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八
言稟潤各異者。經云。一雲所雨稱其種性等者。一雲者佛身也。佛身為能雨。雨為所雨教法也。稱其種性。所滋長也。而得生長者。最初聞教發心。熏得菩提心種子。名生也。多時修行。名長也。華菓敷實者。敷字配上華。實字配上菓。華敷喻聞教也。華敷見[芷/(止*止)/糸]。喻修行眾行華開見[芷/(止*止)/糸]。必能結蓮。教若開敷。必能行行涅槃。
言以教對理等者。因解此經文說三乘五乘差別。便論乘藏有異。問教既是一般。如何喚作乘藏兩差別耶。答疏云。以教對理等。教即一雨理。即真如理也。
言或以教等後等者。以教對迴心[A1]已後成就之根。只有一大乘根。名為一雨。亦名一音。
言所說理法唯一相故者。結前。以教對理。而忘其機。名一雨。
言退性究竟並作佛故者。結前。以教對後。不定性成就之根。名為一雨。亦名一音也。
言以教對根忘其理法者。名三乘。此上通結定不定性聲聞緣覺也。
言或教對初[1]根未熟位者。不定性根。未迴心前。名初根。而有所運。名為三乘。亦名三車。
言隨彼根宜初傍等者。結也。問何名初傍誘引法。答四十年前說小乘。名初引法。亦名傍引法。靈山會上說一乘。正直捨方便。亦名正引法。亦名後引法。牟云。若對定性根。說三乘法。總名正引法。若對不定根。說二乘法。名傍引法。說一乘名正引法(上明乘差別門下明藏差別也)。
言若以教含行名為三藏者。即是三學。戒定慧也。以教詮戒行。名律藏。以教詮定行。名經藏。以教詮慧行。名論藏。
言若以教含理等者。以教含生空理。對聲聞機。名聲聞藏。以教含二空理。對辨根者。名菩薩藏。問何不說獨覺藏。答有二說。一獨覺之中以教少故。以少從多。聲聞中攝。或從聲起聞。獨覺亦得名聲聞。問既總名聲聞。何不先說獨覺。獨覺最利故。答以狹從寬。故攝入聲聞也。獨覺人少。聲聞人多。以狹從寬。又獨覺利根。聲聞鈍根。若唯說利根攝。鈍不著。若說鈍根兼利亦說。問草既有三。小草人天。何不名藏。答小草之教。無理可含。不與藏名。
言阿闍世王者。證有三藏也。
言今以教對理等者。問阿闍世經既有三藏。何故此經言一雨。答今此經以教對理。及後根定一。名為一雲一雨也。
言現有所對之機者。道理名理。或生空理有淺有深。對此明二乘異。
言教對機理者。教對三根聲聞等之道理。名聲藏等。
言將顯理之教等者。結前教得乘。名所由也。上來辨藏差別了。
言三乘種性等者。解經。雖一地所生同一真如地。增上得中說生。如草木各有自種子。事須得土地。地中方生葉莖。名增上得也。
言依一佛教者。解經一雨所潤。名依一佛教也。問前來說山川谿谷土地為能生。草木為所生。此間何故唯說真如名地。答前言山川谿谷雖別。無不離土地。法中胎卵濕化四生差別。無不離真如地。彼處性相雙說。此間唯說舉性地。所以疏言。依一真理。稟一味教。眾生自家盡得生長。不同伏答不知[菛@又]草之有毒。甘草不知黃蘗之不甜。聲聞不知緣覺姓有勝劣。緣覺不知菩薩性有勝劣。
言此解似疎等者。牟意云。將不自知及不知他解。此名有差別。云不自覺知。即似道理有疎緣。喻中說不解覺知義。然尋下合文云。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等文。彼合此不知方知。此解不錯也。然取合中結文。不如取標文。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等。問且如四果聖人中十地菩薩。皆知自果。云何此言不自覺知。答除佛知[A2]已還。餘聖不能知自知他。委細皆盡。故有頌云。如一孔雀身。而有多種色。此何業所感。離佛無能知。
言下第三合述亦四者。初法述有四。一佛興於世。經言。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虗妄也。二法利群生。經言。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三受道有殊。經言。如來觀知一切諸法等。四不能自達。經言。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喻亦有四。一法王出世喻。經云。密雲彌布一句。二說教普滋喻。經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稟潤各異喻。經云。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藂林。四不自覺知喻。經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第三合文亦四。今經出世者。初法述一佛興於世。經云。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等。次本喻云。密雲彌布一句。今述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此上三句法也。下一句喻。如大雲起。
言第二合說教等者。前來法述中。法利群生。經云。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次喻述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合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
言不但等者。體經音聲上遍義。難作行相。事須依身說聲也。不但身遍。聲亦遍故。即百億釋迦同時出。名身亦遍。雲既喻佛出世。遍覆故是同時。
言第三合稟潤各異者。法述中云。受道有殊。經云。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喻云。一時等澍。其澤普洽。今合之。於大眾中。而唱是言。至世尊。
言一唱德號者。問何故世尊自誇德號。唱身中功德耶。答若佛獨有。餘佛無。即名自誇。佛佛道同。功德平等。共有故。不是誇也。
言此中四種等者。未度者令度苦諦。未解者令解集諦。未安者令安得道諦。未涅槃者乃至證滅諦。故云如次也。
言[A3]已見名今現去皆今故者。料簡三明也。即解經中。今世後世如實知之。今世即現在也。後世即未來也。問何故空言現在未來。不說過去耶。答過去事[A4]已見了。現在名今。今現見也。所以空言今世後世。後即是未來也。只將過去境。向今世中收。現在共過去境。皆是[A5]已見。又過去境與現在事相近。所以今世之中攝得過去現在。所以經文唯說今世後世。不別說過去也。
言一切等者。一切知根本智。一切見後得智。
言或初是者。即根本後得二智。名一切知。一切見者。五眼能見一切也。佛具五眼。菩薩有四。無佛眼。二乘有慧眼。無法眼。無種智故。
言知開說者。一句標也。
言知諸境等者。釋也。真俗諦境開諸行者。是善行惡行。說諸果者。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或三乘果五乘果。又當經配知諸境。十二品一乘境開諸行。雨品為一乘行說諸果。五品為一乘果。亦如唯識三十頌。二十五頌境。四頌行。一頌果。
言又知邪正等者。知邪定聚。開正定聚。說不定聚。大論云。知邪定聚。謂闡提也。開正定聚者。小乘初果[A6]已去。大乘初地[A7]已去。證理除惑。得決定故。說不定聚者。在地前十住第六正心住[A8]已前。名不定聚。第七不退住[A9]已後。為正定聚也。知三根者。上根中根下根。開三科者。五薀十二處十八界。說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寶者。佛法僧。開三毒。貪嗔癡。說三德。斷智恩。三界欲色無色。開三漏者。欲漏有漏無明漏。又識生死即知也。
言又悟知諸道者。不過十業道。能略開者。十業道中說一二三業道也。能廣說者。十業道總說也。
言道有一種者。謂一乘道。道有二者。善趣惡趣為二。或世間出世間為二。道有三。謂三乘道。或三惡道。道有四。謂加行勝進無間解脫。道有五。謂資粮加行見道修道無學道。道有六。謂五道中并修羅。道有七。謂七識住。有八。謂八聖道。道有九。謂九無間九解脫。道有十。謂十業道。疏意從一至十。增數而配。故舉初二及十。略去中間。言如理知也。
經言汝等天人等者。此召集也。我有一乘微妙好法。汝等天人八部。總須聽來。
言他聞普至者。亦聞世尊喚。一時總到來。經言。爾時無數千萬等也。
言為利說二草者。則云。大草中草為二也。中草聲聞獨覺。
言為鈍根說小草者。無種姓人天乘。如來觀知根性受道。說當根法。各稱本情。所以歡喜。
言生聞有二果等者。聽經[A10]已後。得二種益。一現在得好果報。經言。是諸眾生聞是法[A11]已。現世安隱。又死了生善處。經云。後生善處。以道受樂。經云。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轉輪聖王所坐之處。名以道受樂。不同外道行邪惡因受樂非理受樂也。上世間果。二得出世間果。二乘人離煩惱障惑苦業三。漸得入道。并離所知障故。漸得入道。此第一解。不定性人根未熟。先得人天有漏果。後得無漏果。
言如法以理等者。問如何名如法。何名非法。答牟云。如行三歸五戒為因。及十善八戒為因。得人天等果。名如法順理。若言行無因。自然梵天帝等。受人天樂。即名不以道得也。即同富與貴是人之所欲。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不以其道德不處也。問如何不以道而得樂耶。答如猒下忻上等。問彼地忻猒。何名不以道。答如人馳駈得事。縱多因力。後不離橫。佛法修行用力雖少。得果長時。乃至展轉性成。因此出世也。如行殺生禱祀祈福。名非法。縱暫得安。後必重受也。
言或無種性等者。第二解。無種性人得初人天果。名現世安穩也。有種性人得後出世果也。
言又菩薩道有二等者。第三解。俱是大乘性菩薩得。
言一[1]增道者。相云。增勝殊上之義。即自人天果。道者因也。施戒生故。名增上生道也。此在地前有漏聞熏也。
言二決定者。十地無漏見道。修道。出有漏故。名勝智起。必能斷煩惱。名決定也。初增上生道。名得前果。後決定勝道。是得後果也。
言任力者。任福力取人天果。任智力取三乘果也。
言此合前法稟潤各異者。喻云。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藂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等。今合云。如彼大雲雨於一切。至生長。
言不自覺知者。法述。經云。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次喻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今合文中廣也。
言一相者。無異相解一字。無相相解相字也。問何名無異相。答有為之法。皆彼生住異滅四相所遷。故名異也。生表此法本非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又本無今有。本有今無。十方諸佛同證此法。離十種相。名無異相也。無相相者。此解相字。上相字遮無。向下相字表有。有無相之相也。
言無量義經等者。不生不滅。解無字也。無彼無此。解前相字也。一相無相。解上一字也。
言一味者一無漏味。等者。簡彼無漏有為。不名勝滋益。今取無為真理。是勝滋益味也。問何者名味。答真如與彼無漏智。為所緣。能牽生無漏智。說名為味。味者資益義。無漏名勝也(上解味)。
言無體者。解上一字也。故名一味(上依無量義經也)。
言謂解說惑業者。問何名解脫相。答二乘之人證生空理。斷煩惱障。名解脫相也。菩薩之人。初地[A12]已去。證法空理。斷所知障。此離苦集二諦解脫也。問何名離相。答離惑業相。離所知障各別之相。故名離相。不同無漏有為起盡故。起者生也。盡者滅也。簡要問。解脫相與離相。俱是無為。二種何別。答煩惱斷盡處顯得。名解脫相。所知障無處顯得理。名離相。二種別也。
言寂滅體相者。問何名滅相。答疏言寂滅等。即是真如。經言。生滅滅[A13]已。寂滅之相也。
言所說法體等者。解經中說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即是果中菩提涅槃智性相也。
言又佛所說理者。重解一相一味道理也。
言眾生聞之亦等者。正解不自覺知義。經云。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根莖枝葉生長不同。成三草名。不自知也。
言此初也者。初明總知也。問眾生根性所得功德。自家尚自不知。豈況知他人身中功德事。何故執唯有一無二無三耶。又聞眾生既不知。如來知否。答釋前之經言。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
言有為類別者。解上種相也。
言理本者。解上體性也。又心行作用為種相者。即見分也。心法體性即自證分。或種相是相分。體性是見分也。有云。准經眾生體性種相。二俱不知。若配二分。即自證分緣見分。如所更事皆能憶知是種相。云何言眾生不知。應非所知境。此約自不難。若望他人。灼然不知。若許。云何慈恩百法決云。一切皆所知所識所通達。皆世俗境故是所知。皆分別識所了別故是所識。皆勝義智所通達。故云通達。答義門談彼法體。即是所知。由無始來二執俱顛倒分別故。不能知自他種相。即同唯識自應知倒智也。然疏前體亦非無理。眾生身中所有三乘智因。四智本種。及清淨法界。涅槃佛盡知也。故非無理。但前解約眾生通無為法。後解通攝唯有為也。
言此明別知者。疏意有四。一三慧所緣者。問何以如來能知。眾生不知。答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起三慧所緣境。經云。念何事聞慧。思何事思慧。修何事修慧。三慧所緣。疏主以九門分別。出體。釋名。所緣。[A14]廢立。諸智相攝。諸行相攝。陀羅尼對明。地證不同。諸門分別。不可廣解義門。今應略釋。釋名者。三是數名。慧是簡義。帶數釋也。慧列不同。有其三種。一聞慧。聞謂能聽。即是耳識能聞於聲。成是生長圓滿之義。慧能簡擇。以聞為因。因聞所成之慧。依士釋。法菀依主也。思謂思惟觀察。由思尋慮。勝慧方生。因[1]相應思。所成之慧。牟云隣近釋。修者證義。明證境故。體即定數。因定相應所成之慧。亦隣近釋。若直言聞慧等。即濫持業。無隣近等。若言所成。便無是過。所緣者。小乘俱舍二十二婆沙師說。聞所成慧唯緣名句文境。未能捨文而觀於義。思所成慧。緣名義境。有時由文引義。有時由義引文。未全捨文。而觀於義故。修所成慧。緣義境。[A15]已能捨文。唯觀義故。婆沙學喻云。譬如有人。浮深駃水。曾未學者。不捨所依。曾學未成。或捨或執。曾善學者。不待所依。自力浮度。當知三慧如次亦爾。若依大乘深密第二瑜伽七十七等。彼說三慧皆緣名義。初依聽聞。以文為先。而觀於義者。名為聞慧。次依思慮。以義為先。而聞文者。名為思慧。次依於修。雙觀文義。證解明了。名為修慧。此在七地[A16]已前。通凡位說。若八地[A17]已上一體義分。一修慧上立三慧用。七地[A18]已前各別有體。在佛位中。無未曾得。都無聞思。唯有修慧。然諸聖教。隨彼所宜相增別說。緣名義異。理實如是三慧行相者。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相國引中邊說。一者聞所成慧。唯大乘由聞文義。憶持不忘。名聞慧行相。二者思所成慧。於彼文義。而生智解。名思慧行相。三者修所成慧。於定觀察名義。而能修行。成就事業。名修慧行相。又十地論云。如渴思冷水。如飢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如渴思冷水。[2]如渴人逢水。且飲不能簡擇水之好惡。如慧緣教不能簡擇善惡也。三者。如飢思美食思慧。如喫飲食。在口中覺醎淡有資益。思慧於彼文義而能觀察。深取所緣。三如病思良藥修慧。如人有病服藥即差。服藥如斷惑。惑盡如病差。四眾蜂者。依彼三慧修行聖人如眾蜂。得涅槃果如蜜也。三慧體者。經云。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相國此三自性。即是別境中慧。通現及種。思即遍行中思。修慧必於定也。於中聞慧唯取意識相應思惟。所引伴類。亦通五識相應。第七識內緣第八。不緣教故。第八果位方有慧俱。果位無聞慧故。思慧唯意識俱慧。五識俱慧。行相淺故。非第七者。在無漏位。行相深故。佛無思慧。非第八故。修慧體通八識。俱有三界分別者。欲界無修慧。以是散地故。色界無思。𣫍心入定故。無色無聞慧。以無聲教故。
言四以何行得何果等者。解經以何法得何法。以何教行名以何法。何理果名得何法。得因得果二差別也。初聲聞人依四諦教。觀生空理。修七方便行。得聲聞果。十二因緣三性教等。問何以將聞慧。解經中念。答唯疏主章中引大論十三云。云何所成地。謂若略說於五明處中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故此經中言念何事等也。
言但說藥草者。問佛四生九類總知。何以知三慧。答此但說藥之草者。即知。故不說三惡趣眾生也。雖是草不名藥。既非是藥。亦無三慧。但得知人天五乘之體相。是藥草故。不說知餘非藥之草。惡趣種等故。此不說也。非實不知也。
言地謂種子等者。疏云。有三般。一種子與現行為地。二心行相見分與熏習為地。三自證分與見分為地。故名種種諸地。此間地取有為種子名地。不同前佛教名一雨。一真法界名一地。於彼一地。其中有四生三乘。佛悉知之。眾生不知。何言唯一無二也。
言或是心行者。五乘眾生種類中。八識之中等餘心所。體性自性自證分也。種相見分也。
言舉第四喻等者。初法說。經云。又於諸法。究盡明了。後喻合前。經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今當唱合。經云。如彼卉木等。
言此初也者。初明佛知深為生淺說。經云。如來知是一相等者。一相無異相故。不被四相所遷也。一味者。一無漏味之法也。所謂解脫相者。聲聞人煩惱障盡處。顯得生空理。名解脫相。菩薩人證法空理。所知障盡處得理。名解脫相。離相者。聲聞人煩惱障盡處得理。名離相。菩薩人所知障[1]處得理。名離相。滅相者。涅槃寂滅名為滅相。生滅之滅為滅相。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
言終歸於空者。由佛識達真空之性。體即真如。非空不空。即是圓成實性。能證智即是一切種智。菩提涅槃擬將此為眾生說。頓說不得不免。將護眾生。不即為說一切種智。所以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若不將護眾生。即合初說大乘。後說小乘。
言為生淺說等者。路意云。說三乘差別為因。今聲聞等迴心取大。契理斷障得智。故便成種智也。
言二障雙等者。謂正體後得是能斷。煩惱所知是所斷。即所斷二障既[A19]已雙盡。能斷二智亦復雙圓。今顯所斷。顯能斷也。
經云汝等迦葉甚為等者。問何故世尊勸他迦葉生信耶。答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故。勸生信也。
言頌前第者。前法述有四。佛興於世。長行云。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虗也。二法利群生。經云。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三受道有殊。經云。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四不能自達。經云。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以頌前後。略不頌中間兩。段也。今一頌述佛興於世也。
經言破有法王者。說法身也。出現世間者。報身。隨眾生欲種種說法。化身也。
言能破一有等者。欲界色界無色界定散不同。福業不動業。業雖不同。同是業感。業同故。故名業有。業即是有。故一有故也。不同無因自然等。
言或二有等者。前世業名本有也。有是苦果身。生有後死有前。名本有。有云。中有者。死有後生有前。名中有。問何不取生有死有耶。答以彼二有唯一剎那。故不言也。
言或破三有者。即是三界苦果身。名有也。
言前時有者。相國等諸抄取本有。名前時。有當來生老死支。由今身造得。名前時有。只今此身亦由前生本有身上造得。據能起業。生死次第。本有為依。方能造業。本有為最初故。名前時有。生有雖初時少不取。路府取中有。即違大論文。取本有為正也。
言或破七有者。五趣外更加業有中有。業能親感中有。趣生勝故偏說。章敬云。或五趣是所趣。業有中有為能趣。能所合說。故成七有。煩惱疎遠。故不取立之。
言或破九有者。謂即九地也。
言九有情居者。大小乘同。俱舍論偈。依七識住。添成九有情居。頌曰。身異及想異。身異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無色下三。故識住有七。餘非有損壞。應知兼有頂。及無想有情。是九有情居。餘非不樂住。辨曰。一身異及想異者。欲界人中六欲天。有尊卑上下大小不同。身異。於中有苦樂想。不苦不樂想。名想異。是第一識住。二身異同一想者。初禪梵王為主。梵輔為次。梵眾為卑。故有種種身異也。想一者。梵王計云。[2]或能生諸梵。諸梵計云。我從梵王生。想一。是第二識住。三身一想異者。言身一者。二禪地中無尊卑上下。身形無別。名身一。言想異者。有喜捨想也。以二禪愛動踴忻猒不同。故名想異。是第三識住。四身一想一者。身一者。第三禪中無尊卑上下。故名身一。想一者。同一樂想。名想一。是第四識住。空識[A20]已上無身形。唯有一想。謂空處唯有一空想。識處唯有一識想也。無所有處唯有一無所有處想。兼下三無色。成七識住。對治計識為我。故勸住七識處也。取無想天及非想處。彼能壞識也。又非三惡趣眾生識不樂住。故不立識住也。若九有情居者。七識住中。更加無想天及非想處為九。
言或破二十五有等者。四洲四惡趣成八。四趣即三塗修羅也。梵王成九。六欲天帖成十五。無想十六。五淨居成十七。四空處及四禪帖八。成二十五有也。問何故初禪別立梵王。答臣主異故。於梵輔梵眾之內。別立梵王。問第四禪中何故別立無想五淨居。答無想天唯外道居。五淨居唯聖人居。故別立也。[A21]已前泛明一切破有。次下當經中破有。正是此經中破執乘。無別體也。
言初句法等者。此四句經文。總三身三德。不得別配三德三身。但於化身上配即得。初句法身者。破生死有。顯法身故。次句報身者。生長為出現。有為稱世間。此有二解。一云。由自受用身。出三界生死。故名報身。三界生死即世間。二云。約他受用身利眾生故。現於世間。名報身。二說俱得。下二句隨眾生欲等。配大小化身。
言此明如來說者。長行云。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偈云。如來尊重等。述也。
言斯要者。法華經也。四十年來不說。名久嘿也。不務速說。四十年前不說也。切云作默靜也。亦口邊作也。
言專好緘嘿者。不同凡夫多脣饒舌也。
言此重述者。長行云。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此偈有智若聞等。述也。四十年前恐有智若聞。則能信解。無智疑惑。則為永失。根未熟故。強為說。誹謗不信。千劫萬劫墮在三途。名為永失也。
言此頌第四不能等者。長行云。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今頌述云。是故迦葉等。是故迦葉隨力為說者。約束之詞。前云。在所遊方。勿妄宣傳。先權後實。說名隨力為說。以種種緣。令得正見也。若執乘無別。名不正見。初方便後真實。名種種緣。由佛知眾生根。隨根說法。隨力說。
言文因前起者。因前無智疑惑文起。所以言是故。
言初三頌合[1]述初二喻者。合字應作蓄音呼也。
言猶如大雲等者。長行本喻中。初法王出世喻。蜜雲彌布一句。二說教普滋喻。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頌述云。迦葉當知等三句。述初法王出世喻也。遍覆一切一句。述長行說教普滋喻。長行經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言雲有七德者。解經慧雲含潤等。七德也。疏主添三加成十德。一慧雲。雲有二種。一乾雲。二含[2]雲雲。法中論。天魔波旬變身作佛。不解說法。如乾雲無雨也。佛身如雲說法。含潤雲也。喻上說因龍起雨。水因龍從。諸處江河中得水來。及成雨。法中論。自受用身如龍。化身所說法。還從自受用身上起來。先布雲了。待眾生作務了。然後下雨。佛身亦爾。
言應器熟等者。成佛了三七日思惟。含法不說。即是含雨未施之狀。
言電光晃曜等者。問此間歎雲德。何故說電光雷聲。答依雲有故。總名雲德。
言為作導明者。電。切云。陰陽激曜也。夜後月黑人行。電光能引導明也。如來於智身中。而現身光。導引明故。喻佛智光導眾生。生死黑暗。目因之見種種色。
言驚覺群生者。迅雷風烈。君子必反。蟄虫聞雷啟戶。凡是含識遇佛修行。虫開戶則生長方成。人修行而解脫必得也。疏外解也。如來說法音聲。根門方所。雷聲喻佛美妙音甚深如雲。
言魔恐怖者。佛出世間。化他眷屬盡。故恐怖也。航者。胡郎反。船也。取䨱陰義也。
言日光掩者。前來慧日大聖尊。喻佛。此間將日況煩惱也。如來出世掩蔽煩惱之日光。令眾生心地上得清涼故。
言六地上清涼者。則云。引攝大乘云。有餘涅槃名清。無餘涅槃名涼。問下云乾地喻無性人。既爾。豈無性人亦得涅槃。答地義雖同。俱在生死。有性無性乾濕不同。故說涅槃有得不得也。意言雖同真性如地皆同。乾濕二殊。有性無性。不可乾不名地也。今取濕地。何所相違。
言七靉靆垂布等者。喻上說雲色靉靆。䨱地而來。名垂布。承攬者。手攬得之不盈手。放之不離掌。可以身承。可以手攬。章[1]驚。承者如道諦可修。攬者如滅諦可證。若望實可承可攬即不得。法身上不可身得。不可心得。智證法身理。無有少法可得。故有似得之狀。如來慈悲起化身。䨱陰眾生。眾生者著之。如似求得之狀。其實欲得作佛。事須三大劫修行也。靉靆有三義。一昧暗義。二雲興盛皃。三雲䨱日義。薈者(於會反)亦烏對反。王宮現八相成道。靉靆雲也。
言非正得者。意云非如身手執取故。言非正得故。下云以智證故。以上言當得作佛。作佛即是得於菩薩。故此通也。
言一次前文等者。喻上說雲則起於世間。喻佛慈悲雲霧蔭一切。二雲則龍能現起。化身還從報身所起。三雨能滋潤萌牙。喻如來說法利益一切故。
言此即初也者。一偈雨功能也。長行述云。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云云)。次喻言一時等澍。其澤普洽。今頌述其雨普等四方俱下。喻上說雨遍四方。總下率土充洽。法中論。法界內四生。總是如來所化。雨即有草木處即下。更無兩般。
言涅槃經等者。經云。如來說法平等而說。不觀眾生根性。無有菩薩多說。聲聞少說。梁武帝交雲法師祈雨講經。至其雨普等。便是言不觀種性字。合是姓氏之姓。非種性字也。不簡種姓。貴賤皆說也。流澍無量率土充洽。皆雨功能也。問佛如何遍卵濕生法。答人中有胎卵濕化也。
言此明所滋[2]長體者。長行喻云。小根小莖小枝小葉。至諸樹大小。隨上中下。橫滋竪長體也。今二頌半。述初一偈總喻三草二木。所以疏科作總也。次下一偈半別滋種性。此二偈半經文中。藥草品配聲聞緣覺菩薩大草也。小草無種性人。配乾地普洽。但言乾地。不言草也。由此百穀苗稼甘𧀹蒲桃。緣經文不等小草。疏又只言喻中大二草。所以諸抄分配不同。
言百穀者。續也。種子生長。漸漸多。一顆去三年。成一百石。名續也。章敬云。出說文。傳種不絕義也。楊泉者。人姓名也。造物理論。百穀名物。理者道理也。
言三穀各二十等者。一黍稷。二粳糯。三𦬔豆。各二十。計成六十。四蔬五菓子。事須取菓子。共四十。成百糓也。
言詩曰播厥百穀者。證前百穀也。詩即毛詩。厥由其也。播由種也。布也。
言周易云等者。麗者附著之義。各得所著之宜。
言百穀甘𧀹等者。有云。一將百穀配大乘。菩薩所知博達廣多故。況穀多也。二甘𧀹獨立。況緣覺。三蒲桃依架。況聲聞依佛而住。二云。百穀配聲聞。聲聞種性多。故百穀也。二甘𧀹最少。況緣覺。世間中有緣覺性人最少也。三者蒲桃。況菩薩。大乘引蔓傍滋。蔭四生故。前解違疏。後順疏文。疏文云。中大二草先說中。後說大。明知百穀不配大乘也。此上三般況中草大草。中草攝二乘。
言張騫西域等者。出博物志也。
言蒲桃有白黑黃者。合言白黃黑。八地[A22]已上名白。七地[A23]已前名黃。地前名黑。出廣雅文。
言無種性人得生人天如乾地普洽。一種稟雨。草木不生。名乾地。天雨雖普。其如枯木。乾地縱得霑草灑木不生。法中論。無種性人雖稟正教。不生無漏智牙。喻如乾地也。問前來小草況人天。亦是[3]是藥草有生長義。此間何故不說小草。答前來約出世種一處說。故收小草。今此唯約出世種說也。其小草配乾地也。不能生出世種子也。
言此依別義等者。簡要云。前後將小草皆喻人天。今此將乾地。乃喻人天之類。故名別義。以配於喻。有云。唯約有種性。不取無種性。故名別義。有性之類。因此雨故。而能滋茂無漏慧牙。無性不然。所以除也。
言苗稼者。喻聲聞因果別也。苗即況因。稼即況果也。
言又在野者。第二解也。但總喻聲聞。不分因果。此中含定性聲聞。此中解有種性。與諸抄別。但有三乘聖性。總名有種性也。
言初二頌稟潤等者。此三行頌都述。向前長行。一雨所滋。稟潤各異。并橫滋竪長也。且初二頌稟潤生長者。經言。其雲所出等四句經文。總解草與木橫滋竪長各異。次經云。一切諸樹等四句經文。至生長者。所以牒解云。上中下等三品不同。唯在竪長木。上長行兩師釋。不同第一師。八地[A24]已上名大木。初地至七地名小木。合分三品。五地[A25]已前名下。六七八地名中。九十二地為上。第二師地前為小木。初地[A26]已上名大木。大木少木各分三品。且小木三品者。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三。大木三品者。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七八九十地超過世間二乘道故。
言稱其大少等者。大小二木。曲有三品故。根莖枝葉義。言曲者。如言曲分為三。大小木早是一重。更名有三。故名為曲。有本云。並亦通無失也。
言如前者。如前長行中解教理行果。配根莖枝葉也。
言此等各有等者。解稟潤體澤也。經言。根莖枝葉華果光色。三草根莖枝葉向上。皆有華果。
經言一雨所及皆得鮮澤者。光色鮮澤。通草木上有也。問此等之言。目於何法。答目彼根莖枝葉。若爾。根莖等上。一一法上。云何得具華之與果。答前長行中。以教理行果。配根莖枝葉。今言各有者。意云此教等上教行是華。理果為果。故言各有。以前配根莖中。第一解配教等四。第二解依勝劣。以果行理教。如次配故。今言各者。即此二解中各也。今謂上言草木藂林。即攝三草。此三草各有華菓。華即教行。果即理果。非是將華等。曆根莖枝葉上。一一有之(牟解)。
言第四不自覺知等者。長行法述云。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長行喻述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今一偈述。如其體性等者。所潤是一。教也。而各滋茂。根也。如何喚能潤之教。作所潤耶。答所望不同。若約能滋說。教為能滋。根為所滋。若約眾生。根為能稟受。教為所稟受。教却名所潤也。只如待說何因。若將因對說。因為能取。果所取。若將因望自身說。因却是所也。
言三乘眾生等者。解而滋茂。不自覺知也。
言智有異故。名出差別之所以也。
言第三段有三十六頌半等者。唯合長行中前三喻。不合第四不自覺知喻也。
言初二頌頌初二合者。述長行法王出世喻。說教普滋喻。長行喻云。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長行合云。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合法王出世喻也。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合說教普滋喻。今偈云。佛亦如是。出現於世。此兩句法也。譬如大雲。此一句喻也。此上三句述法王出世。合也普覆一切[A27]已上五句經。說教普滋。合也。
言第二段三十四行頌半述稟潤等者。長行喻文有二。初一雨所滋。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藂林及諸藥草。[A28]已上標從小根小莖下。橫滋竪長。後稟潤各異一雲所雨。稱其種性下。是長行合又有二。初法後喻。法中有四段文。初自標召集。於大眾中而唱是言。我是如來應供下。名自標唱。從汝等天人阿修羅下。召他集。第二段他聞普至。爾時無數千萬億眾生來至佛所下。第三段佛應導利。如來于時觀是眾生下。第四段生聞獲益。是諸眾生聞是法[A29]已現世安穩下。今頌中唯述長行喻中三段文。不述第二他聞普至也。
言初三頌半標者。長行有三。初唱德號。於大眾中。而唱是言。我如來(云云)。次唱利用。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後唱知見。今世後世如實知之下。今三行半頌。唯述德號利用。不述唱三明知見。今且一頌半標德號。經言。大聖世尊至之尊。目標德號。次二頌唱利用。經云出于世間至涅槃樂。
言佛應導利有五者。初二頌佛說勝法。長行云。如來于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至快得善利。今頌中有九行偈。今當第一段二頌。佛說勝法。經云。我為世尊無能及至涅槃。
言正法味等者。中方土其味甘故。故言味甘。法中損害名苦。利益名甘。如言甘雨。今謂露者。即甘美之[1]霧也。
言為大乘因者。經言。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即小乘也。常為大乘等者。即小乘與大乘為因也。
言平等說法者。二頌半平等說法。經言。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疏解云。物我亡故。經云。無有彼此愛憎之心。疏解云。愛憎斷故。無有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與他人說小乘也。
言亦無限礙者。若說法不平等。便有限礙也。
言即前亦云若人信等者。即方便品顯勝德也。意言信佛者初發心。歸佛者後修行。如來不為欺凌輕賤。而不授大。純化以小。亦不誑逗初許與大。後不與之。所以者何。以佛亦貪惜大乘。誑而不與。亦無嫉妬。畏彼證大而欺罔之。以無貪嫉等故。內離諸惡。故同彼也。
言專為利益者。經云。常演說法一頌半。
言利樂時故者。意言利樂之時。不可說臥也。如佛一時患背痛。勅阿難。為比丘說七覺支。至精進覺支。佛便起坐。故不臥說法也。經言。去即入涅槃也。來即入生死來。坐即四十年來說大乘。立即待機熟也。
言但觀善根等者。路問既有邪見毀戒。如何得有善根而為說法。此亦不然。如舍利弗云我本著邪見等。何妨有善根成熟時。即為說法也。
言生聞獲益等者。長行合中云。是諸眾生。聞是法[A30]已。現世安穩。後生善處。以道受樂。
言初一頌總標者。經云。一切眾生。一頌等是。此述前長行既聞法[A31]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此頌云。隨力所受。住於諸地。前云。既聞法[A32]已。此頌云。聞我法者。
言住於諸地者。路云。十地不同。總有五種。謂三乘共行十地。聲聞十地。緣覺十地。菩薩十地。如來十地。今是三乘共行十地。地生長聖智。名地。又聖人階級住處。名地。又能為依止生長之義。名地也。
言謂三乘十地等者。乾慧地未有定水沃潤。名乾。以能觀察。名慧。牟云。在資粮位。唯聞慧故。二種性地。習成轉勝。種性益增。名種性地。在加行位。此位尊高。如大貴族。名種姓地也。三第八地者。阿羅漢果。阿羅漢向。乃至初果向。從勝向劣。初果向為第八地也。亦有云八人地。文雖不同。義無別也。四具見地。初果無漏智名見。問何名具見。答具足成就十六念心。名具見地。此在預流果。第五薄地。欲界修惑九品。[A33]已斷六品。有餘三品。煩惱輕薄。故名薄地。此在一來果。第六離欲地。修惑九品斷盡。[A34]已超欲界。名離欲地。在不還果。第七[A35]已辦地。聲聞果滿。所作究竟。第八獨覺地。不待於師。自觀緣起。而能悟道。第九菩薩地。始從歡喜。終盡等覺。第十如來地。一切種智。十力四無畏。眾德畢備。名如來地。
言既下別說等者。問三乘各有十地。何故此間說三乘共行十地耶。答既同下別說三草故。於初偈總說三乘教。擬解別先須說總。故總中說三乘共行十地也。
言或凡夫地者。解經住於諸地也。此中含得有種性凡夫及無種性凡夫。緣此一行經文。總說三草種性。後唱別說之中。只說中草得聖[A36]已去。不說著見道[A37]已前有學凡夫。所以疏中含得有種性凡夫。二乘有學地。通凡有[1]學聖有學地。即阿羅漢也。前言凡夫地。據生人天之凡夫。不言三塗也。經言。聞我法者等。不爾。三惡縱不聞法。自得住故。人天藉聞法也。作第二解也。
言或此所說等者。即是小乘人天無種性。二乘性聲聞緣覺。大乘性即菩薩。各各種性。望自修行。總名地也(上一行總標了下別顯)。
言一頌小草等者。經言。或處人天轉輪等。四頌等者是。
言無種性人等者。問豈無種性人不作三塗身耶。答此說人天身少草。稟雨生長者。說三塗身。是草非藥。雖有生長。不稟正教雨。故不說。問豈一切釋梵之王。皆是無種性耶。答於中亦有有種性人。作釋梵輪王者。今說無種性人極頭。是釋梵輪王果。約極處說。問爭知無種性人不定作人天身耶。答經自云或處。或字者不定義。
言善戒經等者。問何知無種性人極頭得人天果。受人天樂。名小草耶。答疏言善戒經等。
言或七方便等者。疏主此中說小草。有兩意。初取人天無種性人為小草。次第二解。取小草。七方便人亦名小草。此是何意。小乘七方便人有大乘種性。何故共無種性人一處收耶。答緣經文唯說無學。不說聖有學及七方便人。經云。聲聞緣覺是中藥草。准道理商量。聖有學向中草中收也。經雖不說。道理可通也。經文云。知無漏法。有學分知也。無學全知也。其七方便人有種性者。凡異聖故。不合向中草中收。所以經言。或處人至是小藥草。七方便人天身故。向少草中收。故前標云。凡夫之人至是小草。七方便人既是人天身。故向小草中收。故前標云。凡夫之中含得有種性者。亦名小草。若不爾者。便無所屬。疏主且據未得聖位一邊而說。寄在小草中收。未是盡理。
言即勝鬘所荷(至)涅槃三種病人。皆證無種性人。名小草也。非證前七方便也。又亦無聖教判。人天為小草。兩解並是疏主自義。理出多途。亦何爽理。
言此明二木等者。長行喻云。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長行合云。如彼卉木藂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今頌中三頌。[1]頌初一頌半經文小木。經云。又諸佛子專心佛道。至是名小樹。後一頌半經文大木。經云。安住神通至名為大樹。
言地前為小木等者。問若准第二師義。地前名小木。如何名決定無疑。未入見道。未斷疑故。答約伏不起。名無疑。不是斷也。漸悟菩薩聞道聲聞作佛。疑心便息。二乘疑自不疑他。頓悟菩薩疑他不疑自。即是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38]已除。伏疑決定。知作佛故。
言證不退者。即通取十地。非八地也。故言非行不退。意者不必八地也。
言義准二乘等者。因證中草有兩重。初論聖有學。後論凡有學。且聖有學即是初二三果。將十地菩薩義。准十地菩薩。是有學。尚得向大草中收。初二三果是有學。何妨亦向中草收。
言三種意生等者。問若據道理論。初二三果合向中草中收。何故勝鬘楞伽經但說阿羅漢辟支佛意生身。不說前三果也。答三意生等。答意彼勝鬘楞伽經言無學迴心受變易。據決定者說。緣無學迴心[A39]已後。留身久住不得。事須受變易。變易則決定。有學迴心[A40]已後。或遲或速。一生或二生受變易不決定。彼經所以不說。又此法華經中無學勝。有學劣。此經舉勝為中草劣者不說。故此不論也(上解聖有學名中草)。
言未入聖位者。會凡有學。即七方便人。及無種性。可名小草。然後將地前菩薩例成。七方便人却向中草攝此義為正。唯此七方便義。若不是中草收。地前菩薩應不名大草。地前菩薩未入聖位。是大草收。准此七方便人未入聖位。何妨中草攝。
言故前解為善者。指長行中草三品。見道[A41]已前下聖有學名中。無學名上。
言或七地前等者。第二解二木也。却是長行第一師義也。
言此言不退等者。緣此處經文。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兩師所以配位不定。今此第一師取八地[A42]已前行不退。簡餘不退也。
言一切菩薩名為等者。總陳大草也。問何故取菩薩為大草。不取二乘。答以此驗知。依智度論云。譬如雷震小鳥等。意言小鳥驚。如二乘聞說大乘三大劫長時修行。故驚怖也。孔雀舞蹈。如菩薩聞說大乘法三劫長修。不生驚怖。下云。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正同於此也。
言因釋二木等者。標也。因釋二木分位。因便會釋諸經論中。說得菩薩種不[2]一准。此餘文。與前義並不相當。因釋二木不退分位。諸師各各取義不定。諸經論中取義不定。疏主總引菩薩不定。證此中解不退亦不定。此上標也。
言大般若等者。引證中五教不同。大般若明五菩提。前四菩提當此大小二木。一發心菩提。初發心位。十信[A43]已前。發心求趣。二伏心菩提。資糧加行二位。三明心菩提。初地至六地。四出到菩提。七八九十地出過有相。凡夫二乘到向佛果故。五無上菩提。即佛果位。
言金剛般若者。是此二木所證。理果無相。菩提智證理時。雖得菩提無相離十種相。名實無少法得菩提也。
言復有教言等者。佛頂經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當此大小二木。
言引經下言者。證此大小二木。或證大木。
言亦有說言等者。五依瑜伽論解。分二。初標。亦有說言下。是二出彼文。瑜伽說劫有二種者。依日月歲數。正與法華論同。
言故依者。曾釋。不會大般若五種菩提。唯會餘四教文。依此義者。依此超少劫。不超大劫義。
言若據無為等者。會金剛般若無相菩提。無有少法得菩提。
言初地菩提發心者。會伽耶山頂經。章敬云。彼經前解後解分成兩義。初據證發心。得明心菩提。此經同後解。種性發心菩提。與此經別也。且證發心者。伽耶山頂經。淨光天子問。有幾發心。答言有四。一證發心。謂初地。二行發心。謂六地。三不退發心。八九地。四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
言初地菩提發心便證。約無漏智生現行證理。名發心。即是初發心性心也。
言與此經同者。會法華經。同此經一生八生得。初地菩薩。名證發心。將佛頂經中證發心。同此經證發心也。
言或此經中等者。與佛頂經後義不同。
言其初發心等者。會佛頂中後義。即是種性發心也。問既是種性發心。何名菩提。因故亦名菩提也。
言三大劫等者。會瑜伽論三大劫也。
言若更異思者。端坐成佛。更不肯修行。名異思也。
言法喻合說稟潤者。合字。蓋音呼。
言如海一滴等者。[A44]已說者少如海一渧。未說如大海水。[A45]已說者如甲上土。未說者如大地土。如手葉等。
經言諸佛之法一頌者。若依初科。路云。總頌三乘無失。即無種性人。得人天身。名得果滿足。有種性人各得自乘果。名得果滿足。第二遍科。即是別頌小草。無種性人得人天果。名得果滿足。經云。令諸世間普得具足。唯人天果也。
言因人天生等者。意道二乘果。事須依他人天身上求。得離人天。身無別中草果。牟云。即須前解。七方便人名小草也。故知三草並有性也。
經言智慧堅固等。在地前即同。論說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分等。故知小木不違地前。
經言潤於人華等者。三乘之人。未入聖前。皆是人天身。無別三乘人也。人天身是因。三乘是果。華者因義。故名人華也。
言此第二段頌前結等者。長行有二。初明佛知深。為生淺說。經言。如來知是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等。後讚印迦葉能解深義。經言。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
言我同諸佛等者。汝等既能生信。故名希有。
[1]○授記品
言鶖子上根等者。鶖子聞法說法領法。述第四段中與授記中根四人。聞喻說喻領喻。述今為授記。故此品來。問鶖子上根。聞佛法說法領法述。佛還以法授記。中根四人聞佛喻說喻領喻述。而不喻授記耶。答章敬云。十二分教授記之中。定無譬喻。譬喻之中定無授記。故授記中不說喻授記也。牟云。又令生決定心中。事要分明。不可於中一一舉喻。若論法說喻說不同。不合等與佛記。亦為悟解是一。所以總與授記。又為令生解故。以喻詞授記易明。故不以喻也。
言三種無煩惱人等。論文顛倒。初言無煩惱人有三種染慢。牟云。此即所知障中染慢也。一信種種乘異。執聲聞等乘與如來異。二信生死涅槃異人。三信彼此身異。執釋迦與分身佛異。為對治此三種染。說三平等。然佛於多寶品中說多寶如來。久[A46]已滅度。還復現身。以濟眾生。顯生死涅槃是一。即下經言。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下疏主解。涌出表佛[A47]已出生死也。住空表處世以濟眾生。生死涅槃二無異故。二破執自身他身異故。說身平等者。寶塔品中。論自據。言略者。多寶如來身一體。示現攝收。一切佛法身故。下疏釋言。何故唯一多寶為論。非多佛耶。答即是一身攝。一切身平等故。三信種種乘異。所以疏言。初說乘平等。故與授記者。執聲聞乘與如來乘有異。故與授記故。顯乘平等。
言上來佛說等者。起執處所也。指藥草喻中破頓悟菩薩病也。傍邊有聲聞無學執。乘定異也。由四十年前執乘有別。故說一乘。無二無三。初周云。十方世界唯有一乘法。第二周三子同上牛車。窮子領長者家財。便有一類頓悟菩薩乘。同病生故。說藥草喻品以破之。頓悟菩薩定知乘有差別。便有無學見。前品說乘體有異。故有異病生。執種種乘異故。此品與授記。以破之。
言顯乘平等者。潞府問既授記了。莫乘同病却生否。答無學之人[A48]已知乘有權實乘同病。法爾不起。又云。正為四大聲聞授記。傍破靈山會一類見道前聲聞凡夫執乘定異者。故說授記品。
言一體性是有者。簡遍計性。無體法不可說。今取有體法。即依地圓成性也。
言二勝有當果者。簡無記性者不可說。今取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可記也。
言三勝人等者。勝人謂佛菩薩。勝理者謂深密之義。大因者即六度萬行。大果者即無上菩提記成佛之事也。
言如十四不可記者。問何名十四不可記。答大般若經有十四不可記事。一世間為常耶。二為無常耶。三亦常亦無常耶。四非常非無常耶。第二重四句。一世間有邊耶。二無邊耶。三亦有邊亦無邊。四非有邊非無邊。第三重四句。一如來滅後是有耶。二云無耶。三亦有耶亦無耶。四非有耶非無耶。第十三句。命與身一為一。問第十四命與身異一句。通前十四句。有外道等。於此十四事中有所問。論佛皆不記者答也。問何故不記。答彼外道等意問。於我假言。世間及與命等故。
言理事本無者。理無者道理也。事無者體事。道理體事都無也。
言華嚴等者。此間無明有因無因。是無記佛。不為答也。牟云。合言無體。無體不可記。故云無記。
言有一比丘等者。即是問有因無因義也。
言無明自起等者。疏主釋比丘。問顯前有始無始義。意言不從他起。即是無始義。
言更從他起等者。意言無明由我。而作我是本故。名為有始。即是有因。意問無明支乃至向後諸支有因無因。佛種種呵。乃至不須問箭之所以問。佛何故不答。只可不答。答亦無益。問十二因緣是有體法。佛何故不記。答若是佛所說十二因緣。是有體可記。彼比丘本在外道之中。計十二因緣。是神我造作神我。舉體是無。唯遍計性。非緣生法。故不可記。佛種種呵責。非緣生體無也。
言勝有當果者。善不善法能招當果可記。其無記性。不招當果。故不記也。
言勝人等者。如記彌勒當成佛事等。如記須達當得生天等。如除官宰相節度御史大夫京河尹等。除即人知。如可記。若一薄一尉。誰人得知。不可記。
言非前二全者。非二全。即是有體者可記。勝有當果可記。此上二記。皆不取也。
言後一少分者。第三之中。有勝人勝理大因大果。此經中授記唯取大因大果。不取勝人勝理故。名除後少分。攝云。今經授記望三記中前之二種。全不相攝。攝第三中大因大果之一分也。簡餘勝人勝理也。問記成佛事亦是有體。有勝當果。何非前二。答前二濫餘。故此不攝。攝問云。當成於佛。豈非殊勝有果體。[1]非何故不攝前之二種。又成佛既是勝理。復何不攝第三全分。答意云。前二及後少分。並不望佛故。故不相攝。望義各別。不可便齊。即所問之法有體義者。名有體義。雖望有體望因能有當來勝果。名勝有當果。此非望因說彼弟子名勝人。深密義名勝理。並非望佛。故此不攝。
又此授記[2]差別。總標差別也。
言[3]或[4]說一種等者。論開合。或總合為一。乃至開為二三四五六也。或記一種。謂十二分教中記別經也。記別有三相。一記弟子。謝往死生。二解。二深密義。三及授記當果。即第三大因大果。簡餘弟子生死及深密義三記。故言一種也。
言或說二種等者。問佛語不虗。出言成誠。豈有輕重而記。成佛有近有遠。將非如來成於虗妄耶。答法藉當根。藥須投病。為人輕賤。心不專精。成佛實遲。故與遲記。若言難得企慕。必深精進修行成佛故。速故便為記。應根與記。故不虗也。
言猒惡生等者。據實。登地[A49]已上更無遲病也。
言又有二種者。汝當作佛名總。有名號等各別。即如此經中如來自記。五種中通行記。名總。餘四為別也。即同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名總也。
言一自知他不知者。路云。如來有時為一人授記。不對眾。唯自知他不知。自知名自利也。他不知者。名不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即是身不在會。令迦葉傳記等。是也。傳記名他知也。身不在會者。名自不知也。即以身不在會。得授記者。亦名他利也。三白他俱知。即舍利四大聲聞也。自他俱知。亦名自他。俱利如見鶖子授記。餘人作念。大智舍利弗等即是雙利也。
言又有四種等者。牟云。指鶖子得記處。彼以六門分別授記。第四授記差別。初引首楞嚴經。佛告堅意菩薩。授記凡有四種。一有未發心而與授記。二有適發心而與授記。三有密授記。四得無生法忍現在前而與授記。
言並如前等者。或說五種。即是此經六種中。除菩薩授記。佛自記有五種也。或說六種。彼引瑜伽四十六說。略由六相。蒙諸如來與記。何等為六。一安住種姓未發心位。二[A50]已發心。三現在前位。四不現在前位。五有定時限。六無為定時限。是名六種。若唯五種。指佛自記。復六種者。加常不輕記也。故言並也。
言授者。承右反付也。
言與驗者。其因即因記。記識當果。即果記也。
經言爾時世尊說是偈[A51]已等者。此結集家雖指前品偈。今謂偏取末後兩偈。以疏主前來科。為授記之漸也。問授記鶖子但告一人。授迦葉等記。何故通大眾耶。答上根唯一人。故但告鶖子。中根數多。故通告大眾。又欲開鶖子化物之路。表鶖子在前成佛化人利他。所以別告。欲廣發時眾。述佛之心。故通告大眾。問長行言大眾偈中言告諸比丘者何。答當品之中長行傍正兼說。故告大眾。偈中唯四。約正為故。告諸比丘也。聲聞皆比丘相故。
言外遇良緣者。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內修妙行者。恭敬尊重讚嘆。
言然觀上下授記之人者。疏有三重。初泛敘四句。通一切聲聞。次正屬四人。後釋餘二妨。且泛敘四句者。一在小無勝劣。在小同是下根。在大即有之。前後分之在前成佛勝。在後成佛劣也。前後成佛。轉次授記。如下經言。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轉次而授記。我滅度之後。某甲當作佛。其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日。即有勝劣。
言同時成佛等者。第二句在大無勝劣。如經言。是二千聲聞。今於我前住。悉皆與授記。未來當成佛。所供養諸佛。如上說塵數。護持其法藏。後當成正覺。各於十方國。悉同一名號。俱時坐道場。以證無上慧。皆名為寶相。國土及弟子。正法與像法。悉等無有異。咸以諸神通。度十方眾生。名聞普周遍。漸入於涅槃。在小有勝劣者。如學與無學也。在大無勝劣。同時成佛。是也。
言三小劣而大勝者。阿難是有學。名小劣。在前成佛。名大勝。
言小勝而大劣者。羅睺羅身是無學。名小勝也。在阿難後成佛。却與阿難為長子。在大劣也。此中四句更加兩句。義方周足。一小勝大亦勝。如鶖子。小乘中上根名小勝也。最先成佛。大亦勝。又小劣大亦劣。兩類尼眾。小亦劣是下根故。最後成佛。大亦劣。
言今此四人等者。問如何四人不約根性利鈍耶。答疏言。此四人不依根性辨位次者。則全供養佛。多少齊等。則應一時成佛。既供養佛多少不等。成佛前後亦別。不約根性也。又在小。同是中根。同無學故。無勝劣也。在大。則有勝有劣未成佛。前有供養佛多者。反顯長時成佛。在後名劣。未成佛前。有供佛少者。反顯時節不多。成佛在前故勝。供養佛既[A52]已不同。明知成佛亦有後。故在小無勝劣。在大有勝劣也。
言涅槃經說等者。問涅槃經說四依菩薩。始絡供養二十六河沙佛。始得成佛。今依供佛。何太少耶。答意樂不同長時修行者。且說一地一位供佛多少樂時。長修行者。即說二十六河沙供養佛也。退心之人非樂廣行。如人曾聽後不樂聽等(云云)。問今法華經說四大聲聞迴心劫數遲速多少不定。何故涅槃經聲聞迴心八六四二萬等劫定耶。答彼涅槃經約根性勝劣齊等者。說之不妨。極精進者。不滿二萬劫至十信位。不妨根鈍懈怠修行過二萬者。劫數不定者。此經不約根性齊等者。利鈍勝劣。相和論故。劫數供養佛多少。亦不定也。
言今以根行利鈍等者。四句即是前來在小無勝劣。在大即有之是也。
言此記自体等者。問何名光明。答因自覩豪光名光。內發智慧名明。故號光明。二者。聽法義為因。當成佛果。感身瑩金色光。是果故名光明。三者況久修因。一無量生前曾施金珠。二常感身光明。此二事俱在因中。從因為名。故名光明。瑩(鳴定反)。
言此有三等者。一國名者。章敬云。照物施行日光。以光為故。名光德。二劫名者。以大乘之化。莊嚴萬品。故劫名大莊嚴。
言准前鶖子知因者。意道同鶖子授記中說。修因所感土相也。彼處有十。一一說因也。
言皆護佛法等者。攝云。淨土之中。理無[1]應事。示現故有。如節度。有土番軍。以為侍從。豈彼更有異心。淨土現魔。以為眷屬。故護佛。又如賊順還得賊名。魔若歸心。亦得魔稱。
言果記中有四。長行有七。不頌前國名及劫名及無魔事也。
言既怯者。怯威嚴皃。問習種俱盡影鴿無怖。一何聖者猶懼威嚴。答如來大悲誠不威物。聲聞小智妄起懼心。今舉妄情。故言悚慄。
經云大雄猛世尊等者。欲得如來授記。先讚嘆世尊也。而賜佛音聲者。即是聞前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經云若知我深心等者。請也。心中未蒙佛別說。國土名號未敢准擬。若對眾蒙佛與記別烈名。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凉也。注經云。甘露有不死之功。授記獲無生之果也。
經云如從飢國來者。嘉祥云。少無大食為飢。背少向大。為來。牟云。從二乘迴心向大。即是從來也。
經言忽遇大王膳者。得總記也。未敢即便食者。即未得別記也。若復得王教等者。若得別記。領解方決。饍由食也。唯佛與佛能知一乘正法之味。名大王饍食者。資長義名食也。
經言我等亦如是二行半等者。雖聞佛音聲總記也。心尚懷憂懼等者。未敢准擬。若蒙別記。爾乃快安樂也。
言解法体相空者。須菩提緣解空第一名。即名字相。即體知萬法唯有假名。無實體相。故名名相。此解在名遣相也。
言或名與相二義等者。此解名與相二義皆遣也。章敬云。一者名假。名句文三。依聲呼召。無實所詮。二者受假。受如浮泡。和合而有。無實主宰。三者法假。薀等諸法之體虗幻。故從緣生起。無實自性。名即是彼三假中名收。相即攝彼受法二假。由悟三假。故言名相。或名即能詮。相即所詮。由能解了名之與相。二皆是無。故言名相。又證云。依三性以釋三假。一名假者。即遍計性。有名無體。名名假。二受假。即依他起性。依他領受。皆是有為。體無常故。名受假。三法假者。即圓成實性。雖此体是真如。建立諸法。名為法假。以須菩提悟此三性。而得果菩提。故名名相。名攝一初一。相攝二後二。經劫有寶者。須菩提解空理。空理為寶。可保重故。故名有寶。國名寶生者。空理為依。能牽生正智塵沙萬德。故名寶生。經云。劫內有賢聖大士。故曰有寶。國內有聖賢出。故曰寶生。
言地高曰丘者。本清性高也。
言大塜者。築出也。
經言其土人民等者。由內證理。外感珍臺。將智證理。如坐珍臺。
言內由達等者。今謂樓臺居止。亦表住空。意彰化主。解空第一。
經言其佛常處虗空者。由因中解空故。果中常處虗空中住也。牟云。今謂[2]爭上說。人民在樓臺。所以住空說法。聽者須下坐也。
經言當無數等者。問長行云於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等。此間偈中寧無數。答長行但約自國業力說。偈中兼說他國運通供養。
言此土相者。長行有五。一土平。二地。三樹。四無惡。五華淨。頌中言嚴淨第一。嚴淨字遍述前寶華覆地[A53]已上文。即是述其土平正頗梨為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荊蕀便利之穢也。淨字述前周遍清淨一句經文。亦是開合不同也。眾生見者。四句經文。頌中有。長行無也。
言初一頌佛化等者。佛化即前住空。聽眾即前利益也。此頌文述前長行果記。九段文中不述劫名國名居處。居處即是其土人民皆處寶臺等是也。
言摋摩等者。金煞音。非也。牟云。桑割反。蔭音呼也。
言曾掃僧地者。一掃僧地為因。常感世世身有金色。二者。今生目覩豪光。三者。耳聞法智光。有此三種因。故號閻浮那提金光。
言樞要度鉢戍多等者。章敬云。將舉婆剌拏王。疏言鉢戍多。以一事中有二王故。其實度者非鉢戍多。正是婆剌拏王。用證迦旃延掃地之事。娑剌拏王者。此云流轉王。先云沙羅那。訛也。流轉王即是眉稀羅國王。容皃端正。自謂無雙。求覔勝形。欲自方比顯[A54]己殊皃。時有人言。王舍城內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無雙。王遣迎之。旃近至。王出宮迎。王不及彼。時人皆觀迦旃延。無看王者。王問所以。有何宿因。迦旃延答王曰。我昔出家。作老比丘。常掃僧伽藍地。王於一日。作一乞人。入寺求食。我掃地竟。令王除糞。除糞既訖。方與王食。以此業因。生人天中。得端正果報。王聞此[A55]已。尋請出家。為旃延弟子。後旃延入阿盤地國中。山中修行。別處坐禪。阿盤地王名鉢戍多。將諸宮人。入山遊戲。宮人見王形貌端正。圍遶看之。鉢戍多王見娑剌拏王。疑有欲心。問娑[A56]剌拏曰。汝是羅漢耶。王答言非。問汝離欲否。又答言非。鉢戍多嗔曰。若爾。汝何故入我婇女之中。遂捶撻之。悶絕而死。至夜方醒。至迦旃延所。旃延見之。心生悲慜。其諸同學方為療治。娑[A57]剌王語旃延曰。我從師乞。暫皈本國。集軍破彼阿盤地國鉢戍多王。事竟當還。從師修道。迦旃延且停一宿。旃延安置別處令眠。欲令感夢。夢見舉軍征阿盤地國。自軍破敗。身被他擒。繫縛手足。嚴鼓欲煞。王於夢中。恐怖叫喚。失聲云。我今既敗。願師濟拔。作歸依處。迦旃延以神力。手指出火。喚之令寤。語云。汝若征彼。必當破敗。如夢所見。王言。願師為我除其生毒意。旃延為說一切諸法。譬如國土。假名無實。離屋宇舍宅。無別國土。乃至廣說種種因緣。至一極微。亦非實事。無彼無此。無怨無親。王聞此[A58]已。得預流果。後漸獲得阿羅漢果。
言瞻部那提等者。章敬引注經云。閻浮下。那提河際。此河出令萬國所重。以上寶而吐奇光。猶佛居至理。而舍極智之光。故借義以立名也。此金從河提樹。以得名。舊云閻浮檀金。餘如疏。
言迦旃延端正見者等者。問前迦葉授記。金繩界道。見者歡喜。豈緣端正耶。答但說端正。招此歡喜。不言歡喜皆因端正。一由旃延端正。見者歡喜。二者。由掃地為因。感外土相。見者亦歡喜也。
言初一頌土相者。經云。其最後身三句經。似述果記自體。然舉成佛時國土嚴淨。故是土相也。
言後一頌福田者。長行所無也。為字平音。詞得也。
經言斷一切有者。有即生死聲聞[A59]已斷盡也。
言初時記者。八千諸佛在時四事供養。
言此滅後等者。滅後起八千塔。一一塔高千由旬。七寶合成。通二音呼。
言此自體等者。具足梵語。合云多阿摩羅䟦陀羅旃檀香如來也。多是性義。阿摩羅者無垢義。聲勢同故。合却阿字。但言多也。䟦陀羅賢義。略却陀羅兩字。但言䟦字也。全梵語七字。略三字。留四个字。多摩羅䟦。唐言性無垢賢。旃檀香者。是唐[1]言也。
經言劫名喜滿者。簡要云。見此佛土歡喜充足。故名喜滿也。
言國名意樂者。國土嚴麗。令人愛樂也。
經言捨是身[A60]已者。問既無學後有[A61]已無。若捨此身。更以何身而得成佛。答牟云。依變易見諸佛而修供養也。若爾變易依分段身。云何捨分段身。而受變易。答此據此捨化身。非父母所生之身也。如諸弟子見佛化火焚身。皆是此類。經依此說。言捨是身[A62]已也。
言今言剎者。是梵語訛而且略。正云剎多羅。云應法師。解云差多羅。此譯云土田。今此疏中意。剎者塔名也。彼西國塔竿頭安舍利。美同土田。故亦名剎也。
言有所表故者。表有佛剎也。
言剎者。應剎字。初一反。
[2]○化城喻品
言一者上中等者。問上根聞法。其義可成。中根聞喻。何名聞法。答初周聞法者。是法中之法。中根聞喻。喻亦是法。故十二分教中。有譬喻經也。
言下根之徒等者。法說喻說既不悟也。
言故陳過去等者。直頭為說報言。我曾過去與汝聲聞。[A63]已結大乘之緣。此是真實。亦今小果。又是化城。
言陳往因者。問陳往因是何意。答疏言令其証實也。
言述今果者。問述今果有何意。答疏言令其捨權。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知不實也。
言遣生覺解者。覺解兩字。配前大乘小乘。覺則覺知身中有大乘。曾修大乘。解則解現在二果非實也。第二論家以七喻為來意中。分為八段。第一總標論意設化城之所由。二者論解下。第二牒解前文陳慢執之行相(有定人者彼[A64]已得定下)。第三假真對辨彰妄見之述求(此中意說下)。第四起執非真乃後心之假解(至於無學解脫至種種之想)。第五舉例四倒及執城之亦然(如二乘人所起四倒等)。第六因辨二師論法執之寬狹(非無漏心及世間定下)。第七迷情與慢非無學之所求(所證擇滅名為化城下)。第八別約凡夫簡有學之忻趣(又有釋言此是世間凡夫下)。此文之中。前七段為第一解。第八段為第二解。緣前論文。第四有定人實無。而有增上慢。有定人中有多種故。作第二解也。
言二者論解等者。論家標。以有世間三昧者。論家釋。又云。第四人者方便等者。論家第二標文。
言涅槃城者諸禪等者。論主釋。論文雖四段不同。總是論文。論家自有標釋。文亦屬標也。標中有二意。第一段文是所治病。第二節文是能治法(又云第四人下)。
言七種具足等者。依疏解第一人者。以世間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後令入大涅槃。第二人者。以三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種種乘異。諸佛如來平等說法。隨眾生善根種子生樂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者。諸禪三昧過彼城[A65]已。令入涅槃城故。第五人者。過去善根令憶念。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聞十地行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記故。第七人者。根未熟令熟故。示現涅槃。
言七種增上慢等者。今當第四有定人也。
言實無而有等者。說化城喻。盡是得定。問得定人有幾。答有四人。阿羅漢後得智定心。前三果有學。見道前七方便凡夫。及寡聞比丘。今此多取七方便有學凡夫及增上慢凡夫。名有定人。言實無而有者。涅槃須是無為真如理也。阿羅漢後得智所變假相分。實非真理。不是涅槃。計為涅槃。名實無。將謂是涅槃。計為涅槃求。而名有增上慢也。恃[A66]己執小。凌大不修。於增上法上起慢。名增上慢也。或得四禪定。名少得。不是四沙門果。計為四沙門果。名為多得。是增上慢也。
言以有世間等三句者。解前有定人。
言實無涅槃等二句者。解前行標。實無而有增上以有世間者。前來數處解世間。今取有漏名世間。下云此定有漏名為世間。三摩䟦提亦云鉢底。唯定非散。通有心無心。此唯取有心定。
言涅槃想者。阿羅漢生空觀後。涅槃菩提假解心所緣相分。實不是涅槃。計為涅槃想求。名涅槃想。
言對治此故等者。對治有二。一為下根五百千二百人等說。彼四十年所設涅槃是化。令捨權取實。二為對治見道前有學凡夫也。若破病。事須說真化也。
言又云第四人等者。二句標也。方便之言含得真城假城。本來為設化城。是佛方便。方便之中有二師解。一云。設根本觀中真化城。名方便。二云。取後得智中所變假城。名方便。真城假城雖不同。總是入大乘涅槃城之方便也。路云。唯設鹿野菀中真化城。不設後得智中者。非也。
言涅槃城等者。論家自略釋也。涅槃城者。牒上文也。初二三四禪。禪不一故。名諸禪三昧城也。一者。羅漢根本智相應定心。是智之安處。名三昧城。此城無漏。二者。羅漢後得有二種。一無漏後得隱之言無。二有漏後得。即有漏定心。是修慧也。從彼根本觀後。返觀根本觀中正智證真如行相。以是有漏定心麤。故緣不著。設是無漏後得。亦緣不得。況是有漏定心耶。乃透遇緣著見道前加行智中。或苦不生相分也。當時作我生[A67]已盡梵行[A68]已立等行相求因。聞世尊鹿野菀中說。託此名教。以為本質。變起相分。當情著求。從資粮位。直至世第一末。皆作此相。羅漢後得能緣心。託此相分。以為本質。當情又變起一重。或苦不生。相分所變。離能變無。攝相皈見。將所就能。總名三昧城。既言諸禪三昧。望佛意總名方便。總名入城。望諸抄及疏主意。取根本智中真城。名入三昧城。若望論主解涅槃城者。兼取後得假解心也。三昧即城。三者。前三果人及凡夫有學。同此求之。四者。寡聞比丘增上慢人執三昧名城。問設城有何意。答疏言過彼等。佛意為令過彼城[A69]已。入涅槃城。涅槃城即三事寶所也。問前來不許寶所名城。何故此間言城耶。答息苦名城。即非寶所。御寇安神寶所。亦名城也。
言有定人者彼等者。牒解前文陳慢執之行相。以下盡是疏主釋前論家第四有定人也。釋中有三。一釋有定人。二釋增上慢。三解三昧城。路問云何要事須取有定人。豈不得定人無所執耶。答論據[A70]已修習得定之人。過去多生[A71]已來。求此假解心。若求趣涅槃。事須是得定之人。聞如來說。決定求趣。若未得定人。雖聞佛說。亦不欣求。今此即是聖有學及凡夫。有學皆[A72]已得定。諸抄唯取七方便有學凡夫。有學二字簡不學之凡夫。凡夫二字簡聖有學。
言今說往事等者。牟云。若准向下會弟子事。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彼處疏中四解。初二解於自身生滅度想。後二解望佛身生滅度想。於第二解中。或是凡夫見道前資加二位。或是有學初二三果。有學之言通凡聖有也。彼既兩類各別。何故此唯取有學凡夫。不取聖人耶。問意。今謂五百千二百無學人說喻。何故說凡夫有學耶。答疏言今說往事等。緣彼下根。今皆是無學所陳。昔日為有學凡夫時。於十六王子時。熏得菩提心種。欲擬退去。導師多諸方便。化作一城。令其止息。今說昔時誘進之事。化城非實。即是說彼往事。令其憶念。此後解談昔況今也。
言此所起慢等者。此疏主解。前論文實無。而有增上慢也。金云。此凡夫之人既得定心。是事觀。唯伏迷事。不伏迷理。唯伏俱生。不伏分別。故取欲界分別及上界惑。而為慢相。攝云。疏有二意。一此得定人。要伏欲界俱生煩惱。不伏分別。故容得起。意說身在下欲界。有時分別得起。二云。此所起慢分別煩惱。而是上界者。[A73]已得上定。故起上惑。欲界分別雖未伏斷。以無流輩故。不得起流輩。即俱生也。二解。初解為勝。亦影輩也。五十八云。若諸異生。離欲界貪等諸惑。不起現行。皆說為斷。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等。由彼諸惑。住此身中。從定起[A74]已。有時現行明知。起者為勝。意說亦起欲界分別也。問若爾何性。答唯識云。若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性。
言三三昧城者等者。疏釋論中三昧城也。此是無學與有學凡夫。說所求三昧城也。
言在無學者。羅漢所執三昧城也。
言盡智等者。正是根本觀中無學人證理也。問何名盡無生智。答煩惱永盡之處得此智。名盡智。決定知煩惱永不生處得此智。名無生智。二云。集論煩惱因盡處得智。名盡智。苦諦後有苦果不生處得智。名無生智。三云。煩惱因盡處得理。名盡理智。證盡理。名盡智。苦果不生處得理。名無生理智。證無生理。名無生智。此唯無漏。不通有漏。唯無學。不通有學。唯根本。不通後得。此位之中所證生空理。真化城也。
言後世間禪定者。事須發得盡智無生智。後方起得假化城也。如來言陳之中。設彼後得智中。假化城意許之中。與真化城。緣真化城。實能息苦。故羅漢雖得。得了忘却。後執與躭玩。事須假化城真化城向上無執無言說也。
言世間禪定者。即能緣見分也。
言所變解脫者。是見分家所變當情假相分也。正是羅漢所執之城。阿羅漢後得解心。因他見道前加行智相分方起。凡夫加行心相分。還依阿羅漢後得解心上起。更互為因。若攝相歸見。所變離能變無。攝歸能緣定心。故名三昧也。問何名總。答總取能變解心所變相分。攝屬一處。都名三昧。故是總也。疏主恐人將謂根本觀定心。亦名世間。簡此定有漏。名世間也。非是真假二城合說名總也。
言此中意說佛說等者。第三假真對辨。彰妄見之迷求也。疏主恐人錯認三事涅槃。亦名化城。故簡也。佛擬化城意。望佛本意。本來與二乘人設化城。今至寶所也。夫真涅槃須三事具足。方得名究[A75]竟涅槃。三乘同得者。不是三事涅槃。但得煩惱盡處解脫理。方便且名涅槃。實亦非真如三事大涅槃也。
言由此後時等者。佛為二乘人。設真化城。由此盡無生智證理。後時煩惱苦果永不生。故名為解脫。
言生空智證者。問何名入城。答疏言生空智等。問二乘所得生空。何名化城。答對寶所不究竟。亦名化城也。問如何言三昧城。復入涅槃城。答若約忻趣心。說名涅槃。若約望假解心說。攝相歸見。名三昧城。
言故言方便入涅槃等者。問論釋城即諸禪三昧。疏解三昧城即是無學假所變。今此又言以正智所證涅槃城。一何乖反。答論說涅槃城。通二種正智證者。御煩惱寇。安正智神。煩惱到此[A76]已無。正智之後方起有漏。所變之城。假似於真。有御安義。如疎所緣緣。皆是城攝。方便之言。文通二處。彼真化城。對不定性。是佛方便。令入真城。後至寶所。況變城而是實耶。如來依此方便說之。為入涅槃。問宅中虗指。即是二乘住凡時。如來說為羊鹿車。當爾之時。二乘未成無學。未有假解。如來以何為所指。而說彼為車城耶。答以昔日前二乘無學之人皆作此執。故虗指也。
言後引至寶所者。此是佛說化城。意本設化城。令趣寶所也。
言至無學解脫道等者。第四起執非真。乃後心之假解也。望根本觀中正證生空理時。都無分別種種之想。亦不作我生[A77]已盡梵行[A78]已立等想。亦不作[A79]已度想安隱想。此是如來意許之中說也。問前來三昧取根本智相應定心。名三昧城。此中何故取無為理。為真化城耶。答論家意舉同時根本得相應定心。總名三昧城。望如來意中設根本智中生空無為理。為真化城。兼設後得智中假化城相分。佛取所證真理也。論取相應定心也。假城名體俱滅。真城滅名不滅體。問爭知如來設真化城。兼指後得智中假城耶。答能變心是假羊鹿。所變相分是假城。不可車則虗指城不虗指耶。所以鹿野菀中我法能離生老病死。言陳之中指我假城。意許之中與真城。與真城實能息苦故。問如何喚生空作城。答能牽生正智。安神御寇。名城也。問真城實能息苦。可名城。假城是假設。如何亦名城。答假似於真。亦得名城。後得智所變惑苦不生相分。與彼根本觀中煩惱不生。義勢相似也。問世尊何不唯設真城。何要設假城耶。答與設真城。總忘却認不得。世尊知他根性意樂。所以真似總設。若望躭翫遊戲。蓋是入假城羅漢。因聞世尊言教為質。變起相分求。
言出解脫道後等者。指後得智位。以心麤故。根本觀是無漏。後得但是有漏。漏與無漏。麤細不同。重緣不著。豈非彼解。是世間定也。
言故言以世間者。引論證也。
言凡夫有學等者。明前三果七方便人求趣行相也。謂是真實滅度。起堅執心。作意忻趣。此是凡夫之人起執。若是羅漢後得智。雖是假。但是錯學。不是執心也。此假解為城。并後四倒皆是錯。非是執也。我生[A80]已盡等四行相。名作意忻求。
言故今破之說彼所證等者。說化滅化也。說彼根本觀中所證生空理。猶自不實。猶如化城。此對寶所名不實。望佛本意滅化。只滅根本觀中生空涅槃。其後得智中求者。及凡夫求者。不滅自破。
言如二乘人所起等者。第五舉倒。變執城之亦然。此文意證前似所變城。是正觀後也。非是解脫道中作此解也。如二乘人所起四倒。四倒有兩重。一如來常向二乘人。說我生[A81]已盡等四句。二乘人四智未究竟。執為究竟。對三事涅槃。名之為倒。問如何作究竟行相。答疏云。我生[A82]已盡。苦諦智究竟。變易分段俱苦諦。更有變易生死。未盡究竟。梵行[A83]已立。道諦智究竟。生空智法智俱道諦。更有法空理。未辦未究竟。不受後有。集諦智所知障因未斷。變易生未盡未究竟。此上四倒。與假城行相。正相似也。二者。又有一重四倒。如來常為二乘說有漏皆苦。生死之法悉皆無常。一切法中都無有我世。六總為不淨。二乘之人每日加功用行。作此觀行。後入解脫道中。正證苦無常理時。不見如是相。出觀[A84]已後。及緣前理。心麤不見加行位中無常等想。遂於如來五薀身上。亦作如是苦等解心。然彼如來身上有常樂我淨。故說為倒。如是倒心。亦是正觀。後變緣於前行相。不親得故。既同引之為倒。意云。四倒與二乘人假城。行相相似。故結言此亦如是。
言非無漏等者。第六因辨二師論法執之寬狹。即護法安慧二師也。且護法者。疏言非無漏心等者。是護法云。八識中唯六七二識有二執。唯有覆不善心有執。若安慧八識皆有執。五八唯法執。第七唯我執。第六通二執。二乘三性心皆有執。又因位無漏後得智。亦有執。唯佛無執。所以護法因位無漏心及有漏定皆無執也。所以疏言。非無漏心及世間定心皆是法執。
言出彼心後方起等者。護法意云。二乘有漏後得智。定心中亦無執。出有漏定心時。於散心中。執前加行心。惑苦不生相分為涅槃故。即是散心起執。非定心中起加行心相分為涅槃也。
言若安慧等者。相國云。此師所計。執障體同。而名有異。唯自證分。依他有見相二分。遍計體無。約識而論。五八唯法執。第七唯我執。第六通二執。除佛[A85]已還。二乘因位無漏善心。皆有法執。不同護法善心無執。此師依三種教一種為證。第一。楞伽經云。八識皆以虗妄分別為自性故。難。若安慧有漏心不名執者。應同無漏。非妄分別。若許不執。名妄分別。應無漏心。亦名虗妄分別。故知有漏皆是執心。此據遮他為論。若護法云。若安慧宗。因中無漏亦許有執。若言有漏即有執者。若作此解。反難言。汝既有執。名為虗妄。無漏非虗妄。應非執心耶。知遮他。如何云因無漏亦有執。二。攝論又云。二取名執。則見分為能取。相分為所取。非有取心。不名為取故。皆名執也。三。大論五十一云。阿賴耶識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緣故。所緣即所執。自性家之妄執種也。即能執心種子也。若有漏心不有執者。應有漏種。第八不緣。若護法解。非一切有執。唯六七心品執我法者。方是遍計。不有論十種證破五八識及善心等有執。一引攝論第四。唯說意識能遍計故。安慧難云。若以不說五八識。五八無執心。亦應不說於第七。第七亦無執也。第二云。意及意識名意識故。安慧難云。若爾。第七名意識。總合名意識。亦應第七名意。餘名識。八皆名意識故。第三計度分別能遍計故。此亦攝論文。文中說五八既無計度分別。明知意識五八不收。安慧云。計度分別行相麤者。五八即無自性。任運有相分別。此等細者。五八說有。亦何爽理。攝論約麤。不言五八。況世親攝論唯言。由此品類。能遍計度。不簡何者。寧棄五八。而無執心也。第四執我法者。必是慧故。非五八識常與慧俱。寧容有執。安慧云。麤慧雖無。細者亦有。若爾。慧數寧非遍行。意云有漏心皆有執者。即五八識。常應有慧也。即分染慧也。第五二執必與無明俱故。設計有慧論與癡俱。云何善心而得有執。彼與無癡性相違故。安慧云。我如小乘尋伺俱起。此亦不然。尋伺麤細殊。相順可俱起。無癡既相返。豈可得同生。第六不說無明有善性故。瑜伽論等皆不說有。云何善心內而得有無明。安慧云。一切有漏皆是不善。說為善者。行相相輕故。瑜伽等約此而論。擬實有也。第七癡無癡等不相應故。無慚與於慚。[1]與許得俱起。癡與無癡不可俱起。但以一切有漏皆是不善。但是癡相輕微故名為善。故得與癡俱起也。第八不見執導空智故。若無漏心必二空觀隨一相應。若有漏心必有執者。如何能引空智現前。非猶於水能引於火生故。安慧云。若言有執不引無執者。云何有漏能引無漏。答雖是有漏隨順聖教。作我空觀。與彼無漏行相無乖。故可引起。執與不執行相不隨。寧可引起。如二俗人。一則敬三寶。可引得僧到家。一則不敬三寶。不能引僧到家。今此亦爾。第九執有達無不俱起故。是故不同漏引無漏。第十曾無有執非能熏故。若言八識皆有執心。何故能熏不通第八。安慧云。若言有執皆能熏者。無漏執無。應不能熏。約果中無漏難。答此亦不然。且說有執。以是能熏不必能熏。皆許有執。由前十證執障不同。淨云。由前虗妄者。但以不如無漏之智證實智故。名為虗妄。不以虗妄。便名有執。又復不以似二取故。即名有執。而無漏心亦有執故。若許無漏[2]漏心亦有執者。佛亦應有執二相故。若言佛果無相分者。便違佛地論等說現身土等種種影像。
言所證擇滅名為等者。第七迷情與慢。非無學之所求。此是羅漢根本觀中證者。名化城。二乘有學及七方便凡夫。名餘人。
言論說具足等者。問爭知不是無學有學凡夫也。答疏言論說等證也。此前七段疏文。解他論家第一段標文也。
言又有釋言等者。第八別約凡夫。簡有學之忻趣。即是解論家第二標中意也。緣論家言有定人有多種。前來七方便凡夫。前義[A86]已解訖。此第二義中都有四類。亦盡是凡夫得定者。初有兩類。一者。凡夫造不動業。來生上界。得上界定。二者。身在欲界。坐得上界地定。但是得定凡夫。不是外道。此間盡不破。第二更有兩類。一者。是外道六行伏惑。得上地定。計一一定。以為涅槃。此自是耶見中收。此亦不破也。二者。增上慢人六行伏惑。得四禪定。計為四沙門果。少得謂多得。名增上慢也。此唯破增上慢人。疏言文有釋言[A87]已下。疏意與嘉祥同。所以引來。彼師云。論文既言增上慢人。即是凡夫執四禪定者。潞問云。五千增上慢人。前方便品中[A88]已起去。今何故更有。答慢有二類。一者。五千之輩犯戒增上慢。在會即無。前品起去。二者。具戒名增上慢。在會即有也。所以疏云。又有釋等。破增上慢人。[1]許四禪三昧為化城。
言佛說二乘無學等者。說化滅化。故佛說經亦破之。此是根本智。證生空理也。方便令入。由如化城。對三事涅槃。名不實也。況汝所得四禪三昧。執為實滅耶。此正破增上慢人所執四禪三昧。執為實滅也。
言有學之人等者。重破有學人。不起此執。四禪定為四沙門果。此唯增上慢人有此執。故有學之中。[A89]已得前三果七方便人。皆不起執也。
言下言導師等者。疏主結自宗義。緣敘古義隔斷。故重結也。此所引文。是滅化城文。古師云。化城是導師神力設。滅還是神力滅却。此間疏主說化滅化。鹿菀中設城言中。施設言中。不道是化。但勸交入法華會上。但說城是化破了。
言破執二乘者。此說化也。
言為滅凡夫者。此名滅化。此中真化城。滅名不滅體。假化城名體俱滅。化者但設有餘涅槃。是假使。名滅化城也。餘無學人後得智中反者。及前三果人所求者。不說自滅也。及增上慢所求假城盡滅也。
言亦應如護法者。此正當古人義。若取增上慢人執四禪定為化城。還如護法定中無執也。護法宗意。不問有學及以凡夫。皆於散心。起分別執。以定是善。無容彼起不善執故也(路意)。
言三者十無上者。以論總故。疏作三重解也。
言故說大通智勝者。一大通三無數劫修行。臨欲成佛。佛法不現前。更經十劫。空坐道場。意顯大乘菩提難得。行亦難修。非如二乘三生六十劫修行得果。不名無上也。
言此為文殘等者。從初入品。真主化城喻[A90]已前。盡說大通佛古今久近。化城喻文別不能破病。但顯法體尊高。故是文殘也。
言或說大通佛事者。二約十六王子說。汝行力無上者。十六王子當初聞經修行。畢經多劫。今日向菩提樹下。方言成佛修行。得名無上也。
言又諸聲聞等者。三約三根聲聞說。鶖子等當日教化。早至第六住前。豈有經爾許時修行。尚自向聲聞地中坐。今大乘方根熟。故知修行無上也。
言不說大通等者。疏主恐人迷。將[2]謂後兩節疏文。一明十六王子修行。二明聲聞修行。緣總說大通佛修行。恐人分別不得。故一句疏簡云。不說大通佛之行也。
言即將說今要等者。通難也。問此品之中。說修行力無上。亦說化城喻。何故不以修行為品名。言化城品耶。答疏言即將說今等。古即大通佛佛修行事。意道擬說化城。事須說著大通古事。緣化城向三百由旬外設。說著三百由旬。事須說著古事。鉤帶起來說。今意令迴向取實所說。古今悟解取實。雖以今果為品。號名化城喻品。說著化城。過三百由旬外設。便說設化城因由。過去久遠修行事名因由。即是大乘因。亦在其中。因果不相離。亦在品中。說其名也。
言增長力無上者。滅去化城。引至大乘。說二涅槃。是假擇滅說。彼為化引至大乘。即欲增長。彼二乘之修行之力。彼[3]法大行。名為疲極。今却增修智力。名增長也。
言前說化城等者。此指下經。下經先說化城。後說增長力無上。故言前說。故下經言。作是念[A91]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向後方言。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此增長力無上也。
言未說商主等者。解經。增長力無上經文。此無上無別經文。只取滅化城文。便是增長力也。
言此乃義殘者。佛設化城。本從息商人疲懈設之。與滅俱是喻文。喻文屬他。化城喻破病文。法中論說二乘涅槃是權。增長得大乘心。喻說滅化城文屬他。破病[A92]已用訖。於中一分增長商人心。形對二乘。得名無上。喻家收不齊。是義殘也。
言禦寇等者。寇者難也。生死之寇難。得有餘涅槃。生死苦息。名禦寇也。生死之疲者。六道煎煑名疲[1]恬。寂滅之樂即涅槃也。
言今是喻法等者。喻說法說一處。名喻法也。或喻即是法。十二分教中有譬喻經。喻亦得名法。此言喻法者。顯不是法說也。
言本無而有增上等者。無處強執為有。不是涅槃。名為本無。將謂是真滅名有增上慢。即少得謂多得。
言執非擇滅等。羅漢後得智位。及二乘凡夫所求假相分。執為真擇滅。疏主指言非是擇滅。是不根本智中所證真擇滅。此名非擇滅也。
言今說擇滅為化者。擇滅即解脫。解脫即涅槃。名異體同。意道說彼真化城無體。除之假化城自滅也。交捨真化。趣於寶所。
言不以佛事為之者。即修行力無上。大通往事。名佛事也。
言今此經不以等者。遠故不取。今取顯果。為品名。即是化城也。
言不以隱因者。即過去曾發大乘心也。
言滿慈領悟者。經云。而作是言。世尊甚奇特。所為希有。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至深心本願。
言佛重述成者。經言。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否。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言為之授記者。經言。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至號曰法明。
經言無量等者。無量者過筭分。無邊者過時分。不可思議者過情計分。阿僧祇者。此云無數。數此阿僧祇至無量。無量阿僧祇。數此阿僧祇至無邊。無邊阿僧祇。數此阿僧祇至不可思議。名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言告後三者。金云。通謂通達。二空道理也。能達之智。是無漏故。名智勝。國名好成。圓滿義。諸佛大法悉皆圓滿。故名好成。
言大相者。劫中有大佛事相現。相現既大。名大相。
言初校量者。問世尊前言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是多耶。答經言。諸比丘。至地種墨。所有地種。牟地種者。即四大種。四大種中不取水火風三。唯取地種。地種之中有假有實。眼所見者為假。身根取者為實。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濕為自性。此之真地種身根所取。觸塵所收。眼不可見。此中取眼所見者。可研可摩。假地種也。二者。地即所依地。種即種類。山川鷄谷草木合名地種。取前義為正。假使有人。都將三千大千世界。作一个墨。挺磨作墨。法法將來。向東方過數滿一千个國土。乃下一點。又過千國土下一點。點盡墨法。名盡地種墨。種墨有二說。一云磨作水。過千國土。乃下一點。二云磨作。磨取微塵為點也。
言都無磨字作摩音者。章敬云。謂磨字唯有去聲也。
言此問及答者。問云。經云於汝等意云何。若算師目又若弟子目多人也。意顯一人知不盡。多人知亦不盡。章敬云。意明弟子同算放審。及顯稟承學算之道。大城不爾。何須舉師及弟子耶。知其數否。[A93]已上問詞也。不也世尊一句。答詞也。經云。若點等者。第一千不點餘九百九十九个國土數與塵等。尚不可知。況過是數也。
言宿命智知者。疏意本後智名知。佛五眼名見。又宿命智名知。慧眼名見。路云。疏釋經從勝而說。理實佛眼亦見。
言問釋迦修行不越等者。牟云。彼時早稱王子分明也。疏言猶者尚也。問意云。設使大通佛世初始發心。至於今時。[A94]已過三僧祇劫。百千萬倍。況復大通前劫。早[A95]已發心。至大通佛時。方為王子。王子行位非是初發心。云何許時始得成佛。應言彼早為王子也。意道當時十六王子早修行。至初地以上。自復塵劫方初成佛。何大遲生。彼時早為王子。當日為凡夫。亦合成佛[A96]已久。況早稱王子也。
言答意趣有四等者。攝大乘論說。意趣有四意。釋四秘密。一切大乘方廣教中。不越此四秘密。如來將四意趣解釋也。一立意也。趣是佛能緣心。後得智為體。秘密是教。聲名句文。色行薀為體也(二出體)。此中有四。簡要云。一字平等。過去及我。同名佛故。二語平等。過去諸佛及今釋迦。皆有六十四種美妙音聲語言。說法同也。三身平等。我及諸佛法身色身好莊嚴無異故。四法平等。我及諸佛得菩提分等諸功德故也。四秘密言教也。教化眾生事。為近方便也。四意趣。為遠方便也。和合此意名秘密。次下將四意趣解四秘密。雖千佛萬佛各別。法身理同。彼佛即我身。此是佛意趣也。
言平等意趣(至)等故者。過去久遠勝觀佛。即是我身。據實。勝觀佛釋迦佛實別。且約平等意趣說。認他勝觀佛。是我身者。約法身同故。過去十六王子。不妨此是佛意趣也。過去十六王子。不妨是諸餘佛修因時事。成佛來[A97]已久認他道是我身。此名秘密。將何法解釋。答將平等意趣和合會也。
言二別時意趣等者。言雖在即。意在別時。如說願得往生極樂世界。便得往生者。為當來往生遠因。若生事須更修善念佛始得。今說發願得往。是別時意趣。言與[1]意別時。故名別時意趣。如說念阿𭊦藍唅欠。如轉藏經遍。暫聞無垢月光佛名。得成佛者。是秘密人難會。事須將別時意趣解釋法解。今疏中引者。正當攝大乘論文。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此意長養先時善根。如世間說。但由一錢而得千錢。別時意趣。欲得生淨土。事須行因。如何空發願也。問念彌陀名得生淨土。經文具說。不在[2]狐疑。如何此中秘密得成。答持名發願。皆是其因。臨欲壽終。定生淨土。淨土是果發願是因。依於今因。說於當果。令眾生積行功成。影說因果。故成秘密。意總意別也。
言三別義意等者。三性向上總說是空。此名秘密。事須別義解釋。即是說遍計性是空。依圓不空。名別義。雖談此義。意在他義。言說與彼意義不同。故名別義。攝論云。若以奉事爾所殑伽河沙諸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無性釋言。[3]謂證相大乘法義。與教相大乘法義。皆有差別。意言解義有二。一證理之時。方名解義。即證相大乘在初地[A98]已上菩薩。二聞思之時亦名解義。即教相大乘在十信前凡夫所聞。聖凡階位而有不同。故言差別。意言據教相大乘。非難解。言逢多佛方能悟解。故成秘密。如來說彼證解之義。言中似說悟解之義。故此差別也。
言四眾生意樂等者。問何名秘密。答佛說法。讚即合長讚。毀則合長毀。今於一行。或讚或毀。名為秘密。將眾生意樂意趣釋。為眾生慳者。讚布施及交布施。便生喜足。不求餘行。佛便毀呰檀那。欲令具修勝品善故。然於一施而復毀。自語相違。皆似有乖角。故成秘密。觀根受道。法合爾故。故名意趣也。治貪故讚布施。親近恒樂見。宗敬好名聞。復作後時因。是名施善利。若不求法者。為說若河沙世界。珍寶滿其中。以施諸如來。不如一法施。若毀戒者。云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若樂持戒不樂法。云若有戒足雖羸劣。而能辨說利多人。如我大師應供養。若樂多聞。不修禪定。譬如貧窮人。[4]衣衣數他寶。自無半錢分。若修定不樂多聞。云多聞增智慧。多聞能引樂。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華嚴經問明品云。佛知眾生心。性分別不同。隨其所應度。如是而說法。恡者讚布施。毀禁讚持戒。多嗔讚忍辱。懈怠讚精進。亂意讚禪定。愚癡讚智慧也。
言今依於平等者。釋迦先[A99]已成佛。若別名勝觀。問若別名勝觀者。為即彼佛。為不爾耶。答疏言今此依於平等意趣說。實非彼佛(相國解)。眾生意樂宜聞說餘佛事。餘佛事即十六王子。不妨是餘佛修因之時。今依平等意趣。說餘佛事即是我身。得平等意趣故。
言又善心相續(至)王子者。謂三性中無不善無記心。唯有善心。念念相續。積數而成三大阿僧祇劫。今復佛果時節少。即若論三性相續間起。所有時節。總合而言。故經爾許劫。亦不相違也。又云。報身久[A100]已成佛。為眾生故示現不同。大通邊。爾為王子。如文殊等。問准壽量品。明成佛時。[A101]已在十六王子前。以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我成佛[A102]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何故相違。答彼據實成。此王子依示相說。大通佛時化為菩薩。如文殊等。非實菩薩也。
言又依晝夜等者。若晝夜月時年為劫。不妨塵劫。若論大劫而論。只是釋迦三大劫內也。
言[A103]已下諸長行者。從此[A104]已前長行頌文述記。品末經云。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頌文。從此唱。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A105]已下。彼方述此也。於中十方梵王。每方有說偈讚嘆。但是諷詠。不是應頌。中間頌文諸梵王文。並非頌此長行也。意道中間諸長行應頌中有文述也。名方偈有文也。
言初會自身事者。是第二正明彼事。乍觀疏科。將為正明彼事中初會自身事。不是此也。會弟子事。前[A106]已科出。但依路解是也。
經言其佛本坐等者。解脫道未起。名法不現前也。
言報身成道等者。若是自受用身成道。理實難信。金云。三大阿僧祗劫滿。百劫學相好。千劫學威儀。萬劫學化行。因行不滿。不合成佛。若言成佛。更何須十劫空坐道場。若以年為劫。更經十年。若以日為劫。更經十日。亦何遲晚。答疏言報身成等。通會。
言化身成道者。此化身不是大小化身。但是他受用報身上化現而有。名化也。
言今他報者。簡自受用身。報簡化身。問爭知是報。不是化耶。答據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歲故。是報身也。所以疏言。今他報身示相起。問若是報身。寧有祖老。答應七地[A107]已前悲增菩薩。現有眷屬。以彼悲增由居分段故。疏言。他報身不如言他報也。與上文化身成道等。文勢相順故。
言顯菩提難得者。經言。垂得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等。五法不一。名諸佛法。或可三世佛共所有法。名諸佛法也。亦即所得菩提。所證涅槃。是諸佛之法。菩薩於自現身示現。未圓明故。名不現前也。
言依華嚴經等者。證坐道場十事。故坐道場。何者十事。一者。所謂種種震動一切佛剎故。二者。照一切諸世界故。三除滅一切諸惡道故。四變一切剎為金剛故。五觀一切佛師子吼故。六離一切虗妄心。淨如虗空故。七示現順淨身威儀故。八隨順金剛圓滿三昧故。九受一切佛清淨坐處故。十因善根力悉能受與一切眾生故。故坐道場也。
言破諸魔軍等者。彼經言。何等為十。一者所謂五濁世眾生。樂相征伐。欲顯菩薩功德力故。二悉滅天人諸疑惑故。三為欲化度魔眷屬故。四諸天世人樂征伐者。令伏化故。五集天人[A108]已顯現菩薩功德之力不可破壞。調伏眾生故。六發起一切眾生力故。七哀愍未來一切眾生故。八乃至道場現有魔事。悉能超出眾魔境故。九顯煩惱力勢羸劣。大悲善根勢強盛故。十順濁世諸眾生故。由具十義。示現降魔。又大車云即法華。又涅槃云。釋迦如來菩提樹下。未成至覺。魔來惱亂。恐出三界。菩薩入慈心定。起雷吼三昧。即破天魔也。
言不爾魔等者。路云。十地菩薩化作魔王。形對滿心。尚不能競力。何況於佛。故名不爾也。
言又釋迦佛破等者。即大般若八相。成道之後。方破天魔。今此經但有大通佛破魔了道成。經文具此二說也。
言此事不定者。若先成道後破魔。魔與佛競力。若先破魔。後成道。魔與菩薩競力也。隨根應情。各有異故。不須和會。
言又彌勒等者。通難也。下生經云。時穰佉王共諸大臣。持妙寶臺。奉上彌勒。彌勒受[A109]已。施諸婆羅門。婆羅門受[A110]已。即便毀壞。各共分之。彌勒是此妙臺須臾無常。知一切法皆亦磨滅。修無常相。出家學道。坐於龍華菩提樹下。樹莖葉高五十里。即以出家日。得阿耨菩提。問何故彌勒出家之日成道。釋迦苦行六年。大通十劫空坐道場。遲速如何不等。答大通待生根熟。十劫方證菩提。釋迦彌勒不爾。三佛各隨宜。令眾生於佛生希有心。易入法故。亦有此事。且彌勒佛時。時俗多以利智相凌。是以彌勒生婆羅門家。於利根中。最勝上故。若大通事事貴剎利種。時人多以勇猛相凌。故佛於剎利家生。勇猛中最上故。釋迦為降外道。示諸苦行。六年之中。日食麻麥。勤苦過彼。故佛成道各各不同也。
言敷座等者。牟云。有云此文似倒。合言在十劫坐道場。前答經文。既有先字。即不倒也。乍觀似諸天共敷一坐。非此義。但是諸天各自敷坐。各見世尊受自家坐。不見[1]受坐。佛心平等總受也。問何故成佛事須得金剛座。答除金剛座。餘物昇世尊不得也。今諸天献座者。是金剛座上重小坐也。
言三散華者。經言適者。由纔也。面百由旬者。二說。一个華方圓。一面百由旬。二者。華至小雨華之時。繞佛菩提樹。一面百由旬也。
言伎音者。扌邊作支。為正技藝也。女樂作妓。
言經文承便等者。但是文勢相承。言滅後作樂。稍不隱便也。一云。但是作樂至滅度。限齊至滅度時。正滅度不作樂。如言終身相事若終了。如何相事也。二云。如釋迦入滅。聲聞悲啼。菩薩歡喜。知佛[2]無來不滅。作樂不妨也。
言初明十六王子者。問何故先烈十六王子。後烈其祖轉輪聖王。答正欲與十六王子結緣。故先烈王子也。
言親族等者。問何故十六王子最先請轉法輪。答疏言親族現前。故非等。糅云十六王子請轉大乘法輪。十方梵王請轉小乘法輪。烈梵王請時。王子亦在會。及至轉小乘法輪了。後經多時。十六王子方請轉大乘法輪。請[A111]已過二萬劫。方說是經。是故梵王不得同聞大乘法輪。名不現前也。此解非理也。但是王子。是兒名親族。梵王不是親。名非親族。王子在前到來。請轉法輪。名現前。梵王在後到來。請轉法輪。名不現前。現前即在前。經云智積者。嘉祥云。平等大智[A112]已積聚故。名智積也。
言皷音王等者。問何聖教中說他受用身有父母耶。答疏言皷音等。問如何報佛有父母妻子耶。答形對七地[A113]已前悲增菩薩受分段身者。能化之主有父母妻子。若形對八地[A114]已上受變易者。能化之主無父母妻子。
言此佛祖轉輪者。糅云。其他受用佛。既通劫增出故。佛父是金輪王。若望大通佛。名父。若望十六王子。名祖也。
言二詣佛者。經言珍異者。將妙珍寶。往供養佛也。
言三母送等者。經言。諸母涕泣者。生母養母名諸。愛戀情深涕泣。順彼情欲故送之也。准禮。古者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丈夫八十一元士。皇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亦總名諸母。目出淚曰涕。出左傳。無聲出淚曰泣。出說文。
言五詣意者。經言咸親近等者。咸者皆也。供養身業。恭敬意業。讚嘆語業也。
經言大威德世尊等者。於億無量劫者。不離三祇也。正明修因也。諸願[A115]已具足者。即四弘願中利他願未具足。餘三[A116]已具足。故總言具足。吉者吉祥。即成佛也。總而言之。不越二願。一自利願。二利他願。自願即滿。利他未具足。
經言世尊甚希有二頌等者。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身定也。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心定也。究竟永寂滅。涅槃也。安住無漏法。菩提也。
言讚修因勝等者。路云。雖明佛坐道場。未成佛故。名讚因德也。牟云。即讚未來佛事也。
言華嚴經說等者。潞云。所明十坐。行住亦得從勝為坐。前五个坐。皆佛菩薩等。心所遊履。心住其中。義說彼坐之名。非輪王等坐。即是彼身。其正法等五。以義為名。心住為坐。不同前五從人立名。有云。威儀一定。但所為事有十。故分十坐也。應撿彼疏也。
言憺怕者。寂靜義。亦相似也。
言切韻無味作淡者。若經本作此淡字。非此中義。乃是淡泊也。
言恬靜作[3]恬者。經言恬怕。亦是寂靜義。從心作舌。與恬美之恬同音。此恬字不通憺音也。
言玉篇等者。徒敢反。徒濫反。淺深別。是安靜義也。
言有作惔者。惔怕徒甘反。憂義。非寂義。
言字書者。說此惔字亦通憺音。徒濫反。
言怕音等者。疋白反。怕音亦是靜義。
言說文無為也者。不是真如喚作無為。但是為由作也。無准也。萬事不為。亦是寂靜義故。憺怕二字。相合共成安靜之義。應作憺怕字。為正也。
言常苦苦等者。經言。眾生苦惱等者。苦諦常居五薀之身。常居四塵苦器之處也。盲冥無導師者。集諦也。無明發行。從癡入冥。造集惡業也。不識苦盡道者。道諦也。無始來不能起無漏智。名不識苦盡道也。不知求解脫者。滅諦也。解脫滅理。了不可證。名不知求解脫。牟云。眾生常苦惱。無因力。盲冥無導師。無善友力。不識苦盡道。無資糧力。不知求解脫。無作意力。初句無因力。若無種性人。無本有因。若有種性人。無熏長因故。長夜增惡趣者。前來依四諦種惡因。今受果從冥入冥。即三塗人天名明處。
言冥者。切莫經反。闇也。夜也。從日邊作。去音。切合眼瞑。瞑亦通平也。
言遇益故者。經言。為得最大利者。為音榮危反。定也得也當也。五乘之人各得究竟利益。名最大。
言請轉法輪初長行者。經言憐愍饒益諸天人民。何不言三途眾生。答轉法輪音望增益。彼無容暇。故略不言。非佛世尊不饒益彼如天人師也。
經言百福自莊嚴者。外德也。無上智慧者。內德也。問百福莊嚴是內德。何名外耶。答百福是因。相好是果。將因就果。說名外也。百福方便品說了。今略言。言百福者。佛有三十二相。每修一相。皆以百福為因。夫論百福。依十善業道說。每修一業。皆具十思。計成百福。且如修第一不殺業道時。一將心離殺。二起勸導思。三起讚美思。四起順隨喜思。五起迴心思。初起離殺業道有五思。餘九業道。皆具五思。即成五十思。每修一相時。先起五十思。淨其身器。次起一思。牽引後起五十思。令其圓滿。如似種菜。先治[1]睦壠。次下種子。復以糞水而溉灌之。以此百福。共成一相。名百福莊嚴相。如是展轉成三十二相。名清淨身。
言佛識達故請等者。一依經配五力。一云。世尊知眾生深心之所念。念力。二云。亦知所行[2]道力。三又知智慧力。智慧力也。除却欲樂及修福一句經文。最後配也。四宿命所行業一句經文。分為兩段。宿命者。宿住智力。此是第四句也。五所行業者。自業智力也。最後欲樂及修福者欲樂。即重配前深所念念力也。修福兩字。重配下所行業。自智力也。下依疏。
言一所念者。問何名所念。即欲樂勝解也。眾生所樂所念為所知境。如來勝解智力為能知也。
言二所行者。所行道為所知境。如來遍趣行智力知也。
言三智慧力者。眾生智慧力為所知境。如來根勝劣智力知也。
言四宿命者。眾生宿命為佛所知境。如來有宿住智力知也。
言五業等者。眾生自業為如來所知境。如來有自業智力能知也。
言其欲樂等者。結也。欲樂二字。結勝解智力。所念兩字。結念力。修智即業。結前自業智力。
言略舉此等者。問佛有十力。何言五力。答疏言略舉等。處非處靜慮種種界生死智力漏盡等。五力也。
言光照幽冥者。經其國中間等者。此間旋繞四洲小鐵圍山也。日月不妨照著也。相國云。取大千界外鐵圍山。至極高廣。日月照不著也。此界他界兩鐵山間有眾生。尋常黑暗。不相見。忽覩佛光相。見驚恠。互相發言。此云何忽生眾生。攝云。此是何界所攝。設爾何失。若三界不攝。亦違聖教。聖教說離三界外。無別施化處。即有攝眾生不盡妨。答如物處中。雖非三界。然是三界中物。眾生亦爾。雖非三界。何妨亦是三界中收。以受業是三界繫。亦即是三界中欲界攝。由鐵圍山在欲界故也。問何業生彼。答有經言。用佛燈油。生鐵圍山間也。
言動照梵宮者。是佛意也。問成道了即得。何要震動放光。答恐眾生不知佛出世。意交令知供養。請轉法輪。問放光即知。何要動界。答眾生有二。一者有目。二者無目。無目之者。不見放光明。故須動界。
言例六方者。經言。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復如是。
言除後二方者。後二方文段皆不足。第四例餘方中。四段全無。第五上方之中唯有三段文。無第四嘿然許之。問何以無第四段。答末後梵王請。便口許故。無第四嘿然也。
言此皆通四禪者。准下。既言我等所從來。五百萬億國。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既言捨樂。寧通四禪。答彼是定中輕安樂也。
言或唯初禪等者。菩薩藏經。譬如水灾。下至金輪。上窮梵世。滿中皆水。遍三界。假使有人以一牛毛。竪分三分。取一分。點水中拭乾又點水中水盡。梵福終不盡。路云。請轉法輪所感。即初禪福。若爾二禪[A117]已上何非梵福。答阿含經中。但以欲界人天之福。挍量初禪一梵福故。二禪[A118]已上不可比故。所以不說。問即各相詣者。為復是五百萬億國土梵王相詣共議。為是當三千界中梵王相詣共議。時彼眾中亦爾。為是五百萬億國眾中。為復是當三千界梵王眾中。答只是當三千界梵王及梵眾相詣也。
經言為佛世出間者。及為大德榮危反是也。
言尋光詣佛者。經言。五百萬億者。攝問三乘運通。尚自不越三千。凡夫梵王何能遠至。答二解。一則多是菩薩梵王。許受十王果故。故能遠至。牟云。此解大狹。豈唯是菩薩而作梵王。無凡夫作耶。二云。佛加持而至於此。故唯識云。若定通等力。則不決定。如十住斷結經法界品云。吾曾遊野馬世界。去此七十二億恒河沙數佛剎。我弟子目連神通第一。至彼世界。放大音聲。遍三千界。演說妙法。此乃如來加之令往。若不爾者。二乘神通。因何至彼。問梵王何不定身來。將宮殿俱來耶。答三說。一凡夫梵王生以得通。變起定果宮殿。與身俱來。為欲界地麤。不能勝他梵王細色故。又佛加故。俱來何失。二為布施故。將來也。三云。菩薩梵王變為宮殿。俱來無過。問八地[A119]已去菩薩。既受變易。云何梵眾得見梵王。答言梵眾所見。即化身故。經云衣裓者。衣箱也。
言見佛眾以欣者。經文無忻然文。但是疏主義科出也。
言初歸禮散華者。經言即時諸梵王等者。攝問云十方梵王悉皆散華。一一華積並若須彌。此界云何容受多須彌華。答此中化土及他受用境。合而說之。大即報境。小即化土。章敬云。報佛寬廣。容亦不妨。縱閻浮地狹。神力包含。亦復何失。問經言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積如須彌。如何相攝。答一云。須彌山以四寶所成。花色亦作四寶。故如須彌山。二云。亦是假設。所散華多。設使塠著。共須彌山相似。非實有也。三者。華塠實如須彌山。如七月十五日。簡架高亦不妨。紀國云。華散佛身。顯人尊。華散佛樹。顯處勝。問以將華供養菩提樹。答顯發崇仰之意也。牟云。叩伯聽訟之所思。其人愛其樹勿剪伐於甘棠。如來成道之場。敬其佛而亦供其畢撥。
言二頌讚五德者。一體妙難逢德。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二福慧圓明德。具無量功德。三拔濟無邊德。能救護一切。四軌範天人德。天人之大師。哀慜於世間。五懷生久遠德。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然救護一切。通五趣。天人據勝言也。
言初頌來由等者。經言。我等所從來。二頌者。四禪根本定。名深禪定也。樂者。即輕安樂也。問何以不是樂受之樂。答以樂受不遍四禪故。章敬云。所謂捨深禪定之至樂。明供之極忻也。
經言我等先世福者。問梵王捨宮殿。捨何宮殿。為復變起捨。為捨業果宮殿。若變起捨。云何得言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若捨業果宮殿。又將何捨細色身。答應言變起。以奉世尊。經言先世福者。由先世福得業果通。所變宮殿甚嚴飾。故非業果宮殿。業果宮殿與身俱生。云何捨施。而不可捨也。從本處來。便別變宮殿持身。以表慇懃。便將布施。問梵王所獻宮殿。佛定受否。答二說。一佛不受。若受即合呪願。佛既默然。故不受。二云。受[A120]已却施與梵王也。納而安處納處也。然前所解不受。為正。以文不說。佛亦不居故(不同寺家受了擬收課利也)。
言此請轉法輪者。經言爾時諸梵王等者。攝云。大集經言。如來唯有大慈悲。愍念眾生如一子。我今勸請法應爾。願轉無上正法輪。如來初生發誓言。我當救彼苦眾生。眾生渴仰甘露味。願大施主施法雨。
言何故涅槃時者。意言佛入涅槃。諸天獻供。佛若不受。則默不語。今者不語。何名受耶。答疏言古解等。初三解。是嘉祥引注經中解。第四解。疏主自安置也。
言佛顏有等者。涅槃時雖然不語。顏色𣫍然不怡悅。所以請者。方知不許。大通佛時請轉時。雖然不語。顏色怡悅。請者覺許。
言又云以佛等者。佛雖不語。光若上照。則知許說法。若涅槃會光尚下照。又復不語。便知不許也。
言又云佛初成者。凡常時默然。是受請。涅槃時默然。是不受請也。
言又受食者。涅槃時受食。事須出言呪願。即不受請也。紀國云。供養是[A121]己利。所以默然。表不受。說法是利他。所以默然。即表受也。
言東南方等者。長行經言。五百萬億國。偈中云。過千萬億土。只是五百萬億數內也。雖有過字。不必是五百萬億數外也。
言加陵頻伽者。陵云好。頻伽者聲也。此云好聲鳥。亦云妙音。亦云迦蘭陁鳥也。
言初一頌歎為眼目者。經言為眾生作眼者。問[1]不何言作耳鼻等耶。答度生死河。捨黑暗業。眼為前導。耳鼻非初。故不言作耳等。為字去音。訓作與也。
言後一頌[2]歎為父者。經言。為眾生之父者。榮危反。平音。為由作也。問戒經言一切男子是我父等。今何相違。答彼佛自言。此梵王說也。若爾。皆是吾子等如何。答若約智門。敬法身故。故言一切男子是我父等。若約悲門。怜愍一切眾生。如一子故。故稱其父也。
言歎佛生等者。經言得道若生天者。得道二字。配忍善者增益。若生天三字。配諸惡道減少。忍即證忍信忍也。見道無漏智名忍。入聖者多。名忍善者增益也者。即假者。所謂得忍之有情。以經文言。眾生聞此法。即凡聖通證。得道生天。分為兩類。生天故惡道減少。得道故忍善者多。
言初二頌半歎佛者。經言世尊甚難見等者。問經言過百三十劫。何故三方梵王見佛有異。東方一百八十劫。南方百三十劫。上方於昔無量劫等。何也。答金城取嘉祥解。諸佛出世。感在眾生。眾生三品不同。所以見有異。上中下根。如次見彼二十中多劫。問此言一百三十。何故上云過於百千劫。答百千劫約少劫。時分多故。並是百三十劫時分故。初一頌歎斷德。煩惱斷處。得真理故。後一頌半歎恩及智德。無量智慧今日乃值遇。是恩德也。此約三德。不離一身讚也。如是三德值遇皆希。故是歎也。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八
元久二年八月三日於野□福光院書了。
為興隆佛法利樂有情矣。 凝圓之
校注
[0780001] 根疏作機次同 [0782001] 增下疏有上生二字 [0783001] 相應思疑思相應 [0783002] 如上應有聞慧二字 [0784001] 處上應有盡字 [0784002] 或疑我 [0785001] 述疏作說 [0785002] 雲疑雨 [0786001] 驚疑敬云 [0786002] 長疏作之 [0786003] 是字疑剩 [0787001] 霧疑露 [0788001] 學下入地字見 [0789001] 頌字疑剩 [0789002] 一准異作唯一 [0790001] 插入一行 [0791001] 非字疑剩 [0791002] 舊版欠字,今,法華經玄贊ヨリ差別,或ノ字ヲ補ウ。[○@編] [0791003] 舊版欠字,今,法華經玄贊ヨリ差別,或ノ字ヲ補ウ。[○@編] [0791004] 說疏作記 [0793001] 應疑魔 [0793002] 爭上疑淨土 [0794001] 言須作梵并舉 [0794002] 插入一行 [0798001] 與字疑剩 [0798002] 漏字疑剩 [0799001] 許疑計 [0799002] 謂疑說 [0799003] 法疑怯 [0800001] 恬或作恡 [0801001] 一無意字 [0801002] 狐【CB】,孤【卍續】,狐疑孤(狐疑孤ハ孤疑狐ナラン。[○@編]) [0801003] 謂一作為 [0801004] 衣衣疑日夜 [0803001] 受疑他 [0803002] 無疑元 [0803003] 恬疏作惔 [0804001] 睦疑陸 [0804002] 道下應有道字 [0806001] 不何疑倒 [0806002] 歎為疏作慈【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