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7]第十三 優陀耶學童所問之義釋
一
尊者優陀耶曰:
(一一〇五)
「離塵靜慮而坐」〔之句中〕,「靜慮」者,是世尊由初禪而靜慮,由第二禪而靜慮,由第三禪而靜慮,由第四禪而亦靜慮;由有尋有伺(有覺有觀)禪而靜慮,由無尋唯伺(無覺有觀)禪而靜慮,由無尋無伺(無覺無觀)禪而亦靜慮;由有喜禪而靜慮,由無喜禪而靜慮,由可意俱禪而靜慮,由捨俱禪而亦靜慮;由空禪而靜慮,由無相禪而靜慮,由無願禪而亦靜慮;由世間禪而靜慮,由出世禪而亦靜慮;樂禪,專念,重善義。此是「靜慮」。「離塵」〔之句中〕,貪是塵,瞋是塵,癡是塵,忿是塵,恨是塵……乃至(三九頁參照)……一切不善行是塵。彼等諸塵於佛世尊所捨斷、[P.208]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無塵者、離塵者、去塵者、塵之捨斷者、塵之離脫者。
此是離塵。「坐」者,是世尊坐於波沙那迦塔廟。此是「坐」。
如斯世尊「坐」。或又世尊於一切齷齪之安息故,〔梵行〕已成,〔所作〕已辨而坐……乃至(一〇二頁以下參照)……是(最後之)生、老、死輪迴。彼無再有。如斯而亦世尊坐。此是「離塵靜慮而為坐」〔之義〕。
[P.209]「尊者優陀耶曰」〔之句中〕,曰(斯)者,此是句之接續……句之次第。尊者,此是敬語、敬重語、尊重語、尊敬語。「優陀耶」,是彼婆羅門之名……乃至(一〇頁參照)……稱呼。此是「尊者優陀耶曰」〔之義〕。
「所作已[A2]辦成無漏」,是於佛世尊所作〔已[A3]辦〕,種種之可作者〔無故〕,已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所作已[A4]辦」。
此是「所作已[A5]辦」。「無漏」〔之句中〕,「漏」者,是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之四漏。彼等諸漏,佛世尊已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故佛是無漏。此是「所作已[A6]辦成無漏」〔之義〕。
「一切諸法達彼岸」者,是世尊由知通一切諸法之到彼岸者,由徧知之到彼岸者,由捨斷之到彼岸者,由修習之到彼岸者,由作證之到彼岸者,由等至(定)之到彼岸者。由一切法知通之到彼岸者,由一切苦徧知之到彼岸者,由一切煩惱捨斷之到彼岸者,由四〔沙門〕道修習之到彼岸者,由一切滅作證之到彼岸者,由一切等至之等至到彼岸者。彼於聖戒得自在,得第一,於聖定得自在,得第一,於聖慧得自[P.210]在,得第一,於聖解脫得自在,得第一。彼到彼岸,達彼岸,到終邊,達終邊,到終點,達終點,到究竟,達究竟,到最終,達最終,到救護所,達救護所,到避難所,達避難所,到歸依所[6]達歸依所,到無畏,達無畏,到無死,達無死,到不死(甘露),達不死,到涅槃,達涅槃。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辨……乃至(一〇二頁以下參照)……而為〔最後之〕生、老、死輪迴,於彼無再有。此是「一切諸法達彼岸」〔之義〕。
「我已前來為欲問」者,為問而我來,為質問而我來,為聞問而我來。如斯,是「我已前來為欲問」〔之義〕。或又,欲問之人人、欲質問之人人、欲聞問之人人之來、來至、接近。如斯,亦是「我已前來為欲問(由質問而前來)」〔之義〕。或又〔我〕欲來問尊師,尊師是有能者、有力者與我共問,而得語說、答、說示。如斯,是「我已前來為欲問」。〔之義〕。
「請語了知之解脫」〔之句中〕,「了知之解脫」者是向阿羅漢位之解脫。「請語」向阿羅漢位之解脫,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請語了知之解脫」〔之義〕。
[P.211]「無明破壞之狀態」者,是無明之壞、破壞、捨斷、寂滅、捨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無明破壞之狀態」〔之義〕。故彼婆羅門言。
尊者優陀耶曰:
二
世尊宣示:「優陀耶!
「愛欲之捨斷」〔之句中〕,「欲」者,是對諸欲之所有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愛情、欲熱惱、欲昏迷、欲縛著、欲暴流、欲軛、欲取、欲貪蓋。愛欲之捨斷者,是愛欲之捨斷、寂滅、捨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愛欲之捨斷」〔之義〕。
「世尊宣示:優陀耶!」〔之句中〕,優陀耶!是世尊呼彼婆羅門之名。「世尊」者,[P.212]是尊重之同義語……乃至(一二頁以下參照)……此謂世尊〔語〕……是與作證共同施設者。此是「世尊宣示:優陀耶!」〔之義〕。
「與憂之兩者」〔之句中〕,憂者,是所有心之不可意、心之苦、心觸所生之不可意、苦感,心觸所生之不可意、苦受。「與憂之兩者〔之捨斷者〕」,是愛欲與「憂」兩者之捨斷、寂滅、捨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與憂之兩者」〔之義〕。
「昏沈之棄除」〔之句中〕,昏沈者,是所有心之不善巧、不適業、鈍重、魯鈍、沈鬱、沈滯、沈滯性、昏沈、昏昧、昏昧性。「昏沈之棄除」者,是昏沈之棄除、捨斷、寂滅、捨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昏沈之棄除」〔之義〕。
「後悔之遮除」〔之句中〕,「後悔」(惡作)者,是由手惡作亦惡作(後悔),由足惡作亦是惡作,由手與足之惡作亦是惡作。想許不許者,想不許許者,想無罪為有罪,想有罪為無罪,〔斯誤行為後悔〕。如斯之惡作、追悔、追悔性、心之後悔、意悔恨,此言為惡作(後悔)。
[P.213]又由作與不作之二原因而惡作、心之後悔生起意悔恨。作與不作故而惡作、心之後悔生起意悔恨者云何?謂:「我令作身惡行,我已不作身善行」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我作語惡行,我已不作語善行」。「我作意惡行,我不作意善行」。「我作殺生,我不作離殺生」。「我作偷盜,我不作離偷盜」。「我作邪欲行,我不作離邪欲行」。「我作妄語,我不作離妄語」。「我作兩舌,我不作離兩舌」。「我作惡口(麤語),我不作離惡口」。「我作綺語,我不作離綺語」。「我作貪欲,我不作不貪欲」。「我作瞋恚,我不作不瞋恚」。「我作邪見,我不作正見」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如斯,由作與不作之二原因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
或又「我戒不圓滿」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我不守護諸根」,「我不知食之(適)量」,「我不勵警寤」。「我不具備念、正知」,「我不修習四念處」,「我不修習四正勤」,「我不修習四神足」,「我不修習五根」,「我不修習五力」,「我不修習[P.214]七覺支」,「我不修習八支聖道」,「我不徧知苦」,「我不捨斷集」,「我不修習道」,「我不為作證滅」。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
「後悔之遮除」者,是後悔之遮障、蓋覆、捨斷、寂滅、捨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後悔之遮除」。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優陀耶!
三
(一一〇七)
「捨念之清淨」〔之句中〕,「捨」者,於第四禪所有捨、放捨、捨置、[7]心平等性、[8]心安息性,是心之中庸。「念」者,於第四禪關係於捨之所有念、隨念……乃至(一八頁參照)……是正念。此是「捨與念」。「清淨」者,於第四禪有捨、念、淨、清淨、徧白、無穢、隨煩惱之離去,柔軟、適業、住立、不動之得達。此是「捨念之清淨」。
[P.215]「前行法思擇」〔之句中〕,「法思擇」者,是正思惟。此是了知解脫之初步,是前,是先行。如斯,是「前行之法思擇」。或又「法思擇」者,是正見。此了知解脫之初步,是前,是先行。如斯,前行之法思擇。或又「法思擇」者,是於四〔沙門〕道之前分觀(毘鉢舍那)。此是了知解脫之初步,是前,是先行。如斯,是「前行法思擇」。
「我言了知之解脫」〔之句中〕,了知解脫是向阿羅漢位之解脫。我言向阿羅漢位之解脫,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了知之解脫」〔之義〕。
「無明之破壞」〔之句中〕,無明者,對苦而無智……乃至(一二頁參照)……無明閂、癡、不善根。無明之破壞者,是無明之壞、破壞、捨斷、寂滅、捨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無明之破壞」〔之義〕。故世尊宣示:
四
[P.216]「何結縛世間」?是何為世間之結縛、懸著、縛、隨煩惱耶?於何伴世間,隨伴、應、相應、懸、懸著、礙著耶?此是「何世間結縛」〔之義〕。
「何使此運行」者,是何者令彼行、運行、運轉耶?由何而世間行、運行、運轉耶?此是「何使此運行」〔之義〕。
「由何物捨斷,能言有涅槃」者,由何物之捨斷、寂滅、捨遣、安息而「能言有涅槃耶」?能說、語、話、說明、言說耶?此是「由何物捨斷,能言有涅槃」〔之義〕。故彼之婆羅門言:
五
(一一〇九)
「喜結縛世間」〔之句中〕,「喜」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三頁參照)……貪欲、貪、不善根。世間所結縛、懸著、縛、隨煩惱之喜,於此喜之世間伴、隨伴、應、相應、懸、懸著、礙著。此是「喜結縛世間」〔之義〕。
[P.217]「尋使此運行」〔之句中〕,「尋」者,是欲尋、恚尋、害尋、親里尋、國土尋、不死尋,關係於向他人之憐憫尋、關係於不輕賤尋之九尋。此等言為九尋。此等九尋使行彼世間,使運行,使運轉。由此等之九尋而彼之世間行、運行、運轉。此是「尋使此運行」〔之義〕。
「渴愛之捨斷,能言有涅槃」〔之句中〕,渴愛者,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渴愛之捨斷,能言有涅槃」,由渴愛之「捨斷」,寂滅、捨遣、安息而「能言有涅槃」,能說、語、話、說明、言說。故世尊宣示:
六
(一一一〇)
「行者如何而有念」者,是如何而有念,有正念而行、行作、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此是「行者如何而有念」〔之義〕。
[P.218]「識止滅耶」?識滅耶?寂滅耶?滅沒耶?安息耶?此是「識止滅耶」〔之義〕。
「我等來向世尊問」者,是可向佛世尊問,可質問、可乞、可求、可信樂、我等前來、接近、到達、與尊師相會。此是「我等來向世尊問」〔之義〕。
「欲將聞彼尊師語」〔之句中〕,「彼」者,是尊師。「欲聞」〔尊師之〕語、語路、說示、示教、教訓。欲把取、保持、觀察。此是「欲將聞彼尊師語」〔之義〕。故彼婆羅門言示:
七
(一一一一)
「內與外之受,不為歡喜者」,(一)對內之受而住於受隨觀,不歡喜受,不歡迎,不於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除去、滅除,令之滅無。(二)對外之受而住於受隨觀,不歡喜受,不歡迎,不在於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除去、滅除,令之滅無。(三)對內外之受而住於受隨觀,不歡喜受,[P.219]不歡迎,不在於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除去、滅除,令之滅無。(四)住於隨觀內受之集法,(五)住於隨觀內受之衰滅法,(六)住於隨觀內受集之衰滅法,(七)住於隨觀外受之集法,(八)住於隨觀外受之集衰滅法,(九)住於隨觀外受之集衰滅法,(十)住於隨觀內外受之集法,(十一)住於隨觀內外受之衰滅法,(十二)住於隨觀內外受之集衰滅法,不歡喜受,不歡迎,不在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及除去、滅除,令之滅無。由於此等十二行相,對受住於受隨觀,不歡喜受,不歡迎,不在於縛著、歡喜、歡迎、縛著……乃至(前方參照)……令之滅無。或又觀受(一)無常不歡喜受,不歡迎、不在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及除去、滅除,令之滅無。(二)是苦,(三)是病,(四)是癰,(五)是箭,(六)是痛,(七)是惱……乃至(三〇頁參照)……(三一)是觀無歸依所而不歡喜受,不歡迎,不於[P.220]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及除去、滅除,令之滅無。日此等四十二行相,對受住於受隨觀,不歡喜受、不歡迎而不在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及除去、滅除、令之滅無。此是「內與外之受,不為歡喜者」〔之義〕。
「如斯而有念而行者」,是如斯有念有正知而行、行作、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此是「如斯而有念」〔之義〕。
「識止滅」者,是福行俱起之識、非福行俱起之識、不動行俱起之識滅、寂滅、滅沒、安息。此是「識止滅」〔之義〕。故世尊宣示:
偈終否……乃至(三二頁參照)……「尊師!世尊是我師,我是弟子」而坐。
優陀耶學童所問之義釋第十三〔畢〕
校注
[0212001] 以下之諸偈出處不明。恐是四尼柯耶成立以後而製作者。MNd. 505; J. I, 117f; Vm. 388; DhpA. I. 246; Divyāvadāna P. 491;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三一(大正藏二二、七九七a)等參照。 [0213002] 本偈由 S. I, 195 = Thag. 1249 之引用。CNd. 293;雜阿含一二一一經(大正藏二、三二九c以下),別譯雜阿含二二八經(大正藏二、四五七c)參照。 [0213003] 山側(nagassa passe)S. 及 Thag. 雖為 nāgassa passe,如底本之 nagassa passe 為正。 [0213004] 本偈由 Sn. 715 之引用。mahāvastu III, 388 參照。 [0213005] 愛著(visaṭā)在底本雖有 paripatā,今從 PTS 本及引用原文。 [0214006] 歸依所(saraṇa)底本之 carana 是誤植。 [0218007] 心平等性(cittasamatā)在底本雖有 cittasamatho,今從 MNd. 501 之同文。 [0218008] 心安息性(cittappassaddhatā)在底本雖有 cittappasādatā,今從 PTS 本及 MNd. 501 之同文。【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7 冊 No. 23 小義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