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十住毘婆沙論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六

[2]分別功德品第十一

問曰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應云何作[3]於晝夜中幾時行

答曰

以右膝著地  偏袒於右肩
合掌恭敬心  晝夜各三時

以恭敬相故右膝著地偏袒右肩合掌是事應初夜一時禮一切佛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中夜後夜皆亦如是於日初分日中分日後分亦如是一日一夜合為六時一心念諸佛如現在前

問曰

作是行已得何果報

答曰

若於一時行  福德有形者
恒河沙世界  乃自不容受

若於一時中行此事者所得福德若有形[4]恒河沙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三千大千世界所不容受

如《三[5]支經》〈除罪業品〉中說「佛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諸佛若復有人勸請諸佛轉法輪此福為勝

[6]佛於《般若波羅蜜》〈隨喜迴向品〉中說「善哉善哉須菩提汝能[7]作佛事與諸菩薩說迴向法若菩薩作是念『如諸佛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何因緣故有我亦如是隨佛所知所見迴向』是人得福多

「譬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皆成就十善道菩薩迴向福德最上最妙最勝無比無等無等等

「須菩提置是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成就十善道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得四禪其福比此亦復最上最妙最勝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亦如是如法迴向福德最上最妙最勝

「須菩提置此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作辟支佛若有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其一菩薩以取相心供養是諸眾生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於恒河沙等劫以一切樂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一菩薩皆亦如是須菩提於意云何是諸菩薩以此因緣得福多不

「甚多世尊如是福德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是福德有形恒河沙等世界所不能受

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須菩提是菩薩為般若波羅蜜守護以善根隨法性迴向所得福德先諸菩薩取相布施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萬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先諸菩薩取相分別布施皆是有量有數

又《般若波羅蜜》〈迴向品〉中說佛告淨居天子「置此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餘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一一菩薩以取相心供養是諸眾生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隨意供養於恒河沙等劫

「諸天子若是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餘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皆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一菩薩供養是諸菩薩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於恒河沙等劫是布施取相分別如是諸菩薩各於恒河沙等劫供養是諸菩薩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隨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皆是取相布施

「若菩薩為般若波羅蜜所護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及聲聞五品及諸凡[1]夫人於中種善根已種今種當種盡和合稱量使無遺餘最上最妙最勝無等無等等不可思議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念『我是福德能至佛道』是福德於先取相福德百分不及一[2]萬分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諸菩薩取相分別布施故

「復有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身行善業口行善業意行善業

「復有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人於恒河沙等劫惡口罵詈皆能忍受

「於恒河沙等劫身心精進除諸懈怠攝心禪定無諸亂想而皆取相不如菩薩如法性迴向其福為勝

是故如汝先說「作如是事得何等利」者得如是大福德聚是故若人欲得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福德聚者應行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不惜身命利養名聞於晝夜中常應勤行

問曰

汝但說勸請隨喜迴向中福德何故不說懺悔中福德耶

答曰

於諸福德中懺悔福德最大除業障罪故得善行菩薩道行勸請隨喜迴向與空無相無願和合無異

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如佛說

「若人欲於婆羅門大姓中生剎利大姓中生居士大家中生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

「若有人欲生四天王天上忉利天上夜摩天上兜率陀天上化樂天上他化自在天上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

「若人欲生梵世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是人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

「若人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亦應如是懺悔罪業

「若人欲得三明六神通聲聞道中自在力盡聲聞功德彼岸亦應如是懺悔罪業

「若人欲得辟支佛道亦應如是懺悔罪業

「若人欲得一切智慧不可思議智慧無礙智慧無上智慧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

是故當知懺悔有大果報

問曰

汝言「懺悔除業障罪」

餘經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報」

又《阿毘曇》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

「實法如金剛  業力將無勝
今我已得道  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

「大海諸[3]名山  丘陵樹林木
地水火風等  日月諸星宿
若至劫燒時  皆盡無有餘
業於無量劫  常在而不失
汝遇具相者  一切智人師
先所造罪業  已償其果報
今雖得值佛  垢盡證聖果
以餘因緣故  木刺猶在身

是故不應言懺悔除[4]業罪

答曰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5]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

又《如來智印經》中說「佛告彌勒諸菩薩深心愛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有罪應在惡道受報是罪輕微後世受惡形或多疾病無有威德生下賤家貧窮家邪見家邪業自活家生違意處多憂愁處國土破壞聚落破壞居家破壞所愛破壞不遇善知識常不聞法不得利養若得麁弊常不自供能令下賤之所信敬於諸大人不得信敬修集諸福時多有障礙不得成就諸根闇鈍習禪意亂不得無漏覺意功德不知經法隨宜所趣乃至惡夢償惡道報

又佛說「人有小罪今世可受報是罪轉多便墮地獄

「云何是人今世小罪轉多而墮地獄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無有大意是人小罪便墮地獄

「云何是人有罪今世應受報罪不增長不入地獄有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有大志意[A1]不拘[6]如是人有罪不復增長今世現受譬如人以小器盛水著一升鹽則不可飲若復有人以一升鹽投於大[1]尚不覺鹽味[2]況叵飲何以故水多鹽少故罪亦如是

偈說

升鹽投大海  其味無有異
若投小器水  鹹苦不可飲
如人大積福  而有少罪惡
不墮於惡道  餘緣而輕受
又人薄福德  而有少罪惡
心志狹小故  罪令墮惡道
若人火勢弱  食少難消食
此人雖不死  其身受大苦
若人身勢強  食少難消食
此人終不死  但受輕微苦
善福慧[3]火弱  而有少惡罪
是罪無救者  能令墮地獄
[4]有大福德者  雖有罪惡事
不令墮地獄  現身而輕受
譬如鴦崛魔  多殺於人眾
又欲害母佛  得阿羅漢道

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又如人毒蛇生時雨血後漸長大意欲殺人眼看即死若以氣噓亦死是故時人號為氣噓是人命終時舍利弗往至其所心中瞋恚眼看不死噓亦不死舍利弗身色方更光顯心即清淨上下七觀以是因緣命終之後七反生天上七反生人中於後人壽四萬歲時當得辟支佛道身黃金色時人謂是金聚來欲斫取即命終涅槃

又如阿輸伽王以兵伏閻浮提殺萬八千宮人先世施佛土故[5]起八萬塔常於大阿羅漢所聽受經法後得須陀洹道即人身輕償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

是故汝先難「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

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分別布施品第十二

菩薩能行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福德力轉增  心亦益柔軟
即信佛功德  及菩薩大行

是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力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

復次——

苦惱諸眾生  無是深淨法
於此生愍傷  而發深悲心

[6]菩薩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但以諸邪見受種種苦惱故深生悲心

念是諸眾生  沒在苦惱泥
我當救拔之  令在安隱處

是菩薩得悲心已作是念「是諸眾生常為貪癡所病以身心受諸苦惱我當拔濟使離身心苦惱深[7]畢竟無生死患得住安隱涅槃樂處

是故於此苦惱眾生生深悲心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

若菩薩如是  深隨慈悲心
斷所有貪惜  為施勤精進

菩薩是求佛道度苦惱眾生念者

名隨順慈悲不隨餘心

深慈名遍諸眾生念徹骨髓

所有名一切內外所有金銀珍寶國城妻子等

名欲得無厭

名愛著不欲與他斷名離此[8]三惡

如是則開檀波羅蜜門是故常應一心勤行無令放逸

何以故菩薩作是念「我今隨所能作利益眾生發堅固施心

所有一切物  有命若無命
轉輪天王位  無求而不與
乃至於男女  族姓好妻妾
年少甚端嚴  巧便能事人
恭順心柔和  愛念情甚至
惜之過壽命  求者皆能與
乃至身血肉  骨髓及手足
頭目耳鼻等  及身皆能與

是菩薩定心布施凡所[9]有外物若有命若無命無有乞而不與

「無命物」者珍寶乃至轉輪聖王位天王位

「有命物」者[10]好家年少妻妾端嚴柔和恭敬善順愛惜之至過於身命而能施人如一切施菩薩所有外物及妻子等皆能施與

是菩薩乃至自身肉手足耳鼻割肉出骨破骨出髓如薩陀波崙或舉身施與一切所愛無過身者亦能施與如薩和檀如菩薩為[11]以身施與仙人如尸毘王以身代鴿

問曰

是菩薩為分別知布施及布施果報[1]能以難事施為但以慈悲心所發故施

答曰

如是布施者  則得如是報
內以支節等  并及諸外物

內物名頭足等

外物名妻子銀寶物等

是菩薩如實知施是得是報各各分別又信諸經所說或以天眼得知

問曰

汝先說知以身支節布施及外物布施所得果報今可說所得果報

答曰

《寶頂經》中〈無盡意菩薩第三十品〉檀波羅蜜義中說「菩薩立願須食者施食令我得五事報一者得壽命二者[2]三者得樂四者得力五者得色

「須漿與漿者先於人中得香美飲後得除諸煩惱渴愛

「須乘與乘則得隨意樂報成就四如意足後得三乘道

「須衣與衣則得慚愧衣報

「須燈明與燈明則得佛眼光明

「須伎樂與伎樂則得具足天耳

「須末香塗香與末香塗香則得身無臭穢

「須汁與汁則得味味相報

「須房舍與房舍則得與一切眾生作歸依救護

「施資生之具者則得助菩提功德

「施醫藥者則得無[3]常樂安隱

「施奴婢者則得自在隨意具足智慧

「施金珊瑚[4]車𤦲馬腦者則得具足三十二相

「施種種雜物莊嚴[5]則得八十隨形好

「施象馬車者則得具足大乘

「施園林者則得具足禪定樂

「施男女者得所[6]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施倉穀寶藏者則得具足法藏

「施以一國土一閻浮提四天下王位者則得道場自在法王

「施諸戲樂具者則得法樂

「以足施者則得法足能到道場

「以手施者則得寶手

「能施一切以耳鼻施者則得具足身體

「以眼施者則得具足無閡法眼

「以頭施者則得三界特尊一切智慧

「以血肉施者令諸眾生得堅固行

「以髓施者得金剛身無能壞者

「如是開施門果報餘施果報亦應知

「以臥具施者得三乘安隱解脫

[7]床以坐處施者則得菩提樹下道場不可壞處

「以妻施者為得法喜娛樂故

「以道施者為生死失道眾生得入正道故

「以筏施者為得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故

「以骨施者為得戒堅[8]解脫堅解脫知見堅眾生堅故

「以眷屬施者為得成就無量無邊阿僧祇福[A2]天人眷屬同心清淨不可沮壞故

「以善哉施者為得說法時天龍夜叉乾闥婆沙門婆羅門歡喜稱讚故

「以經卷施者為得九部經[9]久住無量時故

「以法施者為得通達一切法故集一切功德故

「是菩薩如是樂行布施知布施清淨知布施果報所得多少

是故

非法財施等  乃至智呵施
無有如是施  但合空等施

非法者惡行所得財

財名資生之物取要言之以惡業得財物施

菩薩[10]知是布施不清淨故如是等諸餘非法施乃至智所呵施不為此事菩薩行布施唯與空智慧等種種功德和合

問曰

所說非法得財施等及空智慧等和合施此二施應廣分別

答曰

是二施〈無盡意菩薩會品〉中「檀波羅蜜」中說

初分別布施功德所謂

諸菩薩無非法求財施無熱惱眾生施無恐畏施

無著故施無請而不施無不如所許施

無悋好以不好施無不深心施無諂曲施

無假偽施無損果施無邪心施

無癡心施無雜心施無不信解[11]脫施

無疲厭施無親附施無以承望己施

無求福田者施無輕一切眾生非福田者施

無持戒毀戒高下心施無求名聞施無自高心施

無卑他施無懊惜施無悔心施

無急喚故施無惡賤施無自然法施

無求果報施無瞋恚施無令人渴乏施

無惱求者施無輕弄彼施無欺誑施

[12]䫌面施無擲與施無不一心施

無不自手施無不常施無休息施

無斷絕施無競勝施無輕少物施

[13]請隨自恣而以輕物施無不稱力施

無非福田施無於少物劣弱心施無恃多物憍心施

無邪行施無樂受生施無恃色族富貴施

無求生四王梵天上施

無求聲聞辟支佛乘施

無求國王王子施無限一世施無厭足施

無不迴向薩婆若施無不淨施無非時施

無刀毒施無惱弄眾生施無智者所呵施

如是開示施門餘不淨施亦應當知所謂

諸菩薩無應棄物施無憎惡涅槃施無豐饒易得物施

[14]量恩施無報恩施無求反報施

無求守護施無求吉施無慢心施

無家法施無因得即施無不終身施

無垢心施無遊戲施無以善知識故施

無輕施無遊逸施無因失施

無以讚己故施無以呵罵故施無以[1]祝願故施

無以稱希有事故施無以明己信故施無以畏故施

無誑施無求眷屬施無不唱導施

無引眾施無不信施無無因緣施

無隨意施無現奇特施無自稱讚施

無不隨所求施無為伏彼施[2]無不愛施

無不任用物施無不恭敬施無下施

無以怪相故施無抑挫施無挾勢得物施

無不清淨心施無疑心施無破求者心施

無禁忌物施無分別施無以酒施

無以兵[3]杖施無奪彼物施無令人生疑心施

無以親近故施無說彼過咎施無隨所愛施

無瞋施無癡施無戲論施

無不為菩提施

問曰

非法求財施乃至不為菩提施菩薩為有為無

若盡無者則有過咎不求福田於眾生無差別心亦無知恩報恩亦無家法國法施若有者何以皆言無

答曰

是非法得財施乃至不為菩提施菩薩不必盡無或時有是布施檀波羅蜜所不攝不能具足檀波羅蜜故言無

空等功德和合施者如《無盡意菩薩經》〈檀波羅蜜品〉中說

菩薩布施與空心合故不盡是施無相修故不盡是施無願守護故不盡是施善根所攝故不盡是施隨解脫相故不盡是施能破一切魔故不盡是施不[4]雜煩惱故不盡是施得轉勝利故不盡是施決定心故不盡是施集助菩提法故不盡是施正迴向故不盡是施得道場解脫果故不盡是施無邊故不盡是施不可盡故不盡是施不斷故不盡是施廣大故不盡是施不可壞故不盡是施不可勝故不盡是施至一切智慧故不盡是施斷非法求財施等垢成就空等諸功德故不盡

非法求財施等是施垢施與垢合是不淨施與空等功德合是淨

復次是施淨不淨今當更說

《經》說施有四種

有施於施者是淨不於受者淨

有施於受者是淨不於施者淨

有施於施者淨亦於受者淨

有施不於施者淨亦不於受者淨

若施者成就善身意業受者成就惡身意業是名於施者淨不於受者淨

若施者成就惡身意業受者成就善身意業是名於受者淨不於施者淨

若施者成就善身意業受者亦成就善身意業是名於施者淨於受者亦淨

若施者成就不善身意業受者亦成就不善身意業是名不於施者淨亦不於受者淨

貪欲瞋恚愚癡若斷若不斷亦應如是分別

復次四種布施中有淨不淨

從施者淨從受者淨共淨是名淨

不從施者淨不從受者淨不共淨是名不淨

是中施者有功德故從施者施得淨以受者有功德故從受[5]者施得淨以施者受者有功德故從施者受者施得淨

施者有罪故從施者施不淨受者有罪故從受者施不淨施者[6]受者有罪故從施者受者施不淨施者功德受者功德施者罪受者罪[7]先已說

問曰

汝說此四種施中菩薩[8]應行何施

答曰

四種布施中  行二種淨施
不求於名利  及以求果報

是布施有四種三淨三不淨不淨盡不行

淨中[9]行二淨一者施者淨不於受者淨二者共淨於此二[10]淨施中應常精進

何以故是菩薩不期果報故若期果報者則求受者清淨

「淨」[11]施者受者功德莊嚴其心清淨

「不淨」名施者有慳惜心如佛說「慳為施垢」餘煩惱雖為不淨慳最為重

問曰

若菩薩於施者淨及共[12]應勤行此二施慳為施者垢亦是施大垢若菩薩未離欲未能斷慳云何能行此[13]二淨施

答曰

若物能起慳  則不畜此物

菩薩若於有命無命物知生慳心者則不畜此物是故有所施皆無悋惜

問曰

外物可不畜身當云何

答曰

常為利眾生  解身如藥樹

為利益眾生故信解身如藥樹如藥樹眾生有用實等各得差病隨意而取無有遮護菩薩亦如是為利眾生故能自捨身作是念「若眾生取我頭[14][15]髓等隨其所須皆能與之或舉身盡施」如是降伏其心修集善根為方便所護行檀波羅蜜[16]

[17]總相別相施  皆悉能迴向

是菩薩能以二種[18]淨施能知二種迴向一為總相二為別相

總相迴向者有所施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別相施者如布施果報中說

復次總相迴向者為安樂利益一切眾生

別相迴向者無信眾生令得信故破戒者得持戒故少聞者得多聞故懈怠者得精進故散亂心者得禪定故愚癡眾生得智慧故慳者得捨心故如是等種種別相

復次總相迴向者以六波羅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別相迴向者施外物時願諸眾生得大最樂支節布施時願諸眾生具足佛身

問曰

布施有幾種迴向幾種不迴向

答曰

一為淨[1]四迴向[2]三種不迴向

[3]一菩薩布施為清淨四事故迴向

三種不迴向不為得王故迴向不為得欲樂故迴向不為得聲聞辟支佛地故迴向

不為得王故迴向者遮王則并遮一切貴人力勢自在者

不為得欲樂迴向者除上貴人餘受富樂五欲自娛者

不為得聲聞辟支佛迴向者遮因小乘入無餘涅槃令得安住大乘久後乃[4]入無餘涅槃

為四淨迴向者

菩薩所施為清淨佛土故迴向

為清淨[5]菩薩故迴向

為清淨教化眾生故迴向

為淨薩婆若故迴向

菩薩應如是方便迴向無令布施損減使得勢力

問曰

以何法令布施損減以何法令布施增益

答曰

若施不迴向  亦無有方便
求生於下處  親近惡知識
如是布施者  是則為損減

若布施

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逐世間樂故

求生下處

無有方便能出布施禪定果報自在所生

親近障閡大乘知識

以是四法則布施損減

離四施得增  又應三心施
菩薩順佛語  亦不求果報

離此四法布施則得增益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方便迴向求法王處親近善知識

又應以三法心而行布施一者憐愍一切眾生故以菩提心行施二者不遠佛法而行布施三者不求果報而行布施

復次——

[6]
為得三法故  而行於布施
為欲求二法  應當行布施

菩薩為得三法故行布施一者佛法二者說法三者令諸眾生住無上樂

又欲求二法行布施者一者大富二者具足檀波羅蜜何以故

若菩薩大富則離貧苦不取他財不求息利無有債主不憂償債多財富足能自衣食有能惠施利益親族及善知識眷屬安樂其家豐饒常如節會心常歡悅能大施與眷屬不輕人所敬仰言皆信受眾所依附人來師仰入眾無畏常好洗浴名香塗身著好新衣具足莊嚴見諸好色聽好音聲聞諸妙香常食最上美味細觸

怨賊難壞善知識歡喜是於人身得善果報人所欽慕常稱吉善忘其醜惡雖生下賤有大人相雖無巧言成巧言者雖不多聞成多聞者雖少智慧成智慧者若先端正倍復殊勝若先大家倍復尊貴若先巧言倍復巧言若先多聞倍復多聞若先智慧倍復有智

所可坐臥貴價寶床寤寐安隱侍衛具足眾寶為舍極意遊戲其身貴重須諸經書應意即得勢位隨意親近王易諸貴[7]人所念諸醫自往常有親信消息所宜有疾輕微若病易差遠離今世後世怖畏畢竟永離不活怖畏常有救護多有人眾諸親近者自謂多福為同意者深自欣慶有少施恩得大酬報若加小惡得大殃禍族姓女人少年端正具足莊嚴自求給侍諸有諧利悉來歸己若作惡事[8]輒輕微少有施作即獲大利多善知識怨憎轉少毒藥放逸惡人如是等事不得妄近諸愛敬事皆悉歸趣

若獲利時眾人代喜若有衰惱人皆憂戚眾共示導競以善[9]令遠非法安住善法所施業大見莫不歡若與同心則以為足不期世間富貴榮利假使居位人思匡助除其衰惱見他富貴無所悕尚人詠其德不揚其過[10]雖小人名得大人號無不足色視他顏貌不作矯異

若作婆羅門於天寺中大獲果報[11]讀諸經書得其實利得而能施

若是剎利所習成就善射音聲善能貫練治世典籍能得果報

若是[12]毘舍播[13]殖如意若是商[14]估能獲其利

若是首陀羅所作事業多得如意

問曰

汝先說菩薩不以求果報心施又復不為豪貴故施而今說求大富故布施是語得無自相違[15]

答曰

不相違也若自為身求富受樂是故說不應求富今說求富但為利益眾生是故說為欲大施故求富不為身已求富受樂是則果中說因若菩薩不得[1]大富雖信樂布施無財可與是故汝不應作難

復次斷二法故應行布施何等為二一者二者此二法最為施垢

又得二法故行布施所謂盡智無生智

又增益三種慧一者自利慧二者本慧三者多聞慧

有人言增長二法故應行施

略說菩薩應行四種施攝一切善法一者等心施二者無對施三者迴向菩提施四者具足善寂滅心施

菩薩如是具[2]足檀波羅蜜故勤行財施[3]

十住毘婆沙論[A3]卷第六


校注

[0047002] 不分卷【宋】【元】【明】【宮】 [0047003] 於【大】〔-〕【宋】【元】【明】【宮】 [0047004] 者【大】〔-〕【宋】【元】【明】【宮】 [0047005] 支【大】友【宮】 [0047006] 佛【大】〔-〕【宋】【元】【明】【宮】 [0047007] 作【大】為【宋】【元】【明】【宮】 [0048001] 夫【大】〔-〕【宋】【元】【明】【宮】 [0048002] 分萬分【大】萬分萬【宋】【元】【明】【宮】 [0048003] 名【大】石【宋】【元】【明】【宮】 [0048004] 業【大】〔-〕【宮】 [0048005] 報果【大】果報【宋】【元】【明】【宮】 [0048006] 閡【大】下同礙【宋】【元】【明】【宮】下同 [0049001] 池【大】海【宋】【元】【明】 [0049002] 況【大】海【宋】【元】至【宮】 [0049003] 火【大】大【宋】【元】【明】【宮】 [0049004] 有大【大】大慧【宋】【元】【明】【宮】 [0049005] 起【大】造【宋】【元】【明】【宮】 [0049006] 菩薩【大】若菩薩【宋】【元】【明】【宮】 [0049007] 埿【大】泥【宮】 [0049008] 三【大】二【宋】【元】【明】【宮】 [0049009] 有外【大】求【宋】【元】【明】【宮】 [0049010] 族【大】姓【宋】【元】【明】【宮】 [0049011] 兔【大】免【明】 [0050001] 能【大】〔-〕【宋】【元】【明】【宮】 [0050002] 膽【大】瞻【宋】【元】【明】【宮】 [0050003] 老病【大】〔-〕【宮】 [0050004] 車𤦲馬腦【大】硨磲瑪瑙【宋】【元】【明】【宮】 [0050005] 具則【大】其身【宋】【元】【明】【宮】 [0050006] 愛【大】受【宋】【元】【明】【宮】 [0050007] 床以【大】以床【宋】【元】【明】【宮】 [0050008] 堅【大】堅慧堅【元】【明】 [0050009] 久【大】文【宋】【元】【宮】 [0050010] 知是【大】如此【宋】【元】【明】【宮】 [0050011] 脫【大】〔-〕【宋】【元】【明】【宮】 [0050012] 䫌【CB】【宋】【元】【明】【宮】俾【大】 [0050013] 請【大】〔-〕【宋】【元】【明】【宮】 [0050014] 量【大】置【宋】【元】【明】【宮】 [0051001] 祝【大】呪【宋】【元】【明】【宮】 [0051002] 施【大】〔-〕【宋】【元】【明】【宮】 [0051003] 杖【大】仗【宋】【元】【明】【宮】 [0051004] 雜【大】離【宋】【元】【明】 [0051005] 者【大】者施者【宋】【元】【明】【宮】 [0051006] 受【大】有罪受【宋】【元】【明】【宮】 [0051007] 先已說【大】〔-〕【宮】 [0051008] 應【大】〔-〕【宋】【元】【明】【宮】 [0051009] 行【大】應行【宋】【元】【明】【宮】 [0051010] 淨【大】事【宮】 [0051011] 施者【大】〔-〕【宋】【元】【明】【宮】 [0051012] 淨【大】淨淨【宋】【元】【明】【宮】 [0051013] 二【大】二種【宋】【元】【明】【宮】 [0051014] 肢【大】支【宋】【元】【明】枝【宮】 [0051015] 膊【大】髆【宋】【元】【明】【宮】 [0051016] 卷第五終【宋】【元】【明】【宮】 [0051017] 總相【大】分別布施品之餘總相【宋】【元】分別布施品第十二之餘總相【明】卷第六首【宋】【元】【明】【宮】譯號同異如首卷【宋】【元】【明】【宮】 [0051018] 淨【大】〔-〕【宋】【元】【明】【宮】 [0052001] 四【大】四事【宋】【元】【明】【宮】 [0052002] 三【大】一三【宋】【元】【明】 [0052003] 一【大】〔-〕【宮】 [0052004] 入【大】得【宋】【元】【明】【宮】 [0052005] 菩薩【大】菩提【宋】【元】【明】【宮】 [0052006] (為得施)二十字【大】〔-〕【宋】【元】【明】【宮】 [0052007] 人【大】貴人【宋】【元】【明】【宮】 [0052008] 輒【大】轉【宋】【元】【明】 [0052009] 吉【大】告【宋】【元】【明】【宮】 [0052010] 雖【大】離【宋】【元】【明】【宮】 [0052011] 讀【大】讚【宋】【元】【明】【宮】 [0052012] 毘【大】田【宋】【元】【明】【宮】 [0052013] 殖【大】植【宋】【元】【明】【宮】 [0052014] 估【大】賈【宋】【元】【明】【宮】 [0052015] 背【大】〔-〕【宋】【元】【明】【宮】 [0053001] 大【大】〔-〕【宋】【元】【明】【宮】 [0053002] 足【大】〔-〕【宋】【元】【明】【宮】 [0053003] 不分卷【宋】【元】【明】【宮】
[A1] 不【CB】【麗-CB】無【大】(cf. K16n0584_p0709a02)
[A2] 德【大】【磧-CB】得【麗-CB】
[A3] 卷第【CB】第卷【大】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