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弟十
言四辨者即四等者。一法無礙解。法謂教法。解者智也。於諸教法。智能了達。無有滯礙。名法無礙。所言解者。後所得智。此智緣於名句文法。無礙而轉。名法。二義。義謂所詮真俗諦理。菩薩於一義中。生一切義。故說一字時。解一切義。菩薩說法義理無盡。名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唯緣於聲。緣諸方音聲。百舌七鳥聲皆能解得。四辨說無礙解。即四辨七辨說法也。問此四義中。誰因誰果。答前三因。後一果。要成前三。方能辨說。問四辨與無礙何別。答於法義等四而解了。名無礙解。為他宣說法義。四名辨。境體無別也。
言七辨者一捷辨須言等者。蹇(九輦反)跛行難也。若言語作咋。吃(居部反)語難也。吃會意字。口邊作乞。開口吃。問蹇吃何別。答蹇即是語三斷六絕。吃即重道。據字只合下著言。有疏本著足者。即是蹇跛也。即是跛驢。喚作蹇衝。還是行不正之皃。亦是語多厥錯也。永云。蹇者語澁。吃者語重。今者菩薩須言即言。而無[1]量澁故。名捷辨也。昔晉朝鄧艾口吃。晉帝知之記對。故問卿名何。對曰。艾艾。帝曰。卿名艾艾。當為機艾。對曰。鳳鳳[2]號號何德之衰也。
言二迅辨懸河等者。二說。一云。懸河與湕冷一種。南地有湕河(慮偃反)。冷者清冷(嚧音)。懸河者即懸注。況菩薩辨。南地有湕河之水。清冷而懸河也。二云。懸河與湕冷別。懸河。直是山中萬伊岸裏水。一道流下。名懸河也。湕(建音同)冷字。便合作瓴。令邊作瓦。此瓦瓶也。湕者舉也。亦是翻瀉之義。即是建瓴水。於高屋之上。即舍資頭瀉。[令*并]水極迅疾。況菩薩辨。金云。瓴盛水瓴也。似甖有耳。二解之中。後解有典據事因。漢高祖在咸陽。楚王韓信謀反。陳平奏云。說高祖偽遊雲夢澤。捉取韓信。雲夢澤在向東。於此澤中。設會諸侯。韓信出迎。因便捉得。是日大赦天下。田骨奏高祖云。陛下收得韓信。又理秦中。秦國形勢之國。既帶山河之險。懸隔千里。四面是山。當中有水通流。地勢利便窂固。此秦地得二萬人。當得諸國百萬人。其[A1]已下兵於諸侯之國。譬如居高屋之上建[令*并]水也。如瓴盛水居高屋之上。翻其水。水勢甚速也。訥者蹇訥也。
言三應辨等者。眾生欲得說與說。名應。時不欲得說與說。名增。欲得說時不與說。名減。二眾生根熟時與說。名應持也。根熟了與說。名增。根未熟與說。名減。三利根者與多說。鈍根者與少說。名應根。若利根者與少說。名減。鈍根者與多說。名增。
言四無疎謬等者。無疎故說法不謬。無謬故說法不邪。永云。今此菩薩所說。說心即心。言色即色。所有演說。皆不邪錯。而契理故。
言五無斷盡等者。謨云。意言終而復始。無有斷絕。名無斷盡。如蟻巡環等。
言六凡所演說豐義等者。豐故多事。義之言境。即是體事。永云。本言在義。言多義寡。猶上樹求魚。尅舟求劒。今者菩薩凡所演說義味盡豐。味豐故多理。
言七一切世間最上等者。智論云。五種音聲從佛口出。一甚深如雷。九地菩薩說法亦如世尊。甚深如雷聲。問雷聲重濁。何言清徹。若言清徹。即不如雷。答今言如雷者。取雷聲入地隱軫也。之義不取濁義。遠聞。如普賢言。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等。如目連尋如來聲至野馬世界。如來聲[1]不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猒。具此四辨。所以菩薩得樂說不退轉。即經樂說辨才。此五皆是此中第七辨收。問捷辨迅辨何別。答捷辨對語難。迅辨對語易者。問迅辨與無斷盡何別。答迅如聽不明者。無斷盡如聽亦明者。兼明文義所說連環。
言多以後得等者。問多以之言。必合少分。通根本耶。答法詞辨才。此三唯後得智外緣起故。義無礙解。義謂義理。通道理理。後得智緣。若義理謂真理。即根本智故。謂三全一少分。皆後得故。一少分是正智緣故。故言多以及正智為體也。
言三說不退轉者。論云。說不退法輪者。即是經中轉不退法輪。謨云。說此法輪勝進無退名不退。非為染動名不轉。又云。法輪是所說。今轉不退轉。是能說。
言法輪是所說等者。疏主解法輪是所說。常說此不退轉法故。偏解說字緣。與經文不同。所以偏解說字也。如仕官人說仕官法。種田人說種田法。初地菩薩說百三摩地門行檀等法。八地[A2]已去菩薩。於無上菩提。決定當證。更不退轉。即以此不退之法及前諸不退法等。為人說故。
言謂轉如前等者。問何名不退轉法輪。答疏云。謂轉如前四等。問菩薩轉四種二法輪有何意。答四種之中。䇿一信不退法輪。令一切外道異生捨邪歸正。二轉位不退法輪。令一切眾生。捨小歸大。三轉證不退。令一切眾生。捨凡成聖。四轉行不退。令一切眾生。捨劣取勝也。轉二種者。一轉[A3]已得法輪。令一切眾生。捨因取果。未得法輪。令一切修行之人。生決定心。求成佛果。今此疏中。八地以上菩薩。言轉不退法輪。是四種中行法輪。二種中未得法輪。化度云。即如前四種不退中。皆有後二不退也。且信不退有二者。第六住[A4]已前名為[A5]已得。從此[A6]已後名為未得。於[A7]已得者名[2]及不退。於未得者名為不轉。
言又彌勒所問等者。問說何法名轉不退法輪。答疏言說自分等。問何名自分外分。答攝云。謂諸菩薩等自所得大乘之法名自分。談二乘法名為外分。又當地[A8]已得名為自分。上地未得名為外分。說此名不轉不退法輪。
言又說智等者。謨云。無漏真智證理斷惑。決定無退。名不退。所獲無漏福智。不同人天有漏福。可[3]福輪故。名不轉。福中有漏福無漏福。謂學百劫佛相好。親感佛果菩提。此福勝故。名不轉也。世間有漏福非勝故。有盡有能轉故。說第六波羅蜜說智名不退。說前五波羅蜜說福名不轉。
言又說般若等者。說般若是體。名不退。以方便是取佛果菩提之用。名不轉。謨云。本智照實相理。理智冥合。名不退。方便後智能趣佛果。不為邪魔所動。名不轉。說此名為轉不退轉也。
言又說有為事等者。八地菩薩身中有為功德示不失故。名不退。無為功德凝然常故。名不轉。問不退與不轉何別。答望自[A9]己得法名不退。望未得法名不轉。勝劣異故。望自體法名不退。望勝法名不轉。說此名為轉不轉也。
言此法如輪者。是總解三義。本章中有四義。今此攝領遏義。任摧壞義中。言一圓滿義等者。八正道等。等取七覺支。十無學智。八[1]聖道支。且轂輞輻三。智圓滿故。先以小乘宗。以正語正業正命為轂。以是戒故。小乘宗戒。大乘宗見。小乘事須戒為先。若無戒。一切不成。正見正思惟正念正精進為輻。以是慧故。故正定為輞。今者大乘正見正思惟為轂。是根本故。正語正業正命為輻。依前有故。正念正精進正定為輞。攝錄餘故。
言二不定義等者。輪向實中。從南州至西州。從西州至北州。從北州至東州。名不定。聖道無漏智。從見道中煩惱盡。捨見道入修道。捨修道入無學道。名不定義也。又從自身至他身。他身復為他人展轉說。名不定義。如輪不定也。自三轉者。初印相轉。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在見道。第二應修轉。此是苦我應知。此是集我應斷。此是滅我應證。此是道我應修。第三[A10]已作轉。此是苦我[A11]已知。此是集我[A12]已斷。此是滅我[A13]已證。此是道我[A14]已修。即無學道也。次為他三轉者。一示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修。引是道汝應修。第二應修轉。此是苦汝應遍知。此是集汝應遍斷。此是滅汝應遍證。此是道汝應遍修。第三作證轉。未知苦諦。汝[A15]已遍知。未斷集諦。汝[A16]已遍斷。未證滅諦。汝[A17]已遍證。未修道諦。汝[A18]已遍修。化度云。若准小乘宗。一生中得成見修及無學道。今取不此[2]准依大乘三無數劫佛說。從見修無學道。展轉與他。亦復如是。如佛轉與舍利弗時。於當□從見及修。成無學道。號曰華光。轉與堅滿菩薩。如是展轉。故言不定也。又說三道。初地入心住心。名印相。具七覺支。名見道。二出心[A19]已後至十地[A20]已來。名應修。是八聖道支。金剛心時。無惑之時。是十無學道。名[A21]已作轉。此約佛自轉。自得[A22]已後。將為他轉也。安國云。佛雖許為人說。然於三處法[3]轉不轉。一高山不轉。我慢如山故。經云。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至難度。二險道不轉。愚癡為險道。經云。入生死險道等。三深泥不轉。貪愛如泥故。經云。以貪愛自蔽。盲冥無所見。至云何而可度。離此三過。輪乃方行。
言安置聖道等者。即是世尊問阿若憍陳如。我[A23]已說法。比丘解否。答云。我[A24]已解法。
言他得聖[A25]已等者。即是陳如成佛。轉為他說也。
言三摧壞義等者。俗呼為齧肬虫也。韓詩外傳云。齊莊公出獵。有蟷蜋舉手搏其輪。問其御車者。此是何虫也。御者對曰。此蟷蜋虫也。此虫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其力。以輕龍歒也。又莊子云。蟷蜋努臂。以當車轍。不知勝任也。蟷蜋況煩惱。車輪喻聖道。輪有二能。一能摧未伏。二能鎮[A26]已伏。世界之中不賓伏者。輪到彼處摧之。能降未伏也。被降了者。後更不敢起逆。名能鎮[A27]已伏故。法輪亦爾。謨云。真智起時。無惑不斷。名摧未伏。一斷[A28]已後。更不敢重生。名鎮[A29]已伏惑。無間道降未伏。解脫道鎮[A30]已伏也。小乘不斷惑體。但斷惑障。大乘伏定障。其種由在。冥智起時。種現皆盡。此約伏惑名摧。斷惑名鎮也。
言如王論寶等者。金輪千輻。以金所成。金輪王福德。敵四州人福。銀輪王七百五十輻。以銀所成。王三天下。銅輪王五百輪。以銅所成。王二天下。鐵輪王二百五十輪。王南閻浮提也。問何故名法輪。答以法所成故名法輪。金銀銅鐵輪等轉時。事須得他輪王以手摶之方轉。法輪亦爾。事須得他四辨七辨說方轉。唯佛能轉。經云。一切世間天人沙門等。所不能轉故。言如王輪寶故。喻如轉法輪亦爾。非唯伏鎮煩惱現行。忽能斷種。摧伏所知。
言法輪有五者。標五義解輪也。
言一輪自性者。見修無學真無漏智。是輪自性。大乘見道之中擇法覺支。以是慧故。餘六相從來。非是正要也。
言擇法覺支者。意顯見道中修七覺支觀。
言等者。意顯修道中修八聖道支。觀八中取正見為輪自性。以是慧故。餘七相從來也。更等取無學道中十無學智。十中唯取盡無生智。為輪自性。餘是助伴。十智者。一世俗。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更有通修。判修行相說。見道中修七覺支。修道八聖道支。以修七覺支。順彼初地。菩薩入見道。有順捨受。名□。所以見道修七覺支也。緣八聖道中。正語正業正命順代菩薩修習位次。所以修道中修八聖道也(上別修行相)。次通修行相者。若通行相說。見道中亦有七覺支八聖道支。其修道亦有七覺支八聖道支。無學位亦爾。若七支八道不通無學者。佛位功德應無七覺支八聖道支。問既約通行相。忽應十無學智亦通見修。答二說。一者約十無學智。一一各別。唯無學道有。不通見修。二云。若約路云。八聖道支上加二智。即所加二智。唯在無學道。餘八通見修。初解為勝也。
言二法輪因者。因有二種。一者。詮四諦教。教雖不能斷惑。因聞此教。方能斷故。故教為輪因。二者。慧為輪因。謂見道前能詮教。能生有漏聞慧。聞慧引生思慧。思慧引生修慧。修慧為因。引生見道中法輪自性。聖道因他聞教生故。教與有漏聞思修。為輪因也。問云慧若斷惑。可名為法輪。三慧不斷惑。如何名法輪。答三慧不斷惑。不[1]令名法輪。為因引聖道。得名法輪因。若約輪體。三慧即非。不斷惑故。非無漏故。今約輪因。即通以三慧故。方引得見道起故。故偈云。外惑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南云。地前散善。只有聞思二慧。直至八地。方有修慧。正法輪體也。疏言等。等取修慧也。
言三輪眷屬等者。問無漏智可名法輪。餘法何名法輪。答相應眷屬。總名法輪也。
言五蘊諸法者。即前七覺支中餘六。八聖道中餘七。十無學中。除盡智無生智外。餘是助伴。且如見道。聖智起時。同時作意。驚於聖智。觸於空境。并思為行蘊。受為受蘊。想為想蘊。第六意識為識蘊。無漏道共戒遮防戒垢。從所防說。名為色蘊。如是等法助慧斷惑。皆有功能。名輪因也。
言四法境輪等。聖道斷煩惱處。如二乘人法輪境。猶如世間作陳處。青渠黃境。北山見王子陵等。是殺賊處名境。法輪亦爾。是斷煩惱處名境。聲聞人法輪。皆以四諦理為境。緣覺人法輪。皆以十二緣生理為境。大乘人三轉法輪。皆以三性三無性為境也。
言五法輪果等者。因道所證菩提涅槃。因即是道。道為能證。菩提涅槃為所證。尋常菩提智為能證。涅槃為所證。此時因為能證。果為所證。三乘見道前教聞思為因。見道修道輪自性為果。或見道修道輪自性為因。引生果中菩提涅槃為果。此有兩重。見道前教聞慧為因。唯因非果。果中菩提涅槃唯果非因。中間二道亦因亦果。
言法既名輪等者。問何不名說法輪。名轉耶。答言轉者。義則親。說則疎也。前來四辨七辨為能轉。法輪體是所轉。菩薩說向人令他悟解。亦名轉也。只好講人解心。轉到聽人心頭。解心亦生。名輪也。問何名菩薩轉行法輪。答菩薩說教。之時。教中含理。人聞著依教悟理。便是轉理。諸聽人聞著悟理。依理起行。行行取果。便是轉行法輪。
言今隨所應等者。問法輪通三道。法輪體者。曰教理行果。未審此問輪是何法輪。答疏言今隨所應等。此菩薩是八地以上菩薩[2]所法輪是行法輪。問此不退法輪。是四不退中行不退。二不退中是未得不退。問彼更未得。如何名轉。答還是說彼未得法。向人說名轉。決定當證。名不退。不被功用所動。名不轉。意言八地[A31]已後菩薩能說自他。得五法輪。證不退位。具五輪故。信位二不退。有輪因故。
言又此五體等者。束五為四也。五即五法輪。四即教理行果。問四法與五輪。如何相攝。答四中教法。攝五中法輪因。四中理法。攝五中法輪境。四中行法。攝五中法輪自性。及輪眷屬。四中果法攝。五中果法輪也(直以配)。委曲配四中教法。攝五中法輪因。兼攝法輪果中一分。梵音聲是如來聲界。名句文是佛法界屬教也。四中理法。攝五中法輪境一分三道法輪。皆依四諦理上斷煩惱。苦集二諦理全攝。其滅道二諦理只攝一分。餘一分屬果。四中行法。攝五中見修二道輪自性輪眷屬。并法輪因中有漏聞思修三慧。四中果攝。法輪果中一分緣。梵音聲體是教。教法中收。四諦理中滅道二諦理。一分屬果法。又法輪果中涅槃。是教下所詮理。一分屬理法。餘一分屬果法。又無學位中正見正智為輪自性。及無學位中輪眷屬皆是果法收也。辨云。然前總相配屬。乃為善說。不爾。五輪自性離亂。非疏本意。
言轉者動也等者。釋轉義中標也。
言動宣等者釋也。問何名動。答言動宣言教。問何名為顯。答顯揚妙理。問何名為運。答運聖道於聲前。問何名為起。答起真智於言後。且運聖道於聲前者。聽人聖智起於說者之前。此相對名前也。起真智於言後。前後名後也。問答約正說法時。聖道便起。唯陳如一入相對名前。可爾。餘四人在四善根位。夏滿方始得果。如何說相對名前。由此不成故。申第二解云。小乘過去名前。大乘未來名前。如來轉法輪時。聽者聞假聲名句文。熏得種子。落在第八識中。夏滿方始得道。如來聲是現在。聖道在未來方起。如俗間喚未來作前程事。如今聖道在如來法海聲之未來聲之前故。故言運聖道於聲前。此五人總收也。起真智於言後者。若約陳如等五人得無學果。則是在後。如來說法了。聲[A32]已落謝過去。陳如等五人方得無學。故名起真智於言後。此二解正也。三者。唯於八地菩薩身上說。由菩薩先自內身成就得聖道。總未曾向人說聖道。在說法者聲之前。名運聖道於聲前。聖道在未說者聲之前。起真智等者。菩薩說法了。聽人聖道起。名起真智於言後也。此解聖道屬菩薩。真智屬聽人。所以疏云動宣言教。教也。顯揚妙理。理也。運聖道於聲前。行也。起真智於言後。果也。問教法是有為。運動可名轉。理法是凝然。如何亦名轉。答教法是有為。有為得名轉。理法雖凝然。顯故亦名轉。又教為能轉。理為所轉。如車是能轉。地為所轉。
言圓摧障惱等者。圓是滿義。摧是壞義。故名圓摧。有云。圓摧邪惱。非也。路府云。三義之中。以彼法輪摧圓滿懷義勝。故偏結之。其不定義劣。故隱之而不說也。運聖道於聲前等。即是不定義。
言下方便品等者。指餘文也。即方便品法輪章廣說也。
言第四依止善知識不退轉者。經云。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此上四句。論合為二句。名依止善知識不退轉。次兩句合為斷一切疑不退轉一唱。經有六句。合成二不退轉。於此佛所。修行供養。即是依[A33]已承事無暇。名不退。不被惡友所動。故名不轉。問供養爾許多佛。佛邊作何事業。答於諸佛所殖眾德本。殖田種也。種諸善根。問善本向何處種。答供養無量百千諸佛。百千諸佛所種也。
言殖眾德本者。二解。一者德是果。三身之果。三身功德名德。三身不一名諸。三無漏根名本。修彼三無漏根。得果中眾德。因得本名因。即是本也。二者。德者果中功德。萬德不一名眾。德本者。信進念定慧為因。當來得彼佛果。因能得果。因得本名名德本。三者。因中萬行。名之為德。萬行不一。名之為眾德。德即是本。故名德本。此解德與本。俱在因中故。謨云。眾德通因果。通福慧也。
言以[A34]己身心等者。論主解也。路云。解論文云。菩薩依自三業。供養佛色身。依佛色身。攝得供功德。攝云。菩薩自家三業依自色身。攝餘意語二業。並皆供養佛。由身業禮拜口業讚歎意業思敬。不如身業恭敬供養執持香花。但顯身業。攝餘二業。所以身色身業供養佛。攝得檀波羅蜜功德。此解為正。問何等說口業空說身心業。答舉身心攝口業也。供養佛時。身心業偏勝。由持此業供養佛故。意說。三業之中身業勝故。問何不依法身及自受用報身。攝取善根。答以此三身非是菩薩受用身。法身無形像。自受用身非種善根處故(上解論文)。
言菩薩修行莫過等者。疏主解也。意取菩薩依自色身。攝取供養佛功德。為正。八地[A35]已去受變易身。名為殊勝色身也。
言菩薩地說等者。大論四十四。云何菩薩供養如來。答當知供養略有十種。一現供養者。一切現前佛。二現前設利羅及制多。三現前一切三寶。設利羅者。此云佛體。佛體有四。一業報佛體。自受用身。二全身佛體。如多寶佛是。三化相佛體。本小化身是。四碎身佛體。即法門寺指節等。是也。今言舍利。但得名骨。餘義失也。[1]忽訛略也。若言舍利有三。一赤舍利。肉也。二黑舍利。髮也。三白舍利。骨也。
言制多等者。此云靈廟。無舍利處。皆云制多。舊云支提。皆訛也。若有舍利處。云窣堵波。此云高顯處。言塔波鍮婆。皆訛也。等字。等取佛法僧三寶者。先於三寶處。起六種心。一起福田心。如世間良田能生稼穡。三寶能生眾生善業。二起恩德心。能拔眾生一切諸苦。能與眾生涅槃常樂。三起最勝心。一切眾生無有能勝於三寶者。何以知。答一切眾生未免生老病死。三寶不然。故名最勝。四起難值心。於百千劫。不聞名字。況能得見。如優曇華極難遇故。五起獨現心。三千界中但一佛出。出既不多。故難逢遇。六起功德心。世出世間所有功德。皆依三寶而有。如諸卉木巖石泉流。皆依大地而得有故。故修供養。此等一一。唯現供養。如供養真身。就鳳翔法門寺去。餘三皆爾。
言二不現前等者。有二。一時不現前。二處不現前。時不現前者。二月八日時。供養佛牙時。時雖未到。正月之中。便修供養。名時不現前。二處不現前。不能就法門寺去。但此間深房淨院裏。燒香發願遙供養。名處不現前。疏言於餘佛制多等。等取舍利也。
言三現前不現等者。對一佛制多。名現前。若兼總作一切佛舍利。名不現前。如一佛制多等。現在前時。供養[A36]已了。便於此舍利。向上總作。一切佛舍利皆同此。有三解。一云。佛之舍利皆以真如法為體性。法性真如。既無兩般供養。一佛舍利。便供養一切佛舍利。供養一佛舍利中法性。便供養著一切舍利中法性。二云。佛佛道同。釋迦佛以四智八識成身。一切佛皆以四智八識成身功德。既同供養一佛。與一切佛同。三云。多佛共一世界。眾生緣熟。多佛共起。不化身色相。若供養一佛化身色相體性。與一切佛身無異也。一个佛色相分。帶得十方一切佛色相分皆同也(上論)。
言故我今者。疏主結也。
言四於如是等者。論說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設現前不現前供養。唯自手作。不使用友奴婢親屬等作。是名菩薩自手供養。
言五若起悲等者。[2]仕農工商。不是惡求得。菩薩悲心。見貧苦人作念。此人今生貧苦。良由多生不布施。遂與錢物。[3]交伊安樂。然後還似我。對現前佛邊供養。
言俱供養者。自他皆作名俱也。尊於[A37]己者。即觀他卑者教化也。
言七財敬等者。捨財是一應。以香華及四事等供養。後生殷重心。即同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言八廣大供養等者。此有八種。一者長時。即以前來財敬等事不間斷。二多供養不得少。三須淨妙物。不得捨麤惡物。四須淨心。三事體廣。又為名利心。五事須迴向。菩薩與七種最勝相應。十波羅蜜多。要最勝之所攝受。得到彼岸。一安住[4]前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薩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眾生。四事業最勝。謂要具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之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所惡。菩薩如是布施。是名廣大波羅行。六如法供養。所施物或是自力集得。或是從他求得。七假想。將財物等。起彼想心。起百千身。恭敬禮拜。一一身出百千手。持香散華。一一身出百千聲。讚歎佛功德。化出百千莊嚴具。八隨喜。見瞻部洲乃至十方世界人供養。傍生隨喜心。與供養人。功德齊等。此之八種。是名菩薩廣大供養。
言九無染供養者。金云。有三。一自性無染。離輕慢故。二令他無染。離放逸故。三物體無染。非理得財。劫奪殺命沾酒。初二有情。第三物體。今不依此。故言無染。又有六種。一不輕心。二不放逸。三不慢他。四不散亂。五不矯詐。六非不淨物。初五約心名無染。後一物體無染。
言十正行供養等者。攝云。普緣眾生求者。發起無倒與樂之心。緣有苦者。發起離苦之心。緣有樂者。發起隨喜不生嫉妬心。緣諸有情有樂無苦無樂不苦無苦無樂。如次發起除貪嗔癡清淨之心。名為慈悲喜捨。若有須臾修四無量心。時中極少。不過須臾。色中極少。不過極微。
言乃至少時信等者。第十中文有五。一於諸有情。起四無量心。二於諸法行。修無常苦空無我相。三於涅槃起勝利相。四於三寶六度。而隨修念。五於諸法發生智慧信忍離言等。於少時間。能信真如。是離言法性。獲福無量。今越却中間三義故。乃至少時信忍離言。問信何法。答信真如法。忍可真如。是離言真如法。離言無分別法。離言無相法。離是總也。
言起無分別等者。相國云。此即觀前諸供養事。體皆是空。三輪清淨方真供養。如有偈言。一念淨心是菩提。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究竟碎微塵。一念淨心成正覺。攝云。情與非情。莫不皆以真如為體。真性離言。本無差別。亦無眾相。真如既等。諸法亦然。但由眾生虗妄顛倒。於相見相。無分別中。起分別相。若能於此無分別。不起分別等相。此即名為住無相。觀正行供養也。
言即為守護菩薩等者。即是持三聚淨戒。此是自利。供養修四攝等。即是利他。若有分別動搖。便有是非心起。是非心起則愛惡情生。愛惡既生。貪著前境。一切煩惱因此而生。云何更能守護菩薩淨戒。意言。答能住無相心。凡所修行四攝事等。皆名正行供養。意說。萬行皆須於無相中而修。即是三輪清淨。事業最勝也。
言最上等者。第十法供養。過前九種最上。簡前是下。最勝簡前劣。最妙簡前麤。言過前供養等者。問此第十供養。何故過前。答此供養。法身功德最勝。故過前也。路云。此十供養。通約一切凡聖而論。前九供養住有分別心。第十住天分別。故說過也。若八地[A38]已去菩薩修行十供養。皆是住無相心。不言過也。
言應念如來等者。佛本來令居淨土。眾生不令見。為眾生入生死。名大德。無一世界有二日月。未有世界有二世尊。唯一佛獨出。故令供養。難遇如曇鉢華。如地與草木依止。母與孩子依止。依止義者。即功德法也。法身與報身功德為依止。報身與化身為依止。十二分教義。皆依止佛身也。
言於法僧亦然者。問法無別領受之心。云何於法而修供養。答為緣增長自功德善根。所以於法修其供養。不要法有領受之心。方修供養也。
言如幽贊者。般若心經諸廣說也。
言植者。常職反。種植也。
言五斷一切疑不退等者。為字平音。訓得訓使。被也作也。天親論主解云。斷一切疑不退轉。決定集進修。名不退。不為疑心所動。名不轉。斷疑有二。一菩薩自斷疑者。問疑唯見道斷。初地菩薩也斷疑。何故八地方始言盡。答攝三解。一云。疑有二種。[1]疑唯見道斷。二事疑。七地[A39]已前尚有。至八地方無。二云。疑種現總[A40]已斷盡。只是習氣。初地[A41]已去至七地[A42]已來尚有。故八地方盡。三云。無始時來疑。與有漏心相離一處生起。今疑種現習氣總盡。但有有漏心時。便舉得一分疑相狀起來。似實非疑也。八地以去無漏觀相續。故說無疑也。故八地名決定地。有三決定。一種姓決定。二發心決定。三不虗行決定。前二僧祇由有虗行(解菩薩自斷疑了)。
言或由佛歎者。斷他疑也。一云。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唯有漏正修。無漏傍修。修諸行門。多諸過失。如來毀責時多。讚歎時少。若不呵責。行不進故。二云。登地[A43]已去七地[A44]已前。無漏正修。有漏傍修。如來讚歎時多。毀責時少。三云。八地[A45]已去純無漏。所以佛常歎也。第二解。地前唯修有漏觀。如來常毀責。五地以前。有相觀多。無相觀少。如來毀責時多。讚歎時少。第六一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第七一地。純無相修。由有功用。如來讚歎時多。毀責時少。第八一地。純無相修。佛常讚歎也。上來菩薩自斷疑。所以得佛讚歎也。次第二解。菩薩得佛讚歎。斷眾生疑也。靈山舉會疑此菩薩是何行位。菩薩證得何法耶。忽然佛歎。斷眾生疑也。便是七地[A46]已前菩薩。常見佛毀責。今既讚歎。明知八地。所以斷眾生人疑也。
言及所得證者。即願波羅蜜多。常居定位。乃至成佛。菩薩起智證無增減真如。不隨染淨有增減故。由前願力。任運一心進修。歒前二大僧祇劫菩薩。所云地一切有情盡行度行。皆是菩薩大願力故。名願波羅蜜。色相加行。煩惱不能動擾菩薩心智。名不動地。
言六為何等何等事等者。外[1]和常勤。內修不壞。名不退。外化堅固。內證定住。名不轉。此中兩遍重道何等。緣有兩箇問詞。論主合一處著。故云何等何等。若開應合云為何等事。外為眾生說法。為何等事。內入證諸法。入彼彼法不退轉。入者證義。證彼[2]現事。[*]現事[3]不故名彼彼。論主二句。經唯一。答牒經云。為以慈修身也。緣[4]慈菩薩。有無緣慈。緣真如為境。所以內入證諸法。為修法緣慈。眾生緣慈。所以外為眾生說法。問菩薩何要修無緣慈法緣慈。答菩薩為自利故。所以修無緣慈。為利他故。所以修法緣慈。眾生緣慈。又問菩薩何要自利。則修無緣慈法緣慈。答謂以慈修身。顯菩薩行。自利亦是慈悲。利他亦是慈悲。顯行二利不為餘事。皆為將慈悲修身也。問修何身。答修菩薩當來成佛之三身。修無緣慈為法身因。修法緣慈。及眾生緣慈。為報身化身因。故論解經句云。以慈悲而修身心。
言顯行二利等者。謨云。問外化可言慈悲。內證何言慈悲。即是自利故。答一云。菩薩利他之時。即為自利。如坑有木灌水方浮。灌水如利他。木浮如自利。即為利他。如嬭母故。二利但為慈悲。意舉利他。兼言二利。說法但是利他故。故有偈言。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樂。中士求滅苦。不樂苦依身。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若令他離苦。以他為[A47]己樂。
言慈悲有三等者。指下偈中八風不動三悲接物處說也。
言七入一切智如實等者。於佛智慧決定當證。名不退。入佛真智能絕戲論。名不轉。
言此言顛倒等者。正當證文也。應言入如實境界之一切智者。如實境界是法身理。菩薩有根本智。分證之時。名之為入。若言入如實境界之智。取觀照智。與下第九別。第九到於彼岸。窮真實性。唯取真理。第七不退。舉所取能。證智即能觀心。第九不退。舉能取所。取智之性。即所觀境。是七九差別。若依[5]久似舉智取理。便第七與第九相似也。一切智者。即是如來智。如實境界者。佛所觀境。今談菩薩能入佛境故。經云。善入佛慧。慧之性故名慧。慧所緣故名慧。菩薩趣證。名之為入。問初地菩薩智證理時。名之為入。何假八地。答初地雖入。不名善入。八地[A48]已上菩薩。名為善入。第二解。如實境界者。佛德果中。清淨法界。四智心品。此五法即是佛智慧。八地[A49]已上菩薩能趣故。名為入境界。問初地菩薩亦以求趣。何唯八地。答初地[A50]已得法上不退。未得法上猶退。不名善入。第三解。只取菩薩根本智。便是佛慧。如下分別品云。一生當得阿耨菩提等。既喚初地作菩提。便是佛慧。又云隨數生成佛。初地雖得。不名善入。八地[A51]已去無漏相續。名善入佛慧。未必皆是佛果正智。況文殊大士久[A52]已成佛。觀音彌勒等示居因。未為非佛智也。
言八依我空法空等者。於二空智。決定通達。名不退。二[6]報不動。名不轉。經云通達大智。疏主解之。達二無我智。生法二理俱證。名大智。由菩薩起二空根本智。斷却我執法執。向下顯得圓成實性。根本證圓成得智。了依他如幻事。根本智未斷二執之時。向依他法上。不了是無。妄情執有主宰自在。堅執不捨。由根本智起來。斷却二執。證向下無我理。後得智中重觀。依他法上都無二執行相。觀依他如幻事。都無有我。作此解時。還由他根本智。先斷二執。所以喚後得智。作達二無我理智也。問論中既言我空法空。即合是理。云何言智。答由智而能通達我空法空。故名不退。經言通達大智。故知非理也。
言九入如實境界等者。一得無失名不退。所證安靜名不轉。
言窮實性者。彼岸真如理名彼岸。根本智證名到彼岸。此約生死為此岸。煩惱為本流。八地[A53]已去菩薩煩惱為中流。八地[A54]已去菩薩煩惱不行。名越中流。名到彼岸也。此第九舉能到。取所到。唯真如理也。問到彼岸者。究竟之位。如何八地菩薩名到耶。答自地滿足。形於前地。亦名到也。
言十應住持等者。論主解經也。於所化生。精進不息。名不退。不為貪愛等行利他事動。名不轉。論云。住持不退轉者。住持佛法。問因何菩薩能荷負住持佛法。令法不滅。答緣菩薩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也。
言故能住持等者。疏主解云。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減。眾生[1]生聞名。望風順化。信向修學。所以能住佛法也。問天親菩薩因何將度眾生。為菩薩所應作事。答只緣菩薩能度無數百千眾生。只緣菩薩有大名稱。眾生聞名。響慕順化。信向修學。便能住持佛法。所以論主喚菩薩。度百千眾生。為所應作事。
言能度無數百千眾生等者。問何菩薩取化眾生。所作之事不退轉。答只緣菩薩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故。將教化眾生。名作所應作。所作之事。皆[A55]已作[2]語故。名作所應作。問菩薩之行二利皆修。何故唯以化眾生為所作。答二利之行。利他最難。故化眾生。是所應作。非不作餘。大品經云。大事者為救眾生。智論云。菩薩得無生忍[A56]已。更無餘事。唯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也。
言攝取事門論有二釋者。問兩番何別。答二解。一云。初番約菩薩地位階降及方便化生等。第二番約上上功德。簡異二乘故。二云。初番明菩薩依何地位。以何方便。攝何功德。第二番明菩薩依於地上。攝諸功德。形對二乘。名諸功德。是二差別也。
言論云攝取事門者。攝者包含總納。事者功德事。攝取諸功德事。名攝取事。以少略文字。含於多功德也。所以論云。攝取事門者。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以此三句為門。攝取十三功德。即以少含多功德也。
言示現諸菩薩等者。依論略標也。便是論主二个問頭。都攝十三句。經只此問之名句。便是能攝第一句問上第一總句。意問云。靈山會上。菩薩既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未審住何等清淨地中。有如是功德。答八地九十地菩薩。始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問上不退不轉。七地[A57]已前未能如此。八九十地便是清淨地也。上問總句。因何等方便者。第二問。問下十二句中。初十句問更是八地[A58]已上菩薩。依何等方便。攝取功德。方便即是菩薩所行之行也。何等境界等者。第三問。云此菩薩既能有方便。於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即是依何處境界。教化眾生。
言此為總標者。只是指前三箇問意。即論中總標文也。
言論下牒釋十三句中等者。疏主依標配句。疏主欲擬一一依次第解釋。且先將十三句經文。配前三箇問詞了。然後牒釋。此是疏主解也。且配句者。疏云。於無上正等覺一句。即是經中總句。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配第一句住何等清淨地中。
言次有十句等者。次有十二句經中。初十句。從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至到於彼岸。配第二句因何等方便。最後二句。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量百千眾生。配第三問詞依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上依標配句)。
言故論牒釋中唯解等者。依標牒釋。即是[3]論家論家牒釋之中。唯牒初二句釋文。不牒解第三句依等境界也。
言地清淨等者。牒釋也。正是論主答前問詞。前問云。此菩薩住何等清淨地。能於無上菩提不退轉。答論言地清淨者。八地[A59]已上三地。謂八地九地十地。名清淨。問何清淨地者。謂無相簡有相。寂靜簡功用。清淨簡煩惱。有解。八地配前無相行。九地配寂靜。十地配清淨。若唯疏意。總相配好也。三地之中。一一地皆具三種。無相寂淨。金云無相行者。不被七地[A60]已前相所動。寂靜者。任運義。不被第九地中功用所動。清淨者。離染義。不被煩惱所動也。
言此中以無相理等者。疏主解論文。辨云。理體無上。又是三覺之實性。總名理也。下三覺字相從來。且就勝。唯取無為。同向前來一無上覺。攝總也。
言故後三地皆於等者。皆於無相行上。不被有相動。寂靜者。任運義。不被功用動。清淨者。無染義。不被煩惱動。所以於無上菩提。向上不退亦不轉。
言非諸垢染者。結之。亦云反解也。簡煩惱。不被煩惱動也。
言有相等者。不被有相動也。等字。等取功用。不被動之所轉故。名不退。
言第二句因何等者。准下答第二句。問云此菩薩依何等方便。答方便有四。第一攝取少法方便。第二攝取善知識方便。第三攝取眾生方便。第四攝取智方便。
言此攝三句等者。經云。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轉不退轉法輪。且妙法方便者。即是教理行果。法義[1]況忍。經云。皆得陀羅尼。陀羅尼念慧為體。念慧向上攝持。得無量無邊文義自利功德。記之在心。故名妙法方便。
言由聞持住持等者。正解方便義。
言為人說者等者。路云。前樂說約菩薩。成就辨才為人說者。以法和眾生根。是二差別。亦云。樂說辨才能說所說轉不退轉。此二差別也。第二樂說辨才。第三為人說。此二句攝得利他功德。
言二攝取善知識等者。引論文也。論主喚佛。作善知識也。
言此攝三句以等者。經云。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此初二句為方便。攝得供養佛檀波羅蜜功德。
言作所應作等者。經云。於諸佛所。植眾德本。此二句為方便。攝得種殖善根功德等五根。
言由此常為諸佛等者。此二句攝得諸佛讚歎也。准論。但攝經兩句。疏主意今為供養佛殖眾德故。所以為佛稱歎。故攝取善知識方便。能攝經三句。故言由此等。
言三攝取眾生等者。論文也。
言此攝一句以慈修身者。此一句為方便。攝利益眾生事。菩薩慈悲攝於眾生。如母慈心攝於孩子。矜貧恤寡。人者之善行。愍愚化惡。菩薩之用心。尚不擇於怨親。寧有捨於善惡。故盡教化。不同凡夫惡者捨之。所以菩薩常不捨眾生。常能救度眾生。所以攝得一句也。
言此攝三句等者。菩薩自此三智。便是方便也。
言此自有三智等者。問菩薩自有三智。何關眾生事。答由菩薩自有三智後化眾生。亦與眾生三智也。自三智即是能攝。亦與眾生三智為因也。
言初智知如實者。初根本智。自利智。善入佛慧。次智知事智。通達大智。利他智也。後智是真理。到彼岸智。舉智取理。問真理如何名智。答智性故名智也。
言論中唯解此初標二句等者。此料簡第三問者。天親菩薩標中問。依何等境界作所應作。天親菩薩更不解。疏主與論主。牒將來解。依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者。疏主云。只是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論主作所應作。所以疏云。即是經云能度無數百千眾生(初番了)。
言復有攝取事門者。包含總攝義。所攝即是十三句經文。能攝即是論家問詞。問此第二番與初番何別。答別第一番解。明菩薩行德差別。依何等方便境界。攝取八地[A61]已上功德。簡異七地[A62]已前。第二番意。明菩薩攝取上地功德。簡二乘功德故。
言自下別釋二句等者。示現者。顯示也。諸地者。八地九十地。地既不一。名諸也。
言十三句中初四句等者。是示現。諸地者。經云。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轉不退法輪。是諸地中攝。初一句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是第八地。次二句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是第九地。次一句轉不退轉法。是第十地。
言後九句是攝等者。次有九句。是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經云。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至百千眾生(依標配白了)。
言故論下釋示現等者。標也。荷思宗云。無相名上。有相名下。五地[A63]已前有相觀多。無相觀少。少故名下無相行。第六地中有相觀多。無相觀少。少故名中。第七地唯無相修故。名上無相。又五地[A64]已前功用行多。故名上。第六地中有功用少故名中。第七地中功用最少。名下。此上無相行。下功用行。皆在第七地中。意道。八地[A65]已去菩薩。不被第七地中上無相行動。不被第七地中下功用行所動。故言不同上下也。前來依地位上下配。非也。今依哲及相國解。緣與疏及論意。同約勝劣解為善。哲云。下功用行者。有功用名下。無功用名上。前第七地中雖無相。由有功用。名下。此有功用無相行。不動他。第八地[A66]已去。無功用無相行。上無相行者。有相名下。無相名上。八地菩薩雖作無相觀。然無無相當情。無相當情亦是相。攝云。所言下上不約地位分。但勝劣以為上下。七地[A67]已前為被有相無相功用等動。箇此八地離斯二種。謨云。意說無相望有相。名上。有功用望無功用。名下。第七地中。由被無相有功用所動。無相名上。有功用名下。今第八地[A68]已去離斯二過。故云不同上下。故功用望無相。論下上也。問有相分別。有相可能動無相。無相無分別。無相何能動。答有相有分別。是非立動。名無相。為滯空躭著。且名動。問七地純無相。滯著尚名動。八地有無相。何故名不動。答七地有執著。無相亦名動。八地著不起。無相不能動。此位菩薩上無相行。下功用行。不能動故。故云不同上下也。問按十地論。第八地菩薩。躭著三昧酒。十方諸佛摩頂七勸。善男子。汝[A69]已經多劫。積集諸善根。云何不進修。無相海中住。菩薩聞[A70]已。即便覺悟。趣入上地。又唯識云。於利他門中。不欲行障。如何今說不被無相動耶。答七勸有障。皆約利他。利他行未圓滿。要勸也。自利行中念念進修。不被無相動。故任運而行。不被功用故。沼云。第七地中。由有二動。一作功用。二躭無相。所以菩薩七地滿心躭無相觀。不肯進修。入於八地。十方諸佛摩頂七勸。語言。
善男子。汝[A71]已修行。經於多劫。積集善根。云何不增集。而躭無相觀。菩薩聞[A72]已。從此遂悟。起入八地。安國云。破有說。七地不肯進修。勸入八地。此解全非。違他論文故。不應依信故。攝論云。八地中有二境。一真境。無相無功用。一切有相無功用不能動。二俗境。有相有功用。謂現淨土中。一切惑不能動故。
言不同下者等者。釋也。論云。自然而行。簡功用也。
言上者勝行等者。疏主解論文也。上者勝行。指第七地中無相行也。下者劣行。指第七地中功用也。
言唯識釋不動云等者。引教證成也。雖引唯識論證。與此法華論渾別。唯識云。八地菩薩。相用煩惱。不能動故。相是有相。用是功用。煩惱是煩惱。與法華論不同也。
言此論釋不退等者。引法華論云。相是無相。用是功用。此一不同。又唯識論。約地位上下配。法華論。約勝劣配上下。此二論差別也。
言任運進修等者。結第八地法華論意。任運進修。簡功用行。空有雙證。簡無相行。不為二動者。即是功用無相。二種動也。根本智正觀空時。俗智亦能觀於有也。唯識云。[1]間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也。
言於九地中得等者。得勝進陀羅尼。具[2]四礙辨自在故。勝前進後。名勝進。此攝兩句。經謂皆得陀羅尼。攝法無礙義無礙解也。樂說辨才。此一句攝詞無礙解辨才無礙解也。緣第九地菩薩具四無礙辨。所以論主配兩句。經每句各攝兩辨也。
言前第三地等者。問唯識論云。第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又說二地斷闇鈍障。及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如何今言九地方得。答曰。辨才初地初得。三地分得。九地相續。佛位圓滿。問九地如何名滿。答此滿有二。將滿故名滿。因滿故名滿。莊嚴滿名滿。所以第九地四無礙辨。最為殊勝。於一剎那頃。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異文異義。一時發問。此地菩薩。能以一音。普答眾問。能斷眾疑。由此地名善慧地(解九地了)。
言於第十地轉不退等者。初受位時。於摩尼殿上坐。四天王。各取本方海水。灌王子頂。灌頂亦了。曙色亦分。日未出時。從本方有一金輪。千輻所成。住王子頂。將受位時。而有四義。一灌頂受職。十地經云。佛子。譬如轉輪王長子。玉女寶之所生。具足王相。轉輪聖王。令在白象寶閻浮檀金座上。取四大海水。上張寶縵寶網華幢。種種莊嚴。手執金瓶香水。灌王子頂上。即名灌頂剎帝利王數。具足十善道。故得轉輪聖王。二增上無違王。云自在義。三善能決斷。四分明賞罸。十地菩薩。百劫學佛相好。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化行。將成佛時。於大寶華王座上。放大光明。照無量世界。照無量一切眾生。又頂上放大光明。召十方世界佛。佛見此光[A73]已。作是念言。某世界有佛某子。今欲成佛。可往。十方諸佛一時到會。諸佛一時放光。却照此菩薩身。勸入金剛喻定。斷煩惱。捨劣無漏及變易身。解脫道亦起。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由具四義。如王太子得法王子。名一王子。有灌頂受位菩薩。有蒙光攝受。一切諸佛放大光明。令授位故。二王子有增上無違。菩薩於法自在。謂於諸法智自在故。三王子能善賞罸。菩薩善能說法。四王子善能治罸。菩薩善解決了。王子灌頂子。便墮王數。決定為王。菩薩家光了。便墮佛教。決定成佛。今第十地菩薩轉此法輪。決定成佛也。
言以八九十地同等者。總結前來第二復次。以云復有攝取事門者。示現諸地。諸地之中。開出八地十地便解義了。至此間疏文。書去都結云。以八九十地同亦現諸地。意道八九十地功德。同示現諸地中。収此結前四句經文。經云。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轉不退轉法輪是。
言故論自結者。結前生後也。
言下之九句同名攝取功德者。若約前四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各別得。十地菩薩後必滯。前必得八地九地功德。若八地菩薩便不得九地功德。九地菩薩不得他十地菩薩功德。此四句功德九十地皆不同得。且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唯第八地得也。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唯九地得。轉不退轉法輪。唯十地得。所以言皆不具得之餘。更有九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菩薩皆同得之。此八九十地菩薩。一一皆具此九句功德也。
言上之三地等者。即是八九十地菩薩。能攝[A74]已下九句經文功德。故言上之三地皆同得之。即是供養無量百千諸佛。至度無數眾生。問爭知八九十地菩薩不同得初四句功德耶。答只說同得九句功德。不說初四句亦同得。疏主既不說。明知不同得也。是同得者疏中說。及顯不同得者。則疏不說也。故餘之九句。向八九十地中。一一皆能攝得。一一地中。皆具此九句。以勝劣不同。兩遍結論之大意也。
言釋第二攝取功德等者。天親菩薩問有五个何等將下九句經文。答五句者。依何處。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金云。論家五个何字。徵下九句功德。意言凡諸菩薩所得功德。凡欲利生。先須託處。必依善友。故須第一依處。涅槃云。一者。親近善友。既依善友處。當用何心。故第二依度眾生為心。更以度眾生為心。後將何法。以度眾生。故第三依何智。更有[1]能有能度之智。未知依何境界中修行諸行。故有第四依何等境界行。雖依二種境界中行。依何方便而化眾生。故有第五依何等能辨也。
言下自別釋者。論家自牒解也。
言依何處攝三句者。經云。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嘆。只緣供養佛多。攝得檀波羅蜜功德。只緣親近佛多。攝得讚歎功德。常為佛之所稱歎。常得佛歎也。論云。依善知識處所故。
言依何心者攝一句等者。依度眾生畢竟利益故。
言諸菩薩所作等者。疏主此菩薩依慈悲心攝眾生。如母慈心。攝於孩子。問經云以慈修身。菩薩既自修身。何名利益他人。答如母自喫餘食之時。剩喫湯藥。意徒是嬭。乍觀似自益。於中身心。元來為利益他人。問何名以慈修身。答熾然教化眾生。是菩薩慈悲心。及至眾生。出離生死。便資益者。菩薩利他行故。知慈悲是修菩薩身心也。
言依何智者攝三句等者。只此三智便是所攝。論句為能攝也。只此見在三智亦方便。先由菩薩自身具三智。然後與眾生三智也。
言一授記密智者。論主解善入佛智慧。記者分別解釋之義。即是說法之智也。問既是說法之智。為名善入。答悟解得諸佛智慧。道理說向於人。名善入也。密者。此智是為眾生。解說深密義智。言授記密智。即智論中。十種密中。第五授記密。中十密者。一身。衢師羅長者等。二口。目連遠尋無際座下如聾。三意。外現貪瞋等。四時。五授記。六折伏。七乘種種。八根差別。九一信如實所作。十得菩薩。
言二諸通智等者。通者神通。神通有四。他心宿命神境漏盡。此由是境。菩薩依此為境。向上向下能起神通。名神通智。智能通達真俗諦境。名大智。
言證真如智者。意道此智是證真如之智。
言即到於彼岸者。真謂真如。是智性故。經文雖舉能到。意取所到。真如而名智。此解勝。此三處解三智各自別也。路府云。且下支門中。解初智取本後二智。名善入佛慧。次智唯根本。依詮證理。名通達大智。後智到彼岸之智。智云性故。唯取真如。攝取事門中兩番釋。初番善入佛慧。緣理後得。通達大智。緣事後得。到於彼岸智。亦是真如。第二番善入佛慧。說法智通達大智。神通智到彼岸智。即根本智。能到名到也。所以論主解云。依何智者。一授記密智。二者諸通智。三真實智。
言依何等境界行等者。論家更不解第四句。疏主向下。與論家配經句云。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一句也。
言諸世界有二等者。疏主解經中世界。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緣經中有世界字。便通情與非情。俱是菩薩教化眾生所行之境界故。
言依何等能辨等者。第五句論主亦不解。疏主配經云。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言隨合別配等者。疏主別配經文了。便自分疎論文。理令別配後之二句經文。此上是疏主解也。
言論乃解云等者。下解論家。廣略不同者。上來論標五个何等之中。初三个何等。論主一一牒解了。至後兩个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論主並不牒解。亦不配經文。亦不別配三个智。疏主與論家牒解。并配經文了。疏主只與論家。配兩个經句。唯不與論家別配三个智。所以分疎。論意云。理合別配後之二句。論乃解云。依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者。即三種智所攝。應知者。此敘論意。答前二句問詞。故是文略。安國云。問誰人略。答菩提留支翻譯論文時略也。論主意。由成就得三个智。能行能辨。利益眾生事也。若論家不略。一一別配者。應云依何等境界行者。答云。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依何等能辨者。答云。能度無數百千眾生。兼令配三个智。云善入佛慧智通達大智智到於彼岸智也。此中都有三種略。一者後二句不別牒解。是一略。二不將三个智別配何等境界何能辨。是二略。三兩个何等兩句。問詞答詞一句。是三略也。疏主出論家。合有三智道理。云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種智。應智者文。意謂以三智於世界境中。能辨眾生事。用以三智。攝斯二句。更不別配。故言三種智攝此番意。略不能具顯。其意必爾。
言下列名者。謨云。不退菩薩德尊名高。稱之者使三業歸依。聞之者令四重消滅。增自他之功德。作瞻仰之良緣。由是標微號於前文。播芳名於後嗣。
言皆以願行為名者。問菩薩修因尅果。地位功德齊。何故立名。有斯差別。答據實。菩薩之行究竟無差。但約意樂不同。及彼眾生根感有異。遂令菩薩願行有殊。且如文殊見他無樂。願作吉祥。觀音見苦纔念。即尋聲來救。理實通能拔苦與樂。
言分為七對者。金科為四對。一[A75]已成當成對。文殊[A76]已成。觀音勢至當成。二出家在家對。彌勒出家。䟦陀婆羅在家。論釋云。䟦陀婆羅等十六賢士。能現四眾之形。三他方此界對。彌勒此方。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婆羅門家子。觀世音大勢至。即是他方。四主客對。賢護是主。王舍城人。寶積毗耶離城人。導師是舍衛國人。客也。今且依疏七對為正。問何故八萬大菩薩中。最初烈文殊菩薩。答河西道朗法師。喚此菩薩。作遊方菩薩。十方佛國有法會處。更為開教之主。即是過去燈明會下。二十億菩薩。因妙光法師。方開妙法。今日釋迦會下。因文殊菩薩。方得聞經。問何因前佛後佛。因文殊開法華經。非餘菩薩。答三說。一云。文殊體群生之意。釋時眾之疑。辨昔佛說云於前。明今佛敷之於後。唯是文殊。絕疑謗之萌。開信解之漸。然後佛從定起方說此。故言因文殊說法華經也。二云。文殊即然燈之師。釋迦又是然燈弟子。據此文殊成佛在然燈之前。況彌勒未通。是文殊引道教化。海會菩薩其數難量。化龍女成佛。又是文殊之力。自今昔利益弘多。三云。以過去日月燈明佛有八王子。皆師妙光菩薩。其第八王子成佛。號然燈佛。今釋迦又事然燈佛故。即是第九佛。故知文殊是九个佛之祖師。釋迦尚遵文殊。為九代祖師。阿難豈敢不向初烈。經云。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阿難排比。此十八大菩薩。盡是法輪王之將士。破生死之魔怨。文殊與觀音。最初烈位。執智釰為先鋒。寶積導師末後按名。彎定弓而為掩尾。一則證阿難說經可信。二乃彰如來聖德尊重。廣說蓮華寶經。法輪常[1]輪。此菩薩佛滅度二百年。於雪山中。現十八變。化火焚身。入涅槃。時人以舍利起塔。往往諸天下來供舍利。舍利放大光明。
言拔苦與樂者。謨云。三界皆苦。四生無樂。偉哉上人。候時而作。如昇祿位。如覆𣂰鑊。殷斯殷斯。可以永託也。
言妙吉祥者。真諦云。心恒寂靜。怨親平等。不為損惱。名吉祥。往昔之時。示生天竺。為舍衛城中梵德婆羅門之子。初生之時。感自然蓋。行往隨身。風雨不霑。塵坌不汙。光明滿堂。白露垂庭。池涌七珍。神開伏藏。鷄生鳳子。猪誕龍象。馬產騏驎。牛生白澤。倉盈金粟。象具六牙。由是十徵。父母歡喜。故云妙吉祥。訛云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涅槃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智論云。外凡位中。修行之人見佛性。如盲人摸象。二乘人見佛性。如孩子觀月。四加行位菩薩。如幻眼見空華。十地位中。初地至七地菩薩。見佛性。如隔羅縠。從第十地[A77]已去至等覺位。未見佛性。如去羅縠。方名了了。雖爾唯見自性。不見他性。見自身中佛性了了。觀他人身中佛性。猶自朦朧。若至佛位。自身他身悉皆了了。生死涅槃二皆平等。
言是北方常等者。央崛摩羅經說。文殊現是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聞名能滅四重等罪。等字等取五逆。四重有二。一出家四重。謂煞盜婬妄。二在家四重。一自讚毀他。二不施怨親。三慳惜財法。四無因果。問犯四重罪。如斷頭人。如何開名罪即消滅。答小乘不許大乘法勝。聞皆罪滅。又中下品懺罪。或滅不滅。上品懺悔無不滅者。如闍王犯五無間。尚懺得。况於餘。
言又云過去為等者。智論及首楞等說。過去為龍種上尊王佛。又文殊師利嚴淨佛土經說。乃往過去。遇雲雷音王得授記。當來於此世界成佛。號為普見如來。智論第十二云。文殊師利分身變化五道中。或作聲聞。或作緣覺。或作佛身也。
言華嚴經說在等者。與一萬菩薩。為聖勝友也。金毛師子。鎮押毒龍。大力神王。堅持正法。信之者。毫光貫日。觀化鳥之聯翩。奉之者。瑞雲滿空。覽天華之亂墜。曾蒙佛使。向婆羅林外救魔。眾會讚揚。遣毗邪離城問疾。或即於海教化龍女。速悟於一乘。或靈山證經。會燈明之八子。此菩薩[1]時坐時。眾寶國土一時動搖。來時去時。不來相而來。不去相而去。化時現時。變大地為金山。撓長河為蘇酪。悲時愍時。觀一切冤家。猶如赤子。具諸三昧。猶如大海。住菩薩戒。如須彌山。忍辱之心。猶如金剛。精進勇猛。猶如疾風。降諸外道。其如師子。能淨諸見。猶如雨水。生長善芽。猶如春澤。莊嚴菩薩。猶如華鬘。破煩惱怨。猶如霹靂。顯善惡行。猶如明鏡。濟諸貧乏。猶如寶瓶。入暗者日。失道者[2]同。生天者梯。涅槃土橋。度生死大船。熱惱者蓋。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三世諸佛第一輔臣。問菩薩所化六道皆行。何故專居清涼山內。答二意。一降伏毒龍。謂彼山中多有毒龍。惱害眾生。由是世尊遣來作鎮。二者。緣此界眾生愛樂大乘。於此密化四眾。常說大乘。實久成佛。示為菩薩。助緣揚佛法。昔日天人師。今為法王子。二尊不並化。故為菩薩身也。
言觀三業等者。觀眾生三業。而得自在。若眾生以身業禮拜。菩薩以眼通觀之。若語業讚歎。菩薩以天耳通聽之。若以心念。菩薩意業他心通觀之。乘三業而救拔。若言觀自在。具攝得眾生三業。若言觀世音。唯得語業。失餘二業。此菩薩凝神淨土。而應跡娑婆。現六[3]通於光中。非供名於剎土。立一佛頂上。現救苦於塵沙。能使七難輪消。二求願滿。高勸臨形而刃斷。名僧至死而不傷。長舒一唱而風迴。聞念名投而火滅。具諸秘錄。可略而言之(上約行立名)。又約願立名者。准雄猛慧海經說。云何觀音菩薩。於此土偏有緣。答昔閻浮提有王。名曰普首。有五百王子。其第一者。名曰善光。值空王觀世音佛。發十大願。一者願知一切法。二願乘般若船。三願值智慧風。四願得善方便。五願度一切人。六願越於苦海。七願得戒持。八願登涅槃山。九願證無為毳。十願同法性身也。又願。願我來世。亦名觀世音。眾生病苦。三稱我名。若不往救者。誓願不取上妙色身。所以偏於此土有緣也。
言阿彌陀佛滅度者。問准經所陳。乃是報身。何有滅度。答是他受用身。他受用身應八地[A78]已前悲增菩薩。可有滅度。永同所化。受分段身。有生滅故。故說彌陀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若對智增。八地[A79]已上。他受用。生滅即無。
言得大勢等者。若以行時。能令下至金剛輪。上至光明王佛剎。一時振動。有大威勢。故名大勢至。
言有二能者。具前文殊與樂。亦具觀音拔苦。故名二能也。
言此二自利等者。智增悲增自利利他行雖萬門。不出二事。自強不息。稱物平施。欽哉聖人。常作是意。常精自利也。若除息惡。如救頭燃。若求菩提。不憚時處不休息□是利他也。眾生未盡。常救苦故。此據一邊說也。於中不妨通二也。菩薩修自利時。元來為眾生。如人雖勤學。以自利收。本擬為人說。故利他攝。菩薩亦爾。
言濟貧救疾等者。此攝三人。寶掌。藥王。勇施也。
言寶掌濟貧等者。所謂吠瑠璃寶。頗胝迦寶。珊瑚虎珀。璧玉珂貝。杵藏帝青大青寶。問現有貧苦。手中出寶。為不救之。答深密經云。是諸眾生自業感耳。彼云。若諸菩薩具足一切無盡財寶。成就大悲。何緣世間現有眾生貧苦不得。佛答言。善男子。是諸眾生自業過耳。若不爾者。菩薩常懷利益之心。又常具足無盡財寶。如餓鬼。見於大海。而成猛火。非大海過。而餓鬼自業之咎。故有偈言。如母乳。皆富貴。手中出寶義得成。世間現有貧苦人。菩薩虗名稱寶掌。謨益。河水𣵁𣵁東注餓。中出寶不虗。惡業何能受用。問菩薩悲心更普。施寶亦令齊霑。世間貧富萬殊。菩薩怨親不等。答終日貧窮軻。尚乃貪色逐聲。可中齊與富饒。豈肯規行矩步。若爾眾生自業貧富[A80]已定。菩薩何能濟惠於彼。答曰合得。雖同約緣有別。如世人食祿各別。不合得。縱得亦返成瓦礫。如一境解成差。菩薩觀見眾生。有錢物則放逸。廣造惡業。若被苦逼。即能發心。所以菩薩知寶無益。所以不雨也。
言大藥樹等者。悲華經云。藥王菩薩起種種願。願於賢劫千佛。初成佛時。我皆供養。佛入涅槃。我皆起塔。劫盡苦惱眾生。我皆救護。於刀兵疫病劫中。作大醫王。菩薩大悲於疫病劫中。為藥樹王。根莖枝葉。食者病差。見色聞聲。𭊴香甞味覺觸。皆得病差也。然後作佛。即樓至如來是也。智論云。有一樹王。名殃伽陀。有一毒蛇。趂一蝦蟇。蝦蟇奔於藥樹。心意安樂。毒蛇去樹七步。得於藥氣在地。宛轉悶絕而死。善男子。菩薩亦復如是。藥樹喻菩薩。蝦蟇喻眾生。毒蛇喻天魔波旬。
言勇施等者。大士了空。畢竟空故。捨身命財。無怯無弱。亦能濟貧。後能救疾也。
言導明破闇等。此三人。寶月。月光。滿月。問何名寶月答眾生眼白日見物。夜後不見物。要假月光引導。方眼見物。菩薩亦爾。無漏智如日。能除眾生身中癡闇。引生身中智慧。故名導明。菩薩智慧無漏所成。自體以寶所成。眾生可重。故名寶月。謨云。智體稱明。癡心是闇。竅有人死門。無鬼瞰瞰親也。如炬照室。如舟解纜。引導眾生。離於苦擔。問何名月光。答能鑒真俗。照於物根。故名月光。能破暗也。高滿月者。功德具足。如月圓滿。德無不圓。照無不普。亦能導明。亦破癡暗。
言神通小大等者。謨云。依慧起通。縱彼神力。清茲長夜。搖颺世界。振動夷夏。眾生發心。濁世高謝。
言大力等者。攝云。據理而釋。煩惱能使三界紛綸。二乘迷倒。其力最大。菩薩能摧此大惡法。故名大力。
言無量力者。有云。無相之力。不以有量為力名。化度云。由作神通。驚察有緣。皆令發意。謂動地故。令眾生驚覺。知諸世界悉皆無常。何以故。世界廣大。而有動搖。況我之身。常能長久。唯疏意約事論土。初地動百佛世界。名大力。二地動千世界。三地動百千世界。四地動百億。五地動千億。六地動百千億世界。七地動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八地動百萬億大千微塵數世界。九地動。十阿僧祇百千佛國土微塵數世界。十地菩薩一剎那中。能動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世界。名無量力。
言此二離染等者。此攝二人。越三界是離染。染即三界輪迴。善能離三界。䟦陀婆羅。是進善。
言越三界者。潞云。如有一人。與三種人。而為親友。一迦維越子。二大臣之子。三王之太子。同結契云。得味共均有苦代受。于時彼人囚彼因禁。迦維越子但能餉食供衣。亦無方能脫諸杻械。大臣之子能囑獄官脫其枷鑽。太子有力。推倒獄墻。令彼罪人公然得出。行施持戒修慧亦爾。三界牢獄囚禁眾生。若行施者。於三界中。衣服飲食。雖無所乏。而於眾苦。猶未能免。持戒之者。雖能免於三惡趣報。仍於三界不能出離。有修慧能斷煩惱。而於三界速能出離。如彼太子推倒獄墻。遣彼禁人自然得出。明此菩薩於施戒修而圓滿。[A81]已出三界。清昇彼岸。是故得名越三界菩薩也。
言賢護者。隣亞大聖。名之為賢。德行保全。稱之為守。
言世間出世間等者。此有三。彌勒。寶積。導師。問何名世間出世間。答有漏名世間。無漏名出世間。如昇高臺。如墮幽室。度生之本。成佛之術。十八人中。類分第七。
言彌勒姓慈等者。疏本多作姓字。姓氏字。亦有作性。性心性字。正梵語。應云梅咀利耶。此翻為慈。古云彌帝隸。或云彌勒。皆訛也。賢愚經第十云。生波羅奈國劫波利村輔相之子。初生之時。便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父母乃召相師占之。相師曰。欲生之時。有何先兆。父答之言。其母本性不調。懷子[A82]已來性多慈善。相師曰。此是子之德。因為立號。號為慈氏。此得名有三。一者母性慈。姓氏也。二者。母心性慈善。此菩薩即取母心。便為性也。三者。依願立名。一切智光仙人經云。彌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於慈氏佛。說慈心三昧。經云。願於未來得成佛時。亦名慈氏。廣如一切智光仙人經說。有一梵志。請佛說慈氏因由。佛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時。有世界。名曰勝華敷。佛[1]告彌勒。恒以慈心。[2]曰無量法教化一切眾生。經名慈心三昧大悲海雲。聞者必超百億劫罪。成佛無疑。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有六十四能。多智博達。聞佛說彼經。便發信心。而發願言。願持彼經。當來成佛。號曰彌勒。即捨家入山。長行梵行。滿八十歲。乞食誦經。時遭荒歉。不得食喫。七日空住。是時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見仙人無食。而作是言。仙人為法不食多日。正法將滅。法海將竭。我今為法捨命。便告諸兔。諸行無常。眾生受身。未曾為法。欲以捨身供養法師。令法久住。兔王母子遶仙七迊。白言大師。我今為法供養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此心難辦。兔語子言。汝可隨意求覓水草。子聞母告。即報母言。我亦願樂相隨。即投入火中。母亦隨入。當爾之時。大地振動。諸天散華。持用供養。肉熟[A83]已後。諸神白仙人曰。今肉[A84]已熟。可宜食之。仙人聞神言。悲不能勝。而說偈曰。寧當燒身破眼耳。不忍行煞食眾生。說是語[A85]已。投火併命。與兔一時而死。佛告梵志。兔王者即我身。兔子者羅睺羅是。誦經仙人者。今彌勒是。非但從於慈母得名慈氏。抑亦當體久修慈心。自名慈氏。由從因位乃至成佛。皆名彌勒。有云。姓頗羅墮。字阿逸多。此云無勝也。
言寶積引菩提等者。寶者可重義。積者[3]疊重疊義。四智菩提。體是無漏。可尊重故。名之為寶。謂四智體是有為。品類不同。而高下名為積也。
言大導師者。以法門引物。妙達正邪。如海導師。善永夷險。問莊周云。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今者法身菩薩。不可以像測。不可以智知。何故乃立名乎。答涅槃云。如任婆虫。實不食油。強名食油。涅槃亦爾。無名相中。強立名相說。涅槃是所體之法。今既無名。強為立名也。
言故此三別者。意言寶積引至菩提。導師引至涅槃。彌勒拔出世聞苦。故此三別也。
經言如是等者。此十八菩薩。是別名。通有十六。一名菩薩薩埵。二名摩訶薩埵。三名成就覺慧。四名最勝照明。五名最勝真子。六名最勝任持。七名最勝降伏。八名最勝萌。第九名勇健。十名軌範師。十一大商主。十二大名稱。十三名最勝怜慜。十四名大福田。十五名富自在。十六名大法師。
言此皆菩薩無生身等者。不是不生故名無生。無處不生。名無生。如言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故名無知。菩薩亦爾。隨形六道。現十八類身十九類身。無處不生。故名無生。此說化身。不說實身也。
言塞三界門者。意言無處不生之無生身。故名無生。相國云。感三界業而為因門。能生三界。名來入宅。今此菩薩惑業既盡。不生三界。名塞三界門。問何者是三界門。答有二法。名三界門。一是業。二是煩惱。為此惑業為因。感三界五薀身生死果。以有惑業。令入三界無礙。故名三界門。今此菩薩斷却業煩惱等盡。更不容三界生死。故名塞三界門。界門不受菩薩生死。故名塞。又云。菩薩入變易身。不受分段生死身。名無生也。無生故塞三界門。不似眾生不出三界。塞三界門。即是不出三界也。
言無處不生者。無煩惱業。處處能起化身。教化眾生。示現生故。故名無處不生也。
言垂形六道者。相云。六道四生。化令總盡。成本願故。故十地經云。譬阿耨達池流出四河。不可窮盡。充滿閻浮。轉復增長。乃至充滿大海。如是佛子。從菩薩心。流出善根大願之水。以四攝法。充滿眾生。不可窮盡。轉復增長。乃至充滿一切種智一切智故。
言上明內護等者。問何名內護。答謨云。德隱群倫。潛形獨步。大磨智力。垂蔭藥樹。萬法不墜。四生是務。自力任持。名為內護。
言下明外護等者。問何名外護。答謨云。天險難昇。誰言行路。地險丘陵。因人負固。王公捍弊。賢哲頒賦。願力任持。名為外護。十眾者。一帝釋臨天眾。二卷護舒輝眾。三小大自在眾。四跨握娑婆眾。五翳虗含灑眾。六清歌雅樂。七騰芳列樂。八動山涌海。九吞龍噉毒。十仁王自在。
言於中人非人為二者。韋提希子阿闍世王是人。餘是非人也。此解非人不同。尋常喚夜叉作非人。但不是總名非人。先列非人。後[*]烈人也。
言非人中天非天者。除欲色界天。餘名非天。但不是天。即名非天。不必喚修羅作非天。
言天中欲色等者。就天中欲界色界。為次也。經曰。爾時者。當爾之時。名為爾時。問靈山會下。凡聖混居。色界梵王為世界主。何緣外護十眾。先[*]烈帝釋。若從下向上。何不先[*]烈四王。答智論云。得初果後。得第三果。大品經云。得首楞嚴三昧。過賢劫後。二十四劫。當得作佛。號無著世尊。故初[*]烈也。
言釋迦姓也者。有云。姓字應為心之性。今詳下經云。出釋氏宮等。准此即是姓氏之姓。縱有仁慈。須以姓標。由如慈氏。
言俱訛倒也者。正梵語。應云釋迦提婆因達羅七个字。略却三个字。今但言釋提桓因四个字名。訛略也。若准梵本。先姓後名。翻就唐言。且令先姓後名。應云能天帝也。如今梵語不倒。自是唐言倒也。言天帝釋。先名後姓。兼釋字亦是梵語。正合翻作能。若言天帝釋。唐梵相兼立名也。
言此在妙高山頂者。問此帝釋何位之主。答疏言。此在妙等。問妙高山頂周圓闊挾多少。答二說。一云。周迊四面。共有八萬由旬。即四面每面有二萬由旬也。二云。一面有八萬由旬。四面共有三十二萬由旬。今且說一面。故言妙高八萬也。路解。同取一面有八萬由旬。為正也。問依何教據。有八萬由旬。答俱舍頌云。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現。周萬瑜繕那。高一半金城。雜飾地柔軟。中有殊勝殿。周千瑜繕那。外四苑莊嚴。眾車麤雜喜。妙[1]地居四方。相去各二十。東北圓生樹。西南善法堂。問三十三天何處住。答頌云妙高等。長行解云。三十三天住迷盧。其頂四面各八十千。與下四邊。其量無別。即是高下去地八萬由旬。山頂四角各有一峯。於中止住。銅牙䥫爪御捍外邊。守護帝釋諸天。其山頂中。地柔輭。雜寶飾之。下足陷膝。舉脚還平。山頂中有宮。名善見。面二千五百由旬。周萬由繕那。金城量高一瑜繕那半。其地平坦。真金所成。但用天繒雜寶嚴飾。地觸柔軟。如覩羅綿。於踐踏時。隨足高下。是天帝釋所都之城。城中有殊勝殿。種種妙寶具足莊嚴。蔽諸宮殿。故名殊勝。面各二百五十。周千瑜繕那。是謂城中諸可愛事。總此中邊有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者。依正法念經云。一住法堂天。二住峯天。三住山頂天。四善現城天。五鉢私地天。六住俱吒天。七雜殿天。八住歡喜園天。九光明天。十波利枳多樹園天。十一住險岸天。十二住雜險岸天。十三摩尼藏天。十四施行地天。十五金殿天。十六鬘預處天。十七住柔耎地天。十八雜莊嚴天。十九如意地天。二十微細行天。二十一部音喜樂天。二十二威德輪天。二十三同行天。二十四閻浮婆羅天。二十五速行天。二十六預照天。二十七智慧行天。二十八樂分天。二十九住輪天。三十威德顏天。三十一威德焰輪天。三十二影照天。三十三清淨天。是名三十三天也。城外四面。四菀莊嚴。一東面眾車菀。金銀輪等。在其菀內。二南面名麤惡菀。與非天戰旗鏘甲騎等。三西面歡喜菀。諸天先有鬪諍嗔恨。入此菀內適悅。四北面雜林菀。菀木雜色。錦綺分明。諸天好醜長短相異。入此菀內。皆相似故。此外為飾。菀四邊各有四妙地。地去菀二十瑜繕那。是彼諸天遊戲之處。城東北有樹。名圓生樹。亦名波利質多羅樹也。槃根深廣五瑜繕那。聳幹上昇。枝條傍布。高廣量等。五瑜繕那。挺特開華。妙高薰馥。順風香熏。滿百瑜繕那。若逆風時。由過五十瑜繕那。城外西南角有善法堂。諸天時集。詳論如法不如法事。故俱舍頌云。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見。周萬瑜繕那。高一半金城。雜飾柔煗。中有殊勝殿。周千瑜繕那。外四菀莊嚴。眾車麤雜喜。
言過去字憍尸等者。解國名也。是往昔賤時名字也。
言摩揭陀等者。此云無毒害國。從人以得名。此云無毒害。貴時名也。過去帝釋於此為王。慈德化人。不行毒害。人有犯法。亦不加刑。但令出境。而轉罸之。所以宿因多無毒害。故云無毒害。紀國解云。而三驗不有人犯法。不行捶栲。一以秤秤。法官呪曰。若無犯者。物重人輕。若有犯者。物輕人重。若由抵沛。須以水驗。以犯法人。與石相違。連俱沉河中。而呪之曰。汝無所犯。人浮石沉。若有犯者。人沉石浮。若固不成。即燒鐵石。令以手觸。法官呪曰。若無犯者。雖觸無損。若有犯者。觸即自傷。如是知[A86]已。亦不加刑。但遣出國。任自存活。故[1]□無毒害。准觀此解。毒害彌多。但宿因慈善化人。多無毒害。為勝。
言彼國舊名置甘露等者。宗輪云。諸天與修羅。往昔之時。愛著心重。為毒所害。壽命短促。梵王念之。以龍為繩。以山為鑽。鑽於乳海。初得毒藥。與略細[2]大。食次得酒。與修羅。得半月形。與摩𨢸首羅。額上得玉女。與毗紐天。[(凵@入)/月]前得牛。與梵王。騎伯馬。與北州輪王。得甘露。分散與國人服。廣除毒害。于時眾生福力所置。海變成乳。復為甘露。安置此處。服得長壽。除諸毒害。故以為名。此並西方俗典所說。亦如此方俗世說。天缺西南。女媧鍊五色石。以補之。辨云。因敘國名引來。非此正要也。
言帝釋往昔有三十二人等者。證修因處也。帝釋於劫初之時。名為蠒兒。為人賤隷。後時家主貧遺。遂雇蠒兒。充典獄人。蠒兒仁性多慈。每以平直。治諸囚者。善能誨諭。令彼心安。諸囚荷其仁慈。每一人出獄。輙留上服相贈。不經時歲。財物豐溢。家主知其貴其能事。遂放從良。并賜驢一頭。傾者未放[A87]已前。郎主到歲時節臈。即放遊從。因茲結會同類朋友三十二人。乃相謂曰。宿植盜囚。令為僕隷。豈能有過即改。見善即遷。從今[A88]已去。每見險途往來之處。即同力修理。諸人即從彼言。不日之間。險路悉平。後有天使。按行國界。見此道路平坦。欲敘縣令功勞。百姓曰。此非縣令所為。境內先有三十二人。先是賤隷。悉崇福事。修治險路。天使貴其令長虗受天祿。具狀奏聞。天子嘉其勳功。遂勅治化此縣。既受軄[A89]己。榮貴在[A90]己。憍奢滿懷。遂娶一妻。名曰善法。後歡娛轉盛。更娶三妻。即歡喜夫人。圓生夫人。設支夫人。又以俸祿。贖出三十二人。因語之曰。我今共汝造善法堂。隨吾言否。眾人荷其恩德。僉曰率從。縣長有約。若造此堂。女人施物。必不得受。善法聞[A91]已。私語工人。能與我造寶瓶否。不[3]順令明府知。待慶堂日。方報安置。後堂[A92]已成。遂于慶讚。問近人曰。更少何物。直曰。諸工[A93]已畢。唯少寶瓶。明府更見時至。如何營辦。匠曰。善法夫人先造得寶瓶。安置法堂。必應相稱。明府曰。既爾且安置。後當酬價。安置寶瓶了。夫人曰。一堂之媚。寶瓶為上。今應對眾題號善法堂。歡喜夫人既見是[A94]已。心懷嫉妬。遂捨資財。捨堂四面買園。周遍多種花果。以充供養。因茲立號。號歡喜。[4]夫人於曠野路。多種果木施眾生食。又為蔭覆。立號為園生樹。第四設支。雖見三夫人作如是事。於修功德。都無樂心。唯事莊餝。三夫人曰。何不修福。設支曰。汝被夫賤。欲求愛重。我更得寵。何用福乎。後明府考滿并曰。夫人三十二人。所乘驢等。相次殞沒。其蠒兒命終。得生妙高山頂殊勝殿上。得為帝釋。其三夫人亦得生天。第一夫人生善法堂。第二夫人生歡喜園。第三夫人生福林菀。三十[5]三人得生四面。居八殿。為帝釋臣。驢命終[A95]已。生雪山北香山南。為白象身。唯食池中藕根。帝釋更生彼[A96]已。唯見三夫人及三十二人等。乃以天眼。觀設支夫人及所乘驢生於何處。見設支夫人死[A97]已作水札鳥。在象池邊。但食青蛙水族等類。帝釋見[A98]已。深生悲念。亦化作水札鳥。飛至其前。方便附近。語言。你識我否。加其威力。令知宿命。自知過去之時夫婦情重。帝釋遂復本形。擎此水札鳥。臂上安之。昇忉利天。於勝殿上。架上安之。三个夫人皆來看之。各彈其觜。或挹尾拽。或頭上磨娑。各說偈言。第一善法夫人云。昔日為娘子。燕脂驗注口。總緣人我狀。如今受此醜。第二夫人云。語道修功德。則道老時修。㓨頭毛袋裏。眾共且夜遊。將阿莾惡觜。口嫁與劉虬琱。第三歡喜夫人云。脚手長了□。蜃口黑狼蒼。將捨莽面乳。學我上天堂。尾如橛苔菷。頭以高良薑。水札鳥不伏。而亦答言。不久受此身。被輕難可濟。儻得上[1]堂。還來奪你聟。可中更遇小生來。是你三个阿婆。總被替水札鳥。身心慚愧。實不歡樂。即語帝釋云。放我向本處去。帝釋于時與受三歸五戒。三歸亦竟次說戒相云。汝從今時盡壽不煞生。是水札鳥戒能持否。乃至五皆如是也。更不煞生。自死了許食。歸到本池。見一蝦蟆。肚上逐水。隨流即前。欲食此蝦蟆。忽翻身轉。水札鳥逐一日。不得食喫。明日又見一个死魚。欲擬食之。又却活。如是六七日不得食。即便餓死。雖受五戒。由本嫉妬。從此死[A99]已。生毗摩質多羅宮。為修羅女。修羅生男即醜。生女端正。美貌殊特。帝釋宮雖有青黃赤白四種蘇陀味可食。而無修羅宮中女色。修羅宮中雖有女色。無四種蘇陀味。由此互諍色味。競起干戈也。其設支年可十六七。毗摩質多羅修羅即言。我欲嫁女。當集四州人。揀擇女聟。遂語女言。稱女意者。即過去與之。平章[A100]已畢。遂廣召四州君子人。未來中間。帝釋隱身。先向宮中。私語許會。我化作一醜婆羅門。最在前行。你若見我。即與我華。我共汝為夫婦。其時設支即解其意。簡選之日。先見婆羅門。便過華與婆羅門。于時帝釋便復本形。修羅見[A101]已。即生瞋恨。汝先共我為怨。我不能嫁女與汝。于時帝釋提挈設支。便歸忉利天宮。因茲帝釋時與修羅。或競設支。或諍蘇味。常恒忿競。未之休也。
言三光乃是四王等者。問如何攝三光天子。在四王天中。何不別開三光天。答以欲界天中無三光天。遂攝入四天王天也。古人云。三光天子別有居所處。疏主意三光天子在虗空。合向空居天収。緣實在四天王天。天宮舍擔頭行。屬地天収。無別所處。又云。惟在空中。散居散天。此說非也。
言有經觀音等者。辨名也。古來皆引。未審何經。觀音名寶意。作日天子。即此經中名寶光。寶者可重義。光者破闇義。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能除熱惱。能作清涼。與人為吉祥事也。虗空藏菩薩作星天子。名普香。普土普遍月於萬物。萬物名為香。香則依質而有。離質無香。天如質。星如香。普者不斷義。如香不斷。故名普香。問何不帝釋後。先烈四王。後烈三光。答以彼是天帝釋之前軍。又最居下故先烈。欲界六天。地居有二。四天王天。忉利天也。三光運行不住。雖散居空。是地居。攝四天王故。又不過山頂。是地居也(辨名了)。
言日宮火精作者。辨體量也。日者實也。光明成實。能生成就萬物。月者闕也。闕即是缺。有圓有缺。故名月也。星者精也。萬物精氣變作星。被天上萬物精氣主持著。向下草木。始得甘甜。若無精氣所持。一切無味也。星者萬物之香氣。香氣即是精氣。故喚星作普香。准疏引文。即依次第如今。大例讀底。經即不依次第。先說名月。月天子也。次號普香。星天子也。後名寶光。日天子也。何故一經一疏次第不同。答彼經依形量大少分。次第日月星。此經者差別不同。不依次第。月星日。疏主排比。將此經以順彼。故作此配。日宮火頗胝所成。徑五十一瑜繕那。月輪水頗胝所成。徑五十瑜繕那。皆是一徑量。非方圓量。星大者。十八俱盧舍。三十六里。中者十俱盧舍。小者四俱盧八。舊云由旬。新云瑜繕那。自古聖王一軍行也。四十里。此是舊傳也。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乃十六里。一瑜繕那為八俱盧舍。俱盧舍。謂大牛鳴聲所聞極處。即二里餘。五百弓量。
言日月星此並空中旋繞四洲。四洲者。一東勝身州。身形勝於南州。故言勝身。梵云毗提河。此云勝身。南瞻部州從樹為名。此界北須彌山。南有樹。名瞻部也。言閻浮提。從金為名。樹下有金。金中最勝世界。從金為名也。名閻浮提。西瞿耶尼州。此云牛貨也。二云。有一金牛。人皆削取金。以為貨物。北𤘽盧州。此云上勝。福田勝餘三州。名上勝也。大小便利之時。地裂還合。定壽千歲。問何故日輪常滿。月有虧盈。答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若去日遠。月即圓。去日近。月即缺。從月一日。至十四日。漸漸相去遠。月漸漸圓。十五日。日月正相背。所以全明。從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漸漸近日來。故見缺也。月在西。日在東。亦被爍。日在西。月在東。亦被爍。著日光盛滿。滿月光。日若在西。月若在東。西面日頭爍。月光影入東邊去。西邊人看不見西邊半。月光似月光自蓋。覆却西邊半月光。故云近日自影覆。二者。經量部虧盈路別。行著盈路。月即缺。准此前十五日在盈路行。後十五日在虧路行。大乘瑜伽云。明有正側月。似一面鏡相。似月面上有光。背上無光。面向人則有光。背向人則無光。月盡日如鏡。仰面向上背向下不見光。從月一日漸漸覆來。到十五日如鏡面。向下端正月光圓也。十六日[A102]已後。漸漸却仰。明有偏。側見便有缺也。外書中說。日火精作火。則內暗外明。月水精作內明外暗。向外盡無光。何以有虧盈。答月事須得日光照著。月光方出。如人眼雖有光。黑地不見物。事須燈光引也。月光事須得日光引。若十五日。月近日。日照分明。則圓。十六日[A103]已後。漸漸去日遠。漸漸缺也。月一日漸漸近日。漸漸圓也。上來諸解盡不是本來虧也。問曰。既是火精作。何以夏熱冬寒。答起世經云。若於夏時。日行北路。照著七金山。遂多熱。若至冬時。日行南道。遂照海水令冷。由此不同。依此方書史說。即五月一陰生。即寒。十一月一陽生。即熱。置四時寒熱等位。問日月博食是何耶。答帝釋之身居其山頂。修羅之宅居于海中。互爭色味。競起干戈。多於晦朔也。然帝釋前軍日月天子放威光明。射修羅眼。修羅以手遮日。故見有蝕也。又外書說。日合交而不交。故蝕。月合會而不會。故蝕。言交會者。同在一道。日從東來。月從西去。若交過。不相影蔽。故無蝕。若陰陽失侯。合交不交。上下相差。互相暎奪。便有蝕也。問月中兔者因何有耶。答未曾有經說。波羅痆斯國烈士池西。有三獸窣堵波。狐猿兔。彼是如來修菩[1]薩之處。當時為一兔身。燒身供養。帝釋將骸骨。安在月中。以示天下人也。問如何有樹影。答阿含經云。日月行莊。只此州北岸有大金山。名曰瞻部。其中有樹。極大長四十由旬。果如十石[2]兌。汁如乳味甘。樹既高大。月輪照之。因斯月輪。現生樹影。時人號為娑羅樹也。月中黑是何相。答海中魚鼈影。入月中也。問一切山河大地影。何不入中空。魚鼈影入耶。答物類相感。月是水之精。魚是水之中虫故。問曰。是形質皆有所依。三光運行。依何而住。答經說此乃散天。以處空中。依風而住。起世經云。有五種風。吹而行。一持。二住。三隨順轉。四攝持。五將行。俱舍云。一日一夜遶妙高山。一迊劫莊故。論云。謂諸有情業增上力。共引風起故。遶妙高山。空中旋迊。運持日等。令不停墜也。星有通別。如北辰。唯此州。餘通三州也。又如彗星熒惑星。所應異故。若准三光天子經說。三光皆是菩薩化作。為利眾生。盲暗世界為作燈明。飢餓之國作大魚身。邪見世界顯立正道。為舟為筏。為藥為樹。但是自業異故。故招如是晦暗不同。亦表物盛必衰。所以盈而後缺。故易云。日盈則日先。月盈則虧。天地盈虗。與時消息。而況人乎。所以上諸天唯善業勝。故身有光明。不要日月。問寧知晝夜。答華之開合。鳥之喧靜。以辨晝夜。地獄唯惡業。唯黑暗。人中亦善亦惡。有晝有夜也。若唯有日無月。雖有成就。而無清涼。萬物乾燋。若唯有月無日。雖有清涼。而無成就。故須雙有也。
言四王等者。列名也。東方提頭賴吒。此云持國。居白銀山。管乾闥婆毗舍闍等鬼神。護東弗婆提。不令侵損。南方最上第一層。毗樓博叉天王。此云增長。增長善事。居瑠璃山。領鳩盤荼及薜蔾。護南瞻部州。不令侵損。西方最上層。梵云毗留勒叉天王。此云醜目。目最醜故。居黃金山。管領一切龍及富單那鬼等。護西牛貨州。不令侵損。北方最上第一層。梵云毗沙門天王。此云多聞。嘉祥云。常與佛守護道場。以多聞法故。故曰多門。居水精山。領夜叉羅剎等鬼。護北俱盧州。不令侵損也。四天王各居妙高之半腹。且如妙高山。出水八萬由旬也。半腹[A104]已下有四層級。依小乘。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手及持鬘恒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金。路云。妙高去水八萬由旬。有四層級。第一層去此一萬由旬。傍出十六由旬。堅首神居住。此神銅牙鐵爪。第二層去此二萬由旬。傍出八千由旬。持鬘神住。此神恒持華鬘以莊嚴。第三層去此三萬由旬。傍出四千由旬。恒憍神住。此神果報勝餘。心生憍故。第四層去此四萬由旬。傍出二千由旬。四大天王住。各管諸鬼神。得天王名。四天王當山半腹也。從此以上。山身孤峯。直上四萬由旬。頂上名忉利。問四天王是何生攝答。是化生攝。瑜伽五云。一切欲界天。無有處母胎藏。四天王眾於父母肩上。或於懷中。如五歲小兒。欻然化生。三十三天如六歲。乃至他化天如十歲等。
言亦住七金山之頂者。一健達羅。此云持雙。山頂有車轍雙跡。名持雙。二梵云伊沙陀羅。此云持軸山。山形似車軸也。三者。梵云揭地落迦山。此云擔林山。有林樹堪作擔竿。謂劫初時人。身極大。將此木作擔。穿小山石。移置閑處。故名擔林山。四者。蘇達梨舍那山此云善現。亦云善見。此山勝故。見者生喜。五者。頞濕摩羯孥。此云馬耳。山形似馬耳故。六者。毗那陀迦。此云象鼻。上分麤下細。如象鼻故。七者。尼民達羅。此云魚觜故。是四天王別居之處也。
言三光四王等者。論近遠也。問此云三光四王。去此地面。有多少。答三光四王等。
言壽量形相等者。指餘門義也。論云。欲界六天最下身量。一俱盧舍四分之一。有半里。長九百尺。如是後後一一增至第六天身。一俱盧舍半。即三里也。壽量頌云。人間五十年。下天一晝夜。乘斯壽五百。上五倍倍增。即人間五十年。為四天王天晝夜。乘此晝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年。彼壽五百年。若第二天。即以[1]天間百年。忉利天一晝夜。倍倍向上准知。經云。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者。夜摩兜率是空居天。對下忉利及四大王天。名自在天子。他化化樂樂自他。變為樂具。勝下二天。名大自在也。
言得異熟果等者。問所感內身。可名異熟。所感外果。飲食等何名異熟。答金云。二說。一約業[2]減邊。總名異熟。二云。此二天飲食。不依[3]水得。但思念即至。是從天熟生。故言異熟。非真異熟。
言隨意所念等者。問六欲天果。有何差別。答初之二天依樹求得。次之二天應念即得。此皆先業所感。色類以定。但要受用。即現不用。即無最上二天不樂果。以生得通。或自或他。新新變起。境非一准。名大自在也。
言下二天依樹等者。樹有十種。一食樹。二飲樹。出諸湯藥飲。三衣樹者。有諸天人。要衣隨心即得。四乘樹。即乘騎也。龍畜等是。五莊嚴樹。天冠耳璫嚴身之具。六重香樹。天人要香熏衣。從樹求得也。七大集樹。天人集會。在此樹下。八歡笑樹。天人不能歡笑。樹上出歌笑之具。箜篌等物。九資生樹。家生五行具度。十座樹。本來樹上只出九種物。有人於第九資生向上。分出床坐。便成十也。故四天王天忉利天要境受用。事須樹而求。對他上二天思念而至。下之二天依樹求得。不名自在也。
言今隨欲得名為等者。此解夜摩天覩史多。名自在天也。即是思念方至。雖隨欲得。還由先業。問為復是本來有了思念方至。為復是本來無思念方至。答一切是新有。問若爾違他瑜伽。瑜伽云。兜率[A105]已下諸天名現住欲塵生。今云思念。莫乖諸文。答攝釋云。若約受用資具。資具不妨別思念。若約所受用宮殿。則是舊有多現住。欲坐此生。此解非也。若言宮殿是舊有者。直至他化[A106]已來宮殿。成劫之時成得。亦是舊有也。此約所受用資具。隨欲求得之時。永更不滅盡。此天身受用。名現住欲塵生。表與上二天別也。上二天新新變起。
言不樂異熟等者。此解他化化樂二天。名大自在也。問下四天。夜摩覩史及最下二天。依樹求得。皆是前生持戒業感。及與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皆是前生善業所感。總名異熟果。如何最上二天。言不樂異熟。答若言異熟。上下天中總有也。然最上二天。自變他變得者即勝。今就勝處。厭下二天。故言不樂異熟也。又他化化樂名自在者。轉勝於前故。得大自在之名。問此上二天變化。與下夜摩兜率思念何別。答思念約任還。變化約加行。是二別也。問應可下二天勝上二天耶。答設使下二天加功用行。亦變他底不得。故不應為[4]倒。問莫便是神通耶。答欲界無通果。此但是業通。以彼通果。此是業力。亦名生得通也。化樂天要境受用。新新變起。唯自變受用也。若他化自在天。強力天子。使劣天變也。若彼此力齊等者。更互變也。若於思念。六欲天總名思念。然則最下二天依樹求得。最上二天新新變起。所以中間二天別別思念也。化樂他化二天厭下二天舊境。欲得新新變起故。所以疏云。不樂異熟果。不樂受用舊境。喚中間二天思念得境。名異熟果。問設是變起。必許遠因。欲界之中。有何變化。答應名異熟業之所化。似彼通力所變化。起得變化。名所變境。皆由自心。云他變自心受用。答如許變化。扶塵義為自受用。非變根令他受用。故許變他。變樂具亦同此。此約本質相例。若約影像。一切皆用變之境。不違唯識之理。
言又解他化天主等者。敘古解也。若依此解。欲界四空居天中。唯有他化自在一天來。餘夜摩覩吏化樂盡不來也。
言又自在天是帝等者。即主兵臣四天門王也。大自在天。是帝釋之師。即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第四禪梵王也。若依此後解。四空天全不來。問不來何過。答若是帝釋之師。四神主何不向後唱一處明。若是帝釋之臣。即合問四天王一處収故。故有過也。所以疏言。若後二解。無四空居欲界天也。
言此云堪忍等者。釋世界名也。此從主立名。悲華經云忍土。真諦云。忍是梵王。由能忍他勝事。不生嫉妬。故言忍也。此梵王為世界主。從主為名。故云忍土。二者。從境為名。此界之中。有地獄餓鬼畜生鑊湯爐炭苦。無量無邊一切眾生大苦故。故名忍世界。三者。從行為名。袈裟幢世界百劫修行。不如阿彌陀佛國一日。阿彌陀佛國百劫修行。不如娑婆世界一日。若行布施。諸方淨土之中總行得。若行忍。事須世界行。金須火上試。世界是行忍處。諸菩薩摩訶薩堪忍大勞苦故。故名堪忍。若菩薩於此界中。為王教化。須能忍受故。方居此三千世界教化。故名堪忍也。
言娑婆者訛也者。舊云娑婆。此云雜惡處。從所忍事以立名。淨土純樂。地獄純苦。此世界亦樂亦苦。有善有惡。故名為雜。又造雜業。故名雜。如維摩經云。諸菩薩曰。未曾有也。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又如不輕菩薩。杖木瓦石而打擲之。
言初禪大小等者。解世界量也。且初禪量。與欲界中一四洲量相似。名等。二禪之下。須彌日月。各有一千。一千初禪等二禪故。如排一千个錢。都以一盤覆之。三禪之下。須彌日月各百萬一千个。二禪等三禪故。即是一个一千。是單一千。十个一千。一萬。百个一千。是十萬。千个一千。是百萬。如將前一千與錢盤布在地上。都以一[1]本盤覆之。四種之下。須彌日月。各有萬億一千。千个三禪。等四禪故。即是一个百萬。是單百萬。十个百萬。是千萬。百个百萬。是萬萬。千个百萬。是億萬。如以前與錢一千个盤與大盤布在地上。又以一最大盤覆之。如是皆同一成壞。俱舍頌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名為大千界。問何者是初壞時。答頌云。壞從獄[2]不生。至外器都盡。成劫從風起。至地獄初生。何者成壞之相云何。頌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且世界壞時。略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劫欲壞時。人中隨一有情。自然法爾所得第二靜慮。其全有情。展轉隨學。從此[A107]已後。生極光淨天。二器世壞時。復有三種。一火灾。二水灾。三風灾。且火灾壞者。起世經說。風吹海水沫。為日天子。具足造作一七火宮殿。消融世界。悉皆壞盡。二水灾壞者。經說。大雲遍覆。及至充滿光陰諸天。自此[A108]已下。雨沸灰水。消光陰天所有宮殿。乃至須彌。如水消鹽。變壞皆盡。三風灾壞者。三昧經說。從鐵圍山間。起大風光。吹遍淨天。吹諸州須彌山等。三千剎土。如吹灰土。悉皆散盡也。此三千大千萬億須彌四大州日月等。總屬如來一大化身。故如是百億个小化身。總在千華葉上一个華中。並屬一大化身。一大化身所王國。云盡屬如來一化受用也。據實。火灾只到初禪盡。水灾二禪盡。風灾三禪盡。不到第四禪。今言頂者。頂有二種。一向內頂。二向外頂。如師僧頂。名向內頂。笠子頂名向外頂也。
言故娑婆世界主者。解主字也。二解。第一云。問何人是娑婆世界主。答第四禪主。是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主也。尸棄第四禪。光明二禪。等取初禪三禪也。
言梵摩云等者。解梵義也。梵摩者是具足梵語。此云寂靜。不造惡業故。清淨者。離瞋故。淨潔者。身有光明故。問六欲天身亦有光明。何不言淨潔。答有五衰故。若言梵摩唯是梵語也。若言寂靜。清淨淨潔。唯是唐言。若言梵潔。唐梵雙兼也。今唯言梵。但是梵語之中。略却魔字。故云略也。
言尸棄者火灾頂等者。第二解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為一収。即取娑婆世界主。是初禪梵王也。以初禪是火灾頂故。云尸棄。尸棄者頂髻也。故取初禪梵王。為娑婆世界主。光明是二禪。二禪之中。皆以光明為名字。等字之中。等取三禪四禪也。此是疏主第二解。千門萬戶。解義不同也。
言然大般若五百等。會經文也。疏主第二解。若將尸棄梵王。是初禪梵王。是小千世界主。如何會他般若經文。尸棄者頂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世界主。文勢似取第四禪梵王也。答大般若云。尸棄是梵語。持髻者唐言。以彼第四禪螺髻梵王。頂持肉髻。故云持髻。唯第四禪梵王。獨有此相。即頂髻是第一禪梵王之別名。所以作第一解。取第四禪梵王。為娑婆世界主。第二解疏主。依法華經。言尸棄者梵語。翻就唐言。亦云頂髻。亦云持髻。兼初禪梵王。是一火灾之塵頂。亦有此義。亦同長含云。尸棄者。初禪身也。所以疏主作第二解。娑婆世界主。即初禪梵王。名尸棄者。頂髻也。尸棄乃是第四禪。初禪梵王。若言梵王。通四禪。若言尸棄。唯目第四禪初禪也。言尸棄者。梵語。此翻持髻。即是第四禪梵王別名。頂持肉髻。螺髻梵王之別名。故云持髻。若言尸棄者。是梵語。此翻為頂髻。亦是初禪梵王別名。火灾之塵頂。亦是頂髻也。
言光明是餘等者。即第二禪主。經言等者。等第三禪。依長阿含。即舉初二。等第三第四故。
言龍眾也者。二是第十翳虗含灑眾。龍眾之中。金分為四對。一能喜能賢對(難陀龍王。䟦難陀龍王)。二八龍九頭對(沙竭羅。和修吉)。三多千少惱對(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四依心依色對(摩那斯心優鉢羅毛)。問龍是畜生趣。何故於天眾後。釋王眾前。烈名耶。答凡有四義。一其力最大故。五種不思議力中。龍居其一。一業力不思議。二世間力不思議。三龍神力。四禪定力。五佛力。第二助天鬪故。正法念經說。惡龍助修羅鬪。善龍助天鬪。今是善龍。故助天也。三調適陰陽。於人有恩。故次天烈。四護千佛法藏故。次先烈也。問既龍能調適陰陽。何故有天旱。答由五義故天旱也。一火大增。燒雲四散。二風大增。吹雲四散。三修羅収雲。歸於大海。四雲師雨師多故於放逸。五眾生慳貪嫉妬。多惡業招故。又麟虫之屬。龍為其長。德配五靈。能大能小。能幽能明。春則昇天。冬則入泉。變化倐忽。不可具言。廣雅云。有鱗甲者為蛟龍。有翼者為鷹龍。有角者為虬龍。無角者螭龍。莊教中有卵胎濕化四生龍也。
言此二兄弟等者。安國云。此是王舍城龍。近城之處。雨澤依時。常多豐稔。所以佛將弟子。多在此城。
言風不鳴條等者。凡所作事。善應人心。見者皆喜。故名為喜。
言初能令喜等者。問初二龍如何名喜。後名賢。答疏云。初能令人喜。故名喜。
言性賢名喜者。此龍自性賢善。令人喜也。
言娑伽羅者。此龍居在世界外第八醎海。即天授品娑竭羅龍宮。從所依海以立名。起世經說。大海底有娑竭羅龍宮。縱廣正等八萬由旬。伽竭二音相近也。糺國云。本是國名。此國近一仙人。仙人呪一國成海。此龍居中。故以為名。
言和修吉者。即九頭龍也。
言絞妙高等者。此有二意。一欲絞山令斷取帝釋而食。帝釋集諸天眾。於善法堂。念般若波羅蜜。龍威自息。二者。此龍為守護諸天。受樂此山。故以絞之耳。兩解盡善。以八大龍王多是福德善龍也。此龍之類。其數非一。舉彼流類。故云之類。此九頭龍。是鳥長國龍。由釋種初逐化身為象。駄釋種出也。
言多舌者。舌有多故。名多舌。二語多故。名多舌。
言或由嗜語等者。語多故名嗜語。如人言此人了事七手八脚。非實有也。
言此云無惱者。無惱即少惱對。舊云阿耨達池。皆訛也。此龍從所依池。以得名。其池在[1]靈山北香山南。周八百里。其龍宮殿在中也。
言離三熱惱者。樓炭及起世經云。此池龍無三種熱惱故。一無熱沙所爍。由龍遊戲時多化作人。忽被熱砂礫著。便[1]伏本形。二無風吹衣露形。龍變為人之時。變尾不得。風吹衣露形。若見身形。心生熱惱。三無妙翅鳥所食。阿耨達池經云。佛欲往彼池。化諸龍去。先遣目連。驚覺彼類。時目連化為妙翅鳥。皷翼鳴觜。諸龍子等。驚怕至甚。遂至王所。而作是言。比無此事。今何忽有。故說此池龍。不被妙翅鳥所食。金城云。更有三種。四所食香飯。變成蝦蟇。五身有逆鱗。沙石入身內。六若行染時。露現如虵相結。
言華嚴經云大地等者。有疏云。八地菩薩亦無煩惱。八地既是第三劫。故名大地。唯識云。以十種勝行歷三劫。得名各殊。初劫但名波羅蜜。第二劫名近波羅蜜。第三劫名大波羅蜜。故名大地也。問此等諸龍。為[2]後總是菩薩化。為後是實耶。答通於二種。若是實龍多分破戒。墮在龍中。問何以知之。答案海龍王經第三云。龍王白佛言。我從拘樓秦佛時。生於龍中。諸龍妻子眷屬皆少。今時龍眾何太多耶。佛告龍王。拘樓秦佛時。有九十八億破戒之人。生於龍中。拘那含牟尼佛時。八十億人。迦葉佛時。六十四億人。在家出家破戒。生於龍中。我法中九百九十億人在家出家。違犯禁戒。皆生龍中。以是之故。妻子眷屬不可稱計。由此龍中通化實二種。若是實報。多是破戒。
言離苦法門等者。八地菩薩能化眾生。離於苦故。能為龍麟甲之內流出於水。濟瞻部眾生。離飢渴苦。
言慈心者。亦云依心。約眾生。有不要雨。故先雲七日。故號慈心。與此相違。非慈也。如人失火。不可先雲也。
言漚鉢羅者。此云依色。路云。四色華。優鉢羅是青蓮華。疏主云。紅蓮花。錯也。此亦不然。優漚二字。因義全別。優鉢是青。漚鉢是紅。非錯。如此方有字。加不字。是無義。若加亦字。是有義。不可以鉢羅是同。遂無青紅之別。不妨無有義殊。此亦以居池得名也。
言梵云緊那洛者。第十一清歌雅樂眾也。
言歌神者。即歌詠盛德之義。非以四諦緣起六度。便作涼洲水調歌之有類。尚書皐繇。乃[3]廋貝載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或如云何梵等。下云。歌唄頌德。事諗註。經云。狩形人面。而有一角。舊云疑神仙。人人見疑。是人非人。又云。馬頭人身能語。問何趣所攝。答雜心云。畜生攝也。智論十二云。天趣攝。以稍劣故。如世間僕隸。人之所使。是人趣収。此更為天所使。故知是天趣攝。在十寶山間也。歌神樂神與諸天作樂。分番上下也。若准正法念經說。北州別有一山。名如意山。所受快樂衣食等天同故。亦名無憂山。入此山者。皆快樂故。四个歌神。各在一偶而住。面貌亦異。一偶如黃金色。一面如白銀色。一面赤色。一偶即紫色也。
言初歌四諦等者。問如何初歌四諦。配法緊那羅。次歌緣生。配妙法緊那羅等。答名法者。唯有名字章句。而無實義。名法。聲聞根劣。四諦但為法。次歌緣起者。勝前四諦。得妙法名。次歌六度者。包含廣大。故名大法。有三義故。名大法。一者。四諦緣起六度。總是所緣境。三種境中。此最大故。故名大法。二者。包含總攝。萬是萬行。體是大故。名大法。三者能感大果。故名大法。後歌一乘。故名持法。非空非有。可任持故。故名持法。化度問。與一乘何別。答六度是三乘中頓教大乘。一乘是四十年後漸教大乘。會別故各一任持。聲聞不退。得名持法也。又說六度是四十年前三乘中權教大乘。今此一乘是四十年後了義大乘。或一乘通教等。四法六度唯行。自成別故。
言或初三種歌等者。初歌聲聞教行。名法。次歌緣覺教行。名妙法。次歌六度教行。名大法。後歌一乘理果。名持法者。一乘理果非有非空。可任持故。問何故前三種歌三乘教行。後一但歌一乘理果。答此順經宗意。令聽三乘之教。悟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趣一乘之果。故前三歌三乘教行。後一歌一乘理果也。
言或歌一乘教理等者。歌一乘教名法。歌一乘理名妙法[4]歌一乘理名妙法。歌一乘行名大法。歌一乘果名持法。疏中三解。初解任持一乘教理行果四法。二唯任持理果。三唯任持果。皆約所持以立名。欲令二乘迴心向大也。
言隨佛所說一會等者。謨云。總結所歌之德。隨佛一會所說之法。皆為逗根。是故此神即事歌讚。不唯空歌法華經。維摩會下。歌不二法門。涅槃會下歌佛性。
言如世樂音等者。如秦王破陣樂等是。經云。乾闥婆等者。騰芳烈樂眾。智論名童籠魔。此云樹。居在地上十寶山中。華嚴中具烈名字也。
言樂音五孝反等者。樂字呼。
言梵云末奴等者。末奴云意。是若云可。颯縛羅名音。若就梵語次第。名意可音。謂順唐言。云可意音。可意人心樂欲聞言故樂也。言亦名如意音。譯經之人意存省略。故但言樂也。疏主以一句。疏解樂字。義便盡樂者。令人愛樂也。此非正譯。但是以義安之。可意如意皆是樂義。樂乾闥婆王與美乾闥婆王。兩个王。經中無音字。即與末奴是若。義相應也。若言樂音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兩个王。經中有音字。即與梵語之中颯縛羅義相應也。
言正法華云等云柔耎者。緣無音字。證此經中樂乾闥婆王。
言和音者。緣有音字。證此經中樂音乾闥婆王。上來如意音和音可意音。盡是令人樂聞。解樂□字說。若帝釋諸天要作樂。乃有異相。即飛上天。與緊那羅分番次上下。但頭上有角者。名緊那羅。無角者名乾闥婆。問何趣攝。答有云鬼趣攝。亦云修羅攝。實天趣攝。是劣天所收。作樂唱歌。護諸天故也。
言梵云健達縛等者。西域呼散樂人。為健達縛。即是唐言尋香行。以彼樂神。不事生計。常作樂說聞道。大官除改。或人家有喜慶事。此便尋香氣。西域喚作樂人。名尋香。聽[A109]采而行。名尋香行。與人作樂。或可尋酒食香氣而行。名尋香行。此樂神却是從彼散樂人為喻。得名健達縛。即是此方尋香行義也。都有三種。一者。根本乾闥婆。食細香。如中有身。二又與諸天作樂。三海上蜃氣。此是三種散樂二義。問根本故從彼為名。然尋香中。有少差別。根本即食細香。如西方散樂尋香作樂。即尋局席之香。與前名同。海上蜃氣樓名乾闥婆者。即從人所弄。造假城等。得名也。
言一非絲竹如皷等者。所作樂不過八音。書云。八音[1]刻諧。謂之樂。一金。謂鐘鈴之類。二石磬。架上打有聲。三絲。箏琴瑟弦索也。四竹。謂簫笛等。五匏。即笙也。柄似醬杓子。口中含著。六土。塤篪形似黃具樓吹之。七謂革。有毛曰皮。無毛曰革。即皷皮也。八者木。木中有二。一機。即木桶中安舌而撼之。眾樂一時動。二者缺。即是板上𥁞大虫形。剜作大虫形段。背上安二十四齒。相似曲終。把一竹箒子。憂之作聲。眾樂一時停止。亦名為齟齬也。
言非絲竹之下者。此四乾闥婆王。不越彼二類攝盡。賀云。若據諸樂。五音皆備。各是一家。更無勝劣。但由能弄之人勝劣。故分上下。此解不然。疏中更言樂中有二類。非是約能弄。賀言未當。且八音之樂。有淫有正。如今國家大禮所奏者。皆是雅樂。時間所有漢震胡部。是鄭衛之樂。故絲竹及非絲竹。以分勝劣。故詩序云。情發於聲。聲成於文。謂之音聲。有宮商角徵羽。成文者即宮商。上下相稱名音。故有治世之樂其音正和。亂世之樂怨。以怒其正乖。[A110]亡國之音哀。以怨思其民困。論語云。惡鄭聲之亂雅樂。故知樂有淫正兩別。今此言上下者。所謂正聲故。以正聲配音也。即約所奏之樂也。若樂乾闥及美乾闥即舉能樂能美人說。以為其名。不約所奏。注經云。一無聲之樂。如作舞渾脫等。下者名樂乾闥婆王。上者名美乾闥婆王。二者。有聲之樂。如簫笛等。下者名樂音。上者名美音。
言或此同前等者。即如緊那羅等。曰初作四諦音曲。名樂。次作緣起音曲。名樂音。次作六度音曲。名美。後作一乘音曲。名美音。或作聲聞教行音曲。名樂。或作緣覺教行音曲。名樂音。次作六度教行音曲。名美。後作一乘理果音曲。名美音。曾有人箜篌中念得金剛經一卷。又如荊珂㓨秦王。秦王請聽美人彈琴一曲。美人於琴中。教王掣羅袖踰屏風等。是此類也。
言經云有四阿修羅王等者。此非天眾也。亦云第十三動山涌海眾。謂阿修羅居大海下。欲與帝釋戰。從海下發兵。吐氣衝海水。令其沸騰。搖動須彌。名動山涌海也。
言梵阿素洛等者。解總名。問何名總名。答疏言。梵云阿素洛。此云非天。言阿修羅。訛也。准疏主解。素洛天之異名。並是天趣攝。問此更是天。何名非天。答是天無天行。毀責名非天。雖無天行。元來是天。
言以多諂詐等者。問[1]何云非。素洛云天。問天中上。至梵世。總有諂詐。何不名非天。答以多諂詐。一向行諂。簡天中則劣。或暫時有。不同修羅。故說天中名為質直。上說來修羅。是天攝也。
言如人不仁亦名者。如人不行人行。毀責云非人。元來是人。意言是人身行不仁。故云名非天。不言非畜生。修羅是天攝。無天行故。故言非天也。
言瑜伽佛地等者。疏主一往引諸教之便有通。通趣攝。三趣攝不定。
言有云羅睺阿修羅等者。只如犢子鷄胤部。如班足王。不可還是畜生所攝耶。
言今依大乘瑜伽等者。疏主斷云。今依大乘瑜伽為正也。
言一極弱者在人間等者。只今西方見有修羅窟。即清辨菩薩住處也。西域記云。駄那𤌴迦國城南不遠。有大山巖。有婆毗䟦伽菩薩。唐言清辨論師。住阿素洛宮。待見彌勒菩薩成佛下生之時方出。此論師聞摩揭陀國護法菩薩宣揚教法。學徒數千。有壞談義。杖鍚而往。至波吒釐城。知護法菩薩在菩提樹。論師乃命門人曰。汝行詣菩提樹護法菩薩所。如我詞曰。菩薩宣揚遺教。導誘迷徒。仰德虗心。為日[A111]已久。然以宣願未果。不遂禮謁。菩提樹者。誓不空見。見當有證。稱天人師。護法菩薩謂其使曰。人世如幻。身命若浮。[2]渴曰[3]勒誠未遑。談議人信。往復言。不會見論師。更還本土。靜而思曰。非慈氏成佛。誰決我疑。於觀自在菩薩像前。隨心陀羅尼。絕粮飲水。時經三年。觀自在菩薩乃現妙色身。論師曰。願留此身。待見慈氏。觀自在菩薩曰。人命危脆。世間浮幻。宜修勝善。願生覩史多天。於斯禮覲。當達得見。論師曰。志不可[4]舊。心不可二。觀自在菩薩曰。若然者。宜往䭾那羯磔迦國城南山巖執金剛神所。志誠誦持執金剛陀羅尼者。當遂此願。論師於是往而誦焉。三年之後。神乃謂曰。伊何所願。在此勤勵。論師曰。願留此身。待見慈氏。觀自在菩薩指遣來請。悉充我願。其神示曰。此巖石內。有阿素洛宮。如法行請。石壁[5]號開。開即入中。可以待見。論師曰。幽居無覩。詎知佛興。神曰。慈氏出興。我當相[6]新。論師受命。專精誦持。復歷三年。初無異相。呪芥子以擊石巖。豁而洞開。是時百千萬眾觀覩忘返。論師再三召[7]慕。人見皆怕。唯六人同入。入[A112]已壁遂合。今是此類也。餘者。居大海之下。有云水居。有云穴居。在須彌山北孔穴中。
言以下四類十地經說二妙等者。如是次第四類。皆二萬一千由旬。計八萬四千由旬。據理透入金輪也。
言准此[A113]已下八萬四千等。問須彌之底。下據金輪。言深於須彌矣。即有透金輪之過。如何會釋。答路府三說。一量度大小不同。本只是八萬由旬。著小尺度量。加四千由旬。二云。業力所致。亦[8]後句失。如石中鐵中火中有眾生也。金輪不可透。業力使之然。必若透金輪。還當由業力。三云。據實。海水亦深八萬四千。舉其全數。但言八萬。俱舍頌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據實。八十四千也(上解業力勝也)。
言與起世經相違等者。一山東不同。二水下不同。彼說須彌東。是一句。西去一千等。是一句。道理方顯。
言是別聚落等者。西去山[9]千。一千由旬有宮殿者。是別聚落。不妨散作餘七金山等。如今世人。居別宅等。亦復何失。
言羅睺此云等者。解別名也。今疏中依十地經辨次第。先列羅睺阿修羅王。據道理。亦合先列。住居最上。又是前軍故。合先列也。譯者差別。在後安之。法華經先列婆稚阿修羅王。最後列羅睺阿修羅王。不約大小。今疏主不依法華經中次第。依十地經中。先列羅睺。梵云羅睺。此云執者障義。羅睺阿修羅王與天鬬時。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10]修羅睺眼。修羅又是非天前軍。又以手遮日。令蹔隱沒。故云執日。如說耶輸之子名曰羅睺。為障佛日。故言執日。此但手遮。非手[11]犯日也。
言婆稚者。舊云被縛。此古人解也。
言團圓等。圓滿之義。身形充實。故云圓滿。有大勢力。戰歒得勝。故云最勝。戰有勇決。故云勇健。正法華云最勝。義與勇健相似。
言䟦陀縛義等者。婆稚與䟦稚迦。此五字廣略不同。大段翻為團圓。為正。若翻為被縛。即錯。
言佉羅騫等者。佉騫二字。皆去聲呼也。駄字平音呼。陀音同也。
言廣肩膊者。膊廣厚也。
言明文其身者。即是畫其身也。只今荊蠻而有此俗。昔者周大王有長子三人。長曰大伯。次曰仲雍。小曰季歷。季歷賢。又生聖子。父王曰。大伯欲自居位。恐寶位不及。文王曰。故以天下讓於季歷。而自斷髮。文身踝形。以為飾。適於荊蠻。
言此為最大。即身形大也。阿含經云。世界初成。色界光音天子從天下來。入海沐浴。精流水中。變為一卵殻。經八千歲。開生一女修羅。身如須彌山。千頭少一。後水觸女身。由是有孕。遂生一男。號毗摩質多。其身四倍。大於母身。九頭八脚。千手少一。後納香山乾闥婆女。生設支夫人。即帝釋父公也。問欲界諸天尚無精穢。云何色界天而有精耶。俱舍云。唯六欲天受妙欲境。初二天依地居。形變成染。與人無別。然風氣出。熱惱便除。非如人間有餘不淨。夜摩天眾。纔抱成欲。覩史天執手。樂變化相笑。他化天相視。云何色天而說精流。答沼云。此是經部中。敘外道義。故無有異。又修羅宮殿只有八萬由旬。今質多身四倍大母。母之身量[A114]已等須彌。如何彼宮而能居得。故知是外道義也。
言梵云揭路荼。此云妙翅鳥。亦名吞龍。啖毒眾也。
言不唯金故者。破古師云。金翅鳥翅羽色妙。不唯金故。
言比丘當知若卵生鳥等者。按樓炭經第四云。須彌山南。大海之北。有大鐵樹。名俱梨睒([A115]陝音)。身莖周迊二百八十里。高四千里。枝葉分布有二千里。樹東面有卵生鳥及卵生龍。南面有胎生鳥及胎生龍。西面有濕生鳥及濕生龍。北面有化生鳥及化生龍也。其卵生鳥欲食卵生龍時。於是飛向東面枝上。下觀海水。兩翅扇水令開。取卵生龍食之。而不能食胎濕化生。龍。胎鳥欲食卵胎生龍時。飛上南枝。扇水令開。取卵胎龍食之。乃至化生鳥食化生龍時。上北枝上。扇水令開。取前四生龍食之。此鳥各別有宮殿。方圓二十四萬里。七重城壁。皆是七寶。七重欄楯。樹木園苑。小鳥和鳴之相。又譬喻經云。摩竭陀國西北。有九黑山。山外有香醉山。香醉山內。有末拉末離樹。此云鐵叉樹。其樹高大。堅硬如鐵。諸妙翅鳥常在此樹。其鳥身大。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者。栖此樹上。樹不動搖。亦無折損。又有一鳥。形如鴝鵒。名曰鳥堅鳥。復於此樹上止住。若住東枝。枝即東側。南西等枝亦爾。若在中枝。乃可安住平正。妙翅鳥見[A116]已。生□恚。謂樹神曰。我身極大。栖此樹。樹不動搖。鳥堅鳥云何令樹搖動。樹神答曰。汝身大所食至輕賤。上食龍。龍食於魚。所食更賤。不能令大樹動搖。彼鳥堅鳥唯食金剛。金剛堅硬。難可摧壞。所食更重。樹則傾搖。比當知喻。如十二有支。生死苦果。如鐵叉樹。彼妙翅鳥所食輕物。不能令鐵叉樹動搖。猶如俗人。雖談俗典文字。葛洪萬卷。諸子五車。不能破壞生死大樹。鳥堅鳥身形雖小。所食貴重。能令大樹動搖。喻如沙彌雖小。受持佛經。故能破壞十二有支生死大樹也。
言是時此鳥以翅等者。闢者開義(房益反)。四生妙翅鳥。能食四生龍。後必帶前。如胎生鳥。能食胎生龍。兼食前卵生龍。兼前帶後。後必能帶前。如化生鳥。食化生龍。兼食前三生龍也。攝問云。化生龍頓生頓滅。既無身形。如何有資益義。答有三義。一云。化生鳥食化生龍。如空食空。能食所食。俱是化生。死了無身形。說何資益。二者。化生鳥不唯空食化生龍。兼食餘三生。只此三生。便能資益化生鳥。三者。不約所食。俱說有能食化生龍之作用。未必食也(第二也)。
言設使龍身而事佛等者。緣龍事佛。皆變本身為人。是妙翅灼然不敢食。設使不變為人。空作龍身而事佛者。是妙翅鳥亦不能食噉。如來在日。有妙翅鳥食龍。龍後向佛說。佛變取袈裟一縷。繫著身上。妙翅鳥不能食噉。問何故佛變繫袈裟。答佛有二意。一佛以慈心。不可阻壞。二昔曾破戒。今為鳥王。見沙門形。即便敬修。惡心便息。有一龍得袈裟縷繫身。便向水面上來。被妙翅趁。龍遂化作人走。其妙翅鳥亦化為人走。趁著龍始擬喫。身上忽見袈裟。便不敢喫。或上鐵叉樹。或上或下。闢水令開。見龍身上袈裟却迴。如是七度。心中飢。熱火從心起。火焰上徹天宮。帝釋變善龍。降雨滅火。唯收得心肝。猶如人䏶。亦如車轂。帝釋得為如意珠。即如意迦樓羅王輪王得之為寶等。
言不可阻者。損也。隔也。憂也。路府云。疏置設聲。文稍不便。恐疏錯。應言若使。即極分明。牟云。然置設言。別有深意。文言設者。即同俗縱然之義。意言若事佛者。縱言合食。亦不能食。況餘不應者也。故非疏錯。
言亦云大威德者。解別名也。諸龍怖故。只自卵生龍怖。非諸類怖也。
言大身者。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紀國云。大海龍王也。今准南洲。南東西北四方。始有八萬里。如何容受。牟答。約此在醎海中。欲食龍時。闢水兩向而取。海水[A117]已深八萬由旬。即一百二十八萬餘里。不說南洲實安此鳥也。
言大滿等者。膓常滿故。
言如意者。頷下有如意珠。只此便是自心火起。燒鳥王身。輪王收得。為珠寶也。有說收得心肝。恐非也。疏主自言。領下有珠。何故言心肝。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
校注
[0390001] 量疑𦊱 [0390002] 號號一作兮兮 [0391001] 不下疑脫異字 [0391002] 及疑為 [0391003] 福疑轉 [0392001] 聖一作正 [0392002] 准一作唯 [0392003] 轉疑輪 [0393001] 令一作合 [0393002] 所下疑脫轉字 [0395001] 忽疑亦 [0395002] 仕通士 [0395003] 交疑教下同 [0395004] 前疑最 [0396001] 疑上疑脫理字 [0397001] 和一作利 [0397002] 現一作理次同 [0397003] 不下疑脫二字 [0397004] 一無慈字 [0397005] 久一作文 [0397006] 報一作執 [0398001] 生字疑剩 [0398002] 語字疑剩 [0398003] 論家二字疑剩 [0399001] 况疑呪 [0400001] 間一作問 [0400002] 四下應有無字 [0401001] 能有二字疑剩 [0402001] 輪疑轉 [0403001] 時上疑脫立字 [0403002] 同疑導 [0403003] 通一作道 [0405001] 告疑號 [0405002] 曰疑四 [0405003] 疊字疑剩 [0406001] 地一作池 [0407001] □疑云 [0407002] 大一作天 [0407003] 順疑須 [0407004] *失上疑脫圓生二字(失ハ本文ニ夫トツクル。[○@編]) [0407005] 三疑二 [0408001] 堂一作尚土二字 [0409001] 薩下應有行字 [0409002] 兌疑瓮 [0410001] 天疑人 [0410002] 減疑感 [0410003] 永疑求 [0410004] 倒疑例 [0411001] 本疑大 [0411002] 不疑火 [0412001] 靈疑雪 [0413001] 伏與復通 [0413002] 後疑復下同 [0413003] *庾貝一作賡(庾ハ本文ニ廋トツクル。[○@編]) [0413004] 一無歌等七字 [0414001] 刻疑克 [0415001] 何疑阿 [0415002] 渴一作偈 [0415003] 勒一作勤 [0415004] 舊疑奪 [0415005] 號疑洞 [0415006] 新疑報 [0415007] 慕疑募 [0415008] 後句疑復何 [0415009] 千字疑剩 [0415010] 修字疑剩 [0415011] 犯*把把(把ハ疑カ。[○@編])【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