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義章卷第八
染法聚苦報義有十四門(一二種生死義 二四生義 三四有義 四四識住義 五四食義 六五陰義 七六道義 八七識住義 九八難義 十九眾生居義 十一十二入義 十二十八界義 十三二十五有義 十四四十居止義)。
二種生死義六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別三 就界分別四 因緣分別五 治斷分別六)
第一釋名。二種生死。出[3]勝鬘經。名字是何。一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言分段者。六道果報三世分異名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名生。終謝稱死。言變易者。汎釋有三。一者微細生滅無常念念遷異。前變後易名為變易。變易是死。名變易死。故[4]地持中。生滅壞苦名變易苦。此通凡聖。[5]二者緣照無漏所得法身神化無礙。能變能易。故名變易。變易是死。名變易死。此該大小。三者真證法身隱顯自在能變能易。故言變易。變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滅。猶為無常死法。所隨變易身上。有其生死。名變易死。此唯在天。雖有三義。勝鬘所說。第二為宗下諸門中。聽此言耳。分段生死。勝鬘亦名有為生死。變易生死。勝鬘亦名無為生死。蓋乃從人以別名矣。凡夫多起有漏諸業。建集有果。名曰有為。有為眾生所受生死。名有為生死。無為生死翻前立稱。聖人不起有漏諸業受分段報。名曰無為。無為聖人所有生死。名無為生死。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分段生死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善二惡。人天名善。三塗名惡。或分為三。謂三界中所有生死。或分為四。所謂胎生卵生濕生及以化生。此如後釋。或分為五。謂五道中受生差別。或分為六。六道報中生死不同。於前五上。加阿修羅名為六道。隨類別分數。有無量。分段如是。變易之中。亦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事識中變易生死。二妄識中變易生死。於六識中。緣照無漏所受之報。名事識中變易生死。第七識中緣照無漏所得之果。名妄識中變易生死。彼事識中變易生死。因果[1]在別。此世造業。餘世得報。如[2]論中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彼中。如是等也。彼妄識中變易生死。有麁有細。地前名麁。地上名細。於中麁者。因果世別與前相似。微細之者。前念為因。後念果現。是中微細。不復可以世別論之。念念之中。細分異世亦得無傷。或分為三。謂三乘人變易生死。或分為四。如[3]勝鬘說。一阿羅漢。二辟支佛。三大力菩薩。地前菩薩。二輪煩惱全未斷除。而不為彼煩惱所牽。又於三界受生自在。故名大力。問曰。地前大力菩薩。[4]涅槃經中說為凡夫具煩惱性。勝鬘何故說為變易。釋言。涅槃對初地上出世聖人。名為凡夫。未斷地上二輪之惑。名具煩惱。若對聲聞辟支佛等。此是大聖二障清淨。何為不得說為變易。故[5]涅槃中說。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謂到性地阿耨菩提。此既大聖。變易何疑。四意生身。初地已上受生如意。名意生身。意有何義。生如意乎。意有三義。一能速疾。二能遍到。三能無礙。初地已上受身如是。或分為六。如勝鬘說。謂此三地及彼三種意生身等。此三地者。謂此地前羅漢辟支大力菩薩三乘地也。彼三種者。謂初地上三種生也。三種意生如楞伽說。一三昧意生身。謂從初地乃至五地。禪度增上故名三昧意生身也。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六七八地慧行成就。知法有性。知法無性。名為覺法自性性身。前自性者。是法有性。有法之中色。為礙性心為知性。如是一切名為自性。復言性者。是法無性。無是一切法之實性。故名為性。此有無性皆能善照。故名為覺。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謂九地上無功用行。任運轉起。名種類俱生無作行身。[6]此三彼三。九地已上行報純熟。前七地中所修種類。至彼地中。報熟現前名種類俱生。法流水中任運上昇。捨離功用。此三彼三合以為六。別則無量。變易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總相麁分。分段死者。是虛偽眾生。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等。小乘之中凡夫學人。大乘之中外凡善趣。皆於三界。妄愛受生。名為虛偽。小乘人中羅漢辟支。大乘人中種性已上。以無漏業正智受生。故非虛偽。虛偽所受。名分段死。非虛偽受。名變易死。問曰。小乘須陀已上。大乘人中十信以上。亦有五分法身功德。何故不名為變易死。乃名分段。釋言。是人於三界中。有漏結業受生未盡。故名分段。雖有無漏五分法身。是因法身未得果報。是故不得名變易死。麁分如是。於中細[7]謂分段有二。一者惡道。二者善道。三塗名惡。人天名善。小乘法中。惡道分段。見道時盡。故須陀洹名為觝債。觝三塗債。[8]著復通論。增上忍時。三惡道報。皆非數滅。善道分段。無學時盡。大乘人中。惡道分段盡處有三。一惡業為因。四住為緣。受惡道報。十信時盡。以修身[9]或心慧等行轉惡業[10]故。[11]云地持中說為善趣。又花嚴中宣說。賢首能現作佛。明知。亦能離惡趣報。二惡業為因。四住為緣。緣力微薄不能牽生。加少悲願受惡趣身。種性時盡。故勝鬘中說。種性上大力菩薩離分段死。三惡業為因。悲願為緣。四住殘氣隨逐佐助。受惡趣生。初地時盡。地前未斷。初地盡故。[12]地經宣說。初地菩薩。離惡道畏。[13]地持宣說。解行菩薩。轉惡趣報。入歡喜地。又彼隨助四住煩惱。初地盡故。地持宣說。增上及中惡趣煩惱。初地出過。以其地前未斷滅故。地持宣說。種性解行。或墮惡道。惡道[14]既如是。善道分段亦有三階。一善業為因。四住為緣。受人天報。種性時盡。二善業為因。四住為緣。緣力微薄不能牽生。加少悲願。受人天身。初地時盡。地前未斷。初地盡故。[15]楞伽宣說。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前未斷故[16]法華論中宣說。地前猶有三界分段生死。故彼論言。所言入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謂初地證智。所言八生至一生者。是其三界分段之生。三善業為因。悲願為緣。四住殘習隨逐佐助。受人天生。至佛乃盡。自前未斷。至佛盡故。經嘆。唯佛斷有頂種。十地已還。人天受生。未窮盡故。地持但云。解行菩薩。轉惡趣報入歡喜地。不言轉善。又十地已還人天受生。煩惱未盡。故[17]地持中唯說。初地過增上中惡趣煩惱。不言出過善趣煩惱。以斯文證。人天殘習明至十地。於中別分。人分段者。八地時盡。自前未斷。八地盡故。[18]涅槃經中宣說。八地為阿那含。不受肉身。前未斷故。[19]大品經中說。前七地猶是肉身。[1]天分段者。至佛乃盡。自前未斷。至佛盡故。唯佛一人斷有頂種。前未斷故。八地以上唯名那含。非阿羅漢。問曰。地上遍生六道。何故偏說人天中生以為分段。釋言。地上惡業盡故。雖生惡道。但是應現。人天善業。未窮盡故。生人天中。與彼凡時微業相應名分段矣。次辨變易。變易之中。有因有果。小乘人中。見道以上變易因生。無學果後變易報起。何者是乎。如論中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者。是阿羅漢。當生彼中。如是等也。大乘人中分齊有四。一起因處十信已上。二得果處種性以上。故勝鬘中說。種性[2]已上大[3]力為變易死。問曰。法華優婆提[4]舍說。解行前為分段死。勝鬘何故說為變易。釋言。菩薩種性已上有五種身。一法性身。謂性種性及解行中清淨。向等如地持說。六入殊勝無始法爾。如是等也。二實報身。謂習種性及解行中得前方便。如地持說。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如是等也。三者生滅變易法身。所謂緣照無漏業果。四分段身。謂無始來有漏業果。五應化身。隨物現生。此五種身。各有因緣。法性身者。佛性為因。[5]謂度為緣。實報身者。六度為因。佛性為緣。更有餘義。如後二種種性中說。變易身者。無漏業因。無明為緣。分段身者。有漏業因。悲願為緣。應化身中。有其二種。一者法應依法身起。二者報應依報身現。此二種應因緣各別。論其法應。如來藏中化用三昧法門為因。悲願為緣。若論報應。悲願為因。化用三昧法門為緣。此五身中。初二非死。次二實死。後一應死。是故於彼種性已上。實報身中。有變易雜。應化身中。有分段雜。法花論中。據第四門說為分段。勝鬘經中。據第三門說為變易。各是一義。不相乖背。此是第二得果之處。三漸捨處。初地已上。四窮盡處。在如來地。位分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於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隨相[6]分別。分段生死是三界攝。三界有漏業之果故。變易生死非三界攝。出世無漏業之果故。故[7]論說言。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彼中。明知。出世如是。一切。二就性通論。二種生死皆三界攝。此義云何。如勝鬘經中說。世間有二。一無常壞。二無常病。無常壞者。是分段三界。無常病者。是變易三界。分段生死還是分段三界所收。變易生死。還是變易三界所攝。問曰。分段於三界中分齊可知。變易生死於三界中分齊何處。唯聖所知。亦可變易。依禪地說。依初禪地發無漏業。受變易報。繫屬初禪。如是一切(此四門竟)。
次辨因緣。親生名因疎助目緣。總相麁論。分段生死。有漏業因。四住為緣。故勝鬘云。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取猶愛也。於受生時。或起婬愛。或復起於花池等愛。逐即受身故說為緣。受生三界。愛力增強。故偏說之。變易生死。無漏業因。無明為緣。故勝鬘云。無漏業因。無明為緣。生阿羅漢辟支佛等。緣有二種。一前後緣。以前無明不見諸法本性平等故求後生。二同時為緣。無明住地。是七識體。變易業果。依是得立。故說為緣。如夢所作皆依睡心。總相如是。隨別細分。分段生死有善有惡。惡道分段義別三階。一凡夫所受惡業為因。四住為緣。二十信所受惡業為因。四住正緣。悲願隨助。三種性已上至初地受惡業為因。悲願正緣。四住隨助。若無惡業。苦果不生。是故用彼惡業為因。若無悲願則不往受。是故用彼悲願為緣。故[8]涅槃云。地前菩薩。過去所有微塵等業。以願力故。一切悉受。且說願力。當知。亦以悲力故受[9]苦。善道分段亦有三階。一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十信所受善業為因。四住為緣。二者種性解行所受善業為因。四住正緣。悲願隨助。三地上所受善業為因。悲願正緣。四住隨助。變易有二。一事識中變易生死。二妄識中變易生死。事中變易義別三階。一是羅漢辟支所受。用事識中眾生空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二是種性解行所受。用事識中法空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三地上所受。[10]事識中非有非無息想之解以為正因。無明為緣。妄中變易亦有三階。一地前所受。用妄識中一切妄想依心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二地上所受。用妄識中一切妄想依真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三是八地以上所受。用妄識中唯真無妄息想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問曰。唯真無妄之觀。能令妄智更不牽後。云何能與變易作因。釋言。此觀望後同類。雖不牽生。望後勝品。非不能生。故得為因。此等觀別。如前八識章中具辨。前分段死。因故緣新。由是因同緣有差異。此變易死。緣故因新。為是緣同因有差別。隨義細論。分段之因變易之緣。非無差別。異相難分。是以不說。理實無明亦扶分段。四住之習。亦佐變易。相隱微少。故癈不論(此五門竟)。
次辨斷處。分段之中。五道差別斷處不定。小乘法中。大位論之盡在無學。於中別分。三塗分段盡處有三。一不受處。依如成實。煖心已上一向不受。於彼宗中。煖心已上名為住分。不復退墮三塗中故。故彼[1]成實引經證言。世上正見者。往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煖心已去名上正見。若依毘曇。忍心以上。方是住[2]人。一向不受三塗之報。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據此言之。忍心以上。方得名為世上正見。此是第一不受處也。二非數滅處。依如毘曇。增上忍時。三惡道報。皆非數滅。於此一生。定斷其因。不受報。故[3]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故涅槃言。增上忍時。三惡道報。當知。不從智緣而滅。三緣盡處。在見道中。潤惑永斷。業種燋故。人中分段。那含已去。不復更受。天分段者。羅漢辟支永更不受。大乘法中。大位分之。一切分段。盡在種性。故勝鬘云。分段死者。是虛偽眾生。於中分別。分段[4]現生死有其二種。一者定繫為業所牽。定繫時處。[5]者所謂生後時。處謂六道。二不定繫得業自在。得生自在。不繫時處。不繫時故。現生後時隨意受之。不繫處故。六道之中。隨意受之。彼三塗中定繫之者。十信已上修習身戒心慧行故。漸次斷除。種性時盡。不定繫者。種性已上漸次斷除。初地時盡。地持據此宣說。初地離惡趣報。人天定者。種性已上漸次斷除。初地時盡。若復通論。十信已上漸次斷除。初地時盡。[6]楞伽據此宣說。初地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不定之者。初地以上漸次斷除。至佛乃盡。於中分別。人分段者。八地時盡。故八地上名阿那含。更不重受臭身肉身。天分段者。至佛乃盡。故佛一人斷有頂種。度生死流。然初地上。雖復說有人天分段。但有微習。謂於大悲應現身中。少有殘氣。無有[7]能受分段報者。分段如是。次論變易。變易之中有因有果。盡處不定。小乘法中。變易之因盡有二處。一滅定暫滅。那含已上。二無餘永滅。無學果中。變易之果。小乘未滅。大乘法中。變易之因。種性[8]暫滅。至佛乃盡。變易之果。初地漸滅。至佛乃盡。二種生死。大況麁爾。
四生義三[9]段分別(辨相一 通局二 寬狹三)
言四生者。謂胎卵濕化。言胎生者。如今人等。稟託精氣而受報者名為胎生。言卵生者。如諸鳥等。依於卵殼而受形者名為卵生。言濕生者。如今夏日濕生虫等。不假父母。依濕受形名為濕生。言化生者。如諸天等。無所依託。無而忽起。名曰化生。若無依託。云何得生。如[10]地論釋。依業故生。生相如是。
次就五趣辨其通局。四生之中化生一種。全攝二趣及三少分。全攝二者。諸天地獄。一向化生。三少分者。人鬼及畜少分有之。如劫初時。人鬼及畜一切化生。今時多無。故曰少分。胎生一種。人鬼及畜少分有之。餘趣全無。卵濕二生。唯在人畜。餘趣皆無。人中卵生。如毘舍兒。[11]毘舍[12]法母生其肉卵。卵中有其三十二兒。如是等類。是卵生人。人濕生者。如[13]頂生王。過去有王。名曰善住。頂生肉胞。十月滿足中生一兒。因字頂生。如是等。此是濕生人。畜生道中卵濕可知。
次辨寬狹。如雜心問。為生攝趣。為趣攝生。論自釋言。四生攝趣。非趣攝生。何故如是。一切五趣。無出四生。故生攝趣。五道中陰。皆是化生。五趣不收。是故五趣不攝四生。四生之義。略辨如是。
四有義六門分別(辨相一 就時分別二 就處分別三 五陰六根有具不具四 染淨分別五 凡聖有無六)
第一辨相。四有之義。出阿含經。毘曇論中。具廣分別。生死果報。是有不無。故名為有。有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者生有。二者死有。三者本有。四者中有。報分始[14]起名為生有。命報終謝名為死有。生後死前名為本有。對死及中故說為本。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中有相隱。九句辨之。一定其有無。經論不同。毘曇法中。定有中陰。[15]成實法中。一向定無。有無偏定。故成諍論。故[16]涅槃云。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宣說中陰。一向定有。一向定無。大乘所說。有無不定。上善重惡趣報速疾則無中陰。如五逆等。餘業則有。異於偏定故無諍論。二定其生分。生有四種。胎卵濕化。一切中陰。同一化生。三辨其形類。中陰之形。髴[17]緣生陰。趣天中陰。髴緣似天。乃至趣向地獄。中陰髴緣地獄。四明中陰形量大小。如論中說。生人中陰。如有知小兒。上天中陰。以漸轉大。如是中陰。隨所向處。小於生陰。准人可知。五辨其形色。如[1]地持說。色有好惡。好色有二。一者極好。如明月光。二者微好。如波羅捺衣。惡色亦二。一者極惡。如夜黑闇。二者微惡。如黑羊毛光。然實中陰[2]色萬差。地持且就麁[3]影為言。六明中陰趣向差別。如論中說。地獄中陰。向地獄時。足上頭下。直趣地獄。至地獄中。受報之時。形如人立。諸天中陰。上趣天時。如箭射空。餘則倚行。七明中陰相見不同。有人宣說。一切中陰。皆得相見。復有人言。上得見下。下不見上。如此說者。地獄中陰。唯得見於地獄中陰。不見餘者。畜生中陰。能見畜生地獄中陰。不見餘者。乃至天陰。能見一切五趣中陰。八明中陰所食不同。欲界中陰。具足四食。其中段食。還食生陰所食香氣。上界中陰。則無段食。但有識觸意思食等。九明中陰衣服有無。諸天中陰。一向有衣。人中不定。如近佛地諸大菩薩轉輪聖王及白淨比丘尼等。福德殊勝。又具慚愧中陰有衣。餘者則無(此一門竟)。
次明四有時分久近。生有死有時分極短。唯止一念。故雜心云。生有及死有。是各一剎那。本有中有時分。不定。本有極短至一念。長則或經億百千劫。中有長短。人說不同。有人宣說。極短一念。[4]極長七日。如此說者。齊七日來必得生處。若七日來不得生處。前陰滅已更受中陰。有人復說。中陰極長壽七七日。七七日來必得生處。若不得處死而更生。復有人說。壽命不定。乃至父母未和合來。常在不滅。此諸說中。後說為善(此二門竟)。
次就三界五道之處分別四有。先就三界辨其通局。生死本有遍通三界。中有不定。小乘法中。欲色界有。無色則無。大乘法中。四空有色。以有色故。亦有中陰。故[5]華嚴中。菩薩鼻根能聞無色宮殿之香。明知有色。次就趣論。當知四有遍通五趣(此三門竟)。
次辨根陰有具不具。陰謂五陰。根謂六根。先就五陰明具不具。生死本有。此三若在欲界之中定具五陰。色無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說。彼色界地中無想天處。有色無心。四空地中。有心無色。不具五陰。餘色界天齊具五陰。大乘說。彼無想天處。猶有心想。四空有色。是則三界皆具五陰。故地論言。乃至有頂增長一切五陰苦聚。中有一種。定具五陰。終無缺減。次就六根明具不具。生有之中。唯有意根。所緣之色。未成己體。故無身根。以無身故。亦無眼耳鼻舌等根。死有不定。欲界眾生。漸命終者。唯有身根及與意根。最後滅壞。頓命終者。一念死時六根俱壞。色界眾生。無漸命終。是故死時。六根俱壞。無色眾生。大小不同。小乘說。彼唯有意根。最後滅壞。大乘說。彼猶有形色。與色界同。本有之中。諸根不定。欲界眾生。多具六根。乃至極小。具身及意。色無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說。彼色界地中。除無想處。其餘諸天。齊具六根。無想天中。無其意根。無色界中。單有意根。無餘五種。大乘說。彼色無色界。齊具六根。何故如是。大乘說。彼無想無色有色心故。中有一種。定具六根。無殘缺者。何故如是。中陰身中。受純業果。不受雜業報。故具六根。又中陰身。形色精微。無有餘緣壞其根者。故具六根。又六根中。求受生處。是故中陰。定具六根。然此中陰六根猛利。淨過諸天。一切世界。應受生處。見聞無礙。以其求生自在力故(此四門竟)。
次辨四有染淨之義。生有一種。唯染無淨。受生必是煩惱心故。餘通染淨。故雜心云。一染三有二。言一染者。是生有也。三有二者。本死及中通染淨也。此乃局論凡夫二乘。若通菩薩願力受生。是則四有皆通染淨(此五門竟)。
次就凡聖分別四有。凡聖雖異。齊具四有。凡夫可知。聖人之中。學具四有。無學唯三。略無生有。無學聖人。更不生故。四有如是。
四識住義四門分別(辨相一 漏無漏分別二 就地分別三 三世分別四)
四識住者。五陰之中色受想行為識所依故名識住。住義云何。依如毘曇。心王之體。依於同時色受想行故名識住。問曰。彼宗心心數法同時相依。何故偏說識依餘住不說受等依餘住乎。釋言。住義理實齊通。但識是王故偏說之。又破外道識依神住故說識住。若依[6]成實。心起前後。不說同時相依而住。但說心識緣餘四陰。緣而愛著。故名識住。問曰。彼宗貪在行心識中無貪。云何經中說為識住。釋言。依彼貪有二種。一者起貪唯在行心。二者性貪遍在四心。性貪通故[7]識中有之故得就識說為識住。何者性貪取性煩惱。執著境界故名性貪。問曰。性貪既通四心。以何義故偏說識住不說受住想行住等。釋言。住義理通四心。今以三義偏說識住。一以初類後。識心在初。但言識住。餘類可知。故不具論。二舉弱顯強。就四心中。識心取性最為微弱。乃至行心取性最強。就弱說住。增強可知。故闕不論。三為破外道說識依神故名識住。以彼外道多取心識依神我故。問曰。若言貪故住者。何故[1]論言喜潤故住。釋言。理實貪著故住。貪心必由前喜而生。故說喜潤。又後貪中。猶有喜義。助成彼貪。故說喜潤。問曰。前說性貪故住。性貪常有。何假喜潤。釋言。識中所有性貪。是前行中重貪氣分。彼前行中增上重貪。由喜潤生。識中性貪。從本論之。故曰喜潤。問曰。色等望於何識說為識住。若依毘曇。通望六識說為識住。成實法中。人解不同。有人釋言。唯望意地行心說住。以彼行中貪愛強故。又人復言。通望六識行心說住。以前[2]三心無貪愛故。此皆不然。經說識住不言行住。云何說言望行心住。人復釋言。彼宗之中想受及行。是通名識。故云識住。若言行心是通名識說識住者。論通非別。云何得分四識住異。當知。成實亦望六識說為識住。何以得知。毘曇法中。通望六識說為識住。成實不非。明知。共用。又六識中性貪義等住著不殊。故通望之以說識住。問曰。若言通望六識說識住者。六識之心局緣一色不緣餘法。云何得有四種識住。釋言。通望六識之心說四識住。非謂一一皆具四住。又問。五識局在一念。云何名住。此言住者。住著名住[3]著。不以經停說為住故。一念五識。亦得名住。問曰。何故唯說色受想行等陰以為識住。不還說識以為識住。若依毘曇。識是心王。兩王不並。故不說識以為識住。若依[4]成實。識時少識。故不說識以為識住。云何少識。六識之中唯有意識通具續念。自餘五識局在一念。不通相續。不如六想六受六行並通續念。故曰少識。少故不論。又復為分能住所住兩義差別故。不說識以為識住(此一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有漏四陰。望有漏識名為識住。無漏則非。何故如是。毘曇釋言。無漏之法。壞有漏識。故非識住。又無漏識。厭有漏法。亦非識住。又無漏識。於無漏法。亦不貪著。故非識住。有漏之識。於有漏法樂著不捨。故名識住。成實亦同(此二門竟)。
次就諸地分別識住。地謂九地。始從欲界乃至悲想。若依毘曇。要當地法望當地識說為識住。異地則非。麁細別故。若如是者。依下地身起上心時。下地之身。應非識住。論自釋言。住相成就。猶名識住。若依成實。莫問自地及與他地。但有緣著。斯名識住(此三門竟)。
次就三世分別住義。若依毘曇。於三世中。同時相依。斯名識住。異時則非。若依成實。於三[5]世莫問同時及與異時。但令緣著。皆是識住。不簡[6]前四識住義。略之云爾。
四食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7]起分別二)
言四食者。所謂段食觸食思食及與識食。此之四食。論釋不同。若依[8]成實。羹飯等事名為段食。冷煖[9]等名為觸食。或有眾生。以思活命。名為思食。雖有此言。不知何思。有人釋言。過去業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斷。說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眾生所有壽命。皆由往思。不應言無。或當應以彼現在思想而活命者。說為思食。如思玄[10]妙得不死等。有漏識心命報不壞名為識食。若依毘曇。欲界地中香味觸等。是其段食。心數法中有漏觸數。能知一切心心數法。令法[11]今不散壞說為觸食。有漏思數起後不絕說為思食。有漏心識。是其心王。能令一切諸心數法住持不壞。說為識食。問曰。無漏何故非食。釋言。無漏壞相續相。是故非食(此一門竟)。
次就趣論。先論生陰。地獄之中。論釋不同。若依成實。但有識食。毘曇法中。具有四食。彼說。地獄吞熱鐵等能壞飢[12]餓。即為段食。餘三心法常有可知。鬼畜兩趣齊具四食。人中不定。若有心者。皆具四食。滅心之者。論說不同。若依毘曇。段食餘勢令身不壞。更無餘食。故彼宗中入滅定者。遠至七日即須出定。若過七日。段食勢盡。起則身壞[13]成實法中。滅心之者。現雖無心識得在故。猶名識食。以識食故。入滅定雖逕多時身亦不壞。天中不定。欲界諸天。與人相似。色界諸天。若依成實。唯有識食。毘曇法中。彼有心者。唯無段食。有餘三種。若滅心者。四食俱無。無色界天。與色界中有心者同。無色界中。無滅心故。生陰如是。次辨中陰。[14]成實法中。一切中陰。唯有識食。毘曇不定。欲界中陰。具有四食。隨其所起。還食彼趣所食香氣。以為段食。餘三心法有之可知。色界中陰。唯無段食。有餘三種。彼說。中陰雖有三食。思食最增。以求生故。四食如是。
五陰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先後次第三 三性分別四 漏無漏分別五 常無常分別六 三界有無七)
第一釋名。言五陰者。所謂色受想行識也。質礙名色。又復形現亦名為色。領納稱受。毘曇亦言覺知名受。取相名想。毘曇亦言順知名想起作名行。了別名識。毘曇亦云分別名識。此之五種。經名為陰。亦名為眾。聚積名陰。陰積多法。故復名眾。問曰。一色一受想等無多聚積。云何名陰而復名眾。釋言。此等陰積之分故名為陰。多中之分故復名眾。如眾僧中請得一人名請眾僧。此亦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色陰之體。離合不定。總唯一色。或分為二。一內二外。眼等五根。是其內色。色等六塵。是其外色。或分為三。如毘曇說。一可見對。謂眼所行青黃等色。二不可見有對。謂耳鼻舌身所行之色。三不可見無對之色。意根所行無作之色。前二種色。為其對礙色根所對故名有對。後一無作。不為對礙色根所對故名無對。[1]成實法中。宣說無作非色心故。唯有前二。略無第三。或分為六。所謂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色也。前五可知。法塵色者。若依毘曇。五根無作是法塵色。[2]成實法中。過未五塵五根四大假名之色。是法塵色。或分為十。如涅槃說。故彼經中上下數處皆說十色。五根五塵。是其十也。彼經何故不說無作。彼說。無作但是色法非是色事。成身相微故陰不彰。或分十一。如毘曇說。五根五塵及無作色。是其十一。彼說。無作是身口業性。四大造故。色陰收。成實法中。色有十四。五根五塵及與四大。為十四也。有人說言。成實法中。聲不成人。非是色陰。此言不然。陰積義異。成人法異。何得說言不成人故令聲非陰。云何陰異成人法異。陰通內外。成人唯內。陰通色聲。成人唯色。是其異也。云何知聲是色陰。如彼[3]成實色相品說。言色陰者。所謂四大及大所因色香味觸。亦因四大所成五根。是等相觸故有聲生。舉此以釋色陰體相。寧非色陰。又毘曇中說聲為陰。成實不非。明知。[4]失用。問曰。毘曇說無作色以為色陰。成實法中何故不論。釋言。成實宣說。無作為非色心。行陰所收。色陰不攝。故此不論。問曰。成實根塵之外別說四大。以為色陰。毘曇法中何不如是。釋言。成實宣說。四大是假名色。攬四塵成。能成五根。根塵不收。故別說之。毘曇法中。宣說四大是實法色觸入所攝。故不別說。色陰如是。次明受陰。受陰體中。廣略不定。總唯一受。或分為二。一者身受。二者心受。如[5]地持說。五識相應名為身受。意識相應名為心受。問曰。五識是心非身。何故與此相應之受名為身受。釋言。此從所依以名。五識依於五根之身而生意心。故所生受名為身受。意識依心。故所生受名為心受。又復苦樂亦得分二。惡果名苦。善果名樂。一切[6]報受無出善惡二業果故。問曰。捨受何受中攝。釋言。樂攝。善業果故。或分為三。一苦二樂三不苦[7]樂。亦名捨受。辨此三受。略有五門。一分三受。二定優劣。三明通局。四生過不同。五厭捨難易。就初門中差別有六。一當相分別。如彼[8]成實受相品說。損惱身心名為苦受。增益身心名為樂受。非損非益名不苦樂。二對因分別。一切惡果。[9]斯為苦。一切善果。說為樂捨。是義云何。依如毘曇。三禪已還下善業果。名之為樂。四禪已上上善業果。說以為捨。是則彼宗。三禪已還無捨受報。若依[10]成實。分善為二。一欲界散善。二上界定善。散善之中增上業果說為樂受。微下業果名為捨受。以此微樂難覺知故。問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業果。何不名捨。偏說下樂為捨受乎。釋言。苦果違害之法。性與情返。微有即覺。故入苦中。不得名捨。樂果順情。非切心法。微者難覺。故分為捨。又復一切苦樂二受。皆用微細行苦為體。於行苦上。宣說苦受。苦受必重。為心覺惱故不名捨。於行苦上。宣說樂受。樂受必微。於中上者。為心覺適當相名樂。輕微之者。非心能覺。博名為捨。定善之中。下善業果。名之為樂。四禪已上勝善業果。說之為捨。以彼寂靜難覺知故。三對緣分別。緣有三種。謂違順中。違緣逼惱名為苦受。順緣生適名為樂受。中境所生名為捨受。四對想分別。適想所起名為樂受。不適想生名為苦受。中容想發名為捨受。五對行分別。生瞋是苦。起貪是樂。生癡是捨。六就時分別。於中約對三緣辨之。若對違緣。相應時。苦離時生樂。久離則捨。若對順緣。初受生樂。中受則捨。久受便苦。或有順緣。相應時。樂離時生苦。久離則捨。若對中緣。初受時捨。久受生苦。離時生樂。或有中緣。初受時捨。久[11]受樂著則生樂受離時生苦。以此六義分受為三。次明三受優劣不同。苦受最劣。樂捨二受。上中不定。若依毘曇。樂受定下。下善果故。捨受定上。上善果故。若依成實。在欲界地。捨受為中。樂受為上。在上二界。樂受為中。捨受為上。次明三受通局之義。依如毘曇。苦局欲界。樂通欲色。捨通三界。成實法中。麁同毘曇。以實細論。並通三界。故彼文言。苦樂隨身至於四禪。憂喜隨心至於有頂。次明三受生過不同於中有二。一明三受生過多少。苦生過少。局在欲界。生瞋恚故。樂生過中。在欲色界。能生不善穢污法故。捨過最多。遍通三界具生一切諸煩惱故。二明三受生過輕重。捨受最重。能起邪見。斷滅善根。作闡提故。又生無明能為一切生死本故。苦樂二[1]受輕重不定。若論所為。樂重苦輕。為求樂受。多作罪故。若論所生。苦重樂輕。嗔恚大罪。從苦生故。三受生過不同如是。次明三受厭捨難易。於中有二。一明三受起厭難易。欲界地中所有三受。苦為易厭。人憎惡故。捨受次難。不煩惱故。樂受最難保愛深故。若論上界樂捨二受。樂為易厭。以其麁動易憎惡故。捨受難厭。以其寂靜難覺知故。二明三受捨之難易。苦受易捨。得初禪時。已遠離故。問曰。若言初禪離苦。何故經言二禪滅苦。釋言。初禪有眼耳身三種識在。此三識身苦根所依。所依未盡。是故不說初禪滅苦。理實苦受初禪滅盡。樂受次難。至四禪滅。捨受最難。涅槃時滅。三受如是。或分為五。所謂憂苦喜樂及捨。此之五種。隨處不定。若在欲界。五識地中逼惱名苦。適悅稱樂。意識地中慮惱名憂。慶悅名喜。六識地中中容受心。捨苦樂等。說之為捨。問曰。何故苦樂二受。流至意地返名憂喜。捨不如是。六識地中。通名為捨。釋言。苦樂從微想生。憂喜二受。從強想發。為是須分。六識中捨。同微想生。為是不分。欲界如是。若在初禪。眼耳及身三識。身中適悅名樂。意識地中慶悅名喜。四識身中中容受心。說以為捨。三中喜受。通定內外。餘二定外。初禪已上。無鼻舌識。亦無憂苦。為是不論。在二禪地。唯就意識。說喜說捨。在三禪中。唯就意地。說樂說捨。既在意地。何不名喜。乃說為樂。是樂性故。雖在意地。不得名喜。故雜心中。說之以為樂根意行。[2]涅槃中說下名為喜。上名為樂。麁況似此。四禪已上。唯有意捨。更無餘義。五受如是。或分為六。所謂六根所生受也。或分十八。六根所生。各有苦樂不苦不樂。故有十八。又[3]成實說。十八意行。亦是十八。謂五意識第六意識所生之受。各有憂喜不憂不喜故為十八。或復分為三十六受。如[4]成實說。六根所生各有苦樂不苦不樂。並通染淨。是故合為三十六受。或分百八。如[5]龍樹說。前三十六。三世分別故有百八。若廣分別。受乃無量。受陰如是。想陰體者。開合不定。總為一想。或分為三。一者適想。二不適想。三者非適非不適想。取順名適。取違不適。取中容者。名為非適非不適想。或分為六。所謂六識相應想也。或分十八。[6]六想之中。各有三種。適不適等。為十八也。隨緣辨想。想亦無量。想陰如是。行陰體者。廣略不定。總唯一行。或分為二。一者心法。二非心法。心法之中。依如毘曇。汎爾具論。有四十六。行陰所攝。[7]有四十四。四十六者。通地有十。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善地有十。所謂無貪無瞋慚愧信倚不放逸不害精進及捨。通前二十。不善有二。謂無慚[8]愧。以此通前為二十二。大煩惱中別數有五。不信懈怠無明悼放逸。以此通前為二十七。小煩惱中。有其十種。所謂忿恨誑慳嫉惱諂覆高害。以此通前為三十七。餘數有五。所謂覺觀睡眠及悔。以此通前為四十二。十使之中。別有四數。貪瞋慢疑。以此通前為四十六。此等如前三有為中具廣分別。言四十四行陰攝者。就前四十六心法中。除受除想。自餘一切皆行陰攝。問曰。何故諸心法中。偏分受想。別為兩陰不入行中。[9]雜心釋言。受為愛根想為見本。以此二種輪轉生死。故分別之。又復論言。受修諸禪。想修無色。以此二種別地義強故。別立陰。[10]成實法中。心法無量。除識想受自餘一切。皆行陰攝。心法如是。非心法中。依如毘曇。宣說十四不相應行為非色心。此亦如前三有為中具廣分別。成實法中。唯說無作以為色心不相應行。問曰。五陰通皆是行。以何義故。偏說此一以為行陰。雜心釋言。行陰之中。有為行多故偏名行。餘四陰中。攝行少故。更與異名。行陰如是。次辨識陰開合不定。總唯一識。或分為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或分為三。一善二惡三者無記。或分為四。一善二惡三隱沒無記。謂欲界地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相應之心。四白淨無記。所謂報生威儀工巧變化之心。或分為六。所謂六識。始從眼識乃至意識。或分為七。謂七心界前六識上加以意根。是其七也。或分為九。一方便善心。二生得善心。三不善心。四陰沒無記。五報生心。六威儀心。七工巧心。八變化心。九無漏心。或分為十。一方便善心。所謂一切聞思修[1]壽相應之心。二生得善心。過習所成信進念等相應之心。三不善心。謂欲界地除身邊見自餘一切不善結業相應之心。四隱沒無記。謂欲界中身邊見兩及上二界一切煩惱相應之心。五報生心。謂三界中報無記心。六威儀心。所謂一切行住坐臥見聞等心。七工巧心。所謂一切營生之心。八變化心。謂作是念。我當化作如是事業。如是之心。九者學心。謂三乘人因體無漏及學等見。三乘因中斷結無漏。是學心體。遊觀無漏。是學等見。十無學心。謂三乘人果體無漏及無學等見。三乘果中盡無生智。是無學體。遊觀無漏。是無學等見。或分十二。如雜心說。欲界有四。一者善心。二不善心。三隱沒無記。四白淨無記。色界有三。於前四中。除不善心。有餘三種。無色亦然。此十有漏。并學無學為十二也。或分二十。欲界有八。一方便善。二生得善。三不善心。四隱沒心。五報生心。六威儀心。七工巧心。八變化心。謂依上禪為欲界化色界有六。前八種中。除不善心及工巧心。一切上界。無有不善及工巧。故有餘六種。無色有四。前八種中。除不善心威儀工巧及變化心。有餘四種。并學無學為二十也。廣則無量。識陰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五陰次第之義。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五陰同時。隨義以論。有二次第。一順二逆。順次第者。先明色陰。次受次想次行後識。何故如是。論釋有三。一麁細次第。色陰最麁。相狀顯著。故先明色。受細於色。麁餘心法。如人所患首足等痛。覺惱增強。故次明受。想細於受。麁餘心法。取相分明。故次明想。行細想受。麁於心識。作用相顯。故次明行。識心最細。故在後說。二破患次第。如論中說。本際已來。男為女色。女為男色染著處故。先觀色陰。令人厭離。樂受貪故染著於色。故次觀受。想顛倒故。起樂受貪。故次觀想。以其貪愛煩惱行故。起顛倒想。故次觀行。以依心故。起煩惱行。故後觀識。三觀入次第。如論中說。二種色觀。入佛法中。為甘露門。一不淨觀。二安般念故。先觀色。以觀色故。便知受妄。故次觀受。知受妄已。想不顛倒故。次觀想。想不倒故。煩惱不行。故次觀行。煩惱不行。心則堪忍。故次觀識。上來三種。是順次第。逆次第者。翻前即是。如論中說。淨穢之生。以心為本。故先觀識。以觀識故。煩惱微薄。故次觀行。煩惱薄故。便起法想。想於一切苦無常等。故次明想。起法想故。貪受不生。故次觀受。貪受息故。能見色過。故次觀色此逆次第。毘曇如是。[2]成實法中。陰起前後不得一時。次第如何。先明色陰。次識次想次受後行。何故如是。心識之起。必託六根。於中五識依五色根。意識一種。依於意根。從多為論。識依色生。故先明色。第二明識。於識所緣。分別取相。故次明想。於[3]取想所。領納違順非違非順。故次明受。於所受法。起貪瞋等。故次明行。大乘法中。亦說五陰體性同時。隨用隱顯。非無先後。其中次第。多同毘曇(此三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五陰。言三性者。所謂善惡無記性也。依如毘曇。陰別有九。相從為三。所言九者。一生得善陰。二方便善陰。三無漏善陰。四不善。五陰五穢污五陰。六報生五陰。七威儀五陰。八工巧五[4]陰。生得善者。一切眾生。無始已來曾修善根。未起邪見斷滅已來。此善相續。生便得之名生得善。生得善根。起身口業。是其色陰。餘心法等。為餘四陰。方便善者。於現在世。近友聞法。思惟修習起諸善根。是方便善。於中所起身口二業。是其色陰。餘心法等。為餘四陰。問曰。方便與生得善。同是現起。有何差別。釋言。此二分齊難知。但由宿習。任性能起。是生得善。因他教化。聞法思惟。力勵起者。是方便善。無漏善者。遠離繫縛。合理相應。是無漏善。於中道共無漏律儀。是其色陰。餘心法等。為餘四陰。言不善者。一切無慚無愧俱者。是不善陰。於中所起身口惡業。是其色陰。餘四可知。問曰。善惡相對之法。善中得有生得方便。不善何故總說為一。不分二乎。釋言。齊類理亦應然。但今為明惡法本來九品性成。非是方便進習始具。是故隱其方便之名。既隱方便。生得亦癈。又復善法。難以頓成。須分上下令漸習故。說生得方便之異。惡法易斷。總相厭離。是以不分生得方便兩種之別。言穢污者。欲界地中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能染污心。名為穢污。於中初禪穢污煩惱。能動身口。具五陰性。如彼梵[1]王語諸梵眾。汝但住此。我能令汝盡老死邊。即是妄語。牛牽黑齒屏處求之。是身邪謟。此身與口。是[2]其色陰。餘心法等。是餘四陰。欲界穢污。是迷理惑。不能親發身口二業。二禪已上。煩惱微細。不動身口。無色界中。無身口業。一向不發。故無色陰。但有餘四。言報生者。過因所生眼等諸根。是其色陰報。心法等為餘四陰。言威儀者。身口進止。是其色陰起。此心法為餘四陰。言工巧者。身營世務。口言分處。是其色陰。餘四可知。言變化者。依其通體。或化色身。或化口語。是其色陰。欲起化時。先作是念。我今當作如是色像如是語言。以此起化心心數法。為餘四陰。問曰。化心與身通體為一異。釋言。是異。異相如何。變化心者。是起化心。身通體者。是起化力。又復化心。是遠方便。身通體者。親能起化。又復化心。唯是無記。身通體者。或時是善。或復無記。何故如是。通體有二。一是修慧。二是生慧。依定修得。是其修慧。天龍鬼等。不假習性。[3]能變現。是其生慧。是修慧者。體性唯善。與定相應。生慧無記。又復化心。或自地收。或他地攝。起自地化。即自地收。起他地化。則他地攝。論其通體。唯在自地。問曰。何不直依通體而起變化。別從化心而起化乎。雖有通體能起化事。若無化心終不起化。故須化心。問曰。若使要從化心而起化者。何須通體。若無通體。雖有化心。欲化前事。終不能現故。復須之。問曰。化色為當正從化心而現。為當正從通體而發。釋言。化色正依通體。遠依化心。化心不能親動身口。是故必依通體化也。九陰如是。相從三者。初三是善。次一不善。後五無記。毘曇如是。[4]成實法中。唯一行陰。該通三性。餘皆無記。大乘所說。多同毘曇(此四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就向九種五陰之中。第三無漏。餘八有漏。成實法中。義有[5]兩兼。若斷漏故名為無漏。唯在行心。餘皆有漏。若不生漏名為無漏。無學五陰。一向無漏。凡夫五陰。一向有漏。學人不定。若斷結處。是其無漏。結未盡處。是其有漏。大乘法中真德五陰。一向無漏。分段因果。一向有漏。變易因果。隨相無漏。體性有漏。以相順理故名無漏。以性違故名為有漏(此五門竟)。
次辨五陰常無常義。小乘法中。一向無常。大乘法中。大位以分。生死五陰。一向無常。涅槃五陰。一向是常。故[6]經說言。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隨義通論。生死五陰。有常無常。涅槃亦爾。生死陰中。有相有實。六識七識。是其陰相。如來之藏。一在滅諦。是其陰實。陰相無常。陰實是常。涅槃陰中有體有用。體則是常。如上所說。用則無常。故[7]經說言。功德莊嚴有為有漏有礙非常。良以隨世有生滅故(此六門竟)。
次辨三界有無之義。小乘法中。四空無色。滅定涅槃一向無心。其無想定及無想報。兩論不同。毘曇無心。成實有之。故彼[8]論言。凡夫不能滅心心法。但無麁心。故說無想。大乘法中。四空有色。故[9]涅槃言。如非想天。亦色非色。我說非色。非想既有。下三類然。又大乘中。說無想定乃至小乘無餘涅槃悉皆有心。六識雖亡。七識心在。故說有心。以有心故。受想行識四陰不無。五陰之義。麁辨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八(本終)
大乘義章卷第八(末)
六道義四門分別(釋名一 開合二 辨相三 明因四)
第一釋名。言六道者。所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脩羅。是其六也。言地獄者。如雜心釋。不可樂故名為地獄。地持中釋。增上可厭故名泥犁。泥犁胡語。此云地獄。不樂可厭。其義一也。此之兩釋。皆對厭心以彰其過。非是當相解其名義。若正解之。言地獄者。就處名也。地下牢獄。是其生處。故云地獄。言畜生者。如雜心釋。以傍行故名為畜生。此乃辨相。非解名義。若正解釋。言畜生者。從[10]主畜養以為名也。一切世人。或為[11]噉食。或為驅使。畜積此生。[12]行從是義。故名畜生。言餓鬼者。如雜心釋。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飢虛故名為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所言人者。如雜心釋。意寂靜故。名之為人。此就人德以釋人也。以人能思斷絕邪念。名意寂靜。若依涅槃。以多恩義故名為人。人中父子親戚相憐。名多恩義。所言天者。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為天。此隨相釋。又云天者。淨故名天。天報清淨。故名為淨。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為天。阿脩羅者。是外國語。此名劣天。又人相傳名不酒神。阿之言無。脩羅名酒。不知何義名不酒神。此[1]之六種經名為趣。亦名為道。所言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為因趣。故名為趣。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通[2]人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故地持言。乘惡行往名為惡道。亦可道者。當相名也。六趣道別故名六道(此一門竟)。
次辨開合。開合不定。總之唯一分段生死。或分為二。一者惡趣。二者善趣。以此二門統攝斯盡。或分為三。所謂三界生死果也。或分為五。謂三惡道諸天及人。以何義故不說脩羅。依法念經。脩羅有二。一鬼[3]二畜。良以鬼畜兩趣攝故。更不別論。依伽陀經。脩羅有三。一畜二鬼三者是天。以鬼畜天三趣攝故。不別論之。或分為六。如上所說。脩羅雖復鬼畜等攝。種類眾多。故別分之。隨形異論。差別無量。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先辨地獄。地獄有二。一正地獄二邊地獄。正地獄者。在大海下。麁分有八。細有一百三十六所。麁分八者。一活地獄。二黑繩地獄。三眾合地獄。四叫喚地獄。五大叫喚地獄。六熱地獄。七大熱地獄。八阿鼻地獄。於此南方[4]大海之下五百由旬。有閻羅界。閻羅是鬼。分判罪人。閻羅界下五百由旬。至活地獄。如龍樹說。此地獄中諸受罪者。各共鬪諍。惡心熾盛。手[5]捉利刀。互相殘害。悶絕而死。宿業緣故。涼風來吹。獄卒[6]咄之。罪人還活。應聲即活。[7]行從是義名活地獄。多由殺生故生其中。此地獄下。有黑繩獄。一切苦具轉過於前。以黑鐵繩。拼諸罪人。悉令斷絕。故云黑繩。此地獄中苦事眾多。黑繩事顯故偏名之。以其先世讒謗良善。妄言綺語兩舌惡罵。[8]枉殺無辜。或為奸[9]史。酷暴無道。故生其中。此黑繩下次有眾合。一切苦具轉重於前。於中獄卒。化作種種虎狼師子猪羊牛犬一切種形。殘害罪人。或復化作兩山。相合鐵輪鐵網一切苦具[10]治諸罪人。以眾苦具同皆合會殘害罪人。故云眾合。以其先世多殺眾生故生其中。此眾合下次有叫喚。一切苦具轉過於前。有大鐵城五百由旬。獄卒在中。或斫或剝。或刃或刺。或鞭。或打。或棒或杵。打碎其頭。或驅東西。如是非一。令諸罪人發聲叫喚故名叫喚獄。良以先世斗[11]稱欺誑。非法斷事。受寄不還。侵陵下劣。惱諸貧苦。或破城邑。傷害剝切。離他眷屬。或復詐善誘誑殺之。令人[12]叫喚故生其中。此叫喚下有大叫喚。一切苦具轉重於前。獄卒於中。或驅罪人。入熱鐵屋。令大叫喚。名大叫[13]喚。以其先世[14]熏殺一切穴居眾生。或復繫閉[15]墜陷深[16]坑令大叫喚故生其中。此叫喚下。有熱地獄。一切苦事。復轉過前。此地獄中有二銅鑊。一名難陀。二跋難陀。熱沸鹹水。涌波於中。獄卒羅剎。[17]叉諸罪人投之[18]於中。或投炭坑。或投沸灰。或以膿血。而自煎熬。名熱地獄。以其先世惱亂父母及諸師長一切沙門婆羅門等。令其心熱故生其中。此下次有大熱地獄。一切苦事轉重於前。以其先世活煮眾生。或復生爛。或以木貫。生而炙之。或燒山澤及諸聚落佛塔僧房。或推眾生令墜湯火故生其中。此下次有阿鼻地獄。如[19]涅槃說。此獄縱廣八萬由旬。其中苦事過前七獄及餘別處。[20]足[21]二千倍。鐵網羅覆。上火徹下。下火徹上。交過通徹。一人入中。身亦遍滿。第二人入。身亦遍滿。壽命一劫。苦無暫廢。以其先世作五逆罪謗方等經。起大邪見謗無因果斷滅善根。故生其中。十不善業。皆生此等八大獄中。向來且隨麁相言耳。所言一百三十六者。前八地獄一一各有十六眷屬。八是寒氷。八是炎火。八寒氷者。如[22]龍樹說。一安浮陀。此名多孔。應是陵山多諸孔穴故名多孔。亦可。此處凍諸罪人。令多穿穴故名多孔。二[23]足浮陀。此名無孔。對前可知。此之二種。隨相名之。三阿羅[24]邏。此患寒聲。四阿波波。亦患寒聲。五名睺睺。亦是寒聲。此之三種。從聲以名。六漚鉢羅。此名青蓮。獄城相狀。似青蓮[25]華故名青蓮。亦可。此處凍諸罪人。似青蓮色名漚鉢羅。七鉢頭摩。此名紅蓮。釋有兩義準前可知。八名摩訶鉢頭摩。此名大紅蓮華。義亦同前此後三種。從色名也。八炎火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燒林。四名劒樹。五名刀道。六名刺棘。七名鹹河。八名銅柱。前八大獄。東西南北各有二氷及二炎火。故有十六。八大地獄各有十六。即是一百二十八所。通八大獄便是一百三十六也。如[1]法念經。明此一百三十六所。名字各異業果亦異。不可具論。正處如是。邊地獄者。或鐵圍間。或餘山中。或大海裏。諸治罪處。名邊地獄(地獄如是)。
次辨畜生。如法念經。說畜生中凡有三十四億種類。於中具有四生不同四食之異。業果差殊。備如彼經。不可具說(畜生如是)。
次辨餓鬼。如[2]法念說。餓鬼之中處要有二。一在人中。二在鬼界。如彼經說。閣浮提下五由百旬。縱廣三萬六千由旬。是餓鬼界。類別不同。有三十六。一鑊身餓鬼。其形似鑊。無有頭頂眼耳鼻舌手足等相。住餓鬼界。初生之時。倍過人身。[3]後漸增長。滿一由旬。猛火滿於鑊身之中。焚燒其身。飢渴熱惱。無能救者。人中十歲。當彼日夜。鑊身於彼壽五百歲。以其先世為貪財利受雇屠殺。又受他寄抵拒不還。故生其中。二針口餓鬼。[4]身大如山。口如針孔。亦住鬼界。壽同鑊身。飢火燒身。燋燃無救。并受一切寒熱眾毒種種之苦。以其先世雇人屠殺。或有婦人夫令供養沙門淨行。誑言道無如是等比。故生其中。三食吐鬼。四食糞鬼。五無食鬼。六食氣鬼。七食法鬼。八[5]食水鬼。九悕望鬼。十食唾鬼。十一食[6]鬘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熾燃鬼。二十伺嬰兒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渚鬼。二十三使執杖鬼。是閻羅王。二十四食小兒鬼。二十五食人精氣鬼。二十六羅剎鬼。二十七火爐燒食鬼。二十八住不淨巷陌鬼。二十九食風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曠野鬼。三十三住塚間食熱灰土鬼。三十四樹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三十六殺身餓鬼。鬼別無量。要攝如此。其中果報業因各異。備如經說(餓鬼如是)。
次辨脩羅。依伽陀羅。脩羅有三。一天二鬼三者畜生。[7]法念經中。唯說二種。鬼之與畜。鬼脩羅者。是其殺身餓鬼所攝。住在地上眾相山中。畜脩羅者。住在北方須彌山側海底地下。四重之別。入地二萬一千由旬。有其羅睺阿脩羅住。地曠一萬三千由旬。城名光明。縱廣正等八千由旬。有千柱殿。寶房行列。城地[8]山池一切樂具皆以寶嚴。於其城內。有四寶園。各百由旬。一一園中。有三千種如願之樹。樹皆真金。精[9]靈虛妙。如雲如影。其園池內雜寶色鳥。遊集滿中。王住此城。城外別有十三住處。於一一處各有無量阿脩羅眾。羅睺脩羅。是師子兒。形如須彌。能變自身。大小隨意人中五百歲。當彼日夜。羅睺於彼壽五千歲。有四婇女。從憶念生。有其十二那由他婇女。以為[10]眷屬。圍繞羅睺。其王過去作婆羅門。於曠野處有一佛塔。高二十五里。於中畫作種種佛像。種種華菓。樹林莊嚴。為火所燒。是婆羅[11]門。救之得免。救已作念。我救此塔。有福以不。若有福者。願得[12]大身。又外道中。多行布施。故受斯報。餘阿脩羅。於過去世。見他殺生強逼令放。或為名利。或為王使。或習父祖不殺之法。非慈[13]悲心。不持淨戒。不作諸善。故生其中。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是其勇健脩羅住處。王名勇健。民名摩睺。此云骨咽。地名月鬘。漸廣前地城名遊戲。縱廣正等八萬由旬。嚴好過前。其城住[14]在四金山中。其山高廣五千由旬。王住此城。別更有城。名曰星鬘。民住其中。城外有園。縱廣一萬三千由旬。於中凡有七園差別。種種莊嚴。是諸脩羅。於中受樂。勇健脩羅。其形長大。如二須彌。若住自界。變身短小。勢力轉勝。人六百歲。當彼日夜。此地脩羅壽六千歲。其王過去劫奪他物。供養外道離欲之人。故受斯報。餘眾往昔供養外道不離欲者。及破戒人。故生其中。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其華鬘脩羅住處。王名華鬘。民名遊戲。地名脩[15]那。城名鋡毘羅。縱廣一萬三千由旬。莊嚴微妙。轉勝於前。華鬘脩羅。所受之形。如三須彌。若住自界。現微小身。勢力轉增。人七百歲。當彼日夜。此地脩羅。壽七千歲。其王過去。飲食施[16]與破戒病人。故受斯報。餘眾前世因種種戲。聚物為食。用以施人。本無淨心。故生其中。次下[17]二萬一千由旬。有鉢[18]訶婆毘摩質多脩羅住處。王名鉢訶。亦名波羅訶。此本一名。人語音異。亦名毘摩質多。所領之民。名一切忍。地名不動。廣六萬由旬。城名鋡毘羅。縱廣一萬三千由旬。七寶宮殿。微妙如天。毘摩質多。其形長大。如四須彌。若住本界。現微小身。勢力過前三地脩羅。人八百歲。當彼日夜。此地脩羅。壽八千歲。其王前世無正見心。見持戒者來從乞求。久乃施之。施已語言。我今施汝。有何福德。我以癡故施汝飲食。邪見心施。故受斯報。餘脩羅眾。於前世時。自為身故。守掌菓樹一切諸物。己所不用。然後惠人。故生其中。此諸脩羅。與天怨對。共天戰競。備如經說。不可具陳(脩羅如是)。
次辨人趣。人類無量。大約有四。謂四天下人報差別。四天下人。有八不同。一住處不同。須彌山南有一海渚。名閻浮提。縱廣二十八萬里。人住其上。東方有渚。名弗婆提。倍廣閻浮。人住其上。西方有渚。名瞿耶尼。倍廣弗婆。人住其上。北方有渚。名欝單越。倍廣瞿耶。人住其上。二形相不同。南閻浮渚。其地尖邪。人面像之。弗婆提渚。地如[1]半月。人面像之。瞿耶尼渚。地如[2]滿月。人面像之。北欝單越。其地[3]正方。人面像之。三長短不同。閻浮提人。身長四肘。弗婆提人。身長八肘。瞿耶尼人。長十六肘。欝單越人。三十二肘。四壽命不同。閻浮提人。壽命不定。下極十歲。上極八萬四千歲。弗婆提人。壽命二百五十歲。瞿耶尼人。壽五百歲。欝單越人。定壽千歲。唯欝單定。餘皆不定。五果報不同。南閻浮提人。壽十歲時。或飢饉劫。或疫病劫。或刀兵劫。三劫互起。東西二方。飢饉劫時。飲食不足。而無餓死。疫病劫時。四大不和。而[4]不喪命。刀兵劫時。少增瞋恚。不相殺害。北欝單越。全無變異。六優劣不同。若論受道。閻浮提上。弗婆次下。瞿耶漸劣。欝單最下。若論果報。欝單最上。瞿耶次下。弗婆漸劣。閻浮最下。七起業不同。東西南方具行十惡。欝單越國。但有綺語貪瞋邪見。綺語業道成而現行。餘三業道成而不行。如十業章具廣分別。八趣果不同。北欝單越。死皆生天。不向餘趣。以無惡故。餘三天下。所向不定(人趣如是)。
次辨天趣。天有欲色無色[5]差別。欲天有六。一四天王天。須彌四[6]面乾陀羅山。去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亦然。上有四王。東有天王。名提頭賴吒。此名治國。領揵闥婆及毘舍闍二部鬼神。南有天王。名毘樓勒。此名增長。主領鳩槃茶薜茘多二部鬼神。西有天王。名毘樓博。此名雜語。主領龍富單那二部之神。北有天王。名毘沙門。此名多聞。主領夜又羅剎二部鬼神。此四天王所領天眾。種類有四。處別四十。種類四者。一鬘持天。餘處名為持華鬘天。二迦留足天。此名鳥足天。三名常恣意天。四名三箜篌天。初鬘持天。有十住處。一名[7]白摩尼。二名峻崖。三名果命。四名功德行。五名常喜。六名行道。七名愛欲。八名愛境。九名意動。十名遊戲林。此十居在須彌四面龕窟中住。南方有二。東西亦然。北方有四。彼一一窟廣千由旬。多有諸山寶樹寶池無量莊嚴。[8]人五十年。當彼日夜。彼天壽命五百歲也。此十天中業果各異。如法念說。迦留足天。有十住處。一行蓮華。二名勝蜂。三名妙聲。四名香樂。五名風行。六名鬘喜。七名普觀。八常歡喜。九名愛香。十名均頭。此十住處。皆繞須彌。業果差別如法念說。常恣意天。三箜篌天。各有十處。不可具論。初天如是。第二天者。名忉利天。此翻名為三十三天。在須彌頂。須彌山者。名善高山。亦名安明。去地八萬四千由旬。縱廣亦然。六萬諸山。以為眷屬。上有三十三處差別。中有帝城。名曰喜見。亦高八萬四千由旬。帝城四面。各有八處。臣民所居。是中天王。名釋提婆那民。此方翻名能為天主。釋者是能。提婆是天。那民是主。佛亦呼之為憍尸迦。蓋乃從其本姓為名。如[9]龍樹說。過去世時。摩伽陀國有婆羅門。姓憍尸迦。名曰[10]迦陀。有大福德。與其同友三十二人共修善業。命終皆生忉利天上。各在一處。本憍尸迦。今為天主。故從本姓名憍尸迦。三十二友。即為輔臣。居在四面。左輔右弼。前承後儀。并其天主合三十三。是故名為三十三天。如[11]法念經。具列名字廣以分別。此前兩天。是地居天。第三天者。名曰夜摩。此云妙善。於中凡有三十六處差別不同。是中天主。名牟[12]脩樓陀。第四天者。名兜率陀。此名妙足。如[13]龍樹說。蓋乃從[14]於天主[15]為名。第五天者。名須涅蜜陀。此云化樂。自化樂具已得受用。故云化樂。第六天者。名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天也。他化樂具已得受用。故曰化他。此他化上。別有魔天。處近他化。亦他化攝。此六是其欲界天也。問曰。欲界日月星天何天所攝釋言。隨近四天王攝。隨別分之六天不收。何故如是。四天王天。是其地居。彼是空居。又六欲天。壽命短促。此壽一劫。是故不攝。欲天如是。色界天者。經論不同。若依雜心[16]地持論等。有十八天。初二三禪。各有三天。第四禪中獨有九天。故合十八。若依華嚴。色界具有二十二天。初禪有四。一是梵天。二梵眾天。亦名梵[1]身。此前兩天。小梵生處。三梵輔天貴梵生處。四大梵天。是中間禪梵王生處。[2]與前梵輔同在一處。臣民之別。二禪有四。一是光天。二少光天。三無量光天。四光音天。三禪有四。一者淨天。二少淨天。三無量淨。四遍淨天。四禪有十。當分有四。一者福天。二福生天。三福愛天。四廣果天。依地持等。此四禪中。皆無初天。當應隨近攝屬第二。故不別論。此等差別。合有十二。第四禪中。隨其別[3]脩更有六天。謂無想天及五淨居。無想天者。與前廣果同在一處。有諸外道。取此無想以為涅槃。修無想定。趣求斯報。是人命終。生廣果處。初後有心。中間無心。經五百劫。以此別得無心法故。別為一天。五淨居者。一無煩天。亦名無凡。二無熱天。三善[4]見天。四善[5]現天。五阿迦尼吒天。此名無小。阿那含人。以無漏道。熏第四禪。熏有五階。是故得此五天之報。何者五階。謂下中上上中上上。下得無煩。乃至上上得無小天。熏之云何。那含先得第四禪竟。為熏禪故。於四禪中。先入百千無漏之心。次入百千有漏禪心。後入百千無漏之心。以漸略之。乃至先入二無漏心。次二有漏。後二無漏。是為[6]熏禪方便道成。然後復入一無漏心。次一有漏。如是五遍合十五心。十是無漏。五是有漏。是為熏禪究竟成就。此五遍中。初品為下。乃至最後以為上上。以純熟故。如是熏修第四禪竟。次熏三禪。次二次初。熏法同前。然後生彼五淨居中。此五淨居。那含住處。是故亦名五那含天。以此通前為二十二。依[7]大智論。五淨居上。別更有一菩薩淨居。名摩醯首羅。此方名為大自在天。是第十地菩薩住處。以此通前。色界合有二十三天。無色有四。一是空處。二是識處。三無所有處。四者非想非非想處。此等因行。如八禪中具廣分別。天趣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其因。因有通別。通而論之。唯善與惡。善謂十善。惡謂十惡。十惡是其三塗通因。十善是其人天脩羅三趣[8]通因。故[9]龍樹言。惡有三品。謂下中上。下生餓鬼。中生畜生。上生地獄。地經之中亦同此說。善亦三品。下生脩羅。中善生人。上善生天。問曰。脩羅四惡趣攝。何故論言下善生中。釋言。脩羅雜業所招。是[10]雜業中有善有惡。惡業得彼總報之果。故名惡趣。善業得彼別報樂受。是故名為下善生也。又復惡業得彼正報。故名惡趣。善得依果故說善生。問曰。諸餘鬼畜等中亦有樂受並為善生。何故偏言善生脩羅。釋言。脩羅樂受增上。如經中說。脩羅所受。其[11]次如天。是故偏言善生脩羅。問曰。脩羅樂既次天。感樂之善應名為中。何故名下。釋言。彼樂施福所招。施福增上故樂如天。施福望戒。不及戒善。是故名下。問曰。施福能生勝樂。何故不能生善道身乃生惡趣。釋言。善趣必由戒得。彼非戒善。是故不能生善趣身。又脩羅中有鬼有畜。有是天者。鬼畜脩羅。樂[12]不從善生。總報惡得。故名惡趣。天脩羅者。總報雖從善業而得。疑心劣故。不能會聖。是故名為下善生也。通因如是。若論別因。六道之中種類無量。業因皆異。如法念經具廣分別。六道之義。辨之麁爾。
七識住義
七識住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為破外道別計故也。有諸外道計識為我。擇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識住非我住也。識住不同。離分為七。七名是何。欲界人天。以之為一。初禪為二。二禪為三。三禪為四。空處為五。識處為六。無所有處以為第七。此之七處。心識樂安。故名識住。問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偏云識住。釋言。住義理亦應通。但識是主故偏說耳。問曰。欲界有三惡趣。何故不說。論言三惡有苦[13]煎迫識不樂安。是以不論。又問。色界具有四禪。第四禪中寂樂過下。以何義故不名識住。論自釋言。第四禪中。有無想定。殘害心識。識不樂居。故非識住。又四禪中。有五淨居。趣入涅槃。亦殘心識。識不樂在。故非識住。問曰。無色有四空處。以何義故。不說非想以為識住。論言。非想有滅盡定。亦殘心識識不樂安。故非識住。七識住義。辨之麁爾。
八難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五趣分別三 煩惱業報分別四 約對四輪明治差別五)
第一釋名。言八難者。一是地獄。二是畜生。三是餓鬼。四盲聾瘖瘂五世智辯聰。六佛前佛後。七欝單越國。八長壽天。初三後一。就趣彰名。於中初三。[14]全攝三趣。是故直言地獄畜生餓鬼難也。第八一難。不盡天趣。長壽別之。是故名為長壽天難。盲聾瘖瘂世智辯聰。當體立稱。正用盲聾世智辯聰以為難故。佛前佛後。就時彰目。欝單一難。處別為號。此之八種。能礙聖道。故名為難(此一門竟)。
次辯其相。此之八種。有四義故。所以是難。一苦[1]障故難。二樂障故難。三惡增故難。四善微故難。一切三塗盲聾瘖瘂。苦障故難。長壽欝單樂障故難。世智辯聰。惡增故難。以[2]其邪見違正道故。佛前佛後。善微故難。所言地獄鬼畜難者。一切三塗。報障深重。無能會聖。是故為難。問曰。若使三塗是難無會聖者。是義不然。如方等說。有諸眾生。在地獄中。遇佛光明。尋光詣佛。聞法得道。如龍樹說。鬼畜兩趣。聞佛說法。有得道者。如長阿含天品中說。鬼子母神。聞法得道。如提謂經。諸龍鬼等。聞佛說法。亦皆得道。三塗之中。不妨會聖。云何是難。釋言。三塗是障難處。不應得道。但有眾生久習勝因。遇墮三惡。今值如來及大菩薩不思議力。為[3]品緣故。有得道者。如難陀等。煩惱障纏。不應得道。佛為緣故。得入聖道。此亦如是。無有自力及舍利等小因緣故能入聖道。故名為難。又三惡中。值聖得道。多是權人。為引餘生令起出心。示有所得。非是實凡。實凡不得。故名為難。所言盲聾瘖瘂難者。盲不覩聖。聾不聞法。瘂[4]不諮受。不堪入聖。是故為難。問曰。一切盲聾瘖瘂。悉皆是難。有非難者。釋言。生盲生聾生瘂是八難收。餘者非難。問曰。一切盲聾瘖瘂。皆無見聞。不堪諮受。何故偏說生盲聾瘂以為難乎。釋言。若非生盲聾瘂。容先見友聞法諮受後依階道。以非全障。是故非難。世智辨者。有人聰利妄執難迴。所以是難。所言佛前佛後難者。佛前佛後。無佛法時。不[5]知出道。無心求聖。所以是難。問曰。辟支出無佛世。佛前佛後有何難乎。釋言。辟支久修純熟。自力能度。不假師教。其餘眾生。無如是者。故就餘人說之為難。欝單越者。北欝單越樂報殊勝。覩無苦事。其中眾生。慧力微弱。不知厭離觀過求出。是故為難。問曰。欲天樂勝欝單。何故非難。釋言。六天樂報雖勝。而彼天中慧力增強。堪能厭離觀過求出。是以非難。又彼天中有佛所化鏡林鏡壁。[6]諸天於中。見己來世所向惡趣。愁憂心深。失於天樂。如隔千世。無有遺餘。又報欲盡。五衰現時。愁憂無賴。此二時中。能厭三有。趣求出離。是以非難。欝單越國。無如是事。所以是難。長壽天者。色無色界命報延長。下極半劫。名長壽天。彼天之中寂靜安隱。凡夫生彼。多謂涅槃。保著情深。又無佛法可依求出。所以是難。問曰。經說生般涅槃行無行等皆在長壽得涅槃果。云何說言長壽是難。釋言。難者就凡以說。彼生般等。是那含人。生上得滅。是以無過(此二門竟)。
次就五趣分別八難。地獄鬼畜在下三[7]趣。盲聾世智佛前佛後及欝單越。人趣少分。但就人中。盲聾世智佛前佛後。除欝單越。在餘三方。欝單唯在欝單越國。長壽一難。天趣少分。以欲界天非是難故(此三門竟)。
次就煩惱業報分別。地獄鬼畜盲聾瘖瘂長壽欝單。就報說難。於中地獄鬼畜盲聾。是其苦報。欝單長壽是其樂報。世智辨聰。是煩惱分邪見攝故。佛前佛後。煩惱業報三分不收。但無佛法可依求出。是故為難(此四門竟)。
次就四輪以辨對治。何者四輪。如[8]成實說。一住善處。謂生中國。二依善人。謂值佛世。三自發正願。謂具正見。四宿植善根。謂於現在諸根完具。此四唯在天人中有故。論名為天人四輪。所言輪者。就喻名也。能摧八難。出生聖道無漏法輪故。名為輪。四輪如是。治相云何。如論中說。初住善處。能摧五難。謂三惡趣長壽欝單。以在人天生住中國故。離斯五。依善人者。遠離佛前佛後難也。以值佛世故離斯難。自發正願。遠離世智辨聰難也。以正求故離彼邪難。宿植善者。遠離盲聾瘖瘂難也。具諸根故。遠離彼難。八難如是。
九眾生居義
九眾生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為破外道總計故也。有諸外道。總計眾生以為神我。擇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斯九是眾生居非我居也。何者是乎。欲界人天。以之為一。初禪為二。二禪為三。三禪為四。無想為五。空處為六。識處為七。無所有處。以之為八。非想為九。此之九處。眾生樂住名眾生居。問曰。向前七識住中。不說無想及非想處。今此何故通說為居。釋言。此處殘害心識。故非識住。不滅眾生。是故說為眾生居也。問曰。欲界三塗之中亦有眾生。何故不說為眾生居。釋言。眾生同厭三惡。非樂住處。是以不說。又問。色界第四禪中。除無想天餘有八天。眾生樂住。何故不說為眾生居。雜心釋言。彼四禪中。有五淨居。樂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不說為眾生居。餘有福生福愛廣果。或求淨居。或[1]求無色。或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亦非眾生居也。九居之義。略辨如是。
十二入義六門分別(釋名一 出體二 辨相三 隨義分別四 對陰分別五 對界分別六)
第一釋名。十二入者。生識之處。名之為入。如八勝處名八除入。又復根塵迭相順入。亦名為入。入義不同。離分十二。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此十二中。初六是內。後六是外。內名六根。外名六塵。云何名眼。乃至名意。釋有兩義。一約對以論。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二就能以釋。能見名眼。能聞曰耳。能嗅稱鼻。能甞名舌。能覺稱身。能思曰意。云何名色。乃至名法。解[2]云有二。一約對以釋。對眼名色。乃至第六對意名法。二當相解釋。質礙名色。通而論之。聲香味等。皆悉質礙。而彼色塵。質礙相顯。故偏名之。又復形[3]顯亦名為色。響韻稱聲。芬馥名香。此名不足。於中亦有腥臊臭等。不可備舉。且存香稱。此則是其不盡語門。可甞名味。可[4]棠曰觸。自體名法。名字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性。眼等五根。淨色為體。依如毘曇。四大所造淨色為體。若依[5]成實。四大所成假色為體。問曰。四大既無增減。云何成根五種各別。釋言。四大所成法爾。如外四大雖無增減。而其所成粟麥豆等各各差別。又由業故成根差別。有業能生一種四大集成眼根能見於色。乃至有業生一四大集成身根能覺於觸。如[6]施燈明得其眼根。施鍾鈴等得其耳根。如是一切。問曰。若使由業能見乃至能覺何用根乎。釋言。雖復有業為因。必藉根緣。如穀雖復由業而得必藉種子。此亦如是。次辨意入。以心為體。依如毘曇。一切六識能生後義悉是意根。齊名意入。自餘一切想受行等。以前生後。皆非意入。法入收故。問曰。若使一切六識能生後義悉是意根。所生六識通得名為意識以不。論自解釋。依有二種。一者共依。六識共依意根而生。二不共依。六識之心各別依根。望其共依。同名意識。望不共依。眼等五識。各別受名。不名意識。若依成實。義釋有三。一通相以論。一切四心。以前生後。悉是意根。同名意入。從前生義。齊名意識。法入所收。二簡別五識。除生五識。自餘一切識想受行。以前生後。悉是意入。據此一門。五識已前次第[7]滅心。是法入收。非是意入。三對[8]別名意識以明意[9]入。識想受行四心之中。局唯分[10]取行末之心生意識者以為意入。餘者皆是法入所攝。大乘所說。與毘曇同。內入如是。次辨外入。色等五[11]塵以色為體。依如毘曇。四大所造色聲香等。以為五塵。[12]成實法中。四大所因色香味觸以為四塵。四大相擊便有聲發。是則四塵是四大因。聲是大果。五塵如是。次辨法入。法入寬通。除前十一自餘一切有為無為。悉是法入。體性如是。
第三門中。次辨其相。眼入有二。一肉二天。肉有二種。一者報[13]根。二者長養。人鬼畜等所有眼根。從過因生說為報根。藉現飲食醫藥等緣而得眼者。說為長養。天眼之中。亦有二種。一者報根。二者方便。始從欲天至色究竟。報得淨眼。是其報根。依於四禪修得天眼。是其方便。問曰。經中說有五眼。何故是中但說二種。釋言。慧眼法眼佛眼。體是慧性。非是色根。故此不論。眼入如是。次辨耳入。與眼根同。鼻舌身入。亦有二種。一肉二天。肉與前同。天中但有報生之根。無其方便。何故如是。欲界諸天。為欲嗅香甞味覺觸。又為嚴身。故有報根。色界諸天。為嚴身故。亦有報根。然鼻舌身非神通性。塵到方覺。不能玄知。故不依[14]禪方便修起。問曰。若有天鼻舌身。經論之中何故不說。釋言。經論實說上天有鼻舌身。但此三根非神通性。[15]與人無別。故經論中。不說天鼻天舌通等。次辨意入。毘曇法中。六識生後。即為六意。成實法中。意有通別。行末之心。生意識者。以之為別。一切四心。生後為意。以之為通。別名之意義別有三。一五識後行末之心。生意識者。[16]或為意入。二五意識後行末之心。生意識者。說為意入。三者第六獨頭識後行末之心。生意識者。說為意入。若有意入藉前五識開導生者。名五意識。不藉五識開導生者名為獨頭。別名如是。若論通者。要為四重。廣為十二。言四重者。識想受行。能生一切。通名意根。齊名意入。言十二者。五識已後一重四心。五意識後一重四心。獨頭識後一重四心。三重四心各能生後。斯名意根。齊名意入。故有十二。隨義別分意乃無量。次辨色入。總唯一色。或分為三。謂好惡中。或分為五。所謂青黃赤白黑色。或分二十。如毘曇說。所謂青黃赤白煙雲塵霧光影明闇方圓長短高下正不正等。成實法中無其定數。但彼論中。唯說青黃赤白黑等諸雜之色。以為色塵。自餘一切煙雲塵霧方圓長等。皆是[1]假色。法入所收。非是色入。光影明闇。於彼宗中。隨其色相。青黃赤等諸色所攝。若復廣論。色乃無量。次辨聲入。總唯一聲。或分為三。一者因受。四大之聲。眾生身[2]大能生[3]受心名受四大。依斯發聲名為因受。二因不受。四大[4]之聲。謂外四大所發之聲。三因俱聲。所謂擊鼓吹貝等聲。內外[5]俱發名曰因俱。廣則無量。次辨香入。總唯一香。或分二種。如成實說。一成質香。即樹香等。二緣生香。依彼香質緣生香氣。離質而去。緣生不同。或時成地。如香熏衣令衣有香。或時成水。如香熏麻令油有香。或時成風。如風經過香樹而來風中有香。或復孤遊更無所成。此二香中。成質之香鼻根不聞。緣生香氣來至鼻根。鼻根所[6]得。問曰。香氣來至鼻時。為當獨來為更有伴。外道宣說。十微相扶來至鼻根。言十微者。色等五塵地等五大。毘曇宣說。八微相扶來至鼻根。言八微者。前十微中除聲及空。成實論中廣破此義。若言香氣與彼色等俱來至鼻。前質應減亦可都盡。又如燒香質壞香盛。明知。不與色等俱來。唯與風大俱來至鼻。或復孤來。或分為三。如雜心說。謂好惡中。此好惡中。隨情分別。順情名好。違情名惡。非違非順說以為中。隨相別論。香乃無量。次辨味入。總唯一味。或分為三。謂好惡中。或分為六。謂辛苦甜酢醎[7]淡別。如涅槃中宣說。甜酥八味具足。彼文不[8]數。不知是何。隨別以分。味亦無量。味辨觸入。總唯一觸。或分為三。謂好惡中。或分十[9]一。如毘曇說。謂堅濕煖動輕重澁滑冷飢渴等。堅是地大。濕是水大。煖是火大。動是風大。此四能造。後七所造。後七雖復四大所造。於中亦有增微不同。如雜心說。火風增故輕。地水增故重。地風增故澁。水火增故滑。水風增故冷。風增故飢。火增故渴。以義推之。觸應十五。十一如前。更應有四。地火偏增應立強(劬仰反)觸。地增故[10]飽。水增故滿。成實中有毘曇不說。四大齊等。應當立一調停之觸。論中不辨。以此通前。故應十五。成實法中觸無定數。以義推之。有三十九。一堅.二軟.三輕.四重.五強.六弱.七冷.八熱.九澁.十滑.十一[11]強.十二濯。此之十二。是其外觸。十三猗樂。身離惱患自覺猗適故名猗樂。十四疲極.十五不疲極.十六病.十七老.十八身利.十九身鈍.二十身嬾.二十一身重.二十二迷.二十三悶.二十四[12]瞪瞢.二十五疼.二十六痺.二十七頻[13]申.二十八飢.二十九渴.三十者飽.三十一滿.三十二嗜樂。便其所憙故云嗜樂。三十三不[14]嗜。身所不便名不嗜樂。三十四者懵.三十五者欠[15]呿.三十六者痛.三十七者痒.三十八者急如坐禪人所得急觸。三十九者緩。此後所列二十七種。是其內觸。此諸觸中。前三十四。是彼成實觸品中說。後之五種。隨義準置。此等皆是身之所覺。故通名觸。問曰。猗等是心數法。云何說之為觸入乎。釋言。觸入皆是色法。寄心顯別。若復廣論。觸亦無量。次辨法入。總唯一法。或分為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或分為六。有為有三。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16]依如毘曇。善惡無作以為色法。想受行等。以為心法。自餘十四不相應行。為非色心。若依成實。過未五塵身口作業及四大等假名之色。以為色法。五識已前次第滅心。以為心法。若復通論。一切六識從前生義。悉是心法。假名眾生。善惡無作為非色心。無為亦三。謂虛空數滅及非數滅。此義如前三無為章具廣分別。相別如是。
第四門中。隨義分別。於中有六。一假實分別。二三世分別。三三界分別。四離合分別。五就因分別。六就報分別。初假實者。眼等五根。外道宣說。是定性有。毘曇法中。破彼定性。宣說眼等從因緣生。雖說從緣。而體是實非處非假。成實法中。一向是假。以攬諸大集成根故。第六意入毘曇是實。成實法中。亦實亦假。一念生後。名之為實。三相成念目之為假。色等五塵。毘曇法中。一向是實。成實法中。亦實亦假。五塵之法。止現一念。不通相續。名之為實。又復不攬餘塵餘大假以集成故名為實。所言假者。釋有兩義。一因和合。攬細成麁。隣空之色。以之為細。多集可見。目之為麁。[17]二法和合。苦無常等同體虛集。故名為假。大乘法中。亦實亦假。實義同前。假有五種。一因和合。二法和合。此二同前。三妄想虛假。色等諸法。誑想假有如虛空華。四妄想虛假。色等皆從妄心假集如夢所見。五者真實緣集之假。謂依真識緣集色等。故經中說。三界虛妄皆一心作。論自釋言。皆心作者。謂真心作。具斯五義。故名假矣。次辨法入。毘曇唯實。成實法中。隨相以論。有實有假。過未五塵三無為等。是其實法。自餘一切。我人眾生舍宅軍眾叢林草木四大等法。悉是假名。據理以論。一切諸法悉是假[1]名。四假攝故。大乘亦爾(此一門竟)。
次就三世辨定諸入。依如毘曇。十二入法。並通三世。若依成實。六根五塵。局唯現在一剎那頃。不通過未。在過未者。法入攝故。法入一種。該通三世。以法寬故。大乘法中。文無定判。多同毘曇(此二門竟)。
次就三界分別諸入。香味二塵。小乘法中。唯在欲界。上界則無。上界無其段食性故。大乘法中。諸佛菩薩真實報果。不屬三界。餘則如前。眼等五根色聲觸塵。小乘法中。[2]定在欲色。大乘法中。若佛菩薩真實報果。不屬三界。餘通三界。大乘宣說。無色界中。猶有色故。意入法入。若無漏者。不屬三界。餘通三界(此三門竟)。
次辨根塵離合之義。外道宣說。六根六塵。合而生知。根塵異處。云何得合。彼說。眼根有其神光。去到前塵。故能見色。餘之四根。無光至塵。以神我力。感塵至根。是故合知。意根一種。神我將去。往到前境。故能知法。成實論中。廣破此義。眼光若去。應見中間麁細之物。[3]又若光去。見火應燒。見水應濕。又若光去。遙覩遠色。應當遲見。見遠不遲。明知不去。又光若去。遙見遠色。不應生疑。又若光去。水精中物淵中魚石。[4]眼悉見之。云何得到。又若見色合而見者。現見以物置於眼中。自所不了。明知不合。若言由我令餘四塵來至[5]根者。是中但陰。何處有我說為能感。若根無光。神我之力不能將去。塵亦無光。神我之力。焉能使來。又聲味等。不離質體。縱有神我。何能使彼離質而來。問曰。若聲不離質者。彼此隔絕。云何可聞。釋言。世間見聞法爾。如色雖遠眼能見之。聲亦如是。何足可怪。若言神我將意去者。是中無我。誰將意去。又意若去。身中無心。應名死人。人不名死。明知不去又意若去。他方之物。不見聞處。具應知之。以不知故。明知不去。所破如是。正義云何。成實法中。眼根一種。離而生知。鼻舌及身。合而生知。耳根一種。亦離亦合。耳鳴之聲。合而得聞。自餘外聲。離而得聞。意非色法。無到不到。非離非合。若依雜心。眼耳二根。離而生知。雖聞耳鳴。亦是離聞。鼻舌及身。與成實同。意根一種。亦離亦合。故彼偈言。二境不近受。遠近境界一。餘一向近受。二境不近者。所謂眼耳。遠近境一者。所謂意根。餘一向近者。謂鼻舌身(此四門竟)。
次就因義分別諸入。十二入中眼等五根香味觸塵是無記法。一向非因。色聲二塵[6]論說不同。成實法中一向非因。彼說。五塵無罪福性。是故非因。毘曇法中。有因非因。身口業中善惡色聲。一向是因。餘者非因。意根法塵。通因非因。意根之中善惡俱者。說之為因。餘者非因。法塵之中。諸業煩惱及此相應共有之法。判之為因。餘者非因(此五門竟)。
次就報義分別諸入。眼等五根依如成實。一向是報。毘曇法中有報非報。過因生者。說之為報。長養之根及依禪定修習起者。說為非報。意入一種。通報非報。色等五塵。成實唯報。毘曇法中。聲入一種一向非報。何故如是。彼論宣說。色報無間。聲[7]聲有間。是故非報。又復色報。酬因已定。不隨心轉。聲則不爾。大小隨心輕重任意。是故非報。問曰。若言聲非報者。經中宣說。施鐘鈴等得好音聲。云何非報。論自釋言。由施鍾鈴得好四大。在於咽喉發聲微妙。從其所依故說為報。聲體非報。餘之四塵。通報非報。報根俱者。說之為報。餘者非報。問曰。外色香味觸等是其依果。云何非報。論自釋言。善惡業風。吹諸眾生。往好惡處。而所往處。不由業生。是故非報。大乘法中。色等五塵。通報非報。從過因生。一向是報。[8]變化所為及餘一切。現方便起皆悉非報。法入之中。通報非報。善惡等法。三無為等。說為非報。餘者是報。義別如是。
第五門中。對陰分別。陰謂五陰。分一色陰。以為十入及一少分。五根五塵。是其十入。言少分者。依如毘曇。法入之中善惡無作。是其色陰。若依成實。法入之中過未五塵及四大等假名之色。是其色陰。故言少分。餘四陰中依如毘曇。分取識陰。以為意入。想受及行。攝屬法入。若依成實。隨義通論。一切四心能生後義悉是意入。一切心識從前生義悉屬法入。若簡五識。五識已前次第滅心。是其法入。餘皆意入。皆是通名意根攝故。若當對彼別名意識。行末之心生意識者。是其意入。餘皆法入。
第六門中對界分別。此十二入對十八界。云何分別。依如毘曇。五根[1]六塵十八界中即為十一。意入之中分出六識。通前合為十八界義。若依成實。五根五塵十八界中即為十一。法入之中開分六識。通前合為十八界義。彼宗六識。法入攝故。十二入義。略辨如是。
十八界義十一門分別(釋名一 三聚分別二 內外分別三 三性分別四 就地分別五 有為無為分別六 有漏無漏分別七 學等分別八 三斷分別九 三對分別十 識緣不同十一)
第一釋名。眼等六根色等六塵及與六識。是其十八。能生曰根。能[2]生識故。能坌名塵。坌污心故。然此色等。當法立名名六境界。而言塵者。偏對染心以彰名也。良以淨心。多緣理生。染依事起。故偏對染以名塵矣。能了曰識。了諸塵故。此之十八。經名為界。亦名為性。界別名界。性別名性。諸法性別故名為界(此一門竟)。
次就三聚分別諸界。言三聚者。所謂色心非色非心。十八界中。五根五塵一向是色。意根六識一向是心。法界之中。備含三聚。依如毘曇。善惡無作以為色法。想受行等以為心法。自餘十四不相應行及三無為。為非色心。成實法中。過未五塵四大等色。以為色法。五識已前次第滅心。是其心法。假名眾生善惡無[3]作三無為[4]等。為非色心。三聚如是。色中別以三門分別。一就四大分別諸色。依如成實。色香味觸是四大因。能成四大。不為大成。聲塵一種。是四大果。依四大生。不攬大成。眼等五根為四大成。法界中色。義則不定。若論過未五塵色法。同前五塵。不為大成。過未五根。同前五根。為四大成。餘外假色[5]亦四大成。四大相望。得有相生。無相成理。毘曇法中。眼等五根色聲香味及法塵色。皆四大造。觸界不定。輕等七種。是四大造。堅濕煖動。四大之觸。非四大造。問曰。為當一種四大具造諸色為當別造。論者不同。有人宣說。一種四大具造諸色。有人復言。聚者同造。異者別造。雜心所存。四大別造。都無共理。二就對分別。色有三種。一可見有對。二不可見有對。三不可見無對。色界一種。可見有對。為眼所行名為可見。為其對礙色根所對故名有對。聲香味觸。是不可見有對。非眼所行名不可見。有對同前。眼等五根及無作色。是不可見無對。非眼所行。故不可見。為意所緣。不為對礙色根所對。故名無對。三約受分別。若有色法破壞逼迫能生覺心。名之為受。不生覺心。名為不受。如雜心說。眼等五根。若現在者。能生受心。名之為受。若在過未不生覺心。名為不受。色香味觸。在於現在。不離根者。名之為受。餘者不受。聲塵及與法塵中色。一向不受。不生覺故。色法如是。次辨心法。於中約[6]就覺觀分別。依如毘曇。五識之中。定有覺觀。意根意識及與法界。義別三種。初禪已還。定有覺觀。中間禪地。無覺有觀。二禪已上。定無覺觀。問曰。五識何不如是。釋言。五識唯在欲界初禪中有。上地則無。是故五識唯[7]在覺觀。若依成實。五識之中定無覺觀。以五識中無思惟故。意根意識及心法界麁同毘曇。細則不同。彼宗宣說。覺觀一心。遍通三界。以是心之麁細相故。就三界中。欲界地心。定有覺觀。色無色界。禪方便有。定體則無。以其寂故。心法如是。次辨非色非心之法。於中約就有無分別。若對空理。一切法界斯名為有。故[8]地持云。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無所有。隨相[9]分別。三無為法。是其非色非心無法。有則不定。毘曇法中宣說。十四不相應行。以為非色非心有法。成實宣說。假名眾生善惡無作。以為非色非心有法(此二門竟)。
次就內外分別諸界。於中若就三分論之。六根是內。六塵是外。六識為中。兩分論之。根塵如上。六識不定。毘曇法中。攝之為內。故彼論言。內界說十二。成實不爾。彼宗六識。法入所攝。是則六識攝之在外(此三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諸界。善惡無記。是其三性。依如成實。五根五塵及與五識。一向無記。意根意識及與法界。該通三性。毘曇法中。眼等五根香味觸塵。一向無記。餘通三性。故彼論言。無記謂八種。餘則善不善。意根意識及與法界善惡可知。何者是其色聲五識善惡之義。依如彼宗。善心禮拜讚歎等事。是善色聲。惡心發動身口二業。是惡色聲。五識地中緣善境界而生五識。判之為善。若緣可貪可瞋等境而生五識。判為不善。問曰。何故毘曇法中宣說色聲該通三性。成實法中唯說無記。釋言。毘曇身口二業。是色聲性。故通三性。成實法中一切善惡。皆在假中。實中則無。然彼論中。五塵唯實不通假名。故無善惡。問曰。何故善之與惡唯在假中不通實法。釋言。彼宗相續之中。方有損益。一念無故。又問五識毘曇法中說通三性。何故成實說唯無記。釋言。毘曇不立假義。宣說善惡皆在實中。是故一念五識之中。得有善惡。成實善惡假中方有。五識唯實。故無善惡。又復毘曇。心法同時。五識心邊。有善惡數。以王從數。故說善惡。成實法中。心獨不並。五識心起直了五塵。更無餘義。故無善惡。問曰。若使成實法中五識無記無善惡者。五識之心應非妙行。釋言。彼宗五識心體。實非妙行。五識心後行中無過。方名妙行。大乘所說。凡夫二乘與毘曇同。諸佛菩薩實報境界。根識唯善。塵通三性(此四門竟)。
次就自地他地分別。言自地者。身在欲界。於自地中。根塵及識。一切具足。身在初禪。於自地中。六根具足。塵但有四。色聲觸法。彼無段食。故無香味。識亦有四。除鼻舌識。無香味故。身在二禪乃至四禪。於自地中。六根四塵與初禪同。識則不定。毘曇法中。但有意識。餘識皆無。若無餘識。云何而得見色聞聲覺觸等事。彼論宣說。二禪已上借初禪識。故得見色聞聲覺觸。成實說彼與初禪同。當地具有眼耳身意四種識。故身在四空。義則不定。小乘法中。但有意根意識法界。大乘說彼根塵及識與四禪同。大乘說彼猶有色。故自地如是。言他地者。鼻舌身根及彼根識。唯當地起不通他地。眼耳意根及此根識。身在下地。於上地中。隨所有處。皆悉得起。六塵之中香味及觸。唯為自地根識所了。不通他地。無玄知故。色界聲界。小乘法中。四禪已還。隨身何處。於他地中。皆得見聞。不通無色。大乘所說。色界已還。與小乘同。無色界中。有同有異。說彼凡夫二乘之人。在無色界。於他地中所有色聲。皆不見聞。心微劣故。此同小乘。菩薩在彼。於他地中。一切色聲。皆得見聞。心自在故。根明利故。此異小乘。法界不定。依如毘曇。有漏法界。四禪已還。隨身何處。於他地中。皆得緣知。生住無色。則不如是。唯緣自地及上地法。不緣下地。故彼論言。無色不緣下地有漏。無漏法界。則不如是。於他地中。隨身何處。皆得緣知。不簡上下。若依成實。一切他地有漏無漏。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1]得緣知。然彼論中。說無色界。雖緣下地有漏之法。心不通暢。如燒筋羽。非是不緣。大乘法中。與成實同。問曰。有人身在欲界用初禪眼。見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識何地所攝。釋言。所生初禪地攝。依眼生故。又問。有人身在欲界及初禪地用二禪眼。乃至用彼四禪地眼。見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識何地所攝。依如毘曇。皆初禪攝。彼宗之中二禪已上。皆無眼識。借初禪識。了諸色故所言借者。二禪已上所有眼識與初禪識。麁細相似。是故言借。不從彼來說為借矣。有人身生二禪已上。用自地眼及他地眼。見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識當知。亦是初禪所攝。類上可知。若依成實。一切眼識。隨眼處說。不借下識。大乘法中。文無定判。多同成實。無借識故。眼識既然。耳識同爾。若論身識。初禪已還。即當地說。二禪已上。所覺之觸。必在當地。所生之識。亦初禪攝(此五門竟)。
次就有為無為分別。小乘法中前之十七。一向有為。法界該通有為無為。色法心法非色心法。是其有為。虛空數滅及非數滅。是其無為。大乘法中。諸佛菩薩真實根識體則無為。用現有為。六塵之中。三無為法。一向無為。自餘一切。就佛菩薩實報說者。是其無為。餘者有為(此六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毘曇法中五根五塵及與五識。一向有漏。從漏生故。漏依住故。意根意識及與法界。通漏無漏。成實法中。若斷漏故。名為無漏。與毘曇同。若不生漏名無漏者。凡夫諸界。一向有漏無學諸界。一向無漏。學人不定。已斷結處。一切無漏。未斷結處。一切有漏。大乘法中。諸佛菩薩實報根識。體則無漏。明現有漏。六塵之中。通漏無漏。色等五塵。就佛菩薩實報說者。是其無漏。餘是有漏。法塵之中。數滅無為。一向無漏。餘如五塵(此七門竟)。
次就學等分別諸界。法有三種。一是學法。謂三乘人無漏之因。二無學法。謂三乘人無漏之果。三者非學及非無學。謂餘一切有漏諸法及三無為。學等如是。小乘法中。意根意識及與法界。義通三種。無漏之因。及學等見。說之為學。學人汎爾遊觀無漏不斷結者。名學等見。無漏極果及彼無學等見智者。說為無學。何者是其無漏極果。所謂盡智及無生智。何者是其無學等見。謂無學人遊觀無漏。自餘意根意識法界。說為非學及非無學。餘十五界。一向非學及非無學。大乘所辨。凡夫二乘十八界法與小乘同。諸佛菩薩十八界法。皆通三種。一切菩薩實報境界根塵及識。悉名為學。如地持說。種性菩薩六入殊勝。無始法爾。及從先來修善。所得如是。一切是學六根。依此生心。是學六識。實報所得淨土境界。及依三昧所現境界。是學六塵。一切如來[1]實報境界根塵及識。是其無學。餘者非學及非無學(此八門竟)。
次就三斷分別諸界。言三斷者。一是見斷。二是修斷。三是無斷。見諦斷法名為見斷。修道斷法名為修斷。自餘無[2]漏無[3]為法等名為無斷。依如毘曇。五根五塵及與五識。此十五界唯修道斷。自餘三界。亦見諦斷。亦修道斷。亦是無斷。見惑俱者。說為見斷。修惑俱者。說為修斷。餘名無斷。若依成實。五根五塵及與五識。通見諦斷及修道斷。不通無斷。斷見惑故。令彼三塗五根五塵五識不生。判為見斷。斷修惑故。令彼人天五根五塵五識不起。判為修斷。故彼[4]論言。見斷法者。謂示相我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修斷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見諦惑體。是示相慢。所起業報。是其餘法。修道惑[5]體。不示相慢所起業果。是其餘法。彼成實中。斷因果喪。斯名數滅。是故見修二種惑果。從其根本說為見斷。及修道斷。意根意識及與法界。與毘曇同。大乘法中十八界法。皆通三種。初地所除一切生死十八界法。斯名見斷。二地已上一切所除十八界法。是其修斷。諸佛菩薩實報所成根識無斷。[6]塵通三種(此九門竟)。
次就三對分別諸界。言三對者。如雜心說。一境界有對。二障礙有對。三緣有對。境界有對者。一切色根及心心法。能於外[7]境囑對分了名境有對。於此門中。六根六識及心法界。是其有對。色等五塵及法界中非心之法。是其無對。以非情故。障有對者。色根色塵共相礙對。障隔不通名障有對。於此門中十界有對。所謂眼耳鼻舌身根色等五塵。餘七心界及心法界。一向無對。非是色色相對礙故。問曰。若使五根五塵是障礙者。眼等根處不應得有色香味等。若得有者便非障礙。論言。各住極微聚故猶名障礙。緣有對者。心心法等。對境能緣名緣有對。於此門中。七界少分。是其有對。謂七心界法界少分。餘者無對。以無緣故(此十門竟)。
次約諸識明緣不同。如雜心說。色界二識[8]識。乃至觸亦然。諸餘十三界。一向意識緣。此乃宣說。色等五塵。當分為彼五識所緣。意識通緣一切法故。亦得緣之。自餘六根六識法塵。五識不了。唯意識緣。成實法中文無定判。人釋不同。有人釋言。與毘曇同。有人復言。六根六識及與法塵與毘曇同。唯意識緣。色等五塵。唯五識緣。意識不緣。若意識緣。盲應見色。聾應聞聲。不[9]觸之物。[10]應知堅軟。如是一切。以盲聾等不見聞故。明意不緣。大智論中。同此後釋。[11]據實論之。意識通緣一切五塵。但不分了。何故得知。如人現在緣於十方一切色聲香味觸等。明知通緣。所以不了色香味等。非意正境。是故不了。若得通緣。龍樹何故宣說意識不知五塵。釋言。龍樹[12]云不知者。不如五識知之顯了。故言不知。非全不緣。十八界義。略之云爾。
二十五有義
二十五有。出涅槃經。從因有果故名為有。有別不同。為二十五。何者是乎。如經中說。欲界十四。所謂地獄畜生餓鬼及與修羅。即以為四。四天下人。復以為四。通前為八。欲界六天復以為六。通前十四。色界有七。通前合為二十一有。彼四禪地即以為四。中間梵王以為第五。無想天處以為第六。一切淨居合為第七。無色有四。謂四空處通前合為二十五也。問曰。何故四天下人分為四種。五淨居等合之為一。釋言。離合各隨所宜。今據一門且分如是。二十五有。辨之麁爾。
四十居止義
言居止者。三界眾生所居住處名為居止。止處不同。分為四十。於中欲界有二十處。八大地獄。即以為八。畜生餓鬼。復以為二。通前為十。四天下人并六欲天。復以為十。通前二十。色界地中有其十六。初禪有二。謂梵身天及梵輔天。初禪地中有大梵王。何故不說。與梵輔天同在一處。故不別論。二禪有三。謂少光天無量光天及光音天。通前為五。三禪有三。謂少淨天無量淨天及遍淨天。通前為八。四禪地中當分[13]為三。所謂福愛福生廣果。通前十一。及五那含通前十六。無想與彼廣果一處。故不別說。以此十六。通前合為三十六處。無色四天。通前四十。若就色界。別分大梵及無想天。是則居止。有四十二。居止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八(末終)
校注
[0615003] 寶窟中末 [0615004] 第五 [0615005] 二【大】,二者【校異-原】 [0616001] 在【大】,世【校異-原】 [0616002] 大論第九十三 [0616003] 第十六 [0616004] 南本第六 [0616005] 第二十二 [0616006] 此三彼三【大】,〔-〕【校異-原】 [0616007] 謂【大】,論【校異-原】 [0616008] 著【大】,若【校異-原】【甲】 [0616009] 或【大】,戒【甲】 [0616010] 故【大】,故故【校異-原】 [0616011] 云【大】,故【校異-甲】 [0616012] 十地經論第二 [0616013] 第八 [0616014] 既【大】,〔-〕【校異-原】【甲】 [0616015] 涅槃第十四 [0616016] 彌勒品 [0616017] 第七 [0616018] 四依品 [0616019] 論第五十 [0617001] 天分【大】,〔-〕【校異-原】 [0617002] 已【大】,〔-〕【甲】 [0617003] 力【大】,力菩薩【校異-原】 [0617004] 舍【大】,捨【甲】 [0617005] 謂【大】,諸【考偽-原】 [0617006] 分【大】,〔-〕【甲】 [0617007] 大論第九十三 [0617008] 南本第三十獅子吼品 [0617009] 苦【大】,〔-〕【校異-原】【甲】 [0617010] 事【大】,用事【校異-原】 [0618001] 第十九 [0618002] 人【大】,分【考偽-原】 [0618003] 南本第三十一 [0618004] 現【大】,〔-〕【甲】 [0618005] 者【大】,時者【校異-原】 [0618006] 涅槃第十四 [0618007] 能【大】,純【校異-原】 [0618008] 暫【大】,漸【甲】 [0618009] 段【大】,門【校異-原】 [0618010] 第三 [0618011] 德王品 [0618012] 法【大】,佉【校異-甲】 [0618013] 涅槃第十一北本第十二 [0618014] 起【大】,趣【甲】 [0618015] 第三 [0618016] 第三十一 [0618017] 緣【大】*,像【校異-原】【甲】* [0619001] 第八 [0619002] 色【大】,形【校異-原】【甲】 [0619003] 影【大】,顯【校異-原】 [0619004] 極長【大】,長極【甲】 [0619005] 第四十三 [0619006] 第二十三 [0619007] (識中…惱)二十字【大】,〔-〕【甲】 [0620001] 成實第五 [0620002] 三【大】,二【考偽-原】 [0620003] 著【大】,〔-〕【校異-原】 [0620004] 第五 [0620005] 世【大】,世中【校異-原】【甲】 [0620006] 前【大】,前後【校異-原】【甲】 [0620007] 起【大】,趣【校異-甲】 [0620008] 第二 [0620009] 等【大】,等觸【校異-原】【甲】 [0620010] 妙【大】,沙【甲】 [0620011] 今【大】,〔-〕【校異-原】【甲】 [0620012] 餓【大】,渴【甲】 [0620013] 四諦品 [0620014] 第二十三 [0621001] 第七 [0621002] 根假名品 [0621003] 第三 [0621004] 失【大】,共【校異-原】【甲】 [0621005] 自他利品 [0621006] 報【大】,現【校異-原】 [0621007] 樂【大】,不樂【校異-甲】 [0621008] 第六 [0621009] 斯【大】,斯名【校異-原】 [0621010] 第七 [0621011] 受【大】,受時【校異-甲】 [0622001] 受【大】,〔-〕【校異-甲】 [0622002] 第十六 [0622003] 三受品 [0622004] 第六 [0622005] 智論第三十六 [0622006] 大論第三十一 [0622007] 有四十四【大】,〔-〕【考偽-原】 [0622008] 愧【大】,無愧【甲】 [0622009] 第一 [0622010] 第七無作品 [0623001] 壽【大】,等【校異-甲】 [0623002] 第二四諦品 [0623003] 取想所【大】,所想法【甲】 [0623004] 陰【大】,陰九變化五陰【校異-原】 [0624001] 王【大】,王語諸梵王【甲】 [0624002] 其【大】,〔-〕【甲】 [0624003] 能【大】,而能【甲】 [0624004] 第二 [0624005] 兩【大】,亥【校異-甲】 [0624006] 涅槃第三十五陳如品北本第三十八 [0624007] 涅槃第二十五獅子吼品北本二十七 [0624008] 第七 [0624009] 第五 [0624010] 主【大】,生【甲】 [0624011] 噉【大】,敢【甲】 [0624012] 行【大】,〔-〕【甲】 [0625001] 之【大】,〔-〕【甲】 [0625002] 人【大】,因【甲】 [0625003] 二【大】,〔-〕【甲】 [0625004] 大海【大】,〔-〕【甲】 [0625005] 捉【大】,投【甲】 [0625006] 咄【大】,吐【甲】 [0625007] 行【大】,〔-〕【甲】 [0625008] 枉【大】,狂【甲】 [0625009] 史【大】,吏【甲】 [0625010] 治【大】,活【甲】 [0625011] 稱【大】,秤【甲】 [0625012] 叫【大】,噑【甲】 [0625013] 喚【大】,喚獄【甲】 [0625014] 熏【大】,動【甲】 [0625015] 墜陷【大】,極垢【甲】 [0625016] 坑【大】,插【甲】 [0625017] 叉【大】,刃【甲】 [0625018] 於【大】,鑊【考偽-原】 [0625019] 第十九 [0625020] 足【大】,是【校異-原】 [0625021] 二【大】,一【甲】 [0625022] 大論第十九 [0625023] 足【大】,尼羅【校異-原】 [0625024] 邏【大】,羅【校異-甲】 [0625025] 華【大】*,色【甲】* [0626001] 第十五 [0626002] 第十六 [0626003] 後【大】,彼【校異-原】 [0626004] 原本註曰身經作腹 [0626005] 食水【大】,水食【校異-原】 [0626006] 鬘【大】,髮【校異-原】 [0626007] 第十八 [0626008] 原本註曰山經作浴 [0626009] 靈【大】,微【校異-原】 [0626010] 眷屬【大】,供養【校異-原】 [0626011] 門【大】,門若我不救王或加重罰非實信心非尊重心【甲】 [0626012] 大【大】,人【校異-原】 [0626013] 悲【大】,愍【校異-原】 [0626014] 在【大】,於【校異-原】 [0626015] 那【大】,那婆【甲】 [0626016] 與【大】,於【校異-原】 [0626017] 二【大】,一【校異-原】 [0626018] 訶婆【大】,呵娑【校異-原】 [0627001] 半【大】,滿【校異-原】 [0627002] 滿【大】,半【校異-原】 [0627003] 正方【大】,方正【校異-原】 [0627004] 不【大】,無【校異-原】 [0627005] 差別【大】,天報【校異-原】 [0627006] 面【大】,面由【校異-甲】 [0627007] 白【大】,曰【校異-原】 [0627008] 人【大】,人中【校異-甲】 [0627009] 大論第五十六 [0627010] 迦陀【大】,摩伽【校異-原】 [0627011] 第二十五 [0627012] 脩【大】,〔-〕【校異-原】 [0627013] 智論第五十四 [0627014] 於【大】,〔-〕【校異-原】 [0627015] 為【大】,而為【校異-原】 [0627016] 第二 [0628001] 身【大】,身天【甲】 [0628002] 與前【大】,梵眾【考偽-原】 [0628003] 脩【大】,種【校異-甲】 [0628004] 原本註曰見華嚴作現 [0628005] 原本註曰現華嚴作見 [0628006] 熏【大】*,勳【校異-甲】* [0628007] 第九 [0628008] 通【大】,〔-〕【校異-原】 [0628009] 智論第三十,八十六,九十六 [0628010] 雜【大】,雜之【校異-原】 [0628011] 次【大】,樂【校異-原】 [0628012] 不【大】,〔-〕【校異-甲】 [0628013] 煎【大】,逼【校異-原】 [0628014] 全【大】,合【校異-原】 [0629001] 障【大】*,〔-〕【校異-甲】* [0629002] 其【大】,具【校異-甲】 [0629003] 品【大】,強【校異-原】 [0629004] 不【大】,無【校異-原】 [0629005] 知【大】,智【校異-原】 [0629006] 諸【大】,〔-〕【校異-原】 [0629007] 趣【大】,塗【校異-原】 [0629008] 第二卷四法品 [0630001] 求【大】,樂【校異-原】 [0630002] 云【大】,亦【校異-原】 [0630003] 顯【大】,現【校異-原】 [0630004] 棠【大】,覺【校異-原】 [0630005] 第四 [0630006] 施【大】,因【校異-原】 [0630007] 滅【大】,減【校異-原】 [0630008] 別【大】,〔-〕【校異-甲】 [0630009] 入【大】*,識【校異-原】*,〔-〕【校異-原】 [0630010] 取【大】,所【校異-原】 [0630011] 塵【大】,識【校異-原】 [0630012] 第三,七 [0630013] 根【大】,相【校異-原】 [0630014] 禪【大】,神【校異-原】 [0630015] 與【大】,而【校異-原】 [0630016] 或【大】,說【校異-甲】 [0631001] 假【大】,能【校異-原】 [0631002] 大【大】,本【校異-原】,躰【校異-原】 [0631003] 受【大】,愛【校異-原】 [0631004] 之【大】,〔-〕【校異-甲】 [0631005] 俱【大】,共【校異-原】 [0631006] 得【大】,聞【校異-原】 [0631007] 淡【大】,淡差【校異-原】,淡等【校異-原】 [0631008] 數【大】,委【校異-原】 [0631009] 一【大】,二【校異-原】 [0631010] 飽【大】,飢【校異-原】 [0631011] 強【大】,強劬仰【校異-原】,強(劬仰反)【校異-甲】 [0631012] 瞪瞢【大】,𧄼矆【校異-原】 [0631013] 申【大】,伸【校異-原】 [0631014] 嗜【大】,嗜樂【校異-原】 [0631015] 呿【大】,去【校異-原】 [0631016] 依如【大】,若【校異-原】 [0631017] 二【大】,三【校異-原】 [0632001] 名【大】,名通【校異-原】 [0632002] 定【大】,唯【校異-原】 [0632003] 又若【大】,若眼【校異-原】 [0632004] 眼【大】,明【校異-原】 [0632005] 根【大】,眼【校異-原】 [0632006] 論說【大】,諸論【校異-原】 [0632007] 聲【大】,入【校異-原】 [0632008] 變【大】,及【校異-原】 [0633001] 六【大】,五【校異-原】 [0633002] 生識【大】,識生【校異-原】 [0633003] 作【大】,作及【校異-原】 [0633004] 等為【大】,〔-〕【校異-原】 [0633005] 亦【大】,非【校異-原】 [0633006] 就【大】,對【校異-原】 [0633007] 在【大】,是【校異-原】,有【考偽-原】 [0633008] 第六 [0633009] 分別【大】,別分【校異-原】 [0634001] 得緣【大】,悉得【校異-原】 [0635001] 實【大】,常【校異-原】 [0635002] 漏【大】,為【校異-原】 [0635003] 為【大】,漏【校異-原】 [0635004] 成實論第十 [0635005] 體【大】,體是【校異-原】 [0635006] 塵【大】,故【校異-原】 [0635007] 境【大】,境界【校異-原】 [0635008] 識【大】,緣【校異-原】 [0635009] 觸【大】,解【校異-原】 [0635010] 應知堅軟【大】,堅軟不知【校異-原】 [0635011] 據【大】,拷【校異-原】 [0635012] 云【大】,言【校異-原】 [0635013] 為【大】,有【校異-原】【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