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6]第十六品 智分別
論母
〔一種智所依〕
五識乃非因。無因者。因不相應。有緣。有為。無色。世間。有漏。順結。順繫。順暴流。順軛。順蓋。已異取。順取。雜染。無記。有所緣。非心所。異熟。已取順取。無有雜染雜染。非有尋有伺。非無尋唯伺。無尋無伺。非喜俱行。非見非修所斷。非見非修所斷因。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非有學非無學。小。欲纏。[P.307]非色纏。非無色纏。所屬。非無所屬。不決定。不出離。已生意識可識。無常。老增上。
五識乃是已生所依。已生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內所依。外所緣。不壞所依。不壞所緣。各別所依。各別所緣。不緣感知相互之行境。無存念者不生。無作意者不生。不斷而不生。非前非後而不生。於相互等無間不生。五識是無功用。
依五識亦不認識任何法。唯隨一之觸、納。
依五識之等無間亦不認識任何法。
依五識任何威儀亦不現。
依五識之等無間任何威儀亦不現。
依五識者,身業不成立,口業不成立。
依五識之等無間者,亦不令身業成立,亦不令口業成立。
依五識而不成善不善法。
依五識之等無間亦不成善不善法。
[P.308]依五識者不入定、不出定。
依五識之等無間者亦不入定、不出定。
依五識者不死沒、不再生。
依五識之等無間者亦不死沒、不再生。
依五識者不睡眠、不覺醒、不見夢。
依五識之等無間者亦不睡眠、不覺醒、不見夢。
如實所依觀相之慧。
如是為一種智所依。
〔二種智所依〕
即世間之慧、出世間之慧。少分可識之慧、少分不可識之慧。有漏之慧、無漏之慧。漏不相應有漏之慧、漏不相應無漏之慧。順結之慧、不順結之慧。結不相應順結之慧、結不相應不順結之慧。順繫之慧、不順繫之慧、繫不相應順繫之慧、繫不相應不順繫之慧。順暴流之慧、不順暴流之慧。暴流不相應順暴流之慧、暴流不相應不順暴流之慧。順軛之慧、不順軛之慧。軛不相應順軛之慧、軛不相應不順軛之慧。順蓋之慧、不順蓋之慧。蓋不相應順蓋之慧、蓋不相應不順蓋之慧。已異取[P.309]之慧、不已異取之慧。異取不相應已異取之慧、異取不相應不已異取之慧。已取之慧、不已取之慧、順取之慧、不順取之慧。取不相應順取之慧、取不相應不順取之慧。雜染之慧、不雜染之慧。染不相應雜染之慧、染不相應不雜染之慧。有尋之慧、無尋之慧。有伺之慧、無伺之慧。有喜之慧、無喜之慧。喜俱行之慧、非喜俱行之慧。樂俱行之慧、非樂俱行之慧。捨俱行之慧、非捨俱行之慧。欲纏之慧、非欲纏之慧。色纏之慧、非色纏之慧。無色纏之慧、非無色纏之慧。所屬之慧、無所屬之慧。出離之慧、不出離之慧。決定之慧、不決定之慧。有上之慧、無上之慧。性生之慧、生性之慧。
如是為二種智所依。
[P.310]〔三種智所依〕
思所成之慧、聞所成之慧、修所成之慧。
施所成之慧、戒所成之慧、修所成之慧。
增上戒之慧、增上心之慧、增上慧之慧。
增益善巧、損減善巧、方便善巧。
異熟之慧、異熟法法之慧、非異熟非異熟法法之慧。
已取順取之慧、不已取順取之慧、不已取不順取之慧。
有尋有伺之慧、無尋唯伺之慧、無尋無伺之慧。
喜俱行之慧、樂俱行之慧、捨俱行之慧。
能趣積集之慧、能趣分散之慧、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之慧。
有學之慧、無學之慧、非有學非無學之慧。
小之慧、大之慧、無量之慧。
小所緣之慧、大所緣之慧、無量所緣之慧。
道所緣之慧、道因之慧、道主之慧。
已生[1]之慧、不已生之慧、可生之慧。
[P.311]過去之慧、未來之慧、現在之慧。
內之慧、外之慧、內外之慧。
內所緣之慧、外所緣之慧、內外所緣之慧。
於有尋有伺之慧,有異熟、異熟法法、非異熟非異熟法法。
有已取順取、不已取順取、不已取不順取。
有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4]。
有能趣積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
有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
有小、大無量。
有小所緣、大所緣、無量所緣。
有道所緣、道因、道主。
有已生、不已生、可生。
有過去、未來、現在。
[P.312]有過去所緣、未來所緣、現在所緣。
有內、外、內外。
有內所緣、外所緣、內外所緣。
於無尋唯伺之慧,有異熟、異熟法法、非異熟非異熟法法。
有已取順取、不已取順取、不已取不順取。
有能趣積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
有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
有已生、不已生、可生。
有過去、未來、現在。
有內、外、內外。
於無尋無伺之慧,有異熟、異熟法法、非異熟非異熟法法。
有已取順取、不已取順取、不已取不順取。
有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
有能趣積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
[P.313]有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
有小所緣、大所緣、無量所緣。
有道所緣、道因、道主。
有已生、不已生、可生。
有過去、未來、現在。
有過去所緣、未來所緣、現在所緣。
有內、外、內外。
有內所緣、外所緣、內外所緣。
於喜俱行……乃至[5]……樂俱行之慧,有異熟、異熟法法、非異熟非異熟法法。
有已取順取、不已取順取、不已取不順取。
有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
有能趣積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
有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
有小、大、無量。
[P.314]有小所緣、大所緣、無量所緣。
有道所緣、道因、道主。
有已生、不已生、可生。
有過去、未來、現在。
有過去所緣、未來所緣、現在[6]所緣。
有內、外、內外。
有內所緣、外所緣、內外所緣。
於捨俱行之慧,有異熟、異熟法法、非異熟非異熟法法。
有已取順取、不已取順取、不已取不順取。
有能趣積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
有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
有小、大、無量。
有小所緣、大所緣、無量所緣。
有道所緣、道因、道主。
[P.315]有已生、不已生、可生。
有過去、未來、現在。
有過去所緣、未來所緣、現在所緣。
有內、外、內外。
有內所緣、外所緣、內外所緣。
如是為三種智所依。
〔四種智所依〕
自業之智、諦隨順之智、道具足之智、果具足之智。
於苦之智、於苦集之智、於苦滅之智、於至苦滅道之智。
欲纏之慧、色纏之慧、無色纏之慧、無所屬之慧。
於法之智、於類之智、遍行之智、通俗之智。
於慧,有積集而非分散、分散而非積集、積集又是分散及非積集非分散。
有厭離而非證悟、證悟而非厭離、厭離又證悟及非厭離非證悟。
[P.316]有退分之慧、決擇分之慧、勝進分之慧、住分之慧。
有四無礙解。
有四通行。
有四所緣。
有於老死之智、於老死集之智、於老死滅之智、於至老死滅道之智。
有於生之智……乃至……於有之智……乃至……於取之智……乃至……於愛之智……乃至……於受之智……乃至……於觸之智……乃至……於六處之智……乃至……於名色之智……乃至……於識之智……乃至……於行之智、於行集之智、於行滅之智、於至行滅道之智。
如是為四種智所依。
〔五種智所依〕
五支之正定。
五智之正定。
如是為五種智所依。
〔六種智所依〕
於六神通之慧。
如是為六種智所依。
[P.317]〔八種智所依〕
於四道、四果之慧。
如是為八種智所依。
〔九種智所依〕
於九次第住定之慧。
如是為九種智所依。
〔十種智所依〕
是如來之十如來力。具足此等力之如來者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如何為十耶?
於此處,如來是如實知以處為處,以非處為非處。此,如來如實知以處為處,以非處為非處者,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依處依因而如實知過去未來現在受業之異熟。此,如來依處依因而如實知過去未來現在受業之異熟者,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往一切處之道。此,如來如實知往一切處之道,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非一界種種界世間。此,如來如實知非一界種種界世間,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諸有情之種種勝解。此,如來如實知諸有情之種種勝解,即是[P.318]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他有情、他補特伽羅之根上下。此,如來如實知他有情、他補特伽羅之根上下,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靜慮、解脫、三昧、等至雜染、清淨之出定。此,如來如實知靜慮、解脫、三昧、等至雜染、清淨之出定,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隨念宿住。此,如來如實知隨念宿住,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諸有情之生死。此,如來如實知諸有情之生死,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復次如來如實知漏之盡。此,如來如實知漏之盡,即是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之如來即是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如是為十種智所依
[P.319]〔一種〕
五識唯有非因。唯無因。唯因不相應。唯有緣。唯有為。唯無色。唯世間。唯有漏。唯順結。唯順繫。唯順暴流。唯順軛。唯順蓋。唯已異取。唯順取。唯雜染。唯無記。唯有所緣。唯非心所。唯異熟。唯已取順取。唯無有雜染雜染。唯非有尋有伺。唯非無尋唯伺。唯無尋無伺。唯非喜俱行。唯非見非修所斷。唯非見非修所斷因。唯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唯非有學非無學。唯小。唯欲纏。唯非色纏。唯非無色纏。唯所屬。唯非無所屬。唯不決定。唯不出離。唯已生意識可識。唯無常。唯老增上。
「五識是已生所依,已生所緣」者,是於已生之所依、已生之所緣而生。
「前生所依,前生所緣」者,是於先之生所依、先之生所緣而生。
「內所依,外所緣」者,是五識之所依為〔自[A1]己之〕內,所緣是為〔自[A2]己之〕外者。
「不壞所依,不壞所緣」者,是於不壞[8]之所依、不壞之所緣而生。
「各別所依,各別所緣」者,是眼識之所依與所緣、耳識之所依與所緣、鼻識之所依與所緣、舌識之所依與所緣、身識之所依與所緣,但〔於各各之識〕各別而異。
「不緣感知相互之行境」者,是耳識不緣感知眼識之行境。眼識亦不緣感知耳識之行境。鼻識不緣感知眼識之行境。眼識亦不緣感知鼻識之行境。舌識不緣感知眼[P.320]識之行境。眼識亦不緣感知舌識之行境。身識不緣感知眼識之行境。眼識亦不緣感知身識之行境。眼識不緣感知耳識之……乃至……鼻識之……乃至……舌識之……乃至……身識之行境。身識亦不緣感知眼識之行境。耳識不緣感知身識之行境。身識亦不緣感知耳識之行境。鼻識不緣感知身識之行境。身識亦不緣感知鼻識之行境。舌識不緣感知身識之行境。身識亦不緣感知舌識之行境。
「無存念而不生」者,是具有存念者生。
「無作意而不生」者,是具有作意者生。
「不斷而不生」者,是相續而不生。
「非前非後(不同時)而不生」者,是非一剎那〔俱〕生。
「相互不等無間生」者,是眼識已生之等無間不生耳識。耳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眼識。眼識已生之等無間不生鼻識。鼻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眼識、眼識已生之等無間不生舌識。舌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眼識。眼識已生之等無間不生身識。身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眼識。耳識……乃至……鼻識……乃至……舌識……乃至……身識已生之等無間不生眼識。乃於眼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身識。身識已生之[P.321]等無間不生耳識。耳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身識。身識已生之等無間不生鼻識。鼻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身識。身識已生之等無間不生舌識。舌識已生之等無間亦不生身識。
「五識無功用」者,是五識無有向轉、功用、存念、作意。
「依五識而不認識任何之法」者,是依五識任何之法亦不認識。
「唯隨一之觸、納」者,是唯入〔色等之〕識域者唯隨其一而已。
「依五識[9]之等無間亦不認識任何之法」者,是依五識等無間之意界亦不認識任何之法。
「依五識亦不現任何之威儀」者,是或行、住、坐、臥之任何威儀,依五識亦不現。
「依五識之等無間亦不現任何之威儀」者,是或行、住、坐、臥之任何威儀,即依五識之等無間亦不現。
「依五識身業不成立、口業不成立」者,是依五識而不令身業、口業成立。
「依五識之等無間,身業亦不成立,口業亦不成立」者,是唯依五識等無間之意界,亦不令身業、口業成立。
「依五識而不成善不善之法」者是依五識而善不善之法不成。
「依五識之等無間亦不成善不善之法」者,是雖依五識等無間之意界,善不善之法亦不成。
「依五識而不入定,不出定」者,是依五識而不能入定,不能出定。
[P.322]「雖依五識之等無間者亦不入定,不出定」者,是雖依五識等無間之意界,亦不能入定,不能出定。
「依五識不死沒、不再生」者,是依五識而不死沒,不再生。
「雖依五識之等無間者亦不死沒、不再生」者,是雖依五識等無間之意界,亦不死沒、不再生。
「依五識不睡眠、不覺醒、不見夢」者,是依五識而不睡眠、不覺醒、不見夢。
「雖依五識之等[10]無間亦不睡眠、不覺醒、不見夢」者,是雖依五識等無間之意界,亦不能睡眠、不能覺醒、不能見夢。
如是為「如實所依觀相之慧」。
如是為一種智所依。
〔二種〕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世間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出世間之慧」。
於一切之慧有具「少分可識」,「少分不可識」。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有漏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無漏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漏不相應有漏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漏不相應無漏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順結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順結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結不相應順結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結不相應不順結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順繫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順繫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繫不相應順繫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繫不相應不順繫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順暴流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順暴流之慧」。
[P.323]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暴流不相應順暴流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暴流不相應不順暴流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順軛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順軛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軛不相應順軛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軛不相應不順軛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順蓋之慧」。於四道、四果[11]之慧是「不順蓋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蓋不相應順蓋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蓋不相應不順蓋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已異取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已異取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異取不相應已異取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異取不相應不已異取之慧」。
於三地異熟之慧是「已取之慧」。於三地善、於三地無記作、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已取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順取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順取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取不相應取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取不相應不順取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雜染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雜染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染不相應雜染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染不相應不雜染之慧」。
尋相應之慧是「有尋之慧」。尋不相應之慧是「無尋之慧」。
伺相應之慧是「有伺之慧」。伺不相應[12]之慧是「無伺之慧」。
喜相應之慧是「有喜之慧」。喜不相應之慧是「無喜之慧」。
喜相應之慧是「喜俱行之慧」。喜不相應之慧是「非喜俱行之慧」。
[P.324]樂相應之慧是「樂俱行之慧」。樂不相應之慧是「非樂俱行之慧」。
捨相應之慧是「捨俱行之慧」。捨不相應之慧是「非捨俱行之慧」。
欲纏善無記之慧是「欲纏之慧」。色纏、無色纏、無所屬之慧是「非欲纏之慧」。
色纏善無記之慧是「色纏之慧」。欲纏、無色纏、無所屬之慧是「非色纏之慧」。
無色纏善無記之慧是「無色纏之慧」。欲纏、色纏、無所屬之慧是「非無色纏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所屬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無所屬之慧」。
於四道、四果之慧是「出離之慧」。於三地善之慧、於四地異熟之慧、於三地無記作之慧是「不出離之慧」。
於四道之慧是「決定之慧」。於三地善之慧、於四地異熟之慧、於三地無記作之慧是「不定之慧」。
於三地善無記之慧是「有上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無上之慧」。
此處,如何為「性生之慧」耶?於四地,具有生阿羅漢神通者之慧、生等至無記作之慧是「性生之慧」。於四地之異熟,具有阿羅漢已生神通之慧、已生等至無記作之慧是「生性之慧」。
如是為二種智所依。
〔三種〕
此處,如何為「思所成之慧」耶?是若於觀行已發之業處,若於觀行已發之工巧處,若於觀行已發之明處,若自業[13],若諦順觀,若「色是無常」,若「受是無常」,[P.325]若「想是無常」,若「行是無常」,若「識是無常」者,一切如是不從他聞而得順觀之忍、見、明、知、觀、法知忍。此言為「思所成之慧」。
此處,如何為「聞所成之慧」耶?是若於觀行已發之業處,若於觀行已發之工巧處,若於觀行已發之明處,若自業,若諦順觀,若「色是無常」,若「受即是無常」,若「想是無常」,若「行是無常」,若「識是無常」者,一切如是由他聞得順觀之忍、見、明、知、觀、法知忍。此言為「聞所成之慧」。
一切亦是入定者之慧,是「修所成之慧」。
此處,如何為「施所成之慧」耶?是依施而施獲得者,是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施所成之慧」。
此處,如何為「戒所之慧」耶?是依戒而戒獲得者,是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戒所成之慧」。
一切亦是入定者之慧,是「修所成之慧」。
此處,如何為「增上戒之慧」耶?是於別解脫律儀防護者,是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增上戒之慧」。
此處,如何為「增上心之慧」耶?是入定於色纏、無色纏等至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增上心之慧」。
此處,如何為「增上慧之慧」耶?是於四道、四果之慧。此言「增上慧之慧」。
此處,如何為「增益善巧」耶?是作意彼之諸法,若未生之不善法令不生。若已生之不善法令捨離。或作意彼之諸法,若未生之善法令生,若已生之善法導於倍增、[P.326]廣大、修習、圓滿。於此處之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增益善巧」。
此處,如何為「損減善巧」耶?是作意彼之諸法,若未生之善法不生。若已生之善法沒滅。或作意彼之諸法,若未生之不善法生,若已生之不善法導於倍增、廣大。於此處之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損減善巧」。
一切於彼方便之慧,是「方便善巧」。
於四地異熟之慧是「異熟之慧」。於四地善之慧是「異熟法法之慧」。於三地無記作之慧是「非異熟非異熟法法之慧」。
於三地異熟之慧是「已取順取之慧」。於三地善、無記作之慧是「不已取順取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不已取不順取之慧」。
尋伺相應之慧是「有尋有伺之慧」。尋不相應伺相應之慧是「無尋唯伺之慧」。尋伺不相應之慧是「無尋無伺之慧」。
喜相應之慧是「喜俱行之慧」。樂相應之慧是「樂俱行之慧」。捨相應之慧是「捨俱行之慧」。
於三地善之慧是「能趣積集之慧」。於四道[14]之慧是「能趣分散之慧」。於四地異熟[15]、三地無記作之慧是「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之慧」。
四道、三果之慧是「有學之慧」。究竟阿羅漢果之慧是「無學之慧」。於三地之善、異熟、無記作之慧是「非有學非無學之慧」。
欲纏善無記之慧是「小慧」。色纏無色纏善無記之慧是「大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無量慧」。
[P.327]此處,如何為「小所緣之慧」耶?是以小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小所緣之慧」。
此處,如何為「大所緣之慧」耶?是以大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大所緣之慧」。
此處,如何為「無量所緣之慧」耶?是以無量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無量所緣之慧」。
此處,如何為「道所緣之慧」耶?是以聖道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是「道所緣之慧」。
於四道之慧是「道因之慧」。
此處,如何為「道主之慧」耶?是以聖道為主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道主之慧」。
於四地異熟之慧有已生、可生而不可言不已生。於四地善之慧、三地無記作之慧有已生、不已生不可言可生。
一切之慧是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
此處,如何為「過去所緣之慧」耶?是以過去之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過去所緣之慧」。
此處,如何為「未來所緣之慧」耶?是以未來之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未來所緣之慧」。
此處,如何為「現在所緣之慧」耶?是以現在之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現在所緣之慧」。
於一切慧是有「內」,有「外」,有「內外」。
此處,如何為「內所緣之慧」耶?是以內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P.328]……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內所緣之慧」。
此處,如何為「外所緣之慧」耶?是以外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外所緣之慧」。
此處,如何為「內外所緣之慧」耶?是以內外法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內外所緣之慧」。
如是為三種智所依。
〔四種〕
此中,如何為「自業之智」耶?是「有布施、供犧、祭祀,有善作惡作業之果、異熟,有今世、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之有情,於世以沙門婆羅門,以正行正所行為證知今世與他世而令知〔其他〕者」。所有之如是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除諦隨順之智,一切有漏善之智是「自業之智」。
此中,如何為「諦隨順之智」耶?是若「色是無常」,若「受是無常」,若「想是無常」,若「行是無常」,若「識是無常」者,所有如是隨順之忍、見、明、知、觀、法知忍,此言「諦隨順之智」。
四道之慧是「道具足之智」。
四果之慧是「果具足之智」。
「道具足之智」者,是於彼苦之智,於彼苦集之智,於彼苦滅之智,於至彼苦滅道之智。
此中,如何為「於苦之智」耶?是以苦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P.329]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於苦之智」。以苦集為所緣……乃至……以至苦滅道為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擇法、正見,此言「於至苦滅道之智」。
欲纏善無記之慧是「欲纏之慧」。色纏善無記之慧是「色纏之慧」。無色纏善無記之慧是「無色纏之慧」。於四道、四果之慧是「無所屬之慧」。
此處,如何為「於法之智」耶?於四道、四果之慧是「於法之智」。
彼依此之知、見、得、明知、遍行而理解過去未來之理趣。即誰之沙門、婆羅門知一切過去世是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至苦滅之道。彼等知此是苦。彼等知此是苦之集。彼等知此是苦之滅。彼等知此是至苦滅之道。又或沙門、婆羅門亦知一切未來世是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至苦滅之道。彼等知此是苦。彼等知此是苦之集。彼等知此是苦之滅。彼等知此是至苦滅之道。於此處之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類智」。
此處,如何為「遍行之智」耶?於此處有比丘,依他有情、他人之心,徧行而知於心。若有貪之心知有貪之心,若離貪之心知離貪之心,若有瞋之心知有瞋之心,若離瞋之心知……乃至……有癡之心……乃至……離癡之心……乃至……略集之心……乃至……混亂之心……乃至……大之心……乃至……非大之心……乃至……有上之心……乃至……無上之心……乃至……定之心……乃至……非定之心……乃至[P.330]……解脫之心知解脫之心。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遍行之智」。
除於法之智、類智、徧行智,其餘之慧是「通俗之智」。
此處,如何為「是積集而非分散」之慧耶?欲纏善之慧是「積集而非分散」之慧。四道之慧是「分散而非積集」之慧。色纏無色纏善之慧是「積集又是分散」。餘之慧是「亦非積集亦非分散。」
此處,如何為「厭離而非證悟」之慧耶?是依彼之慧,於欲而離貪,不證悟神通,不證悟其諦,此言「厭離而非證悟」之慧。
彼於欲而離貪,依慧而證悟神通,不證悟其諦,此言「證悟而非厭離」之慧。
於四道之慧是「是厭離又是證悟」。
其餘之慧是「亦非厭離亦非證悟」。
此處,如何為「退分之慧」耶?得初靜慮者,欲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耶?其隨法念是住「住分之慧」,無尋俱行之想作意是行「勝進分之慧」,厭離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離貪具足「決擇分之慧」。
得第二靜慮者,尋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隨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捨俱行之想作意是行「勝進分之慧」,厭離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離貪具足「決擇分之慧[16]」。
得第三靜慮者,喜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隨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P.331]非苦非樂俱行之想作意是行「勝進分之慧」,厭離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離貪具足「決擇分之慧」。
得第四靜慮者,樂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隨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虛空無徧處俱行之想作意是行「勝進分之慧」,厭離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離貪具足「決擇分之慧」。
得虛空無徧處[17]者,色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隨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識無遍處俱行之想作意是行「勝進分之慧」,厭離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離貪具足「決擇分之慧」。
得識無徧處者,虛空無徧處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隨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無所有處俱行之想作意是行「勝進分之慧」,厭離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離貪具足「決擇分之慧」。
得無所有處者,識無徧處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自體隨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非想非非想處俱行之想作意是行「勝進分之慧」,厭離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離貪具足「決擇分之慧」。
此處,如何為「四無礙解」耶?是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於義之智是義無礙解。於法之智是法無礙解。於其法辭說明之智是詞無礙解。於諸智之智是辯無礙解。此是四無礙解。
此處,如何為「四通行」耶?是苦遲通行之慧、苦速通行之慧、樂遲通行之慧、樂速通行之慧。
[P.332]此中,如何為苦遲通行之慧耶?是依所應作之苦[18]而達定者,以遲鈍而通達其處所生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苦遲通行之慧。
此中,如何為苦速通行之慧耶?是依所應作之苦而達定者,以速而通達其處所生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苦速通行之慧。
此中,如何為樂遲通行之慧耶?是依非所應作之非苦而達定者,以遲而通達其處所生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樂遲通行之慧。
此中,如何為樂速通行之慧耶?是依非所應作之非苦而達定者,以速而通達其處所生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樂速[19]通行。
此等為四通行。
此處,如何為四所緣耶?是以小為小所緣之慧、以小為無量所緣之慧、以無量為小所緣之慧、以無量為無量所緣之慧。
此中,如何為以小為小所緣之慧耶?是不得所欣之定,有限徧滿於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以小為小所緣之慧。
此中,如何為以小為無量所緣之慧耶?是不得所欣之定,有大徧滿於所緣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以小為無量所緣之慧。
此中,如何以無量為小所緣之慧耶?是得所欣之定,少所緣徧滿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以無量為小所緣之慧。
此中,如何以無量為無量所緣之慧耶?是得所欣之定,大所緣徧滿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無量為無量所緣之慧」。
[P.333]是等[20]為四種所緣。
道具足之智即於彼老死之智、於彼老死集之智、於彼老死滅之智、於彼至老死滅道之智。
此中,如何為於老死之智耶?是緣老死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於老死之智。緣老死之集而……乃至……緣老死之滅……乃至……緣至老死滅之道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至老死滅道之智。
道具足之智是於生之智……乃至……。
於有之智……乃至……。
於取之智……乃至……。
於愛之智……乃至……。
於受之智……乃至……。
於觸之智……乃至……。
於六處之智……乃至……。
於名色之智……乃至……。
於識之智……乃至……。
於行之智,於行集之智,於行滅之智,於至行滅道之智。
此中,如何為於行之智耶?是緣行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於行之智。緣行之集而……乃至……緣行之滅……乃至……緣至行滅之道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於至行滅道之智。
[P.334]〔五種〕
此處,如何為五支之正定耶?是喜徧滿、樂徧滿、心徧滿、明徧滿、觀察相。
於二禪之慧是喜徧滿。於三禪之慧是樂遍滿。於他心之智是心徧滿。天眼是明徧滿。由彼彼之定而出者之觀察智是觀察相,此言五支之正定。
此處,如何為五智之正定耶?「此定是現在樂為未來樂異熟」,彼自身之智生。「此定是聖無資[21]」,彼自身智之智生。「此定乃非卑賤人」,彼自身之智生。「此定是獲寂靜、好善、煩惱除滅,達〔心〕一趣定而無隨有行呵責遮障[22]」,彼自身之智生。彼實又我此定「念我入定」、「念出定」,彼自身之智生。此是五智之正定。
如是為五種智所依。
〔七種〕
此處,如何為七十七智所依耶?是「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則無老死」之智。過去世之「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則無老死」之智。未來世之「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則無老死」之智。於此法住智之處,「是盡法、消法、離貪、滅法」之智。
「緣有而有生」之智……乃至……。
[P.335]「緣取而有有」之智……乃至……。
「緣受而有取」之智……乃至……。
「緣受而有愛」之智……乃至……。
「緣觸而有受」之智……乃至……。
「緣六處而有觸」之智……乃至……。
「緣名色而有六處」之智……乃至……。
「緣識而有名色」之智……乃至……。
「緣行而有識」之智……乃至……。
「緣無明而有行」之智。「無無明則無行」之智。過去世之「緣無明而有行」之智。「無無明則無行」之智。未來世之「緣無明而有行」之智。「無無明則無行」之智。於此法住智之處,亦「是盡法、消法、離貪法」之智。此等為七十七智所依。
如是為七種智所依。
〔八種〕
此處,如何為於四道、四果之慧耶?是預流道之慧、預流果之慧、一來道之慧、一來果之慧、不還道之慧、不還果之慧、阿羅漢道之慧、阿羅漢果之慧,此等為四道、四果之慧。
如是為八種智所依。
〔九種〕
此處,如何為九次第住定之慧耶?是初禪定之慧、第二禪定之慧、第三禪定之慧、第四禪定之慧、虛空無邊處定之慧、識無邊處定之慧、無所有處定之慧、非想非非想處定之慧、想受滅盡定之慧,此等是九次第住定之慧。
如是為九種智所依。
〔十種〕
此處,如何為如來以處為處,以非處為非處之如實智耶?
此處,如來如此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見具足之人執著「以諸行[24]為常」者,[P.336]此非有是處。然,有是處,知異生執著「諸行是常」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見具足之人執著「諸行是樂」者無有是處。然又有是處。即異生執著「諸行是樂」者是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見具足之人執著「以諸法是我」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異生執著「以諸法是我」者是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見具足之人「可奪母之生命」者無有是處。然又有是處,即異生「可奪母之生命」者是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見具足之人「可奪父之生命」者……乃至……「可奪阿羅漢之生命」者……乃至……「以惡心可出如來之血」者……乃至……「可破僧伽」者……乃至……「可就於他師」者……乃至……「可生於第八有」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異生「可生於第八有」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於一世界有二應供正自覺者出於非前非後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於一世界出一應供正自覺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於一世界出二轉輪王於非前非後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於一世界出一轉輪王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女人可為應供正自覺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男人可為應供正自覺者有是處。又無是處,不可得有,即女人可為轉輪王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男人可為轉輪聖王者[P.337]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女人可為〔帝〕釋,可為魔,可為梵〔天〕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男人可為〔帝[25]〕釋,可為魔,可為梵〔天〕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於身惡行者應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異熟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於身惡行者應起非可愛、非可樂、非可意之異熟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於語惡行者……意惡行者應起可愛、可愛、可意之異熟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於〔語惡行者……〕意惡行者應起非可愛、非可樂、非可意之異熟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於身妙行者應起非可愛、非可樂、非可意之異熟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於身妙行者應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異熟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於語妙行者……意妙行者應起非可愛、非可樂、非可意之異熟者則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於〔語妙行者……〕意妙行者應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異熟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具身惡行者依其因緣[26]、依其緣而身壞死後,可生於善趣、天世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具身惡行者依其因緣、依其緣而身壞死後,可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具語惡行者……具意惡行者依其因緣、依其緣而身壞死後,可生於善趣、天世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具〔語惡行者……〕意惡行者依其因緣、依其緣而身壞死後,應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具身妙行者依其因緣、依其緣而身壞死後,應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具身妙行者依其因緣、依其緣而身壞死後,[P.338]應生於善趣、天世者有是處。又無有是處,不可得有,即具語妙行者〔……具意妙行者〕依其因緣、依其緣而身壞死後,應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無有是處。然有是處,即具語妙行者……乃至……具意妙行者依其因緣、依其緣而身壞死後,應生於善趣、天世者有是處。彼彼之法即取彼彼法之因、緣為彼彼之處。彼彼之法即取彼彼法之非因、非緣為彼彼之非處。所有於此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如來以處為處,以非處為非處之如實智。
此處,如何為如來依處依緣而〔知〕過去未來現在受業異熟之如實智耶?此處,如來知此,即為一類惡業受因遮止幸趣[27]而未熟。此處,為一類惡業受因遮止幸依而未熟。此處,一類惡業受因遮止幸時而未熟。此處,為一類惡業受因遮止幸加行而未熟。此處,為一類惡業受因之不幸趣而熟。此處,為一類惡業受因之不幸依而熟。此處,為一類惡業受因之不幸時而熟。此處,一類惡業受因之不幸加行而熟。此處,為一類善業受因之不幸趣而未熟。此處,為一類善業受因之不幸依而未熟。此處,為一類善業受因之不幸時而未熟。此處,為一類善業受因之不幸加行而未熟。此處,為一類善業受因之幸趣而熟。此處,為一類善業受因之幸依而熟。此處,為[P.339]一類善業受因之幸時而熟。此處,為一類善業受因之幸加行而熟。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言如來依處依緣而〔知〕過去未來現在受業異熟之如實智。
此處,如何為如來一切處往道之如實智耶?於此處如來知此道是往地獄之道。知此道是往畜生之道。知此道是往餓鬼境界之道。知此道是往人間界之道。知此道是往天界之道。知此道是往涅槃之道。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如來一切處往道之如實智。
此中,如何為如來之非一界、種種界、世間之如實智耶?於此處如來知蘊之種種。知界之種種。知處之種種。知非一界、種種界、世間種種。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是如來之非一界、種種界、世間之如實智。
此處,如何是如來之諸有情種種勝解之如實智耶?如來知此,即有諸有情之劣勝解,有諸有情之勝勝解。劣勝解之有情即是依附、親近、敬奉於劣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於勝勝解之有情。於過去世,劣勝解之有情亦依附、親近、敬奉於劣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亦依附、親近、敬奉於勝勝解之有[P.340]情。於未來世,劣勝解之有情亦依附、親近、敬奉於劣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亦依附、親近、敬奉於勝勝解之有情。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是如來之有情種種勝解之知實智。
此處,如何是如來之他有情、他補特伽羅根上下之如實智耶?此處,如來知諸有情之所依。知隨眠。知行。知勝解。知小纏、大纏者、利根、鈍根、妙相、惡相、善了知、惡了知、可使不可使者之諸有情。
又如何為有情之所依耶?或為「世間是常」,或為「世間是無常」,或為「世間是有邊」,或為「世間是無邊」,或為「命即是身」,或為「命與身異」,或為「如來死後有」,或為「如來死後無」,或為「如來死後亦有亦無」,或為「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如是或有有見所依之有情,或有非有見所依之有情,或更不隨於此之兩邊而於相依性緣起之法得順觀之忍。或有〔得〕如實智。是為諸有情之所依。
又,如何為諸有情之隨眠耶?諸有情之隨眠者,是欲貪隨眠、瞋隨眠、慢隨眠,見隨眠、猶豫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關於彼之世間之愛色、好色,有情之貪隨眠而住。關於彼之世間之不愛色、不好色,諸有情之瞋隨眠而住。於此二邊應如是見:無明隨行、隨伴而有空想、邪見、疑。是為諸有情之隨眠。
又,如何為諸有情之行耶?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者,或為少地,或為大地者,是為諸有情之行。
[P.341]又,如何為諸有情之勝解耶?是有諸有情之劣勝解、諸有情之勝勝解。劣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於劣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於勝勝解之有情。於過去世,劣勝解之有情亦依附、親近、敬奉於劣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亦依附、親近、敬奉於勝勝解之有情。於未來世,劣勝解之有情亦可依附、親近、敬奉於劣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亦依附、親近、敬奉於勝勝解之有情。是為諸有情之勝解。
如何為彼大塵者之諸有情耶?是有十煩惱事:貪、瞋、癡、慢、見、猶豫、惛沈、掉舉、無慚、無愧。諸有情習、修、多所作、增大是等之十煩惱事者,此等為彼大塵者之諸有情。
如何為彼小塵者之諸有情耶?即諸有情不習、不修、不多所作、不增大是等之煩惱事者,此等為彼小塵者之諸有情。
如何為彼鈍根者之諸有情耶?即是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諸有情不習、不修、不多所作、不增大此等之五根者,此等為彼鈍根者之諸有情。
如何為彼利根者之諸有情耶?是諸有情習、修、多所作、增大此等之五根者,此等為彼利根者之諸有情。
如何為彼惡相者之諸有情耶?是諸有情為惡所依、惡隨眠、惡行、惡勝解、大塵、鈍根者,此等為彼惡者之諸有情。
如何為彼妙相者之諸有情耶?是諸有情為善所依、善行、善勝解、小塵、利根者,此等為彼妙相者之諸有情。
如何為彼惡了知者〔善了知者〕之諸有情耶?是彼之諸有情為惡相即是惡了知者之諸有情。以彼之諸有情為妙相即是善了知者之諸有情。
如何為彼不可使者之諸有情耶?是諸有情為業障具足、煩惱具足、異熟障具足、不信、不妙欲、惡慧者,於善法入正性決定者為不可使,此等為彼不可使者之諸有情。
[P.342]如何為彼可使者之諸有情耶?是諸有情為欲障不具足、煩惱障不具足、異熟障不具足、信、妙欲、慧者,於善法可入正性決定者為可使,此等為彼可使者之諸有情。
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為如來之他有情、他補特伽羅根上下之如實智。
此處,如何為如來之靜慮、解脫、三昧、等至之雜染、清淨、出定之如實智耶?靜慮者是將靜慮分為四種之靜慮者,或為靜慮者,即是以正得之平等為不正得。或為靜慮者,即是以不正得之平等為正得。或為靜慮者,即是以正得之平等為正得。或為靜慮者,即是以不正得之平等為不正得,此等為四種之靜慮者。
亦有或為靜慮者,即是遲入定而速出定者。或為靜慮者,即是速入定而遲出定者。或為靜慮者,是遲入定而遲出定。或為靜慮者,即是速入定而速出定者,是等為四種之靜慮者。
亦有四種之靜慮者。或為靜慮者,即於定有定善巧,而無等至善巧者。或為靜慮者,即於定有等至善巧,而無定善巧者。或為靜慮者,即於定有定善巧,亦有等至善巧。或為靜慮者,即於定無定善巧,亦無等至善巧,此等為四種之靜慮者。
靜慮者,有四種之靜慮: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
解脫者,是八解脫。即於有色觀諸色是第一解脫。內為無色想而外觀諸色則是第二解脫。於勝解之實為清淨即是第三解脫。超越一切之色想而滅有對想且不作意種種想,謂「空是無邊」,具足空無邊處而住是第四解脫。超越一切之空無邊處,謂[P.343]「識是無邊」,具足識無邊處而住是第五解脫。超越一切之識無邊處,謂「無少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是第六解脫。超越一切之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是第七解脫。超越一切之非想非非想處,具足想受之滅而住是第八解脫。
三昧者,是三種之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
等至者,是九次第住等至:初靜慮等至、第二靜慮等至、第三靜慮等至、第四靜慮等至、空邊處等至、識無邊處等至、無所有處等至、非想非非想處等至、想受滅盡等至。
雜染者,是順退分法。
清淨者,是順勝進分法。
出定者,是以清淨為出定。由彼彼之三摩地而出定是出定。
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是如來之靜慮、解脫、三昧、等至之雜染、清淨、出定之如實智。
此處,如何為如來宿住隨念之如實智耶?此處如來隨念無數若干之宿住。即或於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無數成劫生、無數壞劫生、無數成壞劫生,於彼處知如是名、種姓、姓生、食,為勝、妙色、惡色以至於如善趣者、惡趣者、業者之有情。實以此等諸有情之具足身惡行[28]、具足語惡行、具足意惡行為呵責聖者、惡見者、惡見業所定者即彼等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亦實以此等諸有情之具足身善行、具足口善行、具足意善行而不呵責聖者、正見者、正見業所定者即彼等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而觀有情之有死、有生,如是為樂苦受、壽長,彼由此處死而於彼處生,於彼處為如是名、種姓、姓生、食、樂苦受、壽長,彼即自此處死而於彼處生,於彼處如是為名、種姓、姓食、食、樂苦受,壽長,彼自彼處死而於此處生。如是具足行相與方處而隨念無數若干之宿住。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是如來宿住隨念之如實智。
[P.344]此處,如何為如來之諸有情死生之如實智耶?此處如來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而觀有情之有死、有生,為劣、勝、妙色、惡色,有善趣者、惡趣者之有情。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是如來之有情死生之如實智。
此處,如何為如來漏盡之如實智耶?此處於如來是漏盡而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知、作證、具足而住。於此處所有之慧、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是如來漏盡之如實智。
此等為如來之十如來力。具足此等力之如來為最勝位者,於集會中作獅子吼而轉梵輪。
如是為十種智所依。
校注
[0005001] 底本之 uppañña 即是 uppnna。 [0005002] 底本之 atītārammana 乃是 ārammaṇā。 [0005003] 底本之 paccupaññā 則是 paccupannā。 [0006004] 底本之 upekhāsahagata 即是 sahagatā。 [0008005] 底本之……pe……者,暹羅本無。 [0008006] 底本之 paccupannā 乃是 paccupannārammaṇā。 [0012007] 底本之 sattasattari 則是 sattasattati。 [0016008] 底本之 asambhinnavatthukā 即是未滅之事。(註書四〇四頁)(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04]與章節校注內容不符,故今將此處的[04]註標修訂成[08]註標。) [0017009] 底本之 pañcaññaṁ 乃是 pañcannaṁ。 [0019010] 底本之 samantarā 則是 samanantarā。 [0020011] 底本之 maggesu 即是 phalesu。 [0021012] 底本之 vicaravippayuttā 乃是 vicāravippayutta。 [0023013] kammassakat 則是自業之慧。四種之項下參閱。 [0025014] 底本之 catusu bhūmīsu 即是 catūsu maggesu。 [0026015] 底本缺 catusu bhūmisu vipāke。 [0031016] 底本缺 nibbedhabhāgini。 [0032017] 底本之 akāsānañcayatanassa 乃是 ākāsa。 [0033018] 此之苦則是 kasira 之譯語。 [0033019] 底本之 dandhābhiññā 即是 khappabhinnā。 [0034020] 底本脫落。 [0036021] nirāmiso 即謂無欲之資糧,無輪迴之資糧,無世間之資糧。 [0036022] 底本之 sasaṁkhāraniggayhavāritavato 者為 na saṁkhāraniggayhavāritagato。 [0036023] 作種種神變為神通智。 [0039024] kañci saṁkhāraṁ 者依其慣用譯為諸行。 [0040025] 底本缺 sakkattaṁ kareyya mārattaṁ kareyya。 [0041026] 此處之「因緣」者即以 nidāna 之譯語使用之。 [0042027] 幸趣(gatisampattī)者即 sampannā gati 為天界與人界。又,不幸趣(gativipattī)者即與前者相反為四種之惡趣。(註四三九頁參閱) [0049028] 底本之 bhāyaduccaritena 乃是 kāya。【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50 冊 No. 25 分別論(第16卷-第18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