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三十一 車一
大經云一實諦者則無有二無有二故名一實諦又一實諦名無虛偽又一實諦無有顛倒又一實諦非魔所說又一實諦名常樂我淨常樂我淨無空假中之異。
初文者無二乘之二亦是無二邊之二無三惑二死之虛無無常等四倒故也並須約圓行說故如是等法魔不能說。
○次約能對中約德體謂四德三諦德若無諦德無所依諦若無德諦不能顯故以修成之德顯於理性之諦即是今經正體故更複踈明體無非無前所對諸過故也文為六先明無二。
異則為二二故非一實諦一實諦即空即假即中無異無二故名一實諦。
○次無虛偽。
若有三異則為虛偽虛偽之法不名一實諦無三異故即一實諦。
○三無顛倒。
若異即是顛倒未破非一實諦無三異故無顛倒無顛倒故名一實諦。
○四一乘者即是無異轉釋無倒。
異者不名一乘三法不異具足圓滿名為一乘是乘高廣眾寶莊校故名一實諦。
○五魔雖下明即義者非魔所說。
魔雖不證別異空假而能說別異空假若空假中不異者魔不能說魔不能說名一實諦。
○六若空下重釋具德之相。
若空假中異者名顛倒不異者名不顛倒不顛倒故無煩惱無煩惱故名為淨無煩惱則無業無業故名為我無業故無報無報故名樂無報則無生死無生死則名常常樂我淨名一實諦。
此具德相即無前所對故四德具足四德具足非二乘所知況魔能說。
○次結示正體。
一實諦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經之正體也。
可知。
○次約待對以由前明有能破所破能對所對故故知所破所對不出藏通及別方便故今更明之以不思議三諦非三而三以三為破非空而空故破凡夫餘三被破準此可知於中又二先明對破。
如是實相即空假中即空故破一切凡夫愛論破一切外道見論即假故破三藏四門小實破三人共見小實即中故破次第偏實。
○次無復下顯一實相又二先顯一實。
無復諸顛倒小偏等因果四諦之法亦無小偏等三寶之名唯有實相因果四諦三寶宛然具足。
○次亦具下更明一實攝法又二先明攝法。
亦具諸方便因果四諦三寶。
○次何以故下釋攝法意。
何以故實相是法界海故唯此三諦即是真實相也。
(△三約開顯說)。
○三明開中二先開次即絕下結初開中二先正開說諸教從淺至深從聖至凡次第開之。
又開次第之實即是圓實證道是同故又開三人共得實深求即到底故又開三藏之實決了聲聞法又開諸見論實於見不動而修道品故又開諸愛論實魔界即佛界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
○次一切諸法下結束開意。
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
以諸法中有妙理故方可論開若也本無何所開顯點示眾生及三乘人本有覺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耳。
(△次結)。
即絕待明實是經體也。
○五約譬中二初敘傍正意次正明用譬。
五譬簡者今借三喻正顯偽真兼明開合破會等意。
初言兼明等者三獸二珠約開合為喻黃石中金約破會為譬雖此二意正為顯體。
○次正明用譬中二先正釋三譬次引此下明用三譬意初釋中文自為三初借三獸中三初正釋次如是下示體三此約下結示初文又二初三獸之譬本譬於通通真諦中有空有中取象不空為今經體。
一譬三獸渡河同入於水三獸有強弱河水有底岸兔馬力弱雖濟彼岸浮淺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強俱得底岸三獸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馬菩薩智深喻如大象水輭喻空同見於空不見不空底喻實相菩薩獨到智者見空及與不空。
○次從到又二種去亦約教道重簡但中仍為小象圓教不空方名大象。
到又二種小象但到底泥大象深到實土別智雖見不空歷別非實圓見不空窮顯真實。
○次如是下示於圓中異於通別正顯今經不思議體。
如是喻者非但簡破兔馬二乘非實亦簡小象不空非實乃取大象不空為此經體也。
(△三結示)。
○三從此約下結譬本意。
此約空中共為真諦作如此簡也。
本借三獸以譬通教故重結云約共真諦真諦既含一真二中是故須簡偏真但中非今經體此約圓別入通以簡經體故知他人解釋尚不識小象不空況能辨於大象不空況能知於二中合在真諦中耶但知大象一槩大乘。
○次更借二珠譬者又二先正約二珠次復獨約一如意珠譬初文又二初正釋次結示經體。
二譬玻瓈如意兩珠相似形類欲同而玻瓈但空不能兩寶如意珠亦空亦兩寶玻瓈無寶以喻偏空如意能兩以喻中道此就有無合為俗簡偽顯真今經體同如意也。
初云不能兩寶名為但空能兩寶者名一切法空空含二義是故須簡空名不殊故云相似但空唯空故云但空此是通教偏真但空對別教俗諦中空不具諸法故云但空不能兩寶亦空亦兩即是即中即假故也但空非空教道權說故以能兩正譬實中此是圓教入別之說別教有無共為俗諦圓入即以兩中為真是故真中簡卻但中非今經體是故重喻如意摩尼以辨得失是則前三獸喻約別圓入通故須於其能入之中簡卻次第中也約能所合說故云空中合為真諦簡也今亦如是約所入邊即別教中道但簡所入能入盡妙正是經體今亦能所合論所入仍語俗者為辨異前故云有無合為俗簡。
○次更約如意為譬亦二先釋次結。
又但約一如意珠為譬者得珠不知力用唯珠而已智者得之多有所獲二乘得空證空休息菩薩得空方便利益普度一切此就含中真諦簡其得失也。
釋中亦是如意名同如二空名同故云含中真諦簡也與前二象大意不殊今重顯耳向借二喻並約教道故分二象及以二珠此中約理理本無二由機緣取致有真中故知真中本同一實故喻如意珠體不殊以重約前別圓入通真諦之中含二中者人有得失非理爾也雖復重約如意為譬同成第二珠譬義耳。
今經如智者得如意珠以為經體。
○第三譬者教理共論是故通約一切凡聖及以教法於中為二初約機異次判同異初機異又三初譬次合三結示經體。
三譬如黃石中金愚夫無識視之謂石擲在糞穢都不顧錄估客得之融出其金保重而[A1]已金匠得之造作種種釵釧環璫仙客得之練為金丹飛天入地捫摸日月變通自在。
野人喻一切凡夫雖具實相不知修習估客喻二乘但斷煩惱礦保即空金更無所為金匠喻別教菩薩善巧方便知空非空出假化物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仙客喻圓教菩薩即事而真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得一身無量身普應一切。
此四人中第二含於兩教二乘及通菩薩三藏菩薩亦同凡夫故也。
(△三結示經體)。
今經但取金丹實相以為經體也。
(△次判同異)。
○次文中二先判。
就同而為喻從初至後同是於金凡夫圓教俱是實相也就異為喻者初石異金次金異器器異丹丹色淨徹類若清油柔輭妙好豈同環釧狀乖色別故不一種。
○次結意。
此就與奪破會簡其得失。
言與奪破會者金體不殊故云與也凡夫其實未得果理與而言之云理不二是故云與理雖不二凡實未有果上之用是故云奪估客金匠準此說之所言破者若廢權立實丹尚異器何況金石若會權歸實體既不殊豈簡金石凡夫亦然準說可見。
○次明用譬意中又三初正明三意次今明下結成三法三如此下結成一乘三軌初文中三。
引此三喻者前喻根性根性有淺深淺得其空深得其假又得其中。
初意云約根性等者二乘淺菩薩深其利根者又得其中。
次喻三情初情但出苦不志求佛道見真即息次情歷別不能圓修後者廣大遍法界求。
次言三情者亦約三人三情各別故初人從假入空但求出苦次別人地前歷別後人方能於別但中見一切法中故云後者廣大。
第三喻三方便二乘方便少守金而住別教方便弱止能嚴飾營生圓教方便深故能吞雲納漢。
後喻三方便者凡夫全無置而不說。
今明此經實相之體如大象得底堅不可壞以譬體妙圓珠普雨譬其用妙巧智成仙譬其宗妙。
次結成三法中問前三譬中皆云今經體也又復三義本為顯體何得此中乃云三譬以對三法答義有傍正正顯體[A2]已復順此三若爾即是用所依體體能成用亦宗所顯體體能成宗故以三譬復對三法。
(△三結成一乘三軌)。
如此三譬即是三德不縱不橫名為大乘於大乘中別指真性以為經體。
第三意中云如此三譬即是三德者象譬法身以得底故珠譬解脫以能雨故仙譬般若住妙空故此約別說故作此對若一一譬各為三者得堅譬法身以水譬般若至岸譬解脫珠體譬法身珠空譬般若雨寶譬解脫修治譬般若金體譬法身成仙譬解脫皆取法身以為經體恐體濫故故約三德簡出二德剋取法身若據顯體亦秖應是法身德耳今言三德意亦如前思之可見。
(△六就悟簡)。
○約悟簡者所以須此悟簡者如釋十妙自有從因至果自行化他故不須論悟尚一一文下皆須觀心及至釋經亦立觀心一門經是教法故也今明體中須約悟者體通凡鄙其名猶通是故須簡下文明用用是果上之法宗是因果不悟無果故並不須約悟簡也是故約悟唯在此中於中為二初[后-口+十]非次顯是初又二初緫[后-口+十]。
六就悟簡者夫法相真正誠如上說行未會理豈得名諦。
○次徒勞下別明非相又二初別明非相。
徒勞四說逐語生迷聞粖謂輭聞雪謂冷聞貝謂硬聞鵠謂動終不能見乳之真色。
即四執不同即是橫計常樂我淨準止觀中意亦是橫計四門差別具如彼記。
○次情闇下重斥先譬次合。
情闇夜遊何能到諦呌喚求食無有飽理執[A3]己為實餘是妄語此有彼無是非互起更益流動云何名諦。
可知。
○次顯是中二初明凡位未悟次明聖位方悟初文二法譬。
若欲見諦慚愧有羞苦到懺悔機感諸佛禪慧開發觀心明淨信解虛融。
初文是從觀行位初入六根淨故云明淨等苦到是五品之前修於五悔開發之言且通說耳以行五悔能感諸佛加被令發五品乃至初住故也觀心明淨入五品信解虛融是六根。
爾時猶名闇中見杌髣髴不明人木蟲塵尚不了了。
喻中云人木等者上句文略應更云水中觀塵下雙結云人木等不了。
○次若能下明聖位從相似位入初住位於中為四初通明智斷次清淨下明境智三論云下引證四略而下示經體初又二先法次譬。
若能安忍法愛不生無明豁破。
初住之始分得經體。
如明鏡不動淨水無波魚石色像任運自明。
鏡水明淨譬無明滅魚像自現譬法身顯。
○次文又三先智次境三功能。
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即境智相應也所顯之體由能契智智由人也故云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金錍抉眼一指二指三指分明。
次所見境中云一指二指等如止觀第五記三指分明真經體也。
○三功能中二先立。
爾時見色言有亦是言無亦是。
○次釋。
云何有是的的之色與眼相應諦諦之理與智相稱名之為有云何為無無復堅冷輭動之相名之為無。
如文。
○三引證中二初引論明所通之實實即體也。
論云一切實一切非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之實相。
○次如舍利下明能見之人又三初引此經正明見體。
如舍利弗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是名真實見體。
○次引涅槃明得體行息又二初引。
故涅槃云八千聲聞於法華中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
○次釋。
釋中約理教等三且約一分未為全息。
○三緫指廣乃至五妙五即明無所作。
如是等種種無所作義(云云)。
○四示經體中二初正示體。
略而言之隨智妙悟得見經體也。
○次歷諸法。
當以隨智妙悟意歷諸諦境中節節有隨情智情智種種分別簡餘情想唯取隨智明見經體也。
○三明一法異名中文開四意。
三一法異名者更為四一出異名二解釋三譬顯四約四隨。
○初出異名中為三初來意次列三無量下破計。
一出異名者實相之體秖是一法佛說種種名。
初如文。
亦名妙有真善妙色實際畢竟空如如涅槃虛空佛性如來藏中實理心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微妙寂滅等。
次列名中始從妙有終至寂滅合十二名所言等者此十二名覧諸經論今略列之以例可知初三是有門次畢竟下三是空門次虛空下三是空有門次非有非無下三是非空非有門為欲分對名義體故每一門中且引三名以之為式今文意者此之四門圓別教共若不簡之名體不分圓人初心即觀四門四門相攝體同名異正顯經體別則遠期果地仰信居初先用方便一十二門向後方觀此之四意既存教道諍訟易生縱當門體與名義同然與他門互相吞噉故此學者非法毀人良由不知體同名異故云不識天主千名而謂憍尸不是帝釋故弘教者失旨於茲將恐弘法利他之功不補非法毀人之失。
○三破計中二初緫破。
無量異名悉是實相之別號實相亦是諸名之異號耳惑者迷滯執名異解經云無智疑悔則為永失。
○次小乘下示偏計之失又二初[后-口+十]大小兩乘各於其教法門互非。
小乘論師專於名相而起諍競非法毀人世代倣斆為法怨讐大乘學者亦復如是學妙有者自稱至極聞畢竟空而生誹謗不受其法不耐其人學畢竟空者自類朋聚引正向[A6]己推邪與他。
○次皆不下以失佛法大意[后-口+十]之。
皆不識天主千名聞釋提桓因而喜聞舍脂夫而恚恭敬帝釋慢辱拘翼將恐其福不補其失實相亦爾同是一法豈可謗一信一耶。
如天帝釋有千種名此中即是千中之四雖黨其門所[后-口+十]失大實相下合譬可知。
○次解釋中三初去小乘八門不與大濫故置不論。
二解釋者小乘名體由來易簡置而不論今所分別但約別圓八門。
○次列四句。
更為四句一名義體同二名義體異三名義同而體異四名義異而體同。
○三初句者下正解釋釋中二先釋次前三句下判前所列前三屬別後一屬圓初文初句先釋次結。
初句者妙有為名真善妙色為義實際為體次以畢竟空為名如如為義涅槃為體次以虛空佛性為名如來藏為義中實理心為體次以非有非無中道為名第一義諦為義微妙寂滅為體如是等名字所以理趣雖殊而同用一門意無有別故言名義體同也。
第二句名義體異者如妙有是名畢竟空是義如來藏為體又空是名如來藏為義中道是體又如來藏為名中道為義妙有為體又中道是名妙有為義空為體如是等四門更互不同三種皆別故言名義體異也。
第三句名義同而體異者如妙有為名妙色為義畢竟空為體是則二同一別故言名義同而體異又空為名如如為義妙有為體此亦二同一別餘兩門亦如是故言名義同而體異也。
第四句名義異而體同者如妙有等名名不同真善色等義義有異而同歸一體更無二趣故言名義異而體同三門亦如是。
(△次判前所列前三屬別後屬圓于中先斥)。
○次判中二先斥次判中二先略明諍由次示諍相。
前三句名義皆不融初句尋一名得一義得一體當門圓融不關餘事第二句尋異名識異義異體體義名最不融此易可知第三句體既不融名義雖同終成不合皆是別門明義。
初中云最不融者初句俱同但在當門尚是不融今於當門三自不融是故云最。
(△次判中二先畧明諍由)。
不得意者諍從此起。
言不得意者通論謂地前乃至博地初心別論若[A7]已入十住終不生諍。
○諍相中二初略明諍相次何者下釋諍意。
或小陵大或大奪小。
初言或小陵盜大奪者明此四門雖即大小名同體異然有強弱致諍不同。
○釋諍意中二初明半奪次明俱奪。
何者小乘欲斷生死聞畢竟不但空順其情欲謂是但空執此起諍又小乘欲斷生死故非有破執涅槃病故非無聞中道非有非無扶其小情謂是[A8]己典非有非無故於二門多起諍競若聞中實理心與小相乖則不起諍何者二乘翫空而今聞有二乘灰身滅智今聞心智與彼情乖故不執作諍也是以小陵盜大故諍大奪小者大乘學者見共三乘人空門非空非有門名同二乘不見深意即推屬誑相不真宗但取妙有亦空亦有兩門引是圓常之法輸二不輸二此諍少可。
初文者大小二門更互陵奪是以小乘諍他大乘二四兩門謂為[A9]己典大乘奪小初三兩門謂非小教是故大小各互輸二而存於二。
○次從若知去大乘俱奪小乘四門又二初正明俱奪次俱奪意。
若知空是不但非有非無是遮二邊者則四門俱奪而小苦諍於二門。
初文者可由大乘知於空門為不但空雙非以為第一義諦則謂小乘都無能通故四門俱奪小既被奪終不敢諍亦空亦有及以有門而但苦諍第二第四以並不知大小各四是故生諍。
○次從又大乘去釋俱奪之意又二先釋次譬。
又大乘四門名義不融門門各諍自相吞噬況爾小乘野干陵奪師子寧當不噉爾乎。
初釋中別教不融當教四門尚互相噬況復小乘故譬意云若小奪大猶如野干而奪師子寧不俱噉汝四門耶二門先輸今又失二野干不奪師子師子尚欲噉之今野干輙奪師子師子豈不噉耶故曰寧當合譬可知。
(○此科明第四句屬圓)。
○次從三句去結前三句屬於教道非今經體唯第四句為經體也名義雖異四門體同體既互融不諍名義故第四屬圓於中又二初明諸名諸義並是實相之名次復次下互為名體初文又三初略標門意次其相下略釋門相三如是下結歸經體。
三句生諍非今經體也第四句名義異而體同體有眾義功用甚多四門隨緣種種異稱以體融故圓應眾名法體既同異名異義而不諍也。
初如文。
○次文又二初引經立體。
其相云何今當略說無量義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實相。
○次實相之相下列前十二名並是實相異名。
實相之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此從不可破壞真實得名又此實相諸佛得法故稱妙有妙有雖不可見諸佛能見故稱真善妙色實相非二邊之有故名畢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異故名如如實相寂滅故名涅槃覺了不改故名虛空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來藏寂照靈知故名中實理心不依於有亦不附無故名中道最上無過故名第一義諦。
其名既異不妨名異而體是同不可圓理不異而諸名盡同將何以為四隨之巧此中最後非有非無準前理亦合有三名文中但有中道及第一義文闕微妙寂滅一句此中諸名既盡以實相為體名數多少於理未妨故闕一無妨。
(△三結歸經體)。
如是等種種異名俱名實相種種所以俱是實相功能其體既圓名義無隔蓋是經之正體也。
○次互為名體中四初略示互立。
復次諸法既是實相之異名而實相當體又實相亦是諸法之異名而諸法當體。
○次妙有不可下略示互立之相。
妙有不可破壞故名實相諸佛能見故名真善妙色不雜餘物名畢竟空無二無別故名如如覺了不變故名佛性含備諸法故名如來藏寂滅靈知故名中實理心遮離諸邊故名中道無上無過名第一義諦。
且以妙有當體為式他皆倣之。
○三隨以下例結。
隨以一法當體隨用立稱例此可知。
○四大經下引證又二初正引證次若得下結引證意初文又二先證諸名並是解脫之別名。
大經云解脫之法多諸名字百句解脫秖一解脫。
○次明諸名並是涅槃之異稱。
大論云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
涅槃亦然故云即一相也。
(△次結引證意)。
若得此意知種種名皆名實相亦名般若亦名解脫三法亦是諸法名諸法亦是三法體(云云)。
○三譬顯中二先釋次譬顯下判同異。
三譬顯者譬如一人名金師能鍛金其體黃譬初句法也。
譬如一人名青而能作漆其身白淨又一人名烏能研朱其身則紫如是等無量百千名技身異譬第二句。
譬如百人同姓同名同解一技而其身各異譬第三句。
初正釋中前之三句尋之可知。
○第四句中三初舉事次引證三工徧下以所引事而示圓相初引事中二初引事次結同。
譬如一人遭亂家禍處處換姓處處變名如張儀范蠡之類涉多官職身備眾位若從多技得名書畫金鐵等師若從文官儒林中散若從武官熊渠次飛。
初云譬如一人遭亂家禍如張儀范蠡之類者歷多官職如用異身備眾位如名異換姓變名如名異歷職備位如用異張儀者史記世家云本魏人也嘗與蘇秦事於鬼谷而秦先達[A10]已相於趙儀徃見之秦欲擊而誡之乃坐之堂下以僕妾之食而飯之儀乃謝而去之秦乃使舍人以車馬幣帛而陰奉之儀遂入秦惠王見之以客卿於是檄楚說秦相秦四歲而免乃相魏以說哀王哀王背縱復歸相秦秦欲伐楚復入楚而說懷王及聞蘇秦死又說於楚令楚和秦復入說韓令歸事秦於是惠王封其五邑號武信君又說齊趙及燕昭王並令事秦諸王咸許而歸報秦會惠王卒武王為太子時不恱之而儀懼誅請說於魏遂又相魏一歲而卒范蠡者列傳云本南陽人事越王勾踐苦身勠力深謀二十餘年滅吳報耻以尊周室勾踐[A11]已霸稱為大將軍自以為大名之下難立置書辭勾踐而請誅王不然之乃與徒屬浮舟於海於是勾踐表會稽山為其俸邑乃出於齊變名鴟夷子勠力治生數至千萬齊人聞其賢請而為相後喟然歎曰居家則致千金䆠至卿相此布衣之極矣久居尊名而不祥也乃歸相印散財帛閒行止于陶自謂朱公居無何閒又致財巨萬彼二人者名用雖殊而其體是一儒林等文官名熊渠等武官名。
○次隨處下結同。
隨處換名譬名異隨技得稱譬義異而體是一更非異人。
○次引證。
經言王家力士一人當千此人未必力敵於千直以種種技藝能勝千故故稱當千。
如文。
(△三以所引事而示圓相)。
○三示相中二初工徧下緫示。
工遍眾技無技不通仕具眾位無官不歷。
○次從是不可壞人去歷十二名。
是不可壞人妙技術人有體氣人無過患人遍通達人能破敵人上族姓人富財技人多知人中庶信直人頂蓋人譬第四句法也。
此中從初至頂蓋人合有十二名譬體同名異文但有十一恐欠人字應云中庶人信直人初三名譬有門中三次三名譬空門中三次三名譬空有門中三次三名譬非空非有門中三名義理甚便意甚分明故圓教四門雖即名等亦有十二而體不別故圓義易融。
○次判同異。
譬顯泠然故知前三句屬別意後一句屬圓意也。
如文。
○四約四隨中二初問起。
四約四隨者問實相一法何故名義紛然。
○次答答中五初緫出四隨明如來赴機之法次例如下引例示失三如來下正明佛赴機異名之相四故求那下引證五故四隨下結意。
答隨彼根機種種差別赴欲赴宜赴治赴悟。
初如文。
○次例中三初通舉異執之相次既不下示失四悉之相三各於下結失成得雖現在無益得為後世聞法之緣。
例如世人學數則捨大修衍則棄小習空則惡有善地則彈中。
初如文。
既不欲聞聞之不恱無心信受不滅煩惱不發道心。
次文者既不欲聞去失四隨益物意也初是無樂欲次無心信受是無為人次不滅煩惱是無對治次不發道心是無第一義。
○三結失成得。
各於[A12]己典偏習成性得作未來聞法根緣。
如文。
○三正明如來赴機之相中三先緫舉說法之相次為有下別明四門四悉之相三隨此下結意。
如來于時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以若干言辭隨應方便而為說法。
初如文。
為有根性說妙有真善妙色不違不逆信戒忍進蕩除空見即能悟入契於實相為空根性說畢竟空如如涅槃等諦聽諦受以善攻惡無相最上為亦空亦有根性說虛空佛性如來藏中實理心欣然起善離非心淨為非空非有根性者即說非有非無中道遮於二邊不來不去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等欲得聽聞欣如渴飲信樂修習眾善發生執見皆祛無惡不盡第一義理豁然明發。
次文四門不同初從為有根性去有門明如來逗機得四悉益初是樂欲益次信戒忍進是為人益次蕩除空見是對治益次即能去是第一義益有門既爾餘三可知。
(△三結意)。
隨此四根故四門異說說異故名異功別故義異悟理不殊體終是一。
(△四引證)。
故求那跋摩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五結意)。
故四隨殊唱是一實之異名耳。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三十一
音釋
(音古正作賈)。
釵(楚[A13]佳切)。
釧(尺絹切臂鐶也)。
璫(音當耳珠也)。
捫摸(捫音門摸音莫捫摸謂捫撫摸𢱢也)。
礦(古猛切金樸也)。
鵠(胡沃切鳥也)。
杌(玉忽切𡬾無枝也)。
錍(音卑正作[鎞-囟+(奐-大)]邊迷切)。
抉(於决切挑也)。
斆(胡教切學也)。
噬(時制切齧也)。
蠡(音禮)。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次獨明一實中又三初獨明一實次如是下約待對說三又開下約開顯說初文又二初正釋次一實下結示正體初文又二初約對所破以說次從異則為二二故非一實等約能對德體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