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二
言照境也等者。所照境也。經云。照于東方萬八千等者。紀國云。但照東方者。舉始顯終。文少略故。據實。通照十方。古師錯引正法華云。普照東方萬八千土。其光大明。照諸國土。靡不周遍。乃至十方諸佛所說經法。普遍聞焉。疏主意准此。但是所照東方世界之十方。不是佛光。直照十方也。開中云。東方為群方之首。以表一乘為三乘之始。嘉祥云。唯照一方不照餘九方者。表唯有一乘無餘乘也。昔日從一說三。表今日收二歸一也。
言一世界等者。解世界。世界之中有大小。今此言世界。是一三千界。一一界中。皆有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是照萬八千个佛之世界。問前來世尊相好中。有常向不背相。由因中不背一切眾生。果中各見世尊在其前。無有不見世尊面者。忽然西邊人坐。即合見世尊面西坐。即合先彼東向西去。既經云。唯照東方。不可世尊面西放光。光到西邊。却迴向東照耶。答二說。一云。經既東流通。即言爾時世尊放光照于東方。若向南方流行。即言爾時世尊放光照于南方。餘方皆爾。第一解。十方皆照。隨方經文不同。二云。是佛不共功德。[2]如來不思議力。眾生皆見世尊面向本方坐放光。不妨元來向東照也。
言唯照東方等者。東方是諸方之本。表一乘是三乘之源。又云。諸師依能被唯一。疏主顯所被根勝。互相影顯。義乃周足。
言西域以東為上者。勝上之上。表五乘中大乘根性為上。顯法華經偏被大乘根。前解靈山云。其山頂東西長。南北狹。臨崖西埵。有塼精舍。高廣其製。東開其戶。觀此西域風俗。以東為上。約日出處為上。君王亦面東。表法華經勝故。不照餘三方也。此方南面為尊。天子面南。一切人家宅舍向南開門。南方主陽。北方主陰。陰劣陽勝也。又准方志云。又此方軒轅所封。四王所統。雪山[A1]已南至于南海。名象主。地唯暑濕。偏宜象。住主以象兵。而安其國也。從雪山之中。至于西海。名寶王國主也。地接西海。偏饒珍異。而輕禮重貨。雪山[A2]已北至于北海。地寒宜馬。封為馬主。其俗𠒋暴惡煞衣毛。是突厥等之國。雪山以東至于東海。名人主地。是支那國。古云振旦。此間指雒陽。以為國之正中。軒轅所封也。若准此方。以東為上。東方甲乙木。主春春生萬物。四時中以東為上。南方丙丁。火主夏。西方庚辛金。主秋。北方壬癸水。主冬。中方戊[A3]己土。土[3]元正形。隨四季王也。東方況定性大乘菩薩。南方況定性聲聞。西方況定性緣覺。北方況無種性人。中方況不定性眾生。此不定性人身中。有四乘性。若發菩提心。攝屬東方性定菩薩一處。若發聲聞心。攝屬南方定性聲聞一處。若發緣覺心。攝屬西方定性緣覺一處。若發人天心。攝屬北方定性人天乘一處。今此是小乘不定性菩薩。若發菩提心。攝屬東方定性菩薩。放光唯照東方也。
言譬如等者。舉喻。
言正法華中等者。疏主破紀國錯引正法華經照于十方文。所以破云。正法華中。亦照東方。殊無照彼餘方之文也。
言萬等者。解萬八千也。[1]注云。緣極至此。只合照萬八千。更過去與經無緣也。嘉祥云。萬表果乘具足。八千表因乘有缺。此則感應相關。眾生之感既不遍諸方。佛之應化。亦不普也。
言表此說一乘等者。放光則照數足不足。法華詮一乘實與權。
言又萬表涅槃者。一萬表涅槃萬德。八千表菩提八正。
言將演此經等者。義結之。此經將演涅槃菩提。此經能至涅槃菩提。此經聞者圓成當證涅槃菩提。
言故唯照爾等者。雙結二解。由此三義故。照一萬八千。有所表矣。
言下照者。表有苦而皆拔。是照下界分也。
言上至天者。勸有[2]樂而求一乘。令悟五欲樂。求出世樂。照上界也。問色天欲天有樂。[3]可勸捨。第四禪中唯捨受。如何言捨樂。答一云。第四禪中唯無有樂。有適悅身心義邊。亦似於樂。二云。有順益捨受。亦近於樂。
言慈悲者。解前上下也。
言普廣者。苦樂皆霑。名普。上下皆照。名廣也。
言地獄眾生雖者。通妨也。問有緣皆照。上界諸天等放光照彼。有緣皆來。地獄無緣眾生。既不至會。何要放光照。答疏言地獄眾生等。
言此云無間者。解阿鼻地獄也。無間有五。一受報無間。唯順生受造得此業。亦死便生。更不隔餘生餘趣。故名受報無間。間者隔也。二者。壽量無間。壽命一中劫。無中夭者。故名無間。三者身形無間。入地獄者。其身彌滿等故。四者受苦無間。餘小地獄受熱苦時。有涼風間。此地獄純是苦。更無有間。五處所無間。處無別處所間隔。
言八地獄中最下者。此據本說。大論云。此下過三萬二千由旬。有等活。等活下過四千由旬。有餘七地獄。皆傍布故。問何不言光照上[4]下七地獄。但言照下無間地獄。答經中偏照阿鼻者。顯上七亦照也。
言受苦不輟者。於此五中。偏舉受苦一个。顯餘四種皆具苦故。
言苦器者。受罪人器具。
言在於處處者。以根本地獄在地下。從根本為名。餘孤獨地獄。地上人間總有。故名處處也。所言地獄。亦非唐梵譯出。但是以義安之耳。獄字魚欲反。皐繇所造也。
言阿迦抳瑟者。抳(女几反)𢮎(動俚反)咤吒(刃下反)。
言色究竟者。解光照彼意也。問佛放光如何只至色究竟天。答疏言色究竟天。有形之頂。光可至處也。
言不照無色等者。問無色既許有定果色。光何不照答非一切時恒皆有故。所以不照。又無業果色故。雖有定果色。非皆總有。不可偏照。況復無緣。如何照得也。俱舍云。無色無處所。由生有四種。依同分及命根。令心等相續。
言括於五趣者。問萬八千界。一一皆照耶。答既言盡見。明知濟照。意言一一界中五趣皆照。故云無不周遍也。
言振動唯在等者。釋難意也。問何故振動唯在此界。答偏警有緣。餘界無緣。地亦不動。問何故放光則照。他界。答放光遂至一萬八千。顯捨權就實故也。此間疏似迷人也。前來論放光動界處。放光照一萬八千。動地唯此界。此界捨權就實故。今此間却將教上捨權就實向上光向上說也。前來動地唯在此界。論捨權就實。約根向上說。今此間放光。論捨權就實。約能被教上說。教通權通實。緣前來放光照一萬。表一乘數盈滿也。八千表二乘數不足。喻法華經能詮教。詮一乘實二乘權。盈滿況一乘實。不足況二乘權也。所以得此道理。寄向上說。雖總明權實。不妨實捨權就實。唯在此界。
言亦如光照者。引例成也。喻佛放光照東方。說捨權就實之法也。
言緣集聞等者。問放光照六趣。何言四。答放光六趣皆蒙。緣集聞經。唯在[5]五趣。除地獄也。若說修羅天攝。或鬼畜攝。疏言四者。亦不相違也。
言此七分三等者。攝釋問。二乘人任運見小千界。極作意見中千界。阿那律見大千界。尚自不合見萬八千世界。如何凡夫見萬八千界。答盡是約如來加被令見。問加被交見有何意。答交見生死沉淪。交令生猒。見三寶出現。令生忻。交見佛入滅。通忻通猒。令發心故。且佛尚入滅。況我等豈得堅久。令生猒也。令生忻。光中佛尚自入滅。我我等應速向佛邊聞法。我本師釋迦莫同光中佛入滅去耶。忻聞法心也。又舍利弗見光中地前菩薩地上菩薩。修菩薩行。生忻慕心。生見賢思齊心。所以佛放光。是其本意也。
言此生死沉淪者。經云。於此世界等者。靈山會上。若凡若聖。見光中萬八千个世界。一一世界。下從地獄。上至有頂。一一世界光明中。見地獄眾生。被鑊湯爐炭。銅狗鐵蛇。釰樹刀山。炎爐猛焰。一日一夜萬[1]死生。受無量苦。又見餓鬼道中。焰鬘炬口。其咽如針。滴水不通。受飢渴苦。逢食欲飡。變為猛火。臨河欲飲。化作鎔銅。又見畜生道中。被毛戴角。加諸杖棰。口不能言。受諸苦惱。又見人中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又見苦苦壞苦行苦。此上欲界苦。又見色界有惡獸毒虫等。又見無色界。又諸餓鬼頭上火燃等。
言六者數名者。解數字。[2]趣者趣字也。此六處是有情所歸趣處。名所趣。此明界趣生體得名。問莫天宮是八戒入所歸趣處。地獄是人造罪所歸趣處。答此解但是趣之器具。不是趣體。不如取當來六趣受果身也。[3]當地獄身是所趣。今生造惡業眾生為能趣。當來地獄身。是今生造惡眾生所趣處。當來餓鬼身為所趣。慳業為能趣。當來餓鬼身。是今生造慳業眾生所歸趣處。當來披毛戴角畜生身是所趣。今生無慚無愧惡業眾生為能趣。當來畜生身。是今世無慚無愧眾生所歸趣處也。當來圓首方足人中身是所趣。今生受五戒為能趣。當來光潔自在天身為所趣。今生受八戒身為能趣。
言五薀假者起煩惱等者。煩惱及業是能趣。煩惱及業未起。即未知歸趣之處。若起煩惱及業。即六道之中是有情所歸趣處。如無明為先發善行集。五果種子。繫之一處。被貪愛潤。轉體成有。有當生果。故名所歸趣也。問何名煩煩及業。答煩惱即十二支中無明愛取為煩惱。業即行支。及有支一分。名為業。造得六趣五果種子。令當來生六道處故。所以煩惱及業為能趣。六道為所趣處也。謨云。無明似齋家。行支如疏子。眾僧如識等五。愛取似維那。抄名似有支。入不食家門似生支。飡了如老死支也。且十煩惱中。分別無明。正能發業。餘助發。俱生中貪正潤。餘助潤。又分別俱生中。嗔唯發不潤。俱生中身邊二見唯助潤。不發餘煩惱助分別者。皆助發。俱生者皆助潤。由此潤發。招當苦趣也(煩惱了)。業有三種。一非福業有三品。上品招地獄。中品招畜生。下品招餓鬼。此三業是上品無明所發。二福業亦三品。下品生閻浮提及東西二洲。中品生北洲。上品生六欲天。此三並是中品無明發。三不動業有三品。下品生下三禪。中品生第四禪。上品生無色。此三業並是下品無明發。問潤生差別凡聖云何。答大論云。一以現纏及隨眠結生相續。[4]謂諸異生。二唯以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諦跡。若爾如有依未至定。伏下九品惑而命終者。既是異生。如何纏潤。下[A4]已伏故未得上。根本定不起上故。未至定中伏煩惱故。唯識云。身在下地。未離下染。上地煩惱不現。在前要得彼地根本定者。彼地煩惱容現在前。又云。得彼定[A5]已。復起分別俱生諸惑。皆容現前。答有二解。一云。此位之人必無命終者。要得根本定。或退失定。方可命終。是故異生纏隨眠潤。二云。用上地種子。潤下種子。曾被折伏。現無力故。雖說異生纏及隨眠潤。未必皆爾。如說見諦跡。唯以種潤。不妨初二果人亦通現潤。雖有此說。前解為勝(上說六趣總名了)。
言地持云等者。下解六趣別名也。問何名為天。既生彼[A6]已。資身之具一切皆備。所受用物自然而得。非如人間求不得。若即是依樹思念。續續變起。地持論三義解天。一所受自然。欲界天。二光潔自在。色界天。三神用。無色天。以無色故。不言光潔。所言神用。似是業力。非是神通。名神用也。
言涅槃經云等者。問何名人。答三義解人。梵云末奴。此言人。一者多思故名人。人趣思慮最強。地獄苦逼無暇可思。畜生但念水草。餓鬼飢虗。受飢渴故。盡不及人也。二者。攝云。以多恩故。人中有恩德多。此解不正。若論恩德。畜生養子亦有恩也。三者。正義云。意寂靜故名人。問人對天。天更寂靜。何故說人。答人約三惡趣。說。不望天說也。攝云。寂靜是涅槃理。意證此理名[1]意證此理名意寂靜。二云。不被極重苦樂。所喧三途苦惱。意不寂靜。諸天一向受樂。意不寂靜。不及於人也。簡非人也。不得作仁德字也。
言雜心云以從等者。解餓鬼義。常從他求。求久不得。常受飢虗。即九種餓鬼。是應撿之。
言俱舍云以傍等者。亦云傍生。婆娑云。其形傍故行亦似傍。故名傍生也。辨曰。首上足下。謂之傍。頭前尾後。謂之傍也。新云。傍生攝一切情類。以行傍故。人行雖傍。頭在於上。不名傍生。傍生寬遍。古譯云。畜生有四解。一畜。即時人相名謀者(刃六反)。畜積之義。二云畜生(許救反)。三畜生。繩繫也。四畜生(許郁反)。畜養之義。讀疏之時。依此音也。餘音非。問牛驢之類可爾。若是大虫狐狼之類。誰人畜養。答多分說名畜畜養。二云。只是人不養他。無有養不得者。如稠禪師養虎。本來牛馬。亦是野虫。伏義乃駈。將耕地來。便即調順也。
言增上可猒等者。增上可猒及不可樂。雜心說也。
言出體者。六趣皆以等者。正辨趣體。此據勝說。其實具以三科為體。異熟有三。一異時而熟。因異果殊。名異。果熟酬因。名熟。二變異而熟。因有變異。名異。果方熟故。名熟。三異類而熟。善惡因感無記果。因與果異。名異。果熟酬因。名熟。問如何唯取第八異熟識。為趣生體。答由具四義。得名趣體。一實義。簡有部以眾同分命根假法而為趣生體。今第八是實。故為趣體。問第八[A7]已具於實義。第八異熟名趣體。五色根及五識等亦是實五根。得名趣生體。[2]由此第二具遍義。故名趣體。簡五色根及五識。不遍無色界故。五根五識非名趣體。唯第八識遍三界故。為趣生體。問第八以遍於三界。第八識名趣體。第六意識遍三界。第六識名趣體。答由此第三具恒義。故名趣體。第六入滅定等時。有間斷不行。非趣體。問第八以具實遍恒故。第八即名為趣體。第七識具實遍恒故。第七識得名趣體。[3]答此第四具無雜義。故名趣體。第七識有覆性間雜。故非趣體。唯第八識無覆無記。界無雜故。具此四義。第八識名趣體也。問設第八非唯無覆無記名趣體。答不然。若第八通餘性。即還滅因果俱不得成故。唯無覆無記。得名趣體。論云。異熟若是善染性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
言故唯識云此等者。問有何教典。第八識名趣體。答疏言故唯識等。界者三界。趣者五趣。生謂四生。為體之法。事須是實也。論第八三云。恒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此解論常轉如瀑流。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問此三法寬狹如何。答界義㝡寬。性義體義。通情非情。能趣所趣。次生義寬。雖唯有[4]性。通能所趣故。義趣最狹。唯所趣故。
言又云此識足為界等者。此論第一破小乘執有。非色非心。實命根。論主破云。又先[A8]已成色。不離識。應此離識無別命根。命根即是三法中壽。色即三法中煖。[5]普色是三法中壽攝。離識色體無命根。三法收離色。應成假。又破云。若命根異識實有。應如壽等非實命根。普壽等異識有。壽等非命根。命根異識有。應當同壽等。廣破[A9]已前云。此識足為界趣生。體是遍恒續異熟果故。無勞別執。有實命根。此有三義。一遍。簡五識。五識不遍界地故。眼耳身三二界二地。鼻舌識兩一界一地。二恒續。簡第六。五位間斷故。三異熟果。言簡第七識。識體非是異熟果及因故。非善惡故非因。以有惑覆故非果。申正義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
言又有情流轉等者。唯識第三十理證中。第三界趣生體。證云。又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謂要實有恒遍。無雜彼法。可立正實趣生。此具四義。實有。簡不相應。假法常續。簡第六間斷。[6]遍五識及異熟色。不遍界地故。無雜。簡此趣。起餘法故。如欲界身生得色界定等。總名為雜。是起餘趣法也。諸趣生不爾。即有二趣並生之過。故論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
言即異熟者。異類而熟。名異熟。由前六善惡心心所造業。第八無覆無記性受果。因通善惡。果唯無記。因果性異熟。名為異熟。又異時而熟。名為異熟。過去作業。現在受果。因果異時。名為異熟。體即本識也。
言開合者。緣經有六趣字。諸聖教中。有說五趣處。疏主此間論開合。疏主所以廣將諸法。次第相對辨明也。
言六趣總為一等者。一切三界有情。薀趣之時。名生薀。若壞滅。名死也。問何不言死生。而言死。答生則多。死則少。生則[1]少生則千類皆生。則有多般。死唯有一種也。生有胎卵濕化不同。生多故前烈。死是一故後烈也。
言次開為二謂善者。一切人天皆名善趣。三塗名惡趣。人天二趣。從善業之所招感。故名善趣。三塗惡業之所招感。名惡趣。體非善惡。異熟色心皆無記故。唯識云。能於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為善。於後世中。有衰損故。非二世益也。能於二世違損。故名不善。五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他世故。不名為善。
言分段生死等者。唯識云。復次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依有漏無漏之業。正感生死。故說為因。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說為緣。所以云生死有二。一分段者。釋名者。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麤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分謂齊限。即是命根。段謂差別。即五薀性。此五薀身有齊限。故名分段。依士釋。又云。此分段俱唯命根。隨因與緣。有定限。亦分亦段。持業。由先業造得。一歲百年。皆有齊限身形長。乃至諸天亦爾。名分段。
言出體者。分段生死。唯正取第八異熟識及餘異熟識四薀五[2]薀五為體。欲色界五薀為體。無色界四薀為體。問無色界有定果色。五薀為體得否。答不然。分段身但約業果身說。非取定果色。但四薀為體。唯識云。三界無記麤異熟果為體。問何名麤異熟。答四說。一易可見故名麤。二有定限故。三易了知故。四二乘凡夫共知故。名麤異熟五薀為體。
言辨能感因者。分段者。名言熏習識等五支種為親因。福非福不動三業為能招感緣。一切煩惱為發業潤生緣。和合而得生故。問勝鬘經云。如取為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名為分段。不言識等五名言親種。一何乖返。答彼等經論。隱彼親種。但舉外緣增上分因及緣。故亦無失。大論等解云。善惡業為正感因。煩惱障為緣。助感三界異熟愛非愛果。即十二支所感者。無明正發業。俱生愛取為正潤生。無始時來。流轉不絕。又行支為正感因。無明愛取三支為緣助。識等五支為分段生死種。生老死支為分段生死果。
四約人者。問何人受分段生死。答一切凡夫具有分段。前三果人不迴心者。亦唯分段。第四果人不入無餘。不迴心。苦依身在。總名分段。問阿羅漢捨衣鉢。作延壽法。令身久住時。名何生死。答亦名分段生死。謂同類聖者皆見故。如喫仙丹。令身久住。總名分段。又如地前頓悟菩薩七方便來。未入見[3]道。二乘迴心者。地前總名分段。又悲智平等者。初二三地亦有分段。未入變易者。若唯悲增菩薩不怖生死。七地[A10]已前亦名分段生死。無有八地[A11]已上受分段身者。盡入變易也。
言變易生死者。釋名也。變者改義。易者轉義。改轉舊麤劣生死。成此微妙殊勝生死。故名變易。又改前有情限之身。成無限之身。唯識論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生死。問既無[4]上定齊限。身命長時。何名生死。答資長名生。勢分欲盡名死。謂菩薩有宿住通。知身欲謝。便以定願。資身壽多少劫數。此名生。願滿定身盡處。義說名死。便入無漏定。又資也。
二出體者。問變易生死以何法為體。答正取第八異熟識為體。兼通餘識異熟五薀為體。論抄云。謂欲色界細無記異熟。問何不四薀為體。五薀為體。答無色無分段。色身段轉故。不於無色界。入變易故。非四薀為體。
言能感變易因者。問變易生死。何法為能感因。答取識等五支果種子。為親因。欲界福業并色界不動業。除無想及淨居業。餘天等不動業為近勝緣。依四靜慮緣事無漏後得悲智相應定願。為遠勝緣。由所知障執佛菩薩有情為[5]為有。而起悲願。亦為斷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為其緣。問勝鬘經云。無漏業為因。所知障為緣。有意生身。云何今言以名言種子為因。不動等業而為近緣。答經隱所資。但舉能資。近遠二緣。故無有過。問既有親因及所知障。何要復用無漏業為因。答若無無漏。無緣堪能感變易生死。故假此資。所以須得無漏業為疎因。感變易生也。今解云。問何法是能因緣。答謂無漏後得有分別業為因。[1]所緣為緣助。能感變易生。問如何取所知障為緣。無漏業為因。感變易生。答菩薩不知菩提非可求。有情如幻非可度。遂執菩提。為實可求。有情實可度。即是法執所知障。便起悲願。擬上求菩提。下度有情。其菩薩[2]自身一期分段身欲終。恐身斷故。又無發業煩煩。恐無身求菩提度有情故。遂入勝定。起無漏有分別業。資彼故業。令身久住。求菩提度有情。出定感得微細變易身。故知要所知障為緣。無漏業因。感變易生死。故唯識云。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是實有。無能發起猛利悲願。故假所知障為緣。無漏業為因。感變易生死。
四約人者。問大小乘中。何人得入變易生死。答二解。一頓悟。二漸悟。其頓悟有三。一智增。初地入。二唯悲增。八地初入。若悲智平等者有二。若怖煩惱者。初地入。若不怖煩惱者。二三乃入漸悟者。五果迴心皆許入。初果迴心八萬劫至十信初心。八萬劫為初。便入變易。二三四果亦爾。皆許入也。問初果迴心。便入變易。為不爾耶。答不定緣初果。更有七生分段身。人天七返往來。若怖煩惱者。初迴心便入。或迴心[A12]已。經一二生乃至六生。亦得入。直至第七生分段身上入亦得。無過第七生後入變易者。以無第八生分段身故。第二果初迴心入變易亦得。若迴心[A13]已。更受一生分段身。第二生入變易亦得以第二果有人天一往來生。無有迴心[A14]已有第三四生入變易者。第三果初迴心便入亦得。或猒欲界身。從欲界身死後。受色界身。[3]於色界身上。入亦得。阿羅漢人。事須當生身入變易。無有阿羅漢捨苦依身[A15]已後生入變易者。[A16]已無再生分故。問若許前三果迴心入變易及頓悟七地前菩薩入變易者。何故勝鬘等云。阿羅漢辟支佛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不言通餘。答彼經據總想。據究竟者說。亦無有失也(上釋名出體能感因約人)。
言或開為四者。謂胎卵濕化。
言生有者。從初託母胎[A17]已在胎五位。至初出母胎。皆名生有。二本有者。有即是本。過去業所感之有。名為本有。從出胎生有後。乃至六十七十。未命終來。皆名本有。三死有者。正捨命時翻睛沮沫名死有。即本有後。最後命終一剎那死薀。名死有也。四中有者。即是死有後。生有前。中間薀起。故名為中有也。
言四種生死等者。安國云。案無上依經。以分段生死。向上有四種。難變易喻。彼亦立四種生死。分段四難者。一煩惱難。無明愛取。二業難。行支全。有支少分。三報難。即識五果種子。并生老死及有支少分。四過失難。謂生住異滅憂悲苦惱。今變易身上。如次喻彼分段立四種生死。一方便生死者。即所知障法執等。為方便故。二因緣生死者。謂無漏有分別業根本智緣。名無分別業。後得智緣名有分別業。名因緣。三有有生死者。即變易生死五薀身。是一重有。向上更有生異滅三相。又是向下一重。有有上重有。名為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更無後果麤相苦果。故名無有生死也。
言或開五者。除修羅趣。
言或開六者。取修羅也。
言雜心非天等者。問修羅何趣攝。答雜心等。
言今依大乘經等者。問五般聖教依何為正。答疏言今依大乘經等。
言六趣者。即向天趣之中。別開修羅趣也。
言行多不實等者。問有何所以。天趣之中。別開修羅。答疏言行多不實等。若經言五即攝在天趣。明知行不似天。名非天。若言鬼畜。非正也。問何故諸經論言鬼畜。答以能變化故鬼攝。上代師子兒生故畜生攝。光音天子許天攝。天攝為正。
言如人不仁者。仁賢之義。慈忍無害。恕[A18]己及物。謂之仁。今無其仁德。謂非仁也。修羅之行。非天行。故許天攝。
言不言非鬼等者。破異計也。若言鬼畜攝。何不言非鬼非畜。今既言非天。故天攝。
言或開為七有者。路云。五趣是所趣業。及中有是能趣。能所合言。故但有七。問如何業及中有是能趣。答業有能生。中有能續生。五趣是住生。前二為能趣。五趣是所趣。問煩惱然亦為能趣。無不因惑而趣果故。此何不說。答據親因者。言隱疎不說。問中有為能趣者。未審生無色界為有中有。答大眾部等計有細色。彼定說有。大乘及有部生無色界定無中有。但以欲色二界及人三洲。隨先修得無色界定。不離本處。一極微地捨報。受無色界身也。又不捨人身。轉為諸類。亦無中有大眾部計。墮無間者。生身陷彼。皆無中有。如善星比丘。墮阿鼻獄。被燒煞[A19]已。不離本處。即受彼身。有宗及大乘則不如是。從生陷入。由速疾故。說彼為無。燒煞墮時。定有中有。又說往生西方。亦無中有。問中有極長。四十九日。然有作無遮大會。殊勝福力。命終[A20]已後。合作輪王。劫減之時。未有生處。此復云何。答唯正法念經說。造逆業者。命終[A21]已後。經半劫。始到無間。准此停住多時。合有中有。既言半劫。明知大乘。不遮多時。何論四十九日。例彼輪王。有於中有。經一劫住等。後方受生。
言惑開為九等者。於先七識住上。更加二種也。識住者。未住之時。欲得住住了。又不欲得離此識住之[1]相也。七識住者。一身異及想異者。謂欲界人天。歡戚有異。身形亦別。南三洲。身形大小不等。名身異也。心想不一。名想異。六欲天身。形大小有異。名身異也。舊生天子五衰相見。有憂戚有苦。新生天子有樂。名想異也。第二身異想一。謂劫初成。初禪梵王。獨住十劫。念諸梵輔梵眾。後有天子生來。梵王作念。我能生彼。後來天子起宿住通。知梵王作念。亦云。我從梵王生彼。此想同名想一。梵王身勝。餘身劣。勝劣既殊。名身異也。第三身一想異。謂第二禪。身形大小一種。名身一。初生天子見下火灾怕怖。舊生天子知不來。故名想異。第四身一想一。謂第三禪同一樂想。名想一。身形一種。名身一。更加空處識處無所有處三天。成七識住也。問何是識不樂住。答三塗之中。苦多樂少。有損於識。識不樂住。第四禪中。凡夫聖人同生。凡夫生到無想天。彼天多是外道所居。又滅心想聖人生到五淨居天。彼天多是定性那含。棄背生死。求證無餘。故不立識住。又有說。第四禪捨清淨。無樂住心。不立識住也。於前七識住上。却帖無想天及上界非想非非想天。成九有情居。問何故此二天更立居名。答無想天心微劣故。無[2]樂(五孝反)離心故。故立居名。非想非非想天。心昧劣故。立無樂離。亦立居名也。故俱舍頌云。身異及想異。身異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無色下三。故識住有七。餘非有損壞。應知兼有頂。及無想有情。是九有情居。餘非不樂住。
言或開為二十五等者。四域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與淨居。四空及四禪。是名二十五有情。梵王神主異故。初禪之中。別說梵王也。無想天外道居。淨居天賢聖所居。所以偏說二十五有義。指藥草喻品中廣(上弟章文義了)。
言餘門如下等者。指餘門義。六門解釋。六趣義中。上[A22]已解三門餘門處所。壽量因果指在第六疏解。故言如下當釋。下疏指瑜伽論等。
言此說萬八千等者。正釋經文也。意云。世尊放光照見東方一萬八千世界中六趣眾生。經云於此世界。此娑婆世界見東方萬八千世界六趣之眾生也(生死沉淪了)。
言一佛者。經云。又見彼土現在諸佛者。若是他受用土。瑠璃為地。黃金為繩。七重行樹。七重羅網。其中佛又見他受用佛。目如四大海水。毫相如五須彌山。又有八萬四千相好等。三地[A23]已前佛總見。問何以知。答寶塔高妙。五千由旬。故知三地[A24]已前也。若是三地[A25]已上塔量。則應無數也。又此世界若大化淨土。即千丈大化佛。又於此世界。若是化穢土。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即四大洲日月。七山八海。又佛是小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上見佛。佛寶也。
言二法者。經及聞諸佛所說經法。法法寶也。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等。
言此聲聞等者。經云。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志修行者。五停心觀。別想念觀。總想念觀等。問何故將優婆塞優婆夷。向僧中科出耶。答疏云。僧者和合義。一理和。二事和。在家既許得初二果。明知理和亦名僧也又有云。以劣從勝。在家男女劣。出家人勝也。
言論云修行等者。此二解。一凡夫名未得。聖者名以得果。二云。凡夫及四向。各各資自果。名為未得。居果位者。名得道者也。
言因目[1]觀等者。貞問。毫光遠照見佛可然。光不照聲。如何聞法。答見佛。即光從此去。聞法。則聲從彼來。所以遙得聞法也。
言此菩薩也者。不見菩薩。經云。復見諸菩薩摩訶薩者。此中若依論家。科列七中。當第四段。見四眾也。疏主科三。[2]當三寶出現中。今當僧眾。僧眾中當菩薩也。問為何事故行菩薩道。答為種種因緣故。行菩薩道。為求出生死因緣。所以菩薩行道為。速證佛果因緣。所以菩薩行道。為度脫眾生因緣。所以行菩薩道。又由此種種因緣故。行菩薩道。所以得入地前信解位地上相貌位。由前修行。所以得後二位也(消經了)。
言因緣者所以義者。不見謂一个因緣行菩薩道。直是謂種種因緣行菩薩道。
言謂求出生死等者。問菩薩有何所以。行菩薩道。答謂作三妙觀。所以行菩薩道。何名三妙觀。答疏云。謂求出生死。是厭離有為心。持攝律儀戒。誓斷一切惡。當得法身。為此因緣。行菩薩道。
言速證者。持攝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是求菩提心。當得報身。為此因緣。行菩薩道。言度脫眾生。謂持饒益有情戒。誓度一切眾生。深念眾生心。當感化身。
言為此因緣者。此二句結前三種妙觀。有此三般因緣。菩薩道名種種也。
言或為嚴淨等者。四菩薩行解。一謂嚴淨佛土。修波羅蜜行。此行有六。一布施治慳貪。二持戒治毀禁。三忍辱治嗔恚。四精進治懈怠。五禪定治散亂。六智慧治愚癡。為嚴佛土因緣。所以行菩薩道。
言成就眾生者。即饒益有情行也。
言修菩提分者。即是菩提分法行。唯無神通行也。
言或為修四攝等者。四攝利他也。六度自利也。為行二利因緣。所以行菩薩道也。
言如是等種種等者。此是結前生後。意言由前種種因緣為方便。所以得入向後信解位相貌位也。
言信解者。問爭知信解是地前位。答信解者。經中既不言證解。但言信解。明知地前。
言信而且解者。論云。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粮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知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也。
言相貌者三業等者。在地上修行。應言二業。以彼意業無形相故。謨云。若以眼見耳聞。意業即非相儀。若約見分。即名相儀。身語二業。由意業引。行菩薩道。相從通取三業相儀。立為相貌者。亦通尅體。論身語二業有相儀也。問爭知相貌是地上。答疏主以前顯信解。既是地前相貌。必合是地上也。
言貌儀者。莫交反。取此貌為正。
言[狂-王+皂]㹸皆非者。字樣有正有通有謬。此貌通。此㹸謬。為簡通故。故言皆非也。
言住於十地者。問此菩薩修行種種相貌者。住何位中。答疏中言住於地等。即是十地菩薩六度。次習等[A26]已得道果者。但得十地因理智。非約其佛果言[A27]已得道果也。
言由種種所[3]以等者。結第一番也。問前來種種因緣行菩薩道。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得何果報。答疏言由種種所由行菩薩道故。入二位也。即地前地上名二位。即是信解相貌也。種種者多般義。即歷四十心亂修六度。名種種也。相貌中。奉事二十六恒河沙。佛及次修六度萬行等。名種種也。
言又因緣等者。次下第二番。唯解因緣信解相貌。不解行菩薩道。其因緣信解相貌。各別解也。因緣者。外遇良緣。緣即是地前所逢佛也。問何故喚佛作良緣答疏引經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故。問前解中因緣與此因緣何別。答有別。前因緣者。所以義後。因緣者。外遇善友也。二處有異也。
言信解相貌等者。問何名信解相貌。答內修行中意業名信解。外身語讚佛名相貌。即菩薩三業齊修行也。
言心觀妙理者。第二解。心觀妙理名信解。通地上地前捨頭目等。名相貌。在十地位修道也此。後二解不分地位。但暗通地上地前也。若論通相說。十地菩薩修行。亦信解亦相貌。地前菩薩亦信解亦相貌。疏據顯處說。地前名信解。十地名相貌也。上來一番將菩薩道三个字。與種種因緣。一處解也。其信解相貌各別。第二番唯解因緣信解相貌。不解行菩薩道。上兩番皆是疏主解也。
言論依四攝等者。三番論家解。唯解行菩薩道。不解餘句。前來兩番解。但是總相解行菩薩道。未是分明解。今一一別解行菩薩道。問菩薩依何行門。修菩薩行。答疏主論云。依四攝等。菩薩以四攝法。為方便。攝取眾生。
言信解相貌等者。問菩薩修行不越二利之行。未審前信解相貌何種行收。行菩薩道是何行攝。答疏言信解相貌等。疏主體論中意。四攝既是菩薩行。信解相貌亦是地前地上菩薩行。信解相貌是自利行。行菩薩道是利他行。謂信解相貌廣行六度。為上求菩提。故地前六度名波羅蜜行。初地至七地六度名近波羅蜜行。八九十地不唯六度。通修十度。名大波羅蜜行。是如修行。專求菩提。自利。利菩提道。修四攝行。名利他行。以四種法。攝取眾生故。若貧窮者。將布施攝。將淨戒攝破戒等。菩薩修行。不越自利利他。所修行門不越四攝六度。設修萬行。亦四攝六度攝盡。
言四攝法者。初總名。攝謂攝受。以四種法攝有情。或攝謂攝益。以布施攝益有情。令成就故。二別釋名。一布施者。運心周普。名布。輟[A28]己惠人。名施。即持業釋也。愛語者。音聲表彰。名語。聞者心悅。名愛。愛是能緣。語是所緣。是愛之語也。利行者。利是果名。行是因名。行利因。益受果。是利之行。依主也。同事者。同者等義事者業義也。謂與有情同其行業。事即是同。持業也。
言布施等者。第三依論解四攝。便為四段。准瑜伽論四十三云云。一一皆有九門。一自性愛語。二一切。三難行。四一切門。五善事。六一切種。七遂求。八三世。九清淨。且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一一皆具九門。今此疏中引者。盡皆脫少。第一布施一門。此中全無。指在向下頌中解六度處解。下有三十[1]一行菩薩道。初一偈種種因緣。十七頌種種相貌。十三頌種種信解等。愛語唯有五門。初四第七門。計五也。利行門有六。初三七八九。同事有一。謂事。
言二愛語者。一常說悅意者。離麤惡語。二諦實者。離虗誑語。三如法者。離離間語。四引義之語者。義謂義利。無綺語。亦名不[2]離穢語也。
言遠離頻蹙等者。第二一切愛語有三。一慰喻語。菩薩見人先含笑。離頻蹙相。尊於[A29]己者進而問。卑於[A30]己者命而安。
言見有唱盛等者。二慶悅語也。見者。昌盛富貴。若是知足者。知是富貴。不知足者。不知是富貴。向說令知。
言而不自知者。不知前生布施。感得今生富貴。向說令交知。令修布施。名覺善法增。又覺者見知義。見他人布施持戒。就向上生隨喜。嘆令歡喜。知前人聽有次第。就向上勸。名善法增。
言說佛教法等者。三勝益語也。說佛教法。常為勝益眾生。前之二種。隨世軌則。依後勝益語。順正法教。
言於[A31]己怨仇等者。三難行愛語也。於中有三。第一於[A32]己怨仇。仇酬也。父母之酬不同天地。兄弟之酬不同於日月。於彼前人。起清淨意。不相計念。名清淨也。
言於極癡等者。第二意也。乍觀疏文。似除前人疑惑。此却是菩薩自除疑惑。若逢著極癡眾生。菩薩作念云。我教化他。為得不得。此便是疑惑。於菩薩亦是障。菩薩不作此想。便是斷疑。於眾生生決定心。發願不生由豫。名誓除疑惑。
言於真福田等者。第三意也。於真福田。供養三寶。孝順父母。名真福田。今於佛不恭敬。父母不孝順。名諂誑惡行。菩薩於此起大悲心。為說法要。終不於此而生嫌恨。起惡麤言。一聲罵詈。此之三種難行。故名難行愛語也。
言或除障蓋等者。第四一切門愛語也。障謂二障。蓋謂五蓋。菩薩欲教眾生除障蓋。[3]次以何為先。答有二。一為說人天樂果。交持五戒十善業。名為先作。論所作也。意云。既有如是善業。得此人身。因果照然。言如何不除障蓋。二者。欲除障蓋。為說先作。五停心觀修行。最初名為先作。望後三乘聖行。名先作。
言心調善者。為說諦法。即四諦相應正法。
言多放逸者。三在家多放逸者。既到諫誨方便。令其出離放逸行不放逸行。
言有疑惑者。四於諸法中。多疑惑者。談說決擇。令離疑惑。上第四一切門愛語了。次第五善士愛語。第六一切種愛語。略不引。
言依四淨語等者。第七遂求愛語也。四淨語者。一不妄語。二不麤惡語。三不離間語。四不綺語也八。聖語者。見聞覺知。不見不聞不覺不知。稱實而說。名八聖語。聖即正義。第七遂求愛語了。第八二世愛語。第九清淨愛語。疏略不引也。愛語攝了。
言三者利行等者。明自性利行也。
言由愛語故先示正理者。問此中自性利行。與前門自性愛語何別。答寬狹不同。前來愛語。泛說教理行果法。今此間利行。唯三乘令交對根修習。所以先以愛語。宣示正理。令交起行。修行三乘之行。又云。或順求利。而以道藝引之。前即語誘。此即行誘。
言隨所學等者。二令離名利心。
言勸導調伏者。三謂交修三學。建立二乘正行。
言能令獲得等者。第三一切行也。一能令獲者。攝云。菩薩以三事。一法。二業。三德。授與眾生。令現世獲得大財大位。一法者。法術。燒金銀珍寶令得大利。二業者。[1]仕農[2]功商。四人各業。隨前人所學處。令得大財也。三德者。德藝授與眾生。明經進士。令得宰相節度。令眾生得大財位也。
言後利出家者。種種勸道。令其出家。捨棄財位。清淨出家。受乞食行。以自活命。由此能令決定獲得。復能安樂。現法不定。
言俱利者。種種勸導。令修離欲。得上地定。適悅身心。名現利。復生五淨居天。復得解脫。名俱利。
言習近惡友者。第三難行利有三。一習近惡友知識。此一類人。亦不謗佛法僧。只是習近惡友。不肯修善。名第一難。
言著大財位等者。二躭著現在大財大位。不動善根。菩薩於此人上。能行利益。名第二難行。
言外道僻執等者。謂出家外道。彼於自宗。愚癡執故。外道著我。異道邪見行。有情執著自見。憎背正法。是第三難行也。
言常起八纏等者。第四遂求利行有三。一常起八纏。八纏者。一惛沉。二睡眠。三掉舉。四惡作。五嫉。六慳。七無慚。八無愧。二十纏者。更加忿覆成十。菩薩見諸有情應處慚為不慚纏。方便令離。餘七亦爾。
言十惡業者。身三口四意三。意為根本。菩薩依淨三業。於此一切惡人向上。皆能勸化。令捨十惡業。
言起大悲心等者。第五清淨利行有五。一起大悲心者。菩薩於諸有情。起廣大慈悲。意樂現前。而行利行。
言雖受大苦等者。第二段也。菩薩於諸有情。所作義利。雖受一切大苦劬勞。心無倦。深生歡喜。而行利行。
言雖處財位等者。第三段也。菩薩於財中亦第一。位中。亦第一。為化眾生。而能卑屈。如奴如僕。如旃荼羅。此云嚴熾。搖鈴持竹。以標記故。西國下惡人也。意道菩薩為教化眾生故。能為此下惡事。乃至孝等。無憍慢我執而行利行也。
言無染無偽等者。第四段也。菩薩於諸有情。心無愛染。無有虗偽。真實怜念眾生。而行利行也。
言慈愍之心等者。第五段也。菩薩於諸有情。生起畢竟永無退轉慈悲之心。常為救拔也(第九利行了)。
言四者同事等者。瑜伽論九門中。唯有自性一門。無後八門也。即指前所引之事。與一切眾生同作。菩薩欲擬教化喫酒人。便喫酒。欲擬教化喫肉。便喫肉人。
言令作是念等者。彼自解故。所以教我作。若自不作。彼便云。彼自不解。何能教我等。意道汝且於他人邊學。為遮此難。所以菩薩自行。疏結云。故須自行也。
言菩薩利他行雖等者。問菩薩行中何故唯明四攝。答疏云菩薩利他等。
言此云圓寂者。舊云涅槃。新云波利呢縛喃。波利是圓義。呢縛喃是寂義。三義解圓寂。一具四德名圓。即常樂我淨四德。具足名圓。寂者滅也。滅二障染。名寂離喧閙故。名寂。即二障擾其有情故。今離此二障。名寂。具德稱圓也。二具三德故。名圓。即斷德智德恩德。以真如上。成就此三德。故名圓。離二死名寂。眾生緣有二死昏亂。故不言寂。果位離二種生死。名寂。亦圓亦寂。持業也。圓者簡迄自相。迄自相局故。非圓。問何名自相。答水以濕為自性。火以煖為自性。煖相不遍濕相之中。濕相不遍煖相之內。此水火等。此自相法。局附自體。故名偏非圓。今真如體通一切法。為自性故。寂簡彼共相。如虗空苦空無常。遍一切法中。雖圓圓而不寂。故言圓寂也。
言此四之體者。問四涅槃以何為體。答疏云此四之體等。疏主烈四種涅槃了。便云此四之體。即大涅槃。若解總名。涅槃者圓寂義。若解別名分位。四个涅槃。總得名寂。一自性清淨涅槃。而本性寂。二有餘依涅槃。煩惱永寂。三無餘涅槃。眾苦永寂。四無住處涅槃。用而常寂。又若約用說。即四種涅槃別也。若約體說。即是一个大涅槃也。大般涅槃體。即真如也。
言一總四之體皆一者。疏主欲擬向下解大般涅槃去。且先說真如。意道大般涅槃亦即真如上建立。皆一真如。真如具三。方名大般涅槃。即一真如上。立摩訶般若解脫法身。
言能生圓覺者。問真如既是一體法。如何向上得具三義。答疏云一能生圓覺等。將能生真如。就所生說。意言真如體雖是理。以有能生圓覺之能。亦名圓覺。問如何無為理能生有為智耶。答此說生。不是種子生現行之生。但是增上緣中說生也。能生有二義。一所依義說邊生。如地能生一切草木。草木自有種子。以依地故。地得生名。二者為境能牽生。無漏智亦名能生也。心不孤起。託境方生。智起必依境牽生故。以此義故。亦名摩訶般若也。
言體覺性者。問真如但能生圓覺智。智體不是圓覺智。如何名般若。答疏言體覺性故。意道體不是覺。覺之性故。亦名摩訶般若。一覺性。二能生覺。故名摩訶般若。
言在二乘[1]位等者。問二乘身中亦有真如。亦能生覺。何不名摩訶般若。答疏言在二乘等。二乘位真如。雖出煩惱障。由被所知障覆故。真如生得偏覺。不能生圓覺。既不生圓覺。亦不名覺性。既不名覺性。亦不名法身。所以二乘能生真如。不名摩訶般若。二乘身中真如。是有法。應生圓覺性是實。宗因云。無為同故。喻如佛身中圓覺。佛身中圓覺是無為。是彼無為稱圓覺。二乘身中是無為。同彼佛身是圓覺。二量破云。汝許二乘身中真如。是有法。定不能生圓覺。是宗。因云。有彼障故。同喻。如凡夫身中真如。凡夫身中真如。有彼煩惱所知二種障故。不能生圓。與見二乘身中有彼所知障。同彼凡夫無圓覺。
言大智度等者。問般若是智。智是有為能證法。如何將所證真如。亦名般若。答疏云。大智度等。疏主解三事。涅槃之次喚真如。作摩訶般若。恐人疑。故引智度論及華嚴經證也。論云。說智能證智。智處真如理。理是智所依止處。處亦名般若。智度論既如何妨。此經將理為智。華嚴經云。自性清淨心。亦名無師智。心有二說。一貞實心。二緣慮心。此取真如理貞實心也。以真如與諸法為性。名自性。故真如離二障。名清淨。真如是心之性。故名心。故真如名自性清淨心也。梵云吃栗吒質多。此云真實心。如世木心。最為真實故。無為心也。即自性清淨心。單云質多。此云積集。積集名心。即第八本識有為心也。
言亦名無師智者。以智不從他緣生故。名無師智。智之性故。智名真如。非生因生。從了因得故。名無師智。何妨此問智性名摩訶般若也。
言出所知等者。問真如之上。有何道理名法身。答疏云二出所知障等。二義。一若有所知障。在真如。不名。法身。一未離纏縛。二不能與萬德為所依故。不名法身。今果中真理。一出離所知障。二與萬德所依。故名法身也。問如何唯識論斷煩煩障證法身。斷所知障得報身。今言出所知障名法身者。豈不相違。答此據一分義說。約增勝說。若約究竟說。事須總離二障也。
言勝鬘云等。問何故事須離二障。方名法身耶。答疏云勝鬘云等。問果中真如。出所知障。名法身。十地菩薩真理。還出所知障。應名法身。答十地菩薩分段所知障。及下地俱生所知障真如。但分出所知障。猶上地微細俱生所知障未斷盡故。不名法身。果中真如全出所知障纏。名法身也。
言在二乘等者。問十地菩薩在因中。未得無學。未出纏。所證真如非法身。二乘無學永斷煩惱盡。知所證真如亦出纏。應名法身。答疏云在二乘等。意言二乘雖出煩惱障。無萬德功德。故所證無為。不與萬德。為所依止故。不名法身。二乘全未斷所知障。不名法身。但名解脫身。非法身也。下經云。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佛說是人未實滅度。斯人未得無上道故。但名涅槃。而非大般涅槃也。
言三眾苦都盡等者。問如何真如亦名解脫。答疏云三眾苦等。即是變易分段二種生死。名眾苦。離二死故。名都盡。離二障二死。名解脫。問十地菩薩還雙斷二障等。應得此解脫。答十地雖證一分真如。未離變易生死。不名解脫。今果位離二死二障。故名解脫也。
言在二乘等說等者。問二乘無學人無餘苦依身盡。應名此解脫。答疏云在二乘說分段等。即是相應縛所緣縛盡。是煩惱障也。相應者。心王心所二十二法。本非是縛。白淨無記法。由與煩惱貪嗔癡相應而起。煩惱當體即縛。是法由與彼心王心所相應。令相應心心所法。不得解脫。名相應。相應即縛。名相應縛。二者。所緣縛有二義。一相分縛。見分所緣縛能緣。只為所緣境。強縛能緣心。不得解脫。名所緣縛。二者。由能緣心與貪嗔煩惱相應。緣著色心等境。能緣貪心。繫縛所緣境。不得解脫能緣縛[1]所縛。名所緣縛。
言然二乘等者。問聖教說。世尊言。三人同坐解脫床。我與汝等。既佛得大解脫涅槃。如何二乘不同得大解脫涅槃。答疏言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亦有疏言。漸得此。
言三乘同坐解脫之床等者。且約煩惱障。說得一半解脫。非圓解脫真理為依。故說為床。以智證之故。名同坐也。
言由此二乘亦名者。問二乘無學所證真[2]如。得名涅槃。何不名大般涅槃。答疏言由此二乘亦名得涅槃。然非大般。
言義不具足者。問何不名大般。答疏云。義不具故。未圓解脫。又無萬德所依。故名義不具足也。
言又依涅槃第二卷者。法喻雙標。問依何教[3]要三事具足。名大涅槃。答疏云。又依涅槃等。摩訶般若。是二空智。法身是真如理。由智證理。二障盡處。於法身理上。假立解脫。三事具足。名大涅槃。闕一[4]足不名大般涅槃。問解脫為復向智上立。為復向理上立。答六無為皆依真如上立。故於理上立解脫。為正。
言般若能證二空等者。問何者是般若之體。何者是法身之體。何者是解脫之體。答疏云般若證至假擇滅體。謂此三事。能證須是二空之智。所證須是二空之真如。理解脫須是離二鄣二死。解脫方名大般涅槃。若唯生空智。唯證生空理。但離煩惱障。一分段死縛之解脫。雖是三事。不名大般涅槃。
言解脫即是等者。哲云。將日光況般若能證智。如般若虗空。喻法身理。中間暗相盡處況解脫。由如日光未出時。暗相與虗空合。日光起來。暗相盡處。日光與虗空合。正是暗[5]相處時。便是日光與虗空合時。正是日光與虗空合時。便是暗相盡。正是摩訶般若智起時。便是障盡時。正是摩訶般若智證法身時。便是解脫時。故於法身理上。假立解脫。
言假擇滅體者。謨云。且六無為中前五無為。名體俱假。真如無為。名假體實故。說擇滅而為假也。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況是依理智上。或苦不生。假名解脫。體無名假擇滅。實唯真理能滅之性。體不無故。故名假擇滅也。
言如伊字三點等者。涅槃經中舉喻。如世伊字。梵書伊字。兩點在上。一點在下。如世間倒書品字相似。問准向下經文自相違。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三目與伊字。皆況三事。涅槃兩文不同伊字。[6]點在上。一點在下。三目一目在上。兩目在下。喻既不定。法如何得轉。轉者通也。答哲云。但取三法不縱不橫不異之義。何要責其上下數不同。諸有智者不應難喻。有解云。此亦不妨摩醯首羅三目。況能證所證也。摩訶般若是能證智。如向上一目。解脫法身是所證理。如向下兩目也。若是伊字。即作能依所依解。兩點在上。況般若解脫。為能依也。向下一點況法身。一點為所依(上解標文)。
言別不成等者。別釋也。如伊字三點。各別不成。若將伊字三个點。各別零落遠著。得成伊否。答別不成伊。又將三點竪上下。似歷水得成伊字否。答竪亦不成。問若將三點橫布。似太歲日行火炭。橫著得成伊字否。答橫亦不成。小乘薩婆多說。能證智別。所證理別。解脫別。此則三事條然有其別體。不成涅槃。
言許別時得等者。結也。如無間斷惑解脫證滅。後身智無方。顯無餘依。名為解脫。即名別時也。若望生空智證理時。或苦不生之解脫。亦非前後。據實理者。三乘無間道斷煩惱盡。得無漏智。由未證全得解脫。後苦依身盡。灰身滅智時。方離縛盡。名為解脫。此三事橫前後。名別時得。不名大涅槃也。
言三事涅槃不異不一等者。有三解。般若是有為。理是無為。有為無為異。故名不一。智證理時。冥合一處。名不異。二云。法身是實。解脫是假。假實有別。名不一攝假從實。名不異。謨云。法相宗云。如般若。望法身說。理智體殊。依圓性別。是不一。智冥於理。如日照空。不可於中分別殊異。是不異。又將理智對於解脫。彼有體。能滅滅性。是實有故。解脫是假。是不一。日光與彼空相合時。中間無障。假名解脫。亦不可分別。是不異故。下結云。俱時得故。若依法性宗解。不一不異。別依一真理上。建立三德。故不一。離一無三。故不異。真如本來無執處。即是般若德。本來無障。即是解脫德。無有生滅。即法身[1]得德也。問二乘人得有餘時。[A35]已得無餘。要身智滅時無餘。方顯二乘。既俱時得。莫是大般涅槃。答但得名入涅槃。若喚作大涅槃。則不是也。不異不一。又須俱時。方為此體也。
言縱不成等者。若總三法俱時。三品勝劣而得。此亦不成竪。上下名縱。傍前後名橫。各三別體。前後證之。理亦不成。即是橫也。如伊字三點。竪上下亦不成伊。橫布三點亦不成伊。三事涅槃俱時。不前不後。不縱不橫。不一不異。方成大般涅槃也。
言若三別體等者。若計能證智是有為。法身是無為。解脫是假。便不成三事涅槃。
言由起大智證等者。法喻雙結。都結三事涅槃也。
言非如二乘等者。有宗不立真如。然計智慧擇滅解脫三事皆別。但名入涅槃。不名大涅槃也。二乘人若望所顯無餘涅槃。有智即有先後。今望所顯無餘涅槃。與其身智。為前後也。若望二乘。自起生空智。證生空理。煩惱解脫得有餘時。亦無前後也。
言餘別出體釋名等者。出四涅槃體也。六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得時。四得人。五斷障。六入意。
且出體中。初引論文。後正出體。引論文者。論云。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不生不滅。由若虗空。一切眾生平等共有。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者。謂即真如[2]出煩惱既盡。餘依永滅。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者。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3]死也(上引論文)。
出體者。唯識有二師解。一師云。初後即真如。中二擇滅攝。自在清淨涅槃。[4]無住處涅槃。是真如攝。問彼師自性清淨涅槃真如可爾。無住處涅槃如何亦是真如攝。答初師意。煩惱障能繫縛眾生。不出生死。正是縛法。所知障不能繫縛眾生障。不是縛法。若斷縛得者。是擇滅。斷障得者。真如。此初師義中四句分別。一是涅槃。非擇滅自性及無住處。二是擇滅。非涅槃前三果人所得擇滅。三亦涅槃亦擇滅。中二。有餘無餘二種。四俱非者。可知。此四涅槃以真如及擇滅無為為體也。第二師云。初自性涅槃。即真如無為為體。後三涅槃。皆是擇滅無為為體。問無住涅槃。不是斷縛得。何言擇滅無為為體。答擇謂簡擇。滅謂斷染。無漏慧名擇。斷所知障名滅。故斷所知障。所顯涅槃。亦名擇滅無為。擇滅有二義。一斷煩惱縛盡。證得涅槃。名為擇滅無為。二滅障證得。亦名擇滅。即無住[5]涅槃。是滅障得故。亦名擇滅無為[6]攝。故唯識云。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即真如。後三擇滅攝。第二師為正也。又自性涅槃在纏真如為體。後三涅槃。多以出纏真如為體。以無住涅槃十地分得。未全出纏故。以斷分別。二證得一分出纏真如為體也(上出體也)。
二釋名者。摩訶者大。般者入義。路云。大之般。依主釋。般之涅槃。依[7]仕也。釋別名者。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本謂本際。來謂舊至。眾德常然。名為本來。自能離染。名清淨。有餘依涅槃者。餘殘身在。是苦之所依。故云有餘。煩惱斷盡。證得真如。顯其因盡。苦依未盡。異熟由在。名有餘依[8]涅槃。無餘依者。煩惱斷盡。餘依亦無。餘依無處。證得真如。名無餘依涅槃也。無住處者。住者著。處謂所。不著生死涅槃二處。名無住處涅槃。問論云如何善逝有有餘依。意云。既無苦依身。如何有有餘依涅槃。又有真常身故。如何有無餘依涅槃。具此二問意。答有二義。初約化身化相。論云。雖無實依。而示現有順同二乘有也。三十四心成道時。有有餘依。雙林入滅荼毗時。有無餘依。此乃示現。二約報身上說。與二乘別也。有漏依盡故。佛得無餘涅槃。涅[1]槃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言有餘依者。佛有非苦依身在。名有餘依。以佛世尊具無漏五薀故。即與二乘。有餘依別也。問大乘初地入見道。分斷所知障。分得無住處涅槃。如何前三果有學分斷煩惱障。[2]得不有餘依涅槃。答小乘有學。謂自利雖分斷煩惱障。不得有餘。依大乘自利利他雙行。分斷所知。得無住處涅槃也。問如何因中真如。名自性清淨涅槃。不名法身耶。答涅槃者寂靜義。因中亦得。身者依止義。不與功德法為依止。不名法身也(二釋名也)。
第三得時者。疏云。自性清淨涅槃自有二類。一自然得名得。二顯證名得。雖諸凡聖皆得成。就據顯時說。唯在聖位。聖位分二。初果小乘。後大乘。且小乘初果人。斷見道分別煩惱盡時。分得自性清淨涅槃。後三果人。漸次斷修八十一品煩惱盡時。得自性清淨涅槃。若緣覺人一坐斷見修或時。得自性涅槃。若有餘無餘涅槃。羅漢緣覺盡智時得。若大乘人。菩薩初地[A36]已去。分得自性清淨及無住涅槃。若至佛位四種。皆得圓滿。總名得時也。
第四得人者。謨云。總有五類人得一切凡夫。得初一。二乘無學不定性者。得初二。自性有餘涅槃定性者。初三更加無餘涅槃。又漸悟菩薩。得初二。自性有餘并無住也。頓悟菩薩得初一。自性涅槃并無住佛位。四種皆圓。論云。一切有情皆具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如來可言具四。
第五斷障有二種。一分別。二俱生。分別煩惱能障三乘見道所證自性涅槃。俱生煩惱能障二乘修道及無學道中三涅槃也。亦能通障。大乘位中。四種涅槃也。所知障亦二。分別者障極喜地自性并無住涅槃。俱生所知障能障大乘修道位中自性無住及無學位中四種涅槃也。
第六入意者。問聲聞等有何意。入於涅槃。答聲聞自利猒生死故。入有餘涅槃。緣覺自利樂寂故。入有餘依涅槃。二乘人俱。謂猒自苦依身。如捨眾病。故入無餘涅槃。菩薩為自利利他。故入無住涅槃。由此三乘人入意。各異不同。凡夫雖受眾苦。不能自利。亦不能利他。故不求證。四妙圓寂大般涅槃。經云。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樂。中士求滅苦。不樂苦依身。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若令他離苦。以他為[A37]己樂。不求證四種涅槃也(上義了門解)。
言今明彼佛等者。問經云復見諸佛入於涅槃。四種涅槃入何涅槃。答疏云今明彼佛等。向娑羅雙樹間。北首而臥。以火焚身示現。同小乘人入無餘涅槃。雖然順同小乘入無餘涅槃。小乘人身智都盡。佛入涅槃。再起身智。他方教化。問何不入餘三種涅槃。答化緣[A38]已終。入滅時至。但示現無餘。不要入餘三也。故論云。涅槃無上。由如鎔銅。火勢雖滅。而同不滅。不同小乘由如燈滅也。
言初得成佛等者。問何不入大乘中無餘依。答疏云初得成佛等。問三身中何身入。答但化身入。非報身入。
言所應度者。問佛何不且住世教化。如何示入涅槃耶。答疏云所應度等。謂佛本出世。但為教化有緣根熟眾生。今既有緣根熟者皆[A39]已度訖。更何要住世。住世亦無益。所以示入涅槃。
言其未度等者。問東方佛滅後。有根未熟者。如何。答疏言其未度者等。故起留塔舍利。為得度因緣也。
言舍利梵云等者。骨髮肉總得名體也。故經論云。舍利骨也。只攝得骨。餘肉髮攝不盡。智論說。舍利至法滅時。化為如意寶珠。處胎經云。並在金剛水際。准此說。既不同。皆由化利。意別也。
言卒都波云等者。明起塔。經云以佛舍利。起七寶塔。表有舍利。可高顯故。亦云塔婆。訛也。或云浮圖。皆訛也。若無舍利。云制多。支提即虗庿也。塔字。書藉無說處。唯葛洪字菀云。塔佛堂也。問幾人合起塔。答准長阿含經。四人應起塔。一佛。二辟支佛。三聲聞。四輪王因緣。經云。八人合起塔。一佛。二菩薩。三辟支佛。四阿羅漢。五那含。六斯陀含。七須陀[A40]洹。八輪王。輪王塔一露盤。見之不禮。非聖人故。初果二露盤。二果三露盤。三果四露盤。四果五露盤。緣覺人六露盤。菩薩七露盤。佛八露盤。問有何勝利。勸人造塔。答有三意。一以表聖人。二令他生信。三為報恩。約勝而說。令他信。作得度因緣。問般涅槃佛為報為化。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化佛。如何起塔。其量極高。豈化土中得安多塔。若是報。何得有六趣眾生及涅槃事。答即於化土中而施報土勝劣。既以見亦別故。
言又論本科照境等者。第三敘論重科。所見七事之中。有七段經文。疏主將論家七段科文。自作眉目。束為三段。至此[A41]已來。論家疏家。七段科文解一遍了。次下論主又科體。其心眼也。說因中。能照光所照境。光中。七事三段。文中除能照光。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除此有文也。從照于東方萬八千世[A42]已下科也。
言又依器世間等者。經云。照于東方萬八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膩吒天。朗者照義。上下二界皆照。名竪朗。
言眾生世間等者。所見六趣眾生。經云。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科為眾生世間。最後起塔。科為量種種。中間五段文。見佛聞法。見四眾。見菩薩修行。見佛入涅槃。科為數種種也。
言數種種者。牒也。
言示現種觀者。解也。
言即餘五所見等者。疏主解也。七事之中。除却兩頭也。此論文倒也。應云種種數觀見種種事。問論主何故指五般事為種種數也。答光中萬八千世界。每界之中見佛。佛中便有他受用佛。與大化小化身中。便有降生成道等八相。天親菩薩體經意。不能具述。空言數種種也。婆羅門語。先所後能。故云數種種。大乘小乘六度四攝八萬四千法門不一。名種種也。見四眾亦爾。有修行者有得道者。菩薩有地上地前。一世界既爾。何況萬八千世界。問何名示現。答示現者即示顯也。問何名種種觀。答即是靈山會上。觀見東方事名種種觀(官音)也。即餘五所見。一佛。二聞法。三四眾。四見菩薩。五見佛入滅。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名見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名聞法。三并見彼諸比丘乃至修行得道者。名見四眾。四復見諸菩薩摩訶薩。名見菩薩。五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名見佛入涅槃。論主科五段經文。名數種種也。論主自解云。示現種種觀也。故疏主科為數種種。為五般觀見此中五種事故。
言論開為四等者。論家又科五段為四段。合四眾與菩薩一處。總向菩薩修行中攝。所以有四。路云。疏主不合道。論開為四。應言合為四。合五段作四段。正是合也。
言一者食者。喚光中佛作食。從喻為名。世間食喚喫著。資長人身根大種。發識明利。是段食光中佛彼靈山會眾生。見時生信資長。著信進念定慧五根也。若段食喫著。則資長眼耳鼻舌身五根也。所以天親菩薩云。此是食義。食有二義。一者。資長義。資長眾生善根。段食亦資長身根大種。從小向大。從劣向勝。名食。二者。住持不壞義。此身不壞不散。名任持義。此約所食故名食也。
言又云是示現等者。問故人爭知有示現依止依食。答古人云。見對法論中說有四種食。一者。不淨依止住食。謂凡夫有煩惱。不曾伏斷。所食是不淨。二者。淨不淨依止住食。前三果人及七地[A43]已前菩薩。未受變易者。未斷盡煩惱。所食名不淨食。[A44]已得一分無漏法。名淨。三者。清淨依止住食。謂阿羅漢辟支佛煩惱斷盡。所食名清淨。四者。示現依止住食。謂八地[A45]已上菩薩受變易者。并佛菩薩實在十重他受用土中菩薩。受變易。不喫段食。如今起俱生種類身喫段食。是示現也。佛與菩薩。總名示現依止住食。古師見此文引來。疏主難云。若空有佛。此食事亦可通示現依止住食。既通八地菩薩。何故空說佛耶。
言若爾菩薩八地者。疏主反難也。意言應入此數種種食中攝也。又此食中唯攝佛。無菩薩。故知不當佛有八相成道。何故不空說。說喫飯也。
言又受用義等者。疏主自作一解。遮防外難。若取受用法樂。能食故食者。即有八地菩薩受用法樂之過。何唯見光中受用法樂。此能食故。名食。即八地菩薩亦應攝入食中明。此中意言。但取資益任持。此靈山一會眾生為食義。為正也。
言二聞法者。即經云。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言三修行等者。謂四眾修行得道。此修行中攝法多。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菩薩。盡向修行中攝。
言四者樂等者。問入滅如何名樂。答疏主解。論云生滅滅[A46]已。寂滅為樂。靈山一會上。見佛入涅槃。天親菩薩云。佛既入涅槃。無來居寂滅安樂也。路府難云。佛入滅滅無也。如何言樂。此解不然。但是示現。無來不滅也。
言又樂有五等者。因有天親論中解樂。疏主解云。樂有五種。一自性樂。攝云。通有漏無漏有學無學。三界所繫所有攝益身心之受。名自性樂。喜樂捨受。而為自性。捨中唯忻行捨。非滅行捨。二因樂者。能生樂受。與樂為因。體非是樂。一順生受。心心所法。二感樂因。五戒十善業。三順生樂受。根塵及觸。並名因。與樂為因故。體通五薀。三苦對治樂者。設身有苦。當念惡趣眾生。眾生身上有寒苦。將八寒對治。眾生身上有熱苦。將八熱對治。同時慧覺知寒熱。暫時苦息滅之處。假立樂名。實非真樂也。問為復取後念苦不生處。為苦對治樂。為取後念樂生處。為苦對治。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取苦不生處。名對治。與因樂何別。若取後念樂生處。為苦對治樂。與自性樂何別。答但取後念樂生同時之慧。以為自體。名樂覺。是正苦。對治樂體也。四受斷樂者。攝釋云。論主然依勝義。諸有所受。皆悉是苦。滅盡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即滅盡定。而為自體。勝心方覺為苦。名勝義苦。從其所猒。有漏為苦。五無害惱樂者。此復有四。一出離樂者。謂出家人修信戒等為體。二遠離樂者。遠離欲界生澁煩惱。名離生也。得初禪靜喜樂。名遠離樂。離下地染。得上地樂。三寂靜樂。二禪[A47]已上無尋無伺。名寂靜樂。但指二禪[A48]已上通三禪四禪。名寂靜樂。四菩提樂。即菩提覺法樂。攝釋云。為無分別智及後得智。而為其體。問前出離等三。由居有漏。云何總名無惱害樂。答取前三能順三菩提樂。名無惱害故。
言此入涅槃等者。問今此經中入涅槃者。受快樂。即是後第三寂靜樂。即當經云復見諸佛般涅槃者(上解數種種了)。
言示現種種觀等者。緣寶塔向上有兩般義。一寶塔高下橫竪見數。則屬量種種。若造塔無數恒沙。則屬數種種。此顯寶塔無數恒沙。觀此知故。此是重科造塔入數種種故。
言量種種者。准下三量。一多少量。無數恒沙。二高下量五千由旬。三寬狹量。二千由旬。經云。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是也。
言又重科所見等者。論第二遍重科。科中不科照境。只科所見七事之中。六趣眾生中是。凡夫煩惱未斷。名具足煩惱。差別[A49]已下六事。名具足清淨差別。就具足清淨差別中。佛法弟子。顯三寶異故。又就弟子之中。重科乘差別。菩薩乘聲聞乘有差別故。又就前具足清淨差別中。有世界有佛見三寶者。名為有佛。問佛與弟子差別如何定言有佛。答依佛有故。總名有佛。即經云。又見彼土現在諸佛。乃至行菩薩道。是也。又有世界無佛。經云。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上來若言數種種。將論解經。若言量種種。却將經解。論上來論主㝡初科。經為七段七般事。疏主第二重科烈七科三。後論家又兩重科。計三重也。
言初彌勒示相懷疑等者。紀國云。何故世尊入定。生文殊彌勒等疑。答表二執難除一乘難信。是故如來深入禪定。廣現希奇。發彌勒之深疑。動文殊之妙答。引過去燈明之瑞相。證今日釋迦之說。經彌勒菩薩一則帶示相不知。二則帶眾人實不知。帶此兩意。以彼彌勒菩薩供養二十六恒河沙佛。雨華動地。說法華經。總曾一一眼見。今見雨華放光。不合生疑。但是示相不知也。問彌勒示相不知。有何意。答顯法執難除大乘難解。十地[1]滿心菩薩尚自不知。聲聞聞向下所說法。不生疑慢。十地滿心菩薩尚自不知。我等但生信心。二者示相不知。意從發問。警覺羣生。彌勒若不疑亦不問。既不問亦不答。因何有警覺群情耶。
言彌勒道滿當生等者。問彌勒如何示相不知耶。答疏言彌勒道滿等。即經云。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七千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即是道滿時也。亦是三僧祇劫滿。名因成現世也。涅槃經云。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穰佉。當於是世。而得成佛。所以法華會上。名為道滿。當生道者。即成佛道也。
言逢緣不少者。值二十六恒河沙佛。受持讀誦甚深也。
言植業良多者。問何因植業良多。答只緣逢緣不少。依自業色身供養佛。及聞法依教。修行六度萬行。皆悉具足。所以名植業良多。
言眾人以根地人下者。鈍根羅漢共凡夫外道。向佛會下坐。鈍根羅漢居欲界散心。凡夫外道雖在欲界。便引得上界定。或初禪等居在定心。那个欲界散心羅漢。不知凡夫定心中事。名地下。又羅漢從色界定起。不知無色界[1]生心中事。名地下。又鈍根羅漢不知他利根那含心中事。名根下。利根那含不知他鈍根羅漢心中事。名[2]又下。此但望彌勒。說根地人下。若望如來說。兼彌勒亦是下。又彌勒因滿。歷事叵多。放光等緣昔曾見。餘眾不爾。故名示相。
言徵祥者。兆也。今放眉間光。是說法華之先兆。
言觀外相以疑等者。外相即是動地雨華放光等。問何不觀內相入定。答眾生根地人下。不知入定之所以。是故不疑入定。所以不問也。
言彌勒狹自他之兩意等者。申自家示相之疑。并騰四眾八部實疑發問。文殊解發問。先因者。因由。所以向前雨華動地。總名因說。經是後果。緣解第三段科文了故重指也。
言此初文也者。第一牒瑞徵因也。經云。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等者。一將求因緣。念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二將求問答念。當以問誰誰能答者。三我今當問念。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A50]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有希有之相。我今當問。今者世尊現神變相。牒放光以為問也。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亦是問放光照境所見。問彌勒實不知。如何言示相耶。答不知佛實心也。若知者約他心說也。問若約他。獼猴獻蜜。尚自得知。何唯彌勒。又問獼猴點淨。却測佛心。四眾見光。寧云不測。答獼猴點淨。佛力加持。四眾不知。由在定亦不定。約知他心。但是彌勒向二十六恒河沙佛邊。見佛雨華。經歷事多。知而故問。故言示相不知也。
言妙用等者。解神字。神通轉異。解變字。外應群物。立以瑞名。兼取光中七事。為瑞即信也。今日放光是說法華經之信心也。又瑞者祥瑞。與說法華經為祥瑞。亦是舍利弗成佛之祥瑞。瑞者信也。[3]成佛之信也。
言瑞[4]節信等者。疏應合言即信也。向外節度去將節去。亦是信也。古人以竹刻之。所以合契也。昔者天子用以錫人。春秋云。司馬握節以死。此傳寫人錯。非是節字。即字為正也。
言符應也者。符契。契應也。今日放光。與說法華經。為契應符應。
言此問放光等者。此唱之中現神變相。以何因而有此瑞。唯牒說因放光為問也。以彼放光文最在後。乘父便故。先牒問也。
言此舉奇詢等者。奇者。奇特奇異也。經云。今佛世尊入三昧。是不可思現希有事故。
言舉奇後詢答者。經云。當以問誰。誰能答者。詢者問也訪也。經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議。此牒威儀中入定也。正是不可思議。經云。現希有事一句。經文牒威儀中雨華動地。名希有事也。
言或雨華動地等者。第二解。將此當唱現希有事中雨華動地。割入前唱。與牒徵因中。放一光處收。總名現神變相。總名而有此瑞也。
言唯入三昧等者。即舉奇詢答中。唯牒入定。即經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此唱總是入定意也。
言誰能答者。問舉奇詢答中。何故彌勒唯牒入定問。答前來向外凡夫不知。所以不疑入定也。今此唱之中彌勒述自心中事。所以兼入定為問也經云。當以問誰誰能答者。詢訪答人。即是將求問答也(上舉奇詢居念也)。
言推功上德等者。經云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至希有之相。推功上德。經云。我今當問。即是謙[A51]己方陳。且推功上德者。問靈山會上。大有菩薩。何不問餘人。唯問文殊。答二意。一顯舉會人疑。唯文殊能答。餘人不能。二者。久遠[A52]已來。師資相承。為妙光時早曾發問。今師資相逢。合問文殊也。紀國云。舉會菩薩雖多。緣彌勒是隣近當來佛。所以能疑能問。文殊是久遠過去佛。所以能解能答也。
言文殊師利道果等者。問如何文殊師利得法王子名。答疏云文殊師利等。且疏外餘三解。一云。法王是諸佛子。即是文殊菩薩能紹法王之位。當得作佛。名法王之子。依主釋。若如此何。唯文殊菩薩。亦有此能。二云。法王即是文殊菩薩久[A53]已成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菩薩身。又示現為法王即子。持業釋。問據經文有之字。如何作持業釋答。三云。唯文殊一人獨名法王子。何以故。答子者紹繼。文殊菩薩自身久[A54]已成佛。曾紹繼諸佛法王之位。名子者。紹繼義。文殊菩薩獨得此名。餘菩薩未成佛。未曾紹繼。故此不說。第三為正也。下解疏云。道果久成等者。二解。一云。三大劫是因。第十地是因之末。復名因末。第二云。菩薩在因對果稱末。故名因末。末小也。佛果菩薩名道果。紹佛法王之位。獨得法王子名者。紹佛便是子義。此菩薩[A55]已久成佛紹繼佛位故。故得子名。餘菩薩不爾也。
言文殊師利住第四等者。問如何名必應見此希有之相。答疏言文殊師利住等。即供養佛多。个个佛邊聽法聞經。皆見雨華動地。彌勒菩薩言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此推功上德也。
言謙[A56]己不知者。逢緣不少。植業良多。示相懷疑。稱為謙[A57]己。化相實知。經云我今當問。即謙[A58]己方陳也(上解下依論也)。
言論云問於一人等者。問彌勒菩薩何故唯問一人。又問何不剩問十人五人百人千人等。答疏云論云等。意道不假問多人。但問一人。多人欲聞。是故唯問。文殊菩薩疑。則有千人[1]萬若說解一人。便解得多人疑處。乃至斷多人疑處。亦只得一人能斷。所以不問多人。唯問文殊一人。
言心多未了等者。謨云。此意言未了達之心則多。所以多人皆疑。解心不必在多。所以一人能答。多人共解。何須更問。故解在非多。即是不解。即種種不同。故疑有多解。即一切皆同。故答唯一。
言論云示現佛與等者。論問云世尊入定了。自出來說經。何要彌勒問文殊答。疏云示現佛與等。彌勒問了。文殊答言。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欲說大法去。欲雨大法雨去。果然出定來。便說法華經。名佛與弟子互相隨順。又佛說法。若無問答。資不順於師。若問答了。佛不說法。師不順於實。
言證說等者。一云。文殊菩薩證驗道。佛出定來說法去。後佛果然說。如來說法不虗。名不相違。二云。證者證悟。雨華等事。文殊一一親證來。今日說名證說等法。皆不相違。
言為現大相因等者。所說法華經。乃名大相也。因者。現神變放光照境也。今現神變。與大相為因。大相之因。依主釋。
言又大相等者。第二解。大相者。瑞相也。正是其因。經云。今者世尊現神變相。即是大相。此與說法為因。大相為因。說法為果。所以現瑞相即是大相。大相即因。持業釋。
言又因者等者。第三解。因者是所以義。此解意說法為因。現相為果。問有何所以現大相。答為說經故現大相。若說諸餘經。現小相。只緣說法華經。所以現大相。此則說經與現大相。為因由所以。因由所以却屬因。即此說經與現大相為因由。所以因也。
言何故唯問文殊等者。解論家問詢也。何故不問觀音[2]世至等。唯問文殊耶。答疏云有二法。推於文殊。
言一現見諸法者。論云。現見者有三義。一文殊菩薩在靈山會上坐。自眼遙看東方世界名現諸法。二現見者。證現義。定心現量。證見此法門。名現見諸法。諸法者。即雨華動地放光等事。三文殊菩薩此雨華動地放光。光一一過去親自作也。故言現見。現見親見義。證者證驗義。
言二離諸因緣自心等者。有三義。一離構畫因緣。二離比知因緣。三離從他傳受因緣。[3]自緣自心成就法者。亦即是前現見諸法故。意顯文殊不從他傳聞也。
言謂文殊師利離諸等者。疏主解也。問文殊答中云。我於過去。曾見此瑞。放斯光[A59]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舉古顯今。即是比度而知。又云。如我惟忖。即是思惟忖度。如何得名現見諸法離諸因緣。答但是文殊謙遜之言。無煩[4]量難。所以科云。示相籌量。答示現也。
言示現種種瑞等者。解前光中七事。論主標也。
言示現彼彼事者。論主自解。種種瑞相光中。七事非一。名為彼彼。七事中一一事有多種。名彼彼也。
言現沒住滅等者。論文也。將現字向下轉。應言現沒現住現滅也。
言所見六趣眾生等者。現沒即六趣眾生。沒謂汩沒也。現住所見佛法四眾菩薩諸菩薩。現在彼東方世界中住。名為現住也。現滅現佛入涅槃菩薩起塔故。名現滅也。
言或住即現在等者。第二番。將現字。共住一處解也。將滅字。共沒字一處解也。住即現在。滅即沒無。見佛入涅槃及為起塔。名為滅沒。所餘五事。皆名現住也。
言論云故文殊能記等者。記者分別解釋之義也。
言文殊師利所作等者。解文殊師利具二成就。所以問之。二成就者。所作成就。因成就也。
言所作者。即是前來進財行供養。向二十六河沙佛邊。行菩薩行。是所作事。今[A60]已成就。名所作成就。
言因成就者謂等者。雨華動地是此因。文殊菩薩[A61]已成就得名因成就也。論自解云。謂一切智成就緣者。此緣字。即與向因字不別也。緣字。即是因也。此有二解。一者。一切智。是文殊自身以成就得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身中一切智。雨華動地放光。是說經之緣。歡喜藏身佛中一切智能成就得。此說法緣。故名一切智成就。緣者因也。即是雨華動地放光。二者。雨華動地放光是緣也。一切智是舍利弗等。三根聲聞因世尊說法。聞開示悟入。當來成就得。入一切智。此雨華動地放光。與聞法華經人身中一切智為緣。即是說法緣也。名一切智成就。即是外德滿故。此智之與緣。文殊菩薩總[A62]已成就得(依謂約當來因果解)。
言重復釋言等者。依疏解。約現在因果解。解前因字。因者相也。現瑞相是因。說經是果。此因之與果。文殊菩薩身中一切智。總能成就得。所以唯問文殊。
言文殊外因等者。問何故唯問文殊。答唯佛能知諸佛事。以文殊是過去佛。故問也。
言故今推問者。謙[A63]己方陳也。
言眾人實生心等者。意靈山會中。餘凡聖等根。地人下故。實不知佛放光等意。非是示相。故言實生心惑也。
言以根地人等者。問如何四眾不知入定之意。經中即不牒為問。答疏云以根地人等。意道不牒入定。眾人不知世尊入定。若則疑。入何定。元來不知。所以眾人不疑入定。以根地人並居下故。問彌勒菩薩知佛入定。亦合帶得一分定。向上疑為問。何不問也。答彌勒菩薩以眾生不疑入定。且隨多人不疑處。亦不疑入定。經云。今當問誰者。彌勒菩薩一則示相有疑。二則知有問處也。眾人疑則實疑。又不知問處。此眾人實生心惑也。
言初雙申兩意者。經云爾時彌勒至文殊師利言。經云。彌勒菩薩欲自決疑。自申疑。意又觀四眾之心。申他人疑意。懷自示相心。狹他實心。從爾時世尊四眾圍遶[A64]已後。至而問文殊師利言。盡是結集家安置。千大羅漢。當日世尊欲擬說經時。更有何事。阿難言。當日世尊入定。結加趺坐。便潤文。結加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又道當日雨華動地。便潤文安置。是時天雨曼陀羅華。又道當日四眾八部。彌勒疑。疑作何語。便安置而問文殊師利言。言字[A65]已前。盡是結集家安置。但是心念未發於言也。
言此後發問先因等者。經云。以何因緣而有此瑞者。此八句經文正是問詞。向下六十二行頌。頌此八句經。更不向前頌也。有抄云。直從威儀中。述前長行也。若不述者。頌中何故說六趣眾生四眾八部耶。若言從八句經文述八句經中故。何不說六趣眾生等。明知述前文也。答此頌只是頌八句經文。八句之中。只是結集家略却去。緣偈中廣述。所以長行略也。問偈文述長行。長行既無。何故偈中獨有耶。答六不同中。有無不同也。廣略不同也。此乃是長行與偈不同意也。若唯如長行開亦合說。雨華動地照境次第牒之。今此但是長行略也。偈文開也。若同諸師述。向前經文。有二種失。一時代不同失。彌勒是佛在時菩薩也。向前經文。是佛滅度後。阿難結集時安置。豈有佛在時菩薩懷疑發問。是佛滅後。結集時事耶。二云。若述向前經文。科文不次失。疏主既於慈氏雙申兩意中。開出長行頌文。明知不述向前文也。若述向前經文者。長行偈文。即合於向前威儀中開出。上解慈氏雙申意。次解發問。先因者。經云。以何因緣而有此瑞。此一句總也。問何名總。答雨華動地放光。包含總故。云總也。
言神通相等者。下二句別也。神通之相者。牒威儀。雨華動地也。放光明等者。牒說因中放光照境也。
言彌勒狹自他等者。問牒前因中雨華。又牒說因中放光。以為問。云何所牒威儀中入定也。答彌勒狹自他等。入定眾人不疑。彌勒菩薩亦不牒。長行既不牒。偈文亦不述。
言悉見彼佛國等者。牒說因中照境所以。為問也。經云。照于東方萬八千土所照境也。悉見彼土國界莊嚴所見也。若悉見彼佛。是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即寶地寶樹。菩薩為以莊嚴。若悉見彼佛小化身居穢土。地獄餓鬼畜生以為莊巖。經云如淨瑠璃中內現真金像。證佛為莊嚴。經云。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又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證說法也。經云。因佛光所照。悉見彼大眾。證有情莊嚴。經云。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云。又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證器世間莊嚴也。問光中若唯有淨土。可言莊嚴。既有穢土六趣眾生。何名莊嚴。答望說所變同能變。總為莊嚴也。問光中既有八部四眾。何故空說佛莊嚴耶。答萬八千世界中。不過淨穢二土。於中佛不過化佛報佛。二國之中。佛為其主。自在獨勝。故偏說佛莊嚴也。
言論總解經意等者。依論釋也。問何名總解經意耶。答二解。一云。經文意總。論主所以總解。二云。論文意總。論主所以總解。
言示現彼國者。論主解經意也。萬八千世界也。種種差別者。即光中七事。
言示現為四眾等者。問何要光中現六趣眾生。答為教化四眾。事須有六趣眾生。既有惡眾生。即合有穢。
言及淨妙國土者。說有無。煩惱眾生。即合有淨土也。
言為化十地菩薩等者。問如何喚十地菩薩。作無煩惱人。答十地菩薩煩惱所知二障分別者。資粮道中漸伏。加行道中頓伏。初地初心正斷。俱生者加行道中漸伏。初地[A66]已上能頓伏盡。然故意力。七地[A67]已前由起。而不為過患。八地[A68]已上一切不行也。
言於波國土佛為等者。穢土之中。化佛為上首。四眾八部劣佛。為最勝也。報土之中。報身佛為上首。十地菩薩劣也。佛為最勝故。問既有八部四眾。及菩薩。何故空說佛為莊嚴。不說菩薩四眾八部耶。答佛於二土之中。為上首也。
言長牒前文所以所見等者。有二意。一者。緣論文云佛為上首。況人不會交。長牒取光中所見七事內。佛為上首。所以佛為莊嚴。不說菩薩也。二云。有說直從威儀成就中長牒也。若爾彌勒發問。當佛在之時也。威儀成就。佛滅度安置。故知不同。今但於長行八句經文之內。與下偈文相對。但長牒取所見七事之中。佛為上首也。所以佛為莊嚴也。
言一為利鈍者。為利根說長行。為鈍根說偈述。利根一覽不假再聞。鈍根難堪。重宣方悟。
言二為前後者。為前來者說長行。後來說偈頌。前來聞法不假重說。後至未知。故須偈說。
言三為直曲者。樂直者與說長行。樂文詞綺飾曲說者。與說偈文。
言四為難易者。樂難解者。與說長行。樂易解者。與說偈文。所說義理難明。偈頌成文詞便易解。
言五為真俗者。長行文質直。故契真。偈頌文飾綺。故涉俗。長行綴緝契真。偈頌文幸意越俗故。
言六取捨等者。長行先舉。決定取善。偈文後陳。及遣捨惡。
言七為標釋等者。長行標舉。略述其文。偈頌解釋。理方開顯也。
言八為智辨等者。長行連綴智無盡。偈文重述辨無盡。偈文重述辨無盡。如似長啟。便發智能。偈文重敷。令生廣辨。
言九解兩持異者。長行解法。偈文持法。
言十為說等者。長行樂說法。偈文樂修行法。
言廣略等者。長行經云。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乃至植眾德本。偈中云。佛未出家時。所有八王子。長行廣。偈文略。偈文廣者。經云。又見菩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偈文三十一偈。述行菩薩道。此長行略。偈文廣也。
言有無者。經云。入於無量義三昧。長行有。偈文無。經云。旃檀香風。偈有。長行無。
言離合者。長行云。及聞諸佛所說經法。長行合也。偈云。演說經典。微妙第一。偈文離也。長行經云。是時天雨曼陀羅華等。長行離也。偈云。雨曼陀羅曼殊沙華。文合也。
言前後者。長行先雨華動地。後放光。偈中先述放光。後述雨華也。
言文質者。長行經云。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偈云。又覩諸佛聖主師子。此即長行質。而偈中文也。
言隱顯者。如長行云開示悟入。隱也。偈中云說佛智慧故。顯也。經云欲重宣此義者重(平音)。重者。四義。一文重。義不重。如一瞿聲。目於九義。俱舍云。光獸地方言。金剛眼天水。於斯九種義。智者立瞿聲。瞿聲是一。顯得九般義。義各別故。義不重。文不異故。文重也。一个瞿聲。將九遍詮義。以重用故。故名文重。二義重文不重。如帝釋有一千名。名各別故。名文不重。向下只顯行一。千个帝釋義不異故。名義重也。三文義俱重者如此經偈是也。長行[A69]已說。偈文再述。四文義俱不重。如此經諷誦偈。是也。
言梵云伽他等者。下明九部中。云伽陀。訛也。准疏中意同天竺音。梵云伽他者。此[1]番作頌。公邊頡。問何名頌。答頌者。美也。歌也。問何名美。答偈中文句。極美麗故。問何名歌。答偈歌之故。問何要歌美。答為讚歎。經佛德也。詩云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也。又能歌君王之德。故云。歌者美也。此上疏主解諷誦義也。
言訛略云偈等者。于闐云偈陀。今云偈。略也。梵音偈翻作句也。
言此云祗焰者。祇焰即是祇夜。應頌義。重述長行。故云應頌也。問准下十二分教章中疏主解。伽陀正訛。不同諷誦義也。祇焰祇夜正訛不同。應頌義也。今此彌勒偈。是應頌經。如何疏主將諷誦義。解此間應偈經耶。又如何將諷誦義。與應頌一處說耶。答疏主意。梵云伽陀。此翻為頌。頌有通名別名。若約通名解。無問重述。不重述是偈。皆名頌也。故云。歌也美也。若約別名解。祇焰是應頌。舊云祇夜也。伽他是諷誦。若將頌字。諷詠如來身上功德。則名諷誦。若將頌字。重述長行。便是應頌。今正疏主約通名解。此偈文故。引祇夜來。證此處伽他。亦通應頌。
言進詮體義等者。問偈事須積集多字。始成偈。如何百法之中。不立偈。空立名句文。答疏云進詮體義等。進者取也。將此偈文。詮所詮義。名進也。若不要用閑放著。名退也。唯識第二云。名詮自體。句詮差別。偈不能詮自性。故劣於名也。句詮差別也。偈不能詮差別之義。又劣於句也。
言退為所依等者。聲名句文三法為所依也。今此偈體。若退為所依。不及於聲也。然百法中。不立偈者。以功用劣故。還以名句文為體。疏言文。文即是字。若假實合說。聲名文屈曲。差別建立也。
言然以聲上等者。問此偈頌以何法為體。答疏云然以等(上大乘出體了)。
言不同小乘等者。小乘出體也。文即是文字。辨云。文即通取名句文三法也。字中取勝上有功能字。不取無功能字。及文士者。五蘊假者。即羅漢身是造論人。士者士夫。引中但說因。士夫有偈。未是出偈體。依文及士而有於偈。偈實有體。即聲等。
言此及室盧迦等者。梵云室盧迦。此翻處中偈也。攝釋云。西域釋句。其有五義。一處中句。梵云室盧迦。此翻為處中句。以三十二字成。二者前句。或以六字七字所成。三者後句。九字[A70]已上乃至三十六字所成。四者短句。或以三四五所成。五者長句。二十七字乃至百字。或更多字。問今此文殊偈。但有四个字為一句。計十六字。如何疏言是室盧迦偈。彼偈八字成句。以三十二字成偈。答准西域有三十二字。今譯就唐言。但有十六字。如言菩提此翻為覺。故無有失。何妨梵語八字。翻就唐言為四字。三十二字翻為十六字。故此文殊偈。處中偈也。又婆沙句有三種。一集法滿足句。二顯義周圓句。三證讚歎句。今此偈中。隨文皆有也。
言此初也者。經云以偈問曰者。略有五問。一不知問。二愚癡問。三試問。四輕觸問。五利樂有情問。今當第五利樂有情問。亦是第一示相不知問。文殊師利者。將欲問事。必先呼名也。
言先[1]偈放光者。長行先說雨華。後說放光。偈中先說放光。後說雨華。乘文便故。問何名文便。答有說緣長行中最後說放光。後說偈。名文便也。有云。但是彌勒一時間語。在前說著光。便為次第。名為文便也。經云。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光普照。安國大和尚改經。應云文殊師利導師何故於大眾中入于三昧。若依今時經中本文。有四義失。一於事有漏失。長行先入定。後現神變。偈文既無。譯經人漏却也。二者。經無次第失。長行說因。在威儀後烈。偈中說因成就。在威儀前烈。故不次也。三者又不相生失。入定即次放光。後照境。即文有相生。若不入定。因何放光。四偈有重言失。今言眉間白毫。後文有言眉間光。言重也。[A71]已後寫經人。若依此寫。得福無量。章敬云。此四解非也。以長行云。眾人不疑入定。彌勒唯自知。亦隨眾生心。亦不牒入定。以為問。長行既無入定。偈文亦不牒入定。以為問。偈中亦無入定文言。前[A72]已說有六不同。前後有無。何因不許也。
言威儀中三事者。此間三事與長行三事別。長行三事。一入定。二世間。三眾生世間。名三事。此偈中不述入定雨華動地。為兩事。眾生渴仰為三事。
言此頌雨華者。經云。雨曼陀羅華者。適意華。曼殊沙華者。柔軟華。問二十八天。何天雨華。答欲色二天[2]非無。非無色天也。問無色有定果色。何不雨華。答光不照故。問此華為是業。為是定果耶。答花欲界天花。業果為體。色界天花。業定通三種色為體。無色界天花。唯定。定果色為體也。
言自知不問者。但是彌勒自知。雙申兩意中。同於大眾。亦隱不問。長行尚不重問。而況偈中。有云唯佛知。餘人不知。是故不問。此說非也。
言合離不同者。長行雨四華。偈文唯二。離合不同也。
言華為旃檀者。嘉祥云。華亂墜表生二乘之智解。香風動吹滅二乘之疑惑。其華掩惡穢。以是因緣故地皆嚴。香風滅其嗅。以是因緣故地皆淨。表一乘解生二乘惑滅。內心嚴淨也。又此天華向有兩个用。一香用。二者色用。有色用故。令世界嚴。有香用故。令世界淨。長行結集。略舉華體。今引偈中。兼舉華用。用中有二。初半偈華有香用。悅可眾心。後半偈華有色相。地嚴淨。有似旃檀香。觸鼻悅眾心。有華從空下。天華觸身悅可眾心。天華落地。以是因緣故地皆嚴。香風掃地。以是因緣故地皆淨。欲說一乘教。先現大神通。滿地天華上。起旃檀風。延法師云。加以送旃檀之香氣。數里熏人。散末利之名華。千般覆地。雨華更雨華。動地復動地。問為復是華體向上。作旃檀香[3]氣風來吹上香作旃檀香風耶。為覆是華但作華香。不作旃檀香。忽別被旃檀風來吹。向上香相和作旃檀香風耶。答疏中有二意。一云為字通平去二音。且平音為由作也。華向上本質。作旃檀香氣。
言即似赤白等者。問何名香風。答疏云即似赤白旃檀香氣可遠聞故。香風更遠處。聞似彼風吹。故喚香作風。體不是風。二云。去音呼。此解華但作香。不作旃檀香。別有外旃檀香風入來吹。着華上香。喚作旃檀香氣風。下經云。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
言二句動地者。長行普佛世界。三千界也。偈云而此界。只指此三千界也。
言一偈四眾者。長行云。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涉云。部由類也。一聲聞攝律儀眾。二菩薩聖德難思眾。三天龍八部眷屬莊嚴眾。四人王付囑護持眾也。
言此頌器世間者。論家科也。論家重科照境[A73]已下文云。作器世間眾生。世間數種種量。種種具足煩惱差別。具足清淨差別。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故。復乘差別。有世界有佛。有世界無佛等。意言論家科經言世間。疏家科經言照境。
言即照境也者。疏主科也。經云眉間光明照于等者。初一頌傍照。後半頌竪照也。諸抄問如何頌中兩處放光。答諸抄云。偈中放光有此世界光彼界光近光遠光故。兩處放光。最初一頌眉間白毫大光普照。此唯近照此三千世界光也。今此唱云。眉間光明照于東方萬八千土。此遠照他界光。問何以知是兩處放光耶。答准下文。有兩處光也。我及眾會。見此國界種種殊妙。此近光也。又云。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淨光。照無量國。此遠光也。注經云。偈初光頌二乘之根。後文放光。表六趣之感。嘉祥云。長行直放一光。通照彼此之土。彌勒向頌中開之。故分二光。前光照此土。後光照他方。此等諸諸解不然。頌中只是一處光。放光非兩處也。此唱但是舉能照光。意取所照境。不是述長行放光也。緣諸解。放光或有兩膊上放光。兩膝上放光。或面門放光。今此簡餘類放光。問偈中東方萬八千世界。或所見境。是如來何處放光。所照之境。答是如來放光。眉間光所照之境光。
言皆如金色等者。問如何所照。猶如金色。答疏言皆如金等。有云。如須彌山。四寶所成。眾鳥集之。皆同一色。今者所照。皆如金色。表六道雖殊。同歸一乘。即如朝露照境。地色皆紅。
言光雖白色等者。問光白境金。有何所表。答疏云光雖白等。意合見金色世界。令眾生發心也。
言或示現等者。經云有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瑠璃頗梨色。斯由佛光照。外果也。
言外果之因者。內果諸佛身智。外果諸佛土相。具行一乘種智之因。方能招感內外二果。
言或毫雖白光等者。謨云。三十二相中。有白毫相光。從毫相出。名白毫相光。依主解也。放光非白。以光金色。如日欲出照時。天上雲皆作赤色。雲既赤色。照世界赤赤色。此光亦爾。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二
元久二年潤七月二十九日於轉經院書寫畢。
執筆 隆國
寫本云倭州興福寺苾芻隆覺(云云)。
校注
[0443002] 一無如來二字 [0443003] 元一作無 [0444001] 注下一有經字 [0444002] 樂一作學 [0444003] 可下一有言字 [0444004] 一無下字 [0444005] 五一作四 [0445001] 死下一有萬字 [0445002] 趣下一有謂趣二字 [0445003] 當下一有來字 [0445004] 一無謂字 [0446001] 意等五字疑剩 [0446002] 由上一有答字 [0446003] 答下一有由字 [0446004] 性疑情 [0446005] 普一作並曰二字次同 [0446006] 遍下一有簡字 [0447001] 一無少生二字 [0447002] 一無五為二字 [0447003] 道下一有修道二字 [0447004] 一無上字 [0447005] 一無為字 [0448001] 一無所字 [0448002] 一無自字 [0448003] 一無於字 [0449001] 相上一有行字 [0449002] 樂一作有 [0450001] 觀疏作覩 [0450002] 當疑寶 [0450003] 以疏作由 [0451001] 一下一有行半二字 [0451002] 離疑雜 [0451003] 一無次字 [0452001] 仕通士 [0452002] 功通工 [0453001] 位疏作身 [0454001] 一無所縛二字 [0454002] 如一作理 [0454003] 要一作典 [0454004] 足一作是 [0454005] 相下一有盡字 [0454006] 點上一有兩字 [0455001] 得字疑剩 [0455002] 出下一有生死苦三字 [0455003] 死下一有涅槃二字 [0455004] 一無無等五*時(時ハ字ナラン。[○@編]) [0455005] 涅槃一作處 [0455006] 一無攝字 [0455007] 仕通士 [0455008] 涅槃一作身 [0456001] 槃下一有經字 [0456002] 一無得字 [0458001] 一無滿心二字 [0459001] 生上一有眾字 [0459002] 又一作人 [0459003] 一無成等五字 [0459004] 節疏作即 [0460001] 萬下一有人字 [0460002] 世一作勢 [0460003] 一無自緣二字 [0460004] 量一作置 [0463001] 番通翻 [0464001] 偈疏作頌 [0464002] 一無非無二字 [0464003] *字無氣字(字ハ一ナラン。[○@編])【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