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道場禮懺禪觀法事卷第三
第二上
(十四唱五字四十二偈。述圓頓法及六波羅蜜。懺根本無明。事理各有重偈發願。成就始覺之智。此下每上皆唯七門。除啟請故)。
(第二供養)一切恭敬禮常住三寶。
是諸眾生等人各胡跪。嚴持香華。如法供養。願此香華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
化佛并菩薩緣覺聲聞眾。受此香華雲。以為光明臺。廣於無邊界。無量無邊作佛事。供養一切[A1]已。恭敬。
梵音讚佛
(唱者云。一切普念)。
(第三稱讚)
敬禮常住三寶。
真言讚佛
(唱者云。歎佛功德。此是華嚴經第一初成正覺之德)。
爾時世尊。處師子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界。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身恒普坐一切道場。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能清淨。而恒示生諸佛國土。無邊色相。圓滿光明。徧照法界。等無差別。演一切法。如布大雲。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身徧十方而生來往。智入諸相了相空寂。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覩。一切諸佛不思議劫所莊嚴。悉令顯現。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所共圍遶。我今依時禮讚。所生功德。𢌞施一切眾生。普願永離蓋纏。齊成覺道。
(四禮敬)南無大慈大悲入神通大光明藏現諸淨土以應圓機我本尊毗盧遮那佛。
我今稽首禮願住如來平等法會(自此[A2]已下。和佛佛一切例前也)。
- 南無大方廣圓覺經中大光明藏於諸眾覺地光嚴住持一切諸佛(云云)
- 南無身相融通言音無礙同說圓覺經者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云云)
- 南無具大慈悲有大誓願誓願盡於未來守護圓覺經者三世諸佛(云云)
- 南無東方滿月世界十二上願藥師瑠璃光佛(云云)
-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四十八願阿彌陀佛(云云)
- 南無徧十方盡虗空界微塵剎土中徹三世長短劫內廣大智願主伴互融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一切諸佛(云云)
- 南無大慈大悲娑婆世界隨機赴感應現千百億影像色身。我本師釋迦牟尼佛。運如幻智慧。出谷響音聲。說空中風盡言教。救攝夢想苦惱眾生。還令悟入法性(云云)
- 至心歸命禮大方廣圓覺經中入大光明藏現諸淨土盧遮那佛(云云)
顯圓覺
(初五句一切法空。次一句覺體圓。第七八句反釋覺字。第九十句釋圓宗。最後二句順釋二字)。
([A3]已上每段。和佛佛。亦皆例此)。
讚佛法身
(文義具在華嚴經中)。
讚佛化身
彰佛教頓漸之意
(明此意者。因前末句也)。
讚頓教
讚頓悟
明漸修
讚發菩提心
讚施波羅蜜
讚戒波羅蜜
讚忍辱波羅蜜
讚精進波羅蜜
讚禪定波羅蜜
讚智慧波羅蜜
-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哀愍覆護我。令定慧悲智增長。此世及後身。乃至成佛不捨慈悲。常相攝受。願我普共諸眾生。往生光藏清淨國([A6]已下和佛普例此也)
- 南無徧十方界微塵剎土中盡過去際一切化身諸佛般涅槃者分身舍利及諸靈像浮圖寶塔(云云)
- 南無大方廣圓覺經脩多羅了義經。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頓教大乘甚深法藏(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本尊所現淨土平等會中廣大智慧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大光明藏本尊所現淨土平等會中廣大行願普賢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悉見諸法清淨普眼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通決甚深疑念金剛藏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深究輪𢌞根本彌勒菩薩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洞明脩證位地清淨慧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發明三種妙觀威德自在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顯性二十五輪辨音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徵起覺心因除四相淨諸業障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請問求師去病故離四般普覺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發起道場加行證入真源圓覺菩薩(云云)
- 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請問流通經文傳於末世賢善首菩薩(云云)
- 南無大慈大悲千手千眼種種應現救苦眾生觀世音菩薩(云云)
- 南無大慈大悲常處𦦨摩羅界隨緣方便救拔其迷地藏菩薩(云云)
- 南無三世十方盡虗空界微塵剎土中等覺菩薩十地菩薩十𢌞向菩薩十行菩薩十住菩薩十信菩薩摩訶薩等(云云)
-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末會中圓器上根百城求法一生之內菩薩行圓為末世眾生脩證範軌善財菩薩(云云)
- 南無十方三世盡虗空界一切剎土中有學無學四向三果及阿羅漢辟支迦佛一切賢聖僧(云云)
- 普為四恩三有及法界眾生普願斷除諸障歸命懺悔(云云)
(五懺悔)至心懺悔(五戒懺)
弟子眾等。稽首十方三世無盡三寶。證知護念。我等自從無始曠大劫來。無明覆心。迷自佛智。妄惑造業。生死輪迴。背佛法僧[2]隨[A7]惡師友。眼根著色。為恩愛奴。不覩如來法身周遍。耳貪聲境。賊害無窮。不聞如來圓音說法。鼻貪香氣。結使是生。功德妙香不能嗅覺。舌貪眾味。餐噉眾生。妄語綺語兩說惡口。毀謗三寶。凌辱二親。豈餐如來甚深法味。身根著觸。耽染無窮。晝夜荒迷。不知上足。備造諸惡行殺盜婬。諸佛慈光不能照燭。意根著法。觸境[3]攀緣。念念常生貪瞋邪見。一切諸惡從意根生。寧知如來甚深法界。六根三業備造諸非。三障十纏相牽不斷。起四顛倒。作一闡提。不孝尊親。無慙無愧。十惡四重。五逆七遮。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一惑纔起百萬障開。展轉無窮。備障眾善。不能發起大菩提心。不能脩行一切善法。長夜受苦。無有厭心。如是等𠎝唯佛知覺。今悉懺悔。斷相續心。又此罪障但顛倒生。無有定實。本來空寂。惟願諸佛慧日垂光。銷我身心業惑霜露。慈風普振。摧重障山。法水長流。洗我心垢。唯願我等。速達心本。永滅罪根。法界眾生同得清淨。
懺悔[A8]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至心發願
發願[A13]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白眾等聽說此時無常偈
(出無常經)
第三上
(十八唱七字四十八偈。次第述一部經。終懺雜業供養梵音准前)。
爾時世尊。從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名如來出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十方盡虗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右遶十帀。顯現如來無量自在。覺悟無數諸菩薩眾。振動一切十方世界。除滅一切諸惡道。映蔽一切諸魔宮殿。示現一切諸佛如來。坐菩提座。成等正覺。及一切道場眾會。又於口中。放大光明。名無礙無畏。百千億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盡虗空等法界一切世界。乃至顯示一切諸佛如來。坐菩提座。成等正覺。及以一切道場道場眾會。
南無大慈大悲(八禮准前) 至心歸命禮(准上)。
序分
(佛入凡聖本源。於中現諸淨土。與諸菩薩同入三昧。不起三昧。問答諸法表經宗。是凡聖不二之法也)。
文殊章
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五自[A15]己淨心。為讚行之根本)。
普賢章
(通頓悟漸修之疑難。兼示修之方便也) 徵釋用心。
普眼章
初二空觀
(推窮四大無我。五蘊全體空無。以破二執。執亡理現。名二空觀成)。
後法界觀
(泯於垢淨。凡聖影像亦滅。本真正圓現。與一切法融通無礙。名法界觀)。
金剛截章
(徵釋迷悟始終。通決眾生即佛之違妨也)。
彌勒章
(深究輪迴根本。是於貪愛。貪愛若存。設五種性脩行。亦不成佛)。
清淨慧章
(略分修證之位。明十信三賢十地佛地。難隨順覺徃。隨順之意。淺深不同)。
威德章
三觀門
辨音章
二十五輪
淨業章
除四相
普覺章
求正師離四病
圓覺章
道場[2]如行
賢善首章
一 名字功能及宗旨
(自有四般)。
三 合守護
四 稟命加衛
南無大慈大悲(云云十二禮並如上)。
至心懺悔
夫懺悔者。有二種。一則如事懺。二者如理懺。事懺之時。必須懇[2]倒。禮敬十方諸佛。嚴持道場。對三寶前。披陳罪相。責心愧切。一則以佛功德。能令罪滅。永斷相續。更不敢犯。如理懺者。但發菩提心。自然摧懷恒沙煩惱。知罪虗妄。觀罪相空。故普賢觀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淨名云。不在內外中間。如是理懺之時。最須觀行明白。若人曾入道場。經是二種懺悔。當知罪垢必滅。要在至心。如人先犯王法。遇王恩赦。先所犯罪悉皆除蕩。法王設此懺悔之法。本為救惡眾生。既經懺悔。佛言必滅。更莫憶想。生滅由心。當除根本。若有罪不懺。愚迷極甚。殃累後身。受苦萬劫。是故今日嚴淨道場。歸依三寶。理事俱懺。欲懺悔罪。即知所造罪障難滅。因緣如何。懺悔罪即易滅。經中佛說。有二種勁徤之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A24]已能悔。又云。有二種白法。能為眾生滅除眾罪。一者慚。二者愧。慚者不自作惡。愧者不令他作。有慚愧者。可名為人。若無慚愧者。與諸禽獸。不相異也。是故弟子今日慚愧。歸命依佛。
弟子某甲等。自從無始曠劫。乃至今日(准薩遮尼乾子經之說。有根本重罪。一一之罪。悉墮阿鼻地獄。今並為懺悔。謂一破壞塔寺。焚燒經像。盜用三寶一切財物。二謗三乘法言非聖教。障礙留難。隱蔽覆藏。三於一切出家人所有持戒破戒打罵呵責。說其過惡。禁[3]〔門〕牢獄。或脫袈裟。逼令還俗。策役驅使。斷其命根。四於四重五逆之罪。隨犯其一。五起[4]〔夫〕邪見。撥無因果。既知其相。今當一切皆須發露。至心懺悔)。愚癡所盲。起諸煩惱。六根三業造罪無窮。障佛法因。開闡提路。違背聖意。隨逐惡緣。棄捨菩提。躭翫生死。於出離法無一念心。諸苦毒因長夜積習。破塔壞寺。燒像焚經。盜僧鬘財。起大邪見。撥無因果。作一闡提。謗佛法僧。殺父害母。破和合僧。損佛色身。殺諸聖人。逆害師長。汙染無學及親非親。於出家人打罵呵責。驅令還俗。斷其命根。惡法交遊。汙穢塔寺。毀犯齋戒。縱蕩身心。行殺盜婬。惡口兩舌。妄言綺語。邪見貪瞋。有愛有癡。無慚無愧。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至誠皆悉懺悔。
又弟子等無始[A25]已來。至於今日。由邪見故。展轉顛倒。住於邪事。殺害生命。解奏魑魅魍魎鬼神。欲希延年終不能得。或妄言見鬼。假稱神語。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慚愧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行動慠誕。自高自大。或恃種姓。輕慢一切。以貴輕賤。用強凌弱。或飲酒鬪亂。不避親疎。惛迷終日。不識尊卑。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又或貪嗜飲食。無有期度。或食生膾。或噉五辛。熏穢經像排突清眾。縱恣心思。不知限極。疎遠善人。狎近惡友。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又或貢高憍慢。偃蹇自用。虜扈抵突。不識人情自是非他。希望憿幸。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又或臨財無讓。不廉不能。屠肉沽酒。欺誑自活。或出入息利。計時賣日。聚積苛尅。貪求無厭。或無戒德。空納信施。受人供養。不慚不愧。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又或捶奴撲婢。驅使僮[5]吏不問饑渴寒屠。或癈折橋梁。杜絕行路。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又或放逸自恣。無記散亂。樗蒲圍碁。羣會屯聚。飲酒食肉。更相澆餞。無趣譚話論說天下。從[6][A26]年竟[7][A27]歲虗喪天日。初中後夜禪誦不修。懈怠懶墮。尸臥終日。於六念處心不經理。見他勝事。便生嫉妬。心懷磣毒。備起煩惱。致使諸惡猛風。吹罪薪火。常以熾燃。無有休息。三業微善一切俱焚。善根既盡。為一闡提。墮大地獄。無有出期。是故弟子。今日至到稽顙向十方一切三寶。懺悔上來所有一切眾罪。若輕若重。若麤若細。自作教他作。若隨喜作。以勢力逼迫令作。如是乃至讚歎行惡法者。今日至誠發露懺悔。願皆消滅。
又弟子等。依教悟理。照真察妄。反自思惟。多劫生中所造罪業。若不懺悔。必墮三途。累劫受殃。善根難續。哀哉大險。造此𠎝違。痛矣愚癡不知改悔。若猶隱覆。成決定因。臨命終時。地獄相現。風力解體。意想慞惶。隨惡業牽備受苦毒。𦦨[?*雲]電爍沸鼎雷奔。獄卒振威鐵虵縱毒。鋒刃亂起。苦具交馳。喪[1]瞻[2]巳魂。莫知依救。冥冥厚夜。累劫窮年。八熱八寒。無不經歷。從地獄出。或墮畜生。大𧎔毒蟲無類不[3]文。或受餓鬼。骨節燒燃。積劫餓虗受苦無極。我今歸命三寶。懺洗罪𠎝。諸佛大悲。願垂拔濟。頓袪愚業。翻作淨因。身心齊空。罪福無住。了見真性等佛法身。三業罪𠎝成三解脫。六根重障翻作六通。劒樹刀山皆成寶蕚。裂河沸屎盡作花池。法界穢邦一時清淨。
懺悔[A28]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至心發願
願弟子等。承是懺悔無明顛倒五逆等罪所生功德。生生世世。遇正法緣。正信心生。正見明了。菩提心發。菩薩行圓。為護法城。弘通大道。像法[4]不法皆願主持。在家出家常為佛子。又願承是懺悔一切諸惡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慈和忠孝。謙卑忍辱。知廉識耻。先意問訊。循良貞謹。清潔義讓。於僧於俗無不欽承。若怨若親無不愛念。遠離惡友。常遇善緣。守攝六根。警護三業。捍勞忍苦。心不退沒。立菩提志。荷負眾生。常與眾生作所依止。
發願[A29]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白眾等聽說經中無常偈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法事卷第三
根本寫本
寬元二年十月十七日於栂尾西房以經藏唐本盡寫之(云云)
第二轉建仁七年三月二十日於山井[(光-儿+?)*?]
校注
[0387003] 實字疑衍 [0388001] 鬼疑思 [0388002] 右字更勘 [0389001] 念疑然 [0389002] 隨上疑脫不字 [0389003] 攀【CB】,舉【卍續】,舉疑擧 [0390001] 觀疑勸 [0391001] 時字更勘 [0391002] 如疑加 [0392001] 准疑唯 [0392002] 倒疑到 [0392003] 門疑閉 [0392004] 夫疑大 [0392005] 吏字更勘 [0392006] 𡕒字未詳 [0392007] 戚疑歲或夜 [0393001] 瞻疑膽 [0393002] 巳疑亡 [0393003] 文疑更 [0393004] 不疑末更勘【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74 冊 No. 1475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