流」〔之義〕。「無漏」——漏者,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之四漏……此等之漏,於佛世尊被已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無漏〔者〕。此是「無漏度暴流」〔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二三
(一一四六)
「譬如薄迦利,跋陀羅浮陀,阿邏毘瞿曇,彼已為信解」,譬如薄迦利信解,重信、以信為先,以信信解,以信為主,已達於阿羅漢位;譬如跋陀羅浮陀信解,重信、以信為先、以信信解、以信為主,已達於阿羅漢位;譬如阿邏毘瞿曇信解,重信,以信為先,以信信解,以信為主,已達於阿羅漢位。此是「譬如薄迦利,跋陀羅浮陀,阿邏毘瞿曇,彼已為信解」〔之義〕。
[P.309]「如斯汝亦須信解」,如斯汝亦出信、放、放出、現出、置。〔即〕「一切行是無常」……乃至(一九頁以下參照)……出信「所有集法皆是此滅法」,放、放出、現出、置。此是「如斯汝亦須信解」〔之義〕。
「然賓祇耶!汝死領域,將至於彼岸」。「死之領域」者,是煩惱、蘊、行。「死之領域之彼岸」者是不死、涅槃。〔即〕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然賓祇耶汝死領域,將至於彼岸」,此汝將至彼岸、到達、觸達、作證。此是「然賓祇耶汝死領域,將至於彼岸」〔之義〕。故世尊宣示:
[P.310]二四
(一一四七)
「我益信樂此」者,是我益信樂此,信、信解、信賴。〔即〕「一切行是無常」……乃至(一九頁以下參照)……「所有集法皆是此滅法」,我益信樂,信、信解、信賴。此是「我益信樂此〔佛教〕」〔之義〕。
「而由聞牟尼之語」〔之句中〕,牟尼者,是言智為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九〇頁以下參照)……超越著、網,此是「牟尼」。「而由聞牟尼之語」,由聞尊師之語、語路、說示、示教、教訓、聽、把取、保持、觀察。此是「而由聞牟尼之語」〔之義〕。
「正覺者開煩惱蔽」〔之句中〕,「蔽」者,是愛蔽、見蔽、煩惱蔽、惡行蔽、無明蔽之五蔽。彼等之蔽佛世尊已所開、摧破、害破、捨斷、正斷,令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故佛「開蔽」〔者〕。[18]「正覺者」,是彼佛世尊……乃至(二七三頁以下參照)……此謂佛名……與作證共同施設者。此是「正覺者開煩惱蔽」〔之義〕。
「無栽具應辯」〔之句中〕,「無栽」——貪是栽(頑迷),瞋是栽,癡是栽,忿是栽,恨是栽……乃至(三九頁參照)……一切不善行是栽——此等諸栽於佛世尊已捨斷、根絕,如多羅樹之截頂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無栽」。「具應辯」,[P.311]是(一)對教說具應辯者,(二)對徧問具應辯者,(三)對證得具應辯者之三具應辯者。
(一)對教說應具辯者云何?於此或者是佛語。〔即〕如為學得契經、祗夜、記說、偈、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毘陀羅,依(彼之)教說而〔具應辯者〕應辯。此是「對教說應具辯者」。
(二)對徧問應具辯者云何?於此某者[19]徧問有關義、所知、相、原因、處非處(理非理)而徧問,依彼徧問而〔應具辯者〕應辯。此是「對徧問應具辯者」。
(三)對證得應具辯者云何?於此某者證得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四沙門果、四無礙解、六神通,彼知義、知法、知詞(文法),〔應具辯者〕對於知義者應說義,知法者應說法,知詞者應說詞。對此等〔義、法、詞〕三者之智是應辯無礙解。世尊具此應辯無礙解,正具、達、正達、成、正成、具備。故佛「具應辯」。
[P.312]亦無有教說,亦不徧問,亦未所證得者〔應具辯者〕將如何應辯。此是「無栽應能具應辯」〔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二五
(一一四八)
「知通超天者」〔之句中〕,「天」者,是(一)世俗天、(二)生起天、(三)清淨天之三天。(一)世俗天者云何?王、王子、王后。此等言世俗天。(二)生起天者云何?是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及彼上之天。此等言生起天。(三)清淨天者云何?是如來之弟子諸阿羅漢漏盡者及辟支佛。此等言清淨天。知通「[20]世尊是超世俗天中之天者」,知通「超生起天中之天者」,知通「超清淨天中之天者」、知、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此是「知通超天者」〔之義〕。
[P.313]「知彼此一切」,世尊知、了知、觸知、已通達自己及他人之超天法。(一)自己超天之法者云何?是正行道、隨順行道、無害敵行道、隨義行道、隨法行道、諸戒完成、諸根守護、對食知量、向警寤之努力、念正知、四念處……乃至……八支正道。此等言自己超天之法。(二)他人超天之法者云何?是正行道……乃至(前說參照)……八支聖道。此等言超天之法。如斯世尊知、了知、觸知、已通達自己及他人超天之法。此是「知彼此之一切」〔之義〕。
「師對諸質問,終令告其終」,世尊對彼岸道之諸質問,終令告其終、告終邊、告斷滅、告終止。對群集之諸質問令告其終、告終邊、告斷滅、告終止。對賓祗耶之諸質問令告其終、告終邊、告斷滅、告終止。對帝釋之諸質問、非人之諸質問、比丘之諸質問、比丘尼之諸質問、優婆塞之諸質問、優婆夷之諸質問、王之諸質問、剎帝利之諸質問、婆羅門之諸質問、毘舍之諸質問、首陀之諸質問、梵天之諸質問,以令告其終、告終邊、告斷滅、告終止。此是「師對諸質問,終令告其終」。師是師(隊商)。世尊是隊商主(導師)。譬如隊商主為諸隊商度難所,度盜賊難所,度猛[P.314]獸難所,度饑饉難所,度無水難所,上度,下度,〔到達安隱地〕,如斯世尊為隊商主,為諸有情令度難所、度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之難所、度貪執、度瞋執、度癡執、度見、煩惱、惡行執,令上度、下度、到達不死、涅槃之安穩地。如斯世尊是隊商主。或又世尊是導者、調伏者、指導者、令知者、令解者、令觀者、令信樂者。或又世尊是未起道之令起者、未生道之令生者、未說道之宣說者、知道者、解道者、達道者。又現今,隨從道諸聲聞(弟子)倣世尊具備諸德而住。如斯世尊是隊商主(導師)。此是「師對諸質問,終令告其終」〔之義〕。
「有疑問人人,公言〔無疑問〕」者,有疑問而來者令至無疑問,有困惑而來者令至無困惑,有迷惘而來者令至無迷惘,有疑而來者令至無疑,有貪而來者令至離貪,有瞋而來者令至離瞋,有癡而來者令至離癡,有煩惱而來者令至無煩惱。此是「有疑問人人,公言無疑問」〔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二六
(一一四九)
「不搖與不動」〔之句中〕,「不搖」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不搖」者,由貪、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強情、激情、慢、過慢、憍、放逸、一切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熱苦、一切不善行而不動搖常、恒、不變易法。此是「不搖」。「不動」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不認生起,對無所衰滅者,確承認為常、恒、常恒、不變易法涅槃。此是「不搖與不動」〔之義〕。
「無可譬之物,決為無所有」〔之句中〕,「所之」者,是涅槃。「無有可譬之物」,無可譬之物,無可比較之物,無相等之物,無可比肩之物,不存在,不能得。此是[P.316]「無有可譬之物」。「決」者是決定,於任何、於何處、於內、於外,於內外亦是。此是「無可譬之物,決為無所有之」。
「確切我將至。茲我無有疑」〔之句中〕,「確切我將至」者,是確切我將至,將到達,將觸達,將作證。此是「確切我將至」〔之義〕。「茲我無有疑」,關於得此涅槃,無疑問、無疑、無迷惘、無疑惑、不存在、不能得,〔疑〕已捨斷、正斷、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此是「確切我將至,茲我無有疑」〔之義〕。
「我心令信解,如斯能認受」〔之句中〕,「如斯能認受」者,是如斯省察我。「我心令信解」者,是向於涅槃,傾於涅槃,赴於涅槃,信解涅槃。此是「我心令信解,如斯能認受」〔之義〕。故賓祗耶長老言:
彼岸道〔之義釋〕畢
校注
[0278001] 龍象(nāgo)在於 Sn. 有 nātho。 [0283002] 增上慢(adhimāno)在底本雖有 avamāno,今由 PTS 本及 MNd. 80 之同文而改正。 [0285003] 關於十隨煩惱 PTS. II, 101f; Vm. 633ff 參照。 [0285004] 十一欲有是指六欲天及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之五界。 [0288005] 有白蓋(setacchattaṁ)底本雖有 setapaccattaṁ,今從 PTS 本。 [0288006] 勝(pavara)在底本 PTS 本亦雖有 pavadata 意義不通。今假 pavara 讀之。 [0289007] 增恚尋(byāpāda-vitakka-vaddhanaṁ)在底本雖只有 byāpāda,以下之句已脫落者。 [0291008] 以下之二偈由 Sn. 740-741 = A. II, 10 = It. p. 9; 109 之引用。MNd. 455; CNd. 320 等參照。 [0291009] 本偈出曜經卷五(大正藏四、六三六b),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八c)等參照。 [0291010] 本偈由 S. I, 168; 186 之引用。MNd. 456; CNd. 320;雜阿含一一八九經(大正藏二、三二二b),別譯雜阿含一〇二經(大正藏二、四一〇c)參照。 [0292011] 本偈由 S. I, 195 = Thag. 1249 之引用。CNd. 208; 雜阿含一二一一經(大正藏二、三二九c以下),別譯雜阿含二二八經(大正藏二、四五七c)參照。 [0293012] 默考多,以明暸而住(samokkhāyana-bahulo dhamma-vibhūta-vihārī)在底本及 PTS本雖有 sammokkhāyanadhammo vibhūta-vihārī,今如上記而讀。 [0293013] 本偈由 S. I, 42 之引用。雜阿含一〇二二經(大正二、二六六b),別譯雜阿含二四九經(大正二、四五一b)參照。 [0296014] 雖暫時亦雖瞬時(vassam api attham api)vassa 又於 attaha 無少時之意義。此等恐由其他某等語之誤而傳者。今假用暫時、瞬時之譯語。 [0296015] 以前之註[12]參照。 [0299016] 以前之註[14]參照。 [0305017] 出血(Lohitapittena)在底本雖有 Lohitena pittena 是錯誤。 [0309018] 正覺者(sambuddho)在底本雖有 buddho,今從 Sn. 之語句改正。 [0310019] 徧問(paripucchako)在底本雖有 paripucchitā,今由 MNd. 234 之同文個所而改正。 [0311020] 以下之文所謂「知通超天之物」作為 Sn. 之文句說明,雖如所思之不恰當,在底本如此記載。【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7 冊 No. 23 小義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