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四十 車十
三歷諸教料簡者如大經云凡夫如乳聲聞如酪菩薩如生熟酥佛如醍醐。
○次釋譬。
今釋此譬緫喻半滿五時凡夫無治道全生如乳聲聞發真通皆如酪通教菩薩及二乘如生酥別教如熟酥圓教如醍醐。
○一一具五中先略標。
今當教各判五味。
○次各釋文自為四具如止觀第三記一一教中皆有頓漸不定等三是則非但五味名通三教亦何滯礙超果不定者一一教中既各用五味之譬以譬於漸若發宿習不歷五味而能頓超名之為頓隨發不同名為不定若爾通別菩薩云何復名超果之義答教道無超證道亦有是故四教皆有頓漸不定等四。
大經云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羅漢支佛佛如醍醐有超果者即得醍醐或有味味入者此即三藏教中三意也。
當通教中五味者大經三十二云凡夫佛性如雜血乳血者即是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者即善五陰是故我說從諸煩惱及善五陰得三菩提如眾生身皆從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爾須陀洹斯陀含斷少煩惱如真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酥支佛至十地菩薩如熟酥佛如醍醐超果不定(云云)。
當別教自明五味者第九云眾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別聲聞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具有超果不定(云云)。
○圓教中初文是頓次無差而差去是漸三從佛去是不定。
當圓教但一味大經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正直純一故不論五味若無差別中作差別者約名字即乃至究竟即判五味相生也。
漸中言約名字至究竟即判五味相生者秖以五即次第對五。
從佛出十二部即是出乳新醫用乳也可約四善根就發中為五味也。
三云從佛出十二部經者是發不定教雖是頓由發不定即是從十二部教發則不定即是頓中不定教也亦有超位以為圓中之頓也言可約四善根等者五品外凡未得名發應以斷惑高下而判位也應云初信如乳二信至七信如酪八九十信如生熟酥始從初住終至妙覺並如醍醐約此五味復論不定。
○次增數明教中所以立此門者正言教門雖多不出從實以開權從權以合實以此例知一切教門大意可解於中自二先迹次本初迹中三謂序釋結。
六增數明教者先約迹次約本夫教本逗機機既不一教迹眾多何但半滿五時當知無量種教今且增一至八。
初如文。
○次釋一法中又二初正明開合次緫結初又二初從大一以開諸一次從大一以開小一皆先開次合。
初約一法明開合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於此法不解全生如乳若欲開者開圓出別教一乘也若於別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通一乘也若於通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三藏一乘也雖開為四皆名一大乘法俱求佛果也。
初言一乘者皆取四教中大乘故云俱求佛果。
若於三藏一乘得解即變乳成酪乃至入本一乘也(云云)。
所言本者即圓一乘也。
若於四一乘不解又更於三藏開出聲聞支佛教。
若斷結證果心漸通泰者即卻二乘唯言大乘求佛漸以般若洮汰令心調熟即廢方便一乘唯圓實一乘故云如我本誓願今者[A1]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是事為不可。
是故始從一而開一終從一而歸一。
○次二法中二先明開合。
若約二法論開合者約半滿兩教初明華嚴之滿若眾生無機次約滿開半次方等對半明滿次般若帶半明滿次法華捨半明滿。
○次緫結。
始則從滿開半終則廢半歸滿(云云)。
○次約三法中但列二種三法。
次約三法論開合者即是於一佛乘方便說三既知息已滅卻化城亦是約三善聲聞為下善(云云)。
亦應論開合相文略可見。
○次二種四法。
次約四法論開合者即是四教約圓開別約別開通次開三藏如是次第會來合圓(云云)又四法論開合者約四門本是圓四門眾生不解開出別四門乃至通三藏四門利者得傳傳入鈍者五味調入。
如文。
○次五法中亦二種不同五中亦有橫豎二五初列二五次二開合。
次約五法論開合者即是五味從初十二部開修多羅乃至涅槃教教論五味從初五味開諸五味細細漸合還歸圓滿五味。
○次六法中唯一種便列七八於中初列。
次約六法論開合者即是四教大乘六度七覺分八正道也。
○次初開下示開合相。
初開圓出別乃至三藏如是縮合還一圓道(云云)。
○次七八二法者於法相論開合開即成八合即成七。
次約七法論開合者謂四教二乘并人天乘若上向合圓別不者下向合人天令七數足開合(云云)。
次約八法論開合者約前八法開合(云云)。
若得開合之意自在說之。
○次本門者例於迹門又為三先標次立本門三種法相謂亦有頓漸不定三正明開合。
二約本門明教開合者借迹知本本亦復如是。
○次又二初通示本從一佛界開出無量形類。
復次本門中明或示[A2]己身或示他身或說[A3]己法或說他法[A4]己身是佛法界像他身是九法界像[A5]己法是圓頓佛之知見降此[A6]已下皆是他法雖示種種形欲令度脫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此即開合意也。
○次結此等形類不出頓等三法。
如是開合半滿五味宛然無失次第之意彌復分明非次第意自然可解不定之教彌為易見矣。
○次正開合中準望於迹本但是此諸開合之法在久本上故即成本例應可解欲令易見故更明之但是本初成道作斯設化耳初一法中亦先開合。
從一開一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眾生不解全生如乳從此圓一乘開出別一乘眾生又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出體法一乘眾生又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出析法一乘眾生即解是則轉乳為酪次入體法即轉酪為生酥次入別一乘即轉生酥為熟酥次轉入圓一乘如轉熟酥為醍醐是中備有頓漸不定(云云)。
○次結。
此是從一以開一從一以歸一也。
次從二以開二者元本是如來藏如來藏中備有半滿不思議之二眾生不解全生如乳又開出帶半之滿又不解全生如乳又開出破半之滿眾生不解亦全生如乳又單說半眾生解轉乳為酪次說破半之滿轉酪為生酥次說帶半之滿眾生為一熟酥次純說不思議之滿眾生如醍醐此中具有頓漸不定即從二開二從二歸二。
約二法論開合中本是如來藏者即是法華正體一實之理故名為藏實理之中備有同體權實之法名為半滿眾生不解是故開出帶半之滿如般若部對二乘半以明於滿又亦不解是故更開破半之滿謂方等部凡所說大多破二乘又亦不解更開單半謂鹿苑教所言二者由立半名以對於滿然法華前未有半名來至法華涅槃等部說於教意方稱為半鹿苑唯小故永不立半教之名方等彈斥小乘絕分何半之有般若付財尚無悕取猶屬他人亦不名半如世半字堪助成滿故名為半今以此半而對於滿故亦名半此從不思議二開思議之二今合思議之二歸於不思議二不思議二純一醍醐。
從三歸三本是即空即假即中之三眾生不解即開次第之三又不解即開體真之三又不解即開析法之三利人從析空之三入體空之三從體入次從次入即鈍者住析三故用即空三調之即生酥又用次三調為熟酥今方得入即空即假即中此約三法論開合也。
四法開合者本是圓四門眾生不解開別四門乃至三藏四門傳傳令入如前。
約五法論開合者約五味凖前(云云)乃至八亦如是。
○記者私錄異同。
從記者私錄異同下是章安雜錄隨[A7]己異聞不關於記大師說也故不依文次亦無深淺於中為二初雜記異聞次惟文下述[A8]己推師結前生後初文為四初料簡般若與法華以辨同異二明經論諸藏離合三明四教名義所憑四破古五時七階不同初文二先難次有人下會通。
有人引釋論會宗品舉十大經雲經大雲經法華經般若最大又大明品云諸餘善法入般若中謂法華經亦是善法也第百卷云法華是祕密般若非祕密為不明二乘作佛故又云般若法華是異名耳此三種云何通。
初文者初列經文竟次結問云此三種云何通者一者據會宗大明似般若勝於法華二者據第百卷則法華勝於般若三者但是異名則似二經齊等一論三文似如相反云何會通。
○次會通中但會前二不會第三以會前二知同異故於前二中先會般若勝次會法華勝初文二先引他會次明今會初他會中二先會次問答釋疑初文三初義立二慧次又般若下引證三善眾經下結勝初又二先立。
有人會云眾聖以無心契無相如眾流納海若其化物以無相為宗如空緫包。
○次般若下結。
般若盛明此二故於十經最大。
結中云謂盛明此二者謂自契無相及以化物自行為實化物為權般若盛明權實二慧此乃通方未足申於般若為勝。
又般若明第一義悉檀是故最大又九十品前六十品明實慧無盡品去明方便二慧是三世佛法身父[A9]母是故最大。
次引證中先引第一義悉檀意次一部以明二慧與難意同此意未顯。
善眾經明此二皆攝入般若中。
○次釋疑中問。
問眾經明此二亦應般若攝入眾經中。
如文。
○答。
答大品最初專明此二餘經不爾古來稱般若是得道經故知大也。
大品最初專明此二故當名耳。
○今謂去章安破。
今謂還是論語專大義何謂會通。
先斥云還是大論文者前之三文既有相違還引論語何名會通故於諸經法華為最。
○從會通者去章安會通。
會通者有共般若不共般若不共般若最大餘經若明不共其義正等(云云)。
但語般若部中有不共理則所引三文理自無違何者不共般若攝一切法何妨法華亦入其中法華開顯無非一切種智此則初義無違雖同種智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此則第二義無違般若秖是種智種智不過權實妙法秖是開權顯實況五佛章門皆是種智故知名異意義不殊此則第三義無違。
○次他會通去會第二義又二先古師會次今會初又二先會次問答釋疑初文二初古會次然密下今判。
他會通法華明二乘作佛是祕密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非祕密祕密則深般若則淺何者般若明菩薩是佛因於義易解故非祕密二乘作佛與昔教反於義難解故是祕密論云如用藥為藥其事易用毒為藥其事難(云云)。
初文中初至其事難者此亦明他會義未周他亦不知指何為昔何教二乘不能具破故但云云然判法華勝般若此則可然又準論文言法華是祕密者須知密祕語同意別如前云是顯非密謂非覆隱之密如前教有二乘發心不令未發者知故是覆密今望般若為密者此是祕妙之密般若中無法華為勝前[A10]已委釋不能重敘故復云云又他人引論譬者昔以煩惱生死為毒今以入生死不斷煩惱如用毒為藥亦不知指何菩薩斷與不斷又言菩薩是佛因者如般若中三種菩薩二教菩薩至果無人用何菩薩為何佛因而言易解非祕密耶具如破光宅中說又復方等般若中圓何曾不明二乘作佛何時不明用毒為藥但不顯露對二乘說則名為祕。
然密顯通大小釋論第四云顯示教明羅漢斷惑清淨菩薩不斷惑不清淨故菩薩在後列若祕密法明菩薩得六神通斷一切煩惱超二乘上當知顯示淺祕密深今般若法華皆明菩薩得無生忍具六神通並祕密並深並大就祕密更論祕不祕般若不明二乘作佛闕此一條故言不祕耳。
次今判中欲辨別意助明祕妙之密是故顯密通大小等則大密小顯故明衍中菩薩斷惑於密復更以一意直顯即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云闕此一條等也。
問般若未開權應是祕密法華開權應是顯示答若取開權如所問今取淺易為顯示耳問若爾未了者云何言大答據二慧為深大不明二乘作佛為未了問既言深大何不說二乘是方便令得作佛此義未了亦何大乎答非獨自釋叡師亦云般若照也法華實也論窮理盡性明萬行則實不如照取大明真化解本無三則照不如實是故歎深則般若之功重美實則法華之用高也問雖引叡師如攀枯求力不覺人杌俱倒釋猶未了。
次料簡釋疑中更一問答以第一文顯示義深為問答意者今言顯示不與前同故般若淺易次門者般若望法華既未顯了何故稱大答文可見次一問答亦未顯理故章安立問責竟次亦以共不共破。
今謂不共般若何時不明二乘作佛與法華平等大慧更復何殊耶。
○次從眾經論去明諸藏離合者以諸藏義通於諸經自古釋經經前立門皆有藏部所攝一門今既法華徧收諸教所以用藏徧通諸經是故章安於諸經論凡所明藏並能徧收一切諸經故始自二藏終至八藏皆以一期佛教通之初列二藏乃至八藏。
眾經論明教非一若摩得勒伽有二藏聲聞藏菩薩藏又諸經有三藏二如上加雜藏分十一部經是聲聞藏方廣部是菩薩藏合十二部是雜藏又有四藏更開佛藏菩薩處胎經八藏謂胎化藏中陰藏摩訶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藏雜藏金剛藏佛藏彼諸藏云何會通。
○次從通二藏者下通諸藏意入今四教及以八教。
通二藏者其一通聲聞其二通菩薩藏。
初以二藏通四教者以聲聞藏通三藏教以菩薩藏通於三教謂摩訶衍藏。
通三藏者初通聲聞藏次通雜其一通菩薩藏。
次通三藏者聲聞藏通三藏教雜藏通通教別教別教雖是獨菩薩法帶方便故亦入實故故名為雜後菩薩藏通於圓教。
通四藏者一一相通。
次通四藏者即以一教各對一藏故云相通非謂四中更互相通但藏與教一一互通聲聞雜菩薩佛次第以對四教意義可見若四互通具如前四名互顯但教體[A11]已定不可互有。
通八藏者八藏降神[A12]已來四教從轉法輪[A13]已來時節節有異今以轉法輪來八教通之若胎化藏中陰藏未為阿難說時即是祕密教為阿難說時即是不定教摩訶衍方等藏即頓教戒律藏去五藏即漸教中之次第戒律藏即三藏教十住藏即方等教雜藏即通教金剛藏即別教佛藏即圓教然佛意難測一徃相望作此會通(云云)。
次以八教通八藏者前三如文且指鹿苑為漸之初次方等後即是般若是故次列通別圓三正指此三為般若部不論法華者以法華部非八數故故第一卷結教相云今法華是定非不定等前八教中雖有顯露望祕名顯猶為權教近迹所覆是故不同法華之顯又八教中雖有圓教帶偏明圓猶屬於漸故前文云漸開四教今法華圓開偏顯圓圓外無法。
○三明四教名義所憑中又二先明他問答次今引教會通。
問四教名義出何經答長阿含行品佛在圓彌城北尸舍婆村說四大教者從佛聞從和合眾多比丘聞從一比丘聞是名四大教。
初文問四教出何經者答中乃引阿含四教者但同有四非即藏等亦一往語耳然教定體與今不同。
○次今文會通二先通經次通論初文先引月燈三昧經。
月燈三昧經第六明四種修多羅謂諸行訶責煩惱清淨。
○次章安會釋又二先會一重次彼經下指廣初又二先別對。
私釋會之諸行是因緣生法即三藏義也訶責是體知過罪即通教義也煩惱者不入巨海不得寶珠若無煩惱則無智慧即別教義也清淨者既舉一淨當名任運有我常樂等即圓教也。
○次通對一一教皆具四句。
又一一教具四修多羅諸行即集諦諸行果即苦諦諸行對治對治煩惱即道諦諸行清淨即滅諦此三藏中具四修多羅也又訶責諸行即集諦訶責諸有即苦諦訶責煩惱對治即道諦訶責清淨即滅諦此通教中具四修多羅又煩惱諸行是集諦煩惱諸有是苦諦煩惱行被訶責即道諦煩惱清淨即滅諦此別教中具四修多羅又涅槃即生死苦諦清淨也菩提即煩惱集諦清淨也煩惱即菩提道諦清淨也生死即涅槃滅諦清淨也此圓教中四修多羅。
彼經復明四論四法四境界四門四斷煩惱智四苦四集四道皆與四教相應具如彼應知。
次指廣者彼經因月光童子菩薩問佛為廣說至第六卷初佛告月光童子有四種言論不可思議謂諸行等四下去諸文一一皆安不可思議復有四相應法謂諸行等文如前列四門四語四音聲四清淨語四語言道四種密語四辯才四脩多羅四多聞四種斷無明智如是等緫有七十七科四法一一皆云諸行及不思議等如云一者諸行法門不可思議二者訶責門不可思議三者煩惱門不可思議四者清淨門不可思議乃至諸行斷無明智不可思議乃至清淨斷無明智不可思議諸四皆爾故與四教義甚相應如斷無明智四教各有當教無明餘皆準此以義消釋。
○次約地論第七十波羅密者於中二先引論次會。
地論第七地云一念心具十波羅蜜四攝三十七品四家釋四家云般若家諦家捨煩惱家苦清淨家。
初文者地持第七以十二住攝一切位釋第七住菩薩即當第七遠行地能依為住所依為地此論自以十二住為能依不得以行前十住以為能依向後十地以為所依於念念中具十波羅密乃至四釋。
私釋者約苦諦為初門修道品令苦清淨者即三藏義也捨煩惱家者即無相體達為捨如色是空以空捨無相論修道品者此即通教義也般若家者般若智照諸法明了恒沙法門皆悉通達而修道品此即別教義也諦家者諦即實相之理即是圓教約實相而修道品也具如彼說(云云)。
今借四釋以對四教若借高位念念具法以成初心具法之意以證圓門初後不二故得用也亦可一一教皆具四家。
○四判教不同者為三先略述古異次今驗下破三人情下今立初文又三先立漸頓次立了不了三立一音。
達摩鬱多羅釋教迹義云教者謂佛被下之言迹謂蹤跡亦應跡化跡言聖人布教各有歸從然諸家判教非一一云釋迦一代不出頓漸漸有七階五時世共同傳無不言是。
初頓漸中云漸有七階五時者恐將五時之前人天為兩階二乘為二階并餘三時名為七階。
又云五時之言那可得定但雙林已前是有餘不了涅槃之唱以之為了。
又言佛一音報萬眾生大小並受何可以頓漸徃定判無頓漸。
○次破中但破前二不破一音既破漸頓一音自壞於前又二先破頓漸次然大品法華下破了不了初又二先緫破頓漸次別破漸中七階五時初又三先破。
今驗之經論皆是穿鑿耳何者人云佛教不出頓漸而實頓漸攝教不盡如四阿含經五部戒律教未窮深未得名頓說亘始終復不與大次第為漸是則頓漸不攝何得云佛教不出頓漸也。
○次然不無下縱。
然不無頓不得全破何者凡論頓漸蓋隨所為若就如來實大小並陳時無前後但所為之人悟解不同自有頓受或從漸入隨所聞結集何得言無頓也。
○三但不可下略示。
但不可定其時節比其淺深耳。
○次人言下別破漸中七階五時者先破初時人天二階。
人言漸教中有七階五時言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然佛隨眾生宜聞便說何得唯局初時為二人說五戒也又五戒經中二長者得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二百人得須陀洹果普曜經中佛為二長者授記號密成如來若爾言初為二人說人天教門義何依㨿又二長者見佛聞法禮佛而去竟不向鹿苑初說五戒時未化陳如與誰接次而名為漸。
○次人言第二時下破餘四時五階初破第二時。
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是則三乘別教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是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經言為聲聞說四諦乃至說六度不止十二年蓋一代中隨宜聞者即說耳如四阿含經五部律是為聲聞說乃訖於聖滅即是其事故增一經說釋迦十二年中略說戒後瑕玼起乃廣制長阿含遊行經說乃至涅槃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
○次人言第三下破第三時。
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年中也。
○言四十年下破第四時。
言四十年後說法華一乘法華經中彌勒言佛成道來始過四十餘年然不可言法華定在大品經後何故大智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以今問退義若爾大品與法華前後何定也。
○然大品下正破第五時兼破了不了於中二先廣破次若爾誕公下結難初文又二先對四經明皆有了次復應下緫約諸經明皆有了初文三先引大經明三經名異體同次大品下明三經義同言異三人以下引人為驗。
然大品法華及涅槃三教淺深難可輒言何者涅槃佛性亦名般若亦名一乘一乘是法華之宗般若是大品所說即是明性復有何未了乎。
初如文。
大品中說第一義空與涅槃經明空無異皆云色空乃至大涅槃亦空又大品說涅槃非化維摩說佛身離五非常與涅槃明常說涅槃不空有何異而自生分別言維摩偏詺明常大品一向說空也。
次文中云維摩佛身離五非常者如淨名室內為諸國王長者說法云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離此非常得五常身如阿難章云如來身者即是法身一非思欲身二佛為世尊三佛身無漏四佛身無為五不墮諸數。
○三引人又為五初寄隱本。
人以阿難等諸聲聞在大品會復經法華會終至涅槃會故知大品法華涅槃應有淺深義不必爾何者如阿難迦葉經法華會若未聞說常涅槃會中二人不在何由得有常解流通涅槃復次舍利弗在佛涅槃前七曰滅度大目連為執杖外道所打亦在佛前涅槃皆不在雙林之會豈可不得常解乎即知法華中已悟常竟不假更聞。
○次又舍利弗下寄顯本。
又舍利弗等諸聲聞皆是如來影響如法華經說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涅槃亦云我法最長子是名大迦葉阿難多聞士能斷一切疑自然能解了是常與無常故知影響之人在大則大在小則小何可就其人以定階漸也又若從法華後入涅槃者法華經中[A14]已明王宮非始久來成道何由涅槃中方引道樹始成執實為疑故知為一段眾生最後聞常者涅槃經聞法華者不假聞涅槃也。
○三又涅槃下引互指同。
又涅槃經有大利益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莂成大果實若以法華得記證涅槃之益即是理同教無深淺明矣。
○四又法華下龍女所得同。
又法華優波提舍中明法華經理圓教極無所缺少。
○五大智論下明所付同。
龍樹於大智論中歎法華最為甚深何故餘經皆付阿難唯法華但付菩薩是知法華究竟滿足弗須致疑。
故知諸經同皆明常有何不了。
復應當知諸大乘經指歸不殊但隨宜為異耳如華嚴無量義法華皆三昧名般若是大智慧維摩說不思議解脫是解脫大涅槃是究竟滅文殊問菩提是滿足道悉是佛法法無優劣於中明果皆是佛果明因皆是地行明理皆是法性所為皆是菩薩指歸不當有異人何為強作優劣。
若爾誕公云雙樹已前指法華經悉不了豈非誣誷也。
諸經及結可見。
○次人情下明今意者先結生。
人情既爾經論云何。
○摩得下正釋又為五先引文立藏次然教必下對藏分人三然此下簡於傍正明立藏意四問答釋妨五今之下開藏對教初文又三初引摩得論文。
摩得勒伽說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十一部是聲聞藏。
○次又下引結集者。
又佛為聲聞菩薩說出苦道諸集經者以為菩薩所說為菩薩藏以為聲聞所說為聲聞藏。
○三龍樹下引大論。
龍樹於大智論中亦云大迦葉與阿難在香山撰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與阿難集摩訶衍經為菩薩藏涅槃亦云十一部經為二乘所持方等部為菩薩所持是以依按經論略唯二種聲聞藏及菩薩藏也。
○次文又二初略分。
然教必對人人別各二聲聞藏中有決定聲聞及退菩提心聲聞菩薩藏中有頓悟大士有漸入菩薩。
○次聲聞藏中下釋出所以於中先釋二種聲聞。
聲聞藏中決定聲聞者久習別異善根小心狹劣成就小性一向樂小佛為說小畢竟作證不能趣大言退菩提心聲聞者是人嘗於先佛及諸菩薩所發菩提心但經生歷死忘失本念遂生小心志願於小佛為說小終令趣大然決定聲聞一向住小退菩提心聲聞後能趣大雖有去有住而受小時一故對此二人所說為聲聞藏。
○次菩薩藏下釋出二菩薩。
菩薩藏中有能頓悟者如華嚴等經所為眾生不由小來一徃入大故名為頓從漸入者即向退菩提心聲聞後能入大大從小來故稱為漸雖有頓漸不同然受大處一故對此二人所說為菩薩藏也。
然此二藏隨所為隨所說聲聞藏中有菩薩為影響然非所為不可從菩薩名作大乘經菩薩藏中亦有聲聞人非正所為宗不說聲聞法故不可名為小乘法擬人定法各自不同是以要而攝之略唯二也。
問佛為三乘人說三種教何以故判藏唯有其二答佛為求三乘人說三乘法然聞因緣者即是聲聞辟支佛出無佛世但現神通默無所說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也依經判教厥致云爾。
三四如文。
○第五對教又二初正對。
今之四教與達摩二藏會通云何彼自云要而攝之略唯二種今開分之判為四教耳聲聞藏即三藏教也菩薩藏即通別圓教也為決定聲聞說三藏教為退大聲聞說通教為漸悟菩薩說別教為頓悟菩薩說圓教。
○次非唯下歎結。
非唯名數易融而義意玄合今古符契一無二焉。
○次惟文略下述[A15]己推師又三先述記者意次師云下述稟師作意三此備下結此生下初又二先述略意。
唯文略而義廣教一而蔽諸。
○次若申下述須廣意先法。
若申隱以使顯須多作論義。
○次喻。
如捕獵川澤饒結筌罤豈漁獵者好博耶不得已而博耳。
○述師中二先謙退。
師云我以五章略譚玄義非能申文外之妙特是粗述所懷常恨言不能暢意況復記能盡言。
○次雖下勸歎又三先教次觀三圓通下結。
雖然若能尋七義次通十妙研別體七餘五鉤𤨏相承宛宛如繡引經印定句句環合非直包諸名教該乎半滿而[A16]已矣。
初教中云若能尋七義等者是第一卷中七番共解次通十妙者用通解七來通十妙初以七義通十妙竟回此通義入一一妙皆以七義一一釋之研別體七者將通解之七研於別解皆使具七雖即用七五章鈎鎻終自宛然章章科科七義無闕。
又即事成觀鑿凡夫之乾土見聖法之水泥。
○結中初句結教。
圓通之道於斯通矣。
○次徧朗下結觀。
遍朗之朗於茲明矣。
此備於前今更消文於後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四十
音釋
(音偷銅屬)。
聾瘂(聾盧紅切耳無聞也瘂𠋣下切口不能言也)。
挫(干臥切摧也)。
愕(五各切驚愕也)。
悕(音希望也)。
叡(以芮切)。
詺(彌正切詺目也)。
誷(音罔誣誷也)。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三歷諸教中二先緫以五味對凡夫及四教次一一教各具五味初文二初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