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一章 淨土與念佛法門

第一節 東西二大淨土

第一項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大乘佛法的興起與淨土念佛法門有密切的關係原則的說大乘是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的在初期大乘佛法興起聲中西方阿彌陀([A1]Amitābha)佛淨土東方阿閦(Akṣobhya)佛淨土也流傳起來讚揚阿彌陀佛淨土的經典有三部可簡稱為《大(阿彌陀)經》《小(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大經》是彌陀淨土的根本經華文譯本現存有五種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二卷
吳支謙譯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四卷
後漢支婁迦讖譯
《無量壽經》
二卷
曹魏康僧鎧譯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二卷
唐菩提[A2]流志譯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三卷
趙宋法賢譯

五種譯本的譯者唐譯本與宋譯本是明確而沒有問題的前三部的譯者有不少的異說梁僧祐(天監一七年——西元五一八卒)的《出三藏記集》誤以《大經》與《小經》為同本異譯所以分別的敘述了六部然《大經》的古譯本當時存在而保留下來的實際上只有兩部——支謙譯的《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竺法護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1]隋開皇(十四年——西元五九四)《眾經目錄》共列六部除已經佚失的三部外《大經》古譯本共三部[2]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二卷
魏白延譯
《阿彌陀經》
二卷
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
二卷
晉竺法護譯

開皇《眾經目錄》所說支謙所譯的與《出三藏記集》相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改為白延譯而竺法護所譯的卻是另一部《無量壽經》(這兩部《出三藏記集》是作為一部的)隋仁壽(二年——西元六〇二)《眾經目錄》唐靜泰(龍朔三年——西元六六三)《眾經目錄》唐道宣(龍朔四年——西元六六四)《大唐內典錄》都是這樣的三部——支謙白延竺法護所譯[3]

隋開皇十七年(西元五九七)費長房撰成《歷代三寶紀》所載的《大經》古譯一共有八部周(天冊萬歲元年——西元六九五)明佺等所撰的《大周刊定目錄》對於《大經》古譯本完全依據《歷代三寶紀》然偶爾注明某經有多少紙(頁)所以知道當時實際存在(注明紙數)的只有三部與《眾經目錄》等相同的三部[4]《大經》古譯而注明多少紙的初見於靜泰的《眾經目錄》[5]《大周刊定目錄》有二說[6]今對列如下

《靜泰錄》
《大周錄》卷三
《大周錄》卷十三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白延譯
六十紙
七十紙
三十六紙
《阿彌陀經》     支謙譯
五十三紙
五十三紙
五十三紙
《無量壽經》     竺法護譯
三十九紙
四十六紙
三十六紙

依《大正藏》古譯三部(每頁分三欄)來計算支謙譯的《阿彌陀經》共五十四欄是五十三紙本這是譯者與頁數始終傳說一致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正藏》六十二欄就是靜泰所傳的六十紙本《無量壽經》四十一欄與靜泰所傳的三十九紙本大致相合古代的一紙約合《大正藏》一〇三欄《大周刊定目錄》所傳的二說自相矛盾應該是傳寫錯了隋唐間的《大經》古譯就是這三部由於紙數的記錄使我們能有明確的認定

唐開元十八年(西元七三〇)智昇撰《開元釋教錄》當時存在的《大經》古譯本也是上面所說的三部但譯者有了變動《阿彌陀經》仍舊是支謙所譯舊傳白延所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改為後漢支婁迦讖([A3]Lokakṣema)譯[7]而竺法護所譯的《無量壽經》卻改為魏康僧鎧(Saṃghavarman)譯[8]《開元釋教錄》改定的理由何在原來《阿彌陀經》的譯出最早《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文段文句二十四願大都採用《阿彌陀經》而略加修正並補充「歎佛偈」與「禮覲偈」增加法會四眾的名字改音譯部分為義譯這兩部關係密切自成一類《無量壽經》是四十八願本與唐譯本相合敘述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文體較整齊不像古譯二本那樣的冗長但古譯二本的「五大善」及乞丐與國王譬喻都保留著似乎是二十四願本與四十八願本[A4]過渡期間的經本古代一致以《阿彌陀經》為支謙所譯所以《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譯者增加了推定上的困難如依《出三藏記集》是竺法護所譯比對竺法護的其他譯典不可能是一人所譯的如依《眾經目錄》改為白延所譯然白延與支謙同時可能還早些白延在魏地支謙在吳地白延採用支謙譯而略加修改是很難想像的不滿意古代傳說所以《開元釋教錄》改定為支婁迦讖譯然支讖在前支謙在後支謙依據支讖的譯本反而改用音譯不合常情也不合支謙的譯例傳說一直在變動中顯然是沒有確切的史實可據我以為如否定古代一致的傳說以《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為支婁迦讖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為支謙譯支謙是傳承支讖所學的譯文少用音譯也許是最合理的推定

《小(阿彌陀)經》的譯本現存二部《阿彌陀經》(也名《無量壽經》)一卷姚秦弘始四年(西元四〇二)鳩摩羅什(Kumārajīva)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唐永徽元年(西元六五〇)玄奘譯這是《大經》的略本雖沒有「二十四願」與「三輩往生」然敘述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勸念佛往生簡要而有力為一般持誦的要典《觀(無量壽佛)經》一卷宋元嘉年間(西元四二四——四五一)畺良耶舍(Kālayaśas)譯立十六觀九品往生是觀相念佛的要典

依阿彌陀淨土的根本聖典——古本《阿彌陀經》全經的內容佛因阿難(Ānanda)的[A5]啟問稱歎阿難稱歎佛如優鉢曇華那樣是難得相遇的

佛說過去提惒羅竭(Dīpaṃkara 然燈)佛以前三十四佛名樓夷亘羅([A6]Lokeśvararāja 世自在王)那時的大國王出家名曇摩迦(Dharmākara 法藏)的問佛自己「求佛為菩薩道」希望成佛的時候能於十方無數佛中最尊智慧勇猛頂中光明普照國土七寶莊嚴十方無數的佛國都聽見我的名字聽見名字的諸天人民來生我國的都成為菩薩阿羅漢(這是阿彌陀淨土的根本意義)佛讚歎他只要精進不已一定能滿足心願的於是佛為曇摩迦說了二百一十億國土的情況曇摩迦選擇而集成二十四願從此奉行六波羅蜜精進願求終於成為阿彌陀佛(Amitābha實現了當初的願望——上來是阿彌陀佛的因行

佛對阿難說阿彌陀佛頂的光明是十方諸佛所不及的凡見佛光明的莫不慈心歡喜不起貪瞋癡不作不善事惡趣的憂苦也停止了阿彌陀佛的光明受到十方佛菩薩羅漢的稱讚如稱讚佛光明的往生阿彌陀佛國就受到菩薩羅漢們的尊敬(阿闍世王太子與五百長者子來了聽了二十四願就發願成佛這一段《無量壽經》等都沒有)

阿彌陀成佛以來已經十小劫國名須摩[A7]題(Sumati, [A8]Sukhāmatī, [A9]Sukhāvatī在千[A10][A11]萬佛國外的西方國土是七寶所成的平地沒有山江河沒有三惡趣鬼神都是菩薩阿羅漢壽命無量劫飲食自然與第六天一樣沒有婦女女人往生的都化作男子菩薩阿羅漢們能互相見聞同一種類面目端正同一(金)色心中但念道德說正事說佛法不說他人的罪過互相敬愛互相教誡沒有貪瞋癡沒有念婦女的邪意能知道自己過去世的宿命——上來總說佛與佛國的莊嚴

阿彌陀佛的講堂精舍樓觀菩薩阿羅漢的住宅都是七寶所成的到處有七寶的浴池池水香潔有人間天上所沒有的香華池水緩緩的流發出五音聲凡往生阿彌陀佛國的都在寶池的蓮華中化生面貌端嚴如以第六天王來相比如醜陋的乞丐與端嚴的國王一樣(論到善惡業報)講堂住宅浴池到處是一重重一行行的七寶樹發出的五音聲也勝過第六天的音樂

佛與菩薩羅漢入浴時池水會隨意上下出了浴池坐在蓮華上微風舒適的吹著寶樹作五音聲寶華散落身上落地就消失了菩薩阿羅漢們想聽經聽音樂聞華香的都隨各人的心意浴罷在地上或虛空講(讀)經的誦經的說經的受經的坐禪的經行的都能得須陀洹道阿羅漢道或得阿惟越致(不退)

菩薩們要供養十方佛無數人追隨而去到了他方佛國禮佛供養供品是隨意化現的菩薩們坐著聽佛說經諸天次第的下來供養菩薩阿羅漢到處供養完畢在「日未中時」就回來見阿彌陀佛飲食時自然有七寶儿七寶鉢鉢中有百味飲食香美無比大家平等的受用

阿彌陀佛說經時菩薩羅漢與諸天人民都來了十方如恒河沙數佛國也遣無數的菩薩來集會佛說《道智大經》風吹寶樹作五音聲寶華覆在虛空諸天持華音樂來供養聽經的都隨分得益得須陀洹阿羅漢得阿惟越致菩薩與羅漢誦經說法智慧的勇健精進如師子王勝過十方佛國的菩薩阿羅漢——以上說明佛國的依正莊嚴

佛答阿逸(Ajita 彌勒)菩薩阿彌陀佛國的阿羅漢般泥洹的無數新來得道的也無數如大海水流出流入始終是那樣的不增不減在十方佛國中阿彌陀佛國最大最好那是佛在行菩薩道時大願精進修德所成的

菩薩阿羅漢的七寶住宅在地上或在空中多高多大能隨自己的意願也有不得自在的那是由於慈心精進功德的不足衣食都是平等的佛國的講堂住宅勝過了第六天上菩薩與阿羅漢能見能知三世十方的事頂有圓光所照的有大有小佛國的兩大菩薩蓋樓亘([A12]Avalokiteśvara 觀世音)摩訶那鉢(Mahāsthāmaprāpta 大勢至)頂中的光明照他方千須彌山佛國善男子善女人如有危急恐怖的歸命這兩位菩薩都能得解脫

阿彌陀佛頂的光明極大連日月星辰都不見了所以沒有時劫是永久的無限光明佛國也不會敗壞佛的壽命無量因為要度脫十方天人往生佛國得解脫或成佛佛的恩德無窮說法也難以數量佛的壽量是誰也不能數知的將來阿彌陀佛入泥洹了觀世音菩薩作佛觀世音泥洹了大勢至菩薩作佛智慧福德壽命都與阿彌陀佛一樣——以上說明阿羅漢的無數佛光佛國與佛壽的無量

佛對阿逸菩薩說往生阿彌陀佛國的有三輩最上輩的修六波羅蜜出家不犯經戒慈心精進離愛欲不瞋怒齋戒清淨而誠願往生的常念不斷絕現生能見阿彌陀佛菩薩與阿羅漢臨命終時佛菩薩等來迎往生佛國在寶池蓮華中化生得阿惟越致住處與阿彌陀佛相近中輩人不能出家但能布施持戒供養寺塔不愛不瞋慈心清淨齋戒清淨而願生佛國能一日一夜念不斷絕現生在夢中見佛臨終化佛來迎往生佛國智慧勇猛下輩人不知道布施供養寺塔但也能不愛不瞋慈心精進齋戒清淨而願生佛國能十日十夜念不斷絕的命終往生也智慧勇猛中下輩人如中途疑悔不信的命終時以阿彌陀佛的威力生在邊地疑城五百歲後才能出城久久才能見佛漸漸的開悟

(上輩)阿惟越致菩薩皆當作佛如願生他方佛國的也不會墮惡趣一定成佛(下輩)想往生的應該修十善行信佛法作善事十日十夜不斷絕往生阿彌陀佛國(中輩)雖不能出家能不念家事不與婦女同[A13]斷愛欲而一心齋戒清淨的一日一夜不斷絕的命終可以往生往生佛國的都生在七寶蓮華上自知宿命

佛國的菩薩阿羅漢們都一心行道沒有罪惡終於趣入泥洹佛國這樣的清淨美好為什麼要戀著世間不肯作善為道生死是不能相代的千億萬歲在生死中實在可憐如信佛說而行善的是佛的小弟(子)學經戒(法與律)的是佛的弟子出家為佛作比丘的是佛的子孫(佛子)大家應該發願修行求生阿彌陀佛國

阿逸讚佛的慈悲恩德聽見阿彌陀佛名號的都歡喜開解佛說是的如於佛有慈心的就應當念佛生死那樣的苦惱世間事不過須臾往生阿彌陀佛國的不再有罪惡憂苦得永久的安樂求往生的切不可疑悔不信因此而生在疑城——以上明三輩往生勸人念佛往生

佛對阿逸說要制心正意身不作惡十方佛國都自然行善容易教化我在這苦世間成佛為的要使大家離五惡修行五(戒)善得福德而入泥洹世間的苦惱都由於五惡大家要攝持根門奉行六度對於(釋迦佛的)經法能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的勝過在阿彌陀佛國行善百年作善十日十夜的勝過在他方佛國行善千年我在這苦世間成佛慈心教導人人行道自然天下太平將來佛去世了作善的少了五惡又要盛起來大家總要持佛的經法展轉教化——以上說明釋迦佛出於惡世以五戒度人的意義

佛教阿難向西方為阿彌陀佛作禮並說「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阿彌陀佛放光無數世界大震動法會大眾都見到阿彌陀佛與七寶國土那時一切苦難都停止了

佛說十四世界及無數國土的菩薩都往生阿彌陀佛國宿德深厚的才能聽見阿彌陀佛的名聲狐疑不信的是從惡道中來的佛將經囑累大眾將來經法滅絕時此經留住百年利益眾生

從大本《阿彌陀經》來看阿彌陀佛淨土在初期大乘的淨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法藏比丘立二十四願(或四十八願)成立一完善的淨土作為救濟眾生來生淨土者修道的道場在選擇二百十億國土結成二十四願以前彌陀淨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來如《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〇下——三〇一上)

「令我後作佛時於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中最尊智慧勇猛頭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無極所居國土自然七寶極自軟好令我後作佛時教授名字皆聞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莫不聞知我名字者諸無央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諸來生我國者悉皆令作菩薩阿羅漢無央數都勝諸佛國」[9]

經中所說的二十四願或四十八願都不外乎這一根本意願的具體組合阿彌陀佛的光明勝過一切佛佛的光明名聞(稱)為十方無數佛國所稱譽為十方諸天人民稱歎所以發願往生這是第二十四願[10]阿彌陀佛的特勝從佛的光明名聞而表達出來佛的光明遍照使一切眾生的苦迫得到解除在釋尊入胎出胎成佛的因緣中部派佛教有不同程度的放光傳說[11]阿彌陀淨土是重視光明的利益眾生而予以高度的讚揚[12]勝過一切佛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所以第十七願說「令我洞視(天眼通)徹聽(天耳通)飛行(神足通)十倍勝於諸佛」十八願說「令我智慧說經行道十倍於諸佛」[13]也許這過於特出不大適合「佛佛平等」的原則所以這二願其他譯本都刪略了根本意願中的國土七寶所成是第三願《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沒有這一願在淨土本願思想的發展中著重於來生淨土者的功德淨土思想的重點不止是理想的自然環境而在乎淨土中的德行與進修聖賢間和平的向道所以「三輩往生」是彌陀淨土的怎樣往生淨土的重要問題

「三輩往生」古譯本都有明確的說明在《阿彌陀經》中與「三輩往生」有關的共有四處「三輩往生」「二十四願」的五七——三願「三輩往生」段後重說三類往生為一補充說明佛小弟弟子子孫——三類[14]依《阿彌陀經》所說往生阿彌陀佛國的雖有不等程度的三類然有共同的條件如「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而「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願欲往生的一心念是往生者所必不可缺的在這些共同的基礎上如出家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斷愛欲(「不與女人交通」)而常念至心不斷絕的是上輩佛的子孫(佛子)生到阿彌陀佛國就作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不能出家的能受持經戒布施沙門供養寺塔就是能在三寶中廣作福德的一日一夜中斷愛欲(不念世事不與女人同[A14]床)而常念不斷絕的是中輩佛的弟子依第六願說「來生我國作菩薩」但其他三處都沒有明說是菩薩如不能出家又不能在三寶中廣作福德這是由於「前世作惡」應該懺悔奉行十善在十日十夜中斷愛欲而常念不斷絕的是下輩佛的小弟(子)依《阿彌陀經》所說往生的必備條件是慈心不瞋齋戒與斷愛欲——一日一夜或盡形壽一心念願求生阿彌陀佛國而出家行六波羅蜜的是上輩菩薩廣修福德的是中輩不修福德的只能是下輩這是推重出家與斷愛欲也是重視福德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所說的「三輩往生」也是這樣的但在二十四願中僅有十八願的「作菩薩道」與十九願的「前世為惡」缺中輩人[15]

魏譯《無量壽經》的十八十九二十——三願與「三輩往生」相當僅十九願說「發菩提心」與《阿彌陀經》相合經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至心[A15]迴向欲生我國」也是一心念願生阿彌陀佛國的意思[16]但在正說「三輩往生」卻有了重大的修改如上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中輩是「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是「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乃至一念念於彼佛」[17]三輩都說發菩提心有傾向於純一大乘的[A16]跡象上輩與中輩都是一向專念而下輩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往生的條件大大的放寬了「念」也是專念無量壽佛不再是念生阿彌陀佛國〈無量壽如來會〉與《無量壽經》相合是四十八願的修正本《大乘無量壽經》是三十六願本與三輩相當的願文是十三十五願都是「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8]與「三輩往生」相當的也都是「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9]四十八願本對於往生阿彌陀佛國的傾向於純一大乘然經中所說無量數的阿羅漢從何而來並沒有交待三十六願本才明確的說「所有眾生令生我剎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0]「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21]一切眾生同歸於一乘從四十八願本而演進為三十六願本露出了後期大乘的特色

依《阿彌陀經》中輩與下輩往生的是一日一夜或十日十夜念不斷絕的如「後復中悔心中狐疑不信」——不信善惡業報不信阿彌陀佛不信往生這樣的人如「續念不絕暫信暫不信」的臨終見佛的化相一念悔過還是可以往生的但生在佛國的邊界(四十八願本等稱為「胎生」)在城中雖快樂自在卻不得見佛聽經也不能見比丘僧要五百年以後才能出城來慢慢的見佛聽法疑信參半而生於邊國說一切有部([A17]Sarvāstivāda)有此傳說《阿彌陀經》引為「中悔」者的住處經上說「佛亦不使爾身行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其人本宿命求道時心口各異言念無誠信狐疑佛經復不信向之當自然入惡道中阿彌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22]「中悔不信」是應該墮惡道的但依佛的慈悲威力使他生在邊地阿彌陀佛對惡人的他力接引在這[A18]裡已充分表現出來了

第二項 阿閦佛妙喜淨土

阿閦(Akṣobhya)佛淨土的經典華譯而現存的有一後漢支婁迦讖([A19]Lokakṣema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譯的《阿閦佛國經》二卷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西元七〇五——七一三)所譯編為《大寶積經》第六〈不動如來會〉二卷這二部是同本別譯譯出的時間距離了五百多年但內容的出入不大漢譯的分為五品唐譯的作六品就是漢譯的第五〈佛泥洹品〉唐譯分為〈涅槃功德品〉〈往生因緣品〉漢譯的末後部分顯然是殘缺不全唐譯是完整的這部經在長期流傳中沒有太多的變化——隨時代而演化所以在初期大乘思想中能充分而明確的表示出早期的經義

這部經的內容概要舍利弗(Śāriputra)請佛開示「如昔諸菩薩摩訶薩所願及行明照并僧那」以作未來求菩薩道者的修學楷模佛說過去東方有阿比羅提(Abhirati譯為妙喜)世界[A20]大日(Vairocana)如來出世為菩薩說六波羅蜜行菩薩行是難學的因為對一切眾生不能起瞋恚那時有比丘對大目如來發願「我從今以往發無上正真道意」一直到成佛不起瞋恚不起聲聞緣覺心不起貪欲(瞋恚)睡眠眾想(掉舉)猶豫狐疑悔(以上是五蓋)不殺生偷盜非梵行妄語罵詈(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以上是十惡)[1]這位比丘這樣的「大僧那僧涅」([A21]mahā-saṃnāha-saṃnaddha譯義為著大鎧甲)由於不再起瞋恚所以被稱為阿閦(Akṣobhya)菩薩

阿閦菩薩又發願所行的不離一切智願一切智相應生生出家常修頭陀行無礙辯才說法常住三威儀——行不念根本罪及妄語等世俗言說不笑而為女人說法不躁動說法見菩薩生大師想不供養異道在坐聽法財施法施時對人不生分別心見罪人受刑一定要捨身命去救助當時大目如來為阿閦菩薩證明能這樣發願修行的一定成佛阿閦菩薩又發願將來的佛國中四眾弟子沒有罪惡出家菩薩沒有夢遺女人沒有不淨那時大目如來為阿閦菩薩授記將來在妙喜世界成佛名阿閦如來

佛對舍利弗說阿閦菩薩受記時如放光動地等瑞相都與釋尊成佛的情況一樣阿閦菩薩發願以來他的「僧那僧涅」是一般菩薩所不及的手足頭目什麼都能施捨身體沒有病痛世世梵行從一佛剎到一佛剎供養聽法修波羅蜜行並以所有的善根迴向願成佛時佛國中的菩薩都能這樣的修行——以上〈發意受慧品〉

阿閦如來成佛時放光動地一切眾生都不食不飲身心不疲倦互相愛敬而歡樂天上與人間都沒有欲念合掌向著如來見到了如來天魔不作障礙諸天散華阿閦佛的光明映蔽了大千世界的一切這是阿閦佛本願所感得的

阿閦佛國土非常莊嚴高大的七寶菩提樹微風吹出和雅的音聲沒有三惡道大地平正沒有山谷瓦礫[A22]軟而隨足高低沒有風寒(熱)氣——三病沒有惡色醜陋貪瞋癡都微薄沒有牢獄拘閉沒有異道樹上有自然香美的飲食隨意受用住處七寶所成浴池有八功德水女人勝過女寶多多[A23]床座是七寶的飲食與天上的一樣沒有國王但有阿閦佛為法王沒有淫欲女人沒有女人的過失懷孕與生產沒有苦痛沒有商賈農作自然音樂沒有淫聲這都是阿閦佛本願所感得的

阿閦佛的光明普照佛的足下常有千葉蓮華佛所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以七寶的金色蓮華為莊嚴——以上〈佛剎善快品〉

阿閦佛國中證阿羅漢得八解脫的聲聞弟子非常多多數是一下就證阿羅漢的如次第證得阿羅漢果那是懈怠人了佛國的聲聞一定現生得阿羅漢成就阿羅漢的功德佛國也有三道寶階人間與天上可以互相往來人的福樂與天上相同但人間有佛出世說法比天國好多了佛說法的音聲聽法的弟子[A24]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弟子們衣食自然沒有求衣鉢作衣等事沒有罪惡所以不說罪也不用授戒弟子們離欲少欲知足樂獨住)[2]弟子們住三威儀——行坐而聽法涅槃後自然化去沒有剩餘弟子們很少不具足四無礙解及四神足的——以上〈弟子學成品〉

阿閦佛國有無數的菩薩(多數是)出家的受持佛法或到他方去聽法問義如往生阿閦佛剎的決定住於(聲聞緣覺)佛地得阿惟越致出家菩薩都不住精舍出家與在家的菩薩都受持佛法死了再生也不會忘失如要在一生中見無數佛種無數善根為無數大眾說法就應當發願求生阿閦佛國此地的出家菩薩萬萬不及阿閦佛國的菩薩如生在阿閦佛國就得阿惟越致因為惡魔不會嬈亂而且信奉佛法以滿大千界的七寶布施願生阿閦佛國如鍊金而製成莊嚴具一樣生在佛國的菩薩都是「一行」——「如來行」如王城堅固不畏強敵的侵奪遠走邊國的不怕債主的逼迫求菩薩道而願生阿閦佛國的也不會受惡魔的嬈亂

佛知道舍利弗的意念就現神力使大眾見到阿閦佛國眾會的莊嚴舍利弗說阿閦佛國的諸天人民沒有勝劣的差別充滿了歡樂佛在大眾中說法如大海那樣一望無涯的沒有邊際聽眾都身心寂靜不動以大千界七寶布施求生阿閦佛國能得阿惟越致如拿著國王的書印出使到他國一樣生阿閦佛國的與此間的須陀洹相等不會再墮惡道決定向於正覺佛說生阿閦佛國的菩薩摩訶薩與此間的受記菩薩坐樹下菩薩相等(阿難問須菩提見阿閦佛國眾會嗎須菩提教阿難向上看但見虛空寂靜須菩提說觀阿閦佛國眾會應當是這樣的)[3]為什麼相等法界平等所以說相等——以上〈諸菩薩學成品〉

阿閦佛涅槃那一天化身遍大千界說法為香象(Gandhahastin)菩薩授記作佛名金色蓮華國土眾會與阿閦佛國相同阿閦佛涅槃時現種種瑞相凡生阿閦佛國的都能得授記得阿惟越致凡聽聞阿閦佛功德法門的不屬於魔應求阿閦佛本願生阿閦佛國「讀誦百八法門」[4]受持一切微妙法門阿閦佛涅槃時自身出火闍維金色的舍利有吉祥相(卍)大眾為佛起七寶塔以金色蓮華作供養往生阿閦佛國的菩薩命終時見(成佛的)種種瑞相阿閦佛的正法住世百千劫因為少有聽法的說法的也就遠離了精進的人少了佛法也就漸漸的滅盡——以上是阿閦佛的涅槃功德

願生阿閦佛國的要學阿閦佛往昔的大願行六波羅蜜善根迴向無上菩提願見阿閦佛的光明見阿閦佛國的無數聲聞無數菩薩與他們共同修學願見具大慈悲的求菩提而出家(沙門)的不起二乘心的「諦住於空」的常念佛法僧名號的能這樣就能往生阿閦佛國何況與波羅蜜相應善根迴向願生阿閦佛國呢願生阿閦佛國的應念十方佛佛所說法佛弟子眾修「三隨念」善根迴向無上菩提的能隨願生一切佛國如迴向阿閦佛國就能夠往生

阿閦佛國的功德莊嚴是一切佛國所沒有的所以菩薩應發願攝取佛國的莊嚴起增上樂欲心而往生願攝取清淨佛國的應該學阿閦菩薩攝取莊嚴佛國的德行釋尊有無數聲聞弟子但比阿閦佛國簡直少到不足比擬彌勒(Maitreya)及未來賢劫的諸佛所有的聲聞弟子也萬萬不及阿閦佛國的阿羅漢比大千界的星宿還要多阿閦佛國的十方世界的菩薩聲聞對於阿閦佛國功德法門受持讀誦通利的非常的多都能生阿閦佛國阿閦佛護念這些人所以臨終不受惡魔的嬈亂不會退轉也不受水火毒刀等危害阿閦佛遠遠的護念他們如日輪的遠照天眼天耳通的遠見遠聞一樣

佛護念付囑菩薩摩訶薩菩薩受此功德法門為無量眾生宣說求聲聞而能受持的就能得阿羅漢菩薩及阿惟越致優先得到這阿閦佛功德法門薄福德的雖以滿閻浮提的七寶布施也求不到這一法門菩薩能聽聞的一定成無上菩提這部阿閦佛功德法門受持者應該讀誦通利廣為他人宣說即使是遠方或是「白衣家」為了說法為了讀誦書寫供養都應該前去盡力的求得這阿閦佛功德法門[5]以上〈佛般泥洹品〉

法門的流通世間是如來的威神力也由於帝釋四王天等的護持如國內有雨雹等災害應專念阿閦佛名號菩薩要現身證無上菩提就要學阿閦佛往昔所修的願行諸天聽了都讚歎歸命散華供養佛知道帝釋的心念就現神力使大眾見阿閦佛國與眾會的莊嚴佛勸大眾發願往生阿閦佛國——以上〈往生因緣品〉

從《阿閦佛國經》看來阿閦佛淨土法門也是勸人發願往生的但在《阿閦佛國經》卷上敘述國土莊嚴時有這樣的話(大正一一七五六上)

「有異比丘聞說彼佛剎之功德即於中起淫欲意前白佛言天中天我願欲往生彼佛剎佛便告其比丘言癡人汝不得生彼佛剎所以者何不以立淫欲亂意著得生彼佛剎用餘善行法清淨行得生彼佛剎」

「淫欲意」「淫欲亂意著」唐譯作「心生貪著」「愛著之心」[6]淨土是不能以愛著心(貪圖淨土的莊嚴享受)往生的要修善行清淨梵行才能往生這是重在德行不是偏重信願的所以舍利弗最初[A25]啟請就是要知道過去菩薩摩訶薩的「所願及行明照并僧那」從大願與淨行為正法而精進中得來的淨土莊嚴可作為菩薩發心修學的模範生在淨土的也是大好的修行道場經中在敘述了佛的泥洹功德以後說出了往生阿閦佛國的因緣

  • 1.發願學阿閦佛往昔的願行

  • 2.行六波羅蜜善根迴向願生阿閦佛國

  • 3.願當來見阿閦佛的光明而成大覺

  • 4.願見阿閦佛國的聲聞眾

  • 5.願見阿閦佛國的菩薩眾與菩薩們一同修學

  • 6.願見具大慈悲的求菩提而出家的捨離二乘心的諦住於空的念佛念法念僧的菩薩

  • 7.念十方佛法僧——「三隨念」迴向無上菩提

前二者足以表示阿閦淨土法門的特質次三則願當來生在阿閦佛土見佛光聲聞與菩薩主要是與菩薩共學後二則是遍通的願見大菩薩及念十方三寶迴向菩提這是能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的如迴向阿閦佛土當然也可以往生總之往生阿閦(及一切)淨土的因緣是清淨的願行

修學阿閦佛功德法門的有菩薩也有聲聞但唐譯這樣說「若聲聞乘人聞此功德法門受持讀誦為無上菩提及真如相應故精勤修習彼於後生當得成就或於二生補處或復三生終不超過當成正覺」[7]這是聲聞迴心而趣入佛道了與漢譯本不同經典在流傳中會多少受到後代思潮影響的

阿閦菩薩當時的誓願是世世作沙門世世著補衲衣(糞掃衣)(但)三法衣常行分衛(乞食)常在樹下坐常經行住(不臥)——頭陀行[8]這是典型的頭陀行經中一再勸人要學阿閦菩薩的願行等到大願成就實現為妙喜世界在妙喜淨土中「諸菩薩摩訶薩在家者止高樓上出家為道者不在舍止」[9]出家菩薩不住七寶的精舍正是樹下坐(露地坐)——頭陀的生活形態理想的出家菩薩不是近聚落住在寺院中過著集體生活而是阿蘭若處頭陀行的比丘阿閦佛淨土中的聲聞弟子漢譯本說[10]

  • 1.眾弟子不於精舍行律——善本具足故

  • 2.諸弟子不貪飲食衣鉢諸欲——少欲知足故

  • 3.佛不為諸弟子授(制)戒——其剎無有惡者故

  • 4.無有受戒事——得自在聚會無有怨仇

  • 5.諸弟子不樂共住但行諸善

阿閦佛國的聲聞弟子是不住精舍依律行事的佛沒有為他們制戒他們也沒有受戒沒有和合大眾舉行羯磨(「不共作行」)只是獨住修行這是比對釋尊制立的僧伽生活而顯出淨土弟子眾的特色佛教自制立學處受具足戒以來漸形成寺院中心大眾過著集體生活不免有人事的煩擾在印度部派就在僧團中分化起來留下多少諍執的記錄不滿此土的律儀行所以理想淨土的出家者是沒有制戒的受戒的聚會時沒有怨仇過著獨往獨來的自由的修道生涯阿閦佛國的菩薩與聲聞弟子與「原始般若」出於阿蘭若的持修者是一致的在現實人間有少數的阿蘭若遠離行者以釋尊出家時代的生活(四清淨)及佛弟子早期的生活(八正道)方式為理想而表現於阿閦佛的妙喜世界[A26]從「重法」而來的初期的智證大乘不滿於律儀行的意境到西元六七世紀已缺乏了解所以淨土中聲聞弟子的生活方式唐譯本竟全部刪去了

第三項 東西淨土的對比觀察

東西二大淨土的聖典集出的時代是相近的所以有太多的共同性可以作比對的觀察從當時淨土法門的一般性中發見彼此間的差別

阿閦佛(Akṣobhya)國中有菩薩與聲聞阿彌陀([A27]Amitābha)佛國也是這樣《阿彌陀經》說菩薩與阿羅漢的數量是難以計數的並舉四天下的星大海的水比喻阿羅漢的眾多[1]《阿閦佛國經》說聲聞弟子的眾多如大千世界的星宿舍利弗(Śāriputra)稱讚阿閦佛國為「阿羅漢剎」(國)[2]《阿彌陀經》處處說「菩薩阿羅漢」反而將一般聯類而說的「辟支佛阿羅漢」分開了如說「佛辟支佛菩薩阿羅漢」[3]「菩薩阿羅漢」的聯合表示了對菩薩與阿羅漢的同等尊重二大淨土法門是不簡別聲聞的聲聞——求阿羅漢道的與求菩薩道的都應該往生淨土三乘同學同入與「般若法門」一樣《般若經》說到「大乘」(mahāyāna所以有以為是比較遲出的[4]其實「大乘」是說一切有部([A28]Sarvāstivāda)的固有術語不是輕視「小乘」(hīnayāna而是稱讚佛法的如《雜阿含經》卷二八(大正二二〇〇下)

「何等為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謂八正道」

「下品般若」引用了大乘——摩訶衍也是表示佛法的如說「摩訶衍者勝出一切世間天阿修羅世尊摩訶衍與虛空等如虛空受無量阿僧祇眾生摩訶衍亦如是受無量阿僧祇眾生是摩訶衍如虛空無來處無去處無住處摩訶衍亦如是不得前際不得中際不得後際是乘三世等是故名為摩訶衍」[5]大乘沒有說勝出「小乘」只是勝出世間法虛空那樣的含容一切三世平等虛空那樣的大乘是「無有量無分數」的沒有拒斥聲聞或否認聲聞的果證反而是含攝聲聞所以說聲聞辟支佛菩薩同學般若波羅蜜[6]聲聞辟支佛果都不離菩薩的法忍[7]三乘的同學同入(或同往生)是初期大乘初階段的特徵然而般若阿閦阿彌陀法門雖採取通教三乘的立場而法門的特質到底是重在菩薩而與聲聞(傳統)的經典是不同的所以儘管含容二乘而不能不特別讚揚佛果的究竟莊嚴讚揚菩薩的行願讚揚菩薩的智慧這是二乘所不及的阿閦菩薩立願不起聲聞緣覺心與《般若經》相同菩薩求成佛道與聲聞緣覺是不同的求阿羅漢道的生在阿彌陀佛土阿閦佛國並不能成佛證得四果而已二大淨土法門到底重在菩薩經中都說「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不再退轉為二乘所以《阿彌陀經》沒有說不起二乘心只是沒有說到並不能依此而分別出思想的遲早

阿閦菩薩發成佛的大願時是比丘並誓願「世世出家」在阿閦佛的淨土中〈不動如來會〉說「在家者少出家者多」[8]這是推重出家的淨土阿彌陀佛的本生法藏(Dharmākara)是一位出家的沙門(或作比丘)在三輩往生中第一(上)輩是「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不能出家作沙門的是中輩與下輩[9]阿彌陀佛淨土的尊重出家者與阿閦淨土是一致的這與《般若經》的推重出家希願出家沒有什麼不同初期大乘的初階段如般若彌陀阿閦淨土法門如解說為從聲聞出家中發展出來應該是可以成立的但近代學者或重視大乘與在家的關係或設想為大乘出於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團與部派佛教無關所以對初階段大乘經所說重於出家的文證解說為菩薩出家的稱為沙門部派佛教的律藏是多說比丘而不用沙門的[10]將沙門限於出家菩薩與聲聞出家的比丘對立起來在早期的譯典中實缺乏有力的證明如《阿閦佛國經》說發願求成佛道的阿閦菩薩是比丘又說「世世作沙門」[11]沙門與比丘[A29]裡都是菩薩沒有什麼不同《阿彌陀經》一再提到沙門如「棄國捐王行作沙門字曇摩迦」[12]這當然是出家的菩薩第一輩往生的是「當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就無為之道當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經者作沙門不虧經戒」[13][A30]裡所說的沙門當然也是菩薩經說「我小弟」「我弟子」「我子孫」——三類是與三輩相當的如說「出身去家捨妻子絕去財色欲作沙門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子孫」[14]與上輩相當的佛子「欲作沙門為佛作比丘」可見沙門與比丘是不能區別為菩薩與聲聞的又如中輩是不能作沙門的「善男子善女人」「當飯食諸沙門」沙門是佛教的出家者是在家者恭敬供養的對象不可能專指出家的菩薩尤其是經末說「即八百沙門皆得阿羅漢道即四十億菩薩皆得阿惟越致」[15]得阿羅漢道的是沙門沙門正是出家的聲聞弟子了支讖譯《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六(大正八四五四下——四五五上)

「弊魔復化作其師被服往到菩薩所詭語若前從我所聞受者今悉棄捨是皆不可用也是皆非佛所說餘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語我所說皆佛語」

「其師被服」《摩訶般若鈔經》作「弊魔化作沙門若用被服」[16]《小品經》作「若惡魔化作沙門」[17]《道行般若經》在別處說「正使如沙門被服亦復是賊也[18]可見「其師被服」確是沙門被服——出家沙門的服裝(袈裟)依《般若經》文弟子信受般若法門惡魔化作出家的師長要他捨棄《般若經》會授以真正的佛經這說明了在出家沙門中有的傳授《般若經》給弟子有的以師長身分出來反對[A31]裡的沙門正是不信大乘的出家者支讖所譯《般舟三昧經》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心念阿彌陀佛」接著又說「若沙門白衣」沙門即比丘比丘尼的通稱《般舟三昧經》《阿閦佛國經》《阿彌陀經》《小品般若經》的古譯與支讖支謙有關古譯所說的沙門決沒有專指出家菩薩的意思沙門([A32]śramaṇa本是一般出家者的通稱比丘(bhikṣu)也是一般的乞化者佛教採用了印度當時的名稱佛教的出家者最初只是比丘比丘與沙門可以互相通用沒有什麼區別後來出家的佛弟子分化為五眾這才沙門是出家眾的通稱比丘僅是五眾中的一類但比丘仍為佛教僧團的核心領導者為出家者的代表所以沙門與比丘還是可以通用的律藏雖少用沙門一詞(不是不用)而經藏卻每以沙門為通稱如《增壹阿含經》說四類沙門[19]《長阿含經[A33]遊行經》說「四沙門果」「四種沙門」八眾中立「沙門眾」[20]初期大乘經出於重法的系統所以沙門與比丘通用所以以沙門為不屬傳統佛教的出家者不過是想像的虛構而已

《阿彌陀經》是在靈鷲山(Gṛdhrakūṭa)說的參預問答的是阿難(Ānanda阿逸(Ajita阿闍世(Ajātaśatru)王子也來參加《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及四十八願本才有觀世音([A34]Avalokiteśvara)菩薩的問答[21]《阿閦佛國經》也是在靈鷲山說的參預問答的是舍利弗阿難天帝釋([A35]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般若經》也是這樣在靈鷲山說參預問答的須菩提(Subhūti舍利弗阿難等大弟子以外就是彌勒菩薩與天帝釋參預問答的都是《阿含經》以來部派佛教所共傳的佛弟子表示了大乘初階段的共同性

《阿彌陀經》末因阿難的禮請大眾都見到了阿彌陀佛七寶莊嚴的世界與菩薩阿羅漢們[22]《阿閦佛國經》中釋迦佛為舍利弗現神足見阿閦佛佛國與弟子們[23]經末佛又現神力大眾遙見妙喜世界不動如來與聲聞眾[24]「下品般若」也在說經終了時大眾依佛的神力見阿閦佛在大會中說法[25]大乘佛法的初階段他方淨土說傳開了但對發願往生者來說也許還不足以堅定信心而非大眾目[A36]成為事實的傳說不可這是又一非常相同的地方

《阿閦佛國經》與「下品般若」是有親密關係的「下品般若」說到了阿閦淨土如說恒伽天女受記以後「生阿閦佛國」[26]「能隨學阿閦佛為菩薩時所行道能隨學寶相(即寶幢)菩薩所行道」的雖沒有達到阿毘跋致的地位也為十方佛所稱揚讚歎[27]聽聞般若波羅蜜能信解不疑的將來在阿閦佛及諸菩薩那[A37]聽了也不會疑悔[28]大眾見阿閦佛在大會中說法[29]「香象菩薩今在阿閦佛所行菩薩道」[30]《阿閦佛國經》所說「發無上正真道意」「薩芸若意」不起「弟子(即聲聞)緣一覺意」[31]「僧那僧涅」[32]「如仁者上向見空觀阿閦佛及諸弟子等并其佛剎當如是」[33]「諦住於空」[34]這些都與《般若經》義相合而「受是經諷誦持說有是經卷當說供養之若不得經卷者便當寫之」[35]《般若經》所有普及一般的方便——聽聞讀誦書寫供養《阿閦佛國經》也採用了所以東方淨土是與般若法門相呼應的西方阿彌陀淨土在二十四願本的《阿彌陀經》等雖沒有明顯的文證但在四十八願本的《無量壽經》卻一再說到「遵普賢大士之德」[36]「得佛華嚴三昧」「現前修習普賢之德」[37]四十八願本傳出要遲一些已受到菩薩大行及般若法門的影響西方淨土法門在流傳中為什麼與「佛華嚴」「普賢菩薩」相關聯想在「華嚴法門」中說到

阿閦佛淨土處處比對釋迦佛土——我們這個現實世界而表示出理想的淨土阿閦佛土有女人但女人沒有惡露不淨生產也沒有苦痛[38]佛土中有惡魔但「諸魔教人出家學道不復嬈人」[39]阿閦佛國與釋迦佛土一樣有三道寶階人與忉利天人可以互相往來人間的享受與諸天一樣但「忉利天人樂供養於天下人民如我天上所有欲比天下人民者天上所有大不如天下及復有阿閦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也」[40]人間比天上更好這是「佛出人間」「人身難得」「人於諸天則為善處」原始佛教以來的人間佛教的繼承與發揚阿閦菩薩授記時的瑞相與釋尊成佛時的瑞相一樣[41]這些瑞相出於傳說的佛傳——「因緣」《阿閦佛國經》說「菩薩摩訶薩便當諷誦八百門」〈不動如來會〉作「一百八法門」[42]《佛本行集經》《方廣大莊嚴經》《普曜經》都說到百八法門[43]可見《阿閦佛國經》的集出是參照了釋迦佛傳的[44]所以阿閦佛國充滿了人間淨土的色彩阿彌陀佛淨土舍宅自然「如第六天王所居處」相貌相同都同一色類「皆如第六天人」[45]百味飯食的隨意受用「比如第六天上自然之物」[46]第六天王的相貌「不如阿彌陀佛國中菩薩阿羅漢」第六天上的音樂也不如阿彌陀佛國的音聲[47]「阿彌陀佛國講堂舍宅都復勝第六天王所居處」[48]阿彌陀佛國如第六天而又勝過第六天第六天是欲界的他化自在天從佛國充滿光明香華音樂等莊嚴受用飯食等來說這是取法欲界天佛化(沒有女人愛欲)了的第六欲天模樣一是人間的淨化一是欲天的淨化阿閦佛土與阿彌陀佛土是不相同的

阿彌陀佛的本願重在往生淨土的菩薩與聲聞莊嚴的佛國願十方佛國的人民都來生在這樣的淨土中阿閦佛的本願在〈佛剎善快品〉中說到佛國莊嚴總是說「是為阿閦如來往昔行菩薩道所願而有持」說到佛國中的菩薩也說「是為阿閦佛之善快所以者何如昔所願自然得之」[49]佛國莊嚴與菩薩的勝行似乎都與阿閦佛的本願有關然經中正說阿閦菩薩的誓願主要是菩薩的德行僅國中沒有罪惡者夢中不會遺失女人沒有不淨——末後三願才有關於未來的淨土這就表示了東西二大淨土誓願的重點不同《阿閦佛國經》也勸人發願往生而主要在勸人學習阿閦佛往昔菩薩道時的願行淨土法門當然有佛力加持成分但阿閦淨土是以自力為主的所以說「不以立淫欲亂意者得生彼佛剎用餘善行法清淨行得生彼佛剎」[50]重於菩薩行自力行的淨土與般若法門相契合阿閦佛淨土是智證大乘的淨土法門阿彌陀佛國重在佛土的清淨莊嚴往生極樂世界的也要「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長期或短期的)斷愛欲」但與菩薩行願相比只是一般人天的善行往生阿彌陀佛土的在乎「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即使是疑信參半的到了臨終時也會依佛力而起悔心生在極樂世界的邊地這是「阿彌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爾」[51]重於信願的佛力的是信願大乘的淨土法門阿閦佛淨土與智證大乘相契合所以採用聽聞讀誦書寫供養為方便這是「法行人」的「四預流支」中「多聞正法如理思惟」的方便施設阿彌陀佛淨土顯然是重信的「信行人」的「四預流支」是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成就《阿彌陀經》正是以戒行為基而著重於「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念阿彌陀佛東西二大淨土有著不同的適應性

阿閦菩薩的大願是世世出家行頭陀行阿閦佛國中的出家菩薩是不住精舍的阿蘭若比丘遠離行者在《阿閦佛國經》中明顯的表示出來與阿閦淨土相呼應的《般若經》原始也是從阿蘭若比丘持行無受三昧而發展出來的阿蘭若行第一的須菩提被推為般若法門的宣說者受到一再的讚歎[52]《阿彌陀經》沒有阿蘭若行遠離行者的痕[A38]這是從寺院中心的佛教中發展出來的阿蘭若比丘聚落(近聚落)比丘如第四章所說寺院中心的佛教在六齋日為來寺的在家信眾授三歸五戒及八關齋戒《阿彌陀經》的第一(上)輩人是出家的(少數)中輩與下輩人都是在家的《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〇上)

「不能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者當持經戒無得虧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經語深當作至誠中信飯食諸沙門作佛寺起塔散華燒香然燈懸雜繒綵如是法者無所適莫不當瞋怒齋戒清淨慈心精進斷愛欲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

這是中輩人往生的信行在家的布施作福如飯食沙門造寺起塔以散華燒香然燈懸綵來供養塔寺並在一日一夜間齋戒清淨斷愛欲而念欲往生「一日一夜」是佛制受持八關齋戒的期限中輩人往生的信行顯出了寺院中心的信眾的受法形態下輩人的「十日十夜」是八關齋戒的延長受持八關齋戒的時限有以為是不限於一日一夜的[53]在寺院中心的通俗教化中在家人本以受三歸五戒八戒為信行的等到大乘思想的機運成熟他方佛菩薩淨土的傳說中適應於信願行的阿彌陀淨土法門從寺院齋戒的通俗教化中發展出來唱導者當然是法藏及上輩那樣的出家沙門出家者有著崇高的地位一般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信行者是中下輩的在家眾這當然是多數這一重信願的法門傳入中國日本在在家信眾中特別發達是有其原因的二大淨土法門有不同的特性適應不同的根性在不同情況下傳布出來但同屬於初期大乘的初階段所以三乘共學尊重出家等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第四項 法門傳出的時代與地區

論到阿彌陀([A39]Amitābha)與阿閦(Akṣobhya)淨土法門流行與集出的先後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為「原始般若經與阿閦佛國經」「般舟三昧經與大阿彌陀經」為「最古的大乘經」約形成於西元一世紀末並略述學者間對阿彌陀佛國思想或遲或早的不同意見[1]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以《小品般若經》為「初期大乘」《小品般若經》以前的《大阿彌陀經》與《阿閦佛國經》等為「原始大乘」而《大阿彌陀經》的成立在《阿閦佛國經》以前這就達成了《阿彌陀經》最古的願望[2]《阿彌陀經》是古老的但不能說是「最古」的試略述我們的看法如上面所說《阿閦佛國經》與《般若經》由於重自力的智證大乘的共同性關係密切智證大乘本為少數「法行人」的深證發展而流布起來繼承「法行人」的「四預流支」而成為聽聞讀誦解說書寫供養思惟如法行等(十法行)方便《阿彌陀經》是重他力的信願大乘適應「信行人」繼承了「信行人」的「四預流支」——念佛念法念僧戒成就由於佛教界「對佛的永恒懷念」特重念佛般若與阿閦淨土法門雖同樣的一般化成為善男子善女人所能學的但到底是適合於能讀誦能書寫能多少理解的根器阿彌陀淨土的齋戒念佛是更適應於一般人的不同的法門有不同的適應不同的方便不能依據同一標準來分別先後的如同一講者對不同的聽眾講不完全相同的問題內容當然不一樣這是不能用同一標準來衡量的該書所舉的理由都不足以證明《阿彌陀經》是最古的如1.貶抑聲聞《阿閦佛國經》也是三乘同學的聲聞一定究竟入泥洹的舍利弗(Śāriputra)說「如我所知當觀其佛剎為阿羅漢剎」[3]毫無毀斥的形[A40]《阿彌陀經》主要是勸人往生極樂淨土並不想說明菩薩與阿羅漢的差別而《阿閦佛國經》重在勸學菩薩道所以說不「發弟子緣一覺意」這怎能作為先後的區別2.空(śūnyatā《阿閦佛國經》說到空而《阿彌陀經》沒有說然「空」是《阿含經》以來固有的術語如「諸行空」「勝義空」等都是《中阿含經拘樓瘦無諍經》說「知法如真實此行真實空」[4]與〈不動如來會〉的「安住真實空性」(《阿閦佛國經》作「諦住於空」)[5]有什麼差別《阿閦佛國經》說菩薩得受記的與菩薩生阿閦佛國的「是適等耳」在這中間插入須菩提觀佛剎如虛空一小節[6]應該是受《般若經》的影響而附入的3.「僧那僧涅」([A41]saṃnāha-saṃnaddha見說出世部([A42]Lokottaravāda)的佛傳——《大事》[7]4.「一切智」([A43]sarvajñatā是說一切有部化地部([A44]Mahīśāsaka法藏部([A45]Dharmaguptaka)等所同說的[8]5.「迴向」(pariṇāma在相當早的原始大乘經《舍利弗悔過經》已經說到了[9]6.「法師」(dharma-bhāṇaka從「唄𠽋者」(bhāṇaka)演化而來在通俗教化中「唄𠽋者」是主持(通俗)說法讚頌的在大乘的經典書寫流行時就負起經典的讀誦講說書寫等任務轉化為「法師」這些《阿彌陀經》所沒有的術語或是《阿含經》所固有的或是部派佛教所有的或是重智大乘(讀誦經典等)所有的《般若經》與《阿閦佛國經》多了這些術語是不能證明為後起的

該書論定先後的某些理由是很難贊同的如說「佛塔供養」是古老的「經典供養」是新起的[10]「佛塔供養」是部派佛教所固有的當然比「經典供養」要早得多但大乘興起大乘興起以後「佛塔供養」還是照舊的流傳下來所以大乘《阿彌陀經》說「佛塔供養」不能證明比大乘《般若經》《阿閦佛國經》更早又如說《阿彌陀經》所譯的「阿羅漢道」《阿閦佛國經》譯作「弟子道」弟子是聲聞(śrāvaka)的異譯《小品般若經》也譯作「聲聞」所以論斷《阿彌陀經》比《阿閦佛國經》等為早[11]然大乘經集出以後在流傳中梵本是會有多少變化的所以論究初期大乘古譯是有重要價值的漢(或說吳)譯的《阿彌陀經》譯作「阿羅漢道」「下品般若」的漢譯《道行般若經》吳譯《大明度經》經審細的比對知道雖偶有「聲聞」一詞而多數也是「阿羅漢道」與《阿彌陀經》沒有差別今分類舉例來說歷舉四果及辟支佛的《道行般若經》作「阿羅漢辟支佛」如說「及行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大明度經》作「及求溝港頻來不還應儀緣一覺」[12]「應儀」是阿羅漢的義譯緣一覺是辟支佛(緣覺獨覺)的義譯凡說超過二乘墮於二乘二乘所不及的(除卷一)都作阿羅漢如《道行般若經》說「墮阿羅漢辟支佛道中」「過於阿羅漢辟支佛道上」「阿羅漢諸辟支佛所不能及」[13]《大明度經》與此相當的都譯作「應儀緣一覺」[14]上二類是漢吳二譯相合的原語都是阿羅漢也有二譯的譯語相反的如《道行般若經覺品》提到「聲聞辟支佛道」「聲聞法」《大明度經》譯作「應儀緣一覺道」「應儀法」[15]反之《道行般若經》初〈道行品〉說欲學阿羅漢法辟支佛法菩薩法當學般若波羅蜜而《大明度經》譯作弟子緣一覺[16]《道行般若經》說菩薩得不受三昧「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而《大明度經》卻譯作弟子緣一覺[17]上二例是漢吳二譯相反的原語應該是阿羅漢在傳寫中或寫作聲聞(弟子)寫本不同譯語也就不合了惟有彌勒所說與易行道有關的「隨喜[A46]迴向」部分二譯都是「聲聞」如《道行般若經》說「聲聞作布施持戒自守為福」「及於聲聞中所作功德」《大明度經》也譯為「諸弟子所作布施持戒守法」「諸弟子於中所作功德」[18]與易行道有關部分用詞的體例與古譯「下品般若」不合這可能本為一獨立法門因為「離相」的意義相合而被編入「下品般若」的聲聞與阿羅漢含義不完全相同阿羅漢局限於第四果聲聞是通於四果通於因位的聲聞是說一切有部法藏部等固有的名詞並非大乘佛教的新名詞大乘經後來不稱「阿羅漢辟支佛」而稱「聲聞辟支佛」大概是詞義更適宜些終於古本的阿羅漢如《小品般若經》都改成聲聞了從阿羅漢與聲聞的譯語而論「下品般若」是不能說比《阿彌陀經》遲出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是以《阿閦佛國經》為「原始大乘」早於「下品般若」為什麼「下品般若」原語為「阿羅漢辟支佛」而《阿閦佛國經》反而是「弟子緣一覺」呢大乘經不是一地區少數人集出的或作「阿羅漢道」或作「聲聞道」只是法門傳出與集成的地區不一各採取一般慣用的詞義而已又如說《阿彌陀經》是菩薩六度說六波羅蜜先成立然後有特別強調般若波羅蜜的經典[19]這與佛塔在先的理由一樣是不足以證明《阿彌陀經》在先的從《阿彌陀經》看來在六波羅蜜中是相當重視般若(智慧)的經中不斷的說菩薩菩薩阿羅漢的「智慧勇猛」在願文中就說到了三次——七二十二二十三願阿彌陀佛為大眾說《道智大經》(「原始般若」——〈道行品〉)不正是特重智慧的經典嗎《阿彌陀經》的集出者對於智慧的重視是不能說不知道的

經上來的檢討《阿彌陀經》在先的論證是沒有充足的理由來證成的《阿彌陀經》《阿閦佛國經》「下品般若」我贊同《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的意見這都是早期成立的屬於早期的理由我以為是參與問答者除帝釋彌勒外都是釋尊當時的大弟子法門是三乘共學共入的當然主要的是菩薩推重菩薩而不否定二乘的果證可以說這是「通教三乘」「重在菩薩」推尊出家者而受化的通於在家出家普及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佛的壽命不論長與短終歸是要入般涅槃的阿彌陀阿閦般若法門(《舍利弗悔過經》也如此)都是這樣的表示了從傳統的(聲聞)佛教出家佛教中流演出來三乘共學表示了大乘的初階段尊重傳統含容聲聞的特色初期的大乘佛教是以成佛度眾生為重願行為中心論到佛果與菩薩行的對於部派佛教雖以區域的關係與某一部派有關但決不受一部一派的局限這是活用部派佛教「取精用宏」而闡揚趣向於佛道的法門

般若法門淵源於南方流傳到北方而興盛起來般若在北方流行是經文自身所說到的以烏仗那(Udyāna)為中心向東(包括犍陀羅)西延[A47]伸的罽賓(Kaśmīra)區說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A48]Kāśyapīya大眾部([A49]Mahāsāṃghika)——「五部」[20]也就是大眾分別說([A50]Vibhajyavāda說一切有——三大系都在這[A51]裡流行[A52]民族複雜部派眾多所以思想比較的自由富有寬容的特色如說一切有部的西方師就是這樣[21]《阿閦佛國經》重願行與淨土是般若法門以外的一流在流傳與集成中有了相互的影響所以《阿閦佛國經》的傳出也應該是這一區域的阿彌陀淨土法門的引發與集出可能更西方一些初期大乘的興起主要是佛教自身的開展與適應印度神教的影響這點阿彌陀淨土也不應例外但《阿彌陀經》可能為了適應西方的異教思想而更多一些外來的氣息太陽崇拜原是不限於波斯(Pārasya)的但阿彌陀佛的淨土在西方「當日所沒處為彌陀佛作禮」[22]確為佛在西方的具體表現《阿彌陀經》二十四願以下說明國土莊嚴以前廣說阿彌陀佛頂的光明結論為「阿彌陀佛光明名聞八方上下無窮無極無央數諸佛國諸天人民莫不聞知聞知者莫不度脫也」[23]阿彌陀佛的原始思想顯然著重在「無量光」([A53]Amitābha以無量光明來攝化眾生在波斯的瑣羅斯德(Zoroaster)教無限光明的神Ormuzd是人類永久幸福所仰望的[24]兩者間多少有點類似性中國有一傳說如《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上(大正五一八三一下)

「安息國人不識佛法居邊地鄙質愚氣時有鸚鵡鳥其色黃金青白文飾能作人語王臣人民共愛(鸚鵡)身肥氣力弱有人問曰汝以何物為食我聞阿彌陀佛唱以為食身肥力強若欲養我可唱佛名諸人競唱鳥漸飛騰空中指西方而去王臣歎異曰此是阿彌陀佛化作鳥身引攝邊鄙豈非現身往生即於彼地立精舍號鸚鵡寺每齋日修念佛三昧以其(疑「从是」之誤)已來安息國人少識佛法往生淨土者蓋多矣」

這是出於《外國記》的傳說傳說不在別處恰好傳說在安息(Arsaces也就是波斯這就有傳說的價值安息人不識佛法卻曾有念阿彌陀佛的信仰也許是說破了阿彌陀淨土思想與波斯宗教的關係與波斯——安息宗教的關係不必遠在現在的伊朗(Iran瑣羅斯德教的光明崇拜是以[A54]吐火羅([A55]Tókharoi)的縛喝Balkh 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在大乘興起的機運中適應這一地區而有阿彌陀淨土法門的傳出吧

第二節 淨土思想的開展

第一項 淨土與誓願

《多界經》說「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有處有位唯一如來」[1]「唯一如來」的經說部派間有不同的意見如說一切有部([A56]Sarvāstivāda肯定的以為在同一時間唯有一佛出世佛的教化力是可以達到一切世界的大眾部([A57]Mahāsāṃghika)以為經上所說的「唯一如來」是約一三千大千世界說的在其他的三千大千世界[A58]可以有多佛同時出世的有佛出世的他方世界就這樣的流傳起來大乘佛教的多佛多世界他方佛世界起初當然是大眾部所說那樣的釋尊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名為娑婆([A59]Sahā是缺陷多苦難多的世界傳說的他方世界都是非常清淨莊嚴的他方也有穢土的只是不符合人類的願望所以沒有被傳說記錄下來而已他方清淨佛土到底是比對現實世界——釋迦佛土的缺陷(如《阿閦佛國經》說)而表現出佛弟子的共同願望「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我想依佛的願力而實現為淨土不外乎依人類的願望而表現為佛的本願

佛法的本質是以身心的修持達成苦痛的解脫是不離道德的智慧的宗教說到人類的苦痛有的來於自己的身心——貪瞋癡老病死傳說佛是為此而出世的有的來於自他的關係——社會的或愛或恨都不免於苦痛有來於物我的關係——自然界的缺陷生活資具的不合意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求佛要人「知苦」在部派佛教中「苦」已被分類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解脫憂悲苦惱的原則是「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心離煩惱不再為老病死苦所惱實現眾苦永滅的涅槃這是聖者們的修證與身心修證同時對於(眾生)人類的苦難——社會的自然界的苦難要求能一齊解除的那就是佛教淨土思想的根源上面曾說到淨土思想的淵源有北拘盧洲([A60]Uttarakuru)式的自然那是從原始山地生活的懷念而來的有天國式的莊嚴那是與人間帝王的富貴相對應的這是印度舊有的但經過佛化了的北洲與天國可惜都沒有佛法有佛出世說法的淨土以彌勒(Maitreya)的人間淨土為先聲等到他方佛世界說興起於是有北洲式的自然天國式的莊嚴有佛出世說法成為一般佛弟子仰望中的樂土

淨土是比對現實世間的缺陷而表達出理想的世界佛法的意見為了維持人與人間的秩序與和平所以世間出現了王王是被稱為「平等王」的[2]佛法有輪王的傳說與未來彌勒成佛說法相結合成為佛教早期的人間淨土經典編入《中阿含》或《長部》可見傳說的古老依《說本經》說[3]將來人壽八萬歲時閻浮提洲(我們住的世界)由於海水的減退幅員比現在要大得多那時人口眾多安穩豐樂《大毘婆沙論》所依的經本說到「地平如掌無有比(坎)坑砂礫毒刺人皆和睦慈心相向」[4]當時的轉輪王名「螺」([A61]Śaṅkha輪王是不用刀兵統一四天下以正法(道德的如五戒)化世的如有貧窮的由王以生活資具供給他在這德化的和平大同世界[A62]什麼都好只有「寒熱大小便(淫)欲飲食老」的缺陷彌勒佛在那時出世說法(佛法是與釋尊所說的一致)政治與宗教(佛法)都達到了最理想的時代這是佛教初期從現實人間的佛法的立場表現出人間淨土的理想

淨土是理想的修道場所在這[A63]修道者一定能達成崇高的理想這是佛弟子崇仰淨土的真正理由釋尊出生於印度(閻浮提)自然與社會都不夠理想佛弟子的修行也因此而有太多的障礙政治與佛法都達到理想的彌勒淨土還在遙遠的未來阿育王(Aśoka)被歌頌為輪王的時代[5]迅速的過去現實的政治與佛教都有「每下愈況」的情形我以為大乘淨土的發展是在他方佛世界的傳說下由於對現實世界的失望而寄望於他方的理想世界在大乘淨土中阿閦佛(Akṣobhya)淨土是較早的他還保有人間淨土的某些特性阿閦佛淨土中是有女人的只是沒有女人的過失不淨(也沒有男人的不淨)生育的苦痛[6]人間的享受與天上一樣佛出人間所以人間比天上更好[7]這是人間淨土的情況但為什麼又引向他方淨土呢以釋尊的時代來說社會有政治的組合佛沒有厭棄王臣而是將希望寄託於較好的輪王——王道的政治對佛法佛出家時佛最初攝受弟子時還沒有律制為了「正法久住」釋尊「依法攝僧」使出家者過著集團的生活「戒律」不只是道德的生活的軌範也是大眾共住的制度「僧事」是眾人的事由出家大眾依「羯磨」(會議辦事)來處理一切簡單的說佛教的出家僧眾在集體生活中過著平等民主自由法治的修道生活這種多數的律儀生活在佛塔寺院中心發展起來漸成為「近聚落比丘」「聚落比丘」重於法制的形儀不免忽略修證終於(佛法越興盛)戒律越嚴密僧品越低落傳說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早就提出了疑問[8]僧團中出家受戒說戒犯罪的懺悔為了衣住處而繁忙特別是犯罪說罪或由於論議的意見不合引起僧團的諍執與分裂傳統的「律儀行」部派分裂在少數專修的阿蘭若([A64]araṇya頭陀行(dhūta)者是不能同意的對這「律儀行」而崇仰「阿蘭若行」於是阿閦淨土中聲聞人沒有律儀生活如《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下)

「其剎眾弟子終無有貢高憍慢不如此剎諸弟子於精舍行律諸弟子不貪飲食亦不貪衣鉢亦不貪眾欲亦不貪著也為說善事行所以者何用少欲知止足故舍利弗阿閦佛不復授諸弟子戒是諸弟子但以苦空非常非身以是為戒其剎亦無有受戒事譬如是剎正士於我法中除鬚髮少欲而受我戒所以者何其阿閦佛剎諸弟子得自在聚會無有怨仇舍利弗阿閦佛剎諸弟子不共作行便獨行道不樂共行但行諸善」[9]

阿閦淨土的聲聞弟子不在精舍行律不受戒也不用剃除鬚髮只是少欲知足「獨住」的精進修行「得自在聚會無有怨仇」是無諍的意思菩薩出家的也是「不在舍止」[10]過著阿蘭若式的生活總之釋尊在此土人間的僧制由於淨土「諸弟子一切皆無有罪惡者」[11]一切都不用了戒律原是為了過失罪惡而制的淨土的修行使我們想起了釋尊當時的修道(四清淨)及初期弟子眾的修行(八正道)情況

社會方面阿閦佛淨土是沒有政治形態的如說「如欝單曰天下人民無有王治如是舍利弗阿閦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佛剎無有王但有阿閦如來天中天法王」[12]超越政治組織沒有國王在傳說上受到北拘盧洲自然生活的影響對現實世界來說自阿育王以後印度的政局混亂已極特別是大乘勃興的北方希臘(Yavana波斯(安息 Pahlava賒迦([A65]Śaka)人不同民族先後的侵入印度「三惡王」入侵使民生困苦佛教也受到傷害佛教的聖者作出了「法滅」的預言[13]對於現實政治失望極了於是北洲式的原始生活表現於阿閦佛國中的就是沒有國王國王是為了維持和平與秩序增進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但在淨土的崇高理想中和平秩序與利益是當然能得到的那也就沒有「王治」的必要了社會困苦與混亂的原因主要是生活艱苦與掠奪在阿閦淨土中沒有「治生者」「販賣往來者」衣食都是精美而現成的享受與天人一樣住處是七寶所成的精舍[A66]床與臥具女人所用的珠璣瓔珞都自然而有滿足了人類的一切需要一方面女人沒有女人的過失不淨與生產的苦痛大家都「不著愛欲淫妷」連音樂也沒有淫聲這就自然消除了男女間的糾紛與苦惱在淨土中沒有一切疾病沒有惡色的(印度的種姓階級從膚色的差別而來沒有色的優劣就沒有種族與階級的分別)沒有醜陋的(身體的殘障在內)沒有拘閉牢獄的事也沒有外道的異端邪說生在阿閦佛淨土的雖只是「淫怒癡薄」卻是「一切無有罪惡者」沒有罪惡的理想社會也就沒有王政與僧團的必要這一淨土形相為一般佛淨土的共同型式還有阿閦淨土是沒有三惡道的與《阿彌陀經》所說的一樣「其地平正生樹木無有高下無有山陵溪谷亦無有礫石崩山其地行足踏其上即陷適舉足便還復如故」有八功德水的浴池氣候不冷不熱徐風吹動隨著人的意願樹木吹出了微妙的音樂佛的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用七寶金色蓮華來莊嚴[14]對國土樹林浴池樓觀香華光明音聲等莊嚴沒有《阿彌陀經》那樣的七寶莊嚴詳細的寫出大概《阿彌陀經》為齋戒的信行人說所以應機而說得更詳細些

淨土的內容阿彌陀([A67]Amitābha)淨土有了進一步的東西1.「女人往生即化作男子」[15]這與「下品般若」的恒伽天女受記作佛就「今轉女身得為男子生阿閦佛土」一樣[16]社會上重男輕女佛教女性厭惡女身的情緒很深有轉女成男的信仰於是超越了男女共住的淨土進而為(色界天式的)純男無女的淨土2.阿閦淨土但說佛成佛時即使沒有天眼的也能見到佛的光明生在阿彌陀佛淨土的菩薩與阿羅漢都有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等神通[17]3.阿閦佛淨土著重於聲聞的究竟解脫菩薩的阿惟越致[18]阿彌陀淨土卻說阿羅漢與菩薩都是「壽命無央數劫」而阿彌陀佛壽命的無量更是著力寫出的重點[19]4.淨土沒有三惡道所以沒有鳥獸但飛鳥的美麗鳴音的和雅不是能增添淨土的美感嗎所以後起的《觀無量壽佛經》說「水鳥樹林皆演妙法」[20]這不是淨土有惡道嗎小本《阿彌陀經》說「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21]於是淨土有了眾鳥和鳴宣說妙法的莊嚴從淨土思想發展來說面對我們這個世界的缺陷而願將來佛土的莊嚴是「下品般若」《阿閦佛國經》所同的阿閦佛淨土保有男女共住淨土及人間勝過天上的古義《阿彌陀經》是比對種種淨土而立願實現一沒有女人的更完善的淨土在這點上應該比《般若》《阿閦》的淨土思想要遲一些當然色界天式的七寶莊嚴純男性的世界在印度佛教是早已有之的

大乘淨土法門與本願(pūrva-praṇidhāna)有關本願是菩薩在往昔生中當初所立的誓願菩薩的本願本來是通於自利利他的一切但一般淨土行者特重淨土的本願本願也就漸漸的被作為淨土願了淨土所以重視本願是可以理解的原始佛教所傳的七佛佛的究竟圓滿當然是相同的但佛的壽量身量光明度化弟子的多少佛與佛是不同的這也許是不值得深究的但釋尊的時代社會並不理想佛教所遇的障礙也相當多於是喚起了新的希望(願)未來彌勒成佛時是一個相當理想的世界彌勒的人間淨土出現了又發生了彌勒為什麼在淨土成佛釋尊為什麼在穢土成佛的問題結論為菩薩當初的誓願不同如法藏部([A68]Dharmaguptaka)《佛本行集經》所說[22]依菩薩的本願不同成就的國土也不同傳說的十方佛淨土並不完全相同這當然也歸於當初的願力還有佛法是在這不理想的現實世界中流傳的修菩薩行的為了要救度一切眾生面對當前的不理想自然會有未來的理想願望在菩薩道流行後(透過北洲式的自然天國式的莊嚴)莊嚴國土的願望是會發生起來的所以說到未來的佛土都會或多或少的說到了菩薩的本願

阿彌陀淨土法門漢譯與吳譯本是二十四願趙宋譯本為三十六願魏譯與唐譯本(及梵本)是四十八願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數目是那樣的層次增加《大乘佛教思想論》見到《小品般若經》的六願《大品般若經》的三十願於是推想為本願是以六為基數經層級的增加而完成也就是從六願十二願十八願二十四願三十願三十六願四十二願到四十八願該作者竟然在《阿閦佛國經》中找到了十二願十八願於是最可遺憾的就是沒有發見四十二願說了[23]不過這一構想與事實是有出入的如《阿閦佛國經》的十二願是無關於淨土的菩薩自行願《大乘佛教思想論》解說為十八願的學者的意見不同或作二十願或作二十一願[24]實際上並沒有確定的數目而且在〈諸菩薩學成品〉中也有說到本願的所以以六為基數的發展說只是假想而已從經典看來菩薩所立的佛國清淨願如《阿閦佛國經》沒有預存多少願數目的意思在淨土本願流行後於是有整理為多少願的如《阿彌陀經》說「曇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即選擇心中所願便結得是二十四願經則奉行之」[25]對不同淨土的不同形態加一番選擇然後歸納為二十四願結為二十四願正是整理成二十四願所以菩薩本願的發展是多方面的或是自行願如普賢的十大願也是自行願的一類或是淨佛國願有的說多少就多少有的整理成一定的數目不可一概而論

佛國清淨願最初集出來的應該是《阿閦佛國經》及「下品般若」經《阿閦佛國經》中菩薩發願是分為三大段的起初比丘在大目([A69]Vilocana)如來前立願於一切人不起瞋恚不起二乘意不念五蓋不念十不善行從此這位比丘被稱為阿閦(Akṣobhya)菩薩從不起瞋恚得名這是最根本的誓願接著菩薩發自行願也就是被數為十二願的大目如來為阿閦菩薩保證能這樣的立願修行一定能夠成佛然後阿閦菩薩立願(自己因中不說四眾過)將來成佛時弟子們沒有犯罪惡的(自己因中不漏泄)菩薩出家者於夢中不失精婦女沒有惡露不淨[26]於是如來為阿閦菩薩授記菩薩經發願授記修行等到成佛時佛剎的種種嚴淨經上都說是阿閦如來的本願力但明確說到佛國清淨的只是末後所立的三願「下品般若」的淨佛國土願實際僅有五願從菩薩修行深法不怖不畏而說到對可怖畏事而立願1.在惡獸中願未來的佛世界沒有畜生道2.在怨賊中願沒有怨賊與寇惡3.在無水處願自然而有八功德水4.在饑饉中願能得隨意飲食如天上一樣5.在疾疫處願眾生沒有三病——一切病6.怕佛道的久遠難成應該念時劫雖久遠但不離當前的一念[27]初願與布施度有關第二願與忍辱度有關其他都沒有說到六度[28]「阿閦」的三願是面對此土的佛教而發「般若」是修菩薩道的阿蘭若行者面對自身的處境而發的阿蘭若行者在林野修行有被惡獸吞噉盜賊劫掠與傷害的恐怖沒有水饑荒疫病的地方都是出家修行人的可怖畏處所以面對這些恐怖願在未來佛世界中沒有這些苦難(就容易修道)菩薩道要經歷劫生死的修行是初學所為難的(易行的思想由此而滋長起來)這六則都由可怖畏而起而前五屬於淨佛國土願與阿閦三願的用意不同與《阿彌陀經》本願的意趣更遠總之「下品般若」是五願並不是與六度相對的六願

阿彌陀的二十四願比阿閦佛國的三願「下品般若」的五願不但內容充實而更有獨到的意境阿彌陀佛本願是選擇二百一十億國土而結成的雖然淨佛國願都存有超勝穢土的意識根源但在形式上彌陀本願不是比對穢土而是比對其他淨土的要創建一理想的世界為一切淨土中最殊勝的《阿彌陀經》中對七寶的國土樓觀浴池樹林衣服飲食香華光明音樂都敘說得非常詳細可說是相當藝術化的但二十四願的重心卻不在這些依願文這是一切國土中最理想的所以說(十七願)「令我洞視(天眼通)徹聽(天耳通)飛行(神足通)十倍勝於諸佛」(十八願)「令我智慧說經行道十倍於諸佛」(二十四願)「令我頂中光明絕勝諸佛」所以阿彌陀佛是「諸佛中之王也」[29]生在阿彌陀佛國的菩薩阿羅漢(十五願)身相如佛(十六願)說經行道如佛(二十願)數目非常多(二十一願)壽命無央數劫(二十二願)有種種神通(二十三願)頂中有光明佛與生在阿彌陀佛國的菩薩阿羅漢是那樣的殊勝所以(四願)說十方佛都稱說阿彌陀佛「聞我名字皆令來生我國」與三輩往生相當的是七五願又二十四願說「見我光明皆令來生我國」願眾生來生阿彌陀佛國的共有五願這是阿彌陀佛本願的特出處有勝過一切佛的佛勝過一切國土的世界目的在讓大家生到這[A70]裡來這一本願的意趣與《阿閦佛國經》「下品般若」經的淨土願是完全不同的適應不同根性而開展出來的雖在二十四願中(一)沒有三惡道(九)面目同一色類(十一)沒有淫怒癡(十四)飲食自然與阿閦佛土一樣但這是一般的不一定有相互參考的意義

「中品般若」是依「下品般若」而再編集的「下品般若」的淨佛國土願僅有五願(共為六事)「中品般若」充實為三十願前六願是別依六度的一度或以為大體與「下(小)品」的六願相當[30]然切實比對起來三十願的初願資生具自然八願沒有惡道二十五願沒有三毒四病三十願觀生死久長而實無生無解脫這四願才是與「下品般若」相同的部分「中品般若」的願文顯然受到了《阿彌陀經》的影響如〈序品〉說「願(攝)受無量諸佛世界念無量國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31]與法藏(Dharmākara)選擇佛土時的情形一樣又說「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2]《阿彌陀經》是聞名者必得往生往生的還通於阿羅漢與菩薩「中品般若」說必定成佛顯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又如三十願中的八願沒有惡道十四願沒有色相差別十八願國人都得五通二十願眾生都有光明二十二願眾生的壽命無量劫二十三願具足三十二相二十八願願佛的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弟子數無量這都可以說受到了阿彌陀佛本願的影響當然在佛法傳布流行中是有相互影響的如魏譯的(四十八願本)《無量壽經》一再說到「無生法忍」說「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33]「究竟菩薩諸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昧門」[34]可見《般若經》空幻不生不滅的思想已成為彌陀佛土的菩薩行如《無量壽經》所說的「道場樹」是古譯《阿彌陀經》所沒有的這正是《阿閦佛國經》的莊嚴[35]

在初期大乘中淨土說有二流《般若經》為一流「下品般若」是確信十方佛世界的十方清淨世界是不退轉菩薩的所生處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中)

「(恒伽天女)今轉女身得為男子生阿閦佛土於彼佛所常修梵行命終之後從一佛土至一佛土常修梵行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諸佛譬如轉輪聖王從一觀至一觀從生至終足不蹈地阿難此女亦如是從一佛土至一佛土常修梵行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不離佛」

恒伽天女受記以後就轉為男身往生阿閦佛國從此從這一佛國到那一佛國生生常修梵行常不離佛授記的不退菩薩就是一般所說的法身大士一直在清淨佛國中見佛修行「下品般若」又說不退菩薩「常樂欲生他方清淨佛國隨意自在其所生處常得供養諸佛」[36]「我等行菩薩道心樂大乘願生他方現在佛前說法之處於彼續復廣聞說般若波羅蜜於彼佛土亦復以法示教利喜無量百千萬眾生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7]不退菩薩是願生他方淨土的在那[A71]常聞佛法常供養佛常利益眾生這是「下品般若」的往生淨土說恒伽天女往生的是阿閦佛國而專說阿閦淨土的《阿閦佛國經》卷上有同樣的說明(大正一一七五四下)

「譬如轉輪王得天下所從一觀復至一觀足未曾蹈地所至常以五樂自娛得自在至盡壽如是舍利弗阿閦如來行菩薩道行時世世常自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常修梵行於彼所說法時一切皆行度無極少有行弟子道彼所行度無極為說法有立於佛道者便勸助為現正令歡喜踊躍皆令修無上正真道」

阿閦菩薩授記以後的菩薩道行與「下品般若」所說的完全一致可以說這是《阿閦》與《般若》所說的原始的淨土說初期的他方淨土說——《阿彌陀》《阿閦》與《般若》所說的淨土都是凡聖同居的(在那[A72]裡轉凡為聖)聲聞與菩薩共住的比對此土的不理想而出現他方淨土不是專為大菩薩所住而是凡聖大小聖者所都可以往生的所以不退轉菩薩所往來的淨土如阿閦佛國學習阿閦佛本願與六度大行的可以往生修出家梵行的甚至讀書寫《阿閦佛國經》的都會因嚮往阿閦佛國而往生的不退菩薩在十方佛國中修行「中品般若」有了更具體的說明如〈一念品〉說「以諸法無所得相故得菩薩初地乃至十地有報得五神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亦以善根因緣故能利益眾生乃至般涅槃後舍利及弟子得供養」[38]菩薩有報得的五神通報得的六波羅蜜所以在十方佛土中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與淨佛國土是菩薩得無生法忍(不退位)以後的主要事業[39]約菩薩自行說「應供養諸佛種善根親近善知識」[40]是菩薩發心以來所應該行的但不退菩薩常生在淨土中對於見佛聽法供養佛更能圓滿的達成約利他說菩薩就是應該利他的但不退菩薩有報得的五通六度更能達成成就眾生淨佛國土的大行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念品》(第七十六)以下到〈淨土品〉(第八十二)都是說明菩薩的方便大行以般若為導的六度修行往生淨土在淨土中以報得的六度(四攝)五神通行成就眾生淨佛國土的大行是「中品般若」(方便道)的主要意義不過不退菩薩不一定生在淨土的那是菩薩的悲願來生人間的「阿惟越致菩薩多於欲界色界命終來生中國少生邊地若生邊地必在大國」[41]也有「所至到處有無佛法僧處讚佛法僧功德諸眾生用聞佛名法名僧名故於此命終生諸佛前」[42]總之不退菩薩常生十方淨土為了利益眾生也會生在邊地及沒有佛法的地方

淨土思想的另一流就是阿彌陀淨土阿彌陀淨土不是比對穢土而願成淨土是比對淨土而要求一更理想的地方不重在不退菩薩所往來而是見阿彌陀佛光明的聽見阿彌陀佛名字的都可以發願來生不是菩薩往來中的一佛國而是生在這[A73]裡的阿羅漢都在此涅槃菩薩也在這[A74]裡一直修行下去當然也有例外的如第八願說「我國中諸菩薩欲到他方佛國生者皆令不更泥犁禽獸薜荔皆令得佛道」[43]又說「阿惟越致菩薩皆當作佛隨所願在所求欲於他方佛國作佛終不復更泥犁禽獸薜荔隨其精進求道早晚之事同等爾求道不休會當得之」[44]這就是第八願的內容從阿彌陀佛國出去要到他方佛國的決不會再墮三惡道或遲或早終歸是要成佛的在往生阿彌陀佛土的根機中這是比較特殊的與第八願相當的《無量壽經》第二十二願說「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45]這與《般若經》所說的從一佛國至一佛國的菩薩相近但在《阿彌陀經》中這是特殊的「除其本願」是說菩薩在沒有往生阿彌陀佛國以前立願要「遊諸佛國修菩薩行」的所以到了阿彌陀佛國又要到他方佛國去往生阿彌陀佛國的一般菩薩一直進修到一生補處然後到他方去成佛這自然不會中間再生到他方佛國了《阿彌陀經》的「來生我國」大有得到了歸宿的意味與「佛法」及其他「大乘佛法」有不太調和的感覺

十方佛淨土是大乘經所共說的理想的世界讚歎為難得的清淨修行容易成就成為多少人仰望的地方《阿彌陀經》是極力讚揚阿彌陀佛與國土的勸人往生然《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五下)又這樣說

「若曹於是(此土)益作諸善布恩施德能不犯道禁忌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展轉復相教化作善為德如是經法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者勝於在阿彌陀佛國作善百歲所以者何阿彌陀佛國皆積德眾善無為自然在所求索無有諸惡大如毛髮佛言於是(土)作善十日十夜者其德勝於他方佛國中人民作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皆悉作善作善者多為惡者少皆有自然之物不行求作便自得之是間為惡者多作善者少不行求作不能令得世人能自端制作善至心求道故能爾耳」

同本異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都有這段文字[46]唐譯的〈無量壽如來會〉宋譯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被刪略了稱揚淨土的經典為什麼要人在穢土中修行這固然有激勵修行的意味然主要是倡導十方佛淨土說的是這個缺陷多多的世界的人們處身於不淨的世界這世界並非只是可厭惡的也有其優越的一面——穢土修行勝過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土中的修行釋尊大悲普濟願意在穢土成佛發心遲而成佛早彌勒願莊嚴淨土在淨土成佛發心早而成佛遲所以淨土容易成就(不退墮)成佛卻慢穢土不容易成就成佛反而快些穢土修行勝過在淨土中修行在初期大乘經中是相當流行的如《維摩詰所說經》卷下(大正一四五五三上)

「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眾香)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

《維摩詰經》所說是對淨土來遊此土的菩薩說的站在淨土的立場不免會輕視穢土及穢土的菩薩所以特提在穢土修行的特長這一見地《思益梵天所問經》《文殊[A75]師利普超三昧經》〈文殊師利授記會〉《阿惟越致遮經》[47]都有同樣的說明這是對初期大乘淨土思想所應有而不可少的認識

第二項 大乘經所見的二大淨土

東方妙喜(Abhirati)世界阿閦佛(Akṣobhya西方極樂(Sukhāvatī)世界阿彌陀佛([A76]Amitābha在大乘佛教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二佛二淨土的信仰對以後的大乘佛教(經典)引起的反應是否如我國古德所說那樣「諸經所讚盡在彌陀」依大乘經論一般的說對二佛二淨土是同樣重視的如有所抑揚那還是重智與重信的學風不同先從經中的「本生」來考察經中說到過去生事而指為現在的阿閦佛與阿彌陀佛的本生如二佛相關聯就可以看出阿閦佛與阿彌陀佛間的關係1.《妙法蓮華經》(鳩摩羅什再譯晉竺法護初譯)說大通智勝佛沒有出家以前有十六位王子成佛以後十六王子都來請佛說法都以童子身出家作沙彌他們聽了《法華經》以後各各分座為四眾說法這十六位王子現今都在十方國土成佛東方的阿閦佛西方的阿彌陀佛東北方的釋迦牟尼佛就是其中的三人[1]三人的地位相等《法華經》是以釋迦佛為主的2.《決定總持經》(竺法護譯)說過去有名為月施的國王恭敬供養說法師辯積菩薩月施國王就是現今的阿彌陀佛辯積菩薩就是阿閦佛[2]3.《賢劫經》(竺法護譯)說過去世無限量寶音法師受到一般比丘的擯斥到深山去修行那時的轉輪王名使眾無憂悅音請法師出來說法並負起護持的責任使佛法大為弘揚那時的法師就是現今的阿彌陀佛輪王就是阿閦佛[3]阿閦佛與阿彌陀佛前生的師弟關係《賢劫經》與《決定總持經》所說恰好相反說明了彼此有互相為師互相為弟子的關係4.《護國菩薩經》(闍那崛多譯)說過去世焰意王生子名福焰福焰王子一心希求佛法往成利慧如來處聽法焰意王得到護城神的指示見到了成利慧如來當時的焰意王是現今的阿彌陀佛福焰王子是釋迦佛護城神是阿閦佛[4]在這則本生中阿閦佛前生對阿彌陀佛是引導見佛的善知識5.《觀察諸法行經》(闍那崛多譯)說過去世中有一位說法的菩薩名無邊功德辯幢遊戲鳴音[A77]報清淨多人所愛鳴聲自在王子從菩薩法師聽法經上說「無邊功德辯幢遊戲鳴音說法者汝意莫作異見何以故喜王彼大眼如來是也不動如來為記菩提又彼王子名福報清淨多人所愛鳴聲自在者彼無量壽如來即是」[5]依此經大眼就是《阿閦佛國經》的大目如來不動(阿閦)是大目如來授記得菩提的不動與無量壽都是大目如來的弟子不動與阿彌陀的地位相等與《法華經》所說一樣從大乘經中所見到的「本生」阿閦佛與阿彌陀佛地位是平等的是曾經互相為師弟的

大乘經中說到阿彌陀佛土阿閦佛土的的確是非常多可以分為四類但說阿彌陀佛土的但說阿閦佛土的雙舉二佛二土的含有批評意味的經中所以提到這東西二土或是說從那邊來的或是說命終以後生到那邊去的或是見到二佛二土或以二佛二土為例的總之提到二土二佛的相當多可見在當時的大乘佛教界對二佛二土的信仰是相當重視與流行的現在先說雙舉二佛二土的經典1.支謙譯《慧印三昧經》說「遮迦越慧剛王於阿閦佛與諸夫人數皆生於彼國悉已護法壽終後為男子生須摩訶提見阿彌陀佛」[6]2.支謙譯《私呵昧經》說「當願生安隱國壽無極法王前妙樂(誤作「藥」)王國土中無怒佛教授處」[7]3.竺法護譯《賢劫經》說「值光明無量復見無怒覺」[8]4.竺法護譯《寶網經》說「見阿彌陀阿閦如來」[9]5.竺法護譯《持心梵天所問經》說「吾亦覩見妙樂世界及復省察安樂國土」[10]6.竺法護譯《海龍王經》說「安樂世界無量壽如來佛土菩薩妙樂世界無怒如來佛土菩薩」都隨佛入龍宮[11]7.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說「或從無怒佛土來生此間或從無量佛土」[12]8. 竺佛念譯《菩薩處胎經》說「壽終之後皆當生阿彌陀佛國」「今世命終皆當生無怒佛所」「無量壽佛及阿閦佛國」[13]9.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譯《大方廣佛華嚴經》說「或見阿彌陀觀世音菩薩灌頂授記者充滿諸法界或見阿閦佛香象大菩薩斯等悉充滿妙樂嚴淨剎」[14]10.功德直譯《菩薩念佛三昧經》說不空菩薩所現的國土「譬如東方不動國土亦如西方安樂世界」[15]11.那連提耶舍(Narendrayaśas)譯《月燈三昧經》說「是人復為彌陀佛為說無量勝利益或復往詣安樂國又欲樂見阿閦佛」「香象菩薩東方來從彼阿閦佛世界又復安樂妙世界觀音菩薩大勢至」[16]12.菩提流志(Bodhiruci)譯〈無邊莊嚴會〉說「無量壽威光阿閦大名稱若欲見彼者當學此法門」[17]13.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說「東方阿閦尊西方無量壽」[18]依這十三部大乘經東西的二土二佛在十方淨土中平等的被提出來可見佛教界的平等尊重

經中但說阿閦佛土的有1.支謙譯的《維摩詰經》經上說「是族姓子(維摩詰)本從阿閦佛阿維羅提世界來」維摩詰(Vimalakīrti)菩薩接阿閦佛國來入忍(娑婆)土大眾皆見[19]這是與「下品般若」一樣與阿閦佛土關係很深的經典2.白延譯《須賴經》說「我般泥曰後末時須賴終生東可樂國阿閦所山()方」[20]3.竺法護譯《順權方便經》說轉女身菩薩「從阿閦佛所妙樂世界沒來生此」[21]4.竺法護譯《海龍王經》說龍女「當生無怒佛國妙樂世界轉女人身得為男子」[22]5.竺法護譯〈密迹金剛力士會〉說密迹金剛力士「從是沒已生阿閦佛土在妙樂世(界)」[23]賢王菩薩「從阿閦佛土而來沒彼生此妙樂世界」[24]6.鳩摩羅什([A78]Kumārajīva)譯《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說「今者在彼阿閦佛土修菩薩行」[25]7.鳩摩羅什譯《首楞嚴三昧經》說「是現意天子從阿閦佛妙喜世界來至於此」[26]8.鳩摩羅什譯《華手經》說「今是(選擇)童子於此滅已即便現於阿閦佛土妙喜世界盡彼壽命淨修梵行」[27]在這八部大乘經中維摩詰菩薩轉女身菩薩賢王菩薩現意天子菩薩——四位菩薩都是從阿閦佛國來生在我們這個世界的這與西方阿彌陀佛土都是往生而沒有來生娑婆的意義非常的不同

經中只說到(往生)阿彌陀佛國的數量比較多一些1.支讖譯《般舟三昧經》說「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此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阿彌陀佛)」[28]2.支謙譯《老女人經》說「壽盡當生阿彌陀佛國」[29]3.支謙譯《菩薩生地經》說「壽終悉當生於西方無量佛清淨國」[30]4.竺法護譯《太子刷護經》說「後作佛時當如阿彌陀佛聞是經信喜者皆當生阿彌陀國」[31]5.竺法護譯《賢劫經》說「普見諸佛尊得佛阿彌陀」「不久成正覺得見阿彌陀」[32]6.帛尸梨蜜多羅(Śrīmitra)譯《灌頂經》說願生阿彌陀佛國的因藥師琉璃光佛本願功德命終時有八大菩薩來引導往生[33]7.聶道真譯《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說「須呵摩提阿彌陀佛剎土」「皆令生須呵摩提阿彌陀佛剎」[34]8.佛陀跋陀羅譯《文殊師利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35]9.智嚴(似兩晉時譯)譯《法華三昧經》說「其國菩薩皆如阿彌陀國中」[36]10.菩提流支譯《無字寶篋經》說「命終之時則得現見阿彌陀佛聲聞菩薩大眾圍繞」[37]11.闍那崛多([A79]Jñānagupta)譯《月上女經》說「受持彼佛正法已然後往生安樂土既得往見阿彌陀禮拜尊重而供養」[38]12.闍那崛多譯《出生菩提心經》說「於其睡夢中得此修多羅斯由阿彌陀願力如是果」[39]13.那連提耶舍譯〈菩薩見實會〉說「人中命終已此釋種(淨飯王)決定得生安樂國面奉無量壽住安樂國已無畏成菩提」[40]14.菩提流志譯〈發勝志樂會〉說「汝等從彼五百歲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於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41]15.菩提流志譯〈功德寶華敷菩薩會〉說「所得國土功德莊嚴亦如西方極樂世界」[42]在這些經典中《般舟三昧經》是依《阿彌陀經》所作的修持方法其他的經典以短篇為多可見在一般的教化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的信行是相當普遍的

屬於第四類的或對東西二淨土存有比較高下的意味或針對當時佛教界部分淨土行者的偏差如《稱揚諸佛功德經》廣說十方佛的名號功德也說到阿彌陀佛[43]但在說到阿閦佛時表示了特殊的推崇如說「十方諸佛為諸眾生廣說法時皆先讚歎阿閦如來名號功德」[44]阿閦如來名號是使波旬(Pāpīyas)愁憂熱惱的所以波旬以為「寧使捉持餘千佛名亦勸他人令使學之不使捉持阿閦佛名其有捉持阿閦如來名號者我(波旬)終不能毀壞其人無上道心」捉持阿閦如來名號及其他的諸佛名號魔也不能破壞因為「阿閦如來自當觀視擁護其人」[45]這表示在一切佛中阿閦佛有特殊的地位又如《菩薩處胎經》卷三(大正一二一〇二八上)

「菩薩摩訶薩從忉利天生十方剎不因溼生卵生化生胎生教化眾生此菩薩等成就無記根何者是阿閦佛境界是」

「或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乃至成佛執心一向無若干想無瞋無怒願樂欲生無量壽佛國前後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染著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

阿閦佛境界相當的高發心求生阿彌陀佛國的很少能達成往生極樂國的目標絕大多數是生在懈慢國土——邊地疑城這一敘述對於念阿彌陀佛的念佛的多而往生的少多少有貶抑的意味《諸法無行經》說到某些自以為菩薩的實際上與佛法的距離很遠其中如「是人入城邑自說度人者悲念於眾生常為求饒益口雖如是說而心好惱他我未曾見聞慈悲而行惱互共相瞋惱願生阿彌陀」[46]這是批評願生阿彌陀而與人「共相瞋惱」的人這與《菩薩處胎經》一樣並非批評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法門而是批評那些念阿彌陀的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為一通俗的教化一般人總是多信而缺少智慧不能知念阿彌陀佛的真意誇大渲染引起佛教界的不滿《灌頂經》卷一一(大正二一五二九下)

「普廣菩薩摩訶薩又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剎淨妙國土有差別不佛言普廣無差別也」

「普廣又白佛言世尊何故經中讚歎阿彌陀剎佛告普廣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習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專一心亂無志實無差別令諸眾生專心有在是故讚歎彼國土耳諸往生者悉隨彼願無不獲果」

經上說十方淨土勸人往生於是普廣菩薩有疑問了十方淨土有沒有差別佛說沒有差別沒有差別為什麼稱讚阿彌陀佛土似乎比別處好呢佛以為這是不懂如來說法的意趣佛所以形容西方極樂世界是怎樣的莊嚴那是由於人的貪濁不能專一修持所以說阿彌陀佛土特別莊嚴使人能專心一意去願求其實十方淨土都是一樣的可以隨人的意願而往生經文闡明十方淨土無差別說阿彌陀佛土的殊勝只是引導人專心一意的方便這反顯了那些不解佛意的強調阿彌陀佛土而輕視其他淨土者的偏執我想《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說阿彌陀佛土的功德莊嚴菩薩與聲聞的眾多比起文殊師利成佛時的離塵垢心世界簡直不成比例[47]也是針對忽略淨土法門的真意義而誇大妄執的對治法門

東西二佛二淨土在大乘初期佛教中是平等的但顯然的說到阿彌陀佛國的經典時代越遲數量也越多凡與齋戒懺悔發願有關的也就是一般的通俗宣化法門多數是讚說阿彌陀佛土的因此與後代秘密法門(「雜密」)相啣接與彌陀佛有關的經咒相當的多傳來中國的早在吳支謙的《無量門微密持經》已經開始傳譯了一方面說真常大我的(與《涅槃經》有關的)如來藏佛性——與世俗「我」類似的經典也都說到阿彌陀佛土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國的信行在後期大乘中的確是非常流行大乘論師們作出了明確的解說如龍樹(Nāgārjuna)的《十住毘婆沙論》指為「怯弱下劣」的「易行道」[48]無著(Asaṅga)的《攝大乘論》解說為「別時意趣」[49]馬鳴(Aśvaghoṣa)的《大乘起信論》解說為「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50]對稱念阿彌陀佛法門在佛法應有的意義給以適當的解說印度佛法在這點上與中國日本是不大一致的東西二佛二土在「秘密大乘」的組織中東方阿閦佛為金剛部西方阿彌陀佛為蓮華部還不失初期所有的平等意義

第三節 念佛法門

第一項 念佛見佛的般舟三昧

《般舟三昧經》為念佛法門的重要經典現存的漢譯本共四部《般舟三昧經》一卷漢支婁迦讖([A80]Lokakṣema)譯《般舟三昧經》三卷支婁迦讖譯《拔陂菩薩經》一卷失譯《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五卷隋闍那崛多(Jñānagupta)譯前二部都傳說為支婁迦讖譯經近代學者的研究意見略有不同[1]依《出三藏記集新集經論錄》有支讖所譯的《般舟三昧經》一卷[2]在「新集異出經錄」中《般舟三昧經》有二本支讖譯出的二卷竺法護譯出的二卷[3]支讖所譯的一卷或作二卷可能是傳寫的筆誤作為支讖與竺法護所譯的二本當時是有本可據的隋法經《眾經目錄》在「眾經一譯」中「般舟三昧經二卷晉世竺法護譯」[4]「眾經異譯」中「般舟三昧經一卷是後十品後漢世支讖別譯」[5]所說的《般舟三昧經》二本顯然與《出三藏記集》相合支讖的一卷本注明為「是後十品」雖略有錯誤但確是現存的一卷本古代的傳說是以一卷本為支讖譯二卷(今作三卷)本為竺法護譯的《開元釋教錄》斷定現存的三卷(或二卷)本是支讖譯而支讖的一卷本是缺本[6]這樣竺法護所譯的二卷本也就成為缺本了[7]依譯語來考察現存的三卷本與支讖的譯語相近作為支讖所譯是近代學者所能贊同的(與《開元釋教錄》說相合)現存的一卷本部分與三卷本的文句相合但「涅槃」「總持」等譯語及序文都不可能是漢譯的近於晉代的譯品《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推定為竺法護譯)部分引用支讖的《道行般若經》文有古譯可參考的部分採用而譯成新本與這一卷本的譯法倒是很相近的

《般舟三昧經》三卷本分十六品《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分十七品這二部的分品雖多少開合不同而次第與段落都是一致的《拔陂菩薩經》沒有分品與三卷本的上卷——前四品相當序起部分與《賢護經》更相近些一卷本傳說為三卷本的「後十品」不完全正確今對列如下

   ┌───┐       ┌───┐   │三卷本│       │一卷本│   └───┘       └───┘   1.〈問事品〉1.〈問事品〉(簡略)   2.〈行品〉2.〈行品〉   3.〈四事品〉3.〈四事品〉(缺末後偈)   4.〈譬喻品〉4.〈譬喻品〉   5.〈無著品〉   6.〈四輩品〉5.〈四輩品〉   7.〈授決品〉   8.〈擁護品〉6.〈擁護品〉(缺偈)   9.〈羼羅耶佛品〉   10〈請佛品〉   11〈無想品〉   12〈十八不共十種力品〉   13〈勸助品〉7.〈勸助品〉(缺偈)   14〈師子意佛品〉┘   15〈至誠佛品〉8.〈至誠品〉(缺偈)   16〈佛印品〉

《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比三卷本缺了六品由於文字部分與三卷本相合所以或推論為從三卷本抄出的一卷本與三卷本(及《賢護經》)對比起來一卷本序分如沒有八大菩薩應該是簡略了的否則〈擁護品〉中的八大菩薩「見佛所說皆大歡喜」就不免有突然而來的感覺不過說一卷本八品從三卷本抄略出來怕是不對的因為一卷本的法數如〈四事品〉是四種四法〈四輩品〉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種弟子的各別修持〈擁護品〉說「四事」能疾得三昧〈勸助品〉是「四事助其歡喜」(僅譯出二事)所說的法數都是以「四」為準的這部分的四數是三卷本所一致的但三卷本的其他部分〈請佛品〉有二種「五事」能疾得三昧〈無想品〉有「十事」「得八事」〈十八不共十種力品〉說「獲十八事」「佛十種力」這部分的法數是五十八與「四」法都不相合還有一卷本的念佛三昧以思想來說是唯心如幻近於唯識學的但三卷本所增多的如〈無著品〉〈羼羅耶佛品〉〈請佛品〉(《賢護經甚深品》)部分都近於般若空義特別是三卷本所說的「用念佛故得空三昧」「證是三昧知為空定」「用念空故便逮得無所從生法樂即逮得阿惟越致」「如想空當念佛立」[8]一卷本這一部分都沒有說到「空」所以這是在唯心如幻的觀想基礎上稱念佛三昧為空三昧與般若思想相融和從法數說從思想說三卷本是依一卷本而再纂集完成的

「般舟三昧」([A81]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āvasthita-samādhi意義是「現在佛悉立在前(的)三昧」「現在佛」是十方現在的一切佛三昧修習成就了能在定中見十方現在的一切佛所以名「般舟三昧」見十方現在一切佛為什麼經中說念西方阿彌陀(Amita)佛呢修成了能見現在一切佛但不能依十方一切佛起修必須依一佛而修修成了才能漸漸增多見現在的一切佛所以「般舟三昧」是能見現在一切佛的修習時也是不限於念阿彌陀佛的如《大方等大集賢護經》[9]

  • 1.「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清淨持戒具足諸行獨處空閑如是思惟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人爾時如所聞已繫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

  • 2.「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聞有諸佛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心中渴仰欲見彼佛得見彼佛光明清徹如淨琉璃」

經文明顯的說「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隨何方所即向彼方」可見西方阿彌陀佛只是各方中的一方一佛而已《般舟三昧經》也說「菩薩聞佛名字欲得見者常念其方即得見之」[10]學習「般舟三昧」是可以隨所聽聞而念各方佛的依〈四事品〉說「般舟三昧」的修習在三月中不坐不臥經行不休息除了飯食及大小便[11]這是三月專修的「常行」三昧〈行品〉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12]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的念阿彌陀佛與小本《阿彌陀經》相合[13]與〈四事品〉的三月專修不同《阿彌陀經》只說「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14]與「般舟三昧」的定中見佛不同三卷本補充為「過七日已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於夢中見之」[15]才含攝了夢中見佛所以「般舟三昧」的三月專修定中見佛本來是與《阿彌陀經》所說不同的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當然是由於當時念阿彌陀佛的人多舉一般人熟悉的為例而已「阿彌陀」的意義是「無量」阿彌陀佛是無量佛「無量佛」等於一切佛這一名稱對修習而能見一切佛來說可說是最適合不過的所以開示「般舟三昧」的修習就依念阿彌陀佛來說明「般舟三昧」是重於定的專修念阿彌陀佛是重於齋戒信願不同的法門在流傳中結合起來如以為「般舟三昧」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三昧那就不免誤解了

「般舟三昧」是念佛見佛的三昧從十方現在佛的信仰中流傳起來在集成的《般舟三昧經》中有值得重視的——唯心說與念佛三昧修「般舟三昧」的一心專念成就時佛立在前見到了佛就進一步的作唯心觀如《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中——下)

「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三界)意所作耳(隨)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心是佛心(是如來)佛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為)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偈言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癡無心是涅槃是法無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願」

這段經文試參照三卷本略為解說在見佛以後應這樣的念(觀)佛從那[A82]裡來自己又到了那[A83]知道佛沒有從他方淨土來自己也沒有到淨土去只是從定心中見佛因此就理解到三界都是心所造作的或者說是心所現的隨自己所念的那一方那一佛就在定心中見到了所以只是以心見心並沒有見到心外的佛這樣心就是佛就是如來(心也就是自身自身也是心所作的)自心見到了佛但並不能知見是自心從這「唯心所見」的道理能解了有想的就是愚癡生死沒有想才是涅槃一切都是虛妄不真實的無可樂著的只是「念」所作的那個「念」也是空的無所有的前說境不可得這才說心不可得如能夠解見(三界自身心)空的就能於一切無想(無相)無願依三解脫門而入於涅槃了這一唯心觀的次第是以「唯心所作」為理由知道所現的一切都是沒有真實的進一步觀能念的心也是空的這一觀心的過程與後來的瑜伽論師相近經中為了說明「唯心所作」舉了種種譬喻夢喻——如夢中所見而沒有障礙相夢見女人而成就淫事夢還故鄉與父母等談論觀尸骨喻——見白色赤色黑色等水精喻——見到自己的身形無著(Asaṅga)成立唯識無境的理由也就是這樣如《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八上——中)

「應知夢等為喻顯示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似義顯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

「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

唯識宗所依的本經——《解深密經》成立「唯心所現」也是以淨鏡等能見影像來比喻「三摩地所行影像」的[16]依念佛三昧念佛見佛觀定境唯心無實而悟入不生不滅(得無生忍)成為念佛三昧引歸勝義的方便《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Sudhana)童子所參訪的解脫(Mukta)長者成就了「如來無礙莊嚴法門」在三昧中見十方諸佛「一切諸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17]《華嚴經》所說與《般舟三昧經》相近《觀無量壽佛經》是以十六觀念阿彌陀佛土依正莊嚴的第八觀「觀佛」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18]「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雖與《般舟三昧經》相同但已經是「如來藏」說了「般舟三昧」在思想上[A84]啟發了唯心所現的唯識學在觀行上從初期的是心作佛發展到佛入我心我心是佛的「如來藏」說

另一值得重視的如《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上——中)

「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

「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

成就「般舟三昧」的能見阿彌陀佛不只是見到了而且還能與佛問答聽佛說法這是修習三昧成就出現於佛弟子心中的事實這一類修驗的事實在佛教中是很普遍的西元三——五世紀間從北印度傳來佛弟子有什麼疑問就入定上升兜率天去問彌勒(Maitreya[19]西元四世紀「無著(Asaṅga)菩薩夜昇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論」[20]也就是這一類事實在「秘密大乘」中修法成就了本尊(多數是現夜叉相的金剛)現前有什麼疑問可以請求開示也是普遍存在的宗教事實在定中見到了可以有問有答在「原始佛教」中早已存在如《中阿含經長壽王品》就有好幾部經與定中見聞有關的《長壽王本起經》中佛為阿那律(Aniruddha)說在沒有成佛以前的修行時修習見光明見形色「廣知光明亦廣見色」的過程[21]《天經》中說修得光明見形色與天(神)共相聚會與天「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知道天的名字知天所受的苦樂天的壽命長短天的業報知道自己過去生中也曾生在天中這樣的修習逐漸增勝的過程[22]《梵天請佛經》中佛於定中升梵天與梵天問答[23]《有勝天經》中阿那律說光天淨光天遍淨光天的光有優劣差別「彼(天)與我集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24]在定中到另一界見到諸天及魔等與他們集合在一起與他們論說問答(與大乘的到他方淨土見他方佛與菩薩的情形相近)是存在於「原始佛教」的事實在「原始佛教」中佛與大弟子們往來天界的記載不少但那時佛與大弟子們對於定中所見到的是要開示他們呵斥他們警策他們所以佛被稱為「天人師」佛涅槃以後演化為在定中見當來下生成佛現在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十方佛現在說興起「大乘」佛弟子就在定中見他方佛在「秘密大乘」中佛弟子就在定中見金剛夜叉在定中有所見有所問答始終是一致的但起初是以正法教誨者的立場教化天神後來是請求佛菩薩夜叉們的教導這是佛法的進步昇華呢佛教精神的迷失呢

《般舟三昧經》集出的時間試依八大菩薩而加以論斷如《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〇二下——九〇三上)

「颰陀和與五百菩薩俱羅憐那竭菩薩從墮舍利大國出橋曰兜菩薩從占波大國出那羅達菩薩從波羅斯大國出須深菩薩從迦羅衛大國出摩訶須薩和菩薩從舍衛大國出因坻達菩薩從鳩[A85]睒彌大國出和輪調菩薩從沙祇大國出一一菩薩各與二萬八千人俱」

〈擁護品〉中「是八菩薩」集在一起稱為「八大菩薩」其中颰陀和(Bhadrapāla)譯為賢守或賢護是王舍城([A86]Rājagṛha)的長者《般舟三昧經》就是因賢護的[A87]啟問而說的羅憐那竭([A88]Ratnākara)譯為寶積是毘舍離([A89]Vaiśālī)的長者子橋曰兜([A90]Guhyagupta譯為星藏是占波(Campā)的長者子那羅達(Naradatta)譯為仁授是波羅斯([A91]Vārāṇasī或說彌梯羅(Mithilā)的婆羅門須深(Susīma)是迦維羅衛(Kapilavastu)人摩訶須薩和([A92]Mahāsusārthavāha)譯為大導師或大商主是舍衛([A93]Śrāvastī)的優婆塞因坻達(Indradatta)譯為主天實為主(天)授是鳩[A94]睒彌([A95]Kauśāmbī)人和輪調(Varuṇadatta)譯為水天實為水神授是沙祇(Sāketa)的優婆塞八位菩薩的集為一組《般舟三昧經》以外《賢劫經》《八吉祥神[A96]呪經》都說到「八大正士」[25]帛尸梨蜜多羅(Śrīmitra)譯的《灌頂經》也多處說到這八位這八位菩薩是釋尊的遊化地區恒河流域的在家菩薩《般舟三昧經》是為在家菩薩(賢護)說的並囑累阿難(Ānanda)等比丘及八菩薩受持宏通[26]在家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顯然的重要起來這是大乘佛教流行早期在家菩薩的代表人物在傳說中多少有點事實成分的後來大乘經有十六菩薩如「中品般若」[27]及《持心梵天所問經》《無量壽經》《觀察諸法行經》〈淨信童女會〉《觀彌勒菩薩上升兜率陀天經》等[28]大體依《般舟三昧經》的八菩薩(或缺少一二位)加入其他菩薩而成數目的倍倍增多是印度佛教的一般情況從《般舟三昧經》的八菩薩進到「中品般若」《持心經》等十六菩薩依據這一點《般舟三昧經》的成立約為「下品般若」集成「中品般若」還在成立過程中應為西元五〇——一〇〇年頃「中品般若」不但序列十六菩薩〈序品〉中說「念無量國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29]表示了對「現在佛悉立在前三昧」的尊重

「般舟三昧」是在家出家四眾弟子所共修的法門早期的在家菩薩出於恒河流域或表示「念佛見佛」法門是從佛教中國傳來的四眾弟子中出家比丘修行的條件第一是「當清淨持戒不得缺如毛髮常當怖畏(地獄苦痛)」[30]三卷本作「一切悉護禁法出入行法悉當護不得犯戒大如毛髮常當怖畏」[31]可見這是比丘的「戒具足」——「安住具戒善護別解脫律儀軌則圓滿所行圓滿於微小罪生大怖畏」是比丘在僧團中所受持的律儀生活在家弟子而想修「般舟三昧」的「常念欲棄家作沙門常持八關齋當於佛寺中」「敬事比丘比丘尼如是行者得三昧」[32]「般舟三昧」雖通於在家修行而是尊重傳統出家僧團的與寺院通俗教化的齋戒相應的無論在家出家這是三月專修的法門(可能與出家人三月安居靜修有關)到了印度北方念阿彌陀佛的地區結合而流行起來於是有了「一日一夜」「七日七夜」(《阿彌陀經》所傳)的修法「般舟三昧」的本質是依假想觀而成三昧屬於「定」法但依此深化而又淺化起來深化是在定中起唯心無實觀引入三解脫門或融攝「般若」而說無著法門淺化是與「般若法門」一樣使成為普遍學習的法門對一般人來說如三歸五戒布施而外「作佛形像」「持好素寫是三昧」[33]造佛像與寫經成為當時佛教的特色「聞是三昧書學誦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34]與「下品般若」一樣的推重讀書寫的功德〈擁護品〉說八大菩薩是「人中之師常持中正法合會隨順教」更說「持是三昧」所得的現世功德[35]與「下品般若」所說的相近後來「若有急(疾)皆當呼我八人名字即得解脫壽命欲終時我八人便當飛往迎逆之」[36]八大菩薩成為聞聲救苦的菩薩《般舟三昧經》就這樣的成為普遍流行的法門三卷本說到「卻後亂世佛經且欲斷時諸比丘不復承用佛教然後亂世時國國相伐於是時是三昧當復現閻浮利」[37]《賢護經》又說「復此八士諸菩薩當來北天授斯法」[38]《般舟三昧經》在北方全部集成約在西元一世紀末

第二項 念佛法門的發展

念佛(buddhânusmṛti是「六念」之一《雜阿含經》的「如來記說」從念佛而組合為「三念」「四念」「六念」《增壹阿含經》更增列為「十念」然適應「信行人」及「佛涅槃後佛弟子心中的永恒懷念」而特別發展的是念佛法門漢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A97]Dharmaguptaka)的誦本卷五《闍尼沙經》(大正一三五上)

「我昔為人王為世尊弟子以篤信心為優婆塞一心念佛然後命終為毘沙門天王作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極七往返乃盡苦際」

頻婆沙羅(Bimbisāra)王是為王子阿闍世(Ajātaśatru)所弒的臨終時一心念佛而死所以不墮三惡道生在天上七返生死就可以得涅槃與「四不壞信」的「佛不壞信」(或譯作「佛證淨」)相合異譯《人仙經》南傳《長部》(一八)《闍尼沙經》都沒有「一心念佛」一句但支謙譯的《未生冤經》也說瓶沙王「念佛不忘」死後生天[1]不墮三惡道生天決定向三菩提是「念佛」法門的主要意義《那先比丘經》卷下(大正三二七〇一下)

「王又問那先卿曹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欲死時念佛死後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語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

從《那先比丘經》[2]所說可見北方的部派佛教對惡人臨終念佛死後生天的信仰是相當流行的念佛能離怖畏《雜阿含經》已一再說到離怖畏不但離死後的惡道怖畏還有現生的種種困厄念佛也有拔濟苦厄的作用如《大智度論》說商人們在大海中航行遇到了摩伽羅(Makara)魚王有沒入魚腹的危難大眾一齊稱念佛名魚王就合了口船上人都免脫了災難依《智論》說魚王前世是佛的弟子所以聽見佛名就悔悟了[3]《修行道地經》讚頌佛的功德說「本(木)船在巨海向魚摩竭口其船(將)入魚腹發慈以濟之」[4]商人們得免摩竭大難這是佛的慈悲濟拔了人的種種困厄不如意由於過去及現生所作的惡業所以要免除苦厄懺除惡業漸重於念佛——禮佛及稱佛的名字

念佛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但特別發達起來的是大乘佛教念佛法門的發達與十方佛現在的信仰及造作佛像有關佛在世時「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是依人間的佛比丘僧及佛與比丘所開示的法作為繫念內容的「念」是憶念不忘由於一心繫念就能得正定如《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三七下)

「聖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依念得定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六念」法門都是這樣的這樣的正念本沒有他力的意義佛涅槃了對佛的懷念加深初期結集的念佛限於念佛的(三號又)十號「如來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5]也就是念佛的功德上座部([A98]Sthavira)系的說一切有部([A99]Sarvāstivāda歸依佛是歸依佛所得的無學功德法——法身不歸依佛的有漏色身[6]念佛也只是念佛的功德錫蘭傳來的《解脫道論》也是念佛的十號念佛的本生功德自拔身功德得勝法功德作饒益世間功德[7]《成實論》以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號三不護三念處大悲等功德來禮敬佛[8]上座系的念佛是不念色身相好的大眾部([A100]Mahāsāṃghika)系以為佛的色身是無漏的色身也是所歸敬的如《增壹阿含經》說念佛的「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及佛戒解脫解脫知見功德[9]《分別功德論》也說念「佛身金剛無有諸漏若行時足離地四寸千輻相文跡現於地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有覩者隨行得度」[10]佛的色身也是念佛的內容代表了大眾部系的見解傳統的念佛雖也有念佛色身的但釋尊已經涅槃沒有佛的相好可見印度佛教初期是沒有(不准有)佛像的僅有菩提樹法輪[A101]象徵佛的成佛說法遊行念是憶念是憶念曾經經歷的境界重現於心中釋尊過去很久了又沒有佛像可見所以念佛身相是不容易的而多數念佛的戒定等功德了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在敘述造塔因緣後又說「白佛言世尊如佛身像不應作願佛聽我作菩薩侍像者佛言聽作」[11]古代是不許造佛像的在造佛像以前先造在家的菩薩像與《十誦律》文段相當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攝頌說「聽為菩薩像」長行作「白佛言我今欲作贍部影像唯願聽許佛言應作」[12]《尼陀那》的「贍部影像」就是《十誦律》的「菩薩像」可推定為畫像《般舟三昧經》說「作佛形像若作畫」[13]《成具光明定意經》說「立廟圖像佛形」[14]〈摩訶迦葉會〉說「若於㲲上牆壁之下造如來像」「觀如來畫像」「於牆壁下畫如來像」[15]畫像可能與書寫經典同時流行鑄塑佛像也流行起來佛像的流行與十方佛現在的信仰相融合於是觀佛色相的如「般舟三昧」那樣的「現在佛悉在前立」的念佛三昧也就興盛起來了

念佛進入大乘佛法時代形成了不同修持法不同目標的念佛當然可以彼此相通也可以條貫為一條成佛的法門現在分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四門來敘述「稱名」傳說釋種女被刖手足投在深坑時「諸釋女含苦稱佛」[16]提婆達多(Devadatta)生身墮地獄時「便發悔心於如來所正欲稱南無佛然不究竟適得稱南無便入地獄」[17]商人遇摩竭魚難「眾人一心同聲稱南無佛」[18]人在危急苦難中每憶念佛而口稱「南無佛」([A102]Namo Buddhāya實與「人窮呼天」的心情相近存有祈求的意義希望憑稱念佛名的音聲感召佛而得到救度在傳統佛教中佛入涅槃後是寂滅而不再有救濟作為的所以「南無佛」的稱名在佛滅以後可以流行佛教界卻不可能受到佛教中心的重視等到十方佛現在的信仰流行懷念佛而稱名的意義就大為不同了念阿彌陀佛願生極樂世界是早期念佛的一大流經上說「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19]是一心憶念是願往生阿彌陀佛土不但是念佛然阿難(Ānanda)「被袈裟西向拜當日所沒處為彌陀佛作禮以頭腦著地言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20]當下看到了阿彌陀佛與清淨國土稱名與心中的憶念顯然有統一的可能後來三十六願本說「念吾名號」四十八願本說「聞我名號係念我國」小本《阿彌陀經》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21]到了專念佛的名號了《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下品下生」「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念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22]不能專心繫念佛的可以專稱阿彌陀佛名字(也要有十念的專心)這是為平時不知佛法臨終所開的方便念阿彌陀佛本是內心的憶念以「一心不亂」而得三昧的但一般人可能與稱名相結合在中國念阿彌陀佛漸重於稱名(人人都會)幾乎以「稱名」為「念佛」了其實「念佛」並不等於「稱名」「稱名念佛」也不是阿彌陀淨土法門所獨有的「稱名念佛」通於十方現在(及過去)佛如《八吉祥神[A103]呪經》(支謙初譯)誦持東方八佛名呼八大菩薩名字能得今世及後世功德終成佛道[23]《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十住毘婆沙論》引用)說十方十佛名號與《八吉祥神[A104]呪經》的德用相近[24]《稱揚諸佛功德經》說「其有得聞(六方各)如來名者歡喜信樂持諷誦念卻十二劫生死之罪」[25]經中所說的功德極多而「滅卻多少劫生死之罪」是一再說到的《寶月童子經》的十方十佛也受到懺悔者的禮拜供養[26]〈優波離會〉在三十五佛前懺悔「若能稱彼佛名晝夜常行是三種法(懺悔隨喜勸請)能滅諸罪遠離憂悔得諸三昧」[27]懺悔滅罪「稱佛名號」是重要的行法如後人集出的《佛名經》《五千五百[A105]佛名神呪除障滅罪經》都屬於這種性質「稱名念佛」的功德極大現生的消除災障懺悔業障而外《稱揚諸佛功德經》每說到「得不退轉」「成佛」這是以信心稱念佛名引入大乘的正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歷舉種種念佛功德又說「若有人一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28]《法華經》進一層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29]在初期大乘法中稱名念佛是可淺可深的淺的是散心念深的是定心以稱名念佛而引發深定的是梁代傳來的「一行三昧」(ekavyūha-samādhi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大正八七三一上——中)

「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依「稱名念佛」而成定的「一行三昧」依《文殊師利問經》「如是依(十號)名字增長正念見佛相好正定具足具足定已見彼諸佛如照水鏡自見其形」修習的方便是「於九十日修無我想端坐專念不雜思惟」[30]「一行三昧」成就了能見佛聽佛說法與「般舟三昧」相近但「一行三昧」是「常坐」的「念佛名號」而「不取相貌」的這一「一行三昧」自從黃梅道信提倡經弘忍而到弘忍門下重坐的念佛淨心的禪門曾風行於中國不過「一行三昧」「中品般若」也是有的《大智度論》解說為「是三昧常一行畢竟空相應」[31]「一行三昧」的原義到底只是「法界一相繫緣法界」以稱念一佛名見佛為方便可說是「般舟三昧」的般若化

「觀相」這可以分為二類1.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行住坐臥等)——色身相2.念佛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法身相大乘所重而極普遍的是念佛色身相如說「若行者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專念十方三世諸佛生身」[32]古人立「觀像念」「觀想念」其實「觀像」也是觀相是初學者的前方便《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

「若初習行人將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心不散亂是時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

《觀佛三昧海經》也說「如來滅後多有眾生以不見佛作諸惡法如是等人當令觀像若觀像者與觀我身等無有異」[33]沒有見過佛的是無法念佛相好的所以佛像的發達與念佛色身相好有關說到佛像依《觀佛三昧海經》佛像是在塔[A106]裡的如說「欲觀像者先入佛塔」「若不能見胸相分明者入塔觀之」「不見者如前入塔諦觀像耳」[34]這都是佛像在塔中的明證《千佛因緣經》說「入塔禮拜見佛色像[35]《稱揚諸佛功德經》說「入於廟寺瞻覲形像」[36]《華手經》說「集堅實世尊形像在諸塔」[37]《成具光明定意經》說「立廟圖像佛形」[38]印度佛像的造作起初是供在塔廟中的後來才與舍利塔分離而供在寺中——根本香殿佛像供在塔[A107]所以念佛色身相好的要先進塔去審細觀察佛像然後憶持在心[A108]到靜處去修習依《解脫道論》修「一切入」的初學者是依曼陀羅起想念在地上作曼陀羅或「於衣若於板若於壁處皆作曼陀羅」[39]曼陀羅(maṇḍala)是「輪圓」的意義規畫出圓形的地域或畫一圓相(後來或作四方形三角形)在圓形內作成形相為修習者生起想念的所依處〈摩訶迦葉會〉說「有諸比丘若於㲲上牆壁之下造如來像因之自活」[40]在牆壁下造佛像應該是作為念佛色相的曼陀羅如在牆壁下作佛像對觀相修習來說是比塔中觀像更方便的念佛色相不但是大乘行者也成為部分聲聞行者的修法聲聞的修法主要是「二甘露門」經「三度門」而組成「五停心」——不淨慈心因緣持息念界分別但西元五世紀初鳩摩羅什([A109]Kumārajīva)譯出的《坐禪三昧經》《禪秘要法經》《思惟要略法》曇摩蜜多(Dharmamitra)傳出的《五門禪經要用法》都以「念佛」替代了「界分別」依僧叡〈關中出禪經序〉除末後的「菩薩禪法」其他都出於持經的譬喻師([A110]dārṣṭāntika)的禪集[41]可見念佛色身相已成為一分部派佛教及大乘行者共修的法門《觀佛三昧海經》所說觀三十二相觀佛(色)心觀佛四威儀觀像佛觀七佛大都是大小共學的《思惟要略法》中先說「觀佛三昧法」是初學觀像佛的修法進一步是「色身觀法」「既已觀像心想成就歛意入定即便得見」是離像的內觀再進而「法身觀法」念佛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等功德次第漸進也是可通於大小乘的[42]以下的「十方諸佛觀法」「觀無量壽佛法」是依大乘經而立的觀法《大智度論》解說「念佛」是念十號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戒眾解脫知見眾具足一切智一切見大慈大悲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概括了念名號念色身念功德法身——三類[43]《十住毘婆沙論》(二十品——二十五品)所說的念佛三昧是依《般舟三昧經》的《論》卷一二(大正二六八六上——中)

「新發意菩薩應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佛(生身)如先說轉深入得中勢力應以(功德)法身念佛心轉深入得上勢力應以實相念佛而不貪著」

「新發意菩薩應以十號妙相念佛是人以緣名號增長禪法則能緣相當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見諸佛如鏡中像」[44]

《十住毘婆沙論》的念佛三昧既說明了念色身念法身念實相——三階又說新發意的應念名號進一步才能「緣相」成就「般舟三昧」龍樹(Nāgārjuna)當時的念佛三昧就是「般舟三昧」也念佛名號所以《文殊師利般若經》緣一佛名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本義是實相觀)不過是方便的少少不同從「般舟三昧」分出的法門

「唯心」「唯心念佛」是依《般舟三昧經》的經上這樣(大正一三八九九上——下)

「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

初學「般舟三昧」的行法是念「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的「觀相念佛」[45]依三卷本「當想識無有能見諸佛頂上者」[46]是從念「無見頂相」下手的但到了三昧成就佛現在前不但光明徹照而且能答問能說經然當時佛並沒有來自己也沒有去自己沒有天眼通天耳通卻見到了佛聽佛的說法那佛到底是怎樣的於是覺察到這是「意所作耳」只是自心三昧所現的境界類推到三界生死都是自心所作的自心所現的虛妄不實所以心有想為愚癡(從愚癡而有生死)心無想是涅槃不應該起心相就是能念的心也是空無所有的這才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嚴格的說這是念佛三昧中從「觀相」而引入「實相」的過程然這一「唯心所作」的悟解引出瑜伽師的「唯心(識)論」所以立「唯心念佛」一類

「實相」「實相」或「諸法實相」玄奘譯為「實性」或「諸法實性」是「如」「法界」「實際」的異名「中品般若」的〈三次第品〉說到「菩薩摩訶薩從初已來以一切種智相應心信解諸法無所有性修六念」其中以「諸法無所有性」「念佛」是分為五陰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戒眾定眾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十二因緣——五節[47]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是佛的生身戒等五眾十力大慈大悲是佛的(功德)法身如人間的釋尊一般解說五陰為體所以念五陰身《中阿含經》說「見緣起便見法」見法空無我就是見佛[48]所以念十二因緣般若法門是信解五陰身生身功德身緣起等一切自性無所有無所有中沒有少法是可得可念的所以說「無憶(念)故是為念佛」[49]「無憶念」的念佛是直就佛的五陰色身功德緣起而直觀實相的所以名為「實相念佛」常啼(Sadāprarudita)菩薩見到一切佛而又忽然不見了所以問曇無竭(Dharmodgata)菩薩「大師為我說諸佛所從來所至處令我得知知已亦常不離見諸佛」曇無竭說「諸佛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何以故諸法如不動相諸法如即是佛無生法無滅法實際法無染寂滅虛空性無來無去虛空性即是佛善男子離是諸法更無佛諸佛如諸法如一如無分別」接著舉熱時焰幻師所作幻事夢中所見大海中寶箜篌聲——五喻而說「應當如是知諸佛來相去相」[50]從因緣如幻如化而深悟無所有空性為佛名為「實相念佛」《佛藏經》所說的念佛[51]與般若法門相同念佛的可以從「稱名」「觀相」「唯心」而入「實相」也可以直下修實相念佛原則的說般若的念佛是空性觀「般舟三昧」的念佛是假相觀在法門的流行中總不免互相影響的如《般舟三昧經》三卷本受到了般若法門的影響而《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受到了「般舟三昧」的影響《千佛因緣經》說「於諸佛所得念佛三昧以莊嚴心念佛三昧莊嚴心故漸漸於空法中心得開解」「思空義功德力故即於空中得見百千佛於諸佛所得念佛三昧」[52]念佛三昧與空解是這樣的相助相成了《華手經》中立「一相三昧」「眾相三昧」緣一佛修觀而成就的是一相三昧緣多佛一切佛而成就的是眾相三昧等到觀心成就能見佛在前立能與佛問答並了解所見的是自心所現內容都與《般舟三昧經》相同經上又說「以是一緣了達諸法見一切法皆悉等相是名一相三昧」「入是三昧了達諸法一相無相是名眾相三昧」[53]將觀相的念佛法門無相的般若法門綜合起來這樣的念佛三昧充實了念佛的內容念佛已不只是重信的法門念佛與空慧是這樣的相助相成了龍樹的《菩提資糧論》引用《維摩詰經》的「般若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又引頌說「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54]般若般舟三昧——諸佛現前住三摩提大悲成為菩薩不可或缺的行門受到了佛教界普遍的尊重

念佛發展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四類念佛法門傳入中國日本的傾向於散心的稱名念佛然在印度主要是觀相念佛念佛的色身相好念佛的色身相好是與佛像的流行相關聯的對大乘佛教的發展演變起著出乎意外的影響佛弟子對佛涅槃所引起的永恒懷念是佛法傾向於大乘佛法的原動力起初佛舍利塔的起造供養及釋尊本生本行的傳說在西元前後引發大乘佛教的興起佛法原是不准設立佛像的但那時的北印度恰好出現了佛像佛像逐漸取代舍利塔的地位佛教才被稱為「象教」佛像與觀相的念佛三昧相呼應大乘終於趨向「唯心」與「秘密」的大乘念佛三昧主要是念佛的形像在三昧中現起的佛不但是相好莊嚴光明徹照而且是能行動能答問這樣的佛出現於自己心中瑜伽者終於悟到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修習念佛的從佛在前立進展到佛入自己身心中這一修驗與「如來藏」說相契合《觀無量壽佛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55]《楞伽經》引「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56]初起的如來藏說不說眾生本具而說「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入於一切眾生身中」而如來又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這是修念佛三昧的念佛色身現前入於自己身心中的修驗而引發出來的理論「自心是佛」就這樣流行起來成為後期大乘的核心論題也是「秘密大乘」的理論基礎在修持方面念佛三昧是以佛的端嚴色相為觀想的三昧成就現起的佛是出家相的念佛也就可以念菩薩——觀音文殊等多數是現在家天人相的(佛也轉化為在家相的毘盧遮那)念天也是原始佛教以來的法門因念佛三昧的[A111]啟發而興盛起來現為鬼趣(如夜叉)畜生趣(如龍王孔雀王毘那夜迦等)相的低級天作為佛(菩薩)所示現而成為佛弟子宗仰的本尊在修習時這些鬼天畜生天成為觀想的內容等到三昧成就本尊現前也與佛一樣的能行動能問答能入於自己身心中自己與本尊相攝相入無二無別這樣稱為「修天色身」(當然不止於上面所說的修法)其實也就是修佛的色身稱為「天慢」——我是天也等於我就是佛自己與本尊不二所以現為低級天的本尊是要飲酒食肉的佛弟子也就應該食肉飲酒低級天是「形交成淫」的佛弟子也要男女交合的雙身法才能究竟成就——「成佛」大乘初興時與佛像相關而展開的念佛三昧成為演進到「秘密大乘」最有力的一著


校注

[0760001]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下七下) [0760002] 《眾經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一九中) [0760003] 《眾經目錄》卷二(大正五五一五八下)《眾經目錄》卷二(大正五五一九一中)《大唐內典錄》卷六(大正五五二八九下——二九〇上) [0761004] 《大周刊定目錄》卷三(大正五五三八九上——中) [0761005] 《眾經目錄》卷二(大正五五一九一中) [0761006] 《大周刊定目錄》卷三(大正五五三八九上——中)又卷一三(大正五五四六二中) [0762007] 《開元釋教錄》卷一(大正五五四七八下) [0762008] 《開元釋教錄》卷一(大正五五四八六下) [0769009] 《阿彌陀經》是長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一(大正一二二八〇下)《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七中)都是頌文大意相同《大寶積經》卷一七〈無量壽如來會〉(大正一一九六上)《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大正一二三一八下)頌意稍略 [0769010]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第十三願《無量壽經》第十二願 [0769011] 如《佛本行集經》「入胎」卷七(大正三六八二下)「出胎」卷七(大正三六八六下)「成佛」卷三〇(大正三七九五下——七九六上) [0769012] 「唐譯本」與「宋譯本」重於「無量壽」對「無量光明」的憧憬多少衰退些 [0769013]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二上) [0770014]《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〇九下——三一一上)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一中——下)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一上——中)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二下) [0771015]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一(大正一二二八一下) [0771016]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八上——中) [0771017]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一二二七二中——下) [0771018]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下) [0771019]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中(大正一二三二三中——下) [0771020]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中) [0771021]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中(大正一二三二一上) [0772022]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〇中) [0775001] 漢譯本「悔」蓋在十不善內唐譯本「疑」蓋與十不善合為一段似乎梵本傳寫有點雜亂 [0777002] 沒有罪惡以下唐譯本缺 [0778003] 這一段似乎是補入的因為除去這一段前後文恰好啣接 [0778004] 唐譯「誦百八法門」漢譯作「八百門」以唐譯為正 [0779005] 以下漢譯本缺 [0780006] 《大寶積經》卷一九〈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〇五下) [0781007] 《大寶積經》卷二〇〈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一一下) [0782008]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中)《大寶積經》卷一九〈不動如來會〉作十二頭陀行(大正一一一〇二中——下) [0782009]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中)《大寶積經》卷二〇〈不動如來會〉作「在家者少出家者多」(大正一一一〇七中) [0782010]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下) [0784001]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七下——三〇八上) [0784002]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二中——下) [0784003]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三上) [0784004] 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二) [0785005]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三九上) [0785006]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 [0785007]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四〇下) [0786008] 《大寶積經》卷二〇〈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〇七中) [0786009]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〇九下——三一〇下) [0786010]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四九七)參看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五五) [0786011]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一下七五二中) [0786012]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〇下) [0786013]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〇九下)卷上的第七願大同(大正一二三〇一中) [0787014]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二下) [0787015]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七下) [0787016] 《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卷四(大正八五二七中) [0787017]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六(大正八五六四中) [0787018]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四六一下) [0788019] 《增壹阿含經》卷二〇(大正二六五三下——六五四上) [0788020] 《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大正一二五上)又卷三(大正一一八中一六中) [0788021]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二(大正一二二八八中) [0789022]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下) [0789023]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五九下) [0789024] 《大寶積經》卷二〇〈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一二中) [0789025]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 [0789026]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中) [0789027]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九(大正八五七六下) [0789028]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九(大正八五七七上) [0789029]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 [0789030]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九(大正八五七九中) [0789031]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上) [0789032]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四中) [0789033]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六〇中) [0789034]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一下) [0789035]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六四上) [0790036]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五下) [0790037]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六中二六八中) [0790038]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中) [0790039]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五九上) [0790040]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中) [0790041]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三中——七五四中) [0790042]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一上)《大寶積經》卷二〇〈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〇九中) [0790043] 《佛本行集經》卷六(大正三六八〇下——六八二中)《方廣大莊嚴經》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四五上)上二書都作「百八法門」作「八百法門」的是《普曜經》卷一(大正三四八七上——下) [0790044] 女人沒有惡露不淨生產沒有苦痛也與佛傳中的佛母一致 [0790045]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一中下) [0791046]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三下) [0791047]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五上中) [0791048]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八中) [0791049]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下) [0791050]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上) [0792051]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〇中) [0792052]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三八中五三九下) [0793053] 《成實論》卷八(大正三二三〇三下) [0797001]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九八——一一九) [0798002] 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二——四六六〇——六六 [0798003]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二下) [0799004] 《中阿含經》卷四三《拘樓瘦無諍經》(大正一七〇三下) [0799005] 《大寶積經》卷二〇〈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一〇上) [0799006]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六〇中) [0799007] 見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引(二一九) [0799008]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六(大正二四一二七上)《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一五(大正二二一〇四上)《四分律》卷三二(大正二二七八七下) [0799009] 《舍利弗悔過經》譯作「持好心施與」(大正二四一〇九一上) [0799010] 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二) [0800011] 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六一——六二) [0800012]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四三二中)《大明度經》卷二(大正八四八四上) [0800013]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五(大正八四五一下)又卷六(大正八四五四下)又卷七(大正八四六二中) [0800014] 《大明度經》卷四(大正八四九三上四九四上)又卷五(大正八四九九下) [0800015]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四(大正八四四七上中)《大明度經》卷三(大正八四九〇下) [0800016]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四二六上)《大明度經》卷一(大正八四七九上) [0801017]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四二六中下)《大明度經》卷一(大正八四七九中四八〇上) [0801018]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八四三八上四三九上)《大明度經》卷二(大正八四八六上下) [0801019] 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三六二) [0803020] 《大唐西域記》卷三(大正五一八八二中) [0803021] 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三一一——三一三) [0803022]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 [0803023]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三上) [0803024] 參照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五一) [0806001]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一二(大正二九六四下)引文出《中阿含經》(一八一)《多界經》 [0808002] 《起世經》卷一〇(大正一三六二下) [0808003] 《中阿含經》卷一三《說本經》(大正一五〇九下——五一〇中)《長部》(二六)《轉輪聖王師子吼經》(南傳八九二——九六) [0808004]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大正二七八九三下) [0809005] 阿育王與輪王的理想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有金鐵四輪王以阿育王為鐵輪王的傳說 [0809006]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中) [0809007]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中) [0809008] 《雜阿含經》卷三二(大正二二二六中——下)《相應部迦葉相應》(南傳一三三二七——三二八) [0810009] 《大寶積經》的〈不動如來會〉缺少這一段可能是由於大乘後期又回復僧團生活與初期不同的關係 [0810010] 《阿閦佛國經》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中) [0810011]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三上) [0811012]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七也說「令我國土眾生無有主名除佛法王」(大正八三四八下) [0811013] 如《阿育王傳》卷三(大正五〇一一一中)《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大正四九八下)《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百二十章》(大正四九一一中) [0812014] 以上都出於《阿閦佛國經》卷上〈阿閦佛剎善快品〉(大正一一七五五上——七五六下) [0812015]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三下) [0812016]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中) [0812017]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五中)《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八中) [0812018]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上七六〇上) [0812019]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二上三〇八下——三〇九上) [0812020] 《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四中) [0812021] 《阿彌陀經》(大正一二三四七上) [0813022] 《佛本行集經》卷一(大正三六五六中——下) [0814023] 木村泰賢《大乘佛教思想論》(演培譯本見《諦觀全集》一九四二一——四二二四三三 [0814024] 《望月佛教大辭典》(七〇八上)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一〇五) [0814025]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一上) [0815026] 《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下——七五三上)《大寶積經》卷一九〈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〇二上——一〇三上) [0815027]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六(大正八四五七下——四五八上)《大明度經》卷四(大正八四九七上)《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卷四(大正八五三〇下——五三一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上——中)《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八(大正八六四七下——六四八中)《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五分)卷五六三(大正七九〇六上——中)又(四分)卷五五〇(大正七八三二下——八三三中) [0815028] 古譯本及「唐譯五分本」都如此「唐譯四分本」第二願為布施持戒忍辱——三度「宋譯本」以前五願配六度 [0816029]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三上) [0817030] 木村泰賢《大乘佛教思想論》(演培譯本見《諦觀全集》一九四二九) [081703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上) [081803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二二一上) [0818033]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九下) [0818034]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一二二七四中) [0818035]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七一上)《阿閦佛國經》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五中——下) [0819036]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六(大正八五六五中) [0819037]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四(大正八五五五中) [082003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三(大正八三八六下) [0820039] 《大智度論》卷七五(大正二五五九〇下) [082004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二(大正八三七九下) [0820041]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六(大正八五六五中) [082104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二二五下——二二六上) [0821043]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大正一二三〇一下) [0821044]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一上) [0821045]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八中) [0822046]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四(大正一二二九七下——二九八上)《無量壽經》卷下(大正一二二七七下) [0823047]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一五三四下——三五上)《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四一二上)《大寶積經》卷五八〈文殊師利授記會〉(大正一一三四〇下)《阿惟越致遮經》卷上(大正九一九九上) [0828001] 《妙法蓮華經》卷三(大正九二五中——下) [0828002] 《決定總持經》(大正一七七七一中——七七二中) [0828003] 《賢劫經》卷一(大正一四一〇中——下) [0828004] 《大寶積經》卷八一〈護國菩薩會〉(大正一一四六五上——四七一中)《德光太子經》(大正三四一四上——四一八中) [0829005] 《觀察諸法行經》卷二(大正一五七三四中) [0829006] 《慧印三昧經》(大正一五四六五上)依異譯《大乘智印經》王是阿閦佛(大正一五四八三中) [0829007] 《私呵昧經》(大正一四八一三上——中) [0829008] 《賢劫經》卷一(大正一四九下) [0830009] 《寶網經》(大正一四八六下) [0830010] 《持心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一五二下) [0830011] 《海龍王經》卷三(大正一五一四五中) [0830012] 《菩薩瓔珞經》卷一二(大正一六一〇七下) [0830013] 《菩薩處胎經》卷七(大正一二一〇五一上一〇五二下一〇五四中) [0830014]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〇(大正九七八六中) [0830015]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二(大正一三八〇〇上) [0830016] 《月燈三昧經》卷三(大正一五五六三上五六六下) [0830017] 《大寶積經》卷七(大正一一四〇下) [0830018]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大正一六四〇四上) [0831019] 《維摩詰經》卷下(大正一四五三四下五三五上) [0831020] 《須賴經》(大正一二五六中) [0831021] 《順權方便經》卷下(大正一四九三〇上) [0831022] 《海龍王經》卷四(大正一五一五三上) [0831023] 《大寶積經》卷一二〈密迹金剛力士會〉(大正一一六八上) [0831024] 《大寶積經》卷一四〈密迹金剛力士會〉(大正一一七七中) [0831025]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大正一四六七二上) [0831026] 《首楞嚴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六三六下) [0831027] 《華手經》卷九(大正一六一九六上) [0831028]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上) [0831029] 《老女人經》(大正一四九一二中) [0831030] 《菩薩生地經》(大正一四八一四下) [0832031] 《太子刷護經》(大正一二一五四下——一五五上) [0832032] 《賢劫經》卷一(大正一四七下八上) [0832033] 《灌頂經》卷一二(大正二一五三三下) [0832034]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六下六六八上) [0832035] 《文殊師利發願經》(大正一〇八七九下)本經與《普賢行願經》頌同本異譯 [0832036] 《法華三昧經》(大正九二八九中) [0832037] 《無字寶篋經》(大正一七八七二中) [0832038] 《月上女經》卷下(大正一四六二三上) [0832039] 《出生菩提心經》(大正一七八九五上) [0832040] 《大寶積經》卷七六〈菩薩見實會〉(大正一一四三三下) [0832041] 《大寶積經》卷九二〈發勝志樂會〉(大正一一五二〇上五二八下) [0832042] 《大寶積經》卷一〇一〈功德寶花敷菩薩會〉(大正一一五六五下) [0833043] 《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下(大正一四九九上) [0833044] 《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大正一四八八上) [0833045] 《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大正一四八七下) [0834046] 《諸法無行經》卷上(大正一五七五一下) [0835047]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下(大正一一八九九下九〇一中) [0835048] 《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中四二下) [0835049] 《攝大乘論》卷中(大正三一一四一上) [0835050] 《大乘起信論》(大正三二五八三上) [0839001]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〇八——一一三) [0839002]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中) [0839003]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一四中) [0840004] 《眾經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一五下) [0840005] 《眾經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二〇上) [0840006] 《開元釋教錄》卷一(大正五五四七八下) [0840007] 《開元釋教錄》卷二(大正五五四九五中) [0842008] 《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〇五中——下) [0843009] 1.《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卷一(大正一三八七五中——下)2.卷二(大正一三八七六下) [0844010]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中)《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〇五下) [0844011]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下) [0844012]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上) [0844013] 《阿彌陀經》(大正一二三四七中) [0844014]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〇上) [0844015] 《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〇五上) [0846016] 《解深密經》卷三(大正一六六九八中) [0846017]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六(大正九六九五上) [0847018] 《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三上) [0847019] 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六四〇) [0847020] 《大唐西域記》卷五(大正五一八九六中) [0848021] 《中阿含經》卷一七《長壽王本起經》(大正一五三六下——五三九中)《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南傳一一下二〇〇——二〇六) [0848022] 《中阿含經》卷一八《天經》(大正一五三九中——五四〇下)《增支部八集》(南傳二一二四一——二四六) [0848023] 《中阿含經》卷一九《梵天請佛經》(大正一五四七上——五四九上)《中部》四九《梵天請經》(南傳一〇六二——七二) [0848024] 《中阿含經》卷一九《有勝天經》(大正一五五〇中——五五一下)《中部》一二七《阿那律經》(南傳一一下一八八——一九〇) [0849025] 《賢劫經》卷一(大正一四一中)《八吉祥神呪經》(大正一四七三上) [0849026] 《般舟三昧經》卷下(大正一三九一九中——下) [085002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上——中)經中列名為十七但《大智度論》卷七作「善守等十六菩薩」(大正二五一一一上) [0850028] 《持心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一五一上)《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五下)《觀察諸法行經》卷一(大正一五七二七下)《大寶積經》卷一一一〈淨信童女會〉(大正一一六二三中)《觀彌勒菩薩上升兜率陀天經》(大正一四四一八中) [085002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上) [0850030]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九〇〇下) [0850031] 《般舟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三九〇九中) [0850032]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九〇一中) [0851033]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下) [0851034]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九〇〇中) [0851035] 《般舟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三九一二中——九一三中) [0851036] 《八吉祥神呪經》(大正一四七三上) [0851037] 《般舟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三九一一上) [0851038]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卷三(大正一三八八五上) [0855001] 《未生冤經》(大正一四七七五中) [0855002] 《那先比丘經》為那先(Nāgasena)比丘與彌蘭陀王(Milinda)的問答南傳作《彌蘭陀問》 [0856003] 《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〇九上) [0856004] 《修行道地經》卷二(大正一五一八九中) [0856005] 《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三七下)《相應部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六一) [0857006] 《雜阿毘曇心論》卷一〇(大正二八九五三上) [0857007] 《解脫道論》卷六(大正三二四二六中——四二八上) [0857008] 《成實論》卷一(大正三二二三九中——二四三中) [0857009] 《增壹阿含經》卷二(大正二五五四上——中) [0857010] 《分別功德論》卷二(大正二五三五下) [0857011] 《十誦律》卷四八(大正二三三五二上) [0858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五(大正二四四三四中) [0858013] 《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〇六上) [0858014] 《成具光明定意經》(大正一五四五六中) [0858015] 《大寶積經》卷八九〈摩訶迦葉會〉(大正一一五一二中五一四上) [0858016] 《大唐西域記》卷六(大正五一九〇〇中) [0858017] 《增壹阿含經》卷四七(大正二八〇四上) [0858018] 《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〇九上) [0859019]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〇下) [0859020]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下) [0859021]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下)《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八中)《阿彌陀經》(大正一二三四七中) [0859022] 《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六上) [0859023] 《八吉祥神呪經》(大正一四七二下——七三上) [0859024]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大正一四一〇八下——一〇九上) [0859025] 《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大正一四八八中) [0860026] 《菩薩藏經》(大正二四一〇八七上——中) [0860027] 《大寶積經》卷九〇〈優波離會〉(大正一一五一五下——五一六下) [086002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五上) [0860029] 《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九九上) [0861030] 《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大正一四五〇六下——五〇七上) [0861031] 《大智度論》卷四七(大正二五四〇一中) [0861032] 《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一五二八一上) [0861033] 《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〇上——中) [0862034] 《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〇下)又卷四(大正一五六六五中)又卷三(大正一五六五六中) [0862035] 《千佛因緣經》(大正一四六六中) [0862036] 《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中(大正一四九四中) [0862037] 《華手經》卷七(大正一六一八六中) [0862038] 《成具光明定意經》(大正一五四五六中) [0862039] 《解脫道論》卷四(大正三二四一二下——四一三上) [0862040] 《大寶積經》卷八九〈摩訶迦葉會〉(大正一一五一二中) [0863041]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五上——中) [0863042] 《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下) [0863043] 《大智度論》卷二一(大正二五二一九中——二二一中) [0863044] 念佛三昧進修的三階段與《菩提資糧論》釋相合如說「現在諸佛現其前住三摩提有三種謂色攀緣法攀緣無攀緣於中若攀緣如來形色相好莊嚴身而念佛者是色攀緣三摩提若復攀緣十名號身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色類佛之功德而念佛者是法攀緣三摩提若復不攀緣色不攀緣法亦不作意念佛亦無所得遠離諸相空三摩提此名無攀緣三摩提於中初發心菩薩得色攀緣三摩提已入行者法攀緣得無生忍者無攀緣」(大正三二五二八下) [0864045] 《般舟三昧經》(大正一三八九九中) [0864046] 《般舟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三九〇八中) [086504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三(大正八三八五中——下) [0865048] 《中阿含經》卷七(大正一四六七上)《增壹阿含經》卷二八(大正二七〇七下) [086504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三(大正八三八五中——下) [086605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七(大正八四二一中——四二二上) [0866051] 《佛藏經》卷上(大正一五七八五上——中) [0866052] 《千佛因緣經》(大正一四七〇下七一中) [0866053] 《華手經》卷一〇(大正一六二〇三下——二〇四中) [0867054] 《菩提資糧論》卷三(大正三二五二九上) [0868055] 《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三上) [086805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上)
[A1] Amitābha【CB】Amita【印順】
[A2] 流【CB】留【印順】(cf. 《大寶積經》卷17(CBETA, T11, no. 310, p. 91, c2-5))
[A3] Lokakṣema【CB】Lokarakṣa【印順】(cf. 法照法師按Nattier (2008: 73), Lancaster (1969: 11-12))
[A4] [-]【CB】的【印順】
[A5] 啟【CB】啓【印順】
[A6] Lokeśvararāja【CB】Lokeśvara-rāja【印順】
[A7] 題【CB】提【印順】(cf.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1(CBETA, T12, no. 362, p. 303, b17-19))
[A8] Sukhāmatī【CB】Sukhāmati【印順】
[A9] Sukhāvatī【CB】Sukhāvati【印順】
[A10] 億【CB】萬【印順】
[A11] 萬【CB】億【印順】
[A12] Avalokiteśvara【CB】Avalokitêsvara【印順】
[A13] 床【CB】牀【印順】
[A14] 床【CB】牀【印順】
[A15] 迴【CB】𢌞【印順】(cf. 《佛說無量壽經》卷1(CBETA, T12, no. 360, p. 268, b4))
[A16] 跡【CB】迹【印順】
[A17]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18] 裡【CB】裏【印順】
[A19] Lokakṣema【CB】Lokarakṣo【印順】
[A20] 大日【CB】大目【印順】
[A21] mahā-saṃnāha-saṃnaddha【CB】mahā-sannāha-sannaddha【印順】
[A22] 軟【CB】輭【印順】
[A23] 床【CB】牀【印順】
[A24] 遍【CB】徧【印順】
[A25] 啟【CB】啓【印順】
[A26] 裡【CB】裏【印順】
[A27] Amitābha【CB】Amita【印順】
[A28]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29] 裡【CB】裏【印順】
[A30] 裡【CB】裏【印順】
[A31] 裡【CB】裏【印順】
[A32] śramaṇa【CB】śrāmaṇ【印順】
[A33] 遊行【CB】沙門果【印順】
[A34] Avalokiteśvara【CB】Avalokitêsvara【印順】
[A35] 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CB】Śakradevāneṃindra【印順】
[A36] 睹【CB】覩【印順】
[A37] 裡【CB】裏【印順】
[A38] 跡【CB】迹【印順】
[A39] Amitābha【CB】Amita【印順】
[A40] 跡【CB】迹【印順】
[A41] saṃnāha-saṃnaddha【CB】sannāha-sannaddha【印順】
[A42] Lokottaravāda【CB】Lokottaravādināḥ【印順】
[A43] sarvajñatā【CB】sa-rvajñatā【印順】
[A44]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45]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46] 迴【CB】廻【印順】
[A47] 伸【CB】申【印順】
[A48] Kāśyapīya【CB】Kāśyapiyāḥ【印順】
[A49]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āḥ【印順】
[A50] Vibhajyavāda【CB】Vibhajyavādin【印順】
[A51] 裡【CB】裏【印順】
[A52] 裡【CB】裏【印順】
[A53] Amitābha【CB】amitābha【印順】
[A54] 吐火羅【CB】大夏【印順】(cf. 法照法師按吐火羅是不是大夏學界有不同的看法)
[A55] Tókharoi【CB】Thokhar【印順】(cf. 法照法師按https://lrcḷaụtexas.edu/eieol/tokol/00)
[A56]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印順】
[A57]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āḥ【印順】
[A58] 裡【CB】裏【印順】
[A59] Sahā【CB】Saha【印順】
[A60] Uttarakuru【CB】Uttara-kura【印順】
[A61] Śaṅkha【CB】Śaṃkha【印順】
[A62] 裡【CB】裏【印順】
[A63] 裡【CB】裏【印順】
[A64] araṇya【CB】āraṇya【印順】
[A65] Śaka【CB】Sakas【印順】
[A66] 床【CB】牀【印順】
[A67] Amitābha【CB】Amita【印順】
[A68]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akāḥ【印順】
[A69] Vilocana【CB】Vairocana【印順】
[A70] 裡【CB】裏【印順】
[A71] 裡【CB】裏【印順】
[A72] 裡【CB】裏【印順】
[A73] 裡【CB】裏【印順】
[A74] 裡【CB】裏【印順】
[A75] 師【CB】支【印順】(cf. 案《大正藏》原作「支」今依《高麗藏》並改採通用字「師」(第10冊1307a1)《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1(CBETA, T15, no. 627, p. 406, b15))
[A76] Amitābha【CB】Amita【印順】
[A77] 報【CB】德【印順】(cf. 《觀察諸法行經》卷2〈先世勤相應品 2〉(CBETA, T15, no. 649, p. 734, b17-18))
[A78] Kumārajīva【CB】Kumarajīva【印順】
[A79] Jñānagupta【CB】Jñanagupta【印順】
[A80] Lokakṣema【CB】Lokarakṣa【印順】(cf. 法照法師按Nattier (2008: 73), Lancaster (1969: 11-12))
[A81] 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āvasthita-samādhi【CB】pratyutpanna-buddha-saṃmukhâvasthita-samādhi【印順】
[A82] 裡【CB】裏【印順】
[A83] 裡【CB】裏【印順】
[A84] 啟【CB】啓【印順】
[A85] 睒【CB】閃【印順】(cf. 《般舟三昧經》卷1〈1 問事品〉(CBETA, T13, no. 418, p. 903, a12))
[A86] Rājagṛha【CB】Rajagṛha【印順】
[A87] 啟【CB】啓【印順】
[A88] Ratnākara【CB】Ratnâkāra【印順】
[A89] Vaiśālī【CB】Vaiśāli【印順】
[A90] Guhyagupta【CB】Guhya-gupta【印順】
[A91] Vārāṇasī【CB】Bārāṇasī【印順】(cf. 法照法師按See Paul M. Harrison (1990) P.12.)
[A92] Mahāsusārthavāha【CB】Mahā Susârthavāha【印順】
[A93] Śrāvastī【CB】Srāvastī【印順】
[A94] 睒【CB】閃【印順】
[A95] Kauśāmbī【CB】Kauśambī【印順】
[A96] 呪【CB】咒【印順】(cf.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卷1(CBETA, T14, no. 427, p. 72, b3))
[A97]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98]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99]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100]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āḥ【印順】
[A101] 跡【CB】迹【印順】
[A102] Namo Buddhāya【CB】Namas-Buddha【印順】
[A103] 呪【CB】咒【印順】(cf.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卷1(CBETA, T14, no. 427, p. 72, b3))
[A104] 呪【CB】咒【印順】(cf.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卷1(CBETA, T14, no. 427, p. 72, b3))
[A105] 佛名神呪【CB】神咒佛名【印順】(cf.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卷1(CBETA, T14, no. 443, p. 318, a12))
[A106] 裡【CB】裏【印順】
[A107] 裡【CB】裏【印順】
[A108] 裡【CB】裏【印順】
[A109] Kumārajīva【CB】Kumarajīva【印順】
[A110] dārṣṭāntika【CB】dārṣṭântika【印順】
[A111] 啟【CB】啓【印順】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