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二 祿二
云何分別如日初出前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頓說頓說本不為小小雖在座如聾如瘂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於小此如華嚴約法被緣緣得大益名頓教相約說次第名從牛出乳味相。
次照幽谷淺行偏明當分漸解此如三藏三藏本不為大大雖在座多跢婆和小所不識此乃小隔於大大隱於小約法被緣名漸教相約說次第名酪味相。
次照幽谷亦先提華嚴譬淺行下亦舉感應以合譬乃至法華文中皆有結譬同法得益結名結說次第尋初頓教意以對下四味比說可知唯三藏結部名在前餘文或闕說意等尋之可見大雖在座等者大人示迹隱在小中多跢是學行之相嘙啝是習語之聲示為三藏始行初教而三藏實行者謂之為實故云不識。
次照平地影臨萬水逐器方圓隨波動靜示一佛土令淨穢不同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恐畏歡喜猒離斷疑神力不共故見有淨穢聞有襃貶嗅有薝蔔不薝蔔華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如淨名方等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生酥味相。
影臨萬水至方等者至方等中具說四教以未融故故見不同問華嚴鹿苑大小永隔纔說方等則同座並聞者何答若以祕密橫被無時不徧若約橫論豎則隱顯在機佛本意在大故遂本居初然由一分漸機致使聖慈未暢前[A1]已專大次復專小今雖同座大小仍隔但小被大彈為成生酥以此為次耳故知於創稟者仍互不相知故有此諸喻意不同影臨萬水譬現身不同逐噐方圓譬示土不同隨波動靜譬說法不同示一佛土至不共合譬也從故見有下明機見不同對前三相初見淨如梵王見穢如身子開彼三相總引經文兼約六根明[后-口+十]小也見有淨穢對前現土眼根也亦應更云覩相優劣[A2]已舉見土身必稱土故不繁文聞有襃貶耳根也嗅有薝蔔鼻根也華有著身身根也慧有若干意根也唯闕舌根以襃貶兼之若語身者應云如須彌山巨身也始坐佛樹細身也一一根中並一襃一貶尋之可見又佛歎文殊淨名襃也聲聞菩薩被折貶也其例蓋多不能具記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入此室者不嗅餘香結習盡者華不著也聲聞有若干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即是襃貶之意世人判楞伽或同華嚴或同法華具如止觀記[A3]已有二處引楞伽文判屬方等以彼經文具四教故有彈訶故此中闕說意應云方等本折小彈偏圓無所間又闕說由應云良由小未全轉致使五百聞大成[后-口+十]。
復有義大人蒙其光用嬰兒喪其睛明夜遊者伏匿作務者興成故文云但為菩薩說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雖三人俱學二乘取證具如大品若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名熟酥味相。
復有義者華嚴經譬但云平地今離彼平地以譬方等般若法華方等如食時般若如禺中法華如正中於彼義上更加二義故云復有言大人蒙其光用等者菩薩大人蒙般若光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無此用是故譬之如七日嬰兒若視日輪令眼失光故名為喪外人暗證譬如夜遊菩薩利他譬如作務務者運役也故文云下引信解聲聞自述以合嬰兒喪其睛明一切智明於般若光無明全在義之如喪雖三人俱學下說意也仍闕說由亦應云良由小稍通泰致使被加令說。
復有義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測影不縮不盈若低頭若小音若散亂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具如今經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若說次第醍醐味相。
次譬法華中土圭等者圭者累土也故字從重土謂之為圭如宋嚴觀法師與此太史官何承天共論此土是邊是中觀乃引周公測影之法以一尺二寸土圭用測日影夏至之日猶有餘陰天竺此日則無餘陰故叡法師云如日方中無處不南此指中方無餘陰處凖此筭法地上寸影天上萬里若低頭若微善者總結散亂小善之類無不開之以成佛因以用合譬同入一實故無盈縮不令下說意亦闕說由應云良由大機[A4]已熟眾無枝葉致使一切佛知見開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者此文語略具足應云鹿苑漸後會漸歸圓故云漸圓人不見之便謂法華為漸圓華嚴為頓圓不知華嚴部中有別乃至般若中方便二教皆從法華一乘開出故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䟽云於一佛乘開出帶二帶三今法華部無彼二三故云無二亦無三又上結云華嚴兼等此經無復兼但對帶此非難見如何固迷又今文諸義凡一一科皆先約四教以判麤妙則前三為麤後一為妙次約五味以判麤妙則前四味為麤醍醐為妙全不推求上下文意直指一語便謂法華劣於華嚴幾許悞哉幾許悞哉約說次第名醍醐味相者此五味教相生之文在第十三聖行品末佛印無垢藏王菩薩竟云譬如從牛出乳乃至醍醐譬從佛出十二部經乃至涅槃問彼經自以醍醐譬於涅槃今何得以譬於法華答一家義意謂二部同味然涅槃尚劣何者法華開權如已破大陣餘機至彼如殘黨不難故以法華為大收涅槃為捃拾若不爾者涅槃不應遙指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授記莂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
○次引同中二初總結同次引文別釋。
當知華嚴之譬與涅槃義同。
初言當知華嚴之譬與涅槃義同者華嚴日出等譬與涅槃五味義同但有廣略之殊故廣開平地以為三譬譬三味也。
(△次引文證同)。
三子三田三馬等譬皆先菩薩次及二乘後則平等凡聖(云云)。
次引文證同中言三子三田三馬等者涅槃迦葉白佛如來憐愍一切眾生不調能調未脫能脫善星是佛菩薩時子斷欲界結證得四禪如來何故記說是一闡提地獄劫住不可治人何不先為演說正法後為菩薩若不能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有大慈悲有大方便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唯有三子一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二子無信順心不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信順心鈍根無智父母教告應先教誰迦葉白佛應先初次及第二後及第三而彼二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以慈念故次復教之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先譬菩薩次譬聲聞後譬闡提如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A5]已為諸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世間之義為闡提說今雖無益作後世因善男子譬如三田一者渠流便易無諸沙鹵瓦石𣗥[A6]刺種一得百二者雖無沙鹵瓦石𣗥[A7]刺渠流嶮難收實減半三者渠流嶮難多諸沙鹵種一得一又有三器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受用時先用何器又有三病人一者易治二者難治三者不可治醫師若治先治何者又有三馬一者調壯大力二者不調大力三者不調羸老王若行時先乘何馬合譬如前善男子如大師子若殺香象則盡其力乃至殺兔亦盡其力如來亦爾為諸菩薩及一闡提功用無二故今文中初說華嚴如先為菩薩次在鹿苑如為聲聞方等已後大小普被乃至涅槃名為平等故涅槃云功用無二經文雖列多種三譬譬意不別重列來耳日光無私高者先照後及平地非不照高從後為言故云平地涅槃亦爾佛智無偏大機先被後及闡提通前後說故云平等。
(△三問答料簡辨異)。
問既以五味分別那同稱漸。
三料簡中初問既以五味那同稱漸者問前五味教相味既有五何故中間三味皆名為漸。
答約漸得明五味耳。
答意者秪以漸入故有中間更加前後故得有五。
○從又若去重以五句分別漸頓且約一期五味相生則漸頓一向若當部橫辨則漸頓互通雖曰互通各有其意故須更以五句分別。
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漸若以大破小是漸頓並陳若帶小明大是漸頓相資若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故無量義云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時則合即此義也。
初二句可解然仍存略且以大小相對得作此說若以別教當教之漸相對說者應云頓中兼漸漸不妨頓且為成五句顯五味故也若言漸中有頓則下方等句同故略不列且云一向初句華嚴也次句鹿苑也次句方等也若以大破小具如弟子品以三教訶小且據調熟小乘邊說復有以圓訶偏如菩薩品復有漸中初入小行如見土復穢得法眼淨及俗眾室外為說無常以小對大故云並陳陳猶列也相資即般若也相資之義後更料簡若會等者法華也初句略出次句引證初云合者秖是會之別名次引證中引不合以證合者如䟽云開為合序無量義既重序前開不久必合譬如筭者下[A8]已必除今時合者今文更以法華意結。
○次問下料簡中間般若。
問云何相資。
可解。
○答意者義兼方等。
答小聞於大恥小而慕大是為頓資小佛命善吉轉教大益菩薩是為漸資頓。
方等則大資於小般若會中聞加二人為菩薩說名小資大亦應云頓資漸互出無在。
○次明不定文三初結前生後次雖下釋相三味味中下結。
如前分別但約顯露明漸頓五味之相若論不定義則不然。
初文者為對祕密須安顯露之言故知通論顯露俱攝漸頓今於五味義後欲別明不定亦是顯露故初標之以冠不定相異漸頓故曰不然。
○雖高山頓說等者正釋也又三初正釋次大經下引證三一時下破古。
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遊化鹿苑雖說四諦生滅而不妨不生不滅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
初文者此指華嚴不動不離而升而遊者此指頓後漸初不動於頓而施漸化此中古人多有異釋有云本釋迦不動而化身升天有云法身不動而化用升天有云不往而往往而不往故升故往近代藏法師四釋一約處一處中有一切處則天宮本來在樹王下但先未用此天宮處二者約佛樹王下佛徧一切處故樹王佛本在天宮先未用彼天宮佛耳三者約時樹王下時即天宮時四者約法界謂無自性此未必全爾前之三義何不論機而但約佛後約法界何故但云無自性耶而不云無他乃至無無因耶無謀而化感應道交非應而應非感而感何論時處身土性等耶雖轉四諦指鹿苑此指雖施漸化而不起於頓此二味既然諸味凖此雖為菩薩指方等般若彼二時中俱有小果新得舊得如常所明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此重指漸初對般若說前文約法此中約人得果不同證法不定應引大論顯密法輪義釋此中意故大論六十五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忍陳如得初果今轉法輪無量諸天得無生忍今轉似初轉問初轉少今轉多云何以大喻小而言似耶答諸佛有二種法輪一者顯二者密初轉聲聞見八萬及一人諸菩薩見無量阿僧祇人得二乘無量阿僧祇人得無生忍無量阿僧祇人發無上道心行六波羅蜜阿僧祇人得初地乃至十地一生補處坐道場是名為密故知初見八萬一人屬顯露攝祕密者如次明之又大論三十一云欲得一音徧十方恒沙世界當學般若論問若爾與佛一音何別答有限無限問若爾何故閻浮提人來佛邊聽法答佛有二種音聲一者密如向所說二者不密須來佛邊此據別說約體而論二義俱時故今文中相即而說。
大經云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應問即遮應遮即問。
次引大經證中云或時說深或時說淺等名不定者以由彼此互相知故若祕密者即如下文互不相知是故名密不定與祕並皆不出同聽異聞故名為即今亦淺深同席故著或言應問謂開其問端應遮謂置其所問亦開置同席故成不定。
○三示相破古中先示相次破古。
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不同舊義專判一部。
示相中云一時等者從廣之狹時謂五味之一亦是一部一會說謂一句一言念謂一剎那頃具如前文不定教相此顯如來不共之力問此與方等恐畏歡喜等為有何別答不定徧前四味若直語方等但彈斥而[A9]已既以身土令物殊途正當不定般若亦然思之可見次破古中云不同舊義專判一部者如第十卷判教中云南北通用漸頓不定不定者即指勝鬘及金光明故今家判義味味之中皆有不定故不同舊專指二經。
(△三結)。
味味中悉如此。
言味味者乳中則約圓別相對以辨不定酪中教門雖無二別乃與八萬對辨不定生熟二酥三四對辨其意可見。
○次此乃下祕密為四初結前生後次如來下略歎三此座下釋相四雖復下結歎。
此乃顯露不定祕密不定其義不然。
初文可見。
如來於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機若時若處三密四門無妨無礙。
次略歎中云若智若機等者智謂大聖權謀機謂不同次第不擇時處身口意密隨何四門無礙自在適時稱會皆無虛設。
○三正釋相中且寄三法以出其相何者以此三法對祕密故則化儀四教文義整足任運攝得三藏等四於中復二先約三說相對次約說默相對初三說中二先約十方相對次或為下於一方中多人相對一方既爾十方亦然二文各先正釋次各各下結。
此座說頓十方說漸說不定頓座不聞十方十方不聞頓座或十方說頓說不定此座說漸。
各各不相知聞於此是顯於彼是密。
或為一人說頓或為多人說漸說不定或為一人說漸為多人說頓。
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
或一座默十方說十方默一座說或俱默俱說。
次約說默相對中亦應具有十方及人二義不同無人相對者文略而言俱默俱說者理合如之前三法相對凖此亦應云俱頓俱漸俱不定文無者亦略既云俱默俱說互不相知名之為密何妨俱頓互不相知。
○各各下亦結也。
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
云互不相知者前文但云於此於彼者亦應互說舉一以例驗知不定與祕密但有互知與互不知以辨兩異此中顯露亦義通餘七以祕不出此七故也故前文云顯露漸頓及顯露不定故七並是顯露意也若爾何妨法華亦與諸教十方一席互為顯祕而云法華是顯非祕密耶答十方容有一席定無言容有者何妨餘方未宜開權廢近等說則彼不知此若此間法華席中初發心者及人天被開豈可盡知十方世界開與不開然已聞法華本門施化非適一世縱不現見亦可比知開不開相義當於知況同居分身寂光地涌覩[A10]已咸信一道無偏不同華嚴云是眷屬大集亦無分身之言般若但云問者加說名字咸同故知此經與餘經異顯密意別思之可知。
○四雖復下結歎中三初舉廣以歎。
雖復如此未盡如來於法自在之力。
○次但可下許證附理故可知言說依事故莫辨。
但可智知不可言辨。
故知證一照極略得大猷言不累施卒何可具。
○雖復下覽言說以從意故意不出漸等。
雖復甚多亦不出漸頓不定祕密。
(△次明等者前明八教以辨昔竟今科次明今經以明妙所以下文結云此即對於八教簡也)。
○次明今經為二初總明教顯勝次別約迹顯勝。
今法華是顯露非祕密是漸頓非漸漸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
初文云今法華是顯露等者對非祕密故云顯露於顯露七中通奪而言之並非七也別與而言之但非前六何者七中雖有圓教以兼帶故是故不同此約部說也彼七中圓與法華圓其體不別故但簡六此約教說也次言是漸頓非漸漸者具如前判今法華經是漸後之頓謂開漸顯頓故云漸頓非法華前漸中之漸何者前判生熟二酥同名為漸此二經中亦有圓頓今法華圓與彼二經圓頓不殊但不同彼方等中三般若中二此之二三名漸中漸法華異彼故云非漸漸耳人不見之便謂法華為漸頓華嚴為頓頓恐未可也是合等者是開權之圓故云是合不同諸部中圓故云非不合合者秖是會之別名此即[A11]已當約藏等四以簡權實故不復云是圓非三既知非是法華之前顯露[A12]已竟則了法華俱非七教此即對於八教簡也。
○如此下顯迹。
如此分別此經與眾經相異也。
可知。
(△二化道始終不始終相)。
○次約化道中二初正辨異。
次指教誠證。
又異者餘教當機益物不說如來施化之意此經明佛設教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顯密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並脫並熟並種番番不息大勢威猛三世益物。
(○言初文為五者初重舉餘經以對辨次明今經意三又以下明今世復以七教調伏四竝脫下結初及以中間今日等相五更引涌出助顯迹文)。
初文為五初重舉餘經以對辨次此經下正明今經意且指迹中大通為首雖寄漸及不定不以餘教為種故云巧為結緣[A13]已後退大迷初故復更於七教之中下調停種復云巧為所以中間得受七教長養調伏因調而熟名為調熟調實未熟因中說果是故云也又以下明今世復以七教調伏令至法華得度故云度脫也並脫等者約多人說於彼是種於此是熟互說可知是故云並及番番不息此即結初及以中間今日等相故更引涌出助顯迹文故云大勢威猛等也此涌出品中三世益物之文大勢威猛即未來師子奮迅即現在自在神通即過去此中略舉未來一文而總通三世故世世時時念念皆有種等三相故也。
(△次指教誡證)。
具如信解品中說與餘經異也。
次指信解者即信解中云又以他日於䆫牖中即指法身地鑒機久矣故此一語即兼三世益物之相又信解具領一代五味則知三世五味並然義須兼於述成之文以述成中先直述所解次明領所不及則十法界七方便等皆得五味之益即其意也餘教無此故不同之。
(△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
○次又眾經下本門為五初正明本地長遠次補處下舉不知之人以顯長遠三經云下引壽量證因聞方知四慇勤下引迹門歎意以證長遠難聞五當知下結初文又二初正明次眾經尚不下泛引眾經況出遠相初又二初師次弟子初師中二先引昔經。
又眾經咸云道樹師實智始滿起道樹始施權智。
以自證為實化他為權。
○次今經下明今經一體權實久久[A14]已滿。
今經明師之權實在道樹前久久[A15]已滿。
諸經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實智亦不能施權智。
二乘猶住小果故云不入豈能化他故不施權。
○次明今經。
今經明弟子入實甚久亦先解行權。
又眾經尚不論道樹之前師之與弟近近權實。
不說道樹之前一節兩節故云近近爾前一節兩節望今尚近況無中間遠中之近故云近近。
○次況出今經。
況復遠遠今經明道樹之前權實長遠。
言遠遠者秖是久久又言異者約時長短為久近約所行處為遠近成[A19]已化迹為所行處俱有二意故互說之。
(△次舉不知之人以顯長遠)。
補處數世界不知況其塵數。
次不知之人中云補處數世界不知者如壽量中五百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盡抹為塵復過爾所世界乃下一塵塵數[A20]已多況下塵不下塵界寧當可數下塵不下塵界尚不可知況界中塵寧當可數況如塵數以一塵為一劫佛成道來復過是數億阿僧祇未發迹來彌勒不知雖發迹竟補處智力不知界數況知塵耶所以開迹顯本皆入初住故云作佛本門發迹於果不疑故皆發願求此實果故云願我於未來說壽亦如是。
(△三引壽量證因聞方知)。
經云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
殷勤稱讚良有以也。
四引迹門歎者方便品初雖近歎五佛權實意實密歎師弟長遠。
○五當知下結一向異。
當知此經異諸教也。
七番共解中初標五章竟。
○次第二引教證五章者又為二初引二文通證五章次引藥王別證教相初文又二初正引二文次所以下明引二文意初文二先明序品次明神力初文自為四初證名中二初正證名次何但下略引同。
二引證者如文殊答問偈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
初文者彌勒初以伏疑潛難文殊因以潛釋伏疑難云四眾忻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文殊釋云我見等也。
何但二萬億大通智勝及五佛章中三世佛說皆名法華也。
次引同中言何但者何但如文殊引二萬燈明同爾大通及五佛其名咸同問大通名同在文可見五佛章中未聞其同答釋迦既名法華餘之四佛並云亦以故知同也況妙法秖權實一體四佛皆云為令眾生得一切種智及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下釋云開示悟入即其文也名同義同其意在此。
○次文云引證經體中總引三文。
文云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又云諸法實相義[A25]已為汝等說又云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此亦今古同以實相為體也。
引今文者亦是文殊釋伏疑中釋體疑也今是今佛之文餘二並是燈明之文故云古也。
○次文證宗中二先引次即是下釋。
文云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初文亦是文殊釋伏疑文也。
○次釋中先約迹次約本。
即是會三歸一之法雨令求佛道因者充足乃至一切皆會令充足若開近顯遠之法雨令求佛道果者充足。
迹門約弟子因本門約佛果也師非無因弟子有果且互舉耳。
○次文云下證用中亦二初引次釋初文二初引釋伏疑文正證。
文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次引方便品略開權文以助成。
又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即化終為久。
即是斷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等疑皆令生信此證經用也。
次釋中前引經文但云三乘以三乘義含故今釋出若五若七但是開合異耳五開人天七開菩薩九合菩薩復開四趣若不開人天四趣斷九法界上佛法界疑不盡問若爾經何不說答餘趣會實諸經或有二乘全無故合菩薩對於二乘從難而說釋據盡理故須論九斷此等疑生一乘信。
○次引神力品先列經。
又如來神力品云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次釋。
一切法者權實一切法皆攝也此證經名一切自在神力者內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即證用也一切祕要之藏者非器莫授為祕正體為要多所含容而無積聚名藏此證體也一切甚深之事者實相名甚深為實相修因名深因究竟實相名深果又法師品云若聞此經乃是善行菩薩之道深因也求佛道者咸於我前聞妙法華經一句乃至一念隨喜我皆與授記乃至須㬰聞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深果此證宗也。
一切之言即權實相攝相攝故妙內用自在故除疑等方徧即自在神力具含三千通攝三德故名為藏爾前非器不授斯要甚深之事者因果名事實相名深是實相家之因果名甚深事若非此因果則非今經宗也次重引法師品者助成二文耳非無餘文所以但引宗文助釋者聖人垂教意在修行故名體用教以宗為主修行莫過因果故也。
○次明引文意中所以引二文等者序及流通於中又二先正明引用所以次明不引所以。
所以引二文者古佛事定舉要略以釋疑今佛說竟舉要略以付囑。
初二文之中引其要意燈明佛事謝在過去其事已定故文殊引來釋彌勒之疑今釋迦佛說本迹竟總撮樞要付諸菩薩。
○次中間下明不引意又二初正明不引之意次若引者下釋疑。
中間正當機廣說故不引證耳。
初文者當機廣說一部之文居于序及流通之中故云中間凡有所說豈過能詮名及所詮體并依體起用耶故不俟引之。
○次釋疑者恐人疑云廣說雖爾豈無略要故引顯實四一而為釋之先引。
若引者開示悟入即其文也。
○次釋。
為大事因緣故證名佛之知見證體開示悟入證宗為令眾生證用此異餘經證教也。
釋中云言大事者諸佛出世本在開權故名妙法佛所知見即是體也開示等四䟽文四釋今且用約位一釋開即十住真因也入即十地真果也又開等四位真因也直至道場真果也若為令眾生至七方便非今經用開佛知見方屬今經又為大事因緣故證名者上文無數方便種種因緣是權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知是實次所以者何去釋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故知出世本意意在佛乘佛乘方得名為大事當知佛乘秖是妙法故可證名次又釋云云何名為至佛之知見當知大事是能詮名佛所知見即是實相證理明矣取能知見開示悟入始從初住終至後心證宗甚便。
○次引藥王中為二初正引證次引諸下以四例教初文二先引次釋初又二先總舉數去取次列。
又藥王品舉十譬歎教今引其六。
初文者藥王品佛為宿王華說十喻今但引六者餘四望六猶成分喻是故合四在此六中何者以輪王釋王不及梵王故合入梵王喻中五佛子及菩薩不及於佛故合在法王喻中。
大如海高如山圓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極如佛。
次列中經中一一皆云此法華經故知歎教今此列文略出名耳。
○次釋中一一文皆先舉譬次釋譬經中譬文廣合文略但云法華亦爾最大最上最明等耳今出譬則略合文稍廣凖經望之可以意得。
海是坎德萬流歸故同一鹹故法華亦爾佛所證得萬善同歸同乘佛乘江河川流無此大德餘經亦爾故法華最大也。
海言德者德者得也得眾水故萬善合萬流佛乘合一鹹不合江河川流流通三處應云三教各有所歸而不及法華也。
山王最高四寶所成故純諸天居故法華亦爾在四味教之頂離四誹謗開示悟入純一根一緣同一道味純是菩薩無聲聞弟子故。
次山譬者經中具列土山黑山小大鐵圍及十寶山以比須彌今文略無但云四寶者從所比說餘山並無四寶故也天居四寶頂如醍醐在四味上反以四寶譬四誹謗天居其上如教離謗也四謗如前金剛藏意又更卻以四寶譬位一根緣等以譬諸天諸天不離四寶山故若盡消經者應以土等四山如四味須彌在十山之內而最高如佛界在十界之內而最勝。
月能虧盈故月漸圓故法華亦爾同體權實故會漸入頓故。
次月譬者實如盈權如虧同體權實如月輪無缺會漸入頓如月明相漸圓故知前標教相中云是漸頓者與月譬意同經中以星比月天子雖舉天子經合既云此法華經最為照明故今但取圓亦兼以明為譬。
燈炬星月與闇共住譬諸經存二乘道果與小竝立日能破闇故法華破化城除草庵故又日暎奪星月令不現故法華拂迹除方便故。
次日譬中復加燈炬星今合日譬中但云破化城故但取日明能映諸明故耳若更合者亦可以燈等四譬二乘及通別菩薩並與無明共住故也故次重引中略舉星月而除方便故知方便所收復廣。
輪王於四域自在釋王於三十三天自在大梵於三界自在諸經或於俗諦自在或於真諦自在或於中道自在但是歷別自在非大自在今經三諦圓融最得自在譬大梵王。
次梵王譬中經云如梵王為一切眾生之父今亦能生一切諸教故也今文但云自在者以對簡二王非自在故耳輪王地居如俗釋王居天如真梵於三界如中若真俗自在中未必自在若中自在真俗必自在故以今經譬於梵王文中便簡歷別中道亦非自在且約教道故知梵王兼譬二中今譬圓融故云最也。
餘經拔眾生出生死如五佛子於凡夫第一或拔眾生出涅槃如菩薩居無學上今經拔出眾生過方便教菩薩上即成法王最為第一。
次法王譬中五佛子經文自列四果支佛此等所說不及佛故。
○次例又二先例四。
引諸譬喻明教相最大例知用宗體名亦大如海境智乃至利益亦大如海教相如山在四味教上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相虧盈圓滿如月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破化城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相自在餘亦如是教相王中王餘亦如是。
可見。
○次非但下結。
非但引文證教餘義亦成。
○三生起中為五初釋名次明生起意三肇師下正明生起四神力下明生起所依不同五今之下正明能依所從。
三生起者能生為生所生為起。
初如文。
前後有次第麤細不相違。
次言麤細者明五章次第也凡生起者或從麤至細或從細至麤但使不亂皆名生起今之五章是從麤至細能詮之名於中最麤是故居首所詮之體次細於名是故居次體但是理取理之行莫過因果是故居次因果之宗雖細於理自行因果猶是總略用是益他兼於權實逗會眾生久遠根性故細於宗教相既是分別前四故細於四所以居後是則展轉遞為生起。
肇云名無召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無名無物名物安在蓋第一義中無相意耳世諦為言無名無以顯法故初釋名名名於法法即是體尋名識體體非宗不會會體自行[A26]已圓從體起用導利含識利益既多須分別教相也。
三正明生起者既言展轉名既居初復從何生則名從理出初引肇公意者法本無名名假無實故云名無召物之功物體性空無應假名之實名實俱無但真諦意耳今論世諦故須辨名理雖無名假名顯實是故須立妙法之名以顯本迹妙法之實問名既依理理復依誰答理性無體全依無明無明無體全依法性理徧一切而無所依是則名之與體互為因依名即是體文字解脫色為法界等(云云)。
○四所依中三謂神力等。
神力品中約教次第一切法本皆佛法大經云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眾生顛倒謂非佛法今明言示之故言一切法也欲說此法先以神力駭動故言一切自在神力既見變通醒悟渴仰得為說教教詮實相故言祕密之藏也稟教修行即有因果故言甚深之事也欲分別四義與餘經同異次明教相耳序品約行次第初從經卷若善知識有所聞見即聞名也聞故推理體顯顯體須行行即因果宗也行自排惑亦利眾生是用也分別同異教相也開示悟入亦約行次第法本無開閉今呼為方便門開此聞名也示真實相體也自迷得悟悟因也由因故悟果宗也悟故深入亦令他入用也分別同異教也。
言約教及行者但以用居第二第四為異耳餘次第同然約教中以妙法為在纏之法故云欲說此法若約行中以妙法為能詮之名故云聞名故推理雖談經玄義而前四章屬行故且從行說若教若行俱須判教方顯妙旨故教行二途並判教居後教行並以體前而宗後者若說若行並須先知體而方辨因果故也開示亦約行凖序可知若不開權妙名不立餘如文所以神力品已去判前引證各有所以神力約教故先名次用次體次宗序品約行故如文中所立次第又更重引開示悟入助成序品下去凡言云云者如止觀第一記。
(△五正明能依所從)。
今之五義依序品扶行次第也。
○次開合中為四先標次明開合意。
四開合者五章共釋一經種種分別令易解故。
○三凡三下列。
凡三種開合謂五種十種譬喻。
○四初釋下釋釋中文自為三。
初釋名通論事理顯體專論理宗用但論事教相分別事理釋名通說教行顯體非教非行宗用但行教相但教釋名通說因果顯體非因非果宗自因果用教他因果教相分別上法耳釋名通論自行化他體非自非他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教相分別自他釋名通論說默體非說非默宗默用說教相分別(云云)。
初五種者始從事理終至說默秖是自行化他之事理耳然五章玄義亦不出自他事理今更以此事理等五雙橫判五章以一一雙皆攝五章故也雖自他事理稍同而一一章則不攝五雙故知法相文義各別雖並攝五章而五雙生起次第宛別由有事理故有教行由教行為因故感於果由因果滿故能化他由他機異故宜說宜默而釋名恒通教相分別體徧無偏秖由宗用對五雙殊因茲成異。
十種者釋名緫論三軌體宗用開對三軌教相分別三軌釋名緫論三道體宗用開對三道教相分別三道乃至第十釋名緫論三德體宗用開對三德教相分別三德(云云)。
十種者謂道識性般若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寶德如下三法妙中釋。
譬喻者譬如緫名人身開身則有識命煗分別諸身貴賤賢愚種種差降人身譬名識以譬體命以譬宗煗以譬用分別譬教相(云云)。
又若以蓮華喻三軌者蓮譬真性華譬觀照鬚譬資成乃至九三例應可見若爾前五雙中釋名總於五雙當知亦可以蓮華鬚三對彼體等一一釋之可見。
○次料簡中合十二重問答初三重料簡名次一重料簡體次一重料簡宗次五重宗用對簡次二重都簡五章。
五料簡者若為蓮故華華果必俱將不墮因中有果耶答因中有果舊醫邪法[A27]已為初教所破尚非麤權實義況是妙因妙果新醫真乳法耶。
初問意者為實施權權不離實乃至開權顯實實不離權廢權顯實權若廢[A28]已權實不二豈不墮因中有果耶答意者因果名同時異教異外人因果既為初教所破尚非三藏麤因麤果況復通別況妙因果耶新舊醫如餘文說。
問華以喻權權是小乘之法則不應破於草庵草庵既破何得以華喻權答小乘是化他之權是故須破今明自行之權故以華喻耳。
次問者此問依前答生前答妙因妙果因果俱時華果體即小乘屬權權亦即實菴城亦小何不即耶若破菴城則無華唯蓮破權方實即義安在答小乘是化他乃至喻耳者且約初說小隔於大是故云破以大破之故云須破自行即是體內之權故以華喻然化他之權據佛本意並屬自行又初約施權故屬化他今論開權故屬自行施開被緣其理不二。
問文內從火宅至醫子凡七譬悉不明蓮華何以取此為題答七譬是別蓮華是緫舉緫攝別故冠篇首也。
七譬者一火宅二窮子三藥草四化城五繫珠六頂珠七醫子須以七譬各對蓮華權實之義方得顯於總別意耳何者蓮華秖是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七譬皆然故得名別如譬喻中初設三車是施權後賜大車是顯實窮子中雇作[A29]已前是施權體業[A30]已後是顯實藥草中三草二木是施權一地一雨是顯實化城中為疲設化是施權引至寶所是顯實繫珠中得少為足是稟權後示衣珠是顯實頂珠中隨功賞賜是施權解髻與珠是顯實醫子中父去留藥是施權其父還來是顯實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各有形聲權實二益生滅迹也非生非滅本也故前六約迹後一約本故知蓮華總譬本迹權實本迹同異之相具如後簡故知但語蓮華則兼別矣。
(△次一重料簡體)。
問一切法皆佛法何意簡權取實為體答若開權顯實諸法皆體若廢權顯實如前所用。
次問體者此問凖文及理為問一切諸法皆是法界無非實相則諸法皆體何意簡權答意者若為實施權未識經體開權顯實實如所問廢權顯實如前所用者謂約廢說則簡權取實以為經體何者廢[A31]已無權簡於為實施權之權如前標體中簡於自行化他及化他體故云如前所用。
(△次一重料簡宗)。
問何故雙用因果為宗答由因致果果為因所辦若從能辦以因為宗若從所辦以果為宗二義本是相成不得單取又迹本二文俱說因果故。
次問宗者宗猶尊也主也如國無二王何以用二法為宗耶答意者因果雖二而不二也以單因單果不獨成故有果可取因為果因果若有因果為因果故知能辦藉所為期所辦藉能而顯如臣辦王事王能理臣君臣相藉共經一國異類為譬其理亦成況下文日月綱天等譬文意可知又引本迹文證具如下引。
(△次五重宗用對簡)。
問論宗簡化他因果明用俱取自他權實答宗論自行故須簡他用是益他是故雙取。
問論宗去以用難宗論字平聲論宗既取自行論用何故俱取自他答如文此下諸問對簡者正為簡用兼為顯宗。
又問用是化他亦不須自行權實答欲以自利利他故。
問用是化他等者牒答重徵宗是自行既不取化他用是益他應簡自行答中意者若自破惑但用實道名為自用自必簡他若破他惑他宜用大亦名為用是故化他不可純小是故亦用自行權實若用於實即以此實自利利他。
竝宗亦應然欲自行化他因果是故應取他也答化他因果不能致佛菩提是故不取。
次並意者宗是因果亦可示他名化他宗亦應俱取化他因果自利利他何故簡他唯取於自答意者化他因果非一乘宗是故不取並意者因果屬宗何不亦以化他因果共為經宗而利於他答意者宗屬自行唯求佛果尚不取自行化他況以化他因果而自行耶以化他邊即屬用故。
竝用他權實亦不能令他至極亦不應取答他冝須此利是故取也。
次並者用中亦不應俱取答意者化他漸誘事不獲[A32]已是故取之。
問宗用俱明智斷云何分別答自行以智德為宗斷德為用若化他自行智斷俱為宗化他智斷俱為用。
問宗用俱明智斷等者正由向文或以宗難用或以用難宗恐法雜亂故須此問宗是自行用是化他各有智斷為同異耶此文正問宗用智斷然下答中於自於他各有智斷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故也故以宗用釋於自他智斷不同得名各別前文既以自行為宗化他為用今此自他各有智斷乃成自他各有宗用宗雖有用用屬於斷此乃名為宗家之用自他智斷俱為宗者自行以智德為宗化他以斷德為宗化他智斷俱為用者以自望他智斷俱為智以他望自智斷俱為斷文從以他望自而說是故單云化他智斷俱為用也。
○次總料簡五章者前是料簡四章[A33]已竟初問答。
問何故五章不四不六答設作四六亦復生疑墮無窮問非也。
可見。
○從問經經去復似料簡教相教相秪是分別四章四章若異教相亦異故云經經各異以教對四即是料簡五章故也。
問經經各有異意那得五義共釋眾經耶答若經經別釋但得別不得同今共論五義得同不失別。
若經經各立則名義俱別故云得別失同今名同義別故云得同不失別。
○觀心者初示用觀處。
六明觀心者從標章至料簡悉明觀心。
七番共解[A34]已釋五章會異居後今所未論故總將第六觀心一章以消前五令一一文俱入觀門然須細釋令成妙觀問若爾何不以此觀心之文居於第七以消前六答會異文廣故不越之所以會異文中自立起觀一門則全悉檀體是於觀不假附事而為理觀。
○依前文起自為五段初約標章者復為五章。
心如幻燄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故名心為妙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觀即辦因果是名蓮華由一心成觀亦轉教餘心名之為經釋名竟。
初約標名中言幻燄者幻燄之名通於偏圓如二十五三昧中有如幻三昧仍義通圓別今從圓說一心三幻破一心三惑理惑體一境智如如適言下觀法心性觀之但有名字言有則一念都無況有十界質像也言無則復起三千慮想況一界念慮耶不可以此有無思故則一念心中道泠然故知心是妙也妙即三千三千即法法故三軌故云可軌此之心法非因非果此舉因果所依之體能如理觀此語能取因果之觀故得名為體家之宗用者但是宗體功能因華果蓮可以意得是故名中本含三義由一心等者研一剎那既成觀[A35]已即以此觀復觀後心後心成觀所復成能後後相續名教餘心經是被下之教故觀下惑名經。
心本無名亦無無名心名不生亦復不滅心即實相。
次別約體中心本等者秪是實相雙非有無雙非生滅轉釋有無。
○初觀下宗也。
初觀為因觀成為果。
○以觀下用也。
以觀心故惡覺不起。
惡覺之名不局於淺不起之相意實在深故得觀心為今經用。
○心數下教相。
心數塵勞若同若異皆被化而轉是為觀心標五章竟。
教相分別故云同異分別此教無不會實故云而轉。
○次引證五章。
觀心引證者釋論云一陰名色四陰名名心但是名也大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定者第一義定證心是體大經云夫有心者皆當得三菩提心是宗也遺教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是用也釋論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覺觀心是語本以心分別於心證心是教相也。
不得率爾從近而解。
(△三生起)。
觀心生起者以心觀心由能觀心有所觀境以觀契境故從心得解脫故若一心得解脫能令一切數皆得解脫故分別心王心數同起偏起等即是教相故。
次約生起中以心觀心名也境體也觀契因也得脫果也此因果宗也令餘亦脫用也分別王數是教相者心既是妙王數亦妙妙而分別故屬教相。
觀心開合者心是諸法之本心即緫也別說有三種心煩惱心是三支苦果心是七支業心是二支苦心即法身是心體煩惱心即般若是心宗業心即解脫是心用即開心為三也分別十二因緣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別心滅即有四聖高下是為教相兼於開合也。
次約開合中約十二緣一念為總別即三道者即十界三道以下文分別約十界故分別文中言教相兼於開合者秖此教相一文兼前開合約分別邊名為教相秖一生滅名之為合離為十界名之為開。
○次料簡中不復料簡五章但簡用觀之意又為二初約根性不同次又論下理須具足。
觀心料簡者問事解[A36]已足何煩觀心答大論云佛為信行人以樹為喻為法行人以身為喻今亦如是為文字人約事解釋為坐禪人作觀心解。
初文中云為信行人等者如樹一根開眾枝葉於一實相開無量名若為法行以身喻身能喻所喻皆生觀解。
○次文又四先引三論次引兩經三何者下責失四若欲下示得。
又論作四句評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今使聞慧兼修義觀雙舉百論有盲跛之譬牟子有說行之義。
初文大論四句評聞慧者具如止觀第一記此四句中具舉得失第三句得餘三並失次引百論單引兩失云百論有盲跛等者百論外人計云若神無觸身不能到如盲跛二人相假能到內破曰盲跛二觸二思惟故是故能到身神無二故不能到今借喻邊相假能到不取所計神我及身今言盲而不跛如有行無解跛而不盲如有解無行若解行具足猶如二全次引牟子雙失顯得云牟子有說行之義者如止觀第一記以此二喻例釋大論四句可知。
(△次引兩經)。
華嚴云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偏聞之失也下文云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偏觀之失也。
次引華嚴及今經可知。
(△三責失)。
何者視聽馳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但貴耳入口出都不治心自是陵人增見長非把刃自傷解牽惡道由其不習觀也若觀心人謂即心而是[A37]已則均佛都不尋經論墮增上慢此則抱炬自燒行牽惡道由不習聞也。
次何者下責失中以言教之風吹無室之燈室如定也照於理境諸法不了且略舉一慢應具足諸惑執妙教之刃傷智照之手若但暗證觀心之人起增上慢前是我慢與此中別抱暗證之炬燒勝定之手。
(△四示得)。
○若欲下示得為二先示次結初文先略示。
若欲免貧窮當勤三觀欲免上慢當聞六即。
○次釋六即。
世間相常住理即也於諸過去佛若有聞一句名字即也深信隨喜觀行即也六根清淨相似即也安住實智中分證即也唯佛與佛究盡實相究竟即也。
○脩心下結又二初結。
修心內觀則有法財正信外聞無復上慢。
○次益。
眼慧明聞具足利益何得不觀解耶。
眼明慧聞隔字為對所益蓋廣何得不以觀解五章之文令眼智具耶。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二
音釋
(許救切以鼻㩜氣也)。
薝蔔(薝之廉切蔔蒲墨切薝蔔梔子花也)。
鹹(胡嵒切)。
駭(下▆切驚也)。
煗(乃管切溫也)。
竝(皮命切皆也)。
盲(眉庚切目無童子也)。
跛(補火切足偏癈也)。
殖(丞職切培㙲也)。
瘂(於假切病不能言也)。
跢(丁佐切)。
襃貶(襃博毛切揚美也貶悲撿切抑也)。
捃(居運切拾取也)。
鹵(郎古切沙鹵謂确薄之地也)。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5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1卷-第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初文云何下至出乳味相者此文以華嚴說大未遊鹿苑名之為頓此是頓部非是頓教以彼部中兼一別故人不見者便謂華嚴頓於法華者悞矣下去凖說初文牒譬厚殖下以感應合譬一往總以別圓為厚頓說下明說頓意良由下說頓之由由相隔故言大隔小者小人未轉為大所隔此如華嚴下結華嚴譬以同涅槃故云如也下去例爾約法去明機感相應得益以結部名約說下結說次第同涅槃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