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七
言說說序品有七者。標總名也。言成就者。釋總名。問成就者何義。答有二義。一具足義。二圓滿義。具足者。七義不少。名具足。七義之中。一一皆名圓滿義。問具足與圓滿何別。答具足者是表詮。唯表此經具足七義。圓滿者遮詮。餘經中不具七義。不得圓滿。所以疏云。餘經無故。問餘經亦有放光雨華動地等事。何故局此經。答餘經不妨亦有。若同此經七義圓滿。即無此(上總標了)。
言始述通由者。釋初別名。問何名序。答疏云。始述通由。此解序始由初也。最初通敘。與七成就為由。亦與一切經通由。若言山城成就。於中攝佛時不著。若言佛成就。於中攝山城。不著總言序分成就。故名通由。問七个成就。對正宗。皆是序。何故序成就。獨得名序。答有二義。一將他總稱。即目別名。如言十一色眼所見者。獨名眼色。如言惡病。一切病總名實。七皆序。序分成就。獨名序。又如無名指。餘指皆有名。此指無名字。即取無名。便為名也。餘六成就。名字亦別。義理亦別也。此序分成就。含法般姟多。立名不定。更無別名可立。即以序分。便是名字。言具圓滿故等。具山城圓滿。獨得序名。論之表勝餘故。即是勝餘經也。二意名勝。一對後六个成就。名表勝餘。二對餘經。名表勝餘也。具此義。獨得序名。實七皆序。問王舍城耆闍山。諸經皆有。何故此經獨得圓滿。答有二義。一不遮他諸經有山城者。只遮一類經。不向王城鷲山說者。遮無不遮有。二者。諸經有山城。無所表。此經將城況教。將山況理。所以疏云。或教妙如城。含妙理故。或理高如山。出二乘故。所以經處王城居鷲嶺。有所表矣。故說序分成就。獨有此功能也。故從如是至山中。皆是序分成就也。
言二眾成就與大等者。論科有二門。一數。謂大眾無數故。總談無數。經云。萬二千人等是。二行。論云聲聞修小乘行。菩薩修大乘行。問經中不說行。如何論家言行。答有二解。一論說經不說。互相影略也。二只經中名字便是行。聲聞菩薩。以行為名。
言比丘者。此云乞士。乞食便是行也。菩薩名字。即求菩提。度有情便是行也。
三攝功德。論云。皆是大阿羅漢十六句。示現聲聞功德成就故。皆於阿耨菩提不退轉。十三句示現菩提功德成就故。
四威儀。如法住經云。爾時世尊四眾。至讚嘆。有解。威儀屬聽眾。如法住屬佛。佛如法住此威儀中。名威儀如法住。
言圓滿勝餘經故者。此一句。唯解眾。成就中四義也。數圓滿行圓滿功德圓滿。圓滿通上三處轉也。問眾成就。餘皆有。何故還說勝餘經。答餘經四義不具足。不名圓滿也。
言三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等者。經云。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具十七名。勝餘故。若不說無量義經。說法華經時。未至但說無量義經了。即是說法華經時至也。
言四所依說法等者。此威儀。是隨順如來說法威儀也。如來若擬說法。天不雨華。地不動。不名隨順也。如來欲擬說法。天雨四華。地振六種。名隨順如來說法也。威儀為能隨順。說法為所隨。如來說法為能住。威儀為所住。應言說法所依隨順威儀住成就。若據論。文即倒也。攝問此間威儀。與眾成就中威儀何別。答說聽別故。此唯望佛。彼據聽眾。二皆別也。
言五依止說等者。以眾生渴仰心。與說為因。如來說法。為能依止。眾生渴仰心。為所依止。此渴仰心。與說法為因。何用放光。答欲得如來說法。事須彼眾生渴仰心。欲得眾生之渴仰心。無過放光照境。放光照境。能生眾生之渴仰心。若通而論之。則放光與眾生渴仰心。總名說因。若尅體而論。正取渴仰心也。餘經無者。無此放光。光中七事。眾生渴仰心。若論論。一一具備。餘經則無。
言六大眾等者。爾時彌勒菩薩。示不知道。當以問誰。誰能答者。眾生懷疑。當以問誰。欲示相懷疑。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二眾人實心惑。經云。爾時比丘比丘尼。至今當問誰。三慈氏雙申兩意。發問先因。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至以何因緣而有此瑞。雖問一人。多人欲聞。生希有心。問底人有二。一有能問。二所問。所聞即是文殊菩薩。即第七成就。今取能問人。即是彌勒。第六成就。會中眾人有疑。同心合意。欲得彌勒一人。與多人發問。問文殊菩薩。名雖問一人。會下聽處。即是多人。多人同心合意。欲得文殊菩薩答意。徒知說法因由。決心中疑網。故名多人欲聞。生希有心。問何不問十人五人。唯問一人。答疑則千人萬人。疑若說解。一个人便解却多人疑處。一人既能解多人疑處。乃至斷多人疑。亦只是一人能斷。所以不問多人也。餘經無故者。若論彌勒問文殊答。餘經所無也。
言七文殊等者。文殊以宿命智。[1]知能過去身。為妙光法師。見彌勒為求名。菩薩現見過去果因相。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是故答言。如現在前。表是親見。非是比度。攝獲能知。論云。因相者。文殊自見[A1]己身。於彼彼佛土。修行諸行。為今時之因。疏云。菩薩因行故。即是與歡喜藏摩尼寶積佛為因也。言果相者。即是過去所依自體。即是妙光身。望前前世五戒十善因。感得妙光身。便是果相。妙光昇坐。說法華經。為二十億菩薩。即是因相。與[2]光文殊菩薩。當來成佛為因。名因相。
言十種事者。一現見大義因。八大義是。二現見世間章。甚深意因。乃至十現見自身所經事因。經云。妙光法師者。今即我身是。至欲說法華經。現見十種事因果相。諸經無也(上論科了)。
言七中分二初等者。疏主科簡七成就為二。一通序。二別序。法華論開為七。諸經合為二。此之二序。分成五對。一證信發起對。證信序通一切經。發起序唯當經。發起正宗故。二經後經前對。如是我聞四个字。說經[A2]已後。臨入涅槃安置。名經後序。一時[A3]已下。說無量義經。靈山雨華。[3]種地放光。照境召集四眾。名經前序。三阿難如來對。如是我聞。是阿難序。一時[A4]已下。如來序。四未來現在對。如是我聞是未來。一時[A5]已下是現在。五通別對。如是我聞[A6]已下。至眾成就。是通序。說無量義經[A7]已下。是別序。今此疏有科判。即通別二序也。通即諸經。別即此教。
言通序有五者。解通序也。然科通序。諸教不同。一真諦三藏般若記。開為七。一如是者。標所聞法。二我者。能聞人。三聞者。親承音旨。四一時者。顯所聞法。善合根宜。五佛者。明說法主。六住處。顯有處所。七與大比丘。顯非獨聞。佛地論科為五。一總顯[A8]已聞。總指一部妙法。故言總顯。以親聞故。故言[A9]已聞。問何言一時。答說者聽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故。經立一時。問經通五人說。佛菩薩神仙變化人弟子等。未審此經是誰說。答表法尊主勝。不是餘人。故是佛說。經言佛字。問外道教法。從天降下。或言朱鳥銜來。都無來處。未審此經說有處所否。答經言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說處也。問阿難言如是我聞。未審當曇山獨自聞。為復更有人同聞。答與者。兼并共及之義。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有同聞眾也。所以通序之中。有此五段。一總顯等。疏主科經中通序。即攝此五。疏科論中序分。成就攝四。第五段所被機。入眾成就中。序成俱四段。今此先解序分成就。此中四段。每段據實。各列為一唱。疏主恐經文碎。所以四段合為一唱。唱中疏云。如是我聞。即為初也。此處喪經也。
言為論本但說序分等者。[A10]商量論家科。序分成就意也。疏主科序分成就有四。論主科序分成就中。唯嘆山城。不說餘三也。問若爾。論家序分成就。收法不盡。答論主據勝處。嘆山城。餘三雖不嘆。亦是序分收也。山城有所表。故與餘經別。所以偏說也。餘三不異餘經故。論不說也。問金光明經有王舍城鷲山。如何言別。答餘經雖有。不表經故。論云。序分成就者。此法門中。示現二種義成就故。一者。示現一切諸法門家勝故。二者。示現自在功德成就故。如王舍城勝一切城故。耆闍崛山勝餘山故。顯此法門最勝故。如經言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故。
言一說之所由等者。問說之所由。立之所以。有何差意。言經首置如是我聞。有何來由。由謂因由。答如來入涅槃。遺阿難安置。此是說之事由。二立之所以。佛交阿難立著。有何所以。以由用也。用作何物。答為令生信。生信義不同。有其十釋。又云所由即從聲。所以即為聲。故有差別也。
言說之所由者如大術等者。即摩訶摩耶經(摩訶云大摩耶云術)即摩耶夫人。是佛聖母。名曰大術。昇天三月安居。為九十日說經。名大術經。問謹案彼經。佛初成道。為報母恩。說出此經。如是我聞。佛臨涅槃時安置。時既懸隔。如何得名大術經。答始終為論。從初成道。直至金棺再啟。為母說法。總名大術經也。等者。等取闍維經律藏傳付法藏傳智度論說其本緣。謂如世尊於俱尸那城。力士生地。䟦提河側。北首而臥。將入涅槃。阿難是黨弟。見於如來圓寂相現。心沒憂海。莫能自勝。然佛成道未久。天魔波旬。第一遍請佛入般涅槃。佛言且去。吾本出家。只欲度生。吾緣成道[A11]已來。總未利益。待吾度得智慧弟子了。方般涅槃。不逾多時。有舍利弗。為諸梵志師。馬勝比丘。入城乞食。鶖子逢見威儀閑雅。容皃可觀。遂問。師學誰耶。馬勝說三諦法。以答鶖子。言下得證初果。後歸投佛。佛言善來等。得無學果。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纔度得智慧弟子了。第二遍天魔又來。請佛入般涅槃。世尊言且去。我雖度得智慧弟子。未有神通弟子。後乃目連見鶖子。鶖子為說馬勝三諦法。言下得初果。後投佛出家。世尊喚言善來等。言下得初果。神通第一。天魔見[A12]已。第三遍復請涅槃。世尊答言且待。我雖有智慧神通弟子。未有多聞總持弟子。後有阿難。年滿二十年。世尊[1]世尊為。
阿難說其二十年前所說經法。略示方隅。總以偈。如下經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阿難言下。並皆悟解。第三遍天魔復言。既度得多聞弟子。何不入滅盡耶。其時阿難。在佛邊立。世尊顧問阿難言。天魔請我入滅。夫善修四神足者。能住一劫。或減一劫。我[A13]已善修四神足法。汝意欲留。為以入滅。世尊三問[A14]已。阿難被魔燕耳。總不聞佛聲。阿難默然不答。波旬言。佛自弟子尚自不願。何況我等。於時世尊告波旬言。吾受汝請。待我有緣眾生未度者度訖。涅槃經教未聞者令聞。四部眾集。親加付囑。三乘教法。傳益未來。破暗除疑。事周究竟。却後三月。與汝涅槃。若不過三月。化緣不盡。若過三月。化緣即畢。波旬聞此語[A15]已。歡喜還宮。世尊恐阿難憂悔。遂語。
阿難。汝且於後園樹下靜坐。修其觀行。思滅苦本。觀汝之身從何所來。阿難依教。既至樹下。欲入於定。觀未成之次。心中昏睡。忽作一夢。見一大樹。出眾叢林。上至有頂之天。傍羅三有之地。樹上有華有菓。一切眾生。採華食菓。依樹而住。皆言我賴此樹。身[2]令得存。求久之間。忽被毗嵐猛風卒起。吹此樹倒。力士生地。娑羅林間。碎為微塵。阿難驚覺。心甚惶怖。知夢不祥。心懷憂惱。遂往白佛。請說所由。佛告阿難。大樹者。即是我身。有華有菓。即是三乘教法。狂風到來。吹倒大樹。即是波旬來請受請。入般涅槃。於叢林間。滅沒於地。即是娑羅林間。力士生地。入般涅槃。阿難聞說。悲啼號泣。世尊語阿難言。我先三遍問汝。汝都不言。悲號何益。喪車後底。擔藥袋無益。賊去後張弓。爾時阿難。悲哀憂愁痛苦。心狂荒亂。如重醉人。都無覺知。不見四眾。不知如來[A16]已入涅槃。為未涅槃。阿難悲泣。不能自勝。佛告阿難。設有一人。四事供養。供養滿三千界。如稻麻竹葦。皆是羅漢。不如一人持香華供養佛。汝以二十五年。親事於我。功德無量。而得初果。何須憂泣。每於靜夜良辰。教阿難二十年[A17]已前。未聞之法。言我初於鹿苑。而度五人。次度耶闍五十人。次度優樓頻蠡迦葉五百人。伽耶迦葉二百人。阿難既聞[A18]已。倍增悲歎。我為侍者。故留結縛。不證極果。夫為侍者。不取凡夫。恐有疎失。不取極果。同佛無學。此但居初果。佛言譬如大海之中無量魚等。欲至岸者。要吞鈎餌。方得出岸。汝[A19]已吞鈎。當趣生死。如證應果。更聞此語。悲泣悶絕于地。阿泥樓荳。以冷水灑阿難面。普以善言。慰喻阿難。如來欲入涅槃。一切人天無能留者。阿泥樓豆謂阿難曰。一切有為。無常散壞。復作是言。世間空虗。無上法王。將欲衰殄。甚深大河欲渴。大法燈明欲滅不久。法山欲頹。法船欲沈。法橋欲壞。善友欲去。火怖將至。法幢欲倒。法樹欲折。佛日欲沒。汝莫愁惱。如凡夫人。又佛大師。三僧祇劫。難行苦行。所集法寶。親自付汝。汝若愁悶。忘失如來真甘露味。有情漂溺生死瀑流。於苦海中。馮何解脫。汝可諮問大牟尼尊未來世事。徒悲何益。一旦遠離無上世尊。設有疑惑。當復問誰。阿難曰。我懷憂惱。知何啟問。尊者無滅。告阿難言。汝何不問四事之法。又請如來住世。莫般涅槃。問涅槃經。阿泥樓駄[1]交阿難問。大智度論。憂波離交阿難問。兩文何故不同。答兩人在會。同時交問。互舉一邊。亦無有失。問波離樓豆。何不自問。答以。
阿難是結集之主。所以交問。阿難受教。以偈請佛。如來若入滅。眾聖不莊嚴。由如夜暗中。有星而無月。如來若在世。眾聖即莊嚴。如月有星辰。四面常圍繞。世尊謂阿難曰。有會必有離。有生還有滅。[A20]已受波旬請。決定入涅槃。汝有疑速問。
言佛教之云我滅度等者。答第一問也。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此之別解脫戒。解脫是涅槃果。別別防非。得此涅槃果。名別解脫也。問戒是福門。如何得此涅槃解脫。答正因則不得。依其順緣。能生定慧。故得解脫。故有偈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三昧不現前。聖道不能起。糯云。身行不煞不盜。不墮三塗。便是解脫。何必事須取涅槃解脫也。
言為汝大師等者。佛在之日。以佛為師。人法師。佛入滅後。以戒為師。依法法師。故遺教經云。波羅提木叉者。當知此則是汝大師。
言依四念處等者。答第二問。諸比丘等。依何處住。住有二義。一身住。二心住。僧伽藍。是身住處。四念處觀。是心住處。四念處觀者。身受心法。是所住四境也。念與慧俱。隣近為名。疏空言念也。念慧兩法為能住。住心於此。四處之中。名四念處住。一觀身不淨。除淨倒。令知苦諦。二觀受苦。除樂倒。令斷集諦。三觀心無常。除常倒。令證滅。四觀法無我。除我倒。令修道諦。又觀身不淨者。無始時來。一切眾生。於自身向上起貪愛。世間朱脣皓齒。欲擬除斷。初修之人。事須觀自身不淨。唯禪法秘要經。先從脚指頭觀。觀小許破處。因此有血。便成瘡泡。膿血流出。漸至一脚。乃至遍身。皆是不淨。自身既爾。即至他身。向上不起貪心。即於一切物上。皆作是觀。貪愛自息。第一觀身。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如牡丹華。從牡丹生還香。伊蘭從伊蘭子生還嗅。三乘聖果。從戒忍等生還淨。凡夫從無明貪愛煩惱種招感。故名種子不淨。有說。今此小乘觀行不淨種子。但觀父母遺體。以為不淨。故龍樹偈云。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從白淨生。但從穢道出。二住處不淨者。於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臰穢之處。於此安住。母食熱物。如鑊湯地獄。母食冷物如塞氷地獄。母若飢時。如倒懸地獄。母若飽時。如狹石地獄。故名住。處不淨。故論偈云。是身為臰穢。不從華開生。亦不從薝蔔。亦不從寶山。三自體不淨者。地水火風。假合連持。皮肉筋骨。三十六物。以成其身。名自體不淨。故論偈云。地水火風質。能變成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四外相不淨者。亦云。自相九竅常流。垢污臰穢。瘡痍膿血。肢淚涕唾。亦相不淨。故論偈云。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淨者。為生者。病死氣絕[A21]已後。膖脹爛壞。變成灰土。皆成不淨。反招後身。沈淪六趣。不能出離。故有頌云。審諦觀此身。終歸於死處。難御無反覆。背恩如小兒(上觀身了)。二觀受是苦。受謂苦樂捨。即三受。為三苦一期住令領納名受。八苦相煎名受是苦。苦者逼迫義。凡夫不覺是苦。妄計為樂。今既觀之。樂無是苦。一觀苦受為苦苦。若空言苦受。是向上苦字。更向苦上。加生死病死怨憎會苦。此五苦隨逐。苦上重苦。名為苦苦。二者。觀樂受為壞苦。樂受當體。是有漏法。早是苦向上。更加愛別離求不得苦之所隨逐。名為壞苦。世間錢財名利親情眷屬合會。蹔時似樂。樂變壞時。能生憂惱。名為壞苦。三觀捨受為行苦。捨受向上。被生住異滅四相遷流。遷流不安。名行苦。凡夫不覺是苦。菩薩大怖。菩薩觀非想地薀。如無間地獄。故有頌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中不覺。若置眼睛上。為苦極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緣極生猒怖。三觀心無常。心心所法。剎那無常。前滅後生。猶如猨猴。曾不暫住。有非常有。不變無為。無非常無。不如菟角。無彼有無二常之相。合名無常。故經頌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類浮泡。不得久住。想同陽𦦨。從渴愛生。行類芭蕉。中無有實。識如幻事。顛倒所起。第四觀法無我者。三科五薀法。觀此法中。都無有我。若執有我。則為非也。若執有主宰自在。則名人我。若執有勝性。則名法我。如來交觀一切法中。都無有我。凡夫妄執。無我之處。強執有我。於繩之上。實無虵故。即薀計我。離薀計我。三科法。但有從緣生。都無有我也。又修此四觀。除六般尋。發九種修。六尋者。欲恚害眷屬國土不死。九修者。對法云。一欲修。除不作意。二勤修。除懈怠。三舉修。除沈昏。四勵修。除自輕蔑。五猛修。除乏衣食。求出家故。六不退修。漸勝進故。七正念修。除失念故。八智修。除不應行處。慎不行故。離惡軌範。及邪念等故。九不捨善軛修。縱得果[A22]已。常不放逸。故涅槃經三十五。說四種念住。為自[1]境故。五種妙欲。為他境界。如羅婆鳥。住自境界。不被他投。即懺愧也。羅婆鳥者。阿濫塠。是土境間住。是自境界。若住虗空。即他境也。偈云。飛鳥從空來。羅婆住自界。雖申勇猛力。致勿被其身。四念體者。觀身不淨。取十一色法為體。觀受是苦。即憂苦喜樂捨五受為體。觀心無常。小乘六識為體。大乘八識為體。觀法無我者。除前十一色。及受八識心王等。所餘諸法。並得為觀。法無我體。觀身不淨色薀。觀受是苦受薀。觀心無常識薀。觀法無我行薀(四念了)。
言惡性比丘等者。答第三問。惡性比丘。如何治罸也。安國云。梵謂寂靜淨潔。壇是悉壇法也。將此梵德。寂靜默之法對治。惡性比丘。辨之不共語也。今云。梵即梵王。壇是宗法。舍言也。將二禪[A23]已上無言地法。惡性比丘名梵壇。治之不共語也。問何以梵是無語言。答梵默然故。所以疏言。不應打罵。打罵是不靜法治也。但默擯故。默擯是靜法治也。賢愚經中。有被擯比丘眾人不共語。有一个鬼為食人故。護世擯之。此被擯鬼。見比丘苦。問不止我謂被擯。鬼言我亦被擯。共你作一討挍。共覓飲食喫。人不見鬼。但於見汝。汝可在我肩上。戴汝而行。人謂汝得聖。空中坐立。比丘即上鬼肩上遊行。人間大得利養。天王見[A24]已。我久擯汝。何故猶誑人間。貪奪財物。鬼被呵叱。即折置地。遂即致死。因此人說。為眾不詳也。
言一切經首當置如是等者。此答第四問。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等言。故有頌言。優婆離請問。經首置何言。佛教如是著。萬代古今傳。
言立之所以等者。問一切經最初首。安如是我聞。有何所以。答劫初之時。本無文字。後梵王出八十字。流行於世。後諸眾生。生猒離想。梵王知[A25]已。遂總收字。皆[A26]已吞之。口兩角頭。各留一字。即是阿憂兩字。諸外道曰。此二字者。諸字中王。故不被吞咽。自後諸外道有教。皆置阿憂二字。今簡異外道。故置如是我聞。智論等中說。外道經初先標阿憂二字。阿之言無。憂之言吉。無所不吉。故言無不吉。又解云。阿言無。憂言有。一切諸法。不過有無。今顯異彼外道。故安如是我聞。又外道教。無說時及以方所。或說空中拾得。或言赤鳥銜來等。今簡彼。著如是。問佛經是佛說。為簡外道。置如是等言。戒律亦是佛說。如何不安如是等言。答戒被內眾。所以不安也。經通俗人。為令生信。所以安如是我聞。理實合有。略故無也。准諸廣律。亦有也。
言智論云如是等者。問何不向序分正宗中智。要假經末信受奉行生智也。答據實。三分總能生智。翻譯之家。舉後取前。且言經末。其實總有也。問何故在前生信。在後生智。答智因信生。所以最初說信。欲取無上菩提去。事須先生信。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故初說信。
言信為能入等者。問何故不空佛信。或空說智。何要雙說。答信為能入等。欲入三乘教理。事須得信。欲度三界生死。事須得智。度自度他。皆由智故。
言信為入法之等者。依初後次第解也。智為得果之玄術。玄術者法也。玄者玄遠。幽玄之法術也。牟云。此兩句釋上二句。如其次第也。又古人云。智屬於佛。能說教故。信屬於資。能聽法故。今此不然。信智俱是資瞿波。論云。佛有信智。二種境故。世尊相好。丈六金容。覩者信伏。稱為信境。依四辨七辨。令物生智。名四智境。由此故知。若信若智。皆屬於資。利鈍而分也。
言信則所言等者。約修行次第解也。有履之人有信故。所出言語道理皆從順。名所言之理順。若是無信之人。所出言語。人不信受。道理亦不相順。有信之人所言順。道理若順。便有能說之人。能為師所聽為資。資順於師。師順於資。既若相順。則師資道成也。
言由信故所說等者。重釋上標中。信順二字也。詞無豐約。非信不傳。是故經初。建言如是。問如何不信。師資不成。答如因明說。相違決定因。雖有三相。由不生敵者。信智名三相。俱闕故。彼因體所立者。言生敵者智了。故此之信。則所言之理順。非智無以順。其言非言。無[A27]已生其智。故須相順。師資乃成也。
言趣極果等者。問何名極果。答即是佛位三身。菩提涅槃。二轉依果。今顯趣向極果。初因不過於信。信為能趣。極果為所趣。如人欲行千里。一步為初。今欲趣佛果。三大劫中。將信為初。信如一寸之針。能引百丈之線。縫綴衣服。由針而入。得佛果菩提。信為最初。故名初因。信心與佛果。為因也。
言依仁王等經者。引仁王經證信。與四十心為因。四十心後。與初地為因。言等者。等華嚴與仁王。同仁王經中不立四十心。只三十心。十信攝入十住。即是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堅心十信。只向第一發心住攝。今言四十心。却是論家立也。前四十心為初因。初因之中。最初是信也。且四十心者。第一十信。一信。二精進。三念。四定。五思。六不退。此十信第六心。名信不退。不退生邪見家。約上品發心說。若中下品發心亦退。七迴向。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二十住者。一發心住。始從凡夫。便發求無上菩提之心。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種姓清淨故。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長生真解。得佛法分。故曰童真。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三十行者。修行六度。轉勝於前。故名為行。一歡喜行。二饒益行。自利轉深。利他彌廣。故名饒益。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度人不倦。利益增進。無有休息故。四無盡。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善法行。九導重行。十真實行。四十迴向者。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懷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若行有為無為平等圓通。則與三世諸佛。同行菩提故。曰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本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著生死彌廣故。能平等津。通法界眾生。故名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如相迴向。一切眾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此如道相融。故如相也。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四加行攝在此第十位中也。故地前四十心為初因。就初因中。最初以信為首也。上解四十心。與初地為因也。
言最初發起大菩提等者。解大菩提心。與佛果為因。最初起大菩提心。同前趣極果之初因。菩提者。三身菩提。法報化三佛菩提。最初起一念。求三種菩提。能求之心。名菩提心也。菩提心以信進念定慧為體。此五之中。最初是信。所以引菩提心來。只要最初信心。餘四相從來也。
言須具十德等者。此二句。十德三妙觀。乃資助菩提心。非是正要。文便引來。十德者。發菩提心。經云。一親近善友。近佛菩薩。能長慧命。能生道牙。二供養諸佛。良福田故。三修集善根。行萬行故。四志求勝法。樂大乘故。五心常柔和。無瞋恚故。六遭苦能忍。忍寒熱故。七慈悲淳厚。與樂拔苦故。八深心平等。觀一切眾生。如一子故。九愛樂大乘。起淨心故。十志求佛智。忻菩提故。三妙觀者。一猒離有為心。誓斷一切惡持攝律儀戒。能招法身。斷德果也。二求菩提心。誓修一切善根。攝善法戒。能招報身。智德果也。三深念眾生。持饒益有情戒。能招化身。恩德果也。此上大菩提心。十德三妙觀。總標也。
言大菩提心以等者。別釋也。此因力也。即信等五根。是也。以善友為者。緣力也。事須得善友。知識觀發也。以不退屈等者。精進力也。善根即信進念定慧為體(上釋大菩提心)。
言攝大乘之等者。引論證仁王經中種力。無性攝論第七之清淨者。即善根力。即前善根為自體因力也。增上力者。即前善友為勝緣。堅固心勝進者。即前不退屈。而為筞發。雖逢惡友。方便破懷。終不棄捨大菩提心。所修善法。念念增進。不生喜足。即勝進力也。
言名菩薩初修等者。釋前二力。三大劫初修最初。是信也。
言二入諦理之等者。入者。證悟也。諦者四諦。諦由實也。理者。真理也。老經云。合抱之樹。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1]於壘。今欲入四諦理者。最初須依於信。又涓涓之流。歸大海。一毫之善。直至菩提也。
言諸論皆說將入等者。信根者。即信進念定慧五根也。信力者。即信等五力也。
言有信根等者。出根力功能也。根力二觀。根在燸頂位。力在忍世第一二位之中。安國曰。資粮名根。加行名力。資粮位中。二麤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故不名力也。然此四加行位。漸近道火。名為𤏙。如居山頂。進退兩間。名之為頂。決定印持。名之為忍。世間最勝。名世第一。𤏙頂二位起得信根。忍世第一起得五力。問根力義別。何得名同。答信心初起。名之為根。後成就。名之為力。名數數雖同。義意全別。又出生義邊。名之為根。難屈伏邊。名之為力。有人解入諦理等。唯約小乘說者。不然。大乘見位。亦能斷。於四諦下煩惱。而證諦理。若不爾者。相見道十六心後得智中。應非真見。故知信等。能作大乘入諦理之基。漸所以疏云。有信根故。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明知約大乘而言諦理。二乘之人。即無萬善。亦不能伏變易中魔。
言四魔不能等者。於加行位。頓伏分別。漸伏俱生。是除煩惱魔。三惡苦果。黃門等身。忍位裁而不受。是降薀魔。分段死中。少得自在。是降死魔。降天魔者。唯大羅漢身證那含。及登地[A28]已去。方能伏也。此解狹。且地前菩薩。亦降天魔。華嚴之十住菩薩。八相成道。故知地前亦降天魔也。
言三通妙真等者。問何名妙真之證淨。答二解。一約能證解。二約所證解。且初之妙。以離麤得名。真者。離妄為稱。證淨者。即四證淨。佛法僧戒此四法。是所緣境。能緣無漏智。證達此理。名之為證。無漏智與信心相應。同緣四法。名之為淨。只此四般境。離麤離妄。即是妙真。即是證淨。故名通妙。真之證淨。准此即是能通達彼妙真。及四證淨者。是信之力能也(如人媒)。二約所證解。見道門中。四諦理名為妙真。離妄垢染。故稱淨。今明修行之人。證獲得故。名為證淨。金問云。無分別智。證之時有戒。可然。如何有佛僧。以理上。無假者身故。答若約別體。即不許同體。何妨由此。潞府智上說同體三寶。金約理上。說同體也。且潞云。無分別智及俱時心所。總名為覺。覺察分別。故名佛寶。不捨自體。名法寶。假者名僧寶。定道二名。戒也。金云。理是覺性名佛。當體名法。無乖諍名僧。問何名四不懷信。答四是境。只此佛法僧戒。不可破懷能緣之心。信此不懷。不懷之家信。依主釋。二云。四是境。信是能緣心。能緣信心堅固。名不可壞。此是境家之不懷信。依主釋。或不壞即信。持業釋。但與無分別智相應信心。證三寶境。出觀[A29]已後。逢三寶。信心不退。名四不壞也。問何唯立四不壞信。更不增減耶。答證於聖果。要因四大證之。譬如有人入於大海。採寶之時。便具四事。一者。事須得導師。二須粮食。三須得伴侶。四須得乘馭。佛為導師。法為粮食。僧為同侶。戒為乘馭。問何故先歸依佛。次歸依法。後歸依僧。答佛是能說法人。故初歸依。法是所說。次歸依。僧是所度根。故後歸依也。問唯真見道。亦通餘耶。答九十八之預流果中。唯得名淨相。餘果位名圓滿淨。於最極果。說為第一圓滿淨(上一句標)。
言能越惡道者。信佛故。離地獄道。信法故。能越餓鬼道。信僧故。離畜生道。又云。或一一皆通離三惡道。
言離貧賤因者。由信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因生勝處正離賤因。由信饒益有情戒。施他豐財。正離貧因。
言故論亦說信等者。引教例成也。見道真智。正名現觀。顯察四諦理故。信能助此現觀增明。亦名現觀。唯識九云。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云何。五十五云。現觀者。決定義。明了義。於諸諦中。決定妙慧。而為體故。明了現前。而觀境故。唯識云。一思現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思所成慧。最上品者。勝故。喜相應者。明利故。由此思所成慧。能觀諸法。苦空等引生𤏙等。思引修故。從因為名。名思現觀。第二信現觀同時信心有力。助觀增明。謂緣於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令不退轉。隣近為名。名現觀。信非是慧。忍可慧故。牟云。此上二通漏無漏。第三戒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解云。無漏定共。道共無表色。相助斷惑故。亦能助觀憎明故。[1]四現觀。智諦現觀。此唯無漏緣。非安立諦為境。以慧為性。通根本後得智。智者。割斷義。諦者境智。能現見諦境。從境立名。名現觀。第五現觀邊。智諦現觀。通世間出世。智慧為自性。邊者。是智諦現觀之後邊。相形為名。名邊智諦。現觀解之。唯所後得。了悟俗邊故。第六究竟現觀。所作[A30]已[A31]辦。名為究竟。現觀見諸諦。名為現觀。謂盡智等十智。然智無漏。
言四荷至等者。荷者負也。至德者。佛果菩提。名為至德。令心有二功能。一能荷負至德。二亦能與至德。為嘉依。嘉由善也。即是善依也。二云。所三乘無學果。總名至德。論信之一法。與三乘無學果。為善依也。三云。因中萬善。是眾德。亦名至德。信為至德之嘉依也。依者。依憑依託。一切善法。依信而生。信為善依也。
言信者食法味等者。問信有何功德。答疏云。信者。食法味等善手也。三乘聖眾法。名學佛法者。一乘教法。猶如法食。信心一个。是食法味之嘉手。學佛法者。以信為手。智度論云。入三昧海。以信為本。亦有疏云。飲法味。亦云。知應從多本。然食為正也。
言以信為手等者。法合也。三乘聖人。名學佛法者。三乘教理。由如法食。信心一个。是食法味之嘉手。以信為手。
言以信為牙者。無手不能取食。無牙不能斷草。象以其牙。損噬諸總。捨喻於牙。能棄惡法。此捨不是捨施之捨。是捨受之捨。但是善十一中。行捨名捨。論云。云何名行捨。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意道由不放逸。先除雜染。捨復令心寂靜而住。即能損惡。如牙噬物。而能斷草也。沼云。象有六牙。伏諸猛獸。修行之人。有行捨。能對治六障。修行六度。以布施攝貧窮。以持戒攝毀禁。以忍辱攝嗔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禮意。以智慧攝愚癡也。
言以念為頸等者。論云。云何名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一切能引於定。如頸連持於身。不數猶於念。令前不忘。又云。頸連身首。而令不斷。念能持善心不絕。凡象頸者。此而無迴曲。有專直之用。念修善法。有不散之功。故學佛法者。須得其念。念有二種。一者正念。即明記憶持諸法。二者邪念。即入邪見稠林。下云。復有諸鬼。其咽如針。即邪念也。
言以慧為頭者。雖有頸無頭。不能見物。事須得頭。頭能引導。見善見惡。雖有念無慧。不能簡擇。事須得慧。以慧為頭。頭上有眼見物。引身不墮坑壍也。
言於其兩肩等者。自利行為一肩。利他為一肩。一切善法。皆依自利利他行。向上安立。名擔集善法也。或戒定為兩肩。發生智慧。或以慚愧二法。為兩肩也。
言象所飲噉等者。永云。象飲噉必假鼻[A32]已取物。學佛法者。事須最初生信。信能取法。喻之於手。捨能防惡。況之以牙。念能持慧。比之於頸。慧能前道。譬之頸也。
言五[1]七聖等者。沼云。在佛果位。名為聖財。若在因位。名法財。元由初也。天地之初胎者。始也。出生之初故。胎者。人倫之始。爾疋云。初裁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胎者胎藏。十月滿足。遂成人道。皆從胎藏。而與意言。學者如世懷胎。必誕其子。法中論兆前一劫。修習無量善根。熏發種子。如懷胎者。入見道時。斷二障顯二空。理智生如來家。住極喜地。證真平等。如誕生也。故言元胎。胎由始也。問七聖財中。何法最為元始。答最初信也。財者聖法財。是法財之初也。
言學者大商等者。三乘人修行。取佛果菩提。名大商。求二乘果。名小商。果位菩提涅槃名寶所。此是足珍寶處。此菩薩如經記。佛如財主。菩薩向佛邊聽法。便是學者補貨物。元規者。元由初也。規由求也。初規求法寶。獲聖財處。事須最初生信也。簡異世間。故名聖財。若准瑜伽論故。世間出世間財。凡則有四種。一適意財。謂珍寶金銀等。令心悅樂。二憎長財。謂按摩等。長養四大故。三吉祥財。如俗端午。續壽命衣物等。四住持財。如宅舍家主飲食等。任持身命。問凡聖二財。勝劣云何。答世財四種。設暫得而還無。法寶七財。一獲得而長有故。大論第五。挍量勝劣。有五重。一行世間之財長。不善行出世財長行。二樂。世間財。暫時安樂。出世財長時究竟安樂。三遍。世財不遍益。出世財遍益一切。四時。世間財有無不恒。出世財長時常有。五地。世財唯欲界五趣。出世財遍九地。六引。世財引生死。出世財能至菩提。七盡。世間財寶。暫有還無。出世之財無竭盡。八奪。世財為他所奪。出世之財。化終不奪。九往。世間之財不往後。出世之財。隨往後世十足。世財無厭足。出世之財。果滿知足。十一恐怖。世間財寶。畜即心驚。出世之財。恒然安樂。十二怨。世間財寶。共畜諍競生。即招怨家。出世之財。自他無諍和合。如乳。十三灾害。世財有灾害。出世之財。畢竟無礙。十四嬈惱。世間之財。生老病死燒之憂。出世之財。無老病死。清虗常樂。十五斷除。世間之財。資長憂惱。須斷。出世之財。終不遺棄。
言七聖財等者。安云。一信。除疑正見財。二戒。即七眾戒。防非離惡財。三聞。聞是聞所成慧。除疑博達財。四捨。除貪離染財。捨謂行捨。無貪等三根為性。或捨謂捨施。亦以無貪為性。後解為勝。五慧。簡擇勝劣財。即思修二慧。六慚。崇賢進善財。七愧。輕拒暴惡財。此七之中。信為首也。問爭知七聖財。信為首耶。答疏主引顯揚論。排批以信。最為初首也。
言善本因等者(昌六反)。信之一法。與九善。為根本故。
言俶落者。爾疋云。肇祖元胎。俶落與始也。俶為春之初。萬物之初生也。落為秋之初。萬物之始彫也。故舉春秋之時。攝冬夏之兩節也。詩云。令終有俶。訪予落正。皆始也。天四時亦有信。春以風為信。夏以暑為信。秋以凉為信。冬以寒為信。春無風等。天之失信也(標了)。
言欲為本者。起希等。論云。何為欲答於所樂境。起希望為性。勤依為業。牟云。此中意說。將入彼大乘善法時。由前信。信知自身有菩提涅槃之性。次即於此二無上法。起希望心。而欲求之故。名欲為根本。
言作意所生者。第六意識。起希望時。必由作意。警覺方生。論第三。云何作意。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生趣境。即是引第六意識。於菩提涅槃之境。故名作意。所生數警覺故。
言觸所集起者。雖然作意警心了。心心所法。[A33]已生現行。若不得觸。則心心所法離散。事須得觸。和合一聚。心心所緣所前境。是觸功能。論云。云何為觸。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也。
言受所引等者。雖有和合根境。功能當時。領納前境違順之相。還須是受。論云。云何名受。答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
言定為增上等者。問如何言定。為增上。答若論令心心所。深取所緣。專注一境。是他定功能。散心緣境。如風中燈。無光也。所以一切時中。定心緣境。最勝故。名增上。論云。云何為定。答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一境不散為性。智依為業。遺教言制之一處。無事不辨。
言慧為最勝等者。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生。論云。云何名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
言解脫為堅固等者。有二解。一者。涅槃真理。稱為解脫。非被所壞。得堅固名。一證得[A34]已。纏縛永息。二者。或即勝解因中。印境名勝解。果中離縛。名解脫。纏謂八纏十纏。俱舍云。纏八無慚愧。嫉慳并悔眠。掉舉與昏沈。或十加忿覆。縛者。俱舍云。縛三由三受。解云。樂受悅諸根。順故生貪欲。憂苦是逼迫。違故即生嗔。捨受是中容。遍故愚癡起。又云。縛有三。相應縛者。本來心王心所。是無記法。不是染。由與煩惱貪嗔癡等。同生同滅。縛彼心王。所成雜染性不善性故。名相應縛。相應即縛。二者。所緣縛。所緣本來。不是縛。由被能縛。彼所緣本來所緣境。是無記。法體非是縛。由心王心所。由與貪嗔相應。緣被所緣境。於彼境上起貪縛。彼所緣名所緣縛。三自性縛。根隨煩惱。自性是縛法。名自性縛。後有煩惱所知分別俱生種子。如是皆纏縛所收也。
言出離為後等。問何名出離。為後邊。答潞云。覺道菩提為離出。以證得得故。故言圓滿。望出生死盡處。此最居後。故名後邊。二者。果望於因。因之後故。故名後邊。此二解總望三乘果說。問若爾。何故後二。亦向九善。因收也。答或此亦通諸聖弟子。分證理時。聖位對凡夫。亦名後邊。兩解總得。潞約三乘人出分段生死說。疏主約大乘說。問即初地聖位。對地前凡夫。亦名後邊。初地菩薩名覺道滿。答雖不名滿。約當地說。亦名滿。二者。約多分說。亦名覺道滿也。
言信既為欲依等者。安信之所由也。緣小乘善。有九因大乘善。只有八因。疏主依瑜伽論。烈八善因。論中只所欲為最初。事須先起欲。然後生諸善法。疏主依論解了。末後反望向前八因。據道理。事須先依信生故。最後兩句。安信之語。故言既為等兼信成九因。
言七啟機門等者。啟著開也。根者。眾生根性。只此根。便是其門。根即是門。故名根門。問何名為手。答信是手眾生信心若發。根門即開。信心不發。根門即閉。眾生發信心。便是開根門。眾生不發信心。根門即閉也。故眾生根門。開之與閉。皆由信心。故喚眾生信心。作開根門之勝手也。二云。機即物根。門即教門。三乘五乘教法。與眾生根性。為出離之門。今欲開彼教門。以何為手。答眾生一念信心。是開教門之勝手。無手不可開門。眾生若無信心教門。因何肯說此解。眾生信心為手。如來教為門也。
言接教手等者。眾生信心如手。教亦為手。信手教手。兩手相接。置出世故。
言俱舍論等者。疏主依何處聖教。說如來教為手。答疏言俱舍等。長行解之。一切眾生。於生死沈淪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正法教手。拔濟令出生死。生死坭者。十二有支中。五果種子如土。是異熟性故。愛取如水。數溉灌故。無明行類。和泥人。能造作故。生老死支如泥。有漏性故。拔眾生出生死泥。即分段身也。彼說有三義名泥。一沈處喻。深堅通三界。二溺處喻。粘被妻子所粘故。三難出喻。廣傍說六道。難可出故。
言後陳正宗為等者。如來擬說正宗。正宗之中。乘教手教眾生[1]句。序分之中。發信心。舉信手。兩手相接。出淤泥故。結歸當經也。
言智度論等。此論唯證信心為手也。
言八湛等者。賀云。信如水清珠。餘心所等。喻同濁水。珠投濁水。濁水湛清。餘所皆同。心聚皆清。
言成唯識等者。問何聖教喚信作珠。答疏云。成唯等。安云。此寶珠置在日月下。能出水火。投濁水中。水則證淨。名水清珠。類同於信。大隨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極穢物。自穢穢他。此信澄清。能淨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此珠有三種。一陽燧珠。將映日而得火。由有信故。將對智而能生無漏道火。二者。月愛珠。將對月而出水。由此信故。能令眾[2]主得月性水也。三水清珠。能清濁水故。將此信心。投不信心中。能清不信。性水渾濁故。故唯識六云。云何為信。於圓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是信自體。能治不信。是信之業用。若不信起來。自性渾濁。自體是不淨法。亦能令心心所法。成其不淨。問此信以何為性。答心淨為性。問為復心即是淨。為心俱時淨。為復心之淨。故第一若言心即是淨者。自是心王。淨何關心。所信是心所故。此約持業難也。若心俱時淨者。與慚等又何別。一是心所。與心王相應。何不言慚等淨。第二若言心之淨故者。自是心所。淨何言心淨為性。若離心有淨。此可心所收。若淨即心。信應非心所行。若令心淨。慚等何別。依主難。慚等令心淨。不許是信收。信既令心淨。云何異慚等。隣近難也。慚等心俱起。故彼非是信。信與心俱起。云何異慚等。答慚等雖總有此功能。於中各自別有行相。信之一法。唯能淨心。以心勝故。立淨名。自體是淨。亦能淨一聚心王心所。亦成淨也。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慚崇重賢善為性。愧自用輕。拒暴惡為性。雖善非淨為性。今我信者。即用心淨為性。無濫彼失。何得為難。
言九建名道等者。建立也。疏云。建立名聞道德之善。蓋不過於信。牟云。名聞利養。宛是僧談。事涉儒書。應言名教五常之教。道謂大道。良由善也。資由助也。問欲擬建立五常名教之大道。以何為善助。答無過於信。信能與彼五常。名教道德。為良資也。簡要敘古說。良由[1]惡也。資由須也。欲擬建立名道。要須信也(上標也)。
言宣尼云等者。宣尼者。孔夫子。死後王莾[A35]諡號。為文宣王也。善問周達。曰宣。又云。能宣道德。曰宣。尼是字也。夫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論語第六。顏淵云。夫子至衛。子貢問政。夫子為衛君無信。欲去食存信。故有此言。子貢問夫子曰。為政者何。夫子曰。足食足兵存信。即是為政之法。子貢曰。若事不得[A36]已而去之。三者何先。夫子曰。去兵。兵者不祥之器。君子不得止而用之。二者必不得[A37]已而去。於此二者何先。曰。去食存信。子貢曰。人以食為命。無食即死。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死者古今之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若無信。縱有食。乃不終天年而死。大國無信。小國不歸。小國無信。大國伐。君無信。臣死。凡夫信至伐。為政章云。子曰。人而無死。不知其可也。乍可抱信而死。不可無信而生。
言如大車等者。論語云。人無信不立。如大車無輗。小車無軛。其何以行之哉。云大車即牛車也。輗者即車上轅端頭橫木以縛軛。小車者。駟馬車。軛者。轅端上曲鈎衡。即橫曲木也。
言不知其可者。夫人若無信。則無用處。非名人也。
言十欵衷誠等者。欵由言也。衷者忠直。誠由實也。問夫子欲擬釰欵曲展忠誠。以何法為善。何法為藉待。答無過於信。信能與欵曲。忠誠為善助。為藉待。信能助忠誠。故云。欵衷誠等(上標了)。
言左傳言等者。釋也。牟云。左休明為魯史記中。仲尼所修之經。而作傳廣解。故言左傳也。苟此訓且。
言㵎溪沼沚等者。爾疋云。水注川曰溪。溪亦㵎也。又解云峽水謂云㵎。小池曰沼。小沼曰渚。小渚曰沚。毛者草也。是土之毛。猶如人身上毛髮。古詩云。有一由舍公。秉金賣毛髮。蘋者。大萍也。即萍草也。蘩者。即皤蒿。即白蓬蒿也。薀者。積義聚義。藻者。水草有文曰藻。廌由上也。進也。若有信。將㵎邊溪邊。沼沚之上。草將來作菜可廌於鬼神。可羞王公。
言而況君子等者。引事成也。此事因周平王都洛陽。謂周道陵夷。天子微劣也。鄭武公。鄭伯公。亦是周平王卿士。平王父子。東國之政。傳云。王貳於號。號即西號。公亦事於平王。意中欲得分一半國。計事與西號。公亦作念之。次鄭伯公早知。傳云。鄭伯怨王。王遂諱之。無此事。鄭伯心中不信。遂周鄭交質。周主子[2]子孤。為質於鄭公。鄭公子忽為質於周。注云。王子孤。即平王之子也。後平王崩。國人取王在日意。欲分一半。與西號公。雖二子更質鄭國。仍不賓伏。謀動干戈。夏四月取溫州之麥。秋又取成州之禾。周時十一月為正。昔時四月。即今二月。麥苗正長。次言取者。意交踐踏。秋取成州禾者。昔時秋。即是舍時。五月六月禾苗長成。交踐踏也。溫州者。今河內溫縣成州。即洛陽縣也。傳云。周鄭交惡。兩相嫉也。曰人若無信。交質何益。若人有信。不質亦得。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惡之以禮。雖無質。誰能間之。苟有明信。㵎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𨪆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廌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況君子結二國。信行之。以禮正。與用質也。圓曰筥。方曰筐。有足曰錡。無足曰釜。停水曰潢。洿流水曰行潦。
言此十義中等者。結信義也。初八義依內典。後二義依俗書。則云。真宗明信。即能信之心。俗典言信。乃所信之事。義雖稍別。信且名同。離增減者。增即加增。佛語滅乃減。乃減削佛語也。
言正釋其等者。又云。說之所由。立之所以。然則[A38]已知。何名如是。我聞之義。故此正釋。其文也。
言佛地論等者。都有一十五釋。此標四解。約四般義。解於如是。名依彼轉。轉者解說也。
言如有說言等者。但由富貴名。徹遠則聞。喻意舍衛國中。有須達長者。最富如毗沙門天王故言如是。如是者。比況之詞。天王宮中寶物。與長者家中寶物。多少好惡。恰相似。長者家中寶物。與天王寶物。亦相似。今日將阿難。如須達。毗沙門如世尊。意言阿難。法財亦如世尊。無異如毗沙門也。
言如是者。法合也。問長者家中寶物多少。於天王宮中寶物。答疏言如是。若多若少。貴賤若不相似。不得名如是者。相似也。法合中有四不異。一所說不異如是。亦[1]亦能詮教也。如是亦所傳。今日傳也。所聞是昔日聞。問長者家中寶物。與天王宮中寶物。多少一種未審所傳所聞之法。莫加減否。疏言。如佛所說也。
言定無有異者。問莫名句文改易不同否。疏言。定無有異。故言如是。問阿難昔日聞底法。與昔日佛說法得同否。答依能詮教。昔聞與昔說。定無有異。何名所說不異。如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阿難亦爾(上能詮教同)。
言為利樂者。不唯能詮教名句文同。兼所詮理亦同。如來說持。經得六千功德。阿難今日說經利益。與昔日恰同。故言如是。
言方便之因者。因即佛果菩提。因汝等所行。是菩提道。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世尊說法。定為利樂方便之因。阿難所說之法。亦能利樂方便之因。一種利樂。名依譬喻轉也。
言或當所說如是等者。佛地論二說。一昔聞同昔說。即阿難望佛為相似。二今聞同昔聞。即今昔相似。問。
阿難今日。擬說底法。與昔聞同否。答曰。一切皆同也。故名如是。
言二依教誨等者。一則如來昔教誨。二則阿難今日教誨也。
言此中如是等者。又云。此中意者。佛當教誨。言汝等如是讀誦經論。此是佛教誨。阿難若欲得分明合。言汝當如我如是而說。
言近則傳法等者。有二。一則阿難教誨千羅漢。二則教誨時眾。還言汝等當如是讀誦經論。教誨千大羅漢也。
言或告時眾等者。阿難教誨眾。汝當如是依教修行。我昔曾聞來不錯也。問阿難教誨中。前後兩解何別。答前言教誨。勸千大羅漢修行。後言教誨。勸教懃聽也。
言三依問答等者。時會。問阿難云。汝當所說昔定聞耶。答言如是我聞。
言四依許可等者。二解。一是阿難自許可所說之法。二是佛許可阿難說。前解為勝。
言我當為汝等者。思惟道理。如是而作者。威儀法用。如是而說者。文字句義。又云。如是而思意業。如是而作身業。如是而說語業。
言謂結集時等者。此五句疏文。是千大羅漢。請阿難說。問結集盡是聲聞。如何喚作菩薩。答二解。一菩薩之名。通三乘有。若喚作摩訶薩。即不得。若求菩提度有情。通二乘有也。二者。聲聞迴心[A39]已去。名漸悟菩提。言傳法菩薩等者。阿難許說也。問既千大羅漢。請阿難說。阿難受請否。答疏云。傳法菩薩等。此答中二意。亦許所說法。如是當說。許可法也。所說法皆曾聞來。二許可人。如我所聞。與昔日聞時不異。
言或信可言等者。[2]即可也。一此是阿難。自許可心中。擬說底法。為如是法。我昔所聞。所聞之法。齊此當說。更無加減也。二由無量聽者。能生深信。信印可阿難。是事如是。此即聽者許可阿難。初解勝。化度云。或信可者。定令眾生。於所傳教。而生起信。及印可故。名為如是。信可者。是事如是。不信可者云。是事不如是。
言真諦三藏等者。律儀有三。一二百五十戒。二雜誦律。三比丘尼律。今言微細律。即雜誦律也。雜明微細事等。亦云小罪也。名微細也。有梵本未譯。
言明阿難昇座等者。釋云。阿難昇座。大聖潛加。遂開滿月之容。獨薀世雄之相。如妙高之踞宏海。逈拔眾山。似白鶴之處鷄群。孤標素色。
言非佛更起等者。非字。貫此三句。如者。相似義。是者。無非義。我說如十方佛。故言如。我說無非。故言是。為除眾三疑故。故經初言如是。
言結集之緣等者。疏主法苑第二。有諸藏章。彼以十門分別。第一即是結集緣起。廣引集藏及付法藏傳。真諦異執疏。及智度論西域記等。合集而說。佛於俱尸那城。入涅槃時。大地六種震動。爾時諸天。禮迦葉足。而說偈言。耆年欲恚慢以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比。眼目清淨如蓮華。說此偈[A40]已。白迦葉言。仁者知否。法船破。法城崩。法幢倒。行道人少。惡人熾盛。當以大慈。建立法幢。迦葉奇布。時大迦葉。謂其徒曰。慧日沈照。世界暗暝。善友返奇。眾生顛墜。懈怠比丘。聞此語[A41]已。皆大歡喜。更相賀曰。佛般涅槃。我曹安樂也。若有所犯。誰呵制我。迦葉聞[A42]已。心更悲傷。慧集法藏。即命徒曰。往俱尸那城。路逢一梵志。手執於蓮華者。從俱尸那城來。云世尊入滅。於是迦葉。即往[1]生怨王處。令造八个槽。王依教敕。便造八个大槽。又索醫人。王亦從命。迦葉問醫。何藥治風等。後從王索。王皆隨與。磨以為榍。煎[A43]已為膏。內八槽中。然後執王手。告云。佛般涅槃。[A44]已經七日。王聞此語。悶絕而死。迦葉將王。安藥槽中。遍至第八槽裏。王乃還活。以藥資王。還得平復。如是三告。王亦三死。亦如前置藥槽中。依舊還活。迦葉為說一切有為。皆歸磨滅。悉皆無常。如來亦同。王莫憂惱。宜弘大法。以報佛恩應與眷屬。從俱尸那城。王之眷屬。并大迦葉。屈申臂頃。至拘尸那城。王既見佛入滅。又還悶絕。迦葉復以置藥槽中。次第至八。王便得活。佛於衣外。出其雙足。受迦葉禮。一切大眾。亦皆隨禮。准此即是第二七日。安荼毗分云。佛般涅槃。初一七日。造棺及槨。第二七日。佛在棺中。俱尸那城。入出四門。周遊往還。一切大眾。隨後往來。第三七日。棺在香臺。人執火棺。不能令燃。過三七日。迦葉乃至。重開棺槨。更洗佛足。復以新疊。千重纏裹。入棺之後。火從內發。一日之中。焚之都盡。至荼毗了。四眾弟子。見佛涅槃迦葉來至。皆欲涅槃。迦葉即上須彌。打銅犍槌。而說偈言。諸佛弟子。各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是銅犍槌聲。及迦葉語。遍三千界。皆悉聞知。未生怨王。為大檀越。云諸大弟子。得神通者。皆悉來集得。九百九十九人。除阿難陀。從夏安居。初十五日集。阿闍世王。為大檀越。迦葉入定。觀見阿難。由在學地。從禪定起。牽出阿難。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汝有五過。一請[2]彥女人。二[3]踊佛衣。三索水不與。四將馬[4]音藏示女人。五不請佛住世。阿難言不識是非。信上座語。願求懺悔。悔訖遣出門外。迦葉然後入來。即自閉門。大眾議曰。誰結毗尼。阿那律曰。舍利弗。有弟子憍梵波提。結毗尼[5]尼藏。得使信往忉利天中。喚喚不來。憍梵波提說偈言。憍梵波提頭面禮。眾妙第一大德僧。如來入滅我亦滅。如大象去象子隨。是時。
阿難希求漏盡。慇懃疲極。欲臥就床。廓然大悟。如日破暗。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數億天人。圍繞阿難。夜到僧堂。繞門而喚。迦葉令於戶鑰孔中入來。入大眾[A45]已。師子無畏。迦葉逕見。八萬餘人眾。叉手立迎。迦葉集云。善來阿難。便就高座。條流眾僧。迦葉高聲。大令[6]眾云。欲度苦者。皆來至此。如佛所說。種種諸法。除眾生苦。阿難說當知。天龍鬼神。四部弟子。四果聖人。諸軍眾。聞皆令至。大眾次第。坐十二由旬。阿難居中。如月圓滿。帝釋在右。梵王在左。侍奉阿難。如佛在時。時天帝釋。說偈讚歎。一切天子。皆大欣悅。如見世尊。阿難無畏。容儀巍巍。如日光明。既得漏盡。項背圓明。照於大眾。眾起咸嘆。天魔聞之。欲將妻子并兵眾。滅此殘法四輩弟子。爾時阿難。以智慧力。迦葉[A46]已精進力。申手執魔。而以三屍。繫其頸上。第一人屍。二狗屍。三蛇屍。膖脹難近。魔便請言。迦葉見放。羅漢不應見困於人。我前極擾世尊。未曾如是見困。阿難迦葉遂誓彼言。□若亂眾。屍還挂頸。波旬遂起。迦葉勅眾。皆當靜聽。諸王普起。叉手侍立。阿難長歎。師子振欠。四顧告言。如是我聞等。眾聞說如是我聞一時等言。一億天女。得法眼淨。結為四藏。結集諸經。以為一藏。律為一藏。論為一藏。錄諸異法。合集諸經。以為一藏。千大阿羅漢。聞如是言[A47]已。上昇虗空。高七多羅樹。云無常力大。我近始眼見耳聞。佛自說法。今日乃言如是我聞。苦哉苦哉。集法[A48]已竟。其年十二月。未生怨王崩。大迦葉入鷄頭山。大眾皆散。
言注法華等者。注此經人甚多。有京兆韋詮。晉劉虬。僧叡法師等。[1]人所引即劉虬注。
言感應之端者。眾生大乘根性熟。感佛降生。眾生為能感。端者首也。佛是一切眾生歸投處。是眾生端首。左傳云。所論唯信。信者。言之端也。善之主也。如縣令拜大。大減於當時。並是感應之事。如君王有德。即有芝草生。慶雲現。鳳凰來翔。麒麟至等。
言如以順機等者。賀云。佛順於機。授法名如。眾生無非稱之為是。機既無非。感於如來。如來順機以出世。故名為應。
言眾生以無非等者。如下鶖子三請說經。是無非如來。問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即是如來□為應。如五千退席。此是有非。不名無非也。
言名教者。潞云。名者。即一部之都名。教者。即一部之教。
言注無量等者。即慧表法師注也。
言至人者。即至極之人。名為至人。四果及十地菩薩。但名聖人。唯我世尊。名至人也。六無為中。無量義是第六真如無為也。
言顯如等者。問言顯如。理在不疑。諸小乘經論。唯說無為。何言顯如。答今順本經。言顯如也。縱說小乘。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有為無為之法。皆依真如。今言顯如。何失。維摩云。一切法亦如也。
言[玩-兀+正]公等者。即梁朝志公和尚。公是五等諸侯之上首。國尊敬道德。比之上公。此中多約性以辨。
言第一句如是等者。相云。我法體無。今執為有增益法體。故得謗名。如實不教人。言他教人。即是謗也。此亦如是。且第一句有者。約遍計性為言。遍計性體空。言其有者。即增益謗也。
言第二句等者。牟云。有為無為。名為有牛車寶所。體是非無。即是依圓。是有令撥為無。即損減也。
言第三句等者。如清辨宗計牛車寶所。俗諦門中。境智俱有。真諦門中。境智俱無。不同中道宗解。於真諦亦有亦無。亦有即依圓。亦無即遍計空。即彼計俗諦亦有。真諦亦無。有無相違。相違即謗也。
言第四句等者。此小乘□執。牛車非有。羊鹿非無。不了權實。名愚癡謗。小乘若言涅槃是有者。涅槃應同老死相。若言涅槃是無者。涅槃同斷滅法。真如妙有。不得言有。亦不得言無也。
言第五句等者。展轉執法有無。是戲論故。說法者。有須言有。無即言無。何故乃言非非有還是有。非非無即還是無。言是成戲論也。五句皆言如是此經者。問如是此經。離增益謗耶。答疏言。如是此經離執有增益謗。問如是此經。離損減謗耶。答疏言如是此經離執無損減。餘准知此。寶公。解如是之義。未必偏屬法華。但損法也。
言光宅等者。光宅是寺名。在潤州江寧縣。梁武帝。後捨宅為寺。雲法師。俗姓周。與莊嚴旻開善藏。俱擅聲價。時人謂之𣂰足僧。昔有一女人。每常發願。願生得一兒。講法華經。即稱心矣。後夢一僧云。與汝作兒夢畢三兩日間。遂覺懷孕。後誕生一子。滿宅有紫雲色。三日光照其宅。後為子設滿月齊。具述上事。從僧乞字。僧與作字。名為紫雲。七歲出家。至十三。講法華經。從茲不絕講。一百餘遍。感得龍天來聽。其時值天旱。武帝請講[2]斯經祈雨。法師遂偏講藥草喻品經。至四方俱下。其雨並足。具如高僧傳說。
言如是將傳等者。即一部之經。意言結集之時。將傳所聞。昔時佛教。如是之言。是故經前。題舉一部也。
言即為我聞作等者。攝云。若不先損。所聞之經。即言我聞者。我聞於何意。欲彰其自聞。所以先標如是。呼謂呼召。轍謂軌轍。既言如是。須辨我聞。說此如是。二字能呼彼我聞。而與彼為軌轍也。耳字助句。有車轍方得能行。由有法故。我方得聞。故呼如是。與我聞為軌轍。
言梁武等者。如即損法。是為定詞。名為如是。此解即顯阿難自明。是佛所說。非[A49]己說故。
言長耳等者。梵云那連提黎耶舍。隨言尊。北印度烏長國人也。形貌環奇。頂如肉髻。耳長而聳。目正處中。有異常倫。特為殊相。北齊時。遊化至齊。未久遇周武帝滅法。避難潛遊。大隨御宇。重興三寶。降詔書。請來弘譯。年一百歲。住大興善寺也。
言就佛等者。問同說共說。二有何別。答言說與法體同。名之為共。如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法體實爾。更不說言。有三說同。於法稱法。而談名不異。
言由此同說等者。路云。三十初後。可名同說。中間就法同說。[1]□□隱。如如而說。說令證。故名同說。又解。由此同說。令前佛寶。稱理無謬。令前法寶。所傳不異。令前僧寶。故經可信。總結三文(此解緣)。
言[A50]已上合有一十五等。攝云。佛地為四。三疑為七。經法華八。注無量義九。五謗為十。光宅為十一。武帝為十二。長耳為十五。攝難云。佛地一人。何故開之。寶公長耳。何故合之。由此總開合有二十一釋。
言傳法菩薩者。問阿難是小乘人。何言菩薩。答阿難應化聲聞。實是菩薩。又云。授記[A51]已後。總成漸悟菩薩。亦何相違。如迦葉畢鉢羅窟結集。阿難在中。即是聲聞。文[A52]殊在鐵圍山間。結集大乘三藏。阿難在中。即是菩薩。
言非謂我者。但是傳法菩薩。自損[A53]己身。即言我聞。非謂定屬阿難。如文殊菩薩將大眾。於鐵圍山間。結集大乘。即是文殊自指[A54]己身言我聞。故言非定屬一人。又解。亦通諸國聞經。此阿羅漢等。故知非屬一人。
言我謂諸薀等者。則云。佛地論意。顯總。於色等諸薀。隨世俗立假者名。故唯識云。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然假有二。一無體隨情假。即諸世間我中。隨妄情。假說有我。二有體施設假。即諸聖教。有法體上。強為施設。假說有我。前解亦名無依於有。其後義亦名依於體。迷情了知。前說別故。今此我言。但當後義。故唯識論。引契經云。為對遣愚夫。所執實我法。故於識所變。假說我法名。
言妄所執等者。論云。諸所執我。略有三種。一者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虗空。隨所造業。受苦樂故。此勝數我意言。此我有二義。一者常。初後故。二者遍。遍五趣故。隨處造業等。解彼常遍二義所由。此中又別。若數論。我是實非。言造作故。若勝論。我實句義攝。體能作非受。合名造作業。受苦樂故。二者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此離計我。隨身大小。顯不定因。身大我即大。如油滴水。水大小故。如我依身。身大小故。我亦大小。三者執我。體常至細。由如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此獸主外道。遍出之我。此二外道。同作此計。潛轉身中。顯我小因。巡歷諸根。而有作用。有似佛法。第六意識。今此總敘。三計五師。餘九十五種不異此三。故破初計。先破數論。受者我。量云。汝所執我。是有法。應不隨身能受苦樂故。宗。因云。一許常故。二許遍故。同喻。如虗空。次破勝論師。作者我。量云。汝所執我。是有法。應不隨身能造諸業故。宗。因云。無動轉故。同喻。如虗空。第二計中。初常住破卷舒。後以卷舒破常住。初量云。汝所執我。是有法。非常住故。宗因云。許卷舒故。同喻。如槖籥風。槖是鞴袋。籥者留運吹也。第三計中。初破本計。後破轉救。初破量云。汝所執我。是有法。於一剎那。應不能令大身遍動故。宗。因云。以由極小由故。如極微。彼救云。非一剎那即能遍動。次第而轉。以迅疾故。如旋火輪。破彼量云。汝所執我。是有法。應非常一故。宗因云。有往來故。同喻。如旋火輪。外道問曰。世人著我。不著無我。明知有我如虗空。無人不計人。故有人無人執。有人執薀有我。明知薀有我。答曰。於無我中。橫計為我。如翳眼。見有空華。華體豈為有。並曰。翳目見有華。華體非實有。妄心執有我。我體本來無。見華之時體無。執我之時。我非有。外人問。若無我。十二因緣。誰人云如是次第生起。如人量物。一二隨生。如世人能量所量。由人一二生緣起。若無我。誰人云次第起。答曰。無明及愛。生死不絕。何要我耶。世間種植。枝葉次第。豈皆有我。如世芽莖等。次第不由我。緣起雖無我。何妨次第生。授上所破。故知是妄。
言二假施設等者。糅云。謂樂淨常我。唯依涅槃。以解斯者。今言法身之上。離逼迫故。名之為樂。無鄣垢染。稱之為淨。離四相故名。為常。無為自在。故名為我。
言除二乘倒者。謂如來密意。說一切法。皆悉無常苦空無我。二乘聞[A55]已。不了所執。一切法者。皆是苦空。非唯世間。乃至涅槃。亦是苦空。世尊見此二乘執己。故為說言。大般涅槃有常樂我淨非苦空等。潞云。佛令修無常等觀時。非但於自身作無常等解。亦於如來觀。為無常等解。彼計如來十五界。並是有漏故。佛為除此顛倒解心。於離言涅槃法上。假施設為常樂我淨。如廣百論偈云。諸佛或說[1]常。或時說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非無我。初句除二乘倒。次句除凡夫倒。後二句顯實義。又說四念住。除凡夫顛倒。二乘修此。以道果。正證理時。而無一物。後時出觀却觀。觀中而無所有。遂見於前方便道中空無常等。即執此為究竟果。如來與我。同坐解脫床。執佛亦有無常等義。為除此倒。法身之上。假施設有常樂等義。據彼四不可得。故名假施設。
言三世流布等者。流者轉義。布者遍義。世間共傳計也。謂如天授佛奴等。今此我者亦爾。今順世間。故亦稱我。論云。我種種相者。謂有情命者。預流一來等。問世流布我。於二執中。是何執攝。答法執攝。不障道故。以賢聖名字。皆世流布故。以名呼召有所表彰。有主宰故。故呼名時。義同於我。即所知障攝。
言共傳天授等者。提婆此云天授。達多此云詞授。從天神乞。彼授與之。因[A56]已立名。問世流布我。既稱天授。如何阿難順世間。但言我。答有二種。一者總。二者別。總即稱我。別則稱名。阿難但順世間之總稱。故言我聞。
言不同前二等者。攝云。非外道故。不同於初妄所執。我非極果故。不同第二。假施設我。由無我執。有自在德。名為無我。之大我即指阿難。如世間說言。不自伐功。其功更大。由悟無我。自在逾增。故名大我。
言諸佛法等者。則云。此問有二意。一問何不稱無我。二問何不稱名字。
言一言說等者。賀云。假者之上。若說我聞。即令人易解。二易簡別。故言無我。皆通薀等諸法。知自於誰。今言我者。唯約五薀假者。言我即易。若言無我。即通三科。自他難辨。亦呼召言。知此說誰等。問無我通薀等。若言無我聞。即言知說誰我五薀等。今此說我聞。應知說誰。答無我之義。遍於薀等。薀等通於自他之身。故言我聞。然此我義。遍在諸薀自他之身。然稱我時。即有簡別。今云。相傳自稱我故。如世女人。言此誰物。答是人便。便知是彼女人之物。並曰人。人皆是人。但言是人。是此人物。物皆有我。知說我聞是此我。
言二順世間者。賀云。一順世間法。謂二乘作生空觀。便怖我斷。故為說薀處界等法。我令二乘歡喜。二頂。有情世間。凡夫歡喜故。我即知光無執故。不同塵世間人。無論大小。皆能稱我。西方臣向君。亦稱我。
言三際無我怖等者。沼云。一令發心。二令修學。若不說我。為誰修學。即聖教說。寧執有見。如須彌。不執空。見如芥子。由執有我。順得無我。如有初果人入觀。斷分別麤我。餘俱生微細我在。觀中不見。其分別麤我。不得便言。今者我我。何存在耶。
言有自他染等者。稱我名自呼。彼名他我。一切凡夫。五趣眾生。總名染我。二乘菩薩。有染有淨。如來唯淨我。染者由世間我。淨者由聖教我。能作善業。受人天樂果。名善因果我。作惡我。受三塗苦果。名染因果。我僧尼之我。以出家學道為事業。在俗之中我。以士農工商為事業。於此等中。若稱無我。即無差別。是故稱我。
言一示不乖俗等者。賀云。此真不乖俗。以解我聞。正宗之中。雖顯於真。序分之中。示不乖俗。故言我聞。
言理雖顯妙等者。所詮理雖說無我之法。能詮之教。且說我聞。
言欲顯真諦等者。問說無我之言。既不乖俗。及以麤者。欲顯於何。答疏言欲顯等。正宗之中。說無我顯真諦。序分之中。而說我者。不乖俗諦。所詮理中。無我理為妙法。能詮教中。言我者。不乖麤淺事。無我之中。強指我者。欲顯真諦。不離俗故。問何為不乖俗。答二說。一宗真而序俗。二理妙而言麤。由印度風俗。莫問尊卑。皆得稱我故。今真假俗顯。二者亦是相形待法。將俗顯真。將真顯俗。若無俗諦。何處立真。若無真諦。何處立俗。唯識頌云。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即真俗不相離義。愚人見生死涅槃。即條然有別。如水與波。智者了之。體是其一。若水與氷。其體亦一。夏月氷消為水。若冬凝結。即水成氷。真俗亦爾。亦是有我。便是無我。亦是無我。便是有我。若言有我者。遍計即無。若言無我者。依圓即有。即是真俗不相離義。如繩中麻。木中火。水中溫。色中空等。
言二我者。則云。第二義中。但是一人。隨德名別。古說實有三人。今對古人。故標此語。淨名經云。舍利弗問天女曰。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女曰。若以四諦法化眾生。我為聲聞。若以十二因緣法化眾生。我為緣覺。若以大乘法化。我為菩薩。今以聲聞最劣。直云慶喜。獨覺次勝。名喜賢。菩薩最勝。復名喜海。隨其德化。以立三名。
言一云慶喜者。名標起願之初。生乎得道之夜。面如滿月。目類青蓮。能令見者悅神。亦使大王歡喜。故名慶喜。名標起願之初。即是昔為瓦師。二云。世尊初成道。天魔報淨飯王。大王悉達太子。一切義成。昨夜夜半[A57]已死。淨飯王忽聞。愁憂不樂。舉宮慟哭。續又報云。大王悉達太子。一切義成。昨夜明星出時。[A58]已成正覺。王問云。初報死。是誰。又報云成道。是何人。空中報曰。大王。初報死者。是天魔。後報成道者我。即是摩耶夫人。或說是菩提樹神。天明諸公侯及諸王。賀大王喜。斛飯王又奏云。臣妾昨夜誕生一子。王作名字慶喜。言賢者。集藏說。各有三藏。緣獨覺無別部分攝。入聲聞藏中。下為求聲聞等。
言喜海者。問何名喜海。答聲聞如小水。緣覺如中河。菩薩如大海。故名海也。
言隨德名別等者。如世間一个人。對父稱子。對外生攝舅。對姪名叔等。只是一人。聖所傳三乘法。各以得其名。非體別也。
言阿難由此多等者。多聞聞慧。聞持思慧。其聞積集修慧。佛地論云。無量經典。初中後停。能聽能受。故名多聞。隨所聞義。皆能憶持。令不忘失。故名聞持。數集文義。令其堅住。是故說名其聞積集。若小乘有聞慧時。無思修。有思慧。無聞修慧。三慧不齊起。大乘瑜伽三慧俱緣。教理與小乘別。
言若稱名字等者。雖順他無我理。亦順世間五常道理。無於諸法。得自在義。三藏教法名諸法。若空言如是阿難聞。將謂空解聲聞藏。不解餘二藏空。向聲聞得自在。餘二藏不得自在。若言我聞三藏之中。總得自在。若三名總稱。即文繁不便。由此但言我聞。即無前過。我之一字。通貫三名。稱於總我。無義不包。若言別名。失餘二義。故不稱名。
言三我者。親義者。世間言我見聞。即是親義。若言阿難聞則疎。若會下識阿難者。知高座上是真阿難。若爾識者。將謂阿難。不在會中。若言阿難聞會下。便有同名阿難。時人曰為是毗耶離阿難。為是王舍城阿難。或云阿難聞。眾疑云。或非親聞。或從他傳受。問疏云。非親聞與從他傳受。何別。答非親聞。疑不是佛邊聞來。從他傳受。則疑向他人邊聞來。
言令顯親聞等者。決中。問如來成道二十年後。阿難方始出家為侍者。二十年前。不聞之法。如何經首皆稱我聞。答阿難出家[A59]已後。佛重為說。為說由前所說經典。亦得稱我聞。今詳阿難因得授記。便能憶念過去所持諸佛法藏。況二十年所有經教。而不能持。今言親聞所說。乃是四十年後。說法華授學品經文。阿難面於佛前。自聞授記。及國土莊嚴。所願具足。乃至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則云我聞者。聞真實之妙唱。得究竟之玄說。了達千萬億佛法藏。豈況二十年前者戴。故總攝我聞。固無違理。總攬諸文。可為七釋。一本願力故。二展轉聞故。三加持力故。四佛略說故。五三助力故。六聞汝力故。七授記力故。
言聞謂耳根等者。攝別就總解也。且疏外解大小乘三師解釋不同。第一聲天論師。根聞識不聞。識能了別不能聞。聞聲須是耳根也。二妙音立。識聞根不聞。以根是色故。不能取境。根如卷畫皮。三世友師。立根識俱聞。問此第三師。與大乘何別。答由柴正不同。大乘根境識三和合方聞。小乘識外別有境。境與識別。大乘不然。境不離心。從心所變。事須根識聲三法具備。此門中從聞。謂耳根至對境和合。方名為聞。是疏主第一解聞。聞唯取耳根。發耳識取聲。聲境唯是實逕聽聲。問何故唯取耳根。發耳識。名聞耶。答約根本說。約初時說。以彼耳根與意識為明了依。若塞却耳便不聞。意識聞教。事須得耳根與門。約根本說言耳聞。又聲是耳根家所取境聲。又與名句文為取依。名句文與意識為所緣聲。又與意識家所緣。名句取所依故。但說耳聞。不說意聞也。此疏主第一解中意也。問何名為聞。答疏云。聞謂耳根等。即是依耳根。發耳識聽聲境也。
言今癈耳別等者。問緣境之時。既耳根發耳識。聽聲境。何不言耳聞。言我聞耶。答疏云。今癈耳別等。耳是六根中一。別嘆耳之時。攝六根。不得言我。我則是五薀總號。故癈耳別。就我。向上說耳。
言雖依大乘根等者。問唯大乘義。根境識三和合名聞。何故空約耳。向上說聞。不說識及境耶。答疏云。雖依大乘。然根五義。勝於識等。五義者。一所依勝。識依於根。根不依識。乍可有根之處。不妨無識。未有有識之處無根。根能與心王心所。為親所依。境雖能牽生於心。非親所依故。二能生勝識生之時。藉緣多。則劣。根生之時。藉緣少。則勝。由色種子生色現行。[A60]已由有根故。始有能依識。識必依根生。根不依識生。三相續勝。五根是第八識相分。有第八識。則有五根。第八識常相續。五根亦相續。從生至死。相續不竭。眼等諸分間斷。三性易奪。此五根一類無記。故名相續。四自在勝。能為主故。根與識與境。二種為主。對能起心心所。得自在名。五莊嚴。令身端正嚴好。心心所等既無相狀無勝。先由清淨色根為所依。然故有扶塵耳根為莊嚴。令身端正嚴好。心心所等既無相狀無端嚴。故此五義對法論也。問何不隨於境立名。答唯識論云。隨根立名。具五義故。謂依於根。二之所發。三屬於根故。四助於根。五復如於五根。第一依於眼根。識得有。不由於有色。而識之定生。如根壞人。雖對色境。而識不起。第二根能發識。若根變異。識必變異。如迦末羅疾損眼故。所見青等。皆[A61]已為黃。非壞色時。而識名壞。第三屬。屬眼之識。由識種子。隨逐於根。而得生故。故名攝屬。第四助。助眼之分。由根合識。有所領受。令根損益。如觀日月。第五如。[1]根根之識根識。根識二法俱有情數。故名為如。其唯識論但約根立名。不約勝義故。經不取之。且依對法論文。約勝而說。牟問等五根以何為體。答相國云。說根義殊有十一宗。大眾部。立五色根。即內團為體。二薩婆多。離心之外。仍有實體。三成實論師子曹云。由色香味觸四塵。由所造勝四大。是無常法。此中四大總得成根體。四經部。五根雖皆是假。然是實極微成。五說假部。根通假實。五薀門中實。處界門假。六順世外道。即以四大為眼等根體。七一說部。唯有根名。都無根體。八勝數論師。計眼根即塵。耳根即空。鼻根即地。舌根即水。身根即風。九難陀師。見分種子名眼等五根。十安慧菩薩。以遍計所起相。分為五根體。以能取所取虗妄起故。十一護法菩薩。根識各別從種。於中有二。一云唯現。二通種現。故言然根五義等(上攝別總了)。
言若但聞聲等者。親疎相比也。問耳根但聞於聲。不聞名句文教體。事須是聲名句文四法具足。何故唯說耳根。不說第六意識耶。疏答言若但等。若但緣實聲。唯是耳根。耳根不緣名句文。若假實合說。事須兼第六識。方名為聞也。名為名句文也。義是所詮理。問第六意識緣名句文。兼緣聲。何故亦言緣名義。不言緣聲。答聲通耳識及第六識緣意。顯緣境之時。第六識偏勝。向第六識上。簡却一分耳根。緣底聲空。言緣名義。不言緣聲也。
言故瑜伽等者。引論證成。問何聖教等說名句文是假法。如何喚作文耶。答疏云。瑜伽等以彼名句文是假。第六識緣之時名比量。又問第六識緣境之時。既通三量。何故瑜伽只言比量。答論文之中。偏緣假說。不約緣實也。偏約緣名句文。不約緣聲。偏約散。不約定。定心聞。是現量攝。量有四種。一現量。二比。三非。四聖教量。如眼見青黃等色。即是現量。二如眼見遠煙必有火。是比量。三空華龜毛兔角等。即非量。若與前五。同取五塵境。即現量。此即散位而言。若定心中。第六唯現量。
言耳名聞等者。問既瑜伽論第六意識名聞者。何故不言意聞。還言耳聞。答疏言耳名聞者。親聞等有二義。一則緣耳根親聞於聲。聲與名句文。為所依。二則與意為門。耳根與意識。為明了門。有此勝用。故偏說於耳也。今者言意雖能分別。由耳與意為門。意識方能分別。意方聞故。若唯耳聞不能分別。由意能分別法義故。言復與耳為門。然意與五識同起者。即與之為問。若獨頭因起者。即不與之為。問若約親緣於聲。是第八識。何故不能取第八識名聞。答以第八識不能熏種。所[A62]已簡之也。
言以二為門等者。耳身為一門。意識為二門。耳識意識與熏習為門。熏得種子。落在第八識中。名熏習在總。總有二義。一者。第八識名總。二者。五薀身亦名總。
言因聞所成等者。立聞熏義也。名言種子。因聞所成。總名聞也。前來聞為比量。證第六識名聞。耳名聞者。證耳識名聞。以二為門。熏習在總。證第八識能持種。復是所熏。
言癈別耳意等者。問阿難何故不道耳聞。答疏云。癈別耳等。耳是色薀中別。識是心法。識薀中別。空言色識。但得二種。失餘三薀故。癈別取總故我聞。
言見覺等者。問慶喜當時。見佛說。聞佛說。覺佛說。如何四般唯言我聞。得在經首。餘見文見知三義。何不標歟。但小乘云。眼見耳聞意知。鼻舌身三。名之為文見。若大乘即鼻舌身三名知。意識名文見。問第六識取境。何識取境。名見聞等。答眼識取境名見。耳名聞。鼻舌身三名知。以合中知故。意識名文見。問阿難當因何不言見等。答有三義。三義者。言一欲證深理者。緣聲下有名句文三。證得其義。即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為文下有名。名下有義。即有修斷二。問忻猒二義。要須先聞如來聲教。佛為眾生說法。聲上有其名等。能詮義理。聽者悟此。漸證深理。故此經首量言我聞。若言見色等。等取香味觸三。未悟於法。色等之上。無名證詮義故。故初不言我見聞等。
言二此界以音等者。問如何此界不說見色𭊴香空說聞文見耶。答但依此土。以其音聲。而為佛事。能詮名等。以聲為依。此界不以色香味觸而為佛事。名等不依色等有故。
言聲為所等者。即名句文三。依聲而立。為聲所依。名等為能依。問何緣不許名等依色故。答此界以音聲為佛事。問如人招手等。前人解意。豈非依色有名句文耶。答據多分說。故論云。然依音聲分位差別。而假建立名句文耳。
言三希證菩提等者。賀云。若以欣求證菩提者。要多聞熏習以為因故。方至出世。大乘云。多聞熏習出世心之種子。不由見熏方成出世。又云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故。不言我見也。
言由斯經首等者。永云。由斯三義。故說我聞。不言見等。
言據實于時者。問維摩居士杜口毗耶。文殊覩斯以悟不二。寧非色等能詮理耶。答初談淺理。後至幽微。言議斷而心路亡。故以無言而顯真理。約本而言。亦由聞斊。復見非色[A63]已悟不二。
言首諸餘佛土等者。光明即色等耶。香味觸故。上生經說。彌勒入楞嚴三昧。放大光明。光明之中。現數般等文字。此則見色而悟道。如昔有同學二人州臺去。去時辭和尚。和尚皎幽脫膊。努奉頭。弟子唱諾。便發在路。小第問師。足向來和尚努奉頭。何緣唱諾。足曰。汝不知意見我二人來和尚交汝努力。又如香積世界一切菩薩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此即因香而悟道。又云。時諸大眾食此飯者。此即甞味而悟道。又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尋善知識。至長者女邊求法。女言。仁者與我執手。當令汝得未曾有法。童子不[1]背毀我梵行。女言。大士行菩薩行。不借身命。況於手而不肯耶。童子即便執手。亦執手[A64]已。即見鏡中過去無量百千諸佛菩薩難行苦行。又見簾內無量百千微妙佛土。又見壁中無量諸佛各說不思議法。此即因觸而悟道。問諸大菩薩具足總持。何故。
阿難獨持法藏。答涅槃經第四十說。雖有無量無邊菩薩具大慈悲。各各忩[(并*殳)/心]調伏眷屬。莊嚴自身。以是因緣。我涅槃後。不能宣說十二部經。或能宣說。人不信受。佛告文殊師利。阿難比丘。是吾之弟。終始事我來。二十餘年。所可聞法。具足受持。喻如寫之一瓶。具八種不思議。一者。事我[A65]已來。未曾受別請食。二者。事我來。未曾受我故衣服。三者。自事我來。至於我所。終不非時食。四者。自事我[A66]已來。具足煩惱。隨我入出諸王剎利豪貴大姓。見諸女人。及天龍女。不生欲心。五者。自事我來。持我所說十二部經。一經於耳。不曾再問。唯除一問。謂空三昧。六者。自事我來。雖未獲得他心智。常知如來入出諸定。七者。自事我來。未得願智。皆能了知。如是眾生。別如來所現在。皆得四沙門果。有得人身天身。八者。自事我來。如來所有祕密言教。悉能了知。由此偏傳法藏。
言於此義中生等者。即以問詞。而為分別。若言不說法。昇攝波經云。我所說法。如手中葉。未所說法。如林中葉。若言說法。言我聞。如何楞伽經中說。我從光曜終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何言說耶。
言答有二解者。牟云。凡有四宗計。教法不同。於此質影。應為四句分別。一唯立質無影。大眾部等。二唯影無質。龍軍等。三質影俱有。親光等。四影質俱無。清辨等。勝義諦中。心境皆空。
言一者龍軍等者。今此菩薩降伏異宗。猶如龍王能破諸敵。有大威猛。故曰龍軍也。此師佛滅度後七百年。外南天竺國。有論師。名龍猛。造智論。釋大般若。言等者。弟子提婆。造百論等。廣明空教。破彼執心。佛所說法。即是本質。眾生聞者。即是影教。今此二解兩宗。龍軍親光等是。此初師計如來果位。無前十五界。五根五識五境。前十五界既無。便無聲界。聲界既闕。即無名句文。故佛不說法。問何故無前十五界。答如來身土功德。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問所攝前十五界唯有情。不通果中。一者佛果位中無有漏根。二者。佛心常在定論說五識性散亂故。但有意界法界意識界。
言佛唯有三等者。三法中。初二自利。第三利他。大定即佛自利德。大智即根本智。大定即二智所依。第四禪中。第九品定。大悲是佛利他德。即後得智。化一切故。且大定有二種。一極微細定。如來能得微細之定。十地雖能得定。然不入微細定也。二遍盡定。如來遍十地。能[1]書入諸定。由未廣大。唯如來廣大得大智。有三種。一性相圓明智性。即真如相。即俗諦。如來於彼真俗兩心。普能證入圓融朗徹。故名相性圓明智也。二妙用垂邊智。如來此智能作大事。極廣大故。無有邊量。作用無方。為妙用。三善達根宜智。如來此智能知三界眾生三乘根機。熟與不熟等。大悲為三種。一遍拔諸苦悲。如來此悲。能拔三界三苦八苦等。二平等解脫悲。即此經云。等賜牛車。愛無偏儻也。三遍[*]書諸苦悲。即今三乘亦除諸執染等(上釋宗)。
言久離戲論曾不等者。亦理也。夫論說法。皆是戲論。既無戲論。因何說法。戲論有三。一有漏名戲論。無漏名不戲論。二分別名戲論。不分別名不戲論。三說法名戲論。不說法名不戲論。如來身土功德。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分別。施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故不說法也。
言由佛慈悲等者。釋難也。問若離戲論不法說者。尊者阿難。何以言如是我聞。答疏云由佛慈悲等。由佛因中無量劫來常發願。願我成佛。一切眾生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故今成道。眾生見佛自心生解。謂佛說法。又自家發願。只如我等眾生。無量生來發願。願我常得見佛聞法。一者。眾生自家願力。二者。又善根熟故。又詑如來本願。以為緣力。眾生自家識上文義相生。小乘人四諦十二因緣文義相生。大乘眾生六波羅蜜文義相生。由空谷傳聲。虗堂習聽。如今日世尊。無不說法。由眾識上自有經教。文義相現。自是眾生有緣。感得心上有經教等義相生。理實如來曾不說法。
言此文義相等。問自是眾生自善根力。識上文義相生者。何故言佛說某經等。答疏云。此文義相等。意云。雖眾生自有善根力起。[2]惡假於佛。而為強緣。名為佛說。猶如先考亡後。男女夢中。見其父母誨示。宛照心。上見者。自是愛心變為影像。若論先考元本不來。今日世尊說法。復如是。緣世尊因中說言。願我成佛之後。眾生見我者。識心之上。文義相生。煩惱消滅。乃至念名。皆得悟道等。若言依自善根力者。非論說法名影。身亦名影。且如地前地上乃至十地所見身量不同。故知唯影。若論真身唯證。乃至如何凡夫等得見也。
言無性云等者。引證眾生識上文義相生。無性即無性攝論。簡天親攝論。八時者。唐三藏所翻頞瑟吒。此云八時。即是聽者所經時節。一云。八轉聲。時體業等(因解為正)。二云。華嚴會八時。亦有說云。為方四時。每時之中。有晝四夜四。名八時(一說)義淨三藏云。一瑟吒。此云樂欲時。就八時之中。即據聽者。樂欲聞法之時。安國問。此二三藏並詣祇薗。親臨聖疏。緣何一義。翻釋不同。答隨梵本。頞之與一。而便譯之無過失。唐三藏約聽者所經時。故言八時。淨三藏約聽者聞法時。雖總是攝論取義。前後不同也。牟云。取樂欲時為勝。於八時。聞者識上。以彼樂欲屬聞者故。若依八時即八轉聲時。為勝也。
言直非等者。攝三解。一長行名直。頌文名非直。二約十二分教中別相。契經一部名直說。餘十一部名非直說。三者名詮自性名直說。句詮差別名非直說。如言大即是自性名直。若道草糠大。是差別名非直。如五薀中色薀。是自性是直。常無常等是非直。
言聚集顯現等者。小乘問曰。我宗三世是有。相續不斷。可成教體。汝大乘宗中。現在一念法。蹔時有用。流入過去。大乘過未無體。如何得成教體。答安國云。出體有二。一者。七心出體。連帶解生。二者。十二心出體。新新而起。凡是教體。皆是卒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成五心也。具七心者。如說諸字時。有卒爾尋求二心也。聞行字時。但有決定一心。聞無字時。有尋求一心。聞常字時。有決定染淨等流三心。是名七心也。十二心者。聞諸字。有卒爾尋求二心。聞行字。有卒爾尋決三心。聞無字。有卒尋二心。聞常字。五心並現。名十二心也。法菀云。由憶前字。展轉熏習。連後字生。於最後時。始能解義。雖無邊未。而教體亦成章。云聚集現。意明前念[A67]已滅之聲。熏第八識。成種子性。後念意識。任現在時。聲本質聲。雖云[A68]已滅。由種子力。影像顯現。乃至多念聚集而生。共作能詮。名為聚集顯現。
言彼自難云等者。問答也。此論中引文倒也。正合先云。彼論初言伽梵。前[A69]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用大故。說攝大乘品。次引論意。攝大乘論是西方菩薩造。簡要云。解他西方阿毗達麼經。此經有七百卷。此方不來。唯有一品。名攝大乘品。此品偏共眾生有緣。菩薩所[A70]已造攝乘論。偏解一品。問為復如來實說阿毗達摩經。菩薩造論解證。如來說法。復為是菩薩自家識上。攝大乘文義相生。證如來不說耶。若佛法菩薩必說。若佛不說。菩薩不說。答一云。菩薩能說法也。前來立理中。佛久離戲論。佛不說法。菩薩在因之有戲論。何妨說法。佛在果中。無戲論。不說法也。若爾即將菩薩造論及說法。返證如來不說法也。二者兼經為所解。菩薩造論為能解。兼所解之經。佛亦不說。菩薩見有經。亦是自家識上。大乘阿毗達磨文義相生也。故疏言論復自答。彼增上等意說。佛不說法。菩薩自家識上。大乘阿毗達磨文義相生。此文義相。亦是託佛利他。願力為增上緣。菩薩自家識上。有文義相現。約就強緣。故稱佛說。
言譬如天等者。如人從天乞聽。明求論呪等。夜夢見天神授與論呪。夢中又耳識不行。不合開聲。天又不言。但是天神為增上緣。自家識心上。有論呪等相現。故知此人夢心意不能分別本質。論呪緣無耳識為問引故。然所見論呪。自心顯見也。此亦如是。問既是睡眠六識不行。如何得有卒爾耳識同時意識。如何得聞而復記得。答睡眠有二。一者有心。二者無心。此是有心即有夢。無心極重者即無夢。今第六識自起獨影境二。二實亦無。天等將論呪與之。但由彼天增上力故。令意識上論呪顯見。故引為喻。證唯自識。問佛無戲論可絕名言。菩薩未亡。豈同無說。答無性菩薩不說。說如夢中得論呪。故親證性。善入大乘。戲論亦亡。
言故經亦言始等者。只此十六字。亦是佛為增上緣。眾生自家識上。有此十六字相見。大般若云。佛告善現。我曾於此。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言說皆遠離故。
言如母齒等者。汝南先賢傳云。周暢者。安城人也。慈孝母身有疾。子在野。母要見子。嚙指便至。母亦不喚。子亦不聞。其子於母而生喚解也。賀問若實不說。如何經言。我所說法。如手中葉等。答為增上緣。令他得益。如手中葉等。名為說也。無性論主意。佛說法。今疏中偏談不說者。疏主意。既言不說法。佛教以何為體。答眾生識上。文義相生。為體因此即引無性為證。無性意者。以眾生識上文義相為體。一唯識義故。二因緣故。如說諸行。字聲過去無。字在未來十二心。前十一心落謝過去。其像相皆識心。見連帶解生。相分見分。同種生故。是親因緣。及取能說者識上。文義展轉傳來。為教體。不取能聞能說。聲名句為體。問云何無性本論云。[A71]已能善入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此。即文句為體。答彼本論為增上緣。故作此說也。如天等力聞者。不以耳聞。天不以句說。而令心中論呪等現。意天鬼為增上緣。取能求者。息心所變。論呪等法。而為其體。即不取天等論呪為體也。
言二者親光者。言等者。等取護法菩薩。佛身具有薀處界等。又唯識九云。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薀處界中。又處處說於無常色獲得等。化度云。五薀中。聲是色薀。十一種色中收。名句文是行薀攝。十二處中。聲是聲處。名句文是法界。十八界中。聲是聲界。名句文是法界。既有十八界。有聲名句文。何言不說法。明知佛說法相國量云。如來五根定不無故。以是六根中隨一攝故。如意根。二云。如來五境界。定不無故。六界中隨一攝故。如法界。三云。如來五識乃至如意識(反量所知)既成十八界[A72]已。故知說法。
言由離分別等者。前龍軍等師云。久離戲論。曾不說法者。由離分別。名無戲論。曾不說法者豈不說法。名無戲論耶。佛果位中。任運而說。說法與分別不同也。分別加行心。佛位之中無加行。佛果位中。又尋伺不說法宗。只將為分別說法名戲論。使道佛位中不說法不知佛位有無戲論說法。只是離相而說不住三輪。但是佛不起分別心說。問如何無別心說法。答佛說由如一雨。天雨是一。草木根性不同。稟潤各異。非雨有兩般三般。佛說法時。但說一味法。隨眾生根有三種。便見有三乘。五乘佛無分別。作三乘五乘。解此是耳[1]耳根性。我與汝說四諦十二緣等。故知佛無不分別。故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等。又經云。佛以一音演說等。只是佛無分別心說。名無戲論。非不說法。名無戲論。
言謂直聞者等。申義也。直聞者。即自三乘五性眾生也。善根本願者有二。一即是眾生無始時來。曾發願。願我見佛聞法。逢善知識。以此善根。感如來識上文義相生。二者。此佛識上文義相。是如來利他善根所起。故稱佛說。此即直說法人也。前來不說法宗。由佛因中。發願為緣。感得眾生識上文義相生也。今此說法宗中。由眾生發願為緣。感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歒體相翻此。問疏文有二意。一從直聞者善根本願緣力。此上屬眾生。下言如來識上文義相生等。屬如來也。第二科云。謂直等者善根。屬眾生也。從本願緣力至佛說者。屬如來。佛因言此文義相。是佛利他者中。發利他願。願成佛了。起三業教化。眾生酬本願緣力即佛識上文義相生。為求聲聞者。應四諦法。四諦法文義相現。是佛利他善根所起。此是木質教。名為佛說。
言聞者識上等。影像教。佛託眾生善根。眾生託佛三無數劫利他願為善根。故有質影差別也。問如來教聲。乃是無漏。眾生心識。即是有漏。耳識不能親取本質無漏之教。如何今者言我聞耶。答疏言聞者識上等。如鏡照本質似彼。名能照變影緣。無漏似彼名我聞。相云。佛所說法。無漏為本質。聽者心變有漏而緣。影質既殊。名不親得。八地[A73]已上無漏後得智所變文義相。隨於見亦是無漏教實質無漏。七地[A74]已前通漏無漏。地前小聖一向有漏。二乘雖有一分無漏後智。不能緣事。但能緣如故。今者阿難隨應可解。
言世親說言等者。引二十唯識證也。世親言謂餘相續識上別故。此上佛身也。謂餘者。如來是能說法人。眾生是能聽[2]法。是能聽之餘。故名謂餘。相續者耳義。即是佛五薀假者身義。差別者即是佛識上無漏本質之教。若文若義種種不同。名識差別也。以此為緣。令餘相續。差別識生。令餘者。即目眾生也。佛為能說。眾生為能聽。能聽能說之餘故。名令餘也。相續者身義。言差別者。即自眾生識上影教種種不同。名差別識生也。
言彼此互為等者。佛利他善根為增上緣。眾生得聞。眾生善根為增上緣。感佛為說。名此互為也。佛雖成道。若無眾生。欲為誰說。故知眾生亦與佛為增上緣。故天上月如佛本智緣力。水中月。即眾生識上文義相生。問佛實說。眾生實聞。識心云何得成不離識義。答賀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利他之力。不離佛識心。眾生善根不離眾生識。名不離義也。
言由此經說我所說等者。引經。如來說法。瑜伽六十四。昇攝波經作如是說。梵云昇攝波。唐云胡桃林離心。云申怒林。亦云申云林。
言如末尼等者。證如來無分別說法。末尼是珠無有分別能滿眾生所願。天皷即帝釋宮中皷。無人扣擊。能隨天所願。出四般聲。怨來怨去。受樂生厭等(可知)。牟云。將殊況佛身。將皷況說法。且珠體無思。雨眾寶。眾生實得受用。佛無思而說。阿難實得聽聞。天皷無思出聲。帝釋實能悟解。珠皷不過二意。一化身益。如如意珠。二說法益。如天皷也。
言此中二解隨彼等者。說不說法宗名二。龍軍引經證不說法。親光引經證說。名兩文也。緣綺互者。龍軍即道佛不說。眾生識上。自有文義相生。有處言說法者。彼增上生。故作是說。親光則言。佛實說法。龍軍引經文來。證不說法了。破親光引來便是說法。親光引文證說法。破龍軍解。成不說法。故名隨彼兩文等。親光會龍軍所引經文。佛不說法一字。汝亦不聞者。有十義。一者。依法自性身。故言不說。金剛經云。如來無所說。二者。初自受用身。故言不說。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三者。約他化身。故言不說。論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四者。約諸佛所說不果。不果故名不說。下云。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述而不作。五不說墮文字法。淨名云。文字性離。無有文字。六佛無有不證知故。故不說。佛於理事皆親證故。七約圓滿實性。無言說。故言不說。八約依他起性。緣生之法。虗幻非實。九約遍計所執自性。妄情計度。情有理無。故名不說。十約佛所說法。非聞者親所緣故。故云不說。聞者事須變影。故結偈言。三身無異墮文字。不證三性疏所緣。聖教以此理為依。是故龍軍不說法。問見佛宣說諸法。云何言不說一字。答據根本無分別智證會法。都無言說。故言不說一字也。於此略辨教體。
十門。一攝相歸性門。維摩云。一切法皆如也。梁攝論云。從最勝清淨海。流出正智。正智流出後得。後得智流出十二分教。攝末歸本。文非一故。二[A75]廢境談識門。華嚴云。佛子三界虗妄。唯識所起。一切從心轉。若人如是解。是名真佛子。三攝假歸實門。一切諸法以聲為體。名句等假故。離聲之外。無別名等。對法云。成所引聲。為諸教故。此名等是假。且約此方說。諸餘佛土中。亦以光明等。四[A76]廢實談假門。即以聲上屈曲為體。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殊。亦即聲也。五假實合說門。即四法為體。無垢稱經云。或有佛土。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十地論云。說者聽者。俱以二事。方得究竟。一者善聲。二者善字。六有漏無漏門。以能說人。聞無漏教。思准可知。七能詮所詮門。即以文義二法而為體。八十云。為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能詮。義即所詮。八五法并明門。有二。心等五法。名等五法。有差別故。初中心所攝假從實。聲為體。色攝境從心。心為體。識[A77]廢實從假。不相應行為體。攝相歸性。無為為體。第二攝境從心。以無分別正智為體。第三並約有體。歸性歸相隨應。九質影兩相門。四分別。一唯質無影。正量部。又薩婆多。亦此所攝。彼計佛前十五界是有漏。故有此呵。天授無比。女人生貪有。直以佛有漏聲。為教體。二唯影無性。論計佛現身說法。然不取佛質教。恐心外取法。若龍軍即不現身。亦不說法。俱不取質。同入此句。三俱有。護法親光。佛地論云。由聞者善根增上力。引聞者識上有漏無漏二善種子文義相。又二十唯識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即眾生慧心決定。佛悲心決定。故云。二義成決定。護法云。能說者識上所現文義相。雖聖能聽人識心是心外法。若望自亦不違唯識義。十五心集現門。有宗難云。我說三世是有可得相續。成大乘過未無。如何成教體。為展轉連帶。聽者識上聚集解生。故無性云。貫穿綴縫。故得名經也。
言意避增減等者。阿難加佛語名增。減佛語名減。如來說三周。阿難說二名減。如來說遍計所是無。阿難說有。名增佛語。故名增減。迴換語。以先為緣。以後為先。色心不同。理事相返。總名異分也。異者殊義。分者分別。如來說空。阿難改作有。此名改佛言。名異分(符問反)。分者因義。過失因。
言謂如是法我等者。為令生信。信阿難語。非他人說。非展轉傳聞。他字與展轉別讀。顯示聞者。有所堪能堪能之言。離增減異分過失名堪。此一句上信阿難身。諸有所聞者。信阿難所說法也。
言非如愚夫等。牟云。夫大天五事。餘所誘無知等(云云)。此解不必是大天。只是凡夫也。非如愚夫聞法之時。皆不能離如是過失。名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如是法。我親從佛聞。文義決定離異分。無有損減也。
言是故聞等者。三句疏文。配聞思修三慧也。承泰云。佛本教置如是我聞者。意顯所傳離於[1]減異分之失。令諸眾生生信順故。是故眾生聞此法[A78]已。當勤修學也。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七
校注
[0312001] 知能疑能知 [0312002] 光上疑脫妙 [0312003] 種疑動 [0313001] 世尊二字疑剩 [0313002] 令疑合 [0314001] 交應作教下同 [0315001] 境一作境界次同 [0317001] 於下脫疑一字 [0318001] 四下應有第字 [0319001] 七聖疏作聖七 [0320001] 句字原本不明 [0320002] 主疑生 [0321001] 惡疑要 [0321002] 子疑剩字 [0322001] 亦疑剩字 [0322002] 即疑印 [0323001] 生上疑脫未字 [0323002] 彥疑度 [0323003] 踊疑諂 [0323004] 音疑隱 [0323005] 尼字疑剩 [0323006] 集疑請(前行ノ集ナランカ。[○@編]) [0324001] 人疑今 [0324002] 斯字原本不明 [0325001] □□疑義稍 [0326001] 常疑我 [0328001] 根疑如 [0329001] 背疑肯 [0330001] 書疑盡次同 [0330002] 惡疑要 [0332001] 耳字疑剩 [0332002] 法下應有人 [0334001] 減上應有增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