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十住毘婆沙論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七

[4]分別法施品第十三

菩薩於財施應如是修學又應修學法施如說

眾施法施最  智者應修行

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謂法施是施智者所應行

問曰

何故但言智者應行法施

答曰

不智者若行法施即說[5]異論說異論故自失利亦失他利

問曰

何謂異論

答曰

佛欲滅度時告阿難「從今日後依修多羅莫依人

阿難云「何名依修多羅不依人

有比丘來作是言「我現從佛聞現從佛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撿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是法或非佛所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有大眾有明經上座善說戒律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

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撿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6]處多諸比丘持修多羅持毘尼持摩多羅迦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

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撿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7]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中有長老比丘多知多識人所尊重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

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撿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諸比丘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

是四名異論是故言「智者不依異論而行清白法施

問曰

云何知諸施中法施第一

答曰

經說有二施[8]財施法施二施之中法施為上

復次——

《決定王經》中  讚說法功德
及說法儀式  應常修習行

若菩薩欲以法施眾生者應如《決定王大乘》經中稱讚法師功德及說法儀式隨順修學

謂說法者應行四法何等為四一者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二者決定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相三者得禪定[9]於諸經法隨順無諍四者不增不損如所說行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欲昇高座先應恭敬禮拜大眾然後昇座二者眾有女人應觀不淨三者威儀視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顏色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四者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

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於諸眾生生饒益想二者於諸眾生不生我想三者於諸文字不生法想四者願諸眾生從我聞法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

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善能安住陀羅尼門深信樂法二者善得般舟三昧勤行精進持戒清淨三者不樂一切生處不貪利養不求果報四者於三解脫心無有疑又能善起諸深三昧具足威儀憶念堅固有念安慧不調戲不輕躁不無羞不癡亂言無錯謬守護諸根不貪美味善攝手足所念不忘樂行頭陀分別世間出世間法心無疑悔言辭章句不可窮盡為諸聽者求安隱利不求他過有如是法應處師子座

復有四法不自輕身不輕聽者不輕所說[1]為利養

佛告阿難「說法者應說何法阿難所可說法不可示不可說無相無為

「世尊法若爾者云何可說

「阿難是法甚深如來以四相方便而為演說以音聲以名字以語言以義理

「又以四因緣而為說法一者為度應度眾生二者但說色受想行識名字三者以種種文辭章句利益眾生四者雖說名字而亦不得譬如鉢油清淨無垢於中觀者自見面相

「阿難汝若見若聞智慧男子若持戒女人若聖弟子能作是說『我於鉢油見實人不』」

「世尊我不聞不見智慧男子持戒女人若聖弟子能作是言『我於鉢油見真實人』何以故智者先知鉢油非有何況有人但以假名說言[2]鉢油而見人相

「阿難如來亦復如是但以名字假有所說阿難如來以四因緣而為說法眾生聞者心得安樂種涅槃因

「如來說法音聲遍滿十方世界眾生聞者心得歡喜離諸惡趣生兜術天如來聲中無男無女男不取女相女不取男相如來音者不惱眾生不壞諸法但為示現音聲之性

說法者應習行是事應隨所行而為法施施者受者所得果報後當廣說

歸命相品第十四

上已解說財施法施今更分別

白衣在家者  應多行財施
餘諸善行法  今當復解說

是二施中在家之人當行財施出家之人當行法施何以故

在家法施不及出家以聽受法者於在家人信心淺薄故

又在家之人多有財物出家之人於諸經法讀誦通[3]為人解說在眾無畏非在家[4]人之所能及

又使聽者起恭敬心不及出家

又若欲說法降伏人心不及出家

如說

先自修行法  然後教餘人
乃可作是言  汝隨我所行

是事出家者所宜非在家者所行

又說

身自行不善  安能令彼善
自不得寂滅  何能令人寂
是故身自善  能令彼行善
自身得寂滅  能令人得寂

善法寂滅是出家者之所應行

又出家之人於聽法者恭敬心勝

又出家之人若行財施則妨餘善又妨行遠離阿練若處空閑林澤

出家之人若樂財施悉妨修行如是等事

若行財施必至聚落與白衣從事多有言說若不從事無由得財若出入聚落見聞聲色諸根難攝發起三毒又於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心薄

又與白衣從事利養垢染發起愛恚慳嫉煩惱[5]惟心思惟力而自抑制心志弱者或不自制或乃致死或得死等諸惱苦患

貪著五欲捨戒還俗故名為「死」

或能反戒多起重罪是名「死等諸惱苦患」

以是因緣故於出家者稱歎法施於在家者稱歎財施

如是廣說在家菩薩所行財施

餘諸善行今當說之發心菩薩先應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6]三歸[7]所得功德皆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

歸依佛法僧  菩薩所應知

菩薩應當如實善解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問曰

云何名為歸依佛

答曰

不捨菩提心  不壞所受法
[8]捨大悲心  不貪樂餘乘
如是則名為  如實歸依佛

菩提心者發心求佛不休不息不捨是心

不壞所受法者[9]謂菩薩各[10]受所樂善法戒行是行應行是不應作若應諸波羅蜜若應四功德處如是等種種善法為利益眾生故受持修行不令毀缺

大悲心者欲度苦惱眾生為求佛道乃至夢中亦不離大悲

不貪餘乘者深信樂佛道故不貪聲聞辟支佛乘

有是法故當知如實歸依佛

問曰

云何名為歸依法

答曰

親近說法者  一心聽受法
念持而演說  名為歸依法

說法者於佛深法解說敷演開示善惡斷諸疑惑常數親近往至其所供養恭敬

一心聽受以憶念力執持不忘思惟籌量隨順義趣然後為人如知演說

以是法施功德迴向佛道是名歸依法

問曰

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

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1]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2]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

若入法位者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來生死發無上心

先以財施攝者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所須之物攝出家者

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雜香塗香攝在家者

以攝因緣生親愛心所言信受然後法施令發無上道心

果僧者四向四果

眾者於佛法中受出家[3]者相具持諸戒未有果向不分別如是僧以離恩愛奴故名為貴僧

信樂空無相無願而不分別戲論依止是僧名為歸依僧

求聲聞功德而不證解脫者知是僧持戒具足禪定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三明六通心得自在有大威德捨世間樂出魔境界利譽稱樂不以為喜衰毀譏苦不以為憂常行六捨得八解脫隨佛所教有行道者有解脫者行一道者破二種煩惱善知三界善通四諦善除五蓋安住六和敬法具足七不退法八大人覺捨離九結得聲聞十種力成就如是諸功德[4]名為佛弟子

眾求如是功德不求其解脫何以故

深心信樂佛無礙[5]解故是名歸依僧

復次若聞章句文字法即得念實相法名為歸命法

若見聲聞僧即念發菩提心諸菩薩眾是名歸依僧

見佛形像即念真佛[6]故歸依佛

問曰

云何名為念真佛

答曰

如《無盡意菩薩經》中說念佛三昧義

念真佛者不以色不以相不以生不以[7]不以家不以過去未來現在不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以見聞覺知不以心意識不以戲論行不以生滅住不以取捨不以憶念分別不以法相不以自相不以一相不以異相不以心緣數不以內外不以取相覺觀不以入出不以形色相貌不以所行威儀不以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不以十力四無所畏諸[8]佛法

如實念佛者無量不可思議無行無知無我我所無憶無念不分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無形無礙無發無住無非住不住色不住受想行識不住眼色不住眼識不住耳聲不住耳識不住鼻香不住鼻識不住舌味不住舌識不住身觸不住身識不住意法不住意識不住一切諸緣不起一切諸相不生一切動念憶想分別等不生見聞覺知隨行一切正解脫相心不相續滅諸分別破諸愛恚壞諸因相除斷先際後際中際究暢明了無有彼此無動故無喜不受味故無樂本相寂滅故無熱心無所營故解脫相無色故無身不受故無受無想故無結無行故無為無知故無識無取故[9]無行不捨故非不行無處故無住空故無來不生故無去一切憶念心心數法及餘諸法不貪不著不取不受不然不滅先來不生無有生相攝在法性過眼色虛空道如是相名為真念佛

又念法者佛法是善說得今世報無有定時可得觀察善將至道智者內知初中後善言善義善淳善無雜具足清淨能斷貪欲能斷瞋恚能斷愚癡能除慢心能除諸見能除疑悔能除憍貴能除諸渴破所歸趣斷相續道盡愛離欲寂滅涅槃如是相名為念法

以空無相無願不生不滅畢竟寂滅無比無示如念佛義中說

又念法有三種

從佛法是善說至具足清淨名為道能斷貪欲至寂滅涅槃名為涅槃空等至無比無示名為法體

又念僧者如先說僧功德

念是三寶得決定心

以如是念求於佛道而行布施是名歸依佛

為守護法而行布施是名歸依法

以是布施起迴向心成佛道時攝菩薩聲聞僧是名歸依僧

五戒品第十五

如是在家菩薩能修善人業遠離惡人業

如說

修起善人業  如法集財用
堪則為重任  不堪則不受

善人業者略說善人業自住善利亦能利人惡人業者自陷衰惱令人衰惱

如法集財用者不殺不盜不誑欺人以力集財如法用之供養三寶濟恤老病等

堪受能行者則為重任不堪行者則不受若菩薩於今世事及後世事若自利若利他如先所說必能成立若知不堪行者此則不受

復次——

世法無憂喜  能捨於自利
常勤行他利  深知恩倍報

世間法者於此法中心無憂喜

捨自利勤行他利者菩薩乃至未曾知識無因[1]緣者[2]行善行捨置自利助成彼善

問曰

捨自利勤行他利此事不然如佛說「雖大利人不應自捨己利

如說「捨一人以成一家捨一家[3]成一聚落捨一聚落成一國土捨一國土以成己身捨己身以為正法

先自成己利  然後乃利人
捨己利利人  後則生憂悔
捨自利利人  自謂為智慧
此於世間中  最為第一癡

答曰

於世間中為他求利猶稱為善以為堅心況菩薩所行出過世間若利他者即是自利如說

菩薩於他事  心意不劣弱
發菩提心者  他利即自利

此義〈初品〉中已廣說是故汝語不然

深知恩倍報者若人於菩薩所作好事應當厚報又深知其恩此是善人相

復次——

貧者施以財  畏者施無畏
如是等功德  乃至於堅牢

施貧以財者有人先世不種福德今無方便資生儉少如是之人隨力給恤

施無畏者於種種諸怖畏若怨賊怖畏飢餓怖畏水火寒熱等菩薩於此眾怖畏中教喻諸人安隱歡悅[4]令無怖畏

如是功德最堅牢最在後者於諸憂者為除其憂

於無力者而行忍辱離慢大慢等

於諸所尊深加恭敬

於多聞者常行親近於智慧者諮問善惡自於所行常行正見

於諸眾生不諂不曲不作假愛求善無厭多聞無量諸所施作堅心成就常與善人而共從事於惡人中生大悲心

於善知識非善知識皆作堅固善知識[5]等心眾生不悋要法如所聞者為人演說諸所聞法得其趣味

於諸五欲戲樂事中生無常想於妻子所生地獄想於資生物所生疲苦想於產業事生憂惱想於諸所求破善根想於居家中生牢獄想親族知識生獄卒想

日夜思量得何利想——於不牢身得牢身想於不堅財生堅財想

復次——

在家法五戒  心應[6]堅牢住

在家菩薩以三自歸行上諸功德應堅住五戒五戒是總在家之法

應離殺心慈愍眾生

知自止足不貪他物乃至一草非與不取

離於邪婬厭惡房內防遠外色目不邪視常觀惡露生厭離想了知五欲究竟皆苦若念妻欲亦應除捨常觀不淨心懷怖畏結使所逼離欲不著常知世間為苦無我應發是願「我於何時心中當得不生欲想況復身行

遠離妄語樂行實語不欺於人心口相應有念安慧如見知而為人說以法自處乃至失命言不詭異

酒是放逸眾惡之[7]常應遠離不過於口不狂亂不迷醉不輕躁不驚怖不無羞不戲調常能一心籌量好醜

是菩薩或時樂捨一切而作是念「須食與食須飲與飲」若以酒施應生是念「今是行檀波羅蜜時隨所須與後當方便教使離酒得念智慧令不放逸何以故檀波羅蜜法悉滿人願」在家菩薩以酒施者是則無罪

以是五戒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護持五戒如護重寶如自護[8]身命

問曰

是菩薩但應護持五戒不護持諸餘善業耶

答曰

菩薩應堅住  總相五戒中
餘身口意業  悉亦復應行

在家五戒已說其義受此五戒應堅牢住及餘三種善業亦應修行

復次在家菩薩所應行法

隨應利眾生  說法而教化

是菩薩於諸眾生隨有所乏皆能施與若在國土城郭聚落林間樹下是中眾生隨所利益說法教化所謂不信者為說信法不恭敬者為說禮節為少聞者說多聞法為慳貪者說布施法為瞋恚者說和忍法為懈怠者說精進法為亂意者說正念處為愚癡者解說智慧

復次——

隨諸所乏者  皆亦應給足

諸眾生有所乏少皆應給足有人雖富猶有不足乃至國王亦應有所[1][2]是故先雖說「貧窮者施財」今更說「隨所乏少而給足之」

復次——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3]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4]罪難除應還作是念「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

如大醫王以小因緣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5]憐愍[6]作方便加心療治

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恥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7]於種種諂曲重惡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8]王不責之[9]

[10]知家過患品第十六

菩薩如是學應知家過惡何以故若知過惡或捨家入道又化餘人令知家過出家入道

問曰

家過云何

答曰

如《經》中說「佛告郁[A1]伽羅

「家是破諸善根

「家是深棘刺林難得自出

「家是壞清白法

「家是諸惡覺觀住處

「家是弊惡不調凡夫住處

「家是一切不善所行住處

「家是惡人所聚會處

「家是貪欲瞋恚愚癡住處

「家是一切苦惱住處

「家是消盡先世諸善根處

「凡夫住此家中不應作而作不應說而說不應行而行

「在此中住輕慢父母及諸師長不敬諸尊福田沙門婆羅門

「家是貪愛憂悲苦惱眾[11]患因緣

「家是惡口罵詈苦切[12]繫縛[13]考掠割截之所住處

「未種善根不種已種能壞

「能令凡夫在此貪欲因緣而墮惡道瞋恚因緣愚癡因緣而墮惡道怖畏因緣而墮惡道

「家是不持戒品捨離定品不觀慧品不得解脫品不生解脫知見品

「於此家中生父母愛兄弟妻子眷屬車馬增長貪求無有厭足

「家是難滿如海吞流

「家是無足如火焚薪

「家是無[14]覺觀相續如空中風

「家是後有惡如美食有毒

「家是苦性如怨詐親

「家是障礙能妨聖道

「家是鬪亂種種因緣共相違諍

「家是多瞋呵責好醜

「家是無常雖久失壞

「家是眾苦求衣食等方便守護

「家是[15]多疑處猶如怨賊

「家是無我顛倒貪著假名為有

「家是[16]技人雖以種種文飾莊嚴現為貴人須臾不久莊嚴還作貧賤

「家是變異會必離散

「家如幻假借和合無有實事

「家如夢一切富貴久則還失

「家如朝露須臾滅失

「家如蜜渧其味甚少

「家如棘[17]受五欲味惡刺傷人

「家是[18]𭉨不善覺觀常唼食人

「家污淨命多行欺誑

「家是憂愁心多濁亂

「家是眾共[19]惡親所壞

「家是多病多諸錯謬

「如是長者在家菩薩應當如是善知家過

復次——

菩薩應當知  在家之過惡
親近於布施  持戒好喜
若見諸乞人  應生五三想

在家菩薩應如是知家過患當行布施持戒

布施名捨貪心持戒名身口業清淨名善攝諸根好喜名同[20]心歡樂五三想名見乞兒應生五三想

初三者善知識想轉身大富想[1]裨助菩提想

又有三想折伏慳貪想捨一切想貪求一切智慧想

又有三想隨如來教想不求果報想降伏魔想

又有三想[A2]見來求者生眷屬想不捨攝法想捨邪受想

又有三想離欲想修慈想無癡想

今當解第五「三想」

菩薩因來求者令三毒折薄捨所施物生離欲想

於求者與樂因緣故瞋恨心薄名修慈想

是布施迴向無上道則癡心薄是名不癡想

餘想義應如是知

復次——

菩薩因求者  具六波羅蜜
以是因緣故  見求應大喜

六波羅蜜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因求者能得具足以是利故菩薩遙見求者心大歡喜作是念行福田自然而至我因此人得具足六波羅蜜

所以者何

若於所施物心不貪惜是名檀波羅蜜

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施與是名尸羅波羅蜜

若不瞋乞者是名羼提波羅蜜

當行施時不慮空匱心不退沒是名毘梨耶波羅蜜

若與乞者若自與時心定不悔是名禪波羅蜜

以不得一切法而行布施不求果報如賢聖無所著以是布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般若波羅蜜

復次——

所施物果報  種種皆能知
慳惜在家者  亦知種種過

[2]所施物所獲功德利物慳惜在家所有過惡——菩薩於此皆悉了知

問曰

若施得何功德若惜在家有何過咎

答曰

菩薩以真智慧如是知

施與已是我物在家者非我物

物施已則堅牢在家者不堅牢

物施已[3]後世樂在家少時樂

物施已不憂守護在家者有守護[4]

物施已愛心薄在家者增長愛

物施已無我所在家者是我所

物施已無所屬在家者有所屬

物施已無所畏在家者多所畏

物施已助菩提道在家者助魔道

物施已無有盡在家則有盡

物施已從得樂在家從得苦

[5]施已捨煩惱在家增煩惱

施已得大富樂在家不得大富樂

施已大人業在家小人業

施已諸佛所[6]在家愚癡所讚

復次——

於妻子眷屬  及與善知識
財施及畜生  應生幻化想
一切諸行業  是則為幻師

在家菩薩於妻子等應生幻化想如幻化事但誑人[7]行業是幻主妻子等事不久則滅如《經》說「佛告諸比丘諸行如幻化誑惑愚人無有實事」當知因業故有業盡則滅是故如幻

作是念

我非彼所有  彼非我所有
彼我皆屬業  隨業因緣有
如是正思惟  不應起惡業

父母妻子[8]知識奴婢[9]客等不能為我作救作歸作趣非我非我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尚非我非我所何況父母妻子等

我亦不能為彼作救作歸作趣我亦屬業隨業所受彼亦屬業隨業所受好惡果報如是三種籌量有義趣見經說見現事

不應為父母妻子等起身意毫釐惡業

復次——

菩薩於妻所  應生三三想
亦復有三三  又復有三三

在家菩薩應生[10]三想

所謂三者妻是無常想失想壞想

又有三想是戲笑伴非後世伴是共食伴非受業果報伴是樂時伴非苦時伴

又有三想是不淨想臭穢想可厭想

又有三想是怨家想惱害想相違想

又有三想羅剎想毘舍闍鬼想醜陋想

又有三想入地獄想入畜生想入餓鬼想

又有三想重擔想減想屬畏想

又有三想非我想[11]定屬想假借想

又有三想因起身惡業想起口惡業想起意惡業想

又有三想欲覺處想瞋覺處想惱覺處想

又有三[A3]枷杻[12]鎖械相縛繫相

復有三相遮持戒相遮禪定相遮智慧相

復有三相坑相羅網相圍合相

復有三相災害相[A4]疫病相衰惱相

復有三相罪相[13]耳相災雹相

復有三相病相老相死相

復有三相魔相魔處相[14]畏相

復有三相憂愁相懊惱相啼哭相

復有三相大豺狼相[A5]摩竭魚相大猫狸相

復有三相黑毒蛇相鱣魚相奪勢力相

復有三相無救相無歸相[15]舍相

復有三相失相退相疲極相

復有三相賊相獄卒相地獄卒相

復有三相留相縛相結相

復有三相泥相流相[16]㵱相

復有三相械相鎖相[17]𥻿粘相

復有三相猛火聚相刀輪相草炬相

復有三相無利相刺棘相惡毒相

復有三相[1]陵上相覆映相貪著相

復有三相恨相鞭杖相刀矟相

復有三相忿恚相諍訟相[2]打棒相

復有三相[A6]怨憎會相離愛相鬧相

取要言之[3]以一切臭惡不淨相一切衰濁相是一切不善根相是故在家菩薩於妻子見如是相應生厭離心出家修善為善若不能出家不應於[4]妻起諸惡業

復次——

若於子偏愛  即以智力捨
因子行平等  普慈諸眾生

在家菩薩若自知於子愛心偏多即以智力思惟捨離智力者應如是念「菩薩平等心乃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高下心者則無菩提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一相無相得不從別異相得我今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於子所愛心偏多即有高下不名平等即是別相非是一相若如是者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為甚遠是故我不應於子偏生愛心

爾時於子應生三相

於我為賊——佛說等慈破令不等愛心偏多故二為賊害

因是子故破諸善根遮正智命

我因是子逆道中行不行順道

即時因子於諸眾生等行慈心

應作是念

「子從餘處來我亦從餘處來子至異處我去異處我不知彼去處彼不知我去處彼不知我來處我不知彼來處是子非我所有何為無故橫生愛縛」如說

彼我不相知  所來所去處
彼我云何親  而生我所心

復次無始生死中一切眾生曾為我子我亦曾為彼子有為法中無有決定此是我子彼是他子何以故眾生於六道中[A7]輪轉互為父子如說

無明蔽慧眼  數數生死中
往來多所作  更互為父子
貪著世間樂  不知有勝事
怨數為知識  知識數為怨

是故我方便莫生憎愛心何以故若有善知識常種種求利益若有怨賊常種種生無益相有此憎愛心則不得通達諸法平等想心高下者死後生邪處正行者生正行處是故我不應行邪行

於眾生行平等當得平等薩婆若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七

[5]

校注

[0053004] 不分卷【宋】【元】【明】【宮】 [0053005] 異【大】*黑【宋】【元】【明】【宮】* [0053006] 處【大】處中【宋】【元】【明】【宮】 [0053007] 善【大】義【宋】【元】【明】【宮】 [0053008] 財施法【CB】【麗-CB】財法【大】法施財【宋】【元】【明】【宮】 [0053009] 慧【大】智慧【宋】【元】【明】【宮】 [0054001] 為【大】惑【宋】【元】【宮】 [0054002] 鉢油【大】油鉢【宋】【元】【明】【宮】 [0054003] 達【大】利【宋】【元】【明】【宮】 [0054004] 人【大】者【宋】【元】【明】【宮】 [0054005] 惟心【大】唯以【宋】【元】【明】雖異【宮】 [0054006] 三【大】二【宮】 [0054007] 所【大】依【明】 [0054008] 捨【大】離【宋】【元】【明】【宮】 [0054009] 謂【大】諸【宋】【元】【明】【宮】 [0054010] 受【大】愛【宋】【元】【明】【宮】 [0055001] 四【大】依【宋】【元】【明】【宮】 [0055002] 是【大】一【宮】 [0055003] 者【大】〔-〕【宋】【元】【明】【宮】 [0055004] 者【大】僧者【宋】【元】【明】【宮】 [0055005] 解【大】解脫【宋】【元】【明】【宮】 [0055006] 故【大】名【宋】【元】【明】【宮】 [0055007] 性【大】姓【宋】【元】【明】【宮】 [0055008] 佛【大】〔-〕【宋】【元】【明】【宮】 [0055009] 無【大】不【宋】【元】【明】【宮】 [0056001] 緣【大】無緣【宋】【元】【明】【宮】 [0056002] 行【大】作【宋】【元】【明】【宮】 [0056003] 成【大】以成【宋】【元】【明】【宮】 [0056004] 令【大】今【明】 [0056005] 想【大】相【宋】【元】【明】【宮】 [0056006] 堅牢【大】牢堅【宮】 [0056007] 門【大】本【宋】【元】【明】【宮】 [0056008] 身【大】〔-〕【宋】【元】【明】【宮】 [0057001] 乏【大】〔-〕【宮】 [0057002] 少【大】〔-〕【宋】【元】【明】 [0057003] 勉【大】免【宋】【元】【宮】 [0057004] 罪【大】非【宋】【元】 [0057005] 憐【大】慈【宋】【元】【明】【宮】 [0057006] 作【大】於【宋】【元】【明】【宮】 [0057007] 者【大】〔-〕【宋】【元】【明】【宮】 [0057008] 故【大】故是以【宋】【元】【明】【宮】 [0057009] 卷第六終【宋】【元】【明】【宮】 [0057010] 卷第七首【宋】【元】【明】【宮】譯號同異如首卷【宋】【元】【明】【宮】 [0057011] 患【大】愚【元】 [0057012] 杖【大】仗【宋】【元】【明】【宮】 [0057013] 考【大】栲【明】 [0057014] 息【大】想【宋】【元】明註曰息南藏作想 [0057015] 多【大】〔-〕【宮】 [0057016] 技【大】伎【宋】【元】假【宮】 [0057017] 明註曰叢南藏作業 [0057018]𭉨【大】𭪿【宋】【元】𭪿【明】【宮】 [0057019] 惡【大】怨【宋】【元】【明】【宮】 [0057020] 心歡樂【大】止歡喜【宋】【元】【明】【宮】 [0058001] 裨【大】埤【宋】【元】【明】【宮】 [0058002] 所施物【大】物施所【宋】【元】【明】物施【宮】 [0058003] 後【大】復【宋】【元】 [0058004] 苦【大】若【宋】【元】【明】【宮】 [0058005] 施【大】捨【宋】【元】【明】【宮】 [0058006] 歎【大】歡【明】 [0058007] 目【大】自【元】【明】【宮】 [0058008] 里【大】理【宋】【元】【宮】 [0058009] 客【大】僕【明】 [0058010] 三【大】諸三【宋】【元】【明】【宮】 [0058011] 定【大】乏【宮】 [0058012] 相【大】*想【宋】【元】【明】【宮】* [0058013] 耳【大】身【宋】【元】【明】【宮】 [0058014] 畏【大】相畏【宋】【元】【明】【宮】 [0058015] 舍【大】捨【宋】【元】【明】【宮】 [0058016] 㵱【大】漂【宋】【元】【明】【宮】 [0058017] 𥻿粘【大】黐黏【宮】 [0059001] 陵【大】凌【宋】【元】【明】【宮】 [0059002] 打【大】持【元】【明】 [0059003] 以【大】〔-〕【宋】【元】【明】【宮】 [0059004] 妻【大】此【宋】【元】【宮】 [0059005] 不分卷【宋】【元】【明】【宮】
[A1] 伽【CB】【麗-CB】迦【大】(cf. K16n0584_p0720b24)
[A2] 見【大】【磧-CB】[-]【麗-CB】
[A3] 相【CB】【麗-CB】想【大】(cf. K16n0584_p0722b11)
[A4] 疫【CB】【麗-CB】疾【大】(cf. K16n0584_p0722b14)
[A5] 摩【大】【磧-CB】魔【麗-CB】
[A6] 怨【大】【磧-CB】[-]【麗-CB】
[A7] 輪轉【CB】【麗-CB】轉輪【大】(cf. K16n0584_p0723a17)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