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八
言一法王啟化等者。若准經中要者。只此兩爾時也。時無別時。約法以辨。第一約從如是我聞。直至作禮奉行。散說能聽。或一年半歲。佛說法了。眾生聞法了。於中大經生滅。簡之不取。攬彼眾生聞經之時。事緒究竟。總名一時。啟化者。能化也。法王者。佛啟化即開化佛自開法教化眾生。通他化身。准簡法身自受用身也。問爭知兼取他受用身。答下云王城鷲嶺等。以此為證。證取他受用身也。
言機器等者。即所化也。根器即三乘眾生根性皆成就。名為咸集。佛為能說。三根為能聽。一會說聽事說。總名一時。牟云。眾生根熟為能感。如來說法教化為能應。
言二說聽等者。約眾生根熟。欲得聞法。如來利他善根為說。說聽同時。無前無後。正是眾生根熟時。便是如來說法時。如鷄附卵。啐啄同時。若根未熟為說法。即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若根熟[A1]已後。不為說法佛有利生失時之過。三十年前。根未熟。未是如來說法。靈山會上。大乘根性熟。正是如來說法時。經云。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問機器咸集。共相會遇。二時何別。攝釋問答。初約說聽時所為。事須畢經多剎那。總名一時。後依說聽感應同時。名一時有斯別也。
言機感應化等者。此兩句疏文。解第二義啐啄同時共相會遇時分無別義。二又解此是聊簡前兩義。法王啟化根器感集義。共相會遇時分乘別義。上句料簡第一義。下句第二義。是疏主引佛地論。云文標也。緣前第二義中。辨根感同時事。亦引論文了。向下更不解。下重解盡。是解前第一義中。一者道理時。二者唯識時。生滅則同。於中法體相分二種。別所以向下作兩重道理解也。
言初就剎那相等。初啟解前義剎那者。前剎那滅。後剎那生。一念之中。有九百生滅。時無別體。約法而立。約長即長。約短即短。中容即不長不短。此是不相應中世時。此是假法。假法無如。非因緣故。即剎那剎那相讀。假名一時。此三分位上假立。不從種子生。百法云。三分位差別故。
言一者道理時等者。大乘過未無體。只於現在一剎那法上。望前後假立三時。過去立名前。未來名後。現在法上。有酬於前。引後之。故立三世。若前念法未滅。後念亦不生。事須得前念法滅開避引導。後念法方生。即以現在一念法為能引。未來法為所引。將能引就所引以立名。名未來。過去法亦滅。現在法酬過去法起來。即以現在法為能酬。過去法為所酬。將能酬就所酬以立名。名過去。即以所酬假立過去。即以所引。假立未來。對彼過未。說為現在。只此現在一念法上。假立三世道理。名道理時也。
言說聽二徒等者。牟云。此約一期現在法上。依剎那生滅之義。論其酬引三世之事也。
言即此現法有酬於前等者。哲云。三性現行中。無記法從前種子生。可說酬前。既是無記。不能熏種。如何有引後之義。且如六識中異熟生劣無記。第八前五[2]所。豈能引後。故不盡理。若善惡種子生現行[A2]已。後能[3]重種。此義有又如來果位現行法。現亦不熏種。佛無熏習故。今應正釋。依種子上建立三世。即有酬前引後之義。從前剎那生故。即是酬前引後種生故。即是引後也。謨云。不然。疏中明言現行法誓施以種子義。解酬引。謂蠧生木。還食於木。疏意說彼五薀現行剎那生滅。若前念後念終不生。即說前念能引後念。誰種子方名為引酬。不妨種子三義。成疏主意。共有四種。一與彼生滅作依故。五薀諸行剎那生滅。二依現世法。以辨生滅故。即此現法有酬於前引後之義。三依生滅法。以辨酬引。即以所酬。假名過去。未來是能酬。現在為所酬。故對後未來。假名過去。四依酬引法。以論三世。即以所引。假名未來。過去是能引。現在是所引。對彼過去。假名未來。於過去復名現在。
言對此二種等者。則云。對過去以立能酬。對未來而稱能引。如斯二種並唯現[1]現在。過未二世。並於現在法假立。大乘過[2]去皆是假也。
言五薀諸法者。今說聽二。從總有五薀。只一剎那現在時。[A3]已落謝過去也。
言非一生滅等者。問經言一時。莫不只取此三世生滅時耶。答不取也。若據法華一會。一彈指頃。六十五剎那。一剎那間九百轉生滅。大經時盡不取。唯取事緒周備究竟。總名一時。非一生滅之一時也。
言二者唯識時等者。唯遮外境。簡異小乘。識表內心。簡清辨菩薩撥無內義。謂過去未來現在長時短時行解不同。大乘過去[A4]已滅無體。未來未生。又是無體。只於現在有體法上。變起過去未來現在相狀。從靈山會。聞說大通智勝佛日月燈明佛。便於識上變作過去長時解。若說大智舍利弗當來作佛。號曰華光。便作未來長時解。若聞道龍女成佛。便於現色心之上。作短時解。長時短時過未現在。皆於現在一剎那色心之上。假安立也。問道理時。唯識時。一種是現在法上立三時。有何差別。答道理時約法體本質說。唯識時約相分變起說。問莫識心上變起長時短時。莫便是經首一時否。答不取也。經中言如是我聞一時。取彼識心之上無限長時短時積集一處聞經。事周究竟。總名一時也。
言如夢所見謂有等者。引例成也。如無性攝論云。處夢謂多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又西域記云。施鹿林東行五六里。有窣堵波。傍有涸池周八十餘步。聞諸[3]先志曰。數百歲前。有一隱士。於此池側。結廬[4]併跡。愽習伎術。究極神理。能使瓦礫為寶。人畜易形。但未能馭風雲陪仙駕。閱圖考古。更求仙術。其方曰。夫神仙者。長生之術。將欲求學。先定其志。當築壇作法。命一烈士。手執長釰。立於壇隅。併息絕言。自昏達曙。求仙者。壇中而坐。手按長釰。念神呪。收視返聽。[5]達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遂訪一烈士。營求曠載。未諧心願。後得一烈士。先與人傭力。艱辛四五年。一日違失主人。遂被笞辱。又無所得。悲泣巡路。隱士見命數加優贈。潛行陰德。感激其心。烈士屢求効命。報以恩德。隱士曰。我得汝來。彌歷多歲。幸而會遇奇貌應圖。非有他故。願一夜不聲耳。烈士曰。死尚不辭。豈從併息。於是故壇場受仙法。依方行事。昏暮之後。伺人務隟。隱士誦呪。烈士按銛刃。殆將曉矣。忽然發聲。大叫苦苦。是時空中火煙雲亟。隱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難。[A5]已而問曰。誡子勿聲。何以驚叫。烈士曰。受命之後。至夜久。昏然若夢。見昔事主人。躬來在傍。感荷厚恩。忍不共語。彼人震怒。遂見煞害。更受中陰身。遂見託生南印度國大婆羅門家。乃至受胎。備經苦厄。荷其恩德。忍不言之。洎乎受業冠婚[6]求親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語。闔家親戚。咸見恠異。年至六十。而有一子。其妻謂曰。汝可言矣。若不言者。當煞汝子。我時憶念。[A6]已隔生世。自顧衰老。唯此稚子。寧忍屠割。因止其妻。念令無煞害。遂發此聲耳。隱士曰。我之過也。此魔嬈耳。烈士感恩。其事不成。憤恚[7]而辨曰。諸夢與覺。萬境皆心。故引夢時。明覺位。如二人在獄。一人明日放。即嫌夜長。一人明日死受刑。復嫌夜短。故知時分無別。唯是識心自變作長短。
言聽者心變等者。謨云。夢者見多生。其實唯有心。都無多生境。聽者變三世。其實唯有心。實無三世境。問說聽二從並皆心變。何故唯說聽者耶。答路云。說者以達境無故。疏不言說者如夢。問道理唯識何別。答道理約法體。如是不可改易。如春秋冬寒暄等別。唯識但隨自心。變長變短。成過未等。若是聽者。渴慕於法。一坐聽受。不覺寒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言唯意所緣者。解體不相應中時也。然此五八唯現量。是實不緣假。第二士向內緣。緣第八故。今言時者。唯意所緣。不通餘識。百法之中是不相應中收。五薀之中行薀攝。十八界中法界收。十二處中法處所攝。若法處法界攝八十一法。謂心所五十一。不相應二十四。并無為六。計八十一法也。行薀攝七十三法也。時即是八十一法中一數。故唯意緣。通能緣彼十八界故。問意緣於時三境之中。是何境攝。答若獨緣於時不兼緣。所依實法所變相分。與見分同種獨影境收。若兼實緣。相隨所依。即相質同種。即帶質境攝。樞要云。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子等隨應。相國云。總攝諸境有其三種。一者性境。諸實法境名為性境。色是實色。心是實心。此境各自有體性故。有三不隨心。一性不隨。如實五塵。唯無起性。不隨能緣五識。通於三性。二界繫不隨。如第八識。是一界繫。所緣種子通三界繫。或身在上地。眼耳二識緣欲界境。識上地繫。境下地繫。二禪[A7]已上眼耳身識緣自地境。識初禪繫。境自地繫。三種子不隨。由見相種子各別體故。二者獨影境。唯從見分種子所生性繫種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識緣空華等。皆是隨心。無別體用。彼境攝故。名獨影境。即唯獨有影像。而無其本質。三者帶質之境。謂此影像有實。本質如因。第七所變相分。約從本質。是無覆無記。亦從見分。是有覆所攝。亦得說言。從本質種生。得說言從見分種生。義不定言種等。隨應之言。因不定義。義顯三境。依心聚生。有唯一境。或二或三。而不定故。唯一者。如前[A8]已說。有二者。如第八識緣自他散境。心王是性境所緣之境。有實用故。若五位心所。即獨影境攝。如緣種子不生現故。又五識緣自地五塵。是初性境。亦得說名帶質之境。變相緣故。又如第六緣過未五薀。是獨影境。亦得名為帶質境。熏成種子生本質故。有三合生。如因中第八緣定果色。心心所緣是獨影。心王所緣是性境。實故亦得名帶質之境。以第六所變定果之色。為本質故。問長等依色處收。時依五薀施。何不向五薀實法收。答長依實色上。假定隨依色處收。時依眾法立。假故不得。而五薀實法收也。故不相應行薀收。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報。八名。九句。十文。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想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言此言一時等者。通妨難中。初別也。問言一時者。一為約剎那名一時。二為約相續名一時。三為約為春夏秋冬四時名一時。為約六時行道名一時。為寅卯等十二時名一時。四為約成道後數七月或一年半年中名一時不。答疏言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剎那等。
言但是聽者等者。問取何等時。答疏言但是聽等。
言不定約剎那等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此說經時。則役眾生聽時多剎那。無量剎那方解也。或有說時久聽勝。聽勝亦久。即是三根聲聞之中。下根五百千二百。又如來三遍說下根。第三遍方解。此解說時亦長。聽時亦久。如說黃絹幼婦外孫[A9]韲臼。此是曹娥婢上言。曹操開宇讀解有前後。一[1]又便解。一又行三十里方悟。
言亦不定約相續等者。相續者身義。能說能聽人。無始時來。相續有此身。問莫向相續身上說時。答佛一音聲中。現一切聲。一時之中。現一切字。此約出生。若約聽者。是菩薩得陀羅尼。或諸根互用。聞一字時。通達無量字。或為鈍根者。延短念為多劫。多劫方解。為利根者。促多劫為短念。短念則解。故不得約相續身上說時也。
言不定約四時等者。春夏秋冬時有日月處。則有四時。上天無日月處。四時便不定也。亦向下轉六時者。寅朝午時。黃昏初夜。中夜後夜。禮懺之六時也。八時者。即八轉聲時。體業具。謂從屬依呼。十二時者。即是平旦寅。日出卯。食時辰等。
言一日一月照等者。問何故不取前來諸時。答疏言一日一月照四等。賀云。此方日向北即長。北洲日向北即短。若北洲日向南長。南洲日向南即短。問何故如此。答南洲北洲兩洲日近山來。行著山正面。分位即長。去山若遠即短。是故南洲日長。北洲日短。南洲日短。北洲日長。若准此方解日行之道。有南有北。此世界向南即狹。向北即闊。故論云。南瞻部如車。夏月行著向北𤄃路。即日長。冬月行著向南狹路。即日短也。暄寒不定者。南洲日向南路行。照行著南海水氣。便寒。北洲日向南行。照著七金山。即熱。南洲日向北路行。照著七金山。金氣即熱。北洲日向北行。照著北海水氣。即寒也。近遠不定者。南洲日向南行。即去山遠北洲日南行。即去山近也。南洲日向北行即近。北洲日向北即遠。晝夜不定者。南洲日午。北洲夜半。東洲日沒。西洲日出。諸方。即四天下也。
言恒二天下等者。南洲日午。西洲日出。此二天下同起用。起用北洲夜半。東洲日沒。此二天同起用也。故俱舍云。日月迷盧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大論說。日火頗胝所成。月水頗胝所成也。
言又除[A10]已下者。下之言。即是四天王天。日月照著處。則有長短暄寒等事。便與四洲同也。
言上諸天等者。日月照不著處。便無四時暄寒等事言經擬諸方等者。問何要說上諸天等無四時八時耶。答疏言經擬上地等。若說四時流行不遍。[A11]已上諸天。無四時也。唯除北洲。餘三洲中皆流通故。問如此洲日出處。是東方。未審四洲方同否。答餘洲日出不在東方。問餘三天下既法不行。何故。此言諸方流通。答東西二洲亦有通此經故。
言[1]坐亦不定約成道等者。言如是我聞成道時。亦不得佛。於一會通報通化。直見不同。并見報佛土成道遠。自我得佛來等。凡夫二乘。見化佛等成道近。出釋氏宮去伽城耶不遠是。
言經擬三乘等者。問何不隨化人所見立長時短時。答疏言經擬三乘等。若約年代。即唯遍凡夫二乘。不通大菩薩。但總立一時也。
言然諸經中有說相續等者。問何故不經首言如是聞六十小劫時耶。答懈怠者實經六十小劫。精進者謂如食頃。故知不約相續時也。
言有說四時等者。涅槃經二月十五日盡時。此亦不定。上天無盡。人中四洲盡有不定。南洲是夏。西洲是秋。北洲為冬。東洲為春。輪轉不定。只就此間說亦不定。只如周家[A12]已前十一月便為正歲。如今十二月為正。當往時二月。故知不定。若說嚼揚枝時。即寅時說。金剛經云。飯食訖。洗足[A13]已。敷座而坐。日正午時即。是前十二時收。
言上生經云等者。此皆前六時攝也。
言有說成道[A14]已後等者。問十二年中說有。十二年後。說空等三時。中方說不空不有。若取成道後第二七日說華嚴經。第三時教不定也。
言雖有是說等者。金云。謂說四時八時六時。是隨一方[2]城也。說二七日四十年。是隨化土眾生。直見不同且作是說。
言仍非初總等者。但是經中說時。非經首之一時也。
言問處中有淨等者。則云。申問。問意。佛居鷲嶺。此即穢處。分身佛來變穢為淨。淨穢處定。時何不定。何不隨凡聖而說長時短時。是此問意。
言答說處標等者。淨則實淨。穢則實穢。淨穢決定。不是穢則是淨。不是淨即是穢。離此[A15]已外。無別方所。故言淨穢決定。時有三。一者利鈍別。若為利根者。一聞即解。經時促。為鈍根者。悟解遲。經時節長。二者聖凡有別。聖經時節長。凡人經時節即促。三者意樂有別。或有樂時促者。則促長為短。樂時長者。則延促為長。以時不定故。不別說也。時但總言也。
言第三說教主者。經言佛。問經通五人說。一佛。二弟子。三諸天。四神仙。五處變化。未審此經是誰人說。答表不是餘人經言佛也。
言梵云佛陀者。具足應言佛陀。就梵語中。意從生善。故略云佛。自是梵語略。不是唐中略也。及至疏解。則依具足梵語解。且古翻譯云。佛陀者。此云有慧之主。此有二義。一者。十地菩薩名為有慧。佛是有慧人中主。故名有慧之主。二者。只此佛身中四智。名有慧佛。無漏五薀假者身名主。是有惡之主。此古譯云慧主。其義雖同。不如言覺者。新翻云覺者。慧則是覺。主則是者。有覺之者。故云覺者。者是五薀假者。假者身中有智慧。故云覺者。問一切眾生總有五薀。應合言者。答空言者即得不合言覺者。凡夫應言無之者。問何名覺義。答覺者覺察。覺察煩惱妄想。如人怕賊入來。先且覺察。凡夫有一百二十八煩惱。入五薀舍中來。向無明被下𮄊。生死長夜不覺不知。二者覺知。身中有二種佛性。欲得成佛。事須覺知此性。問慧之與智何別。答若就證無為理覺。即名慧。若斷有為煩惱。即名智。
言一自覺者。覺自身中。有此菩提涅槃二種性不同。凡不自覺。佛自覺。能斷二障。得成於佛。凡夫不懼來世受於苦果。今生輕慢。生輕慢死。種種非違。卒陳難盡。名不自覺。佛一一自覺知。證無為真如智。無一物而不知。
言二覺他等者。令他覺悟身中有此菩提涅槃性。問二乘證生空。知生死是幻。自證知身中我空。不造諸業。應名為佛。答不然。雖唯自覺。唯覺自一身。不覺察一切眾生。不得名佛。佛自覺了。又覺察一切眾生。皆令斷惑證真。故名為佛。二乘只緣不覺他。故滯涅槃。
言三覺行圓滿等者。菩薩二覺未滿。少分滯生死涅槃。問何名二覺未滿。答一自利未滿。根本智證理斷惑。後得智變影緣如。根本智證理未滿。斷障未盡。總名自利未滿。問何名利他未滿。答緣事後得智。名利他。初地菩薩化百三千界內眾生。離此[A16]已外。便化不得。故言未滿。如來覺行圓滿。覺之行即三僧祇劫行滿也。若約具足而說。覺亦滿。行亦滿。
言佛地論云具一切等者。問何名一切。答一切者。世出世間有漏無漏情與非情故。名一切法。真如理是一法。此一法遍在有為無為萬法之中。無有一切不依真如。只此真如與一切法作所作。真如得一切之名。令取他名。名有財。若然者則真理名一切。根本智證盡一切理。能證之智從理生名。名一切智。二者。約用立名。煩惱名一切。智斷此一切煩惱。名一切智。斷煩惱障也。
言一切種智者。若色若心一切種類。名一切種。其後後得智總別而知一切種類。真諦俗諦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有情無性。如是眾生若干種心。後得智悉知解。盡一切種類。從境立名。名一切種智。斷所知障也。言能自開覺者。即自利智也。開者。出生顯證之義。起自本智。斷盡煩惱妄想。證自真如理。名自開覺智也。
言能開覺一切者。即自利利他。如三大劫滿。金剛心後。解脫道內。證得本智。三身具足。四智圓明。名能自開覺。後得智中起大悲心。利益有情。即亦能開覺一切眾生。若心若境。如來能知。今眾生斷惡修善。起智斷煩惱亦能開覺一切有情。若二乘唯有本智。而無後得智。唯有羊鹿身。而無車也(上四法解也)。
言如睡夢覺者。喻解也。即是自利智也。如[1]又睡裏作夢。覺後自知。餘人不知。根本智證理。唯自知。不通餘知。問後得智變影緣如。豈不是知耶。答只此變影。是不知也。以不能親緣故。更解云。此上但取自知。餘人不知。義甚好。若言睡覺後却觀夢中事。此却觀之。言向法轉。便以後得智。其睡人正睡之時。亦不知道作夢。[2]徒睡覺了返觀方知。便似後得智。今取地前凡夫煩惱未斷睡未覺。未得真覺。常處夢中。初地門中。證得妙平二智。亦名腄夢覺知。此名分覺佛位。令覺智也。
言如蓮華開等者。利他智也。後得上利。答眾生功德。名蓮華開也。蓮華不開則[A17]已。開則見者覺香。佛知不逢則[A18]已。逢則眾生霑益。又云。蓮華若開。必見其臺。後智說法。必能悟理也。故名為佛。論家結(上依論雜明六个智了)一切智等者。緣前來論家敘知不盡。疏主依疏重分本後。各有六人智。言觀於空智者。此有二義。一真如理。是真空之性也。知證此理。名觀空智。二者真理之上。無我法二執。名為空智。證此理名空智。對後得智是有。立空智名也。
言理智者。對後得緣事智。立理智名。
言真智者。智證真如。對後得了妄。立真智名。
言無分別智者。有二義。一離能取所取相。名無分別。二真如理。是無分別智。證此理名無分別智。初證之時。不見能證所證。如末尼天皷。無思成自事。無所分別。種種佛事成。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與境冥。理與神[3]貪。境如智。智如境。名為如如。名無分別智。謨問云。無分別智正證如時。為是親緣。為是變影。若親緣者。心外取境。唯識不成。若變緣者。與後得智。復有何別。答先定二分有無。然可會通。成唯識云。有三師說。初云。此智見相分俱無。說無所取相故。二云。此智見相俱有。帶彼相起。名俱緣彼故。三云。此智見有相無。說無所取。不取相故。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令無。慈恩取第三說。准此。此智是不變影。緣於真如。與後得智別。問何名心心所法。四分合成。此無相故。答然此真理。識實性故。雖親緣彼。境非離心。唯識不遮。不離心境。不以親緣。便非唯識。雖不變影。狹帶彼境。有親相分。名非不以四分合成然之。所以有親有疎。辨帶[A19]已相。帶者是心。屬於能緣。[A20]已相屬境。[1]屬於相分。謂於能緣心。緣所緣相分時。帶起境體之[A21]已相。名帶[A22]已相。由是小乘師破大乘云。無分別智不帶起真如[A23]已相。真如聖智應非所緣緣。唐三藏云。汝小乘師不解我大乘義。言帶者有二。一者狹帶。即能緣心。親附境體而緣。二者變帶者。即能緣心。變起相分而緣。言相者亦有二種。一者體相相。二者相狀。相即有為。若無分別智緣真如時。是狹帶體相而緣。是所緣緣。若有漏心心所及無漏後得智緣境時。即是變帶相狀而緣。是所緣緣。攝大乘論智殊勝品云。由離五種相。名無分別。一離無作意相。便無分別簡眠醉等。二離尋伺等。簡二定[A24]已上。三離想受滅相。簡二無心。四離色自相。簡所造色。五離於無漏。有分別心。離此五相。方是此中無分別智也。
言如所有也者。攝三解。一如者指斥之詞。一切真俗二諦諸法自性。名如所有也。此諸法性知舉境顯智名所有也。二云。如是真如。此前諸智。盡是真如之上所有。名如所有。三云。一切染淨法。名如所有法之真性。即是真如智。能知此所有法中真如之性。名如所有也。攝云。初二解善。謨云。此上七智皆須證如方名。此知如家所有知。名如所有智。又真如為能有。智為所有。亦同維摩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若尅性而言。如是真如智從此起。名如所有。真如與一切萬法。為增上緣。若就能生所生真如為能生。智為所生。真如為能有。智為所有。名如所有也。
言總相而言等者唯識第一云。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尋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云總相者。未是了義說。據實。煩惱障不唯空障涅槃。兼障菩提。所知障不唯空障菩提。兼障涅槃[2]空。
言斷煩惱障者。約增勝且就一邊說。故言總相也(上本智了)。
言一切種智者。能知一切種智類法故。
言覺有情者。即是前來亦能開覺一切有情能化生故。
言如蓮華開者。化度云。若蓮華未開。未有香氣。華若開[A25]已。香氣遠騰。眾皆聞見。喻佛種智。說法化生。名聞遠振。
言觀於有智者。對根本觀空之智。名有也。
言事智者。對理名事也。
言俗智者。對真名俗。
言後所得智者。簡無分別智。後時得故。名後得智。即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智。一達俗差別。二變影緣如。不是親證。問七地[A26]已還。菩薩本智證如。一剎那後方起後得。達俗利生。可名後得。八地菩薩。本後俱時同一剎那。無前無後。動不妨靜。靜即動。何言後得。答雖一時望前前位論。八地望前。今後方得。名為後得。亦不相違。佛果位中。亦許本後二[3]後二俱一時起。
言盡所有也者。攝二說。一云。謂後得智通緣真俗。盡於一切所有。總緣所有者。指行言也。此差別法智。悉能知舉境顯智。名盡所有也。二云。備攝有無。名盡所有。智悉能知。名盡所有也。
言總於而言斷所知者。此唯是後得智。言斷所知障者。所知不是障。障不是所知。以障障所知。故名所知障。障所知境。令智不分明。後得緣事。由是偏說斷智障得。煩惱障理。正智證真。是故偏說斷煩惱得。其實互通。
言准諸經梵等者。西方若凡若聖。皆傳此名。就一切名中。此最是勝名也。佛合經首安著也。問佛有十號。何故唯教安此一號。不安諸名耶。答以此一言。合諸德故。如佛地論偈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4]具足如斯六種義應知總名薄[5]伽。薄伽者聲也。梵謂具德。若有為此薄伽聲者。自能破四魔。必具六德。一自在德。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者熾盛德。炎猛智火所燒鍊故。三者端嚴德。三十二相所莊嚴。金色三十二等。四名稱德。佛之勝名無不知故。名聞滿十方等。五吉祥德。常起方便利眾生。作吉祥事故。六尊貴德。世出世間。咸尊重故。天上天下無如佛等。若稱餘號。闕於六德。問外道亦稱本師。名薄伽梵覺。佛法弟子亦稱本師。名薄伽梵。未審有何簡。答謂簡外道。更如佛字。即真諦所譯金剛般若言佛薄伽梵也。問既佛教安置佛薄伽梵。何故空安佛字。答國云。有三義故。但名佛。一秦人好略。二隨方生善。三就勝義故。一秦人好略者。薄伽梵字即多。佛字略二。隨方生善者。此方之中。言佛最生善。三就義勝者。義勝中有十義。一覺勝天皷。皷有四德。一能知怨來言怨來。去則言怨去。佛名亦爾。能覺眾生三毒煩惱若生若滅言滅。二能護諸天。能破修羅。佛名亦爾。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皷能令諸天受五欲樂。佛名亦爾。能令眾生受出世樂。四天皷能令諸天生貪著心。佛名能令眾生生出世心。此上四德皆皷功能。總名覺勝天皷。二不由他悟。由無師智。覺知一切法故。三斷二無知無知者。即煩惱所知障也。四[A27]已過眠夢。凡夫未得真覺。常處夢中。如來不眠不夢。故云[A28]已過。五如蓮華開。智日光照觸。蓮華即開。十地行圓。佛智自發。六性淨無染。因中真如。雖有煩惱。五義不染。一無相故。譬如煙霧不能染空。二非對治故。譬如熱䥫不停蚊虻。三非處所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四無轉異故。譬如白涅而不緇。五妄不染真故。譬如鉛刀不能斫石。因中有惑。尚不能染。果中惑盡豈[1]能。七具足三義。三義即三身。八具足三德。謂智斷恩德。九具三寶性。同體三寶。十自知令他知。以智慧力。證真如境。名[2]名自知。復以慈悲力。說十二分教。令他知也。具此十義。故偏舉佛名。不說餘號也。
言問此三身中等者。如是我聞一時佛。此三身中何身所攝。答疏言答准處等。小乘宗說。一者生身。王宮生身也。二者法身。五分法身。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三者化身。即猿猴鹿馬等。問大乘宗。法報化身三身中。何身說法。答定通報化。若准處准根。應聲聞而為化佛。處即是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即是准處也。根即是二乘。二乘凡夫既是正為。佛即是少化身。若准處准根。定是穢土化身。說法華經也。若准文准器。應菩薩而即報身。准經文。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乃至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准器者。法華經流通分中。傍為菩薩。文[A29]殊普賢既在會。即報土報身。
言感者根器不同者。即是聲聞菩薩二種不同也。應現故通報化。佛身本來無二。只是隨所現不同。對菩薩現報身。對聲聞現化身。猶五个人[3]者月不同。四人東西南北去。皆見月隨人去。一人坐不動。見月還不動也。月體是一。本來不動也。
言王舍城鷲嶺等者。釋所由也。言問何不言劫盡水漂風漂。云火灾耶。答三災中火灾初故。所以偏舉也。
言我土安穩者。佛身雖在一處。隨根所見不同。問如何一種是佛土。何故有燒不燒。答一人初地他受用土為所依。能依之向上。有一百人三千大千世界。一百人世界總被燒。[4]不他受用土不燒。問爭知是他受用土。答經云。常在靈鷲山等。鶖子聞經。即化佛也。文[A30]殊在中。即報佛也。
言應化非真佛等者。疏主意佛既通報通化。兼合有彼身。在用之處。即合有體。有報土處。即有法身。法身既有。法身即合能說法。所以引天親攝論證法身。是真能說法人。問論文只證應化非是真佛。非是真說法人。不證他法身是能說法人。疏主何故加添云。推功歸本。即法身說耶。答疏主善得論。論意但是返成法身。是真說法人。所以偏說報化。非真無實五薀。無實心心所。如鏡中火。譬如幻人與幻人說法。若法身不是真說法人。應化對誰得名非真耶。所以向下引證。住法界藏。明法身說也。
言住法界藏等者。此間解藏。與前勝鬘楞伽解藏別。彼以煩惱覆真名藏。此間法性真如名法界。含容一切無為塵沙萬德。法身住此。名住法界藏。問如何一體之上有差別義。答論云。雖此身土體無差體。而屬佛法性相異故。相則配佛。性則配法。佛者是法身佛。與大功德法為依止。為體。相則名身。身持自體名土。土即是藏。即是法性土。問何名法身說。答二義名說法。一者。十二分教從法身流出。名說法。二令智生解邊。名說法。問何人聽法。答六十六人是聽眾。大圓鏡智妙觀察智三个根本智。證真如時。各與二十二个心心所法。計六十六人。問說何法。答根本智證真如時。生一味清淨相。名法身說法。若言一味清淨早不是說法。正證理時。無生解心。但是一味清淨相也。
言佛地經等住等者。證化報身說法也。此他受用身所居之土。為諸菩薩現通說法。其座有十相。土有十八圓滿且十地論第十云。大寶華王座。有十種相。一者主相。如經得是三昧現在前時。即有大寶蓮華出現。二量相。如經[1]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勝相。如經一切眾寶間飾莊嚴故。四地相。經云過於一切世間境界故。五因相。如經出世間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經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義相。如經光明普照一切法界。八功德相。如經過一切諸天所有境界故。九體相。如經大瑠璃摩尼寶以為莖不可量栴檀為臺大瑪瑙為鬚閻浮檀金為葉。十莊嚴具足相。如經華座身有無量光明一切一切眾寶間飾其內無量寶網彌覆其上。
言十八圓滿等者。佛地論云。一顯色圓滿。如一切無邊世界。二形色圓滿。如經無量方所妙飾間列。三分量圓滿。如經宮殿周圓無際其量難測。四方所圓滿。如經超過三界所行之所。五因圓滿。如經勝出世間善根[2]起。六果圓滿。如經最極自在淨識為相。七[3]五圓滿。如經如來所都。八輔翼圓滿。如經大菩薩眾所雲集。九眷屬圓滿。如經無量天龍人等常所翼從。十住持圓滿。如經廣大乘法味喜樂所持。十一事業圓滿。如經化諸眾生一切義利。十二攝益圓滿。如經滅諸煩惱灾橫纏垢。十三無畏圓滿。如經遠離眾魔。十四住處圓滿。如經過諸莊嚴之所依處。十五路圓滿。如經大念慧行以為遊路。金云。念聞慧。慧是思。思行是修慧。此之三慧。與佛菩薩。為遊路也。十六乘圓滿。如經大正妙觀以為所乘。十七門圓滿。如經圓滿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十八依持圓滿。如經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華王之所建立大宮殿中說此契經也。故名十八圓滿。乃報身說也。
言此經王城等者。屬當經文。此約經首佛字。以經言住王舍城耆闍崛山。即化佛身也。
言應物現身者。應正體智。現清淨法身。應受用法樂。現自受用身。應十地菩薩。現十重他受用身。應二乘二凡夫。現小化身。言皆說法故。
言楞伽經中說等者。證三身說法也。問法身化身說法可知。如何是自受用身說法。若據自受用身。諸根相好一一皆遍。如何分身土後言說法。答此約報受義名身。所依義名土。此有二義。所云其體周遍。佛佛自他不相見。若[4]樂相見。遍義不成。二云。其體周遍。佛佛互相見。若不相見。無自在義。此是自受用身身土也。自受用身說法。身說法有二義。一佛佛相見。互相謨議。名說法。二者。本智與後得智說法。三个根本智中。證得塵砂功德盡是無言說法。破後得智變影著。雖不親得。一一云皆被騰將來。然後後得智中。於無名相法上。安立名相說。此是自受用身說法也。十重他受用身。大小化身。是自受用身邊聽法人。金云。三身說法。應作四句料簡。一一說二不說者。說一自受用身。自受法樂故。名一說。二不說者。般若論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名二不說。二者。二說一不說。二說者。如他受用變變化身。有所化眾生。名二說。一不說者。自受用身無所化生。名一不說。三者。三身俱說法。如楞伽經。法身說法令智生解。自受身說法。自受法樂。名說變化身說法。有所化生名說。四者。三身俱不說法。如龍軍宗是。
言由此瞿師羅等者。釋現身說法不同之意也。經音云。劬師羅是梵語。此云妙音居士。住王舍城中。身長三尺。自恥短。羞見如來。自思念言。如來有丈六之身。紫磨金色。每思瞻禮。其如短何。如來知其根熟。現同類身。詣門乞食。長者隔門見[A31]已。生希有心。廣作供養。為說法要。言下遂得初果。
言五百婆羅門者。當以青灰塗身。以求解脫。如來欲化彼類。乃為現身還作塗灰之身。彼婆羅門見[A32]已。心生歡喜。瞿曇今者。學我仙道。如來為說法要。言下遂證初果。
言無邊身菩薩等者。有一菩薩。從東方來。我聞娑婆世界有釋迦如來。身長丈六。我既有此無邊之身。當觀彼佛無見頂相。乃以竹杖長丈六量之。如來現身過於丈六。如是展轉上至光明王佛剎。常過丈六。竟不能見如來頂相菩薩即攝竹杖說偈言。虗空無有邊。佛功德亦爾。設有能量者。窮劫不能盡。上過虗空界。無量諸佛剎。見釋師子身。如本而無異。問既言無邊身菩薩。身量無邊。廓周法界。何得乃言從東方來。答若論身量。實乃無邊。觀佛頂相時。乃他身來也。引此菩薩意者。欲證化身之中有報身。報身之中亦有化身。不得定准。
言住小聖之凡夫等者。小聖即是小聲聞。三乘之凡夫。即是四菩提以前。一切凡夫觀丈六。而無盡者。二義無盡。一即是凡夫觀無盡。二則二乘觀如來丈六身上相好。猶不能盡。如舍利弗等。數世尊三十二相。數至第三十二相了。更有三十二相。乃至無窮。故名觀丈六而無盡。又准西域記云。有婆羅門。聞釋迦佛長丈六。常懷疑惑。後以丈六竹杖量佛身。恒於杖端。常出丈六。如是增高。不能窮盡。遂投竹杖於地而去。因植根焉。杖竹修茂。被山滿谷。因號斯處。為杖林焉。至今猶存。三藏親瞻。
言今顯主尊等者。問如是則總指一部妙法。我聞則顯親。一時是說法之時。何要更說教主。答疏云。今顯主等。又問經通五人說。佛弟子。諸天。神仙。變化。未審此經是誰人說。答疏云今顯等。一則顯主尊而教勝。二則全生意心。由斯所以。故標主謨。教法隨主。決定是勝。故君為臣下之主。[1]君則臣賢。佛為教法之師。佛尊定知法勝。亦如桂生高嶺。良由所附者高也。准是佛說。更不通餘人也。
言遊化居止等者。正解有二義。一居止義。二遊化義。居止於遊化於城。二義總解住字也。
言古人因此等者。古人將住字。屬佛字。一處解。便說佛住。既有佛住。便有天住。嘉[2]禪便將八住義解此中住義。疏主意只是住者居止義也。然此八住中有二義。一者身住。二者心住。且身住有四。一化處住。謂十六大國。是佛所遊境故。二異俗住。謂三世諸佛多栖止精舍伽藍。是佛所止故。三未捨壽命住。佛合得住世。一切由天魔波旬。請佛入滅。捨等五分壽。唯留八十年。謂未入涅槃[A33]已前。住五分法身。名未捨壽命。住四威儀住。謂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悉名為住(上身住下心住)。五天住。謂布施持戒二種得生天。名天住。六梵住。四無量心住此之中。感梵王福。名為梵住。七聖住。謂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入空滅見。入無願滅愛。入無相滅無明。佛住無相。名為聖住。八佛住十力等。諸功德中名為佛住。具此內外住。此而是無而住也。
言住名雖同者。疏主責云。住名雖同。義意全別。若以有住字即言佛住者。有經亦言佛在[3]其處。其處云何。以佛在而配八住。然住字屬下。即無妨矣。
言語邃義幽之處等者。經云。十方世界中無二亦無三者。論云。無第二獨覺乘。無第三聲聞乘。佛乘為第一。破二歸一。古師便道。無二者。無聲聞緣覺。無三者兼無大乘。便言破三歸一此即是語䆳義幽之處。曾不囑心。且如開示悟入之深理。會二歸一之真宗。未曾屬在心中等。由名同理別之文。虗張翰墨。虗者不實義。張由設也。援由引也。據由[((〡*〡)*(素-糸))/(疋-(足-口)+廾)]也(上解住義)。
言梵云矩奢者。矩音(上音居同去音)。
言摩竭陀等者。榞處所也。嘉祥云如來說法必依處所。證經可信。不同外道或云朱鳥銜來。或說神[4]山授與。摩竭陀者。此云無毒害國。誓云。有犯罪者。不行煞戮。犯輕罪者。以寶贖之。犯重者。被駈出國。故名無毒害國。頻婆羅王。向前諸王。皆都此處。
言多出上等者。此城茅草。勝於諸城。最勝上故名上茅。此草因世尊成道。向吉祥長者邊受得草。世尊立字。名吉祥草。自[A34]已後總喚此草。作吉祥草。古人只喚此城。作中王舍城。即錯也。但喚作王城不妨。城草立名。故言因以為名也。
言崇山四國等者。此說外羅城也。宰由乘也。周由遍也。山城墻直。西通一道。人遂疾往來。不通車馬。北闢山門。闢由開也。以取山形作城。城不得圓。乃東西長。南北狹也。周一百五十里也。城若四方可定得里數。緣依山形作城。每面定里數不得。但取言一百五十里也。
言內宮子城者。說子城。若子城是土打出。即合一面十里。若隨山形。城分段即不定也。
言羯尼迦等者。勿作加音呼。此是梵語。此云黃華樹。華如大母梢。堪作香油。塗身香聞五十里。八戒中不得著香油塗身。是也又云。似此間槐樹。即不定是槐樹。此方樹六月華開。彼國樹三月華開。時節不同。彼國取華作香油。此間華不香。所以不是。殊由異也。馥由香也。爛者盛也。
言宮城北門外等者。此宮城外也。此云高顯處。亦云塔亦云塔婆。提婆達多於佛起逆心。與未生怨王。共為親友。兼勸未生怨王。交煞頻婆娑羅王。先交未生怨王請佛供養。佛受請[A35]已。與諸弟子。從耆闍崛山入城來。提婆達多於象厩中。借象來以須飲醉遂從城北門放出。其象哮吼。到如來前。如來於五指端。端頭也。放光。光中化出五師子。酔象馴伏。馴由善也。馴由隨也。
言次此東北有窣堵等者。馬勝比丘證得羅漢果。欲入城乞食。佛言汝今日逢著至極聰明人。應少為說法。入到城中。逢舍利弗本[1]等珊闍耶外道。領一百門徒。見馬勝比丘威儀庠序進有方。舍利弗見[A36]已。合掌讚歎。生希有心。遂問云。師是誰。誰之弟子。師說何法。馬勝曰。我師名釋迦文。所說法者。諸法從緣生。諸法從因滅。我師釋迦文。常作如是說。舍利子聞[A37]已。言下便證初果。於此得初果處。時人置窣堵婆記之。舍利子與目連。自小同為外道弟子。二人立誓。若得勝法。願相付受。後舍利子得初果[A38]已後。顏色怡悅。目連逢著。問云。汝得何法。顏色與前有異。時舍利子即轉為說。此即二人通慧。初入佛法也。言下證初果。
言次此正北不遠有等者。時彼國中。有婆羅門。名室利毱多。其家巨富。金銀珍寶。其數無量。事諸外道。唯不事佛即自念言。佛常自說知去來現在之事。今可試之。請佛家中。矯設供養。置毒藥於飯中。堀火坑於正道可深五丈。滿中燒火。折木危覆。以土蓋之。即自請佛。佛便受請。讚善哉。告諸比丘。隨我後行。放大光明。照勝蜜舍。悉作金色。佛行至城門。足蹈門限。舉城大動。病者得愈。箜篌樂器不皷自鳴。佛到勝蜜門。亦入門[A39]已。五丈火坑化蓮池。池中蓮華。一華千葉。捧如來足。諸聖弟子等。一華百葉。捧足而行。外道作念。火坑雖過。毒飯仍存。時諸聖弟子。緣飢便擬喫。佛告諸比丘。且住莫喫。佛說偈呪。願令毒藥不能為害。皆變成上味。外道禮佛。懺悔聞法。便得初果。
言宮城東北行等者。此是新梵語也。
言接北山之陽者。出宮城東北望。則是北山。南面日陽北面日陰。孤由獨也。
言既栖鷲鳥等者。出所以也。問何名鷲峯。又名鷲臺。答疏言既栖鷲鳥者。緣鷲鳥於中住止故。名鷲峯也。又類高臺者。緣山遙者似山。及至到向上地平。故便似臺。緣鷲於中栖止。故名鷲臺。若准疏主意。鷲峯鷲臺。皆依鷲鳥於中栖。以立其名也。
言空翠相映等者。山色青青曰翠。空色碧。山色濃。空色淡。將山青色映空色。濃分色。將空碧色映青色。淡分色。
言舊云耆闍崛等者。此云靈鷲鳥。於此食人屍。名靈鷲山。問何故翻譯加靈字。答此鳥於王舍城中。有人欲死。便群飛去彼。其事必應。故得言靈也。路云。問古人依鷲鳥食人屍。得名靈鷲。疏主如何古人言訛而略也。如何不許古譯。答疏主不嗔他古人取鷲居山義。但嗔是古人訛略義。鷲者大也。
言耆闍崛。對姞栗陀羅矩吒山。梵語之呼召。淺深不正名訛也。舊梵語三个字。新梵語六个字。字數少名略。及至翻譯鷲。唐言新翻鷲峯。攝山鳥兩義。舊翻為靈鷲。闕於山名。此唐梵皆略也。
言頻婆娑羅者。此云影肩王。此王曩[2]切植因。生逢佛世。既為請主。復作人王。敬法為懷。投誠三寶。為佛弟子。
言麓等者。山足曰麓也。山頂曰峯。山尖處小曰峯。踰險曰跨。登峻曰陵。綾編昆比也編烈也。
言下乘者。謂佛在此宣揚妙法。敬法重人。於此下車。如大迦葉聞佛涅槃。欲起神通往涅槃所。後自念言。我今最後見於如來。豈可以神通而往。此亦如是也。二山路險阻。所以於此下乘。
言二謂退凡等者。一云凡聖名凡。得聖果者。即往來得聖名凡。留住也。王及宮內人盡得初果聖位凡夫。未得聖果者。簡更在後去。二者。凡庶名凡。王之眷屬宰相百官可共同往。餘凡庶百姓不更去。即簡凡人。不令同往。
言其山頂東西等者。頂上土平。東西稍長。纔過三重。南北稍狹。向餘一里。
言臨崖西埵等者。埵埵即向崖。西埵䫋陲。即邊埵也。
言東闢其戶者。向陽背陰。人宅以南為正。西方以日出為上。意表遺法東流故。放光照東。非獨甎精舍。表法東流也。
言今作說法等者。有三般。一者入定像。𣫍手相重於其齊下。二降魔像。垂手指地。指地神為證。三說法像。舉手屈指。為數法故。似佛說法之像。立即丈六也。坐即八尺也。
言精舍東等者。五天之地。多作經行。故鷲山覺樹之下。鹿苑王地之內。皆有世尊經行之處。令諸弟子放學。一為資身。二為長道。所以經行也。
言傍有大石等者。者是天授得世通。以其神力。擲石打世尊。世尊于時在於山下。結加趺坐。忽見此石從上下來。即作神力。向上而避。至色究竟天。猶趂世尊。[1]世遙[2]者。而彈指曰。是我業報不可思議。便即住待。傷佛足出血。若依四分律。四天門王接石擲至他方。迸石下來。猶傷佛足。
言其南崖下有宰等者。只是崖半腹[A40]已來。橘云。方圓七十餘步。如何坐得十五類徒眾。據此經中徒眾極廣。計合遍百億三千。如何此處容斯大眾。答此亦不妨。如無色界諸天。皆悉同來佛邊聽法。變百億身。共立毛端。上界天身。其量極大。尚能共向一毛端立。況復如來不思議力。
言山城北門行一里餘等者。西域記云。王舍城中有大長者。名迦蘭陀者。時稱豪貴。以大竹園。初施外道。後見如來說法。聽而信受。心中思念。欲將竹園施佛。造精舍。時諸鬼神咸其誠心趂。遂外道合出。長者於此建立。造功德成就事畢。獨往請佛。園從長者立名。賀云。鼠名。過去有王出城遊戲。時屬熱。熱在此池邊樹下止息。忽然睡著。有一毒蛇。欲螫於王。樹上有一迦蘭陀鼠。作[3]作聲呌。王遂驚覺。乃毒蛇欲來螫王。王日類蒙此鼠。而救我命。遂封此園與鼠。不合人採斫園從鼠立名。名迦蘭陀園。傍邊有池。從園得名。
言南山之陰等者。即是山城北面。名南山之陰。有大石室。是大迦葉結集之處。此是界內結集之處。若界外結集。去此更有二十里。
言池西北二三里等者。解王舍得名。此是正解也。此去靈山。四五里也。若上茅城。去山十五里也。
言外郭[A41]已壞等者。其新王舍城。三藏和尚到彼。外郭[A42]已壞。無復遺堵。趾由足也。有基趾。亦通周二十餘里。面有一門。
言初頻婆沙羅王等。得名所以也。編者[4]北也。羅者。爾雅云。罹由憂也[5]彼也四隣被灾。
言家縱等。不謹慎名縱逸。言眾庶嗟自薄祐。怨王無德。
言攘者。由除也。
言懲者。懲由[6]誠也。
言寒林者。即是棄屍之處也。意言寒林本是棄死屍之處。人所不往。是不祥處。故今犯罪者。送之於彼。雖有命人。絕遊往亦同死。屍如犯令之死人也。寒林北方王。癸水主冬。冬即寒也。冬主於死。故名寒林也。
言吠舍𨤲者。此是城名。亦云毗耶離城。此云廣嚴城。在王舍城北落西也。以王先立幕舍。後簗墻造舍故稱王舍。
言[7]又云至未生等者。有說不是頻婆娑羅王簗。此城是未生怨王簗也。下和會云。只是報修。更為高厚。非新簗也。未生怨王歿後。即無憂王嗣位。阿育王即闍王之子。頻婆娑羅王孫也。
言波吒釐城者。此是樹名也。按西域記云。中天竺國摩竭陀國恒河南有故城。周七十餘里。荒蕪歲久。基趾當上存。昔人壽無量歲。時號為俱蘇摩補羅城。唐言香華城。王多出香華故。更至人壽數千歲時。[8]人名波吒釐城。亦云巴連弗邑城。
言至無憂王遷等者。以新王舍城。施婆羅門。三藏和尚到彼(上敘疏主解)。
言古人有說山城等者。古人第一解。古人將上茅城。便是王舍城。有九億家。古昔有王。此城居上。城中百姓盡被火燒。唯獨王宮不被火燒。王即遣百姓門上。盡[9]盡王舍。從是[A43]已後。更無所指。因此立名王舍也。
言或云置千王等者。古師第二解也。仁王經說。往昔有王。出城遊獵。被女師子來逼其身。王遂染其女師子。十月滿足。遂誕一兒。銜至朝堂。吐之而去。王聞是事。此我之胤嗣。抱入宮養之。餘處皆似人。唯足班駮。因此立字。名為班足。先王崩[A44]已。繼位為王。年漸長成。人中希有。身量既大。食噉亦多。後於一時。厨家[10]內少。[1]怨王恠責。不敢遠求。遂近有一小兒初死。求得重宰以奉於王。王既食之。氣味是美。問其所得。彼不敢隱。具陳其事。王語之曰。[A45]已後常覓如此之肉。以供朕膳。後經歷年月。人民皆知。王既食人。不堪作王。群臣計議。欲謀煞之。後時引至城北門。眾集欲煞。王知不免其難。語左右曰。容我少活。即發願。我一生[A46]已來。所有善根。令我今日變身為飛行羅剎。發是願[A47]已。依言變成。遍歷人間。飛行自在。群臣不敢更起惡心。班足還來為國主。語厨官曰。此凡人肉。既如此美。天子內必應更甜。即自飛行遍歷諸國。選得一千王。皆肥自少嫩。遂遣作屋舍。安置千王。即遣厨家。次第聊理日供。三頓。每頓一王。因此所。由遂名王舍。此言皆謬也。攝問云。王城者。有九億家。及斑足王事。此皆是仁王經智度論及律中說。皆是佛說。何故疏主指斥佛經。言謬耶。攝答云。彼仁王等經教之中。有正義不正義。此是疏主敘他不正義來。言謬也。又云。此疏主言謬意別。若說九億家失火。及班足王事。不妨上茅城。古來有如是事。疏主責云。古人引來。解他新王舍城。便是錯。疏主只喚此作謬也。
言王都既在王舍等者。結前山城。亦是自意斷也。問佛說法只在靈山。不在王舍。何故說山之處。兼說於城。說城之處。兼說山答城是人王化處。山是如來所居。所以二處雙說也。問山是如來自化處。城是人王他化處。山城自他何故總說。答金云。五意。一居山表自修因。入城假化緣助。二居山自利。入城利他。三居山思慧。入城修慧。四居山表大智。入城表大悲。五居山不住涅槃。如經言我雖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不住生死也。右手執持除糞之器。不住涅槃。
言自他二化俱說等者。攝云。山是佛自化。城是人王化。舉自化顯利緇。說[2]化顯利於俗。
言一切法門中最等者。一切法門。即是餘一切大乘。一切大乘經皆有教理。此經教理。即阿含甚深。通三乘教理。即五種智慧故。於一切法門中最勝故。經云。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法華最第一。問餘經大有向山城說者。何故法華經偏歎山城耶。答不遮他餘經向山城說。餘經無所表彰故。法華論偏讚。有所表矣。
言城乃摩竭等者。此標城勝。顯法亦勝。問摩竭陀國大。有諸餘城。何故不向波吒釐等城中說。偏向王舍城中。答城有二義勝。一城乃是三千大千世界之正中。二是摩竭陀國之正中。一乘是三乘中道。五天之中表五乘之中道。故知經勝餘經。二城是仁王住境。不同餘城。餘城偏僻故。人王不住。經是法王住境。仁王不居小國。如來不住二乘。仁王非大國而不居。法王非大乘而不住。經云。佛自住大乘。多寶如來全身。在此塔中。
言二者示現自在功德等者。第二解也。無漏之教出於二乘。名自在功德。
言俱蘇摩城既[3]在等者。問俱蘇摩城不是山城。即上茅是山城也。若[4]嗄俱蘇摩作山城者。疏主筆悞辨之。摩竭陀國總有三城。一上茅。二王舍。三俱蘇摩。此翻香華城。香華城去王舍甚遠。可二百餘里。如何言近於王舍城。又上茅山城園一百五十里。俱蘇摩城周七十里。故知不同也。又准唐三藏行記。俱蘇摩城實別。從北天竺國。向南度恒河。河南是中天界。亦過恒河有一城。名補羅城。過去人壽數千歲。又名波吒釐子城。亦名巴連弗邑城。只緣新王舍施與婆羅門。天子遂遷俱蘇摩城。與上茅城別。如何疏主云俱蘇摩既是山城。答疏主意道。俱蘇摩城亦是山城。問四面亦大有諸山。亦以山為城。何以不向俱蘇摩城邊。山城上說法。向上茅城邊。山城上說法耶。答疏云。此山獨勝高而顯故。
言近於王舍乃有等者。疏主意道。近新王舍。四面丈有諸山河。故不向近新王舍城邊。山中說法。空向鷲峯山中說。答此山獨勝高而顯故。所以論云。表法高顯等。
言或如城等者。第三解也。喻通教理城。喻教麗物呪理城中既出諸上妙珍寶。表此經若性若相若體若用。並在此經之內。法勝餘法。合前教無嘉德。而不具合前理。嘉由善也。
言上人之所[5]遊等者。文殊此方菩薩。妙音東土上人涌出。及以諸聖並出。此經名上人。還喻理也。
言或教妙如城等者。第四解也。此含藏高顯勝。將城呪教。將山況理。山同理而出水。城喻教而聞敷。耆岳孤抓標。理出二乘之上。城含妙寶教。詮一實而敷榮。
言所以此經在王城等者。總結四解也。
言般若通貫五門等者。例成也。問為復唯此經有所表。諸經亦有所表否。答疏言般若通貫等。將四德喻五種般若。五門者。一實相般若。出纏之真理。二觀照般若。離妄之真慧。三眷屬般若。相應之萬行。四文字般若。謂能詮之真教。五境界之般若。所觀真俗二境。
言舍衛豐其四德等者。此云聞物國。一豐財德。此國近於南海。多出珍寶異物。人多富人。如須達等。況眷屬般若。謂智相應時。有萬行為眷屬故。二俗塵德。緣舍衛國多出女人。姝孋如燕趙多住。麗。喻境界般若。將二空為境界故。三多聞德此國諸婆羅門。三學高人。並在其中。多博學勝餘國。故喻觀照是慧。四解脫德。城中有十七億人。皆得阿羅漢果。三明六通[1]具解脫。五文字般若。喻城能出一切寶物。具此四德。今文字般若。能詮一切理故。能詮教如城。即文字詮彼四種故。表斯五種般若故。居此國說也。
言金生麗水等者。引喻例成也。賀云。在辰錦洲也。此水之中有金類提河也。
言提河有金等者。則云。古云阿利羅䟦提河。正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此世共稱耳(西域記六說)。
言生死如河等者。水常流而不斷。表生死之不停。金常定而不流。表涅槃之本寂。離河而無別明金。離生死亦無圓寂。金不離河。涅槃不離生死。所以生死涅槃本平等也。
言各有所表者。舍衛豐其四德。於彼說其金剛經。提河有金。於彼說涅槃。城勝餘城。山勝餘山。[2]勝餘山於此說法華經。依處說經。各有表矣。
言古說此經等者。即是嘉祥解也。四處者一從方便品至法師品。靈山穢土說。二從寶塔初。至半品[A48]已來。世尊變土召分身無功暇說法。三從寶塔品一半[A49]已後。世尊與多寶同塔坐。以神力接諸大眾。皆在虗空中。直至屬累品中分身佛還[A50]已來空中說。四從藥王品後却著地來。直至普賢品穢土中說。此四穢土淨土空中又穢土。名四處也。
言今解處三等者。賀云。此述新義。即疏主義。處三者一從方便品至法師品末[A51]已來。穢土說。二從寶塔初至一半[A52]已來。世尊變土。召分身佛。更不說法。同古師義。三從寶塔品一半[A53]已後直至經末。盡是空說也。說唯在二者。簡要之淨土之中不說法。但是變土。坐分身佛也。後世尊多寶同塔坐。直至經末。空中坐說。更不於空中別開出淨土也。即取穢土說及空中說。故說唯在二處也。攝問云。寶塔品後直至經末。是空中說。如何無盡意菩薩言右膝著地。答地者依持之義。膝踞蓮華臺。亦名著地。破古師云。無復還穢者。無復分身佛。去世界却穢之道理。
言淨穢唯二等。破古師義。穢只是一逼。無有兩頭穢中間淨也。
言今標創會者。問經既通淨土空中說。經初何不言如是我聞一時佛淨土空中說。唯言穢中說耶。答疏言今標創會。故說山城。最初序品。名創會經。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名住。標化處。化處既是山城。能住之佛。故是化身。
言欲令三乘等者。出所以也。問何要標化身。答疏云。欲令三乘等菩薩聲聞皆見化身。若現報身。聲聞之人。怕怖疾走而去。凡夫人不得見故。
言題佛悲深等者。謨云。將此乘身二妙。而於穢土現身說法。故是悲深也。永云。藏報身之實德。顯化相之權形。不居淨土。處此穢方。如此華為皆是身妙。經云。即說瓔珞細軟上服嚴身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懃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是身妙。昔於會前。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今於靈山。會二歸一。此等所由。皆是乘妙。隱妙理之深文。揚麤義之疎。教乘妙也。脫珍御服。著弊垢衣。身妙也。
言若標報佛及等者。問若標報身佛。處顯淨土。則如何。答疏若標報佛等。若現報佛淨土。恐三乘眾疑非[A54]己分。不敢修學門。何故說經初現穢土。後現淨土。答初現穢土。表二乘人居分段身。後現淨土說法。表二乘人捨分段身了。便是淨土中人。問何故說法華經在地上空中耶。答二乘人昔執難捨如地。迴心向大。證二空理。所以住空。由此但顯穢處化身(上說法處了)。
言一為證信等者。如是者。總指一部妙經。我聞者。即顯親聞者。一時者。說教時分。佛者。說教之主。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說教之處。此則敘致[A55]已。問何用更標聽眾。答證經可信。故標同聞。恐阿難說法非真。所以證也。
言助成慶喜等者。慶喜自言。如是我聞。[A56]已除疑惑。今列菩薩聲聞二[1]乘。顯同聞故。助成慶喜。聞法可信。如世間人立文契。如有保見。證事不虗。若有同門。故經可信。釋迦如來說一乘法。破二會二。多寶來證。言如所說者。皆是真實。則顯如來所說不虗。今阿難說經。有周聞者。則顯阿難所傳不謬故。標聽眾助。成慶喜。
言眾疑有三等者。一如是我聞除疑也。慶喜自談。由言我聞。故非自𦚾衿說。二言佛。顯是佛說。非神仙菩薩天龍鬼等說。三今[2]烈眾者。顯同聞眾。證阿難親聞佛說。非從他傳聞。言今顯周聞等。顯與阿難靈山會所同聞法華經。今時舉眾者。證經可信。
言時方人等者。時謂一時。方謂方所。山城人即十五類[3]聽證經可信。問智度論云。經通八部聽。何故空說人。答以八部等變身為人。理無有失。
言二為顯德等者。諸天圍繞帝釋。即顯天帝之德。梵眾圍繞梵王。則顯梵王之德。諸聖圍繞法王。則顯法王如來之德。山河千萬城壁九重門。不覩皇居壯。焉知天子尊。不見上公名。豈知法王聖。為顯佛德。故經說勝也。見十哲而知孔丘德。如毗沙門子侍衛宣律師。顯宣律師有威德。又說慈恩疏主。以左右侍人皆法將。門下客盡是瑯玕楚璧。
言三為啟請者。意說如來欲擬說法。事須待請。既有請人。所以烈眾也。
言利物之方者。總略教請即法華境所果三名。利物之方。能利法也。
言必應所欲者。欲希望眾生。希為說名應渴。如來行欲所利人也。謨云。如我凡輩所有宣說。但是談其心中自解之處。不全起得聽者所欲。佛菩薩所有言說。皆能應其所欲之心。鶖子文殊彌勒。是其所欲也。
言次第宣唱等者。略陳所請之法也。若宣唱修行次第。則先因後果。若宣說觀行次第。則身為異體。先果後因此上一句疏。貫通兩類。若先觀果令忻。即先果後因。行因取果。即先因後果。境行果三。前二為因。後一為果。
言身[4]為果體等者。即壽量品法身報身也。疏主見身中有境行果三。欲擬收境行。總為因來。所以言行是因性。乘為所學。所學即是一乘境。境即因也。
言方便品下鶖子等者。辨能請人世。經云。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乃至今者四眾咸皆有疑。唯願世尊。敷演斯事。二云。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等。三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等。故言三請也。二乘是權。一乘是實。經云。唯此一事實。一乘是實。餘二則非真。二乘權人。云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二乘權也。
言安樂行品文殊因請等者。有二解。一因前勸持品中。二萬菩薩。請此方持。四類聲聞。請他方持。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彼此俱持。因前菩薩請持經。文殊因此行。初讚揚希有。後請說軌儀。名為因請。文殊菩薩自行[A57]已成。彌勒菩薩自果[A58]已滿。法華經亦不為此兩个菩薩。此兩人亦不合請他行果。問若爾如何起請。答因鶖子請境。知權可捨。知實可取。唯不識一乘之行。惡世持經。如何得離傷毀。菩薩因此請行。故名因請。昔日二乘執小。化身為實。未識身之真化。菩薩因此請。名果故因請。亦有疏云固請。固者牢固也。正明捨權就實之行。故云固請。路府云。疏主不合道捨權就實之行。只合道捨非取是之行。緣文殊請如來說四安樂行。行上無權實也。謨云。但是捨權就實之行。三根聲聞。是權實人。與說安樂行。名捨權就實之家行。依主釋。
言彌勒三請等者。有二解。一云。捨却權佛之身果。取當來法身報身實果。名捨權取實之果。二云。捨權就實是三根聲聞。[5]更迴心向大。行安樂行。取壽量品中果也。化度問云。境行果三。三人請。何故不同耶。答鶖子小聖。未識二乘之行果。但執我乘。與如來乘等。所以請境也。文殊菩薩是能行一乘行人。但請行也。彌勒道滿。當生次居佛位。所以請果。
言因緣之經等者。啟請意也。因緣有三。一因事說法。二因犯制戒。三因請說法。合此總名因緣之經也。不請而說。慢法心生。請[A59]已方陳。則能除慢。企(立旗久)望也。故說因緣之經。名除法慢也。
言故聲聞請境一乘等者。所利人也。此證因請而說。
言菩薩請行等者。且文殊請行。經云。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誦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彌勒請果。經云。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乃至而告之言。汝等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等。
言讚證因亦利之者。三解。一菩薩見有大利益。所以請說一乘行一乘果。乃至如來讚一乘行一乘果。便有十一位得證。因佛讚而得益。故云因亦利之。二者。讚謂法師品讚人讚法。證謂寶塔天授證經可信。因前讚功德。所以勸持品中。二萬菩薩。四類聲聞請持。緣不識方法。文殊菩薩請說四安樂行。便有無數菩薩。從地涌出。乃是能行人。遂有彌勒懷疑。父少子老。舉世不信。請說三身壽量。聲聞等因聞一乘因果。有大利益。名因亦利之。三云。又說如來壽量品名讚證。證者所證法。即三佛菩薩因此十一得證。因聞讚壽量。而獲益故。名因亦利之。疏中意。說安樂行名讚。說壽量名證。分別品名因亦利之。
言四為當機者。問烈眾有何意。答為彼當機。故烈眾也。此問解當根不周餘處。餘處當根。因三根聲聞正為也。定姓聲聞傍為也。今此不分傍正。但聞經得益。總是。
言退菩薩心等者。標也。標中聲聞菩薩。又標中不說有定姓聲聞。向下釋中。兼說定姓也。
言菩薩領悟說等者。諸品也。五品也。
言聲聞凡夫等者。此為下品。本是定姓凡夫。在資加二位。聞法華經。得小乘初果。引妙莊嚴王品為證。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是。
言發菩提心者。此為中品。是前資加二位。不定性聲聞凡夫。聞法華經。迴心向大來。即是曾發二心。問有何文證。答觀音品云。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等。又分別品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又法師品云。求聲聞等。
言彼聖者類等者。此為上品聲聞。從初果至無學位。盡是當根也。即法華會三根聲聞中。有前三果及第四果。故烈眾也。
言菩薩凡夫等者。下品菩薩。此資糧位菩薩。頓悟漸悟兩類小菩薩。疑自不疑他。不疑自也。
言證真達聖者。因中品菩薩此本加行位。若未聞法華經。未合入初地。為聞法華經力。更經一生兩生。得入初地。證真達聖。如經八生當得。乃至二生一生也此入第二僧祇劫也。
言聖者菩薩等者。是上品。一云。本是初二三地[A60]已去。聞法華經。得入八地。證無生法忍。二云。聖者菩薩得初地。證聖性名聖者。菩薩聞法華經。修行求證。得入八地無生忍。等字等取十地功德。
言故為三機等者。二說。一云。為三根聲聞。說斯妙法二云。聲聞菩薩各有三根。如來為此二類三根。說斯妙法也。後解強也。
言五為引攝等者。問阿難結集烈眾。是何意。答為引攝故烈眾也。就門中有三類。凡夫要引攝。一為引一類我慢凡夫。有錢富貴。恃賴名強。不肯聽法。著帝釋梵王。引令伊作念。諸大梵王尚聽來。我豈不聽耶。二為引攝一類自足眾生。身中曾修少善。便生憙足。更不肯修。便引觀音等諸大菩薩。尚自聽法。三引攝一類下賤貧寒。根不具足。自輕眾生。羞恥自身。不肯聽來。汝豈不勝大蟒田[1]文云類。[2]上自聽法也。
言為引當時餘生等者。令受聽法。阿難結集。盡在經中。為引今時及未來眾生。令交發心。隨學佛法。故在會也。
言經具陳者。賀云。烈摩睺羅伽等。為引今時自輕眾生。問具陳菩薩聲聞何意。答為引今時眾生發心求故。
言若無勝侶等者。問何故事須烈眾引攝方始發心。答疏云。若無勝侶等。
言佛地論云等者。例成烈眾之意。意道淨土之中上說有輔翼眷屬。豈況穢土之中。而不烈其聽眾。故疏云。淨土上然。何況穢剎也。
言二彰權實者。意道十五眾有權有實。靈山會上丈六釋迦。亦通報通化。
言淨穢土中等者。且報佛報土。總得報佛報土。不說不知。然總說化土有四。一大化土。二者三變淨土。三者化穢土。四報佛居報淨土。且第一大化身居大化土。佛定是權。聲聞為權。菩薩通權實。若四加行位菩薩即實。於中十地上位菩薩即權。二者。小化身居化淨土。或穢土。菩薩聲聞通權通實。三根聲聞實。滿慈子阿難是權。多事驚怖。小菩薩實。文殊普賢是權。又報佛居報土。聲聞為權。菩薩為實。
言今此化報[1]雙有等者。此經若向化土說。聲聞在中為實。此經若通報土說。菩薩在中為實。聲聞眾為權也。故名兩實二權也。
言初烈靈山化佛等者。問今說經何故通兩實二權耶。答疏云。初烈靈山化佛等。疏屬當經文。菩薩是實。聲聞是權也。
言況多寶分身者。引化成立也。安國云。此通證報化二佛土有化現事。滿慈子等是化聲聞。雖在化土。亦可通證。報土中有化聲聞。多寶如來是報土中佛。尚自於化土而為化現。亦可通證。化土中菩薩是化也。十地菩薩是下位菩薩。向化土中來。上自是化現。況多寶如來是上位佛。向化土中來。此佛身灼然是化現。又聲聞中。滿慈子等是化聲聞。向化土中來。尚自是化現。若報土中有聲聞。豈不是化現也。
言准知報化等者。准佛地論中權實道理照然。
言論中既說有化等者。引論成也。
言滿慈等。取阿難也。
言自餘化等者。言等者。等取八部也。問報土顯於莊嚴。聲聞在中。可言化。滿慈既處穢方。有何利益而言化。答報土顯於莊嚴。眷屬莊嚴故言化。滿慈為引實聲聞須化。良之法華會上。有五種權。一佛權。多寶分身是。二菩薩權。普賢文殊是。三聲聞權。滿慈等是。四四眾八部權。龍權如說波斯匿王佛邊聽來。諸人皆起。唯有八龍王。化作八个老人。稱下坐不起。王心中怒。龍王便知。夜後擬雨砂石傾却王宮。佛知便勅目連。神通救。吾緣與諸弟子。此間行化城等。須得土地主。目連授佛勅。便化為妙翅鳥。展翅遮却宮殿。電雨電子。打著鳥身。悉變為明月寶珠。明日王佛邊聽來是我昨日聞法來力。佛言大王。此是八龍所作。吾交目連救。因禍致福。得如許寶物也。自後因勅諸龍神等。若來聽法。各現本形。五龍權龍女是也。
言一高名大德者。亦名釋種清高眾。高名有二意。一眾所知識。二經中別烈名字。經云。其名曰阿若等。
言二無名大德眾者。亦云未圓[A61]已滿眾。未圓是有學。[A62]已滿是無學。非是眾所知識。經中不烈別名字。經復有學無學等。
言二尊重諸尼眾者。亦名承恩入道眾。經云。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等。去迦維羅衛城不遠。別有一城。名曰天城。城中有一長者。名曰善覺。有八个女。最長女最小。嫁與淨飯王。餘六个嫁與餘三王。長女摩耶生佛。姨母養佛。亦姨亦母。故云姨母也。
言四內眷諸尼眾。亦云曩結深恩。經云。羅睺羅母耶輸陀羅等。是佛為太子時。室內眷屬。
言五聖德難思眾。亦名神功廣大眾。經云。其名曰文殊師利等。准經歎德。皆得陀羅尼等。
言六帝釋諸天等者。亦名戰勝修羅眾。經爾時釋提桓因等。
言七三光四王者。亦名眷護舒暉眾。經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等。
言八二自在眾者。亦名小大自在。經云。自在天子大自在等。
言九色界諸天眾者。亦名跨握娑婆眾。經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
言十龍眾者。亦名翳虗含灑眾。經云。有八龍王難陀等。
言十一緊羅眾者。亦云高吟白雪。亦云清歌雅樂。經云。有四緊那羅王法緊那羅王妙法緊等。
言十二乾闥婆等者。亦云巧弄朱絲。亦云勝芳烈樂。此是樂神。經有四等。
言十三阿修羅等者。亦名動山涌海。經云有四等。
言十四迦樓羅眾等者。亦云[1]答龍噉毒眾。經有四等。
言十五人王眾者。經云。韋提希子阿闍世王等。
言復有六眾者。一多寶眾。亦云寶塔陵空。二分身眾。亦質影殊形眾。三龍宮眾。亦云涌海乘蓮眾。四涌出眾。亦云烈地呈形。五妙音。亦云鸞歌逈發。六普賢者。亦云御[2]蒙迴方眾。
言此眾二徒等者。金二解。一云。前十五眾為一徒。後六眾為一徒。徒者徒黨。又聞法配前十五眾。證法配後多寶分身也。龍宮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說法。普賢護法。二云。十五眾名前。六眾名後。前眾名聞法。後眾名證法。前眾行法。後眾持法。前眾說法。見佛說法來聽。後眾護法。自許云諸解盡善。牟云。二徒總配六眾。徒謂徒類。此後六眾。三个二徒。多寶分身為二徒。俱是佛故。龍宮涌出為二徒。俱涌出故。妙音普賢為二徒。俱他方菩薩故。[3]人多寶聞法。分身證法。龍宮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說法。普賢護法。此解為善也。問何故多寶名聞法。答經云。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若分身配證法。撿上下經文。無證法故。但有開塔文。經云。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初塔涌印說經可信。塔開聽法證經可重。分身不集。塔即不開。塔若不開。分身亦不來證法。故知證法須假分身。龍宮行法眾者。經云。文殊師利菩薩言。唯常宣說妙法華經。所化眾生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其必流行一乘法也。名行涌出眾持法者。經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菩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既言護持。明知持法。妙音配說法者。經云。華德。汝但見妙音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普賢菩薩護法。經云。復白佛言。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是經典。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穩。[4]使伺求得其便者。問多寶唯有智積一人。何得名眾塔。答雖標一人。據實亦有多眾。隱而不論。又約多寶。以少從多。亦名眾也。
言此中有六門異者。菩薩有無也。前三門對諸經辯異。後三門對當經菩薩異。
言一三乘無獨覺者。獨覺有二。一麟喻。出無佛世。二部行。部黨而行。故部行少分。亦得與佛同世。法華會上言無。有二義。一無獨覺得果者。到經會中末。二者無有到經會聞法華經得獨覺者。約此二義。名無也。
言多分出無佛等者。瑜伽三十四云。復有一類初得獨覺。道滿百劫。修習資粮。過百劫[A63]已。出無佛世。無師自然能悟三十七菩提分。能證現觀。得獨覺菩提。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即是會上無得果者也。
言教雖被者。問如何法華經被他。答即是無聞經得果也。問前顯根門中。不被獨覺。此間何故則云。教雖被彼。答亦不相違。彼處言不被者。約定性獨覺。此間言被。約不定性獨覺。彼處言不被。約得果者言不被。此間被彼。約獨覺凡夫。不定性者則被。問法華會三乘中無獨覺。如何成破二。答獨覺凡夫。資加兩位。聞經迴心向大。便是破二門。經既是無得果者。如何堪法師五果聖人迴心。又如何門外中子索車。答此二義約有道理。則實有。且法華會上。則無不妨。諸經會下。有得果者。金問云。何故法華會上無獨覺。仁王則有。答有二義。一是化。不是化不是實。二法華會破二。與他相違。故無獨覺。仁王不是破二之經。不妨有也。此經無聞經得果者。所以烈眾處無。
言下文亦陳有等者。若約求緣覺乖凡夫。下文亦有也。經云。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又云。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
言二三界無無色等者。有二義無。一者光不照故不來。二者皆是定性聲聞。樂定那含。無根可熟也。無緣故不來。問佛放光。何故不照。答光明是色法。彼界無色。不將色照色光也。問彼界有定果色。何故不照。答定果色有實得者。不得者。事不決定。故不照也。
言仁王亦有者。問仁王經中。何故即有。答仁王經中。所說空理。不妨聽來。不同法華破二歸一。所以不來也。問定果身中。既無意根用。將何聽法。答意能故。故大論云。聞謂比量。又定通之力則不決定。
言三五趣無地獄者。五趣之中。無地獄趣。有餘四趣謂天等。
言光雖照彼者。謨云。問色界蒙光明。經烈色界天。地獄既蒙光。何緣不在會。答疏云雖等。
言一乘進習等。出緣之所以。顯揚論云。極慼非三塗。極折非上二。問色界之中佛光照。尋光來會聽真經。地獄如來光既臨。何故不來聽妙法。答疏云。一乘進習等。問色欲二界有容預。可許放光而照之。地獄是無暇身。如來何故放光照。答色欲二界有容預。全其進修光燭之。地獄是其無暇收。光照亦令暫息苦。
言陀羅尼等者。問尊勝經有地獄眾。時琰魔王於其夜分。將諸眷屬。至於佛所。此經何無。答疏云。陀羅尼等。
言所以光照者。問既若不來。何須光照。答疏云。所以光照令生猒。
言令彼見光等者。問此經既不來。何用光明照。答但發猒苦之心。不能發彼菩提之心也。普無色光不及。無光任不來。地獄既蒙光。有光何不至。答無色光緣闕。俱無不得來。地獄雖蒙光。無緣不合至。問總持經會上。上有琰魔王。一乘威力強。何容不召至。答真言本息苦。地獄亦須來。此經談一乘。苦身來何益。問如來放光照召眾。欲聞經談。地獄既不來。何須光照彼。答蒙光苦不息。世尊虗放光。暫時能發心。何惜光明照。
言此後三無等者。即是四眾八部輪王。
言四明次第者。菩薩聲聞。菩薩內外二護。先後次第也。
言初眾分四等者。十五眾名初。六眾名後也。
言或內護外護等者。助也。前十五眾亦名內護外護眾。初五眾名內。後十眾名外也。
言外護中八部仁王等者。先烈八部。後烈仁王。就八部中。先烈天眾。後烈非天。天即帝釋眾。非天即龍等。除天一部外餘七部。總屬非天也。
言天中地居空等者。帝釋及四天王眾。是地居。自在天子等。是空居。問三光既在屬虗空。如何得與帝釋俱為地居。答據實。三光皆是虗空。俱是帝釋之臣。攝臣歸主。故言地居也。
言地中帝臣者。帝釋是主。四大天王普香等。是臣。
言虗空中非禪主等者。自在天子名非禪主。四禪梵王名禪主。
言後眾次第者。證法眾多寶。開塔眾分身。經利益廣大眾海會菩薩。持法無邊涌出菩薩。他方行法眾妙音菩薩。
言證法眾者。多寶出聲讚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妙法華經。為大眾說。皆是真實。全身在於塔中為證。湛攝釋云。問前門之多寶聞法。分身證法。今此門中。何故多寶證法。分身開塔。前後不同耶。答多寶亦得名聽法。亦得名證法。經云。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又云。我之塔庿。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善哉。又分身亦名證法。亦名開塔。經云。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又云。彼某甲佛欲以開此寶塔。由此多寶為聽證來。分身諸佛為證開塔集。既經兩勢下。疏主本文中。亦為進退二解。所以疏中前言聞法眾。此名證法眾。言開塔眾者。經云。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至出現耳。故[1]如分身是開塔。
言經利廣大眾者。經云。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等。
言持法無邊眾者。經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菩薩。一一皆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度後。護持讀誦此經。
言他方行法眾者。問為復妙音到此方來。持法華經。名他方行法。為却迴彼國持法華經。名他方行法。答通此二處。一此界菩薩他方行法。一他方菩薩此方行法。經云。是菩薩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於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
言他方勸持者。經云。普賢菩薩言。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來此[2]能經。還歸本國。又云。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等。
言佛地論雖釋等者。述緣由也初眾之中。聲聞居先。菩薩居後。前來解眾多。是佛地論。章敬云。論第二云。何故此中先烈聲聞後說菩薩。為於大乘生疑成者。除彼疑故。為引不定種性定信故。為[A64]已清淨。諸大聲聞捨於自身尊貴慢故。大聲聞眾。近對世尊。親受記故。又諸聲聞常隨佛故。形同內眷屬。又令菩薩於聲聞眾。生恭敬故。
言一形相不同等者。聲聞形相似佛。菩薩[1]不。今佛只有出家相。無在家相。佛佛事須形同出家。言有在家初二果。三果[A65]已去盡出家。無有在家羅漢菩薩則有在家故。形不同佛也。
言二處有近遠者。菩薩六道化生。聲聞常須近佛。若離佛則被外道惱他也。
言戒德有殊者。聲聞持出家戒。所以先烈。菩薩不爾聲聞持遮戒。及攝律儀戒。菩薩持性戒。饒益有情戒。菩薩作則是持。止則是犯。入婬女舍。入酒肆。能立其志。聲聞止即持。作即犯。
言四欲令菩薩於聲聞等者。四十年前。常見世尊毀責聲聞。讚歎菩薩。便有頓悟小菩薩。言唯我能然。餘不能爾。漸悟小[乘*(百-日+ㄎ)]菩薩。亦疑聲聞不作佛。故八萬大士。尚烈聲聞之後。況我等小輩而生慢耶。又合未來在家白衣行菩薩者。敬出家幢相。所[2][A66]已先烈。更問如何先烈僧。後列尼。答欲令未來世尼眾敬僧故。
言華嚴等者。於大乘教。自分四句。有列小不列大。如般若經。有[3]列大不列小。如華嚴。有大小俱不列。如勝鬘經。有小大俱列。如此經。問如何先列地居。後列空居。先列非禪主。後列禪主。答從下至上。為次第也。
言數成就者。謂大眾無數。十五類眾。都合一處著。都喚作一个數。是無之數。故云大眾無數故。
言總談無數等者。且十類徒眾。每眾之中。各與若干。若干之言。便不知多。小眾之上既爾。十五類徒眾。合一處著。有十五个。若總合一處著。不知其數。故云總談無數。論各別標。謂萬二千人。論(平聲呼之)若論量經中阿羅漢萬二千人菩薩八萬人梵王帝釋。一一別標。則有數。若總談則有無數。此即分疎論中大眾無數之道理也。金云。論中但謂大眾無數故。其總談無數等文是疏家釋意。言以總攝別。論既總談無數。即經中別標萬二千人等。等取菩薩八萬人等名。論各別標等(二說總皆善)。
言行成就中等者。有四。一菩薩聲聞各二義立行。一依名立行。二依形立行。菩薩聲聞皆爾。
言依乞食等者。依名立行。謂修小乘行。比丘此云乞士。真諦云。乞食有五種。一者盜。戒定慧三學俱無。二舉債食。三學有一而無其二。三者許可食。戒定慧具足。四者家法食。謂有學聖人所食信施。如子食父祿。五自在食。謂無學聖果。如食子物。准淨月女經。比丘乞食離四[4]耶食。名淨命食。一仰口食。謂仰觀星[5]蒙占相吉凶。二下口食。耕田種食興生販賣。三方口食。通置四方使命。四維口食。合和湯藥維者。四角曰維。不正義也。又智度論云。離五邪。一不得[得-彳+言]詐現異相。二說[A67]己有德。三高聲現威。四占相吉凶。五不得說有所得。驚動人心。梵語苾蒭。訛云比丘。此翻乞士。上乞法下乞食。即是依行立名行也。
言二菩薩者。菩薩依名立行。修大乘求二覺。即自覺覺他也。
言求二覺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名為二覺。菩提配求二覺菩提。薩埵配有情。令取他名也。
言菩薩[A68]已神通等者。䟦陀婆羅。此云賢護。具足神通現四眾身。教化眾生。故別標舉。以形彰行。此在家菩薩。眷屬十六人。而此經所不列。如上生經具明。
言四出家人等者。依形立行也。
言攝功德就者。十六句歎聲聞德。十三句歎菩薩德此是論主科。眾成就有四。應知何等為四。一者數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攝功德成就。四者威儀如法住成就。後疏解中一一牒解之。數成就者。謂大眾無數故。行成就者。有四種。一者聲聞眾等。乃至威儀一定。不同菩薩故恰到攝功德成就。不言攝功德者。便言皆是阿羅漢等十六句。示現聲聞功德成就故。皆於阿耨菩提不退轉等十三句。示現菩薩功德成就不爾牒疏主與論主分。疏云。然本論中不別標牒。何不標牒文。義顯文故也。
言儀威如法住等者。此標牒也。欲聽法住此相中。名住相也。
言雖各禮佛亦是等者。問各禮佛足。退座一面。何故不向威儀収。答疏云。雖各禮佛足等及退座。尋常見佛威儀。非聽法相。設使不聞法。亦是須禮佛足也。
言論說眾成就等者。就論說眾成就中。合而言之。有四成就。不言一一眾中有法有等四也(上依論解了)。
言此初也者。標類舉數。經與大比丘者。與大比丘。是標數萬二千人。是舉數也。
言龍樹等者。一處。同一法會處。即是山城也。一時。同一聞法時。一心。同一迴向心。一戒。同持出家戒二百五十戒。一見。同一心見。一道。同一解脫。一理。同此上義同解與義共義。
言諸眾中㝡大者。十五類徒眾中大故。二者大障礙斷煩惱障。三者識大。上至釋梵諸天。下至國王大臣。無不知識。名識大。
言真諦三釋等者。一者勝大。由如大王智德尊崇。勝一切人故。二者體大。喻山海形量大故。三者數大。由如大軍兵眾多。
言今合為六等者。疏主合智論并真諦三解。合為六釋。攝釋云。疏主不全取兩師六解。除却真諦三解中初之一解。餘之五解自加一解。名稱大。即為六也。金云。數大離大配前數大。大[1]部礙斷。位大。配前體大。名稱配前諸眾中最大。識大配前大人恭敬。此中既言。今合為六。所以配之(上解大義了)。
言苾蒭訛等者。草有五德。依之立名。一形端鬱茂香氣遠騰。二體德貞純霾風窂拂。三非何葉受答媚水藏。四沃地流津芳華地坼。五靈枝眷翼妙色舒耀。安國云。草有五德。況比丘。一體性柔軟。況比丘心行柔順。二引蔓傍布。況比丘展轉相教。三香氣遠騰。況比丘戒香芬馥。四觸身安樂。況比丘觸證法樂。五不背日光。況比丘深心向佛。大論云。比丘有五。一乞正比丘。常乞食故。二自稱比丘。犯重戒[2]□。三名相比丘。剃髮染衣而不具戒。四破結使比丘。五白四羯磨比丘。此等是第四第也。問比丘之名。含於乞義。餘有乞者。應名比丘。答比丘之名含五義。餘不具五。故不名比丘。問五義者何。答疏云。一曰怖魔等者。地神唱言。某方某處某甲長者家。有子出家。剃髮染衣。誓超生死。制諸外道。降伏魔怨虗空夜叉接聲上告。至欲界第六天。自在天子。名魔波旬。聞[A69]已心懷妬弊怕怖。懼他勝[A70]己。宮遂振動。有二義。一比丘精誠。感魔宮振動。如𣏌梁妻哭長城倒。二諸比丘[3]家[A71]已化彼眾生。便捨於我。浸我境界。作是議時。以魔怖故。宮乃振動。
言二云乞士等者。謂清淨活命。故云乞士。乞有二種。一者乞法。上從諸佛乞法以資心。下從白衣乞食以資身。食有四種。一劫奪食。破戒比丘食他供養。倍倍還他。二借貸食。善法欲[A72]已去。乃至未得聖。三子食父食。前三果人受他食。由生慚愧。如食父祿。四父食子食。阿羅漢人應捨食故。又退無畜積之累。進有利益之功。自利利他。故名乞士。
言三名淨持戒等者。不同在家俗人空持五戒八戒。此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持五百戒。具足持此。名淨持戒。且沙彌僧有三。一駈烏。七歲至十四五。二應器。二十堪受具戒。應法器。三賊心。遂求規避。無心修道。僧中有四。一無慚愧僧。虗受信施。二瘂羊果僧。不解一物。如驢披師子皮。三朋黨。部黨而行。不修道故。四世俗僧。經律論不知求誰那直歲之者也。
言四云淨命等者。攝云。即以無貪嗔所發身業名正業。無貪嗔所發語業名正語。無貪所發意業名正命。路府云。若無嗔癡所發身名正業。無嗔所發語業名正語。無貪嗔所發意業名正命。正命即淨命也。今疏主意。又別三業。唯無嗔發也。無貪身業名正業。無貪發語業名正語。無貪發意業名正命。
言五曰破惡等者。智度論云。復有比丘。破煩惱故。亦名比丘。此[4]之五義。因中怖魔破惡。故至果名煞賊。因中淨命淨持戒。故至果名無生。因中名乞士。果名應供。前草五德未曾配屬。況云。一體性柔煗。配第二乞士。二引蔓傍布。配惡心有慳法不相教故。三觸身安樂。配淨命緣隨法味。四香氣遠騰。配淨持戒。五不背日光。配初破怖魔。
言眾者。僧也。此解眾字也。僧是梵音之略。眾乃唐語之全。今以梵言。而釋唐字。智度論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也。多比丘一處和合名僧伽。譬如眾樹方名為林。一樹不名林。一僧不名眾。多僧方成眾也。
言理事二和等者。金云。理和。為同證生空理。事和。即羯磨布薩等。又六和者。一身。二口。三意。四戒。五見。六行。同一正淨居等。同證生空無布薩等事。二事和非理。此界凡僧布薩受戒等事。三俱和。如經大比丘等。四俱不和者。如白衣等。
言三人[A73]已上等者。僧有因種。一四人僧。除受大戒自恣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二者五人僧。邊方受大戒自恣等。三者十人僧。中國受大戒。四者二十人僧。出僧殘罪。今言三人[A74]已上得名僧者。然法事成辦。要假四。一人作法事。云大德僧聽。[1]自前頭三人。非自云大德僧。疏主且約白有三人。既言[A75]已上。意說四人也。遮減不遮僧也。言[A76]已上。有云疏主錯。非也。
言此歎德也者。牟云。大比丘眾一萬二千。功積巍巍。崇山巨海。高人共聽。表說不虗。是故經家先論歎德。歎德諸經論中。多少不同。正法華經十二句。金光明十七句。秦本法華經六句。法華論大般若經十六句。西方梵本法華十六句嘆德。天親菩薩造法華論。解他西方梵本經論中。亦有十六句。經為所解。論為能解。及至唐國來。菩提留支譯論。亦有十六句。羅什三藏譯經。此間秦本經只有六句。疏主引大般若經中有十六句歎德。添向此間經中一處明。以辨同異。問何故將論解經。經與論句數。不同多少。答攝云。古來傳有兩解。梵本廣略不同。三藏隨本翻譯。論文即廣。經文即略。二云。如來處處會中聲聞相隨。無有不到之處。每會之中。說法皆讚。聲聞皆歎德。羅什緣見諸經歎德教多。所以此經略歎。問造論何故不略。答菩薩於此一本論上廣歎令解一切歎總。與一切經中歎德意同。故不略也。問此經與諸經歎德。何故廣略不同。答有二解。一云。翻譯之家心眼。廣略不同。二云。是。
阿難結集之時略也。歎德列眾。皆結集家敘置。排比次第。非是佛說也。疏主將論與經。一處對辨。經則全引。論則不盡。經中文句與論文同者。更不引論文勘。若不同者。便引論文勘。若名字些不同。義若同。亦不引論文來勘。若文不同義。[2]又即引論文來勘。有人不得此意。道疏引論文盡。
言經有六句等者。新是大般若經。但是唐三藏譯。總名新經。及舊論。魏朝菩提留支論。對唐三藏。便名舊論也。
言是阿羅漢者。皆由盡也。是阿羅漢諸漏[A77]已盡。無復煩惱。此句與論同也。經云得真自在。論云心得自在也。得真自在。約證真無為。心得自在。約離縛說也。經云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經文開也。論云善得心慧解脫。論文含也。經如調慧馬。論云心善調伏。此經與論。意同文字不同也。經云亦如大龍。[A78]已作所作[A79]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A80]己利。盡諸有。結此六句。經與論文同。更不引論文和[3]合也。經云正智解脫。論云善得正智心解脫。論文加三字。經云至心自在。[4]經云[5]第究竟也。
言論有三釋等者。依論釋三門別敘。論將十六句歎羅漢德。作三門解釋。第一作上上起門。解一遍。第二作總別相門。解一遍。第三作攝取事門。解一遍。
言作上上起門等者。是解。問何名上上起。答攝云。古有三解。一云。初二三果有學對凡夫。名上功德。阿羅對有學。名上上功德。二者。羅漢有二。純根羅漢身中功德。對有學。名上功德。二利根羅漢身中功德。對鈍根羅漢。名上上功德。三者。只就利根羅漢身中功德。有上功德上上功德。名上上起也。詳曰。理有多途。非無此旨。若依論勢。可從本疏。
言由上句故下句等者。第一申上句故。下句得起。由如得真自在。問因何得得真自在。答由諸漏[A81]已盡現行無。無復煩惱種子滅。由煩惱種子現行。所以成就得。得真自在一句。此則諸漏[A82]已盡。無復煩惱為上句。得真自在為下句。下句不自起。要假他上句。方能起得下句。此乃上句為能起。下句為所起。上字屬上句。起字屬下句所起。所起是他上之字起。故名上。此類非一。名上上起。問下句早是所起。又是下句。何不名下起。答是下句。故不合名上起。是他上句起得此下句。下句就上句。故名上起。問何不言下下起。答從勝而說。不可為難。又今此歎德。事須舉勝。若言下下起。何成歎。故言上也。
言或由下句上句方起者。即是下句起上句也。如論言。諸漏[A83]已盡故名阿羅漢。問因何成就得阿羅漢。答由諸漏[A84]已盡。故得阿羅漢果也。此即阿羅漢。是上句。是所起。諸漏[A85]已盡。是下句。是能起。上字屬他上句。將起字屬下句。起之上句。故名上起。問下句起上句。何不名下下起。答由下句起得上句。故名上起。此類非一。名上上起(上解門名了)。
言論以第二句等者。以第二句諸漏[A86]已盡。故釋菩薩一句中阿羅漢。此[A87]已下句起上。隣次單起也。問事須煩惱總盡。方名阿羅漢。何不雙將下第二句諸漏[A88]已盡第三句無復煩惱。起初句阿羅漢耶。答有三解。一云。以諸漏[A89]已盡。是現行無。無復煩惱。是種子滅。以彼羅漢不受後有。良由煩惱現行。不由種子。所以唯將第二諸漏[A90]已盡句。解初句阿羅漢。二云。羅漢之名通三乘。有順同大乘八地菩薩。得名羅漢。三乘無學不退菩薩。就不退菩薩中。一師取初地[A91]已去。一師取八地[A92]已去。路云。八地頓悟菩薩。亦名羅漢。若要種總盡方得名羅漢。即八地菩薩不名羅漢也。為成立彼義故。八地菩薩得名羅漢。此前二解雖有理亦未是。疏中本意。疏主意第三解。准他瑜伽論唯識二論。三義解羅漢。應[A93]已永害煩惱賊。得名羅漢。煩惱賊者。唯現行。不說種子。現行既得名賊。所以引來解此間經中羅漢也。
言即是論言應[A94]已等者。有中有略。唯識略。此論廣。婆沙中有六義。一煞怨。為能永斷一切煩惱。二破輪。為永斷十二有支生死之輪。三不生。為不受後有。四不生上。為不上生生死輪迴六道。五應供。為堪受人天龍神等妙供。六應教化一切眾生。准此即[A95]已三中。害煩惱賊。六中煞怨。以解羅漢。
言諸論皆云等者。釋漏總名也。且疏外解者。問何名為漏。答疏云。小乘漏有四種。一懃而不利。二利而不懃。三亦懃亦利。四不勤不利。此取初句及第三句。此句是煩惱障名因。引來解漏。非善也。薩婆多宗解。漏者住義。令諸眾生住於生死。又論中有七住漏。一漏自性根。隨煩惱體。是漏法漏性合故。名為有漏。二漏相應。同時心王心所遍行別境等。由與漏相應。亦成漏也。三漏所緣。所緣境本來不是漏。被漏心緣。著善無記境。從能緣心。亦名為漏。四漏間雜。前識起善心時。被不善心等漏法。間雜而生。五漏俱。謂第七識一切時常執我。故合第六識。識行施戒。不能忘相。亦成漏法也。六漏所引。今生身是前生有漏心熏生。故成有漏。來生身又是今生身煩惱漏心中重得。令當來苦相續。名為漏引。七漏隨逐。身在欲界。上二界漏亦隨欲界身。一約界。上生非想處。皆被漏隨逐。二約位。直至金剛心[A96]已來。皆被隨逐也(上解七漏了)。更有三漏。上漏。傍漏。下漏。如形。心王如船。煩惱如水。船由水入故[1]泡。心王被煩惱勝故。泡淪生死也。上漏如舍。善心所如舍。煩惱如天雨。舍不修故。令天雨從外入來。損漏財帛。由心王被煩惱所損。兼污佛性不現。三漏如器。由心心王向六根門中取境。隨境起煩惱。如身器漏。器若漏時。無所堪用。身器若漏。闕修善因。闕修善因無所堪用(疏外解了)。論皆云。良是唯識對法顯揚雜集名諸論。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此二句。是上漏也。流散不絕。名之為漏。此二句。名傍漏也。如漏器漏舍[A97]已下。都結上二漏也。煩惱現行簡種子。令心連注。心心所本來不是漏。由與煩惱現行同生同滅。不相捨離。名之為漏也。令心連注者。不斷絕義。由彼煩惱染彼心王。念念生滅。皆成不善性有覆性不斷絕。如舍雨水連注不斷也。故如舍。流散不絕四个字。即是傍漏也。由煩惱引彼心心所法。馳流六境。招過不息。名流散不絕也。
言如漏器等者。如漏器結傍漏。漏舍結上漏也。亦是結前漏義。亦是毀責也。
言損壞處廣等者。解漏義。兼菩提涅槃。亦被迷二覆。名損壞處廣也。
言毀責過失等者。如貪嗔癡。亦名三毒。損慧命故。亦名三[2]惟一。然燒人功德。亦名三株[A98]杌。亦為名三火。亦名漏。亦名六賊。
言此唯現行等者。配經句即是諸漏[A99]已盡現行無。無復煩惱種子滅也。
言據實通等者。據實。諸漏通種子現行。且就此經說。唯現行。若是盡理而論。遍通種子。不爾。經兩句何別。煩惱即諸漏無別故。
言二列名漏有等者。一欲漏約境立名。二有漏約果立名。三無明漏約體立名。問曰。有何所以。唯立三漏。答由外門流注。立欲漏。由緣五生外境界故。而起此漏。名外門也。上二界中。唯緣內身而起此漏。故名內門。立一有漏。與內外漏為依[1]上故。立無明漏。此言內外門轉。約多分言也。
言欲漏者。欲謂貪欲。瑜伽論云。有五行相。一能生欲界諸煩惱故。二能發惡業煞盜婬等。三能違善品功德。不令生起。四能著五欲外境轉故。五能生苦苦及境苦。俱舍云。世間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故。喚貪作欲。欲即是貪。由於六境上起貪。名欲也。然此欲漏有其三義。一飲食欲。二睡眠欲。三婬欲欲。雖具諸惑。以欲勝故。獨立欲名。二有漏者。問何故名有漏。答從彼業煩惱有。故名有漏。上二界中。多緣內身。起此有漏。立有漏名。雜集論云。有六因名有漏。一漏自性。謂諸煩惱展轉相望。互為所緣。互為相應。更相隨順。故言漏自性也。二漏相屬。謂有身見等名漏。以此相應心心所與漏相應。名為漏相屬。名為有漏。是隣近釋。眼等六根漏所依故。與漏所依。以能生漏。有彼漏故。名為有漏。故名漏相屬。有財釋。三漏所縛。謂一切有漏所有善法。方便生得。由漏所發及漏所潤。招後有故。名漏所縛。令招生死。是所縛義。決擇分善法。不能正感後有異熟。而有能助感。亦名漏所縛。四漏所隨。下地法為上地漏法所隨。或上地法為下地漏所隨。五漏隨順。謂即決擇分善。助感後有。名漏隨順。謂雖是善。而第七識有漏俱起。名漏隨順。六漏種煩惱。謂阿羅漢有漏諸薀。雖無煩惱。而由前生煩惱所潤。從漏所生。名為有漏。
言三無明漏者。古解無他明故。故名無明。此解不正。應合言所無即明。故名無明。無明不以餘法為緣。彰自行相。且明是慧。若有慧即能決擇因果道理。無此明故。與癡暗相應。便有異熟果。異真實義愚故。名無明漏。
言三出體欲界見等者。初小乘後大乘。煩惱雖多。不過見道修道所斷煩惱。且小乘一百八煩惱為體。欲界苦下具一切。苦諦下有十煩惱也。集滅離三見。離身見邊見戒取。有七个煩惱。道除於二見。除身見邊見有八。四諦下計三十二。帖修道煩惱貪嗔慢無明四。計三十六。五部下除五个無明。計三十一。上二界見修合說。各三十六。二界合說計七十二。於中上二界五部下各除五嗔。二界計除十嗔。又上二界五部下除却十个無明。自為無明漏。七十二个煩惱中除二十。只有五十二。帖欲三十一。計八十三。又加十種。計九十三。又三界計有十五个無明。都計一百八煩惱為漏體。於中十五个無明漏也。餘欲界者。自為欲漏。在上二界者。為有漏也(上小乘出體)。次大乘出體者。見道之中。四諦下各有十煩惱。苦集是彼因依處所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此約總行相說。四諦下皆具十煩惱。若約別行相。親疎迷諦。即不具也。且苦諦下十煩惱。若一貪二嗔三癡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取。餘集滅道三諦皆爾。四諦下計四十。并修道六。貪嗔癡慢身見邊見。修合說根本煩惱。有四十六。并隨煩惱二十。計六十六。却除五个無明。為無明漏。只有六十一煩惱。為欲漏體也。
言色無色界等者。上二界煩惱。合說名有漏。且色界見修合說。有四十六。無色界有四十六。計九十二。於中上界不行恚也。上二界五部下。共除却十个嗔人。上二界共除十个無明。九十二中。除却二十。只有七十二根本煩惱也。其隨煩惱中。上二界中各有八大隨。計十六也。并色界諂誑。及二界憍。四合成二十也。將二十个隨煩惱。帖前七十二。成九十二法。作有漏體也。
言三界合有等者。三界五部下。共有十五个無明。為無明漏體也。問大乘四諦下。何故總具十煩惱。小乘闕具不同耶。答大乘將為總迷。若小乘離三見等。將為不迷。緣小乘觀行麤故。離三見者。謂身邊二見及戒禁取。失戒禁取者。執為勝為因。此是集諦故。無色凡起我執。果法上起。即是身見。集諦既是其因。何得有我。故無身見。離邊見。夫言邊者。執我斷常。方名為邊。如執神我等。集諦既無我。邊見亦[2]言。皮既[3]不毛之安寄。離戒禁者。此不合在集諦安。外道執為道諦。所以合在道諦下安也。緣外道執為能得即是道。執為清淨。即是滅諦。滅諦無三者。此即常樂我淨。不可滅諦之下。而有身見等也。道除二見者。謂身見邊見必無執道為斷為常及我等。問大乘既四諦下皆具十煩惱。迷諦親疎總別如何。答論云。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者。謂十種皆四諦相起。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對法七云。苦集二諦皆是煩惱十種因緣。又為依處怖畏者。論云。由煩惱力。樂著生死。於清淨法。起懸崖想。及起迷撥猶預等事。次別迷四諦相者。二唯迷苦諦。八通迷四諦。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謂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彼三見。戒及所依薀。為勝為因。能得清淨。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知。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此上迷苦。若迷集等及邪見親迷。二取貪等疎迷。若滅道二諦嗔亦迷由怖畏。故生憎嫉。
言四離合[A100]廢立者。三界煩惱總是有漏。漏於三有名漏。一種是漏法。欲界煩惱。別立欲漏名。離上二界煩惱。合名有漏。名合。簡要云。有說欲漏有漏。約界分二名。離三界無明。總合一處說。名無明漏。名合也。安國云。四瀑流中。立見流名。立三漏之中。不立見漏名癡。路府云。十煩惱中。無明別立漏名。立餘貪等九。不別立漏名癡也。
言欲唯散地等者。問欲界何離。上二界何合。答疏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等。且立欲界煩惱。為欲漏者。疏中有五義。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此界唯是有漏也。唯不善也。煩惱通不善性有覆性。所以觸立欲漏。
言上界俱定等者。問上二界何故合為一有漏耶。答疏云。上二界俱定等。此中翻前五義。亦有五義俱定者。上二界皆定。故通無漏地者。如四禪等名禪那。此近分中間根本等。通漏無漏。空處識處等。但只名定。唯是無漏。四禪通漏無漏者。亦有禪定。亦有滅定。如有頂文中微微心入滅定。入定即無漏。出定即有漏。名通漏無漏。小乘俱舍云。滅定唯是有漏。彼宗計空識等處。通前無漏。非非想唯是有漏。無漏大王不居邊表故。大乘即言通漏無漏。一趣者天趣。一生者化生。一性者煩惱。唯有覆性。又若說有漏者。三界煩惱總合名有漏。漏於三有。有之漏故。於中隨勝別。將欲界煩惱。立欲漏名也。問言無明共立無明漏耶。答疏云。無明力增等。論云。相應無知。與九同迷。與餘九根本煩惱同時者。名相應。二者不共。不共有二。一恒行不共。簡要云。在第七識。獨行不共。在第六識。獨行有二。一者。是主獨行。二者。非主獨行。無明若與八大隨相應起者。無明力增。名是主獨行。若無明忿等小隨相應起者。忿等相增無明名非王。問第七識中。無明若獨起。可立不共。既識中與四惑俱。如何名不共。答亦名不共。一恒行故不共。二不與餘識煩惱俱。故亦名不共。
言為前二所依等者。即是與欲漏有漏。為所依也。是無明漏家所依也。
言十一殊勝者。一所緣勝。此舉境明心。謂此無明遍染淨一切法故。二者行相勝。隱真義智。顯其忘故。真如佛性。無始時來。皆被隱覆故。三因緣勝。與惑業為生死本故。能與惑業苦為增上緣。四者等起勝。謂此無明等皆能發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緣起法故。故無明行為能引。識等五支為所引。愛取為能生。生老死為所生。十二支流轉不絕。皆從無明來也。五者轉異勝。能轉異名。如無明種子在藏識中。若起現行。即緣境轉種成現行。名為轉異。六者邪行勝。於四諦理。執言有增益謗。執言無損減謗。於三性上。遍計是空。執有即增益。依圓是有。撥無即損減。七有相狀勝。微細自相。遍愛非愛。共相應故。貪起來即與貪和。嗔起來即與嗔相和合。八者作業勝。由此能作流轉所依事及能作障礙事故。九者障礙勝。能障勝法及廣法故。涅槃名勝法。菩提名廣。或可信五根名勝。聞等三慧名廣法故。十者隨轉勝。近論即從欲界。及至有頂。常隨轉故。遠即直至金剛心[A101]已來。隨逐轉者。流轉即同涅槃。猶如家犬也。十一對治勝。二種妙智所對治故。二空無漏智方能斷得也。餘加行有漏心。皆斷不得也。若諸煩惱。羅漢斷得。若無明住地煩惱。羅漢亦不能斷之。潛在第六識中。四住地煩惱。二乘斷得。
言五得名所從者。問云何名為漏。答疏云。雖知三界等。疏主出所以。雖知三界煩惱。總名為有。有是三界苦果。因他惑業有故。有是總聚。三界自體漏。即根隨二類煩惱。煩惱有力漏於有。有之漏故。名為有漏也。
言下界煩惱多等者。問有果既有三種。漏既是因。亦有三種。三種總與有果為因。即合總名有漏。何故更分三種。名字不同。答疏云。下界煩惱等。欲者貪欲。著於欲境。而生貪欲也。欲即是貪。喚作欲也。
言從勝為名者。下界有三欲。謂睡眠等一切煩惱。因此三欲而生。如飲食及湯藥等。雖遍諸味。獨得一名。故云從勝為名。名欲漏也。
言上界諸惑等者。色無色二界煩惱。既無別相。只是為因。能感有果。故名有漏也。
言無明不以餘法等者。欲漏從境為。名上二界漏從果為名。唯此無明彰自行相。迷暗為性。既無別行相。所無即明。故名無明。
言此漏非一者。疏主解經中諸字也。
言以第四句釋第二句者。配句也。
言得真自在等者。引經也。此乃以下起上。隔越而單起也。將得真自在句。釋諸漏[A102]已盡。問因何故名諸漏[A103]已盡。答由得真自在故。所以諸漏[A104]已盡。第三果人未得諸漏盡。只緣未得。得真自在也。
言由證真得無為等者。疏主解也。真自在之言。唯約滅理說。不約心也。真無為簡假無為。外道凡夫六行伏惑。得擇滅。此是假無為。假自在。只如鬱子坐。得非想定。得世五通。遊入王宮。生貪欲心。却失神通。後著門出。失假無為。即退也。羅漢無漏智斷煩惱。得名真自在。不[A105]已也。問初二果人。見道修道。亦證無為理。何不名真自在。答初二果人未離欲界生故。非真自在。問第三果人[A106]已離欲界。何不名真自在。答第三果人煩惱未盡。未得涅槃。非真自在。羅漢得者。以真對假論。獨得稱自在。問小乘無間道斷惑。解脫道證理。斷惑於先。證理在後。即合將第二句釋第四句。何故却將第四句釋第二句。答明暗兩法若別時。先將第二釋第四。明暗兩法既同時。何妨第四釋第二。證理斷惑若先後。將第二釋第四。證理斷惑既同時。何妨第四釋第二。
言以第二第三句釋第四句者。以第二第三句諸漏[A107]已盡無復煩惱。釋第四句得真自在。以上起下。隣近釋也。問前來將得真自在句。解諸漏[A108]已盡。是現行無。何不此間將得真自在解無復煩惱種子滅。答則不決定有。是煩惱種子滅。則不因得真自在。如初果自在。如初果聖人入見道斷分別煩惱。種子現皆盡。不得他真自在。所以雙將第二句諸漏[A109]已盡第三句無復煩惱。解第四句得真自在。
言盡諸漏盡等者。當曰疏主造疏時。論本上有盡字。與無復煩惱一處說。所以疏主自解云。盡者是諸漏[A110]已盡也。無煩惱者。無復煩惱。疏主所以將第二第三句釋第四句。問因何得真自在。答由煩惱種子現行總盡故。得真自在也。
言亦有本云等者。有論本云。以無復煩惱故。無盡字。若無盡字。空將第三句。釋第四句得真自在也。
言又以第五第六等者。以第五句善得心解脫第六句善得慧解脫故。得真自在。此以下起上。隣次復起。
言定障等者。問何名定障。答據實。諸染行心心所法能障定者。皆名定障。領下劣境。生貪愛味故。更不進修。正是定障。問定障一種。障中何障所收。答所知障也。問二乘又生空理觀不斷。所知如何言離定障。答生空理觀斷。即不得生空事觀。許伏下所知。安國云。伏定障。得非擇滅也。凡夫不斷煩惱。凡夫伏煩惱。二乘不斷所知。許二乘人伏一分所知。問既離定障。合是定解脫。何名心解脫。答三解。一定是心所。定得解脫。以所從王。名心解脫。二定能合心。專注一境。定得心名。三者。三學之中。定學名心學也。
言離性障等者。攝云。煩惱障煩惱體性。能障善法性。即是障名性障(持業)。路云。性是真如理名性。煩惱是性之障(依主)。
言又離無明等者。二解。一由前解中。伏所知障。不得真自在。緣事觀中伏。二由有此病。所以作後解。依煩惱障解也。且如無明貪嗔煩惱。有二个功能。一能障慧。二能縛心王。由慧起來。斷却煩惱體性慧。得解脫之名。
言彼相應心等者。相應有二義。一與煩惱相應心。二與慧相應心。二解中取與慧相應心為正。即是同時慧上得解脫。與相應之心。亦解脫也。此二解離煩惱障也。
言由離此二證等者。結歸經文。問由離此意。為復是定障性障耶。為復是後解中心解脫。慧解脫指何法。答且作初段定障性障結也。若爾則與下結文相違也。結文云。由離此二證。獲無為。得真自在者。若爾伏定障。如何得真自在。真自在即無為也。答緣有此妨。所以作第二解。第二解此為正。離煩惱障。得心解脫慧解脫故。
言以第二句釋第三句者。以第二諸漏[A111]已盡句。起第三無復煩惱。此以上起下。問何將第二句。起第三句。答由先諸漏[A112]已盡。現行無始有。無復煩惱種子滅。所以將第二句起第三句。問因何得無復煩惱無耶。答得諸漏[A113]已盡故。即得無復煩惱也。現行無故種子無。能熏斷故。所熏亦滅也。以彼前來煩惱現行。名諸漏[A114]已盡也。
言以遠離能見等者。此門之中。故煩惱現行。名能見。只此能見所見。亦是煩惱。煩惱現行。現行無時。便是諸漏[A115]已[1]巳盡也。能見所見諸漏現行既無。便是無復煩惱種子滅故。將第二句釋第三句也。今此間解能見所見。與諸處別。此能見所見。俱是煩惱。問何名能見。答心王與彼貪嗔癡等煩惱相應。緣於前境。故名能見。問何名相應縛。答由貪嗔癡等煩惱與心王相應。心王不得自在。故名能見者相應縛。問何名所見。答中間相分名所見。境強心劣。令能緣心不得解脫。相分縛見分。所緣縛能緣。故云。所見者所緣縛。將二縛為現行。由現行無故。種子亦滅。能熏現行。既無所熏。種子不有。如焰燒炷。焰若滅。炷亦無。
言以離現行諸等者。結歸經句現行煩惱。若無種子自然不生。名無復煩惱也。
言或復單釋等者。唯將無復煩惱一句獨單釋。以前來喚煩惱種子。作煩惱者。但是約別行相說。據其通相種子現行。皆名煩惱也。能見者執我心。此是我見現行。是有體法。又云。能見者。執我心能緣見分也。所見者。即是中間相分。即是所見所執我相。是無體法也。上標釋。是單釋無復煩惱一句。作現行解。能見所見盡是無復煩惱現行也。
言前諸漏是等者。問前來云諸漏[A116]已盡。是煩惱現行。今單釋無復煩惱。又是現行。二種何別。答疏云。前諸漏[A117]已盡等。前解諸漏[A118]已盡。是一百二十八煩惱總現行。此間單釋是一百二十八煩惱中。別現行。現行即是能見所見也。又前諸漏[A119]已盡。是十煩惱總現行。此間單釋是十煩惱中別無我見現行。我見無故。餘九種子亦無。便是現行無故。種子無。當句中道理恰足。故不將第二句釋第三句也。言別無我現[2]行即是能見所見。問何故空將我見現行。解無復煩惱。答疏言我見為本。諸漏生故。我見若滅。諸惑不生也。故論云。由我法執。二障具生也。前義中種子能生現行。現行無故。種子無。此間單釋中。我見現行為本。能生一切煩惱。亦是我見無故。諸惑無。故有此相似功能。前喚我現行作無復煩惱。故單釋也。
言以第五第六句釋第七句者。此以上起下。隣次復起。第五句善得[3]四解脫。第六句善得慧解脫。釋第七句經。經云如調慧馬。論云心善調伏。疏主解故如良馬其性調順。
言以善得心慧解脫等者。論解心慧兩法。兩法總解脫。合心慧也。心解脫離定障。慧解脫離性障。問何不云定解脫。云心解脫耶。答有二義。一心是心王。定是心所。將劣就勝。從心立名。二離障得定。定能令心專注一境。定得心名也。
言慧解脫者。問若論慧解脫無為。向上離煩惱。名解脫。如何說慧。答由煩惱覆真如故。慧求證不得。先由慧斷却煩惱。證彼真如。慧亦得解脫也。
言故如良馬等者。即取所調伏之馬。即馬比之君子。上善若水。逐器方圓。權之則止。決之則流。此之良馬可左可右。善隨人心。羅漢煩惱既盡。其心調順。早是良馬。況更經調來。
言以第九十兩句等者。第九句[A120]已作所作。第十句[A121]已辦所辦。起第八句。經云亦如大龍。此以下起上也。
言亦如大龍者標所起句也。
言行諸惡道如平坦等者。論標三句。歎龍德。龍則行於險惡道中。如平坦路。履險若夷。羅漢具此滅道智圓。苦集二諦生死因果皆[A122]已盡故。三途險道。三界生死因果。拘礙不得。如龍行於惡道。無所拘礙也。
言應行者。[A123]已行即是論解。能起經句也。
言故新經云者。[A124]已作所作。即是道諦智也。[A125]已辦所辦。滅諦智也。
言故如大龍者。結上論文也。
言由[A126]已作道諦等者。疏主解也。即經云。[A127]已作所作[A128]已辦所辦也。
言如龍威德雖行等者。疏主解論。歎龍德也。雖行生死等者。苦諦也。如怛路等者。集諦也。上四句解前論中行諸惡三句。標文也。
言不為生死而作留難等者。解前論中應行者[A129]已行下二句。釋名也。不為生死作留難者。不同凡夫渺渺。三途水悠悠。五道開雲飛。由不過凡眾。若為還三果四向。尚不免人天受生何呪凡夫無學人絕斯過也。
言滅道滿故者。都結也。
言論單釋第九等者。問前來第八句。經云亦如大龍。此間第九句中。言人中大龍。即是第八句釋第九句。何成單釋。答前句之中。直從阿羅漢人身上功德。名為大龍。所以論主嘆龍德。此間單釋。第九句但是舉喻。將龍喻羅漢身上功德。不是將第八句釋第九句。問前來第九第十句釋第八句時。第九中經文。只言所作[A130]已作。更無人中大龍。如今單釋。何故則有。答經家本句即無。論家即有。但是功德不思議。引喻也。問何名煩惱怨敵。答煩惱能却無生慧命。如怨也。
言單釋第十句者。經云所作[A131]已辦者。[A132]已作所辦之事也。
言更不復生如相應等者。論主解也。生死永斷。故名不復生。如相應者。安國云。如謂真如。相應謂正智與真如相應之智。[A133]已成辦故。攝有二解。一云。如者指斥之詞。能證滅諦諸心心所。名曰相應之事[A134]已成辦得故。二者舉喻。如者稱順之詞。真如妙理。前三果人。名未稱順。從三生六十劫來。未曾得。今日始得。更不復生。斷苦諦苦。所作[A135]已辦。斷集諦。如世間相應事。以成辦故。
言以第九第十句釋第十一句等者。以第九[1]以作所作。第十[*]以辦所辦二句。釋第十一句。棄諸重擔。此以上起下也。
言後生重擔者。論重解。由滅道諦滿等者。疏主解也。即是經云。[A136]已作所作道諦智。[A137]已辦所辦滅諦智滿。便捨後身生死諸法。名棄諸重擔。擔者押溺有情。即生死因果。問早晚得離。答初果之人。更有七生身。直至無學。方不受後有。名棄重擔。通取五薀。為重擔體也。
言以十一句釋第十二句者。以第十一句棄諸重擔。起十二句逮得[A138]己利。
言即以涅槃為[A139]己利者。疏主解也。[A140]己者身也。利者涅槃。為[A141]己身之利。無為法性。體通恒沙。利周一切人皆可證。今羅漢一分。故言[A142]己利也。問與前所作[A143]已辦俱是涅槃。二句何別。答雖俱涅槃。義有別。逮得[A144]己利。約能離重擔邊說。所作[A145]已辦。約所證滅處說也。
言以第十二句釋十三句者。以第十二句逮得[A146]己利。釋第十三句盡諸有結也。
言盡諸有結等者。論主解也。有者。三者之身。是果。即是苦諦。結者因義。即集諦。能和合。於苦名結。亦是縛義。結縛眾生。故名為結。問結縛眾生。皆是先業。何不說業。說煩惱名結耶。答苦果本非是苦。為從善惡業所生。即合喚業為苦緣。業力無不能自生。由彼煩惱。與業為緣。故偏說煩惱名結也。
言能和合苦者。無明貪等。與業和合。能招當苦三有之果。
言謂愛結等者。一者愛結。三界苦果。不過貪愛。故名愛結。欲界四諦修道五部下各一。計五个。色無色界各五。成十五个愛結。二者恚結。非愛有情及非情數。一切境界嗔恚纏事。欲界四及修道有五。三者慢結。謂即七慢。由此慢結。繫縛有情。廣行不善。通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四者無明結。謂三界無明。於苦集法。不能了廣行善所繫縛故。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五者疑結。謂於諦理妄生疑惑。不修五行。五部之中。疑唯見斷。三界四諦下三四成十二个。六者見結。即身邊見邪見。見結所繫。故不能出離。妄執推求。謗佛法僧。無有解脫。身邊二見。唯苦諦。三界苦諦合成有六也。邪見通四諦。三界合成十二。帖前三界身邊二見有六。計成十八也。七者取結。謂戒取見取也。虗妄執不修正行。與共相應戒取。唯在苦諦道諦也。每諦各一。三界成六个見取。又四諦各一。三界四諦成十二。又帖戒取六个。成十八也。八嫉結九慳結二種。問何獨此二別分為二結。答一者慳結。能令在家之人。慳惜自財。為貪因。嫉結能令出家之人。嫉他名譽。為賤因。故偏立為結也。
言由九種者。結也。
言第[1]八二句釋第十四句者。以第二句諸漏[A147]已盡。釋第十四句正智解脫也。
言以諸漏盡正智解脫者。問因何得正智解脫。答由諸漏[A148]已盡。所以正智解脫。正智是能證智。解脫是所證真理。離障義邊。名為解脫。此二有為無為別也。
言單釋第十五句云等者。問因何得至心自在智。答過見修道智故。所以得心自在智。此智出於初果見道智。出於二三果修道智。名出過見修道等。
言住見修道等者。疏主解也。初果住見道。有三界九品修惑。二果位修道。有欲界三品修惑。三果住修道。有上界修惑。上惑斷之未盡。不名自在。今此羅漢斷三界惑盡。至此見修盡故。名自在也。問第十五句至心自在。與得真自在何別。答有為無為別。得真自在。唯約所證真無為說。若至心自在。唯是能證正智也。前依所證理。此就所得之果。
言由成上諸句至等者。疏主添也。諸句者。前十四句也。問由成上諸句。還是將前十四句。釋第十五句。何成當句自釋耶。答不是將十四句釋十五句一句。但是說第十五句殊勝也。先由成却前十四句功德。方得第十五句。若不具前十四句。第十五句亦不成也。
言以第十四句釋第十六句者。將第十四句善得正智心解脫句。釋第十六句第一究竟也。
言第一究竟等者。究竟者。對未究竟。問何名第一究竟。答第一者。對前見道修道。名為第一。前來十四句。本經句中。只言正智解脫。本論中加心字。即言正智心解脫。疏中便兩度解脫別。前將第二句釋第十四。第十四本經中。只言正智解脫。正智是能證智。解脫是所證真如理。真理離障。名解脫。此間將第十四釋第十六。第十四句中。心字亦別。義亦別也。心即是定。定亦得解。即是俱解脫羅漢也。此有四句料簡。一果滿定未滿。慧解脫羅漢。二定滿果不滿。第三果人得滅盡定。不妨四禪八定總名定滿。未成無學。名果則不滿。三者定慧俱滿。是俱解脫阿羅漢。四定慧俱不滿(易解)。此定慧兩法俱滿。便顯第十六句功德。是俱解脫。廣慧聲聞德也。便顯是離定障。起得神通。及無諍三昧諸功德。亦顯是至第一究竟處。前五位羅漢却退。未是究竟到也。阿羅漢人教理行果。是到彼岸。前三果未得也。問何名無諍三昧。答諍有三種。一煩惱諍。九十八使。并十纏。二蘊諍。所謂生死也。三鬪諍。謂諸眾生互相凌辱。言諸相違。無前三諍。名無諍也。阿羅漢人依第四禪定。觀一切眾生諍從嗔生。所以先作里巷觀。直見何身起。觀歡喜心。則現歡喜之身。方便令眾生不起煩惱。名無諍三昧。諸功德。即五根五力等也。
言成到彼岸等者。經云。第一究竟。論家云到岸也。
言唯上論文唯有三等者。將論料簡第一位也。謂以第二句諸漏[A149]已盡。釋初句皆是阿羅漢。以第四得真自在。釋第二諸漏[A150]已盡。以第九第十句[A151]已作所作[A152]已辦所辦。釋第八句亦如大龍。此中約所起有三句。若約能起句。有四句也。且以上句為所起。下句為能起。問所起目何名起。答是所起故名起。當體是上。上即是起。名上起。持業釋。此類非一。名上上起。若能起名起。四句是能起。下句為[2]能起。問下句因何名起。答能故起名起。問何名上。答上字屬他上句。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家之起。故名上起。或能起上。故名上起。或起之上。故名上起。此類非一。名上上起。依主釋也。
言准論有七句以上等者。此以上起下。第二位也。謂第二諸漏[A153]已盡。解第三無復煩惱。以第五句心善解脫第六句慧善解脫。起第七句如調慧馬。以第九句[A154]已作所作。第十句[A155]已辦所辦。起第十一句棄諸重擔。以第十一句棄諸重擔。起第十二句逮得[A156]己利。以第十二句逮得[A157]己利。起得第十三句盡諸有結。以第二句諸漏盡。起第十四句正智解脫。以第十四句正智解脫。起第十六句第一究竟。
言此以能起名起等者。上為能起。此以上起下。能起故名起。當體又是上句。上即是起。名上起。持業釋。若下句名起。是所起故。名起。問何故名上。答上字屬他句。他句又是能起。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之起。故名上起。依主釋。或起之上。故名上起。
言此類非一等者。即指前來上下有七句名。此類非一。約所起句有七。若約能起句。即有九句也。
言准論唯有三等者。第三位也。謂第九句應作者作。第十句[A158]已辦所辦。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此之三句。唯是單釋。
言或第三句亦是等者。第三句無復煩惱。能見執我心。所見者。所執我相。故亦是單釋。
言有二句不釋等者。第四位也。即是第五句心善解脫。第六句慧善解脫。此二句論家不將諸句來解。名二不釋。
言有一句上釋下等者。第五位也。即是第四句得真自在。即是向上第三句來釋。亦曾將向下第五六句來釋(五位訖)。
言總說頌曰者。牟意。說有三有七者。並約所釋之句。不約能釋之句也。若兼釋義。即雜亂也。
言上釋下有七者。亦是取所釋句。
言二不釋者。即第五第六句也。
言一通於上下者。通被四句釋。通被下句釋。謂第四得真自在句也。問三句七句通上可得。名上上起。三單二不釋。應非上上起。答從多分說。二云。曾將此單句。釋他餘句若釋著上句。上即起名上起。若釋著下句。上之起故。名上起也。又第十五句亦是單釋。以少多名上起。若疏主解云。由成上諸句。至無學道。即似將[A159]已上諸句來釋。若依此道理。上之故名上起也。
言今依此經文等者。略相配屬也。天親造論。解西方梵本經。經中總有十六句。就十六句中。秦經只有六句。當第一第二第三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A160]已上六句。秦經也。第六句心得自在。便是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也。或可秦本經心得自在。是梵本經中第四句得真自在。由證真無為。名漏盡自在故。
言以下釋等者。下釋上有一句。上釋下有二句。如疏易知也。
言自餘闕故等者。初二句闕。他句來釋。後一句心得自在。若是第十五句。即是單釋句。此上三句盡是闕他來釋。皆依自作行相解也。
言漏如前釋唯取現行等者。問事須種現總盡。方名阿羅漢。何故空就現行說耶。
言此諸漏[A161]已盡者。疏第一答。以彼羅漢不受後有。至由煩惱現行。不說種子。故名此諸漏[A162]已盡。名阿羅漢者也。
言即是應[A163]已永害等者。疏第二答。以彼唯識論中三義解。羅漢中永害煩惱賊。是現行不說種子也。
言故入十地等者。疏第三答。順彼八地[A164]已去菩薩。得名羅漢。三乘無學不退菩薩。總名羅漢。就不退菩薩中有三。一云。二乘無學漸悟菩薩。更不退起煩惱。迴心向大。得名不退菩薩。二云。八地[A165]已上菩薩。俱生煩惱現行。永不起故。名不退菩薩。得名羅漢。三云。頓悟菩薩入初地時。分別惑業盡。雖有俱生。不為過失。亦得名為不退菩薩。永害煩惱賊故。名為羅漢。此證現行漏盡得羅漢名。唯識三解。初能變伏斷位。次門中阿羅漢者。攝三乘無學果位。引決擇分。云諸阿羅漢。獨覺如來。不成就阿賴耶名故。後以四句分別。一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三乘無學不退菩薩。不入無心位。二有成就賴耶非轉。七地[A166]已前二乘有學一切異生入無心位。三有俱成就。第二句不入無心位。四俱不成就。即第二句入無心位。意取初句。然此三師皆言阿羅漢中。論取第二師。今取第一者。顯是直往法華會中。若是漸悟。多是受變易。厭或心多故。三乘羅漢並捨賴耶。得異熟名。故論云。恒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於種現俱盡。得阿羅漢名。佛是大羅漢。捨異熟。受無垢淨識名。捨賴耶。受異熟名。二乘亦乘受異熟一。問今阿羅漢種現俱盡。可名羅漢。八地菩薩留或。至或盡。證佛一切智。既餘種在。何得亦名羅漢。答雖種未亡。現行盡處邊。亦得名為羅漢。上來以下句起上句。諸漏[A167]已盡。起阿羅漢。
言無復煩惱者。以上釋下。諸漏[A168]已盡。起無復煩惱者。釋也。
言煩惱種子得煩惱名者。疏主初解。唯約種子解煩惱。収義不盡也。
言此可由彼雙離等者。緣前初解収義未盡。所以第二解唯依煩惱現行。解無復煩惱。所緣者。即是相分也。相應者。相應縛。能緣見分與煩惱相應。名相應縛。此之二縛。俱是煩惱現行。煩惱現行無故。種子無。故名無復煩惱。問既第二解無復煩惱。總作現行解。與前諸漏[A169]已盡現行何別。答疏主第二解。同前句數中。將無復煩惱一句。作單解。前諸漏[A170]已盡。是一百二十八煩惱。總是現行。今此單釋無復煩惱。是十煩惱中我見現行。總漏既盡。別執亦[A171]已。我見現行若在。餘九惑種子。依我見生。我見若無。餘九惑種隨斷也。故名無復煩惱。無復重生。重生有二。一不復重生現行。現行是能熏。二不復重生種子。種子是所熏。種子剎那自生滅。故六義說種子。一剎那滅。二果俱有。三常隨轉。四性決定。五待眾緣。六引自果。意言偏言種子斷者。種能生現熏種成。但有法爾種子也。無法爾現行。故偏言種子也。即種子是能生。現行為所生。問既此問是單釋引惑總漏盡。是何意。答意將總煩惱現行。顯別執亦亡。不是將漏盡句解。此間單釋疏主暗將彼處能見所見來解此處[1]復煩惱也。上句諸漏[A172]已盡解。下句無復煩惱。
言由斷生死等者。逮得[A173]己利。釋盡諸有結。此以第四句起第五句。上句起下句。名上上起。柙溺有情名擔故。能得涅槃[A174]己利。所以能盡諸有結。問阿羅漢因何逮得[A175]己利。答只緣棄諸重擔。所以證得涅槃為[A176]己利也。
言即由逮得有餘者。解盡諸有結。問因何阿羅漢能盡諸有結。答只緣證得涅槃為[A177]己身之利。所以能盡諸有結。結謂三有之因。九結煩惱也。
言由[2]以漏盡等者。解心得自在。若什公將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來。翻作秦經心得自在。即論主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是單釋句。即是善過見道修道智故。所以心得自在。若什公將十六句中第四得真自在。為此秦經心得自在來。即得真自在。是重釋句。即同前來。將第五六句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起得真自在句。亦將第三句來釋也。
言離性事障者。問何名得真自在。答由離性事障。證真無為。名真自在。即是心得自在。此解經中第六句。即當論中第四句。離性障即慧解脫。事障即心解脫二障既除。八解脫滿。名心得自在。問何名性事障。答性即煩惱。滅此煩惱。離性障事。即定障。由定為本。能起神通。神通之事。而得自在。名離事障。
言文既闕少者。指餘文。疏主同論家。却將心得自在。作第四句解。不晚分疎。云文既闕少等。即此經中第六句。若依論次第。是十五句。今疏主進退其事。此取第四句之所以。故言不可一一依論次第也。文闕少故。論家第四是得真自在。秦經第四是逮得[A178]己利。故名闕少不次也。論有十六句。此間秦經六句。又不依次也。
言謂皆是阿羅漢者。初句是下十五句為所依。由此諸句。方得有故。總無別總。攬別成總。[3]別無別。開總成別。阿羅漢一句。總名應義。一个應義中含十五義。若向一處著。總成阿羅漢一个應義。若開別著。便是十五門功德。離別之外亦無總。離總之外亦無別也。
法華玄贊抄卷第八
校注
[0334002] 重疑熏(該當箇所ミアタラズ。[○@編]) [0334003] 重疑熏 [0335001] 現剩字疑 [0335002] 去一作未 [0335003] 先疑梵 [0335004] 併記作屏下同 [0335005] 達記作遲 [0335006] 求記作喪 [0335007] 而下疑脫死字 [0336001] 又疑人 [0337001] 坐一作故 [0337002] 城疑域 [0338001] 又疑人 [0338002] 徒疑從 [0338003] 貪疑會 [0339001] 一無屬字 [0339002] 空疑剩字 [0339003] 後二二字疑剩 [0339004] 具等句論作如是六種義差別 [0339005] 伽下應有梵字 [0340001] 能下疑脫深耶二字 [0340002] 名疑為 [0340003] 者疑看 [0340004] 不字疑剩 [0341001] 如疑云 [0341002] 起上應有所字 [0341003] 五疑土 [0341004] 樂疑互 [0342001] 君下應有賢字 [0342002] 禪疑祥 [0342003] 其疑某次同 [0342004] 山疑仙 [0343001] 等疑事 [0343002] 切疑劫 [0344001] 世下應有尊字 [0344002] 者疑看 [0344003] 作疑誤字 [0344004] 北疑比 [0344005] 彼疑被 [0344006] 誠疑誡 [0344007] 又疏作或 [0344008] 人疑又 [0344009] 盡疑書 [0344010] 內疑肉 [0345001] 怨疑恐 [0345002] 化上疑脫他字 [0345003] 在疏作是 [0345004] 喚疑嗄(喚疑嗄ハ嗄疑喚ナラン。[○@編]) [0345005] 遊上疏有止字 [0346001] 具下應有八字 [0346002] 勝等三字疑剩 [0347001] 乘疑眾 [0347002] 烈通列同下 [0347003] 聽下應有眾字 [0347004] 為疏作是 [0347005] 更或作交 [0348001] 文云疑父之 [0348002] 上疑尚下同 [0349001] 雙疏作俱 [0350001] 答疑吞 [0350002] *蒙疑象(蒙ハ本文ニ蒙トツクル。[○@編]) [0350003] 人疑又 [0350004] 使下應有無字 [0351001] 如疑知 [0351002] 能疑聽 [0352001] 不下疑脫爾字 [0352002] 已以通用 [0352003] 插入列大不三字 [0352004] 耶通邪下同 [0352005] 蒙疑象(蒙ハ本文ニ蒙トツクル。[○@編]) [0353001] 部疑鄣 [0353002] □疑故 [0353003] 家上疑脫出字 [0353004] 之疑亦 [0354001] 自疑白 [0354002] 又下疑脫不同二字 [0354003] 合疑會 [0354004] 經疑論 [0354005] 第下疑脫一字 [0355001] 泡疑沉次同 [0355002] 惟一疑燋 [0356001] 上疑止 [0356002] 言疑無 [0356003] 皮下疑脫存字(不ノ上ノ皮ナラン。[○@編]) [0359001] 一巳字疑剩 [0359002] 行下一有行字 [0359003] 四疑心 [0360001] 以疑已次同 [0361001] 疏無八字 [0361002] 能疑所 [0363001] 復上疑脫無字 [0363002] 以疏作上 [0363003] 別下應有別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