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鉢考[A1]
釋尊所受四天王所奉的石鉢,等到入滅以後,留在世間,為眾生作福田。從前,因為傳說紛紜,以為是應化無方,其實起初在毘舍離,後來在弗樓沙,末了到波斯,以後就無從考見了。
晉《高僧法顯傳》說:「法顯在此國(師子國),聞天竺道人於高座上誦經,云:佛鉢本在毘舍離,今在揵陀衛。竟若干百年,當復至西月氏國;若干百年,當至于闐國;住若干百年,當至屈茨國;若干百年,當復來到漢地;住若干百年,當復至師子國;若干百年,當還中天竺;到中天已,當上兜術天上。」[A2]《法苑珠林》卷三九,所說大致相同。所說的毘舍離與犍陀衛,是既成的事實;西月氏以下,還是預言。
舊傳有《鉢記經》,現在已經佚失。《法苑珠林》(卷三〇)約略的說到:「釋迦如來在世之時,所用青石之鉢,其形可容三斗有餘。佛泥洹後,此鉢隨緣往福眾生。最後遺化,興於漢境。此記從北天竺來,有兩紙許。甲子歲三月,至石澗寺,僧伽耶舍小禪師使於漢土宣示令知。」[A3]石澗寺在壽春,不知這是那一甲子!在晉宋間,壽春石澗寺與江陵辛寺,往來非常繁密。法顯於晉義熙十四年(戊午),在建業譯完了經;後來到江陵,就死在辛寺。「鉢記」的傳出,大抵即依法顯所記的敷衍而成。稱涅槃為泥洹,也順於法顯的譯語。甲子,也許即是宋元嘉元年。
佛鉢初在毘舍離,雖沒有其他的文證,然大致是可信的。因為佛滅於拘尸那,即離毘舍離不遠。佛鉢的自東而西,有二文可證:一、《佛滅度後棺[A4]斂葬送經》——《師比丘經》說:「(佛)滅度之後,諸國諍之。……(鉢)轉當東遊,所歷諸國凶疫消歇。……極東國王,仁而有明,鉢當翔彼。王崩之後,其嗣婬荒。……王亡尊鉢,憂忿交胸。」[A5]此經為西晉失譯;佛鉢的流傳東土而失去,可見大概。二、迦膩色迦王求馬鳴及佛鉢事,如真諦譯《馬鳴菩薩傳》說:「北天竺小月氏國王,伐於中國,圍守經時。……汝國內有二大寶,一佛鉢,二辯才比丘,以此與我,足當二億金也。……以與之,月氏王使還本國。」[A6]《付法藏因緣傳》,也與此大同:月氏國王為栴檀罽昵吒王;以馬鳴、佛鉢、慈心雞奉王而退兵。《付法藏因緣傳》說馬鳴為華氏城人。《西域記》(卷八)說馬鳴難破鬼辯婆羅門,也在華氏城。多氏《印度佛教史》(第十七、八章)說:馬鳴曾住華氏城的華嚴寺,也在東方。《西域記》(卷一二)的「東有馬鳴」[A7],也可以為證。關於迦膩色迦王的東征,見於《大莊嚴經論》(卷六):「拘沙種中,有王名真檀迦膩吒,討東天竺,既平定已。……王倍於佛法生信敬心。」[A8]
這些,不是要證明馬鳴為華氏城人、與迦膩吒王有關係,是說佛鉢本來是在東方的。毘舍離的佛鉢,在摩伽陀王——華氏城為王都的轄區內。佛鉢的流入北印,適為迦膩吒王都的弗樓沙,那無怪有獻鉢於月支王的傳說。
中國佛徒去西方參禮,見到佛鉢時,已在弗樓沙。然所用的地名,非常不同,引起許多誤會。現在一起列出來:
一、「犍陀越」:如《水經注》引釋氏《西域記》說:「犍陀越王城西北有鉢。」
二、「大月支」:如《水經注》引竺法維說:「佛鉢在大月支國。起浮圖高三十丈,七層,鉢處第二層,金絡絡鎖懸鉢,鉢是青石。」
三、「弗樓沙」:如《高僧法顯傳》說:「弗樓沙國。……佛鉢即在此國。……於此處起塔及僧伽藍,并留鎮守種種供養。……可容二升(斗)許,雜色而黑多,四際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澤。」[A9]《高僧法顯傳》的弗樓沙國,實在即犍陀越的王都。所以又說「今在揵陀衛」[A10]。那麼,犍陀越與弗樓沙,名稱雖異,而所指的地方是同的。這在《西域記》(卷二)中,說得更分明:「健馱邏國,……大都城號布路沙布邏。……王城內東北,有一故基,昔佛鉢之寶臺也。如來涅槃之後,鉢流此國,經數百年。」[A11]此健馱邏的王都布路沙布邏,即月氏迦膩色迦王都;這可見法維說在大月支國,其實也還是一樣的。
四、「罽賓」:《高僧傳.智猛傳》(卷三)說:「到罽賓國,……於此國見佛鉢,光色紫紺,四際盡然。猛香華供養,頂戴發願。」[A12]《高僧傳.曇無竭傳》(卷三)也說:「至罽賓國,禮拜佛鉢。」[A13]智猛、曇無竭,與法維、法顯是同時的先後人,怎麼會佛鉢又忽在罽賓?不知罽賓不一定指現在的迦溼彌羅,中國人所稱的罽賓,自漢以來,每指犍陀羅一帶為罽賓的。唐時,還有指迦畢試而說的。罽賓即健陀羅,近代人很多是知道的。
五、「沙勒」:〈鳩摩羅什傳〉說:「什進到沙勒國,頂戴佛鉢。」[A14]唯有這一則,與其他的不合。羅什初到罽賓修學,其後經沙勒還龜茲。我以為,如不是在罽賓頂戴佛鉢,門人傳說錯了;必定是在沙勒禮敬文石唾壺,誤傳為佛鉢。隋譯的《德護長者經》說到:「我鉢當至沙勒國,從爾次第至脂那國。」[A15]這與《高僧法顯傳》所說到于闐、到龜茲、到中國一樣,是希望而不曾成為事實的。總之,佛鉢在大月氏王都——犍陀羅的弗樓沙城;約從西元二世紀中到五世紀中——三百年。
其後,佛鉢流入波斯,如《西域記》(卷二)說:「流轉諸國,在波剌斯城外。」[A16]然《西域記》(卷一一)「波剌斯國」,說到:「釋迦佛鉢,在此王宮。」[A17]到底在城外或宮內,玄奘從傳聞得來,也並不曾確實。佛鉢的流入波斯,傳說與嚈噠的侵入北印度有關。隋那連提耶舍所譯的《蓮華面經》說:「此大癡人(蓮華面,梵語寐吱曷羅俱邏),破碎我鉢。……佛破碎鉢,當至北方。……彼破碎鉢,當向波羅鉢多國。」[A18]寐吱曷羅俱邏,即《西域記》之摩醯邏矩羅(大族),是大破壞犍陀羅——罽賓的佛法者。波羅鉢多即波羅婆,印度是這樣稱安息人的。所以佛鉢的自弗樓沙去波斯,總在西元四七〇年頃。魏宋雲等到犍陀羅(五二〇),記述種種聖跡,卻沒有說到佛鉢,當時是已經移流到北方了!
校注
【經文資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22 冊 No. 22 佛教史地考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