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十四 侈四
如此觀時無緣慈悲拔二邊苦與中道樂。
初文言無緣慈者慈具三種亦從勝說故云無緣具如止觀第六記。
修色非淨非不淨即空即假即中非枯非榮中間論滅一切道品無不具足。
次文云一切道品無不具足者但具不思議念處一切諸法於念處中無不具足今此四念處中但舉身念餘三念處及六科皆略枯榮如止觀第七記。
徧捨十法界依正名檀中道道共到尸彼岸名戒住寂滅忍二邊不動名忍二邊不間名牢強精進入王三昧住首楞嚴名禪實相般若名智慧無謀巧用名方便八自在我名力無記化化禪名願三智一心中得名智一波羅蜜具十亦具一切佛法一行無量行無量行一行是如來行是名無作四諦慧。
三具諸度中若合十為六成無作六度如止觀第二記彼脩此證首楞嚴者具如止觀第一第二記八自在者大論名八神變大經名八自在我言神變者無而歘有有而歘無言自在者不謀而運一切無礙故與大論義同而名小異今略出經論以顯相狀言八神變者一能小二能大三能輕四能自在五能有主六能遠至七能動地八能隨意所作言作小者令自他身及世界等極如微塵大及輕舉凖說可知言自在者謂大小長短等言有主者現為大人心無所下言遠至者有四種一飛到二此沒彼出三不往而到四一念徧到十方言地動者謂六及十八言隨意者一身多身山壁直過履水火蹈虛空四大互為等八自在者大經二十云一者能示一身多身數如微塵二以塵身滿大千界三以大千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國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而無法想七說一偈經無量劫八身如虛空存沒隨宜不可窮覈。
(△四結地名離五怖畏)。
○四明得名中初結地名。
修此慧時即得住於無所畏地即初歡喜地。
○次離五怖畏中又二先略標列次大經下釋用大經等意以申此文。
離五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
然離畏之名實通大小以三菩薩至聖位時皆能離五怖畏三藏菩薩至第三僧祇即能離畏是故此言通於大小如雜含中亦云成就四力離五怖畏五怖畏名與地持同言四力者一覺力二進力三無罪力四四攝力言覺力者善不善罪不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皆如實知是名覺力精進力者謂四正勤無罪力者謂三業無過四攝力者謂愛語等若辨異者其名雖同寬狹巧拙長短曲直不無差別。
○次釋。
大經云不畏貪欲恚癡此內無三毒外離八風則無惡名畏若言不畏地獄等即無惡道畏若言不畏沙門婆羅門即無大眾畏見中道則無二死畏實相智慧常命立無不活畏。
大經意者一一皆先舉經若言者並是引經即無等言即是解釋並可見下文復有地持及章安私釋故不復委論三昧二身四德等。
(△五明具二十五三昧)。
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顯二十五有我性。
(△六明具真應二身)。
我性即實性實性即佛性開佛之知見發真中道斷無明惑顯真應二身緣感即應百佛世界現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實大慶名歡喜地也。
(△七明具四德)。
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二十五有報名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樂我淨名為佛性顯即此意也。
○次引地持等廣釋中又二先引地持次私釋初文又二先地持次引地經地論同。
地持說離五怖畏者修無我智我想不生云何當有我愛眾具愛是離不活畏不於他人有所求欲常饒益一切眾生是離惡名畏於我見我想心不生是離死畏此身命終於未來世必與佛菩薩共會是離惡道畏觀於世間無與等者況復過上是離大眾畏。
初文中言眾具者謂資身所須夫有惡名者於他有求不能益他故無求益彼常離惡名我見是見惑我想是愛惑二惑若無故離死畏此位必在實報土生尚無方便及小乘惡道況有界內四趣惡道大眾畏可知。
○次地經同者又二初引同次十地下以論三業料簡。
十地經亦同。
初言同者華嚴十地品同也經釋初歡喜地中離五怖畏云是菩薩離我相故尚不貪身況所用物故無不活畏復作是念我若死[A1]已所生必見諸佛菩薩故無惡道畏我所志樂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故無大眾威德畏心不悕望恭敬供養我當供養供給一切眾生故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我想故無有死畏又廣發諸願一一願下皆云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然此諸願以十大願為首又以十不可盡法與眾生願何等為十一者眾生不可盡(下九畧不可盡字)二世界三虛空四法界五涅槃六佛土七佛智八心所起九起智十世間轉法輪若眾生等盡我願乃盡(上九句皆爾)而眾生不可盡乃至轉法輪不可盡我諸願善根亦不可盡乃至第十地一一地中皆是解脫月請乃說第二地說觀十善第三地說觀多聞第四地說作循身觀四念處乃至八道第五地說知四諦及知諸世間法第六地說十二緣觀第七地說觀佛功德起方便行第八地說一切佛現身觀莫捨忍門勸觀常住入無功用心是菩薩現十種身謂於眾生身作[A2]己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次國土身作頭亦如是乃至虛空身作頭亦如是乃成百身第九地說知一切法差別知四乘相為眾生說四乘相者謂聲聞乘相支佛乘相菩薩乘相佛乘相第十地亦云知四乘相乃至差別樂說一切法門無邊法門以此驗知是別教地相故至第八地始觀十種身今文依地論略釋與大經初地離五怖畏得二十五三昧同。
(△次以論三業料簡)。
○次料簡中二先引論文。
十地論解云是中第一依身第二依口第三第四依身第五依意。
○次解釋。
活者依身所用眾具能資於生名資生生為活也此就因中說果菩薩無此畏復次名字言說皆依口失護名不為利養心不希望他人恭敬故名無惡名第五依意可解三四依身愛善道憎惡道無愛憎身故無惡道畏亦不愛憎身故無死畏。
言愛善道等及無愛憎身者不於善道起愛惡道起憎名無惡道畏不於善惡身起愛憎名無死畏。
○私謂去章安三釋。
(△次私釋)。
私謂不畏貪欲等無作集壞不畏惡道此名無作苦壞不畏大眾此是無作道立無不活無死畏此是見性得常無作滅立復次破二十五有有能含果有破故集諦壞果破故苦諦壞得二十五三昧者道諦立見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佛性滅諦立破二十五有則無煩惱是淨德破二十五有果故無苦是常德得二十五三昧是樂見二十五我性是我四德宛然矣。
初一番約離五怖畏故無作苦集壞為顯圓道滅故故云無作縱使地前行次第行至此據位亦是無作苦集諦壞準此應云離界內外兩五怖畏同體我想不生無界內外依報愛故離兩處不活畏既得常身欲常饒益十界眾生故離九界惡名之畏於同體我見我想不生故離分段變易二死畏於實報土中受生必常與舍那佛法身菩薩共會故無方便教惡道畏也既得法身無過上者故離大眾威德畏次番約壞二十五有因果故苦集壞道滅立後番約四諦立故四德成此之三番宛轉相成離五怖者由有因果壞有因果壞故四德成就又應約分段三有乃至因緣三有方稱文意又作此釋者意顯怖畏不可孤離四德不可孤立乃並由於無作四諦亦由破於三有因果。
(○三三約大經廣明二十五三昧)。
○三從今釋去引經廣釋即大師自釋此二十五三昧即大經釋聖行文末在第十三卷中具足列名於中二先正釋次釋疑初又二先通釋別名意次通釋下正釋初文中二初正明四意次雖有下簡示。
今釋二十五三昧名依四悉檀意一隨時趣立如人多子各立一名使兄弟不濫二十五三昧亦復如是各舉一名令世諦不亂豈可定執也二隨其義便各從所以而立一名也三隨事對當各有主治從對得名也四理實無名而依理立字。
初文四義即四悉意次第對四意如文言隨時等四名者此二十五名皆是隨時趣爾而立即是通意故世界義通下三悉[A3]已下三名即是別意言隨義便者如月光日光青黃白等言對治者如熱燄不退歡喜等言依理者如常樂我等故知四義即是四悉意也。
雖有四意多用對治約理以立二十五三昧也。
次簡示中言多用對治者於前四義對治意多如隨便及理猶兼對治如日光三昧初出於東即是隨便日能破暗即是對治月光青等準此可知唯有霔雨一向純是生善意也常樂我等名雖似理義而求之既三諦常破於三常以三諦樂破於二苦以三諦我破不自在故知此三亦兼用對治是故云多。
○次正釋中又二先釋通意次各各別釋以通冠別令別可解。
通釋二十五各為四意一出諸有過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結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一一皆爾。
初言二十五名各四意者此之四意不出五行從始至終初意者菩薩發心本破自他諸有過患過患者何謂一一有各有三惑及以業相第二意者菩薩為破自他過患最初發心脩習梵行起四弘誓第三意者發弘誓已脩於聖行以填弘願至初地時聖梵兩行一分成就證第一義天從是已後方名天行第四意者自行既成以本梵行利益於他即病兒兩行次二十五相者為欲別別銷名示相重廣釋耳言一一皆爾者且約教道歷有示相菩薩元初委知諸有諸過患已而達諸有四德妙理總起四弘修於五行自觀三諦行成化物若得此意以總冠別文義泠然。
○次廣釋二十五相中言其一至其四者即向通釋四意次第對之至下漸略以廣照之或兩字三字以示一意尋之可見故初注云不委記也於正釋中三初廣釋二十五相次此二十五皆稱下釋通名三無畏地下總以妙用𦀽之初文自為二十五段。
地獄有用無垢三昧破者地獄是重垢報處報因則是垢謂惡業垢見思垢塵沙垢無明垢(其一)菩薩先見此過為破諸垢修前來所明根本戒破惡業垢修前來所明背捨等定伏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生滅無生滅慧破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無量慧破塵沙垢修前來所明無作慧破無明垢(其二)破見思垢故真諦三昧成破惡業垢塵沙垢故俗諦三昧成破無明垢故中道王三昧成(其三)菩薩自破地獄諸垢時句句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地獄有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動而能應之如婆藪調達示所冝身說所冝法彼地獄中若有善機以持戒中慈悲應之令離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慧等慈悲應之令得真諦有入假之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得俗諦有入中機以無作慧慈悲應之令得王三昧先自無垢今令他無垢故此三昧名無垢也(下去例如此不復委記也)。
初地獄中云婆藪者方等陀羅尼經第一卷云爾時婆藪從地獄出將九十二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爾時文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造不善行經歷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於阿鼻獄出舍利弗言久聞佛說此婆藪仙作不善行入於地獄云何今說出於地獄得值如來佛言為欲破一切眾生計定受果報故善男子勿謂婆藪是地獄人何者婆者言天藪者言慧云何天慧之人地獄受苦又婆者言廣藪者言通廣通一切究竟住於地獄受苦終無是事又婆者言高藪者言妙婆言斷藪言智婆言剛藪言柔婆言慈藪言悲等廣如初句經仍廣明殺羊初緣當知婆藪非聊爾人也調達者示造三逆現墮地獄令無量人不敢造逆當知並是無垢之力也又示逆中諸行不同有示不迴心者如調達伽離或示迴心如闍王殃掘又迴心中有障動機發如闍王有障不動而機發如殃掘示不迴心中有發迹如調達有不發迹如伽離又發迹中有與記如調達有不與記如婆藪婆藪雖不與記引地獄眾聽方等經當知皆非實惡人也餘例可知下去一一文中言過患者若以三惑為過二十五有無殊若委論之從人性行即諸地不無差降於見思中見無差降思惑稍殊從初禪去地地漸輕如初禪人無欲思惑乃至非想無八地欲若論惡業其名更近據理秪應在於四趣今文通至東西二洲北洲已去但名果報報名則通惡業名重故至北洲捨別用通通名輕故又準下感應妙中機名應名各有三義今且從略各存一義至下二十五感應中則一一言之可發關宜赴對應之又菩薩三業無非益物今文但云示身說法不云意者用彼二業不差物機即意之善巧也故妙音觀音中云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其身而為說法又云以應以之言為意業者應以秖是與機不差故也又下感應中料簡慈悲三世不同應有法應不同機復善惡差別今但直列當知意通乃至十界交互亦爾(云云)文雖在下應預知之於一有中廣思其相開拓演布使聽者曠懷則二十四有泠然自照若不爾者將何得名學無緣慈將何以為圓破有行義雖次第依於證道預說何妨一一皆言破者次第在初地已上初地分成成遂初心故云本法功德。
畜生有用不退三昧破者畜生無慚愧退失善道則是惡業故退見思故退塵沙故退無明故退菩薩為破諸退修前持戒破惡業退修於禪定伏見思退修生無生慧破見思退修無量慧破塵沙退修無作慧破無明退見思破故得位不退真諦三昧成惡業塵沙破故得行不退俗諦三昧成無明破故得念不退中道三昧成本修諸行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畜生中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冝示何身宜說何法為龍為象鵽鳥大鷲若有善機以戒定慈悲應之令出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慧慈悲應之令出有得無真諦三昧成有入假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免空得假俗諦三昧成有入中機以無作慧慈悲應之令出邊入中王三昧成菩薩自既不退令他不退故名不退三昧也。
為龍者如輸皮全蟻如止觀第七記亦如難陀娑竭之流並是大權菩薩為象者如菩薩昔為牸象自折[A4]己牙以惠獵者鵽鳥者鵽鳥名也的刮反亦篤括反其狀如雉爾雅云狀如鴿鼠脚無後指噉母鳥出沙漠大論十四云迦頻闍羅鳥有二親友謂猴及象遞推為尊(云云)相載遊行見者生愧廣如論文大鷲者大經第四如來於閻浮提示作五逆天魔外道及女人等又我示現久住塚間作大鷲身度諸飛鳥眾生謂我實是鷲身為欲度脫諸鷲鳥故如是示現鷲者說文云黑色多子。
餓鬼有用心樂三昧破者此有常弊飢渴惡業苦見思煩惱苦客塵闇障苦無明根本苦菩薩為破諸苦修前持戒破惡業苦修定伏見思苦修生無生慧破見思苦修無量慧破塵沙苦修無作慧破無明苦破見思苦無為心樂三昧成破惡業塵沙苦多聞分別樂三昧成破無明苦常樂三昧成以本行慈悲冥熏法界彼餓鬼道若有機緣與慈悲相關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冝身說所冝法若有善機以持戒慈悲應之手出香乳施令飽滿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慈悲應之令到無為岸有入假機以無量慈悲應之令遊戲於五道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菩薩自既得樂又令他得樂是故名為心樂三昧也。
手出香色乳者請觀音云現身作餓鬼手出香色乳等乃至遊戲於五道故彼經五道偈後總結云大慈大悲心遊戲於五道恒以善習慧無上勝方便普教一切眾令離生死苦常得安樂處到於涅槃岸餓鬼飢渴逼施令得飽滿或遊戲地獄或處畜生中化作畜生形教以大智慧令發無上心或處阿脩羅輭言調伏心令除憍慢習疾至無為岸大論第十云餓鬼常食糞尿洟唾嘔吐蕩滌餘汁言淨於三毒根者亦請觀音偈。
阿脩羅有用歡喜三昧者脩羅多猜疑怖畏則有惡業疑怖見思疑怖塵沙疑怖無明疑怖菩薩為破是諸疑怖而修諸行修持於戒破惡業疑怖修諸禪定伏見思怖修生無生慧破見思怖修無量慧破塵沙怖修無作慧破無明怖見思破故空法喜三昧成惡業塵沙破故一切眾生喜見三昧成無明破故喜王三昧成以本諸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脩羅中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冝身說所冝法有善機者應以持戒身慈悲令離惡業怖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令離見思怖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離無知怖有入中機應以無作慈悲令離無明怖自證三喜令他無復三怖是故名歡喜三昧此前悉用對治立名也。
弗婆提有用日光三昧破者日朝出於東隨便為名耳日譬智光能照除迷惑東天下人有惡業闇見思闇塵沙闇無明闇菩薩為照此諸闇故修前戒光破惡業闇修禪定流光伏見思闇修一切智光破見思闇修道種智光破塵沙闇修一切種智光破無明闇破見思闇故一切智日光三昧成破塵沙闇故道種智日光三昧成無明闇破故一切種智日光三昧成以本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弗婆提若有機緣關於慈悲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身說法若有事善機以持戒慈悲應之令免惡業闇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慈悲應之令免見思闇有入假機以無量慈悲應之令免無知闇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免無明闇自既破闇亦令他破闇故稱日光三昧也。
瞿耶尼有用月光三昧破者月夕初現於西亦隨便立名月亦照闇例同日光(云云)。
鬱單越用熱燄三昧破者北方是陰地冰結難銷自非熱燄赫照終不融冶北天下人冰執無我難可化度若非智火慧燄無我所心終不得度彼無我所乃是妄計猶有自性人我法我真如我菩薩為破諸我修生滅無生滅慧破性人我修無量慧破法我修無作慧破真如我得人空成真諦智燄得法空成俗諦智燄得真如空成中道智燄以本慈悲冥熏法界彼鬱單越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身說法有善機應以戒慈悲令免妄計無我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令免性我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免法我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免真如我自破妄我令他破妄我故名熱燄三昧也。
閻浮提有用如幻三昧破者南天下果報雜雜壽命等不定猶如幻化此則從心幻出業幻出見思幻出無知幻出無明菩薩為破諸幻從於持戒幻出無作破結業幻從於禪定幻出背捨從生無生慧幻出無漏從無量慧幻出有漏從無作慧幻出非漏非無漏見思幻破真諦幻成無知幻破俗諦幻成無明幻破中道幻成故經言如來是大幻師彼閻浮提有諸機緣關於誓願以本慈悲隨感應之自破諸幻成他諸幻是故名為如幻三昧餘如上說。
四天王有用不動三昧破者此天守護國土遊行世界則有果報動見思塵沙無明等動菩薩修諸行破諸動成三昧誓願熏機緣感以本慈悲令他破四動成三不動是故名不動三昧委悉如上說。
破四動者謂果報及三惑成三不動者動則兼業諦但有三業及見思同入俗諦所破故也諸有皆是。
三十三天有用難伏三昧者此是地居之頂即是果報難伏見思塵沙無明等難伏菩薩修諸行出其上破諸難伏自成三昧誓願熏他若有機緣以本慈悲令他得證是故三昧名為難伏餘如上說。
燄摩天有用恱意三昧破者此天處空無刀杖戰𨷖以之為恱此是果報中恱而未有不動業恱亦無無漏道種智中智等恱菩薩為破諸不恱而修諸行自成三諦恱意三昧誓熏法界有機緣者以本慈悲令他意恱是故三昧名為恱意餘如上說。
兜率陀天有用青色三昧破者真諦三藏云此天果報樂青宮殿服玩等一切皆青菩薩為破諸青修第一義非青黃赤白而見青黃赤白第一義非戒定慧而戒定慧以戒破果報青以生無生慧破見思青非真見真非假見假非中見中亦復如是三青障破自成三諦三青三昧乃至感應成他三昧例上可解黃色三昧破化樂天有。
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
白色三昧破初禪有皆是果報白等例青色三昧大意可解白色三昧者初禪離五欲為白未離覺觀故是黑見思塵沙無明等黑破此諸黑修諸行白自成三昧又成他三昧如上說。
種種三昧破梵王有者梵王主領大千界種類既多即是果報種種未見種種空種種假種種中破此種種修種種行自成種種亦成他種種如上說。
二禪用雙三昧者二禪獨有內淨喜兩支餘支與餘禪共此即果報雙而未見雙空雙假雙中例如上說。
二禪用雙三昧者寄此兩支以立雙名雙空謂見思俱空雙假謂入見假思假雙中謂於見思同入法界又以中道雙照雙亡故名雙中。
三禪用雷音三昧者此禪樂最深如冰魚蟄蟲是果報著樂又著空樂假樂中樂為驚駭。
諸樂修諸雷音之行餘如上說。
四禪用注雨三昧者四禪如大地具種種種子若不得雨芽不得生一切善根在四禪中謂業種三諦種修諸行雨自生三昧慈悲應機生他三昧(云云)。
無想天有用如虛空三昧者外道非空妄計涅槃謂果報非空三諦皆非虛無修諸空淨之行自成成他(云云)。
阿那含天用照鏡三昧此聖無漏天雖得淨色但是報淨色未究盡色空如鏡未極明未知色假如鏡未有影未知色中如未達鏡圓餘如上說。
空處用無礙三昧者此定得出色籠即果報無礙未是空假中等無礙餘如上說。
識處用常三昧者此定謂識相續不斷為常此乃定報非三無為常化用常常樂常例如上(云云)。
不用處以樂三昧破者此處如癡癡故是苦乃至無明苦例如上(云云)。
非想非非想用我三昧破者頂天謂是涅槃果報猶有細煩惱不自在乃至無明不自在修行破之得真我隨俗我常樂我例如上(云云)。
○次釋通名中又二先釋。
此二十五皆稱三昧者調直定也真諦以空無漏為調直出假以稱機為調直中道遮二邊為調直故皆具三諦則通稱三昧又稱王者空假調直未得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直故得稱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悉稱為王。
○次大經下引大經意釋成。
大經云是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即其位高義若入是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其體廣義應二十五有機即其用長也。
(△二總以妙用結之)。
無畏地中具得二十五三昧種種力用須彌入芥不傷樹木毛孔納海不嬈龜魚雖處地獄身心無苦變通出沒不動而遠即其妙義蓋乃慧聖行成能有是力也。
第三文者無畏地中云種種力用者明不思議用如止觀第五記釋不思議境中不動而遠即其妙義者指別初地證法性理名之為妙乃成教行麤而證妙義似開顯非開權顯實之妙。
○次料簡中二先問答料簡次融會初文又二先問。
問三昧破有乃是涅槃之文何得釋此。
(△次答)。
答第三云破有法王出現於世隨眾生欲而為說法四意明文宛然具足。
次答中引法華云四意具足者第三卷經破有[A5]已下四行偈文四意具足初破有等二句對治意隨眾生下一行二句世界意有智下一行為人意是故下一行第一義意是故前文四悉立名又以此文銷諸三昧四種義者所破之有即是諸有過患能破即是本法功德法王即是結行成就隨眾生欲即是慈悲破有。
又涅槃明菩薩破有此經明法王破有彌顯其義也明聖行竟。
次引涅槃明菩薩破有等以融會者一者佛與菩薩因果之別二者菩薩顯次第行佛即顯於不次第行問菩薩在因法王是果菩薩是果即是法王何足顯於圓別兩義答雖是因果彼是別因此是圓果借人標教定非圓因況以義推及經部驗別圓自顯何須致疑何者涅槃義通方便別以如來標圓此經顯實開權更無三教方便以此推驗圓別自分是故菩薩從初地來分分破有如來究竟故名法王。
○次明梵行者始從初心發大慈悲以行填願來至初地方一分成爾時慈悲方名梵行於中為九初釋名。
二梵行者梵者淨也無二邊愛見證得名之為淨。
○次以此下功能名立。
以此淨法與拔眾生即是無緣慈悲喜捨也。
○三菩薩下得名之由。
菩薩以大涅槃心修於聖行得無畏地具二十五三昧無方大用爾時慈悲是真梵行。
○四非餘下簡非破邪。
非餘梵天所修四無量心亦非三藏通教眾生緣法緣等慈悲也。
○五以今下結歸正體。
以今慈悲喜捨熏修眾行無不成辦。
○六大經下引證無緣。
大經云若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慈既是行本故言梵行。
○七若依下顯圓辨異。
若依圓語亦如大經慈即如來慈即佛性。
○八慈若不具下反以偏顯圓。
慈若不具佛十力四無所畏三十二相者是聲聞慈若具足者是如來慈。
○九以功能結名。
是慈即是大法聚是慈即是大涅槃慈力弘深具一切福德莊嚴故名梵行。
此之九文一一皆須約中理破無明無緣慈悲為利他故而為拔與方應此文經釋聖行盡第十三至第十四卷初明梵行品盡第十八卷品初釋七善次廣釋四無量心既以眾生緣等三釋慈無量餘三準例亦應具三故此中所引並在梵行品內顯次第邊判屬福德故云法聚若無緣慈稱三諦理則非復福德約與拔邊仍屬福德故今文中須且屬福然體是中道故初文云無二邊愛見等愛見是有邊證得是無邊從初以來緣於中淨而起慈悲故名梵行言喜捨者見諸眾生已離二死得中道樂而生歡喜恐墜二邊常於眾生起法界想名之為捨。
○三天行者涅槃不釋指在雜華即華嚴也若大論中指華嚴經名不思議經當知並是隨翻譯者取名各別其義不殊所以彼經從初地[A6]已上並是天行所攝若從初住得二十五三昧即從此位皆天行攝經兼二意故初後更顯若次第意至初地時方證無生於中為三初約釋名辨位次菩薩下明天行所到三天行下對餘四行以辨有行之由。
三天行者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此語道前由理成行此語道中由行理顯此語道後今約由理成行故言天行。
初文言道前等者道謂自行真實之道未契實道真如在纏故名為理故以地前名為道前初地[A7]已上[A8]已證實理復由此理成於後行初證[A9]已後究竟已前並名道中由此地行理究竟顯[A10]已顯之理名為道後自行證後故名道後今以初地所顯之理復結成於第二地行故云天行。
菩薩雖入初地初地不應住以有所得故修上十地慧十重發真修慧由理成行名為天行。
次文破十重[A11]已天行方息。
天行即智慧莊嚴上求佛道故有聖行天行下化眾生故有梵行病行嬰兒行也。
第三文言慧莊嚴等者一一地中皆以中慧莊嚴中理依真修行也。
○第四嬰兒行者在第十八文末今文所列具如經文但大經文先列不次第行次明次第今文先明次第者為成前漸後頓故爾雖前後不同並是為顯不次第耳於中為三初正釋次判三開初文為五初正明行體次天行下與天行對辨冥顯不同三眾生下明用行意四慈善下明機感之相五漸脩下正出行相。
四嬰兒行者若福慧轉增實相彌顯雖不作意利益眾生任運能有冥顯兩益。
初文者福謂梵行位位慈悲慧謂天行地地觀照。
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顯益。
眾生雖有小善之機無菩薩開發不得生長慈善根力如礠石吸鐵和光利行能令眾生得見菩薩同其始學。
二三四文可見。
○五行相者彼經初列圓教文云言嬰兒者不能起住去來語言章安釋云不起即常不住即淨不去來即我不語言即樂即最後文是次明次第具如此文先漸後頓漸中二先列次引經釋成初文二先釋次結釋中初人天。
漸修五戒十善人天果報楊葉之行。
○次藏。
又示二百五十戒觀練熏修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品同二乘嬰兒行又示同習六度三阿僧祇百劫種相好柔伏煩惱六度菩薩小善之行。
○次通。
又示同即色是空無生無滅通教小善之行。
○後別。
又示同別教歷別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
(△次結)。
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羣小提引成就從慈心與樂起嬰兒行。
結文中言俯同羣小等者肇云仰攀玄根俯提弱喪初句是上求下句是下化理為道本故云玄根嬰兒失故鄉故名為弱喪方便善微名為嬰兒本有真如名為故鄉今用彼意故云俯提。
○次引經釋成中先藏次通次別等菩薩又次人天後二乘䟽釋意同後文又云又嬰兒者猒生死苦則為說二乘樂以是故知有斷不斷真不真得不得脩不脩後文無譬觀文似如用前所釋隨機而說故知乃取別教初地[A12]已前圓教初住[A13]已前皆名嬰兒。
大經云能說大字所謂婆和此即六度小行而求作佛故言大字又云不見晝夜親踈等相即同通教菩薩即色是空意也又云不能造作大小諸事大事即五逆小事即二乘心此即同別教別教非生死故無五逆非涅槃故無小乘心又云楊樹黃葉即同人天五戒十善嬰兒又云非道為道以能生道微因緣故即同二乘嬰兒也。
初言婆和者如前釋。
(△次頓)。
慈善根力能出假化物同小善方便引入佛慧作圓教嬰兒也經云不能起住來去語言如經(云云)。
又判麤妙開麤顯妙例可解(云云)。
次云判開例可解者例前諸文約教約味前麤後妙開麤即妙亦應可解慧聖行及梵天行不云判開若至其位即云用者何耶聖行如前說梵天並是初證法無深淺故無判開若判者且約梵行從因為論諸地慈悲遞判可爾今云同小既從人天終至圓教初心行者同名嬰兒故得於茲以用判等。
○五明病行者嬰兒行後無病行文自古講者指前第十卷中現病品文以為病行彼文具釋三障三毒次明作五無間毀謗正法作一闡提後廣比決如來具足常樂我淨迦葉次引諸力為難小大及青牛凡野二四牙雪山香青黃赤白山優鉢拘物分陀利([A14]已上是象)人中之力士并及鉢揵提八臂那羅延如是十十增劣十住一節云何如來如彼嬰兒如來因為迦葉廣說我無始來[A15]已離病身等下文又列三種病人謂五無間誹謗正法作一闡提又有五種病人謂八六四二及十千等並是示為惡行故也故與漸次嬰兒行同若準今意例嬰兒行既徧大小病行同惡理亦應徧於中為二先釋次是故下結初文為五初明行之所依次若始下明有行之由三今同下與嬰兒行對辨四以眾生下明有病之緣五或遊戲下正明行相。
五病行者此從無緣大悲起。
若始生小善必有病行。
今同生善邊名嬰兒行同煩惱邊名為病行以眾生病則大悲熏心是故我病。
前四如文。
或遊戲地獄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餓鬼等悉是同惡業病如調達等又示有父[A16]母妻子金鏘馬麥寒風索衣熱病求乳此示人天有結業生老病死之病又示道場三十四心斷結示同二乘見思之病方便附近語令勤作三藏通教菩薩亦如是又同別教寂滅道場初斷塵沙無明之病。
行相中云金鏘等者大論中如來示有九惱四如今文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衣熱病求乳如乳光經具如後又有調達出血旃遮女謗乞食不得空鉢而還瑠璃害釋佛時頭痛及雙林背痛等若興起行經有七宿緣謂金鏘馬麥頭痛背痛出血女謗苦行廣如彼經。
(△次結)。
是故菩薩悉同彼病徧於法界利益眾生次第五行竟。
(○次問答料簡科在前卷第三下第四十紙)。
○次料簡中二先問次答。
問聖行證三地梵行證兩地天行病行嬰兒行何不證地。
初問聖行證三地等者經中戒聖行文未結云即得證於初不動地定聖行文未結云證堪忍地慧聖行文未結云證無所畏地故今判云從淺至深若不次第一心中證故非條然梵行者慈悲喜文未結云證一子地次捨文末結云證空平等地前三是事後一是理故今判云行有事理故證二地故以為難。
○次答中為三初約因果別故有證無證次又有下約別圓以判三又地前下明圓別互融。
答聖梵兩行名修因故論證地天行正是所證病兒兩行從果起應故不論證耳。
又有義經顯別義從地前各入證經顯圓義登地同一證。
初二如文。
○互融中二初明互融以顯文意次還約別釋以辨文相。
又地前非不修圓登地非無有別互顯令易解故不煩文。
初言地前非不脩圓顯圓義也登地非無有別顯別義也仍依教道故登地猶別。
○次仍依文別判者又二初明地前顯別次明登地同圓。
地前別者戒行從淺至深證不動地定行從淺至深證堪忍地慧行從淺至深證無畏地。
初文者如向問中所釋從淺至深三地至果各得其名是故聖行三地各證當知地前戒定兩行雖復立名未若初地與無畏同結故云至深。
○次明登地同圓者即是融前地前諸行又為四初融前三地。
地上去並同者豈有三地條然永別秖登地時不為二邊所動名不動地上持佛法下荷眾生名堪忍地於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無畏地。
至初地時並從果攝從勝立此三地之名。
○次無畏地下即此三地得名之由。
無畏地從我德立名堪忍地從樂德立名不動地從常德立名淨德通三處。
至初地時具四德故得三地名得非前後故三地同時。
○三明別圓之意為二先法。
登地之日四德俱成則無增減蓋化道宜然。
○次譬。
例如朝三暮四之意耳。
譬中云朝三暮四者莊周明狙公賦杼杼字似與反亦可甚與反即斟酌也非今所用字即從手今所用者字應從木亦云栗也狙者猨也說文云玃屬賦者布與也亦平量也朝三暮四眾狙皆怒朝四暮三眾狙皆恱司馬彪曰三升四升數則不別用時不同今地前地上明圓明別亦復如是赴機說異理實無差。
○四從登地去融前五行自他因果各別今至初地前次第行至此同成地地中法盡成地地五行之相又三初融自行次融化他三誡勸。
從登地去地地有自行地地有自證自行秪是修天行自證秪是證天行故不別說天行證也。
自行是聖行天行至初地時同成初地天行故也。
若地前化他名梵行慈悲喜是化他之事行一子地是其證捨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證此二地亦不條然登地慈悲故言一子慈悲與體同故言空平等耳地地有悲同惡名病行地地有慈同善名嬰兒行證道是同故不別說。
次融化他中二梵行是化他根本病兒是化他之相亦是體用故此三行至初地時同成初地化他體用也。
○三佛地下誡勸。
佛地功德仰信而[A17]已豈可闇心定分別耶略答如此(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十四
音釋
(側革切狹也)。
湎(彌兖切溺也)。
搆(古𠋫切合也)。
[佞-二+〦](乃定切謟言也)。
診(章忍切𠋫脉也)。
歘(許勿切忽也)。
牸(疾利切母牛也)。
狙(七余切)。
猨(雨元切)。
玃(居縳切)。
彪(悲幽切)。
揣(初委切度也)。
𨷖(了候切爭也)。
藪(蘇后切)。
鵽(知滑切黃雀也)。
蟄(直立切蟲藏也)。
嬈(乃丁切亂也)。
礠(牆之切引鐵石也)。
鏘(七羊切與槍同)。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次明願行觀成具法中三先略引次引地持等廣釋離五怖畏等三約大經廣明二十五三昧初文又七初明得無緣慈悲次脩色下明具道品三徧捨下明具諸波羅蜜四脩此下結地名離五怖畏五得入下明具二十五三昧六我性即實性下明具真應二身七此地下明具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