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三十二 車二
第四明入實相門者夫實相幽微其理淵奧如登絕壑必假飛梯欲契真源要因教行故以教行為門。
○次下文下引證又三初證教門。
下文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
○次佛子下明行門功能。
佛子行道[A1]已來世得作佛。
教能通行使行入理故云成佛此中具明十六皆為實門文中雖無開廢等文意在第九卷故此不論。
○三結名。
門名能通此之謂也。
(△次正開章解釋)。
○次釋中二列。
略為四意一略示門相二示入門觀三示麤妙四示開顯。
○釋初明門相中乃至歷四教教教之中皆初先明用門之意及引教證是故不同止觀中文止觀但為令知諸教四門皆破見思此為並堪入於實相於中為二初緫釋次歷教別釋初文五初釋門名謂能通也次大論下緫示四相三又云下明功能四又云般若波羅蜜下明門中得失五若以下辨教行不同。
示門相者夫佛法不可宣示赴緣說者必以四句詮理能通行人入真實地。
大論云於如是法說第一義悉檀所謂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之實相實相尚非是一那得言四當知四是入實相門耳。
初二如文。
○三功能中二初明能攝根性功能。
又云四門入清涼池是門無礙非唯利者得入鈍者亦入非唯定者散心專志精進者亦得入。
○次又云下有能通至實相功能。
又云般若有四種相所謂有相無相乃至非有非無相般若尚非一相云何四相當知亦是入般若門也。
既云入般若門般若即是所入之理理謂實相般若亦得是種智般若。
又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燄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若不觸火溫身熟食若觸火者火則燒身身既被燒溫食無用四門本通般若除煩惱辦大事若取著者則成邪見燒於法身法身既燒四門通何等若不觸火門則能通也。
四得失者此並通論四教四門悉有得失故也。
○五教行者行秖是觀於中又二初通立教行二門。
若以佛教為門者教略為四(云云)若於一教以四句詮理即是四門四四合為十六門若以行為門者稟教修觀因思得入即以行為門。
○次藉教下明根性悟入不同又五初明一向根性。
藉教發真則以教為門若初聞教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不須修觀若初修觀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者不更須教並是徃昔善根習熟今於教門得通名為信行於觀門得通名法行。
○次若聞下明回轉根性。
若聞不即悟應須修觀於觀悟者轉成法行若修觀不悟更須聽法聽法得悟轉名信行教即為觀門觀即為教門。
○三聞教下相資根性。
聞教而觀觀教而聞教觀相資則通入成門。
○四教觀合下明門數。
教觀合論則有三十二門此語其大數耳細尋於門實有無量五百身因三十二不二門善財遊法界值無量知識說無量教門無量觀行如喜見城千二百門實相法城豈唯一轍。
○五經云下明門意。
經云說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次歷教別釋)。
○次正釋中四四十六相別不同。
今且約四教明十六門相。
○初三藏四門中二標。
三藏四門者。
○釋釋中四別初有門為二先明門中四諦次此是下明申門之論初文又二先苦集次滅道初文又二初破邪。
初明有門謂生死法本非世性微塵父母所作。
○次乃是下立正又二初略舉煩惱及業。
乃是無明正因緣法出生諸行。
○次煩惱下明三道結成有門。
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是有。
苦道即苦諦餘二即集。
○次一切有下明道滅又二先道次滅初道諦又三初明門觀。
一切有為無常苦空無我。
○次能發下明門中功能。
能發得煗頂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因用真修道。
○三此則下結門。
此則道諦亦是有。
○次子果下滅諦又三初正明滅次引證三此則下結門。
子果既斷得有餘無餘涅槃。
(△次引證)。
故大集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實義無聲字陳如比丘於諸法獲得真實之知見。
引證中以真實證有。
(△三結門)。
此則因滅會真真亦是有。
(△次明申門之論)。
此是諸阿毗曇論之所申見有得道即有門也。
○次空門中三先正明四諦次故須菩提下引證三恐下明申門之論初文又二先四諦次發真下功能初又二先苦集次三假下道滅。
二空門者即是彼教析正因緣無明老死苦集二諦三假浮虛破假實悉入空平等。
此門不言破邪者破邪之用事在有門無明與老死略標二諦三假是道諦之觀入空是滅諦大意。
○次功能中二先明功能。
發真無漏。
○次因空下結門。
因空見真空即第一義之門也。
○次引證中二先正引。
故須菩提在石室觀生滅無常入空。
○次因空下結門。
因空得道見佛法身。
(△三明申門之論)。
恐此是成實論之所申也。
○亦空亦有門略云正因緣即是略舉四諦之相於中為四先略明四諦。
三明有空門者即是彼教明正因緣生滅。
○次略結門。
亦有亦空。
諦相不殊故略而不辨。
○三若稟下明門功能能有所通第一義也。
若稟此教能破偏執有無之見見因緣有空發真無漏因有無見真有無即是第一義之門也。
○四此是下門中通門之論。
此是迦旃延因門入道故作昆勒論還申此門也。
○次第四門中分文不殊三門加[后-口+十]第四門中異解有人云已去是也。
四非有非無門者即是彼教明正因緣生滅非有非無之理若稟此教能破有無邊邪執見見因緣非有非無發真無漏因非有非無見真非有非無即第一義之門也惡口車匿因此入道未見論來有人言犢子阿毗曇申此意彼論明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我非三世故非有我非無為故非無我此恐未可定用也。
○次通教四門中二初緫次別初又二初明衍門所通長遠。
二明通教四門相者此是摩訶衍門通通通別不可偏取。
○次今下與三藏辨異又二初體㭊不同。
今約通通論四門者上三藏四門皆滅色入空如析實人頭等六分求人不得故名為空通教四門皆即色是空如觀鏡像六分即空不待析盡為空大論云佛告比丘觀空即疊觀疊即空此是體門異析門也。
○次三藏下明觀生法二空不同又二初正明二空不同次有人云下破古釋疑。
三藏觀生空得道三藏觀生空得道已又更觀法空生法二境不融今通門生空即法空法空即生空無二無別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此二皆如幻化。
初文中云生法二空者見惑若破得須陀洹名得生空後進斷思方得法空。
(△次破古釋疑)。
○次文三先破古。
有人言三藏破計實性約實法求我不得但是觀性空大乘明相自性是空不須撿[A2]己為空此乃一徃之言。
○次大品下釋。
大品云常性空無不性空時曉了諸法如幻化水月鏡像豈止相空而[A3]已。
○三引論重立門又三初略緫立。
秖約此幻化即判四門。
○次論云下正引論立。
論云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
○三佛於下明四門通意。
佛於此四句廣說第一義悉檀。
○次別釋中四先釋次結三若三乘下明根性不同四故青目下引證初文自四初有門者為二初正釋次如鏡像下結門。
一切實為有門者若業若果善惡等法乃至涅槃皆幻化。
初中略舉三諦略無道諦故云乃至也初業是集若果是苦涅槃是滅知法幻是道法還屬於因果二義。
(△次結門)。
譬鏡中像雖無實性而有幻化頭等六分為有門也。
○次空門中二先釋次如鏡下結門。
諸法既如幻化幻化本自無實無實故空乃至涅槃亦如幻化如鏡中像假有形色求不可得是為空門。
大意如前此中文略。
(△三有空門)。
諸法既如幻故名為有幻不可得故名為空如鏡中像見而不可見不可見而見是亦空亦有門。
(△四非有非空門)。
幻有尚不可得況復幻空而當可得即是兩捨為門。
三四二門例前可見。
(△次結)。
是通教即空之四門也。
(△三明根性不同)。
若三乘共稟而根性不同各於四句入第一義故此四句皆名為門。
(△四引證)。
故青目注論云諸法實相有三種今是三乘人同入此門見第一義者是即空之一種也。
○別教門中為五初緫依教建立次所言下釋名立相辨異三此意下別依教立門四判功能五判圓別初文又二初依中論第三句。
三明別教四門者若用中論偈亦名為假名也。
○次而辨下明亦用大論一切實等四句。
而辨四門者即如大論四句亦是此四句意。
故初文所引今且從別通於四教。
(△次釋名互相辨異)。
所言別者下異藏通有七義故別上異圓教又歷別入中故言別。
言七別者準四教本應有八別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今不取教者謂一教之下有此七故故不論教。
○別依教立門中二初緫明門相次別釋。
此意正出大經但多散說今約乳等喻即顯別四門也。
初明當教四門多依大經。
○別釋中四。
文云佛性如乳有酪石中有金力士額珠即是有門若明石無金性乳無酪性眾生佛性猶如虛空大般涅槃空迦毗羅城空即是空門又云佛性亦有亦無云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故云何為無從善方便而得見故又譬乳中亦有酪性亦無酪性即是亦有亦無門也若明佛性即是中道雙非兩遣又譬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即是非空非有門。
初從文云下有門中言乳中酪性者大經出處非一今應約乳略出相狀從緣故有無性故無兩存即第三雙非即第四細對佛性由緣修顯以合乳譬對於四門其意則顯石中有金具如止觀第六記佛藏十喻為有力士額珠如止觀第三記此別四門亦約略示相不暇委悉若委論者應如三藏有門中具明諦相引證及得益之人功能辨異等。
(△四判功能)。
別教菩薩稟此四門之教因見佛性住大涅槃故此四句即是別教之四門。
(△五判圓別)。
一徃用擬別門經文或時為圓門此義在下料簡(云云)。
○次圓教四門。
圓教四門相者此門明入佛性第一義一徃與別門名義是同細尋意趣別有多途分別同異在下委論(云云)。
指在第九卷論之。
○次示入門觀者亦有一十六門入觀不同文自為二。
二示入門觀即為二先略示入門處二略示入門觀。
處論所通觀論能入。
○初文又二先釋次料簡初文二初略立所通偏圓二理。
略示入門處者能通教門大為十六所通之理但是偏圓兩真前八門同入偏真後八門同入圓真。
○次何故下以理問門。
何故偏真理一門八耶。
問中雖但舉一偏真為問意則通於圓真故後釋圓真不復更問但直列而[A4]已。
○次三藏下釋先釋所通偏真八門中二先法。
三藏四門紆迴隘陋名為拙度通教四門是摩訶衍寬直巧度門有巧拙之殊能通為八真理無二所通唯一。
○次譬。
譬如州城開四靣門四靣偏門以譬三藏四靣直門以譬通教偏直既殊能通為八使君是一所通不二也。
○次別教下釋所通圓真亦有八門者意亦同前。
別教四門偏而未融圓四門圓而且融偏圓既殊能通為八圓真不二所通唯一。
譬如帝城開四靣門四靣偏門以譬別教四靣直門以譬圓教偏直既殊能通為八帝尊不二所通唯一(云云)。
(△次料簡二初一問答)。
問小乘一種四門摩訶衍何故三種四門答小乘淺近一生斷結喻如小家大乘深遠通處則長譬如大家須千門萬戶也三四何足為多耶。
次料簡中先問意者衍應通圓門但應八何故十二答中有譬有合如文。
(△次一問答)。
問摩訶衍門那得三人見真答此門正意通大傍通於小譬如王國有通門別門別門通朝士通門通朝市不可以民庶登踐謂為民門摩訶衍通門亦如是正通實相傍通真諦故三乘灰斷兼由此門不可以兼通偏真而名小乘門也。
○二示入門觀者具足應如止觀第五至第七末止觀但明圓教空門餘之三門略而不說乃至三教一十二門門門並應明其相狀但此中文意在教相故觀法存略於中初三藏四門初有門中二先立信法兩行。
二略示入門觀者先明三藏有門觀彼有門中具於信法信行聞說即悟此心疾利得道方法難可示人。
○次於法行即立觀法於中又三初列。
且約法行觀門即為十意一識所觀境二真正發心三遵修定慧四能破法遍五善知通知塞六善用道品七善用對治八善知次位九善能安忍十者法愛不生。
○次稱歎以[后-口+十]舊。
阿毗曇中具此十意其文閒散論師設欲行道不知依何而修如惑岐路莫識所從今撮其要意通冠始終則識有門入道之觀也。
○三正釋為三初正釋十觀次重指本論三五百下破計正釋中十初明正境中五初略立次若謂下簡邪濫三故大論下正出正境之相四如阿毗曇下指論五是名下結顯正辨異。
一明所觀境者即是識正無明因緣生一切法也。
初如文。
○次文二先明邪次明濫初又二先列邪境次緫非初又二初邪因。
若謂世間苦樂之法從毗紐天生或言從世性生微塵生皆邪因緣生。
○次無因。
若言自然法爾無誰作者此無因緣生。
(△次總非)。
無因緣生是破因不破果邪因緣亦是破正因果是等悉非正因緣境所不應觀。
○次明濫中二初略[后-口+十]。
數存隣虛論破隣虛此與邪無相濫殆非正因緣境。
○次何者下釋濫意又二先正釋。
何者隣虛有無未免二見猶是無明顛倒倒故是集集故感麤細等色。
○次[后-口+十]結。
無明顛倒既其不實所感苦果報那得定計有無。
(△三正出正境之相)。
故大論云色若麤若細緫而觀之無常無我無我故無主若麤若細若因若緣若苦若集若依若正皆無常無主悉是無明顛倒所作。
(△四指論)。
如阿毗曇門廣說。
(△五結顯正辨異)。
是名識正因緣所觀之境不同外道邪無因緣也。
○次明發心中三初重明境次欲休下明能發心三其心下簡邪。
二發心真正者既識無明顛倒流轉行識乃至老死如旋火輪欲休息結業正求涅槃發二乘心出離見愛不要名利但破諸有不增長苦集唯志無餘其心清淨不雜不偽此心正真名正發心不同外道天魔也。
此中所以不辨菩薩心而獨語二乘心者以二乘偏於一門從門義便故耳非無菩薩但菩薩四門徧學觀同二乘復未斷惑故不論之一門既爾餘門準知。
○次明安心中六初緫明不安次為修下略明治法三又定下依德立名四行者下正明用治五是名下結功能六不同下簡[后-口+十]邪偽。
三遵修定慧者行人既誓求出有依波羅提木叉住修道但罪障紛馳心不得安道何由剋。
為修四念處學五停心破五種障五停事觀即是定定生念處即慧慧定均停故名安心。
初二如文。
○三依德立名中四初略出法名人。
又定慧調適故名停心若無定慧若單定慧若不均調定慧皆不名賢人。
○次舉世賢為例。
如世間賢人智德具足智則靡所不閑德則美行無缺許由巢父乃可稱賢。
○三若多下非賢。
若多智寡德名狂人多德寡智名癡人狂癡皆非賢也。
○四賢名下結得名。
賢名賢能亦名賢善善故有德能故有智智德具足故稱賢人。
○四正明用治中二先重緫舉。
行者亦爾修四念處慧學五停心定定慧具足。
○次云何下別明文自為五。
云何數息具足定慧制諸覺散從一至十知息及數無常生滅念念不停又若觀不淨當深猒穢惡能觀所觀無常生滅速朽虛誑誑諸眾生猒觀起恚須慈定相應見他得樂亦知此定及彼樂相無常生滅因緣觀時橫觀四生悉是因緣生法豎觀三界亦是因緣生法從緣生者悉是無常無我諸障起者應須念佛亦如是。
(△五結功能)。
是名五停具修定慧有定故不狂有慧故不愚依此安心為眾行基址發生煗頂入苦忍真明隣聖為賢義在於此。
(△六簡邪偽)。
不同外道不知鑽搖漿猶難得況復酪酥等也。
○四明破法徧又五初立二根性次佛初下引佛化儀明觀功能三今阿下救彼論師悞被他破四故五百下引人證正五當知下結正斥邪初文二初正立次破見下指教可憑。
四破法遍成見有得道其安心定慧若五停心後修共念處時帶不淨等遍破諸法事理悉成若五停心後單修性念處時一向理觀以無常之慧遍破諸見。
初文即慧俱二種初心不同之相也。
○次正指教。
破見之觀如中論下兩品所明也。
佛初轉法輪不說餘法但明無常遍破一切外道若有若無乃至非有非無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六十二見使得清淨。
次引佛化儀中言六十二見如止觀第二第五記世間即是國土及五陰也神即神我計此神我與陰即離等。
(△三救彼論師悞被他破)。
今阿毗曇師受他破云無常是小乘常是大乘常得破無常無常不得破常若得前意此不應然未得道前執心所計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法塵對意根而生諸見見從緣生從緣生者悉是無常云何外道有常樂我淨如是四倒悉用無常破之。
故五百比丘語達兜言但修無常可以得道可以得通如六羣比丘為他說法純說無常。
四引人中云五百語達兜者調達從於五百學通皆悉不教但云但修無常可以得通可以得道後時有一比丘名曰修陀不知因通而起逆罪依世間禪教其通法六群雖復麤獷凢所說法不違聖旨乃至不違佛之所制。
(△五結正[后-口+十]邪)。
當知見無深淺悉為無常所破不同舊醫純用乳藥也。
○識通塞中四初略示通塞意次若有見下示通塞法三若不下斥失以示通塞之觀四如是下結正辨非。
五知通塞者前雖遍破諸見之過未見其德過即是塞德即是通。
初如文。
若有見中八十八使乃至非有非無不可說見中八十八使悉從緣生名之為塞塞故須破復識其通者所謂有見中道滅乃至非有非無不可說見中道滅如是道滅從因緣生名之為通通何須破。
次文中言八十八使者具如止觀第五記。
(△三斥失以示通塞之觀)。
若不識諸見謂是事實餘妄語執見成業愛潤感果豈非塞耶能於諸見一一皆知無常顛倒不生計著不執則無業無業則無果。
(△四結正辨非)。
如是達者則有道滅豈不名通不同外道如蟲食木是蟲不知是字非字也。
餘並如文。
○次道品中七初略明須道品意。
六善修道品者豈唯識此通塞而[A5]已當修道品進諸法門。
○次正明道品。
謂觀此有見乃至不可說見皆依於色汙穢不淨即身念處若受有受乃至受不可說受皆依三受受即是苦名受念處觀於諸見所起想行悉是無我名法念處觀諸見之心念念無常名心念處觀此四觀名有為法中得正憶念得是念故四倒則伏是名念處勤修四觀名四正勤定心中修名四如意五善根生故名五根五根增長遮諸惡法故名五力定慧調停名七覺分安隱道中行名八正道。
○三今非下簡示。
今非約位道品但就通修論三十七耳。
○四若一下略例。
若一停心門作三十七品餘停心亦如是。
○五示教門。
阿毗曇道諦中應廣分別(云云)。
○六此三十七下明道品後三空門。
此三十七品是行道法將至涅槃城有三門所謂苦下二行為空解脫門集道各四苦下有二是無作解脫門滅下有四是無相解脫門若涅槃門開即得入也。
○七故佛下辨正簡邪。
故佛於須跋陀羅經中決定師子吼唯我法中有八正道外道法中尚無一道何況八道耶。
○對治中三初明須助道意。
七善修對治者若利人即入若不入者當修助道故論云十二禪等悉是助開門法正慧既弱遮障得起修助道為援。
○次論云下示對治相。
論云貪欲起教修不淨背捨等緣中不自在當教勝處緣中不廣普當教一切處若少福德當教無量心若欲出色當教四空。
○三如是等下顯正辨非。
如是等悉是助道助開門法不同外道於根本禪起愛見慢也。
○次位中三初明須次位意。
八善識次位者雖修如此正助等法不得即言我是聖人叨濫真似不識賢聖。
○次今明下略辨位及功能。
今明識真似階差自知非聖增上之慢則不得生。
○三不同下辨非。
不同外道戒取見取計生死法以為涅槃也。
○安忍中四初正明轉外凢入內凢。
九善修安忍別相念處力弱未甚通泰轉修緫相念處或緫一緫二乃至緫四是時應須安忍使諦觀成就轉入煗法似道烟生。
○次引證。
大經云煗雖有漏有為還能破壞有漏有為我弟子有外道則無。
○三又若下明須意。
又若安忍即成頂法頂法成名忍到彼邊如其不忍則退還此邊故云頂法退為五逆煗法退為闡提是故此中善須安忍內外諸障。
○四不同下辨非。
不同外道不能安忍細微遮法也。
○無法愛中三初明須無法愛意。
十法愛不生者上來既得四善根生若起法愛雖不退為五逆闡提而不得入見諦。
○次是則下正明觀法。
是則三番縮觀進成上忍世第一法發苦忍真明十六剎那得成初果或成超果或重用觀斷五下五上得成無學。
○三若利下判至第十之人。
若利人用觀節節得入若鈍用觀具來至十。
(△次重指本論)。
阿毗曇中雖復廣解不出十意。
(△三破計)。
五百阿羅漢作毗婆沙正申有門得道云何而言是調心方便四門調適俱能得道若生取著俱不得道若但云見有得道見空不得道云何異於外人故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則墮有無今以十法為方便直入真門永異外道也是為有門入真之觀也。
(△次三門例)。
餘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入真之觀始終方便比於有門各各不同然俱會偏真斷三界惑更無異也其三門凖有例應十觀大同小異可以意得今不能煩記(云云)。
○通教中十初是境。
次明通教有門觀者例為十意列名(云云)體解諸法皆如幻化。
○三人下發心。
三人發心雖同亦有小異(云云)。
○次破古。
中論師云此中是大乘聲聞今言非也經云欲得聲聞緣覺當學般若論云聲聞及緣覺解脫涅槃道皆從般若得經論不云是大人師謬耳。
雖知定慧不可得而安心二法以幻化之慧遍破四見六十二見及一切諸法知幻化中苦集名為塞知幻化中道滅名為通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品以無所治學諸對治識乾慧地乃至佛地幻化之慧不為外魔所動內障所退諸法不生而般若生亦不愛著即得入真若智若斷無生法忍比前為巧凖作可知不復委記。
餘如文。
餘三門十意大同小異可以意得亦不煩記文也。
○次別十法有四門於中初有門十中初境中二初辨非顯正。
次明別教有門觀即為十意(云云)一觀境者超出凡夫四見四門外亦非二乘四門法亦非通教四門法諸四門法為境不名實相非生死涅槃如來藏者乃名為妙有有真實法。
○次結功能等。
如此妙有為一切法而作依持從是妙有出生諸法是為所觀之境也。
○次發心中四初明所緣境次菩薩下明發心三思益下引證誓相四如是下結。
二明發心者菩薩深觀實相妙有不為生死所遷金藏草穢額珠鬪沒貧窮孤露甚可愍傷。
初文中言金藏草穢如前所引貧女金藏大小不知。
菩薩為此起大慈悲四弘誓願。
(△三引證誓相)。
思益有三十二大悲華嚴云不為一人一國一界微塵人乃為法界眾生發菩提心。
思益三十二大悲者思益第二佛告思益梵天能知如來五力說法是菩薩能作佛事一說二隨宜三方便四法門五大悲前四如經大悲者有三十二救護眾生一一大悲皆為眾生不知不解而起大悲如云諸法無我眾生不解而起大悲無眾生無壽命無人無所有無住無歸等。
(△四結)。
如是發心有大勢力如師子吼。
(△三明安心)。
既發心[A6]已安心進行如前所說種種定慧如是時中宜應修如是定如是時中宜應修如是慧定愛慧䇿安心修道依止二法不餘依止是為安心法也。
(△四破法徧)。
還以妙有之慧遍破生死一切諸見六十二等功德黑闇皆悉不受遍破涅槃沉空取證猶如大樹不宿怨鳥。
○次通塞中三初緫標。
於一一法中明識通塞如雪山中備有毒草亦有藥王。
○次菩薩下明通塞法。
菩薩須知如此心起即是六道苦集名為塞如是心起即是二乘道滅名為通又如是心起是二乘苦集名為塞如是心起是菩薩道滅名為通如是心起名為菩薩苦集如是心起名佛道滅。
○三於苦集下明通塞觀。
於苦集中能知非道通達佛道能知佛道起於壅塞了了無滯是為識通塞。
○次道品中三初緫標。
善修道品者夫三十七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
○次破倒下正明道品。
破倒念處勤行定心五善根生能排五惡定慧調適安隱道中行。
○三離十相下明三脫。
離十相故名空三昧亦不見空相名無相三昧不作願求名無作三昧是行道法近涅槃門。
十相者大經二十三云色香味觸生住異滅男相女相俱舍文同大般涅槃離此十相所離同小約能觀所證以簡偏圓。
○對治中三初緫標次所謂下正明治相三常樂下明開三脫。
若修諸法對治之門所謂常無常恒非恒安非安為無為斷不斷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常樂觀察諸對治門助開實相也。
若修諸法等者此別教修治助開實相實相既在初地[A7]已上治法並在十向[A8]已前此引大經列優婆塞眾云無垢稱王優婆塞等常樂觀察如是諸對治門章安解云味俗為苦沈空為樂沈空為苦分別為樂常我淨等亦復如是乃簡云恒與常云何異不從因緣為常始終不異為恒餘文不釋準例應知釋名辨異雖爾釋義應從一例皆以空假相對而釋真理為安果為增上。
○次位中二初正明。
從初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次功能。
聖位深淺悉知無謬終不謂我叨極上位。
○安忍中二初正安忍。
內忍善惡兩覺違從二賊外忍八風。
○次以忍下功能。
以忍力故不為傾動。
○法愛中四初正明離愛。
設證相似之法法愛不起不墮菩薩頂。
○次生名下明離意。
生名法愛無是愛故即入菩薩位。
○三破無明下功能。
破無明穢草顯出妙有金藏得見佛性入於實相。
○四是為下結。
是為有門修入實觀也。
餘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入實之觀例亦為十諸門方便雖各不同俱會圓真理無差二三門觀法凖有可知不復委記(云云)。
餘門準知。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三十二
音釋
(乃管切與煖同)。
踐(慈演切踐蹋也)。
鑽(祖官切穿也)。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四明入實相門中為二初明來意次正開章解釋初文二初正明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