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三十六 車六
論用開為五一明力用二明同異三明歷別四對四悉檀五悉檀同異。
○初釋力用中二初正明力用次上已下更展轉比決初文又二初通約迹本辨非顯是次復次下重以二乘對涅槃明今經勝用初文又二初辨諸經所無次如此下明今經具足初又二初雙標所無次不正破下雙釋所無二文皆先迹次本。
一正明用者諸經不純明佛智慧不發佛自應迹。
初文諸經下無迹門顯實不發應迹下無本門顯遠也。
(△次雙釋所無)。
不正破廢二乘果不斷生身菩薩之遠疑起其遠信不顯本地增法身菩薩本念佛之道損界外之生。
不正破下釋初句次不斷下釋下句。
○次明今經具足中三初雙明具本迹二義對[后-口+十]他經次今經下正明今經具斯二義獨超眾典皆先迹次本三蓋由下雙結歎。
如此力用眾經所無今經具之所以命章不論二乘菩薩等智純顯佛之微妙智慧不開眾生九法界知見純開眾生佛之知見餘經但道佛所變化是迹不道佛身自是迹今經自道佛身是迹其餘變化寧得非迹。
初如文。
(△次正明今經具斯二義獨超眾典)。
○次正明中迹可見。
今經正破廢化城二乘之果況其因行耶。
○本中二先廢迹。
又破稟方便教菩薩執迹為極今皆發廢悉稱是權迹及中間諸疑悉斷起於深遠不思議信。
○次又顯下顯本顯本又二初正顯本。
又顯本地真實功德令法身菩薩得大利益始自初阿終隣後茶。
○次抹十方下明顯本之益助歎顯本之能。
抹十方那由他土為塵數增道菩薩不能今盡。
○三雙結歎中二先因次果。
蓋由如來雨權實二智一味之雨普等四方俱下者一切諸四門俱破也充足求於具足道者斷其深疑起其大信令入一圓因控摩訶衍車遊於四方直至道場大用大力妙能妙益猶自未盡。
因中普雨充足斷疑起信之言亦可通於本迹言未盡者一期化畢他方復會節節不休。
○次約二乘對辨涅槃中二先明前經經及教主拱手不治次引涅槃闡提對辨。
前言三無為者文雖舉三正明擇滅。
○對辨涅槃又二先舉涅槃。
至如涅槃能治闡提此則為易闡提心智不滅夫有心者皆當作佛非定死人治則不難。
○次二乘下重舉今經能治二乘又二先舉二乘難治。
二乘灰身滅智灰身則色非常住滅智則心慮[A3]已盡焦芽敗種復在高原陸地既聾且瘂永無反復諸教主所棄諸經方藥不行。
○次今則下明今經能治又二初明能化人法至妙。
今則本佛智大妙法藥良。
○次色身下明所化身方知益深又三初身益。
色身不灰如淨瑠璃內外色像悉於中現。
○次令心下智益。
令心智不滅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客作賤人付菩提家業高原陸地授佛蓮華。
○三其耳下緫明身智得益功用。
其耳一時聽十法界聲其舌隨一切類演佛音聲令一切聞能以一根遍為眾用即是今經之力用也。
此之勝益文似六根實兼上位上位益者具如華嚴云初住菩薩得十種六根故四念處云六根清淨有真有似。
○次重比決中初以此間世智為本乃至佛智又二先比決次佛權力下指廣舉例一切功用自行化他皆應作此比決初文二先結前生後。
上[A4]已說佛智力竟今更重說。
如漢末三分曹公智略當時第一復劣楊脩三十五里此真丹人智不及外國外道智如芥比山一切世人外道智不及舍利弗智十六分一二乘智如螢火蟲菩薩智如日光通菩薩智如鴻鵠勢不及遠別菩薩智如金翅鳥從一須彌至一須彌別菩薩智如爪上土比佛智慧如十方土當知佛之智慧至融至即至頓至實不可思議不縱不橫圓妙無比喻不可盡問答餘經不純說今經獨純說之此佛實智力大也譬如十小牛乃至一龍十龍一力士十力士不如五通人外五通不如一羅漢一切羅漢不如一目連目連不如一身子身子不如菩薩菩薩不如別菩薩別菩薩不如圓菩薩圓菩薩不如佛佛迹甚大化復作化化化無盡無謀而當如修羅琴一切賢聖無能測者。
次正比決中言復劣楊脩三十五里者漢順帝時上虞縣令度尚有息名子禮為曹娥作碑後蔡邕字伯喈聞其碑妙特從北來至碑所值夜乃手摸讀之歎之不[A5]已於夜題其碑背以為八字云黃絹幼婦𡖦孫韲臼至後漢時楊脩曹操同至碑所見此八字楊脩當時曉八字義曹公尚昧乃云未得說之行過三十五里思乃得之便自歎云才不才三十五里哉其曹娥者史記孝女傳云會稽上虞人父盱能絃歌為巫祝五月五日於江迎伍君濤溺水而死不得屍娥時年十四巡江號哭晝夜不絕遂投江死抱父屍而出有是感故為之立碑中間言十六分者諸經校量多分皆以一十六分為校量本如世秤斤亦十六兩涅槃經中值佛多少以判信解亦云十六今大論云一切眾生智除諸佛世尊欲比舍利弗十六分之一猶故不能及至佛智云無謀而當猶如明鏡不謀端醜隨其形對任運似真。
(△次指廣舉例)。
佛權力既如此餘諸義例可知不復記。
○二明同異中二先問起次答。
二明同異者問實相體因果宗既通眾經權實二智復云何。
初問意者前明宗體皆對諸經迹門以辨同異是則實相體一乘宗通於四時但有兼帶之異今明權實智用為復如何。
○次答中二初緫答名通而事別。
答名雖通用力大差別。
○別相如何次藏通下出其別相於中為二先出諸教諸部不同次今經下出此經異相初文二先出小教力用短淺。
藏通以二智斷四住之疑生偏真之信。
尚不斷五住等況長遠耶。
○次出大部縱兼顯實不斷近疑於中先釋。
淨名雖彈斥二乘及偏行菩薩亦是界內斷疑生信不能令小乘及方便菩薩斷大疑生大信大品通意亦是界內疑斷信生別意雖在界外亦未斷近疑生遠信華嚴正意斷界外疑生於圓信亦未斷近生遠。
○次故權實二名下結異。
故權實二名雖復通用而力大異。
○次今經亦二先釋次結異釋中二亦先釋迹。
今經用佛菩提二智斷七種方便最大無明同入圓因。
○次破執下明本。
破執近迹之情生本地深信乃至等覺亦令斷疑生信。
(△次結異)。
如是勝用豈同眾經耶。
○三別釋用中文自分二各自為十初釋迹中二先列。
三別釋為兩一別釋迹門二別釋本門釋迹門為十一破三顯一二廢三顯一三開三顯一四會三顯一五住一顯一六住三顯一七住非三非一顯一八覆三顯一九住三用一十住一用三。
○次釋釋中二先釋次對十妙釋又二釋結釋中二先通次別。
此意通歷十妙一一妙中皆具十意義推可解(云云)。
通略不釋但注云云通歷十妙皆具十意者且如境妙有六境不同且妙因緣自分四教圓教為一三教為三謂破三因緣顯一因緣等乃至住一因緣用三因緣等如是乃至行位利益皆有麤妙麤妙相對皆有三一以通十意思之可知。
○於別釋中自為十文前六文中皆有三意後四不假初文三者先屬對所以次敘昔三述證此經。
今就別說者破三顯一正破三情而顯一智。
初文初意如文。
○次何者下敘昔。
何者昔若初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既不堪聞大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亦應說三乘說三乘[A6]已齊教封三情不更願好者。
○三今破下明今經意。
今破三執顯於佛智故言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也。
○次文。
(△初屬對所以)。
廢三顯一者此正廢教。
初如文。
○雖破下次意三正直下述今。
雖破其情若不廢教樹想還生執教生惑是故廢教。
言樹想還生等者所詮實理猶如一根能詮權教猶如枝葉若其不廢逗緣諸教則千枝萬葉權想還生以想生故亡其實本。
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初屬對所以)。
開三顯一者正就於理傍得約教。
開中初如文。
○次文兩重舉昔。
約教者昔教明三人入真今教明三人得佛也正約理者秖是二乘真空自有實相昔方便不深不能妙見。
○三今開下述今。
今開此空即是實相故言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大經云為諸聲聞開發慧眼。
(△初屬對所以)。
會三顯一者正就於行。
會中初如文。
○大品下次文。
大品會宗云四念處四禪等皆是摩訶衍但會其法未會其人。
○此經下第三文。
此經人法行俱會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低頭舉手皆成佛道(云云)。
(△初屬對所以)。
住一顯一者此就佛本意本以實智化物佛平等說如一味雨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是事為不可故知從得道夜常說中道常說大乘。
住中初如文。
○而眾生下次文。
而眾生罪故故使如來以毒塗乳著弊垢衣方便婆和引令向大。
○故言下第三文。
故言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云云)。
(△初屬對所以)。
住三顯一者此就佛權智方便化物。
住三中初如文。
○尋念下次文。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亦如是即趣波羅柰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過去諸佛亦住三乘而顯一乘今佛亦爾故言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又昔下第三文。
又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然佛實以大乘而得度脫。
○住非三中初文闕次文事理二重但述今不敘昔既言住雙非而顯一故無昔可敘覆三亦然。
住非三非一顯一者或約理或約事約理者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不可示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無性即非三非一從緣起即是三緣顯一今會非三非一約事者即是人天乘此乘非三亦復非一常以此乘引入於大低頭舉手皆成佛道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
覆三顯一者此就權巧多端前權前度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法不除故擬化後緣若破此法後何所用機息則覆機興則用何但佛爾入實菩薩亦然若有不信此法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云云)。
三既被覆無三可述所以文中但語除病謂除執三之病法何所傷所言但除其病者病謂執權為實法謂一切權法執權之病若除即此權法是實是故除病不須除法。
住三用一者此就法身妙應眷屬前住三顯一是師門今住三用一是弟子門如富樓那等實是法身現作聲聞示住於三而常顯一饒益同梵行者。
住一用三者此就本誓如華光作佛願說三乘而非惡世今佛亦於寶藏佛所願於惡世說此三乘(云云)。
(△次結)。
但權實大用包括法界豈止十意而[A7]已為顯十妙之用故略言十耳。
第二結意中云為顯十妙之用略言十等者初迹中用對迹中十妙者具依前釋十妙之文準望自了。
(△次對十妙)。
破三顯一是用智妙廢三顯一是用說法妙開三顯一是用境妙會三顯一是用行妙住一顯一是用乘妙住三顯一是用感應妙住非三非一顯一是用神通妙覆三顯一是用位妙住三用一是用眷屬妙住一用三是用利益妙將十用對當十妙文義相揀大意可解(云云)。
次十妙者破既破情以顯於妙故用智妙廢既廢教教是所說故用說妙開既約理理即境也會既約行應用行妙住既元是佛之本意佛之本意唯用一乘故是乘妙也住三既其約佛權智權即起應隨機逗物故用感應妙也住非三非一者法性不當權之與實人天之乘非三教之權非實理之一非此雙非何能起通故用神通覆三是用位妙者三法恒須是故須覆覆三麤位即是用於常住妙位住三是用眷屬妙者權同於三而常顯一非妙眷屬則無此用住一是用利益妙者如住一地而用三益約令得於一實之益。
○次本十用又三初標數。
二本門力用例為十意。
○次述意。
若扶文便應言開近顯遠若取義便應言本迹秪呼近為迹遠為本名異義同。
○三列釋。
所言十者一破迹顯本二廢迹顯本三開迹顯本四會迹顯本五住本顯本六住迹顯本七住非迹非本顯本八覆迹顯本九住迹用本十住本用迹。
○釋中二先釋次對十妙初文又二謂有通別。
通就本門一一妙中皆具十意。
通亦略無。
○別釋又二初正別釋次佛散赴機下結引證意初文自十一一文皆先屬對次釋對意三引文證結釋對意中文有二別前之四文皆先敘迹次明拂迹後之六文住本顯本住非迹非本顯本無迹可述餘四即此迹而論本亦不須廣述於迹先緫知此異至文易了初破迹顯本中初述迹為二初述動執之文次推三品文下結迹文意也初述中三文各二皆先敘文次出文意。
(△破迹中三先屬對次序品下釋對意於中又二先敘迹次所以下拂迹敘迹中二初述動執之文次結迹文意初中三先序品二先敘文)。
若別論者破迹顯本亦就破情序品方便寶塔三文[A8]已動執生疑如文殊答彌勒云昔八王子師事妙光妙光先居補處而王子成佛號曰然燈弟子今又成佛號曰釋迦妙光翻為弟子字曰文殊動迹執生此疑何由可決。
(△次出文意)。
今言非是補處淹緩亦非弟子超越良由釋迦成道[A9]已久昔示弟子今示作師耳拂此迹疑顯於本智故言破迹顯本也。
(△二方便品二先敘文)。
方便品云我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道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次出文意)。
當知生死久已永盡非是中間始入涅槃。
(△三寶塔品二先敘文)。
寶塔涌現證示滅不滅即迹而常分身皆集八方不可稱數。
(△次出文意)。
分身既多當知成佛久矣如荷積滿池之喻。
第三寶塔文中兼以第七卷蓮華喻本妙中意助成。
(△次結迹文意)。
推三品文[A10]已是破迹之漸。
(△次明拂迹)。
○次所以下拂迹顯本。
所以下方涌出非寂滅道場受化亦非他方分身所受化此兩處人彌勒皆識而今不識所以驚疑破此近情顯本長遠。
(△三引文證結)。
○三引證中二先正引。
故文云一切世間皆謂我釋迦牟尼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得三菩提然我實成佛來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次直舉下釋文意。
直舉世界問彌勒彌勒不知其數何況世界中塵而當可數此是破近執謂生其遠智也。
(△廢迹中三初屬對)。
廢迹顯本者亦就說法。
廢迹中初如文。
(△次釋對意)。
○次文者初昔為下先敘迹。
昔為五濁障重不得遠說本地但示迹中近成。
○次今障下拂迹。
今障除機動須廢道樹王城迹中之說皆是方便執近之心既斷封近之教亦息。
(△三引文證結)。
○次引證亦二先正引文。
文云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次即是下釋文意。
即是廢一期之迹教顯久遠之本說也。
○開迹文中初就法下先敘迹。
(△開迹中三先屬對次釋對意)。
開迹顯本者此亦就法亦就理秖文殊所述然燈佛及久遠來讚示涅槃道及分身諸佛如此迹說以是顯本之意惑者未悟玄旨。
○次今若下拂迹。
今若顯本亦不逈就餘途還開近迹示其本要耳。
○次就理中但明就理拂迹之意。
就理者但深觀方便之迹本理即顯。
(△三引文證結中二先正引次釋文意)。
文云我實成佛[A11]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若入佛道即於迹得本也。
(△會迹中三先屬對)。
會迹顯本者此則就行。
會迹中初如文。
(△次釋對意)。
○次文中先敘迹。
尋迹中諸行或從此佛行行得記或從彼佛行行得記或示[A12]己身他身隨機應現長短大小。
○次諸迹下拂迹。
諸迹悉從本垂若結會古今還結迹而顯本耳本迹雖殊不思議一。
(△三引文證結)。
文云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此皆是方便分別即會迹顯本意也。
(△住本中三先屬對)。
住本顯本此就佛本意。
住本者秪是不離於本而常顯本。
(△次釋對意)。
即如下方菩薩於空中住法身佛為法身菩薩說法法身修道純說一乘。
(△三引文證結)。
文云娑婆世界純以黃金為地人天充滿又云人眾見燒盡我淨土不毀能如是深觀是為深信解相常住此本恒顯於本文云我成佛[A13]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豈非住本顯本也。
引文意不離本時娑婆於迹娑婆以顯本娑婆常住下結文意可知。
住迹顯本者此就迹意即是釋迦住生身而顯一由顯一故古佛塔涌塔涌故召請分身分身集故慕覔弘經下方出現慕覔弘經下方出現彌勒疑問問故說壽長遠動執遣疑是為住迹顯本也文云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乃至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也。
住迹中秖於迹中顯一之時[A14]已現古佛之塔正為顯本故也。
住非迹非本而顯本者此約絕言冥會即是非本非迹而能本迹昔非迹而垂迹今非本而顯本文云非實非虛非如非異如斯之事如來明見也。
覆迹顯本者亦約機應多端若執迹障本故覆令不執更對後機還須用迹故有師子奮迅之力文云以若干言辭因緣譬喻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覆迹中云師子奮迅能前跳後跳後跳即未來益之相也。
住迹用本者上來住迹顯本者直是迹中隨機方便顯本地理今言住迹用本者即是中間迹至道樹數數生滅他身他事者皆用本地實因實果種種本法為諸眾生而作佛事故言住迹用本此就師為解若約弟子者即是本時妙應眷屬住於權迹垂形九道而用本法利益眾生文云然我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此是住迹而用本時滅度而示滅度也。
住本用迹者即是本地不動而迹周法界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常用此迹利潤眾生此義據師若據弟子者即是法身菩薩以不住法住於本地無謀之權迹用無盡文云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次結引證意。
佛散赴眾緣文小不次今題來證義引於壽量文盡。
如文。
○次對本十妙。
破迹顯本會迹顯本別用因妙開迹顯本是別論用本果妙住本顯本是別用本國土妙廢迹顯本別論是用本說法妙住非迹非本別論是用本感應妙覆迹顯本別論是用本神通妙住迹用本別論是用本壽命妙亦是用本眷屬妙住本用迹別論是住本涅槃妙亦是本利益妙(云云)。
文中闕於住迹顯本準迹十用對十妙義兼取前來開合之義來此勘會即知文悞此中應將破開會三以之為因故前迹中破約智開約境會約行此三屬因位通因果本門開果以出國土故覆迹顯本對前迹門覆三顯一前是位妙故今應對果妙更加住迹顯本為感應妙以住非迹非本為神通妙文則相當或別有意也壽命合在眷屬妙中涅槃合在利益妙中即對迹辨所以可知本迹十用還各用十妙如前明體即指十妙之中中道實性宗即指迹前之五妙及本中前二今用既益他即是果上之用應在迹中六七八九四妙及本中第三乃至第九今通用者在果非但用其果法亦復用其因法何者他宜須此境智等故況復不依境智行等將何以為利物之本是故須有通別二對而釋於用。
○四結成悉檀者前明十用若非權實二智之力焉能去取出沒適時能顯實發迹是故更須辨此結悉檀於中二先敘意次正釋。
四結成悉檀者權實二智十用不同即是一音演說隨類各解迹中破廢令七種方便開佛知見本中破廢恒沙菩薩斷疑增道皆是四悉檀意成熟眾生。
初文者秪是權實二智作二十用令眾生斷疑生信耳。
○次文者更束十為四使用文可見又為二先迹次本。
今束此十用為四悉檀先束迹門次束本門。
○迹中自二先別次通別謂分十以對四悉通謂一一各具四悉。
迹又為二先別束次通束別者開三顯一住三用一會三歸一此三條屬為人悉檀何者本習此三今還約三修一不改途易轍秪深觀此三一理自顯三中有一不須取捨故開三顯一屬為人悉檀住三用一亦如是秪就此三而修一道如富樓那但住聲聞而自饒益亦能饒益同梵行者即是不改三法能生一解皆屬為人悉檀也破三廢三覆三此三屬對治其封三疑一斥破其情廢於權教密覆權法令執病心除入一實道安住實智中也住三顯一住一用三兩種屬世界悉檀何者世界以樂欲為本若眾生欲得三乘之道不欲聞一實之化故佛自住一同彼說三又三乘緣異如世界隔別故名世界悉檀也住三顯一亦是世界何者佛隨人法住於方便調熟顯一故屬世界悉檀也住一顯一住非三非一顯一此屬第一義悉檀也。
初別中初三本未有一乘之善而今此三即成一乘善無過此故屬為人次破廢覆名對破三惡其名最便住三住一對世界者但三一異義當世界第一義文甚可見。
○次通中二先釋次結意初釋中二先釋一番。
通明四悉檀者秖破三顯一得有四種益何者君子樂聞過小人惡聞愆欲知過必改即為破執除病歡喜奉行即是世界也若執住三不能進道破三從一覺悟心生善法增進是名為人也執三是病說一為藥是名對治也若聞破三得見理名第一義也。
○次餘例。
餘九種例爾。
(△次結意)。
故知佛之善巧稱合機緣皆令得益四悉檀之力也(云云)。
○次本門中二標釋。
二結本門十用為四悉檀者亦有別通二意。
○釋中通別二意。
住迹顯本住本用迹此屬世界悉檀亦名隨樂欲釋如前開迹顯本會迹顯本住迹用本屬為人悉檀不改途更修還約本法修顯本也釋如前破迹廢迹覆迹屬對治住本顯本住非本非迹顯本屬第一義釋如前。
[A15]○別中例迹可知。
次通約一科結四悉檀亦如前餘九例亦爾具解(云云)。
次通約一科以結四悉檀意者意亦如前類前說之可以意得。
○五悉檀同異中先敘意標列。
五悉檀同異者餘經亦用四悉檀破三顯一破迹顯本等而與此有異即為兩一迹門明異二本門明異。
○次釋釋中二先迹次本迹中二先釋次問答料簡初文者三一名同意義各異藏通各以三乘為三涅槃為一別圓對前為三實理為一以此三一徧歷五味四教分別則教教十用不同部部增減十用復異將前十用之文展轉徧入使意明了於中三先釋。
迹門異者三藏中亦有四悉檀破廢等意但為有餘無餘涅槃(云云)大品中共般若亦用四悉檀破立廢等意但悟真理未能入圓(云云)方等中亦破三顯一於菩薩人有一分同二乘人不得入實故十弟子被淨名訶墮八邪不入眾數此是破[后-口+十]之語稱歎不思議大乘之道皆用四悉檀意而二乘不悟也此經用四悉檀意二乘而得斷疑除執入佛正道受記作佛。
○次故知下結意。
故知此經用四悉檀巧妙。
○三文云下引證。
文云言辭柔輭恱可眾心身子領解云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安住實智中即其義也。
不能委記宜須細思。
○問答中三法。
問法華顯一還藉先破無前調熟今亦不解答今日得悟由昔彈訶但功屬此經名非彼得。
○譬。
譬如百人共圍一賊而攻圍之力實頼眾人能擒賊者得勳不屬百人(云云)。
○結意。
此經開權顯實四悉檀大用最為雄猛(云云)。
(△次本)。
本門所言無一者隨以一文例斥應無別指。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三十六
音釋
(音皆)。
旴(匈于切)。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次開章解釋中文自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