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六
言正法念經等者。縱廣亦五百由旬也。意明鬼趣。先談琰魔王。舉勝攝劣。明鬼住處也。問何名琰魔王。答彼梵語。此云靜息。善能勸誨。令受罪者嗔心不起。故名靜息。亦名饒益。若眾生受那落迦苦。不憶宿命。王便教誨。令憶宿命。彼眾生了知自所作業。甘受其苦。不生怨恨。脫那落迦身者。利益名饒益王也。問何等眾生。生那落迦。不識宿命。答一邊地極愚癡人。二極放逸人。三極邪見人。問琰魔王何趣攝。答三釋。一唯鬼趣攝。婆沙云。鬼世界王。名曰琰魔。二云。地獄攝。瑜伽十二云。隨一有情。由感雜染。增上力故。生捺落迦。作靜息王。三慈恩云。此有二種。一大菩薩化作。即地獄趣攝。二實報者。即鬼趣攝。問鬼有幾種。答二種。一威德鬼。二無威德鬼。婆沙復說。此洲西南有五百大城。一半是福德受果。如天端嚴殊勝。餘一半餓鬼。形容醜陋。轉輪王使巡歷至四洲。唯有大福德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有大威德鬼。與諸天守護防邏。問鬼相狀云何。答多似人。亦似傍生。問言語如何。答劫初成時。出言皆諦實。後時隨處作種種言音。即多不實。後流餘處者。如今人中天上總有也。
言人住四洲者。此洲不是洲縣之洲。是洲渚之洲也。皆居醎海之灌灘也。謨云。人住四大洲。八中洲。各有人住。身形小短也。四大洲者。謂南瞻部。洲(從樹為名)東毗提訶洲(此云勝身。形勝南三洲)。西衢陀尼洲(此云牛貨。用牛為貨)。北俱盧洲(此云畟方洲形方故)。其瞻部洲形如車箱。東毗提呵形如半月。西瞿陀尼洲其形圓滿。北俱盧洲其形四方。南瞻部如車。三邊各二千。南邊有三半。東毗提呵洲其相如半月。三邊如南瞻部。東邊三百由旬半。西瞿陀尼洲其相圓滿無缺。徑二千五百。三面各二千五百。北俱盧洲畟方面各二千等。四面各二千由旬方停。人面亦爾。三洲皆如人面大形也。
言四大王眾天等者。俱舍云。堅手及持鬘。恒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第四層級。四天王及諸眷屬。共所居住。
言住初金山者。是別聚落所管之處三十三天住妙高山頂。俱舍云。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見。周千瑜繕那。外四苑莊嚴。雜色地柔軟等。
言皆漸次住[A1]已上等。欲界空居天。色界天無色天等。
言須彌山頂去下八萬等者。忉利天去地八萬瑜繕那。上去夜摩天亦八萬。夜摩空居天也。夜摩天去地一十六萬瑜繕那。上去覩史多天亦一十六萬。都史陀去地三十二萬。上去化樂天亦三十二萬。化樂天去地六十四萬。上去他化天亦六十四萬。他化天去地一百二十八萬由旬。上去梵眾天亦一百二十八萬。梵眾天去地二百五十六萬。梵補天五百十二萬。大梵王天一千二十四萬。少光天二千三十八萬。無量光天四千九十六萬。極光淨天八千一百九十二萬。第三禪少淨天遍淨天無量淨。第四禪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現。乃至色究竟天。去地四千七十六萬九千五百七十六由旬。
言除無雲天等者。即第四禪中第一天也。章云。下三禪有第一雲為地。眾生業力共變以為地也。第四禪無雲天[A2]已上。自家業感宮殿。隨身而來。無彼寶雲為地。故名除無雲也。下三禪以雲為地。無雲以上無雲為地。故云除無雲也。又云。前來壽量至無雲減三。上下量不減。恐人疑將謂上下量亦減。故別標指。故言除無雲也。又云。緣下三禪有總雲為地。無雲天中無總雲地。恐人乍聞道無雲。將謂乘上下量亦無也。故料簡云。此無雲天中。上下量則不除。唯除却當天。不要總雲為地。
言隨先入定等者。隨戒色界天身。便受無色界果。以彼定屬無色界攝。說名無色界身也。無處所者。謂無色身。或有[1]有定果色。名有處所。無業果色。名無處所。處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也。問若處所無別處所。如何經言上生非想處。答此言上生者。定最勝故是最後邊說名上生也。非身往也。
言如前[A3]已說者。指列眾中。解修羅有五類。一極弱者在人間山林地下住。即今西方山中有深窟。多是非天窟。故知隨在四洲也(上辨處所)。
言多分者。簡多分。不簡少分。少分亦有熱時遇涼風。暫得受樂。此說七熱之中受苦。若無間純苦。謂諸有情類一一共在一處治罸。苦[2]極生。極生一處邪見。邪見一處受苦也。問此中獄率及[3]獨烏等為是非情攝。答章敬云。小乘兩說。如薩婆多經部等說。非情數攝。問既是非情。如何判作治罸。答有情業力。如成世界風。風雖非情。亦能成世界。若爾如何通彼偈云。心常懷忿毒。好集諸惡業。見他苦欣悅。死作琰魔使者。追愛罪人。領見琰魔王者。實是有情收。若獄率殘害於人。非有情攝。然上座部云。此是有情收。若爾[4]敬火燒。答此由業力所隔礙故。業各別故。章云。同前琰魔王使有情攝。二者。但是業力。初是有情。後是非情。問魔王使捉來。四有之中。何有去耶。答有三解。一云。是非四有攝。但是自宗心變作。捉到王所。受彼處心。二者。只是中有身。尋常人不得見。由業力故。見捉將去也。三者。只是本有身去也。謨云。後道理稍長。准藥師將死之時。琰魔使者收罪人神識。將到王所。受苦報故。
言餓鬼有情多分者。少分如五岳禹王等。鬼神不受飢渴故。
言人趣等者。如富者追。於皆是苦。
言八熱等者。地獄中又分四。一明八熱。二明近邊。三明孤獨。四明八寒。此四中前二唯熱。後一唯寒。第三孤獨。通寒通熱。
言等活者。等活業若盡時。死[A4]已不活。業勢未盡。死[A5]已却結。故名等活。等前還[5]治也。問既悶絕[A6]已。六識不行。如何得聞汝可還治。答業力令治。何假聞聲。由因中行煞戮等。不依道理。招業報受苦。皆不依尋常也。
言更相殘害者。二解。一云有情受罪之時。種種苦具更翻殘害。或斫或㓨。[6]銅揚鐵虵等。作翻次來。先且粘板打。次卷啖。次驢駒拔橛鳳凰翅三角瓦子等。猶如人間𦒱因相似。二云。交此眾生。互相殘害。如刀兵劫時各自把刀相斫。皆是業增上力。感虗空有聲。可還等活。便治也。
言獄率者(輔兵率也)。拼(切無應為併比萌反)有為併綳。斵(丁角反與卓同)馸(陟玉反)。
言種種圖等者。舌虵等是。
言羺者。山似羺羊(奴溝反)。胡羊也。
言兩山迫者。問既被迫[A7]已。即同非情。如何却重受罪耶。答身雖多段。而命未終。猶如藕絲持令相續。地獄化生。身識頓滅。令既未滅。故知不死。
言號叫苦相者。一燒燃一支一節。二極燒然一半[A8]已來。三遍燒燃。由如火聚䥫室。如同胎藏也。遍褁其身。如子處胎而無戶牗。博(普各反)弗(初限反)乳肉䥫也。皺(側右反)襵(涉業反)上說根本也。
言近邊者。瑜伽名近邊。俱舍遊增。此是通名。別名鋒刃烈河也。
言皆有四方等者。岸則墻也。俱舍云。此八那落迦。我說甚難越。以熱鐵為地。周迊有鐵墻。四面有四門。開閇以鐵扉。巧安布分量。各有十六增。多百瑜繕那。滿中造惡者。周遍焰交徹。極火恒洞燃。四面一門名四門。非是一面有四門也。
言皆有四園等者。俱舍云。此河如[斬/糸]前三。以園四面各四增。故言十六。此更增刑害。故說為增也。
言屍糞者。謨云。有泥如糞。氣息如屍。非以屍骸以之為糞。以彼地獄是化生。無屍骸故。下疏言。天及地獄與識俱沒。無澤穢身也。二云。設使有屍有糞亦不妨。此是業力不可難也。
言銛刃者。切云。利銳曰銛也。吒𦍗。
言資胎者。資骨兩邊厚肉也。謨云。切中無。應作資膂(力舉反)。
言捉者(臘音)。
言而㓨者(感音)。
言周旋等。應為洄洑也。
言大採[1]綠等者。大採綠豆。即目連。即是文殊師利問大目連經有四卷。廣明地獄也。
言卷縮等者。身肉卷縮不見頭面。唯一肉塊。猶如瘡皰。何別。若答[2]數上泡皰。實處名瘡也。
言猶皰瀆者。瀆者烟。即皰潰烟也。
言喝唽沾者。苦聲漸重。叫喚不得。唯作此聲。
言郝郝者。次更重。猶能開口作此聲。
言虎虎凡者。拖重開口不得。但咽喉中聲。
言大紅蓮華者。化度云。如契經說。有一羅漢。得他心通。觀見其父命終之後。必入大紅蓮華地獄。從定出[A9]已。不令父知。遂勸懺悔。其父惡業。雖勸不從子。遂於家多種紅蓮華。或別造作。處處安置。令使見之。願[A10]已此華供養諸佛。令見頻[3]間。心生悔愈。未久之間。父即命終。便墮彼地獄。見諸罪人身分凍烈。或一或多。如紅蓮。不覺口云。以此蓮華供十方諸佛。作是語[A11]已。應時苦具悉皆停息。於十方界蓮華化生。
言其傍生者。如野干提老顯等。二者。人家者不得自在。如猫兒提者鼠等。
言由習上品等者。內心要飲食喫飢渴至甚。逢著泉池。欲飲欲喫。彼諸有情以刀杖防護。其實無人防守。皆是自心識變。若又強取。即變成膿。面自不欲得飲食。名外障礙也。
言頸癭者。喉中肉也。
言名猛焰等者。問此猛焰鬘。與前炬口何別。答前炬口鬼自不能食噉。口生𤏙火。此猛焰鬘自能食噉。還被燒然。是二鬼差別也。
言生熟臰穢者。謨云。食人肚名生臰穢。食人糞臰穢。
言自割身等者。如有一鬼。自將一鐺而行。到其山澤中。案置其鐺。聚置中燃火。身入其中煑。向下一段得熟。唯顧口在自到食之。此界前生身掌僧食。利養自置喫。今受此果也。
言俱生等者。自生[A12]已來。而便貧賤。與生俱故。名曰俱生。有人從生至老。受名等身窮也。
言麤疎者。縠豆麵餅果判值[苑/皿]等。
言逼切追者。被官家追捉禁繫。受飢餓匱乏苦。
言為他卑下者。被郎主節減衣食。逼切令交匱乏也。
言時節變異等者。寒來無綿衣。熱來無葛禮等。
言黑暗等者。謨云。二解。一約事者。如遂五欲人。若至夜分。黑暗而乖樂者。故古詩云。人生不滿百。常懷千載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二約法者。黑暗即愚癡。於所習善惡業中。有始無終。還生苦故。
言由那落者。問何不於地獄立苦死。答以彼人中立死為苦故。地獄故死為等故。
言無解支節者。依四空居天說。若地居二天。亦解支節苦。如修羅與帝釋戰。有解支節也。
言五相等者。章云。顯宗十三說有二。謂少及大小五衰者。一衣服莊具。絕可愛聲。二自身光明。忽然暗昧。三於沐浴水滴著身。四本性囂馳。今滯一境。五眼本凝寂。今數眴動。此五相現。非定命絕。遇緣勝善。[1]獨可轉故。大五相現。設遇強勝。亦不能轉也。必定死如疏。
言復受陵等者。陵謂欺陵。蔑謂輕蔑。問廣大福聚成熟。與廣大五欲天子何別。答由修因別故。由持八戒及諸戒功德。感得廣大福聚天子。承布施力。感得天果廣大五欲天子。
言其下二天者。忉利四天王天也。
言即執四杖者。金銀頗胝等。意說人間福薄。故有銅鐵餘石。天上福德。無銅鐵。唯有金銀等物。
言若斷其首者。首者頸也。若斷首及腰即死。若天人被斷手足及諸支節。傷身破肉。速還如故。彼之同類竟不慰問。若非天得勝。彼二天即入自宮。如敗軍將。彼同類不慰問也。
言四種蘇陀味者。天中有樹。出四食味。名蘇陀。即青黃赤白。
言色無色等者。無前六欲天中五衰苦也。
言麤重者。泛論麤重。一切煩惱種子現行及與習氣。並名麤重。慈恩論解。捨二麤重。章云違細曰麤。違輕名重。所知障名麤重者。地地別斷。此即種及習氣。皆名麤重也。又論解。由明與暗定不相應中。文云。然二乘斷定障等時。但斷麤重。令相隨順。不能斷種。此即現行名為麤重。糅云。即上二界中行苦。名麤重也。
言有煩惱等者。令一有宗。是有無之有。一个有字。是三有之有。糅云。意說三有之地。皆有障故。
言瞻部洲等者。此望餘三洲。得名不定。初劫之時。人壽無量歲。或減八萬。至十歲也。俱舍頌云。北洲定千年。西東半半減。此洲壽不定。後十劫叵量。問北洲定千歲。東西二洲有夭者否。答東西二洲定壽二百五十及五百歲。不說增減。不遮亦有不滿二百五十歲。有中夭者。然於增壽。不過五百。故疏云。壽增不定也。南洲人造惡業猛利。遂感壽命極短至等。三更時壽唯十歲。若造善業。厭心猛利。即命長。或能伏煩惱。乃至修行。轉凡成聖。多在此洲。
言彼人者。彌勒菩薩當日造論。折彼南洲人。以三十日為一月等。或時壽無量歲。此是瑜伽論文。若准俱舍。唯取成劫。初說無量歲。此南洲有情有三不定。一無量歲。二萬歲。三十歲。有此不定也。東西二洲皆有增字。顯極增不越二百五十五百歲。著增字意。表有中夭者。唯此北洲無增字。但言定壽千歲。定字表無中夭也。
言謂成增劫者。成劫之初人壽無量。非增劫初也(一明人了)。
言又人間等者。明欲天也。此人間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日一夜。即以此日夜為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年。彼天壽命五百歲。人間一百[2]年。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彼天壽命一千歲。人間二百年。夜摩天一日一夜。即以為數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彼天壽命二千歲。人間四百年。兜率陀天一日一夜。即以為數。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彼天壽命四千歲。人間八百年。化樂天一日一夜。即以此為數。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彼天壽命八千歲。人間一千六百。他化天一日一夜。以此為數。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彼天壽命一萬六千歲。問持雙山[A13]已上。日月並無。如何諸天建立晝夜。答有四義。一華開合。二鳥之喧靜。三天眾寤寐。四身光盛減。若色界中身光常定。不立晝夜。但數劫數。彼壽短長。與身量等。謂若身長。半瑜繕那。壽命半劫也(二明天了)。
言又四天王眾天者。明八大地獄也。且四天王天壽命。滿足五百歲。是等活地獄一日一夜。彼以四天王天五百歲。為一日一夜。還以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彼等活壽命五百歲。忉利天宮壽命一千歲。為黑繩一日一夜。彼以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彼黑繩壽命一千歲。夜摩天宮壽命二千歲。為眾合一日一夜。[3]合壽命二千歲。兜率天壽命四千歲。為號叫一日一夜。號叫壽命四千歲。化樂天壽命八千歲。為大號叫壽命八千歲。他化天壽一萬六千歲。為燒燃一日一夜。燒燃壽命一萬六千歲。極燒燃壽命半中劫。即從八萬歲。減至十歲。名半中劫。或從十歲。增至八萬。名半中劫。無間壽命一中劫。即一增一減也。又北京手記云。劫者時分義。上明者。方圓高下二十里石。長四十里。天人以六銖衣。三年一拂。拂盡此石。名一少劫。盡四十里石。名一中劫。八十里石名一大劫。
言傍生餓鬼者。料簡不定也。有諸少虫。亦生便死。或生一日便死者。或極長一中劫。謂八大龍王。如世尊言。大龍有八。謂難陀等。皆住一劫。能持大地也。鬼以人間一月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年。乘此年月。彼壽命五百歲。如尊者耶舍入城乞食。城門外見一少鬼。白尊者曰。若城中見我阿娘。早交出來。兒受飢渴。苦[A14]已多時。後見鬼母。語[1]壽者曰。我見此城。七遍成壞。故知命長也。大乘瑜伽云。以鬼畜不定。故不說。小乘云。傍生中劫。餓鬼五百歲。約極處說也。
言又其八寒至近半者。如等活地獄。壽命五百歲。[2]胞地獄壽命二百五十歲。近半者。不是頓減一半。名為近半。與彼半數相隣近故。如初熱等活壽五百。初寒只二百三十四十歲也。乃至無間一中劫。是大紅蓮華地獄。望無間近半中劫。
言近邊孤等者。然根本地獄即說壽量長短。近邊孤獨不說壽量長短。但言不定。
言上說者。問何言五趣不說非天耶。答以彼非天壽量。與三十三天同。又亦非天。天趣所攝。故言五也。
言梵眾天(至)六十者。即是一增減為一中劫也(初禪了)。
言少光等者。第二禪第二少光天壽命兩个成住壞空。此一百六十个增減劫也。相國問何故此天對初禪。頓超多劫。前來於增減劫上。漸漸加二十个。何故第二禪頓加兩个火灾劫。答緣初禪三天有尋有伺。第二禪少光天雙出尋伺。故加二劫。二云。業力有勝有劣。感彼壽命短長不同。
言[A15]已上諸天者。即無量光天壽命四个火灾劫。極光淨天壽命八火灾劫(上二定了)。第三禪少淨天壽命十六劫。遍淨天壽命三十二劫。無量淨天六十四劫(三定了)。第四禪無雲天壽命一百二十八劫。減三劫。唯有一百二十五劫也。問無雲何故減三劫耶。答一云。為成無想天中五百劫。二云。為成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劫。所以下云。減三劫也。若此處不減五百劫及一萬六千劫。俱不成。若爾。何不至福生天中減。唯獨無雲。故知非理。三正義云。初出變異受。即是樂受也。初出第三禪樂受。修第四。禪捨受相應定。由起心愛著第三定樂受。故修第四禪定。不能起上品所起定。既是中下劣心不能全感無雲天中壽命。所以減三劫也。攝云。有情唯識各自識變。何得為他減三也。福生天中壽命二百五十劫。廣果天中五百。良以別有高臺樓閣。分為二天。此小乘說。無煩一千。無熱二千。善見四千。善現八千。色究竟一萬六千(上色界)。
言空無邊等者。明無色界也(上長短了)。
言上來所說等者。辨壽夭也。俱舍偈云。諸處夭中有除北俱盧洲。暉云。諸處者。約總相而說。非約別有情說。亦有中夭者。如天空。一生所繫身。及最後身菩薩。信法行人。見道聖人。菩薩輪王母。此等並無中夭者。相云。南洲之人造業猛利。由我銳業隨業增減。命有修短。餘洲不然也。
言雖一切化生等者。意說劫初三[3]超人鬼畜。多化生故。無有滓穢身。今時人趣多胎生。鬼多分惡業所招。故亦胎卵化生也。義既不定。故言雖也。
言然正法念經者。明數也。唯約八熱地獄并十六增說。八个地獄每个四面。四四十六。并根本八个。計一百三十六。不說八寒及孤獨也。
言瑜伽論云等者。指處也。說地獄在此洲下。小乘中說。淺深雖不同。亦說在此洲下也。
言若依正法等者。在山北近山下。不是在山底頭。此正法念經說不是正義也。若准佛名經中說。鐵圍山間有地獄者。此是偽經。揚府有一寫經理人。於寺中停止。後寺家發遣。懊惱寺家。後到蘇洲。偽寫地獄。出向佛名經中安置。唯說師僧受罪。後時却寄。將揚府流行。且無來處也。
言瞻部等者。謂劫初及八萬歲時。壽量身形皆大。今時人壽短。身形亦少。然隨自肘半量。此上依瑜伽。則三肘半定。若依俱舍。三肘半。或四肘也。身長者。劫初時或四肘。劫減身少。或三肘半也。若南洲人三肘半。即東洲七肘。西洲十四肘。北洲二十八肘。若南州人長四肘。東洲人八肘。西洲人中六肘。北洲三十二肘。今依瑜伽三肘半為定。若依餘三洲人及南洲人。自肘自肘量。自身亦只是三肘半也。俱舍云。瞻部洲人量。三肘半四肘。東西北洲人。[4]活活增如次。
言四天王(至)四分之一者。依此方笇。一俱盧舍有二里。一里有三百六十步。二里即有七百二十步。步別五[1]釋總。有三千六百尺。四天王身形量。四分之一。身即長十。百八十步。計九百尺。
言三十三天(至)一足者。增一足者。添也。即一俱盧舍。是二里分四分。四分之中取一分。一分之中取一半。名一足。一足即是九十步。四百五十尺。
言帝釋者。潞云。業力勝故。其三十三天身量。更加一足。即九百上更加四百十尺。通計二百七十步。一千三百五十尺。四天王身合有二足。九百尺。三十三天人有三足。帝釋身四足。與三十三天分臣差別。故[2]如一足。通計。帝釋身長半俱盧舍。即是一里三百六十步一千八百尺。時分天身量與帝釋同。
言漸漸各增一足者。時分天四足。兜率天五足。化樂天六足。他化自在天七足(上明欲天了)。
言梵眾天半者。明色界天也。梵眾天半瑜繕那。梵輔天一瑜繕那。大梵天王身一瑜繕那半二十四里。少光天二瑜繕那。從梵眾天。至少光天。此中四天中半半增。從無量光。至色究竟天。倍倍增。無量光天四瑜繕那。極光淨天八瑜繕那。少光天十六。遍淨天三十二。無量淨天六十四。無雲一百二十八。減去三瑜繕那。有一百二十五。福生二百五十。廣果天中五百。無煩一千。無熱二千。善見四千。善現八千。色究竟一萬六千瑜繕那。俱舍云。欲天俱盧舍。色天瑜繕那。劫四增半半。此上增倍倍。唯無雲減三。潞府兼配大自在天三萬二千由旬。彼是第十地變易菩薩住處。此不取也。且約分段說。
言然論復言等者。問無色形者。何故無色界天共立毛端。乃至佛邊側立。答疏言然論復言等。答此是定力所現。非是業力招。名定果身也。共立毛頭許大空地處所。如疏燈光不相障礙也。
言其[3]八大地獄等者。若作若增長。業力形則大也。[A16]已作了惡業。名若作。更不曾經慚愧懺悔。名若增長。若再三懺悔了。名不增長業也。
言其寒地獄等者。亦約造業有增不增。遂令身量長短不定也。
言諸非天等者。有說四陪大於須彌山者。化身也。今說天本身。只如三十三天身也。若在須彌山北面宂居者身大。
言若在此洲者。即西國有[4]洲天窟身形便少也。
言此云無間者。瑜伽論說有五無間。一趣報無間。謂人中死地獄生。不究剎那故。二壽量無間。若生彼中。具壽一劫。三身量無間。有一个罪人。充滿其中。說多罪人。充滿其中。解如一室有多燈光不相障礙。四受極苦無間。於一中劫。無[5]繫停息。五極熱無間。於一中劫。無涼風繫問故。
言命極至此者。問何故具壽一中劫。答疏言命極等。意言無中夭。事須壽盡一中劫。
言般若經中者。證此方劫盡。更生餘方。事須壽一中劫盡更生。
言非但唯者。問何故不說墮餘七地獄耶。答疏言非但等。
言此雖一業者。問無間之苦。須是生報。經言。展轉至無數劫。劫盡更生。即是後報。如何總名生報耶。答疏言此雖一業等。同是謗經業引生。更無餘業間隔。總名順生報也。意說雖隔多生。從初而說無別業間故。如等無間緣。雖經多時。識等不行。中間無隔。即名無間。此亦爾。一謗經業並名生報。若別業攝。即名後報相同。此言三乘通逆者。問三乘逆既無謗。經云。何言墮無間地獄。答三乘通雖無大乘。別逆則有也。
言其薩遮者。證大乘別逆則有一。若本來是故報修。二利俱霑。不令他修。即名破塔壞寺。先鑄寫得銅金像。面目醜。打破報鑄無罪。若惡心打破得罪。盜用者。對面彌取名用。私竊取名盜也。障礙留難者。不許講說。擬開不交開。名障礙。[A17]已講次停却名留難。有經論文。盡取來不與名。隱蔽不知有。又不將出名覆藏。責役發調者。令輸[禾*凡]等。是破僧者。小乘則謗僧者。[6]小乘則謗僧為重。若論五逆。只受一中劫。若謗經乃至無數劫也。
經言從地獄出(至)等野干者。問既從地獄受罪了。事須五支種子滅。然後受畜生身。逆須從五支種子。生現行。受畜生身。此是順後。何名順生業。答業若差別。感當果時。有順生順後業。業既一脫。更無別業間隔。遮莫五趣受生。種種不同。同是謗經所感。故總名順生也。偏舉從地獄出之。意言證一乘能引多生。不爾。是言從地獄出耶。章敬云。今復一乘能引多生。謗大乘經。異小乘法。不同俱舍論一業引一生。然望所引。應通後報。今此經初受為名。皆名生報也。即是大乘一業多生。一業能圓滿也。
丑救反者(秞去呼)。又許救反(𭊴音同)。許郁反。畜養貯畜。丑六反。畜積也。
言今從初二者。丑救許救二反也。
言大乘者。一謗經業。能感此異熟根本。感等流故。此云。從初為名。
言此中言者。從地獄出。若狗野干。若作駱[A18]駝。貫下意也。
言領音苦骨反。同窟音。
言三蒼。解頭上有瘡無瘡。低頭禿。無毛名𩑔也。
言切韻白禿者。一切頭上有白禿瘡。總名𩑔。設爾。赤禿無毛有瘡。亦名𩑔。
言或作髻者。五鎋反。其形髻瘦(巧判呼也)。合作[肆-聿+(序-予+(比/舌))]字。作[肆-聿+(序-予+(比/舌))]音呼。
言未詳者。未見有也。
言𪑖黮。合作[黑*(大/星)]字。
言又他感反者。毯音同。言於檻反。
言作嬲者。嬲字(奴巧反)。擾亂作嫪(撓音同)。
言[1]猲有十果者。總業是一。由謗經故。招十種醜陋果。經云。乃至經卷恭敬。視如佛。由起慢心謗法華經。故作狗也。若於法華。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由起設心謗法華。故作野干身也。
言一𩑔者。法華經是諸經頭首。由謗故頭禿無毛。頂不嚴也。
言二瘦者。此經圓滿之教。讀持之人感得面貌圓滿。由謗圓滿教故。感得形瘦乾枯之貌。相好不圓。若持經人當來成佛。妙色身七處圓滿。
言三色黧者。此經是諸乘本故。故喻於白牛白華。是眾色之本。持經之人。感得顏色鮮白。由謗經故。障他慧光。其色黧黮。
言四疥癩者。此經是諸經宗媚。萬德莊嚴。持經之人感得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由謗經故。感得疥癩嚴身也。或謗經故。與佛法為瘡疣。與持經為瑕。故身招病。
言五觸者。法華經是人天敬奉之經。持經之人感得天諸童子。以為走使。謗經故感得他人持打嬈。又自為童子愚願之一行故。招童子打之。
言六人所者。此經是諸佛護念。諸佛歡喜。持經之人。人所喜見。由謗經故。不敬大乘。感人所惡嫌也。惡音烏故反。惡由增也。論語云。惡紫之奪朱也。
言七常因者。此經是有大觔力。眾生法食持。持經之人。色身充足。故無常困。聞者歡喜。佛遣供養。經云。我遣化四眾。供養於法師。引導於眾生。由謗法食故。令他法味不充。故招常困飢渴也。
言八骨肉者。此經是肥壯多力形體姝好之經。持經之人感得面貌圓滿。由謗經故。感得骨肉枯渴。
言九生者。被此經是出二種生死之經。持經之人即往安樂世界。蓮華化生。由謗經故。生受楚毒也。
言十死被者。或被瓦石打死。或死屍上被瓦石打。名死被瓦石也。由謗經故。若生若死。皆受苦也。
言一負重者。此經是棄生死重擔之經。由謗經故。作駱駞身常負重。此經是一切賢聖所乘之乘。為謗故交伊生駱駞中。或作駱駞。與他乘人為騎。身常負重也。
言杖捶者。由持經故。感得刀杖不加。由謗經故。感得加諸杖捶。
言三念食者。持此經故。感得法喜禪悅食。由謗故但食水草。
言四無知者。無知持經故。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謗經故唯思飲噉。而無所知。
言馲音等者。洛音同。日行三百里。負千何物。性別水脉。以足括地。即水泉出也。
言駱馬色者。白馬黑鬃曰駱。
經言來入聚駱者。為飢渴故。
言一疥癩者。持經之人口無瘡緊。由語經故。疥癩滿身。
言二無一目者。大乘經是一目。小乘經是一目。若大小雙謗。兩目俱無。今唯謗大乘。故無一目也。此經是眾生眼目。持經之人感得其目皆清淨。由謗經故無目。
言三打擲者。持經之人感得諸天童子。以為走使。由謗經故。被重子打擲。
言四致死者。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今由謗經故。或復致死。
言一身大者。此經出五道生死之經。由持經故。感法身報身。由嗔心謗經故。受蟒身也。由謗出五道生死之經故。身長五百由旬。一切眾苦之所依止。
言二聾者。此經是一切眾生耳目之經。持經之人得清淨耳根。聞三千世界聲。由謗經故感聾也。聞虵本無耳。如何說聾。答謨云。雖無明顯依處。還有耳根也。
言三騃者。此經是智慧之經。持經之人得普賢菩薩加被。忘失句逗。遂皆通利。由謗經故癡騃也。
言四無足者。此經是成佛之因。因者足義。由持經故。感四神足。足踏蓮華。謗經之人以腹曳地。婉轉而行也。有云。虵亦有足。奉在腹中。八藥取八。堪為術法。
言五少䖝等者。此經是一切眾生無漏法食。由謗故被少䖝食也。
言應[1]從踠者。體屈也。謗法華正身行故。感體屈也。唼(所中反)唼[口*(唐-口+(走-土))]此二字。書作攝音。
言一闇鈍者。由持經故。感得利根智慧也。由謗經故得諸根暗鈍。由持經故六根清淨也。諸根者取五色根及依處也。不是信等五根也。
言二矬者。通俗云。侏儒曰矬。若瘡作痤。癤也。非此中義。此經是道理最長之經。持經之人感無邊身。由起謗故感身短少也。
言三陋者。此經萬德莊嚴。牛車眾寶㽵挍。持經之人感得百福相莊嚴。由謗故醜陋。又此經是無漏教。謗著故害漏也。
言四者。害手名𤼣。法華經是一切眾生教手。由謗故𤼣也。
言五躄者。此經是無上菩提之足。由謗故脚躄也。有作癖與僻同病也。
言六盲者。此經是人天眼目。為謗故盲。
言七聾者。謗經不流行。令他人耳不聞法華。故聾也。
言八背傴者。謗正身行。謗他正直捨方便經。故背傴也。
言九人不信者。由持經故信受。今謗故令人邪見。遂感人不信受報也。
言十口臰者。持經之人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香。謗經故遂感口氣常臰也。
言十一鬼著者。持經之人鬼神惱亂者。頭破作七分。我遣化四眾比丘比丘尼及清淨信士女。供養於法師。由謗經故。遂感鬼魅所著。惡鬼入其身也。
言十二貧窮者。此經是有為倉無為庫富貴之經。謗著者。感貧窮果也。
言十三下賤者。持經之人感得帝釋坐處。梵王坐處。亦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由謗故招下賤。
言十四[2]破他者。此經是自在無繫。無所依求經。天諸童子。以為給使。由謗故感被人駈使。不自在也。
言十五多病者。此經是南閻浮提病之良藥。若聞此經。病即消滅。由謗故多病也。
言十六痟瘦者。由謗他肥壯多力形體殊好之經。故感多病痟瘦也。
言渴病者。經言。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由毀謗此教。渴病隨生也。
言十七無依者。一乘妙法。大性所歸。是一切眾生依附之經。由謗故無所依怙也。
言由意為者。問意業謗經。如何言矬陋。是身業所收耶。答疏言由意為導等。
言有二果可知者。金云。由不令他親近經。故得上果。令他忘失。故得下果。又云。由自不修四親近行故。故使前人心不化錄。二云。縱使前人輕記遂忘。由於前生不令他記憶。或令忘失。故招此果。
言薄福祐有二果者。一治他不差果。二自病無治果。順方治病者。冷病將熱藥治。熱病將冷藥治。名順治病也。更增他疾者。一則舊病轉加名增他疾。二則本來患赤眼。交治總不差。更加腰脚轉。名增他疾。或因增疾。而便致死。二自疾無醫果。若自有疾。無人救療。由謗經故。合他人不聞法。與他人為惡知識。自家有病。無人救療。由諦法藥故。設服良藥。而復增劇。即病難差也。
尊橫罹殃者。若他返唯屬國家。若他逆兼通自家中尊長。對面奪名抄劫。私裏取名竊盜。如此之人合死不死傍邊有。曰他喫杖償命。望現世論則橫。若約前生謗經業招。則合與他受。此解自不作賊。得作賊。名橫羅也。二云。被他人抄劫竊盜。亦名橫羅。殃殃罸也(前解為正)。由謗經之人行是非理。遂招感雖不返逆。而被殃罸也。
言一[1]偈不見佛者。如斯罪人等。此佛前佛後難。
言一偈不聞法者。上二句如斯罪人。常生難處。處處之中攝五難也。下二句狂聾心亂。永不聞法。配世智辨聰難。此一行偈六難也。潞云。問以世智辨聰心亂者可然。如何配聾。答約不聞法。名聾。聾者盲也。不以耳目為聾盲。以世智者不聞法故。不見理故。莊子云。豈唯形骸。有聾盲者哉。[2]夫丈智亦有之。
經言如恒河沙者。二解。一恒河沙指上劫數。二云。如恒河沙指向下生數。恒河沙中皆有輙聾啞也。答因語不得名輙。亦從胎中生。便有聾啞故。名生輙也。
言諸根不具難者。即諸根不具難。帖前七難成八也。
言總歷四趣受增等者。簡要問前來受三途。即言受異熟果。此亦同彼。何故即言增上等流。答能感之業而有三種。謂根本加行後起。若從謗經根本業而受果者。即為異熱。若從加行後起而受果者。即受增上等流二果。業既有三。感果亦別也。謗經以疑心為加行。以邪見為根本。邪欲為後起。只如出佛身血。是煞佛加行。亦是遲罪能招地獄等流增上果。故所以兩處立名也。以佛身不可煞故。不成根本業道。但是加行業道。感相似等流也。問夫言假者如似真。地獄之果望謗經因。如何得名相似義邊。名假等流耶。答由謗經故。斷於佛種之[3]他沉淪。受三途苦。令身自入地獄。名相似也。前生煞生斷他命。令他人命短不長。今世自得短命果報。故名相似。問增上等流二果何別。答前生於法不信。起輕賤憎嫉為因。今生受果時。增益嗔恚為果。果似於因。即是等流果。身常臰處垢穢不淨。是增上果也。
言園觀者。解經常處地獄等。謗經之人歸趣地獄。如遊觀。從一地獄出入一地獄。如是不斷。如遊園觀。或只在一地獄。嫁轉不行。名遊園觀。
言餘惡道者。解如[A19]己舍宅。餓鬼道也。人家舍宅屬於[A20]己身。求拋不得。受餓鬼身。求拋不得。如[A21]己舍相似。又有作客即暫時。若向自宗中。即文長也。
言前據者。問前總歷中。不信此經。生貪者少。略而不說。何故此中即說。答疏言前據等。意說前來謗經。墮餓鬼少。故不說。今此少分亦有。故開出也。
言瘖啞者。問二種何別。答化度云。全不能作聲。名瘖。若有聲舌不能轉。名瘂。瘂由自作得聲。瘖兼聲亦無也。
言骨也者。切云。嗟嘆聲也。啞音與危同。
言疽音者。疽有內。癕在外。故心不信。如疽。外發言不信。如癕也。持經之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由謗經故聾盲等莊嚴也。又持經之人如來以衣覆之。由謗經故。如是等病。以為衣服也。
言深著我見者。即十煩惱中五利使也。
言癡增者。尅體不是癡。以增上義。解經深著也。增益嗔恚也。
經言婬欲等者。貪也。由持經之人不為得女人之所惑亂。
言雖有性習者。即姓種性及習種性也。
言別是非者。於世間事上別是非。即是會事也。
言先有學植者。即是世間伎藝書藉也。未必先曾聞法名學植。
言為說法華等者。二解。一云。不求外道。二性求覺悟。不求二乘道。若我於宿世等。
言曾見佛等者。即取善本。釋言六處也。
經言常修慈心者。有慈心者。必是精進利根人也。
經言無有異心者。專注一境。名無有異心。異心即是散亂也。故判為定習。
言捨慧知識近善緣者。即是持戒之緣。下安樂行品離十種惡緣。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乾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等。即是離惡緣。後方持戒。故名戒學也。
言質直等者。明忍習也。質直即安受苦忍。亦有質直不能受苦。今論能者。質直之人事有卒。如尾生與女子期。抱梁而死等。
言常愍一切者。耐怨害忍。不簡親來害身死。死亦能忍。
言恭敬等者。問敬佛與諦察法忍。如何相當。答由佛能說法。所以敬佛佛邊聞法也。既聞法[A22]已。復能忍釋。名諦察法忍也。
言二偈半專求者。不斷也。問專求諦求二何別。答專求不求小乘。諦求不求外道。又專求約相續。諦求傳用心也。
言善戒經說內者。不是學總盡名究竟。且於一本向上解子名究竟。若學大乘未究竟。不許餘乘。餘乘即小乘。若久修者。一日三時之中。二時學大乘內明。一時學小乘及四明論。四明者。合是五明論。瑜伽二十五云。一內明處。此有二相。一顯示正因果。二顯示[A23]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二因明。亦二。一顯示摧伏他論勝利相。二顯免脫他論勝利相。三聲明。亦二相。一顯安立義及能成立相。二顯語言無勝利相。四醫方明。亦有四種相。一顯病體。二顯病因。三顯除[A24]已却生。四顯斷[A25]已不生。五工巧明。顯各別巧功業用處所成立。種種異相。三十八云。內明者。諸佛語言名內明。所謂因有十種。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四攝受。五生趣。六發起。七定異。八同事。九相違。十不相違。束為二。一能生攝初二。二方便攝後八。復說四緣五果。異熟等流增上士用離繫。菩薩於是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如實了知精勤修習。令處非處智力種姓。漸得清淨。漸增長。何名第二相。謂諸有情自所作業。雖復作[A26]已。經多百劫。與果功能。終無失壞。亦無不作。或復異作而有異熟。由此修習自乘智力種性。漸得清淨。因明相者。謂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為欲於此真實聖教。未得信者。令其淨信。[A27]已得信者倍令增廣。聲明者。若諸菩薩於聲明者。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於菩薩身。深生敬信。為欲悟入。詁訓言[1]五曰文句差別。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而說。醫方明者。若諸菩薩求為息眾生種種疾病。為饒益一切天眾。工巧明者。若諸眾生少用功力。多集財寶。為欲饒益諸眾生故。為希眾生。希有奇相。為以巧智平等。分布供養。攝受無量眾生。菩薩於此一切五明。悉修習。以大乘經是明內收故。若學大乘心。究竟遍學餘四。若未究竟。恐方癈大乘也。唐三藏只翻因明論。不翻四明論。恐癈大行也。
言餘經者。即是不了義經。及小乘經等。名餘經。及顯於此一乘諦求之相。二者外道教中亦有經故。大有經等。此方儒書有孝經。道書老子道德經。莊子為南華經。經者常也。百代常行之典。
言志誠感神者。誠由和也。證志字舜治天下三旬。苗人逆命。益背於禹。領兵往伐。經于多日。打伐不得。禹問王曰。階下志誠感神。是三苗而不歸他。帝遂其言。於是廣修文德。經七十日。此三苗人。即自歸命志誠。和得鬼神也。書云。帝乃誕敷文德。七旬有苗格。格由至也。討而不伏。不討自來者。明御之有道也。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在荒服之側者也。此解經中如至心也。
言尅念作聖者。尚書云。惟聖[2]因念作狂。雖狂尅念作聖。注言。惟聖人無念於善。則為狂人。惟狂人惟能念於善。則為聖人。尅由能也。勝也。自代也。此意言上智之人交作下事亦不得。下智之人交作上事亦不得。中容人遇善人教即善。遇惡人教即惡也。
[3]○信解品第四
言譬喻品後等者。問初周法說。何故前鶖子不以喻領。第二周喻說。何不四大聲聞法領。答順佛意故。世尊法說。鶖子法領。世尊喻說。四大聲聞喻領。前佛意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故以喻領。若不如此。與佛相違也。此第一解約無學說言。二云。論解七等者。第二來論宗對。靈山會上有一類見道前聲聞凡夫。執自所迷無學果乘。以為究竟。我與如來乘。無別無異。為對治此故。此品來也。
言七譬喻者。第一為顛倒求功德。增上慢人說火宅喻。第二為求聲聞解脫。一向增上慢說窮子喻。第三為大乘人執。唯有大乘。說藥草喻。四為有定人。說化城喻。第五為無定人。說繫寶珠喻。第六為集功德人說解珠喻。第七為不集功德人。說醫師喻。
言顛倒求功德等者。人天果報不是功德。妄計為功德。三乘聖果不求人天果報。名為顛倒。迴求佛果。方名順起。非顛倒也。
言第二求聲聞解脫人者。聞世尊言教。教我生[A28]已盡。不受後有。遂有見道以前有學凡夫。求二乘果。名求聲聞解脫。唯求小乘。不求大乘。名一向。若兩種總學名兩向大乘法。名增上。得[A29]己所得陵大乘不修。名慢言我乘與如來乘無別者。攝云。我所求乘名為我乘。以此人者。是有學故。問求二乘者。是不知佛與二乘異耶。答據實。斷煩惱解脫生空理而為同也。便計之三人。同坐解脫床。一切總同。其實不同。不同為同。名顛倒也。
言如是顛倒取對治者。問此品是四大聲聞。自領解說。此品如何名為對治。答說七喻。皆有二意。一為四大聲聞領解。二為傍對靈山會上一類有學凡夫。緣經家正領解文分明。傍對文則不分明。所以天親論無偏舉傍為之人故。
言為[1]對治此說窮子喻也。問此專求解脫相狀云何。答二乘無學從正證生空理。後入定觀。前所證以心麤故。不見正智及生空如。乃見加行位中惑苦不生。心便變作涅槃想解。所變相分多化城。能變解心計為羊鹿車。此名顛倒。自既顛倒。轉向凡夫二乘。說此倒心。二乘凡夫。專意忻求。此聲聞解脫也。
言前以無為乘及後乘等者。明二乘人起執所由。無異二乘字。通上有為無為兩處轉也。糅云。二乘之人。三十年前。聞說三人同坐解脫床。即是前以無為乘無異也。及後乘無異者。即是法華會上聞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即是後乘無異也。十方世界有二有三。即說我與佛有異。十方世界。即無二無三乘。故知無異也。問法華會上何名後乘。答對彼般若會。何不得名後乘也。二云。金城等說。前以無為乘無異者。方便品是最初說。故名為前也。說彼示佛知見。三乘法身本來平等。又第六遮。遮無二乘涅槃。唯有法身。又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故名無為乘無異也。
言後乘無異者。即是第二周中名後乘異。羊鹿二車總不與三乘。諸子同上牛車。既等賜牛車。故知三乘無異也。如來意緣伊有大乘種姓。不肯迴心向大來。便說唯一佛乘。無有二乘。此是佛說教意也。鶖子與四大聲聞。聞了便悟解。捨却迴心向大來也。
言彼便迷執者。攝後不悟意。而便執云。既言三乘而無有異。何假更求大乘。故欲求少將少與大而無異故。
言有為及初乘是異者。攝云。為事運即是佛果菩提。對無為理名為乘。云初業者。即是三乘因行。對後佛果。而得初名。或唯二乘名初乘。對彼大乘。而得初名。依前釋。潞云。意言為乘中以求於種智。無為乘中未得法空。三乘因行即是窮子。後之佛果名為長者。問四大聲聞解前無為。及後乘是一。何乃說長者。如佛窮子。即是聲聞。顯乘異耶。此言既知會小入大。而求一乘。何故而說於小。答聲聞自敘昔日大性。悔責求小如於窮子。世尊居大如富長者。教化我等。令同取大。解經。經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正是解前乘無異也。
言一除疑者。所斷疑迷解。疑者於諸諦理。猶[2]與為性。即五十八云。緣五事生因果作用諦寶實事生故。信則於彼三寶等境。深忍樂欲。心淨為性。故名除疑。名信。
言破迷者。即是根本中癡。論云。癡者於諸諦理。迷暗為性。無癡自相。明解為性。無癡正是對治於癡。故說破迷名解。
言於菩提心不喜者。經言不生一念好樂之心。即舉樂欲信家之果。出不信相也。便於正覺。亦不能信。信即悟解一乘之道。出不解相也。
言疑悔皆除者。疑除釋信。悔除釋解。
言信即忍欲等者。舉因及果。由信忍可。能令心淨。此信為因。方起其欲。欲是信果。信為欲依。據因而說。名為信解。論云。於實德能深忍樂欲。淨心為性。忍者謂勝解。即信因。欲者謂別境中樂欲。即信果。
言印希之妙智者。解謂勝解決定印持。智生[A30]已故。有希望。潞云。雖體即信解。然此兼取智之用也。今謂信俱俱智。正解解宗也。能解於智。
言信除不信等者。約能了心智解也。
言心淨復知者。非直心生淨智。而亦復能解知心淨。是信復知是解。即心淨解信。復知解解也。
言信即能了之心者。由信故同時能了之心。而得淨也。問若爾令心淨漸等何別。答此淨為相無濫彼失。
言所達之理明者。即一三之道理也。即是智用解之異稱。
言解信深淺者。初聽之時。且生淨信。後方悟解。
言信即順者。今聞如來所說一三之理。而忍可之。即舉信用。以顯信也。
言三信顯由他等者。約由他自悟解也。
言順他以心淨者。隨順於他一三之言教。而自心得淨也。
言解乃顯[A31]己者。相國云。此比量而知。當來成佛。非是現量智證知也。初地時方能現知當成正覺。故唯識九云。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於多百門。[A32]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言於人於法者。潞云。從他人信故。於法生信。由自解故。於法生解。意言於他者。即於法並有信故。自於人於法並有解。今謂他即可知。自於人解。即知自身當來作佛也。又證云。於人者信佛語故。於法者隨順此經故。初人後法。
言四者信解二言者。四約根性位地解也。
言今[1]有雙簡者。即兩重四句中。皆取第三句也。名為雙簡也。
言隨增義等者。問既信與解二不異者。應信與解體亦不殊。答據實言之。於教於理。俱信俱解。但隨增義。說各別。解屬於教。信屬於理。故疏言。解教實權等。問次前所云。於教於理。俱信俱解。今者何故解屬於教。信屬於理耶。答良若據隨增。即解屬於教。信屬於理。以義通論。俱通教理。
言於理未證者。金云。於理言解。恐濫證解。故不說也。教是名言。即知是教。緣共相名相。名言之比量智。無濫可簡。著解無失。
言以義通論者。意言教上雙有信解二種。理上唯有信也。意言亦可比解於理。今四大聲聞但是比解。而非證解。意在於此也。
言亦信亦解等者。二解。一約所緣教理俱信解。可名持業。何以故。以信是善十一中之一。教解即是慧。即別境中一數。雖同心所。體乃各別。如何得言信即是解。今約能緣。二德解者。謂此四大聲聞正起信時。即解心起。解時復信。不同於前所簡別者。或信而不解。或解而不信。不名持業。但此四人有能信能解二種之德。名為持業。假者。一身持此二用。名持業。亦如攝論釋大乘名。亦乘亦大。名持業。如釋菩薩名。亦菩薩亦薩埵。名為菩薩。後解善。
言上根唯一者。金云。舍利弗以練根故名上。
言中根亦一者。目連神通第一。得四禪定。俱解脫故名中也。
言皆屬下性者。慧解脫故。然有此說。須撿婆沙。如十大弟子中更無俱解脫者也。
言何乖此理者。何乖此婆沙道理也。或可何乖此四人。為中根之道也。如下自言。意說若唯修小乘行。得聲聞果。以約利鈍。分為三品者。即舍利弗是上根。目連是中性。所餘是下根。今此乃約諸聲聞等迴心向大者。分為三品。是故舍利弗是上根。四人是中根。餘為下根。若作此解。未爽真趣。此經不乖彼婆沙道理也。
言且如悟空善現等者。疏主意。鶖子練根名第一者。且如悟空善現等各有一勝。婆沙何不總使齊能俱為第一。後既各隨一義。三品不同。此亦各據一能。四人為中品。而有何失。
言何必齊能者。反質詞也。意云。十大弟子皆稱第一者。何不齊能。彼既不齊得名第一。此雖三品不齊。何妨四人中性。如彼十人。能雖不齊。而皆稱第一。縱使不齊。中性四人何咎也。
言論從破病者。隨窮子喻。破執乘一之病也。
經言歡喜踊躍者。三周皆有歡喜。初周言。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等。第二周即此文。即第三周富樓那得未曾有。心淨踊躍。又下云。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見受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經言從佛所聞者。何名所聞。答所屬聞。即是授記等事。若所是處所。聞屬能聞。於佛處所。而聞此法也。聞佛與舍利弗受因記果[1]曾華光等。此是未曾有法。四十年佛不曾與聲聞受記。皆言聲聞如敗種等。不得成佛。今聞舍利弗得記。所以歡喜。
言歎願雙成者。證云。歎具二命。彰其願滿。故具壽言。含斯二義。若但言慧命。便闕壽義。既不名具壽。若慧命。二義俱含。故名具壽。二皆具足。曰雙成歎。斯願遂故。歎願故。疏指云。單言慧命。義便闕也。路應云。慧命雙。或歎屬聖人。聖人以智慧為命。共所歎故。願屬凡夫。凡夫以身恒壽為命。共所願故。今尊者二命齊有。故言雙成。抄云。歎願甚長。雙成未盡。疏意雙成不望善現解。意言俗壽聖命。既各差殊。一具壽言。雙包二義。即歎及願故。不言慧命之言。不稱身壽之言。故云具壽不言慧命也。言解具壽之因。是雙成也。
言以德彰[2]名者。謨言。善現解空第一。解空之智。即屬慧。此言慧命。故云德也。問四大聲聞中迦葉為長。何故列名最先須菩提。答為下先明般若會中之事。昔兼在彼。作三空門。須菩提解空第一。故先列也。此但明最先。不辨餘人次第。不爾。迦葉寧在旃延之後。
言近開喻說者。即前火宅喻也。
言遠聞授記者。即譬喻品初授鶖子記也。或聞方便品中。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非是聞自授記。以未說故。
言一從座起者。二乘之人一向忻涅槃。猒生死。無利他事如[3]生。從彼發大心。名從座起。
言菩薩戒者。即三聚戒中。攝律儀戒也。非先不持。然彼所持為大菩提故。故作是釋。
言作吉祥事者。偏袒右肩。精進之像也。表作吉祥事故。問何不袒左肩。答凡所作事。用右為先故。右者順也。新翻大般若云。偏覆左肩。不及言右肩。
言覆者。餘處亦覆故。是得言偏。
言右膝者。今發大心。如地故。
言五一心等者。昔日曾發大乘心。身中又有二乘種性。不得名一心。今日捨二乘歸一乘。更不異緣。名一心也。
言六合掌者。二乘捨權取實心如一手。如來順彼。如說法華經。如一手合教手。如世間人兩个手心相向。故名合掌。
言七曲躬者。表身心皆俯順。故內心順佛。外相曲躬。昔日心既未迴。外身亦偃蹇。表身心不肯順佛。故言曲躬。
言八瞻仰者。內心觀理。外眼觀佛。故言瞻仰。心觀外教下理。依此理瞻仰法身。佛教是化身說。聞教之時便是見化佛身。依理觀法身。依教觀化身佛也。
言九而白佛等者。內心既爾。外相瞻佛發言。信解大乘也。
言居僧之首等者。問昔時何得不悕大乘。答經。我等居僧之首。疏解。望重位隆。臘長年高。座居行首。為五山長者。作南閻浮提僧中上座。不可改却舊事業。捨小學大。老人作事。事須有終始。謨云。隆字國諱。應政崇音呼。
言二年等者。齒年也。屈弱也。修行事須年少時。老邁修道。三種無味。故老時學者。如日暮[4]三光。
言三自謂者。問因何昔時不希大乘。答疏言自謂[A33]已得涅槃。正是不希也。苦盡心泰。麤衣麤飯。且過朝夕。阿誰准擬化高官大軄。只為當初。聞其少教。依之修行。便得此少乘果。後有依身盡。故自[A34]己為足。更不求大也。
言四無所堪等者。疎者踊嬾也。不能三大劫修行。故不求大乘。行大乘行。事須是性巧有志之人。我性拙。拙運謀。發二乘心。得二乘果。便不求大乘。名性拙也。
言下明廣不希者。問何名初略後廣。答略則初住少不希。廣則約住大不悕。大則般若會下是也。今領昔時意也。
言初談往事者。經言悅法既久者。即說八部般若四處十六會。名久。經言。世尊往昔者。四十年前也。說法既久者。說八部時。名說既久也。我時在座等者。良由內心不忻樂也。
言遂作三觀者。聞般若經大乘空義。作小乘三空觀也。但念空無相無作。無作即無願也。此三空觀。攝四諦十六行相。苦諦有四。一苦。二無常。三空。四無我。集諦下有四。因。集。生。緣。滅諦下有四。滅。淨。妙。離。道諦下有四。道。如。行。出。今以三觀攝彼十六行者。小乘依四諦作三空觀。大乘依三性作三空觀。
言其空攝二行者。一由執苦諦為我。及我處處以聖者觀苦為無我。為除我見故。觀苦為空。除我所見故。今者疏合言之。故言觀眾生為空。即三解脫門中空觀。空觀體寬。能攝二行。名觀眾生空。若苦下空行即狹。唯攝空我所。不能總觀眾生為空故。問苦無常亦是空。所不觀之。答此空無我。與涅槃行相同故。所以觀之。問空與無我何別。答謨云。無我即但觀我體是無也。空即麤觀行我所也。
言觀眾生為空者。意道不是法空。是我空觀也。菩薩即雙觀生法二空也。
言無相攝滅者。謂滅諦下滅淨妙離四行相也。
言無作即是無願攝所餘十行者。為諸聖者。一向猒背趣寂靜故。道四無漏。亦棄捨故。況集四行耶。
言所餘十行者。集諦四行。集因生緣。道諦四行。謂道如行出。并苦諦下二。謂一苦。二無常也。問不取苦集。於理可然。如何道諦亦不願求。答小乘但是有為之法。皆不願求。但是無為即求也。大乘不爾。是有為無漏。亦皆願求。
言此通有漏無漏等者。料簡三慧差別。章敬云。若言空無相無願。通有漏無漏。通聞思修三慧。若言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通漏無漏。唯修慧。不通聞思。若言空解脫門等。唯無漏。不通有漏。唯修慧。不通聞思。又相國云。此解脫門有五種異。一云。三三昧。通於心境。二云。三空門。唯心非境心為門也。三云。三解脫門。體唯無漏。離障塵雜。方名解脫門。四云。三昧唯屬修慧。不通聞思。五云。三觀亦通三慧。謂聞思修。今此所釋。通三慧也。問疏主爭知通三慧耶。答疏主通云。經中不言三昧。但言空無相無作。疏主體經意故。通三慧也。
言餘義皆如瑜伽者。疏主有瑜伽略纂也。
言此依聲聞(至)不說菩薩者。問此與菩薩三空觀何別。答糅云。菩薩三觀。即是八行為無相。六行為無願。二行為空也。此中意說無相攝八。滅道二諦下各四行也。無願攝六。謂苦諦下二空無我。集諦下四。俱有漏故。此上四諦十六行相。菩薩與小乘不同也。化度云。菩薩三空。依於三性。以為觀也。謂以無分別智內證真理。不見一切。當情顯現。名為空觀。既觀一切。皆總為空。於此中都無願樂。名無願。唯有真如理。本性常寂。名為無相。觀與小乘別也。
言於菩薩法者。總分七類也。潞問三十七菩提分。正是聲聞所修行法。如何今言於菩薩法等。答菩薩之行。略有二門。一降伏行。二二利。降伏有二。一降伏聲聞。謂三十七品。二降伏外道。謂六神通。二利行中有二。一自利行。淨佛國土。二利他行。謂成熟有情行。故今據降伏二乘迴心向大。故三十七分名菩薩法。亦無有失也。
言一四念住等者。二別陳名。敬謂此四種自受心法。一觀身不淨。除淨倒。二觀受是苦。除樂倒。三觀心無常。除常倒。四觀法無我。除我倒。觀身不淨除淨倒。知苦諦。觀受是苦除樂倒。斷集諦。觀心無常。除常倒。證滅諦。觀法無我。除我倒。修道諦。章敬云。觀身不淨立身念住。觀受是苦立受念住。觀心無常立心念住。觀法無我立法念住。身受心法是所住四境。念慧兩法為能住。住心於此四處之中。名四念住也。問既言念住。何故疏言以慧為體。答身受心法是所觀境。慧之一種。是能觀智。即慧與念俱起。同緣於境。念先憶持。令其不忘。慧隨於境。簡釋是非。以慧簡擇力勝故。故慧為許此念隣近於慧。名為念住也。身受心法者。積集名身。領納名受。集起名心。軌持稱法。四種別也。
言二四正斷者。如外道者。如外道等亦有修斷之事。倒故非正。名為錯學亂行不正。然正能慧。是智功能。由精進能助。從助而說。故名精進。於此四中。舊云四正懃。新云四正斷。若言正懃約體。若云正斷約用也。對法論說。初二緣[A35]已生未生所對治法為境。後二緣[A36]已生未生能對治法為境。簡要云。一[A37]已生惡法。修律儀斷。行道禮念佛。三業精進。總名律儀。為斷[A38]已生惡法。修能斷律儀。律儀即斷。持業釋。如斷蛇頭也。未生惡法。於修斷斷。惡法未生。更修能斷道。遮令不起。向上斷字。是未惡法上。是能斷之法。如沒提塘。下是所斷惡法。能斷故名斷斷。問精進能斷惡。可許說為斷。懈怠是惡法。如何亦名斷。答精進能斷惡。故說名斷。懈怠惡能斷。善故亦名斷也。能所合說。故名斷斷。三未生善法修習斷。善法未生。事須修習令生。由精進心生起善法。名修習。精進心為能修習。善法為所修習如鑽火等。精進心。如次火鑽。生得善法。如火生也。修習正喻鑽火。四[A39]已生善法。修防護斷。由精進心。增長善法。令惡不起。名為防護。如數溉灌等。問惡法是懈怠。可許說為斷。善法既[A40]已生。如何說名斷。答惡法是懈怠。善法是精進。斷惡亦名斷。
言三四神足者。二解。一云。神謂神通。足者定也因也。四禪定為因。感得神通為果。禪定有四。名四神足也。二云。欲勤心觀為因。禪定為果。禪定為因。神通為果。神足有四。名四神足。一者欲。對法云。謂由慇重猛利。樂欲為因。方能得定。二者勤。謂常勤精進。無時暫息。方能得定故。三者心。定能持心。心自於定。故得心名。即等持為體。問若爾因果何別。答四神足中。心是前前世所修劣定。令彼種子功能增長。今住得彼勝定。皆因前世劣定為因也。四觀者。謂由聞他教法。內自簡擇。生得聞思。一慧故名觀。觀即慧也。問神足是一。如何言四。答因有四。故名四也。此即從果名神。從因名四。當體名足。
言四五根者。生長善故。說名為根。信者。於三寶四諦。生忍可故。進者。於諸善法。勇猛造修故。念者。於境善惡。印持不忘故。定者。於諸所緣。專心一境故。慧者。簡擇是非。可取捨故。信等即根。皆持業釋。金云。小乘五根在忍位。修五力。在世第一位修。若大乘宗於𤏙頂二位。建立五根。忍世第一修五力也。問根力何別。答與前五根。體是一。所望別故。生長善法。名根。不可屈伏。名力。種樹令生根。令枝葉漸長。名力。
言六七覺支等者。擇法得失故。精進者勤修善事故。喜者意中適悅故。念者明記不忘故。定者專注所緣故。捨者遠離沉掉故。輕安者調暢身心故。擇法至輕安。皆持業也。章敬云。覺者慧也。支者分義。此有二種。一覺即支。所謂擇法。二覺之支。即是餘支。
言三是別境者。擇法覺支念定也。擇法是慧。慧能簡擇為義。在有漏位名慧。在無漏位名智。
言三是善數者。謂勤捨輕安。
言一是遍行者。謂喜其實遍行中無。喜但有受。是喜受故。若小乘別修行相在修道。大乘七覺支別修行相在見道。以七支中喜覺支。順菩薩心。歡喜地故。問入見道皆有七覺支否。答糅云。若二乘人依未至定。初二禪根本定入見道。說有喜覺支。若聲聞超越者。及麟喻及菩薩。皆依第四禪入見。即無喜覺支。唯有六覺支也。論中但言入見而有七覺支。不言入見道要具七覺支。故有六覺支。亦無有失也。
言七八聖道者。化度證云。無漏智在身。名之為聖。聞通涅槃。名之為道。或離八邪。名八正道。章敬云。無漏慧名聖道。支者分義。道此即支。二云。道之支。謂餘七法也。謂正見者。觀察諦理故。正思惟者。籌量義理故。正語者。離四邪故。正業者。身離三過故。正命者。離五邪命故。正念者。明化所緣故。正定者。攝心不亂故。正精進者。斷惡修善故(上列名下出體)。
言語其思惟等者。章敬云。小乘諸論以尋伺為體。今依大乘唯識有兩師。因中果位皆以慧為體。佛無尋伺。能發語故。以慧為體。二者後師。以尋伺為體。以彼尋伺通因中無漏。不通果中。體通無漏。得作道支。菩薩於未究竟位。於藥病門中。未能遍知。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問思之一法。亦能發語言。何故唯取尋伺。答由正思惟以慧為體。能發語悔。
言示於他善非慧者。餘法無此功能故。對法云。思惟者誨示支。如其所證。方便安立。發語言故。問此與正見俱是慧故。有何差別。答正見是分別支也。思惟誨示支。是二差別。又證法發言。二種別故。
言正語正業(至)為體者。正語正業為所發。無嗔無癡為能發。正命為所發。無貪為能發也。無貪癡所發語業名正語。無嗔癡所發身業名正業。若無貪所發意業名正命。
言離五邪命等者。此是智論二十三說。一者。常行乞食。前利養故。詐現異相奇特。二者。為利養故。自說有得。三者。為利養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者。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者。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以勤人故。斯活命故。故稱無表。問何名為色。答身口七支為所防。現行思為能防。能防是心法。所防是色。將能防就所防。說名無表色。思體不是色。或有說思體不是色。向上有防色發色功能。名色。此上依大乘解。謨云。疏意以無嗔癡。所發身語。即是惡色。惡色不起。起現行思故。取無表色。思為體。有云。思種子為正語等體。非也。此是隨心轉戒也。不別解脫戒也。
言餘如自名者。正念正見等。此依自名。疏中更不解。更不解者。依他自名也。
言三十七種合體有九。化度云。一慧攝九法。謂四念住為四。五根中慧根。五力中慧力。七覺支中擇覺支。八聖道中正見及思惟二也。二精進攝八。謂四正斷為四。五根中進力。七覺支精進覺支。八聖道中正精進。三定攝於八。即四神足為四。五根中定根。五力中定力。七覺支中定覺支。八聖道中正定。四信攝於二。即信根信力。五念攝於四。即五根中念根。五力中念力。七覺支中念覺支。八聖道中正念。六喜。七捨。八輕安。此三如名。各攝一。九無表色攝三。即八聖中。正語正命三也。其正思惟。唯顯揚論不取別境中慧為其體。直取遍行中思為體者。即體有力也。則云。若依前師。因果二位皆以慧為體。但有九法。若依後師。正思惟前中因位。開出尋故。便成十法。即同俱舍論如彼偈云。此十事准十。謂慧勤定信命喜捨輕安。及戒等為體。
言遍行有一者。謂喜。遍行無慧有受。即五中喜受也。
言如無垢稱者。彼第二卷五門分別。一釋總名。二明位[1]次。三出體性。四明修位。五有漏無漏。今疏有二三兩門。略為十類。即是明位次也。合體有九。即是出體門。餘三門廣如彼疏。
言菩薩所修者。初依小乘配五位者。四念住在解脫分位。四正斷在𤏙位。四神足在頂位。五根在忍位。五力在世第一位。八聖道在見道位。七覺支在修道位。若依大乘配五位者。四念住在三賢位。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同小乘。在四善根位。七覺支在見道位。八聖道在修道也。問何故七覺支配見道位。答有二義。一為隨數隨增次第而說。故在見道。二云。喜覺支順初地故。問聲聞菩薩其數皆同。行相何別。答有五種異。一求果異。二斷障異。三二死一死異。四悲智異。五利行異。由此五異也。
言第二遊戲神通者。即六神通而現十相八相等。凡夫將車馬喜樂。飛鷹走狗等以為遊戲。若是諸菩薩。從知足天沒。降神母胎。至八相成道。教化眾生。乃至涅槃皆是遊戲。若凡夫遊戲損物命。若諸佛菩薩遊戲。利益眾生。
言與論所說。謨云。論即攝大乘論。等字等取法喜論。彼般若經中八相解往成熟。
言八相者。一從兜率天沒入胎相。二嬰兒。三童子。四苦行。五成道。六降魔。七轉法輪。八入涅槃。又華嚴經有十相。與八相有異。二法華論無彼現受生相。及向菩提樹相故。
言有異[2]三者。法華論成道了降魔。華嚴降魔了成道。故有異也。諸抄合十相為八相者。今第三受生與童子為一。又合第六入第七。向菩提樹與降魔為一。故有八相也。
言第三淨佛國土者。辨云。疏引無垢稱經。凡有兩重。初淨佛土果以化他。即第一卷文。後淨土因而利[A41]己。即香臺品文中。唯說淨土因也。
言有十八種因者。若秦朝所譯經文。闕第三。初亦不次。隨文於出此無垢稱經中第一。謂發起無上菩提心者。即是維摩經中第三。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3]王中感大乘眾生。即是果也。由發起無上菩提心為因故。
言純意樂者。此中第二純意樂。梵言阿世耶。此云純意樂。不雜惡法。純淨內修。名純意樂也。即當維摩經中第一。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國中不諂眾生。即是兼果以明也。
言善加行者。此中第三善加行。即維摩經中所國也。問何名善加行。答加功而修。名善加行。體唯是慧。有情任持。不捨善行有情。來生其國。
言增上意樂者。此中第四增上意樂。即當維摩經中第二。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此上依章敬分配。與諸抄不同。
言此四各如自名者。依他經中。自名解釋也。
言六度合為六等者。從布施為菩薩淨土。[A42]已下六度合名止息。攝云。由此六法故。能遣六障。名為止息。布施止息慳貪。持戒止息毀禁。忍辱止息懈怠。禪定止息散亂。智慧止息愚癡。金云。即當舊經云。布施攝貧窮。持戒攝毀禁。忍辱攝嗔恚。禪定攝散亂。智慧攝愚癡。故六度能止息六障也。經云。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感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感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感攝心不散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此六度名令名止息。
言四無量者。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四攝事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感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巧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感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分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懃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也。
言此四合名等者。既除障[A43]已處。發起善故。前三發起利他功德。後一三十七菩提分。發起自利功德也。
言凡所修等者。如彼經中自名舊經云。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言說息無暇者。惟受眾苦。無暇修善處。所有八無暇。即維摩經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也。潞云。然由四輪。或復五法。除八無暇者。成實論云。四輪摧八難。一住善處。謂生中國對治五難。三塗。北洲。長壽天。二依善人。謂值佛對治佛前佛後難。三自發正願。謂正見心對治世智辨聰難。四宿植善根。對治盲聾瘖瘂難。五惡處難。第六惡時難。第七惡因難。第八惡果難。五法者。一受持戒品。治三惡趣難。二宿種善根。樂行法施。除聾盲瘖瘂等。三正見信解。除世智辨聰。四親近善友。除佛前佛後。五生中國。除北洲及長壽天。菩薩常說四輪五法。故能息除八無暇果。名說息無暇也。
言自守戒行者。即維摩經言。自守戒行。不誡彼國。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言十善業道者。即維摩經云。行十善道。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乃至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言此三名寂靜者。由能寂靜二種惡故。第二寂心。雖即是初一寂惡果。後一寂業。即是寂因也。安國云。能寂二惡。一者惡果。即八無暇。二者惡因。即惡業。菩薩常說四輪五法。故能息除八無暇果。此名寂靜果也。自守戒行。持戒不缺。修行十善行。即行也。此二能除十惡因也。此經一輪摧八難。經云。若有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世智辨聰佛前佛後等。
言彼經香臺等者。說有八因。舊云香積品也。無垢稱為彼佛土來。菩薩說此世界諸菩薩眾淨土八因。
言一思種有情者。舊經云。彼菩薩曰。菩薩成熟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淨土。維摩詰言。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淨土。即饒益眾生。而不望報。
言二思代等者。問眾生作業。自作自受。菩薩發願。自身得功德。餘人不得。若不得。何要虗願。若得者。世界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中不發願。總合無彼三塗。如何苦樂不等。答由彼眾生自力修行。菩薩發願。願身資助。若總不修。資助何法。
言三思於等者。舊經云。等心眾生兼生謙下。無礙見惡心。常平等同一如故。
言四思於者。舊經云。於諸菩薩[1]新之如佛。
言五信上者。舊經言。所未聞之不疑。
言六於他者。舊經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A44]己利。
言七調伏者。舊經云。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者[A45]已過。不詔彼短。
言八恒無等者。舊經云。恒以一心求諸功德。
言此是八法者。結也。
言廣如彼淨土者。即是法菀及無垢稱疏。廣引諸教。以明淨土因也。
經言所以者何者。釋所由也。經家徵緣。何事四十年前聞此四般法。不生喜樂。答緣四十年前。世尊令我等出生死入涅槃。當時若先與我說大乘。我亦不妨領解。只緣先說小乘。用佛言教出三界[A46]已。待涅槃故。不希大乘。二云。又為年[A47]已朽邁。齒過力屈。學大乘。須是何生。年少自知。時節[A48]已過。且守小乘。於大乘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亦譬如琴瑟解者彈之。而得其曲。不解彈之。空得其聲。大乘智者聽之而得其理。愚者聽之但得其聲。愚者雖聽大乘。終不見大乘之理。所以四大聲聞。聞大乘。不生好樂也。
言今獲得者。有二般。一言教名得。二當得名得也。
言總領初周者。經言。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言別領喻說者。別領第二周喻說。經云。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
言三慶獲善者。經云。深自慶幸等。四十年得小乘。如得瓦礫謂是真金。不知今日得無量珍寶也。
言今亦以喻領佛意者。世尊前來向[1]化道。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領佛意云。我等今者樂說譬喻。順佛故稱樂說也。
言最初發心者。即十六王子時。最初發心。經言譬若有人。二乘人也。
言退流生死者。修行至十信第六心[A49]已前。退入生死直入三塗。如經言。若十二十乃至三十。
言中還見佛者。中途逢二萬億佛。名為中途見佛也。即前文云。曾於二萬佛所等。
言不肯修大喻者。即是舍利弗修行。至十住中第六住退也。
言第五化以二乘者。即是鹿野園中四諦法輪。名化以二乘。此前生事。或即今生。
言示大不悕者。即是般若會下。雖蒙佛加被。說大乘空法。而無悕取一飡之意。處門外止宿草菴。自念貧事。
言初之四段同前者。謨云。即同前品初周。如來述成中。初陳往遇也。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等也。且四段同前之中。最初發心中。還見佛同。前聞大乘經。不聞斷時說。退流生死。不[2]背修大約眾生聽聞大乘經。間斷時說。若望佛意。退與不退。不肯暫時捨離眾生。故經云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等。眾生聞經亦了。元來貪欲樂著生死心婉然。不肯專求大乘。便是退流生死。不肯修大也。只如今俗人。入到講堂聞經。即是最初發心。中還見佛。出却講堂門。貪嗔宛然。即是退流生死。不肯修大也。故言初之四段同前所說也。
言第五段等者。即是第五化以二乘喻。同方便品。次述今逢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經云。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至常令除[3]喜也。
言第六段者。示大不悕。法華會前。為說般若。即同此間喻中。羅列寶物。出內取與。此間喻中有。方便品即無也。
言今獲得中者。方便品我今還欲令汝憶本願所行道故。為諸[4]讚聲聞說大等。即同此間集親族也。
言幼者弱者。最初十六王子時。初聞大乘。熏得菩提種。至極雲弱故。名幼稚也。
言教大心等者。問何名教發大心。尚密說耶。答有云。當初十六王子時。不向他人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但為說大乘名密。又解時十六王子。知却迴大。強為他說。審知當爾之時說無益。意徒與今日迴心為因。此心唯第十六王子即知。餘人不知。故名密說。最初發心。過去塵劫有佛出世。名大通智勝如來。初轉小乘法輪。大乘法輪。有一會眾生。共佛無緣。共十六王子有緣。大通佛深入禪定。十六子各昇法座。為眾說法。一一王子教化得六百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其第十六王子是釋迦。當時會下度者。即今日三根聲聞。當初從凡夫身中。發得菩提心。種子在身中也。譬若有人者。三根聲聞也。幼稚者。記國云。習道之位既淺。名幼。慧命之年亦少。名稚。疏意初發心等。解幼義。未廣修行一向。解稚義也。都結云。名為幼稚也經云捨父等者。法中論。退却大乘心。喻上說捨却第十六王子。名捨父也。喻上說久住他國。法中論却入生死也。經五十歲者。五道輪迴也。
言第二退流等者。後十六王子他方教他所度眾生。退却大乘心。名退流生死也。
言對等。既言不墮惡道。如何窮子有退流生死耶。答疏言。彼據上品等。上品正見即慧也。增上之言。意顯是加行心。論答意。上品發心即不退。中下品發心即退。窮子當日既退。明知是中下品發心也。問未審三品為是三乘相對立三品。為復是一一乘中有三品耶。答三乘之中各有三品。唯取大乘中三品。若發大乘上品心。則不退也。若發大乘中品心。退入二乘也若發大乘下品心。退入生死。直入三塗中也。二云。發聲聞心為下品。發緣覺心為中品。發大乘心為上品也。三云。唯有大乘性者。定性大乘發心即不退。有聲聞菩薩性緣覺菩薩性帶下。名種性。所以屬中下品發心。即退也。今對法成增上品正見。雖經歷千生不退者。不過前後二解也。問經歷千生。與退流生死。同是生死。有何差別。答千生者。唯約人天二趣說。退流即約馳流五趣說。二云。有是上品發心。雖歷千生即不退。有是中下發心。雖歷千生即退。有是千生在人天二趣。有是千生出到二乘位。不妨却退也。
言心未堅者。喻上說八歲十歲捨却父。走去向他國。經五十年不歸。法中論。二乘身中菩提心種。望法華教下所詮理名父。若專心聽教。名親近於父。若不專心聽聞因修即退。名捨父。
言背教違者。章敬云。背善為逃。從惡為逝。於大乘教理不肯勤求。如迴避父一種也。入生死去。名逃逝也。
言他國者。生死也。五十歲即是久住義也。久不可樂。不是生長住處。自家屋裏自由在。何故他國作客。每事歎難忍。苦不可苦。不可愛樂故。法中論三界無安也。生死逼迫不可住也。胡馬思北風。越鳥栖南枝。常憶本鄉。是自住處也。生死為他鄉。佛法為自國也。
言佛法為自國者。堪久住故。故經云。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又起信論云。返本還反生死之本。還佛法之源。為身中有舊菩提種子故。
言涅槃經中者。會違文也。亦涅槃經約無種性人。佛法為他國。非[A50]己分故等。
言以此彼者。以此即此經。以彼即涅槃經。
言此以有性者。此法華經。取有種性及發心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
言彼以無性者。涅槃經以無種性及有種性未發心前生死為自國。佛法為他國。
言前雖以三等者。通外難也。問何故於前火宅喻中。言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據前來經文。即一切世間皆是佛之所有。何故今者國分他自。答疏言。今以他國等。意答前約佛所[1]他境。三界之中非論染淨。皆是如來宅。將三界望能化主說。是一火宅也。此就所化之中。望三乘佛法為淨。此自國也。望生死為染。名為他國也。若淨即以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若染即以佛法為他國。生死為自國(如一境解別)。
言又依凡說者。佛是無漏所變。同能變將所變。次就佛能變無漏心說。總名自國。凡夫有漏識變。將有漏境就能緣心。總名他國。又依所化眾生。說有二類人。一凡夫。二聖。望聖人說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望凡夫說生死為自國。佛法為他國(此解勝)。
言依大悲等者。大悲者。只說生死為宅。捨涅槃入生死故。若大智說生死稱他國。佛法為自國。猒生死入涅槃也。
言下喻說等者。類例國名。總明一品之中所說國也。
言初及第三者。初即是捨父逃。久住他國。第三即是出入息利。乃遍他國也。第二漸漸遊行。遇向本國。第四經歷國邑。此二望三乘佛法。名國也。第五人王之國。即是國王大臣剎利居士也。或約喻解。婆羅門剎利居士。喻佛法四眾也。
言或十乃至五十者。五道之中。中道所感。識等五支種子。五道各五也。為彼十不善業道有三品。十善業只有二品。且上品十不善業。資地獄五支種子。所資。就能資說有十。只却於所資名言種。與向上說或十。不約能資業種向上說十也。又只此名言種子向上。連持色心分限。便是果義也。中品不善業。資餓鬼五支種子。名二十。下品不善業。資畜生五支種子。名二十。善業只分二品。不分三品。下品善業資人趣五支種子。名四十。上品善業資六欲天及上界五支種子。名五十歲也。或者。不定之詞。喻上說窮子向他國。或十或五十歲。法中論。或向地獄裏。名或十。向餓鬼裏去。名或二十。畜生裏者名三十。乃至人中者名四十。天中者名五十歲。或遍歷五道。名五十也。
言中還見佛者。即是未退大乘菩提心前。更重見佛。即是到大乘城中。聞大乘法。見化身二萬佛也。問前說退流生死。即是退心。如何此中乃言。即是未退大心前。更重見佛。答前言退流者。但約不專求佛。背教行惡。名退流。非是退大心也。意言一迴逢佛。發大乘心[A51]已。後時還退。退後又逢佛。發大乘心。如是經千萬迴。發心[A52]已還退。此經文約二乘逢諸佛。皆以大乘法化之。未用小乘法化之。此並是二萬佛所教化內也。故前云世世以曾從佛受化也。
言一根性者。信等五根也。
言年既長大者。喻上說窮子初走去時。九歲十歲。身歲猶少。在外多時。男兒長大三不歸。身歲漸大。少之食窮不歸。法中論。當初第十六王子邊聞教。熏得大乘有滿菩提心種。此新熏種子。日日生長。經歷年多故。故名長大也。
言加復窮困者。增也。臈月著葛被。復者熏也。未修福故。名窮。不修慧故。名困。即同初周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等。亦同下周。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設等。
言馳騁四方者。亦同馳走也。向胎卵濕化之中。起色起力也。名馳騁四方。注經云。生老病死周流代謝也四生之苦逼。
言四規出苦者。求覓出處也。持齋持戒。名求衣食。又正教食正理水故。亦名求也。倦三途而執人天。猒大苦而希少樂。名求食。天子云。吾是飽爪者。焉能繫帶而不食也。
言漸漸遊行者。等閑行也。以不專求佛法。故名漸漸。種性所逼。任運而行。所作不究竟。故名遊行也。
言遇向本國者。却向三乘佛法內來。名遇向本國。喻上說窮子無心歸。令客作賈力信脚行。忽到本國。法中論。窮子五道輪迴生死。且擬向人天往來。免被三塗苦逼。忽遇著三乘教法。如遇向本國也。
言初教發於大心等者。通前。配退流生死中還見佛喻也。
言順昔所修等者。不是退大乘心了。却發名順昔所修。昔是只退入生死。本來大乘心不退。更重聞大乘[1]也。名順本所習也。
經言其父先來等者。問長者走却兒覓否。答兒行千里。父心於先。譬如長者唯有一子(云云)。長者總有一个兒失却。求向家中。坐不安心。莣胝熱。況錢物無主。不免就國築城住也。
言雖先來[A53]已等者。問十六王子之教發心。今言求子不得也。答疏言雖等。意言初發心後。却退轉背教理。名求不得。中途却失。與不得同。故此二萬佛來再教發心。名止城中。城在國中。不於他國。
言求子不得者。十六王子後更擬將大乘教化眾生。休心不學。不肯發心。名求子不得。此望退心後說。非總未曾學。名求不得也。經云。若我遇眾生。盡教似佛道。眾生自退。故名先來求不得也。自不專求。名退。非不與說。望佛說。無有休息也。
言中止一城者。即於生死之中。止大乘城。乍觀似喚生死作城。非此義也。生死二字。解中字義也。止者。有說停癈。癈大乘教城。覓子不得。休說名止。此解非也。此意但是總望佛三乘國。大乘如國中有城也。止者居止也。喻上說長者求子不得。故於他國中。築城自居。以待於子。法中論即留妙法蓮華經。在生死中。理居教。如父在城。意言佛身是大乘妙法教下所詮理。名中止城也。問何處望教。說大乘為城。答此經云。佛自住大乘多寶。答云。況教塔中佛見況理。問准下云昔在本城懷憂推覓。有似佛。於自國中求子。似他國求也。答不然。下文亦於本城求。大乘城中而求於子也。
言將說大乘者。抄云。擬說大乘。令他發大心。名為將說。此解說大乘所以也。今謂不然。前云。常教化汝。即是[A54]已說。云何言將說。答今解將者。即將彼所說大乘而為城也。非取餘法也。將者取也。如言即將此錢買如是物也。
言自下資財者。問百䖝七鳥。皆為其子。長者既覔子。別處築城居止。以得於子。莫國念錢物等否。答疏言自下等。嘉祥意。窮子背父。流注生死。貧窮困苦。而見失子。果滿成佛。眾德圓具。名其家大富。財寶無量也。
言有為倉無為等者。成穀麥等。名倉。成金銀等。名庫。穀麥種子等有生長義。如四智菩提。從種而生。名倉也。即第八識倉。藏無漏種子報身菩提。名倉也。金銀等無生長義。如涅槃無為不生不滅。如庫。嘉祥云。養慧命者。如倉。安法身者。如庫。圓滿義如盈。出用義如溢。又約體名盈。起用如溢。
言愽物志者。是晉朝司空張華造。訓釋文書。
言[1]𣁴者。古人以三舛為斗。三斗為斛。今時一石名一斛。但取古時三斗名斛。為喻也。
經言多有僮僕者。問長者家既大富。資財無量。未審更有多少僮僕乎。力象馬車乘。答經言。多有僮僕等。
言駈筞等者。解僮僕義也。一百八煩惱。名多有也。
言方便善巧等。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也。臣之於君。戲可贊否。致君於堯舜之上者。皆是智臣之用。國以重臣為寶。臣佐不離於王。依於王。始有臣佐。方便善巧不離後得智。依智方有方便巧妙用。臣佐助王治化。致君與堯舜相似。總由臣佐方便善巧。三無數劫佐助如來。令如來為三界大師。四生慈父。皆由方便善巧也。
言妙願及力等者。妙願如吏。十力如民也。吏即少吏。與長者家。計笇錢物。知出知入。民者即是人民。即是長者家客作。大長者穩坐地。使伊和泥[日*((┐@一)/兀)]𧐮輸氣力也。法中論。妙願即是四弘誓願。願度眾生。度了者却捨。名知出。未度者令度。令入佛法中。名知入。猶如典吏行案勾當錢物。有人舉錢將去。名知出。有人納利錢來。名知入。故名吏人知出入也。或佛身上自利功德。名知入。利他功德。名知出。力者如來身上十力。能破天魔。制諸外道。或變大地金山。或毛吞巨海等。
言五通為象等者。世間象馬車乘。能運重而致遠。如來五通。能運凡而致聖也。象馬為人所乘騎。五通是賢聖所乘也。向野馬世界去。或天雨四華。地六種振動等。
言五乘為車乘者。般載運眾生。亦是一切賢聖玩好遊戲之具。長者家車牛無數。古人有千駟也。
言八萬四千者。千羊能喫草斷草。令人家轉富。資人貧窮。八萬四千眾行。能斷惡。資益眾生善根也。
言客利豐廣者。解經出入息利也。長者家錢財。出亦帶利出來。便須有利。名出有利。入亦帶利入來。錢財所入之物待善賈。名入有利也。
言真俗諦教者。真俗諦教。如經化本錢也。將此真俗諦。教化眾生。名出入息利。教中詮無漏無為功德。名真諦教。教中詮人天有漏果報。名俗諦教。教中說斷惡修善離苦。名出有利。真俗諦教中。說修善人樂。名入有利。
言入佛法等者。眾生發心入佛法中。名入利。為他說法。令他出生死。故名出利。取說法為利也。
言或三乘教等者。三乘教如財。佛是財主。三乘聖如商人。佛於淨土中。說三性三無性六度教法。如坐鋪財主。菩薩在會聽法。如商人鋪貨物。從淨土出。入穢土中。向三界野市人天二趣行願賣貨物。如觀音菩薩現十九類身。說法教化眾生。名賣貨物。出亦有利。入亦有利。如人借本經。化得利停分。三乘聖眾亦爾。又入學佛法。名[2]利外他眾生。名出利。菩薩說法之時。得一分自利功德。名入利也。問人天教入生死。如何名利。答勝三塗名利。持五八戒為因。得人天身。依此身後。入聖位前。經云。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虗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A55]已得玩好之具。長者財物未有。無利虗行。如來五乘法門未有。不成利他功德也。如薄俱羅持不煞戒。遇後母煞之。經五不死。此名法利也。又持不食一日。得五百日餘粮。此名利也。若說二乘法。眾生聞者。得二乘果。早得三倍五倍利。又釋迦如來靈山會上。說法華經如坐鋪財主賈客如文殊菩薩聞法華經如鋪貨物往來海教化。如行賣商人。教化龍女成佛。又海會從眾。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似嬴千倍萬倍。若逢著無種性眾生。不肯發心。謗佛謗經。墮大地獄。此名經犯折錢路。老敗喬麥。本裏斷三百。
言被生死等者。問佛出唯在欲界人天。云何言教被生死。答身雖不遍[3]故。如王居鎬(浩音)。思冷遠荒。身不動搖。法同沙界。章敬云。有佛世界。名自國。無佛世界。名他國。亦云。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問北洲三塗。佛法不到。如何名遍。答總望三乘聖。亦得名遍。如觀音等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也。
言三乘聖眾者。如世財主。處處經營。十地三乘。分頭教化。
言商估價客者。行賣曰商。坐賣曰估。大化身佛如賈。大樂說等如商。
言宣尼等者。王莾亦號名文宣王。父母祀尼丘山。得此子。身魯國為司寇郎。如今補賤官。按論語子罕篇云。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1]犢而藏諸。待善[2]價而沽之經云。馬曰。韞藏樻犢也。謂藏樻中沽賣也。得善價寧肯衒賣之也。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3]也。馬曰。沽之哉。不衒賣之詞。我居之待價也。此中意言。子貢以宣尼有聖人之德。至於是[邱-丘+王]必聞。其故何。不衒賣其智用。而自藏其德。故彼斯況。以探其志。馬仲尼方我。但而待價證賈義。下言固物以待民也。不就後自衒賣也。法中意三乘之法。如玉。根生不說。如藏諸於樻。根熟堪聞。如善價。處處宣揚。如沽之哉。
言公戶者。字書中無此字。作古。唯爾雅音義中有此賈字。故引來也。
言市稅者。敘也。此中估與賈字同。估即牙即知物貴賤名估也。
言周禮九職者。九事之中。即當第六大府鄉。知市。司祥。斗商。貝佐也。何名九職。一曰晨生九穀黍稷秫稻麻大豆麥等。二周國疏草木。三虞衡採山之材。四藪扻養蓄鳥狩。五百上傍化八材。六賣賈集通貨賄(上中)。七嬪婦化治絲枲。八臣妾聚斂蔬材。九間民無常識轉移報事。
言白虎通者。漢高祖置殿。名白虎殿。天下有難文義。揚雄於此殿中通釋。故此殿名白虎通。
言商之言商商[4]量者。何處物財財。於彼貨賣。名聚也。
言賈者。固守於物。以待人來。即是坐賣也。
言賈亦通語者。意言行賣亦名賈。坐賣亦名賈。故言通語也。
言荀瑩之在楚者。荀瑩者。晉大夫也。晉國與楚國。相似更強弱。書云。晉楚常舉兵相伐。荀瑩晉兵。與楚交戰。被楚活捨。將去不損。囚在彼處。彼鄭國有商人。入楚國經紀去。鄭與楚和好。去來無滯。暗裏欲得送荀瑩。蹄本國來設計。擬欲向褚中以出之。此總有三解。一云。褚貯義。欲擬將荀瑩向衣籠中。成而出之。故名褚中。二云。褚字平呼。褓木車中藏載而出之。三云。商人姓褚。名中。以出之。設計未成中間。晉國自將金帛贖來。意道鄭[5]固商人。既向楚固敗。賣得將知賈字。亦通行賣也。
言陽翟者。是縣名。洛州東二百里也。此兩重意。證非唯坐賣。亦通行也。
言內道(至)總句者。問何名總句。答此間意遊諸聚落與經歷國邑。體是一般。故言總句。若約別。寬狹有異故別開邑也。
言所有說法等者。別標國邑體也。
言此中意說者。內道即三乘佛法。對外道教。得內道之名。此是三乘修行人居止處。名聚落體也。
言以求出要者。正解遊字。遊者遊履義。喻上說窮子向自家國裏。巡歷州郡。客作賣力。名遊諸聚落。法中論。窮子向內道三乘佛法之中。聽經受戒。名遊聚落。
言前文[A56]已說等者。破古師。以外道法。配聚落也。
言或聽說法等者。且初總時說法神通。配國邑。喻上窮子走去為衣食故。經歷國邑。前來向他國裏經歷。如似向出蕃迴鶻國中。經歷州郡也。行來行去。漸漸到自家國中。經歷州郡相似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到自家國裏經歷州郡。本來無心歸舍。法中論十六王子。二萬佛時。與說大乘。退流生死。生死苦逼切。求覓出要。還逢三乘佛法。簡擇不得。或時受戒。或時設不食。或時禮佛。名經歷國邑。此初解。總將說法神通。恐國邑不分。國邑別也。說法淺深者。二乘說法淺。大乘說法深。菩薩神通勝。二乘神通劣。名經歷國邑。
言國寬喻等者。窮子聽法之時。名經歷國邑。問此間窮子未退大乘心。如何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聞小乘教耶。答不妨窮子亦聽小乘教。亦觀聲聞緣覺神通。但是不肯捨大學小。如法師向律講下坐。不肯學小乘。
言識眾生以否臧者。解至父城也。喻上說窮子無心歸舍。自家國裏東西南北。客作賣力。以求衣食不覺逢著父所住之城。法中論窮子無心。故聽大乘。由善根力。逢著佛法。三乘五乘教。簡別不得。任力聽聞。忽聽著大乘教。名到其父所止之城。否臧者。否由從也。惡也。臧由善也。識三乘之中。逢著二乘人。說二乘法。逢著大乘人。說大乘法。名臧。盛由善也。忽然聞著中道大乘教。名到父舍。上有三解。一聽說法之淺深。解遊諸聚落。二觀神通之勝劣。解經歷國邑。三識眾聖以否臧。解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言依後解等者。解城與舍別。問城與舍何別。答疏言依後解等。指向後遇到父舍。住立門側。彼處解名依後解。此間當唱。疏言幸逢佛法。初聽大乘。但得名城。不得言舍。向下約久修之人。名到父舍。又總相大乘名城。中道大乘。如舍。問此間何故喚大乘教名城。答佛自住大乘也。路府約此當唱之中。質後解不得。便言疏剩四句者。非也。
經言父每念子等者。釋迦如來也。與子離別。三根聲聞也。五十餘年者。馳流五道也。修羅名餘年。未曾向人等者。問病欲得杖揭如何不說向人。答衣裏破不返似人也。挽耳不離頰。不曾向東家西舍。親清說著。我兒走不歸多時。法中論。四十年不省。曾向十方諸佛大菩薩人天大眾。說三根聲聞。我曾十六王子時教化。此名未曾向人說如此事。心懷惆悵。求語不得。世尊當日。為十六王子時。八萬四千劫說法華經。教化退去。當時忍耐八萬六千劫。教化濃厚。即合不退也。當日怕他退去。不敢多說。又恨聲聞不早發大乘心。恨不早歸舍來。男兒三不歸。日後一日。所以經五十餘年也。
言不彰於言者。謨云。彰為彰段。心中念事。事即無戒。口若發言。言成行段。故不戒言。解心懷悔恨也。
經言自念老朽等者。一長者自念年侵蒲柳。髮帶二毛。向天遠。向地近。頭上鍬鑺鳴。男女多時不歸。欲得眼見二緣。財物極多。無人委付。恐散失却去。不是一朝半日枚拾。活計四十五年。積集得錢物。為男為女今日欲擬分付。男女合萬代。子孫相承。不絕繼嗣也。是以殷勤每憶其子。法中論。或一句枚大(云云)。又觀三千大千世界。未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又普為久等者。即是成道多年。名為老朽。若受用身。成道[A57]已來塵劫。名為老朽。設使化身。法華會上望成道四十年。名老也。或前前世起化身。亦名成道日久名老也。
言雖有菩薩等者。問佛言一切眾生皆是吾子。云何言無有子息。答疏言雖等。意言雖眾生無量。未與聲聞授記。故言無子。
言或子少者。問如來既有菩薩之子。云何言無子。答疏言或子少等。如來三大劫來修行。所得佛法。恐涅槃[1]□□無人委付。故憶聲聞子也。
言念[A58]已樂者。問長者錢財不少。且自活得。何要覓子。答經言。復作是念。我若得子。自來總拋錢物。遇與死亦服今。若也兒不到來沒死。亦不意分也。
言見父後明却走者。前來遊諸聚落。經歷國邑。彼處早到自家國裏。只向自家國裏。本來無心歸舍。緣求衣食。客作賣力。行來行去。到父舍。多時不歸。宅舍總不識。法中論。本來無心聽大乘。被種姓所排者邊聞經。那邊受戒者邊聞小乘。那邊聞大乘。不覺聽著中道大乘教。名遇到父舍。
言身心精進者。下云。身心清淨。以求出要。即同喻中云。共相推排。競共馳走也。
言非是本心(至)到父舍者。問初言國。次云城。後云舍有何差別。答猶根性悟一乘。理有近遠故。所化眾生善有三品也。若下品善根聞教。去一乘理遠。如國。若中品善根聞教。去一乘理次近。喻到城。若上品善根聞教。去一乘理最近。如到父舍。上說國中有城。城中有舍。法中論總望三乘佛法。如國。於中總相大乘。如城。城中更有了義中道大乘。如父舍。
言近生遠熟者。潞府。生者生澁也。最初為凡夫時。發大乘心。六十劫修行。漸漸成熟。去凡夫位遠。名為遠熟也。隣近釋迦前生劫生澁。逢緣中退入二乘。名曰近生。二云望後。謂鶖子今始入聲聞等。名近生。迴心經三大劫。方得成佛。名遠熟。
言大乘教行者。一句標。亦是解門名也。
言能詮於理能證於果。二句釋也。
言名之為門者。結名也。
言彼時未能等者。意說聲聞之人雖少行大行。亦信大乘。不能普行。全信大乘。即名住門側。勘尺問[A59]已在側邊立也。
言時未全等者。若能普行大行。普信大乘。即得入門正立也。立者將行之貌。當擬廣聽廣行一乘之行。故住立門側也。
言行時安等者。於大乘中。行時安處。名住也。
言又小機未會等者。金云。初學大乘名小。非小乘名小也。彼時未求小乘也。此是初小之義。大乘根未生長。故名小機。未會大乘。不名入門。示微信習。故門側也。
經言遙見等者。三解。一云。為在二乘位中。根性未熟。名為遙見。若迴心向大。即名親見。二云。此是地前遍行真如理性遠。故名遙見。有云。若到初地。證真如理。與佛身中理不別。名親。此解不然。初地理是因中理。與佛果位中理。因果位別故。但名近見。不名親見也。今是地前對近。得名遙見也。設二乘人與化身佛一處。亦名遙。因果別故。不名親見。三云。此是資粮位。望加行位大化身。亦名遙見。若至初地[A60]已去。見他受用報身。名近見。
言由去大乘等者。是初地故。名遙見也。
言佛以四無畏等者。意取無畏義。解師子。不將四無畏解床也。若以四無畏為床。違他聖教也。今以四靜為床也。
言寶机以承等者。形段似切。机向下安之。向上著褥子。承畏者足。簡要云。法中論。取無貪無嗔為寶机。以承戒足。一切毀戒。多由貪嗔。若無貪嗔。設能持戒。故似無貪無嗔。為戒學足。
言戒學跡者。以無貪無嗔為戒學跡。戒為定學跡。定為慧學跡也。
言婆羅門者。淨行義。況戒學。
言剎利者。王種。於事自在。喻慧能簡擇自在故。
言居士者。寂靜義。居士之流類。少私寘赦。淡臺滅明。非公事未甞至偃之室。猶於定法前緣。長左右婆羅門等圍繞。法中論佛身左右。三學莊嚴。
言又大乘者。或喻三乘之眾眾。大乘如婆羅門。緣覺如剎帝利。聲聞如居士。
言三念住等者。凡夫之人有樂受。適悅順故。即生樂。有苦受故逼違故。即生嗔。有捨受。中容逼故。愚癡起。喻上說長者身上。有真珠瓔珞嚴身。法中論佛身上三念住為珠瓔。左以刀斫。右以金塗。中間一人不塗不斫。如來觀此三人。平等平等。更無有異。
言臣佐供衛者。疏略不說。亦即是戒定慧三學。不離後得智也。又亦同前方便善巧。為臣佐臣佐不離於王。依王有臣佐也。方便善巧。依後得智。有方便善巧。吏民者。妙願。即四弘誓願。力即十力也。
言心持四攝等者。准經。喻上說以長者左右侍從人。手裏執拂。疏中意。長者手自執拂也。即心持四攝。無不離心。縱然左以不離心也。心與四攝相應。是不離左右也。心者。即拂度眾生之願。及十方等相應之心。依彼妙願及力相應之心。而行四攝。即彼眼力。方行四攝故。如白拂吏民執之也。
言體潔等者。佛法功不與有漏。俱名體潔。即是解自義也。以此四攝。攝聚眾生。深眾生垢。即是拂義。
言不離者。常與四攝相應。名不離也。手執於白拂。經歷不霑長者之身。願力四攝相應。慳貪惡語。無因得起。又夫民手執白拂。常能招引清風。願力與四攝相應。攝引他於含識。布施攝貧窮。名攝。愛語攝嗔恚。名攝。利行攝慳貪。名攝。同事攝一切人前作事業。先同後斷。名四攝。
言四無量為寶者。即是慈悲喜捨。覆蔭眾生。如寶帳也。亦云有情持法緣。名寶帳。或直取無緣。為寶帳。
言七淨為華者。解諸華幡。七淨華者。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智見淨。六行智見淨。七行斷智見淨。八無緣寂滅淨。九國土淨。糅云。九淨中除後二淨。取前七。是此七淨華也。
言總持為幡旋轉。問無癡。類同總持。幡即連續不斷。有二義。一攝。二散。錄不遺體。即念慧法義詞辨四種如綵帛。念如綿。慧如針。常能連持。長將四種濟眾生。如以華幡糺敷著。
言五分法身者。五分法身如香。妙定如水。故合香水。心猶如地。與此為依。五分法身及妙定潤身心故。如水灑地。五分法身者。戒香。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能淹眾慧。名香也。
言教他等者。說七覺法為眾生。如散眾華。華者因義也。喻上說向寶帳前。頌地上灑水可然。後向上羅列寶物。法中論時方行功德。如寶物。外起作用。如烈寶物。化度云。後十力方而降天魔。現六神通。而摧外道等。是烈也。
言取釋內者。意言將此取字。以上內字也。內自取者。即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
言又出內如前者。意道出內二字。前行解了。故言如前。直下解取與兩字也。即眾生根熟等是。
言結類尊高者。嘉祥云。萬德非一。稱為種種。莊瑩法身。義同嚴餝。十力摧天魔。名為成。四無畏伏外道。名德。七眾之生。八部大師。三界無雙。四生歸仰。所以特尊也。
言灑音者。又所買反。切云所解反。所賣反。即水落地[A61]斂塵曰灑。切通二音也。
言[1]訊音者。切息晉反。誤為思見反。訊𧦼為散也。
言此是初現化等者。不是眼見。此是資粮位。只令見少化身。今既所見大化身。故走也。古人見報身走。有云。據經所詮理。是佛只是化。淨土中少化身佛。形量不合是大化身千丈大釋迦。故疏言。未見報身。亦非穢土中少化身也。謨云。或佛力加法華會。見東方淨土佛加被也。
經言窮子見父等者。窮子不歸舍。隔閼多時。不認是自家父富貴等事。所以驚恠見恐悔來。
言比知非眼見等者。當時二萬佛時。第十六王子。為聲聞人。在賢粮位。聞說大乘佛國淨土功德。未必眼見。但是持穢土中聞思二慧。比知非眼親見也。亦非智證。非初地菩薩智證。既云比知。非眼見也。約大化身淨土說。修行至加行位。方見大化身佛。今二乘人在資粮位。聞思比知。故言悔來。問若比知。何唯大化當日是不聞說法執二身。答窮子當日未能廣思大乘教。微少得。且言大化。不說法報也。有云。疏生解此處經文勢。形量大少。只合是少化身淨土功德。問何名比知。答窮子當日在穢土。聞說化淨土少化身功德。要待當來生淨土。始見未生之間。總名比見。
言或以眼見佛等者。即是所見穢土之中化佛。放光現神通。名見力勢。即眼親見也。不說一一事須生淨土中見也。
言思不能行者。因向上自不能行。果向上因何能證耶。
言名悔來者。淨土窮子本欲肆力貧里。不謂濫踐高門。雖復利見大人。而生心懷少術。既畏其威。且望其利。所以前雖求進。今則悔來求二乘。解脫人亦復如是。本欲馳心少減不悟。輙履大方。雖聞一乘之理。而情厚二乘之樂。既懷道遠難進。且望大利之可求。所以逆畏長駈。惡聞大教。故言悔來也。
言起念者。竊作是念。私竊也。
言王等者。窮子言真是宰相宅。真是[邱-丘+(万-一+口)]駱[A62]駝宅。石崇宅。喻上說王是天子也。等者。天子兄弟。廣陵王。舒王。降王名等也。
言等是相似義者。天子兄弟劣於天子。而似天子也。法中論。王者法身佛。等者是報身佛。等者相似義。報身功德似法身。能證佛所證。無差別故。問有為無為如何相似。答有為無為不合相似。今據自在無上故。名相似也。如文宗武宗。即無勝劣。
言或王者。如今聖王等者。餘異姓王。勝劣異也。故舉二類。似顯之。如世之王者。即異姓王以比化身也。
言非我精勤等者。窮子作念。據此人宗。不是我[2]容容作處。狂用却氣力。錢不得。手羞脚迭。更被喫棒。不如向窮子兒家客作。床縮自由。法中論。眾生聞大乘教中說諸佛神通勢。竊作是念。此或是法身功德義。是報身功德。事須三大阿僧祇劫。捨頭目髓腦。所求方得。故名非我等。
言貧里者。二乘中也。問如何喚二乘中也。問為貧里。答無法空理智。名貧。言里者。謨云。五家為隣。五隣為里。即二十五家也。五果聖人有超二十五有之功能。當超[A63]已超二類別。名往貧里。
言縱任者。解肆力也。即二乘教行及有為無為功德法。名地也。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得二乘果。名衣食易得。
言若久住大者。窮子言我若不走去。抑勸修行大行。名或是逼迫強使我作也。
言自揣(初糸反)。度也。量也。
言猶未住者。下言疾走往捉。未放去也。故言未住未到。二二乘中。如窮子乍走。未得作生治處。時富長者。第十六王子。見子便識。窮子不識父。父識於子。亦見便識。時人云。物見主眼楅堅。又父子之道。天性也。有人問如何見子却走去心歡喜。答不會道理之人。作此解義也。緣乍觀經文勢。即有此難。據實。長者遙見在門側立。便貪說。長者家富貴。緣隔斷經文。末後走去。父與歡喜。文相承便。將謂見走歡喜也。
言識大乘姓近者。謨問此父子時正見。不肯修大因。何名大乘種子熟。既熟何不發大乘心。答此意言迴趣大乘。皆因住少。今既走入二乘。是後迴向大因緣也。熟時節到。故言近生緣熟也。或近來生澁之性。遠時曾熟也。由識彼熟故喜。
言而忽自來者。潞問前疾走而去。自摖不肯修大。即退大心。今第三段解。而忽自來。即言根熟。不相違。答前疾走。據近退大乘有漏心說。今來者。約無始本有大乘無漏種五根種子說。五根熟。名忽自來。問何名為忽。答喻上明之。長者求子止城多時。求子不得。于今[那-(邱-丘)+刃]相見。名忽自來。問此言不肯修大。何得更言根熟。答此正說彼中還見佛二萬佛時之事。故言根熟。若不爾者。喻上言走去。是得言忽來。故牒前喻也。反照前文。近生緣熟。亦牒前中還見佛也。不違此段。不肯修大也。
言猶故貪惜等者。老人多[1]貧也。夕陽西謝。遊水東流。
經言即遣傍人等者。即是佛後得智。教是理。便理為能道。急是心。使言因發故。故言名使。所說一乘為使者。悲心起教。故名[2]忽追。教上言悉忽。即傍人急也。喻上傍人即是捉事人。悲心是走者。言教便人。長者門前鳥不飛。遇何急窮子。輙敢住門。一乘教行。菩薩頓悟難行。汝是漸悟凡夫。因何惜意。既來至此。真放東西。能發大菩提心。即須苦言教化。不交却入生死。故言即遣等。
經言疾走往捉者。喻上論。窮子既其疾走。使者由是忽追。法中說。佛知彼急入二乘。只得為之強說。故名為急。即同密說。為今證因也。
言理本絕言者。一乘理為正。一乘教為傍人也。
言或行可修等者。行能正斷惑。而得聖果。名正主也。若教但能助斷惑。名曰傍人。
言悲心疾起者。若准喻。又教上但言傍人。今疏中悲心疾起者。即佛之後得智。說一乘教法。名之為發遣傍人也。
言悲教急化者。喻上見窮子不伏恐走。由是使者急追。法中數見欲退大不修。亦得為其強說。故言急化。即同為今證因。故思密說也。
言疾走往捉者。抑授大乘。名疾走往捉者。若小乘迂[3]會修行遲捉。大乘教名疾捉抑全也。如言汝若不取。後必憂悔等。上生悲想處。下至轉輪王。如其壽命。終還沈生死海。亦如涅槃經說。於夜夢中。現作金剛等相。若不發菩提心。當斷汝命等。汝歷惡道經多劫。無利勤苦尚能超。少修勝行得菩薩。大利不應生[4]退。
言心口不伏者。心不樂修行大行。名喚。即是三乘不順修行也。怨者不伏義。如世捉賊。若無滅物斷他。即使成怨。故不伏也。若伏即無怨。亦屈也枉也。屈者伏義。抑我令伏。故言怨。屈我所不樂。枉屈於我。名怨也。或口談世論。名大喚也。
言不相許犯者。有云。灼然相犯。相犯處大多。喻上論。本來生養於汝。從汝能嗣家。緣背父逃逝他方。五十餘年更無消息。窮子既到長者宅門前。快走過去。名不相犯也。長者宅門上書字有事。打門請不直入。何故直入他宅門裏立。又人家內外有限。何故輙入宅門裏。向內者。見他長者。宅內寶帳。前頭羅烈寶物。受他寶物。此即是相犯。即是罪過。如何言不相犯。法中論。本來總不道發大乘心。修大乘行。名不相犯也。二萬佛時。十六王子會中聞法華經。教汝成佛。熏得菩提心種。聞慧二[5]惡。日日善生。繼大乘法寶家。緣汝後退大不修。此即極為相犯。又前自發言相許。所許長者極多。自後事總不為。誑妄之僭何甚。王子會中發四大願。一無邊眾生誓願度。一个眾未度。煩惱無邊誓願斷。煩惱未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總未學六度萬行之中。初下手學布施。有人乞眼來。因此便退。定不相犯。佛道無上誓願成。修行過十信第六心[A64]已去。第六住前立門側。便却走去。是不相犯。四大願。一願總也未行。自後退學大乘。誑他十方諸佛亦不少(性行云云)。
言用為今時者。問佛有根勝劣。智力能知眾生心。何強抑他令學。答疏言用為今時等。
言休心不學等者。即入生死。名為躃地。六識不修善也。不斷善根。故不見死也。
經言此必定死者。若教於頭目髓腦。修行萬行。一句[1]火捉。半偈捨身等。名必應定死也。
言第五段化以二乘者。證云。以前第四段。既以大乘化之不得。故今第五段權說二乘。方便化導。即是前言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亦即火宅喻中。思方拔濟云。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是故此喻中六段疏文。皆約小乘行位而說也。
言一教發權心者。即是教持三歸五戒。且免三塗。得生人天。受勝妙樂。此是二乘之前因。所以初說。
言二興小意者。是從人天中發二乘意。欲求出離。所以次說。
言令修脫分者。彼人既發二乘之意。未知行位何修行。所以此中令修脫分。即是小乘資粮加行等位。
言子遂依行者。即是正位五停心觀。總念觀。別相念等。
言勸入善者。即是從前資粮位滿。入加行位。隣次見道等。
言便成聖位者。從前加行位。入預流等果。又前六段中。前四段是資粮位。次一段是加行位後[2]後之一段。是見道修道等位。
言[3]位行猶遠者。初發心去。不退位遠故。真理遠故。又云。佛在果位。見子在因。因果位殊。故名遙見也。
言勿強將來等者。前以悲心既切。名為強牽將還。今言勿者。佛言我有悲心。雖欲仰彼。令學大教。修行大行。彼不受領。故父止之。故經言勿也。且停被大乘之教不說也。問佛悲心應捨眾生。答知根授道。却是悲心作說。令他反生罪。置未為悲也。恐損眾生。故且止也。小慈妨大慈。好心等無好報。頭載破氈帽等。
言用二乘者。三歸五戒法。望有性人。名權。必須令取聖果。方名實也。若望無性。即不名權也。
言以被其心者。三歸五戒能息三塗熱惱。名冷。得人天身。多與喜樂二受相應。資益身心。即五戒八戒。名之為水。以此教法授與。名灑。稱彼心中所忻。向處說彼。為面。又發心名面。不信名背也。
言且令悔滅等者。恐二乘人悔修大乘行。墮於地獄。與說人天教。且令免苦。十纏者。八纏向上更加二纏。纏八。無慚愧。嫉惱并悔眠。掉舉與惛沉。或加忿覆。為十也。暫息八難者。持三歸五戒。得人天身。便是制伏八難也。得生人天。便是醒悟。若墮三塗。名悶絕。問三歸五戒何名二乘教。答望無種性人。極頭是人天果也。若不定性人。三歸五戒十善。為二乘方便。
言停授等者。問何名莫復與語。答疏停被等。即不教大教如不語。
經言所以者何者。問如何總不共語。答經言。所以者何。徵也。答經文知□意至所難者。長者調悵。僕從太多。初時將謂富貴無人過。不知此身却與子為大難悔。踞師子床。寶机承足(云云)。我當日著破肩衫繫。設舌腰帶。著斷根鞋。設底襪褁。烈額撲頭。騎千二錢驢。坐偏𢈠舍。是伊窮子不怕。我日日共語。不妨付錢物。問既不肯來。莫不是長者兒。答經言。審知是子。知有菩薩種子。法中論。我當且種種教化。何如猿猴麻馬。隨類他身無竭。化現大化身。居化淨土。又一聞無上正等菩提。甚難可修。所以為子所難也。
經言而以方便者。長者的知是子。未敢即言。恐窮子聞之。即便驚怕悶絕。如來雖知有其大性近遠熟。未可即言。曾授大乘。隱之不言。名為方便也。
言見令放者。問長者貴人。事無不曉。何故初令擒捉。後即令放之。答疏言釋放意也。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六
校注
[0727001] 有字疑剩 [0727002] 極字原本字體不明 [0727003] 獨疑狗 [0727004] 敬疑被 [0727005] 治疑活下同 [0727006] 揚疑狗(銅ノ下,揚ノ註ナラン。[○@編]) [0728001] 綠疏作菉 [0728002] 數字原本書體不明 [0728003] 間疑問 [0729001] 獨疑猶 [0729002] 年下應有忉利天一日一夜即以為數十一字 [0729003] 合上應有眾字 [0730001] 壽疑尊 [0730002] 胞疑皰 [0730003] 超疑趣 [0730004] 活活疑倍倍 [0731001] 釋疑尺 [0731002] 如疑加 [0731003] 疏無八字 [0731004] 洲天疑修羅 [0731005] 繫疑蹔次同 [0731006] *少等五字疑剩(少ハ本文ニ小トツクル。[○@編]) [0732001] 猲疏作狗 [0733001] 從疏作作 [0733002] 破他疏作他使 [0734001] 偈疏作頌次同 [0734002] 夫丈疑倒 [0734003] 他字疑剩 [0735001] 五曰疑音 [0735002] 因疑罔 [0735003] 插入一行 [0736001] 疏無對治二字 [0736002] 與通豫 [0737001] 有疏作為 [0738001] 曾疑號 [0738002] 名疏作題 [0738003] 生疑坐 [0738004] 三疑之 [0741001] 次無垢稱疏作數 [0741002] 三字疑剩 [0741003] 王疑國 [0742001] 新疑親 [0743001] 化疑他 [0743002] 背疑肯 [0743003] 喜疑糞 [0743004] 讚字疑剩 [0744001] 他疑化 [0745001] 也疑法 [0746001] 𣁴疏作斛 [0746002] 利上應有入字 [0746003] 故字疑剩 [0747001] 犢語作匵 [0747002] 價作賈次同 [0747003] 也上有者字 [0747004] 疏無量字 [0747005] 固疑國次同 [0748001] □□疑之後 [0750001] 訊疏作汎 [0750002] 容容疑客之 [0751001] 貧疑貪 [0751002] 忽疑急次同 [0751003] 會通迴 [0751004] 退下應有屈字 [0751005] 惡疑寫誤 [0752001] 火捉疑投火 [0752002] 後字疑剩 [0752003] 位疏作子【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