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聖典之結集
第一節 王舍城之第一結集
佛滅後,第一大事,厥為結集聖典。蓋佛在依佛,佛滅則唯以法、律為師。佛之教授(法)、教誡(律),雖傳布人間,然求其持而不失,純而不濫,則有賴於結集。結集,等誦或會誦之義。即於眾中推出精諳法、律者,因上座之問,而誦出經、律,經大眾為之審定。文句既定,又從而編次之,垂以為典則。聖典之結集非一,以王舍城之五百結集為始,故此為佛典之根本結集也。其結集之緣起者,初摩訶迦葉,知佛滅期近,與五百比丘自王舍城首途,由波婆赴拘尸那。途次,遇一手持曼陀羅華之異學,得悉世尊已入滅七日。比丘之未離欲者聞之多慟哭,無學者亦默然不樂,跋陀羅獨欣然曰:「大沙門在時,是淨是不淨,是應是不應,吾等恆為所困。今者得自在,可適吾等意,欲作而作,不作而止」。大迦葉聞之,慨然。於拘尸那禮[A1]葬竟,思所以住持正法,以免癡人之穢亂,以結集聖典謀諸眾,得眾所贊許,乃選得五百人以任其事。迦葉以阿難猶在學地,初不擬「以阿難在數中」。眾比丘以阿難久侍釋尊,多聞第一,故曰:「大德迦葉!應取阿難足五百數,此是眾聖意也」。迦葉以眾議,允之。議定,大迦葉與阿那律,分率聖眾赴王舍城,以結集事告阿闍世王,請於城北七葉岩修建精舍以安眾,並於結集期中,日供飯食,以免乞化之勞。阿難一人獨行,過[A2]毘舍離,於大迦葉深致其悲感之思:「世尊已涅槃,我今正欲依附,云何持我作疥瘙野干,心生不悅?」乃專精行道,斷殘結得無學果。證羅漢已,往王舍城預結集。是年夏安居中,集和合僧,以迦葉等為上座。先推優波離登高座,誦出「[A3]毘奈耶」;次由阿難誦出「修多羅」(達磨),大眾共誦,定為佛說,凡三月而竣事(覺音傳凡七月)。時佛滅初夏,即阿闍世王在位第八年也。
根本結集之聖典,或言唯「經」、「律」二藏,或言「經」、「律」、「論」三藏,或加「雜藏」為四藏(《增一經》序),或更開「雜藏」為「雜」與「菩薩」而成五藏(《分別功德論》,《成實論》)。其「雜藏」與「菩薩藏」,下當別論之。「經」之與「律」,其內容如何,雖猶待考訂,而阿難誦出「修多羅」,優波離誦出「[A4]毘奈耶」,為後代一致之說,確實可信。至於阿[A5]毘達磨「論藏」之結集,則吾人不敢遽以為信史也。何者?微特《大眾律》,《五分律》之所不載;即載其事者,如《四分律》,《善見律》,亦附見於「經藏」之末,而不明結集之人;即明結集之人者,亦復傳說不一。論及「論藏」之內容,又莫不以自宗所尊信之論典當之。傳說若此之紛紛,其可信耶?正以根本結集之無此也。
五百結集,大迦葉實促成之。其豐功偉業,澤被後世,吾人無間言矣!然未能集思廣益,求其備且當,而匆促成之;雖聖者離欲,心無染著如虛空,而習氣所引,究不無圭璧之玷也!釋尊晚年,上首弟子舍利弗、目犍連先佛入滅,其常侍佛左右,歷廿五年而不離,稱逐佛轉法輪者,允推阿難。大迦葉不慊阿難,佛世已[A13]啟其機,佛滅而其跡益著。佛諭迦葉以為眾說法,每以「有比丘聞所說法,不忍不喜」為辭。曾於佛前指責目連及阿難弟子共相論義,阿難告以「且忍,尊者!此年少比丘少智」,而迦葉竟以「汝且默然,莫令我於僧中問汝事」答之。因眾以抑阿難,辭鋒咄咄,若不知有佛在者。偷羅難陀尼不滿迦葉之先阿難說法,諷以「如販針兒於針師家賣」。迦葉即廣顯證德,於阿難及「尼眾中作獅子吼」。迦葉受窘於尼眾時,即謂「我不怪汝等,我怪阿難」。蓋迦葉頭陀第一,嚴肅而好遠離,為耆年苦行者所重;阿難則多聞第一,和忍而樂化他,為少壯悲解者所資。一則薄視女性,一則求度女人,個性不同,所見自難苟合也。當結集之初,迦葉不欲以阿難入數中,有把臂推出之說。雖以眾議而允之,猶責阿難以六突吉羅,竟以求佛度瞿曇彌出家,不請佛住世等為阿難罪,此豈持平之論哉!於結集時,阿難傳佛遺命:「大眾若欲棄小小戒,可隨意棄」。迦葉以「世人既知釋子沙門所當護持之戒矣,今若棄小小戒,人不將謂沙門瞿曇所設戒法,以師逝而與煙俱消!為免此譏,佛所未制,今不別制;佛所已制,不可少改」。其說雖持之有故,而顯違佛訓,拘滯不通,馴致戒律之在後世,務為繁文縟節,而失其適應之能。此猶可也,又以阿難之不問小小戒,判為犯突吉羅。以地則王舍城為迦葉遊化之區,以人則五百多頭陀苦行之侶。阿難雖「不見罪相,敬信大德,今當悔過」,被抑於上座而無可如何。夫忍結不斷以侍佛,忍上座之責以竟其誦出經藏之功,柔和慈忍如阿難,洵不可及也[1]!
大法結集竟,尊者富樓那引五百比丘自南山來。大眾告以「曇摩、[A14]毘奈耶結集已了,宜共許此」!富樓那曰:「諸德結集佛法,自是。然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迦葉乃復與富樓那共論法、律,唯內宿、內[A15]煮等八事(《五分律》作七事),富樓那謂釋尊制而復開,迦葉則謂開而又制,終於各行其是。《僧祇律》則謂迦葉結集已,「喚千比丘入」,因有捨微細戒之諍。總之,五百結集僅為少數人之結集,當時即未能得大眾之同意,則無可否認者。大迦葉領導之結集,於初四百年佛教之小行大隱有關,故特為摘發之。此第一結集,雖未盡愜人意,然上座迦葉為時望所宗,護法阿闍世為摩竭陀之主,當時既無較完善之結集相頡頏,故仍為一般所宗信。惟律重根本,道通兼濟之思想,自由流布於人間而已!
第二節 毘舍離之第二結集
佛元百年間,佛弟子傳持不絕,聖教之化力日張。自波吒利弗城(或譯:波利、波多、波多羅弗、波羅離子),沿恆河西上,經拘舍彌,摩偷羅,而西北及於印度河流域,西南達德干高原。東方則[A16]毘舍離之佛教日盛,與波吒利隔河相望,形成東西兩系焉。當第一結集,眾意已未能盡同。阿難慮摩竭陀、[A17]毘舍離雙方之不滿,乃於恆河中流分身入滅,足以見分裂之機。經百年之醞釀,因人地之分化,乃有七百結集之舉。阿難弟子有耶舍者,波利比丘也,遊化至[A18]毘舍離,於大林精舍中住。見跋耆族比丘,布薩日以金鉢盛水,白衣來,輒呼曰:「諸賢,其施大眾以錢!大眾將以此購易所需」。耶舍不以為然,不受分,且明斥為不淨,申其理於白衣之前。跋耆比丘以耶舍誹謗大眾,[A19]啟白衣之疑,議為之作擯羯磨,耶舍乃西行。受畜金銀,為引起結集之因,《僧祇律》即唯傳此事。若依餘律,則不止此一端,謂跋耆比丘凡有十事非法云。耶舍去摩偷羅,訪三浮多於阿呼恆伽山,謀有以糾正之。又共訪精通法律之名德離婆多於僧伽奢,得其贊可。乃遣使廣集波利比丘之在阿槃提(阿軬荼)、阿臈脾(伐臘[A20]毘)、沙祇(奢羯羅)及摩偷羅等地者,共下[A21]毘舍離以論之。跋耆比丘聞之,亦遣使四出,以「波夷那(即跋耆)、波梨二國比丘共諍,世尊出在波夷那,願大德助波夷那比丘」為言。波利比丘既來,眾口紛呶,末由取決,乃推代表九人——薩婆伽羅、離婆多、三菩伽、耶舍、修摩那、沙羅、富闍蘇彌羅、婆薩摩伽羅摩、阿耆多以決之。時參與結集者,凡七百眾,共會於婆利迦園。離婆多就十事一一發問,薩婆伽羅則一一答之,判為非法。傳說如此。
據覺音等所述:當時之跋耆比丘,不以彼等之判決為然,仍遂行其所見,集比丘萬人,別為結集,號大結集。國王左袒之,波利比丘乃被逼西避。《僧祇律》謂陀娑婆羅(優波離之弟子,疑即婆薩摩伽羅摩)誦出「律藏」。錫蘭《島史》及覺音,則說七百比丘斷定十事非法後,即誦出法、律,以八月終其事。比較眾說而觀之,則七百比丘即波利比丘之東下及同情加入者。九代表之共論十事,實未獲得定論,相持不下,乃各行其是。一則西方比丘之上座結集,一則東方比丘之大眾結集。國王不滿客比丘之少數固執,下令逐客,或亦有之。
十事之判為非法,實波利系比丘片面之辭。於此有不可不知者,則後世之所謂正統佛教,乃受波吒利城阿恕迦王之護持而形成者。吾人今日所據之史料,多為波利系之說,求其當於事理,蓋亦難矣。即十事為論:一、角鹽淨:聽許貯鹽於角器中,食時取著食中食之。淨即聽許之意。二、二指淨:日影過中,橫列二指之長,亦得進食。三、他聚落淨:到他聚落得復食。四、住處淨:在同一界住者,不必一布薩,得隨所住而各別行羯磨。五、贊同淨:得先為議決,後於僧中追認之。六、所習淨:即聽許先例。七、不[A22]攢搖淨:未經[A23]攢搖之乳,即未去脂者,得取飲之。八、飲闍樓凝淨:未醱酵及半醱酵之椰子汁,得取飲之。九、無緣坐具淨:造坐具得不用邊緣而隨意大小。十、金銀淨:即受畜金銀。此十事,現存各律並判為非法。然以吾人所見,則一、二、三、七、八、九,事關飲食,應即小小戒可捨之例。六,為環境慣例之適應,其不礙解脫可矣,正不必一一與世俗爭也。四、五,疑出於僧事日繁,而多眾和合之不易。受畜金銀寶物之戒,緣起於摩尼珠髻聚落主,蓋禁其為嚴飾也,故曰:「若自為受畜金銀珍寶清淨者,五欲功德悉應清淨」。其銅錢、貝齒等課幣,縱有所禁,亦突吉羅而已。然則商業發達,金銀成為社會常用通貨之時,「乞以購易所需」,是否如耶舍所見之絕對不可,亦有所難言矣!
於此結集中,有薩婆摩伽羅婆(或譯:婆颯婆、婆沙藍等)、阿耆多(或譯阿夷頭)其人。藏傳當時有上座婆娑波,受納金鉢,夜遣比丘持赴市中收集金寶施物,應即薩婆伽羅婆,跋耆系比丘之一也。真諦等傳說五百結集時,別有界外結集,聚眾萬人,以婆師波羅漢為上座,殆亦即此人。後之大乘學者,欲托古以自厚,故移婆師波領導跋耆系之史[A24]跡,結合富樓那等五百人事,以成王舍城界外結集之說也。阿耆多,譯無勝或難勝,與彌勒菩薩同名。《四分》、《十誦》並謂阿耆多受戒五歲,本難預結集之席,以其堪任教化,精識法律,乃立為敷坐具人,實為九上座之一。其青年明達,廁身上座之席,可謂創舉!《增一經》序謂第一結集時有彌勒;大乘者每謂阿難與彌勒集大乘藏,固亦事出有因。阿耆多,應是跋耆系之青年英俊,與大乘佛教之關係特深。惟移此佛滅百年頃事,屬於第一結集,有未盡然耳!參加此第二結集之上座,除阿耆多外,不出阿難、阿那律、優波離之弟子,其時代不能後於佛元百年也[2]。
第三節 傳說中之第三結集
第一結集,有意見之異而未分裂。第二結集,則上座、大眾已各為結集。依佛教之傳說,則更有所謂第三結集者。考其實,乃上座所出之三大系,根據舊傳而各為自宗聖典之整理。此固事所必有,然傳說紛亂,事多難憑,其時代與經過,卒莫得而論定焉。有云:佛元一百三十七年,波吒釐子城有魔名眾賢者,作阿羅漢形,致僧眾共諍,凡六十年。有犢子比丘,集和合僧而息其諍事,名第三結集,時護法為難陀王云,此犢子系之傳說也。或云:佛元四百年,迦膩色迦王信說一切有部,集五百大德,於迦濕彌羅集三藏,裁正眾說,此說一切有系之傳說也。此皆不盡無稽,而事多錯失。華氏城與迦濕彌羅之結集,下當更論之。
第四節 法毘奈耶之初型
釋尊之教法,唯一達磨——「法」,貫攝義理,無非經也。以遮顯之相待而成,漸分流為二:即法之行善以悟入真實者,曰教授,曰「法」;法之止惡以調伏妄念者,曰教誡,曰「[A25]毘奈耶」(律)。「法」之與「律」,初非判然之二物,然釋尊晚年,此二者已大異其趣。教授之「法」,即憶持釋尊斷片之開示,精鍊為定型文句,轉相教授,曰「句法」。此種種之句法,佛世已有編次集合者,如億耳所誦之〈義品〉(八章或云十六章),即其一也。以文字為斷片之記錄,容亦有之。其教誡之「律」,隨犯而制為定文,半月舉行布薩,朗誦佛制,即《波羅提木叉戒經》是。佛入滅已,弟子集種種句法為「經藏」;以《戒經》為主,間及僧團之種種規制,集為「律藏」,蓋即承此法、律分流之餘緒而編集之。後世所傳之「經」、「律」,雜以學派之言,互有出入、增減,編組之次第亦不同。孰為聖典之舊,孰為演繹引申或羼入者,極難言其實,然彼此仍有其一貫之[A26]跡,吾人即其同者以推論為聖典之舊,要無大過。略言之,佛滅百年,當部派分裂之頃,必有一共許之「經」、「律」在。迨部派分流,而「經」、「律」乃日形改觀也。
先就律典言之:以《僧祇律》之製作為近古。彼分「比丘律」及「比丘尼律」為兩大綱,又各分「[A27]毘尼」、「雜跋渠」、「威儀法」之三。此以「比丘律」為主,次出「尼律」之不共者,頗合於當時佛教之精神;較之上座分別說系諸律,次「尼律」於「犍度」之前者為當。即其三類之分,既合於「學威儀、學[A28]毘尼、學波羅提木叉」之三學,亦與「受戒聚、相應(雜)聚、威儀聚」之三聚合。「[A29]毘尼」部乃《戒經》之分別解釋,即巴利「律藏」之「修多羅[A30]毘崩伽」也。《戒經》分波羅夷等八類,諸律無異;即出入最大之眾學法,著衣及受食等事,亦大體從同。分別《戒經》以下,諸律極開合之異。[A31]《僧祇律》作「雜跋渠」與「威儀法」之二,雖不必即古本之真,亦較為近古。何者?一、[A32]《僧祇律》之「雜跋渠」,標偈而牒釋之,隨事類及,簡樸而次第微嫌雜亂,此初編之應爾也。二、「雜跋渠」即「相應品」,即隨事之相類而類別之;「威儀法」多為日常生活之拾遺,此與《五分律》之十九法,《四分律》之二十犍度,《十誦律》之十八事,雖次第不盡同,而內容多合,此可以覆按知之。三、法藏部(?)之《[A33]毘尼母論》,薩婆多部之《[A34]毘尼摩德勒迦》之「雜事」(即「雜跋渠」),《十誦律》「善誦」之初分,並牒句而為之釋。其牒句與[A35]《僧祇律》「雜跋渠」及「威儀」之牒釋,雖次第或異而文義相當。其顯然可見者,則以「五百結集」及「七百結集」廁其中也。此「[A36]毘尼」之「本母」,淵源有據,準此以比較諸家之廣律,則開合演變之[A37]跡,歷然可指:一、嫌其次第之微雜而改組之,演繹補充之:集出「受具」、「布薩」、「安居」等大事已,「雜跋渠」中所遺之「雜事」與「威儀」,《五分律》集之為「雜法」及「威儀法」,《四分律》集之為「雜犍度」及「法犍度」,猶沿用其舊名。《有部律》合之為「雜事」。其「雜跋渠」中之結集事,《四分》、《五分律》並以之殿「犍度」末。此因「雜跋渠」及「威儀」之舊而改組之,故雖緣起次第各異,而大體猶同。二、即此整理者,嫌其未盡而施以抉擇分別(初附於諸事中):或分別波羅夷及僧殘;及於波羅提木叉之全;或及於犍度;或增一為次。如《四分律》之「調部[A38]毘尼」,「[A39]毘尼增一」,或《十誦律》之「優波離問」,《善見律》之「舍利弗問」,並《僧祇律》、《五分律》之所無。此蓋後人之分別,藉優波離等以自重,文既後出,宜其有無出入,邈不相及也。《十誦律》之「善誦」,本抉擇分別之作,而保存「雜事」之古述於其中,使吾人得以推見《僧祇律》之近古,何幸如之!
此猶學派分裂頃之律典,未足以言初型,請更進而論之。《戒經》之編次,以罪相之輕重為類:有犯而宜擯者,集為波羅夷;犯而宜治罰者,集為僧伽婆尸沙;雖可決其犯重而判別未明者,集為不定:此三重罪也。有犯而宜懺悔者,集為波逸提;波逸提中,有以資具之與他屬己而成犯者,則物應捨而罪宜悔,別集為尼薩耆波逸提而列之於前;有犯輕,但向他悔即可者,集為波羅提提舍尼;此三輕罪也。六者之文句、次第,因部派而或出入,然察其演變之[A40]跡,猶得想見其為古型也。各家律此下並有眾學法,與七滅諍。然眾學法出「威儀法」中,結句云應當學,與前六者之結罪不類;七滅諍乃悔過、息諍之作法,出「雜跋渠」中,與波羅提木叉之名義不符。此二者,宜為後學者誦習之方便而附益焉。古本之《戒經》,應為四波羅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三十尼薩耆波逸提、九十二波逸提、四悔過,凡百四十五戒而已。《婆沙》引經云:跋耆比丘聞誦戒一百五十事(漢譯改為二百五十),蓋波羅提木叉之古本也。「雜跋渠」與「威儀」,以五百結集、七百結集事廁其中,則亦非七百結集之舊。原始結集,僧事連類而鳩集之,曰「雜跋渠」,末附以五百結集之記載,猶書籍之後記也。七百結集者,取而詳審董理之,又附記七百結集事於後。此下之種種,多「威儀事」,附麗於「雜跋渠」之下,殆七百結集之後,阿恕迦王之世乎!諸家雖分之為二,有部俱總名之為「雜事」,猶可見古型之唯一也。錫蘭《島史》謂「大眾之徒,棄甚深經律之一分」,可謂以不病為病者也。跋耆比丘受百五十事之戒本(或已包括七滅諍在內),實即暗示七百結集時之跋耆系,彼等繼承小小戒可捨及富樓那系之精神,貴得大體而不務瑣細,傳習舊傳之律文為已足(參考學派之分裂)。若波利系比丘則反是,深入微細而流於繁瑣,比丘慣習之生活,事無鉅細,一一為之審定,而附於「雜跋渠」之後。次第之雜亂者整理之,事理之不詳者分別之,上座系重律而律之古型失。雖然,此威儀等事,非謂事事後出,固亦有佛世而習行者。大眾系於律,本為守舊者,迨波利系得勢,大眾系亦不得不稍事更張矣。七百結集之律典,猶可得而議,古則吾不知。然學派未分,要當無大異也。
┌緣起 ┌經分別┼波羅夷、僧殘、不定、捨墮、墮、對悔 │ └眾學法、七滅諍(附) ┌比丘律──┤ │ │ ┌雜事 [A41]毘奈耶┤ └雜跋渠┼結集後記 │ └威儀法(附) └比丘尼律──出其不共者[3]
達磨即「修多羅藏」之結集:據典籍所載,僻處西北印之薩婆多部,唯《雜》(亦譯《相應》)、《中》、《長》、《增一》四阿含;餘部則有第五部之「雜藏」。《雜阿含》,隨事義之相應者而類別編次之,如處與處相應,界與界相應,義相應而文則雜碎。《中阿含》經文不長不短。《長阿含》則經文甚長。《增一阿含》以數相次而集經,一而二,二而三,乃至多法。「雜藏」或為四含所不攝,或自四含中集出,內容多出入,諍論之所在也。四含之次第既有異說,各家所誦之經文,亦具缺不同,編制亦異;學派之異見,固不僅解釋不同而已。
「雜藏」中之「本生」、「本事」等,薩婆多部亦有之,然以此為經、律所固有,無有出三藏外者。此「雜藏」之離四含而獨立,非結集之舊。雖有目之為「小阿含」者,然律文但曰「集為第五雜藏」,不名之為阿含,是異之也。雖然,「雜藏」後出,而內容則有極古者,此不可不知也。「雜藏」之內容,與舊傳九部經(依《法華》說)之名目多合。不許「雜藏」者,以九部為聖典內容之分類,非部帙之別。然許有「雜藏」者,則「本生」、「譬喻」等,確有部帙之差別可指。九部之說,各派所共信,而解說殊曖昧,即名目亦時異;其與「雜藏」及四阿含之關係,尤多異說。古史無徵,難期精確之論定,然詳契經之內容,尋學派之流別,則大意猶可說也。
「修多羅」之結集沿革,略經三期而後大定[4]:
一、集佛陀言行為九部經:佛之世,斷片教授之文句,遞相教授,曰「句法」。有為之類集者,如《法句》(嗢拕南)、〈義品〉(阿達婆耆)、〈波羅延〉(過道)等。餘則釋尊及弟子之事[A45]跡,與「句法」共傳人間。佛滅已,弟子取佛之言、行,類集為九部:1.「修多羅」,即說法之以散文者。2.「祇夜」,即以韻文而重頌散文之所說者。3.「伽陀」,即說法之全以韻文出之者。此三雖就文字之形式分類,而實為釋尊言教(法義)之類集。今之《雜阿含經》,雖多所演變,猶存當時之舊。何則?《瑜伽論》雜糅大小,而古意猶彷彿可窺。其說四阿含,以《雜阿含經》為本事,餘經則依此而為不同方式之編制,故曰:「即彼相應(雜)教,復以餘相說」云云。其敘《雜阿含經》之內容曰:「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蘊、界、處相應;緣起、食、諦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又依八眾說眾相應。……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此與「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之說正合。此事相應教,大別為散文之「修多羅」,與韻文之「伽陀」(「祇夜」則隨文義兩攝之)。《瑜伽》謂思擇聖教有二:「一、思擇素怛纜義。二、思擇伽陀義。思擇素怛纜義,如攝事分及菩薩藏教授中說」。其〈攝事分〉所說,即《雜阿含》之「蘊相應事」等。其思擇「伽陀」義,則十九為《雜含》「八眾相應」文。釋尊法義之教授、初類集為「修多羅」、「祇夜」、「伽陀」三部經,與今之《雜含》相當,實無可疑者。《雜含》之雜,即相應義,與「[A46]毘奈耶」「雜跋渠」之雜正同。隨義類而鳩集成編,固原始結集之舊制,若嫌其文段之無倫次,陋矣!4.「因緣」者,記佛及弟子之事[A47]跡,始終本末,歷然有敘(約現生說;後之《賢愚因緣》,《百緣》,《雜寶藏經》之一一事緣,即其例)。以事緣常為說法之緣,故後人每以因人因事而起解之。5.「譬喻」者,不但取譬以說法;凡因事而興感,亦譬喻也。6.「本生」者,說釋尊(兼弟子)之宿行。7.「本事」者,敘古佛之化。8.「未曾有」者,明佛及弟子不思議之證德[A48]奇跡。此五部為釋尊景行之類集,與前三部迥異。9.「優波提舍」者,於法義之深簡者,藉問答而解說之,後世之「論藏」,即胚胎於此。其傳十二部(或較九部經略後)經者,於佛弟子之聞「修多羅」、「祇夜」而證果者,別出而題為10.「記別」。佛世「句法」之類集,雖已攝入「修多羅」、「祇夜」、「伽陀」,而小型類集之風未替。「五部沙門,競集法句」,或有更張,要皆佛典之極精要親切者。此類之編集,淵源極古,而內容亦雜。梵本之《根本有部律》,舉《無問自說》、〈波羅延〉、〈諦見〉、〈山人頌〉、〈賢人頌〉、〈義品〉六種(梵本之《譬喻集》,即集此而成);漢譯省略;藏譯又增《男上座頌》,《女上座頌》二種於〈義品〉之前。《根本有部律》之「藥事」,舉「嗢拕南」,「諸上座頌」,「世羅尼頌」,《眾義經》(〈義品〉)四種。銅鍱部之「雜藏」,將此數種,攝為《法句》,《無問自說》,《經集》(〈義品〉、〈波羅延〉等)、《[A49]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四分律》之說「雜藏」,除《優波提舍》等七部外,有《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獨缺「[A50]嗢拕南」)。此等並法義精要之小集,於十二部經中,11.「嗢拕南」攝也。如漢譯之《法句》,藏譯即題「嗢拕南」。《智論》云:「優陀那者,名有法佛必應說而無有問者,佛略開問端。……又如佛涅槃後,諸弟子抄集要偈,……諸有集眾妙事,皆名優陀那」。優陀那有「集施」義,小集皆「優陀南」之類,後世偏以此「優陀南」為《無問自說》,非也。是法義之小集,列伽陀之後。12.「方廣經」,與大乘之方等、方廣,關係特深,古[A51]跡雖不詳,似為大行之綜合。如是集釋尊言行為九部經,「修多羅」之初型,是部帙之部也。
二、演九部經為四阿含:五百結集,人少時暫,釋尊遺言景行之未見結集者,所在而有,則宜為之拾遺。碎金、雜錦,非不燦然可觀,而雜碎難持。說理者,簡淡而中下不及;紀事者,[A52]渲染而或傳聞失實,則宜為之聯比綜合。於是或本「相應」之舊文,或取傳聞之新義,演繹引申聯比之。糅以「因緣」、「譬喻」、「本生」、「本事」、「未曾有」之紀事,構為較長之篇幅。以篇幅之長短得名,曰《中阿含》,曰《長阿含》。其原始結集之事相應(「修多羅」、「祇夜」、「伽陀」),沿用相應之舊名,曰《雜阿含》。增一之制,便於誦持,佛世已有之。迨《長含》之《增一》,《增十》,《集異門經》,已日臻發達,《增一阿含》即全以此數目之相次而組織之者。凡一事而再見於四含者,《雜含》則簡潔平淡;《中含》猶大體相近,《長》及《增一》則特詳。化簡潔為長漫,平淡為瑰奇,蓋去佛日遠,傳說久而想像富,此不難比觀知之。同一之記載,《長含》輒移其說處於[A53]毘舍離,《增一》則又每移於舍衛,殆與編集之地點有關。演相應教為四含,與律典之更張,頗見一致。律則以「雜跋渠」為本,糅以「因緣」、「譬喻」、「本生」等,集為諸「犍度」,別之為七法、八法或大品、小品,而仍名其遺餘者為「雜事」。法則以相應教為本,糅以記事,演為《長含》,《中含》,而名其本教為《雜含》。阿含之有《增一》,亦猶「[A54]毘奈耶」之有《增一》也。四阿含之類集,時、地不詳,惟傳聞阿難彙佛說九分教而為四阿含。事則應有,人不必阿難。以各派共許四阿含而論之,則猶七百結集以前事也。
三、依四含而立「雜藏」:演九部經為四阿含,四含興而九部經之古型失。然「優陀那」小集、「本生」等傳說,當仍有離四含而鳩集者。七百結集,聖眾初破,跋耆系與波利系分化於東西。阿恕迦王時,因五事之爭而思為融合。惟波利系之深入西北者(西系),與遊化中印者(中系),意見殊不一,佛教乃[A55]啟三分之勢。時彼此聖典亦多所出入:西系尊《雜含》,中系推《長含》,東系(跋耆系)則重《增一》(或作《長含》)。《增一阿含經》,西系唯十事,中系凡十一事,東系則推衍繁廣,舊傳百事之多。西系與東系,若不兩立,優婆毱多不與大天共語;中系則受東系之熏染,態度和緩而折中。華氏城之第三結集,雖猶待證實,然中系之帝須,似得東系之合作,大抵以中系為主,而分別取捨東西之善說;「分別說」之得名,其在此乎!「優陀那」小集、「本生」等傳說,雖小異亦視為可留,附於四含之末,「集為第五雜藏」。次四含為第五,而不名阿含,何也?源本佛說,展轉傳來為阿含,不名之為阿含,是異之也。《分別功德論》謂「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名雜藏」;其部類龐雜,更非「雜藏」之舊矣!西系學者,堅拒「雜藏」,雖知佛法多所零落,而寧缺毋濫。中系、東系則佛法務求其廣備,摭拾遺聞,未可厚非。彼此所見,各有所是。及其弊也,一則以固,一則以濫;抉擇而取捨之,在善學者!阿恕迦王時,文字之用漸宏,聖典傳有大部之記錄。自此而後,四含雖或出入而大體已定。惟「雜藏」一門,日見弘廣,初離「修多羅藏」,而別為第四「雜藏」;又漸遞演而出「摩訶衍藏」及「禁[A56]咒藏」也。
校注
[0057001] 參閱〈王舍城結集的研究〉(《海潮音》四六卷.四期) [0063002] 參閱〈論毘舍離之七百結集〉(《海潮音》四六卷.六期)。 [0069003] 有關律典之集成,參閱《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其中,「戒經之初型」,如第三章(一七〇——一八一);依毘尼本母而集出諸犍度,如第五章(二五一——三四九);毘尼之附隨,如第六章(四三一——四五二);律典之原始組織,如第六章(四五二——四六二)。 [0072004] 有關經典之集成,參閱《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其中,初集出《雜阿含》,如第九章(六二九——六九四);四阿含之集成,如第十章(六九五——七九二);「雜藏」,如第十一章(七九三——八〇八)。【經文資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33 冊 No. 31 印度之佛教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