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略[A1]
本編為妙欽法師初稿,由印順整理刪補而成,時為民國三十二年。三十六年七月,初版於上海。七、〈新佛教之成長〉,有關牛頭禪部分,間與史實不合。今不加改編,其詳可讀印順近著《中國禪宗史》。印順附記。
一 緒言
中國佛教,源於印度之佛教,流行於中國民間。源本於印度,故印度佛教思潮之演化,與中國佛教有密切之影響。流行於中國,故中國民族之動態,與中國佛教有相互之關涉。必合所源承之佛教、所流行之中國以觀之,庶足以見中國佛教之真。
中國佛教之流行,且千九百年。自其承受於印度者言之,可分為二期:一、漢、魏、兩晉所傳,以「性空」為本,兼弘大小乘,相當於印度佛教之中期。二、南北朝、隋、唐、北宋之所傳,以「真常」為本,專弘一大乘,相當於印度佛教之後期。自其流行於中國者言之,亦可為二期:一、上自漢、魏,下迄隋、唐,為承受思辨時期(約偏勝說)。傳譯而思辨之、條貫之,其特色為融貫該綜。得則華貴宏偉,失則繁文縟節,如世家子。確樹此一代之風者,襄陽釋道安也。二、上起李唐,下迄清季,為延續篤行時期。即所知而行之證之,其特色為簡易平實。得則渾樸忠誠,失則簡陋貧乏,如田舍郎。確樹此一代之風者,嶺南盧慧能也。思辨該綜之佛教,初唯「性空」之一味;繼分化為南之「真空妙有」、北之「真常唯心」;極其量,成大乘八宗之瑰奇。篤行簡易之佛教,初承諸宗而隱為二流,即天台之「真空妙有」、禪者之「真常唯心」;極其致,成禪、教、律、淨之渾融。中國佛教源遠流長,已不僅為行於中國之佛教,且進而為中國所有之佛教矣。
┌中期性空教─(漢魏兩晉)……性空一味┐ 源┤ ┌(南北朝)………二流分化├─思辨該綜期┐ └後期真常教┤ ┌┘ │ └(隋唐五代)……八宗並暢 ├流 └┐ │ (宋元)…………會歸二流┼─延續篤行期┘ (明清)…………諸宗融合┘
二 佛教之輸入中國
中國佛教之輸入,以「漢明感夢,初傳其道」說,為歷來史家所公認。近人或疑其虛構,然漢之王景,「作《金人論》,頌洛邑之美、天人之符」;「金人」之在當時,固實有其事。「寺」非梵語,漢代「府廷所在,皆謂之寺」,今僧居曰寺,自應與政府有關。故漢明見金人,遣使求法之說,傳說容有不盡不實處,而事出有因,蓋可斷言。然此但託始云爾,佛教之來中國,實已久矣。漢明帝永平八年(西元六五年),詔謂「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因以班示諸國中傅。明帝之世,佛教已為王室所信奉、國家所尊重,應已大有可觀。溯之於前,「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曰:復豆(或訛作復立,即佛陀之古譯)者,其人也」。此《魏略》之說,出晉中經,晉中經源出魏中經,其說亦可信。博士弟子而能重視佛法,受經於西來之使節,其時佛教應非創聞。更前,成帝河平三年(前二六),劉子政奉命校書天祿閣,作《列仙傳》,敘曰:「歷觀百家之中,以相檢驗,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經。」宋宗炳、梁劉孝標、北齊顏之推,並見其說如此,是則佛教之來中國久矣。考我國佛教之初入,西域諸國實為之介,大月氏所關尤切。月氏族原居燉煌、祁連間,漢文帝時見逼於匈奴,乃西出葱嶺,臣服大夏,建貴霜王朝,承受當地之佛教文化而廣布之。月氏西遷,而印度與西域通;漢武開西域,而西域與中國通;佛教東來大路,因以暢達無阻。張騫西使以還,月氏等國與中國頗有往還,佛教即藉以傳入,因有月氏王使口授浮屠經,漢明帝遣使月氏之說。佛教由月氏等國之使節、商賈、僧侶絡續傳入。至明帝永平中,有「金象」之瑞(見《抱朴子》),大通西域。當時佛教,應有一番盛事,傳說於人間,學者乃據此為佛教傳入之始。唯流行不廣,世俗多以神明視之,故傳化事跡,猶闇昧難詳。
梵僧東來弘化之有顯著事跡者,始於漢桓帝初年。桓帝建和元年(一四七),安世高東來,遊化江淮間,譯經三十餘部。世高「博聞稽古,特專阿毘曇學;其所出經,禪數最悉」[A2]——如《安般守意》,大、小「十二門」等明禪定;《陰持入經》,「九十八結」等,並明法數。所譯文義明允,為後人所重。時為筆受助譯且傳其學者,為臨淮嚴佛調,實我國出家並助譯之第一人。其前後,有安玄優婆塞,譯《法鏡經》等,佛調亦為參助。安玄與世高,同籍安息,彼此或不無關係。又月氏國支婁迦讖,亦於桓帝時來洛陽,譯《道行般若》、《般舟三昧》、《首楞嚴經》等十三部(依《祐錄》),皆大乘學。竺佛朔與之同時,且曾合作翻譯。餘支曜、康巨、康孟詳等,亦略有所譯。
東漢桓、靈、獻三帝七十年間,佛教之譯弘可分二系:一、安世高等之小乘禪數毘曇系,二、支婁迦讖等之大乘方等般若系。蓋時當西元二世紀後葉,正印度佛教大小兼暢之世也。西北印承說一切有系之學,以罽賓、犍陀羅為中心,而遠及吐火羅、安息,聲聞佛教歷久彌新。於時《大毘婆沙論》結集前後,東方罽賓之學盛弘一時,西方外國諸師亦日以弘肆。說一切有系素以禪學稱,罽賓尤為淵藪。安世高籍安息,安息多聲聞學,其傳禪數也宜。中南印度,學承大眾、分別說系,發為方等般若之大乘,與案達羅王朝並興。嗣以北方貴霜王朝,尤以迦膩色迦王之護持佛教,大乘學者多北上,般若方等之教,因得行於月支及嶺東莎車、于闐等地,此所以《般若經》有「佛涅槃後,此經至於南方,由此轉至西方,更轉至北方」[A3]之記。支讖月支人也,略與龍樹、提婆同時。受地方時代學說之熏陶,故學大乘法,傳般若教。漢末二大譯師,雖同來自印度之西北,而實代表印度佛教之兩大學系也。
三國時,梵僧之先後來洛陽者,有曇柯迦羅、曇無諦之傳戒律,康僧鎧之譯《無量壽經》,為新規制、新信仰之輸入。然曹魏之譯,當時殊尠影響。漢末安世高與支讖之學,則因世亂而流入東吳。紹承其學而予以弘揚者,為支謙與康僧會。僧會之於世高,支謙之於支讖,並有再傳之關係;是則南吳之佛學,即漢末二系之延續也。
支謙自吳大帝黃武初(二二二)至建興中(二五二——二五三),在吳譯經,頗得朝野信重。孫權拜為博士,並敕輔太子。謙譯《孛經抄》,有比丘參政之說,蓋即以自明其所行之當理者。謙承支讖之學,譯經三十餘部,重治《道行》、《首楞嚴》,於方等般若弘闡頗力,足為兩晉般若學之先導。康僧會於赤烏十年(二四七)抵建業,譯經數部。傳說因誠感舍利,傾動一時,孫權為立建初寺。會嘗從陳慧習禪,注世高譯之《安般守意經》,深能紹述其學。支謙生於洛陽,僧會長於交趾,均為半漢化之西域人,故頗注意於消化整理:如謙之重治《小品》,意在潤文;且創為會譯。僧會注《安般》等三經,集六度要目,製泥洹梵唄。江東佛教,漸可觀矣。
西蜀隘塞,經錄有蜀經多種,而事跡不詳。
自東漢建和至魏末一百二十年間,佛法漸流行於中國,一以印度西域佛教之隆盛,一以中國政教之衰落;因緣時會,不可偏取。我國自王莽政變失敗,五德始終,禪讓禮樂之說衰,儒者乃困於經學考據。道者自黃老之學不行於西漢,長生久視又不能得志於王公,唯下流於民間,成為符水、祈禳、懺罪、役神之說。黃巾太平道、五斗米道盛行,幾全無學術可言。學術界頹然無生氣,政亂時荒,學者且窒息將斃,思變革而無由。支讖、支謙輩適弘傳方等般若於此時,內啟兩晉般若之學,外導六朝清玄之風,為中國學術闢其生路。雖然,漢、魏之佛教,其初也附黃、老而興,如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A4];桓帝「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A5]。佛老混雜,信仰者類不能峻別其異。宗教重於學術,信仰多於理智,是亦創傳時期應有之徵也。
三 大道南行
兩晉一百五十餘年之佛教,上承草創期大小兼弘之學,下啟空有真妄之分。時中國衰亂甚,傳統之儒學解體,倫常氣節,澌泯殆盡。種族間戰亂頻仍,遠過於春秋戎夷之逼。際此時而佛教興,尊釋迦法王,布悲智平等之教。勝胡之凶殘,矯漢之縱逸,維護國族生命於垂絕之秋;亦即於此時,奠定中國佛教不拔之基也。
時佛教上承漢、魏,以般若性空為本而大小兼暢。般若性空學,研習弘揚之盛,傳譯部帙之多,無出其右者。溯《般若經》之傳入,始於漢末支讖之譯《道行》,為《小品》初譯;吳支謙重治《小品》,曰《大明度無極經》;傳說康僧會亦曾出「吳品般若」:是三國時般若已為人珍重。唯時際草創,僅及《小品》,幽旨隔於譯詞,微言滯於弘通。魏甘露五年(二六〇),朱士行慨《般若》之「譯理不盡」,奮志西行,得《放光般若經》於于闐,展轉送達倉垣。至西晉惠帝元康五年(二九五),始得無羅叉、竺叔蘭為之譯出。旋即傳誦南北,競起研究,般若之道,漸光大矣。
西晉佛法之足資稱道者,推燉煌菩薩竺法護之翻譯。法護譯經歷武、惠、懷三帝,略與西晉同始終。所出百餘部,三百餘卷,多我國初期佛教要典:如《漸備一切智德經》,為《華嚴.十地品》之初譯;《正法華》及《維摩經》,並當時所盛行;《大集》、《寶積經》,亦有零譯。於太康七年(二八六),譯《光讚般若經》一〇卷,為《大品》初譯;再翻《小品》七卷。惜出在關中,遭世亂而沈沒涼州;道安始得《光讚》殘本而表彰之,《小品》則不可得矣。法護所出,皆初期性空大乘之經,且嘗抽譯龍樹之《十住論》,蓋一般若性空學者也。
自晉室東遷,北方為五胡角勝之場;東南粗安,南方般若之學因日以隆盛。羅什前之研究般若而可考者,不下五十餘人,類皆一時之名德。或於般若讀誦講說——讀誦者多矣。講說則道安年講般若二次;支道林、竺法深、竺法汰、于法開等,均應晉帝之請,講般若於宮闕;荊襄講說亦盛。或註解經文——道安於此用力最勤,竺法汰、竺僧敷等亦有義疏。或往復辯論——于法開與支道林論即色義,慧遠與道恆爭心無義,郗超與法汰辨本無義。或刪繁取精而為經鈔——衛士度略《小品》為二卷。或提玄鉤要而作旨歸——道安、支道林均有之。或對比《大品》、《小品》——支道林有《大小品對比要鈔》。或合異《放光》、《光讚》——道安有《合放光光讚略解》。研習既盛,義解或異,遂有「六家七宗」之分——一、道安、法汰與竺法深之本無,二、支道林之即色,三、于法開之識含,四、釋曇一之幻化,五、竺法蘊、支敏度之心無,六、于道邃之緣會。本無家有二宗,故成七宗。如春蘭秋菊,各擅其勝,不可謂不盛也。
迨羅什三藏入關(四〇一),俊秀雲集,大事譯弘。重譯《大品》、《小品》,文義既定,別翻龍樹《智度論》以釋之。又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十住毘婆沙論》;性空般若之學,至此乃文備而義明。什公所譯,復有《十住》、《法華》、《維摩》、《持世》、《思益》、《無行》、《禪經》等,並文妙義精,今古依遵。什公「篤性仁厚,汎愛為心,虛己善誘,終日無倦」[A6],忘己為法之精神,不可及也。即門人之久沐熏陶者,如「解空第一」僧肇之論,僧叡之序,曇影之疏述,亦精義入神。什公師資,承漢、魏來般若性空之思潮,斥「格義」之迂,正「六家」之偏,宗龍樹、提婆論以闡性空之中道,大乘真義,始聞於中國,不復為三玄所蒙混。「關中洋洋十數年中,當是大法後興之盛也」[A7],此語不虛!惜姚秦祚短,法為時崩,未得適宜之光闡。沈隱八十年,始得三論學者為之重光焉!
聲聞藏之傳譯,亦於時大備。苻秦通西域,西僧應時來遊。建元之末(三八〇頃),僧伽跋澄、曇摩難提、僧伽提婆來長安,因出《增一》及《中阿含經》,《阿毘曇心》、《八犍度》、《婆須密集》、《三法度》等論,道安、法和為之審定。次僧伽提婆南遊廬山,慧遠請其重出《毘曇》;又東下揚都(三九七),再譯《阿含》、《毘曇》,大事弘通,使江南大乘之緒,為之減色。當「提婆始來,義、觀之徒,莫不沐浴鑽仰,此蓋小乘法耳,便謂理之所極;謂無生方等之經,皆是魔書」[A8]。然不數年而羅什入關,性空大乘獨步當時。雖聲聞三藏續有傳譯——竺佛念出《長含》,功德賢出《雜含》;羅什出《成實》,曇摩耶舍出《舍利弗毘曇》等;弗若多羅等續出《十誦律》,佛陀耶舍出《四分律》,覺賢出《僧祇律》,佛陀什出《五分律》——而終不復能搖撼大乘矣。
東晉百年之法運,有大可注意者二:一、以五胡亂華而佛法隨中原士族以南行,奠定中國佛教之特質。初有竺法深師資,于法蘭師資,康僧淵、支敏度、支道林等渡江而南;支道林之學德,尤為士大夫所傾倒。時北方幸有竺佛圖澄,以智術干石勒、石虎,佛化乃大行於河北。勝殘止殺,為益不少。其弟子多一代名德,如竺法雅、法和、法汰、道安;尤以道安為第一。安公以釋為氏,仰推釋迦以泯于、支、康、竺傳承之異;重僧制而定僧尼軌範;於教理之研幾尤勤,創編經錄,疏注眾經。安公於般若性空之義,所見特多,嘗作《本無論》以申性空之旨。弟子僧叡云:「安和上鑿荒塗以開轍,標玄旨於性空。」[A9]衡以什公所傳,則「性空(安公義)之宗最得其實」[A10],然「鑪冶之功微恨不盡」[A11],此安公之「所以輟章遐慨,思決言於彌勒者」[A12]。安公「無變化伎術可以惑常人之耳目,無重威大勢可以整群小之參差,而師徒肅肅,自相尊敬」[A13]。值亂離之世,常共弟子千百人,展轉流徙,唯道是務,深得佛教德化之意。迨「石氏之末,國運衰危,……冉閔之亂(三五二),人情蕭素」[A14],而佛教名德又南行。安公初「率眾入王屋」[A15],「復渡河依陸渾」[A16],次又「南投襄陽」[A17];法汰之下揚都,法和之入蜀,並在此時(三六五頃)。安公師資「在樊沔十五載」[A18],隱為當時佛教中心。苻丕下襄陽(三七九),安公被迫去長安,乃「分張徒眾,各隨所之」[A19],中以南下荊州者為多。慧遠率四十餘人,東之廬山,再造佛教中心。遠承安公之學風,律己嚴而為法勤,晏坐山林,禪思資心而歸宗於極樂。安公師資八人,求生兜率;遠公始結蓮社以趣西方,影響於中國佛教者極深。遠又虛懷若谷,志在大法,支法領之西行求經,僧伽提婆之譯毘曇,覺賢之出禪經,請要義於什公,求譯律於曇摩流支,凡此「葱外妙典,關中勝說,所以來集茲土者,遠之力也」[A20]。安、遠師資,儒雅精嚴,承漢、魏來佛教之傳統而嚴淨之;中國佛教之特質,至是乃大體凝定。由來佛教,禪數以攝亂心,方等般若以悟本真。時為玄風之所染,立身務恬退,說理主要約,名僧風格與名士同流。昔孫綽作《道賢論》,以七道人擬七賢,其學風可想見矣。然恬退與要約,上也者猶不免隱遁與疏略之譏,而況其下者乎!西晉竺法護歷遊西域,乃深慨於「真丹……比丘……習俗之行」,責其「高望遊步,世人無異,求好衣服,學世辯辭」[A21]。恬退要約之風,安、遠二公固承其緒而莫之能異者,然以受竺佛圖澄之化,禪慧之餘,首重戒法,奮力求之。安公謂「此乃最急,四部不具,於大化有所闕」[A22],終得耶舍出《鼻奈耶》。弟子法汰、慧遠,莫不於此致力。故得門風精嚴,蔚為時望。桓玄沙汰沙門,亦謂「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例」[A23]。知大法之宜立基於戒法,禪慧之必廣求諸西竺;不為權勢所動,不為神奇之化,德學並重,解行相資:安、遠之門風,宜其為來者所稱道而景仰者也!安公歿後十六年(四〇一),羅什三藏來長安,關、河、鄴、衛、荊、襄、揚、越之俊,聞風畢集,西域名僧亦萃止。大法之盛,譯籍之妙,並先來所未有。然廬山學者,道生「中途還南」(四〇六頃),慧觀亦隨覺賢還廬岳(四一〇頃),並未嘗盡什公中觀之學。此以什公之學,廣大精嚴,「志存敷廣」[A24],而「秦人好略」。略譯《智論》三分之一為百卷,而「文藻之士猶以為繁」[A25];傳入廬山,遠公等又刪之為二十卷,此所以什公有「折翮於此」[A26]之歎。又以什公「雅好大乘」[A27],「不拘小行」,故有臭泥生蓮華之喻。在小行獨善者,誡其取華捨泥;若大心兼濟之士,則知乎離臭泥無蓮華也。而安、遠師資,乃近聲聞高遠之操;竺佛圖澄「過中不食,非戒不履,無欲無求」[A28];安公「制僧尼軌範」[A29];遠公「神韻嚴肅,容止方稜」[A30],「卜居廬阜三十餘年,影不出山」[A31]。羅什與安、遠之間,學行有異,勿以此為南北之別也。
二、以二秦之通西域而傳經求法者大盛。二秦並用兵西域以迎羅什;法領西行,亦「請大乘禪師一人、三藏法師一人、毘婆沙法師二人」[A32];聞風而自來者尤多。西去之求法者,如支法領等之行,法顯、寶雲等十人之行,智猛、道泰輩之行,皆有慨於「經律舛闕,誓志尋求」[A33];但得「一聞圓教,夕死可也」[A34]。有真切之誠信,愛真理,憫眾苦,而後葱嶺之峻、流沙之苦、風濤之險,胥不足以阻其行。有此精神,宜佛法之能日盛也!
佛教不斷自北而南,一代名德,莫非中原之秀。類能存恬澹之致,以學鳴於時。支遁、竺法深,暫出京都而乞放還山;廬山慧遠、泰山僧朗,卜居山林以終其身;道恆、道標,避俗而棲隱巖谷。地不分南北,一代風尚,恬澹而傾向隱遁,則玄談亂離有以致之。此後中國佛教之精髓,常自山林中來,頗影響於此。支遁之注〈逍遙篇〉,闢任性之說,「群儒舊學,莫不歎伏」[A35]。竺法雅師資,並「世典有功」[A36],乃有「格義」之唱。安公之學,使「長安中衣冠子弟為詩賦者,皆依附致譽」[A37],有「學不師安,義不中難」[A38]之稱。遠公「博綜六經,尤善莊老」[A39],三禮大家雷次宗,於喪禮實多承受。下至什門十哲,莫不博綜內外。本佛理以顯儒、道之未盡,藉儒、道以喻佛法之深邃,則又南北學風之所同者。以學綜內外、玄思卓拔,乃能傾動王侯、折服士流,擁佛教入中國學術之林,於茲乃盛。雖「秦人好略」,於佛乘廣大精微之學,常以守約觀要而不盡其意。然日趨深廣,卒造成隋唐佛教之隆盛。
時南北佛教之有差異可言者,南土之王公名士,承清玄之風,所需於佛教者,偏重義理,以玄思拔俗為高。北土則中原紛擾,胡人又率粗獷不文,故所需於佛教者,信仰而外,首重事功。佛圖澄以智術化石氏,軍政多所諮決。苻堅之取什公,以「什深解法相,善閑陰陽」[A40]。下襄陽取安公,則曰「方欲致之以輔朕躬」[A41]。西涼諸呂以「什智計多解,恐為姚(秦)謀,不許東入」[A42]。魏太武之求曇無讖,以其「博通多識,羅什之流;祕呪神驗,澄公之匹」[A43];沮渠蒙遜亦以此不遣。姚興之遇羅什,「別立廨舍」[A44];詔道恆、道標「釋羅漢之服,尋菩薩之跡」[A45],以為「獨善之美,不如兼濟之功」[A46]。是皆重大乘兼濟之行,與南土之自得玄談不同。
兩晉義理,以性空般若為中心,實有得於印度之佛教。當晉之世,西竺龍樹、提婆謝世不久。雖北印度一切有系猶盛,中南印學者又為新新不息之創異,力向真常論趨進;然以月氏為中心而弘其教學於西域者,仍以性空之學為正統。譯師來自西域印度,傳弘流行之方等般若,理當然也。羅什約與無著、世親同時;印度之佛教,南則真常論大行,北則瑜伽者回小以入大,將入另一時期。我國性空般若之學,亦且於此後分流。西土佛教之直接影響於我國,有如此。又以中國自漢武獨尊一孔,學術生氣漸失。時人之學,不出二途:儒生注經而支離破碎,方士術數則虛妄怪誕;讖諱符咒,滔滔皆是。如此學術,豈能饜智者之求!於是正始一唱,三玄之學,風起雲湧。窮推真際,以無為本;放浪形骸,無累為宗。力求個性之解放,見自我之本真,是為清談玄學。佛教之般若性空,破滯執而顯真空,於玄學足以啟導參助,故深為時代學者所歡迎。支遁、道安輩之見重於名士,亦以此也。學風好尚於此,誠為斯學興起之勝緣。印度佛教為親因,此間學風為助緣,共成此一代之學,二者各有所關。或謂兩晉般若之興,全得於三玄清談之影響,是純以中國學術為背境,抹殺西方之淵源而不論,誤之甚矣。
四 一帆風順之南朝佛教
劉宋受東晉禪(四二〇),不久,拓跋魏亦統一北方(四三九)。南朝歷宋、齊、梁、陳,北朝拓跋魏分東、西而禪於北齊、北周;隋文帝始統一之(五八九)。其間南北對峙者,歷百六十餘年。時佛教外則不復依傍儒、道,漸為獨特之發展;內亦真空妙有與真常唯心,各自分流。失般若性空之一味,性質大異於兩晉,蓋又轉入另一時期矣。
南朝佛教承東晉之法統,汲取關河妙典咀英而闡發之,一帆風順,至唐初始漸衰。其初也,晉、宋之交,義學高賢多來建業,若道生、慧觀、覺賢等自關中還廬山而轉建業,法顯則自西竺還抵京邑,建業乃代廬山而為南朝佛教領導中心。慧觀等求法若渴,迎僧譯經,一時稱盛。自法顯出六卷《泥洹經》(四一八);覺賢出六十《華嚴》(四一八——四二〇)、《如來藏經》;求那跋陀羅出(四三五——四四三後)《楞伽》、《相續解脫》、《第一義五相略》(即《深密經》,自《瑜伽論.決擇分》錄出,乃南方之來傳無著學者)、《勝鬘》、《法鼓》、《央掘魔經》:真常妙有之學,瀰漫南朝。適於此時,北涼曇無讖譯出《大般涅槃經》(四二一年譯訖)及《大雲》、《金光明經》、《地持論》(即《瑜伽.菩薩地》,為無著學之初來北方者),傳達江南。因緣時會,而此號稱羅什門人——道生、慧觀、慧嚴、僧弼等之南朝佛教,乃謂「常住之言,眾理之最;般若宗極,皆出其下」[A47],而學風變矣。
於此學風丕變之會,以覺賢之被擯,道生之被擯,為其機紐。覺賢為罽賓禪匠,初來長安,「什大欣悅」[A48]。然一則見地不同:覺賢與羅什問答不契,其說在當時已暗昧不明,比觀覺賢所傳達摩多羅之禪,則大致可見。覺賢初「開一色為恒沙」[A49],故「眾微成色,色無自性,故雖色常空」[A50]。次觀「起不以生,滅不以盡,雖往復無際而未始出於如」[A51]。此即極微之恆住自性,故不許「破析一微」[A52]。「以一微故眾微空,以眾微故一微空」[A53],非極微自性空之謂。蓋自一一微之常如,不生不滅,無彼假色之空耳。初析色明空,次體色常如,不出一切有見。即此差別之實有而混融之,則與大乘妙有者合流。此與什公「佛法中都無微塵之名」[A54]之緣起性空學,相去甚遠。二則作風有異:什主大乘兼濟,禪慧相資;覺賢則偏守靜默,眩神通,說果證。以是覺賢乃為關中舊僧所擯(約四一〇),唯廬山學者慧觀等四十餘人,相隨南下。道生從什公學,中途退席,殆以生之高簡空靈,不以什之「志存敷廣」[A55]為然。道生法師誄文云:「雖遇殊聞,彌覺同近,途窮無歸,迴轅改軫。」[A56]不滿什公之情,不顯然乎?生於晉末出住京邑,得讀六卷《泥洹》,「思出言表」,「孤明先發」[A57],不能與慧觀等相得。生以「寂鑒微妙」[A58]之「真知」(即真常心)為理境,「徹悟言外」[A59],不為名相所囿、神奇所惑。慨彼「徵名責實,惑於虛誕;求心應事,芒昧格言」[A60]。乃欲「存履遺跡」[A61],使「釋迦之旨淡然可尋,珍怪之辭皆成通論」[A62]。乃食不必企坐,食不必日中,順此方而異天竺。乃唱「一悟萬滯同盡耳」[A63],而以佛之漸學,融儒之一極。乃本「真知」之一極,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A64]。然頓悟及一闡提成佛,當時實無經可據。生之妙義新翻,頗為謝靈運及黑衣宰相所知。而「守文之徒,多生嫌嫉」[A65];乃因其說闡提成佛,指為離經背道而擯之(四二九)。翌年,《大般涅槃經》傳達江南,果說「一闡提悉有佛性」[A66]。《涅槃》以先得道生之唱而盛行,道生亦以得經為證而馳譽一時。二者相為激盪,於是真常之說大張,鄙漸證而矜頓悟,予「真常」、「圓頓」之中國佛教以非常之影響,誠佛教史上一劃時代之大事也。
然承安、遠之學而奠定南朝佛教之正統者,厥為慧觀其人。觀於戒定慧三學並重,從什公學,獨契於《法華》。南還建業,迎請西來大德而廣為經典之傳譯。《涅槃經》南來,共慧嚴、謝靈運重治之,且為作序。觀以《華嚴》為頓教,以《阿含》、《般若》、《方等》、《法華》、《涅槃》為漸教,且以《涅槃》所明常住為究竟。蓋就釋迦說法之次第,序其先後而判其淺深。綜當時傳譯之教典而貫攝無遺,求之並世,實無出其右者。然慧觀從僧伽提婆學而毀《般若》;見羅什而讚《法華》;遇覺賢而崇《華嚴》;讀《泥洹》而以常住為極、《般若經》為下,時猶不信道生而排擯之;迨《大涅槃經》來,乃又為之重治,序而弘之。全盤西化,食必企坐,此所以見笑於范泰,責其「無主於內,有聞輒變」[A67]。
道生之頓悟成佛,風行於宋代,弟子道猷、寶林等繼弘不輟。宋文、孝武,特加賞識。《涅槃》佛性之學,以生、觀之提倡,學者靡不綜習,群為注疏,風行於宋、齊、梁代。梁武帝敕僧朗為之集解,所收不下二十家。時「佛性十家義」,如東晉之「六家七宗」,可謂盛矣。《涅槃》之著名學者,宋則慧靜、法瑤、曇濟、曇斌,齊則僧宗、曇准,梁則寶亮。宋代雖弘《涅槃》,承東晉之緒餘,尚多講什譯之《大品》、《小品》者。《法華》一經,雖學者視為不如《涅槃》之究竟常住,然以同歸一乘,其地位已凌駕《般若》。宋山陰之慧基,偏重《法華》;「法華之匠」廬山慧龍,傳齊中興僧印,再傳梁光宅法雲,法華一乘,尤推崇備至。承生、叡、觀、嚴之緒餘者,大率弘《法華》、《涅槃》,助以《大品》、《淨名》;《勝鬘》一經,亦兼有弘通者。
次傳什公之學於南方者,為成實論師。《成實論》本小乘經部別系之學,反毘曇之一切有,明我法二空。然究為小乘,於般若真空尚有所間。什公以其可為初學便,乃於晚年出之。宗大乘空者譯小乘空論,此如宗大乘有者之真諦、玄奘,譯小乘有之《俱舍》、《婆沙》,實非所宗。什公弟子僧導、僧嵩及道猛等,得而弘之於壽春、彭城間。僧嵩弟子僧淵,特精《成實》。劉宋之季世,道猛及僧導弟子曇濟、僧宗,彭城法遷弟子慧次,引之南下。《成論》學者,初猶兼弘什譯之三論,如宋之僧導、道亮,齊之僧鍾、慧次;然齊末已偏弘《成論》,與《法華》、《涅槃》合流。梁代三大法師中,光宅法雲,《法華》獨步;莊嚴僧旻,特善《勝鬘》;開善智藏,馳譽《涅槃》:而均為著名之《成論》師。門下鼎盛,弘布於長江流域,為此學之黃金時代。《成論》師多兼善《涅槃》,其判教承慧觀說而略有出入。小空與大有並暢,為從空入有之時代思潮所成,亦即為南朝學統所融化也。成實學者不以《成實論》為小乘,謂《成論》明空與「三論」、《般若》齊,而宣說法相則過之。以《成論》為空有並明,乃據論意以通經,終與《法華》、《涅槃》並暢,成所謂「成論大乘師」也。此以大乘經中法數,既不能依《毘曇》,學者又罕究《智論》,大乘法相未傳,乃不得不取《成論》義解之。此類結合,頗為畸形。齊末,《成實論》已為偏頗之發展,周顒乃倡為刪略,俾助大乘而不為礙。然蕭梁之世,《成論》轉盛,武帝且詔「諸法師各撰義疏」。時成論師「每日敷化,但豎玄章,不覩論文,終於皓首」[A68](玄章者,係總括一部文義、抉發幽微之作,類於概論。以《成實論》展轉立破,古人每恨其支離,故玄章之風特甚,蓋亦受玄風精詣要約之影響也。抉幽闡微是所長,而不免斷章取義之失。其後三論家之遊意、玄論,天台家之玄義,華嚴家之懸談,並承此作風而來),學者之徒馳義解,務矜新異,其弊亦甚矣!降及陳世,如烏瓊、白瓊、智㬭、警韶諸師,尚維頹勢而不絕。然以初為三論所破,繼為天台所融攝,隋後即衰落無聞矣。
什公性空之學,以《中》、《百》、《十二門》三論為主,為大乘通論。自什、肇等卒後,慧日潛暉。生、觀等不及面[A69]稟,故「傳過江東略無其人」[A70]。次成論師兼弘,亦不究其所異。迨《成實論》大盛,三論幾不為人所知。唯高昌智林師資,頗有所得。高麗僧朗法師,有得於關河古義,齊建武中(四九四——四九七)步入南吳,止攝山,於廣州大亮之「二諦為教」,智林之「假名空」義,應有所承受。朗公講學於梁世,傳止觀僧詮,並「頓迹幽林,禪味相得」[A71]。詮有入室四人,興皇朗為傑出。朗於陳武帝永定二年(五五八)入都,敕居興皇寺,盛弘三論、般若,表彰關河古義,三論始大行於陳世。時門徒雲集,稱「朗門二十五哲」,遠布於巴、蜀、荊、襄。嘉祥吉藏,其門人也。本安息人,少從興皇出家,善承其學。及隋陷建業,吉藏避亂,止會稽嘉祥寺。開皇末(六〇〇),詔居揚都慧日道場,旋又北遊於東西二京。隋煬、唐高均加優禮,卒於武德六年(六二三)。嘉祥以發揚關河古義、紹繼山門正統為己任,著作等身,號稱「文海」。其援引南朝異說之淵博,允推第一,世稱為三論宗之集大成者。三論宗盛弘於南土,嘉祥復扇之於北方。唯學不契機,北方之後學無聞;南土之三論,則維持其頹勢,迄唐武滅法而後絕。詳三論宗風,乃什學南傳而大反南朝傳統之學者。指《成實論》為小空,不當用之通大乘。闢橫判頓漸,豎分五時、四時之說,唯明大小二教,且以為同以「開道為宗」。止觀詮為學者所請,僅講《涅槃》「本有今無偈」而止,不欲廣演,頗同初期兼弘三論之《成實論》師,如彭城僧嵩之類。明漸悟,存三乘,三論宗之說,與生、觀等迥異也。興皇以下,為南朝之學統所化,嘉祥尤意存融會,乃為《涅槃經》作遊意,為《勝鬘經》作寶窟。然學偏義解,蹈成論大乘之覆轍,失棲霞禪講之風矣。
什公之學,繼三論宗而南傳者,為天台宗。先北齊慧文禪師,有契於《智度論》;悟《中論》「空假中」義。傳之慧思,持《般若》、《法華》。思傳智顗,陳光大二年(五六八),相偕南下,思止南嶽(卒於陳大建九年,五七七);顗則下揚都,往來吳、越、荊、湘間,授禪弘教,深得時望。為隋煬帝所師,因賜號智者。顗弘化南土,乃本其得之於北者,融會慧觀以來之學統,判一大藏經為五時、八教,極恢閎博洽之能事,可謂學本什公而大成南土之學者。原此學本來自北土,慧文得力於《智論》,至慧思則進《中論》,而《般若》、《法華》並重,禪講無間。時興皇同學「得意布」,曾見慧思,思歎曰:「萬里空矣,無此智者。」[A72]慧思之門,本頗近棲霞之道。特以智顗偏重《法華》之歸一顯實,融會南朝之學統,乃與《涅槃經》之真常妙有合流。道生以來,涅槃師多以真常佛性解《法華》「佛之知見」;智者承之,乃《法華》、《涅槃》並重。綜《法華》、《涅槃》為第五時,配醍醐味,以《涅槃》為追說追泯之圓教。終且《涅槃》之學,全入台家之手。以是,智者雖多稱《般若》、《中論》、《智論》,而於空假外別存中道,不止於即空即假為中,且進而即空即假即中。觀百界千如於一心,說理具事造;已從空入中,集真空妙有之大成也。顗之學,精髓在止觀:《六妙門》、《次第禪門》、《摩訶止觀》,實不朽之典。什公所傳《禪經》,有實相三昧、法華三昧;慧文、慧思,殆遠承其學而行證之者。顗承其學,乃綜貫《智論》之所說,組為條理嚴密、可由易入之法門,可謂龍樹功臣矣!至其判教,化法四教取於北方;化儀四教及五時,乃即南土舊說而略事融通;其解《法華》一乘,則承光宅之說而更進者。後學重其教之圓融,而忽其止觀,豈非買櫝還珠之論耶?其說,得弟子章安灌頂為之記述傳世,得不墜其緒。
南朝百數十年之佛教,自北而南凡四變:初則晉、宋間《涅槃》繼《般若》而興;次於齊、梁,《成論》合《涅槃》盛行;三則陳世,三論奪《成論》之席,然亦漸與《涅槃》大有並流;四則陳、隋間之天台,大成南土之學。南方以妙有為究竟,然與真空並行而反唯心之緣起說,與北朝之真常唯心之緣起論迥異。其所以融合空教,則以漢、魏、兩晉之般若性空在南土已植堅強根柢,故雖《涅槃》高唱,而不得不有資於空。初則《涅槃》伴「大、小品」以行,次則與《成實論》相呼應,三論亦漸相融合,智者乃冶《中[A73]論》、《智論》、《法華》、《涅槃》於一爐。真常空(舊傳統)與真常有(新思想)之綜合,為南朝佛教特色,亦可見性空之學深入南方人心。性空之真常,以心境平等、真俗相即為立義大本,故唯心緣起說,迄不為南人所宗。宋求那跋陀羅出唯心說之《楞伽》、《深密經》,不行於南土。梁末,真諦三藏來遊,於廣州大出無著、世親論,以《攝大乘論》為本。然為三論學者所抑,評為「嶺表所譯眾部,多明無塵唯識,言乖治術」[A74];故「終歷陳朝,二十餘年,通傳無地」[A75]。此可見性空與唯識,自有難於調和處。南土所弘,多關河舊譯,而南方新譯之唯心論反不能行;此則般若性空之一脈,有以使然。
南朝之義學,雖以真常妙有為宗,而實能融合兩晉來之學統;玄思深邃,非北學可及。然以言行履,則昔之關、洛重化濟事功,江東主謹嚴拔俗,以此格量南朝佛教,則頗嫌文不勝質。初以《十誦律》為羅什所譯,慧遠所請,頗流行於巴、蜀、荊、襄、吳、越間,然不久即衰。僧徒馳心於義解,律己攝僧,「儀範多雜」[A76]。東晉重名理,僧眾率能淡泊知足,曠達而操持精嚴,生、觀猶能濟美。迨齊、梁大弘佛法,致「利動昏心,澆波之儔,肆情下達」[A77]。離山林而來都邑,玄談而不能恬淡,又不為兼濟之事行,勢必流於不堪。乃使梁武有「欲自御僧官,維任法侶」[A78]之舉,有禁斷肉食之會。下及陳、隋,此風不已;唯攝嶺、衡嶽、天台,初自北方來,有廬山風味。禪則宋初之覺賢、智嚴、求那跋摩、曇摩密多、畺良耶舍等群集京都;梁有寶誌頗著神跡。成論大乘師則尠有於此留心,故「定學攝心,未聞於俗」[A79]。南朝為佛教唯一盛世,王公名士唯此是依;梁、陳之君,且數度捨身作無遮施。儒術不為人重,老、莊因循無生色,唯佛法為學術重心。然以時承兩晉之虛玄,社會流於文華柔靡,聲色逸樂;佛教亦失其恬澹精進之風,與世俗同流,為他所轉,誠所謂「未曰紹隆」[A80]也!
五 唯心論之確立
北朝佛教,與南朝不同。五胡亂華,中原先進士族,相率南下。漢族之留北土者,較樸質,諸胡又多不文。故二石信佛,佛圖澄唯以智術化之。苻姚頗有起色,惜乎其祚不永。什公滅後四年而晉滅秦;次以赫連勃勃之入長安,戰亂饑饉,學德星散。關中妙諦,類傳持於山林之禪者,不獲弘通。性空之難行於北朝,時為之也。時關、洛、晉、趙,悉殘破不堪。以魏太武之西伐,「涼土崩亂,經書什物,皆被焚蕩」[A81]。唯徐州《成實》,法化不絕。此外,則「毘曇」、《涅槃》流行各地。詳北土學者,多以真常妙有之《涅槃》名,如宋東阿慧靜(元嘉中卒),有《涅槃略記》,其說「多流傳北土,不甚過江」[A82]。齊代南來之曇准,為一《涅槃》學者,而以「南北情異,思不相參,……多為北土所師」[A83]。即偏弘《成論》之彭城學者,曇度、道登,亦一變師說(僧嵩),兼善《涅槃》。北土於性空無基,故與南土真常之糅合性空異。元魏混一北方(四三八),不數年而法難作(四四六),《成論》學者之南下乃多。文成帝復法,曇曜等膺僧職,多重禪。獻文帝尤味禪,踐祚六年即遜位太子,移居北苑崇光宮修禪。孝文帝慕文治之化,遷都洛陽,儒佛兼弘。既雅好義學,聽法師一月三入殿論法;又推訪什公後裔;增僧尼之額。時慧紀、曇度、道登之《成論》、《涅槃》,盛行於洛陽、彭城間。於此真常妙有涅槃之園,西方播來新種,怒放唯心之華,為北學之有大影響於中國佛教者,當推[A84]《十地經論》之譯弘。
宣武帝正始永平間(五〇四——),佛陀扇多、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相繼來洛陽。譯出[A85]《楞伽經》、[A86]《深密經》等經,[A87]《寶性論》、[A88]《攝大乘論》、[A89]《二十唯識論》等論,[A90]《十地經》、[A91]《法華經》、[A92]《金剛經》諸世親釋,弘傳無著、世親學,其中尤以《十地經論》為著。相傳菩提流支與勒那摩提等見解各異,乃由二人各別譯出(五〇八),而經弟子(慧光)合成一本。傳[A93]《十地經論》之著名者,有道寵、慧光。寵俗為名儒,出家後習[A94]《十地經論》,弘之頗力。慧光乃[A95]《十地經論》元匠,弟子如雲;北朝名僧如法上、道憑、靈詢、曇遵等皆其弟子,慧遠、曇遷、靈裕等是其再傳。師資濟美,奠定北中國佛教真常唯心論之學統。孝明帝時,佛教轉盛。建永寧大寺,遣惠生等西行求法。不久,魏分東西(五三四、五三五)。東魏遷都鄴城,高齊繼之,洛陽之學乃轉以鄴城為中心。其間四十餘年,法事頗盛,蓋流支、摩提、道寵、慧光等俱隨都北徙也。鄴近彭城,徐淮與江表相接,因以漸染南風。餘如法上、慧遠之《涅槃》、《成論》,慧嵩、志念之「毘曇」,均流行於時。西魏都長安,北周繼之,兩代亦經四十餘年。時關中佛法久衰,雖諸帝奉佛,曇延、道安力謀復興,然凡百草創,成果未見,而周武法難起(五七四)。繼而周滅北齊,法難延及(五七七),全北方之佛教,大受損失,幸即恢復焉(五八〇)。
《涅槃》佛性之學,以「如來常住」、「真實不空」為本。印度此學,見於《法鼓》、《不增不減》、《大雲》,及六卷《泥洹經》等。曇無讖之大本《涅槃》,則已兼融小有大空矣。佛性具「常、樂、我、淨」四德,一切眾生心所本具,以此建立「如來藏」、「佛性」,亦曰「自性清淨心」。[A96]《十地經論》立八識,即以第八阿梨耶識為第一義心;以此真常心為本,闡述「三界唯心」。然傳譯時即有諍論,即阿梨耶為在纏真淨而不失自性者,抑真性在纏不守自性而妄現者。勒那摩提以梨耶為淨識,即法性真如;故「計法性生一切法」、「計於真如以為依持」,主「現常」;以授慧光,其道行於相州南道。菩提流支以梨耶為真識不守自性而虛妄現者,故「計阿黎耶以為依持」[A97]、「計黎耶生一切法」[A98],不許法性真如能生,主「當常」;以授道寵,行於相州北道。隋初,真諦之攝論宗傳入北土,說梨耶通真妄,近北道之說,因助北以拒南。依真常淨心而為流轉之說明,於真淨妄染(識)之間不期然而有學派之分流,此與即妄有而為還滅之說明於妄有及性空之間有學派分流同也。[A99]《十地經論》為《華嚴經.十地品》之解釋,因而[A100]《華嚴經》之研求日盛,視為究竟圓極之談。南方以[A101]《華嚴經》為釋迦佛之頓說;北方則以[A102]《華嚴經》為盧舍那佛說,[A103]《法華經》等為釋迦佛說。故北方宗[A104]《華嚴經》,以[A105]《法華經》、[A106]《涅槃經》助之;南方則宗[A107]《法華經》、[A108]《涅槃經》,[A109]《華嚴經》則間有未極。即後之台、賢二家,亦不能異此。時北土弘通最廣者,推[A110]《十地經》、[A111]《涅槃經》、[A112]《楞伽經》、[A113]《勝鬘經》、《法華經》,無著、世親諸論。
唯心大乘,經[A114]《十地經論》之譯弘,蔚為北學主流。道寵、慧光之門,學匠輩出,析義辨理,著述宏富。迨《大乘起信論》出,而後傳統之唯心學者,莫之能自外也。《起信論》出處不明,傳為馬鳴作,真諦譯;而北地諸論師云:「昔日地論師造論,借菩薩名目之。」論以眾生心為本,開真如、生滅二門以明染淨真妄之旨。空有真妄說,符《勝鬘》、《楞伽》經意。唯心意識說,名相雜出魏譯《楞伽》,而立義順一意識師。以心性本淨為本覺,東南印學者舊有其說。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A115],亦《楞伽》「真相」、「業相」之意耳。理事不即而說新熏,則「雜染清淨性不成」;理事不離而立本有,則「真妄和合」。《勝鬘經》歎此為難知,學者誠不宜囿於西北印論師之見,貿然以偽妄視之也!
北方佛教,不如南土之夷途直進,常在波濤起伏中。元魏出於玄朔,盛於平城,不如氐羌之深受佛化,而平城又素鮮聲教。魏太武渾一北方,惑於崔浩、寇謙之言。適蓋吳謀反,關中騷然。帝見長安僧寺有弓矢財富,乃引起「佛圖形像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A116]之舉(四四六)。衡情度理,殆以關中沙門有同謀抗命者;法廢七年而復興。太和元年(四七七),寺有定額,僧尼僅七、八萬人。孝文帝遷洛(四九四),佛事漸盛。魏末僧尼且二百萬(五三四);周武帝時(五七四),三方僧尼減三百萬,因招來道教徒之乘隙抵瑕,引起第二次之法難。蓋塔寺僧尼之多,影響役政、財政,早為信佛之有識者——任城王澄、著作郎魏收等所痛。道流鼓惑,蓋非一日。正光元年(五二〇)、天保六年(五五五),佛道共諍於朝;周武偏重事功,乃一發而不可止。北方之佛教,不僅佛與道爭,佛教徒亦常聚眾抗命與統治者爭。自孝文延興三年(四七三)之慧隱,至孝明熙平二年(五一七)之法慶餘黨,四十餘年間,載於史乘者凡八見。即佛教內部亦多力爭,如玄高、慧思、慧可之多受嫉害。豈不以北方不文、民族複雜,政教失其常軌,正演化而未定耶!
北人樸質,玄思名理非其所長,多為事相之福、精苦之行。如大同雲岡之石刻,洛陽伊闕龍門之石刻,留傳迄今,為藝術珍品。洛陽永寧寺,立九級浮圖,「出地千尺」[A117],「僧房周接千有餘間」[A118],後觸電火毀,「其焰相續經餘三月」[A119],其建築雕刻之宏偉莊嚴,非南朝可及(棲霞山石刻,創始者來自北方)。造像之風,遍於王室民間,皆重事相功德之徵也。
北朝重實行,其有特色者四,即曇靖之提謂、曇鸞之淨土、信行之普法、達摩之禪。提謂教者,北魏佛法再興時,以「舊譯諸經,並從焚蕩,人間誘導,憑准無因」[A120],曇靖乃撰《提謂波利經》以化俗。明五戒、十善人天因果,比類於倫常之禮教、天帝之賞罰。雖教涉偽妄,而勸善誡惡之功,亦有足多。訖開皇之世,民間猶習之。淨土者,什譯《阿彌陀經》及《十住論.易行品》,有稱名念佛,此為志性怯劣者說。南方自廬山遠公以下,天台嘉祥,並兼弘念佛;然念重觀念,實與禪觀一致。故彌陀淨土,可通深淺,其僅持名號者,不生圓滿報土也。菩提流支出天親《淨土論》,北土之曇鸞承之。鸞初求現世長生,後乃轉求他方淨土,何畏怯乃爾?彼以淨土為圓滿報土,而凡愚專持名號,即得帶業往生。用功少而得益大,為後代淨土宗所本。普法者,有信行禪師(五四一——五九四),精苦為行。撰《對根起行三階集錄》,約正法、像法、末法三階以論佛法。謂時丁末法,深奧之理觀,不足以化世,且多諍論。乃一掃義理,效《法華經》常不輕菩薩之行。不問道俗少長,咸以此化之,名為「普法」。信行「捨具足戒」[A121],不受佛陀律制所拘;「親執勞役,供諸悲敬」[A122];「禮通道俗」[A123],不自以出家為勝、在家為劣,大為高熲等所敬。其弟子裴玄證,「末從俗服,尚絕驕豪,自結徒侶,更立科綱,返道之賓,同所繫贊」[A124]。則成為在家佛徒之集團,以誠信三寶、自苦利人為業也。
禪為佛教共行,西來大德,類禪教兼弘。北土接近西域,崇尚實行,故禪風尤熾。覺賢弟子之在北方者,如玄高即以禪著。勒那摩提、少林佛陀禪師,並傳禪。佛陀再傳僧稠,尤為北齊文宣所重。三論、天台從北而南,亦教而兼禪。然此並與達摩之禪不同。達摩之事跡,史乘晦略,多後人虛飾之辭,或疑其為烏有。然楊衒之曾親見之;傳真性禪於北土,為慧可之先輩者,應確有達摩其人也。今存關於達摩禪最古之文獻,莫如《入道四行說》。其言「理入」也,曰「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A125];其言「稱法行」也,謂「即性淨之理」[A126],是乃有契於真常性淨之禪者。達摩初自海道來中國;約於魏宣武孝明之世(五〇〇——五二八),過南土北上,授其道於慧可,且以宋譯四卷《楞伽》授之,謂其「可以印心」[A127]。《楞伽經》本於南天竺真常妙有之如來藏說(「如來性是無作,於一切眾生中,無量相好,清淨莊嚴」[A128],一切眾生同具,故說一乘),而與西北印之妄染阿梨耶識合流,折衷南北而不盡南北之舊。《楞伽》明唯識而歸宗於真常淨心,即離言自覺聖智,故以「教」、「宗」別應二機:「言說別施行,真實離名字;分別應初業,修行示真實」[A129];力提向上,鞭辟入裡。雖以唯心為教,而「採集業說心,開悟諸凡夫」[A130];「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A131]。其後滿禪師云:「諸佛說心,令知心相是虛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違佛意」[A132]。可知《楞伽》之說唯心,實重體悟心之真實,不逐名相而流散也。慧可宗承此學,「言滿天下,意非建立,玄籍遐覽,未始經心」[A133],雖不廢文字,實不著教相。故慨然於「此(《楞伽》)經四世之後,變成名相」[A134],其精神大不類地論諸師。達摩「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A135],本真常唯心論之共義。故慧光系之真心緣起,演為華嚴宗,後有「教禪一致」之唱。然真心緣起者,好為流轉還滅之建立,不僅名相紛繁,且常立相對之真妄二元,落入「緣理斷九」。達摩禪則「情事無寄」[A136],向上直體真常,融歸一絕。當達摩之來,南方重義解文華,故道無可弘。須待南方義學衰落,達摩禪乃得大行於南方。達摩禪頗近道生之學,然學自西來,稱南天竺一乘宗,不必與道生有關。且道生之芟夷名跡,初不為南朝所重,頓悟亦宋後漸微。但可南禪流行,學者乃回憶道生,使南禪日益發展耳!
禪、淨、普、提謂四者,並孕育於北土,而著其特色。提謂教陳義平易,雖戒善之說化民成俗,而不無神化之嫌。淨土厭此土之為五濁惡世,三階教則有感於末法之鈍根,並不滿於此地此時,與禪者之自尊自信不同。然忽略深理廣行,以求一簡要直捷之行;不重出家律制,務求普入民間,則大同。淨有蓮社,演為近代之居士林、淨業社,僧俗同修。三階教有在家集團;禪者亦離律寺而別有禪院。淨土不拒教而自行其要行,故易於普及。禪與三階俱障教,故難行於南土;禪者僅續於北方,三階教被禁於隋、唐而歇滅也。
南北朝以政局對峙,南文北質之地域民性,因之以日形顯著。影響及於佛教,則南方義學多形上玄微之論,猶存兩晉遺風;北方多精辨名相,不及南方之玄通。故北方判教,自光統初判因緣、假名、不真、真四宗以來,並約義理之淺深作論。不以空為了義,而自名所宗者曰真宗、常宗、顯實宗等。彼南方之「玄章」、「玄義」,宗一經一論而抉發幽微,在北方則名為「義章」,乃法義之類輯也。言實行,則南重義學,不如北方之重禪。言佛教與中國固有之學術,則南土佛近於道,儒不足言,有則亦不脫玄思。北方儒與道近,佛教常為所抑。然北土儒者,如北齊顏之推之《歸心篇》、隋王通之《中說》,亦多傾向儒、佛之調和。佛教與儒、道之爭,南多理諍,如范縝《神滅論》之諍、顧歡《夷夏論》之諍,及三教本末、神形、因果等諍辯;北則力鬥。解行玄質之南北不同如此,與兩晉迥乎異矣。
統觀南北朝佛教之思想,特色在從空入中(妙有)。南方承性空之緒,競以真常為歸。其學凡四變,即羅什門下之次第代興。故南方佛教,即性空之真常化,天台為能綜其成。因空以顯中,故《成論》小空為之助。空有空假名、不空假名、假名空三宗,中有圓、別,大體為論,可曰真空妙有系。北方性空基薄,多弘真常而說唯心。依妙有說唯心,故「毘曇」小有為之助。心雖有真妄之諍,大體為論,可曰真常唯心系。然時唯心一系,厚植其根柢而未熟,此一大任務,尚待唐賢首為之完成也。南融性空而拒唯心,北弘唯心而略性空;雖性空與唯心異,但同傾向於真常。其所以同歸於此者,則以當佛元七、八世紀間,中南印之大乘學者,適應梵文學復興之運,自性空而轉入真常,說「如來常住實不空」。此真常有與心性本淨之說合,而真常唯心之義立。繼此而起者,約晉、宋之交,西北印之瑜伽者,出自一切有而擷取真常唯心之說,無著師資成立虛妄唯識論。真妄二系,同以唯心鳴於時。然真心系以經為本,詳於真常;妄心系以論為本,詳於唯識。二大唯心論,立義不同而又常相參雜。從根本性空大乘中,二流分化,般若龍樹學為之一時中落。以印度唯心論之發揚,反映於中國,即曇無讖、求那跋陀羅、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真諦等,先後挾[A137]《涅槃經》、[A138]《勝鬘經》、[A139]《楞伽經》、[A140]《法鼓經》、[A141]《十地經論》、[A142]《攝大乘論》諸唯心典籍,潮湧東來。愛有惡空,喜新厭舊,既人之常情;又以中國佛教源自印度,國人每以西僧之見解為歸,此所以性空之說衰而妙有之說張也。然我國南土學者,特與性空有緣,故見於中國佛教界者,與印度小異,非兩大唯心論之對峙,而為真空妙有(性空之真常)、真常唯心(唯心之真常)二流之分化也。
六 中原佛教之隆盛
隋一天下(五八九),不久而入於唐,仍一統之局,國運昌隆,與西漢嫓美。玄宗天寶十四年(七五五),有安史之亂。武宗會昌五年(八四五),佛教之法難起。晚唐衰亂,北方五代遞興,周世宗顯德二年(九五五),中原佛教又受摧殘。宋太祖立(九六〇),中國乃歸統一。此三百七十年中,佛教承統一之運,以政治之界域不存,南北為相互之交流。隋唐政治,以北統南,而學術則北為南化;故當時佛教,初雖北盛南衰,不久即南方佛教日見發揚,且凌駕北方而上之。
且言北方。隋代復興佛法,常召禪師名德入京。其初,[A143]《十地經論》、[A144]《攝大乘論》學者,多入關弘法,為北朝佛教之嗣續。南方三論、天台名德,次亦奉召入關,南北之關涉漸深。時關中亦有傳譯,如那連提耶舍、闍那崛多、達摩笈多等。及唐初,波羅頗迦羅三藏於高祖、太宗時(六二六——六三三)譯出《般若燈論》、《大乘莊嚴經論》。玄奘法師東還(六四五),佛教界引起軒然大波,虛妄唯識之學說獨步一時,中國固有之佛教為之減色焉。先,奘師學真諦之《攝論》、《俱舍》及舊譯「毘曇」,多有所滯;且聞有彌勒《十七地論》未之東來。慨經論之未全,蘊眾疑而莫決,乃奮志西遊(貞觀元年,六二七)。歷十九年,飽學博聞而歸。譯經長安,朝野景仰,集諸方學德以組譯場,所出千三百餘卷;我國譯經數量之多者,斯為第一。宗護法唯識學,斥流支、真諦傳之無著、世親義多訛;於弘傳世親學,有勝於地、攝二家;唯微嫌偏滯,無以見印度唯心大乘流變之全。奘又繼真諦重譯《俱舍》,又出毘曇五足、《大毘婆沙》、《順正理》、《顯宗》諸小乘論,於是法相唯識之學盛極一時。玄奘逝於麟德元年(六六四),門下三千,達者七十。其中,普光、神泰傳《俱舍》,窺基、圓測傳《唯識》。基於後世傳為正統,述記疏著甚廣,多精博之作,高宗永淳元年(六八二)卒。其學一傳慧沼,再傳智周、義忠、如理、道邑等,繼行於武后、玄宗之世,安史亂後乃衰。蓋奘傳之唯識法相,不僅名相紛繁、重解略行,非華人所好,且以立「緣起不空」、「賴耶唯妄」、「漸歷階位」、「三乘究竟」、「闡提無性」諸說,率違反真空妙有(南)、真常唯心(北)固有之學統。且又譯清辨《掌珍論》,資以評破性空;其門人且阻那提三藏譯性空論,手段暴拙,為道宣等不滿。糅《成唯識論》,以亂西方諸家之面目,資以斥地、攝諸師。以親傳西方真義為藉口,大有統一教界之雄心。終以傳統學者之且攝且破,西來大德之日有異聞;台、賢、禪興,奘學遂無以行世。即其大量之傳譯,雖頗稱精確,而流通於中國佛教者,百不及一,其法運亦可悲矣。
繼奘師而起,與奘學同源異流而力與頡頏者,賢首法藏之弘《華嚴》也。法藏齒輩後於奘師(六四三——七一二),青年志學之時,傳曾參加奘師譯場,以不滿妄心唯識,乃別承地論系而宗《華嚴》。昔隋文帝詔名德入關,如慧遠、洪遵均為慧光再傳,僧休為道寵弟子,曇遷出地論系而南融攝論,並弘真常唯心之學。此系學者,除講學京邑外,多有棲隱終南山者,法藏之學即出此中至相寺智儼也。智儼得法於杜順,問學於至相寺智正,智正乃承慧光系之地論師。法藏承其學,深不滿於時行奘傳之說,因於當時之足與奘傳抗衡者,莫不提掖之;於《楞伽》、《密嚴》、《起信》、《法界無差別》諸真常經論,均為推弘,於傳承真常學之譯師,皆與發生關係。日照(高宗儀鳳初來華,六七六)譯《密嚴》,藏為之疏;且從問性空之學,著《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傳印度中觀家智光之三時判教,以抗奘傳《深密經》之三時,因有所謂「新三論宗」,為華嚴家附習法門。提雲般若(武后永昌元年來華,六八九)出《法界無差別論》,藏為之疏。參助實叉難陀(武后證聖元年來華,六九五)八十《華嚴》、七卷《楞伽》之翻譯,作《華嚴探玄記》及唐本《楞伽玄義》。菩提[A145]流志(武后長壽元年來華,六九二)編譯《大寶積經》,藏亦參預其事。武后一朝之譯師,類皆真常學者,法藏遍為參問,且於間激揚其波。時南方真空妙有之學,亦流入北方。法藏乃立本於真常唯心之學統,綜古傳今說、北有南空而貫攝之,集北學之大成。藏之學,以「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圓常法界心為本。以空有、真妄、理事等,悉為相奪相成交遍融攝而無礙者;明法法互涉、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而事事無礙之法界緣起。較之天台,以輸入日多,故關涉尤廣。然究以學出唯心,於心色之間猶有所偏重;流涉法相,不免繁滯;其靈通玄遠,有不逮學出性空之天台者也。
遠自[A146]《十地經論》初翻,北土即奠定真常唯心之學統。攝論宗來而賴耶說真妄和合;玄奘來而賴耶唯妄;至法藏乃貫攝而敘其淺深,判小、始、終、頓、圓五教,導歸於真妄交融、凡聖不二之真常唯心論。北土之學,至此大成。其地位與南土智者等;法藏之含攝性空義,猶智者之融化唯心義;賢首宗盛而純妄識之學衰,亦猶天台宗立而純性空之說衰。且性空唯名及虛妄唯識之學,被判為「通」、「始」之教,其地位亦相等。至此,真空妙有、真常唯心之真常論者,獨行於中國矣。
北土重行之學派,自三階教被禁而禪宗南行,唯淨土宗盛行。別有律宗之成立、密教之輸入,合而言之,則有三焉。持名念佛往生淨土之說,曇鸞唱之。唐初,道綽慕其行,著《安樂集》。傳之光明寺善導,導卒於高宗永隆二年(六八一),此前三十餘年為其弘化時期。導著《觀經四帖疏》,反對真諦攝論家「別時意趣」之判,念佛「唯願無行」之說,盛唱散善持名,不必禪觀即可往生。主極樂報土、彌陀真身,以抗化土應身之論,乃他力論之極端者。弟子懷感繼承之;略後之承遠、法照(皆玄宗時人)、少康(德宗時),皆其倫也。此宗初即為引攝初機之方便,風從者以虔信為重,不以禪慧稱,姑以導俗而已!
南山道宣律師,頗治佛教掌故,編有《續高僧傳》、《廣弘明集》、《大唐內典錄》等,唯後世則以四分律宗初祖視之。《四分律》出小乘上座分別說系法藏部,初即不嚴拒大乘。唐法礪等雖判為小乘,然此律元匠慧光早云是大乘。道宣折衷之,謂教本小乘、義通大乘,立五義分通之說,後世遵為定論。昔姚秦佛陀耶舍譯出後,未之流行。北土慧光研習弘傳之,即與唯心大乘結不解緣,因唯心論之盛行而盛行。傳至唐初,分流為三派,然宗《成實》之相部、宗《俱舍》之東塔,均以義偏小乘,不為此土根機所尚(前此青眼律師《十誦律》之所以已弘而不永,與後此義淨新有部律之備譯而不傳,亦以此也)。道宣以賴耶種子為戒體,導《四分律》以回小入大,自為判教,具宗派規模,乃得契機而專弘於世。宣曾參加奘師譯場,宜南山律之附唯識以立宗。然中國之言律者,於精嚴自律有可取,於實現和樂清淨之僧制,則殊少成就。且以融通諸部,亦幾乎以義學視之矣。
玄宗之世,開元三密師相繼而東來,中國始有較完備之密教。密教為印度佛教之後期,本於真常唯心之理論,融合婆羅門教「多神」、「祭祀」、「神秘」諸特質所演成者。昔東晉帛尸黎密多等所傳甚略,未為學者所重,密教之特色亦未顯。隋世闍那崛多,所傳漸廣。義淨東還,頗致稱崇。及玄宗開元四年(七一六)善無畏來,出《大日經》,傳胎藏界於一行。後五年,金剛智偕不空來,譯《金剛頂經》,傳金剛界。不空復於開元二十九年航海西行,天寶五年(七四六)返,再輸密典,所出百餘部,卒於代宗大曆九年(七七四),門人惠果等繼續傳播。然唐代之密教,猶係密教前期,最後之無上瑜伽則未及傳譯。密教重於事相,於誦咒、結印、觀想——三密行並重。言學理,則本為真常論者,故傳來中國,即為兩大真常論者所接受。一行之疏傳《大日經》義,以天台圓教義釋之;不空則依華嚴圓義作解。及其流入日本,因有台密、東密之分。
凡此北方佛教真常唯心論之完成,淨土、戒律、祕密三派之發達卓然成宗,悉安史之亂以前事也。唐代至此而衰,北方傳統之佛教亦至此而衰;南學日漸掩蓋北學,北學不得不有資於南學而持續,南北趨於融洽,南學日見其光大矣。
七 新佛教之成長
隋唐五代之南方佛教,凡三變:初凡一百七十年,即安史之亂以前(五八九——七五五)。初以煬帝多住揚都,故得終隋之世,三論、天台弘化彌廣。及唐,以政治重心北在關洛,故南方義學,雖三論盛行,而因循舊說,日失生氣,於是重義學之都市佛教衰,而重禪之山林佛教興;北方則轉為義學之淵藪也。考南方禪風,齊梁蓋寡,迨三論行而禪風漸振。初,「攝山僧詮,受業朗公,玄旨所明,惟存中觀。自非心會析理,何能契此清言而頓迹幽林、禪味相得」[A147]?止觀詮之教曰:「此法精妙,識者能行,無使出房,輒有開示。故經云:計我見者莫說此經,深樂法者不為多說。良由藥病有以,不可徒行。」[A148]三論宗之即教成行,初非名相之學。雖興皇、長干「放言」外弘,而棲霞「得意布」,則「誓不講說,護持為務」[A149]。歷訪北土可、思、邈禪師,相與為兼忘之友。末以「邈引恭禪師建立攝山栖霞寺,結淨練眾,江表所推」[A150],時陳至德中也。陳光大年,慧思師資南下:思住南嶽,智顗東下入天台,慧璀、慧成住枝江,南嶽師資並兼弘禪慧。北土達摩、慧可之禪,承南土禪風日啟義學日衰之運,繼踵南下,乃應時而興。傳三祖僧璨,因周武法難(五七四)而南,四祖道信見之於舒城皖公山。信(約弘法於六二〇——六五一)常住蘄州黃梅,傳說曾東去金陵牛頭山度法融。五祖弘忍住黃梅東山(約弘法於六五二——六七五),門下有神秀,移住荊襄,終且入京洛(弘法期在六九〇——七〇六)。六祖慧能(弘化於六六七——七一三),引之南下韶州曹溪,卓拔於諸家,天下之言禪者,乃群以「南禪」為口實焉。六祖門人荷澤神會(約七二〇——七六一),於洛陽大行禪法,著《顯宗記》,指神秀為漸、慧能為頓,乃有南頓北漸之分。「普寂之門盈而後虛」[A151],乃為北禪所謗,「[A152]勅移往均部……徙荊州」[A153]。安史亂後,神會又復北上而行其道。然慧能門下,別有懷讓於湖南南嶽(七一三——七四四)、行思於江西青原(卒於七四〇年),大闡六祖之道。蘊之深而蓄之厚,輝光法界,非神秀、神會禪之可及也。
達摩禪之漸移而南,即與般若、三論結不解緣:念摩訶般若波羅蜜也——賊圍吉州城七十餘日,道信令「但念般若」[A154];慧能及神會,亦曾令正念摩訶般若。持《金剛般若經》也——慧能「聞誦《金剛般若》」[A155],詢知「從蘄州黃梅馮茂山忍禪師勸持此法」[A156]。說一行三昧也——出於梁曼陀羅仙譯之《文殊般若》,道信之《入道方便門》有之,六祖《壇經》亦有之。三論學者之風從也——衡岳善伏,初從慧璧受「四經三論」[A157],金陵牛頭山法融,初從「三論之匠」茅山明法師學,並轉從道信受法;虎丘山僧瑗,從常樂寺聰學三論,後改宗牛頭;法沖初學於三論師慧暠,後乃改從南天竺一乘宗。或稱南禪為「提婆宗」也。凡此,悉見南禪與般若、三論師之相關。三論宗之「適化無方」、「開道為宗」、「遍呵自心」[A158],確與南禪之風默契。達摩禪以《楞伽》印心,本為真常唯心之禪。及其南下,雖弘忍猶欲繪壁作《楞伽》變相,而實時地因緣,為般若及三論所融,已漸異從來之學。即此真常唯心之妙有,融貫真空,禪風乃至曹溪而煥然一新。南宗為真常唯心論,圭峰判為「直顯心性」宗,確而可信。慧能之說曰:「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A159]而「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A160],尤明示此宗。南嶽得馬祖而道弘,馬祖謂「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A161];又以《楞伽經》為「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A162]。此所以馬祖門人大梅法常謂「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A163];東寺如會則「自大寂(馬祖)去世,常患門徒以即心即佛之譚,誦憶不已」[A164]。青原得石頭而道行,石頭亦謂「吾之法門,先佛傳授,不論禪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即心即佛。……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汝能知之,無所不備」[A165]。其底裡同一真常唯心,而禪風流別不同者,純為時地因緣。泛觀禪風,四祖下牛頭一脈,弘化於江、浙,金陵為南方文化重心,即受般若、三論之影響特深。側重「非心非佛」,圭峰判之為「泯絕無寄宗」也。五祖下神秀一門,化行京洛,即多承《楞伽》之舊統,主「淨諸眾生自心現流……漸而非頓」[A166];圭峰判之為「息妄修心宗」也。繼之,荷澤神會唱頓禪於京洛,然「直顯心性」,微嫌拘泥。故神會答六祖以「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A167],被譏為知解宗徒。圭峰出其門下,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A168],南方以「眾禍之門」調之。獨湘、贛中心之南嶽、青原不偏吳越、不偏京洛,於真心真空,能不落兩邊,中道不住。故或說「即心是佛」[A169],或說「非心非佛」,或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三點如流水,曲似刈禾鐮」,臨機妙用,縱奪自如,不將一法示人,即一切法以為藥用。道信、弘忍、慧能等,導真心禪以入般若之流:以般若烈火,掃封執而蕩名相,直觀於真常妙有之本來。自心即寂即照,即唯心而唯實。夫涅槃佛性,絕相離言,「直得三世諸佛,口掛壁上」[A170],如之何說真說妄、說心說物?實有待於般若之融冶。然待是說非,是去非息,則真常本淨,既不用外求,亦不落造作;苟能領宗會意,當下即是。其禪風以融般若、三論之意,故即遮遣便是表顯,說即心即佛,猶是「黃葉止兒啼」。輕禪坐而重慧悟,昔謂「凝住壁觀」,今則「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A171]?「道在心悟,豈由坐耶」?昔謂「藉教悟宗」,今則教相名言是分外事,其極至於「不立文字」。昔須「順物」、「護嫌」,今則臨機大用,適化則宜,浸假而「呵佛罵祖」、「斬貓殺蛇」無非是道。反觀化行北土之神秀輩,適化真常唯心之故鄉,資持《楞伽》,修習壁觀,為帝王所崇,而終不能越江南一步,且以滯相漸悟見斥,絕傳於安史之後。然則南禪之光大,其故蓋顯然可知矣。「即心是佛」,以北方之真常唯心為體質;「無心為道」,以南方之妙有真空為莊嚴。本精嚴篤實之北方精神,融高簡空靈之南方風味,適時而起,乃能使天下學者輸心以從。
達摩禪行於南土,得曹溪而其道大行,煥然一新,然論其宗本,猶是達摩之道。尋達摩所傳入道之門,「理入」為本,首在發明眾生真淨本然之心性;「行入」則本此性淨之玄悟,鑒照於動靜語默之間。舉心應事,「與道無違」,不為怨苦、幸樂、欲求所轉——即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如迷心逐物,即成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矣。若息心忘緣,則是稱法之行。達摩之道,以慧悟導行;南宗之「唯論明心見性」,「貴子知見,不貴子行踐」,實師此意。凝住壁觀,資以為入理之門,意在悟而不在靜。神秀之門,以坐禪為教,或不免失意,宜南禪斥之。以理入為門,悟眾生同一真性;一往而論,並稱頓悟。其深悟玄微者,語默動靜,無不「冥順於法」;不見一法出法性外,此中有何階級?《楞伽》曰:「無所有何次?」[A172]以此,南宗主頓悟頓修。彼主歷別修證者,蓋是理事未融、悟之不徹,因目為漸悟。石頭《參同契》曰「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A173],其言是也。達摩之《楞伽》印心,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A174]。「藉教悟宗」者,領宗會意,得意則忘言,本非章句名相之學。法沖謂「言說已麁,況舒在紙,麁中之麁矣」[A175]。此所以「魏境文學,多不齒之」[A176]。是則南宗之薄名相,實承北土之緒;而北方《楞伽》師資之文記紛陳,轉非達摩之本矣。道入南方,融冶於真空,時節因緣,禪風不無特色,然不得以新創或別祧視之。
慧能開百世之風,為唐宋來佛教所宗歸。論其天竺之源,本諸達摩;論其流行於中國,則上承北土。南土本真空以融妙有,北方本真常而闡唯心:此兩大學統,相參雜而究異其致。以此論南禪,則雖曰兼冶南風,而不失真常唯心之本,乃北學大成於南方,非自南朝學統中來。昔道安、慧遠之門,博洽多聞,玄思卓拔,教觀相資,幽居恬淡,有高士之操。南朝佛教承其風範,攝嶺、天台為能繼其美。北土義學,引以為典則而玄思不及,賢首差近之。持此以觀南禪,則迥乎異矣。禪者朴質,非博雅多聞;彼文采斐然,詞章可觀,而此則代以語錄。禪者妙悟,道自家胸中物,非玄思卓拔之謂。禪者自居宗門,直探自心,不隨文教,非教觀相資。禪者頭陀精進如田舍郎,非幽居恬淡之高士。是知慧能之禪風,絕非廬山之舊也。彼上承漢、魏之兩晉佛教,以中原擾攘,日以南行;名僧碩德,率中原之秀,受玄學之熏染極深,道安、慧遠之風得諸此。中原以士族南行,民情漸朴,義解雖不及南方而篤行過之。若禪、淨土、普法,凡此以篤行為宗而著特色者,並孕育於北方。達摩之禪,蓋亦陶冶於篤行風尚中者。北土稍嫌板滯,「摩法虛宗」,未能光闡。一旦道入南方,化行於湘、贛、閩、粵之山地,民情朴質而敏悟,其道乃如日中天。若以慧能之禪承安、遠之緒,視為中國佛教一貫之統,失之遠矣!
次,會昌滅法以前,其間凡九十年(七五六——八四五)。天寶亂後,南方之禪大弘;雖仍以湘、贛為中心,而影響頗及於北方。六祖門下之荷澤神會、南陽慧忠(肅宗時入京,七六〇頃);南嶽懷讓門下馬祖弟子懷暉及惟寬(憲宗時,八一〇頃),並奉詔入京。其化行北土者,亦不乏其人。於此時,義學之昌明,亦有可言者。天台宗自章安以後,門庭式微,遠不如三論。歷百年,始得荊溪湛然復振之。湛然吳人,生於睿宗景雲二年(七一一),師左溪玄朗,慨然以天台之中興自任(卒於德宗建中三年,七八二)。於智者著述,均為疏注;對北方盛弘之真常唯心論,能用以立自破他。天台為教觀雙具之學,故於當時離教之南禪,間致抨擊;於玄奘之唯識宗,作《法華五百問》以難破之;於賢首之華嚴宗,於所作《金剛錍》等亦有所批評;於「無情有性」、「性具善惡」諸義均特為發揮,表彰天台之勝義。智者之學,藉以弘傳後世。以南方禪學及天台之弘通,集北學大成之華嚴宗,亦一時中興。華嚴初不如天台之久衰,唯法藏弟子慧苑頗變師說,清涼澄觀起以正之。觀,越州山陰人。生於天寶初年,卒憲宗元和間,弘法於德宗之世。年齒後荊溪二、三十年,且曾從之習天台止觀(大曆十年,七七五)。澄觀兼綜博學,如相部、南山之律;金陵玄璧、剡溪慧量之三論;荊溪之天台;南北之禪理,無不綜習。從杭天竺法詵習《華嚴》,因服膺賢首宗。後遊五台、峨嵋,禮文殊、普賢,再還五台山,作《華嚴經大疏鈔》(七八四——七八八)。後奉德宗召入京,參預四十《華嚴》之譯場(般若三藏於貞元十一年出,七九五),力闡賢首宗義於西京。然以參學南方,頗融南學。說「性惡不斷」有取於天台;責慧苑而崇賢首,則有見南方頓禪之盛行,不能忽視或拒絕之也。其弟子圭峰宗密,更進而唱「禪教一致」,為《圓覺經》作疏,彌見南禪之宏偉,影響北方之深而切也。武后之世,傳般[A177]剌蜜帝譯《楞嚴經》,房融曾為潤色;或曰房融作也。後有佛陀多羅出《圓覺經》;或曰禪者作。二經並於奢摩他、三摩鉢底外,別立禪那為第三,義理亦相通。此二經與《起信論》為華嚴家所宗奉;台、禪二家亦重之,為此後中國佛教之要典。荊溪之興天台,多扶智者本義。清涼、圭峰,則於天台之圓、南禪之頓,不能不變本以相從;雖融會更多,而已成南主北從之勢矣。
自會昌法難至五代,為第三期,凡一百十餘年(八四六——九六〇)。會昌以前,南禪猶偏弘於長江諸省;中原兩京,多為唯識、賢首二宗之化區。逮唐武法難起,遍及南北,北方之義學遭毀尤甚。獨南方之禪者,簡默無資於典籍,林間水邊均可以參證;能遠禍,因得僅存而獨弘。且以禪者本頭陀苦行,闢野開荒、行水擔柴以自食其力,無待於信施。適應環境,足以生存,而況禪道之高簡篤行,能總貫南北之學要乎?禪宗要義,不外體般若遣相之旨,以禪之直觀,證會事事物物常住本淨之真相。然以不依典籍,全賴師承,融鍊陶冶於尋常行事應對間,故傳授者之行為性格,大足以影響一切。即因其教導之作風不同,而派別生焉。唐武宗時,靈祐禪師承百丈之法,設化潭州大溈山,於宣宗大中七年(八五三)卒。傳袁州仰山慧寂(卒於昭宗大順元年,八九〇),是為溈仰宗之祖。僅三、四傳而絕,為五家宗派之最早者,所化偏於湘省。其禪風「方圓默契」,師資濟美,所謂「父慈子孝,上令下從」[A178]也。有九十七圓相,南陽忠國師(六祖門人)以授耽源,耽源傳仰山,為一宗特色。次則義玄禪師,與溈山同源百丈,經黃蘗希運而至於玄,成臨濟宗。玄為曹州南華人,得法後北上鎮州,居臨濟院,卒於懿宗咸通八年(八六七),為南禪廣行北土之始。其禪風,以「棒喝」見稱,峻烈莫甚。於五家中傳燈最盛,至北宋,且分流為楊歧、黃龍二派。與臨濟義玄同時,有良价禪師。其師承與溈仰、臨濟別系,乃自曹溪能、青原思、石頭遷、藥山儼、雲巖晟相傳而至价。价居江西瑞州洞山,門下本寂居曹山(在江西臨川)、道膺居雲居(在江西南昌),皆晚唐人(洞山卒於懿宗咸通十年,八六九;曹山、雲居同卒於昭宗天復元年,九〇一),是為曹洞宗。其禪風回互丁寧,親切綿密。有「寶鏡三昧」,以重離明悟境,頗重傳授。曹山一脈斷,賴雲居門下單傳,僅免於絕,後至南宋而興。是三家,皆起於晚唐;餘雲門、法眼二宗,則起於五代。先於南嶽懷讓下出馬祖道一,道一下分二支:一為百丈懷海流而為溈仰、臨濟,已如上述。一為天皇道悟,經龍潭崇信、德山宣鑑而至雪峰義存,居閩川(卒於九〇八)。文偃禪師得法於義存,南居龍州雲門山,大開化業,為南漢主所重,卒於五代之末(九五〇),是為雲門宗。其禪風,如奔流突止,頗為急切,蓋有承於德山遺範也。初唯化行於粵,後漸北來江、浙。北宋時,入汴京與義學僧競弘,盛極一時。五宗之中,法眼最後起,與雲門同出雪峰,經玄沙師備、地藏桂琛而至清涼文益,為此宗開祖。居金陵,南唐王李昇重之,卒後謚號法眼,因以名宗。其禪風先緩後激,古稱巧便。一傳天台德韶;再傳永明延壽(卒於宋太祖開寶八年,九七五),著《宗鏡錄》百卷,導唯識、賢首、天台教以歸宗,集禪理之大成。又以禪融淨,開後代禪淨一致之風。其法嗣早絕此土,轉繁衍於高麗。凡此五家,悉出南嶽、青原下,為後代禪者之所謂正統,論禪者尚之矣。勃起於晚唐、五代之間,睥睨法界,大有禪宗以外無佛教之概。昔晉之衰,五胡亂而佛教南;今則以唐之衰,五代亂而佛教南。自後,佛教中心常在南方,北方已不復有為。然南方佛教,亦日以頹矣。
八 南北東西與中華
隋唐五代三百七十年之佛教,南北異勢。關洛中心之北方佛教,固承北學因隋、唐統一而大成者,然印度新新不斷之輸入,亦有以致之。蓋當佛元十世紀,印度佛教界空有共諍:唯識如安慧、陳那、護法,中觀如清辨、月稱、靜命。不特唯識與中觀諍,性空與不空諍,而中觀、唯識,亦常自相諍論。影響及於中國,如玄奘之譯《掌珍論》,奘門之阻那提三藏譯性空論,是唯識與中觀之諍。如玄奘糅譯《成唯識論》,難破流支、真諦之學;法藏助日照譯《密嚴》,助實叉難陀譯《楞伽》等,傳房融潤譯《楞嚴》,是並唯心論之自相諍論。日照三藏之傳智光三時教,則真心者借性空以抑妄識也。在印度,性空、唯識共諍於真常唯心日盛之秋,性空濫於真常,唯識入於唯心,乃完成真常唯心之大流。融真俗內外邪正,密教乃起而統一法界。影響及中國,則玄奘之唯識雖以破性空、難真心而突起,然譯籍之不斷輸入,固無一非真常唯心論者;真常唯心論之賢首宗,因代奘學而大成。開元三密師之來,密風大熾,則亦如奘傳唯識學之直承印度佛教而自成一宗者。長觀曇無讖之譯《涅槃》,乃至不空之譯密典,即足以見印度後期佛教流變之概。北學自此而衰,此與西方佛教之衰落有關,尤與北中國之衰落有關。唐代,先之以浮文,繼之以兵革,中原殘破已極。條理嚴密之北方佛教,乃日見衰頹。且以無著、世親系之唯識,嚴密而過於繁瑣;其傳來中國,又未嘗消化融通,未能於中國學術界生根。不如賢首家之有取於南學,盡力於儒、道思想之融通簡別,猶得傳續至今。時北方篤行之教,非淨土即祕密,渴仰他力之呵護,以求福樂莊嚴,宜其無以挽此頹運也。
南方佛教則反是,禪者不隨中國政治之興衰而興衰,不以印度佛教之沒落而沒落;本其自得於佛法者,開闢新園地,深耕厚植,收穫豐盈,為中國佛教放一異彩,與台、賢並稱。初以北方士族南下而創開之南朝文物,貴族之臭味重,於傳統文化有素養,而失之不務實際、玄虛驕侈。相應於此之南朝佛教,類玄思深遠而篤行精神不足。隋一天下,南方之士族盡,有文化素養者流落民間,後進民族乃受文化之陶冶而興。時長江下游,多南朝遺風,文化之素養高,競趨於詞章仕宦。湘、贛、閩、粵、浙東山地,猶在文化漸啟。北宋之嶺南,猶鮮習舉業;韓愈謂閩人舉進士,自歐陽詹始。是則天寶至五代之世,東南山地,文化猶陋。於此時,達摩禪自北而南,化洽邊荒,乃創開「南方宗旨」。南禪之興,固有資於融冶真空,而佛化此新進南方民族,普及農工,引起佛教之革新,則所關尤切。考六祖以下號為南禪正統之著名禪匠,其生地與化區,十九在南方山地。
凡此諸德之可考見者,多出素族,如慧能擔薪市售以養母,崇信為渚宮餅師兒;多不識字,不識字者,凡於固有文化缺乏了解者即是,不必目不識丁,如三峰譏密雲不識字,密雲非不能作文也;多童年入道而未嘗歷遊於講肆。以是,於中國文化及佛教傳統之素養,頗嫌不足。彼等適應山林農村而展開之平民佛教,妙在能不為層積之文化堆所拘縛,直探佛道於自心;其弊則不能如達摩之「藉教悟宗」[A179],甚且鄙視經論學術,譏識字者為只可作「鹽鐵判官」[A180],譏讀經者為「鑽他故紙驢年去得」[A181],高唱「不立文字」。反之,其成為禪宗旁支之名匠,則多為學有素養者,如牛頭法融「學通經史」[A182],北宗神秀則「少親儒業,博綜多聞」[A183]。六祖門下之讀書人,亦所傳不盛,如荷澤神會之「傳授五經,克通幽賾,次尋莊老,靈府廓然,覽《後漢書》」[A184];永嘉覺之精天台;印宗之講《涅槃》。此樸質力行之大眾佛教,凌駕博雅之學者而上之;於文風纖靡之中國,予以甚大之影響,導出兩宋樸質謹嚴之理學。然禪者質而不文,漠視經論,不知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本身日流於空疏,乃為後起文質彬彬之儒者所抑。衡以聖教,有可議焉。南禪學養不足,末流有狂放空疏之失,然當其盛世,禪者風格之雄健夭矯,雖「龍象蹴踏」、「天馬行空」,曾不足喻其萬一。禪者信「自心作佛」、「直下承當」,於本淨心性之「妙用恒沙」、「本自具足」,確能見之切而信之篤。自信則自尊,乃有「大王莫受外國人謾」[A185]之說。悟者自心即佛,故「不立佛殿,唯樹法堂」[A186]。不勞外求,宜其聞念佛聲,飭人以水洗禪堂。真常之道,在平常日用間,於是乎呵斥神奇,如南陽忠責西天大耳三藏,謂「野狐精!他心通在什麼處」[A187]?黃蘗呵躡波僧云:「這自了漢,吾早知當斫汝脛。」[A188]此若在流支、真諦門下,即何能如此。禪者以法化「務其宜」[A189],故「別立禪居」[A190];「一日不作,一日不食」[A191];「齋粥隨宜」[A192],「務於節儉」。若印證於印度佛教,則禪者之風格,且凌駕從小向大(雞胤部)、從空入中(如世間樂見比丘)之先導者而過之。南禪以湘之南嶽,贛之南昌、安吉為中心,或東南移而入閩、浙、粵北之山地,或西北向,自澧州渡江北上荊、襄、南陽而化行於河洛,作興人才,陶鑄賢聖,而後有自信、有理想,重道學、薄文章,謹嚴樸實而勇於革新之南中國精神鬱然而興,導達中華,為千年來國族生命之所繫。此國族精神之新生,求之於八百年來(黃巾亂起至宋平北漢)之北方經學、南方玄學,並不可得,而唯得之於三百年來(自唐中宗至宋初)日見弘大之南禪。南禪之化行南國,是中國史上一等大事,何竟不為學者所重?豈不以儒者固蔽、禪者不文耶?總之,南禪得雄健精嚴、淡泊篤行之佛教精神,自得於心,無累於物,源流渾渾,磅礡盈溢,雖病其學養不足,終不失為第一流之真常論者也。
次論東西相通:隋唐之中國佛教,不愧為佛教第二祖國,為佛教之繼承光大者。蓋中國佛教至此,雖猶虛懷若谷,不斷自印度輸入新創唯識及密宗,然台、賢之融貫,禪、淨之簡易,融冶中國精神之中國佛教已確乎不拔,有非印度佛教所可及者。時以國運隆盛,東西大通,求法弘法,往來頻繁。自中國承受佛法於印度言之,則西僧之來華弘法者,以實叉難陀、菩提[A193]流志、不空為著。《華嚴經》之再譯、三譯(《華嚴經》圓融廣大莊嚴,所謂「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A194],故與隋唐文明之兼綜博洽,特相契合),祕密典之傳入,則其譯業之重要者。唐僧之西去求法而成就最大者,首推玄奘、義淨。玄奘廣譯經論,大弘瑜伽、唯識、俱舍、因明,於此後之中國佛教,雖未能奪真常唯心者之席,而「唐僧取經」之深入人心,影響不為不大。作《大唐西域記》,尤為研究印度史地之希有要典也。自中國弘播佛法於世界言之,則嘗西行於突厥、回紇,惜未能大通。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西藏(六四一),中國佛教隨之而入。其中禪宗之傳入,且嘗一度為西藏佛教之宗。唯以西藏密邇印度,遠隔中原,迻譯經典,多直取於印度;印度為佛教祖國,宜西藏佛學者有重印輕華之感。故唐祚漸衰,中國型之佛教,即為印度後期佛教所奪;然漢藏之關涉,始終以佛教維繫其間。又玄奘之西去印度,見重於那爛陀寺。傳說曾轉譯《起信論》為梵文,作《制惡見論》及《會宗論》,於曲女城立義十八日,竟無敢責難者:中國學者之在印度,已不限於承受,足以見中國佛教之盛矣。然中國佛教之西行,不如東化之有成就。佛教東行,初見於東晉之末。梁武時,三韓佛教漸行。唐興,新羅、日本之學僧遠來遊學,於我國大乘八宗、小乘二宗,並承受而還化於彼邦。日、韓文明之大啟,佛教與有力焉。時東僧來學,政府多予以方便(渤海建國於高宗時,亦大有佛法)。華僧之東行弘法者亦多,如道璿之齎華嚴宗章疏,鑑真之傳《四分律》及天台宗章疏去日本。就中,鑑真之東行,經十二年,遭大難六次而後達,為彼邦王臣所尊迎,錫「大和尚」之號。其勇於弘法之精誠,與玄奘之西行求法,實不相伯仲也。隋、唐之隆盛,承北朝之緒,融合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而冶於一爐;亦即漢武以來,擴大中華民族之國防邊緣、文化視野,經無數之波折而到達融合成功。於此而為文化之聯絡、克盡融洽萬邦之職者,允推佛教。當隋、唐之盛世,亦唯佛教文化之圓融貫攝,乃足以應其汪洋之量也。適應此不同民族文化之融合,佛教乃有四大名山之成立:普陀山之於日本(梁貞明中,日僧慧鍔開山);九華山之於新羅(唐高宗時,新羅僧地藏開山);五台山之於北狄(五台久為名德所居。後宋太平興國五年,九八〇,往[A195]毘鄰大遼之五台山,造金銀銅文殊像及萬菩薩像,於五台重修十寺,並意在撫邊);峨嵋山之於吐蕃、南詔:蓋佛化中國之新四岳也。以中國佛教為中心之東西大通,為隋唐五代(宋代猶爾,唯規模漸小)佛教之特色。
再論與中華固有文明之關涉:南方佛教,素與國族文化融洽相安,至唐代,且已適應樸實之南中國,直探釋迦之本懷,創開南方宗旨,為未來新中國文化奠其根源。北方佛教則不無抑揚起伏之勢,然隋、唐盛世,佛教固登峰造極而睥睨神州,儒、道卒莫可如何也。隋文帝受北周之禪,南滅梁、陳,撥紛亂而開一統,為佛化仁君。佛教之來中國,適東晉以下,政亂時荒;北方之佛教界實有佛化致治之願望,期得如阿育王者出,興隆三寶,施行仁政,以登斯民於康樂。傳為竺法護譯之《申日經》(非也,應出苻姚之世)云:「我般涅槃千歲已後,經法且欲斷絕,月光童子當出於秦國作聖君,受我經法,興隆道化。」[A196]月光童子出世之預言,於北朝流行頗廣;《首羅比丘見月光童子經》及《鉢記經》,並記其事。月光本西竺德護長者子,而北中國之佛徒,乃託之以寄其佛化治國之宏圖。隋文帝出,乃一慰佛徒之心;觀隋世那連提耶舍之再譯《德護(即申日)長者經》,乃曰「此童子……於閻浮提大隋國內作大國王,名曰大行」[A197],可知之矣。文帝長養於尼寺,虔信聖教,自謂「我興由佛法」[A198]。周武帝崩,即慫恿宣帝復法;及受禪,乃立僧統、度僧尼、修道場、寫經造塔,力事振興。開皇七年,詔高德六人入京弘教。文帝深受佛化,王室儉樸,能以身為天下則;秉佛教正法治世精神,施為仁政,德化於民。時高熲等並深信佛法,君臣濟美,宜其國計充實,民俗富阜,為治史者所豔稱。惜乎煬帝為南風所染,不能濟其美也!楊隋以「興由佛法」,因以佛化佐治而薄儒文:開皇中,禁斷文筆浮詞;仁壽二年,詔減國子學生,留七十人,太學四門州縣並廢;道流更不足言。唐代隋興,以道流偽言李耳為唐先祖,因特尊道教。其初頗思抑佛,然佛教理致深玄,教化普及,有其本身不可抗之力量,帝王亦僅能貶流一、二抗辯之僧侶,以命令定三教之席次以尊道教而已。至於造寺、度僧、譯經,則高祖以來,迄未嘗有間。自玄奘回國(六四五),法運轉盛,佛教有助於華戎混一之大帝國,殆已為政府所覺識。高宗頗崇佛,建慈恩寺、西明寺等,迎佛骨於禁內,鐫八十五尺之盧舍那佛於洛陽石門山,至名其子為佛光(即中宗)。則天皇帝曾出家為尼,於佛教尤多弘護。則天以女人稱帝,開中國史上空前絕後之奇蹟,實佛教有以助成之。《大雲經》有女王王閻浮之預言,法朗等因為之重譯,菩提[A199]流志亦譯《寶雲經》以潤飾之。頒《大雲經》於天下,以明女帝之王中華,遠符佛之預記。「天冊金輪」之稱,義取於此。則天帝移唐祚十五年,革龐大帝國之命若烹小鮮;雖以繼承問題不得解決,中宗復辟而唐祚復延,然當時亦無人議其篡逆。佛教之普及深入,獲得高度之崇信,可於此見之。玄宗特重道教,然崇奉密宗不衰。迨唐政漸衰,元和以下,排佛之說漸張;至武宗,佛教乃為道流所譖而被毀。時佛教雖曰內因於僧尼之多、寺塔之盛,外緣於道流之譖謗,然武宗之時天下僧尼二十六萬餘,以視周武滅法時之減三百萬,其數並不過大;究其根原,則實為國勢衰危所引起之排外運動也。國家貧弱,有感於壯丁及經濟之不足,乃注目於佛教之財產及人口。且當國勢阽危,學者多有懷古之情;佛法西來,乃為狹隘之國粹論者所嫉。武宗重事功以圖存,故為道流所惑,下毀佛令,且廢外來之一切新宗教。然唐武僅予佛教以重大之創傷,佛教卒不能毀,亦無補於帝國之危亡。不知晚唐衰亂,病在藩鎮割據、宦官弄權、文士朋黨,不在佛教。反之,中國文明之再建,卒由南禪導發之也。佛教經武宗之厄,當衰亂之運,已遠非中唐之比。繼以五代遞興,世亂如麻,中原殘破,章疏多缺,人情蕭索,佛教乃益陷衰微。周世宗不知崇本,徒急事功,顯德二年(九五五)又下破佛之令。雖法難不及於南方,而北中國之佛教,已精華盡失。越五年,周禪於宋,佛教又復興矣。
唐代不以儒術致治,經學亦無光彩。其文士之不甘流於浮薄者,多傾心佛宗,如蕭瑀、宋璟、張說、裴休、梁肅、王維、白居易、柳宗元、李翱等。其自視為儒家而闢佛者,有一韓愈,然愈一詞章仕宦之士耳,於儒學所見殊淺。初闢佛老,而一貶潮州,即與禪者大顛相往還,其後且以服金丹聞。初與弟子李翱約共闢佛,李翱見藥山而歸心,作《復性書》,為宋學開其先河,愈因有「翱且逃矣」之嘆。「儒門淡泊,收拾(人心)不住」,隋唐學術,固以佛法為主流而百家共存者也。
九 佛教在平流起落中
宋受周禪,歷元明至盛清,八百年之中國佛教,雖大體日衰而緜延不絕。其間,北宋一代(九六〇——一一二六),佛教復興,且將追中唐之盛。次自南宋以迄明之世宗(一一二七——一五六六),為中國佛教平淡晦昧之期。次自明穆宗至清乾隆(一五六七——一七九五),佛教又欣欣向榮,唯衰落過久,又不逮北宋之盛矣。
宋太祖統一宇內,志興文教,於佛教信奉頗篤。建國之年,即詔除周世破佛令。開寶四年(九七一),詔於益州雕《大藏經》,為我國全藏刻版之始。世局略定,印度譯師又來,帝且資遣行勤等百餘人往印求法(乾德三年,九六五);此土義學,亦應運而興。宋初,梵僧來者頗多,其傳譯有名者,有天息災、施護、法天(太宗時)、法護、日稱(真宗時)諸人。華僧惟淨等,奉詔習梵文,襄助譯事,終且自行出經。綜宋代所出,亦近千卷。時屆印度佛教之末期,故所譯繁碎,且以密典之傳譯為多。當時,依密壇設譯場,遵儀軌為譯制,祕密色彩甚濃。然以神祕欲樂之教,不合此土所好;作風平實高簡之禪宗又極盛,故不能見重於時,且有譯出而詔令毀禁之者。宋代傳譯,大抵承開元餘緒,而影響則遠不及也。時中國佛教猶能外播,西夏既六賜藏經,北遼法事亦盛,甚至有「遼以釋衰」之評。海東學者猶多來學,唯不逮隋唐之盛耳。
北宋復興之佛教,唯台、賢、律、淨四宗,禪宗則本自流行。餘三論宗已絕;唯識法相之行於中原者,餘光黯淡且息;祕密宗「但存法事」,如瑜伽燄口之類,已無登壇灌頂者。當時佛教,隱以南方為中心,五宗競化,又隱分二流:一、以禪之篤行為主而助以賢首之教;二、以台之教學為主而助以律、淨之行。亦即南方真空妙有(台)與真常唯心(禪)之兩大流也。禪宗為晚唐來中國佛教之正統;北宋上承五代,傳燈不息。五家宗派中,溈仰早絕,法眼衰微,曹洞單傳而已,故「雲門、臨濟二宗,遂獨盛於天下」[A200]。其時,雲門尤人才輩出:雪竇重顯之《頌古》,明教契嵩之《輔教編》、《傳法正宗記》,佛國惟白之《續傳燈錄》,並著名於時。東坡所參之祖印居訥、雲居了元,並出雲門。折歐陽修、李泰伯闢佛者之心者,初傳禪法於汴京者,即此雲門禪匠。宋室南渡,雲門之道遂微。臨濟宗於五代宋初,漸自冀、豫之間,移其重心於豫西,化行汝洛,左晉右楚而面中原。於仁宗時,分黃龍、楊歧二家。黃龍派多化行湘、贛,楊歧派則自宋室南渡法嗣遍江南而大盛於江左。禪為真常唯心學,與賢首宗本同源異流。禪之法眼宗,既有取於華嚴教意;賢之圭峰宗密,亦主教禪一致。迨宋初,賢首宗之復興,亦得力於禪。仁宗時,長水子璿(浙江嘉興)初學《楞嚴》於秀州洪敏,次參禪於瑯玡慧覺(臨濟宗),瑯玡囑以「汝宗不振久矣,宜勵志扶持以報佛恩」[A201],因專弘《華嚴》,為《楞嚴》、《起信》作疏;門徒及千,以晉水淨源為能繼其志。淨源住杭州慧因寺,高麗僧義天來質疑,攜有《華嚴》諸書,賢首宗義乃得重光。此與天台章疏之還自高麗,情況相若。源研習弘揚,四方學者宗之,稱為賢首中興。然實依傍禪宗,維持餘緒,不能有所發揚也。
北宋佛教之復興而差強人意者,天台之中興也。五代時,錢氏據兩浙,歷代崇佛法。第五世忠懿王錢俶(九四八——九七八),遣使致書高麗求取天台諸章疏;螺溪義寂(天台)得而研習之,智者之學,因以重光此土。寂傳寶雲義通(甬),再傳四明知禮(甬)、慈雲遵式(杭)。當太宗、真宗之世,斯學頗著弘揚,因有山家、山外之諍。山外者,出慈光志因門下(志因與螺溪義寂為同門)。引起此諍論者,為慈光晤恩及門人源清,再傳之孤山智圓、梵天慶昭;螺溪下之學者,亦有人助之。其說判別事理,以心為本,以色為末。三千性相,事也;一念能具足,為三千諸法建立之所依者,理心也;色則不可言能具三千。於是見之於修證,則分別真妄,直以真如心為觀。此蓋遠承荊溪來之融攝《起信》,深受真常唯心論之影響者。山家者,知禮承螺溪、寶雲之學,得智者章疏而遠推其本義,乃與慈光流所見不同。持心色平等論,同具三千,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法法即空即假即中,故於觀行,即於介爾妄心下手,不用別求真心。此諍論也,辨難往復,延續數年,誠當時之大事。參與諍論者,皆學德兼優,著述弘富,略可擬於隋、唐。山外不數傳而絕,知禮門下綿延至今,為台宗正統。天台為南朝學統之大成,精嚴博雅,教觀並重,與北學之真常唯心本自不同。故當其復興,既排山外雜於唯心之異計,亦與禪者有諍(延慶與天童諍,地方官且為之和解)。禪宗長於篤行,易為普及,唯末流多失之狂放不檢,天台學者因扶戒律。然台學博洽深玄,普及為難,乃特弘禮懺、念佛以助之。仁宗時有允堪智圓,於南山律宗諸作皆為之注,以《行事鈔》、《會正記》為著。略後,靈芝元照(杭)繼之,注南山三大部,以《行事鈔資持記》見稱。元照多引天台教義以釋律;其翻刻《慈愍三藏文集》,明禪與教、律一致,亦與台宗學者之弘通念佛同。北宋律宗之應運中興,蓋助台而抑禪之狂放者也(因刻《慈愍集》,為禪者控之於有司)。四明下有南屏、廣智、神照三家。神照一家,慕廬山之風,結白蓮社,特弘念佛。廣智家之圓辨道琛,人稱其中興四明之道,月結淨土繫念道場,不期而至者常萬人。再傳石芝宗曉,編《樂邦文類》,尤有名。此後台宗學者多兼弘念佛,不僅神照一家為然也。時蓮社念佛之風,深入廣被,不讓禪宗。太宗時昭慶(杭)省常與宰相王旦等百三十人結蓮社,比丘凡千數;仁宗時有汴京淨嚴與宰相文彥博等結社念佛,僧俗預者十萬,如此者非一。台家秉精深博雅之教學,嚴之以律行,趣之以淨土,宛然東晉廬山之風也。智者有《法華三昧儀》、《方等三昧儀》,蓋本五悔法而以之策導觀行者。四明中興,於此用力頗勤。真宗天禧元年(一〇一七),四明結十僧修法華懺三年;復修大悲懺三年。其著作有《修懺要旨》、《金光明懺儀》、《大悲懺儀》。乾興元年(一〇二二),慈雲遵式亦為國修懺,著《金光明護國道場儀》上之。念佛禮懺,乃與天台結不解緣。初唯以之自行、共行;迨代平民禮懺念佛,乃變質而與密宗末流之應教相合,為中國近代佛教之大病。
南北兩大學統,初以天台、賢首集其成;南重義學,北重實行。及北方佛教墜緒,乃一轉而為天台與禪宗之抗衡。賢、密與律、淨,隱為二流而離合其間,此北宋佛教之概也。北宋佛教猶有唐風,及徽宗惑於天師道,政和六年(一一一六)燒毀經像;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詔令道化佛教,使佛菩薩及僧尼皆從道教儀相。歷一年餘而復,影響不淺。後九年,金人執徽、欽二帝去而北宋亡。宋室南遷,國事日非,佛教亦轉趨微弱矣。
上自南宋,下迄晚明,佛教義學各宗,殊尠名德,唯禪宗獨弘。時溈仰、雲門、法眼三宗已絕。臨濟黃龍派漸衰,楊歧派弘播日盛,因而進為正統,復臨濟本宗之稱。楊歧再傳五祖法演下,出佛鑑慧勤、佛眼清遠、佛果克勤;當宋室南移之際,其道大弘。佛果克勤下,出虎丘紹隆、徑山宗杲,以江浙為中心而流布諸方。元明之際,有高峰、中峰,猶能主持一代宗風,餘則延續而已。微弱單傳之曹洞宗,有芙蓉道楷者(入寂於徽宗重和元年,一一一八),值毀法之亂世,曾被逼易服而流於緇州,困苦備嘗,然曹洞之道轉得自此而行,「尤盛於河北」[A202]。宋、元之交,萬松行秀為耶律楚材所崇信,受請作《從容錄》,頗有名。其門人少室福裕,所弘尤廣。時佛教全為禪宗領域,而禪宗又為臨濟、曹洞二家平分,有「臨天下,曹半邊」之稱。曹洞自江西而移化於北方;臨濟則自北方而移化於江左,南北交流,相映成趣。湘、贛為禪宗故鄉,然自曹洞北移,臨濟黃龍派又南化而不久,禪宗重心偏在江、浙,不免文弱,宜其非晚唐與北宋比也。
南宋之初,以國用不給,佛教之處境稍苦,如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釋道納丁錢;二十一年,毀廢寺以瞻學費;二十八年,籍佛像鐘罄以鑄錢。迨蒙古入主,佛教備受尊護。然時衰教惰,佛教無光彩可言,唯得帝王之護而屢次燒毀道經(憲宗五年至世祖十八年,一二五五至一二八一);編清規而頒行天下;禪教共諍於帝前;此外則有喇嘛教之流入。元世祖未即位前,征西藏,乃信奉西藏之佛教——喇嘛教,識薩迦派僧癹思巴。及踐祚,封癹思巴為國師,賜號大寶法王,以全藏為俸爵。癹思巴為作蒙古新字,以譯《大藏經》。泰定元年(一三二四),且為之立祠比孔子。此後薩迦派世為國師,襲其爵位,於是西藏開政教一致之局。西藏喇嘛於時挾祕密而入:王室佛事所費,佔政費之泰半;祕密欲樂之道,穢亂宮禁;跋扈驕縱之弊,實從來所未有,卒以速胡元之亡。喇嘛之祕密教,雖受元室崇信,究以不洽國情,僅能行於宮幃官府之間。明太祖逐元而還我河山,嚴禁祕密教之流行,中國佛教及社會賴以清淨,可謂真能護國護教者!原西藏佛教,始於唐貞觀中;以藏文譯經,卓然自立,與華文佛教並峙。約唐武宗時,西藏佛教被毀,北宋初復興。以元帝之特護薩迦派,政教合一,日見腐化。有宗喀巴者(一四一七——一四七八),扶戒律以節制神祕欲樂,重教學,漸入以糾正狂密之躐等。其道大弘,漸為西藏佛教正宗。然以神祕欲樂之道為究竟無上,則西藏各家所共信也。西藏之喇嘛教,初唯行於康、藏、青,至元而行於內外蒙,至清而流入東北。川、滇之西陲及冀、晉之北鄙,間亦有之。此在今日,喇嘛教亦中國佛教之一流,然今所不能詳也。
明太祖朱元璋,初出家為皇覺寺僧。登位後,力護佛教:禁密宗,立僧官,定考試,制度牒,選僧侶以侍諸王,刻藏經(南藏),分寺院為禪、講、教三類,禪寺習禪,講寺弘經,教寺應赴,現行僧寺制度略立於此。成祖永樂帝,於佛教亦力為護持,刻藏於北京(北藏),且自作《讚佛偈》、《金剛經解》以資弘通。此後,諸帝皆奉佛,武宗且通達梵語,自號大慶法王。唯世宗溺於道教,嘉靖元年(一五二二)毀宮中及京師佛寺,略見排抑。然平衍漸落之佛教,因此而漸見復興矣。南宋至此,朝廷之保護極矣,元室縱容而明代則能監護扶掖之。然四百年來,若禪若教,僅能維持門風,形骸僅存。上也者流於隱逸,下也者趨於應赴,僧眾自身不振,雖有外護,亦難望其有起色也。
趙宋以來之中國佛教,雖有興衰,大體在慢性衰落中。揆其主因,則受理學興起影響,尤與國族之慢性衰落有關。唐初,達摩禪南下,深入江西中心之東南山地,創南禪,且北行其道於關、洛,陶冶啟迪,而後有理學者出。宋代理學鉅子之故鄉,十九為四百年來南禪盤根錯節開化之區。理學家之精神作風,無一不出於自信自尊、重質輕文、體道篤行、雄健精嚴之禪風。如程門師資之往返,有類參謁;居敬,窮理,明道統,有語錄,亦類禪家。象山之即心即理,明其在我,一掃注疏之繁,唱六經為我注腳,則尤近矣。然理學家有取於禪而終離於禪而反闢佛者,一則承禪風之漸弊:禪之興也,對治義學之弘盛而浮繁,適應南國民情之樸質。及晚唐以後,義學式微,南方已文事大啟,形勢全非。禪者為傳統之「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窠臼所縛,莫能自拔。質而不文者,聞儒道而驚謂同於祖道,於是乎三教合流。間涉文教者,多於詞章世學有功,少究聖典。簡易而不能深廣,乃為儒者所乘。二則議及禪者之動機:彼斥佛教為自私,此以禪者頓入以求了悟,從自利入,乃有此誤會,實則自利與自私不同。況中期之大乘,「菩薩但從大悲生」[A203],從利他入。儒者不得以禪宗為佛教之一,即武斷全佛教之出於自利也。三則鑒於國族之形勢:就中國民族之大勢而觀,宋為晚唐衰亂以來之小安,北遼、西夏,邊患可慮;金興而僅保東南,元起而無以圖存。於此國族衰落之氣運中圖生存,學者痛晚唐來之雜亂,乃誹薄隋、唐,進而輕秦、漢,憧憬於三代之隆,有理學家之應運而生。宋初,國運頗有望,廊廟多北人,雖力反唐弊,崇文抑武,強本弱末,而學術之文采詞章、譯經弘教,則猶有唐風。太祖、太宗、真宗之世,上下頗崇佛法。自澶淵之盟,漸感時難,南方人物之居廊廟者日多,於是華夷之辨、王霸之辨乃日張。士大夫之自覺,蓋有得於南禪之陶冶,痛感現實,乃憧憬於復古更新,因之於佛教離心。然其初,雖有拒佛者,而推行新學新政之王荊公(曾捨金陵住宅為寺,一〇七七),蜀派之大、小蘇,並歸心於佛。洛學入佛而出於佛;及伊川被貶,程門弟子亦多歸於禪:北宋學者猶儒佛同弘,相為表裡也。迨徽宗毀佛,繼以南渡,國事倍難,理學家更強化,朱、陸承洛學而大成之。宋儒承南興北衰(對內)、南弱北強(對外)之機運,錯綜激盪,或狂或狷,率褊隘而不蹈大方。於政治,舉秦、漢、隋、唐而薄之,遠懷於三代。於學術,舉老(統秦漢文明之盛者)佛(統隋唐文明之盛者)而闢之,支離於四書五經。不復能虛心論道,和衷為國矣。佛法頗受其影響,然禪為理學者精神之所出,高深普及,如之何能闢之?南方新進之儒,失之褊隘,卒無以挽救自北而來之噩運,終與禪宗同入慢性衰落之中。自元迄明,儒佛同維餘緒而不墜。明儒之有成就者,有一王陽明,王學更近於禪,王學盛而晚明佛法又興矣。於此平淡延續之時,禪僧多傑出而有功於事業:佐元世祖之劉秉忠,乃臨濟宗海雲印簡之弟子;佐明成祖之姚廣孝,乃臨濟宗徑山智及之弟子;明太祖亦為皇覺寺僧。秉忠官太保,齋居蔬食,終日澹然。廣孝位少師,不再蓄髮娶妻,並入世而不失禪者本色。姚廣孝作《道餘錄》,駁程、朱之說;明太祖亦作《三教論》、《釋道論》。理學家以實現三代王政為理想,自宋迄明,竟無成就,轉不如禪者之雄渾闊達、心有主而善應現實也。
明穆宗以來,佛教先以得王學之導而承其弊,受世宗之毀抑而激發自強之心。又以清順治及雍正帝之參禪有得,為之弘護,是故晚明至盛清,佛教頗有起色。時禪之臨濟,有密雲圓悟(卒於明崇禎十五年)、罄山圓修(卒於明崇禎八年),其道大行於江浙。密雲法嗣破山明,弘化西蜀,以張獻忠之凶殘,亦為之稍減屠殺,得廣播其法於西南。明人之退西南以抗清者,後多出家而承其法。又密雲法嗣三峰藏(常熟虞山),出三峰派,靈隱弘禮、靈巖弘儲繼之,於順治、康熙間大闡宗風,門人布於湘、贛。三峰之道,不以密雲之一棒為滿足,立論融入儒、道之說,江南遺老多樂與往還。雍正帝乃不惜以帝王之尊,作《揀魔辨異錄》以破其說。以王力毀三峰派之語錄;奪三峰派門庭,代以密雲下之別支,此亦清初禪宗之大事矣。其先,(臨濟)禪者有憨山德清,興南華祖庭,著述亦富(卒於明天啟三年);有紫柏真可,刻方冊藏經,大有益於後代(卒於萬曆間)。然憨山曾被流於嶺南,紫柏入京弘法受誣而卒於獄,明末為法之難如此!其屬於曹洞宗者,博山無異,振其道於明末。鼓山元賢及弟子道霈,弘禪於順治、康熙間。本宗而外,於經教亦多所著述。淨土宗則明有雲棲(杭)蓮池之弘揚(入寂於明萬曆四十三年)。蓮池教宗華嚴,故以華嚴教義說淨土。清乾隆時,省庵實賢則宗天台而大弘淨土。天台宗有幽溪傳燈弘於前(明天啟時),靈峰蕅益播於後(卒於明永曆年)。蕅益所學廣博,不限一家,即久衰之唯識、因明,亦為之注釋。然於天台特有心得,有「但從龍樹通消息,不向黃梅覓破衣」[A204]之句。賢首宗則明末有金陵雪浪,三演大疏,七講玄談[A205]。清康熙年,柏亭續法,弘之尤力;著作之多,比於蕅益。律宗,明末古心律師復興於金陵之古林;傳之寶華山三昧光(卒於順治十年)及見月體(卒於康熙十八年),力事振興,創為今之傳戒制度。二百年中,諸宗並起,雖不如北宋之隆,亦自有特色。時佛教雖以禪宗為骨髓,然與北宋之隱為二流不同。台、賢、律、淨學者,多曾為禪之參究;而禪者如鼓山道霈之出入台、賢,紫柏之刻藏,憨山之重《起信》、《法華》,實已成禪教一致之局。昔之賢助禪,而淨、律助台者,今則寶華律匠並有取華嚴教意,[A206]遍融、蓮池之念佛並宗賢首,則是當時佛教已進為諸宗之融合。蕅益謂「禪為佛心,教為佛語,律為佛行」,可謂能道出時代之公論矣。又當時佛教,不僅內為諸宗之融合,蕅益、憨山,以佛義釋孔、孟、老、莊,則又為三教調和論矣。
[A207]十 變
乾、嘉以來,佛法在激變中。初以雍正之抑三峰,禪宗乃又以一棒為了當;廢度牒而僧制大濫。佛教精華在南方,太平天國之亂,損失獨多。自行新政、興學校,僧寺教產多被提佔。傳統佛教以禪宗為骨髓,而禪者已面目盡失。台、賢沈寂,律制久廢,乃唯以禮懺、念佛、持咒為佛法。昔日文化之為友為敵,唯儒與道;今則文化之新友新敵,將加入西方之宗教、哲學、科學。處非常之變,而晚唐來之傳統佛教者,一仍舊貫,無動於心,真難乎為繼矣!幸諸方長老,猶有能苦心孤詣維繫一時者;而大心長者,多有流通佛典、弘闡內學、實行慈濟、護持寺產者:中國佛教深入社會之潛力,未可侮也。太虛大師,唱「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革命」以整僧,「今菩薩行」以入世,為新佛教運動開其先導。中國佛教,值國族復興之運,應世界大同之求;誠能以渾樸平實之篤行,不陷於貧乏簡陋;弘融貫該綜之實義,不落於雜濫繁纖。積以時日,則新中國之新佛教,當必有可以告人者。時乎不再,勿馳求左道,勿丐乞自活,勿冥想神祕,勿迷戀欲樂,宜夷途直進,倍道而行,則將如窮子之歸家矣!
校注
【經文資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22 冊 No. 22 佛教史地考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