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九 祿九
二諸境開合者先用十如為首何者此經命章絕言稱歎十如。
初文言命者召也起也故以初章名為命章絕言稱歎者文云止舍利弗不須復說絕言歎[A1]已次歎絕言之境即十如也故云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性相體力等。
(△次正明開合六境)。
○今更說五境云何同異者前已說六境今以五境與十如義名異義同餘下合上意亦如是故更明之於中有四先正明離合次準前例立隨情等三三問答釋疑四問答通經以此經義通於諸境不同他人名義俱塞般若種種名解脫法身亦爾多諸名字等具如止觀第三記如此解者則使一切佛教名異義同無不通暢若得此意無礙自在故有開合門來初文因緣合十如者若得前來十如總釋之意相以據外等來對銷因緣義同顯然可見於中為二先開合意。
今更說五境云何同異耶十二因緣與十如開合者名異故言開義同故言合。
○次正開合又二先正合次略指初又二前合思議兩番次合不思議兩番二文各有總別兩對初文者先對次結對中先別。
無明支合如是性行支合如是相識名色六入觸受合如是體愛合如是緣取合如是力作有合如是因生老死合如是果報等(云云)。
如文。
○次總對者因緣總而十如別故云總總以因緣合為三道兩番合十如故云也。
又緫合者如是相合行有兩支如是性合無明愛取三支如是體合識名色乃至老死七支如是力還是煩惱道三支無明愛取能生業力如是作還是行有二支能為苦作業也如是因還是行有二支為七苦作因也如是緣還是無明愛取三支能潤業取苦也如是果還是行有之習果也如是報還是行有之業招名色等報。
○此兩下結。
此兩番通用思議十二因緣合六道十如是。
如文。
○次後兩番者為二初正對次若細下辨通別初文先標。
次用不思議十二因緣合四聖十如者。
○次對對中先別亦是別別以緣對如。
無明支轉即變為明明即了因成聖人如是性惡行支轉即變為善行善行即緣因成聖人如是相識名色等苦道轉即法身成聖人如是體愛取二支轉成聖人菩提心即是如是力有支含果變成六度行即成聖人如是作亦轉成聖人如是因此有支轉有二種正道轉成如是因助道轉成聖人如是緣老死支轉成法性常住成聖人如是果報(云云)。
○次總者亦總合以為三道三道即理性三德故云在內等。
又緫作者體力作三法秖是煩惱業苦變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等勤習三法在內成性在外成相正意成體誓願深遠成力立行成作牽果成因相助成緣剋發成果報(云云)。
(△次辨通別)。
若細分四聖節節有異今取大槩故通釋耳。
次文云四聖節節有異者如前釋中四教諸聖各各不同居在界外莫不皆有十二有支如止觀攝法中因緣逆順等各有其相以前四聖同為圓釋如前釋中云無明轉即變為明等總釋中云三道即是性德三德故云在內成性二乘菩薩應從次第何故合耶且從久遠種性邊說若從末說應須分四。
(△次畧指)。
經云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二乘亦得作通釋也。
四種四諦合十如者生滅無生兩種苦集是六道十如如是相如是性是集如是體是苦如是作力因緣又是集如是果報又是苦(云云)生滅無生兩種道滅是析體二乘及通菩薩十如如是相性即是道如是體即是滅如是力作因緣皆是道如是果報又是滅無量無作兩種苦集即是四聖界外果報十如集諦即是界外如是相性力作因緣也苦諦即是界外如是體果報等(云云)無量無作兩種道滅即是四聖界外涅槃十如道諦即是涅槃性相力作因緣等亦是般若解脫也滅諦即是涅槃體果報等亦成常住法身也(云云)四種四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生滅無生兩苦集即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生滅無生兩種道滅即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無量無作兩苦集即是兩不思議十二因緣也無量無作兩道滅即是兩不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可解。
次以四諦合如緣者若知苦集秪是緣生道滅秪是緣滅十如自分界內界外各有生滅等何俟更合為不了者謂名義俱異故合令義同皆取器類大同總畧而會若更縷碎恐煩雜故如無量無作中云界外四聖涅槃者涅槃之名通大小故且用言之故云亦是般若解脫亦是法身也四諦合因緣者但知因緣有生無生等四諦有世出世各各合之文相最顯。
七種二諦合十如者藏通別圓入通凡四俗皆是六道十如也藏通兩真是二乘十如也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六道十如無邊是二乘十如圓俗此通九法界十如別入通圓入通別圓入別圓凡五種真皆是佛法界十如也七種二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藏通別圓入通凡四俗即是思議兩種十二因緣藏通兩真即是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思議十二因緣無邊是思議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圓俗即通界內外四種十二因緣也別入通圓入通別圓入別圓凡五種真即是界外不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七種二諦合四種四諦者實有二諦即生滅四諦也幻有二諦即無生四諦也別入通圓入通兩俗還是無生苦集也別入通真是無量道滅也圓入通真是無作道滅也別俗圓入別俗此是無量苦集圓俗是無作苦集別真是無量道滅圓入別真圓真是無作道滅也。
次七重二諦合於如緣及四諦者若知俗諦秖是苦集真諦秪是道滅四種相入故成七種前之四諦既[A2]已與如緣合則七二合三了了可見亦為未了故重合之今亦不委細但通總而合七中但是屬界內俗即對界內二種苦集屬界內真即對界內道滅復有一俗含於真俗故云有邊無邊可對界內四諦復有一真含於真中故云空不空邊則分對兩處道滅界外苦集例此可思乃至例於如緣可見。
五種三諦合十如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是六道十如別俗圓入別俗有邊是六道十如無邊是二乘十如圓俗意通九界(云云)五種真諦皆是二乘菩薩等十如五種中諦皆是佛界十如也五種三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是六道思議十二因緣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思議六道十二因緣生無邊是思議十二因緣滅圓俗義通(云云)今且用是四種十二因緣五種真諦即是思議十二因緣滅亦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生五種中諦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滅五種三諦合四種四諦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即無生苦集也別俗圓入別俗圓俗通是無生之苦集亦是無生之道滅亦是無量之苦集也別入通圓入通兩真本取但空邊是無生道滅也別真圓入別真即是無生之道滅於無量是苦集圓真於無生是道滅於無量無作是苦集別入通中是無量道滅圓入通中是無作道滅別中是無量道滅圓入別中是無作道滅圓中正是無作道滅五種三諦合七種二諦者簡前兩二諦不被合也次二種二諦二俗即是五種三諦家五種俗二真空邊即是五種三諦家真不空邊即是五種三諦家中後三種二諦三俗空邊即是五種三諦家真有邊即是五種三諦家俗三真即是五種三諦家中又作一種說如後簡前二諦不被合後五俗有真有俗後五真有真有中。
次五三諦合上四文者若得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二諦既[A3]已合上三竟即知三諦與上四同亦無俟復合亦為不了者耳又復更欲取器類同者通總而合故重合之如合因緣中文云今且用去即其相也以五種真是思議滅亦是不思議生等亦如五三合七二中前二種不被合等亦如二俗即是五俗二真即是五真即分空不空邊空為五真不空為五中等並是通總類例而合故重明之。
一實諦合十如者一一法界皆具十界簡却九界但與佛法界同也簡三種十二因緣但與一種十二因緣滅同簡三種四諦但與一實四諦同簡七種二諦但與五真諦有同不同簡五種三諦但與五中諦同(云云)。
次一實合五者前釋一實有通有別今且從別故簡權取實若依通者應云與四聖十如同四十二緣滅同四四諦中滅同七二諦與七真同五三諦中與五中同言有同不同者與圓中同不與別中同也不與但空真同也。
○次無諦中二先以無合六次以無合無。
言無諦不可說者合十如如名不異即是空寂言辭相寂滅不可說示即是十種皆如義也諸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其義甚深甚深即無諦同也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即與無諦同也七種真諦皆不可說最初真諦不可說者如身子云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況後六耶非生死非涅槃既非二邊亦無中道即五種中諦與無諦同也一實名虛空虛空無一云何有實即無諦同也。
初者前文列中唯列六章釋中亦因一實便釋無諦今於開合亦對前六名異義同別對何妨言與十如同者約究竟等邊得作此說若相性等非無別異如六道相性未名無諦四聖但得通名無諦若別指一實唯一無諦然諸界中莫不皆如故且通取故次文云諸無明滅諸不可說七真五中等也。
○次以無合無又二初合次結意。
無諦自無所存平等大慧無若干也。
初文者若無諦不無無翻成有故為破執立無合無。
(△次結意)。
雖無若干若干無量舒之充滿法界不知從何而來無量無若干收之莫知所有不知從何而去不來不去即是法佛(云云)。
(△次準前例立隨情等三)。
○次明三意。
復次七種二諦赴緣開合轉轉相入一一又各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等餘五義例亦應有今不具載何者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自思之。
前文唯約七二諦辨今以七二諦例餘五境其相可識故不委論。
○三問答釋疑中先問境意。
問諸境理既融會何意紛葩更相拘入耶。
既開權顯實唯應一實何故紛葩六相不同復相間入情智出沒。
○次答中二先總明諸紛葩之意。
答如來觀知十界性相有成熟者未成熟者大機未熟不令起謗小機若熟不令失時隨其所冝應單應複偏圓相入而成熟之聞即得益。
○次正約味明紛葩之相於中又二先法次譬初文又二先釋次結。
華嚴雖具鑒十界兩界熟故別圓二種而成熟之三藏亦鑒十界二乘性相熟故用生滅而成熟之方等亦鑒十界四界熟故用四種相入而成熟之般若亦鑒十界亦四界熟故用三種相入而成熟之法華亦鑒十界一性相熟但一圓諦而成熟之。
初者此並如來無謀之巧致使說境離合殊途鑒理之智奚甞增減然同體妙用不動而運故能逗物施設參差照彼妙機理藏平等不謀而感致益不空故獲諸味若橫若豎若顯若密雖種熟脫異入祕藏不殊。
○次結。
若無善巧方便出沒調熟云何境智而得融妙耶。
可知。
○譬中先譬。
譬如畫師尚能淡入五彩作種種像。
○次況。
況佛法王於法自在而不能種種間入調伏眾生耶。
(△四問答通經)。
問上明六境等此經聽可無名有其義不答十如名義已備於前四種十二因緣者化城品明生滅十二緣譬喻品但離虛妄是不生十二緣方便品云佛種從緣起是界外無量無作兩種十二緣四四諦者譬喻品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是生滅四諦藥草喻品了達空法是無生四諦又云無上道及方便品但說無上道如來滅度等是界外無量無作兩種四諦也十如差別是世諦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即真諦也安樂行云亦不分別有為無為實不實法有是俗諦無是真諦亦不分別是遮二邊顯中道壽量云非如非異非異非俗非如非真三諦義也方便品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是一實諦也又云唯此一事實也若言說無分別法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無諦義也。
四問答通經者問可知答中意者此經文狹但略指而[A4]已以諸領付並在般若是故此中指彼所付今略引當文十如如文十二緣中引譬喻品者虛妄即是無明故也若[A5]已有無明必有十一方便品者既不通昔教且約為佛種緣故通該二義次四諦中既有世間因果必有出世能治藥草中四俱無生故並云空無上道即道諦如來滅即滅諦且從證道以攝教道故與二義同也一實諦者即以所助為名無諦可見。
○次明智妙為二先明來意次正釋。
第二智妙者至理玄微非智莫顯智能知所非境不融境既融妙智亦稱之其猶影響矣故次境說智。
初文可見。
○次正釋中自二。
智即為二初緫論諸智二對境論智。
○初意者文自為六先列六章。
緫智為六一數二類三相四照五判六開。
○次依章解釋。
數者一世智二五停心四念處智三四善根智四四果智五支佛智六六度智七體法聲聞智八體法支佛智九體法菩薩入真方便智十體法菩薩出假智十一別教十信智十二三十心智十三十地智十四三藏佛智十五通教佛智十六別教佛智十七圓教五品弟子智十八六根清淨智十九初住至等覺智二十妙覺智。
初數中初六藏次四通次三別次三三佛次四圓三佛在果彼三果無人故別於此列圓果有人故自居因後。
○次類者例也又二先列次結。
二類者世智無道邪計妄執心行理外不信不入故為一五停心四念處[A6]已入初賢佛法氣分俱是外凡故為一四善根同是內凡故為一四果同見真故為一支佛別相觀能侵習故為一六度緣理智弱緣事智強故為一通教方便聲聞體法智勝故為一支佛又小勝故為一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四門徧學故為一通教出假菩薩智正緣俗故為一別教十信智先知中道勝前劣後故為一別教三十心俱是內凡故為一十地同是聖智故為一三藏佛是師位名勝三乘弟子故為一通教佛智斷惑照機勝故為一別教佛智又勝故為一圓教五品弟子同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故為一六根清淨智隣真故為一初住至等覺同破無明故為一妙覺佛智無上最尊故為一。
初文者說其數意何故以五停乃至十地等而各為一數故立此門類例同故且各為一數若一一位別為一數太成繁雜故且總云三藏菩薩亦應云四門徧學但為出其當體義異故且從緣事理強弱為類三佛應云並是師位亦為從教辨三相異故從義各明。
(△次結)。
如是等隨其類分相似者或離或合判為二十(云云)。
(△三相)。
○三辨相中若從數類誠為不多類中多相從相復更少多分別故使爾耳。
三辨相者天竺世智極至非想此間所宗要在忠孝五行六藝天文地理醫方卜相兵法貨法草木千種皆識禽獸萬品知名又塗左割右等無憎愛獲根本定發五神通停河在耳變釋為羊納吐風雲捫摸日月法是世間法定是不動定慧是不動出邀名利增見愛世心所知故名世智也。
初辨世智相中云天竺至非想者語智所依乃至初禪今且從極忠孝等略如止觀記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者莫過於爾雅雖安塗割所依但是世禪獲根本定等者用通必依色定故也故停河等須依根本停河在耳等者如大經三十五諸外道等來白波斯匿王言大王不應輕懱如是大士大王是月增減誰之所作大海鹹味摩羅延山誰之所作豈非我等婆羅門耶大王不聞阿竭多仙十二年中恒河之水停在耳中耶瞿曇仙人作大神變十二年中變作釋身并令釋身作羝羊身作千女根在釋身上耆兔仙人一日之中飲大海水令大地乾耶婆藪仙人為自在天作三目耶羅羅仙人變迦毗羅城為鹵土耶婆羅門中有如是等大力諸仙現可檢校云何輕懱如是大仙亦如此土古人張揩能作霧欒巴善吐雲葛洪陶淵明等皆薄有術數蓋小小耳若比西方天懸地殊法是世間法等者定非無漏不能斷惑故云不動常在三有故曰不出邪慧不能動惑出界故也。
○次五停四念中先五停次四念初五停中三先釋名。
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觀。
○次觀能下明停心功能。
觀能翻邪定能制亂。
○三數息下正明用治。
數息治散不淨治貪慈治瞋因緣治癡念佛治障道。
但列名對病而[A7]已廣如止觀第十記。
○次四念中亦略不列名但舉數對位至下照中文相稍廣於中又二初明功能。
念處是觀苦諦上四智治於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觀。
○次初翻下判位即以功能為其相狀。
初翻四倒未入聖理故言外凡智也。
○煗法已上四善根者盡依婆沙文相稍略今略出論文於初煗中為五初正釋煗義次尊者下釋煗在初三於正法下明所緣諦四從所有下料簡釋疑五煗有下明功能。
煗法緣四諦境生智伏煩惱智更增成十六觀智如火鑽上下相依生火燒薪以有智知有境能生煗智令有萎悴如夏時聚華為𧂐華生煗氣還自萎悴又依陰觀陰發智火還燒陰如兩竹相摩生火還燒竹林。
初文者由智觀故有煗生。
(△次釋煗在初)。
尊者瞿沙說求解脫智火煗最在初如火以煗在初為相無漏智火亦以煗法在先為相如日明相在初為相是故名煗。
次文可見。
(△三明所緣諦)。
○第三文中三先釋。
於正法毗尼中生信愛敬正法者緣道諦信毗尼者緣滅諦信。
○次料簡。
煗能緣四諦云何言二答此二最勝應先說又正法是三諦毗尼是滅諦。
○三如佛下引證須緣四諦。
如佛為滿宿我有四句法當為汝說欲知不當恣汝意四句即四諦也。
○四料簡中二初簡法次簡品類。
所有布施持戒盡向解脫是其意趣色界定起是其依於自地前生善根是相似因緣於四真諦頂是其功用果自地相似後生善根是依果色界五陰是其報涅槃決定因及不斷善根是其利十六行是其行是緣生是修慧色界繫三三昧三根隨所說相應眾多心是退。
初云所有布施盡迴解脫等者婆沙云西方人作此論今文略依彼問云煗善根有何意趣為何所依何因緣何法何果何報何善利行幾行為緣生為緣起為聞慧為思慧為修慧為欲色無色界為有覺有觀乃至無覺無觀為何根相應為一心為多心為退為不退乃至世第一法亦如是問今文闕問答字便出答文論答並如今文乃至忍善根盡迴向解脫是其意趣等唯闕答何法文應云是有漏法頂是煗家功用果涅槃決定因是其利復有說者不斷善根是其利又問煗法有幾種答如文又問有幾人從欲界至無所有處答各有九品并一具縛人合有七十三人。
煗有三種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有三中下中中中上忍有二種上下上中世第一有一種謂上上此四善根以三言之煗是下頂是中忍世第一是上復有說者煗有二謂下下下中頂有三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謂上上亦以三言之煗是下下頂是下中忍是中上世第一是上上瞿沙云煗有下三頂有六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下下乃至上中世第一但上上以三言之煗法一種謂下頂法二種謂下中忍有三種謂下中上世第一有一種謂上。
次料簡善根品類者對下三善根以為料簡第二師文似四品意但在三然越次取者例前九品亦越次故言但在三者下下下中秪是下中上秪是中上上秪是上耳煗頂於下三品中是下下下中雖有二品但在於下忍取中三品之上世第一取上三品之上瞿沙說九品上能兼下故頂有六忍有八世第一近真故不可兼多故唯上上九品既以上兼下三品亦然故煗有一乃至忍三世第一亦唯一種意亦如前。
(△五明功能)。
煗有二捨一離界地二退時退時捨墮地獄作五無間而不斷善根頂亦如是忍唯一捨不墮地獄(云云)。
五功能中言二捨者言離界地謂自下升上退時謂失上退下失得禪時故云失時。
○次釋頂法為四初對上下三善根以辨行相不同次從復有下釋名三云何下釋頂法觀相四從問何故下釋法名退。
頂法者色界善根有動不動住不住有難不難斷不斷退不退就動乃至退者有二下者是煗上是頂彼不動乃至不退者為二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
此等諸文全同論文論云有云欲善根有二下是煗上是頂色善根有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評家云不應作是說應云盡是色界法住定地法聖行法好今依評家故云色界此等秖是判四善根以有動等之異對四不同故也動乃至退分二不動乃至不退分二雖同在色界由善根深淺異故致使差降不同動謂猶為外緣所動住謂久住煗頂難謂煗頂有難斷謂斷於善根退謂退為五逆等不動等是後二善根凖此可知。
(△次釋名)。
復有說者應言下頂所以者何在煗法頂故名頂在忍法下故名下復有說者如山頂之道人不久住若無難必過此到彼若遇難即便退還行者住頂不久若無難必到忍有難退還煗猶如山頂故名頂。
次釋名中頂法望煗於動等並得頂名復有餘師應云下也又前於動等名之為住復有餘師名不久住及或無難等若至忍不復名退。
○三明頂法觀相又二先釋次料簡初文先明能信之觀。
云何為觀於佛法僧生下小信小信者此法不久停故言下小。
○次此信下明所緣之境。
此信緣佛生小信是緣道諦緣法生下小信是緣滅諦。
○次問下料簡先問。
問應能緣四諦云何言緣二諦。
○次答答中先標二諦為勝。
答道滅勝故。
○次清淨下所緣行相。
清淨無過是妙是離能生信處為生受化者信樂心故若世尊說苦集是可信敬者則無受化者此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云何可敬信我常為此逼迫受化者於道滅生欣樂是故說二也復有說者信佛僧是緣道信法是緣三諦則盡信四諦也問住頂亦信陰亦信寶亦信諦何故但說信三寶答三寶是生信敬處但隨行者意於陰生恱適是名為煗於寶生恱適是名為頂於諦生恱適是名為忍。
初句總舉二諦無過次句略舉滅下二行具足總合舉其八行能生下明生信意若世尊下重釋信意以苦集不可信故故信道滅此煩惱下總舉苦集行相不可生信受化者下重舉道滅是可信故復有說者應盡信四者由知苦集故能信道滅論問亦信諦何故但說信寶耶者由向對三寶以立四諦是故作此問也論云有說彼摩納婆非不信苦集諦但不信三寶以不信故佛為彼說即初文是復有說者隨行者恱適即但隨[A8]已下文是。
○四釋法名退中先問。
問何故頂退不說煗退。
如文。
答頂既退亦應說煗退行者在頂時多煩惱業留難煩惱等作是念若行者到忍我復於誰身中當作果報若離欲界時亦念行者出欲界我復於誰身中生果報離非想非非想處時亦念行者離彼欲[A9]已更不受身我復於誰身中生於果報於此三時多諸留難留難退故大憂惱如人見寶藏大喜欲取即失住頂法者自念不久當得於忍永斷惡道獲大重利猶如聖人而忽退失故大憂惱是故言頂退也若能親近善友從其聞隨順方便法內心正觀信佛菩提信善說法信僧清淨功德是說信寶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常是說信陰知有苦集滅道是說信諦若如是即住頂若不如是即頂退。
答文者以行在頂則身中煩惱數起是念恐至忍已無復生處以激行者頂法觀門是故文中具有二意一者為煩惱退故憂惱二者恐退失故故復憂惱若能下明不退兩緣一者外善友等二者內正觀也餘文可見。
○次釋忍法者今文總云三十二心者是有本云四十二心者悞上下四諦各十六行故三十二今文從略但總相從緣一時論減次減一緣至二行一緣在皆名中忍至一行一緣在方名上忍言但作二心觀於一行者婆沙云減至苦法忍後心得正決定彼四心同一行一緣所謂增上忍如似世第一法中苦法忍苦法智二心同緣今更依俱舍略出之論云從此生煗法者謂從總相念住後成就[A10]已生煗法名聖道如火能燒惑薪聖火前相故名為煗[A11]已觀四諦脩十六行名煗位也此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四諦及能具脩十六行觀無常苦空無我乃至道如行出次辨頂位者從此頂善根有下中上至成滿時有善根名為頂亦觀四諦脩十六行同前煗位煗頂二善俱名動善可退動故動善根中頂為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忍位是進煗位是退此頂是進退兩際猶如山頂故名為頂頌云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後四者煗頂二善初安足時皆唯法念後增進時則通四念初安足者謂煗八諦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諦跡名初安足謂見道中唯法念住以煗頂位順見道故故初安足唯法念住後增進位稍容預故故得通脩四念住位忍唯法念住者從頂有善根生名為法忍忍可四諦最殊勝故又無退故名為忍法忍初安足及後增進皆法念住近見道故是故初後皆法念住頌云下中忍同頂者此善根有下中上下中二位同煗頂位具觀四諦十六行上忍唯觀欲苦頌云一行一剎那者上忍唯苦下一行一剎那名為上忍下品具足觀十六諦中品減緣所言緣者上下八諦名之為緣是所緣故各十六行故三十二名之為行能緣行故應知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謂四行觀欲苦乃至四行觀欲道乃至三行觀上界道名一周減一行如是一一諦下各有三行與緣名異從行為名故三八二十四周減行一一諦下各有一行與緣名同亦與緣同減從緣為名但名減緣是則上界四諦下界留苦唯減三緣上四下三名為七周緣之與行皆從後減故使欲界最後留苦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二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中忍滿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上忍成就此中忍位未減道時雖減行相未減道故故得具觀四種諦也頌云下中忍同頂者約此說也若此中忍減道諦時但脩十二行既減彼道心無忻慕故彼道下四行亦不起得由此道理減滅諦時但脩八行除滅道下各四行故減集諦時但脩四行故於中忍具脩十六十二八四行相於上忍中亦脩四行雖起一行一剎那心以觀苦故起能得得脩彼苦下四行相故問於上忍位減彼三行何故脩彼所減行耶答雖減彼行不減諦故忻慕心故故得脩彼所減行相於中忍位脩所減行準望可知於三十二中留苦下一行者擬入見道故須留也餘三十一如文次第漸漸除之問苦下一行為留何行答入見道有二種行者一者利是見行見行有二種若著我者留無我行若著我所即留空行二者鈍是愛行愛行亦二一者慢多留無常行二者懈怠多留於苦行頌云世第一亦然者從上忍無間生第一唯緣苦下一行一剎那心同前上忍故云亦然此是有漏故名世間於中最勝故云第一有同類因引見道生故云最勝皆慧為體皆五陰性定共戒名為色陰餘四陰可知言苦法忍者十六剎那從苦諦起一忍一智如其次第至道諦時初生一忍名十五心次生一智名十六心滿即初果也於中三先法次譬三料簡。
忍法觀者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欲界行集色無色界行集欲界行滅色無色界行滅斷欲界行道斷色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行者後時漸漸減損行及緣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斷欲界行道除觀斷色無色界行道從是中名中忍復更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滅除滅一切道復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滅除色無色界行滅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集除滅一切滅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集除色無色界行集復正觀欲界色無色苦除一切集復正觀欲界苦除色無色界苦復正觀欲界常相續不斷不遠離如是觀時深生猒患復更減損但作二心觀於一行如似苦法忍忍法智如是正觀是名中忍復以一心觀欲界苦是名上忍復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
初文如向。
○次譬譬中先譬次合。
譬如人欲從[A12]己國適他國多財產不能持去以物易錢猶嫌錢易金嫌金易多價寶往適他國。
譬中云如人欲從[A13]己國等者三界為[A14]己國涅槃為他國何以故三界久住為[A15]己涅槃方適為他十六觀法為多財產一行獨往故云不能持去中忍如錢上忍如金世第一法如多價寶以一行一剎那入真無漏猶如持去。
行者乃至漸捨相續不離生於上忍上忍後生第一法第一法後生苦忍。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九
音釋
(居代切大率也)。
葩(披巴切華貌)。
捫摸(捫謨奔切摸末各切)。
𧂐(予智切聚也)。
萎(邕危切蔫也)。
悴(秦醉切枯悴也)。
嫌(胡兼切憎也)。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論諸境同異)。
○次諸境開合者文中二初明來意次正明開合六境依文次第以後後境盡向上合十如居初是故先以因緣合如四諦第三是故次以四諦合二下去展轉以下合上即為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