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二十 侈十
別教以資成資於觀照觀照開於真性三法為乘。
○次十信下明三法所至。
十信乘教十住乘行十地乘證到妙覺薩婆若中住。
(△次明教意)。
緣修成即謝唯真修在。
(△三判)。
若爾資成在前觀照居次真性在後此三豎別縱非大乘此三竝異橫非大乘是方便法是故為麤也。
○次明圓教中二先正釋次故瓦官下以現事驗初又二初正釋三法次明所至初又二初正釋次秪點如來藏為廣下以大車釋成初文又二先正釋次秪點下融通。
圓教點實相為第一義空名空為縱第一義空即是實相實相不縱此空豈縱點實相為如來藏名之為橫如來藏即實相實相不橫此藏豈橫故不可以縱思不可以橫思故名不可思議法即是妙也。
初文約實相以論二者正明即體論用故也。
秖點空藏為實相空縱藏橫實相那不縱橫秖點空為如來藏空既不橫藏那得橫點如來藏為空藏既不縱空那得縱點實相為空藏實相非縱非橫空藏亦非縱非橫宛轉相即不可思議故名為妙。
更融通者恐未了者二義猶別是故三法展轉相融此中四句初句空藏為實第四句實為空藏中間二句但云空為藏藏為空此語猶略貴在得意若具足存中間兩句應云空為藏實藏實為空藏為空實空實為藏則成三對六句也。
○次以車體用釋成中二初明體中融即次又點下明與具度融即車體即是理性即也具度即是對修明即初文三對初秪點下明體有用故高廣。
秪點如來藏為廣點第一義空為高故言其車高廣。
○次二對明體用相即。
如來藏即實相故其車非廣第一義空即實相故其車非高秪實相是空那得非高秪實相是如來藏那得非廣。
初對者明用即是體故非高非廣次對者明體即用故是高是廣然第三對不殊初對為對第二以明第三故初對中云秪點者體即藏空明體高廣細尋此意同異可見言如來藏者具如占察下卷末文。
○次攝具度者即大車之具度故不異也則止觀中正助合行其意可見於中二先釋。
又點實相為如來藏故言眾寶莊校又多僕從而侍衛之點實相為第一義空故言有大白牛肥壯多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智慧無染名為白能破惑故名多力中道慧名平正入無功用故其疾如風。
○次以不思議結不異。
不思議三法共成大車豈有縱橫竝別之異。
○次明三法所至中二先釋次引證。
如是教乘不縱不橫五品所乘到於似解如是行乘不縱不橫似解所乘到於十住如是證乘不縱不橫十住所乘到於妙覺薩婆若中住故名妙乘。
釋中三法展轉至於妙覺餘教不然是故妙也以我之因為汝之果故三並非妙。
又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
(△次以現事驗)。
故瓦官建講人夢聽者駕乘闐門而出彼處建講人夢黃衣滿路以相則之邪正明矣。
次事驗中凡是大師妙會諸處指[后-口+十]他師護時人情故云有人耳。
若將此麤妙等乘約五味者乳教一麤一妙酪教一麤生酥三麤一妙熟酥二麤一妙眾經悉帶縱橫方便說不縱不橫之真實故言為麤今經正直捨方便故加之以妙(云云)。
五味可知。
○四明開中三初緫標次釋三從人天下結。
四開麤顯妙者約大經三句也。
○釋中意者以初句開人天次句開別教第三句開藏通一一文中三皆先引經立相次明過失三正為開初引經明理妙彼執者不知故皆[后-口+十]有過至法華並開無不歸妙。
(△初句中初引經立相)。
經言佛性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
(△次明過失)。
此是不動不出之一乘故具足三法不縱不橫夫有心者皆備此理而其家大小都無知者是故為麤。
從此是下明過中云而其家大小都無知者者大經第八如來性品貧女譬中引金藏喻如止觀第一記已具引文今更略消喻義其家者五陰也陰有佛性而大小不知古人多釋有云四果為大凡夫為小論人云菩薩為大聲聞為小章安云人天為小析空二乘為大析空二乘為小體空二乘為大但空二乘為小但空菩薩為大但空菩薩為小出假菩薩為大如是大小皆悉不知別教雖知帶教道故故教屬權。
(△三正為開)。
今示眾生諸覺寶藏耘除草穢開顯藏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是故為妙。
(△次句開別教)。
經言佛性亦非一非非一數非數法不決定故若執緣修智慧定能顯理慧自非理則照用不明不見佛性是故為麤今開定執之慧即不決定慧即慧而理即理而慧不執著數定三定一不著非數非三非一如此乃名無著妙慧能破一切定相及不定相亦無能破所破如輪王能破能安如日除闇生物如醫除膜養珠即是大乘不縱不橫之妙慧也。
第二句開中又加三譬以顯開相言定不定者定是緣修計定能顯理不定謂真修能破定計以真修望於緣修亦有二義譬中云如輪王能破安者輪寶威伏如破十善化世如安今亦如是徧一切法為破亦無能破名安又除暗如破生物如安除瘼養珠準此可見。
(△第三句開藏通)。
經言佛性亦非一說三乘故即是三乘五乘七乘等諸方便乘若住諸乘但是事善及以偏真通入處近是故為麤今若決了諸乘即是如來藏藏名佛性。
第三句次失中言三五等乘者第二句既已開別故知此中但開藏通則三五等但約兩教。
(△三結)。
從人天善乃至別乘皆不動本法即是於妙當知三句攝一切法無非佛性悉皆是妙無麤可待即絕待妙也。
次結文可知故知方便諸乘皆悉不知無始藏理一心三法故各於一法少分起計並謂究竟今如來善巧方便種種調熟還示眾生本有覺藏使大小咸知昔覆今顯名之為開今文大小之言雖復寄在初句文中如章安釋意通後句即其意也。
○五始終者為二初緫標來意。
五明始終者不取五品教乘為始乃取凡地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種相性為三法之始。
○次何者下正釋釋中為二初泛約一界。
何者十種相性秖是三軌如是體即真性軌如是性性以據內即是觀照軌如是相者相以據外即是福德是資成軌力者是了因是觀照軌作者是萬行精勤即是資成因者是習因屬觀照緣者是報因屬資成果者是習果屬觀照報者是習報屬資成本末等者空等即觀照假等即資成中等即真性直就一界十如論於三軌。
○次今但下局一念十界即是一念十如三道於中為四初以三道性相體等為理性三軌於中又三標釋結。
今但明凡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界悉有煩惱性相惡業性相苦道性相。
若有無明煩惱性相即是智慧觀照性相何者以迷明故起無明若解無明即是於明大經云無明轉即變為明淨名云無明即是明當知不離無明而有於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性相秖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翻於諸惡即善資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燒遇緣事成即能燒物惡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緣成事即能翻惡如竹有火火出還燒竹惡中有善善成還破惡故即惡性相是善性相也凡夫一念皆有十界識名色等苦道性相迷此苦道生死浩然此是迷法身為苦道不離苦道別有法身如迷南為北無別南也若悟生死即是法身故云苦道性相即是法身性相也。
釋中三道各有法譬等具如初文釋眾生法中但今文中初明三道即十如中相性體三為欲別釋三道相狀故一一道各云性相無體字者但是文略尋之可見。
○次夫有心下結中有二初正結。
夫有心者皆有三道性相即是三軌性相。
○次引證。
故淨名云煩惱之儔為如來種此之謂也。
證云儔者類也謂業苦也。
○次以力作因緣為修得三軌。
若言如是力如是作者菩提心發也即是真性等萌動如是因者即是觀照萌動如是緣者即是資成萌動。
○三如是果報為究竟三軌。
如是果者由觀照萌動成習因感得般若習果滿也如是報者由資成萌動為緣因感得解脫報果滿也果報滿故法身亦滿是為三德究竟滿名祕密藏。
○四明本末究竟又二初言等者等前三種。
本末等者性德三軌冥伏不縱不橫修德三軌彰顯不縱不橫冥伏如等數等妙等彰顯如等數等妙等故言等也。
性即是理修得如文彰顯秪是究竟今不云究竟者義通初住。
○次亦是下三諦等。
亦是空等假等中等(云云)。
可見前文明位之始終則約凡位一始終聖位一始終今明三法始終故須始凡夫一念終在彰顯聖位所以立此門者前雖開顯猶恐不了者謂以開發為三法始故須重明秪緣始在於凡故凡位可開凡無三法何所論開故不動凡夫三法而成聖人究竟三法為是義故復立此門勸勿自鄙。
○六明類通中二標釋。
六類通三法者。
○釋中五初明來意次列三諸三法下明十條意四生起十條五正釋十條初文二初正明次何者下釋。
前以三軌之法從始以至終即是豎通無礙今欲橫通諸法悉使無礙類通諸三法何者赴緣名異得意義同粗通十條餘者可領。
以一三法從始至終故名為豎以一三法通會諸三故名為橫餘三望三互得為橫若言赴緣名異則一一三皆可自為橫豎。
(△次列)。
三道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寶三德。
○三釋十條意。
諸三法無量止用十者舉其大要明始終耳。
如文。
○四三道下復生起十條。
三道輪迴生死本法故為初若欲逆生死流須解三識知三佛性起三智慧發三菩提心行三大乘證三身成三涅槃是三寶利益一切化緣盡入於三德住祕密藏(云云)。
若望名異意同雖一一至極此據圓理理體不殊若據現名不無差別故以十條共為始終始自所化極迷終至能化入滅復一一條中皆約六即故若離若合橫豎該深。
○五正釋中自為十條初三道中二先正釋次結位釋中先緫對。
一類通三道者真性軌即苦道觀照軌即煩惱道資成軌即業道。
○次別釋釋中自三一一文中皆先釋次引證等下去九三文句大同雖有小異大意可見。
苦道即真性者下文云世間相常住豈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
煩惱即觀照觀照本照惑無惑則無照一切法空是也文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煩惱是觀照也照如薪生火文云於諸過去佛若有聞一句皆[A1]已成佛道又云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即是聞於體達煩惱之妙句也。
言妙句者諸法從本下明理妙於諸過去下聞名妙。
資成即業道者惡是善資無惡亦無善文云惡鬼入其心罵詈毀辱我我等念佛故皆當忍是事惡不來加不得用念用念由於惡加(云云)又威音王佛所著法之眾聞不輕言罵詈打拍由惡業故還值不輕不輕教化皆得不退又提婆達多是善知識豈非惡即資成。
(△次結位)。
三軌即三道是為理性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五品觀行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六根清淨相似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十住去即分真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妙覺究竟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云云)。
○對三識釋中二先緫對次釋。
二類通三識者菴摩羅識即真性軌阿黎耶識即觀照軌阿陀那識即資成軌。
初文者三識同在理心教門權說且立遠近言庵摩羅是第九本理無染以對真性阿𥠖耶是第八無沒無明無明之性即是智性故對般若末那識即是第七執持藏識所持諸法即此執持名為資成以助藏識持諸法故第六但能分別諸法故與第七同為資成是故今文不論第六若準唯識論轉於八識以成四智又束四智以成三身者則轉第八為大圓鏡智轉第七為平等性智轉第六為妙觀察智轉五識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報身成所作智成化身妙觀察智徧於三身此中不取第九乃是教道一途屬對不與今同何者彼居果位三身仍別此在因位三身互融即此三身秪是三德三德據內三身約外今從初心常觀三德故與彼義不可雷同。
○從若地人下正釋為三初明互執成諍。
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淨識攝大乘人云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亦名無沒識九識乃名淨識互諍云云。
○次從今例下引例和諍中二先引近事。
今例近況遠如一人心復何定為善則善識為惡即惡識不為善惡即無記識此三識何容頓同水火秪背善為惡背惡為善背善惡為無記秖是一人三心耳。
○次正例中二先釋次引論證。
三識亦應如是若阿黎耶中有生死種子熏習增長即成分別識若阿黎耶中有智慧種子聞熏習增長即轉依成道後真如名為淨識若異此兩識秖是阿黎耶識此亦一法論三三中論一耳。
初文中云言轉依者轉於染依而依於淨是故在染則種子依於黎耶在淨則轉於能依以成第九當知𥠖耶不離染淨。
攝論云如金土染淨染譬六識金譬淨識土譬黎耶識明文在茲何勞苦諍。
(△三正釋)。
下文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豈非阿黎耶識世間狂惑分別之識起已遊行以求衣食豈非阿陀那識聞熏種子稍起增長會遇親友示以衣珠豈非菴摩羅識菴摩羅識名無分別智光。
三正釋中引今經醉人譬者醉如無明故譬𥠖耶從世間狂惑去徧涉六塵故云遊行即是六七故譬末那珠是真性故譬第九。
(△次結位)。
若黎耶中有此智種子即理性無分別智光五品觀行無分別智光六根清淨相似無分別智光初住去分真無分別智光妙覺究竟無分別智光麤妙(云云)三類通三佛性者真性軌即是正因性觀照軌即是了因性資成軌即是緣因性故下文云汝實我子我實汝父即正因性又云我昔教汝無上道故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智即了因性願即緣因性又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即正因性是時四眾以讀誦眾經即了因性修諸功德即緣因性又云長者諸子若十二十乃至三十此即三種佛性又云種種性相義我[A2]已悉知見既言種種性即有三種佛性也。
三佛性中指常不輕中為正因此之正因亦可為性德三因今望緣了種子故但云正若十二十乃至三十譬三佛性者此三十子通宅內外䟽文且據能出宅邊以譬三乘各有十智故云三十今以諸子各具三性故以譬之。
若知三軌即三佛性是名理佛性五品觀行見佛性六根相似見佛性十住至等覺分真見佛性妙覺究竟見佛性是故稱妙(云云)。
○三般若中釋中先緫對及指前三正釋。
四類通三般若者真性是實相般若觀照是觀照般若資成是文字般若具如上釋境智行三妙之相故下文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即實相般若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又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觀照般若又云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應所可度為說種種法若干言辭隨冝方便即是文字般若又云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廣大深遠即實相般若如來知見稱廣大深遠即觀照般若若言方便知見皆已具足即文字般若故知三軌亦三般若之異名耳。
若三智在三心屬三人是則為麤三智在一心中不縱不橫是則理妙五品觀行三般若六根淨相似三般若四十心分真三般若妙覺究竟三般若也。
餘如文。
○三菩提釋中先對師位釋。
五類通三菩提者真性軌即實相菩提觀照軌即實智菩提資成軌方便菩提故下文云我先不言汝等皆得阿耨三菩提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即實相菩提我成道[A3]已來甚大久遠即實智菩提我說少出家近伽耶城得三菩提即方便菩提。
○次對弟子位釋。
若就弟子明三菩提者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即實相菩提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又云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即是修成實智菩提授八相記即方便菩提。
不一異者名之為如不決了名麤決了名為妙一切眾生理性菩提五品名字菩提六根相似菩提四十一位分真菩提妙覺究竟菩提(云云)。
○次三大乘中釋中三先約師位自行次舍利下約弟子位自行三於一下約師位化他初師位中二先引經。
六類通三大乘者真性即理乘觀照即隨乘資成即得乘故下文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
○次釋。
住大乘即理乘定慧莊嚴即隨乘所得法即得乘佛自住大乘是理乘於道場知[A4]已是隨乘導師方便說是得乘。
得謂證得隨謂因果理謂理性。
(△次約弟子位自行)。
又舍利弗以本願故說三乘法是得乘隨乘又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是理乘。
言又舍利弗以本願故至得乘隨乘者說法屬智故是隨乘由是證得故是得乘故願說三兼於二義。
(△三約師位化他)。
於一佛乘是理乘分別說三是得乘隨乘。
於一佛乘為理分別說三為隨意亦同前。
不縱不橫妙開麤妙歷七位(云云)五品名字乘六根相似乘四十一位分真乘妙覺究竟乘(云云)。
歷七位者五十為五等妙為七不論名字但以五品為假名者名字非位乃至但論信等七位非是正位故也。
○次三身。
七類通三身者真性軌即法身觀照即報身資成即應身。
○釋中又二先列釋七文次三軌下引文緫釋前七初又二前二他經後五此經此並數句之內三身具足。
若新金光明云依於法身得有報身依於報身得有應身此即如前所明依於境妙得有智妙依於智妙得有行妙彼文云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報身即天月。
應身即水月者諸水非一故報身為天月者自受用報非多故也。
此文云佛自住大乘即是實相之身猶如虛空定慧力莊嚴慧如天月定如水月又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即是法身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是報身名稱普聞即是應身又非生現生等是應身也或示[A5]己身即法身報身或示他身即報應我以相嚴身光明照十方為說實相印實相印即法身照十方即應身相嚴身即報身又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即報身微妙淨法身即法身具相三十二即應身。
(△次引文總釋前七)。
○次緫釋中二先略結。
三軌名異義即三身。
○次正對。
故普賢觀云佛三種身從方等生法界性論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徃。
對中云從方等生者翻名解義如止觀第二文。
若此三身不縱不橫妙決了三身入法身妙歷七位妙(云云)。
○次釋三涅槃中先破古次釋破古中三先述古。
八類通三涅槃者地人言但有性淨方便淨實相名為性淨涅槃修因所成為方便淨涅槃。
○次今以下出正解。
今以理性為性淨涅槃修因所成為圓淨涅槃此則義便薪盡火滅為方便淨涅槃此文便。
○三若將下破。
若將修因所成為方便涅槃者以薪盡火滅為何等涅槃。
○次正釋中二先略對。
故知應有三涅槃三涅槃即是三軌。
○次正釋於中二先今經次大經。
文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性淨涅槃又云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圓淨涅槃又云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亦是圓淨涅槃數數唱生處處現滅於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豈非方便淨涅槃。
初今經中性淨一釋圓及方便兩義者以性通本迹故也圓及方便中先明本迹兩圓次數數下明兩方便。
大經題稱大般涅槃翻為大滅度大者其性廣博即據性淨度者到於彼岸智慧滿足即據圓淨滅者煩惱永盡斷德成就即據方便淨此三涅槃即是三軌也。
準例亦應云歷七位但是文略。
○次三寶。
九類通一體三寶者真性即法寶觀照即佛寶資成即僧寶。
○釋中二先引他二經次今經二文各三寶義足。
故法性不動名不覺佛智契理故佛名為覺事和理和故僧名和合思益云知覺名為佛知離名為法知無名為僧此是一體三寶故下文云佛自住大乘佛是佛寶大乘是法寶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即是與理和復與眾生和即是僧寶世間相常住名法寶於道場知[A6]已名佛寶導師方便說上與理和下與眾生和名僧寶。
思益中云知離名法者法體離染故知無名僧者僧體無諍故。
一體三寶非一之一不三之三此之三一不縱不橫稱之為妙歷七位(云云)。
○次明三德釋中二先緫對。
十類通三德者大經三德共成大涅槃此經三軌共成大乘。
雖但別對已當緫對。
○次別對釋釋中二先釋會次破古中二先緫斥次唯知下別破以彼經一乘與此經佛性對破古人。
彼明法身德此云實相彼云佛性者亦一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亦是指實相為一乘彼處明般若德此經明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乃至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皆是般若彼經明解脫德此經明數數示現現生現滅隨所調伏眾生之處自既無累令他解脫乃至[(冰-水+〡)*ㄆ]取萬善事中功德悉得證果豈非解脫二經義合。
初言二經義合者大經及此經大經調伏眾生名為解脫此經數數現生為調眾生是故義同餘二德可見。
(△次破古中先總斥)。
碌碌之徒隨名異解譬聞天帝不識憍尸。
碌碌者多石貌也亦凡石也。
○次別破中三先破佛性次又涅槃下破緫名三但涅槃下明經宗別。
唯知涅槃佛性之文不見雙樹有一乘之旨彼文親說佛性亦一一即一乘而人云此乃涅槃一乘是佛性法華一乘非佛性若言法華不明佛性者涅槃不應遙指云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受記莂如秋收冬藏見如來性更無所作而人云涅槃有遙指之文此中無佛性之語今據此文種種性相義而我皆已見既言種種何獨簡於佛性耶又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豈非佛性之文耶論云佛性水常不輕知眾生有佛性。
八千聲聞至記莂者大經第九云是經出世如彼果實多所饒益安樂眾生能令眾生見如來性如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授記莂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一闡提輩於諸佛法無所營作䟽中古有三解一云經悞應云八千即持品中八千聲聞得記者是二云外國有八千人三云若定應云八十年章安云後二解不可。
又涅槃三德為祕密藏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當入其中此即自他俱入祕藏此經云佛自住大乘以此度眾生終不以小乘濟度諸眾生悉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如是自他俱入如來滅度滅度秖是涅槃涅槃秖是祕藏釋論云法華為祕藏兩經文義宛宛恒同何故諸人苟欲抗異若文義舛隔作同想無罪今文義本合離之何福。
次破緫名中云安置諸子秘密藏中如止觀第二記此三涅槃中所以對古師苦破者以人多執招過非輕故苦破之令歸正轍如前釋眾生法及止觀十如亦皆破者意在此也如諸文中每至別教破地攝師者執教道故意亦如之。
(△三明經宗別)。
但涅槃以佛性為宗非不明一乘義今經以一乘為宗非不明佛性義赴機異說其義常通也。
(△結位)。
若三德縱橫即是麤不縱橫即是妙歷七位(云云)。
此十三法同是今經三軌之器類故此之十條散在他部諸大乘經今經始終無不具足故一一三中皆引今文為釋况此十條不出因果今文秖是一乘因果故耳又十條中所以菩提三身及三涅槃具引本迹餘文唯迹者一以本中文狹二以本果[A7]已成故取菩提三身涅槃證義便故道識性三全在凡夫般若通因本因文緫但云我本行菩薩道乘通事理及以因果故三寶者本地既有佛寶必有餘二三德可知文雖存沒義必兼具。
○次四悉料簡中先問。
七悉檀料簡者問十種三法及餘一切皆是三軌者唯應三軌何意異說。
○次答答中二初述意次正釋初文又四初緫明用四悉次隨俗下別明用相三朝三下明用四悉意四善巧下結歎。
答眾生機冝不同應隨機設逗悉檀方便引接耳。
隨俗故異稱便冝故異逐對治故異令人入道故異。
初二如文。
朝三暮四撫眾狙而皆恱苦塗水洗養嬰兒以適時。
三明意中言苦塗水洗者大經第八云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求覓良醫良醫既至合三種藥蘇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A8]已且莫與乳須藥消[A9]已方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其兒渴乏欲得[A10]母乳聞乳毒氣便捨遠去其藥消[A11]已[A12]母乃洗乳喚子與之是時小兒雖復渴乏先聞毒氣是故不來[A13]母復告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既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其兒聞[A14]已漸漸還飲經合譬意譬無我等猶如毒塗說如來藏如喚子飲或時說我或說無我皆為適機如彼塗洗。
善巧赴機故方圓任物譬千車而同轍豈守一而疑諸。
○次正釋中二先舉章門。
今通用四悉檀歷十法論妙不妙。
○次釋釋中又二初以四悉釋此十條次明妙不妙初文二謂初後。
具說三軌共成大乘大乘之中備有三法及一切法不相混亂即是世界悉檀資成資發智慧以生善故是為人悉檀觀照破惑諸惡滅故是對治悉檀真性實理為第一義悉檀一段眾生冝以大乘名說得四利益也。
備說三德為大涅槃雖三點上下而無縱表裏而無橫一不相混三不相離即世界悉檀善則殃釁不干故得挺然累表是故解脫即為人悉檀般若如金剛隨所擬皆碎即是對治悉檀法身即第一義也一段眾生聞三德名即獲四利矣舉初舉後中間例然。
後文中言上下而無縱等者上下是縱義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德亦爾雖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覆表裏是橫義雖二點居下不同列火之橫三德亦爾雖二德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
○次文者為二初料簡次結位初又二初判次開初文三初略立二諦以判四悉則真妙俗麤次約化城寶渚以判三約五時教判初文又二初判次料簡。
次明妙不妙論云三悉檀是世諦心所行處可破可壞第一義悉檀是心不行處諸佛聖人心所得法不可破壞即是真諦。
初判中以三悉與第一義相對者順大論文仍成別義故大論云諸經多說三悉檀今欲說第一義故說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通論皆四具如諸文。
○次若然下料簡中二先問。
若然者此四悉檀為二諦所攝更有中道復云何攝若不攝中但是藏通之意此悉檀為麤。
○次今言下答。
今言俗有真無是隔異法便是三悉檀心所行處可破可壞中道第一義非有非無有無不二則無隔異無異即真諦。
(△次約化城寶渚以判)。
前三悉檀所通止至化城化城非實故可破可壞可壞為麤今中道無異又通至寶所無能過無能滅故不可壞稱之為妙。
(△三約五時教判)。
若餘經說中道第一義悉檀與此經不殊但餘經帶阿羅漢所得為第一義悉檀故不稱妙此經正直捨方便但有圓實四悉檀是故為妙。
○次若不下決開。
若不決三悉檀入第一義是復為麤若決一一悉檀皆有第一義者是則為妙。
(△次結位)。
五品弟子假名四悉檀六根淨相似四悉檀初住至等覺分真四悉檀妙覺究竟四悉檀是故稱妙此五番明妙從因至果以辨自行妙半如意珠竟。
結位如文問此中初以四悉料簡十條則一一條無非四悉次判四悉妙與不妙乃云三麤一妙應當三法亦麤亦妙耶答若約不思議中亦得論妙不妙如三德中若前三悉檀說之義當於麤謂三德為世界解脫生善般若破惡是故為麤若見法身方始名妙三德既爾餘九亦然若爾何故次又云三悉至化城耶答此約大論文皆以小乘為三悉對般若為第一義故作此簡若依此義今文唯在第一義也故下決中云三悉不決皆名為麤然取通途則今文並約不思議論四悉判不思議三法真俗相即而論既以中道為第一義豈以中道而隔真俗半如意珠者迹十妙中以釋五竟十法共成如意珠法言珠法者秖是妙法十中居半故云半如意珠若大經十三即以羅剎半偈名為半珠彼經半偈詮於半教今之半珠即是全珠何者自行因果[A15]已滿是故今文以自望他闕化他邊名為半珠。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二十
音釋
(羽敏切歿也)。
闐(亭年切滿也)。
詈(力智切旁斥曰詈)。
碌(盧谷切碌碌循眾也又隨從也)。
狙(千余切猿屬)。
釁(許刃切隙𦉑也)。
挺(他鼎切挺出也)。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16 冊 No. 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第4卷-第4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7-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次別教中三初明三法次緣修下明教意三若爾下判初文亦二初緫明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