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華嚴經疏科

華嚴經疏科卷第十五

  •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四)
    • 初来意(二)
      • 初標(初明)
      • 二釋(二)
        • 初通(二)
          • 初正明(通則)
          • 二解妨(二)
            • 初問(若荅)
            • 二荅(由因)
        • 二別(別明)
    • 二釋名(二釋)
    • 三宗趣(二)
      • 初揔(三宗)
      • 二別(三)
        • 初通辯佛德(別就)
        • 二別顯義相(三)
          • 初正顯二德(二別)
          • 二四句融通(此二)
          • 三揀異權實(二)
            • 初禮教(若權)
            • 二實教(依此)
        • 三顯不思議(三)
          • 初泛舉法體(三顯)
          • 二別語此經(四)
            • 初何者不思議(就後)
            • 二於何不思議(二於)
            • 三云何不思議(三云)
            • 四何用不思議(四何)
          • 三結歸宗趣(前三)
    • 四釋文(二)
      • 初示義(次正)
      • 二科經(四)
        • 初請分(二)
          • 初明其請人
          • 二正顯所念(三)
            • 初略示法體(十法)
            • 二對前相攝(三)
              • 初前開此合(然此)
              • 二前合此開(前境)
              • 三無開無合(音聲)
            • 三指前釋相(此十)
        • 二加分(三)
          • 初明加因
          • 二顯加相
          • 三加所為
        • 三證分
        • 四說分(二)
          • 初承力揔告
          • 二正顯佛德(三)
            • 初標示(二正)
            • 二敘昔(昔以)
            • 三正顯(三)
              • 初略釋(今謂)
              • 二正科(文分)
              • 三釋文(十)
                • 初荅國土問(二)
                  • 初常住法門(二)
                    • 初標
                    • 二釋
                  • 二徧住法界(二)
                    • 初示義(二普)
                    • 二科經(三)
                      • 初標
                      • 二列
                      • 三結
                • 二荅本願問(二)
                  • 初乘願現相
                  • 二願不失時
                • 三荅種性問(二)
                  • 初雙明報化種性
                  • 二唯明法身種性
                • 四荅出現問(二)
                  • 初徧現常現
                  • 二出現之相
                • 五荅佛身問(五)
                  • 初揔顯無過
                  • 二明過不生
                  • 三身之業用
                  • 四智慧相應
                  • 五業用無斷
                • 六荅音聲問(二)
                  • 初音聲辨說
                  • 二種種說法
                • 七荅智慧問(三)
                  • 初智慧最勝
                  • 二智慧離障
                  • 三智慧成益(三)
                    • 初標
                    • 二列(十)
                      • 初相好身
                      • 二圓滿音
                      • 三功德嚴
                      • 四放光
                      • 五微笑
                      • 六法身
                      • 七常光
                      • 八妙色
                      • 九真應
                      • 十慈悲
                    • 三結
                • 八荅自在問(八)
                  • 初揔明自在(二)
                    • 初揔
                    • 二別(二)
                      • 初示義(二別)
                      • 二科經(十)
                        • 初法自在
                        • 二心自在
                        • 三解自在
                        • 四財自在
                        • 五命自在
                        • 六如意自在
                        • 七智自在
                        • 八業自在
                        • 九生自在
                        • 十願自在
                  • 二圓滿自在
                  • 三善巧方便(三)
                    • 初揔
                    • 二別(十)
                      • 初言說自在
                      • 二知見自在
                      • 三示現自在
                      • 四三世自在
                      • 五性相自在
                      • 六調生自在
                      • 七時分自在
                      • 八辯才自在
                      • 九勝義自在
                      • 十寂用自在(二)
                        • 初知本寂(二)
                          • 初正顯
                          • 二釋成
                        • 二知起用
                    • 三結
                  • 四廣大佛事(三)
                    • 初揔
                    • 二別(二)
                      • 初徵
                      • 二釋(十)
                        • 初上生佛事(四)
                          • 初別明能攝
                          • 二所攝廣多
                          • 三能攝殊勝
                          • 四所攝成益
                        • 二降神佛事(二)
                          • 初智德內圓
                          • 二神通外用(二)
                            • 初一𠁅一時作佛事
                            • 二揔攝時𠁅作佛事
                        • 三現生佛事(二)
                          • 初無生現生
                          • 二無染處染(四)
                            • 初三學自圓
                            • 二四心慜物
                            • 三具德攝益
                            • 四攝益深廣
                        • 四出家佛事(二)
                          • 初出家意
                          • 二出家相
                        • 五成道佛事(三)
                          • 初真覺舊圓
                          • 二應身今滿
                          • 三演法益生
                        • 六轉法輪佛事(二)
                          • 初列
                          • 二結
                        • 七威儀佛事(四)
                          • 初別舉入城益物
                          • 二通顯威儀益物
                          • 三言談示現益物
                          • 四揔結深廣
                        • 八起行佛事(四)
                          • 初身心安住行
                          • 二起應上求行
                          • 三說默下化行
                          • 四時分進修行
                        • 九起用佛事(二)
                          • 初起用所依
                          • 二正明起用
                        • 十涅槃佛事(三)
                          • 初涅槃悲戀益
                          • 二舍利流布益
                          • 三揔結益滿
                    • 三結
                  • 五無二自在
                  • 六住一切法
                  • 七知一切法
                  • 八明廣大力○
                • 九荅無礙問(三)
                  • 初所作無礙
                  • 二令他無礙
                  • 三念持無礙
                • 十荅解脫問(二)
                  • 初智障解脫
                  • 二定障解脫
                  • 三業用解脫
  • ○八廣大力(三)
    • 初標(六)
      • 初揔科(十力)
      • 二融通(是則)
      • 三敘昔(古德)
      • 四辨違(則今)
      • 五遮救(設欲)
      • 六正釋(周法)
    • 二釋(二)
      • 初徵
      • 二釋(二)
        • 初示義(二釋)
        • 二科經(十)
          • 初身命不壞力(二)
            • 初不可動壞
            • 二舉況顯勝
          • 二毛孔容持力
          • 三毛持大山力
          • 四定用自在力
          • 五常徧演法力(二)
            • 初示義(五常)
            • 二科經(二)
              • 初一身轉法(三)
                • 初顯所說多
                • 二明所說常
                • 三示所說體
              • 二多身轉法
          • 六德相降魔力
          • 七圓音徧徹力
          • 八心無障礙力(二)
            • 初示義(八心)
            • 二科經(二)
              • 初無塵惑障礙
              • 二起用無障礙
          • 九法身微密力
          • 十具足行智力(二)
            • 初示義(十具)
            • 二科經(四)
              • 初萬行圓淨
              • 二智用周圓
              • 三動寂自在
              • 四周無涯畔
    • 三結
  •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四)
    • 初来意(初来)
    • 二釋名(四)
      • 初釋名(二釋)
      • 二辨類(二)
        • 初正明(觀佛)
        • 二料揀(三)
          • 初約乘料揀(三中)
          • 二約身料揀(又初)
          • 三約機料揀(又初)
      • 三辨體(若語)
      • 四辨因(若語)
    • 三宗趣(三宗)
    • 四釋文(三)
      • 初告眾許說
      • 二正陳相狀(三)
        • 初科判(三)
          • 初揔科(二正)
          • 二料揀(或略)
          • 三大科(二)
            • 初成經次(細論)
            • 二明大科(今以)
        • 二釋文(十八)
          • 初依頂相(三)
            • 初約處揔標
            • 二別列名相(三)
              • 初正明圓融(二別)
              • 二辨其通妨(二)
                • 初問(若爾)
                • 二荅(三)
                  • 初正荅(顯頂)
                  • 二引證(善生)
                  • 三通難(此約)
              • 三正釋本文
            • 三揔結為嚴
          • 二眉間有一相
          • 三眼有一相
          • 四鼻有一相
          • 五舌有四相(三)
            • 初舌廣長相
            • 二舌掌之相
            • 三舌端之相(二)
              • 初示義(三有)
              • 二科經(二)
                • 初卷佛海於舌端
                • 二展諸佛於法界
          • 六上齶有一相
          • 七牙有四相
          • 八齒有一相
          • 九唇有一相
          • 十頸有一相
          • 十一肩有五相
          • 十二胃有十一相(三)
            • 初一相當中
            • 二右有五相
            • 三左有五相
          • 十三手有十三相(三)
            • 初九且語手相(二)
              • 初前五明右
              • 二後四明左
            • 二有二相左右指
            • 三有二相左右掌
          • 十四陰藏有一相
          • 十五坐處有二相
          • 十六䏶有二相
          • 十七腨有三相
          • 十八足有十三相(七)
            • 初足下一
            • 二足上二
            • 三足指間二
            • 四足跟二
            • 五足趺二
            • 六足四周二
            • 七足指端二
        • 三料揀(四)
          • 初揔辨名數(上来)
          • 二正明立理(既不)
          • 三重以理成(況此)
          • 四遮其傍救(晉經)
      • 三結略顯廣
  •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四)
    • 初来意(初来)
    • 二釋名(二)
      • 初得名(二釋)
      • 二釋名(如来)
    • 三宗趣(三宗)
    • 四釋文(二)
      • 初略(二)
        • 初正標果好
        • 二舉因對顯(二)
          • 初示義(二舉)
          • 二科經(二)
            • 初光照分齊
            • 二光所成益(二)
              • 初令其離苦淨宿善益
              • 二轉報生天得聞法益(三)
                • 初示其宿因(示宿)
                • 二顯其現緣(顯其)
                • 三結因屬果(結因)
      • 二廣(二)
        • 初廣淨宿善益
        • 二廣聞法之益(六)
          • 初略標勸誨
          • 二聞[A1]已生疑
          • 三揔示所因
          • 四正明勸教(四)
            • 初以[A2]己喻佛無我無来
            • 二以他喻[A3]己來即無来
            • 三以[A4]己況佛難思之境
            • 四正勸往詣誡不應留(二)
              • 初誡勸
              • 二廣釋(二)
                • 初釋前誡
                • 二釋前勸(六)
                  • 初順釋
                  • 二反釋
                  • 三示其思相
                  • 四勸往增善
                  • 五示法令修
                  • 六勸修成益
          • 五依勸詣佛(五)
            • 初獻供不遇
            • 二聞其所在
            • 三觀見下生
            • 四發心欲往
            • 五教見佛儀(二)
              • 初示義(五教)
              • 二科經(二)
                • 初教識受生令捨曲見(三)
                  • 初法(二)
                    • 初誡其曲見
                    • 二示其正見
                  • 二喻
                  • 三合
                • 二教設心悔過令其得見(二)
                  • 初標科意(二)
                    • 初標章(二教)
                    • 二釋相(二)
                      • 初所治之病(夫欲)
                      • [A5]能治之藥(次起)
                  • 二依科釋(三)
                    • 初揔標教誨(四)
                      • 初明懺依(設善)
                      • 二明懺體(令淨)
                      • 三明滅非(令續)
                      • 四令皆盡(運心)
                    • 二徵問其方
                    • 三如法正教(二)
                      • 初示義(三如)
                      • 二科經(二)
                        • 初發聲之因
                        • 二正明教誨(五)
                          • 初別觀業空
                          • 二揔觀四障(二)
                            • 初喻
                            • 二合
                          • 三別破見惑(三)
                            • 初鼓無生滅喻
                            • 二聲無去来喻
                            • 三鼓聲隨心喻
                          • 四對業觀報(二)
                            • 初鏡像體虛喻
                            • 二幻師惑眼喻
                          • 五揔結懺益
          • 六明見獲益(二)
            • 初辨餘眾益
            • 二當機得益(二)
              • 初一重益(二)
                • 初得法益
                • 二見佛益(三)
                  • 初明見因
                  • 二正見佛
                  • 三敬心供
              • 二展轉益(二)
                • 初聞香益(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二)
                    • 初顯所滅(二)
                      • 初第一解(即是)
                      • 二第二解(二者)
                    • 二明能滅
                • 二見蓋益(二)
                  • 初正明得益(二)
                    • 初通釋金網(三)
                      • 初引晉經(準晉)
                      • 二牒今經(而言)
                      • 三引瓔珞(三)
                        • 初引瓔珞(準瓔)
                        • 二成晉經(若順)
                        • 三成今經(二)
                          • 初釋順晉經(若然)
                          • 二釋順今經(若取)
                    • 二別釋恒沙(一恒)
                  • 二攝化轉益(二)
                    • 初得位益(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
                    • 二成德益(二)
                      • 初喻
                      • 二合(二)
                        • 初正明得益
                        • 二顯境分齊(二)
                          • 初示義(二顯)
                          • 二科經(三)
                            • 初假設譬喻(三)
                              • 初境界廣大
                              • 二今信成益
                              • 三重顯廣大
                            • 二正明能見
                            • 三結德有歸
  •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四)
    • 初来意(二)
      • 初通(二)
        • 初正明(初来)
        • 二解妨(二)
          • 初敘妨(若爾)
          • 二釋通(二)
            • 初出所以荅(二)
              • 初揔荅(即以)
              • 二別荅(若更)
            • 二經来未盡(又前)
      • 二別(二)
        • 初就因果明(別謂)
        • 二對前問荅(二)
          • 初正對前問(亦達)
          • 二解其妨難(前雖)
    • 二釋名(二)
      • 初通二品義名(二)
        • 初約平等釋(二釋)
        • 二約出現釋(因果)
      • 二別釋品名(二)
        • 初揔釋品名(別則)
        • 二別釋普行(三)
          • 初標舉(然普)
          • 二釋相(一所)
          • 三料揀(二)
            • 初揔明融通(上之)
            • 二約位重揀(二)
              • 初正揀會釋(又上)
              • 二結彈異釋(若獨)
    • 三宗趣(二)
      • 初通(三宗)
      • 二別(別以)
    • 四釋文(二)
      • 初長行(二)
        • 初正說(二)
          • 初明說因(二)
            • 初標前略說
            • 二徵釋所由(二)
              • 初徵
              • 二釋
          • 二陳今義(二)
            • 初示義(二正)
            • 二科經(二)
              • 初所治廣多(三)
                • 初揔標
                • 二徵釋(二)
                  • 初徵
                  • 二釋(二)
                    • 初揔顯
                    • 二徵列(四)
                      • 初略標舉(標取)
                      • 二敘古釋(古人)
                      • 三辨順違(作此)
                      • 四成上義(又所)
                • 三結成
              • 二能治深妙(二)
                • 初示義(二能)
                • 二科經(二)
                  • 初正顯(六)
                    • 初十種勤修(二)
                      • 初標舉勸修
                      • 二徵數列結
                    • 二十種清淨(二)
                      • 初躡前起後
                      • 二徵數列名
                    • 三十種大智(二)
                      • 初躡前起後
                      • 二徵數列名
                    • 四十種普入(二)
                      • 初躡前起後
                      • 二徵數列名
                    • 五十種勝妙(二)
                      • 初躡前起後
                      • 二徵數列名
                    • 六十種善巧(二)
                      • 初躡前起後
                      • 二徵數列名
                  • 二結勸
        • 二證成(二)
          • 初現瑞證(二)
            • 初此界
            • 二結通
          • 二菩薩證(二)
            • 初此土
            • 二結通
      • 二偈頌(二)
        • 初敘述(二)
          • 初說偈儀
          • 二說偈意
        • 二正頌(二)
          • 初示義(二正)
          • 二科經(二)
            • 初顯說分齊(二)
              • 初誡聽許說
              • 二正示分齊(二)
                • 初許說過去菩薩之行
                • 二許說三世佛菩薩行(二)
                  • 初舉所說時處(二)
                    • 初舉時
                    • 二舉處
                  • 二明所說之行(二)
                    • 初諸佛出世之行
                    • 二菩薩願智之行
            • 二顯普賢行(二)
              • 初即悲大智行(十)
                • 初善入帝網行
                • 二時處微細行
                • 三了佛秘密行
                • 四了三世佛行
                • 五六根無礙行
                • 六如化無方行
                • 七世間自在行
                • 八正覺自在行
                • 九非身示身行
                • 十非量示量行
              • 二即智大悲行(十)
                • 初無住攝化行
                • 二非身現身行
                • 三分布舍利行
                • 四知佛大心行
                • 五法輪深入行
                • 六了知根器行
                • 七了世業惑行
                • 八根境無礙行
                • 九四種說法行
                • 十三世攝化行
  • 如来出現品第三十七(四)
    • 初來意(初來)
    • 二釋名(三)
      • 初正釋(四)
        • 初揔釋所以(二釋)
        • 二結前生後(如來)
        • 三別釋三義(若依)
        • 四融通會釋(二)
          • 初會三身(三)
            • 初法報相對(今以)
            • 二真應相對(無不)
            • 三結融三十(三佛)
          • 二會品名(二)
            • 初會晉經(二)
              • 初揔標示(是以)
              • 二釋性起(以應)
            • 二會今經(今以)
      • 二彈古(若言)
      • 三會釋(若以)
    • 三宗趣(第三)
    • 四釋文(七)
      • 初加分(二)
        • 初毫光加請主(三)
          • 初放光(十)
            • 初出處
            • 二名體
            • 三因業
            • 四舒業
            • 五敬業
            • 六覺業
            • 七止業
            • 八降伏業
            • 九示現業
            • 十卷業
          • 二加相
          • 三加益(二)
            • 初大眾共欣
            • 二妙德領旨(二)
              • 初長行致敬
              • 二偈頌讚請(二)
                • 初讚(二)
                  • 初揔讚申敬
                  • 二別讚放光
                • 二請(五)
                  • 初自敘得益
                  • 二領眾意請
                  • 三歎眾堪聞
                  • 四敘佛令請
                  • 五正求說主
        • 二口光加說主(三)(得益無文)
          • 初放光(十)
            • 初出處
            • 二名體
            • 三因業
            • 四舒業
            • 五敬業
            • 六覺業
            • 七止業
            • 八降伏業
            • 九示現業
            • 十卷業
          • 二加相
          • 三加益(二)
            • 初大眾共欣
            • 二妙德領旨(二)
              • 初長行致敬
              • 二偈頌讚請(二)
                • 初讚(二)
                  • 初揔讚申敬
                  • 二別讚放光
                • 二請(五)
                  • 初自敘得益
                  • 二領眾意請
                  • 三歎眾堪聞
                  • 四敘佛令請
                  • 五正求說主
      • 二本分(三)
        • 初徵事而問
        • 二引例以荅
        • 三表瑞證成
      • 三請分(二)
        • 初長行(四)
          • 初揔舉法請
          • 二歎眾堪聞
          • 三說主具德
          • 四標章別請
        • 二偈頌(三)
          • 初讚德標請
          • 二舉法別請
          • 三歎德勸請(四)
            • 初揔讚以請
            • 二勸說之方
            • 三歎眾堪聞
            • 四結請所說
      • 四說分(二)
        • 初別荅十問(十)
          • 初荅出現之法(二)
            • 初長行(二)
              • 初標告歎深
              • 二隨義別顯(三)
                • 初法說深廣酬前因緣(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徵以揔釋
                    • 二徵數別明
                  • 三結
                • 二喻明深廣雙酬因喻(二)
                  • 初示義(二喻)
                  • 二科經(十)
                    • 初大千興造喻(三)
                      • 初喻(四)
                        • 初揔辨多緣
                        • 二別辨緣相
                        • 三顯彼因起
                        • 四性相結成
                      • 二合
                      • 三結
                    • 二洪靈大千喻
                    • 三雲雨無從喻
                    • 四大雨難知喻
                    • 五大雨成敗喻(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六一雨隨別喻
                    • 七勝處先成喻(二)
                      • 初正明
                      • 二釋疑
                    • 八事別由因喻(二)
                      • 初示義(八事)
                      • 二科經(三)
                        • 初喻(三)
                          • 初蓮華表佛
                          • 二風輪起處
                          • 三結因有屬
                        • 二合(三)
                          • 初合蓮華表佛喻
                          • 二合風輪起處喻
                          • 三合結因有屬(三)
                            • 初結因
                            • 二結果
                            • 三結緣(二)
                              • 初示義(三結)
                              • 二科經(三)
                                • 初牒前正理
                                • 二舉外疑情
                                • 三如来為釋
                        • 三結
                    • 九四輪相依喻(二)
                      • 初示義(九四)
                      • 二科經(三)
                        • 初喻(二)
                          • 初能持之風
                          • 二四輪相依
                        • 二合(二)
                          • 初合能持四風
                          • 二合四輪相依
                        • 三結
                    • 十大千饒益喻(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三揔結成益結上十喻
            • 二偈頌(三)
              • 初歎深許說(二)
                • 初歎深難量(二)
                  • 初揔歎
                  • 二別歎
                • 二誡聽許說(二)
                  • 初誡聽勸修
                  • 二許說分齊
              • 二頌前十喻(二)
                • 初大千興造喻(二)
                  • 初揔顯多緣
                  • 二別顯緣相
                • 二頌餘九叚
              • 三結說無盡
          • 二荅身業
          • 三荅語業
          • 四荅意業
          • 五荅出現境界
          • 六荅所出現之行
          • 七荅出現成正覺
          • 八荅出現轉法輪
          • 九荅出現涅槃
          • 十荅出現見聞親近
        • 二揔以結酬
      • 五顯名授持分○
      • 六表瑞證成分○
      • 七偈頌揔攝分○
  • ○二荅身業(二)
    • 初長行(二)
      • 初標告
      • 二釋相(二)
        • 初示義(二別)
        • 二科經(三)
          • 初就法揔明
          • 二約喻別顯(二)
            • 初文前敘義(四)
              • 初正科經文(二約)
              • 二會釋十身(此即)
              • 三隨難重釋(四是)
              • 四重科釋文(一一)
            • 二依文解釋(十)
              • 初虛空周徧喻喻周徧十方身(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二空無分別喻喻無著無礙身(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三日光饒益喻喻普入成益身(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四日光等照喻喻平等隨應身(三)
                • 初正喻(二)
                  • 初喻
                  • 二合
                • 二釋疑
                • 三結示
              • 五日益生盲喻喻無生潛益身(三)
                • 初喻
                • 二合(二)
                  • 初略
                  • 二廣(二)
                    • 初能益光(二)
                      • 初列十光
                      • 二結分齊
                    • 二所益眾(四)
                      • 初益菩薩
                      • 二益二乘
                      • 三益生盲
                      • 四益惡趣(六)
                        • 初拔苦與樂
                        • 二因起邪見
                        • 三慈音正示
                        • 四廻邪報恩
                        • 五佛與受記
                        • 六結光利益
                • 三結
              • 六月光奇持喻喻圓廻等住身(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七梵王普現喻喻無心普應身(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八醫王延壽喻喻窮盡後際身(三)
                • 初喻(二)
                  • 初彰其現德
                  • 二咒力持身
                • 二合(二)
                  • 初合現德
                  • 二合持身
                • 三結
              • 九摩尼利物喻喻嚴剎益生身(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十寶王滿願喻喻相嚴滿願身(三)
                • 初喻
                • 二合(二)
                  • 初正合
                  • 二釋疑
                • 三結
          • 三就法揔結
    • 二偈頌
  • ○三荅語業(二)
    • 初長行(三)
      • 初標
      • 二釋(三)
        • 初就法略說(三)
          • 初揔明(者人)
          • 二釋經(一普)
          • 三彈古(是知)
        • 二約喻廣說(三)
          • 初結前生後(三)
            • 初釋經([(冰-水+〡)*ㄆ]上)
            • 二融攝(四)
              • 初以用從體(以)
              • 二以體從用(以)
              • 三以用即體(三用)
              • 四以體即用(四體)
            • 三結歎(名為)
          • 二徵釋所以
          • 三舉喻廣釋(二)
            • 初示義(三舉)
            • 二科經(十)
              • 初劫盡唱聲喻(三)
                • 初喻
                • 二合
                • 三結
              • 二響聲隨緣喻
              • 三天鼓開覺喻(三)
                • 初喻(三)
                  • 初能開覺
                  • 二開覺益
                  • 三結用歸體
                • 二合(三)
                  • 初能開覺
                  • 二開覺益
                  • 三結用歸體
                • 三結
              • 四天女妙聲喻
              • 五梵音及眾喻
              • 六眾水一味喻
              • 七降雨滋榮喻
              • 八漸降成熟喻
              • 九降霔難思喻
              • 十徧降種種喻(三)
                • 初喻(三)
                  • 初揔
                  • 二別(五)
                    • 初雲
                    • 二電
                    • 三雷
                    • 四風
                    • 五雨
                  • 三結
                • 二合(三)
                  • 初揔
                  • 二別(五)
                    • 初以身合雲
                    • 二以通合電
                    • 三三昧合雷
                    • 四大智合風
                    • 五說法合雨(二)
                      • 初結前標後
                      • 二別明十法
                  • 三結(二)
                    • 初合結數
                    • 二釋外疑
                • 三結
        • 三以法結通
      • 三結
    • 二偈頌十
  • ○四荅意業(二)
    • 初長行(二)
      • 初徵起
      • 二正釋(三)
        • 初約法揔辨(三)
          • 初揔釋經意(約體)
          • 二別敘異釋(二)
            • 初標舉(然此)
            • 二別說(二)
              • 初敘二師即法相宗(二)
                • 初師(五)
                  • 初正明(一云)
                  • 二解妨(果位)
                  • 三反成(若此)
                  • 四引證(所成)
                  • 五重解妨(雷轉)
                • 二師(三)
                  • 初正明(一云)
                  • 二引證(故攝)
                  • 三遮救(亦非)
              • 二結前生後(上之)
              • 三敘後師即法性宗(二)
                • 初正明(一云)
                • 二引證(故金)
          • 三會釋歸宗(二)
            • 初不可偏取(二)
              • 初揔標(上之)
              • 二解釋(二)
                • 初離破(二)
                  • 初破法相宗(三)
                    • 初奪破(若依)
                    • 二縱破(又此)
                    • 三遮救(彼無)
                  • 二破法性宗(二)
                    • 初奪破(若依)
                    • 二縱破(又心)
                • 二合破(若二)
            • 二會成正義(四)
              • 初徵前起後(若爾)
              • 二雙標二章(今釋)
              • 三別解二門(二)
                • 初會二宗(二)
                  • 初別會二宗(令初)
                  • 二通會二宗(是知)
                • 三消經文(三)
                  • 初略明(後消)
                  • 二引證(故晉)
                  • 三廣釋(二)
                    • 初釋寄遮顯深(四)
                      • 初明偏語不能盡理(云何)
                      • 二結性相二門難思(口欲)
                      • 三具性相不可別章(是知)
                      • 四明不即不離(三)
                        • 初八識心王辨(心中)
                        • 二約王所辨(王中)
                        • 三一一結例(一一)
                    • 二釋寄表顯深(言寄)
              • 四謙退揔結(然佛)
        • 二寄喻別顯○
        • 三揔結勸知(二)
          • 初結上十問(上十)
          • 二正釋經文(故應)
    • 二偈頌(二)
      • 初約法揔顯
      • 二頌上喻文(三)
        • 初頌於初喻
        • 二頌次八喻
        • 三頌第十喻
  • ○二寄喻別顯(二)
    • 初示義(二寄)
    • 二科經(十)
      • 初虛空無依喻(三)
        • 初喻
        • 二合(三)
          • 初正釋經文(謂諸)
          • 二設其外難(豈不)
          • 三揔釋通義(二)
            • 初釋依心(豈不)
            • 二釋依理(良以)
        • 三結
      • 二法界湛然喻(三)
        • 初喻
        • 二合(三)
          • 初正釋經文(謂諸)
          • 二設其外難(豈不)
          • 三揔釋通義(二)
            • 初釋依心(豈不)
            • 二釋依理(良以)
        • 三結
      • 三大海潛益喻(三)
        • 初喻
        • 二合(三)
          • 初正釋經文(謂諸)
          • 二設其外難(豈不)
          • 三揔釋通義(二)
            • 初釋依心(豈不)
            • 二釋依理(良以)
        • 三結
      • 四大寶出生喻(三)
        • 初喻(三)
          • 初出處體用
          • 二徵列寶名
          • 三結其深勝
        • 二合(三)
          • 初合出處體用
          • 二合徵列寶名(三)
            • 初敘昔
            • 二會釋
            • 三正釋(二)
              • 初揔明(今更)
              • 二別辨(一大)
          • 三合結前深勝(二)
            • 初用勝體深
            • 二體勝用深(二)
              • 初釋經(平約)
              • 二解妨(今以)
        • 三結
      • 五珠消海水喻(二)
        • 初示義(五珠)
        • 二科經(三)
          • 初喻(二)
            • 初揔明體用
            • 二別顯用相
          • 二合(二)
            • 初合揔明體用
            • 二合別顯用相(三)
              • 初敘昔解(若此)
              • 二辨順違(此釋)
              • 三申正義(二)
                • 初揔(今更)
                • 二別(謂一)
          • 三結
      • 六虛空含受喻(三)
        • 初喻(四)
          • 初揔明體用
          • 二別顯用相
          • 三得名所由
          • 四簡其非處
        • 二合(四)
          • 初合揔顯體用
          • 二越合得名所由
          • 三却合別顯用相
          • 四合揀其非處
        • 三結
      • 七藥王生長喻(三)
        • 初喻(四)
          • 初揔明體用
          • 二別顯用相
          • 三得名所由
          • 四簡其非處
        • 二合(四)
          • 初合揔顯體用
          • 二越合得名所由
          • 三却合別顯用相
          • 四合揀其非處
        • 三結
      • 八劫火燒盡喻(三)
        • 初喻(四)
          • 初揔明體用
          • 二別顯用相
          • 三得名所由
          • 四簡其非處
        • 二合(四)
          • 初合揔顯體用
          • 二越合得名所由
          • 三却合別顯用相
          • 四合揀其非處
        • 三結
      • 九劫風持壞喻(三)
        • 初喻(四)
          • 初揔明體用
          • 二別顯用相
          • 三得名所由
          • 四簡其非處
        • 二合(四)
          • 初合揔顯體用
          • 二越合得名所由
          • 三却合別顯用相
          • 四合揀其非處
        • 三結
      • 十塵含經卷喻(四)
        • 初法(三)
          • 初略消經文(喻於)
          • 二對前辨異(上言)
          • 三別釋文(三)
            • 初順釋本文(三)
              • 初眾生等有因性(此有)
              • 二眾生等有果智(三)
                • 初正立(二者)
                • 二正揀(非但)
                • 三結勸(是知)
              • 三明自他交徹(三彼)
            • 二別釋外疑(次釋)
            • 三反以理成(後反)
        • 二喻(二)
          • 初大經潛塵
          • 二出經益物
        • 三合(二)
          • 初合大經潛塵
          • 二合出經益物(二)
            • 初正釋經文(如來)
            • 二引例釋成(如來)
        • 四結
  • ○五荅出現境界(二)
    • 初文前敘意(三)
      • 初正出體(五明)
      • 二辨來意(依初)
      • 三融上義(由所)
    • 二正釋經文(二)
      • 初長行(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法(二)
            • 初廣取所緣顯分齊境(二)
              • 初列所緣無邊(二)
                • 初隨門別釋(先今)
                • 二義行料揀(若約)
              • 二顯分齊無量
            • 二近取諸心以況佛境(二)
              • 初正明
              • 二徵釋
          • 二喻(二)
            • 初無縛無脫(二)
              • 初降雨無從喻
              • 二海水從心喻
            • 二無量無邊(三)
              • 初標章誡聽
              • 二喻顯(三)
                • 初別顯水多(四)
                  • 初明四州水
                  • 二龍王雨水
                  • 三宮殿出水
                  • 四娑竭兼雨兼出
                • 二通顯水相
                • 三通顯無量
              • 三法合(二)
                • 初合水無量
                • 二通顯無量
        • 三結
      • 二偈頌(二)
        • 初法說
        • 二喻況(二)
          • 初合頌前之二喻
          • 二頌大海宏深喻
  • ○六荅所出現之行(三)
    • 初敘意(二)
      • 初彰來意(六荅)
      • 二通妨難(雖智)
    • 二釋文(二)
      • 初長行(二)
        • 初標舉
        • 二釋相(三)
          • 初雙標二行
          • 二雙釋二行(二)
            • 初釋真如行(三)
              • 初牒名以解
              • 二雙非契中
              • 三喻釋非量
            • 二釋無礙行(二)
              • 初約法揔明
              • 二以喻別顯(二)
                • 初金翅闢海喻
                • 二日月無思喻
          • 三雙結二行
      • 二偈頌(二)
        • 初真如
        • 二無礙
  • ○七荅出現成正覺(二)
    • 初長行(三)
      • 初徵起(五)
        • 初釋名(言正)
        • 二體性(二明)
        • 三辨種(二)
          • 初正明(三辨)
          • 二料揀(唯十)
        • 四業用(四明)
        • 五辨相(五者)
      • 二釋相(十)
        • 初揔明體相
        • 二印現萬機(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二)
            • 初正釋(言無)
            • 二通妨(自體)
        • 三性相甚深
        • 四三輪平等(二)
          • 初示義(四三)
          • 二科經(二)
            • 初別舉身等(三)
              • 初略釋經文(上六)
              • 二別釋量生(梵言)
              • 三結成玄𣅀(是以)
            • 二類結顯多
        • 五因果交徹(三)
          • 初標(四)
            • 初略消經文(八相)
            • 二會通淨名(三)
              • 初正顯同彼(此文)
              • 二出彼經意(彌勒)
              • 三正申會釋(不知)
            • 三對前揀異(又前)
            • 四廣徵所以(二)
              • 初徵(此中)
              • 二釋(二)
                • 初標示(此是)
                • 二別釋(六)
                  • 初人天乘(然諸)
                  • 二二乘(小乘)
                  • 三始教(大乘)
                  • 四終教(或說)
                  • 五頓教(更有)
                  • 六圓教(四)
                    • 初正釋(若依)
                    • 二解妨(五)
                      • 初申難(若爾)
                      • 二解釋(若說)
                      • 三以能難所(若爾)
                      • 四釋化之由(眾生)
                      • 五結成真化(如是)
                    • 三結例(隨門)
                    • 四重釋(又此)
          • 二釋(二)
            • 初揔釋同一無性(先揔)
            • 二別釋所無之法(二)
              • 初消文(後釋)
              • 二成對(又攝)
          • 三結(二)
            • 初由證無性(初揔)
            • 二由生不知(又此)
        • 六體離虧盈
        • 七相無增減(三)
          • 初舉喻問荅
          • 二讚善以合
          • 三結前生後
        • 八用該動寂(四)
          • 初所依三昧
          • 二一身之用
          • 三類顯餘身
          • 四揔結多門
        • 九周于法界(三)
          • 初一毛含多(二)
            • 初揔科所屬(釋以)
            • 二揀異第八(此與)
          • 二類顯多毛
          • 三釋外疑情
        • 十普徧諸心(二)
          • 初正明普徧釋上無際(二)
            • 初指一心
            • 二例諸心
          • 二揔結雙非釋上遠離
      • 三揔結
    • 二偈頌
  • ○八荅出現轉法輪(二)
    • 初長行(三)
      • 初標徵
      • 二釋相(二)
        • 初顯體用(三)
          • 初法(二)
            • 初體性寂寥(三)
              • 初揔標
              • 二出體
            • 二相用深廣
          • 二喻(二)
            • 初文字無盡喻
            • 二徧入無住喻(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二)
                • 初合普入一切
                • 二正合前文
          • 三結
        • 二顯所因(三)
          • 初輪起所因
          • 二明因所起
          • 三結其得失
      • 三揔結
    • 二偈頌(二)
      • 初法輪體用
      • 二法輪所因
  • ○九荅出現涅槃(三)
    • 初明来意(九出)
    • 二彰大旨(然大)
    • 三開章釋(五)
      • 初釋名(今以)
      • 二出體(二)
        • 初揔顯深玄(二出)
        • 二別出體性(三)
          • 初正明體性(今以)
          • 二出其所以(所以)
          • 三融通無礙(然此)
      • 三種類(三)
        • 初揔顯深廣(三顯)
        • 二正明種類(今自)
        • 三對經辨定(有餘)
      • 四業用(四彰)
      • 五釋文(二)
        • 初長行(二)
          • 初徵起
          • 二正釋(二)
            • 初列科(二正)
            • 二釋文(十)
              • 初體性真常(三)
                • 初舉法勸知
                • 二指理同事(三)
                  • 初正釋經文(皆二)
                  • 二揔顯文意(真應)
                  • 三顯十之由(所以)
                • 三釋顯同相(二)
                  • 初正釋(向言)
                  • 二結成(是知)
              • 二德用圓備(二)
                • 初標舉
                • 二徵釋(二)
                  • 初正徵釋
                  • 二重徵釋
              • 三出沒常湛(五)
                • 初立理(謂涅)
                • 二消文(無不)
                • 三顯意(不礙)
                • 四相融(是知)
                • 五結彈(豈可)
              • 四虧盈不遷(二)
                • 初喻
                • 二合(三)
                  • 初正釋(然法)
                  • 二引證(故無)
                  • 三揀㝎(三)
                    • 初縱以正揀(然此)
                    • 二對前身揀(二)
                      • 初問(若爾)
                      • 二荅(出現)
                    • 三對菩提揀(二)
                      • 初問(此有)
                      • 二荅(二)
                        • 初約分相說(若分)
                        • 二約攝相說(四)
                          • 初理智相攝(若攝)
                          • 二修本相攝(智性)
                          • 三雙結前二(隨一)
                          • 四結歸涅槃(今以)
              • 五示滅妙存
              • 六隨緣起盡(三)
                • 初喻
                • 二合(四)
                  • 初正釋合文(以機)
                  • 二別彰大意(然現)
                  • 三引論證成(故攝)
                  • 四結成常住(既起)
                • 三結
              • 七存亡互現
              • 八大用無涯(二)
                • 初釋文(不動)
                • 二揀異(涅槃)
              • 九體離二邊(二)
                • 初反釋(身若)
                • 二順釋(由非)
              • 十結歸無住(二)
                • 初正釋經文(上來)
                • 二結歸無住(四)
                  • 初正結無住(是則)
                  • 二無住所以(由雙)
                  • 三別舉所因(前即)
                  • 四釋無住意(自性)
        • 二偈頌(五)
          • 初頌第四
          • 二頌第六
          • 三頌第七
          • 四頌第八
          • 五頌第十
  • ○十荅出現見聞親近(二)
    • 初示義(十明)
    • 二科經(三)
      • 初徵起
      • 二正顯(二)
        • 初見聞信向益(二)
          • 初法(二)
            • 初揔
            • 二別
          • 二喻(三)
            • 初少服金剛喻
            • 二小火燒多喻
            • 三藥王徧益喻(二)
              • 初喻
              • 二合(二)
                • 初六根境界益
                • 二供養遺迹益
        • 二見聞不信益
      • 三結示
  • ○五顯名受持分(二)
    • 初示義(五顯)
    • 二科經(二)
      • 初長行(二)
        • 初顯名
        • 二受持(二)
          • 初辨定法器(三)
            • 初法(二)
              • 初標器非器
              • 二明受非受
            • 二喻
            • 三合
          • 二舉益勸修(三)
            • 初略明標釋
            • 二廣釋所由(二)
              • 初反顯
              • 二順釋(二)
                • 初聞信生家益
                • 二信聞成行益
            • 三揔結成益
      • 二偈頌(二)
        • 初示義(二偈)
        • 二科經(二)
          • 初法說
          • 二喻況
  • ○六表端證成分(二)
    • 初現瑞
    • 二證成(二)
      • 初示義(二證)
      • 二科經(二)
        • 初果人證(四)
          • 初現身
          • 二讚說
          • 三引說證成
          • 四舉益證成(四)
            • 初因位圓滿益
            • 二得其發心益
            • 三護持久遠益
            • 四明結益廣徧
        • 二因人證(四)
          • 初正明集因
          • 二明其現身
          • 三辨其德用
          • 四發言誠證
  • ○七偈頌揔攝分(二)
    • 初敘意(二)
      • 初明說偈儀
      • 二辨說偈意
    • 二正顯(二)
      • 初揔以結酬
      • 二顯名受持(三)
        • 初歎深難聞
        • 二聞由多善
        • 三舉勝勸持

校注

[A1] 已【CB】巳【洪武】
[A2] 己【CB】巳【洪武】
[A3] 己【CB】巳【洪武】
[A4] 己【CB】巳【洪武】
[A5] 能治【CB】[-]【洪武】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