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分別論

[P.244]第十二品 禪定分別

一 論母

世有比丘以波羅提木叉防護律儀而住淨行行境具足見於少量之罪而畏於學處而受學於守根門於噉食而知量於前夜後夜隨警覺而隨順以常作總慧而為菩提分法之隨修習隨順彼即於前進後退而有正知之所作於前觀左右觀而有正知之所作於背屈前伸而有正知之所作於持袈裟衣而有正知之所作於食嚼食味而有正知之所作於大小便利而有正知之所作於行覺醒默而有正知之所作彼即修於獨居坐臥處修於閑靜處樹之根巖窟山洞林叢野天麥之集積無聲處無音處離人煙處人秘密處適宴默處彼或到閑靜處樹之根空閑處而結跏趺坐且正身端直住於對面念而終彼乃捨離世間之貪以離貪之心而住令心由貪澄淨捨離瞋而住於無恚害心一切有命者利益哀愍是令心由瞋澄淨捨離惛沈隨眠以離惛沈隨眠而住明想念正知令心由惛沈隨眠澄淨捨離掉舉惡作而住於無掉舉內之[P.245]寂靜心令心由掉舉惡作澄淨捨離猶豫以壓伏猶豫而住善法之不疑令心由猶豫澄淨彼捨離此五蓋心之隨煩惱於慧之無力離欲不善法以有尋有伺而由離生喜樂具足第一禪定而住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故由無尋無伺之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定而住由於喜離貪故住於捨以念正知而正受樂身此是此聖者所宣說之捨念樂住具足此之第三禪定而住由於斷樂斷苦故及先既沒滅喜憂故以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第四禪定而住超過一切色想滅沒有對想種種想不作意故於無邊虛空具足虛空無邊處而住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於識無邊具足識無邊處而住超越一切識無邊處於無少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超越一切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

二 經分別

「世」者是於此見忍辱妙光執持法律佛語梵行大師之教依此言「世」

[P.246]「比丘」者是眾所知之比丘所認知之比丘謂乞飲食之比丘乞求者之比丘作持綴衣之比丘破惡不善法之比丘令惡不善法破之比丘捨離特殊煩惱之比丘捨離不特殊煩惱之比丘有學之比丘無學之比丘非有學非無學之比丘首〔座〕比丘善賢比丘醍醐比丘堅比丘具足聚集白四羯磨不動住應供之比丘

「波羅提木叉」者是戒安立等者為善法之等至者修行禁戒律儀之戒口[1]極戒口[2]「律儀」者是身之不犯口之不犯身口之不犯「防護」者是此波羅提木叉律儀之得達等得達到達等到達生起等生起成就依是言「波羅提木叉律儀之防護」

「住」者是動令趣令至依是言「住」

「淨行行境具足」者是有淨行有不淨行

此中如何為「不淨行」耶是身之犯口之犯身口之犯是言不淨行一切之惡戒亦為不淨行於世一類者或依竹施[3]葉施花施果施水浴施齒楊枝施或依諂媚性綠荳計性[4]溺愛性或依步宣傳者依其他種種而佛所誹難之邪命為命者是言「不淨行」

此中如何為「淨行」耶是身之不犯口之不犯身口之不犯是言淨行一切之持戒亦為淨行於世一類者或不依竹施葉施花施果施水浴施齒楊枝施或不依諂媚性綠荳汁性溺愛性或不依步宣傳者不依其他種種而佛所誹難之邪命為命者是言「淨行」

「行境」者是行境不行境

[P.247]此中如何為「不行境」耶世之一類者或以吠奢女為行境〔親近處〕或以寡婦淫女黃門比丘尼飲酒店為行境或與王王大臣外道外道聲聞不隨順白衣共同俱住而住更亦以所有之家族對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不信不喜明不作井池責罵誹謗者不福利欲不利益欲不快樂欲不安穩欲對於如斯之家族習行遵行是言「不行境」

此中如何為「行境」耶世之一類者或不以吠奢女為行境或不以寡婦淫女黃門比丘尼飲酒店為行境或不與王王大臣外道外道聲聞不隨順白衣共同俱住而住更亦以所有之家族對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信喜明作井池〔其家具足〕黃衣之光輝仙風轉展〔其家充滿諸多比丘之出入〕福利欲利益欲快樂欲安穩欲對於如斯之家族習行遵行是言「行境」

如斯此「淨行」「行境」之得達乃至成就依是言「淨行行境具足」

「於少量之罪而見畏」者此中如何為少量之罪耶是所有之彼罪之小量劣量輕量可作制止防護心生起有靠之作意是等言少量之罪如斯於少量之罪或見罪或見畏或見過失或見離脫依是言「於少量之罪而見畏」

[P.248]「於學處而受學」者此中如何為學耶是有四種學比丘之比丘學比丘尼之比丘尼學優婆塞之優婆塞學優婆夷之優婆夷學是言為學如斯於此學依總為總依一切時為一切於不餘於無餘受而轉依是言「於學處而受學」

「於守根門」者是於守根門於不守根門

此中如何是於「不守根門」耶於世一類者即依眼見色終取相取好由於其眼根住於無防護而貪憂惡不善法之流入對於其事從不防護不護眼根於眼根而不防護依耳聞聲終乃至依鼻嗅香終乃至依舌味味終乃至依身觸觸終乃至依意識法終取相取好由其意根住於無防護而貪憂惡不善法之流入對於其事從不防護不護意根於意根而不防護所有此等六種根之不守不藏不守護不防護是言於「不守根門」

此中如何為於「守根門」耶於世一類者依眼見色終不取相取好由於其眼根住於無防護則貪憂惡不善法必流入對於其事從而防護護眼根於眼根而防護依耳聞聲終乃至依鼻嗅香終乃至依舌味味終乃至依身觸觸終乃至依意識法終不取相取好由其意根住於無防護則貪憂惡不善法必流入對於其事由此而防護護意根於意根而防護所有[P.249]此等六種根之守守護防護是言於「守根門」於此守根門之得達乃至成就依是言「於守根門」

「於噉食而知量」者是於噉食有知量於噉食有不知量

此中如何為「於噉食有不知量」耶於世一類者即不省察不如理為遊戲酩酊[5]莊嚴飄揚之食而食此中所有之於噉食則不知足不知量不省察是言「於噉食之不知量」

此中如何為「於噉食之知量」耶於世一類者即省察而如理不為遊戲酩酊莊嚴飄揚即為身之住給養梵行隨取食而食如斯而「我打破舊受我不令生新受依我而生活之持續無過與快樂」此中於所有之噉食知足知量省察是言「於噉食之知量」此知量之得達乃至成就依是言「於噉食而知量」

又如何有比丘「於前夜後夜而隨警覺隨順」耶於世有比丘於晝經行坐而由障蓋之法令心澄淨於夜之初更經行坐而由障蓋之法令心澄淨於夜之中更向右臥如獅子重足而念正知作意起立之想於夜之後更再起牀經行坐而由障蓋之法令心澄淨如是比丘「於前夜後夜而隨警覺隨順」

「常作」者是所有心之發勤乃至正精進「總慧」者是所有之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

「菩提分法之隨修習隨順」者此中如何是「菩提分法」耶乃七覺支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言「菩提分法」[P.250]如斯修習多所作是等之菩提分法依是言「菩提分法之隨修習隨順」

又如何比丘有「於前進後退而有正知之所作於前觀左右觀而有正知之所作於背屈前伸而有正知之所作於持袈裟衣而有正知之所作於食嚼食味而有正知之所作於大小便利而有正知之所作於行覺醒默而有正知之所作」耶於世有比丘以念正知而前進後退以念正知而前觀左右觀以念正知而背屈前伸持袈裟衣而有念正知之所作於食嚼食味而有念正知之所作於大小便利而有念正知之所作於行覺醒默而有念正知之作

「念」者此中如何為念耶是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性不失性不遺性不失念性念之念根念力正念是言為「念」

「正知」者此中如何為正知耶是所有之慧簡擇極簡擇擇法等了近了近對了賢能善巧能察觀相思考近解總叡徧導者觀察正知錐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淨色[6]慧明淨慧光顯慧光明慧珠寶無癡擇法正見是言「正知」

如斯此之念正知者之得達乃至成就如是比丘是「以念正知而前進後退以念正知而前觀左右觀以念正知而背屈前伸持袈裟衣而[P.251]有念正知之所作於食嚼食味而有念正知之所作於大小便利而有念正知之所作於行覺醒默而有念正知之所作」

「獨居」者即有近之坐臥處由其家無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為「獨居」又有遠之坐臥處由其家無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為「獨居」

「坐臥處」者牀亦是坐臥處小牀亦是坐臥處筵亦是坐臥處厚枕亦是坐臥處精舍亦是坐臥處金翅鳥家亦是坐臥處美屋亦是坐臥處樓房亦是坐臥處廓亦是坐臥處住房亦是坐臥處洞亦是坐臥處樹根亦是坐臥處籔亦是坐臥處或又比丘一切之隱退處是坐臥處

「修」者是於此獨居之坐臥處修等修從習等習依是言「修」

「閑靜處」者是出於城門帝釋臺座之外而終一切之處為「閑靜處」

「樹之根」〔等〕者乃樹之根元即「樹根」山者「山」也巖窟者即「巖窟」也山洞者即「山洞」也塚者即「塚」也野天者即「野天」也麥之集積者即「麥之集積」

「林叢」者是遠坐臥處之增語[7]「林叢」者是密林之增語「林叢」者是恐怖坐臥處之增語「林叢」者是身毛豎立坐臥處之增語「林叢」者是遠處坐臥處之增語「林叢」者是不令人近行坐臥處之增語「林叢」者是難生坐臥處之增語

「無聲處」者即雖近於坐臥處由其家無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為「無聲處」雖遠於坐臥處由其家無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為「無聲處」

[P.252]「無音處」〔等〕者彼無聲處即是此之「無音處」彼無音處即是此之「離人煙處」彼離人煙處即是此之「人秘密處」彼人秘密處即是此之「適宴默處」

「或到閑靜處或到樹之根或到空閑處」者或行於閑靜處或行於樹之根或行於空閑處

「結跏趺坐」者是結跏而趺坐

「端身立直」者是端身直立

「對面念而住止」者此中如何為念耶是所有之念隨念乃至正念是言為念此念者或於鼻端面相令安住樂住依是言「於對面念而住止」

「捨離世間之貪」者此中如何為「貪」耶是所有之貪有貪乃至心之有貪是言「貪」

此中如何為「世間」耶五取蘊是世間是言「世間」於此世間有貪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捨離世間之貪」

「以離貪之心」者此中如何為心耶是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此之心是離貪——依此言「以離貪之心」

「住」者是動令趣令至依此言「住」

「令心由貪澄淨」者此中如何為貪耶是所有之貪有貪乃至心之有貪是言為貪

此中如何為心耶是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

令此心由此貪而淨離淨澄淨解脫離脫徧解脫依此言「令心由貪澄淨」

[P.253]「捨離瞋」者即有恚有瞋

此中如何為「恚」耶是所有心之嫌恨恚逆憤恚逆意極怒激極怒極瞋激極瞋心之害惡意極瞋忿忿怒忿怒性敗德敗德性害惡恚害恚害性心之妨害敵害獰惡惡害是言為「恚」

此中如何為「瞋」耶所有之恚是「瞋」所有之「瞋」即恚

如斯此之恚與此之瞋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捨離瞋」

「無恚害心」者此中如何為「心」耶是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此心有無恚害依此言「無恚害心」

「住」者是動乃至住——依此言「住」

「令心由瞋澄淨」者是有恚有瞋

此中如何為「恚」耶是所有心之嫌恨恚逆乃至心之敵害獰惡惡害是言為「恚」

此中如何為「瞋」耶所有之恚是「瞋」所有之「瞋」是恚

此中如何為「心」耶是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

令此心由此瞋而淨離淨澄淨解脫離脫徧解脫依此言「令心自瞋澄淨」

「捨離惛沈隨眠」者是有惛沈隨眠

此中如何為「惛沈」耶是所有心之重性不調柔性固者蠢愚依附固執固執性心之惛沈頑魯頑魯性是言為「惛沈」

[P.254]此中如何為「隨眠」耶是所有身之重性不調柔性徧蔽阻害隨眠睡眠不活潑夢睡睡眠性是言為「隨眠」

如斯此惛沈與此隨眠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捨離惛沈隨眠」

「離惛沈隨眠」者此惛沈隨眠之拂除性吐出性解脫性捨離性捨了性捨離捨了性依此言「離惛沈隨眠」「住」者乃至依此言「住」

「明想」者此中如何為「想」耶所有之想正想正想性是言為「想」此有想之明離覆澄淨清淨依此言「明想」

「念正知」者此中如何為「念」耶所有之念隨念乃至正念是言為「念」

此中如何為「正知」耶所有之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正知」

如斯此念與正知之得達乃至成就依此言「念正知」

「令心[8]自惛沈隨眠澄淨」者是有惛沈隨眠

此中如何為「惛沈」耶所有心之重性乃至心之頑魯性是言「惛沈」

此中如何為「隨眠」耶所有身之重性乃至睡眠性是言「隨眠」

此中如何為「心」耶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

令此心由此惛沈隨眠而淨離淨澄淨解脫離脫徧解脫依此言「令心自惛沈隨眠澄淨」

「捨離掉舉惡作」者乃有掉舉惡作

[P.255]此中如何為「掉舉」耶是所有心之掉舉不寂靜心散亂心之騷亂是言為「掉舉」

此中如何為「惡作」耶於不淨事之淨事想性於淨事之不淨事想性於無罪之罪想性於罪之無罪想性所有之如斯等之惡作變悔惡作性心之悔恨意後悔是言為「惡作」

如斯此掉舉與惡作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捨離掉舉惡作」

「無掉舉」者是此掉舉惡作之拂除性吐出性解脫性捨離性捨了性捨離捨了性依此言「無掉舉」

「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內」者是所有之內各自者

「寂靜心」者此中如何為「心」耶是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此內為心之靜止靜寂寂靜是言為「內之寂靜心」

「令心由掉舉惡作澄淨」者乃有掉舉惡作[9]

此中如何為「掉舉」耶是所有心之掉舉不寂靜心散亂心之騷亂是言掉舉

此中如何為「惡作」耶於不淨事之淨事想性乃至意後悔是言「惡作」

此中如何為「心」耶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

令此心由此掉舉惡作而淨離淨澄淨解脫離脫徧解脫依此言「令心由掉舉惡作澄淨」

「捨離猶豫」者此中如何為「猶豫」耶是所有之惑惑疑已惑猶豫二分二路疑惑不一執曖昧徧曖昧不穿入昏迷心意之後悔是言為[P.256]猶豫此猶豫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捨離猶豫」

「壓伏猶豫」者是壓伏此猶豫之超出出過超越超脫依此言「壓伏猶豫」

「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於善法之不疑」者乃於善法依猶豫而不疑不猶豫有不疑無疑離疑依此言「於善法之不疑」

「令心由猶豫澄淨」者此中如何為猶豫耶

是所有之疑惑疑已惑乃至昏迷心之意後悔是言為猶豫

此中如何為「心」耶是所有之心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識界是言為「心」

令此心由此猶豫而淨離淨澄淨解脫離脫遍解脫依此言「令心由猶豫澄淨」

「捨離此之五蓋」者是等五蓋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捨離此中之五蓋」

「心之隨煩惱」者是此五蓋「心之隨煩惱

「慧之無力時」者即依此五蓋未生之慧不生已生之慧滅依此言「慧之無力時」

「離欲不善法」者此中如何為「欲」耶[10]是「欲」也貪者是「欲」欲貪是「欲」思惟是「欲」思惟貪是「欲」是言為「欲」

[P.257]此中如何「不善法」耶是欲欲惛沈隨眠掉舉惡作猶豫是言「不善法」

如斯由此欲不善法而離者依此言「離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者是有尋有伺

此中如何為「尋」耶是所有之推度尋求思惟思考注思現前解正思惟是言為「尋」

此中如何為「伺」耶是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隨屬注意伺察是言為「伺」

如斯此尋與此伺者之得達乃至成就依此言「有尋有伺」

「由離生」者是尋喜樂心之一境性於此之離此等之生等生生起現起現前依此言「由離生」

「喜樂」者是有喜有樂

此中如何為喜耶是所有心之喜極喜喜悅極悅極欣旺喜喜歡是言為喜

此中如何為樂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樂心觸所生之快樂之領納心觸所生之快樂之受是言為樂

如斯此樂與此喜之俱行俱住相應依此言喜樂

「第一」者是計算順序之第一此第一之定是「第一」

「禪定」者是尋喜樂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之第一禪定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住」者是動乃至住——依此言「住」

「尋伺寂靜故」者是有尋有伺

此中如何為尋耶是所有之推度尋求乃至正思惟是言為尋

[P.258]此中如何為伺耶是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隨屬注意伺察是言為伺如斯尋與伺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尋伺寂靜故」

「內」者是所有之內各自者

「等淨」者是信信入心止定現信

「心一趣性」者所有心之住乃至正定

「無尋無伺」者乃有尋有伺

此中如何為尋耶乃所有之推度乃至正思惟是言為尋

此中如何為伺耶乃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隨屬注意伺察是言為伺

如斯此尋與此伺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無尋無伺」

「由定生」者是等淨之喜樂心之一境性於此之定生等生生起現起現前依此言「由定生」

「喜樂」者乃有喜有樂

此中如何為喜耶是所有心之喜極喜乃至是言為喜

此中如何為樂耶是所有心之快乃至樂之受是言為樂

如斯此樂與此喜之俱行俱生俱住相應依此言喜樂

「第二」者是計算順序之第二此第二之定是「第二」

「禪定」者是等淨喜樂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第二禪定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P.259]「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由喜離貪」者此中如何為喜耶是所有心之喜極喜極悅喜悅極欣旺喜喜歡是言為喜此喜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由喜離貪」

「捨」者此中如何為捨耶是所有心之捨捨性增上捨中庸性是言為捨此捨之得達乃至成就依此言「捨」

「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念正知」者此中如何為念耶是所有之念隨念乃至正念是言為念

此中如何為正知耶是所有之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正知

如斯此念與此正知之得達乃至成就依此言「念正知」

「正受樂身」者此中如何為樂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樂心觸所生之快樂之領納心觸所生之快樂之受是言為樂

此中如何為身耶是想蘊行蘊識蘊是言為身

此樂依此身而正受依此言「正受樂身」

「此是聖者之宣說」者此中如何為聖者耶所言聖者是佛與佛之聲聞彼等此宣說令知確立開示分別明示依此言「此是聖者之宣說」

「捨念樂住」者此中如何為捨耶是所有心之捨捨性增上捨中庸性是言為捨

[P.260]此中如何為念耶是所有之念隨念乃至正念是言為念

此中如何為樂耶是所有心之快乃至樂受是言為樂

如斯成就此捨樂而動令趣令至依此言「捨念樂住」

「第三」者是計算順序之第三此第三之定是「第三」

「禪定」者是捨念正知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之第三禪定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斷樂斷苦」者是有樂有苦

此中如何為樂耶是所有身之快身之樂身觸所生之快樂之領納身觸所生之快樂之受是言為樂此中如何為苦耶是所有身之不快身之苦身觸所生之不快苦之領納身觸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為苦

如斯此樂與此苦者有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斷樂斷苦」

「先既沒滅喜憂故」者是有喜有憂

此中如何為喜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樂心觸所生之快樂之領納心觸所生之快樂之受是言為喜

此中如何為憂耶是所有心之不快心之苦心觸所生之不快苦之領納心觸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為憂

[P.261]如斯此喜與此憂者是先既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先既沒滅喜憂之故」

「不苦不樂」者即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之領納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之受依此言「不苦不樂」

「捨念清淨」者此中如何為捨耶是所有心之捨捨性增上捨中庸性是言為捨

此中如何為念耶是所有之念隨念乃至正念是言為念

此之念者由捨而有開放清淨純淨依此言「捨念清淨」

「第四」者是計算順序之第四此第四之定是「第四」

「禪定」者是捨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第四禪定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住」者是動乃至住——依此言「住」

「超越一切色想故」者此中如何為色想耶是所有以色纏之等至或成就者已生者或現法樂住者之想等想現前等想是等言色想是等色想之超越出超超過依此言「超越一切色想之故」

「沒滅有對想故」者此中如何為有對想耶是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是等言有對想是等有對想之靜止靜寂寂靜沒滅隱沒停止止定乾枯枯渴除滅依此言「沒滅有對想之故」

[P.262]「種種想不作意故」者此中如何為種種想耶是所有非定之意界或所具之意識界或所具之想等想現前等想是等言種種想不作意此之種種想依此言「種種想不作意之故」

「無邊虛空」者此中如何為虛空耶是所有之虛空虛空性無礙無礙性間隙間隙性無四大種之所觸是言虛空於此虛空心立令等立令徧滿於無邊依此言「無邊虛空」

「虛空無邊處」者是以虛空無邊處或成就者已生者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

「具足」者是所有虛空無邊處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者是此虛空無邊處之超越出超超過依此言「超過一切虛空無邊處」

「入於無邊識」者此即虛空依於識而觸作意且徧滿於無邊依此言「入於無邊識」

「識無邊處」者以識無邊處或成就者已生者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

「具足」者是所有識無邊處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超過一切識無邊處」者此識無邊處之超越出超超過依此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

「無所有」者是見此識為無在不在不見無少所有依此言「無所有」

「無所有處」者以無所有處或成就者已生者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也

[P.263]「具足」者乃所有無所有處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住」者是動乃至依此言「住」

「超過一切無所有處」者乃此無所有處之超越出超超過依此言「超過一切無所有處」

「入於非想非非想」者即此無所有處由實作意修行餘等至依此言「入於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處」者以非想非非想處或成就者已生者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

「具足」者是所有非想非非想處之得逮得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住」者是動令趣令至依此言「住」

三 對法分別

四種禪定者是第一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

此中如何為第一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有五支禪是尋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二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以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二禪定而住其時有三支禪是喜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P.264]此中如何為第三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由喜離貪之故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三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是樂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四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斷樂乃至具足地徧之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是捨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有五支禪即尋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以無尋唯伺而由離生喜樂者具足地徧之第二禪定而住其時有四支禪即伺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以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三禪定而住其時有三支禪即喜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由喜離貪之故乃至具足地徧之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樂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斷樂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五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乃至

[P.265]世有比丘彼時修無色生之道超過一切無所有處以非想非非想處想俱行而斷樂乃至具足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禪定

四種禪定者是第一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

此中如何為第一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有五支禪即尋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二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以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二禪定而住其時有三支禪即喜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三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由喜離貪故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三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樂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四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斷樂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P.266]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有五支禪即尋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以無尋唯伺而由離生喜樂者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二禪定而住其時有四支禪即伺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以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三禪定而住其時有三支禪即喜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自喜離貪之故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樂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斷樂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五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四種禪定者是第一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

此中如何為第一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是等之諸法是善即由此色纏善業之已作由已積集之異熟離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禪定而[P.267]其時有五支禪即尋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二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生之道以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二禪定而住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是等之諸法是善即由此色纏善業之已作由已積集之異熟以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二禪定乃至第三禪定乃至第四禪定乃至第一禪定乃至地徧之第五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乃至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無色生之道乃至超過一切無所有處以非想非非想處俱行而斷樂乃至具足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是等之諸法是善即由此無色纏善業之已作由已積集之異熟超過一切無所有處乃至以非想非非想處想俱行而斷樂乃至具足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禪定餘之諸法者是相應

四種禪定者是第一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

此中如何為第一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P.268]有觸乃至不散亂是等之諸法是善即由此出世間善禪定之已作由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具足苦遲通行空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有五支禪即尋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二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出世間禪定以出離能趣分散而捨離成見得初地以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苦遲通行之第二禪定而住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是等之諸法是善即由此出世間善禪定之已作由已修之異熟以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第二禪定乃至第三禪定乃至第四禪定乃至第一禪定乃至苦遲通行空之第五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四種之禪定者是第一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

此中如何為第一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纏之禪定以作無記為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以現法樂住而離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禪定而住其時有五支禪即尋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此中如何為第二禪定耶於世有比丘彼時修色纏之禪定以作無記為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以現法樂住而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第二禪定乃至第三禪定乃至第四禪定乃至第一禪定乃至地徧之第[P.269]五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乃至

於世有比丘彼時修無色纏之禪定以作無記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以現法樂住而超過一切無所有處以非想非非想處想俱行而斷樂乃至具足第四禪定而住其時有二支禪即捨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禪定餘之諸法是禪相應

四 問分

四種之禪定者於世有比丘離欲不善法以有尋有伺而由離生喜樂具足第一禪定而住以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之故由無尋無伺之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定而住由於由喜離貪之故於捨住以念正知正受樂身此是聖者所宣說捨念樂住具足此第三禪定而住由斷樂斷苦之故及先既沒滅喜憂之故以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第四禪定而住四種之禪定是幾何為善耶幾何為不善耶幾何為無記耶乃至幾何為有諍耶幾何為無諍耶

有善無記三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樂受而為樂受相應第四禪定是此處除已生之不苦不樂受為不苦不樂受相應有異熟異熟法法非異熟非異熟法法有已取順取不已取順取不已取不順取有不有雜染雜染不有雜染不雜染第一[P.270]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尋伺為有尋有伺三禪定者是無尋無伺二禪定者是於此處除已生之喜而為喜俱行三禪定者是於此處除已生之樂而為樂俱行第四禪定者是於此處除已生之捨為捨俱行非見非修所斷非見非修所斷因有能趣積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積集非能趣分散有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有大無量三禪定者雖是小所緣不可言大所緣有無量所緣不可言無量所緣第四禪定是小所緣大所緣無量所緣不可言小所緣或大所緣或無量所緣有中有勝有正性決定不決定三禪定是非道所緣有道因道增上不可言道因道增上第四禪定是道所緣道因道增上不可言道所緣或道因或道增上有已生不已生可生有過去未來現在三禪定者即不可言過去所緣或未來所緣或現在所緣第四禪定是過去所緣未來所緣現在所緣不可言過去所緣或未來所緣或現在所緣為內內外三禪定者是外所緣第四禪定是內所緣外所緣內外所緣不可言內所緣或外所緣或內外所緣無見無對

非因有因因相應不可言以因為有因以有因為非因不可言以因為因相[P.271]以因相應為非因非因有因有緣有為無見無對無色世間出世間少分可識少分不可識非漏有漏無漏漏不相應不可言以漏為有漏以有漏為非漏不可言以有漏為非漏不可言以漏為漏相應或以漏相應為非漏漏不相應有漏漏不相應無漏非結乃至非繫非暴流非軛非蓋非異取有所緣非心心所心相應心俱住心等起心俱有心隨轉心俱住等起心俱住等起俱有心俱住等起隨轉能取已取不已取非取乃至非染

非見所斷非修所斷非見所斷因非修所斷因第一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尋而為有尋三禪定是無尋第一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伺而為有伺三禪定是無伺二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喜而為有喜二禪定是無喜二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喜而為喜俱行二禪定乃非喜俱行三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樂而為樂俱行第四禪定乃非樂俱行第四禪定是於此處除已生之捨而為捨俱行三禪定乃非捨俱行非欲纏色纏非色纏三禪定乃非無色纏第四禪定是無色纏非無色纏所屬無所屬出離不出離決定不決定有上無上無諍


校注

[0286001] 戒口(mukha)者於註釋有 yathā hi sattāmaṁ catubhido āhāro mukhena pavisitvā angamaṅgāni pharati, evaṁ yogino pi catubhūmakakusalaṁ sīlamukhena pavisitvā athasiddhiṁ sampādeti. tena Vuttaṁ mukhan ti 之說明 [0286002] 極戒口(pāmokkha)者於註釋有 pamukhe sādhūti pāmokkhaṁ, pubbangamaṁ seṭ ṭhaṁ padhānan ti attho 之說明 [0287003] 竹施(veludāna)者依其註釋為「起於精舍自林持來守護之竹因我之緣而施可施予從者而不展轉如是為邪命」而「葉施等亦為同一理趣」 [0287004] 綠荳汁性(muggasūpatā)者依其註釋為荳汁之荳即如半煮恰似半真之語者 [0290005] 原本之 manāya 讀為 madāya [0292006] 原本是 paññāpāsada應為 Paññāpasāda(慧淨色) [0293007] 原本之 durānaṁ 讀為 dūranaṁ [0297008] 在原本無「心」之語句 [0298009] 在原本無「惡作」之語句 [0300010] 原文是 chando Kāmo 為(妙欲即為貪欲)之意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