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義章卷第三
義法聚中此卷有八門(四諦義 四緣義 五果義 六因義 四空義 五法三自性義 六種相門義 八識義)。
四諦義九門分別(一釋名 二開合辨相 三染淨因果分別 四理事分別 五十六聖行分別 六有作無作有量無量相對分別 七同異分別 八虛實分別 九十諦分別)
第一釋名。苦集滅道。名四聖諦。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怕名滅。能通曰道。何故名聖。而復云諦。如涅槃云。聖者所謂諸佛菩薩。一切聖人。就聖辨諦。故云聖諦。何故就聖而辨諦乎。良以諦實唯聖所知。非凡能覺。聖所知者方名諦。故就聖辨之。所言諦者。世人一向。以實釋之。此非一向。如涅槃中。諦實兩別故。彼[2]經言。有苦有諦有實。直論苦事。名之為苦。就彼苦中。因緣有無法相不謬。故稱為諦。窮其本性。非有非無。說之為實。通相釋之。實故名諦。實相云何。今以兩門分別釋之。一隨法深淺彰實不同。二隨教宗別明實有異。言隨法者。法之淺深。義別五重。一法相實。二虛假實。三空無實。四自體實。亦名性實。五緣用實。法相實者。苦集滅道當相實爾。故稱為實。如彼苦諦。凡夫為樂。聖觀實苦。故名為實。乃至道諦。凡夫迷謬。妄謂非道。聖慧觀之。知實是道。故稱為實。是以[3]經云。苦者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如是等法。返對情妄。故說為實。言假實者。苦集滅道。實是因緣虛假之法。故名為實。於中分別。乃有四種。一因和合假攬別成總。二法和合假。苦無常等諸法相成。三妄相虛假。如虛空華。非有為有。四妄想虛假。苦集滅道妄想假集。如夢所見。此之四種。同名假實。良以執定非真實。故因緣虛假名為實也。據此返望前門。所論乃是諦相。非是諦實。言空實者。苦集滅道。以理窮之。實是空寂。本無所有。故名為實。於中分別。乃有五種。一者陰上無人之空。二因和合中無性之空。三法和合中無性之空。四者妄相虛無之空。五者妄想虛無之空。此之五種。同名空實。據斯返望前門。所說因緣假有。是其諦相。非是諦實。言體實者。苦集滅道。窮其本性。實是真實如來藏性。是以[4]經言。於聖諦處說如來藏。又涅槃中。宣說苦實乃至道實。即是佛性常樂我淨。諦實如此。故稱為實。於中分別。有其二種。一如實空。二如實不空。如實空中。有二種空。一無相空。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皆不相應。二無性空。恒沙佛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故名為空。如就諸法說之為有[5]諸法外。無別有一有性可得。還即說此有等諸法。以之為無是諸法外。無別有一無性可得。還即說此有無等法。為非有非無。有無等外。無別有一非有非無自性可得。以此類知一切諸法。畢竟無性。故名為空。空義如是。言不[6]空。如來藏中。從本已來具二種相。一如實心。所謂真實阿梨耶識[7]神[8]智性之。以阿梨耶神智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智。遠離無明。便為正智。二如實法。於彼自性清淨心中備具一切恒沙佛法。如妄心中備具一切諸虛妄法。以真心中具諸法故。與妄想合。能熏妄心。起種種行。遠離妄想。便成法界廣大行德。此空不空。同是諦實據斯返望前門之中。遣相明空。乃是諦相非諦實也。緣用實者。苦集等相。究竟窮之。實是法界緣起集用。不染而染。起苦集用。不淨而淨。起滅道用。滅道有二。一隨妄集起。對治滅道。二捨妄顯真。真實滅道。諦實如此。故名為實。上來五[9]種。隨分皆實。故稱為諦。言隨教者。教別既殊。明實亦異。毘曇法中。說實有二。一者有實。苦集滅道法相實爾。二者空實。陰上無人未空法體。成實法中。說實亦二。一者有實。苦集滅道實是因緣名用假有。二者空實。實無定相未空因緣。宜明苦中法相實爾。名之為實。未說虛假空寂等義。成實法中。辨明苦[10]等。實是名用虛假之法。無有定性。故曰為實。據斯返望前宗所明。建立定性。非真實也。若就大乘破相教中辨實亦二。一者有實。苦集滅道實是妄相虛幻之有。二者空實。實無因緣假名之相。不但無性。相亦叵得。據斯返望前成實中未空幻化因緣法。故不名為實。若就大乘顯實教中辨實亦二。一空二有。於中分別。略有二門。一依持門。妄想所取苦集滅道於情為有。於理實無。名為空實。妄情所依如來藏性。相雖叵見。而實是有。名為有實。故[1]經說為不空藏矣。二緣起門。如來藏性體。如一味名為空實。緣起苦集滅道之用。名為有實。如[2]經中說。自性清淨。不染而染。[3]十二因緣。皆一心作。生死二法是如來藏法界輪轉。名曰[4]法身眾生。如是等言。是其真實緣起苦集。如來藏性。顯[5]成法身菩提涅槃諸地行德。即是真實緣起滅道。諦實如此。稱之為實。宗別既然。隨宗皆實。故稱為諦四諦名義。略釋云爾。
第二門中。開合辨相。何者是苦苦之體相。開合不定。或總為一。謂攝諸苦為一苦諦。或分為二。所謂分段變易生死。六道之報。名為分段。三乘聖人微細生滅。說為變易。或分為三所謂苦苦壞苦行苦。辨此三苦。略有五門。一對緣分別。[6]二約緣就體分別。三約三種無常分別。四諸過相顯。五對三受以辨通局。言對緣者緣別內外。內謂自心。外者所謂刀杖等緣。外中復二。一逆二順逆者所謂刀杖等事一切苦具。順者所謂己身命財親戚之類。緣別如此。從彼逆緣。逼而生惱。名為苦苦。刀杖等緣。能生內惱。說之為苦。從苦生苦。故曰苦苦。從彼順緣離壞生惱。名為壞苦。內心涉境。說名為行。緣行生厭。厭行生惱。故名行苦。第二對緣就體辨者。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惱。苦上加苦。故云苦苦。就斯以論。向前三苦。至此門中。通名苦苦。謂性苦上。加前苦苦壞苦行苦。斯名事惱。有為之法前後生滅。無常敗壞。名為壞苦。即此有為遷流名行。遷流不安。故名行苦。言約三種無常辨者。於彼分段無常分齊。宣說苦苦。於有為法性苦之上。加彼三世分段麁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又以三世分段麁苦。顯有為法體性是苦。亦名苦苦。就念無常。宣說壞苦。彼念無常遷流滅壞。故名壞苦。是即向前第二門中行壞兩苦。至此門中。同名壞苦。就彼自性不成無常。宣說行苦。同體四相。[7]互相集起。故名為行。以此[8]門中同體。四相[9]共破壞行性。不成行性。無安故名行苦。言以諸過互相顯者。過有三種。謂苦無常及與無我。以苦顯苦。名為苦苦。謂以事惱顯有為法體性苦也。無常故苦。名為壞苦。無我故苦。名為行苦。以法無我因緣虛集故。稱為行。有為行故。體性是苦。言對三受辨通局者。受別有三。謂苦樂捨。違緣生惱。名為苦受。順緣生適。名為樂受。中容境界所生受心。捨前苦樂。故名捨受。三受如是。對之云何。如經中說。苦受之中。即具三苦。心性是苦。於性苦上。加彼對緣所生事惱。即名苦苦。前後生滅。無常敗壞。名為壞苦。即此前後遷流集起。名曰行苦。亦可有為自性虛集。名為行苦。樂捨二受。各具二苦。所謂行壞。行壞之相。不異前釋。三苦如是。又如[10]經中。分為八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辨此八苦。略有三門。一釋其名。二辨其相。三對三苦。共相收攝。先釋其名。言生苦者。報分始起。謂之為生。生時有苦。就時立稱。故名生苦。衰變名老。老時有苦。就時為目。名為老苦。四大增損。謂之為病。病時有苦。就時彰名。稱曰病苦。陰壞名死。死時有苦。就時立目。名為死苦。亦可。此等當體為名。即指生老病死為苦。故云生老病死苦也。愛別離者。所念分[11]張名愛別離。愛別生惱。就緣立稱。名愛別[12]離。怨憎會者。所惡強集名怨憎會。怨會生惱。就緣立稱。名怨憎會。求不得者。所悕不稱。名求不得。因彼生惱。就緣立稱。是故名為求不得苦。五盛陰者。五陰熾盛。名五盛陰。陰盛是苦。就體立稱。是故名為五盛陰苦。亦[13]盛者。盛受之義。五陰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為五盛陰苦。若正應言五陰盛苦。名義如是。
次辨其相。何者生苦。如五王經說。始從識支乃至出胎。名之為生。涅槃經[14]云。生通始終。始終不同。[15]經分為五。一者初出。所謂識支報始名初。初起名出。二者至終。謂名色支色心具足。對前說終。三者增長。謂前名色增為六入。四者出胎。五者種類。謂出胎後乃至老死。於中運運剎那新起。名之為生。何者老苦。如[16]涅槃中。釋有兩義。一[17]者終身老。所謂髮白形枯色變。是時名老。二者念念老。始從識支乃至老死。運運遷[18]遷。名之為老。就念念中。經分為二。一者增長。謂從識支乃至盛年。念念遷變。二者滅壞。年衰已後念念老也。何者病苦。如[1]涅槃中。釋有兩義。一者身病。所謂四大增損不調及餘客病。二者心病。所謂歡喜憂愁恐怖愚癡等也。何者死苦。如[2]涅槃中說死有三。一放逸死。謂謗大乘方等經典。二破戒死。謂犯三世諸佛禁戒。三壞命死。所謂身盡。此壞命中經分為二。一命盡死。二外緣死。命盡死中。[3]經說有三。一者命盡而福不盡。正報雖滅。依報猶存。二者福盡而命不盡。依報雖亡。正報猶在。此亦通名命盡死也。三福命俱盡。依正俱滅。外緣死中。[4]經說有三。一者自害。二者他害。三者俱害。何者是其愛別離苦。所別有二。一內二外。內者自身。外者所謂親戚眷屬及餘資生。何者是其怨憎會苦。怨憎有二。一內二外。內者所謂三惡道報。外者所謂刀杖等緣。何者是其求不得苦。所求有二。一因二果。因中有二。一者惡法求離不得。二者善法求欲不得。果中亦二。一者苦事求離不得。二者樂事求欲不得。苦復有二。一內二外。三塗苦報求離不得。是名為內刀杖等苦。求離不得是名為外。樂[5]事亦二。一內二外。人天樂果求欲不得。是名為內。資生眷屬求欲不得。是名為外。何者是其五盛陰苦。如[6]涅槃說。通攝前七。以為第八五盛陰苦。八苦體相。麁辨如是。次對三苦。共相收攝。八中前七。別配三苦。後一是總。總攝三苦。就前七中。有通有別。即壞即苦即行即苦。義通前七。不待言論。緣而致惱。義有隱顯。生老病死。苦苦所收。若緣老時。失於莊色。病失強力。死失壽命。而致惱者。壞苦所攝。愛別離者。壞若所收。怨憎會中。義有兩兼。三塗苦報刀杖等。緣而強聚集。苦苦所收。涉求之行而強現前。行苦所攝。求不得中。義具三苦。於惡於苦。求離不得。苦苦所收。於善於樂。求合不得。壞苦所攝。涉求行心。求離不得。即是行苦。五盛陰中。一切斯具八苦。如是如[7]地持中。隨別分為百一十苦。若廣分之。苦乃無量。苦諦如是。次辨集諦。開合非一。總唯一集。或分為二。二有三門。一就性分二。唯善與惡。無記無報。是以不論。二緣正分二。唯業煩惱。業為正集。故煩惱緣集。三麁細分二。所謂分段變易之因。或分為三。所謂三界生死之因。據斯統攝一切分段變易之因。悉在其中。或分為四。分段變易。各有緣正。合為四也。分段因中。有漏業因。四住為緣。變易因中。無[8]涉業因。無明為緣。問曰。無涉云何為因。緣照無漏。能生三乘生滅法身。故說因耳。或分[9]段為五。所謂五道生死因也。或分為六。所謂六道生死之因。又分段中。三有之因。變易因中。三乘之因。亦得分六。或分為十。五道因中。各有緣正。故有十也。或分十二。六道因中。各有緣正。即為十二。又分段中。三有之因。各有緣正。變易之中。三乘之因。亦有緣正。以此通論。亦有十二。故[10]經說言。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無漏業因無明為緣。生阿羅漢及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等。若廣分別。集亦無量。集諦如是。次辨滅諦。開合非一。總唯一滅。或分為二。二有四門。一約所滅因果分二。生死因盡。是有餘滅。生死果喪。是無餘滅。二約所滅分段變易二種分二。分段死盡。是有餘滅。變易死盡。是無餘滅。三大小分二。二乘所得。是其小滅。佛菩薩所得。是其大滅。四性淨方便。分為二種。無始法性。本隱今顯。是性淨。滅斷障而得。是方便滅。或分為三。三有三門。一約所滅假實空心。以之為三。因和合中。取立定性。是迷假心。法和合中。取立定性。是迷實心。無漏之慧。是其空心。滅此三心。為三滅也。假實兩心。成實法中。聞慧伏滅。𤏙等已去。見理永滅。大乘法中。善趣伏滅。種性已上。漸次永滅。若論空心。成實法中。滅定暫滅。無餘涅槃。畢竟永滅。大乘法中。種性已上。隨分漸滅。真德漸顯。至佛乃盡。二約所滅煩惱業苦。三分分別。三就人分別。謂三乘人所得滅也。或分為四。分段之中。因果盡處。分為二種。變易之中。因果盡處。亦分二種。故合四也。又復[11]經中宣說。涅槃遠離十想。亦得分十。此義如後[12]涅槃章中具廣分別。隨義異論。數別難窮。滅諦如是。次辨道諦。開合非一。總唯一道。或分為二。二有四門。一因果分二。[13]因所行。是其因道。果中所成。是其果道。二約對治分二。所謂分段變易對治。為二道也。三大小分二。二乘所行。以為小道。大乘所行。以為大道。四真妄分二。緣修對治。是其妄道。真實行德。是其真道。或分為三。三有五門。一聞思修分為三種。此義如後三慧章中具廣分別。二戒定慧分為三種。戒定通具慧為道體。三證助不住開分三種。四約位分三。所謂見修及無學道。五隨人分三。謂三乘人所行道也。或分為四。四有三門。一就行分四。謂聞思修證。二約位分四。謂方便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三隨人分四。謂聲聞緣覺菩薩及與佛道。或分為五。謂聞思修報生識智及與證智。聲聞乘中見修無學。分之為三。緣覺大乘各別為二。合有五也。或分為六。謂三乘中各分因果。或分為七。謂七覺支。或分為八。謂八正道。或分為九。謂三乘中。各有見修及無學道。或復分為三十七道。廣則無量。道諦如是。
第三門中。分其染淨因果差別。四中前二。是其染法。後二淨法。舉染令厭。彰淨令欣。就前染中。先果後因。淨中亦爾。先果後因。故有四別。諸法之起。先因後果。何故諦中先果後因。觀門有二。一順二逆。尋因趣果。是其順觀。從果尋因。是其逆觀。今依逆觀故。先明果後彰因矣。良以果兼美惡顯著。欣厭義強。是以先明。因相微隱。欣厭義微。是以後說。
第四門中。理事分別。宗別不同。所說亦異。依如毘曇。六道[1]果別。是其事苦。即此事上。有苦無常空無我等四義[2]寬通。說為理苦。又復一切有漏諸法。莫問內外。但從前生後。不簡近遠麁細之別。悉是果義。於此果上。具苦無常空無我等四種道義。盡是理苦。六道因果。是其事集。即此事上因集有緣四義。齊通說為理集。又復一切有漏諸法。莫問內外。但前生後。不簡近遠麁細之殊。悉是因義。於此因中。因集有緣四義寬通。盡是理集。以理苦集通諸法故。聖人無[3]有一道。有漏中具有二。具苦智處而無集智。具集智處而無苦智。隨過麁細盡亡之處。品別無為。是其事滅。即此事上盡止妙出四義。齊通說為理滅。戒定慧等三十七品道行差別。是其事道。即此事上道如跡乘四義。齊通說為理道。若依成實。生死因果。莫問麁細。一切皆是事苦事集。無漏因果。是事滅道。即此事上緣用虛假無性之空。是其理也。緣用虛假。是世諦理。無性之空。是真諦理。大乘法中。分段變易二種因果。是事苦集。此二盡處。數滅無為。及彼對治。是事滅道。即此事中平等實性緣起之相。是其理也。平等實性。是真諦理。緣起之相。是世諦理。理之淺深。備如初門。
第五十六聖行分別。四諦之中。各有四行。故有十六。苦中四者。謂苦無常空與無我。逼惱名苦。苦法遷流。說為無常。苦非我所。故名為空。苦非我體。名為無我。問曰。苦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義別眾多。如[4]華嚴說。所謂果報.擔累.危脆.怨毒.惱害.障礙.繫縛.陰蓋.遮難.難苦事等。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何故偏說此四。釋言。苦中義別眾多。既言且論。寧可具責。問曰。無常通苦集道。空與無我遍通四諦。以何義故偏攝苦中。釋言。法門有通有別。若就通門。無常空等。義通餘諦。今就別門。無常空等身邊兩見。對治法故。攝入苦中。是義云何。身邊兩見。迷苦而生。無常治邊。空與無我。對治身見。是故隨對攝入苦中。何故身邊偏迷苦生。報法麁現相狀顯著。人多取此。以為神主。隨計斷常。是故身邊偏緣苦生。此義具釋如十使章。問曰。苦中具有四行。以何義故偏名苦諦。不名無常無我等諦。釋言。皆得不可並彰。且說苦耳。設立餘名。會歸一難。又隨義釋。非無所以。義釋有三。一苦麁易覺。人皆同識。就易以名。二苦過麁重。生厭義強。故偏名之。三苦義唯別不通餘諦。故偏名苦。餘無常等。無如是義。故經論中。多不說之。集中四者。謂因集有緣。能生曰因。聚果名集。能有來果。故[5]評為有。緣此得報。故說為緣。問曰集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釋言。集中義別無量。所謂生造作起滅出由籍方便至到趣向次第開道。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因果正相對法。前苦諦中。不說其果。今集諦中。何故說因。釋言。苦集各有多義。名皆不盡。隱顯互彰。何可具責。又復果義。麁顯易識。不假言論。故不說果。因細難覺。故須說之。又復苦中。若立果行。無由得顯人天樂果。是苦無常空無我等。為可厭法。故不說果。對苦說因。因即可厭。故說其因。又苦諦中。說苦無常。對治愛行。說空無我。對治見行。若說其果。無此治能。故不說果。約對治等。說因可厭。是以論之。問曰。集中具有四義。何故名中偏彰集諦不說因等。釋言。皆得不可並存。且以集名。又復集義。攝果義顯。故偏名矣。滅中四者。謂盡止妙出。亦名滅止[6]妙離。盡滅有過故云盡滅。寂止惱患故名為止。捨遠麁礙稱之為妙。出離纏縛。名出名離。問曰。滅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釋言。滅中義別[1]眾多。所謂無為寂靜安隱解脫不動不燃不熾休息無惱清淨快樂無礙無相。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四中以何義故偏名滅諦。釋言。皆得不可並立。且彰滅耳。又復滅者。除遣義彰相顯易識故偏名之餘止妙等同世俗[2]上妙出等故不名矣。道中四者。謂道如迹乘。亦名道正迹乘。能通名道。如法正行。名如名正。尋之趣[3]向果。故稱為迹。依之達到。故說為乘。又復運通亦名為乘。問曰。道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釋言。道中義亦非一。[4]所謂無漏無礙無障安隱解脫出離清淨對治方便能度至到。如[5]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四中以何義故偏彰道名。釋言。皆得不可並立。且論道耳。又復道者。通到義彰。相顯易識。故偏名道。十六聖行。辨之麁爾。
第六門中。有作無作。有量無量。相對分別。小乘眾生所觀四諦。名為有作。亦名有量。大乘所觀名為無作。亦名無量。有作無作。約行分別。有量無量。當法分別。云何就行分作無作。據小所觀。望後猶有無[6]量諦觀可[7]皆以修作。對後別前。故名有作。據大所觀。望後更無餘觀可作。故名無作。總相如是。然彼小中。隨義別分。[8]有有作無作之義。因中所觀。名為有作。果中所觀。名為無作。大乘亦爾。因中所觀。名為有作。果中所觀。名為無作。量無量者。分別有三。一就寬[9]狡明量無量。小乘所觀苦集二諦。止在分段因之與果。所觀滅道。唯是分段因果對治。法有局限。故名有量。大乘所觀苦集。統通分段變易二種因果。苦通分段變易之報。集通分段變易[10]之因。滅盡分段變易之因果。道攝分段變易對治。法無局限。名為無量。二就深淺明量無量。小乘法中。依如毘曇。但明苦者。真實是苦。不可令樂。乃至道者。真實是道。未說餘義。成實法中。唯明苦等名用虛假無性之空。未窮法本。故名有量。大乘法中。若據說相。明其苦等幻化之有畢竟空寂。窮實論之。苦等體性。即是真實。如來藏性緣起法界。以窮深故。名為無量。三就麁細明量無量。小乘之中。總相麁觀。名為有量。大乘法中。別相細觀。說為無量。是以[11]經言。所說苦諦中智所知。分別是苦。有無量種。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集滅道等類亦同然。此是麁細量無量也。
第七門中。明其四諦體之同異。於中四諦[12]義差別有二。一者諦相二者諦實。今先就相辨其同異。於中滅道有其二種。一者緣修對治滅道。謂三乘人除結無為緣修之治。二者體證真實滅道。謂佛菩薩體證無為圓通實德。今先以彼對治滅道。望於苦集。辨其同異。於中滅諦。是無為法。望餘三諦。一向別體。苦集道諦。同異不定。若依毘曇。苦集有二。一麁二細。過業煩惱得今苦果。現業煩惱得當來報。是其麁也。此乃是其事苦事集。有為之法。念念生滅。就此[13]者為。義分苦集。說之為細。以為理苦集也。就麁以論。[14]若就事論。苦集及道。一向別體。若據細辨。苦集同體。道諦不同。相狀如何。一念有為。從前集起。義說為苦。即此有為。能生於後。義說為集。其猶世人望父為子望子為父。是故苦集。一向同體。道是無漏。不同前二。若依成實。唯說結業。以之為集。所受生死。名為苦諦。微細生滅。悉是苦攝。[15]一[16]種事相苦集。然彼所說集道別體。苦望集道。義別有三。一者苦諦與集同體。謂依報心造作集因。集體是苦。故云同體。以彼宗中宣說報心體是苦故。二者苦諦與道同體。謂依報心修起聖道。道諦是苦。故云同體。問曰。毘曇何不如是。釋言。毘曇明其報心不常續故。集道起時。無其報心。是故苦諦。不與集道二諦同體。彼成實中。說報常續。集道起時。恒有此報。是故苦諦得與集道二諦同體。三者不同。謂餘一切無記心中。苦報之心。不與集道二諦同也。大乘之中。所說不定。先就分段辨其同異。於中苦集略有二種。一就三世因果不同。以分苦集。若據斯義。苦集望道所辨同異。與成實同。第二就彼微細生滅。義分苦集。若據斯義。苦集二諦。一向同體。與毘曇同。即此苦集望於道諦。不同毘曇。云何不[17]因。分別有二。一者苦集與道同體。謂依報心起於聖道。報心即是苦集所攝。是以苦集與道同體。良以大乘亦說報心常相續故。二者苦集諦與道別體。謂餘一切有漏法中苦集諦也。分段如是。次就變易辨其同異。於中不定。若就凡時隨相麁分。單有集諦。隨義通論。得有苦集同體之理。無明住地。是其集諦。即此無明生滅之義。即說為苦。是故苦集同一體也。若據聖時三諦同體。一念無漏當分治結。即是道諦。即此道者。從前無漏變易業生。即名為苦。復能生後。即名為集。是故三諦同一體性。對治滅道。望於苦集同異如是。次就真實滅道二諦。辨其同異。此二相望。一向同體。萬德圓寂。即說為滅。虛通之義。即說為道。更無別體。是故宣說滅道同體。望彼苦集對治滅道。一向別體。真妄異故。諦相如是。次就諦實辨其同異。據實以論四諦同體。苦集二諦無別體。故用滅道性。以之為體。故涅槃中說。彼苦集二諦之實。即是佛性。即是涅槃。即是如來。常樂我淨一切佛法。[1]寶性論中亦說。法身如來。聖諦及與涅槃四法無別。滅道二諦無別體。故還即說彼苦集實性。以之為體。是以[2]經中說。十二緣以為佛性。見十二緣。名為見佛見法見僧。又說。五陰以為佛性一苦滅等。良以染淨無別體故。[3]經中說言。凡夫未成佛菩提為煩惱。眾生成佛時煩惱為菩提。義在於此。其猶迷人所取之南。與彼悟時所解之北無有二性。同異之義。其相像此。
第八門中。辨其虛實。虛實之狀。難以一定。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就諦相優劣分別。苦集是虛。滅道是實。苦集迷生。所以是虛。滅道解起。所以是實。苦集既虛。云何稱諦。實是虛誑顛倒之法。是故云諦。非同滅道二諦實也。二攝法從情。四俱是虛。皆是妄想分別法故。故[4]維摩云。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即戲論。地經亦說。[5]五地中分別四諦。名取染淨分別慢也。三癈情論法。四俱是實。經中設[6]遣除情計不破其法。是以[7]經言。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法云何實。實有五重。如初門中具廣分別。究竟窮之。唯有二種。一者[8]體實。窮諦本性。唯如來藏真實法界。亦名真如。亦名實際。亦名法性。亦名一實。亦名佛性。二緣用實。謂清淨心不染而染。緣起生死。苦集二門。不淨而淨。緣起涅槃。滅道二門。實相如是。
第九門中。十諦分別。言十諦者。如[9]地經說。始從世諦乃至第十菩薩地成如來知諦。然彼四諦。統含法界恒沙佛法。隨義別論。[10]皇繁難計。且從一數十門觀之。此十一一皆通四諦。就彼四中。直知苦集滅道法相。名為世諦。知其空寂無人無法。名第一義。知其苦等有二無二一實之相。名為相諦。知其緣起法界門別。名差別諦。就彼別中隨說不同。集成各異名說成諦。迷彼四諦。苦果事起。名為事諦。迷之造集。能生後苦。說為生諦。解彼四諦。能滅染累。名盡無生諦。解達苦等。名入道諦。窮其體實緣起法門。便成大乘如實行德。行分因果。是故名為菩薩地。成如來智諦。然此四諦。統攝淵廓。難以究窮。且隨詮況略示網緒。
四緣義四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就法分別三 大小同異四)
第一釋名。所言緣者。由籍之義。緣別不同。故分為四。一者因緣。二次第緣。三者緣緣。四增上緣。言因緣者。親生之義。目之為因。用因為緣。故曰因緣。次第緣者。籍前心法。次第生後。所生之心。次前後起。故名為次。以後生故。說之為第。前心與後。次第為緣。名次第緣。言緣緣者。六塵境界。為心所緣。故名為緣。由彼所緣。與心作緣。故名緣緣。亦可疎助。名之為緣。以[11]緣故名緣緣。增上緣者。起法功強。故曰增上。以此增上為法緣。故名增上緣。於中亦有非增上者。從勝受名。故曰增上。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四緣之義。諸論不同。[12]成實論中。宣說三因。以為因緣。一者生因。所謂一切善惡等業。能生一切苦樂等報。故名生因。二者依因。所謂色心互相依立。故曰依因。[13]其猶尼乾立拒舉瓶相假而立。彼亦如是。三者習因。如人習善增長善法習惡增長惡法。如是一切。後起增前。故名為習。用習作因。名為習因。用此三因。以為因緣。心法續起。為次第緣。六塵生識。以為緣緣。六根生識。為增上緣。故[14]成實論云。言緣緣者。所謂色等。增上緣者。所謂眼等。若依毘曇。就彼六因離合為四。何等為六。一所作因。二共有因。三自分因。四者遍因。五相應因。六者報因。所作因者。諸法起時。除其自體。萬法不障。令其得生。名所作因。如空生色。如是等也。共有因者。諸法起時。同時同性。共有之法。展轉為因。名共有因。自分因者。同類之法。籍前生後。名自分因。言遍因者。苦集諦下疑見無明。增上一切染污法。故名為遍因。於中差別乃有十一。苦下有七。所謂五見疑及無明。集下有四。邪見見取疑及無明。相應因者。止在心法。如心起時。同時即有諸心數法。與心相應。是相應法。展轉相[15]助。能有所作。名相應因。前共有因。相扶體立。此相應因。相扶有用。言報因者。一切有漏善不善法。能生一切苦樂等報。名為報因。此義廣釋如六因章。於中自分遍因報因相應共有。此之五因合為因緣。所作因中離為三緣。以彼所作寬通故爾。就所作中。分取心法生後之義。為次第緣。總相如是。於中別論。乃有三門。一定別諸心。二就生死辨定諸心。三明諸心相生次第。言定別者。心別有十。一方便善心。所謂一切聞思修等相應之心。二生得善心。謂從過去修習所成。信進念等相應善心。三不善心。謂欲界中。除身邊見餘煩惱[1]業相應之心。四穢污無記。亦名隱沒。謂欲界中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相應之心。五報生心。謂三界中報無記心。六威儀心。謂行住坐臥見聞等心。七工巧心。所謂一切營生之心。八變化心。謂依諸禪起化之心。九者學心。謂三乘人無漏因心。十無學心。謂三乘人無漏果心。此十心中。欲界有八。除學無學。成實法中。欲界地中。有電光定。得發無漏。若從是義。欲界亦有學無學心。毘曇不立。色界有八。除不善心及工巧心。一切上地。無有不善及工巧心。故成實法中。上界得起欲界不善。毘曇不立。無色界中下三空處。但有六心。除不善心威儀工巧及變化心。有餘六種。成實法中。無色亦起欲界不善。大乘宣說無色界中有形色故亦有威儀變化等心。毘曇不立。非想地中。但有方便生得穢污報生四心。彼無無漏。除學無學。餘如上說。心別如是。
次就生死辨定諸心。此十心中。二心得生。所謂不善及穢污心。一切受生依煩惱故。五心得死。謂生得善.不善.穢污.報生.威儀。此五心中。得命終也。不善命終。唯在欲界。威儀命終。通欲色界。生得穢污。遍通三界。報心不定。毘婆沙中。有二種說。一家宣說。三禪已還無捨受報。若從是義。三禪已還無有報心而命終者。命終必在捨受心。故一家宣說。三禪已還亦有報捨。若從是義。報心命終。遍通三界。於中下死。向上生者。必在生得報生威儀三心中死。若有下地不善穢污不上生故。若色界死向下生者。必在生得穢污報生威儀心死。一切上地無不善故。若無色死向下生者。必在生得穢污報生三心中死。彼無不善威儀心故。若欲界死欲界生者。五種心中。皆得命終。若色界死當地生者。四心命終。除不善心。三禪已還報心有無義。如上判。今且論有。若無色死當地生者。必在生得穢污報生三心命終。彼無不善威儀心故。問何故方便善心學無學心工巧變化心。不得命終。以命終時心微劣故。不得在此強心中死。生死如是。
次辨諸心相生次第。於中唯就隣次相生。以明次第。次第有七。一同處法相生次第。謂同地法互相因起。二於上法修起次第。如依欲善起初禪等。三於下法防過次第。如依上地方便善心及穢污心起下地中生得善等。四於下法退轉次第。如依上善退生下結。五於上於下遊觀次第。如九地中漏無漏善互相因起。六於上[2]於下受生次第。如彼生得報心等死染污生等。七於下於上體用次第。如從淨禪起變化心。化心次第起淨禪等。今就此義以明諸心相生次第。先論方便。欲界地中方便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除欲界中四禪化心。於上能生方便善心學無學心。修起次第。從欲界地聞思慧等。起初禪地方便善心。遊觀次第。從欲界中聞思慧等。起初二禪方便善心學無學心。次第正受。起初禪地方便善心學無學心。超越正受。起二禪地方便善心學無學心。聲聞超[3]越禪不過一。故餘一切地相望例然。若論菩薩。於一切地。隨所有心。皆悉能起。何故不生上地生得。一切生得。皆隨身報。身在下地。則無上地生得善故。何故不生上地不善。一切上[4]地無不善故。何故不生上地隱沒。上地隱沒。愛著自地。要先起彼方便善竟。然後生愛。愛自所得。是故不從下地方便[5]經起上地穢污之心。何故不生上地報心。身在下地無上報故。何故不生上地[6]穢污。身在欲界。雖起初禪眼耳等識。彼所生[7]所生識。必依上地眼耳等根。上地之根。必依上地淨禪而生。不依下地善心生故。何故不生上地工巧。一切上地無工巧故。何故不生上地化心。上地化心。是其上地淨禪果故。欲界如是。色界地中方便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除自地中上禪化心。於上地中。生方便善學無學心。於下欲界。生方便善心生得善心。不善穢污及變化心。遊觀次第。生方便善生得善心。欲界生得。是捷疾故。從上方便次第生之。餘一切地生得善心。皆不如是。退轉次第。生不善心及穢污心。起用次第。生下化心。何故不生欲界地中報生威儀工巧之心。彼微劣故。不從上善次第生之同界之中。望於下地。得生五心。遊觀次第。生下方便學無學心。退轉次第。生下穢污。起用次第。生下化心。色界如是。無色界中方便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望上不定。空處識處。能生上地方便善心學無學心。無所有處。望上唯生方便善心。非想地中。無無漏故。不生學心及無學心。非想望上更無所生。望於下地得生四心。遊觀次第。生下方便學無學心。退轉次第。生下隱沒四空定心。不起化故。不生化心。方便如是。次辨生得。欲界地中。生得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除變化心。於上地中。唯生穢污。謂欲界中生得命終上一切地染污生故。何故不生上地方便學無學心。非方便故。何故不生上地生得報生威儀。界地[1]別故。何故不生上地化心。以變化心上禪果故。色界生得。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穢污報生威儀。除變化心學無學心。於上地中。唯生穢污。於下地中。得生不善及穢污心。無色生得。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善心穢污報生。於上地中。得生穢污。於下地中。得生不善及穢污心。次明不善。[2]得不善心。於欲界中。能生一切。除變化心。於上不生。次明穢污。欲界穢污與不善同。色界穢污。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穢污報生威儀。除變化心學無學心。於上不生。於下欲界。生方便善生得不善及穢污心。為依下善防自地退故。起欲界方便善心生得善心。於上命終。下染受生。故起欲界不善穢污。同界望下生方便善及穢污心。問曰。何故色界穢污。得生欲界生得善心。同界下地不起生得。釋言。欲界生得善心強。利捷疾。能防上退。是故起之。上界生得。軟鈍不利。不能防[3]上。所以不起。無色穢污。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穢污及報生心。於上不生。於下欲界。生不善心及穢污心。謂彼命終欲界生故。於下色界。生方便善及穢污心。為防上退。起下方便。上死下生故起染心。同界望下如望色界。有人說言。同界望下。但起生得及穢污心。論無此言。人之謬語。次辨報心。欲界報[4]心。於自地中。除方便善及變化心。生餘一切。以微劣故。不生方便。非淨禪故。不生化心。於上地中。但生穢污。謂彼命終上地生故。色界報心。於自地中。能起生得穢污報生及威儀心。於上地中。但生穢污。於下能生不善穢污。謂彼命[5]終下地[6]生故。無色報心。於自地中。能起生得穢污報生。於上生染。於下但生不善穢污。問曰。不善尚能次第生方便善。報心云何不能如是。論自釋言。報心羸劣故不生善。不善與善境界不異。以見過故。不善心後能生善心。又復不善是強盛心。故能生善。問曰。若言報心羸劣不生善者。方便善心何故生彼。論自釋言。善心息時。捨勤方便。故得生羸劣報心。次辨威儀。欲界威儀。同欲界報。色界威儀。同色界報。次辨工巧。與欲界中報威儀同。問曰。威儀及工巧心。何故不生方便善心。論言。此二自樂所作。是故不生方便善心。何故不起學無學心。非方便故。何故不起變化之心。非淨禪故。次辨化心。欲界化心。於自地中。唯生化心。於上地中。唯生方便。謂從化心入根本禪。色界化心。於自地中。唯生化心及方便善。同類相起。故生化心。從用歸本。故生方便。於上唯生方便善心。謂二禪化還入二禪。乃至四禪類亦同然。於下不生。次辨學心。色界學心。於自地中。生方便善學無學心。於上唯生方便善心及與學心。以何義故不生無學。上地無學。必依上地淨禪起故。於下欲界。生方便善生得善心。同界望下。生方便善及與學心。以何義故不起生得。如彼雜心子注釋言。欲界生得。強而捷利故。從學心次第生之。上界生得。弱而不利。故學心後。不得生之。以何義故不生無學。下地無學。必依下地淨禪生故。無色學心。與色界同。除望欲界。去欲界[7]色遠。不生彼故。次辨無學。色界無學。於自地中。生方便善及無學心。[8]以何義故不生學心。得無學時。捨學心故。退無學時煩惱心退。[9]非學心退故。無學心不生學心。於上地中。生方便善及無學心。謂阿羅漢遊戲諸地。或從無漏起有漏心。或從有漏起無漏故。於下欲界。生方便善及生得善。亦以欲界生得強利故。得生之。同界下地。生方便善及無學心。上界生得。不強利故。所以不生。無色無學。於自地中。亦生方便及無學心。於上於下。類亦同然。次第如是。就所作中。分取六塵生識之義。以為緣緣。分取六根生識之義。及餘一切萬法不障。為增上緣。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諸法辨定其緣。若生心法。具籍四緣。心法必有相應共有。如是等事。即是因緣。心籍前生。是次第緣。心籍塵生。是其緣緣。心依根起。是增上緣。若依[1]毘曇。無想正受滅盡[2]正受。從三緣生。彼宗宣說。無想滅盡。是有為法。同時共有生住滅等。[3]互相扶助。是其因緣。籍前心起。是次第緣。萬法不障。是增上緣。以非心法故。無緣緣。自餘一切非心之法。悉二緣生。所謂因緣及增上緣。所有自分共有法等。是其因緣。萬法不障。是增上緣。不籍前心開導生故。無次第緣。以非心法不能緣境故。無緣緣。故雜心云。心及諸心法。是從四緣生。二正受從三。[4]謂餘說於二。若依地持。唯心心法。從四緣生。自餘一切非心之法。但二緣生。皆無次第緣緣之義。故[5]彼論云。次第緣緣。是心心數法。籍前開導故有次第。籍彼六塵緣攝受生故有緣緣。[6]大智論中。亦同此釋。故彼文言。心心數法相續無間。名次第緣。心心數法。緣塵生故。名為緣緣。準驗斯文。次第緣緣。局生心法。不生非心。有人釋言。非心之法。亦籍緣緣。經論無文。直是人語。此言謬浪。無宜輒受。此三門竟。
次約大小辨其同異。同異之相。如[7]大智論說。所言同者。四緣名義。與毘曇同。所言異者。小乘法中。隨相執言。菩薩了知猶如幻化如水中月。但無定性不無幻相。故[8]彼文言。如水中月雖可眼見不可手捉。聖人破者。破可捉月。不破可見。四緣亦爾。相有體無。不可定取。故異二乘。四緣名義。略辨如是。
五果義十門分別(列名辨相一 對六因分別二 對十因分別三 對四緣分別四 對漏無漏分別五 三性分別六 三世分別七 諸地分別八 學等分別九 斷法分別十)
[9]第一門中。列名辨相。五果之義。出地持論。毘曇論中。亦廣分別。酬因曰果。果別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是報果。二是依果。三士夫果。毘曇論中。名功用果。四增上果。五解脫果。言報果者。善惡等業。得苦樂[10]報。名報果。言依果者。依善生善。從惡生惡。如是一切同類之法。後依前生。故名依果。士夫果者。如地持說。卜占印算宰官理務。如是一切。各有果生。名士夫果。士夫是人。士夫所作。名士夫果。功用果者。如毘曇說。功力所得。名功用果。兩言雖異。其義不殊。增上果者。如地持說。二十二根。名為增上。各有果生。名增上果。如眼生識。如是一切。若依毘曇。一法生時。過去現在一切萬法。於此不障。皆名增上。生法望彼名增上果。此則通矣。不唯止在二十二根。解脫果者。依如毘曇。無漏聖道及與等智。滅諸煩惱。名解脫果。若依地持。無漏聖道。永斷煩惱。名解脫果。世俗等智。滅諸煩惱。彼不究竟。非解脫果(此一門竟)。
次對六因分別五果。言六因者。謂所作因。自分因。相應因。共有因。遍因。報因。所作因者。一切生時萬法不障。名所作因。自分因者。一切有為。同類相起。名自分因。相應因者。諸心心法。同在一時。相應造緣。互相依藉。而有作用。名相應因。共有因者。有為法中。同時之法。名為共有。共有之法。相依而立。名共有因。前相應因。止在心法。相依有用。此共有因。統通三聚。相因體立。有斯異也。言遍因者。苦集諦下見疑無明遍能增長一切有漏。名為遍因。言報因者。善惡等業。能生苦樂。故名報因。此義廣釋如六因章。問曰。何因能得何果。答曰。所作得增上果及解脫果。別對如是。通即亦得功用果也。以說三緣為所作故。義如下釋。自分遍因。能得依果。相應共有。得功用果。報因一種。能得報果(此二門竟)。
次對十因以明五果。此義如後十因章中具廣分別(此三門竟)。
次對四緣分別五果。言四緣者。如向所說。六因之中。自分遍因相應共有及與報因。此之五種。說為因緣。所作因者。說為三緣。謂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就四緣中。因緣一種。能得三果。所謂報果依果及功用果。於中報因。能得報果。自分遍因。能得依果。相應共有。得功用果。餘之三緣。能得三果。次第緣者。得功用果。緣緣一種。得增上果。增上緣者。得增上果及解脫果(此四門竟)。
次對有漏無漏之因以明五果。有漏有三。一善二惡三者無記。善有二種。一斷結善。所謂世俗無礙之道。二不斷結。所謂欲界一切善法。及八[11]禪[12]中解脫[13]勝進一切善法。斷結善者。得果多少。論說不同。若依毘曇。能得五果。以此善法。能得善報。故有報果。同類相起故有依果。同時之。中相應共有。互相扶成。有功用果。不障萬法。有增上果。以斷結故。有解脫果。若依地持。但得四果。除解脫果。世俗斷結。非解脫故。不斷結者。能得四果。除解脫果。善法如是。不善法者。亦得四[1]果。無記法者。能得三果。除解脫果及與報果。有餘三種。有漏如是。無漏法中。有其二種。一斷結無漏。所謂見修無礙之道。二不斷結。所謂一切解脫勝進無漏善法。斷結無漏。能得四果。除彼報果。以無漏法不得報故。不斷結者。能得三果。除解脫果及與報果(此五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五果。若論善業。還用善法。以為四果。除其報果。善非報故。用不善法。以為二果。所謂功用[2]果及增上果。從前善心。生後不善。次第緣起。名功用果。用前善心。以為意根。生不善識。增上緣起。名增上果。以不善法非是報故。無其報果。非是同類相生法故。無其依果。非解脫故。無解脫果。用無記法。以為三果。除其依果。非同類故。非解脫果。以無記法非解脫故。不善業者。還用不善。以為三果。除其報果及解脫果。用彼善法。以為二果。謂功用[3]果增上果。從前不善。生後善法。次第緣起。名功用果。前不善心。以為意根。生後善心。以為意識。增上緣發名增上果。[4]善非報故。無其報果。非同類故。無其依果。不善之法。不斷結故。無解脫果。用無記法。以為四果。除解脫果。問曰。不善望無記法。非是同類。何因緣故。得有依果。論自釋言。欲界地中身邊二見。雖是無記。望彼欲界不善煩惱染污類同。以同類故。從彼不善起此無記。得名依果。又苦集下見疑無明。是其遍因。此之遍因。增長一切染污之法。欲界地中身邊兩見。依此因生故名依果。無記之業。還用無記以為三果。所謂依果功用之果及增上果。無記之業非報因故。無其報果。無記非是解脫法故。無解脫果。用彼善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從前無記。次生後善。次第緣起。名功用果。無記之心。以為意根。生後善心。以為意識。增上緣發名增上果。善非報故。無其報果。非同類故。無其依果。無記之法。不斷結故。無解脫果。用不善法。以為三果。除其報果及解脫果。問曰。何故得有依果。此義與前不善之業望無記法生依果義同。功用增上。類前可知(此六門竟)。
次就三世分別其相。過去之業。望三世法。得有四果。除解脫果。以解脫法不墮世故。現在之法。望現在法。得有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非前後故。無其報果及以依果。無解脫果。義同前釋。問曰。現在還望現在無前後。故無[5]後報果及依果者。過望過去。云何得有。釋言。過去還望過去。[6]時中寬長故得有之。現在望現。時中短促。所以不有[7]者。現望未來。還有四果。除解脫果。未來之業。望未來法。得有三果。所謂報果功用增上。無其依果及解脫果。無解脫果義在可知。以何義故。無其依果。未來未起。無前後故。若爾何故得有報果。釋言。有以報因生果異類相起。法雖在當。因果相分。故說有之。若論依果。同類相起。同類難分。要已起處。得說依果。未來世中。因之與果。同皆未起。難別前後。故無依果。若爾何故有功用果及增上果。功用增上。不[8]得前後。而得有故(此七門竟)。
次就諸地分別五果。地謂九地。[9]法從欲界乃至非想。得果云何。如[10]雜心說。自地自地四。或以他地二。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初言自地自地四者。自地之業。望自地法得有四果。除解脫果。[11]所言或以他地二者。若有漏業。還望他地有漏之法。得有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自地心後起他地心。次第緣起。有功用果。自地之心。以為意根。生他地識。增上緣發。有增上果。若無漏業。望他地中無漏之法。得有依果。多少不定故說為或。問曰。何故有漏之法。望他地中。不說依果。無漏相望。說依果乎。釋言。有漏繫地別故。異地相望。類別名異。故非依果。無漏非是繫地法。故異地相望。得說依果。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者。謂八禪地。無礙之道。當知。又有其解脫果也(此八門竟)。
次就學等分別五果。法有三種。一者學法。二無學法。三者非學非無學法。[12]學望學得有三果。所謂依果功用果增上果。同類相起故說依果。相應共有。及次第緣有功用果。前為意根。後為意識。增上緣起。有增上果。以無學法。亦為三果。與前相似。用彼非學非無學法。以為三果。謂解脫果功用果及增上果。無為解脫。非是學心無學心。故有解脫果。從學心後起有漏心。次第緣起。名功用果。用彼學心。以為意根。生有漏心。以為意識。增上緣起。名增上果。無學業者。用無學法。以為三果。所謂依果功用果增上果。用彼學法。以為一果。謂增上果。謂無學後退起學心。無學望彼不障礙故。[13]有上果。問曰。何故無其依果。上法望下。非依因故。又問。何故無功用果。非是相應共有法故。又非次第相生法故。問曰。向言無學心後退起學心。云何說言非是次第。釋言。雖復無學後退起學心。無學心中。終無退理。要在有漏。方有退義。故非次第。非次第故。無功用果。用彼非學非無學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無學心後起世俗心。次第緣起。有功用果。無學意根。生世俗心。以為意識。增上緣起。名增上果。[1]若彼非學非無學業。還用非學非無學法。以為五果。用彼學法及無學法。[2]亦有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此九門竟)。
次就斷法分別五果。法有三種。一是見斷。謂見諦惑。二是修斷。謂修道惑及與一切有漏業果。修道煩惱。正斷其體。自餘業果。但斷繫縛。不斷其體。三是無斷。謂無漏法業。見斷之業。用見斷法。以為三果。除彼報果及解脫果。用修斷法。以為四果。除解脫果。用無斷法。以為一果。謂增上果。[3]見斷之業望彼等智斷結無為。不能障故。有增上果。修斷之業。用修斷法。以為四果。除解脫果。用見斷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次第起故。及增上果。為增上緣。起彼法故。用無斷法。以為三果。謂解脫[4]果增上果。依世俗禪。滅煩惱故。得解脫果。依世俗禪。起無漏故。得功用果及增上果。無斷之業。用無斷法。以為四果。除其報果。用見斷法。以為一果。謂增上果。此果寬通。故得有之。用修斷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無漏心後起有漏心。次第緣生。故有功用果。無漏意根。生有漏識。增上緣發。故有增上果。五果之義。略辨如是。
六因義五門分別(辨相一 就時分別二 對果分別三 歷法分別四 大小同異五)
初辨其相。六因之義。出毘曇論。大智論中。亦廣分別。一所作因。二共有因。三自分因。四者遍因。五相應因。六者報因。故彼[5]偈言。所作共自分一切相應報。從是六種因。轉生有為法。所作因者。諸法起時。除其自體。萬法不障。令其得生。名所作因。如空生色。如地生於草木等也。故彼偈言。相似不相似。各除其自性。一切是作因。生時不障故。共有因者。諸法起時。同時同性。共有之法。展轉為因。名共有因。如心心法集起之時。同時即有諸心數法生住滅等。說為共有。若是禪定無漏之心。同時即有定道無作。望彼心法。亦是共有。如是色法及非色心不相應法。集起之時。同時即有生住滅等。為共有也。自分因者。同類之法。藉前生後。名自分因。於中略以四義分別。一三性分別。所謂善惡無記性也。善法唯與善法為因。不與不善無記為因。不善無記。望彼善法。亦無因義。不善還與不善為因。若望無記。義須分別。無記有二。一者穢污。二者白淨。欲界地中身邊二見。及[6]上界一切煩惱。名為穢污。報生威儀工巧變化。非煩惱故。名為白淨。不善與彼穢污無記。互得為因。同是染污煩惱法故。若望白淨。則無因義。無記法中。迭互相望。穢污還與穢污為因。白淨還與白淨為因。穢污白淨二種相望。則無因義。二品數分別。品者所謂上中下品。善中有二。一者生得。過去久習。生便得之。二者方便。現在修起。若論生得。上中下品。展轉為因。以彼先[7]成非[8]增習故。若論方便。下為勝因。勝非下因。同品相望。亦有因義。不善法中。上中下品。展轉為因。以彼性成非始習故。又從上地退生下時。下地煩惱。上中下品。一時頓得。隨何先起則為因也。無記法中。穢污無記。與不善同。白淨之中。四種相望。[9]生得唯與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四種為因。威儀唯與威儀工巧變化為因。工巧唯與工巧變化二種為因。變化唯與變化為因。三就時分別。時謂三世。過去世中。善惡等法。前起之者。與後為因。及與現在未來為因。現在世中。善惡等法。前起之者。與後為因。及望未來。為自分因。未來之法。還望未來。無自分因。以未起法無先後故。四就處分別。處謂九地。始從欲界乃至非想。若有漏法。當地為因。異地相望。則無因義。以有漏法異地相望因果斷故。若無漏法。異地相望。展轉為因。以無漏法不繫地故。雖復異地。展轉為因。下為勝因。勝非下因。言遍因者。苦集諦下疑見無明。能生一切染污法。故名為遍因。總相如是。於中略以四句分別。一定別其相。遍因不同。有十一種。苦下有七。所謂五見疑及無明。集下有四。邪見見取疑及無明。是十一也。然苦諦下。具有十使。五利五鈍。集下有七。謂貪瞋慢邪見見取疑及無明。何故但說苦下七使集四使為遍因乎。以此十一迷理之惑。通迷一切有漏之法。能增一切染污法故。說為遍因。貪瞋及慢。緣事煩惱。非是通迷一切有漏苦集之理。不能增長一切染污。以是義故。不名遍因。滅道諦下諸使煩惱。何故不名為遍因乎。然滅道下諸使煩惱。迷於滅道。不能迷縛一切煩惱。不能增長一切染污。以是義故。不名遍因。十一遍使。迷縛一切五行煩惱。一切煩惱。苦集諦攝。以是義故。唯就苦集說為遍因。修道四使。亦是事中[1]縛事煩惱。不能增長一切染污。以是義故。不名遍因。二遍使遍因相對辨異。異有三種。一寬狹不同。十一遍使。[2]唯是苦集二諦之下見疑無明。不通其餘心心數法生住滅等。是名為狹。遍因通攝苦集諦下見疑無明。及餘一切心心數[3]法住滅等。是名為寬。二長短不同。十一遍使。統通三世。名之為長。遍因唯在過去現在。不通未來。是名為短。三就所生所使之法。通局不同。十一遍使。遍使一切有漏之法。是故名通。遍因唯生染污之法。自餘善法白淨無記。非彼所[4]生。就染中從其生者。望之說因。不從生者。則非彼因。是故名局。遍使遍因。差別如是。三就時分別。時謂三世。此三世中。前為後因。後非前因。如過去世。前起煩惱。望後說因。及望現在未來為因。現在世中。前[5]局後因。望未來世。亦得說因。[6]未來還望未來之法。則無因義。未來未起。無前後故。四就處分別。處謂欲界乃至非想。此地地中。當地說因。不望他地。彼染污法。繫地別故。故彼偈言。苦集於自地。見疑及無明。是一切遍因。相應因者。止在心法。如心起時。即有一切諸心數法。與心相應。是相應法。展轉相助。有所為作。名相應因。於中心王。望數說因。心心相望。則無因[7]義。一時中。無二心故。數望心王。亦得說因。但就數中異數相望。展轉為因。非同一數相望說因。言報因者。一切三界有漏善法及與不善。能生一切苦樂等報故。名報因。因相如是。
第二門中。就時分別。時謂三世。六因之中。所作最寬。故通三世及非三世。有為法中。所作因者。通於三世。無為法中。所作因者。非三世攝。自分遍因。唯在過現。不通未來。未來未起。無前後故。相應共有及以報因。通其三世。故彼[8]論言。作因一切法。二因說二世。餘三說三世。若使未來無前後故不說自分及遍因者。是則未來無前後故。應無報因。釋言。報因異類牽果。[9]彰因義顯故得說因。自分遍因。同類相起。因相微隱故不說也。
第三門中。對果分別。果別有五。一增上果。二者依果。三者報果。四功用果。五解脫果。增上果者。如彼眼識。為其眼根。增上緣生。故望眼根。為增上果。乃至意識。望意亦然。言依果者。從前生後。同類相起。名為依果。言報果者。善惡等業。得苦樂報。名為報果。功用果者。[10]謂現在世有所成辨。名功用果。地持名此[11]為士夫果。解脫果者。為雜心[12]中。世[13]諦淨智及無漏道。斷諸煩惱。所得無為。名解脫果。地持之中。明世俗智滅諸煩惱。彼非究竟非解脫果。唯取無漏斷結之處。為解脫也。此五果中所作因者。得增上果。自分遍因。同類相生。得彼依果。其報因者。得彼報果。相應共有。得功用果。所作因中對治道者。得解脫果。
第四門中歷法分別。[14]法七種。一者報法。二者不善。三穢污無記。四威儀等白淨無記。五者一切有漏善法。六除初念無漏之道自餘一切無漏善法。七者初念無漏之法。此之七種。攝為四階。初之一門。即為一階。次有兩門。為第二階。次有三門。為第三階。末後一門。為第四階。初階之中。要分為二。一者心法。二非心法。彼心法者。從五因生。除其遍因。以彼報法非煩惱故。非心[15]法。從四因生。除其遍因[16]之義。類同前釋。除相應因。非心法故。第二階中。亦有心法及非心法。彼心法者。從五因生。除其報因。非報法故。非心法者。從四因生。除彼報因。非報法故。除相應因。非心法故。第三階中。亦有心法及非心法。彼心法者。從四因生。除其報因。非報法故。[17]亦除遍[18]因。非煩惱故。非心法者。從三因生。除彼報因。及除遍因。[19]義同前釋。除相應因。非心法故。第四階中。亦有心法及非心法。彼心法者。從三因生。除其報因。以非報故。亦除遍因。非煩惱故。除自分因。以初無漏無自分故。非心法者。從二因生。謂所作因及共有因。無有一法從一因生。
第五門中。辨其同異。同異之義。如大智論說。所言同者。如彼中說。六因之義相同毘曇。更無差別。所言異者。小乘法中。隨相定執。不知此等幻化緣起。[20]菩薩了知如幻如化如水中月[21]明鏡中像等。畢竟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定性因緣不無。此即是其同異之相。六因之義。略辨如是。
[22]四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攝相二)
五法三自性義三門分別(一明五法 二明三性 三相對分別)
先辨五法。五法之義。出[1]楞伽經。自體名法。一切諸法。各有體性。故云自體。法相不同離分為五。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後翻經中名為分別。四者正智。五者如如。後翻經中名為真如。名雖少異。其義大同。此五之中。前三生死。後二涅槃。名者所謂妄想施設諸法名字。宣說諸法流滅言教。故稱為名。是以[2]經言。名謂瓶等。又復世間假名之法。窮實無體。但是名有。故曰名也。所言相者。就彼世間假名法中。事相差別。所謂色聲香味觸等。形色不同。故名為相。是以經言。眼色耳聲。如是一切處所形相色像等。現名為相也。言妄想者。即前立名取相之心。虛搆不真。名為妄想。故經說言。隨名取相。了別諸法名妄想也。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真照。名為正智。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體備法界恒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3]曰如如。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然此如理旨通染淨。窮契在佛。是故通攝。以為涅槃。對實論之。五中前三。是生死法。次一涅槃。後一是理。名義如是。體相云何。生死法中。義別七重。一者根本迷實妄想。二依妄想便有一切境界相生。如因昏夢便有一切夢境界起。三依是相復起心想。取為實有。為之施名。四依是心便有名生。五依名已復起心想。隨名取相。名為覺觀。六依覺觀起於言說。七依言說復起心想。隨言取法。就此七中第一第三第五第七。說為妄想。第二重者。說之為相。第四第六。說以為名。然此名相及與妄想。若隨情取。悉是狂惑顛倒所見。畢竟無法。若窮其本。皆是法界如來藏性。隨顛倒轉為此三事。故經說言。自性清淨。不染而染。義在於此。前三如是。後二云何。然就第八真識之中。隨義分二。一體二用。論其體也。即是法界恒沙[4]佛。同一體[5]性。互相集成。一備一[6]切。成一[7]法。良以法界互相成故。無有一門別守自性。如說諸法以之為有。隨義別分。諸法之外。無別有法自性可得。有不可得。有法是如。還即說彼有等諸法。以之為空。隨義別分。諸法之外。無別空體自性可得。空不可得。空性亦如。乃至宣說一切諸法為非有無。隨義分別。有無等外。無別有一非有非無自性可得。是故亦如。諸門類爾。畢竟無有一法一義別守自性。皆無性故。說為如如。論其用也。恒沙佛法。集成心事。此之心事在[8]染。與惑妄[9]想應緣集[10]成生死。說為前三。名相妄想在淨息染。契窮自體。便成法界差別行德。就此淨用。說為正智。五法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三性。三種自性。亦出楞伽。言自性者。諸法自體故為自性。此猶是[11]其法之異名。然性[12]得不同離分為三。一者妄想。二者緣起。後翻經[13]中名為因緣。三者為成。後翻經中。名第一義。三中前二。是生死法。後一涅槃。言妄想者。所謂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14]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曰妄想。故經說言。虛妄分別名字及相。名妄想也。心法非一。以何義故但云妄想。不說妄受及餘心法。然心法中想者。正是取相之義。執取中強故偏說之。理實一切心心數法。皆是妄也。言因緣者。前妄想中。能取之心。及所取法。窮其體實。皆非自性。因緣之有。故曰因緣。法從緣起。故復經中說為緣起。所言成者。諸佛如來離妄真智。及智所證諸法如理體非虛敗。自性成實。故名為成。對前二種。此法勝出。故[15]後經中名第一義(此二門竟)。
次以五法。對三自性辨其同異。此五及三。離合為異。體性同也。故經說言。彼三自性。攝入五中。即攝五法。為三自性。相狀如何。彼五法中名相妄想。入三性中。攝為妄想因緣自性。正智如如。合為成性。故經說言。名相妄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則為成相。對之且然。義猶難解。准依經文。五中前三。通為妄想因緣自性。不[16]別分別。云何前三。通得名為妄[17]想[18]因緣。妄想還為妄想自性。義在易知。是以經言。從名生於虛妄分別。是妄想性分別。猶是妄想義也。彼名及相。尋名及相。尋名取之。雖非妄想。窮其根本。妄想所起。攝末從本。是故通名妄[19]想自性。故經說言。彼名及相。是妄想性。云何前三通得名為因緣自性。名相妄想。雖是情事。窮其體實。悉是幻化因緣之法。故曰因緣。通相如是。若別分之。亦得宣說。五中名相。即是三中因緣自性。以彼名[20]相從於妄想因緣生故。名因緣也。五中妄想。即是三中妄想自性。五法三性。略辨如是。
六種相門義
六種相者。出[1]華嚴經十地品也。諸法體狀。謂之為相。門別名門。此門所辨。異於餘門。故曰門別。如[2]經中說。不二法門有盡解脫門等。若對行心。能通趣入。故曰門也。門別不同。故有六種。所謂總別同異成壞。此六乃是諸法體義。體義虛通。旨無不在。義雖遍在。事隔無之。是以[3]論言。一切十句。皆有六相。除事。事謂陰界入等。陰界入等。彼此相望。事別隔礙。不具斯六。所以除之。若攝事相以從體義。陰界入等一一之中。皆具無量六相門也。今且就一色陰之中。辨其六相。餘類可知。如一色陰。同體具有恒沙佛法。謂苦無常不淨虛假空無我等一切佛法。是等諸法。義別體同。互相緣集。攝彼同體一切佛法。以成一色。色名為總。就此總中。開出無量恒沙佛法。色隨彼法。則有無量。所謂苦色.無常色.不淨色.名用色.空無我色.乃至真實緣起之色。如是無量差別之色。是名為別。就彼別中。苦無常等諸法之上。皆有色義。名之為同。色義雖同。然彼色苦。異色無常[4]異。如是一切。各各不同。是名為異。就彼異中。義門雖殊。其體不別。體不別故。諸義雖眾。不得相離。不相離故。隨之辨色。得攝為一。是故名成。成猶略也。體雖不別。義門恒異。義門異故。一色隨之。得為多色。目之為壞。壞猶廣也。據實論之。說前四門。辨義應足。為約同異成前二門故有六也。色義如是。今更就彼色無常中。以辨六相。餘類可知。總攝諸義。以為無常。是名為總。就此總中。開出無量恒沙佛法。無常隨彼。則有無量。謂色無常.苦無常.不淨無常.空無常.無我無常。乃至真實緣起無常。有如是等無量差別。是名為別。就彼別中色苦等。上皆有無常。是名為[5]異。無常雖同。而色苦等各各不同。是名為異。就此異中。義門雖殊。體性不別。性不別。故義門雖眾。不得相離。不相離故。隨諸義門。所辨無常。得攝為一。是名為成。體雖不別。義門恒異。義門異故。無常隨之得為眾多。是名為壞。如是色中無量諸義。及餘一切陰界入等。准此可知。六相之義。既通諸法。依法成行。行亦齊有。是故[6]初地第四願中宣說。一切菩薩所行。皆有總別同異等也。隨行所說。廣如地論。此六乃是大乘之淵綱。圓通之妙門。若能善會斯趣。一異等執。逍然無迹。六相之義。略辨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三(終)
大乘義章卷第三(末)
八識義十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根塵有無三 大小有無四 真妄依持五 真妄[7]勳習六 迷悟修捨七 迷悟分齊八 修捨分齊九 對治邪執十)
第一釋名。八識之義。出楞伽經。故彼[8]經中。大慧白佛。世尊不立八種識耶。佛言。建立。所言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隨義分別。識乃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種。八名是何。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七[9]者阿[10]陀那識。八阿梨耶識。八中前六。隨根受名。後之二種。就體立稱。根謂眼耳鼻舌身意。從斯別識。故有六種。體含真偽故。復分二。就前六中。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別故。名眼識乃至意識。阿陀那者。此方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癡闇心故。隨義傍翻。差別有八。一無明識。體是根本無明地故。二名業識。依無明心不覺妄念忽然動故。三名轉識。依前業識。心相漸麁。轉起外相分別取故。四名現識。所起妄境。應現自心。如明鏡中現色相故。五名智識。於前現識所現境中。分別染淨違順法故。此乃昏妄分別名智。非是明解脫為智也。六名相續識。妄境牽心。心隨境界。攀緣不斷。復能住持善惡業果。不斷絕故。七名妄識。總前六種非真實故。八名執識。執取我故。又執一切虛妄相故。阿梨耶者。此方正翻名為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隨義傍翻。名別有八。一名藏識。如來之藏為此識故。是以[11]經言。如來之藏名為藏識。以[12]此識中涵含法界恒沙佛法故名為藏。又為空義所覆藏故。亦名為藏。二名聖識。出生大聖之所用故。三名第一義識。以殊勝故。故楞伽經。說之以為第一義心。四名淨識。亦名無垢識。體不染故。故[13]經說為自性淨心。五名真識。體非妄故。六名真如識。[14]論自釋言。心之體性無所破故。名之為真。無所立故說以為如。七名家識。亦名宅識。是虛妄法所依處故。八名本識。與虛妄心為根本故。名別如是。八中前六。有所了別可名為識。後之二種。云何名識。釋有兩義。一義釋云。後二雖非了別之[1]因。而是了體。故名為識。第二義者。八識並有了別之義。故通名識。云何了別。了別有三。一事相了別。謂前六識。二妄相了別。謂第七識。三者真實自體了別。謂第八識。了別既通。是故八種俱名為識。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於中廣略開合不定。或說為一。如彼色心非色非心。三聚法中。一[2]切識。總名為心。或分為二。二有三門。一通別為二。二真妄為二。三體相分二。言通別者。曲有兩門。其一義者。前六事識。說以為別。七八為通。前六隨事取境各異。前後間起。故名為別。七八常有故說為通。問曰。前六何故間起。前六心境別體。難了作念。方知。作念各異。故六別起不得一[3]時。又前六識。生藉四緣。因緣.次第.緣緣.增上。所依六根。為增上緣。所緣六塵。說為緣緣。前生心法。開導起後。名次第緣。自分相應共有法等。以為因緣。無有一時具足六種。次第緣義。為是六識不得並生。問曰。若言次第緣別故令六識前後生者。毘曇所說。無記心邊。有十二數。十通大地及與覺觀。善心起時。二十二數。十二同前。加十善地。從無記心時。十二同數。前有同類為次第緣。可令頓起。十善大地。前無同數為次第緣。何得並生。望不善品為難亦爾。五煩惱地睡無慚愧十使隨一。何由並生。釋言。前生心心數法。總相為緣。開導生後。非別相對故。後所起諸心心法。若多若少。皆同並生。問曰。心法非別相對。總藉前緣。後多心法一時生者。六識之心。何故不爾。藉前一識。為次第緣。令後多識一時並生。何為不得。釋言。不類心與數法。從來相扶。共造一緣。共辦一事。故得並生。六識相望。取境各別。成辦有異。故不並生。如想受等一一數法不得並起。六識心王。何容得並。問曰。[4]楞伽宣說六塵一時俱現六識並用。云何間起。釋言。彼說是妄識中集用六識。非事識收。事識不並。經論大同。問曰。何故妄中六識一時頓起。事識不爾。釋[5]亦。妄中境從心現。心外無法。以心現故。一時並生。事識之中。心境別體。別體難了。故識不並。妄中六識。並用既然。真中六識。並用亦爾。問曰。事中取性。無明始終常有遍通六識。以何義故不名為通。釋言。彼乃事別法中各立定性。不取為一。故不名通。問曰。真妄二種識中所起六識。依根不同。取境各別。以何義故不說為別。釋言。彼六相似別異。推體唯是一心所為。心外無別。攝用從體。故說為通。一義如是。第二義者。事妄及真。三重識中。所有六識。悉名為別。三重識中。所有通義。皆名為通。事中通者。取性無明。妄中通者。妄執我相及無明地。義如後解。真中通者。真如心體。亦如後釋。通別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真妄開合為二。前六及七同名妄識。第八名真。妄中前六。迷於因緣虛假之法。妄取定性。故名為妄。第七妄識。心外無法。妄取有相故名為妄。第八真識。體如一味。妙出情妄。故說為真。又復隨緣種種。故異變體無失壞。故名為真。如一味藥流出異味而體無異。又以恒沙真法集成。內照自體[6]恒法。故名為真。真妄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體相分以為二。如起信論說。一心真如門。是心體性。二心生滅門。是其心相。就真論[7]體。[8]論體常寂平等一味。名心真如。又如論釋。於此心中。無法可壞。故名為真。無法可存。故說為如。據妄攝真。真與妄合。緣集起[9]盡名心生滅。心真如中。義別有二。一如實空。論自釋言。從本已來。不與一切染法相應。離一切法差別之相。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亦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亦非自相亦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皆不相應。故名為空。言非有相。出於有句。言非無相。出於無句。言非非有非非無者。出非有無句。非有無俱者。出於亦有亦無之句。餘亦如是。二如實不空。[10]論自釋言。謂離妄想。常恒不變。具過恒沙淨法滿足。雖復不空無相可取。離念境界。唯證相應真如如是。心生滅中。亦有兩門。一者本覺。生滅中真。二者不覺。生滅中妄。言本覺者。論自釋言。以對無明不覺心故。說之為覺。以對後際始覺心故。說為本覺。相狀如何。論自釋言。心體離念等虛空界。無所不遍。即是如來法身體。故[11]名本覺。問曰。凡時未有智解。以何義故說之為覺。論自釋言。從本已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一切法界。義故名之為覺。是義云何。真心是其智慧三昧神通解脫一切德性離染。即是一切德故。故論說言。從本已來。具足一切性功德法。說彼心中智慧之性。以為智慧光明之義。又此心中。具過恒沙一切佛法。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虛妄法。心於彼法同體照明。由來無障。名照一切境界之義。以有此義故。說為覺。華嚴經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一切眾生心微塵中。有如來智無師智無礙智廣大智等。言不覺者。謂無明地迷覆真如。出生無量諸虛妄法。故曰不覺。此[1]覺不覺。緣集有為一切生死。名心生滅。體相如是。
或分為三。三有三門。一事妄及真離分為三。二真妄離合說以為三。三真妄和合本末為三。事妄及真離分三者。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分定其相。二辨定其名。三隨義分別。四明相起相攝之義。五明有修無修之義。六明有盡無盡之義。初分其相。根塵識等一切諸法。廢本談末。悉是實有。以廢本故。不得云妄。不得言真。於此分中了別之心。名為事識。攝末從本。會事入虛。一切諸法。唯是妄想。自心所現。如夢中事皆睡心現。於此分中。能起之心及妄分別。說為妄識。是故經中說。一切法悉是妄想。更作一重攝末從本會虛入實。一切諸法。皆是佛性。真心所作。如夢中事皆報心作。於此分中。能起之心。變為諸相。說為真識。以一切法真所作故。涅槃宣說。一切諸法。悉是佛性。三識如是。從本起末。亦得分三。廢末談本。心性本淨。緣起集成無盡法界。是其真識。依本起末。認實為虛。非有見有。是其妄識。依本起末認虛為實。非實見實。是其事識。分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定其名義。言事識者。[2]楞伽經中名為轉識。起信論中名為意識。或復說為分別意識。或名離識。[3]復名為分別事識。言轉識者。隨六塵轉。不同妄識轉起外境故為轉識。言意識者。起信論中第八真識。名之為心。第七名意。前六事識。從彼意生。故名意識。意識分別六塵境界。故復名為分別意識。約對根塵離分六別。故名離識。分別六塵事相境界。故復名為分別事識。問曰。此識妄中最極。以何義故不名妄識。通亦名妄。但為分別。說之為事。以諸凡夫二乘人等倒惑轉深。認虛為實。故不名妄。於此分中。根塵及識。若因若果。一切皆實。以皆實故。經名四諦。故遺教云。苦者實苦。乃至道者。真實是道。以真實故。二乘見之。名得聖果。闡提謗之。便成邪見。斷滅善根。墮阿鼻獄。事實如此。故不名妄。言妄識者。名義如前。何故此識偏名為妄。良以此識會實入虛。推事無事。唯心妄見。故說為妄。又此妄心。親迷真起。迷真妄取。故名為妄。言真識者。名義如上。良以此識會虛入實。實處無妄。故說為真(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從義分別。事妄及真。各有四重。事中四者。一是用相。謂六識心。了別六塵事相境界。於事分齊。六識正是神知之體。是故此六。亦名體相。二是我相。我有二種。一法著我。謂取性心。於根塵識。妄立定性。此之性我。起信論中。名執取相。又亦名為執相應染。二人著我。於陰界入計我我所。起信論中。名此以為計名字相。隨逐我人眾生等名。妄有建立我相如是。三者闇相。不知諸法虛假無性。又不能知陰界入等非我我所。四者理相。明前三重非有非無。因緣假有。稱曰非無。假法無性。故曰非有。又前三重。非我我所。名為非有。而有識等。故曰非無。非有真諦。非無世諦。四中初重。事中之事。中二是其事中之妄。後一是其事中之真。以非有無道理心故。妄中四者。一是用相。謂六識心。妄心變異。為根塵識。如夢所為。於此分中。妄起六識。於自心所起六根。了別自心所作六塵。故名為用。二者我相。我有二種。一法著我。無明變起阿陀那識。執彼妄心所作之法。以之為有。二人著我。於彼妄心所起法中。計我我所。如人夢中見身為我外為我所。三者闇相。謂無明地。不覺知心。不了真如。又不能知妄心所起虛誑無法。四者理相。即前三重[4]曰非有非無。妄相無體說為非有。妄情集起稱曰非無。又心所起根塵識等。心外無法名為非有。妄心虛現故曰非無。非有真諦。非無世諦。四中初重。妄中之事。中間兩重。妄中之妄。末後一重。妄中之真。以非有無道理心故。真中四者。一是用相。謂六識心。真心變異為根塵識。如夢所現皆報心作。所作六識。依於真心所作六根。了別真心所作六塵。故名為用。問曰。此六與前妄中六識何別。釋言。六識真妄共起。攝六從妄。皆妄心為。如繩上蛇皆妄心造。攝六從真皆真心作。如繩上蛇皆是繩作。分取前義。為妄六識。分取後義。為真六識。二者我相。於此分中。我有二種。相狀如何。一法實我。如來藏性。是真是實。性不變異。稱之為我。又此真心為妄所依。與妄為體。故說為我。故[1]涅槃云。我者即是如來[2]之藏。藏是佛性。一切眾生。[3]皆有佛性。即是我義。二者假名集用之我。佛性緣起集成我人。如依報心集起夢身。故經說言。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此即[4]涅槃六法中我。五陰及我。是其六也。五陰離[5]分[6]即為五法。五陰和合。集成假人。為第六法。故[7]涅槃云。從凡夫我乃至佛我。我性不改。名為佛性。良以眾生真妄所集。亦如繩蛇。攝之從妄。悉是妄為。攝之從真。皆是真作。今就真作判為此門。我相如是。三無分別相。真心雖是神知之性。而非攀緣取捨之法。故無分別。又為癡覆。未同佛智照明顯了故。無分別故為妄。熏生無明地。隨妄流轉。四者理相。即前三重體非有無。如實空義。離一切相。離一切性。名為非有。如實不空。具過恒沙[8]淨法門。故曰非無。又能緣起生一切法。名為非無。而體常寂稱曰非有。此四重中初重真用。中二真。後一真性。真如理故。辨相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相起相攝之義。言相起者。依彼真中集用六識。起妄六識。離真妄法不獨起故。依妄六識。起事六識。執妄為實。名為事故。如人夢中。謂根塵識。悉是實事。依於真我。起於妄我。以真熏妄起我執故。又[9]闇性我起於妄執。如涅槃說。依於妄我。起於事我。情計轉深。謂根塵等有定性故。又依妄心所起陰等。顛倒計有我我所故。依於真中無分別義。起妄識中無明住地。若彼真心。同於佛智照明顯了。無明闇惑。無得生義。故楞伽云。如來之藏。為彼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地。起信論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真如熏習。生無明地。依於妄中無明住地。起事識中迷性無明。闇性同故。又依真中非有無理。起妄識中非有無義。本末同故。由[10]其妄識性非有無。所起事識。還非有無。理相同故。起相如是。言相攝者。攝彼事中所有六識。即是妄中集用六識。根塵亦爾。妄心變異。為彼事故。攝妄六識。即是真中集用六識。真心變異。為彼妄故。攝彼事中所起我相。即是妄我。於妄法中。執為事故。攝彼妄我。即是真我。真心變異。為彼我故。故得真我。無妄可存。攝彼事中迷性無明。即是妄中無明闇相。無明住地。起彼闇故。攝彼妄中無明地體。即是真中無分別義。真心是彼無明性故。故[11]維摩云。明無明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叵取。離一切數。心如虛空。離數如空。即是真心無分別義。又攝事中非有無義。即是妄中非有非無。[12]妄變事。事則妄故。又攝妄中非有非無。即是真中非有無義。真心變異。為彼妄法。真外無別妄想法故。故[13]經宣說。一切虛妄唯一心作。所謂唯一真心所作。攝相如是(此四門竟)。
次明有修無修之義。事妄及真。三種心中。並皆有修。以三種中皆有六識。六識分中近友聞法思量修故。事妄二種。如起信論說。故彼文言。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一者分別意識熏習。謂凡夫二乘。厭離生死。隨力所堪。求無上道。二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14]前是其事識中修。後則是其妄識中修。彼說妄識。以之為意生六識故。人言。妄識不受熏習。一向無修。其言謬矣。彼[15]論宣說。真如熏妄。云何說言妄不受熏。彼說。妄心熏習真如。何得宣說妄識無修真識有修。攝論廣辨。修相如何。彼說。真心與妄和合名阿梨耶。亦名本識。亦名藏識。本為緣熏。變生六識。六中意識。起聞思修。熏於本識。成聞思修善法種子。本熏無明。令其漸薄。無明薄故。起阿陀那執我亦薄。執我薄故。生起六識。起惑亦薄。如是展轉。有過斯盡。有德皆備。真修如是。問曰。事妄二熏。心中所有我相闇相理相。別有修不。釋言。無別。但彼我相。是修所破。破離我故。所有闇相。是修所滅。滅癡闇故。所有理相。是修所觀。亦是所證。觀非有無。破取著故。證非有無。成定慧故。問曰。真中我[16]等云何。釋言。真中所有假我。是修所轉。如涅槃說。轉不善五陰。為善五陰。轉善五陰。為果五陰。我亦如之。法實之我。是修所依。一切染淨。依之起故。亦是所息。妄盡之時。染用亦息。不復與彼為依止故。亦是所顯。顯彼我性。為大涅槃真實我故。其第三門無分別相。是修所依。依無分別。捨離一切分別相故。亦是所證。證成平等無緣德故。第四理相。是修所依。依非有無。捨離一切有無見故。又依非有。成就斷德。依法非無。成就智德。又依非有。成就慧行。依法非無。成就福行。又依非有。成就證行。依法非無。成就教行。亦是所證。證法非有。成一切智。證法非有。果體清淨。證法非無。果德圓備。又證法非有。果體寂滅。證法非無。果用無盡。修相如是(此五門竟)。
次論有盡無盡之義。隨相麁分。事妄二識。一向有盡。見實法故。真心無盡。妄息顯故。以實通論。事妄及真。皆悉有盡。有不盡義。事妄二心。體滅有盡。熏力在真故曰不盡。故起信論說。妄熏習有其二種。一意識熏。二者意熏[1]習。如上辨。真心體常。研之唯明。所以不盡。妄滅之時。隨妄用息故。亦有盡。事妄及真三識如是。次第二門真妄離合。以說三種。於中兩門。一立相門。明立三性。二遣相門。明三無性。立相門中。五門分別。一定名引證。借喻顯示。二辨體相。三明一異。四明修有無。五明盡不盡。就初門中。先定其名。次引文證。後以喻顯。名字如何。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真實性。亦名為相。言分別者。就妄論妄。妄心虛搆。集起情相。隨而取捨。故曰分別。此楞伽經及地持論。說為妄想。所取不真。故名為妄。妄心取捨。故說為想。[2]攝大乘論。亦說以為意言分別。覺觀心中。言有色等。名為意言。分別自心所起境界。故曰分別。分別之體故說為性。分別體狀[3]因之為相。依他性者。約妄辨真。妄起託真真隨妄轉。故曰依他。性相同前。真實性者。就真論真。真體常寂。無妄可隨。故曰真實。性相如上。名字如是。次引文證。此三廣說。如[4]攝大乘論。彼論依何建立此三。論說依經故。彼文言。一切[5]經中。但說諸法虛妄不實空寂不有。是分別性。若說[6]諸法如幻如夢如水中月等。是依他性。若說諸法是真是實本性清淨。是真實性。又[7]地持經說。心行稠林。句別有九。一心[8]離相六識心別。二心轉轉相生住滅等。三心無形相心性空寂。四[9]無量相順行無量虛偽境界。此四即是分別中義。五自性不[10]染心性本淨。此一即是真實中義。六心染不染隨起煩惱。七心縛解相真心隨使。八心幻起相。謂諸菩薩隨願受生。九心隨道生相。謂諸凡夫。隨業受生。此四是其依他性義。經說非一。略舉斯耳。文證如是。次以喻顯。分別如風。真實似水。依他如波。又依他性。如繩作蛇。蛇依情作。分別如情。真實如繩。又論宣說。依他如地。又亦如礦。分別如似礦中沙石。燒融則盡。真實如金。融燒則現。喻相眾多。且舉斯[11]耳(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分別性中。開合不定。或總為一。唯一分別。或分為二。一妄識分別。迷真起相。二事識分別。迷虛立實。亦得分四。一無明地。是妄識本。二妄想心。謂八妄想。是無明起。三取性心。是事識本。四見愛等。是取性起。復更有四。一妄識心。迷真起情。二虛偽相。依情起於外境界相。如從睡心起夢境界。三事識心。迷前妄境。不知心起。取為實有。四所取相。由前心取事相境界。作實相現來應己心。亦得分八。一妄想心。迷真起情。二依妄心起虛偽境。故[12]地持云。依八妄想。起妄緣事。此二一對。三不知前境虛妄無法。取之為有。為之施名。施名心生。四名心生已名字隨起。此第二對。五名字起已。隨此名字取所名法。即是覺觀。六依覺觀發起言說。言說隨生。此第三對。七言生已復起心想。取所說法。是則言語。以之為道。心以為行。八依此心行。一切違順苦樂等境。紛然應心。此第四對。於是生死互相熾燃。增長不絕。分別如是。依他性中。開合不定。總之為一。唯一依他。或分為二。謂真與妄。互以為他。互為能依。亦得分三。一是本識。[13]如來之藏。為於無始惡習。所熏生無明地。與之和合。共為本識。二依此本識。起阿陀那執我之心。此心恒與麁起無明.我見.我愛.及與我慢四惑相應。何因生此。由於無始我習所熏故起此執。此所生體。然是本識。本識變異。為此執故。故論名為似我識矣。如夢中身體是睡心。三依本識生起六種根塵及識。何因生此。由於無始陰界入等名字所熏。及善惡等有分所熏。所以生之。論說如是。然此所生體是本識。本識變異為此事故。故論說為似根識似塵識似識識。如夢中事體是心故。三相如是。亦得分六。本識之中。有真有妄。分以為二。阿陀那識。真妄共起。亦得分二。六識亦爾。即是六也。隨別細分。亦可無量。世俗諸法。無[14]非識故。依他如是。真實性中。開合不定。總唯一真。亦得分二。一[15]有垢如。在染恒淨。二無垢如。除染始淨。論說如是。復有二種。一如實空。離性離相。二如實不空。具過無量恒沙淨法。並如上辨。亦得分三。一無垢如。本來常淨。無垢可處。二有垢如。在染不污。三離垢如。除障始淨。亦得分四。如[16]攝論說。一者垢如。在染常淨。二無垢如。除染始淨。三是淨相。修生真德。四是淨教。謂十二部經。從其清淨法界流出。又云。從淨法身流出故。名為淨。[1]涅槃亦云。出於如來大智海中故得為真。亦得分五。謂五佛性。一者因性。是涅槃因。二因因性。是菩提因。三者果性。是菩提果。四果果性。是涅槃果。五非因果性。是理性矣。亦得說十。如[2]寶性論說十佛性。廣則無量。故經說為過恒沙法。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三性一異之義。此三相望。不一不異。分末異本。得言不一。義如上辨。就妄說妄。是分別性。約妄論真。是依他性。就真說真。是真實性。以本攝末。得言不異。是義云何。[3]如來之藏。是真實性。是性為本。惡習所熏。生無明等。與之共俱。名為依他。真外更無別他可依。就彼依他變異分中。虛妄浪取說為分別。依他之外無別分別。又復[4]緣攝一依他性。於中妄法即名分別。於中真法即名真實。故無別異。一異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有修無修之義。此三識中。皆悉有修。分別性中。修有二種。一事識中修。觀察五陰非我我所。并觀五陰虛假無性。諸法例爾。二妄識中修。觀一切法妄想心現心外無境。并觀妄心依他變為無別妄體。依他性中。修亦有二。一觀人空。二觀法空。於此二中。先起聞慧。聞二無我。熏於本識。本識被熏。成聞熏習。於本識中。有真有妄。真受淨熏。妄受染熏。真受熏已。轉熏無明。令無明薄。無明薄故。於無明中。無始積習。我見種子。隨而漸薄。此種薄已。起阿陀那我執漸輕。此執輕已。起於六識我見亦輕。此見輕已。起聞轉勝。以此轉聞。還熏本識。如是展轉。以末熏本。本還熏末。思修亦然。以末熏本。[5]壞本識中我見種子。成就出世法身種子。以本熏末。遮斷起惑。增長淨行。乃至究竟。真實性[6]中云何有修。釋言。獨真即無修義。而言有者。一切所修。真妄共起。攝修從妄。悉是妄修。攝修從真。盡是真修。如前三性。真妄和合。名依他性。於依他中。分取妄邊。名分別性。分取真邊。名真實性。修亦如是。以有修故。妄盡之時。真獨成德。成德有二。一真識心妄盡稱本。成就證行。二從體起用。成就教行。此二皆用加行為因。作意修習。名為加行。證前加行。有其二種。一觀諸法本來唯真無妄可隨。能令妄心更不牽後後。不起前。遂成灰盡。真心獨顯。二觀心外無別如理如理之外亦無別心。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心不異如。照而常寂。如不異心。寂而常照。由斯二觀。便成證行。教前加行。亦有二種。一觀真心體是一切功德法門能生諸行。二隨而修起種種善根。由斯二種。便成教行。修義如是(此四門竟)。
次[7]門有盡無盡之義。分別之性。一向可盡。推窮無故。依他之性。亦盡無盡。妄盡之時。隨妄用息。名之為盡。於本識中。所成行種妄盡之[8]時。轉依會本。名為無盡。真實之性。一向無盡。以常住故。若復通論。分別體盡。熏力在真。名為不盡。真性體寂。名之為盡。妙用難窮。名為無盡。立相如是。遣相云何。[9]論說有三。一無相性。論亦名為無分別性。觀察外境。唯從心現。心外無境。名無相性。觀察妄心。本識變為。本外無妄故。復名為無分別性。二無生性。就實推真。無妄隨起。名無生性。三無性性。論亦名為無無性矣。如來藏中過恒沙法。同體義分。攝別成總。諸法悉有。將別分總。諸法悉如。無有一法別守自性。名無性性。就真論真。真體常寂。無前二相可遣為無。名無無性。又真實有。非全無法。名無無性(第二門竟)。
次第三門。真妄和合本末分三。於中曲有四門分別。一定別其相。二辨一異。三明起修不起修別。四明有盡無盡之異。初定其相。如[10]攝論說。一是本識。二阿陀那識。三生起六識。此三猶前依他性中之差別也。據妄攝真。真隨妄轉。共成眾生。於此共中。真識之心。為彼無始惡習所熏。生無明地。所生無明。不離真心。共為神本。名為本識。此亦名為阿梨耶識。故[11]論說言。如來之藏。不生滅法。與生滅合。名阿梨耶。此阿梨耶。為彼無始我見所熏。成我種子。此種力故。起[12]阿陀那執我之心。依此我相。起於我見我慢我愛。執何為我。依[13]彼本識。變起陰身。不知此無。執之為我。又此本識。為無始來六識根塵名字熏故。成其種子。此種力故。變起六種生起之識及六根塵。如依睡心起於夢中根塵及識。定相麁爾(此一門竟)。
次辨一異。分末異本。得言是異。攝末從本。得言是一。以是一故。一切諸法。皆一心作。如夢中事皆睡心作。一異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起修不起修別。於此分中。六識之心。於善境界。見聞覺知。正起行修。阿梨耶識。是修所因。是修所熏。是修所轉。不起正修。以無念故。阿陀那識。是修所轉。轉離我執。不起正修。以不起念近友聞法思量修故(此三門竟)。
次明有盡無盡之義。於此分中。三識都盡。無明滅故。真無所從。不成本識故。本識盡故。論說言。四修滿時。本識都盡信心般若三昧大悲。是四修也。本識盡故。我執不生。故得宣說阿陀那盡。本識無故。六識不生。故六識盡。於此三中。所有之妄體滅故盡。所依之真。用息故盡。體還歸本。得言不盡。三識如是。
或分為四。四有四門。一開妄合真。以說四種。妄中分三。五識為二。妄識為三。故[1]楞伽云。心為採集業。意為廣採集。諸識識所識現等境說五。第七妄識。集起之本故。說為心。依此集起。一切妄境。隨而分別。名採集業。第六意識。遍司諸塵故。說為意。通司六塵。名廣採集。五識之心。隨境別了。名為諸識。現在五塵。名識所識。唯知現在五塵境別。不通過未。故云現等境五也。妄分此三。此妄所依。即是真識。通別為四。二開真合妄。以說四種。真中分三。如起信論說。一者體大。謂真如法平等一味。不增不減。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等無差別。無有前際後際之異。二者相大。論自釋言。如來之藏。從本已來。具無量性功德法。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煩惱法。三者用大。用有二種。一者染用。二者淨用。染用有二。一依持用。如來藏法。為妄所依。能持於妄。若無此真。妄則不立。故[2]經說言。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種苦樂求涅槃。二緣起用。向雖在染。而不作染。今與妄合。緣集起染。如水隨風波浪集起。是以不增不減經言。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染用如是。淨用之中。亦有二種。一隨緣顯用。真識之體。本為妄陰。[3]復息妄染。隨緣始淨。淨中差別。說為性淨無作因果。二隨緣作用。本在凡時。隨緣造作六道生死。後隨對治。集生方便有作因果。淨用如是。以真識中具斯三義妄識為一故。合有四。三真妄俱開。以說四種。真中分二。一阿摩羅識。此云無垢。亦曰本淨。就真論真。真體常淨。故曰無垢。此猶是前心真如門。二阿梨耶識。此云無沒。即前真心。隨妄流轉。體無失壞。故曰無沒。故起信論言。如來之藏。不生滅法。與生滅合。名為阿梨耶。妄中分二。謂妄與事。真妄各二故。合有四。四體相不同。離分四種。相狀如何。如上所說。心真如門。是其心體。即以為一。心生滅門。是其心相。於中分三。一是本識。真與癡合。二依本識起阿陀那執我之識。三依本識起於六種生起之識。以此通前。合說為四。四相如是。亦得分五。如上所辨。真性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中義別三重。所謂本識。阿陀那識。及生起識。是其五也。亦得分六。於前五中。開分別性。以之為二。謂事與妄。即是六也。又如經說。始從眼識乃至意識。亦是六種。攝本從末。此六之外。更無餘識。故[4]維摩中說。無我人如第七情畢竟無法。精猶識也。六根之外。無第七根。六塵之外。無第七塵。故六識外。無第七識。尚無第七。焉有餘識。問曰。經說。想受行等。於六識中何識所收。依如[5]成實。前後別起。皆是通名意識所攝。依餘經論。此想受等。與六識俱。是法塵收。六識不攝。攝伴從主。六識所收。亦得謂七。謂七心界。於前六上。加意根界。是其七也。六識生後。名為意根。此亦攝本從末言耳。亦得說八。如楞伽辨。於中兩門。一事妄及真離分為八。事識有六。真妄各一。故有八種。二真妄和合共為八種。義如上辨。本識為一。真與癡合。阿陀那識。以為第二。真妄共起執我之心。生起六識。復以為六。通前為八。真妄共為不遍在妄。亦得說九。故楞伽經總品中云。八九種識。如水中之波。其狀如何。[6]分別有二。一真妄分別。以說九種。妄中分七。謂六事識[7]變與妄識。真中分二。謂阿摩羅及阿梨耶。義如上辨。以此通前故合有九。二真妄離合。以說九種。獨真為一。所謂本淨阿摩羅識。真妄和合。共為八種。義如上辨。共為本識阿陀那識[8]及起六識。通前九也。亦得分十。十有兩門。一開真離妄。以說十種。妄中分七。義如上解。真中分三。所謂體大相大用大。亦如上解。二真妄離[9]合以說十種。離則說二。一真實性唯真無妄。二分別性唯妄無真。合則八[10]種。謂依他性。於中本識說以為一。執識為二。生起六識。通前為八。三識離合。故有十種。亦得開分以為十一。真[11]識為一。妄識有六。事識有四。故為十一。妄識六者。如起信論說。一無明心。二者業識。三者轉識。四者現識。五者智識。六相續識。亦曰不斷。此之六種。麁細分異。無明心者。所謂根本無明住地。故論說言。依阿梨耶說有無明。言業識者。依前無明便有妄念。不覺而起。說之為業。故論說言。以無明故。不覺心動。動名為業。言轉識者。依前業識。心慮漸麁。轉起外境。隨而取著。故名為轉。故論說言。依於動心。轉現外境。名為轉識。言現識者。依前轉識所起境界。還顯自心。名為現識。故論說言。現識能現一切境界。如明鏡中現眾色像。故云現也。又如論說。此現識中。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現。常在前故。就麁為言。且云五塵一時俱現。理實六塵皆悉並現。言智識者。於前現識所了法中。分別染淨違順差別。名為知識。故論說言。依於境界起心。分別愛不愛等。名為智也。言相續識者。依前智識。心相轉麁境界牽心。心隨境界分別不斷。如海波浪故名相續。故論說言。依於智識。起苦樂覺。與此起念。相應不斷。名相續也。又復此心。能持三世善惡因果。令不失壞。故名相續。故論說言。此相續識。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不令失壞。復能成就現在未來苦樂果報。令無差違。故名相續。又論說言。此相續識。不斷力故。能令過去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緣慮忽然念起。是故三界唯心所[1]依。如夢所見。如鏡中像。無有自體。離心則無六[2]識境界。以從心故。心生法生。心滅法滅。諸法生滅。皆隨於心。論說如是。然此六種。相[3]則難分。宜以喻顯。譬如世人依於報心便起昏睡不覺之心。起於睡中微動之念。業識如是。如人睡中微[4]動心。後心想漸麁。轉起外境。轉識如是。又如夢中境界成已還顯自心。色香味等一時俱現。現識如是。又如夢人於彼所現夢境界中。分別染淨違順等別。智識如是。又如夢中境界牽心。心隨境界分別不斷。續識如是。妄識之中。麁細不同。有此六[5]階。有人釋言。第二業識。是其妄識。後之四重。是其六種分別事識。是義不然。依起信論。六識與此分齊全別。彼文宣說。第六相續不斷識後。別起六種分別事識故。彼文言。即此相續。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離識。依見愛起。[6]云何關預以妄識中六階差別。通真為七。事識四者。如論中說。一執取相。論亦名為執相應染。所謂根本取性無明。二計名字相。所謂十使麁起煩惱。隨名計著我眾生等。集起諸結。是故說為計名字相。三起業相。謂依煩惱造種種業。四業繫苦相。依業受報。以此通前合為十一。若就事中開合六識。通前十三。若就真中。分體相用三大差別。通前十五。又隨義別。亦得分識以為十八。彼六識中事識有六。事識之本妄識有六。妄識所依真識有六。故有十八。[7]若使妄[8]真齊有六者。何故[9]經中但說八識。良以事識差別義。顯隨根分六。妄真不顯。不隨根別故但言八。又隨義別。亦得分識以為六十。眼識有十。乃至意識類亦同。然眼識十者。就眼識中。事識有一。當相可知。妄識有六。如上所辨。始從無明乃至相續。真識有三。亦如上說。謂體相用。眼識之中。有此十重。乃至意識類亦同爾。故有六十。若復廣論。數別難窮。此等廣略。各據一門。體相如是。
第三料簡根塵有無。於中兩門。第一約就事妄及真三種識中。料簡有無。二約真妄共相三識。料簡有無。就初門中。曲更有二。第一料簡根塵有無。二明所依麁細不同。根塵有無。三門分別。一通別分別。六識別故。有根有塵。七八通故。不說根塵。何故如是。六識別故。彼此互起。以互起故。生必有依。依有強[10]弱。強者為塵。故說有之。問曰。楞伽宣說。六識境界。俱至一時並用。云何說言六識互起有根有塵。此如上辨。今更論之。楞伽所說境界俱至一時並用。准起信論。是妄識中第四現識。於此識中。境界俱至。諸識並用。不[11]關事識。事中六識。無並用義。問曰。何故妄中六識一時並用。事識不爾。釋言。於彼妄識之中。說一切法皆是心作。心外無境。心所作法。與心無隔。易可辨了。故得並照。於事識中。心外有法。法非心造。非心作法。與心別體。難可辨了。故不並知。不並知故。前後間起。故立根塵。七八常有體。不互起則無依託。無依託故。不得說言強者為根弱者為塵。是以七八。不說根塵。此就凡時料簡有無。若就聖時。七識八識。緣起法身無量根塵。問曰。前六依根了塵。可名為識。後二常[12]通。不說依根了別諸塵。云何名識。釋言。後二雖無隨事了別之用。而是眾生神知之性。了別之體。故名為識。問曰。神知了[13]別體。名之為識。體是識不。釋言。此二心識之體。體即是識。問曰。若使心識體故名為識者。根之與塵。亦應有體。以何義故。不說根塵。釋言。良以根雖有體得名為根。而非對塵生識之用。塵雖有體得名為塵。而非對根生識之用。識[1]雖有體得名為識。而非依根了塵之用。以此識體不依根用。故不說根。不了塵用。故不說塵。問曰。向說根塵有體。何者是本。真妄二心所作根塵。能為事本。是其體也。通別如是。二真妄分別。前七妄識。有根有塵。第八真識。不說根塵。前六事識。根塵可知。第七妄識。無常法故。念念生滅。生有依託。故說有根。性是分別攀緣法故。說之為塵。真識常法體無起滅。以無起故。無所依託。故不說根。性非分別攀緣法。故不說有塵。三就通分別。八俱有根。亦通有塵。故楞伽云。依境及根[2]識故。有八識生。有[3]相如何。前六可知。第七識中。有體有用。論其體也。無常流注。藉前生後。義說為根。性是無明。迷覆真法。真法即是所迷之塵。論其用也。[4]還以眾生眼等為根。色等為塵。是義云何。即前事識所依根塵。以理窮之。皆是妄想自心所現。其猶夢中所現根塵。此妄根塵。還為妄想六識所依。名七識中用根塵也。第八識中。有體有用。論其體也。就如來藏同體法中。義說根塵。彼如來藏。非宜是其心識之體。亦是根體故。[5]經說言。眾生身中。有如來眼如來耳等。如來藏中恒沙佛法。為心所照。即名為塵。故馬鳴言。從本已來。遍照一切法界之義。論其用也。還以眾生眼等為根。色等為塵。是義云何。即前事識所託根塵。窮實皆是真心所作。如人夢中根之與塵皆[6]報心作。此真所作。還為真用六識所依。名真識中集用根塵。通有如是。問曰。八識通有根塵。何故經中但就事識說根說塵。以前事識體別互起。依託義顯。故約根塵以別六識。後二體通始終常有。依託義微。所以不說。有無如是。次明所依麁細不同。於中略以四句分別。一以麁依細。謂依真識起於妄識。依於妄識起六事識。復六識中。依於意識起於五識。此皆名為以麁依細。二以細依麁。謂依色根。生於五識心[7]通細法。依於五識生於意識。此等名為以細依麁。三同類相依。謂意識中。得有多念相續之義。前後相望。同類說依。第七識體生滅相起。亦是同類。以說依也。四同體相依。第八識體。還依自體。如實法界。事妄及真三識根塵。有無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真妄共相三識料簡有無。言共三者。真與無明。共為本識。依本共起阿陀那識。依本共起六種生識。此三識中。六種起識。有根有塵。根有二種。一者實依。依本識生。二者似依。以依自心所作六根。如人夢中眼等六識。實依睡心。似依眼等。而實不依。所有塵者。唯是似塵。都無實事。如人夢中所見色等非有似有。阿陀那識。亦有根塵。根有二種。一者實依。依本識生。二者似依。同類相望。似前生後。如人夢中執我之心。實依睡心。同類相望。似後依前。所有塵者。唯是似塵。都無實事。如人睡時取夢中身。以之為我。無身可取。本識一種。無所依生。得說無根。而體生滅。藉前起後。亦得[8]說根。本識無緣。不說有塵。因迷真法。亦得說塵。根塵有無。辨之麁爾。
次第四門。明其大小有無之義。小乘法中。但說六識。大乘[9]法說八。彼小乘中。未說心性妄想之義。故無七識。未說心體性真實。[10]故無八識。問曰。小乘亦說六識。體是取性闇惑之心。以何義故不名妄識。釋言。雖復闇惑名同。所迷有異。彼小乘中所說取性闇惑心者。心外法中。妄取自性。不知名用無性之義。大乘法中所說妄識。迷覆真性。於己自心所現法中。妄取為有。是故不同。[11]又問。小[12]乘中羅漢辟支空觀之解。與大乘中緣智何別。釋言。不同彼小乘中空觀解者。心外法中。解知名用無性空義。不知諸法自心所現妄想無法。大乘法中妄識智者。解知心外畢竟無法。不但無性。乃至亦無因緣之相。但是妄想闇惑心現如夢所現。有斯異也。又問小乘中亦說心體諸法集成。與大乘中真識何別。然彼所說。於小乘中。實是道理真實之心[13]名。對大乘。彼[14]乃宣說因緣虛法共相集成。故非真識。
第五明其依持之義。於中有二。一真妄相對以說依持。二就真妄共相識中。本末相對以說依持。前中有三。一真妄相對以辨依持。二唯就妄。三唯就真。真妄相對依持如何。前七妄識情有體無。起必詑真。名之為依。故勝鬘云。生死二法。依如來藏。[15]地持經亦云。十二因緣。皆依一心。第八真心。相隱性實。能為妄本。住持於妄。故說為持。故勝鬘云。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種苦樂求涅槃。此是真妄依持義也。妄之依真。如波依水。真之持妄。如水持波。故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16]藏。海常住。境界風所[17]轉。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18]生。無明大海。雖為風飄水性不移。性不移故。名為常住。性雖常住。而彼水相。隨風波轉。喻彼真識雖為妄想境界風動。真性不變。性雖不變。而彼真相隨妄境界。起於七識。如海波浪。楞伽經中。境界為風。起信論中。無明為風。何故如是。此等皆有飄動義故。若復[1]論。無明妄心及與妄境。皆得為風。故起信論宣說。無明妄心妄境。皆為熏習。熏動真心。即是風義。但彼論中。就其根本說無明風。楞伽據末說境界風。皆得無傷。有人一向說彼海水。喻第七識不喻真識。此言大偏。如彼經中說。如來識以為藏識。第七妄心。名業相識。[2]經自說言。藏識如巨海。業相猶波浪。云何乃言水喻七識。[3]彼文復云。如來之藏。為彼無始[4]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無明[5]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波浪。云何海水不喻真識。良以世人迷覆真心。妄取空義以為真識。故為此論。真妄相對依持如是。問曰。真妄一故相依。異故相依。是義不定。若全一體。則無依持。若全別體。亦無依持。不一不異故說依持。故[6]楞伽云。非異非不異。心俱和合生。此說妄識與彼真心和合生矣。次就妄中以辨依持。第七妄識。諸虛偽本。說為能持。前六事識。依妄而起。說為能依。能持如水。能依如波。水在波生。水盡波滅。所況如是。故楞伽云。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7]生。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8]彼名妄識。以為意識。六種事識為種種識。良以妄識為六本故。妄想意滅。令彼種種六識不生。妄中本末依持如是。次唯就真以辨依持。真有體用。本淨真心。說之為體。隨緣隱顯。說以為用。用必依體。名之為依。體能持用。說以為持。能持如水。能依如波。繩蛇等喻類亦同爾。真妄相對依持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真妄共相識中。本末相對以辨依持。真與癡合共為本識。依本共起阿陀那識。依本共起六種生識。於此分中。本識為本。餘二為末。末生依本。名之為依。本能持末。流注不斷。說之為持。能持如水。能依如波。問曰。末中阿陀那識共起六識。得有相依持義不。釋言。不得。於此分中。六識親從本識而起。本識變為。體是本識故。望本識說依說持。非阿陀那變為六識。六識體非阿陀那識。故望陀那不說依持。如人夢中見聞覺知從睡心生。不從夢中執我心起。若就緣由。說依說持。亦得無傷。是義云何。由阿陀那執我心故。熏於本識。不見法如。不證涅槃。變起六識及六根塵。離之則無。故[9]經說云。以著我故。世間受身。離我則無[10]行。從是義得說依持。依持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六門。明熏習義。於中有二。一就真妄別相識中以辨熏習。二就真妄共相識中以論熏習。前中[11]曲為三。一定熏習法體。二總釋熏義。三廣顯熏相。熏習法者。起信論中。說有四種。一淨法熏習。所謂真如。二染因熏習。所謂無明。三妄心熏習。所謂業識。第七識中。始從業識乃至相續。通名業識。四妄境熏習。所謂妄想心所起偽境。此四猶是[12]地持論中。如是[13]如實凡愚不知起八妄想。生二種事。真如熏習。猶彼如實。無明猶彼凡愚不知。妄心猶彼起八妄想。妄境猶彼生三事中初虛偽事。問曰。事識及事根塵。以何義故不說熏習。以此條未熏習所起故不說之(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總顯熏習。如論中說。熏習義者。如衣無香熏之令有。心亦如是。真中無染。妄熏令有。妄中無淨。真熏使有。故彼妄中。得有方便對治行起。論釋如是(此二門竟)。
次廣辨釋熏習之相。先明起染。後明起淨。就起染中。義別有二。一就前四法明其熏習相生次第。二別明熏習所起不同。相生義者。如[14]論中說。以依第一真如法故。便起第二無明染因。以有無明染法因故。熏習真如便起妄心。如人昏睡覆報心故便起夢心。以有妄心熏習無明。不了真如寂滅平等。不覺念起。便生妄境。如人夢心動發昏睡起夢境界。以有妄境。熏動妄心。便起念著。造種種業。受種種苦。念猶愛也。著猶見也。此事識中見愛煩惱造業受苦。皆依妄生。相生如是。次明熏習所起不同。如論中說。從末尋本。次第辨之。妄境熏習所起有二。一增長念。念猶愛也。二增長取。取猶見也。妄心熏習所起亦二。一者熏習起變易果。謂受聲聞緣覺變易菩薩細苦。[15]二起分段果。謂受凡夫分段麁苦。由妄識中相續之力住持諸業。得彼果故。無明熏習所起亦二。一以無明迷覆真心。受妄熏習。成妄種子。[16]於妄識。二以無明迷覆真心。受善惡熏。成事種子。生於事識。真如熏習所起亦二。一起無明。二起妄心。以彼真如無分別故。能起無明。覺知性故。為惑所覆。便生妄心。如人[17]執心是知性故。昏睡所覆。便生夢知。起染如是。次明起淨。起淨有二。一明真熏妄。二妄熏真。真熏妄中。初明能熏。後明所熏。能熏有二。一真體熏習。二真用熏習。體熏習者。如論中說。從無始來。具無漏法及不思議作業之性。熏習妄心。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1]法發心修行。法身本體。名無漏法。報佛本[2]目。名作業性。是二[3]亦如佛性義中具廣分別。由此二故。能熏妄矣。問曰。若使真能熏妄起善行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何不等熏齊使發心起修所行。趣入涅槃。而諸眾生。有信不信優劣前後無量差別。[4]論自釋言。真如本一。而諸眾生煩惱厚薄。差別不同。是故前後優劣不等。又佛法中有因有緣。是二具足。乃得成辦。如似木中雖有火性。人攢方出。若無人攢。不能自燒。眾生如是。雖有如性以無正因。若無善友諸佛菩薩起行之緣。真法不能自除煩惱自成涅槃。用熏習者。[5]論自釋言。即是眾生外緣之力。謂佛菩薩。證如起用。攝化眾生。令修善法。於中有二。一差別緣。二平等緣。差別緣者。論自釋言。修行之者。依佛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若見若聞。諸佛菩薩。或為眷屬。或為師長。或為知友。或為給使。或為怨家。諸佛菩薩。於此眾生。慈悲方便。四攝攝取。令增善行。使入正道。名差別緣。此差別中。有近有遠。近者速疾。遠者久遠。此猶是其應身化也。平等緣者。論自釋言。諸佛菩薩。久發大願。誓度一切。以此善根熏習力故。自然常隨一切眾生。隨應見聞。而為示現。謂示如來平等法身。令諸眾生依三昧力平等見佛。此猶是其真身益也。能熏如是。言所熏者。如論中說。所熏有二。一未相應。謂熏凡夫聲聞緣覺及菩薩中初發心者。令於六識七識心中信順修行。未能捨妄與實相應。二已相應。謂熏習出世法身菩薩。令捨妄心。除滅無明。契證真如。與佛如來法身相應。無有分別。唯依法力。自然修行。趣佛智海。上來一門。明真熏妄集起淨法。下次明其妄心熏真發生淨法。於中有二。一是能熏。二是所熏。能熏之中。有總有別。總熏習者。論自釋言。以有妄心。厭離生死。求涅槃故。熏習真心。自信己性。唯是真如。如外無法。但是妄心顛倒所見。以知外境無所有故。種種方便。修習離染趣真之行。雖有所修。不取不念。久修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妄心不生。妄心不生故。妄境隨已。心相俱盡。名得涅槃。得涅槃故。自然成就不思議業用充法界總相如是。別熏習者。[6]論釋有二。一事識熏。謂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趣向涅槃。此六識中。方便修行。熏發真也。二意熏習。謂諸菩薩。見虛妄法。無可貪取。知真如法寂靜安穩發心勇猛。趣大涅槃。此七識中。方便修行。熏發真也。良以妄識能生事識。生事識所依故名意。非事識中意根界也。能熏如是。所熏有二。一者熏生。熏生報佛方便功德。二者熏顯。熏顯法佛性淨功德。真妄別識熏習如是。問曰。真妄前後相熏。為在一時。釋言。相熏必在同時。是義云何。染淨諸法。真妄共起。單真不生。唯妄不成。何故如是。唯真無妄。真性常湛。無為不變故無起作。唯妄無真妄體不立故亦無作。故勝鬘云。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種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真妄相依。方能造作一切諸法。以共作故。攝法從情皆是妄為。攝法從本。皆真心作。如人夢中所為諸事。攝事從末。昏睡所為。攝事從本。報心所作。亦如世人見繩為蛇。攝蛇從情妄情所為。攝蛇從本皆是繩作。諸法像此。真雖能作。作必隨情。如繩作蛇。蛇由闇情。妄雖能作。作必託真。如情作蛇。蛇必依繩。真[7]無由情。名妄熏真。妄作由真。名真熏妄。如此相熏義無先後。故說一時。真妄相熏。旨要在斯。無宜不記。
次就真妄共相識中。以辨熏習。共相識者。佛性真心與無明地。合為本識。名阿梨耶。依本變起阿陀那識執我之心。依本變起眼等六識及六根塵。義如上辨。今就此三明相熏習。如攝論說。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辨熏相。二明能熏[8]所熏差別。三明受熏不受熏異。熏相如何。今此先明阿陀那識共阿梨耶相熏習義。彼阿陀那執我之心。熏於本識成我種子。本識受彼陀那熏已還能引彼心中我性。生阿陀那。如是相熏。往來無窮。是則陀那望於本識。互為因果。問曰。此我何由可盡。由六識中聞無我教修無我解。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本中真心。受彼熏已。熏於本中無明令薄。無明薄故。令無明中我種轉薄。我種薄故。轉生陀那。執我亦薄。如是展轉乃至窮盡。次將六識對於本識。明相熏發。彼六識中。起染起淨。所起染過。熏於本識。彼本識中所有闇性。受性染熏。成染種子。種子成已。無明厚故。引生六識。於六識中。染過轉增。如是展轉積習無窮。於六識中所修善行。熏於本識。於本識中。佛性真心。名為解性。解性受彼淨法[1]熏成淨種子。淨種成已。熏於無明。無明轉薄。無明薄故。變起六識。於六識中。起善轉勝。如是展轉乃至究竟。是則六識。望於本識。互為因果。論說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能熏所熏差別。論說能熏略有三種。一言說熏。論亦名為名字熏矣。名有二種。一者聲名。曰[2]名言分別。二心語名。曰覺觀分別。以諸凡夫隨逐一切陰界入等諸法名字。分別取著。熏於本識。成陰界等諸法種子。二我見熏習。以阿陀那及六識中我見之心。熏於本識。成我種子。三有分熏習。善惡之業。是三有因。名為有分。以善惡業。熏於本識。成善惡種。名有分熏。能熏如是。言所熏者。是其所起。論名事用。麁分為四。細分十一。麁分四者。一名引生。本識為彼善惡等熏。成種子已。引彼種子生未來果。二者果報。本識為彼善惡等熏。變為一切苦樂等報。三者緣相。本識為彼我見熏故。起我我所自他之別。四者相貌。本識為彼言說熏故。起陰界[A1]入有為無為若內若外一切種事。又更分四。一[3]似我識。於阿陀那及六識中。所取之我。非有似有。故曰似我。如夢中身。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我識。二似根識。眼等六根。非有似有。名為似根。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根識。三似塵識。色等六塵。非有似有。名為似塵。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塵識。四似識識。彼阿陀那及六識心。非有似有。謂似凡夫所計之有。名為似識。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識識。麁分如是。細分十一。[4]如論中說。一者身識。謂五根身。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二身者識謂阿陀那執我之心。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三受者識。論言。謂意。是意根界。遍司諸塵。領納稱受。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四應受識。謂六塵境應為心受。故曰應受。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五正受識。謂六識心。正納六塵。領納名受。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六者世識。謂三世時。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七者數識。謂百千等。識義如前。八者處識。謂國土處。識義如上。九言說識。一切言說。識如前解。此九是前言說熏起。十自他識。自他身別。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自他識。此一是前我見熏起。十一名為善道惡道生死之識。六道生死。本識變為體。是本識。此一是前有分熏起。細分無量。差別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三識受熏不同義。[5]別有三。一者熏生。二者熏轉。三者熏成。言熏生者。三識皆是心生滅門。皆有相熏相生之義。問曰。本識若為熏生。如[6]楞伽說。如來之藏。為彼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無明地。共為本識。故名為生。何者惡習。分別有三。一本識中無明住地。前後相起。以前無明。熏於真心。生後無明。如人睡習時至則睡。二阿陀那識執我之心。熏於本識。[7]成種子。此種污真不見法實。生於無明。三六識中所起煩惱。熏於本識。成染種子。此種污真。不見法實。生於無明。阿陀那識生相云何。有人宣說。唯生我執。不得生起無我之解。何故如是。我執無處。不復是其阿陀那收。為是一切無我之解非阿陀那。道理不盡。其義云何。凡夫本來。數聞說我。生於我想。熏於本識。成我種子。此種力故。生於執心。定計有我。此人後時。聞說無我。生無我解。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此種之力。生於執心。定計無我。何為不得。為是一切聲聞緣覺諸小菩薩。於一切時常計無我。此我無我。皆從熏生。執我之心。於大乘中名煩惱障。無我之執。於大乘中名為智障。六識之心生相云何。由本識中染種子故。熏起六識。染過[8]踰增。由本識中淨種子故。熏生六識。起淨轉勝。問曰。陀那望於六識。得有相熏相生義不。釋言。亦得。由阿陀那[9]執我心故。熏於本識。成我種子。生起六識。見我轉增。由阿陀那執無我故。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此種力故。生起六識。於六識中。我見漸薄。無我解增。熏生如是。言熏轉者。三識不定。於中悉有[10]熏之義。於本識中熏轉如何。解有二種。一由諸識修善起惡熏於本識。令本識中善惡二種遷轉不定。或增或減。二由修習真觀力故。熏滅無明。[11]令真稱本常寂不[12]動。觀法本來唯真無妄。是真觀矣。阿陀那識熏轉如何。分別有二。一六識中。聞說無我。起聞思修。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此種力故。熏阿陀那。我執漸微。無我解起。二六識中。聞說佛性常住。真我古今平等。如如一味。起聞思修。熏於本識。壞無明地。無明壞故。本識不成。本不成故。種子不立。種不立故。執識不生。執不生故。無我解滅。[1]前離我執。經中名為滅煩惱障。後離無我名除智障。六識之中熏轉如何。分別有三。一六識中修善造惡。熏於本識。成善惡種。此種成已。熏生六識。善惡不定。惡種熏起。惡增善減。如斷善人。善種熏起。善增惡減。如生善人。二六識中修習空觀。觀生無我。觀法無我。熏於本識。成解種子。此種成已。壞本識中有見種子。有種壞故。所生六識。不起有見。有見息故。分段漸減。三六識中修習真觀。觀法本[2]來純真無妄。能令妄法更不生。復熏於本識。壞無明地。無明壞故。本識不成。本不成故。六識種子。無處存立。種不立故。分段之中六識不生。六不生故。空觀亦滅。空觀滅故。變易轉盡。變易盡處。名得涅槃。熏轉如是。次辨熏成。熏習成種。名為成矣。於此門中。唯有本識。受熏成種。餘悉不受。何故如是。解有七義。一以本識緣起之本。能聚能散能受一切諸法。所熏聚積成種。名為能聚。散生諸法。說為能散。餘識不然。所以不受。二以本識為諸識原變起諸識[3]故。於諸識中。與善造惡。悉是其功。[4]攝一切歸本故。本識中受諸法熏。積集成種。餘不如是。所以不受。三本識中。具有明闇二種之法。真心是明。無明是闇。闇能受染。增長生死。明能受淨。趣向涅槃。故遍受熏。餘識不爾。所以不受。四本識中親含真體。牢固難壞。力能住持一切業果故。受一切染淨等熏。聚以成種。用之受果。餘不如是。為是不受。五本識微細潛通諸法。與一切法同生同滅。相伴義[5]觀。故能遍受一切法熏。餘識不然。所以不受。六本識無緣於善惡等。無別記念。無別念故。彼此諸法。不相妨礙故。得通受一切法熏。聚積成種。餘識別念。彼此相礙。故不通受一切法熏。七本識是心神知之性。心於諸法。性能領記。領[6]別能受。記則能持。故本識中。通受諸法。持令不失。餘非心法。不能如是。故不受熏。七中前六。簡別餘識。後一簡異非情之法。熏成如是。熏習義難[7]兼況且然。
第七門中。明其迷悟修捨之義。五識之中。不別明其迷悟修捨。於中迷悟修捨之義。隨意說之。意識之中。有迷有悟。謬執我人。取法性相。以之為迷。解會空理。說之為悟。悟解不同。分為三種。一生空觀。觀察五陰無我人故。二法空觀。觀法虛假無自性故。三者如觀。觀察諸法非有無故。云何觀法。知非有無之一切法。猶如幻化。幻化之有。無法為有。有則非有。幻化之無。有法為無。無則非無。然則說此幻有無。為非有無。亦無非有非無可得。還即說此非有非無為有無故。有無之相。亦不可得。進退推求。無法可取。境界既然。心想亦爾。是故心想自然息滅。此三皆是心外法中以求理故。通攝以為意識觀也。三中前二。是其增相。後一息相。息六識也。第七識中亦有迷悟。不知真實。妄取自心所起諸法。說之為迷。返妄趣實。謂之為悟。悟解不同。亦有三種。一者妄想依心之觀。觀察三界虛偽之相。唯從心起。如夢所見。心外畢竟。無法可得。二者妄想依真實觀。觀妄想心虛搆無自依真而立。如波依水迷依[8]妄三者真實離妄想觀。觀一切法唯是真實。緣起集成。真外畢竟無有一法可起妄想。既無有法可起妄想。妄想之心。理亦無之。三中前二。是增相觀。後一捨相。捨七識也。第八識中亦有迷悟。隨妄成染。不證自實。名之為迷。離妄契本。說之為悟。悟解不同。[9]互以相成。不離不脫不異。良以諸法同體緣集。亦有三種。一息相觀。生死涅槃。本是真識。隨妄所起。證實返望。由來無妄。妄想既無。焉有隨妄生死涅槃法相可得。故名息相。二實性觀。內照真實。如來藏性。唯是法界恒沙佛法。同體緣集。互以相成。不離不脫。不斷不異。良以諸法同體緣集互相成。故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一性。而無[10]不性。無有一性。即是如如一實之門。而無不性。即是真實常[11]示淨等法界門也。體性常然。古今不變。三真用觀。觀察一切諸佛菩薩化用之門。是用門中。備含染淨三[12]乘諸法。法既圓具。依之成德。德無不施。是以大聖。善入隨順世間故。能現一切煩惱等事。故[13]經說言。八萬四千諸煩惱[14]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以此而作佛事。煩惱既然。業苦亦爾。又[15]地經中說。此等門煩惱等事。為發起殊勝之行。[16]維摩說。為通達佛道。又復善入二乘法門。能現一切二乘之事。故[17]經說言。示現聲聞辟支佛等。是菩薩行。又復善入一切菩薩作用門故。雖得涅槃。畢竟不捨菩薩所行。乃至善入諸佛如來作用門故。能以八相。示成正覺。充滿法界。而無窮盡。此是第三真用觀也。
第八明其迷悟分齊。六識分齊差別有五。一者迷處。在於外凡常沒之流。二習解處。亦[1]在凡隣於善趣。三正解處。亦在外凡善趣位中。四漸捨處。習種已上。五終盡處。初地已上。[2]次初地已上。離六識故。[3]經中說之。為出世間。又楞伽云。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離二十五有。是三界身。遠離彼故。名捨六識。又大智論宣說。初地入菩薩家。捨離肉身。得法性身。此亦是其離六識義。若論殘習。十地乃盡。第七識中分齊有五。一者迷處。在於外凡。二習解處。亦在凡十信位中。三正解處。習種已上。四漸捨處。初地已上。五窮盡處。[4]在佛地。[5]是故如來究竟真實。第八識中分齊有四。一者迷處。在於外凡乃至十信。二習解處。習種已上。三正解處。初地已上。四窮滿處。在於佛地。問曰。六識盡在初地。初地已上。便無六識。云何而得見聞覺知。釋曰。雖無事相六識。猶有七識緣照無漏所得法身。及彼真識緣起法身眼耳等識。是故用之。見聞覺知。問曰。若以緣照法身見聞覺知。與前六識有何差別。釋曰。前六是其事識。分別事相。心外取法。緣照法身。所見聞覺知外無法。一切悉是自心所起。如夢所見。於自心相。分別照知。有此異也。問曰。真實緣起法身見聞覺知。與彼七識緣照何別。釋言。七識緣照法身者。但於妄想緣起法中。分別緣照。又於真法分別緣照。不能離緣。真法身者。遠離妄想。心淨照明清淨法界。顯自心原。名為見聞。非分別知。
第九明其修捨分齊。先就事識辨修分齊。次就妄識。後就真識。事[6]識有二。一者障相。二者治相。障相有二。一執取相。[7]論中亦名執相應染。此是根本取性無明。二計名字相。隨眾生名。取立我人。對治相者。是意識中相應之慧。治前二障。名對治相。[8]成實論中。說為空心。計名字者。小乘法中。見道時斷。大乘法中。十信時斷。執取相者。小乘法中。得無學時斷之畢竟。大乘法中。種性時盡。故彼大乘起信論言。執相應染。二乘解脫信地菩薩所斷除也。彼說種性為信地矣。對治相者。小乘法中。入無餘涅槃時滅。大乘法中。初地時盡(此一門竟)。
次就妄識以辨修捨。妄識之中。亦有二種。一者障相。二者治相。障相有六。如起信說。一心不相應無明住[9]持。不相應者。簡異二乘。二乘所斷。是無明數與心別體。共心相應。無明地者。即指心體。以為無明。非是心外別立數法共心相應故。馬鳴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10]別與心同知同緣。名不相應。二依無明地。起於業識不相應染。愛著名染。不相應義。不異前釋。三依業識。起於轉識不相應染。不相應義。亦同前釋。四依轉識。起於現色不相應染。言現色者。猶是現識。能現自心所起色故。名現色染。不相應者。亦同前釋。五依現識。起於智識心相應染。言相應者。心相轉麁。染與心別。共心相應。故云相應。故論說言。心與念異。同知同緣。故曰相應。念是貪數。六依智識。起不[11]攝識相應之染。言不攝者。猶是續識。相應同前。馬鳴論中。攝此六種。以為二障。前之一種。名為智礙。猶是智障。後之五種。名煩惱礙。猶是煩惱障。障相如是。對治相者。猶是七識緣照之解。治前六種故名治相。次辨斷處。如彼[12]大乘起信論說。前六障中。第六不斷相應染者。始從信地漸學斷除。淨心地時斷之畢竟。第五智識相應染者。從具戒地漸次斷除。乃至無相方便地時。斷之畢竟。具戒地者。謂第二地。無相方便。是第七地。第四現色不相應染。色自在地。斷之畢竟。色自在者。是第八地。能淨佛土。名色自在。第三轉識不相應染。心自在地。斷之畢竟。心自在者。是第九地。善知物心名心自在。第二業識不相應染。菩薩地盡。斷之畢竟。入如來地。第一根本無明住地。馬鳴論言。地前學斷。初地分除。佛地窮盡。故勝鬘云。無明住地。佛菩提智之所斷也。障之分齊。斷之如是。對治相者。初地漸捨。至佛乃盡。若復通論。種性已上。亦分斷除(此二門竟)。
次就真識明修分齊。真識之中。約緣有三。一者染相。與彼煩惱闇惑相應。二雜染相。真心與彼緣治相應。三者淨相。離妄始顯。若論染相。種性已上。漸次息除。至佛乃窮。若復通論。十信已上。亦[13]有捨義。第二雜相。初地漸捨。至佛乃盡。若復通論。種性已上。亦有捨義。故[14]地持云。種性菩薩。六入殊勝無始法爾。第三淨相。八地漸捨。至佛乃窮。故八地中。觀法無生無滅無出。知一切法畢竟平等。無有染相亦無淨相。若復通論。初地已上。亦捨淨相。故大品中宣說。初地得無生忍。證法本如。不見先染後息為淨。無取無捨。如如平等。修捨如是。
第十門中。對治邪執。顯示正義。先就事識。對治邪執。次就妄識。後就真識。就事識中。邪執有八。一執定一。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隨根雖別。體性是一。往來彼此。如一猨猴六窓俱現非有六猴。心識如是。六根中現。非有六心。[1]對此邪執。說心非一。[2]識無別體。緣知為義。六識之心所依根異所緣亦異。云何定一。若定是一。常了一塵[3]無有轉異。又復心法。無往來義。隨有知處。即彼處生。不得說言一而往來。又彼所引。猨猴為喻。證心一者。是義不然。凡夫愚人。謂猴定一六窓中現。然實猨猴念念生滅。此窓現者。不至彼窓心識如是。依眼生者。不至餘根。如是一切皆爾二執定異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體性定異。對此邪執。說心不別於事分齊。相續一慮。非全別體。如一猨遊泆六窓非有六猴。若言六識各別有體。別體之法。不相干預。眼識還應從眼識生。乃至意識。還從意生。不得相起。現見五識從意識生。意識從於五識而生。明非別體。又若六識各別有體。有體之法。不相妨礙。不相妨故。六識之心。常應並有。若常並有。常應並用。不常並故。明非別體三執定常有人聞說三世之中業果不斷。謂心定常。生死往來常是一識用雖興廢。心體不變。對治此執。說識無常人中心異天中亦異。六道之心。各各別異。云何是常。又如經說。苦相應異。樂相應異。不苦不樂相應亦異。如是一切。各各別異。云何是常。但諸凡夫。不知心相。妄謂是常。猶如小兒見旋火輪謂不斷絕。若心常者。善應常善。惡應恒惡。無有變異。以變異故。定知無常。四執定斷。有人聞說心識無常。便謂定斷。對治此執。說心不斷。現世造業。後必得果。云何定斷。譬如乳酪轉變雖異。置毒乳中酪則殺人。心亦如是。造惡於中。必受苦報。明非是斷。五執定有。如毘曇說。十八界等。各住己性。是有不空。設言空者。但空陰上橫計我人。不空法體。法不空故。心識定有。對此邪執。說識是空。空相云何。識者正以別知為義。如一念識。則具四相。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於此四中。何者是知為初相知。為中為後。若初相知。餘應不知。餘若不知。則不名識。若餘相知。初應不知。初若不知。初不名識。若言四相各別是知。便是四念各別知法。何關一念具足四相。若言四相別非是知。和合之中方有知者。非知共合。云何有知。如百盲聚。豈有所見。又復四相都無合理。云何無合理。生相現時。餘相未有。與誰共合。乃至第四滅現之時。餘相已謝。復與誰合進退推求。都無合義。云何說言和合有知。知義既然。焉有定識。是故[4]經中說。色乃至受想行識一切皆空。六執定無。有人聞說五陰空寂。便謂世諦因緣亦無。對治此執。說識非無。若無心識。云何而得見聞覺知。現見六識。各具作用。明知不無。又若無識。則無善惡。若無善惡。亦無苦樂。則入邪見斷善根中。不宜受之經言。空者就真為論。於世諦中。不無心識。七執心識獨立無數。如[5]我實說。對治此執。說有同時心心數法。故[6]涅槃云[7]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說定無心數。又[8]涅槃說。十大地中心數之定。明非無數。又[9]龍樹云。譬如池水珠在則清象入便濁。水喻心王。珠象喻數。於彼喻中。不可說言水珠象一。心法如是。寧無別數。八執心外定有別數。如毘曇說。對治此執。明非定別。故[10]涅槃云。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說定有心數。若使心外定有別數。無預心事。無心之時。何不別起。又若心外定有別數。識從意生諸[11]數亦應別有所依。若別有依。是義不然。云何不然。於彼宗中說。三性心相應各異。如欲界地。善心起時。二十二數相應共生。不善起時二十[12]二數相應共生。無[13]記時。有十二數相應共生。從無記心起善之時。十二同數。可有所依。自餘別數除意何依。若無依生是則心法無次第緣。經論不許。若無別依。依意生者。與識同依。明非心外道理。云何即彼心體同時。具有受想行等諸義差別。不同[14]成實前後建立。就一心體。隨義別分。不同毘曇異體建立。兩義兼通。故非諍論(此一門竟)。
次就妄識對治邪執。邪執有六。一執定無。有人聞[15]說但有六識無第七情。便言一向無第七識。對治此執。說有七識。如[16]楞伽中說八識義。勝鬘亦云。七法不住。若無妄識。說何為八。說何為七。又六識外無妄識者。聲聞緣覺入涅槃時。事識都滅。即應是佛。無別明妄識心故。入涅槃時。雖滅事識。癡妄猶在。所有[17]癡妄識。何得言無。[18]經中所言無七情者。事識之中。無第七情。非無妄識。二執定有。[19]有人聞說有第七識。便謂七識別有體性。對此邪執。明妄無體。當知如來就心法中。分取虛妄分別之義。為第七識。何得於中別立體性。如似世人見繩為蛇。繩是實事。喻彼真識。蛇是[1]妄情喻彼妄識。蛇依繩有。蛇無別體。妄依真立。云何有體。迷夢等喻。類亦同然。又[2]經中說。若無真識七法不住。若自有體云何不住。又若妄識自有體性。便是實有。何得言妄。三執事識以為妄識。有人聞說真識名心。妄識名意。事名意識。便言。小乘七心界中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對治此執。宣說妄識不同事識。七心界中意根界者。即是六識。生從義邊說為意根。更無別法。妄識與彼分齊條異。云何言一。異相如何。如馬鳴說。妄識有六。始從無明乃至相續。廣如上辨。事識有四。從執取相乃至第四業繫苦相。亦如上辨。分齊各異。何得說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又楞伽云。第七妄識。唯佛如來住地菩薩所能覺知。餘皆不覺。云何說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又若妄識是七心界。聲聞緣覺。入涅槃時。滅七心界。妄識應滅。若滅妄識。即應是佛。入涅槃時。滅七心界。妄識猶在。未得同佛。明知全別。問曰。妄識若非意根。何故楞伽馬鳴論說為意乎。釋言。彼乃借名顯示。非即意根。如[3]楞伽中說第七識以之為心。馬鳴論中宣說真識。以之為心。豈可名同便是一物。心名雖同。真妄兩別。意名雖一。何妨差別。四執麁為細。有人宣說。眼見色時。不知色空。即是七識迷惑之心。餘亦如是。若解色空。即是七識明解之心。餘亦如是。對治此執。須顯其異。言見色時不知空者。是六識中取性無明非第七識。此之取性。猶是向前事識之中初執取相。問曰。若此是六識中無明心者。與七識中無明何別。此如上辨。以於心外事相法中。執性迷空故非妄識。又於心外事相法中。解知無性。是事識中分別之解。非七識知。五執不滅。有人宣說。七識之心。未見理時。生滅無常。見理即常究竟不滅。對治此執。說妄終滅。七識妄心體。唯癡闇相。唯分別。得聖會如。捨其分別。見實明照。盡其癡闇。更有何在而言不滅。道理如是。須以文證。如[4]楞伽說。滅七種識。名出佛身血。云何不滅。又彼[5]經言。妄想[6]爾涅槃識。此滅我涅槃。明知妄滅。又唯[7]識。諸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藏識更無餘識。云何不滅。又[8]大智論解釋如義。彼云。實相如水性冷。觀智如大水隨火熱。若火滅已。水冷如本。故名為如。如是實相。隨觀轉變。是觀滅已。實相如本。故名為如。明知妄解終竟滅盡。若觀不滅。水冷之時。火應不滅。有人說言。[9]經中說滅。但滅智中無明闇障。不滅智體。是義不然。寶性論中。自有誠文。不但滅闇。亦滅智解。故彼論中說。有四障不得如來淨我樂常。一者緣相。謂無明地障佛真淨。斷離彼。故得佛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障佛真我。斷除彼。故得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障佛真樂。斷除彼。故得佛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障佛真常。斷除彼。故得佛真常。無明等外。別說無漏。以之為障。別說斷除。云何而言不滅無漏。人言。智體不滅盡者。不滅之體。即是真心。非第七識。問曰。若使七識滅者。誰得菩提。誰證涅槃。釋言。心相雖滅盡。心性猶在。心性在者。即是真識。是故就之說得證。六執定滅。有人聞說妄心終滅。便言定滅無熏習義。何故如是。於真識中。具過恒沙淨法滿足。更無所少。何用妄熏。對治此執。說妄有熏。如起信論說妄熏真。云何不熏。若言真中淨法滿足不假熏者。法佛之性本有。法體可言滿足。報佛之性。本來但有可生之義。未有法體。如子無樹。何得稱滿。報佛本無。假修方有。何為不熏。熏力在真。故非定滅。問曰。真妄其性各別。云何相熏。此如上辨。一切所修。真妄共起。攝修從妄。悉是妄為。攝修從真。皆是真作。真雖能作。作必隨妄。妄雖能為。為必依真。由真妄[10]作。名真熏妄。由妄真作。名妄熏真。妄識之中。對治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真識對治邪執。依如論中。邪執有二。一者凡夫人著我執。二者二乘法著我執。問曰。凡夫亦著諸法。何故偏名人著我執。釋言。細分亦著諸法。今對二乘。凡夫著我。及著我所。通名人執。諸法皆是我所攝故。就凡執中。隨義具論。略有二種。一者執有。二者執無。執有之中。別有四種。一執實同神。有人聞說藏識是我。謂同外道所取神我。對治此執說。如來藏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二執真中具足真染。如馬鳴言。有人聞說生死二法是如來藏。便謂真中具有生死。對治此執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從本已來。唯有清淨[A2]恒沙佛法。無有染污。若言真中實有生死。而使證會永離生死。無有是處。若言有修緣起作用隨世法門。非無此義。三執有淨相。如馬鳴言。有人聞說如來藏中備有一切諸功德法不增不減。即謂真中有色心等。自相差別。對治此執說。如來藏雖具諸法。依真如[1]說無彼此相。無自他相。乃至亦無離自他相。翻對染故。說彼真中具一切法。又彼真中恒沙等法。同體緣集。無有差別。不得別取差別之相。四執始終。如馬鳴說。有人聞說依如來藏始起生死。又復聞說如來之藏起生死故。雖得涅槃還起生死。起生死故涅槃有終。對治此執說。如來藏無始無終。以無始故。依起生死生死無始。是以論言。若有宣說三界之外更有眾生初始起者。是外道說。非正佛法。以無終故。依成涅槃。涅槃無終。有執如是。言執無者。有人宣說。諸法空義以為真識。對治此執。說真不空。於此識中。具過恒沙一切佛法。云何名空。故勝鬘中說。為不空如來藏矣。[2]涅槃亦云。有如來藏。雖不可見。破煩惱已。定必得之。彼文復言。若有[3]人說無我空寂為如來藏。當知。是人久在生死。長受諸苦。不得解脫。而楞伽中。言依無我說如來藏者。於此藏中。無妄所計。故名為空。非無真法。故唯識論言。為破外道著我我所故。說色等一切法空。非離言說如實境空。如實境者。諸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藏識。更無餘識。對治凡夫邪執如是。次明對治二乘[4]妄執。於中有二。一者執有。二乘之人。未得法空。見有生死涅槃之相。以此見故。深畏生死。趣求涅槃。迷覆真如。對治此執。說如實空離一切相。生死本寂涅槃亦如。二執定無。二乘之人。分見生空。利根之者。小見法空。便取此空。以為究竟。覆障真實。對治此執。說實不空具過恒沙一切佛法。八識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三(之下)
校注
[0511002] 北本第十三 [0511003] 遺教經 [0511004] 勝鬘經 [0511005] 諸【大】,是諸【考偽-原】 [0511006] 空【大】,空者【考偽-原】 [0511007] 神【大】,智【校異-原】 [0511008] 智性之【大】*,智之性【甲】,知性之【校異-甲】* [0511009] 種【大】,重【校異-甲】 [0511010] 等【大】,〔-〕【甲】 [0512001] 勝鬘經 [0512002] 勝鬘經 [0512003] 華嚴經第二十六十地論 [0512004] 法身【大】,〔-〕【校異-甲】 [0512005] 成法身【大】,法身成【甲】 [0512006] 二【大】,第二【校異-甲】 [0512007] 互【大】,共【校異-原】 [0512008] 門【大】,行【校異-原】【甲】 [0512009] 共【大】,共相【考偽-原】 [0512010] 北涅槃經第十二南本第十一 [0512011] 張【大】,離【考偽-原】 [0512012] 離【大】,離苦【甲】 [0512013] 盛【大】,可盛【甲】 [0512014] 云【大】,中【校異-原】 [0512015] 北本第十二 [0512016] 北本第十二 [0512017] 者【大】,〔-〕【校異-原】【甲】 [0512018] 遷【大】,變【甲】 [0513001] 第十二 [0513002] 第十二 [0513003] 第十二 [0513004] 第十二 [0513005] 事【大】,中【校異-原】【甲】 [0513006] 第十二 [0513007] 第六 [0513008] 涉【大】*,漏【校異-原】【甲】* [0513009] 段【大】,〔-〕【校異-原】【甲】 [0513010] 勝鬘經 [0513011] 北本第二十五 [0513012] 涅槃經第十八 [0513013] 因【大】,因中【甲】 [0514001] 果【大】,苦【校異-原】【甲】 [0514002] 寬【大】*,冥【校異-原】【甲】* [0514003] 有一道【大】,〔-〕【校異-原】【甲】 [0514004] 第五世諦品 [0514005] 評【大】,稱【校異-原】,名【甲】 [0514006] 妙【大】,〔-〕【甲】 [0515001] 華嚴經四諦品 [0515002] 上【大】,〔-〕【甲】 [0515003] 向【大】,〔-〕【甲】 [0515004] 華嚴經四諦品 [0515005] 是【大】,是是【甲】 [0515006] 量【大】,量以【甲】 [0515007] 皆【大】,〔-〕【甲】 [0515008] 有【大】,亦有【甲】 [0515009] 狡【大】,狹【考偽-大】 [0515010] 之【大】*,〔-〕【甲】* [0515011] 涅槃經第十三 [0515012] 義【大】,〔-〕【校異-甲】 [0515013] 者【大】,有【甲】 [0515014] 若就事論【大】,〔-〕【校異-原】 [0515015] 原本傍註曰恐有脫文 [0515016] 種【大】,種因果【校異-原】 [0515017] 因【大】,同【甲】 [0516001] 第四 [0516002] 涅槃經 [0516003] 仁王二諦品科註中 [0516004] 不思議品 [0516005] 原本傍註曰五論文作六 [0516006] 遣【大】,遣但【校異-原】 [0516007] 註維摩 [0516008] 體【大】,自【校異-甲】 [0516009] 第七 [0516010] 皇【大】,重【考偽-原】 [0516011] 緣【大】,緣為緣【校異-原】 [0516012] 第二菩薩法聚品 [0516013] 南本涅槃經第廿六 [0516014] 四諦品 [0516015] 助【大】,助行【甲】 [0517001] 業【大】,等【校異-原】【甲】 [0517002] 於【大】,〔-〕【甲】 [0517003] 越【大】,〔-〕【校異-原】 [0517004] 地【大】,界【校異-原】 [0517005] 經【大】,更【考偽-原】【考偽-甲】 [0517006] 穢污【大】,威儀【校異-甲】 [0517007] 所生【大】,〔-〕【校異-原】 [0518001] 別【大】,斷【甲】 [0518002] 得【大】,欲【考偽-原】,彼【考偽-甲】 [0518003] 上【大】,退【考偽-原】【考偽-甲】 [0518004] 心【大】,〔-〕【甲】 [0518005] 終【大】,終生【考偽-原】 [0518006] 生【大】,〔-〕【校異-原】 [0518007] 色【大】,絕【甲】 [0518008] 以何義【大】,問曰何【校異-原】,問曰何義【校異-甲】 [0518009] 非學心退【大】,〔-〕【校異-原】 [0519001] 雜心第二 [0519002] 正【大】,〔-〕【校異-甲】 [0519003] 互【大】,果【校異-原】 [0519004] 謂【大】,諸【甲】 [0519005] 地持第三 [0519006] 第三十三 [0519007] 第三十二 [0519008] 智論第三十二 [0519009] (第一…相)八字【大】,〔-〕【校異-原】 [0519010] 報【大】,報故【甲】 [0519011] 禪【大】,淨【甲】 [0519012] 中【大】,定【校異-原】 [0519013] 勝【大】,〔-〕【校異-原】 [0520001] 果【大】,果除解脫果【校異-原】 [0520002] 果【大】,〔-〕【校異-原】【甲】 [0520003] 果【大】,果及【校異-原】 [0520004] 善【大】,不善【校異-原】 [0520005] 後【大】,彼【校異-原】 [0520006] (時中…現)十二字【大】,〔-〕【校異-原】【甲】 [0520007] 者【大】,〔-〕【校異-原】 [0520008] 得【大】,待【甲】 [0520009] 法【大】,始【校異-原】【甲】 [0520010] 雜心第三 [0520011] 所言【大】,〔-〕【校異-原】【甲】 [0520012] 學【大】,學業【甲】 [0520013] 有【大】,有增【校異-原】【甲】 [0521001] 若彼【大】,〔-〕【校異-原】【甲】 [0521002] 亦【大】,各【校異-原】【甲】 [0521003] 見斷之業【大】,〔-〕【甲】 [0521004] 果【大】,果功用果【校異-原】【甲】 [0521005] 雜心第二 [0521006] 上【大】,上二【考偽-原】 [0521007] 成【大】,始【校異-甲】 [0521008] 增【大】,始【考偽-原】 [0521009] 生得【大】,報生【考偽-原】 [0522001] 縛【大】,緣【考偽-原】【考偽-甲】 [0522002] 唯是【大】,〔-〕【校異-原】【甲】 [0522003] 法【大】,法生【甲】 [0522004] 生【大】,生後【校異-原】,生復【校異-甲】 [0522005] 局【大】,為【校異-原】【甲】 [0522006] 未來還望【大】,〔-〕【校異-原】【甲】 [0522007] 義【大】,義由【甲】,義同【校異-甲】 [0522008] 雜心第二 [0522009] 彰因義【大】,因義彰【考偽-原】【考偽-甲】 [0522010] 謂【大】,〔-〕【甲】 [0522011] 為【大】*,〔-〕【甲】* [0522012] 中【大】,中說【校異-原】 [0522013] 諦【大】,俗【校異-原】【甲】 [0522014] 法【大】,法別有【校異-原】 [0522015] 法【大】,法者【考偽-原】 [0522016] 之義【大】,〔-〕【校異-原】【甲】 [0522017] 亦【大】,〔-〕【校異-原】【甲】 [0522018] 因【大】,因者【校異-原】【甲】 [0522019] 義【大】,者【甲】 [0522020] 智論第三十四 [0522021] 明【大】,〔-〕【校異-原】【甲】 [0522022] 此四空義與第二卷所出文全同故省略 (cf. P. 506, c) [0523001] 宋譯經第四 [0523002] 楞伽經第四 [0523003] 曰【大】,目【校異-原】 [0523004] 佛【大】,佛法【校異-原】【甲】 [0523005] 性【大】,〔-〕【甲】 [0523006] 切【大】,切一切【甲】 [0523007] 法【大】,〔-〕【校異-原】 [0523008] 染【大】,染則【甲】 [0523009] 想【大】,細【甲】,相【校異-甲】 [0523010] 成【大】,〔-〕【甲】 [0523011] 其【大】,立【考偽-原】 [0523012] 得【大】,〔-〕【校異-原】,體【甲】 [0523013] 中【大】,〔-〕【甲】 [0523014] 辨【大】,執【甲】 [0523015] 後【大】,復【甲】 [0523016] 別【大】,用【校異-原】 [0523017] 想【大】,想自性【甲】 [0523018] 因緣【大】,自性【校異-原】 [0523019] 想【大】,相【甲】 [0523020] 相【大】,〔-〕【校異-原】【甲】 [0524001] 舊經第二十五 [0524002] 維摩經 [0524003] 十地 [0524004] 異【大】,〔-〕【校異-原】【甲】 [0524005] 異【大】,同【校異-原】【甲】 [0524006] 舊華嚴經第二十四 [0524007] 勳【大】,熏【考偽-大】 [0524008] 第二 [0524009] 者【大】,〔-〕【甲】 [0524010] 陀【大】,他【校異-原】 [0524011] 楞伽經第四 [0524012] 勝鬘經 [0524013] 勝鬘經 [0524014] 起信論 [0525001] 因【大】,用【校異-原】 [0525002] 切【大】,切識【考偽-原】 [0525003] 時【大】,體【甲】 [0525004] 第一 [0525005] 亦【大】,言【校異-原】【甲】 [0525006] 恒【大】,恒沙真【校異-原】,恒沙佛【校異-原】 [0525007] 體【大】,真【甲】 [0525008] 論【大】,真【校異-原】 [0525009] 盡【大】,滅【校異-原】 [0525010] 起信論 [0525011] 名【大】,名為【甲】 [0526001] 覺【大】,心【校異-原】 [0526002] 第一 [0526003] 復【大】,惑復【考偽-原】 [0526004] 曰【大】,〔-〕【校異-原】 [0527001] 北本第七如來性品 [0527002] 原本傍註曰之藏經作藏義 [0527003] 原本傍註曰皆經作悉 [0527004] 北本第三十二 [0527005] 分【大】,〔-〕【甲】 [0527006] 即【大】,〔-〕【校異-原】 [0527007] 第三十二 [0527008] 淨【大】,清淨【校異-原】 [0527009] 闇【大】,取【考偽-原】 [0527010] 其【大】,〔-〕【校異-原】 [0527011] 註經第八不二法門品 [0527012] 妄【大】,妄心【校異-原】 [0527013] 舊華嚴經第二十六十地論八 [0527014] 前【大】,前則【考偽-原】 [0527015] 起信論義起 [0527016] 等【大】,相【甲】 [0528001] 習【大】,義【甲】 [0528002] 攝大乘論 [0528003] 因【大】,目【校異-原】 [0528004] 梁論第五 [0528005] 楞伽金光明 [0528006] 諸法【大】,法皆【校異-原】 [0528007] 十地經論第十一 [0528008] 離【大】,雜【校異-原】 [0528009] 無量【大】,心無量自【甲】 [0528010] 染【大】*,染相【甲】* [0528011] 耳【大】,〔-〕【甲】 [0528012] 第二 [0528013] 楞伽說 [0528014] 非【大】,不【校異-原】 [0528015] 梁攝論第六 [0528016] 梁譯第七 [0529001] 北本第二十七南本第二十五 [0529002] 第三 [0529003] 楞伽意 [0529004] 緣【大】,總【校異-原】,約【甲】 [0529005] 壞【大】,懷【甲】 [0529006] 中【大】,〔-〕【甲】 [0529007] 門【大】,明【甲】 [0529008] 時【大】,體【甲】 [0529009] 梁攝論第七 [0529010] 第一 [0529011] 起信論 [0529012] 攝論一 [0529013] 彼【大】,〔-〕【校異-原】 [0530001] 第一 [0530002] 勝鬘經 [0530003] 復【大】,後【甲】 [0530004] 現眾生品 [0530005] 第二 [0530006] 分別【大】,別分【校異-原】 [0530007] 變【大】,及【校異-原】 [0530008] 及【大】,生【考偽-原】 [0530009] 合【大】,分【甲】 [0530010] 種【大】,〔-〕【甲】 [0530011] 識【大】,實【甲】 [0531001] 依【大】,作【校異-原】 [0531002] 原本傍註曰識論作塵 [0531003] 則【大】,別【甲】 [0531004] 動【大】,覺【甲】 [0531005] 階【大】,增【校異-原】 [0531006] 云【大】,〔-〕【甲】 [0531007] 若【大】,若妄【甲】 [0531008] 真【大】,真妄【甲】 [0531009] 楞伽經等 [0531010] 弱【大】,弱弱者為根【甲】 [0531011] 關【大】,預【甲】 [0531012] 通【大】,遍【考偽-原】 [0531013] 別【大】,別之【考偽-原】 [0532001] 雖【大】,唯【甲】 [0532002] 識【大】,〔-〕【考偽-原】 [0532003] 相【大】,根【考偽-原】 [0532004] 還以眾生【大】,〔-〕【甲】 [0532005] 如來藏經 [0532006] 報【大】,執【校異-原】 [0532007] 通【大】,道【甲】 [0532008] 說【大】,〔-〕【甲】 [0532009] 法【大】,〔-〕【考偽-原】 [0532010] 故【大】,故故【校異-原】 [0532011] 又【大】*,〔-〕【考偽-原】* [0532012] 乘【大】*,乘法【校異-原】* [0532013] 名【大】,若【校異-原】 [0532014] 乃【大】,所【校異-原】 [0532015] 舊華嚴經第二十六十地經論 [0532016] 原本傍註曰藏經作識 [0532017] 原本傍註曰轉經作動 [0532018] 生【大】,〔-〕【甲】 [0533001] 論【大】,論動【校異-原】 [0533002] 楞伽經第一 [0533003] 楞伽經第四 [0533004] 虛偽【大】,〔-〕【甲】 [0533005] 住【大】,〔-〕【甲】 [0533006] 第一 [0533007] 原本傍註曰生經作起 [0533008] 楞伽經 [0533009] 十地經論第八 [0533010] 行【大】,復【考偽-原】,即【考偽-原】 [0533011] 曲【大】,〔-〕【考偽-原】 [0533012] 第二 [0533013] 原本傍註曰如論作真 [0533014] 義記 [0533015] 二【大】,二者熏習【校異-原】 [0533016] 於【大】,生於【校異-原】 [0533017] 執【大】,報【校異-原】 [0534001] 法【大】,〔-〕【甲】 [0534002] 目【大】,因【考偽-原】 [0534003] 亦如【大】,上示【甲】 [0534004] 義記 [0534005] 義記 [0534006] 論【大】,論自【甲】 [0534007] 無【大】,作【考偽-甲】 [0534008] 所熏【大】,〔-〕【甲】 [0535001] 熏【大】,熏已【考偽-原】 [0535002] 名【大】,〔-〕【甲】 [0535003] 梁攝論第五 [0535004] 梁攝論第五 [0535005] 別【大】,差別【甲】 [0535006] 第四 [0535007] 成【大】,成我【校異-原】 [0535008] 踰【大】,愈【校異-原】 [0535009] 執【大】,報【校異-原】 [0535010] 熏【大】,熏轉【考偽-原】 [0535011] 令真【大】,真令【校異-原】 [0535012] 動【大】,運【校異-原】 [0536001] 地持楞伽 [0536002] 來【大】,末【校異-原】 [0536003] 故【大】,〔-〕【考偽-原】 [0536004] 攝【大】,〔-〕【考偽-原】 [0536005] 觀【大】,親【甲】 [0536006] 別【大】,則【校異-原】 [0536007] 兼【大】,麁【校異-原】 [0536008] 妄【大】,妄想【校異-原】 [0536009] (互以…緣集)十八字【大】,〔-〕【校異-原】 [0536010] 不【大】,非【校異-原】 [0536011] 示【大】,樂【校異-原】 [0536012] 乘【大】,業【校異-原】 [0536013] 維摩菩薩品 [0536014] 門【大】,〔-〕【甲】 [0536015] 十地論經第九 [0536016] 佛道品 [0536017] 問疾品 [0537001] 在【大】*,在外【校異-原】* [0537002] 次【大】,〔-〕【校異-原】 [0537003] 十地經 [0537004] 在【大】,在於【校異-原】 [0537005] 是【大】,〔-〕【校異-原】 [0537006] 識【大】,〔-〕【甲】 [0537007] 起信義記 [0537008] 第十四 [0537009] 持【大】,地【校異-原】 [0537010] 別與心【大】,與心別【甲】 [0537011] 攝【大】*,斷【校異-原】* [0537012] 義記下本第三 [0537013] 有【大】,為【甲】 [0537014] 第一 [0538001] 對此邪執說心非一【大】∞識無別體緣知為義【甲】 [0538002] 識無別體緣知為義【大】∞對此邪執說心非一【甲】 [0538003] 無有【大】,〔-〕【甲】 [0538004] 般若經等 [0538005] 我【大】,成【校異-原】 [0538006] 北本第三十四 [0538007] 原本傍註曰諸上經有我字 [0538008] 北本第二十七 [0538009] 智論第三十六 [0538010] 北本第三十四 [0538011] 數【大】,類【校異-原】 [0538012] 二【大】,一【甲】 [0538013] 記【大】,記心【考偽-原】 [0538014] 第五 [0538015] 維摩經等 [0538016] 第四 [0538017] 癡【大】,〔-〕【校異-原】 [0538018] 維摩經眾生品 [0538019] 有【大】,有有【校異-原】 [0539001] 妄【大】,〔-〕【甲】 [0539002] 勝鬘經 [0539003] 第一 [0539004] 第三 [0539005] 第二 [0539006] 爾涅槃識此【大】,示涅槃慧彼【甲】 [0539007] 識【大】,識言【甲】 [0539008] 第三十二 [0539009] 楞伽經 [0539010] 作【大】,修【校異-原】 [0540001] 說【大】,故【考偽-原】 [0540002] 第七如來性品 [0540003] 人【大】,〔-〕【甲】 [0540004] 妄【大】,法【校異-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