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中峯和尚廣錄卷第二十七之上
偈頌
幻住菴歌
十二時歌
道要歌
皮袋子歌(并引)
幻人枯坐次。有皮袋子者見訪。乃曰。人以我具六用之根。於順逆愛憎。起諸倒見。沒溺於生死海中。莫之能脫。而我嘗返思。三世佛祖咸以我為成無上道之具。今不知果為惡耶。果為善耶。果能聖耶。果能凡耶。幻人乃歌以答之。
警策歌
即心菴歌(并引)
雲南福元通三上人。遠逾萬里訪余窮山。坐夏未了。欲歸故鄉結菴為禪居以圖究明[A23]己事。預乞為菴立名。余以即心[A24]二字示之。蓋大梅常和尚。叅馬祖聞即心是佛。一住空山誓不再出。既有志於住菴。當追古風以繼芳躅。庶幾吾道之有望也。乃為之歌曰。
翠巖杭上人省師靈巖
寄實西堂
恭上人
戒上人遊江淮
珙藏主化藏經(然一指)
寄此道監寺
送吉上人之江西下高峯和尚遺書
別絕際
開爐日示祖上人
坐禪箴(并序)
夫非禪不坐。非坐不禪。惟禪惟坐。而坐而禪。禪即坐之異名。坐乃禪之別稱。蓋一念不動為坐。萬法歸源為禪。或云戒定是坐義。智慧即禪義。非情妄之可詮。豈動靜之能間。故知不離四威儀。而不即四威儀也。乃為作箴。箴曰。
天目中峯和尚廣錄卷第二十七之上
校訛
- (三十五葉十二行)逆順(南作順逆)
- (三十七葉第七行)蓋(誤作盡從南改正)
音釋
躶(郎可切)
𠿕(丘召切)
銚(徒弔切燒器)
聒(公活切)
瞌(克盍切)
獃(五來切癡)
擺(補買切撥也)
抖擻(抖音斗擻音叟抖擻振舉貌)
栲栳(栲音考栳音老栲栳柳器)
訇(呼宏切大聲)
榾柮(榾音骨柮當沒切榾柮木頭也)
擦(七曷切摩也)
擎(普滅切)
拌(鋪官切)
天目中峯和尚廣錄卷第二十七之下
偈頌
送斷崖禪師遊五臺
扣皖山隱者
送儔都寺監收
送燈副寺監[(冰-水+〡)*ㄆ]
秋夜述古
留別馮居士
贈鏡堂一洲二座主
送聞上人歸南山
船居述懷
火記(并引)
皇慶壬子冬。艤舟于漣海洪福院側。剪茭蘆縛屋。丈許以居。越五日工畢。道者煨秕糠。以乾壁土。至後夜丙丁。童子逸出簷外而火之。實十月二十七夜四鼓也。因思先師居龍須山時亦有此事。故書偈以記之。
天目中峯和尚廣錄卷第二十七之下
校訛
- (三十九葉第一行)目(下多山字今刪去)十(下少七字今補足)
- (三十九葉十六行)和(南作荷)
音釋
鍤(測洽切鍫也)
斸(朱欲切𠜾也)
瞬(舒潤切目動也)
嚗(必角切)
磴(丁鄧切石磴也)
搓(倉何切)
校注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25 冊 No. 145 天目中峰廣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dasuiqiu 大德提供基本句讀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