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中峯和尚廣錄卷第三
拈古(公案畧舉詳見諸錄)
梁武帝問達磨云。如何是聖諦苐[A1]一義。磨云。廓然無聖。又問。對朕者誰。磨云。不識。
馬祖見野鴨問百丈云。是什麼。丈云。野鴨子。須㬰不見。祖云。野鴨聻。丈云。飛去也。祖扭丈鼻負痛失聲。祖云。又道飛去也。丈於言下有省。
師拈云。設錦穽以陷獸。垂香餌以釣魚。惟善作者能之。馬師擬獲一禽深入荒草。費盡腕力打破半邊鐵網。豈善作者哉。
石鞏凡見僧張弓架箭示之。一日三平至。鞏云。看箭。平擘胷對之云。這是殺人箭。那箇是活人箭。鞏彈弦三下。平作禮。鞏云。我三十年架一張弓兩隻箭。只接得半箇聖人。遂拗折弓箭。
師拈云。穿百步楊透九重鼓。固是眼親手便。其如半箇聖人有隱身之術。石鞏之技窮矣。
興化謂克賓維那曰。汝不久為唱導之師。賓云。我不入這保社。化曰。儞會了不入。不會了不入。賔云。緫不與麼。化便打。
來日白眾曰。夜來克賓維那法戰不勝。罰饡飯一堂。不得喫飯即便出院。
師拈云。有令不行有事不斷。天下之公患也。興化既行矣。又斷矣。未免旁觀者哂。
六祖一日見二僧論風旛義。祖云。非風動非旛動仁者心動。
師拈云。嘗鼎一臠具知眾味。非風動非旛動仁者心動。可謂鼎之一臠矣。使人不覺惡心嘔吐。
大覺謂興化曰。我聞儞道。向南方行脚一遭。拄杖頭不曾撥著一箇會佛法底是否。化便喝。覺便打。化又喝。覺又打。明日覺召化曰。我直下疑儞這兩喝。化又喝。覺又打。化又喝。覺又打。化曰。某甲學得箇賓主句。總被折倒了也。覺曰。這瞎漢脫下衲衣痛與一頓。化於言下大悟。
師拈云。二虎之下獸不容蹄。兩刃之間人不容足。當大覺興化棒喝交馳之際。豈容心思意解於其間哉。雖然只如大覺云脫下衲衣痛與一頓。興化言下大悟。又悟箇甚麼道理。這裏見得。許儞作臨濟半箇兒孫。
僧問夾山。承和尚有言。二十年住此山。未曾舉著宗門中事是否。山曰是。僧便掀倒禪牀。山休去。明日普請掘一坑。召僧至曰。老僧二十年只說無義語。便請上座打殺老僧埋向坑中。上座不然自著打殺埋此坑中始得。其僧束裝潛去。
師拈云。這僧始則攙旗奪鼓。終則詐敗佯輸。[A2]夾山雖有添兵減竈之謀。爭奈脚跟下泥深三尺。
臨濟三遭黃檗痛棒。後向大愚肋下築拳。次歸見黃檗云云。
師拈云。汝師黃檗非干我事。大愚肋下更合喫拳。這風顛漢敢來這裏捋虎須。黃檗面門猶欠掌在。致使尿牀鬼子邪見勃興。賺他後代兒孫一箇箇鼓粥飯氣。
溈山因劉鐵磨來。云老牸牛儞來也。磨云。來日臺山會上有齋和尚還去麼。溈山作臥勢。磨便出去。
師拈云。溈山被鐵磨一拶拶倒。要起起不得。鐵磨被溈山一推推轉。要住住不得。本上座與麼批判。多少人在背後齩斷拇指。
月氏國王聞師子尊者有道。乃越國往見。尊者云。大王來時好道。去時亦如來時。王有省。
師拈云。飯裏沙泥中[A3]刺。彷彿不同依稀相似。大王來時好道。去時亦如來時。尊者黃金鑄面皮。
雲門話墮因緣。
師拈云。雪上霜枷上杻。覿面無私。移星換斗。要見這僧話墮處麼。且待三十年後。
南泉歸宗麻谷三人同去見忠國師。至中途南泉就地畫一圓相云。道得則去。歸宗坐在圓相裏。麻谷作女人拜。泉云。恁麼則不去也。
師拈云。南泉畫地為牢。歸宗墮坑落壍。麻谷恭而無禮。點撿將來一人。眼空四海一人舌拄梵天。一人入地獄如箭。
百丈野狐因緣。
師拈云。非不非是不是。坐斷兩頭劒去久矣。前百丈云不落。後百丈云不昧。看來也不較多。因甚麼有墮有脫。余二十年叅學不能明此。如有人明得此者。我當舍四大為繩牀而用供養。
僧問雪峯臨濟四喝意旨。峯云。我當時初行脚時便過河北。[A4]已值大師遷化。不得見他。所以至今不知。可往見他直下子孫。僧見南院。院云。那裏來。僧具陳前意。院乃展具遙禮雪峯云。天下古佛也。
師拈云。言不在口語不離舌。端的有來由。特地無交涉。臨濟四喝豈但雪峯不知。縱是他直下子孫。也未夢見在。不知且置。只如南院遙禮雪峯。是有來由耶。無交涉耶。這裏定當得下。要見臨濟也不難。
南泉為兩堂首座爭猫遂斬之。晚趙州歸泉舉似。州乃脫草屨頂頭上而出。泉云。子若早歸救取猫兒。
師拈云。南泉劒為不平離寶匣。趙州藥因救病出金瓶。然雖慶快一時。爭奈古佛家風掃土矣。
臨濟云。有時奪人。有時奪境。有時人境兩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
師拈云。有時奪人錯。有時奪境錯。有時人境兩俱奪錯。有時人境俱不奪錯。臨濟大師到這裏鎻却咽喉了也。莫有為伊出氣者麼。切忌將錯就錯。
臨濟謂三聖曰。吾遷化後不得滅却吾正法眼。聖云。爭敢滅却。濟云。他後有人問伊又如何祗對。聖便喝。濟云。誰知吾正法眼向這瞎驢邊滅却。
靈雲有頌云。三十年來尋劒客。幾回葉落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玄沙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師拈云。靈雲白日青天。向桃華樹下為魅所著。玄沙雖則除邪輔正激濁揚清。殊不知又是鬼門上貼卦。
藥山和尚久不上堂。院主云。大眾久思法誨。山云。打鼓著。眾集山陞座一詞不措。主白云。和尚今日陞座因甚麼一詞不措。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
師拈云。藥山久不上堂。與對眾一詞不措。將謂將謂。末後道箇經有經師論有論師。元來元來。
溈山云。老僧遷化後往山前檀越家。做一頭水牯牛。左肋下書五字云。溈山僧某甲。正恁麼時道是溈山僧却是水牯牛。道是水牯牛却是溈山僧。
師拈云。道是溈山僧却是水牯牛好。道是水牯牛却是溈山僧好。當時有人向他面前下得這兩箇好字。教他百刦千生要脫水牯牛。也未得在。
趙州一日見文遠侍者拜佛次。州以拄杖打之。遠云。拜佛也是好事。州云。好事不如無。
師拈云。文遠云拜佛也是好事。不妨軟頑。趙州云好事不如無。話墮了也。要知趙州老人話墮處麼。待伊磕破腦門即向儞道。
僧問汾陽。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陽云。青絹扇子足風凉。
師拈云。拈得便用道出平常。山高水闊地久天長。青絹扇子足風凉。是拈得便用耶。道出平常耶。誰人知此意。令我憶汾陽。
僧問風穴。語默涉離微如何通不犯。穴云。長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華香。
師拈云。這僧問處。如大浸稽天。無物不在波瀾之內。風穴固是入水不溺。爭奈全身在裏許。
真點胷見慈明。明問佛法大意。真云。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明訶之真乃理前問。明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真於言下大悟。
師拈云。驅耕夫牛奪飢人食。慈明老人未為好手。真點胷雖則向這裏懸崖撒手絕後再蘇。若要知佛法大意。更叅三十年始得。
玉澗頌雲門北斗藏身因緣云。北斗藏身為舉揚。法身從此露堂堂。雲門賺殺他家子。直至如今謾度量。後五祖戒問其作頌之意。澗乃張目視之。戒曰。若恁麼會。雲門不直一錢。公亦當無兩目。後澗果如其言。戒暮年亦失一目。覺範和尚曰。今妄意測度先德之言。疑誤後昆亦可以少戒。
師拈云。北斗藏身話。豈但玉澗頌不出。便是五祖戒。也只得向背後义手。暮年各損其目。也是好[A8]采。覺範謂。誣謗先宗感果如是。休將閑學解埋沒祖師心。
頌古
世尊初生。
文殊答菴摩羅女其力未充
女子出定
外道問佛有六通如何是那一通
即心是佛
非心非佛
南泉住菴被人打破碗鑊
僧問馬祖離四句絕百非答藏頭黑海頭白因緣
趙州無
洗鉢盂去
黃檗云不是無禪只是無師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德山托鉢
臨濟四喝
香嚴上樹
嚴陽尊者問趙州放下因緣
婆子燒菴
木平見洛浦盤龍二老雲峯悅拈云云
趙州勘婆
洞山三頓棒
石鞏張弓
僧問[A14]夾山境法眼拈云我二十年只作境會
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A15]已明亦如喪考妣
丹霞燒木佛
則監寺叅青峯法眼丙丁童子公案
丹霞訪龐居士靈照提籃因緣
兜率和尚三關性在甚處
四大分散作麼生脫
眼光落地向甚處去
黃龍三關
達磨一日命門人各言所得遂分皮髓云云
天目中峯和尚廣錄卷第三
校訛
- (五十九葉第十行)扭(南作搊)
音釋
扭(女九切)
穽(疾政切陷坑也)
擘(博厄切鈲也)
拗(於巧切手拉也)
臠(力兗切塊切肉也)
攙(楚銜切)
肋(歷德切脅幹也)
鋼(居郎切堅鐵也)
砒(房脂切毒藥也)
钁(居縳切太鉏也)
蛩(渠容切蟋蟀也)
伎倆(依渠綺切倆良將切)
校注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25 冊 No. 145 天目中峰廣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dasuiqiu 大德提供基本句讀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師拈云。缺齒老僧手攜泥彈子。要與東震旦人闘富。可謂不知量矣。被梁王指出照乘明珠問之。情知伊道箇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