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七 祿七
三不思議生滅因緣者破小明大。
(△次通立兩根)。
為利鈍兩緣說界外法也。
前二可見。
○三正釋中二先引經。
華嚴云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
○次釋經意。
畫師即無明心也一切世間即是十法界假實國土等也。
○四行相中三初敘性計。
諸論明心出一切法不同或言阿黎耶是真識出一切法或言阿黎耶是無沒識無記無明出一切法。
略述兩計餘兩可知言無沒等者無始時有未曾斷絕故云無沒非善惡性故云無記含藏種子出生一切。
○次若定下略斥性過又二初略斥次況出過相。
若定執性實墮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過。
初言若定執性實者計黎耶為真是自性計為無明是他性定計自他能生諸法法則有始有始故同於冥初則不出二十五諦當知此計不出三藏所破豈得成於別教因緣耶。
○次尚不下況出。
尚不成界內思議因緣豈得成界外不思議因緣惑既非不思議境翻惑之解豈得成不思議智破此如止觀中說。
可見。
○三今明下立正行相又二先自破計次若有下為他四說。
今明無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無因四句皆不可思議。
初文四句推無明如四句求夢具如止觀第五文彼意在圓今文在別。
○次為他中三法譬合。
若有四悉檀因緣亦可得說。
(△次譬)。
如四句求夢不可得而說夢中見一切事。
○合中二先總。
四句求無明不可得而從無明出界內外一切法。
○次出界下別明相狀又二初出界內次界外。
出界內十二因緣如前說。
此界內外義通四種故云界內如前即前二種前二指前竟。
○次出界外中二先略標。
出界外十二因緣者。
○次引論釋相又二先引論文。
如寶性論云羅漢支佛空智於如來身本所不見二乘雖有無常等四對治依如來法身復是顛倒顛倒故即是無明住無漏界中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
○次緣者下釋彼論文以成今意論列四障今具釋對於中二先正釋次過患初正釋中二先略釋次還如下與界內辨同異。
緣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緣也相者無明共行為因也生者謂無明住地共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也壞者三種意生身緣不可思議變易死也。
初中言三種意生身如止觀第三記。
○次辨同異中二初明相同。
還如界內十二因緣從無明至老死也緣者即無明支也相者行支也生者即名色等五支也愛取有三支例前可知也壞即生死支也。
○次此十二下明義異。
此十二支數同界內義意大異。
○次彼論下明過者由此十二故障於四德由無四德故不得入於無障礙土。
彼論云三種意生身未得離無明垢未得究竟無為淨無明細戲論未永滅未得究竟無為我無明細戲論集因無漏業生意陰未永滅未得無為樂煩惱染業染生染未究竟滅未證甘露究竟常以緣煩惱道故不得大淨以相業道故不得八自在我以生苦道故不得大樂以壞老死故不得不變易常者由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也。
○五是為下結名。
是為界外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相(云云)。
可知。
○明圓十二緣中為四先立根次即事下立意三引證四結名。
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者為利根人。
(△次立意)。
即事顯理也。
初二如文。
○引證中三先引次無明下釋三故言無明下結。
大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
初者大經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三因也。
(△次釋)。
無明愛取既是煩惱煩惱道即是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淨了因佛性也行有是業道即是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無苦無樂是名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
(△三結)。
故言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現在若邊若中無非佛性並是常樂我淨無明不生亦復不滅。
即是中道者二十五云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中道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章安釋云中間唯有識等云何言老死答下文云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六入等名未來老死又作三德三觀以對三道又如寶篋經中釋十二支一一並明三觀之義彼去來品文殊白佛去來是何義佛言來者向義去者背義不來不去是聖行處癡是去義不癡是來義非癡非不癡是聖行處乃至老死亦如是又約我無我常無常等皆作此說當知向是生死背是涅槃不向不背即是中道又下文中道品云佛說中道無二法故二乘乃至凡夫亦能生信佛告文殊明無明無二故成無三智此謂中道具足真實觀於三諦乃至老死亦復如是又云若無明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離邊此二中間無有色相可見無相無待是為中道乃至老死亦復如是問中道是何義答末陀摩經中自注云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莫著中道名末陀摩釋之可見。
(△四結名)。
是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也。
○次判中先重敘。
二判麤妙者因緣之境不當麤妙取之淺深致有差降耳。
○次判判中二先判後結判中先四教次五味初四教者又二先列次判先列即是展轉迭出巧拙最後方妙初中三藏次若無明下通教次若無明下別教次若言下圓教一一皆先釋次引經論證成可見。
(△初三藏中先釋)。
若從無明生諸行乃至老死從三生二從二生七從七生三更互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無常生滅。
初三藏中者從三生二謂煩惱生業從二生七謂業生苦從七生三謂苦生煩惱三世合說故也。
(△次引證)。
中論判此教鈍根法涅槃稱殷勤半字此經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故知此境則麤。
(△次通教中先釋)。
若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境既如幻智亦叵得。
(△次引證)。
經言若有一法過於涅槃我亦說如幻如化中論明教利根涅槃稱長者教毗伽羅論大品名為如實巧度此經名小樹斯境則巧。
毗伽羅論如下第六記。
(△次別教中先釋)。
若無明是緣從緣生相從相有生從生故壞滅緣故淨除相故我盡生則樂無壞故常。
(△次引證)。
中論云因緣生法亦名為假名大品稱十二緣獨菩薩法涅槃稱因滅無明則得熾燃此經則是大樹而得增長比前為妙方後為麤。
(△次圓教中先釋)。
若言無明三道即是三德不須斷三德更求三德。
(△次引證)。
中論云因緣所生法亦名中道義大品說十二因緣是為坐道場涅槃云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此經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亦名最實事豈非妙耶。
○次判。
前三是權故為麤後一是實故為妙。
可見。
(△次五味)。
用此麤妙歷五味教者乳教具二種因緣一麤一妙酪教一麤生酥三麤一妙熟酥二麤一妙法華但說一妙。
五味如文。
(△後結)。
是名待麤因緣明妙因緣也。
結文可見。
○次開中為二初總敘三麤。
三開麤顯妙者如經我法妙難思前三皆是佛法豈有思議之麤異不思議之妙無離文字說解脫義。
○次正開又二初開前兩因緣次開第三緣初又為四初略開次引信解譬三如來下釋四結。
秪體思議即不思議。
初如文。
(△次引信解譬)。
譬如長者引盆器米麵給與窮子成窮子物若定天性窮子非復客作人盆器還家安是他物。
次引信解中具如品中釋云成窮子物者本是長者之物謂如來藏子性不殊故云子物當知如來本有即子本有故一切諸法皆摩訶衍又大經二十五云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慧是阿耨多羅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又云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不知以不知故無有始終十住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佛了了見眾生不見是故輪轉。
○次如來下釋意。
如來於不思議方便說麤何得保麤異妙。
○次從今決了至即是開兩種因緣論妙者結也。
今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即是開兩因緣即論於妙。
前之兩教雖有佛菩薩大判並屬二乘之法故今決了即是開彼藏通兩種十二緣也。
○次開第三中二先略引大經明開次結初文二先引經。
又大經云為諸聲聞開發慧眼者。
○次昔慧眼下釋經意又二先釋。
昔慧眼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今開慧眼即見不空不空即見佛性。
○次故云下重引經文以證所釋。
故云慧眼見故而不了了佛以佛眼見則了了。
言慧眼見故而不了了者此是別教十住慧眼之位全未見性名為不了又若約實道即是相似見性亦得名為見不了了今皆開之令見不空。
○此即下結。
此即決菩薩慧眼開第三因緣即絕待論於妙。
此即是開別教故云第三。
○第四觀心中三先法次譬如下譬三一念下結位初文二先立。
四觀心者觀一念無明即是明。
○次引證證中二先證。
大經云無明明者即畢竟空。
○次空慧下釋經意。
空慧照無明無明即淨。
○次譬中二先譬。
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
○次既不為下合。
既不為無明所染即是煩惱道淨煩惱淨故則無業無業故無縛無縛故是自在我我既自在不為業縛誰受是名色觸受無受則無苦既無苦陰誰復遷滅即是常德。
具足四德。
○結中四初結成觀境。
一念之心既具十二因緣。
○次觀此下結成能觀之觀。
觀此因緣恒作常樂我淨之觀。
○三其心下結成祕藏。
其心念念住祕密藏中。
○四恒作下結成六即位。
恒作此觀名託聖胎觀行純熟胎分成就若破無明名出聖胎(云云)。
○第三卷釋四諦境自為四別。
三明四諦境為四一明四諦二判麤妙三開麤顯妙四觀心。
○初文自為二。
初又二一出他解二四番四諦。
○先出他解中又二先述次略斥。
有師解勝鬘無邊聖諦對二乘有餘彰佛究竟二乘是有作四聖諦作者有量四聖諦也無作四聖諦者無量四聖諦也作無作就行量無量就法二乘觀諦得法不盡更有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盡則有限量。
初文者有勝鬘師釋彼經中聖諦之義名為無邊彼經但與二乘對辨故唯得立作無作名古人既無四教判釋但以大小相對明諦然勝鬘師於大乘中唯以佛果而為究竟即對二乘名為有作經文自以有量轉釋有作二乘既是有量有作當知大乘秪是無作無量次即判釋約行約法分作無作作謂造作故是行也量謂數量故屬法也小行未窮不名無作法未究竟不名無量。
○經言者亦勝鬘經也依經重釋作無作等彼經云有二種聖諦義謂有作無作有作者有量四聖諦也何以故非因他知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脩一切道今文除上非字改下能字為非字者意顯小乘從教得故經云非因他知者意顯所證非從他得自知[A1]已法亦可分名能知一切今初先釋有作。
經言因他知知是有作行也。
言因他知者二乘既未堪聞法界理但從佛聞四諦聲教依此教行知是有作行也。
(△次釋有量)。
因他知非一切知不知無量法也故言有作有量。
次釋有量者上來但聞小乘之法攝法不徧故云非一切知當知行法兩種相顯共成小乘人也。
○次釋無作無量者對小明大故言無作無量經云無作聖諦者無量四聖諦也何以故自知一切受苦一切受集脩一切道證一切滅如是四聖諦義唯有正覺事究竟也非二乘事究竟古人不了見經唯有正覺之言便推極果此是別教教道之說非初發心畢竟不別於中先釋無作。
無作無量者佛知無窮盡更無所作故名無作。
佛所知滿不復更作故名無作。
○自力知去重釋也。
自力知一切知者無作行也一切者是無量法也。
有二義故名無作一者自力知異從他聞二者一切知異有量法從知者去釋能知者以屬於行即是無作所知一切即屬於法是無量也此即大乘行法相成成大乘人也。
如此釋者雖唱四名但成二義非今所用。
次云如此釋者雖唱四名者略結斥也謂作無作量無量但成二義者大小二義也此且略斥後猶廣破。
○次正釋四種四諦中標列釋。
四種四諦者。
(△次列)。
一生滅二無生滅三無量四無作。
○釋中二先正釋次破古先正釋中三先所依正教次明立法差別意三正釋。
其義出涅槃聖行品。
初文云其義出涅槃聖行品者第十一第十二經廣明聖諦今多依彼然聖行中明四諦義兼含大小若解生滅及以無量其文則顯無生無作文稍隱略具如止觀第一記然彼經文三藏四諦文中以略明四種四諦竟後文廣釋耳具如止觀第一記。
(△次明立法差別意)。
約偏圓事理分四種之殊。
次文者問何故立四種四諦之殊答諦本無四諦秪是理理尚無一云何有四故知依如來藏同體權實依大悲力無緣誓願物機所扣不獲而用機宜不同致法差降從一實理開於權理權實二理能詮教殊故有四種差別教起涅槃實後暫用助圓故須具用偏圓事理故今引之以顯誠證三偏一圓界內界外各一事理故成四種。
○正釋中文自為四初明生滅四諦者又為五初立名所從次然苦集下明立四所以三雜心下釋相四次第下明安立次第五聖者下釋名近代章䟽皆釋名居初次出體辨相此一家立義不以釋名等為要但在立意所以得經宗要明觀行所歸若釋餘經當機說法一處一會一門一行隨稟隨入並益並當故若諦若緣若度若品當文咸會若依法華凡銷一義皆混一代窮其始末施開廢等教觀之相是則說者真得法華之正教行者真得此經之正理教行相循佛旨斯在故一一義下皆先分別次明開顯次約觀心如此釋經方名弘教五意不同初文可見。
(△初立名所從)。
所言生滅者迷真重故從事受名。
(△次正明立四所以)。
然苦集是一法分因果成兩道滅亦然。
次意者苦集秪是世間一法道滅秪是出世一法。
○三釋相中二釋結釋中總有三文。
雜心偈云諸行果性是說苦諦因性說集諦一切有漏法究竟滅說滅諦一切無漏行說道諦大經云陰入重擔逼迫繫縛是苦諦見愛煩惱能招來果是集諦戒定慧無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諦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遺教云集真是因更無別因滅苦之道即是真道。
初雜心者世出世法因果性殊而因必趣果因果類異故使四殊次大經者陰入是重擔凡夫不捨二乘不荷菩薩捨[A2]已能荷故云捨擔能擔逼近迫驅也在近不離常為驅逐三界恒為此苦繫縛見愛二種和合聚集故招當果道品雖多戒等攝盡故略舉三以明法相四諦之下八相雖異除苦集觀不過苦等故略舉之果以因為本苦以集為本道諦能除故得名也苦本若去其苦自亡故但須除本子謂二十五有因果謂二十五有果因若滅[A3]已其果必喪自有因亡果身仍在今從遠說故云子果故知但脩出世因以除世因故引遺教以證二因又此諦名有通有別別在身心通約一切如四含中歷一切法無非諦觀又婆沙中舍利子為摩訶拘絺羅說多聞法聖弟子如實知食知食集知食滅知食滅道云何知食謂搏等四食云何知食集謂若當來與愛喜貪俱云何知食滅謂如實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無餘斷捨吐盡離欲滅息沒是名食滅云何知食滅道謂八支道乃至約八苦等悉皆如是此是約十二頭陀中初乞食釋餘文一一乃至十二緣無非四諦又如思益四諦品中云四諦者謂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世間者五陰也世間集者貪著五陰也世間滅者五陰盡也以無二法求五陰名世間滅道又婆沙中云四諦體性何者是耶答阿毗曇者作如是說五取陰是苦諦有漏因是集諦數緣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譬喻者作如是說色是苦諦煩惱業是集諦煩惱業滅是滅諦定慧是道諦阿毗曇中正量部異師為譬喻者毗婆闍婆提說八苦是苦是苦諦餘有漏法是苦非苦諦生後有愛是集是集諦餘有漏法是集非集諦生後有愛盡是滅是滅諦餘一切滅是滅非滅諦學人八支道是道是道諦餘一切法是道非道諦若爾諸阿羅漢但成就苦滅不成集道何者後有愛[A4]已斷故羅漢非學人故學人八道非羅漢得。
(△次結)。
此皆明生滅四聖諦相也。
○四四諦次第義者又二意前約教。
次第者從麤至細苦相麤故先說滅雖非真因滅會真滅相麤亦先說。
○次約行。
又舉世苦果令厭世集滅能會出世果令其欣道作如此次第也。
凖此二義俱先麤後細婆沙廣說世法麤出世法細故前明世間就世出世法各論因果果前因後者果麤因細故也。
○五聖諦者下釋名。
聖者對破邪法故言正聖也諦者有三解(云云)謂自性不虛故稱為諦又見此四得不顛倒覺故稱為諦又能以此法顯示於他故名為諦大經凡夫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當知凡夫不見聖理不得智不能說但苦無諦聲聞具三義故稱為諦此釋與經合也。
聖者正也人既是出世聖人故法亦是出世聖法從對他邪而立名也諦有三解注云云者不先列名次直釋云自性不虛四皆實故次義具如遺教云由見諦故得不顛倒法既云聖正故見者無倒第三義言能轉示他者由前二義為因故自行滿則能轉於四諦法輪又前二義中以由此四性是真實故能令見者得不顛倒覺覺者諦智也故知四法皆須審知又轉法輪時於一一諦皆生四行謂眼智明覺今文語略故但云覺故婆沙云諦是何義答審義是諦義實義不顛倒義不異義是諦義今文合初兩義審實不異故但三義第二與論名同第三名者如云苦我[A5]已知不復更知如汝所得與我不異餘例可知。
○次無生者又為四初得名次苦下釋相三又無生下結名四聖諦下指廣。
無生者迷真輕故從理得名。
初文者從界內理以立名。
(△次釋相)。
○次釋中二先釋次引證。
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
初文準思益等經如思益云無生四諦者知苦無生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名集聖諦於畢竟滅中無生名滅聖諦於一切法平等不二名道聖諦今云苦無逼迫者對破三藏苦逼迫相餘文依經但語略耳。
(△次引證)。
又習應苦空三亦如是。
次引證中言習應苦空等者大論三十七云習者隨般若波羅蜜脩習不息不休是名相應譬如弟子隨順師教是名相應又如大品舍利子問菩薩摩訶薩云何脩習與般若相應論釋曰舍利子知般若波羅蜜難可受持恐行者悞故作是問大品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習應色空受想行識空是名與般若相應乃至種智亦如是今釋四諦引彼中間四諦一科即通教義也。
○三結名中亦三先略結次引證三正結。
又無生者生名集道集道即空空故不生集道集道不生則無苦滅即事而真非滅後真。
由因生故而果得生是故生名從因而得故今釋無生兼從因滅因本不生況復果耶故云集道即空空故不生集道。
(△次引證)。
大經云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三亦如是。
次引證者四諦既本不生故舉解苦無苦三例可知。
○三是故下結。
是故名為無生四聖諦。
(△四指廣)。
聖諦義如前說。
四指廣者前生滅中[A6]已釋聖諦名及以次第故今略指不指次第者雖俱無生而不無次第但是文略無量無作凖此可知。
○次無量四諦者又為四初得名次苦有下釋相三大經下引證四是名下結名。
無量者迷中重故從事得名。
初從界外事以立名又無量之名從豎從橫具如後說。
(△次釋相)。
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
次文可見。
(△三引證)。
大經云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三亦如是。
第三引證者大經十二云善男子知聖諦智凡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中智者聲聞緣覺上智者諸佛菩薩善男子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竟不說之知諸入為門亦名為苦知諸界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苦知諸色壞相知受覺相知想取相知行作相知識分別相([A7]已如苦諦)知愛因緣能生五陰(餘如苦諦)知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餘如苦諦)知是道相能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道相無量無邊所離煩惱亦無量無邊(廣如苦諦)亦可分於中智為二聲聞屬藏緣覺屬通上智分二菩薩屬別諸佛屬圓今從總說且言分別名為上智以屬於別。
○四結。
是名無量四聖諦。
如文。
○次無作者又為四初得名次以迷下釋相三大經下引證四一實下結名。
無作者迷中輕故從理得名。
初文者從界外理以立名為對前三立當分義故云界外理理實全指界內生死煩惱是也。
(△次釋相中二先釋)。
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
次釋相中二先釋者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即理性真智菩提何者是耶界內見思是也生死涅槃例此可解。
○次即事下略結。
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
煩惱生死是事菩提涅槃是中無始時來任運而然非久思非暫念無有宰主故云無誰性本自然故無造作是故此四俱名無作問此即結名何故下文復更結名答此中為成無作相故便云無作下文總結唯一諦故名無作。
(△三引證四結名)。
大經云世諦即是第一義諦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出世人知即第一義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
次引證中云大經云世諦等者彼又約世諦即第一義諦廣釋釋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道滅欲令眾生於苦集中而見道滅故云即耳其實無有二法相即故總結名中四諦秖是一實一實秪是三德四德是故雖有四名四實無四一尚無一云何四耶故亦不次而論次第若釋名出體亦具當分跨節二義四教審實理四教種智覺四教教主轉秖是一音之教如前可知。
○次從然下廣破古師先依勝鬘重立無作四諦彼勝鬘師但以一滅為無作者故知非圓於中為四先重敘勝鬘師意次敘達磨破三答下明勝鬘師救四今難下今家判初文為二先指彼所立次何者下釋彼所立。
然勝鬘說無作四諦中別取一滅諦是佛所究竟是常是諦是依三是無常非諦非依。
初文者觀彼經意合從無作以立義旨彼師別指一滅歎釋是常是諦是依。
(△次釋彼所立)。
○釋中二先釋三。
何者三入有為相中故無常無常則虛妄故非諦無常則不安故非依。
○次釋一。
滅諦離有為故是常非虛妄故是諦第一安隱故是依故名第一義諦亦名不思議也。
○次引達磨鬱多羅難者又二初難次結。
達摩鬱多羅難此義然經說佛菩提道三義故常一惑盡故常二不從煩惱生故常三解滿故常如眾流歸海。
初文難者依彼經文道亦是常何故總判三為無常言如眾流入海等者以道常故諸法皆常如眾流入海同一鹹味。
○次那云下結。
那云道諦無常。
彼判道等三皆是無常道既是常故知餘二謬判。
(△三明勝鬘師救)。
答勝鬘作此說者前苦滅諦非壞法滅無始無作等過恒沙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說苦諦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二乘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不見不知今欲顯說說一是常是實是依有對治除障身顯故明三非常非實一是常是實耳。
三勝鬘師救意者若以理為言四諦皆常何但道諦前苦滅諦下釋滅是常從無始無作下釋道是常說如來法身下釋集是常言如來藏理本是法身是故名常說苦諦隱下釋苦諦是常明如來法身為陰所覆理體是常二乘於四不顛倒境不見不知者明二乘人非但不見亦乃不知如來藏理此是有量不知無量今欲顯說下明向雖說四諦是常猶未顯現若顯說者灼然如前一常三無常從有對去次約顯說苦集道三猶是無常有對治故道是無常障須除故集是無常身須顯故苦是無常是故且說滅諦為常。
○四今師難又為三先斥。
今難若爾一諦顯是無作諦三諦未顯非無作諦一是了義三非了義。
○次從當知下今師結判。
當知勝鬘所說說於次第從淺至深歷別未融乃是無量四諦中之無作非是發心畢竟二不別之無作。
乃是無量四諦之中別指滅顯位在初地名為無作。
○三從涅槃下引大經證結。
涅槃云有諦有實當知四種皆稱諦稱實稱常也。
○次判中然前所列四四諦相從淺至深是辨優劣未是灼然判其優劣所以判者今法華經約此四諦為是何教四諦所攝故今此經獨得稱妙所以須此判麤妙來若秪判四教中圓名之為妙諸經皆有如是圓義何不稱妙故須復更約部約味方顯今經教圓部圓是故判中又分為二先約四教判次約五味判若不約教則不知教妙若不約味則不知部妙下去一切判麤妙文悉皆例此。
二判麤妙者大小乘論諦不出此四或教行證不融者為麤教融行證未融亦麤俱融者則妙。
初約四教判麤妙中教行證等例下乘妙應約位判四教並以外凡為教內凡為行聖位為證前之兩教但證真諦是故俱麤別教若凖上下諸文應云證融教行不融以從初地證道同故此之玄文凡判別義未開顯邊多順教道今此亦然教談中理是故名融行證次第故名不融若作證同應如前說俱融是圓是故稱妙。
(△次約五味判)。
若約五味者乳教兩種二乘並不聞以大隔小則一麤一妙酪教一種大乘所不用以小隔大根敗聾瘂是故為麤生酥教四種一破三二不入二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三麤一妙熟酥教三種一破二一入一一不入一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二麤一妙醍醐教但一種四諦唯妙無麤是為待麤明妙(云云)。
次約五味中言一破三者圓破通等二不入者藏通不入中也二一雖入一教不融者於圓別二教雖俱入中別教不融熟酥一破二者圓破通別一入一者別入中也一不入一者通鈍根也一雖入一教不融者重判別也。
○次開麤者二標釋。
三開麤顯妙者。
○釋者若但判不開妙是麤外之妙待對宛然諸不了者咸謂待麤為妙妙反成麤如前引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故今開之無復所待即彼所待是能待故能所名絕待對體亡故中論云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是故須此一門開前三教之麤及彼四味中麤下去諸法例此可知又欲開諸經先敘諸經不開之意方顯今經開義異前今文先敘諸經意次如是下正開初文者凖例亦應通敘華嚴方等二種四種文無者略於中二先敘諸經意次重約教約理等判今且敘二味四經一論不同。
先敘諸經意大品止明三種四諦文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無生意也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無量意也色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不趣無作意也。
初大品中云一切法趣本是圓教三諦之文今且離開以證三義初即空文即是下色尚不可得文也經文不次故前釋即空後列二義以對三句。
○次引論文釋成大品。
中論偈亦有三意後兩品明小乘觀法即生滅意也。
然中論偈文本是三意諸文義用以初證藏下文既云[A8]已聞大乘十二因緣故知偈文局在三教故今依文且證三意下文自有兩品屬藏。
無量義明一中出無量是從無作開出三種四諦也。
無量等者無量則從圓出三此下三經同醍醐味經意具如諸餘所說。
法華明無量入一是會三種四諦歸無作一種四諦也。
法華可見。
○涅槃言追者退也卻更分別前諸味也泯者合會也自法華[A9]已前諸經皆泯此意則順法華部也至大經中更分別者為被末代故大經中具斯二說於中又二先列二品文意次解釋。
涅槃聖行追分別眾經故具說四種四諦也德王品追泯眾經俱寂四種四諦。
初如文。
○釋中但釋追泯於中又三先列次釋三如此下結意。
文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
○釋中二先釋次料簡。
經釋初句云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說若依文但舉生不生釋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而說佛為利根人舉一而例諸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說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
釋中但釋初句次餘三句例初句中意其理既即故說不可偏言那可偏作生生而說者此中意圓不偏說故名不可說若止觀破法徧中明圓理無說故不可說今為成教從說便故故知一句皆具四句。
(△次料簡)。
問佛何故作偏釋耶答為利根故亦是有因緣故冝須如此時眾如快馬見鞭影不俟徹骨耳。
次料簡中問佛何故作偏解耶者問意者義意既通佛於經中何故但將第二句而解初句答意者若解第二即是初句即解三四同於初句。
(△三結意)。
如此追泯何說而不寂耶。
(△次重約教約理等判)。
○次或三種下重判權實。
或三種可說為麤一可說為妙或三不可說為麤一不可說為妙或四皆可說為麤四皆不可說為妙或四可說有麤有妙或四不可說有麤有妙或四可說皆非麤非妙或四不可說皆非麤非妙。
前[A10]已明諸經若開若合今欲開顯故更重判多種權實是權咸開皆令使妙初可說不可說兩番可解次從或四皆可說為麤者有言教故或四皆不可說為妙者契無說理故或四可說有麤有妙者實語是虛語故麤如說而證故妙或四不可說有麤有妙者契如實理故妙起默然見故麤或四可說非麤非妙者當教文字體非麤妙故或四不可說非麤非妙者當教之理亦不當麤妙雖有妙及非麤非妙猶屬相待有麤有妙。
○次從如是等下皆開其麤令入今妙於中又二先開。
如是等種種皆決了入妙開權顯實。
○次借光宅義以顯成妙。
四皆不可說是位高四皆可說是體廣四亦可說亦不可說是用長四非可說非不可說是非高非廣非長非短非一非異同稱為妙也。
言四皆不可說是位高等者既開權[A11]已皆至究竟不可說理即與妙經廣高長同故用所開次第對之準例諸科並應皆對廣高長義但此元是光宅立之於此非急故餘不論句句至極故是位高皆可說者一句皆可作四句說故是體廣亦可說亦不可說者隨機說故故是用長。
(△四觀心)。
觀心可知不復記也。
觀心可知者觀心即空故見生無生觀心即假故見於無量觀心即中故見於無作一心三觀於一念心見四四諦前是廢權觀後是開權觀若論觀諦豈無觀心但上來諸說皆約教門若施若廢今辨觀心則向所明居于一念若境若智同在一心故須更明以顯妙行。
○次釋二諦先標列。
四明二諦又為四一略述諸意二明二諦三判麤妙四開麤顯妙。
○次正釋自四四中初文者又二先敘他失次辨今得初文又三先通明失次別顯失相三古今下總結。
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
二諦之名顯於餘教故一代所出其名最多能詮既多所詮難曉故弘教者為茲諍生碩大也。
○次妙勝下別明失中二初明聖者往因次然執者下近代凡執初文又三初引經次二聖下況斥三問下料簡釋妨。
妙勝定經云佛昔與文殊共諍二諦俱墮地獄至迦葉佛時共質所疑。
初文引妙勝定經如止觀第三記。
(△次况斥)。
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
次文可見。
○三釋妨中二重問答以辨諍位。
問釋迦值迦葉即是二生菩薩云何始解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
二聖在因何位生諍故須從近以二生為問復重遮言二生之前又亦不應墮於惡道。
○答中二先通指二生之前次又二生下別約教簡示。
答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
初意者自始發心至此[A12]已來皆名為前何必近惡道出即至二生。
(△次別約教簡示)。
又二生菩薩將隣補處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通教見地[A13]已免惡道亦無墮落應是三藏菩薩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此義無咎爾前墮惡道亦有其義。
次文中言爾前者齊初僧祗初皆名爾前故容有墮以此菩薩至第三祗始離五障方乃不墮何必第三阿僧祇末始惡道出。
(△次一問答)。
問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云十地猶有虎狼師子等怖耶。
次問答中先問中引金光明者難後三教無墮落者何故十地猶有虎狼等畏後之三教並有十地故以為難畏故具惑具惑故墮何故云無墮落惡道故引彼經第四為難彼金勝陀羅尼品十方諸佛同時說十番陀羅尼以護十地如護初地云若有善男子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是過去諸佛所說若誦持者永離師子虎狼等怖乃至第十地亦各有陀羅尼等彼經十地既為虎狼所害那言三教無墮落耶。
○答意者亦二先通答次別答。
答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
初文者意引大經二十云菩薩雖見是身無量過患具足充滿為欲受持涅槃經故猶好將護不令乏少觀於惡象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壞法身故菩薩於惡象等心無恐怖於惡知識生怖畏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若惡象者唯壞一身惡知識者壞無量身無量善心臭身淨身肉身法身亦爾為惡象殺不至三趣為惡友殺必至三趣大經文意既是生身菩薩此父母身不免狼害非謂有害必墮惡道章安云諸惡獸等但是惡緣不能生人惡心惡知識者甘談詐媚巧言令色牽人作惡以作惡故破人善心名之為殺即墮地獄煩惱斷者不為所牽故不墮獄。
(△次別答)。
○次然圓教下約教酬向十地之難。
然圓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A14]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餘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惱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則通於事不去(云云)。
言餘教肉身等者別教既無一生之中得入十地則不得云十地猶有虎狼等畏但約觀解十地猶為一品無明虎狼所害通教教門十地無惑故無觀解虎狼之義若九地[A15]已前亦可通用若作廢權通教十地由為界外無明狼害又復遮云於理則通等者遮於通別雖有十地觀解之義於事不通故應復初圓教申難。
○次然執者下約近世凡執又三初執佛果不同次執世諦不同三執破立不同。
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果出二諦外為中論師所覈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無別理可照不應出外若出外而無別照者藉何得出進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
初文者佛果出二諦外等如止觀第三記。
(△次執世諦不同)。
梁世成論執世諦不同或言世諦名用體皆有或但名用而無於體或但有名而無體用(云云)。
次文者梁世執世諦不同者初師云皆有者如云缾即是名項細腹麤以銅為體盛持盥洗以之為用次師云無體者名用如前體無自性若言項細腹麤是缾體者人應是缾若銅為體鈴應是缾第三師云無體用者有名無體如前所說若言盛持盥洗是缾用者盆應是缾及不假手又徧銅無缾缾體尚無誰為缾用體用雖無世諦立名名不可廢是故更無第四師計。
(△三執破不同)。
陳世中論破立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自立二諦義或破他竟約四假明二諦。
第三文者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如止觀第三記文在梁昭明集。
(△三總結)。
古今異執各引證據自保一文不信餘說。
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
初中根欲如止觀十力中釋。
略有三異謂隨情情智智等。
次意如文。
○第三釋中云隨情等者如止觀第三記初釋隨情又五初略明所以次引教示相三如順下譬執教之失四眾師下重斥五若二十三家下去取。
(△初釋隨情中初畧明所以)。
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
初如文。
(△次引教示相)。
如毗婆沙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際真尚爾況復餘耶。
次文云世第一法有無量種者亦約多人如下智妙中說一人無多人有既可分為三品亦可分為無量品際真尚爾者舉世第一況前三位自世第一[A17]已前皆屬隨情如世第一隣近於真尚有多品況復忍位乃至停心故隨情多。
(△三譬執教之失)。
如順盲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
(△四重斥)。
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孰是。
(△五去取)。
若二十三說及能破者有經文證皆判是隨情二諦意耳無文證者悉是邪謂同彼外道非二諦攝也。
○次釋隨情智中為四初立相次如五百下引事三經云下復引教證四如此下結。
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
合前文隨情及後文隨智相對得為一種二諦故有此意來也若不爾者經有此文判屬何釋。
(△次引事)。
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
五百身因如止觀第二記。
(△三復引教證)。
經云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
三引證者合世人心所見二諦為一世諦合出世人所見二諦為第一義諦共為一番二諦也。
(△四結)。
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
結文可見。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七
音釋
(苦協切箱屬)。
絺(丑知切)。
搏(徒官切掜聚也)。
盥(古玩切澡手也)。
洄澓(洄胡瑰切澓方六切洄澓水旋流也)。
𣗥(訖力切荊𣗥也)。
鬘(莫班切)。
[鬱-山+止]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三不思議生滅中五亦先立意次為利下通立兩根三正釋四諸論下行相五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