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疏科卷第十七
- 大文第四依人證入成德分即逝多園林一會入法界一品二十一卷經文(四)
- 初来意(三)
- 初明分果(初果)
- 二會品来(會品)
- 二釋名(三)
- 初分名(二釋)
- 二會名(二會)
- 三品名(三)
- 初揔明(三品)
- 二得名(二)
- 初法(然法)
- 二界(二)
- 初五約理法界(界有)
- 二三雙約事理(復有)
- 三釋名(於此)
- 三宗趣(三)
- 初約義(二)
- 初所入(二)
- 初標章料揀(三明)
- 二依義別釋(五)
- 初有為法界(相唯)
- 二無為法界(二無)
- 三俱句法界(三亦)
- 四非句法界(四非)
- 五無礙法界(五無)
- 二能入(二)
- 初別列五門(二明)
- 二對前料揀(此五)
- 初所入(二)
- 二約類(五)
- 初所入(五)
- 初法法界(第三)
- 二人法界(二人)
- 三俱融(三人)
- 四俱泯(四人)
- 五無礙(五無)
- 二能入(二明)
- 三無二(三能)
- 四雙泯(四能)
- 五無礙(五一)
- 初所入(五)
- 三約位(三)
- 初所入(第三)
- 二能入(二明)
- 三雙結(三因)
- 初約義(二)
- 四釋文(二)
- 初示義(次正)
- 二科經(二)
- 初本會(十)
- 初序分(三)
- 初智正覺世間圓滿
- 二器世間圓滿(三)
- 初國城(此云)
- 二園林(言逝)
- 三重閣(即說)
- 三眾生世間圓滿(三)
- 初菩薩(三)
- 初舉數
- 二列名(三)
- 初標上首
- 二列眾名(二)
- 初示義(二列)
- 二科經(二)
- 初通表住等四位(四)
- 初十幢
- 二威力
- 三十藏
- 四列眼
- 二別表十地十度(十)
- 初冠表初地
- 二髻表二地
- 三光表三地
- 四幢表四地
- 五音表五地
- 六上表六地
- 七勝表七地
- 八自在表八地
- 九音表九地
- 十覺表十地
- 初通表住等四位(四)
- 三揔結數
- 三歎德(二)
- 初緫(初句)
- 二別(二餘)
- 二聲聞(二)
- 初標數
- 二歎德(二)
- 初約就跡(文有)
- 二約本門(二約)
- 三世主(二)
- 初標數
- 二歎德(二)
- 初約就跡(文有)
- 二約本門(二約)
- 初菩薩(三)
- 二請分(二)
- 初標眾念請
- 二顯所請法(二)
- 初示義(二顯)
- 二科經(二)
- 初念德難思(三)
- 初所念果法
- 二言妙難思
- 三緣會可了
- 二請隨機演(二)
- 初請隨機宜
- 二請所說法(二)
- 初所請(二)
- 初請說徃因
- 二請今果用
- 二結請
- 初所請(二)
- 初念德難思(三)
- 三三昧分○
- 四遠集新眾分○
- 五舉失顯得分○
- 六偈頌讚德分○
- 七普賢開發分○
- 八毫光照益分○
- 九文殊述德分○
- 十大用無涯分○
- 初序分(三)
- 二末會○
- 初本會(十)
- 初来意(三)
- ○三三昧分(二)
- 初能現三昧(二)
- 初敘意(四)
- 初入定之由(三三)
- 二辨其次第(即以)
- 三能入之入(佛自)
- 四通釋妨難(不以)
- 二釋文(三)
- 初入㝎緣
- 二入㝎因
- 三正入㝎(三)
- 初揔標(以㝎)
- 二釋名(二)
- 初敘昔解(言顫)
- 二辨順違(三)
- 初唐梵非類(然瞢)
- 二引二文證(涅槃)
- 三結彈昔解(但敵)
- 三釋義(二)
- 初略(故依)
- 二廣(二)
- 初揔明所據(二)
- 初引涅槃(若別)
- 二引當經(又離)
- 二開章別釋(二)
- 初以十義(今會)
- 二依涅槃(二)
- 初合十一事(次言)
- 二合隨逐(又野)
- 初揔明所據(二)
- 初敘意(四)
- 二所現淨土(二)
- 初示義(第二)
- 二科經(三)
- 初結前標後
- 二嚴此園林(二)
- 初示義(二嚴)
- 二科經(二)
- 初正顯嚴(三)
- 初嚴重閣(二)
- 初明廣處
- 二顯莊嚴
- 二嚴園林
- 三嚴虛空
- 初嚴重閣(二)
- 二出所因(二)
- 初徵
- 二釋
- 初正顯嚴(三)
- 三結通法界(二)
- 初結前標後
- 二正顯嚴相
- 初能現三昧(二)
- ○四遠集斷眾分(二)
- 初示義(四明)
- 二科經(三)
- 初別集十方
- 二通讚行德(二)
- 初揔讚
- 二別讚(三)
- 初上近諸佛德
- 二下攝眾生德(三)
- 初微細化生
- 二明攝生智
- 三攝生語業
- 三大用自在德
- 二揔結集因
- ○五舉失顯得分(三)
- 初明不見之人
- 二明所不見境(三)
- 初明不見果
- 二明不見因
- 三揔結不見
- 三釋不見所由(二)
- 初示義(三釋)
- 二科經(二)
- 初徵
- 二釋(二)
- 初示義(二釋)
- 二科經(三)
- 初法說(二)
- 初闕宿因(四)
- 初揔標善差
- 二舉劣最勝(二)
- 初不見佛果之因(二)
- 初遠顯
- 二別明(二)
- 初不讚果
- 二不修因(二)
- 初闕自分行
- 二闕勝進行
- 二不見菩薩之因
- 初不見佛果之因(二)
- 三舉勝揀劣
- 四結不見聞
- 二闕現緣(三)
- 初無勝德行(二)
- 初無勝德行
- 二顯不能見
- 二住自解脫(二)
- 初徵
- 二釋(二)
- 初自乘作證
- 二結成所無
- 三結成不見
- 初無勝德行(二)
- 初闕宿因(四)
- 二喻顯(二)
- 初揔料揀(二)
- 初敘昔揔許(二喻)
- 二申令正義(二)
- 初揔明(今揔)
- 二別顯(二者)
- 二隨文別釋(十)
- 初鬼對恒河喻(二)
- 初喻(二)
- 初揔顯喻意(其恒)
- 二別釋經文(言餓)
- 二合
- 初喻(二)
- 二覺夢相對喻(二)
- 初喻
- 二合(二)
- 初合夢者自見
- 二合大會不見
- 三愚對雪山喻
- 四伏藏難知喻
- 五盲不見寶喻
- 六淨眼無障喻
- 七徧處定境喻(二)
- 初喻(三)
- 初釋名(言徧)
- 二會釋(五)
- 初雙標經論(然瑜)
- 二依俱舍釋(先觀)
- 三辨所依定(前八)
- 四明其建立(瑜伽)
- 五釋於後二(無色)
- 三會通經意(二)
- 初以經會論(今此)
- 二以論例經(例此)
- 二合
- 初喻(三)
- 八妙藥翳形喻
- 九二天隨人喻
- 十滅定不行喻
- 初鬼對恒河喻(二)
- 三逆配闕因(又上)
- 初揔料揀(二)
- 三徵結(二)
- 初正釋(文有)
- 二通妨(三)
- 初結前文以為難本(上来)
- 二正中離意(閇般)
- 三會釋本文(五)
- 初不共般若(荅為)
- 二化儀不同(四)
- 初釋通上問(又大)
- 二揀外謗顯化儀(或以)
- 三重通前難(或令)
- 四會釋二經(然法)
- 三通局有殊(又復)
- 四顯對有異(三)
- 初直就法說(又若)
- 二重以喻況(其猶)
- 三法喻雙明(是以)
- 五結成緣起(既非)
- 初法說(二)
- ○六偈頌讚德分(二)
- 初示義(大文)
- 二科經(十)
- 初東方(二)
- 初揔
- 二別(二)
- 初歎佛(三)
- 初內德深廣
- 二內外無礙
- 三結成今用
- 二歎菩薩
- 初歎佛(三)
- 二南方(五)
- 初令觀內德
- 二示其集處
- 三寂用無礙
- 四結歸佛力
- 五結其德廣
- 三西方(二)
- 初法說
- 二喻顯
- 四北方(二)
- 初喻內德
- 二喻大用
- 五東北方(四)
- 初見無不益
- 二明益菩薩
- 三明益周徧
- 四結益周普
- 六東南方(三)
- 初凡小難思
- 二出難思法
- 三顯能知人
- 七西南方(四)
- 初揔顯難思
- 二舉用顯果
- 三示難思相(三)
- 初智照淨障
- 二示現深廣
- 三念智圓融
- 四結難思修
- 八西北方(二)
- 初揔標觀成
- 二展轉成益(二)
- 初各明一行
- 二揔結深廣
- 九下方(二)
- 初標名難聞
- 二別顯益物(四)
- 初生福德益
- 二向菩提益
- 三成智慧益
- 四就人結益
- 十上方(四)
- 初揔舉佛德
- 二恩深難報
- 三發荷恩心
- 四釋荷恩意
- 初東方(二)
- ○七普賢開發分(二)
- 初示義(大文)
- 二科經(二)
- 初長行(三)
- 初明開發意
- 二開發方便
- 三正明開顯(三)
- 初揔標
- 二徵釋
- 三揔結
- 二偈頌(二)
- 初說儀意
- 二正說偈
- 初長行(三)
- ○八毫光照益分(四)
- 初毫光普示
- 二依光見法(二)
- 初此眾普見(二)
- 初能見人
- 二所見法(二)
- 初見此會徧法界之塵剎
- 二多類攝化徧周法界(三)
- 初廣大會徧
- 二徧處不同
- 三別彰所現
- 二類餘十方(二)
- 初舉此顯彼
- 二以彼類此(二)
- 初能見分齊
- 二所見自在
- 初此眾普見(二)
- 三見證因緣
- 四明其得益(二)
- 初因得見法(二)
- 初略顯(三)
- 初明其所入
- 二顯於能入
- 三結其所入
- 二廣明(二)
- 初廣能入(三)
- 初徵起
- 二別列
- 三揔結
- 二廣所入(二)
- 初示義(二廣)
- 二科經(二)
- 初別列(十)
- 初智位高深德
- 二調生無染德
- 三成滿十度德
- 四智力無畏德
- 五成就昔行德
- 六法身圓滿德
- 七色身自在德
- 八辨才自在德
- 九三昧神變德
- 十成等正覺德
- 二揔結
- 初別列(十)
- 初廣能入(三)
- 初略顯(三)
- 二荷恩供佛(三)
- 初揔
- 二別
- 三結
- 初因得見法(二)
- ○九文殊述德分(二)
- 初示義(大文)
- 二科經(二)
- 初述意
- 二正頌(六)
- 初揔歎廣徧
- 二眾生世間
- 三依正互在
- 四述上林空
- 五述智正覺
- 六揔顯普𠬧
- ○十大用無涯分(二)
- 初揔顯用因
- 二依體起用(二)
- 初別明毛孔世主化(二)
- 初揔明
- 二別顯(四)
- 初能化法(三)
- 初諸雜門化
- 二十度門化(四)
- 初六度
- 二方便
- 三力度
- 四智度
- 二所化處(二)
- 初結前生後
- 二別明所在
- 三能化心
- 四所化益
- 初能化法(三)
- 二通顯多身分類化(二)
- 初住處化異
- 二現身化異(五)
- 初化身異
- 二化處異
- 三化類異
- 四化法異
- 五末不離本
- 初別明毛孔世主化(二)
- ○二明末會(二)
- 初揔列十門(第二)
- 二依門別釋(十)
- 初揔顯會意(二)
- 初標(今初)
- 二釋(二)
- 初出三對之由(故非)
- 二明該羅等義(故前)
- 二會數開合(二)
- 初明局(二會)
- 二明通(三)
- 初標其會數(若約)
- 二釋成上義(即人)
- 三約教結成(非約)
- 三會主多少(三會)
- 四定會名義(二)
- 初假申問難(四定)
- 二引文解妨(若徧)
- 五二位統收(二)
- 初揔立章門(五二)
- 二依門解釋(二)
- 初相對明表(三)
- 初能所相對(今相)
- 二解行相對(二以)
- 三理智相對(三以)
- 二互融顯圓(二)
- 初正辨(二)
- 初二相別明(二)
- 初融文殊能信及解之智(二互)
- 二融普賢所信及行所證(依體)
- 二二聖相融(後以)
- 初二相別明(二)
- 二揔結(之以)
- 初正辨(二)
- 初相對明表(三)
- 六五相分別(四)
- 初雙標(六分)
- 二雙會(二皆)
- 三正釋(五)
- 初寄位修行相(依賢)
- 二會緣入實相(二從)
- 三攝德成因相(三慈)
- 四智照無二相(四後)
- 五顯因廣大相(五普)
- 四料揀(三)
- 初釋後四相(其後)
- 二依前五相(今從)
- 三別配五相(此之)
- 七圓攝始終(七圓)
- 八會主類別(二)
- 初揔明類別(八法)
- 二別顯義相(四)
- 初約果攝(二顯)
- 二約因攝(二者)
- 三約義顯(三者)
- 四約相辨(四者)
- 九法界事義(九法)
- 十隨文解釋(二)
- 初揔示(十隨)
- 二別釋(五)
- 初寄位修行相(五)
- 初文殊一人寄十信(二)
- 初能化發起(三)
- 初標主出閣
- 二別明伴從
- 三揔顯出儀
- 二成彼化事(二)
- 初敘會(二成)
- 二科經(三)
- 初比丘會(三)
- 初助化攝機(二)
- 初覩緣興念
- 二攝眾同遊(二)
- 初揔辨攝儀
- 二別明所化(三)
- 初指數辨位
- 二列名
- 三歎德
- 二正明化益(二)
- 初身儀攝益(四)
- 初示勝境(三)
- 初標告
- 二正教觀察
- 三結略顯廣
- 二得勝益
- 三詣勝人
- 四蒙勝攝(二)
- 初示其攝相
- 二設敬興願
- 初示勝境(三)
- 二語業攝益(二)
- 初受自分法(二)
- 初授法(三)
- 初舉益標告
- 二別示行法
- 三舉益勸修
- 二得益(二)
- 初別明一定(二)
- 初所得定體
- 二別明定用(四)
- 初明眼用
- 二天耳用
- 三他心用
- 四宿位用
- 二通顯多門
- 初別明一定(二)
- 初授法(三)
- 二受勝進法(二)
- 初教勸
- 二獲益
- 初受自分法(二)
- 初身儀攝益(四)
- 初助化攝機(二)
- 二諸會(四)
- 初結前所作
- 二明至化處
- 三顯所說法
- 四明所益眾(二)
- 初諸龍
- 二三乘
- 三善財會(二)
- 初標列十門(三攝)
- 二依門釋義(十)
- 初趣求有異(今初)
- 二修入眾殊(二修)
- 三示方不同(四)
- 初揔辨類勝(三示)
- 二別釋南方(然南)
- 三對釋料揀(此[A1]五)
- 四敘其順違(有人)
- 四見處差別(四見)
- 五遣不遣別(五遣)
- 六歎不歎別(六歎)
- 七推不推別(七推)
- 八結不結別(八結)
- 九去不去別(九去)
- 十隨文釋(四)
- 初四部雲奔(二)
- 初揔明
- 二別顯(四)
- 初優婆塞
- 二優婆夷
- 三童男
- 四童女
- 二三業調化(二)
- 初身意調機(二)
- 初揔調大眾
- 二別觀善財(二)
- 初揔標
- 二別顯(二)
- 初觀外緣(二)
- 初別明
- 二揔結
- 二觀內因
- 初觀外緣(二)
- 二當機受法(三)
- 初結前標後
- 二別舉法門
- 三結說勸進
- 初身意調機(二)
- 三上根隨遂(二)
- 四大聖重教(四)
- 初略讚略教(二)
- 初讚
- 二教
- 二廣問廣荅(二)
- 初問(二)
- 初對前料揀(有十)
- 二隨文別釋(二)
- 初釋揔句(就此)
- 二釋別句(三)
- 初橫釋(始起)
- 二豎釋(若豎)
- 三雙結(橫豎)
- 二荅(二)
- 初偈頌別讚別教(五)
- 初正讚
- 二略教
- 三重讚
- 四廣教
- 五結益
- 二長行揔讚揔教(二)
- 初讚
- 二教(二)
- 初案定
- 二誡勸
- 初偈頌別讚別教(五)
- 初問(二)
- 三指示後友(二)
- 初舉友依正
- 二勸徃教問
- 四念思辭退(二)
- 初正明(度闕)
- 二問荅(二)
- 初問(問大)
- 二荅(明此)
- 初略讚略教(二)
- 初四部雲奔(二)
- 初比丘會(三)
- 初能化發起(三)
- 二德雲比丘下十人寄十住○
- 三善見比丘下十人寄十行○
- 四鬻香長者下十人寄十迴向○
- 五婆珊夜神下十人寄十地○
- 初文殊一人寄十信(二)
- 二會緣入實相
- 三攝德成因相
- 四智照無二相
- 五顯因廣大相
- 初寄位修行相(五)
- 初揔顯會意(二)
- ○二德雲比丘下十人寄十住(二)
- 初揔敘(二大)
- 二別釋(十)
- ○彌伽居士寄生貴住(六)
- ○五解脫長者寄方便具足住(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思念前教(二)
- 初思修前法
- 二顯修利益
- 二趣求後友
- 初思念前教(二)
- 二見敬諮問(三)
- 初見敬
- 二發心(二)
- 初揔
- 二別(三)
- 初欲上窮佛境
- 二欲聲盡法源
- 三欲齊菩薩行
- 三請問(三)
- 初結前生後
- 二讚能誘誨
- 三請說所疑
- 三正示法界(二)
- 初入定嘿示(三)
- 初入定因緣
- 二舉定名體
- 三明㝎業用(三)
- 初揔明普攝
- 二別彰廣多
- 三善財見聞
- 二出定言告(四)
- 初明其起定
- 二示定名體
- 三明定業用
- 四彰定體相(二)
- 初示義(四彰)
- 二科經(二)
- 初結前所見體無来徃
- 二廣顯隨心見佛體相(四)
- 初隨心念佛諸佛現前
- 二正顯唯心念佛觀體(二)
- 初相無来徃
- 二釋其所由(二)
- 初別顯(所以)
- 二結成(後結)
- 三以唯心觀徧該萬法
- 四結勸修學令證唯心
- 初入定嘿示(三)
- 四謙[A16]己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初依教趣求(二)
- ○六海幢比丘寄正心住(五)
- 初念教趣求(二)
- 初念前教
- 二趣後友
- 二見敬諮問(二)
- 初示義(二見)
- 二科經(二)
- 初見敬(五)
- 初見入㝎相
- 二見㝎業用(二)
- 初示義(二見)
- 二科經(二)
- 初別明身分作用(十四)
- 初足出長者
- 二膝出剎利
- 三腰出仙人
- 四脇出諸龍
- 四𦚾出脩[A17]羅
- 六背出三乘
- 七肩出夜叉
- 八腹出緊那羅
- 九面出輪王
- 十目出日輪
- 十一眉出帝釋
- 十二額出梵王
- 十三頭出菩薩
- 十四頂出如来(三)
- 初揔顯身語
- 二別彰法雨(二)
- 初為菩薩
- 二為雜類
- 三揔結周徧
- 二揔顯毛孔業用
- 初別明身分作用(十四)
- 三贍敬證入
- 四所經時分
- 五覩從㝎起
- 二諮問(二)
- 初讚(二)
- 初標讚深勝
- 二出讚所由
- 二問(二)
- 初問名(二)
- 初問
- 二荅
- 二問用(二)
- 初問
- 二荅(三)
- 初於器世間無礙
- 二智正覺世間無礙
- 三於眾生世間無礙
- 初問名(二)
- 初讚(二)
- 初見敬(五)
- 三謙[A18]己推勝(二)
- 初謙[A19]己知一
- 二推勝知多(二)
- 初舉彼所知
- 二顯不能測
- 四指示後友
- 五戀德禮辭
- 初念教趣求(二)
- ○休捨優婆夷寄不退住(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念前友教
- 二趣求後友
- 二見敬諮問(三)
- 初見(二)
- 初見依報殊勝(十)
- 初寶墻圍繞
- 二林𣗳行列
- 三堂閣崇麗
- 四浴沼清華
- 五胦帶池流
- 六嚴敷殿座(二)
- 初殿
- 二座
- 七羅以帳綢(二)
- 初帳
- 二綢
- 八耀以光明
- 九雨散雜嚴
- 十凡聖欣敬
- 二見正報端嚴(四)
- 初正報殊常
- 二十方雲仰
- 三業用難測
- 四正見身儀
- 初見依報殊勝(十)
- 二敬
- 三問
- 初見(二)
- 三正示法界(二)
- 初示義(三稱)
- 二科經(四)
- 初舉法體用(二)
- 初緫舉體用
- 二別明勝用(三)
- 初益物不空
- 二諸佛加被
- 三引證不空
- 二窮因淺深(二)
- 初問
- 二荅(二)
- 初約因緣荅
- 二約心量荅
- 三顯果久近(二)
- 初問
- 二荅(二)
- 初示義(二荅)
- 二科經(三)
- 初反釋無限(二)
- 初別明
- 二揔顯
- 二順釋無限(二)
- 初別明
- 二揔顯
- 三揔結無盡
- 初反釋無限(二)
- 四彰法名字(二)
- 初問
- 二荅
- 初舉法體用(二)
- 四謙己推勝(二)
- 初謙[A20]己知一
- 二推勝知多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初依教趣求(二)
- ○八毗目瞿沙仙人寄童真住(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念前友教
- 二趣求後友
- 二見敬諮問(三)
- 初見(二)
- 初見依報
- 二見正報
- 二敬
- 三問
- 初見(二)
- 三稱讚授法(二)
- 初稱讚法器(四)
- 初揔讚發心
- 二別讚發心
- 三卷属敬讚
- 四述讚結果
- 二正授法要(六)
- 初示法名體
- 二徵其境界
- 三受今證知
- 四得解脫益(三)
- 初通相揔明(文有)
- 二約展轉釋(然初)
- 三就揔別釋(若約)
- 五明捨加持
- 六明言承願
- 初稱讚法器(四)
- 四謙[A21]己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初依教趣求(二)
- ○九勝熱婆羅門寄王子住(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證前(二)
- 初顯證所因
- 二正明證益(二)
- 初得自分益
- 二得勝進益
- 二趣後
- 初證前(二)
- 二見敬諮問(三)
- 初見
- 二敬
- 三問
- 三正示法界(六)
- 初示法勸修(三)
- 初直消文意(然刀)
- 二通標三毒(此中)
- 三開門別釋(然有)
- 二疑憚不受(二)
- 初道緣難具
- 二正疑魔壞
- 三勝緣勸引(二)
- 初示義(三勝)
- 二科經(十三)
- 初梵天勸(三)
- 初揔勸莫疑
- 二彰其本意
- 三自述蒙益
- 二諸魔勸
- 三自在天
- 四化樂天
- 五兜率天
- 六三十三天
- 七諸龍王
- 八夜叉王
- 九乾闥婆
- 十阿脩羅
- 十一迦樓羅
- 十二緊那羅
- 十三欲界天
- 初梵天勸(三)
- 四疑盡悔愆
- 五誡勸容許(五)
- 初直釋經意(上疑)
- 二設其疑難(魔亦)
- 三正申解釋(以此)
- 四躡前生後(若爾)
- 五顯其疑意(以顯)
- 六休教修證(二)
- 初正修證
- 二陳所得
- 初示法勸修(三)
- 四謙[A22]己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初依教趣求(二)
- 十慈行童女寄灌頂位(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修入前教
- 二趣求後友
- 二見敬諮問(二)
- 初見(二)
- 初明其見遠
- 二親觀依正
- 二敬
- 三問
- 初見(二)
- 三正示法界(二)
- 初令觀親證
- 二以言顯法(二)
- 初顯法名因(二)
- 初善財嘿請
- 二慈行言荅
- 二彰法體用(二)
- 初問
- 二荅(二)
- 初揔明(二)
- 初明修習
- 二明所得
- 二別顯(十)
- 初理事持
- 二行願持
- 三明業持
- 四正受體用持
- 五恭淨諸心持
- 六所化持
- 七能化持
- 八剎海自在持
- 九佛海自在持
- 十菩提因果持
- 初揔明(二)
- 初顯法名因(二)
- 四謙[A23]己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初依教趣求(二)
校注
[A1] 五【CB】,[-]【洪武】
[A2] 己【CB】,巳【洪武】
[A3] 己【CB】,巳【洪武】
[A4] 已【CB】,巳【洪武】
[A5] 己【CB】,巳【洪武】
[A6] 己【CB】,巳【洪武】
[A7] 古德【CB】,■【洪武】
[A8] (尅實)【CB】,[-]【洪武】
[A9] 然其【CB】,■【洪武】
[A10] 己【CB】,巳【洪武】
[A11] 己【CB】,巳【洪武】
[A12] 優婆【CB】,婆優【洪武】
[A13] 己【CB】,巳【洪武】
[A14] 己【CB】,巳【洪武】
[A15] 己【CB】,巳【洪武】
[A16] 己【CB】,巳【洪武】
[A17] 羅【CB】,龍【洪武】
[A18] 己【CB】,巳【洪武】
[A19] 己【CB】,巳【洪武】
[A20] 己【CB】,巳【洪武】
[A21] 己【CB】,巳【洪武】
[A22] 己【CB】,巳【洪武】
[A23] 己【CB】,已【洪武】
【經文資訊】《洪武南藏》第 223 冊 No. 1418 華嚴經疏科(第4卷-第2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洪武南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