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八
言是法不可示者。即如來所說初權後實之法。隨宜所說。不可表示於人。因緣道理。絕語言故。如人身痛等。說之不及。須自證故。
言詞相寂滅者。亞簡要云。謂真如法不可指示於人。何以故。以彼言詞相寂滅故。又由名字性空故。不可得故。准諸抄。約真如解。若觀疏意。依他之法。亦不可示故。
言得四證淨者。舊云。四不壞信。新云四證淨也。四是境。謂佛法僧戒。只此四境。便是所緣。能緣信心。緣四境時。此信心不可破壞。名為堅固。堅固者。不壞義故。名信力堅固。此依初地方得。所信法華經。是四不壞信中法也。
言而未圓證者。問此言信力堅固能知。何故。又言不退菩薩皆不能知。答疏云而未等。意言不知者。未能圓證。言不知也。
言雖見道前者。問地前亦能信知。何唯初地。答疏云雖見等。意言地前菩薩但是比知。不同初地證信知也。答言四證淨者。無漏智證此達理。名之為證。無漏智與信心相應。同緣四法。名淨故。云四證淨也。
經諸佛弟子眾者。通有學無學。亦不約數多少。不論處寬狹。不分別利鈍。前後不說時短長。但總指三乘不知也。
經假使滿等者。鶖子念言此說。餘鈍根人不知不說鶖子也。作念之時。世尊道假使等。意假使一三千界中。總是舍利弗利根之人。五薀假者。相共盡神。思惟佛智。不得知也。
經斯等共一心者。但是將十方辟支佛智。團合一處著。名一心共思求也。
言辟支望等者。梵云辟支此云獨覺。獨證者覺名獨覺。此含兩重。一望聲聞。二望部行。利根者成麟角。鈍根者成部行。部黨而行。名部行。
言若未入等者。若住聲聞解脫分善。獨覺者去果時遠。修行時長[3]時。練根既久。故成麟喻。若入聲聞四善根。而迴趣者。但成部行。去果時近。修行時促。用功既少。故名鈍根。如世間人。習業時近。遍數小。文句生澁。即為鈍根也。
言在解脫分等者。資粮位中。有其三品。謂未定生[A1]已定生。即此生時。若未定生。即迴向者。而作麟角。以生數多。容約百劫練根。若[A2]已定生。即此生時。作獨覺者。皆成部行也。五停心名未定生。別相念名[A3]已定生。總想念名。即此生也。若入四善根位[A4]已上迴趣者。皆部行成。問緣覺豈無自乘中發心修行得果。何故。事須於聲聞中迴心耶。答於中亦有自乘中修行得果者。多成麟角。若向聲聞之中迴心者。通部行麟角二類。從寬為名。且說聲聞中迴心。問四善根位何許心。答下中可爾。上忍不然。以時促不堪練故。集論說。於中下忍。名移轉。
言新發意菩薩具者。即地前資加二位。凡菩薩也。長行不言菩薩。偈有無不同也。
言數眾者。稻可為食。麻可為衣。竹則外貞。葦即內虗。發心之人。利物真虗為本。可以取況也。
言田土者。吐也。吐生萬物。萬物從地而生。田上功能也。
言義譯耳者問何名義譯。答將梵字。翻就唐言。只名土田。若言國土。即不是正。梵語中翻出。但是以義譯之。其差音(疎煞反)。
言十種發心者。華嚴四十九云。一無量無邊廣大心。供養一切佛。二解脫一切眾生。三令一切剎那悉入法界。四觀一切法悉如虗空。五觀一切菩薩諸行。六正念三世一切諸佛。七了達不可思議法界果報。八嚴淨一切諸如來剎土。九深入一切如來大眾。十觀察一切如來妙音聲。一一之上。皆有無量見佛性。由生盲人。二乘見佛性。如嬰兒見月。地前菩薩見佛性。如患眼人。初地至七地如電光。入觀即見故。八地九地如隔羅糓中見月。十地中唯見自性。不見佛。若至佛位。自身他身。見悉平等。如今既是八地。亦不能知佛智也。問此間說智慧。何言見性。答五種智慧中。真如是智慧性。正是智慧故。引來證也。前來信力堅固。約信心說。此約證解未圓。所以不知佛智。問何言初地[A5]已去名發心。答准華嚴十種發心。總名發心也(如前引)。
言前門甚深者。問前來八甚深。並是歎教門深。何故此中說不知智慧。答疏云前門等。意言歎佛智者。顯智深故。其門亦深也。又解。今此不共甚深中。八九經文。一向歎佛智。似述所證智慧甚深相似。恐後破疏。所以作第二利也。
言或十四[1]偈半(至)初六等者。准前科配。
言其中末後者。即六頌中末後一偈也。即當九頌中初一頌半。即是諸弟子眾。曾供養諸佛。
言次八偈等者。即經假使滿世間。八行文是。
言准義科等者。前來長行八甚深。是教門。今此偈文亦述教門。教門之中。頻說佛智慧。以義從文科也。
言總歎(至)無[2]分別頌文等者。問何名總。答經云。吾從成佛[A6]已下總四句。唯此一頌半。經文述故。名總。故云無別偈文也。問只一頌半述。即是有頌。何言無。答准長行。有種種因緣等總句。廣演[A7]已下別句。總別都有十偈。此皆不述。名無別偈也。
經言我今[A8]已具得者。即能證能說。名為具得。顯具理教二深也。唯我知是相。自知也。十方佛亦然。他知也。即是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經言諸佛語無異者。莫見四十年前說有二乘。今日說一。則言有異。此一三權實。不定獨說。三世諸佛說皆如此。先權後實。唯佛與佛則知。餘人不知也。汝但生信力。諸佛語無異。指二甚深。與四十年前。昔說今說。不同靈山會上說者。總名久後。久後者。究竟終久義。終說實法。勸令生信。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又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如來暗許鶖子說也。若不暗許。如何鶖子三止不退。
言汝既未等者。此權實法。我一一證來。汝但生信心。
經言及求緣覺者。緣覺凡夫。大論獨覺地云。當地有五種相。一者種性。本性獨覺。由此因緣。於情閙處。心不愛樂。於寂靜處。深生愛著。二者道。謂有一類獨覺種性。經於百劫。遇佛出世。數親近承事。成就相續。專心求證獨覺菩提。三者習。謂有一類初修行。過百劫[A9]已。出無佛世。無師自然。脩三十七道品。證法現觀。得獨覺菩提。不斷煩惱。成阿羅漢。四者住。復有二類。一麟喻。樂處孤林。寂靜而住。二部行。亦樂眾部共相依住。五者行。依彼彼村邑聚落而住。善護其身。濟度有情。不以言語而教化。此中即當第二道。
經言我令脫苦縛者。三果四向總名脫苦縛。
經佛以方便等者。問此明言方便。說有三乘。何故鶖子猶預。不知是所趣。答有二意。一言陳。但說如來後得智妙用。引眾生處處著。名方便所說。以有三乘。二者。意許之中初雖說三。後唯有一。此時猶未分明說二非真故。名意許。取以鶖子上有猶心。問世尊隔是交他。捨却二乘。何要與他說二乘耶。答經云。佛以方便等。四句經也。
言三度請(至)止皆前等者。若不先止。鶖子三請不成也。且世尊初止為相。令真聖者。問取一乘。令假聖者。避席而去。乃至三止等。若不唱止。在前即三請。後無由說。經應須第四請方與說法。只緣唱止在前第三請。恰承著如來許說。故止皆在前。請皆居後。是說一乘之意也。
言佛止亦三者。讚揚希有止。經。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二恐驚時曾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三恐墜大坑。止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
言請皆在後者。初騰疑置或請。或云。狹自他疑故請。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法。今者四眾咸皆有疑(云云)。及偈慧日等。次陳大眾於餘佛所植因故。請亦名共佛脩因請。經。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并偈等。三述自他。[A10]已從今佛化堪聞故。請亦名聞法歡喜請。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A11]已曾從佛受化。偈云。無上兩足尊等。
言初止為者。問何名初止為相。答二解。一者。止之不談。是說法相。二止之不談。是不說法相。乍觀即似不肯說。只現此不肯說法相。却是說法之前相。故云相成就。現不說法相。意令舍利弗生疑也。緣四十年前執自二乘為究竟。執心難斷。疑即易除。所以迴此執心作疑心。所以唱止。緣聲聞人。多皆慢法。若不待請。企意難生。所以如來自歎智慧之次。止。不須復說。鶖子作念。世尊本來自說。亦無人請止者。止於何人。答一教舍利弗自心生疑。二令眾人生疑。
言次止欲令者。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世尊。何故慇勤。稱歎方便。此名推覓甚深境界。推覓甚深境界。是第一義。渴仰欲聞。是第二義。經。合掌瞻仰。待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恒沙。求佛諸菩薩欲聞是道。
言後止者。經。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即從座起。禮佛而退。
言初自他者。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等。
言陳大眾等者。世尊但與說。莫愁人不信。經。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云云)。
言後述自他者。經云。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A12]已曾從佛受化。
言鶖子請中者。只於鶖子請中。分出三請。不科著三止文。以止共請相逐行。疏主所以科配三止向三請。三請中攝也。故疏云。文隨三段。即是止文。隨請文也。
言初止既屬者。為在第一段。二深先唱中。即是歎智。慧法妙及法師妙。為一乘也。第一止攝屬。法師功德分中。餘二止攝屬。此下三請文中。言二止攝者。二止攝屬。此第二四眾驚疑發揭。鶖子請文中也。
言三種義示現示現者。顯分義。一決定義。二乘之人。四十年前。於自所證。心生決定義。佛說一解脫義。二疑義。於佛所歎二種甚深義。上言二義不知。於義有疑。名疑義。經云。如今不知是義所趣。三者。於何事疑義。何因何緣。慇懃稱嘆諸佛第一方便。名依何事疑義。問依何事疑。與疑義何別。答寬狹有殊。疑義唯約二甚深上起新疑也。依何事疑義。約新舊二疑故。唯鶖子有也。
經云。千二百人(至)作是念者。問前列眾處萬二千。此中只說千二百人耶。答若約總標疑眾。輕重而論。有萬二千人。今重舉者。心口俱疑者。有千二百人。
經言聲聞者。再三義。稱嘆。讚歎。讚歎也。嘆二甚深也。方便者。通教門亦名方便也。所詮智慧亦名方便。接下顯上。皆名方便。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顯上方便。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接方便。含名方便。而作是言。指佛口中說底言也。
經言到於涅槃者。有餘依涅槃。
經言知四眾心疑者。問聲聞人定心中始知他人心中事。如何散心中知四眾心中疑。答佛加被擬。向下說一乘去。前[A13]已暗許說意。交鶖子知眾人心中疑。速請也。二者。緣眾相貌上有疑相狀相。示壞猶豫。
言生因中疑者。因中疑者。因謂因由。所以義。非因果之因也。云何如來數數宣說甚深境界。前說甚深。後說甚深。不同於此因由。所以而生疑也(長行名前甚。偈名後也)。
言解脫雖同者。此約斷煩惱障。得解脫義。名為同。論云。然所知障不障解脫。無能發業潤生用故。若約通說。煩惱亦能障大菩提。論云。說煩惱障真如。豈彼不能為菩提障。應知聖教依勝用說。理實俱能通障二果故。下云。是人於何而解脫。但離虗妄而得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言法執類者。即法執種。所謂一百二十八類疑。是其一。異熟生從真異熟識之所生。體是無記。異熟生無記攝是事疑。無學不識黑鹽等。
經言我自昔來(至)今者。四眾等者。金云。三周請寬狹不同。初周鶖子等請。四眾八部皆同請說。最寬。此中意。舍利弗獨自請。恐世尊不可為一人說。所以普陳眾人之疑心也。意徒請多世尊決定說也。
言甚深微妙智慧也難解等。慧門也(二周三乘索事次三周索城最狹)。
言佛自告者。偈文從前長行何因緣[A14]已後生得。今當十一偈半述。前佛自告中。前嘆法師功德。無人請說。名佛自告也。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等。即是此問。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乃至不可思議。問品初所證法妙。及能證法師妙。[A15]已有世雄不可量偈文述了。何故此問重述。答一往者。則似指前嘆法師妙中八門功德相。不似是如此道理。彼處歎法師功德。令一處著。只是智慧。彼處開出能證法師所證智。合將一處著。只是此問長行智慧。即是此間隣次長行云。何因何緣。慇懃稱嘆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智慧也。難解之法。慧門也。今此慧日大聖尊一偈半。述前長行教理也。問只是長行教理。並是所證。今此偈文述。何故文勢盡說能證法師念觀功德。答前申疑中。雖雙問。良以如來成就念觀功德故。所以前說及證皆名甚深。今此頌舉所顯能。意取所證。雖頌法師妙。與能成法妙分殊。
言自照者。自利。亦一切暗者利他。
言冥者。莫經反也。暗夜也。莫定反。夕也。從初解。
言靡不能照者。照屬佛智。普照一切眾生。名靡不照明。
言譬檀越者。農夫況施主。植福喻營田。謂於佛福田中。福善增長。初生善趣。後得真世間。日出正是農夫作務時。日若出。正是施主造福之時。
言百鳥鳴者。喻佛出世。高德法師助佛揚化。初出[A16]已度千二百羅漢。遊化諸國。度無量眾生。
言喻弊魔者。弊者。用也惡也。今取惡義。破善事故。孫子見母去啼哭。魔見佛出。恐度眷屬。所以啼哭也。
言山王者。妙高山也。
言長夜者。即生死長夜也。
言多年者。四十年後。方說名多年。經云。久嘿斯要。不務速說。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
經道場所得(至)問者。此是智慧深也。准此。是無問自說經也。我意難可測者。慧門深也。意言慧及門。二乘不知。所以不能問。
經無問而說者。無問自說經也。稱歎所行。道者。一乘道也。
經無漏等者。無學也。及求涅槃者。有覺也。今皆二句。正是疑也。
經其求緣覺者。緣凡夫也。
言佛說疑喻者。一眾疑。二則願說。長行有願樂欲聞。即是偈中願說。草書願字。誤為佛。亦云佛說。亦云凡說。今取佛說為正。佛說疑如網為一句。羅生難出為一句。即解經云。今皆墮疑網。
言猶豫者。問何故喚猶作豫。答說文云等。猶性多豫。在人前行。到十字。道口。却迴來故。猶多疑故。名猶也。凡不決者。喚作豫也。
言猶如麂善登木[1]者。讀將謂麂亦解上樹。非也。各別讀也。
經我今自於智(至)所行道者。因法更何所求。若是因緣法。更求何果。若實是果。我更不脩。若實是因。我更脩也。
言前說眾人於自者。問鶖子既於自所得因果。向上生疑。如何法華論科為定疑分。行自所證心決定耶。答前來於自所證心。生決定者。約一切聲聞說。此間有疑。唯鶖子說。緣利根有新舊二疑。鶖子等常於自果法生疑也。又論云。決定義。在大眾疑中。何事疑在鶖子疑中。鶖子於自乘果法。向上既無決定。何故。有定疑也。又鶖子唯於自乘果法上生疑。兼於佛說二深。向上亦生疑。經云。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通妨亦得。問鶖子如何得成定疑分。答定疑分。約中下二根說。四十年前執二乘為究竟。有決定。聞唱二種甚深。有疑也。所以疏云。前說眾人等上。於中下二根人說也。若約鶖子。無決定義。於自所得。亦生疑也。
言又前初聞者。初聞二種甚深。於大乘法上生疑。於自乘果法。向上亦決定。後至偈中。被世尊告。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又云。正使滿十方等。所以鶖子兼於自乘果法上亦生疑。所以初生決定。後還生疑。疏體經意。故作二釋。故言不相違也。
經佛口所生子等一行者。鶖子意徒世尊說經言語博帖也。言佛口所生子舍利弗稟佛言教等者。佛口所說言教。因佛言教。聖道方起。教從佛口生。聖道猶教起。展轉生起疑也。簡胎等最初(羯等)。
經諸天龍神等二行者。鶖子空舉千二百。恐少。所以更多舉。如恒沙。鶖子又道我是聲聞小果。則可會中更有八萬大菩薩文殊普賢等。上位聖人。欲得聞法。意徒如來受請。四眾八部勢力仍劣。又請萬億國等。
言此土佛出者。問為是此一三千界輪王。為是他三千界輪王。若是此娑婆世界三千界同一成壞。同一增減。既是減劫。無輪王出世。答則人是他三千界輪王。問若言他三千界輪王。為是菩薩。為是業報輪王。答若業輪王。當四洲即得出。向餘四洲去不得。今來者。菩薩輪王來也。二者。業報輪王佛。加被力來。亦得也。問若言初地二菩薩。即合言一百。今萬億國一千萬億國。如何只言一个萬億國。答此間是小他土。安多輪王。不得且約一三千界中輪王說。經言皆當疑也。驚謂驚張。疑者疑恠也。驚張疑恠。故云驚疑。論家改疑字為怖。即驚怖也。怖者怖懼法。大乘行廣時長。故云怖也。四十年前。若將妙法蓮華經。為聲聞說。譬如以寶示於愚人。愚人便笑也。定記分者。定者。即決定心。佛本來從唱二種甚深處。早有決定。為聲聞說法華心也。唯止多不說法相却是說經心決定也。
言記別有三相者。謝往生人去。名得。謝往生地獄。名失。如彌勒為求名菩薩。名失。亦行眾善業。名得。二授記大人者。即菩薩然古來諸大德解記別。唯有初二義。唐三藏方譯出第三記。別記別解。釋深密之義也。此經即當第三記別也。
言如下十二者。一契經。二應頌。三受記。四諷誦。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生。九本事。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
言由此[1]有便止及說者。此決定心。是佛心也。佛心本來為鶖子說法華經。說經心[A17]已決定。由此有向。後第二止第三止。及下正說。佛若不止。鶖子不請。[2]鶖子不請。不請因何說得正說。所以唱止也。既世尊第二遍止止。鶖子第二請。世尊第三遍遍止。鶖子第三請。所以向正解釋決定心論。不配屬經文。通下文。意直至故。四疑[A18]已來。是也。又云。通下三周。太寬。問何處是佛心本來[A19]已有決定心。答有說徒菩提樹下三七日思惟[A20]已來至今日。決定心也。二者。取唱二種甚深[A21]已來。則本來決定心也。問既決定心。通唱二甚深[A22]已來有。即合第一止。亦合有決定心。如何向第二止第三止及下正說科。作決定心耶。答雖前第一止中亦有決定心。為不對能請人。定唱止。不說法相。暗由初世尊沒人。交說自欲得說。又自止。我不說也。元來是獨言獨語。不說法相。隱不得分明也。如斷欲之人。併處言斷欲。暗對女人言斷欲。分明也。所以向第二止處科。出決定心。非是第一止處。無定心也。
言[A23]已生驚怖者。問地前漸悟菩薩不說則有驚。說則無驚。何名[A24]已生驚怖。令斷驚怖。又餘四之中。三今不論。且悔驚怖。如何名[A25]已生驚怖令斷驚[3]怖。此三根聲聞還即是說有驚。不說則無驚。如何說法華經。名[A26]已生驚怖令斷驚怖。答[A27]已生驚怖令斷者。約四十年前鶖子舊疑說。名為可然。若約中下二根聲聞說。唯是新疑悔。聞法華經。既有此疑悔。如何名[A28]已生上者。令斷驚怖耶。答餘四驚怖。亦得名[A29]已生令斷也。初聞唱二甚深。便生疑。即是驚怖也。後至開示語入處。斷也。所斷對能斷說。故名[A30]已生驚怖令斷也。意言[A31]已生約舊說。有驚約新說也。
言二種人者。一多事。二悔驚怖。若總想說。有五驚怖。若正要當。只是二種驚怖也。若望兼說。傍正為不妨。為五種人。若決定心。為二種人。斷驚怖說法華經。
言驚怖者。返道疑生。名損。如來向他說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學無學人。亦各自[A32]已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如今聞道。無二乘故。名損驚怖也。
言如所聞者。即四十前向世尊邊聞教聲。取以為實。執二乘為極也。
言謗無大乘者。定性聲聞執自果為極。不忻求大乘。便是謗。非是邪見。亦有趣寂。謗無大乘經。不信是佛說。亦名謗也。唯識引而申破云。量云。諸大乘經。是有法。定是至教量攝故。宗因云。順無我理。違數取故。同喻如增一等。
言不入涅槃者。有云。但是作念。我[A33]已得有餘涅槃。與佛相似。今既聞說無體。何要入彼有餘涅槃故。云阿羅漢不涅槃也。
言若聞今說等者。即是聞破二乘故也。即驚疑云。將知阿羅漢畢竟無入涅槃者。返道疑生。故名為損也。道謂道果未聞法華經。於自果生信心。名順。說法華經[A34]已。聞說唯有一乘無別二乘。涅槃果不唯空涅槃果。兼智亦名道果也。向上疑心。名返。只此疑心。疑著果法。便是損義。故名損驚怖。二云。道謂道理。十方世界有二有三。名順。他性定人道理。今說大乘。聞道無二無三乘。返此道理。名為返。依此生疑。名損。損即驚怖。持業也。
言多事等者。論解此。是第六住前小菩薩。意言望後三大僧祗劫。說名為多事。起懸涯想。欲取異乘心故。故名驚怖。驚怖彼萬行也。驚怖即疑怖也。若疏主釋。與論相違。牟云。不爾。疏云。[A35]已經多劫。行菩薩行。即如鶖子。至第六住[A36]已。是六十劫。修者時分義。
言恐彼者。問唯此即是驚怖未生。何名為多事。答二意。一者。恐後生故。如設堤塘。二者。彼大乘行。恐者恐怖。即驚怖即是現怖。何妨名斷。二解不違下疏多事一種不說有驚之文也。
言顛倒驚怖者。此有種性。凡夫我見強故。經云。計我見者。莫說此經。又云。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論謂。分別我我所身見。不善法故。
言謂根未熟等者。此言定性。有大乘種性也。
言尤重者。執我心強。名為尤重。無我之處。強執為我。名為顛倒。若聞此經二空無我道理。與彼執乖。緣根未熟。便生不信。名為驚怖。
言悔驚怖者。即以悔心。名為驚怖也。問鶖子無學因何有悔。答其實無悔。惡作是因。悔即是果。但是惡作。不是悔也。悔有二種。一則悔脩小乘行。說法華經破悔。二則悔不早修大乘行。說法華經。此悔不障修行。故不破也。經。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又云。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此悔驚中。唯有論文。無疏解。
言誑驚等者。聞如來教聲聞。便六行伏。或坐四禪。得初禪定。計為初果。及至四禪等。爾自不知是錯。言為真實四沙門果。心實境虗也。我若為說經。彼人謗我。[1]我得四沙門果。云如來誑於我等。疏自謂等。瑜伽論中。說聖人無自謂得果。得初果實知得果。二果亦然。更無餘者。果既滿足。更無可修。今聞佛說。更有大乘。即便虗誑。誑於我等(此下料簡)。五怖四門分別。釋名。出體顯相。斷處[2]釋名者。驚謂驚張。怖謂怖懼。怖也。驚怖不同帶彼五帶數也。損謂損滅。執彼定性。不入涅槃。即損滅義。多事者。即是於多劫中。行菩薩事。顛倒者。即是執我我所。不稱於境。顛倒而生。誑者。誑謂欺誑也。二體性者。初別後總。損者法執及異熟。生疑為體。或疑或執故。多事者。懈怠為性。顛倒。以身見為性。悔者。以惡作為性。誑者。慢及不信為總體者。通二障煩惱所知法執異熟一生疑為體。三顯相門。如疏中說。四斷處者。斷處者。損者。下云。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者。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世尊化得定性聲聞。堪可說法。彼處斷也。令定性聲聞。信有大乘。成不異法也。初猶未信。名損驚怖(疏語)。多事聞經斷。下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37]已除等。顛倒分別者。三乘見道斷俱生。第六俱者。四地斷。第七者。八地永伏。不行悔者。三周說經處隨文。斷誑者增上慢人。根熟之時。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或遇當來彌勒佛斷也。
言不退位菩薩等者。意言菩薩之中。無不退位菩薩。問爭知無耶。答不退位菩薩。非此五攝。
言捨權就實者。問說經五驚怖中斷幾種。答此中緣捨權就實。即悔驚怖忻趣佛位。即多事也。驚怖此二種。方為說一乘故。
言此說一乘者。問爭知只為此二種。不為餘三耶。答此說一乘不逗等。意言料簡傍正。即是出所以也。疏言正為利益二種人。故正為悔及多事也。問何知為二種人益。論解云。佛心[A38]已有決定。所為之人。即利益。悔者。引攝一類。利益多事。即任持所餘。疏非正為下若傍為即兼為損義兼為三。理亦無失。義兼頓菩薩。於理未爽。餘顛倒全不為。
言觀此文意(至)不說無驚者。如何言[A39]已生驚怖令斷驚怖。又云。說即有驚。何名令斷。此依悔驚怖為難。答今依三根聲聞皆有新疑新悔。名為[A40]已生。初周聞法驚怖悉斷。亦名[A41]已生驚怖令斷也。此俱生約新悔疑說。其實若兼鶖子舊悔。亦名不說有驚也。說前之六類之人。說應四句分別。一說則有驚。不說無驚。第一損怖。第三顛倒。第五誑驚怖。第二說則無驚。不說則有驚。第二多事驚怖。三說與不說。悉皆有驚。第四悔驚怖今昔二時。皆有悔也。經云。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至而見濟度。未聞法華悔住。此名昔悔小也。悔者。今聞佛說二乘作佛。悔不早脩大乘也。四說與不說。皆悉無驚者。謂不退菩薩。且望今佛即道無驚。若遠望之。何妨昔有。今約此法華會上菩薩故。言說與不說。皆無驚也(解經中驚疑二字了。論中作五驚怖解了)。
言故論總言者。說經是一。驚不驚殊。疏解即有五般決定。只為二種。唵含標舉。故言總言也。
言因授記者。論解後二止意。經家喚作止止。論主不可還作止喚。改作因授記。論家科定記分中。曲分為四。一決定心。二因授記。三取授記。四與授記。一決定心。論家不科配。經通下文意。二者因授記。疏云。因授記上科者。如經止止。不須復說。至驚疑即下二止文。是也。第二改科。因授記者。因由所以義。授記者。分別解釋為因故。名因授記(上來科因授記了。下正解因授記)。
言應聞等者。問世尊第一遍止了。即得更何用第二遍止耶。答若不第二遍止。何因生得。一推覔甚深境界為一義。二者。欲令大眾生尊重心。畢竟欲聞。故此上是應為聞者之二義。且推覔甚深境界。經云。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尊重偈仰欲聞生希有心者。經云。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問第二遍止何。即得何用第三遍止。答若不第三遍止。因何生得惡人退席。即是不堪為聞者退席。經云。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禮佛而退。故此三義。於後二止上。建立出與授記為因故。名因授記。若煩此方言音。即云授記因也。亦有疏本作開字。開者之二義。應作聞字。為勝。其取授記者。即許當為記。是取有二義。一許可義。名取。二攝授義。名取。一許可為說。名取。二攝授義。攝授舍利弗請。名取義。此即取為因。授記為果。向下經云。汝[A42]已慇懃三請。吾今豈得不說。是也。
言與授記者。向下六段文。正為分別解釋(料簡四事)。
言定記四中者。前來決定心。不配經文。此間似配也。
言次因授記等者。以彼因授記。是後二止。後二止是後二請因。故言指重請之所由。世尊第二遍止止。鶖子第二遍請處。令鶖子推覔甚深境界。渴仰欲聞。生慇重心。世尊第三遍止止。鶖子第三遍請。令惡人退席。三義具足。方堪說經。故云因授記。又解世尊第二遍止止。鶖子第一遍請處。此名止。單請之所由。世尊第三遍止止。鶖子第二遍請處。故名止。重請之所由。今既惡人席向第三止中起去。方堪說經。故喚第三止。名因授記。亦名止。重請之所由。前解為正。若依後解。似因授記編屬第三止。又第三止只攝得不堪為聞者之一義。失却推覔甚深境界渴仰欲聞之二義也。亦有疏作其請之所由。若取其字。通後二止。問決定心因授記。皆通二止行相如何。答所望別故。決定心約佛心。決定以唱止。因授記令鶖子速請也。
經舍利弗。至唯願說之。唯願說之。總請也。緣前行世尊兩遍止。今請中順前文。亦兩遍道唯願說之。
經云。所以者何等者。鶖子重重請說。徵前請之意。答中鶖子恐自一身請說不得。更舉引多人併力。一時請也。是會無數等。舉人數也。鶖子道若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若是此等眾生。亦不敢請。今此會中。爾許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至敬信[1]者。
言叡者。憨也。
經言大坑者。亦復如是。信心者聞。便是良藥。不信聞者。便是毒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乘妙法。亦復如是。順行速得出要。鶖子若聞成佛號曰華光。誹謗永沈。五十之輩若聞不信。墮於地獄。大海雖寬無量。不曾宿於死屍。一乘行廣無邊。豈容於不信。福中最上。不遇請轉法輪。罪中最重。不遇謗法也。無間地獄名大坑。無間地獄沒底坑。七熱八寒小坑。世尊。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求說不得。將由當也。當來墮大坑也。大坑有二。一約實。此地下過三萬二千由旬。有等活。又過四千由旬。有餘七。豈非大坑。八寒八熱之下。名大坑。坑即是處所無間也。問何名大坑。大有三義。一起大惑故。十煩惱中邪見最大。二造大業故。故名大。則五逆業。三果報大。由起邪見不信正法。死入無間。名為報大坑。大坑即無間獄。小坑即餘七熱地獄也。糅問此類既得第四定。大坑須是欲界發業。下惑[A43]已伏。云何言墮大坑。答恐聞經後起不信心。如謗解脫。退失上定。即入大坑故。云將墜也。
言恐懷上慢等者。恐聞經[A44]已後起謗。名恐懷上慢。寘聞比丘。不尋三藏聖教。名為寘聞。聞世尊說。有四沙門果。便六行伏惑。猒下苦麤。忻上淨妙慮。得世間靜慮。有漏故名世間也。將謂是四沙門果。生[A45]已度想等。修彼上界業。成生於上界。受中有遂便起謗。我聞羅漢[A46]已便生地獄。問他家會上悉不肯道我是增上慢。人緣何喚他作增上慢人。爭知他聞法華經。決定謗也。答緣得四禪定。許四沙門果。此皆凡夫必謗。恐墜大坑。所以疏云。非聖有學。問爭知不是聖有學。答疏云。瑜伽論說等。問何故寘聞比丘。有自謂得。答疏云。增上慢故。問爭知聖人無自謂得。答疏云。無邪見故等。
言諸論皆言者。即對法智論等。
言後命終等者。攝云。大乘小乘各說不同。小乘有部本有起謗。由本有位見中有身方起謗。大乘中有起謗。問言中有起謗。起幾个煩惱。答起五个煩惱。分別有三。邪見嗔癡。俱生有二。我見及愛。能潤生故。理實而說。一切煩惱皆起故。論云。生在上地下地諸惑分別俱生皆容現起。若爾。中有既具五薀。豈一有情二个本識。即眾生界有增減。
經云唯願說之唯願說之者。紀國云。重言者。表自他二利也。
經云百千萬億等者。將百千億一句。連如我等比一處讀。則唯是人數。若將百千萬億。向下世世為一句讀。總是時也。不是人數也。二義中將百千萬億。屬上如我等比。則順後偈文。是會無量眾。能敬信此法。人眾多少也。將百千億。連下世世讀。則順偈文。佛[A47]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唯時節也。問鶖子為憶得過去二萬佛時大乘化。為憶得小乘化時。若憶小乘化。如何請說大乘。若憶得大乘化。爭憶爾許時。小乘過未緣境。無過八萬也。答若據道理。憶得小乘。若爾。如何請說大乘。答鶖子但請。不言如是大乘小乘也。心中生疑。總相請也。第二佛加被。令憶得大乘化。請說大乘也。問如授記云。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妄。如何今言憶得。答彼處言妄。約本心。今言憶得。佛加被也。
言生死長等者。問鶖子[A48]已離生死。寧有此[1]此言。答未得真覺。常在夢中。鶖子分段最後身。在變易生死。尚未能除故。言於生死長夜之中願繞益也。問鶖子更不變後有身。分段生死[A49]已盡。如何言長夜。答分段雖盡。變易猶存。亦名生死長夜。蒙佛教化故。言安隱饒益也。
經言兩足尊者。金約理三義。一由佛具足定慧。名兩足。二內有智慧。外具神通。三內身具四智。向外有福德。名為兩也。次約事。明今六道四生之中無足二足四足多足之中。人天最勝。問何以如此。答以人天兩足。入道勝故。故所以稱尊。就兩足中。佛身最勝。故名兩足尊也。
經言我為佛長子者。無漏聖慧。佛口所生。名子。諸聲聞中。鶖子智慧最勝。故名長子也。
言若依自科等者。則合道初長行後偈頌。疏主何以不分者。答緣品末三行經文。屬第四段勸發喜心。經文不述長行。疏主此間分出。恐濫品末三行。合道長行有二。初明二[2]記。後破四段。今不言者。科文隱顯難。所以到文指出此間不開也。
經云汝[A50]已慇懃三請者。許可慇懃者。樂三也。問何故事須三請。答三請不滿。請心未極。三請若過。請心盡之。所以只三請不過不減也。
言攝援者。佛攝授也。攝授三請。許可為說。故名取也。
經言諦聽等者。生聞慧。善思生思慧。念之生修慧也。十地論如渴思冷水。如飢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開甘露法。世親解云。此四喻喻四種法義。一受持。二助力。三遠離。四安樂也。聞聲教如人食水不爵。隨得而飲。如是聞慧。初聞即受。隨文受持。思慧受教。如食入口咀嚼。身力助成。如是思慧。嚼所聞法。修慧聞法。如復良藥。藥行病除。如是修慧。隨順正義。如法修行。遠離一切煩惱習患也。三慧感果。如蜜為眾蜂所依。如是聞思修三慧。聖所依處。又諦聽者。令離散亂。善思令離放逸。念之令離顛倒。又三慧猶如四器。各用不同。第一無聞慧故。聽者不聞。猶如盆底上寫水。第二無思慧故。即聞而不思。猶如漏器中寫水。三無修慧故。即思而不修。猶如穢器中盛水。若具三慧。猶如作器全器寶器中盛水。灌淫身心。
言聆音屬耳者。切韻。以耳取音。曰聆。又去取所聽之聲。屬能親之耳。夫聽法者有五相。一求悟解。二專一所緣。三聆音囑耳。四掃條攝持。五者攝念一心。聆音囑耳。以耳取聲。為聆。囑將所聽之聲。就能之耳。名囑。囑者託也。
言掃滌者。掃謂掃除。滁謂洗滌。掃除散亂。洗滌沈掉。掃滌垢障。攝持散亂。
言渴者。意言如渴者。飲時一向受小土。更無異想。以此聽者一向入於法義中。更無異解。一心入於語義中。能詮教也。
言心悲喜者。即有種性人。法應根故。聞之惻愴。如鞭有命。故隱軫隨生。
言若不誡彼者。問世尊但為他說。何要教他諦聽。答疏云。若不等。
言恐心不定者。有三義。一散心法如覆器。二慢心法如漏器。三側心聽法如穢器。
經說此語時(至)禮退者。緣品初唱二甚深。道他不知。增上慢人早不肯。更見鶖子三請。世尊三止。五千人云。四十年前。所有法。共我相似。今日忽然道我不知。又三遍請。又不肯聽。即合便起。云何用禮佛。答禮佛即荷彼前聞起去。不忻後說。緣法華會前。向如來邊。聞法脩行。得四禪定。只是錯計。望他中心真實。經云。所以者何。如來自徵也。何故。五難之中四難[A51]已具。只有聞法難。便起去者。何也。答疏言。一人身難得。如崑芥投針峯。二者。中國難生。如盲龜遇木。三者。諸根者。一眼等五根難具。二信等五根難具。如錯水求火。四佛出難值。如路現曇華。五雖值佛出。聞正法難。如懸砂庵飢。王舍城有九億人。三億人見佛聞法。三億人見佛不聞法。三億人亦不見佛不聞法。又雖有眼耳等根。若聞佛法。不生信心。亦名五根不具。即信等五根。是也。五難之中。初四[A52]已具。何故臨[1]臨聞法。而起去耶。此起之去之所以者。何謂也(向下疏釋)。
言此輩等者。一顏。補昧反。亦補輩反。古時非下作車。今時比下作車。廣雅。輩亦類義。羣黨也。
言百兩者(高音)。車居音呼。賀攝。兩乘車為一。兩言百兩。即二百乘車也。牟云。一乘車有兩輪。名一兩。即百乘車也。
言𤳖者(般若)。類也。
言罪者。古時罪字。自下作辛。自辛字頭仙星帝字。改為罪字。即當佛經可毀義也。問何名為罪義。答疏言可毀等。罪者。有解罪因上有可毀等。罪果向上亦有可毀等義。今解不然。因果上皆具四義。問爭知因果上皆具四義。答疏云。若因若果可毀等。
言若依小乘此罪眾多等(至)三障者。問此說罪根。何故說他煩惱障等三障耶。答至三障者。問此說罪根。何故說他煩惱障等三障耶。答章敬云。煩惱障罪。緣業障罪體。故名罪也。報障罪果。故名罪也。
言一切煩惱總為二類者。一數數起名懃。二起而非猛名利。解懃利二義也。
言分為四句者。一懃而非利。懃即數數起也。利即猛。鈍雖數數起。而不猛利也。二利而不懃。一生三度五度煞生。一迴煞三千五千口半。今取四句中初句。懃而不利。第三句亦懃亦利。是煩惱亦是障。收餘二句。是煩惱不是障。中間容起加行。對治道故。
言五無間者。謂煞父。害母。煞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名無間業。五中四是身業。破和合僧是語業。五中四是根本。一犯加行。以煞佛命。不可斷故。不成根本罪也。一受報無間。唯順生受。造得此業。亦無便生。更不隔餘身餘趣故。名受報無間。間者隔也。二壽命無間。具壽一中劫。中間更無中夭。三身形無間入地獄。其身彌滿等故。四受苦無間。餘地獄受勢苦時。有凉風間息。此地獄中純苦。更無間也。五處所無間。更無別處所間隔也。
言三塗八難者。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北洲。五長壽天。六佛前佛後。為佛前後。有法依法脩行得者。故改為法前法後。七世智辨聽長壽。天即無想天也。八諸根不具。問何名異熟障。答此八難身。能障聖道。故名障也。疏結云。此之三障等。
言今依大乘有二罪根一煩惱二所知障等者。所知障隨其所應。障入大乘聖位。所知障中分別。障初地見道也。俱生者。障十地及佛地。都十一位。初十障障地十。後一障障佛位。一異生性障障入初地遍行真如。二邪行障入第二地(最勝)。三暗鈍障(勝流)。四微細煩惱現行障(無攝受)。五下乘般涅槃障(類無別)。六麤相現行障(無染淨)。七細相現行障(法無分別)。八無相中作加行(無增減)。九利他中不欲行(智自在)。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業自在)。十一微細所知障。此望十地及以真如。次說十一重障。故言隨其應。障入大乘聖位(所知了)。
言煩惱障隨其等者。煩惱有二。一分別。二俱生。分別者。障入初地。入初地時正斷。二者俱生。初地[A53]已去頓伏不起。七地[A54]已前故意力起。而不為障。問既是故意力。何名煩惱障。答煩惱種子障於佛位。成佛時事須總斷。次小乘者。分別者。障小乘見道及初果也。俱生者。前六只障第二果。後三品障第三果。上二界八九七十二品障第四果。緣覺之人分別俱生皆障。無學更無別證。大乘漸悟菩薩此於自乘煩惱先斷。若頓悟者分別煩惱見道除。俱生中種子不斷。唯障金剛心。與微細所知同斷(下地)。
言百二十八者。欲界四諦各十。脩道有六。成四十六。計九十二。上二界除十嗔。有八十二。怙欲界四十六。計成百二十八煩惱。此唯約根本說。
言并隨煩惱者。欲界隨惑二十全上二界。有八大隨。共有十六大隨并色界諂誑及二界憍。上二界共有二十个隨惑并根本煩惱。輕重合論。名煩惱障。
言所發業等者。問所感果如何亦是障。若三界身總名障者。應無人天入聖道。又問若是不善非福業。可名為障。若是善業不動業。如何亦是障。答疏云。此意所說等。意言是彼煩惱品類等流。總名為障。非據重者。如本識雖非煩惱招感。由惑招故。名為報障。又說二障不取業果。彼約重者。此非據重。問所知障如何云發及感果耶。答若展轉說。與煩惱為。依如疎所緣。緣亦名所慮託。又如迷人。亦迷杭故。如執繩為虵。兼執麻。若別說者。即無發業。又論云。然所知障不障解脫。無能發業潤生用故。若約為緣。招變易等。亦可以定願力資彼故。業非新發故。問前所發業。尅體是誰。答分別無明。正發業。餘分別及俱生惑。皆助發也。故論云若俱生者。助發惡行。亦不善攝。
言非據重者。此通業及果。名煩惱之所以。問論主令造此論。生正解故。為斷二重障故。重障乃是煩惱所知。今何不取所知。答彼據別義言之。彼有四義。一如金剛。難可斷故。二於此難越生死流故。三壓溺有情處。四生故。四沈墜有情沒三界故。毀責過失。立以重名。煩惱所知總名為重。以彼四皆具種義故。此約能障入聖位者。名之為重。彼所知障不障二乘聖位。故不名重。經通三乘。從寬而說。
言依大般若重障有四者。意佛地論輕重障皆取。今唯取重者。依毀責過失立。以重名。
言及彼等流諸隨煩惱等者。流相似義。即隨煩惱。是根本煩惱之類。故名等流。
言隨其所應者。此中隨應。與前後別。此煩惱隨其所應。隨三乘人。皆障聖道。一一乘中修行人。煩惱障皆障聖道故。隨其所應也。簡要云。若具足有一百二十八。一一皆能障聖道。若有一个。亦能障聖道(上煩惱障。下依般若業)。
言薩遮尼乾子經業障有五者。世尊在日。此人問佛言。我若出家。何似鶖子。佛言不及彼。便不出家。佛為記曰。我涅槃後一百年。此人出世。名優婆毱多。時人號為無相好佛。言尼乾子者。即優婆毱多前身也。問為總犯成逆。為犯一二。即成其逆答隨犯其一。即成逆也。前煞父等。是三乘通逆也。
言破塔壞寺。若起惡心。取一塼瓦。皆是五逆中攝。或不聽造。亦是五逆化度云。若鑄寫人。鑄見佛面不端正。打破報鑄無罪。若嗔心打壞。即成五逆也。
言竊盜用者。盜約私取。用約因官。傍私及為主首。方便破除。亦是此業。
言障礙留難者。擬行不教行。名障礙[A55]已行。次絕却名留難也。
言債其發調者。糅云。發即役。調即祖。
言即三惡八無暇等者。謂無閑暇。修習聖道。故說為障。等者。等取半擇迦無根二形。問[1]𭨭濕二生得聖果否。潞云。提謂夫人鶴𭨭生。須達女生一𭨭誕生千子。皆得聖道。彼約小乘。大乘必無是事。但說三塗身不入聖道。提謂是人身。何妨入聖。如鬼通胎化二。縱是胎生。亦不得聖也。
言其間佛者。問釋迦法何時滅盡。答住法記云。從減至增。當來人壽六萬歲。時釋迦佛法盡。當此之時。名法沒也。
言造匱法業者。契經說。若人慳法。恐他解[A56]已過於[A57]己身不為他說。有六種報。一盲。二愚癡。三十方佛怨。四無惡不造。五善人遠離。六退失聖胎。牟云。盲者滅慧眼故。癡者障對治故。怨者背覺義故。失聖胎者。法界為腸。智種為胎。一大劫聽聞。如十月滿足。至通達位。方是初生。今既慳法不信。所以聖胎喪失。
言等流者。此有二種。一真等流。種子生現行也。惡不善種子生不善現行。性同故。親辨自果。名真等流。等謂齊等。流謂類也。二假等流。則不必性同。但取相似義也。前生障他人不聞法。今生自不得聞法。故名相似義也。果似昔因。因似於果。故名等流果。今此所言似等流也。增上果亦有二。一者順增上。他人欲得聞法。與力借助。令交聞法。今生自身亦得聞正法。名順增上。二者違增上。前人欲得聞法。障礙不交聞。名違增上。增上是因。今生自不聞法。是果。增上之家果。名增上果。依士釋。問二果何別答。相似義邊。名等流果。果望於因。名增上果。牟云。能感即匱法。此是因。現不聞法等。是罪體。此即是果。經云。眾聖之王。說法教化。如斯罪人。當生難處等。
言瑜伽等(至)七種者。一初慢者。謂於劣計[A58]己勝。前人實劣於我。更執自身。勝於前人也。二或於等計[A59]己等。問既言於等計[A60]己等。順道理。何故名慢。答聖教中說慢者。於稱量門中。轉等與不等。從地亦道等時。便是慢者。二過慢者。謂於等計[A61]己勝。前人身上事業一切。與[A62]己身相似。計[A63]己身勝於前人。便是過慢。我於勝計。[A64]己等前人。據實。勝於我背計[A65]己身共他等。名過慢也。慢過慢者。謂於勝計[A66]己勝。前人勝我百千萬倍。計[A67]己身更勝於前人。名慢過慢也。我慢者。恃[A68]己報我。高舉為相。身上馬亦無。空腹高心地。增上慢者。實少得謂多得也。卑慢者。謂他人多分勝。[A69]己計[A70]己少分劣也。市部兒云。宰相騎鞍帶馬勝我。若論早眼晏起。則不如我。名計[A71]己少分劣他也。邪慢者。全不得言得。是邪慢相也。
言今憎慢者。五千之徒既有慢相。未審與前七慢之中。是何慢攝。答疏云。今增上慢等。意言五千人增上慢。與前第五相當也。問行相如何。答得四禪定。起有漏慧心。名少得謂多得。六行伏惑煩惱不生之處。顯得非擇滅。名少證謂多證等。
言得[2]者有為者。問既全未證四。何行果云何言少得果。答豈有少證聖果。而妄計耶。故瑜伽云。一切聖人無自。自謂得等。
言目矚者。神光即是序品放光。
言耳聞妙唱者。即是聞無量義經。或云。彌勒問。文殊答。名妙唱。
言未革庸心者。庸者。次下之義。革由改也。未改庸心。演妙宣難。便乖涉意。諸佛智慧。名演妙。說智慧門。名宣難。或唱二甚。名演妙。三止不說。名宣難。
言聞序中者。交伊聞問答。為[A72]已後。捨權就實。大漸之初由。
言聽宗內等者。聞正宗之中深陳。即是二權一實。與他相違。故起謗也。所以疏云。折摧等。鶖子猶如好米。能濟飢故。留之五千之輩。如糠粃。任隨風去。鶖子猶如清酒。能適悅人身心故。留之五千之輩。如糟沉。濁即須棄却。如來動三止之霜風。折摧五千之危葉。鶖子猶如貞木。扇拂不動。故存焉。下經云。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云。
言俗嘿者。意取此默。為正。口邊作俗。應作止為正。若作旨紙。皆非也。
言諸論皆云者。問何故不止。答疏言。諸論本即對法及攝論也。攝論云。佛於諸法。皆得自在唯於二種。不得自在。一者。受異熟果決定。如過去有一池魚。有村人共取。而食池中大魚。即令瑠璃王。是餘之小魚。所將兵眾是彼村之人。即今釋種。是遂被瑠璃王所煞。縱目乾連以神通力。接諸釋種。置星宮中。於鉢盂中坐。釋種向下看彼鉢盂尅頭落。即受報決定也。二者。作業決定。如頻婆娑羅王。恒受遊獦。數向山中。不得禽獸。後見一仙人。即作是念。我不得禽獸應為此人遂以口勑煞之。身首異處。仙人遂以立誓願。我未來世遂以口勑而煞於王。過去王者。即父王是。其仙人者。即闍王是。又對法云。一由宿業勢力盛。得人身等。異熟身相續決定。起等流諸惡。二由五逆等宿業勢力助人善業。得人報相續。亦兼起等流惡業。此業起故。作業決定。如闍王害父。瑠璃王誅釋種等。皆是作業也。
言罪根深者。即是論家受果決定。多生造匱法業是罪根。根者因也。今生現不聞法。是罪果。前生令他不聞法。今生自不聞法。此五千人與釋種眷屬。同是受報之流類。名決定類。
言增上慢者者。是作業決定類。若留著決定。起謗三業法。全是作業定類。世尊觀此五千人與阿闍世王。同是作業定類也。有二意。一由業力。即罪根深重。不合聞法。二由根未熟。此增上慢人。聞法必謗。由此五千從座而起去。佛雖神力。亦不止之。
言乍可等者。問世尊何不且留。更聞少許法。何故便交起去耶。答疏乍可等。意言法則不惜。縱留恐成無益。乍可令其起去等。前約定業。而不排。佛力制不得。此約佛力制。若制即興重業。故不止也。
言彼發心者。問王造逆。亦是作業。決定受果決定。何故佛放慈光照觸。令其罪減。不墮地獄。答疏云。彼若發心等。如闍王悔煞於父。遍身生瘡病。自言我是大地獄人。如是懇切悔責。身心清淨。所有眷屬亦清淨。佛放月愛光三昧。照彼王身。即得除差。此即定業可轉也。
言其心不易者。如瑠璃王誅釋種年煞父。佛言大王。却後七日。必當命終。若不懺悔。定當墮地獄。王曰。大丈夫誰能悔過。遂於水中而居滿七日[A73]已。從水下火燒之。其成灰燼。以不發心。佛力不排故。經云。而不制止。天雨雖潤。不能令枯木生華。日月雖明不能為盲者開目。章敬云。一表經之深妙。非五千之徒。所思慮故。故不止。二勸後學。令其剹力。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故不止也。攝云。大方便寶雨并善住天子問經云。增上慢人退席而起去。不久却來。何故不同。答此經明一乘二乘作佛其事甚難。所以不來。彼兩經不爾。是故却來。
經云爾時佛告為汝等說。問何故論家取第三止文。是增上慢人起去之處。經家取取授記文。是增上慢人起去之處。何故不同。答若說與增上慢人心事相違。即取第三止文。正與相妨也。及至欲起。不起便到取授記經文。所以取文不同也。
經云無復枝葉者。五千之徒不堪聞法。如枝如葉。隨嚴霜彫落。鶖子利根。繼紹佛位。堪聞妙法。故留住。如貞如實。堪為大[厂@負]之材。
言佛許說等者。即以許可攝受之言。便警其心也。
言退為佳矣者。去有二益。一現在不起謗法之非。二聞前略說。以作未來因緣。含此兩義。故云退為佳唱也。佳(皆音)脼(良將反兩音)。賀云。江南呼小犢子肉。為膎脼。南地呼皆為膎也。有云。膎是影肉。脼是濕肉者。謬也。
言諾者。奴各反。
言希解等者。解者異也。若希望應作覬覦(上記下喻)。
言未聞令聞者。論文。疏言。歎法希有。顯令聞故。經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問何名妙法。答諸佛時乃說之。無量無邊劫。有一佛出世。說法華經。如優曇華。一減一增劫。方有曇華出。無量無邊劫。有一佛出世。方說法華經。直至今生。尚自四十年前。久默斯要。不務速說也。舍利弗問。如何此希有法。不說空讚歎耶。世尊道。汝但生信。諸佛如來言。無虗妄也。論體經意。世尊既慇懃讚歎。欲擬說未曾聞底法。故論云名未聞。問何名未聞令聞。答未聞之法。今日令聞。從十六王子。時一遍聞。自後[A74]已來。更不曾聞。名未聞令聞。二近取四十年[A75]已來擬說。說不得。名未聞令聞法也。即是唱二種甚深標文。令聞故。即是何下六段釋文。故云令聞也。
言說舍利弗者。問云。何不與我說。空讚歎休去耶。世尊道。我只緣未聞甚深。所以能詮教詮著未聞令法。便意趣難解。我若直顯說。眾生易會。只緣隨宜說。將教就根論。名隨宜說。說三之時。實有三大易會。只緣說三之時不得三。說三唯有一。所以意趣難解。問世尊不直顯說。交他易會耶。世尊言。四十年前。求直顯說不得。經云。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所以不免安方便著說。教上既也無數方便。所詮理中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疏云明所等。
言依何等義者。問世尊依何等義。為他鶖子說法。答將第一段未聞令聞之法。依第二段說中名字章句。先權後實。軌則法用說。所以疏言。為未聞令聞。及方便說。問既第二段說是能詮教。未審依何等所詮義。為他鶖子說。答依第三依何等義中。開示悟入四種。知見一乘因果所詮義。為鶖子說也。即是疏言謂得依佛所。甚深難解法。深難解法。即是一大事四知見也。糅潞皆云。依何等義。此文剩或錯。牟云。此解不然。緣第一遍云依何等義。既無別料。只取前二文。便是依何等義中。攝賀云。何等義含前二義。意說前之二義。依何道理言之。故第三云。唯依大事說。又前第一依何等義。標第二依何等義釋也。且第一依何等義。徵問詞。依何等令他鶖子聞未聞應法。依何等義。明所說法意趣難知。次下第二依何等義。正是徵詞。答謂依前所得法。即是菩提涅槃。答上未聞令聞。下句云深法難解。答上第二句。及方便說。
言住者。第四令住。由前第二段說。說三乘權教。令二乘知權可捨。令依第三依何等義。一乘究竟知實而可取。以第四段。勸令來住一乘中。十方世界中。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勸鶖子等。向一乘中住也。
言法者。第五依法。不唯我獨自先權後實。交眾生住在一乘之中。十方三世佛。皆如此也。經云。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此上指十方也。三世者。過去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未來現在亦爾。
言遮者。第六段遮十方世界。有二乘三乘。可言退入。二乘中去十世界中。上無第二聲聞乘。豈更有第三緣覺乘。
言遮者。論文。
言遮破二執等者。二乘人執生。真理智為極。此二乘人。皆有能執之心。破彼能執之心。名破二。
言遣二真者。無二乘真。四十年前。三乘教則有三。二乘教下。本來無極理。只是借他。大乘教下理。向二乘教下安著也。不是二乘教下總設理。言無理者。無極理也。如人家家門前皆有水渠子。總取用。若喚作蓬萊池裏水。事須是天子家有也。若喚以大真。事須唯大乘教下有。二乘下無。故名遣二真也。執約心。真約境也。上來六段。第二約說智門深。餘四段智慧深也(釣鏁相)。
言歎希者。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又云。億億萬劫。至不可議。諸佛世尊。時說是經。
言無智不忻者。受法有限故。
言梵云者。晉云靈瑞華(稍同)。亦有翻為空起華也。
言大海減者。相傳云。人壽八萬歲時。大海水漸減。減時至四天王膝。有金輪顯現。可高三十尺廣一百五十尺。
言此法華者。潞云。旋達四洲。路傍兩邊。有優曇華。兩邊相對而生。以為莊嚴。應輪王出世。其華乃生。名瑞應華。靈瑞華者。為輪王之瑞相。法華為成佛之先徵。若輪王出。其華乃現。諸佛出世。法華方開。靈瑞華現。令未見者令見。法華開故。未聞者令聞。故疏云。此法華等。意言佛出世。眾生歸依。斷除煩惱。捨凡成聖。故言生死海漸減也。問聖教中說眾生界無減。何故此間說減。答化度云。此約真如無減。若就相而說。減亦不妨也。
言一乘道顯者。大乘根熟。故名一乘道顯。法輪王出。生死漸減。一乘道顯。方演說之。此有三種表。一者。海水漸減。喻佛降生生死海減。二金輪路現。表所化生。一乘道顯。佛方為說。三優曇華現。方登王位。表所化生。覺華開榮。佛方出世。今詳曇華。既喻所化。何者。以喻此經。又言一乘道顯。何是一乘道也。今解路顯。即喻根熟。曇華即喻此經。經言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意海減所化分段生死無路。顯大乘根性熟。曇華即所說妙法。曇華若現。表輪王出之不虗妙法。若宣表聞者。定當成佛。輪王者。表後成佛。即以所當化成。喻輪王也。非喻能化(抄不分別)。問何故劫增海水減。劫減海水增。答一切七寶。多在海中。劫增時。眾生福勝。故水減少。七寶出現。令眾生皆得受用。劫減時。眾生福劣。海水增廣。七寶皆沉。傍生又多在海中安置。如經中說。輪王出。海水減縮。面各減三千由旬。其路即現。七寶所成。若輪王出時。主藏臣以手置海中。海中珍寶。悉隨手出。
言鶖子往者。從十六王子。二萬佛時。雖[A76]已聞。今悉癈忘。故言未聞也。此一唱。正是解未聞令聞也。
言智解局者。未能證達。即是二乘之人。所見不廣也。故勸令大乘深生信心也。
經所以者。何徵詞也。有何故以如來說法意趣難解也。經云。言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釋前標中隨宜說一句。將能詮教。以無數方便。說教下所詮理。是非思益分別之所能解法也。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言彼三乘等者。意言二乘教下。只有擇滅之理。又是他大乘家理。二乘教下無。故名以彼實義不可說故。一者。二乘教下理所無。名不可說。二者。只大乘教下所有真如法性離言。名不可說。離言絕相。名言說之不及。名不可說。此三乘法。唯有名字章句。無別三體者。三乘教同詮一乘。二乘教下。無極理故。
言無別三體(釋標中意趣難解。即是品初慧門也)。問品初先明智慧。後明智慧門。此間何故說教門。後說智慧耶。答前約先智慧。後說三乘。顯於一乘。內說有三乘。此間先說教後說理。則三顯會乘教同歸一乘理也。所望別故。此間第二說中意。只是四十年前。說三乘教門也。所說理。即是第三依何等義中收也。經云。所以者何等一段經文者。
言因前文起等者。顯即是徵也。即是徵前第一段未聞令聞。第二段說者。有何所以。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有何所以。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此解唯佛能知耶。答依一大事因緣。因果道理說。依開示悟入說故。此答經家所以者何也。次答論家依何等義者。疏言依何等義。作如是說法。意趣難解。依何等義說法。是非思量分別。唯佛能知。答依何事義中。一大事因緣說。如來若為小乘事說。二乘易解。依一大事因緣。依此義說。所以難解也。論家依何等義。問詞。經家一大事因緣。答詞也。
言事物體事等者。大事者。不越性相也。大事若是相。則是事物。大事若是性。即是體事。大事若是境。則是義。大事若對能詮教。則是道理也。事物有為也。體事無為也。事義無為也。道理有為也。若准四義總具足方名大事。作三義解。正一大事者事物。物謂菩提涅槃也。真實法名物事者。總義。二云。大事者體事。菩提涅槃。有體法名體事。三大事者。事義。菩提涅槃對此緣智。名境義。只此境義。便名大事。道理兩字。經上之三義。或是事物之道理。二或是體事道理。三或是事義之道理。第二或道理兩字。解經中因緣本法之道理。疏主意不必具取四義名一大事也。或是事物道理智。或是體事道理智。或是事義道理智。隨應得。
經云出現於世者。疏言為此大因緣。所以出現世間也。
言自稱德號者。即是解經中世尊兩字。問世尊自說經。何得自言。世尊恰似自誇相似。答自標德號者。只為一大因緣。出現於世。廣利群生也。所以自標德號。更不緣餘事也。
言不爾便者。若不為大事因緣出世者。即同二乘入滅。唯求自利。不化眾生。亦不要自德號也。只為一切眾生成佛。名大事。所以自標也。
經云言開佛知見等者。問言開者。為佛自開。為開眾生。若自開者。佛開[A77]已久。云何經言佛之知見。[A78]已謂不爾。經文明言。言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明知但是開鶖子身中知見。若眾生身中知見不得。名佛見者。理行二性。在有情中。應不名二種佛性。彼既極成。此何不許。但是知見性相。在眾生中。無始[A79]已來。二障所覆。如來開演。曉說彼身中有二無上。令知忻趣也。鶖子既知有此二法。未審何詮次說能證。勸其脩之。如是此三。皆居果位。入佛知見。是得之因。故次為說入佛知。見。[A80]已上初周。等賜牛車者。無漏因行。本後二智。若唯識五地菩薩。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冥真俗二境。合本後二智。准此牛車便成一體。令諸子等。十地菩薩日夜劫數。二僧祇劫。若得教車。亦通初劫。[A81]已上即是第三周。滅去化城。引至寶所。第三周。是以得名開佛知見也。
言此釋大事者。體即知見。知見兩字。被經家安四个名。因解喚作開示悟入解知見。向上義也。論家有四義解之。開者無上義。示者同義。悟者不知義。入者令證不退轉義。故以四義解知見。知見體即是大事故。
言論言(至)如來能證等者。攝云。如來舉能證人也。如實智者。出能證智也。知彼義者。出所證法。即是法身也。牟云。如來能證如實者。標能證智所證理也。言知彼義故。即是釋也。即是真如名義。理境界也。一知之言。通能知所知也。問何名能證如實。答疏云。知彼義故。義者。若對能證智名境。境故名義。若對能詮教。名所詮義。義理故名義也。又解如來能證。假者身也。如實知彼義故。只是根本智。證真如理也。如實兩字。真如也。知彼義三字。亦是真如理。
言法性真如等者。一法性二字。解上論文。實字。與萬法為實本性也。二真如兩字。解上論文中如字。三云。下二句疏。名為如實法實性故。此二句別結上論中如實二字也。
言即是所證(至)為義者。解者。解上論文。知彼義故。義字通兩說也。真如理是一。若對能詮教。即是所詮名義。若對能證智。所知境界名義也。
言正智之體本者。此唯取本智。名知見。却結向上論文能證二字。
言能知義理等者。結上論中義字。
言即能證正等者。都結歸經義。能證所證也。
言菩提斷者。斷障所顯得故。亦名菩提。
言智處者。是所緣處。智所依處。故亦名智也。
言或知為正體者。此意性用勝。根本智名知。後得智名見。此二合名知見。用真如理。為知見性。性之與用。得性就用。知則親唯自知。不通他知。如夢中事相似。真如理根本智證。後智設緣。變影疎遠。故唯自知也。根本智照真境。後得照俗境。故將性就相。合名知見。問若知親見疎者。五眼之中。既名慧眼。何不名見。答彼境約緣本後。皆名眼。此約有親疎。故不同於彼。
言此二是用等者。此二自是知體家用。若智之實性。方是真如。如刀以割物為用。四塵為體。若約所依性。方是虗空為體。
言將性就相者。問既以知見。配本後二智。何得以真如合名知見。答將性等。
言欲令二等者。問諸經論但只合攝末歸本。攝相就性何故此間將性就相。答欲令等順彼宗。以種智為一乘。所以先說也。
言勝鬘等者。問此經宗明一乘。一乘是種智。何故引勝鬘經三个名。皆是真如。證此經耶。答疏云勝鬘等。疏主言只緣此經宗。明取種智。恐疑將謂唯取種智。為一乘體。不唯空取種智為體。兼取真如為一乘體。
言攝大乘等者。意言攝大乘通理及智。為一乘也。不同勝鬘。唯取真理。此攝大乘兼取行。為一乘。萬行寬廣。名大。只此大體向上。有運載用。名乘。亦乘亦大。名為大。將體就用。大亦乘。將用就體。乘亦大。或乘大乘故。名為大乘。大是真如向上安。大字著乘。是有為名乘。乘大性故。名為大乘也。此中意言。勝鬘一乘。是真如攝。大乘是萬行。既說一乘。即大乘。明知攝性以就相也。問疏主何故作性用理智解耶。答論云。一切智三个字。唯通性相也。
言知一乘(至)宗義者。即三周說一乘。初周理智雙說。第二說智不說理。第三周說理不說智也。故知三周說一乘。通理及智也。
言火宅牛車者。古師將真為車體。此間兼破古師云疏主火宅等。即是有為也。
言險途寶所等者。即是無為。故不言作。問寶所是無為。故不言其作。化城亦無為。何故言其作。答寶所本來無為。無為不言作。化城是假施設。所以言其作。問化城言作。是無為。牛車言作。亦合是無為。答牛車言作。名體俱作。是有為故。化城言作。作名不作體。故是無為。問寶所是無為。向上安。即所字亦合是作名耶。答化城言作。有二義。一云。世尊經中自言我所化作。二者。作名不作體。寶所不爾。故不言作。實有法體。但言寶所也。問牛車是有為名體。但作故。羊鹿二車一種。問是造作。何故二車不見登。答二乘得無漏後得智。不知是有為故。世尊隨伊不知處。隱却道無。不妨實有也。
言開者無上者。作有菩提涅槃兩法。更無餘事。若更有兩法。一處爭得名無上。問涅槃是無為。可得稱無上。菩提是有為。何得稱無上。答有為無為相對辨。有為不得稱無上。且約有為自類論。有為之中稱無上。聖有此菩提涅槃二法故。名開者無上義。
言除一切智智者。向上智。是佛智也。佛五薀假者。名一切智人。一切智人身中有此智。名一切智智。下智字。通根本後得智也。向上智字。是五薀假者身也。不取假身。上智字。但是相從引來也。今取向下智字。根本後得并真如三法。總名知見。此中解義。不論多少解智處。事須帶真如也(上人法解了)。
言又一切智等(至)妙理者。問何故舉智攝理。答智證理時。宜照一相。如珠與光不相離也。故舉智。有時便理隨。故名開佛知見(本後解)。
言無上者。即是歎勝也。此雙開菩提涅槃。有抄說。便是開鶖子菩提涅槃者。非此也。此菩提體者。二各法喻。理智二種各有法有喻。楞伽中取不空如來藏。為知見。勝鬘中取空如來藏。為知見也。
言本有種子者。問涅槃本有體。是無為種子。有為何名本有。答但說涅槃無為本有。非言一切本皆是無為。
言多聞熏習者。簡要云。從初發心。親近善友。初依菩薩。供五恒佛。聞正法教。資加位中。修習萬行。經一大劫。資熏本識無漏種子。初地門中。妙平二智。方生現行。得入見道。脩道地前唯有漏。初地[A82]已去七地[A83]已前。有漏無漏修。八地[A84]已去純無漏修。無有功用。無相修習。若成佛時。無間道捨劣無漏。解脫道中。四智菩提圓生起。是多聞熏習。因修生長。體即四智。四智之因。名不空如來藏。問如何有漏能資無漏。答無妨地前一劫有漏資助。於無漏。登地[A85]已去。即無漏資有漏。能招彼十王果也。
言因生長者。此中泛論。難陀唯生。月藏唯長。護法本有長。新熏生。若准疏文。且談本有種子。地前長。入地生。問鏡作二智為舊為新。答唯本有。
言藏識有漏者。雖非或俱。漏種生故。漏識熏故。名有漏也。
言能含一切無漏者。敘破烈有漏義。如離亂時。凡人收得王子。王子起現行為王。[A86]已入宮門。杖一百見殿角絞等。
言如來藏者。四智之種。當來報身如來也。
言由近善友者。初依菩薩。供五河等。
言多聞等。即損力益能轉。
言藏是含藏因等者。藏是含藏。此解第八識。名空如來藏。因性義也。解種子名藏。若以智種名因性。第八能含識賴耶。即空藏因性之藏。藏即因性。若智種有能生之用。即名含藏。與現為因。絕因名性。即不空也。若爾。含藏即性。何須別配。相國獨配不空。以此唯取不空藏故(取第二解)。
言猶如種樹者。如尼拘律陀樹子。如芥子四因風日天雨等。緣生茆等。被蔓縈纏既多年[A87]已。枝幹漸盛快疎圓滿。其蔭遍布五百量車。用蔭獨不盡。法爾種子。猶如律陀子。寄在第八識中。如藏石間。煩惱塵坌。猶如飄塵。地前聞熏。有同杲日雨滋。初地起現行。如生茆等。修惑為障。義同學縓。道數數修。如枝幹漸盛。果位無學。如快疎圓滿。自受用身。佛種從緣起。成道[A88]已後。體高三界。因廣十方。便便不熏種。
言逢緣證別者。若逢初果見道分。分別煩惱盡處。緣得一分自性清淨涅槃。若逢三界俱生煩惱盡處。緣顯得所得涅槃。名有餘依涅槃。若逢苦依身盡處。緣證得涅槃。名無餘依涅槃。若逢悲增智增二法資助。緣所得涅槃。名無住涅槃。若逢三事具足。緣所證名大般涅槃。故名逢等。
言二種如來藏者。即智為能緣。二種空如來為所緣。智緣二種為境故。名二種空智。即是煩惱。名空如來藏。在煩惱中。真如亦名空如來藏。問真如何得名空。答斷却虗妄煩惱。因空所顯故。名空。二者。空之性故。亦名為空。智緣此二。名二種空智也。
言若離者。若離妄法別起。名若離。聖道所易脫。故名若脫。是所斷故。名若斷。可改轉故。名異一切煩惱藏。覆真如。名一切煩惱藏也。真如名藏者。疏言不惱者。非妄法故。名不離。不可易脫故。名不脫。不是所斷故。名不斷。變易故。名不異。妙出情境故。名不思議。
言煩惱有漏(至)名空如來藏者。標空藏也。
言涅槃無漏(至)非虗妄法者標。不空藏。
言由近善緣(至)名為涅槃者。解空如來藏也。意言能詮智。對所證理。名方便也。方便顯證。名為涅槃。體性非空。因空所顯空之性故。一者。煩惱性虗妄不實。名空。斷却煩惱。名空因空。處顯得真如。真如亦名空如來藏。二者。又與二無我理。為空之性。我法本無。真如為性空之性。故亦名空如來藏。
言體非空者。問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真之體。何以名空。答疏名言體等。
言煩惱覆位(至)因性義者。解不空如來藏。意言真如之體。非虗妄故。名為不空。隱在煩惱之中。當體名藏。即取所藏真如。名藏也。問真如何名藏。答煩惱為能藏。真如理即是所藏。藏是如來藏也。二者。因性義名藏。無漏種子并在纏真如。名因性藏也。即此在纏真如。與出纏真如無別。出纏真如。即此在纏真如。能顯果中萬性法身。法身為所顯。一則是所藏故名藏。二則能顯故名藏。問涅槃之體。何名因性。答因中之性。名為因性。并此涅槃無因果。而是因果能作因故。離繫果故。因位之性。依士釋也。二了因性。故名因性。無漏種子與自受用身為因。亦名因性藏也。
言即此法身等者。意言即此法身非空非有。依此二義。故說為空。與前煩惱名空。別由觀行者。觀彼人法。二遍計空理。因此顯故。說為體空非空也。梵云瞬若多。如是空性。二空之性。依士也。
言刀提耶者(切都寥反)。舉喻也。昔有長者。名刀提耶。至家臣富。情多鄙恡。在生之日。藏金於儔砧之下。死[A89]已為[A90]狗。還生其家。慳心宿因。當臥砧側。家人大小。不敢輙近。佛知長者根熟。至門呼之。刀根耶。刀提耶。犬聞喜躍。走至佛前。如來慰喻。家人驚異。佛為說所因。於檮砧下。掘得金藏。方知家犬。乃是尊君。此有二意。一因地下得金。顯刀提耶。是前人之父。因斷煩惱。顯得身中。有如來藏性。金況煩惱。狗喻佛性。掘寶況斷煩惱。二云。狗況煩惱。金喻佛性。因彼狗方知地下[1]有。因斷煩惱。顯得身中有如來藏性。牟云。若順疏文。似金喻煩惱。刀提耶況佛性。因掘得寶。方知狗是前世之父。因斷煩惱。方顯身中有佛性也。如非惡不能顯其善。後解善順。因犬知金。因煩惱以顯佛性。故說為空藏(重料簡阿賴耶識及煩惱名藏)。以彼四智種子及真如名藏。金義極成。更不證也(下明教修因德門)。緣阿賴耶識及煩惱。名為藏。行相教德。所以重明。
言阿賴耶等者。此二本聖教。皆有教有理。問真如與無漏種子。何名為藏。如何不善法名藏耶。答即涅槃云。未得至名佛性。攝云。善法有三。一有漏。二無漏。無漏之中。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即是楞伽經中不空如來藏。四智菩提也。無為。即勝鬘經中不空如來藏也(上無漏法也)。問無漏善法可然。有漏善法如何言佛性。答攝云。加行位中。有漏善法。順生見道真理。名佛性因。彼加行位中。有漏修習。成就得無漏聖智故。有漏善法。得名佛性。問有漏善法既爾。何以有漏不善法亦名佛性耶。答云疏無垢稱云等。
言偽身等者。簡要云。薩迦耶見。此翻云偽身。經部云偽。自種性也。有部云。有身。若依大乘云移轉。三界之身。虗妄不實。名之偽身。即此偽身種中。有如來藏性。故名為佛。如鑛中重也。
言七識住者。未住之欲。得住住了。不欲得離此是識之相。三塗之中。苦多樂少。於識有損。識住不樂。凡夫外道聖人同生。凡夫外生。到彼第四禪中無相天。一是凡外道所居。二滅於心想。若是聖人。到第四禪生及淨居天。多是定性那含。棄背生死。求證無餘。故第四禪識不樂住。一身異想異。謂欲界人天歡戚有異。身形分別。南三洲身形不等。名身異。心想不同。名想異。六欲天身形大小不同。名身異舊。生天子五衰相現。有重苦生。新生天子有樂。名想異也。二身異想一謂成劫初梵王獨住。後有梵輔梵子生來。梵王作念。我能生彼。彼復作念。我從彼生。此想同名想一。梵王身勝。餘身劣。名身異也。三身一想異。第二禪身形大小一種。名身一。初生天子見下火灾怕怖。舊生天子知不到來。不怕。名想異。四身一想一。謂第三禪身形一種名。身一。同一樂想一也。更加空識無所有處故。俱舍頌云。身異及想異。身異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無色下三。故識住有七。餘非有損壞。此識住處必有賴耶種子。故貪欲嗔恚愚癡。十不善業道。為如來種等。大㽵嚴云。自有兩釋。一云。煩惱即佛性方顯故。說煩惱為如來種。二者。煩惱為能依。佛性為所依也。將能依煩惱。就所依說。煩惱亦名如來種也。問善法不善法。總名如來種。未審無記法為如來種否。答即阿梨耶識。是無記也。
言即前菩提者。楞伽經也。報身修生。修念生現行。成報身也。牟云。大圓鏡智為自受用身。平等智為他受由。妙智於淨穢土中。說法斷疑。雨大法雨。
言法身修顯等者。斷煩惱證得。名修顯也。牟云。此即佛位二轉依果。摩訶般若恒照法身。能證是因。所證是果。故言證因證故。無漏種子生起現行。能生是因。所生是果。意言四智菩提種子生。起自受用身現行。只此現行。役與法身。為證因證故。只此自受用身種子。與現行為生因生故。故言生因生也。
言教修因得者。教謂楞伽勝鬘兩種教也。修者。即前報身修生。法身修顯。名修也。因者。證因生因。故名教。修因得門也。因即是得也。
言前藏有四者。初之二藏。報身因果。即前楞伽經。後之二藏。法身因果。即前勝鬘經。來此二文。分為四種子也。
言能含藏者。即是結前楞伽。阿賴耶識名能含藏。藏猶如庫藏。無漏種子。依附第八。如縠麥等。
言能生德藏者。即前楞伽。具足熏習等。即是無漏種子。名能生也。功德。即前所生果德四智也。因中無漏種子。藏隱在第八識中。名藏自體。復含四智菩提現行名藏。是二差別也。因能生彼功德之果。即自受用報身也。
言能覆藏者。此即結前勝鬘。若離若脫。若斷若異。覆真理故。名覆藏。
言謂煩惱等如土覆物者。土為能覆。重等為所覆。煩惱為能覆。佛性為所覆。
言能顯德者。此結前勝鬘經不離不脫不斷不異等。問斷煩惱顯法身。即含是所。如何名能顯得耶。答一云。果中出纏真如。為能顯。塵沙功德。為所顯。故喚法身作能顯。二云。在因中纏真如不空如來藏。名能顯。果中空如來藏。為所顯也。
言如金性者。如釰釧等。因金方顯也。萬德雖殊。因法身方顯。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若望煩惱。理實所顯。今望[1]即德故。名能顯由出纏[A91]已能顯萬德。如出礦金能顯器。
言大位而者。且依論說。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大涅槃。由斷礙解所知障故。證大菩提。雖斷二障。以顯二果。實理皆通。豈彼煩惱不障菩提。應知聖教依勝用說。今依勝說。故言大位也。意言得菩提時。亦須斷煩惱障。得涅槃時。亦須斷煩惱障也。
言諸佛出世欲(至)所得者。問所知障不發業。如何言發業招果耶。答三解。一只煩惱障所發之業。即是所知。二云。初地菩薩。有悞犯三業。愚是所知障。發所感變易身。不得光潔自在。三云。只變易身故。業亦名所知障發。由無滿有分別業。為因資故。業種所知障。與力能資助義邊。亦名發業。所得果變易身也(上解便得清淨)。
言緣此知見者(疏解)。
言開者出生等者。佛未出世之時。菩提不生。涅槃不顯證。名閇不開。今佛出世。欲令眾生斷煩惱障。證涅槃。斷所知障。出生菩提。名開[2]開。佛知見。問開何人身中知見。答但是總相。都歎佛身上法身法身。菩提涅槃舍利弗等。正生忻趣心。舍利弗若忻趣開佛見中涅槃。別說佛知見。若忻趣開佛知見中菩提。即別說悟佛知見。
言除此二等者。只有菩提涅槃。更無餘法。故名無餘。勝過二法者。菩提過一切有為法。涅槃過一切無為法。於此二法之中。更無過上。故名無上。華嚴經二十九云。為佛所念。長佛善根。住諸佛願。行諸佛業。准此是長自身中。成佛善根也。華嚴長佛善根。長自身中善根法華經云。開佛知見。開自身中知見。
言二示者。示者指示。前來歎菩提涅槃。舍利弗生忻慕心。將謂自家身中無也。佛所以指示向說。云三乘乘平等。同有此性。故名示者同義也。
言譬如乳牛(至)無別者。凡夫如未搆了乳。血乳和雜。聲聞人如搆了乳白色。緣覺人如酪。小菩薩如生蘇。大菩薩如熟蘇。佛如醍醐也。今此疏中引。但是總意。意表同義。更不分別諸位。但取乳白色。牛色各異。三乘五乘眾生各各差別。佛性是一也。攝問開佛知見中真如。與分示佛知見中真如何別。答開佛知見中真如無垢。此分示佛知見中真如有垢也。此自是攝釋不意見開佛知見下。有清淨字。便言無垢。餘三不言清淨。便判示佛知見有垢。若准疏意。但是總別。開佛知見。雙開示者取開佛中法身理別分也。故名三果入因不合。更分有垢無垢。
言三悟者不知義問經中言悟。悟者知義。論家解經。言悟者不知義。何故不同。答經言者正知義。不是不知義。論言不知。舉示悟時法。今日悟者。昔日不知之事昔日不知之事。今日悟故名悟。悟昔不知。又二乘人身中。有本有無漏種子。昔二乘人。將謂自身永佛分故。言不真實處。真實處者。即是悟佛知見。昔日不知法。今日知。昔日不悟之法。今日悟故。故言悟者不知義。
言譬如有人者。如有人三根聲聞。自喻[A92]己身也。親友者。即前十六王子真善友也。聞大乘。即是其家。無明所纏名醉臥。王子此方入滅。他方行化。名官事當行。發菩提心名無價寶珠。熏得意識。名繫衣裏。問意識不能持種。如何不失衣裏珠。答衣有表裏等(引經)。
言上來三種等者。即是開者。歎法報二身。令生忻趣因。歎開佛知見中。菩提涅槃既生忻趣。後令悟身中有報佛智。後示身中法身理。既修證理。成法身斷德也。又成報身智德。既成此二利樂。有情即起化身。便有恩德(明果記)。
言入者為令等者。問如何先果後因。是何意。答修行次第。先果後因。說法次第。先證果令忻也。所以交修因取果也。問知見一種。只是開示語入四个字別。爭知入佛知見是因義。答疏主體論意。論云。示現與無量知業。業者是因義。故科入佛知見是因也。問疏主爭知取他論家初地為入佛知見。答論說令證不退轉地。即四不退中證不退。是初地。所以知是初地中也。入佛知見者。入佛二果也。入者解義。如人敢入得否。只是解也。示現者。顯示顯說之義。欲令入不退地。言無量業。即是菩薩真智也。法身報身智。名無量智業。業者業用。即佛果之因。
言上三總別等者。簡要云。開佛知見是總。示悟知是名別。別者別示法身理。別悟報身智也。
言無上同勝者。無上即開佛知見。開者無上義。同配上示佛知見。示同令證。勝字配上悟佛知見。然二乘者。不識其因。為令知故。故知入為因。開即為總。示悟為別。
言今顯能證能得等者。十地無漏智為能得因。十地真如為能證因。故名為入。
言依本論者。明地位也。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在十信第六心。二位不退。在十住第七心。三證不退。在初地。四行不退。在八地。今論意順經文。取初地證不退。
言體用者。涅槃是體。菩提是用。此二體用大故。俱通法界。故名無量智也。智之業也。
言說此因等者。佛出世意。為說發地。能得佛果。一切智之因。故名為入也。
言變易生者。此智增悲增不爾。問變易與意生身何別。答地前二乘迴心。即受變易。名變易身。初地[A93]已上名意生身。二變易身麤。意生身細。或唯識說。變易身亦名意生身。
言觀察智性者。智性即真如。
言入佛二果者。即法身報身也。即是結歸開佛知見。
言此四意者。問佛出世有何意。答疏言此四至更不為餘等。
言故知總說等者。意言空取教理。為蓮華。亦不是也。言取行果。為蓮華。亦非故知等。
言或不退者。下一兩節疏文。是重引前入佛知見中文來成。據實此文即合向前來論說令證不退轉地示現與無量智業一處。解脫隔却六七行疏。然後引有孤起。此是疏主筆悟也。
言或不退等者。問此何故忽解於不退地耶。答上文云。令說行果故。不退地即是行果也。未知不退是何地中。故云或八地。若爾。何置或言。又解前說不退義未盡。今更解之。故言或也。今詳義未盡。何不一處解之。答疏此合前解脫之意。言分此說為列行果也。
言諸論者。問何故事須取八地[A94]已上行不退作入佛知見耶。答疏云諸論等。以二乘人。同到八地[A95]已上。決定總受變易生。經論皆云。聲聞緣覺。及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不簡頓悟漸悟悲增智增。入八地。決定受變易故。亦取為入佛見。
言雖二乘等者。問若取受變易者。為[1]為入佛知見者。二乘之人迴心亦受變易。何故不取。答疏言雖二乘等。二乘人亦迴心受變易。未即至彼初地。或八地登車出宅也。三乘俱同後決定得。一決定受變易。二決定出分段死。七地[A96]已前菩薩。及二乘迴心之者。皆不決定。二乘二迴心[A97]已去地前一大劫。猶未登車。初地[A98]已前悲增菩薩宅內上車。居分段也。彼約隨願宅。不是此間義。此約業報宅。又受變易不決定。故不取也。問七地[A99]已前智增菩薩受變易決定。何故不取。答智增菩薩入觀時。是無漏。是登車。若出觀時。是有漏。應可却下車。故登車。無漏不相續。故不取之。所以唯取八地上。作入佛智見也。
言又二乘等者。重取二乘迴心[A100]已去煩惱不退。名不退地。潞云。從聲聞四果。四果聖人或緣覺。此之五人有學。自乘之中煩惱或斷伏。未迴心時。不妨有退轉。迴心[A101]已後。若斷若伏。八六萬十千劫。至十信位。乃至金剛無間道。直至成道[A102]已來。[2]不更不樂生。此三大劫。總名煩惱不退也。
言又一乘者。通取四不退。總名不退也。若信不退。十信第六心。若位十住第七心。若證不退初地。若行行不退八地。
言或此果因一乘者。意說此即是前標中智深。前唱說文。即門深。若爾。何故非他唯取教理師。答此行果雖即是理教二種。若唯取教理。不知是何教理。今顯所詮是一乘之行果。故須別說教。即三乘權意。令捨權取實。實中有行果故。是此中之意。故疏云或等。
言上來所說者。破古人將開等配四法也。疏主意開是總。餘三知見。是別也。前三是果。後一是因也。
言准下三世者。疏主破也。准下三世佛法[3]式中。不說開。三世之中闕其教。先有教。方有理行果也。凡欲法悟道。事須先得教也。
言故知但應者。破也。但應如此間開示悟入道理說善也。
言示悟別顯者。古人言將四法配開等。即難乘。三世之中不配教。汝以四法為總別。何故三世之中不說總。三世文中闕於教。汝將四法配總別。三世文中應闕總。如何示悟別顯。不同標等。若疏主道。我觀經中第一遍四法總說。第二遍依法文中唯說別攝一切法盡。更不說總。所以疏言示悟別顯。二果[A103]已周。周者周足。不假標故。
言此方便品法等者。且三周異者。迷悟不同。說有圓缺。此品開示悟入四法總說。餘二周不具足也。第一周法說。不為一人。總為一切眾生說。乃至說了。舍利弗一人解。將謂獨為舍利弗。說第二周。亦是普為一切眾生。乃至說了。將謂如來空為四人說。下周亦爾。說則普。悟解不同。
言通辨若因者。開示悟入並說。由迷有前後。悟有淺深。迷處屬說。悟處示論。故於三周。有說不說也。第一周世尊未說時。因果理智總迷。世尊第一周總說。鶖子總悟也。
言譬喻品中者。初周亦說了。中根四人緣聞著示佛知見無為理。同三人同坐解脫床。理上無差別。二乘分得。所以中性四人初周一聞便解也。緣有為智上有差別。所以中下二根迷悟。佛知見有為權實智。世尊所以第二周譬喻品中說牛車。問既說於悟。即是果乘。云何迷因。而說於果。答以牛車通因果二。若但說入。恐人不解。牛車通因。為說因車。取果車故。入佛知見道理智。言入有濫。既迷因智。言悟無濫也。既悟報身。令其修習三乘乘此寶乘。道場豈非說悟。意在於此。言唯迷因者。不迷因理。果理果智。迷其羊鹿二車。將謂得至佛果道場。不知到道場者。唯是牛車。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故說譬喻品也。
言化城喻為下根者。下根之人。緣有為智上第一周第二周兩遍聞。所以有為智上不迷。緣無為理。只向初周聞所以於權實理上迷。世尊所以第三周中說化城喻品。
言由迷果理者。將謂有餘涅槃。便是寶所。將謂牛車只取中路化城。不知牛車。至大涅槃之寶所。故說化城喻品。
言各隨所宜編說一乘者。即是第二周迷至智。別說造車悟佛知見。[1]第周迷理。別說示佛知見。三周破迷。名為道入。未識其因。故說入佛知見。問何以迷悟不同耶。答金云。初時三根果。理智俱迷。所以初周上根即解中根之輩。知理同故。一聞即解所證不迷。能證之悟。亦不迷也。智有異故。即迷而不迷果。將謂羊鹿至涅槃故。下根之因。知樂聞故。所以不迷理一聞故。所以有謬果一聞者。因即智如門。不迷因理果智。雖不樂聞果智。望理亦是其因。自於因智。亦復不迷。下根性劣。不能通解。故有於迷也。攝云。根性不同。迷悟不等。隨說有異。若強立。所以終不離難。故置不論。不離難者。意言前云第二周理無異故。即迷因智者。若許智有異。亦應迷果非因。第三周言果智。望理亦是其因故。不迷智者因理。望智亦是於果。何故不迷於因理也。以第三周唯迷果理故。但以眾生迷悟萬品。不同如來隨根偏說理智。佛能究竟。我等何知。攝解為善。
言或為中下(至)說等者。為中根人。說悟佛見。說智。為下根人。亦說理智。影為下取。為中根人。亦說理。又為中根人說智。影取兼說理。為下根人說理。影取兼說智也。
言然勘下文等者。指譬喻品中長行歎果車名下文。
言下文但明等者。即指偈中因乘文也。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也。若論前行。疏云。本論具解此品。品即方便品。餘品但總釋其大意。即指餘品也。即是方便品為總。標下二周釋也。第二牛車釋悟佛知見。第三周寶所。釋示佛知見。此二是果。偈中言乘此寶乘。說因乘。意令行牛車因。取佛果牛車。表牛車通因果。亦不相違(會知了)。
言又理雖等者。即是勝鬘經等。多說真理性智慧。以為一乘者。初一乘根本故。即指無量義經中第十四名。一乘唯真如故。或准指無量義。以彼無量義經喚真如作無量義。以真如是無量義之本也。何妨此取真如為一乘也(依理本後解了)。
言今此四義等者。於此真理一體法上。義說四種知見。開佛知見者。開眾生身中佛性。名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者。如掘出金藏。普示眾生。令覺知故。悟佛知見者。令悟有佛性入者。修證之。故名為入。
言涅槃經言大事者。具以大事為一乘。一乘即真如佛性也。
言莊嚴畢竟者。涅槃經文。謂修六波羅蜜。所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成佛[A104]已後。功德無盡。常住利益。故云畢竟。即同此經周給一國。不同餘善受報身盡非畢竟莊嚴。
言究竟等者。謂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即是佛性也。真如之法。常住不生不滅。終久無盡。故云究竟。即同前解蓮華出水。不可盡即是凝然常。言說說諸至開者。聞者說也。
言由宣等(至)示者。有八四對。一法佛報佛對。二親因疎緣對。因性則親。緣性則疎。三理事對。理性事則行性。四善不善對。善根人不善根。
言此是法等者。即法身佛當體。名法佛性。報佛即是同前楞伽具足熏習。即是本有無漏種子。至金剛解脫道。而成四智。名報佛。此真如理與彼報佛為理性。報佛身中有此性。名報佛性。因性者。與識中本有種子為性。名因。緣性者。真如理與解脫分善有漏善為性。名緣性。理性者。即是在纏真如。名理性。行性者。與十地無漏行為性。名行性。善根人性者。五薀假者。說善根人。即善五薀有道心者。不善根人。即不善五薀闡提等。是也。名目雖多。皆以真如為體。此等名示佛知見也。
言譬如貧女等者。問何故經中多說女人耶。答女人多慈故。況菩薩也。又女能含孕故。況眾生懷佛性。似女人也。又女人有生養義況修行人生長七聖財也。貧女況眾生。舍況五薀。真金況佛性。家人者賊人也。有漏對他無漏。名賤人。家人大小者。大況心王。小者況心所也。
言時有異人者。佛菩薩善知方便。有方便也。二乘等與說四諦緣生。
言即於其家堀出者。即是指示身中佛性也(上敘下破)。
言若依此解等者。疏主解經。方便品中。標悟佛知見。譬喻品下。釋悟佛知見。方便品標示佛知見。第三周釋示佛知見。若依真如。解開示悟入。雖方便品中見解了。譬喻品牛車便不是解方便品悟佛知見。問何以知。答彼言牛車□與一故。便是別義。非此中義也。
言一切眾生等者。一切眾生。謂凡夫也。及以我子菩薩也。四部之眾。聲聞也(譯明解)。延云。一切眾生。大乘外凡。及我子。大乘內凡。四部者。二乘四眾也。寶云云。一切眾生。謂未有種性者。及以我子。有三乘種性者。四部之眾。通此二類。章敬云。初二可通。後解違疏。非先無種性。後可有故。問一切眾生早是如來子。何得更言以我子。答雖一切眾生無有不是如來子。緣一切眾生是乞養子。父母別故。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生得此身。與佛無交涉。只緣歸依於佛法僧。所以但與如來為乞養子也。我子者。諸大菩薩親生卵。即是無漏聖慧二空之智。於法界腹之所引生。四部之眾。二乘人偏生子。雖是佛體[1]弼不是正夫人生也。生空之智。依生空理而得引生。名偏生也。
言何等為秘者。後起前文。答兩喻雙陳。秘藏者。即是三事。涅槃猶如伊字三點。若並不成伊。縱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2]不伊。依涅槃第[3]□云要三事具足。名大般涅槃。摩訶般若二空智所證真如理。由智證理。斷二障盡處。法身理上。假立解脫。哲云。引喻。摩訶般若智猶如日光。法身如虗空。中間闇。猶如二障。日光未出時。中間暗與虗空合。不即不離。被日光出來。與虗空合。暗相隨滅。問暗相何因得盡。答猶日光起來。暗相妨盡。正是日光與虗空合時。即是暗相盡時。不前不後。正是摩訶般若智起時。便是證法身理時。正是智證理時。便是障盡解脫。要三事具足。方成涅槃。如世伊字三點。一不□從橫。
言三點若並等者。若並如世一字形。假名並。即不成伊字也。縱不成者。如瀝水相似。重累名縱。亦不成伊。
言摩醘首羅面上三目者。梵云摩醘首羅。此云大自在天。一摩醘濕代羅。即是大自在天。二莫醘濕伐。即是事大自在天。計自在天有三種身。一者法身。遍一切處。量同虗空。二者報身。居禪四禪。身長萬[4]萬六千由旬。面有三目者。化身或在雪山。或南海住末賴耶山。人間化導也。此第四禪中大自在天。天主面上有三目。非是彼天。一切天人皆有三目。若十地菩薩生彼。居色究竟天。若凡夫業報淨者。居廣果天。問伊字兩點在上。一點居下。首羅三目。一目居上。兩目在下。喻既不同。如何會釋。答緇洲云。若依能證解。般若在上。喻能證智也。解脫法身在下。喻所證理。如面三目。一上二下也。若取能依所依次第說。法身在下。般若解脫在上。二上一下。如世伊字。似例書品字。平遙云。但取不縱不橫之義。以況三事。涅槃更無別。諸有智者。不應難喻。
言三點若別者。三點若別。相去三寸五寸地。亦不得成伊也。法合。經云。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也。空得法身亦別。空得解脫名別。空得般若各別。皆非涅槃。故云三點若別等。
言解脫之等者。此據各別言非。若離三體。亦無涅槃。
言我今安住(至)並者橫也者。三點若橫。如世一字。相似法中。論況後得。如二乘人。先得生空智相似。[5]似先得摩訶般若智。次證生空理。似得法身相似。後得無餘。如苦依身盡。然後得解脫。其實得則一時得也。若計前後得。亦非涅槃也。
言縱者竪也者。解縱字。如瀝水相似。亦不成伊字也。竪上下分三品。若無間道斷。解脫道證。理先得般若在上。次得解脫居中。後得法身最下。或勝劣分三品。般若最上。解脫次中。法身最下。三品而得。下成真正得之時。都無勝劣。疏云。即此竪並皆非伊字也。
言三點別安者。若將三點零落別著。得成伊字否。答不成。要三點一處一方。成伊字也。
言要三和合者。立理也。般若體別。解脫體別。法身體別。此亦不成。故云要三等也。其不縱者。即是不上下三品得也。其不橫者。不落後得。不離別者。謂不離散。不別有體。名不離別得也。疏云。和合之點。方成伊字。三法和合。方成涅槃也。
言不一不異者。且不一者。能證般若智是有為。所證理是無為。般若法身是實。解脫是假。有為無為別故。假實別故。三法各別故不一。不異者。攝假從實。攝相歸性。正證之時。冥然二體。故各不異。即三法同時也。若依性宗。一真如體上。建立三德。是不一。離一無三。是不異也。
言假名擇滅者。問何名擇滅。答擇滅即無漏聖智。正是擇體。即擇法覺支。問何名滅。答斷二障滅二死。名滅。如日照空中間暗無。日喻般若。空即法身。中間暗無便同解脫。
言故集論者。彼論云。滅諦有三。謂真如。聖道。煩惱不生。攝論云。若滅依。若能滅。若滅性。海東云。真如是彼滅諦所依。名滅。無漏聖道體是有為。非是滅諦。而能斷惑。得彼滅故。因立果稱。亦名為滅。煩惱不生。擇滅無為。為滅性。是滅諦體也。言若能滅般若智也。若所滅法身。若滅性解脫真如。名滅。依者由如虗空與色。為依。色若壞時。虗空性在。成就與依者。依於空也。問能滅之體。尅性是何。答實能滅。唯妙觀察根本智。若迷事即後得智。若至果中。四智皆名摩訶般若。四瀆皆海。如五眼皆佛眼也。
言佛安住秘者。即三事大涅槃也。
言不同二乘智了者。唯了生空理。不了法空理。所以能證智不名大慧。智既不名大慧。所證理亦不名法身也。
言不得習氣者。獨覺臨粧。聲聞起儛。昔有辟支佛。五百生中作婬女。後得無學。粧具常隨金色。迦葉常作妓樂。後見北洲如意山中堅那羅王皷琉璃琴。是時迦葉於眾中起儛。
言古人有解等者。紀國也。真如上無癡。故名摩訶般若。真如本來不與煩惱相應。名解脫。體性凝然。名法身。此三事雖成疏主破。便無入義也。若以唯取真如。為三事者。便無能證所證。如何名入耶。
言常住不壞(至)何意故者。成立正義。亦是違結。向前三事涅槃。并近簡二乘無餘涅槃也。二乘之人入涅槃無身智。不名常住不壞。又二乘入涅槃自利。不利有情也。
言以智證真者。正解入義也。
言二乘無有身智者。入義不成。又非佛意也。問世尊示現順二乘入涅槃。何故。今言不入。答言順同者。即娑羅雙樹間。順同二乘人。入無餘涅槃。荼毗如來。身智不滅。所言不入涅槃者。不入二乘中無身智涅槃也。
言烏角鵄者。同共一樹栖。猶如親兄弟。爾乃入涅槃。假使虵鼠狼同處一穴。猶遊相看。如兄弟。爾乃入涅槃。烏與角鵄相憎。烏白日即喫角鵄。角鵄夜中即食烏兒。猶此兩鳥。常作怨家。意者不同二乘一滅永滅。為利有情。名為人故。若同二乘無利而入滅。即假使角等。
言[1]令作此者。疏主言。我作此三事涅槃解。善順涅槃經等。
言當知摩訶等者。別配四法。將涅槃經三事涅槃。配此經開示悟入。正是結歸經宗。此是疏主千門萬戶解義不同。彼經摩訶般若。即此開佛知見。彼經摩訶般若。與此經寬狹不同。此經開佛知見。雙菩提涅槃也。若取彼經摩訶般若智。名開佛知見。唯取智。於中無法身理。又法華論將一切智智。解此經開佛知見。人法解。理智本後解。性用解。三解之中。事須理智雙取。今將三事中摩訶般若。同此間開佛知見中一切智智。唯取智不取理也。一切智者。根本智。重言智者。後得智。唯本後二智。更無理也(解開了)。
言解脫即悟者。彼三事中有解脫。即是此間悟佛知見。前來約悟身中有種子。名悟。今此不爾。約以說令教。斷所知障。出變易生死。入大涅槃悟解。名悟。意由智斷惑後苦不生。名為解。推功歸本。即悟佛知。見即智也。
言二障俱亡(至)真解脫者問前來處處說解脫是假。何故此間言真。答對三乘說名真。前來言假。對自乘中理智說。解脫是假也。二乘昔日唯斷一障一死。不知於此。不知者。不知有所知障二死也。今說合知。故名為悟。即是三事中解脫也。
言真實處者。二障二死俱無。名真實處。賀問若以三事俱名涅槃者。一是生因。二是了因。何以俱名涅槃。量云。大般涅槃中法身解脫。是有法。應是有為故。宗因云。三事中隨一攝故。如般若。二云。般若是有法。應是無為故。宗因云。三事中隨一攝故。如法身。既爾。名體有殊。何故皆名圓寂。答此與比量相違。量云。摩訶般若。是有法。定是有為故。宗因云。是能證故。如二乘智。法身是有法。是所證故。宗因云。智親冥故。同喻如二乘理。此上隨他互成理智。本意難生了。二殊名涅槃。今應通水火性各別。二種皆名色。何妨理智殊皆是涅槃攝。問水火俱變礙。二種皆名色。有為有生滅。無為生滅無。如何例水火。答能滅所滅殊。不妨俱滅諦。有為無為何妨俱圓寂。
言此必有因(至)智業者。解入佛知見。彼經三事涅槃。即是所得之果。此法華經入佛知見。即是因也。
言秘密者。即三事涅槃也。
言不為餘者。不為二乘等事。出現世間也。
言作此解者。契會滅化城向寶所之義。意取法身名契寶所。摩訶般若契火宅之牛車。
云彈者。盡也。
言此三解者。即是唯依真理解。理智本後解。三事涅槃解。前解也。
言唯取所詮等者。未將理與教對辨。令此與教相對說。唯取所詮智慧。智慧即是方便品初標。次下大事中即是釋文。餘五段文是總。當所詮理也。
言能詮教者。品初教門。是標言。即前說者。指第二段說也。舍利弗諸佛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也。
言又以蓮華等者。問法華論解唯說教理。名蓮華。不說行果。今此經中何處是教理蓮華。答疏云。又以至秀出等。即教開敷。而理出水。正是教理蓮華也(相國科)二通難。問若取教理為一乘。開敷出水可然。大事中三義解。唯說行果。為一乘。未審行果有教理。向上開敷出水義否。答果秀因敷。亦無乖爽。意言果秀即是果出水。因敷即是行開敷。乖由違也。爽者失也。不乖蓮華。向上道理。此第二意。但將教理。證成行果。向上亦有開敷出水義也。
言然勝鬘等者。尊餘經。及下第三周寶所。多說真理。以為一乘。多說智也。不是總不說言。偏說真理。以為一乘。乘之本故。
言因乘雖通等者。此行妙法。行妙法通漏無漏。即寬。入佛知見。取第二劫後唯無漏。狹。問入佛知見。疏主何不兼取地前。答疏主准論意。取證不退轉也。不唯法華論如此。
言楞伽者。兼楞伽經中三種意生身。亦在登地[A105]已去。不在地前。前三乘迴心[A106]已去。雖受變易。未名登車也。所依未是二空無漏行。唯在地上。所以引楞伽經。證法華論。取證不退。
言[1]地心三種(至)別章說者。然此三身。諸教不同。若勝鬘。但言有阿羅漢獨覺[A107]已得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亦不顯三意生身名也。彼經云。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三種。一三四五地。得三摩拔提樂意生身。緣修定挍勝。名三昧樂意生身。問何故不取初二地。答其實亦攝。緣非勝故。所以不取也。二第八地名覺法樂自性意生身。問何不取六七地。答非解也。第三無作行意生身。經不配地位。疏主以義配。在九十二地。上來疏主引楞伽經。證本論第二劫初地[A108]已去名入佛知見。
言又後品言者。引譬喻品。證入佛知見也。既言直至道場。牛車轅隔柱。著道場門也。地前疎遠。不取也。
言勝鬘等者。此同無上依經。身辨名也。不同前楞伽也。
言無明為緣者。無明住地。即所知障。所知障雖多。今取執菩提有情者。故論云。既未圓證無相大悲。無能發起獨利悲願。
言無漏業因者。即是道諦無漏定願等。問若所知障助願受生。二乘定性永不入無餘。若如諸異生。煩惱總故。問如何道諦實能感苦。答無漏定願資有漏業。令所得果相續長行。誰言實感。問此之變易。於五果中。何果攝。答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望無漏業。是增上果。有聖教說。
言無漏出三界者。隨助緣說。
言大力菩薩者。新云[A109]已得自在菩薩。文異義同。
言三種意生身者。新云意成。成亦生義也。隨意願成也。問意生身與變易身何別。答一云。意生細。變易麤。若准唯識論。此有三名。一名不思議變易身。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二名意成身。三名變化身。無漏定願轉令異本。如變化故。故知名異體同也。所引楞伽勝鬘。證法華論取初地[A110]已上。名證不退。
言初地[A111]已前者。問因乘既通三無數劫。何故不取地前行也。答疏言初地等。答意未出火宅。未與一乘之名。且依一相而言。實理不盡。今且順論。約正因說。故不取地前也。如五果聖人迴心。入變易者。即名出宅。豈名得一乘也。若傍言之。依三義解。義方周足。
言或八地得者。意言七地[A112]已前。悲增菩薩。不決定受變易故。故取八地[A113]已上也。
言問二乘無學者。只此無學身。便是羊鹿果。只此一期分段身。便是出宅身。問二乘之人。捨分段。受變易身。方名出宅。如何居分段身。亦名出宅。答只此五薀身。便得三十五年住。未死[A114]已來身。望當來五蘊不續。亦名出宅也。問二乘無學羊車果位。未受變易。居分段中。同喻云。如地前頓悟小菩薩。居分段。應非出宅。答談其分段。不名出宅。有二義故。不同小菩薩。一餘依永滅。但是後有生死身無。故名餘依永滅。但望後有不續。便名餘依永滅。不必要須灰身智滅名餘依滅。二[A115]已得涅槃。不同地前頓悟菩薩名不出宅。
言問何故二[1]乘趣於牛等者。問何故二乘趣於羊鹿得滅。稱出宅。大子趣於牛。菩薩未出宅。此問中唯取二乘無學不定性者。二乘無學與地前頓悟小菩薩一種趣求初地牛車。何故二乘出宅。菩薩不出宅。答有二因。一二乘惑種盡故。二得有餘涅槃故。得滅稱出宅也。惑種之言。簡有學凡夫地前頓悟菩薩。
言初劫惑猶行等者。此中問意是一。答中兩个意。第一答地前菩薩了。
言又七地分段等者。第二答。七地[A116]已前妨也。即是第七地末心菩薩。只有此現在一生分段身。望前後分段身不相續。便是出宅也。更不經生。便入變易。更不經生。便入八地。與二乘無學同故。總名出宅也。
言[A117]已前即非者。若是七地末心[A118]已前。多生十生五生百生千生。不名出宅。有此間七地末心[A119]已前。悲增菩薩。由多生故。如有學類者。同前二果人有學人經生者。問初地[A120]已前一大阿僧祇劫末心入初地。當生之中。只者今身便入見道。便受變易。更不經生。此菩薩同七地末心菩薩。及二乘無學一種是出宅否。答此菩薩身。是有漏煩惱未斷。不同二乘無學及七地末心菩薩名出宅也。問只前二果人身上當生。便受變易去。更不經生。只此未受變易[A121]已來身。喚作出宅身得否。答不然。乍可不出宅出火。即是悲增菩薩。此前三果人。不妨更不經生。但未出火。尚被燒故。故云猶多生故。如有學類。應句數分別。一化相不出乘。雖能捨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長者聞[A122]已驚入火宅。二隨願出不出一切受變易。皆名隨願出。八地[A123]已前悲增。皆名隨願不出。三業報出不出。此復有五類。一依變易。二定姓。三有學無學未入無餘者。四不定性有學未受變易者。五者地前頓悟小菩薩。出有三類。一依變易。二依分段。為不定性二乘無學最後身。七地滿心所依身。三不定出不出。謂不定有學。若依今身。必受變易名。出同無學。若望有或即不名出。如七地[A124]已前故。又兼悲智平等者亦不定。疏言猶多生故。七地又有二意。一云。七地滿心應名出宅。定受變易故。如不定性無學。二云。七地滿心[A125]已前菩薩應非出宅。由多生故。如有學類。問悲增既未出宅。得上車否。若許得上車。未見宅內。而乘於車。若不得上車。應是不獲二空種智。云何後成入地菩薩。答宅有二種。一報。二隨願。若業報分段初地即盡。名為出宅。不妨得車。若隨願宅者。七地[A126]已前猶未盡。不妨不出宅。而亦得上車業報。宅內不許乘車故。
言故出宅[A127]已者。簡不取名教車。今取初地[A128]已去登車出宅。名入佛知見。此中意總亦有未出宅。而上車者。即隨願宅也。亦有出宅不車者。如二乘受變易者。
言然此經文等者。問何故開佛知見有得清淨之言。示悟入何無清淨言。答疏言。然此經文等。說意言標顯。則說則顯。處不論也。
經佛告舍利弗等者。釋意也。問世尊說開示悟入。是何意。答經言。佛告舍利弗等。當將知見示悟眾生。當將一大事知見。教化菩薩。不化餘人也。論家都有三番。解開示悟入。論中三番。一處解更不配經文。疏主將論家三番。別配經文。別分三處。第一番正解。依何等義中。無上同義不知義入義□□□□三卷疏末。依何等義盡處。唯解示悟入。第三□□□番續上來解。第三疏徹□□□□□□□□座主和尚。自會昌初。於奉天稟學□良操座主。講數遍。又大中咸通。涉歷三朝。習學茲經。二十餘遍。洎歸鏡水。敷唱[A129]已徹一十二筵。嗟乎後學機陋。難曉玄徹。自諸家來記。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八
校注
[0573003] 時字疑剩 [0574001] 偈半疏作頌別 [0574002] 疏無分別二字 [0576001] 插入者字 [0577001] 有便疏作便有 [0577002] 鶖等四字疑剩 [0577003] 插入怖字 [0578001] 我疑剩字 [0578002] 插入釋字 [0579001] 插入者字 [0580001] 此字疑剩 [0580002] 記一作說 [0581001] 臨字疑剩 [0583001] 𭨭疑卵 [0583002] 者疏作謂 [0589001] 有下疑脫金字 [0590001] 即疑萬 [0590002] 開疑剩字 [0592001] 為字疑剩 [0592002] 不字疑剩 [0592003] 式疏作之 [0593001] 第下疑脫三字 [0594001] 弼疑胤 [0594002] 不下疑脫成字 [0594003] □疑三 [0594004] 萬疑一 [0594005] 似字疑剩 [0595001] 令疏作今 [0596001] 地心疏作十地分為 [0597001] 乘疏作子次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