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阿毘曇毘婆沙論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5]第五十七

[6][7]揵度相應品第四[8]之一

七人堅信堅法信解脫見到身證慧解脫俱解脫人八智三三昧三根七覺支八道支堅信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乃至俱解脫人幾成就幾不成就如此章及解章義此中廣說優波提舍

問曰何故此中及定[9]揵度依七人而作論使揵度中依五人而作論廣說如使揵度不善品中

堅信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

問曰何故作此論

答曰欲止言無成就者意亦明實有成就故而作此論復次欲以七人作章八智三三昧等立門故而作此論

堅信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曰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苦法忍無知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苦法智無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此中增見增慧增通增智增名苦比忍無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苦比智無他心智[10]有他心智[11]乃至道比忍無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如堅信堅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所依身等道等離欲等定等唯根有差別堅信是鈍根堅法是利根信解脫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曰無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如信解脫見到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廣說如上身證人於此八智盡成就如身證人慧解脫俱解脫人亦如是

堅信人於此八智幾過去成就幾未來成就幾現在成就

問曰何故作此論

答曰為止言無過去未來者意亦明過去未來是實有法故而作此論復次先總明智成就不成就今欲分別世中成就不成就故而作此論

堅信人於此八智幾過去成就幾未來成就幾現在成就答曰苦法忍無他心智一過去未來成就有他心智二過去未來成就無有現在現在是忍故苦法智無他心智一過去成就謂等智三未來成就謂法智等智苦智二現在成就謂法智苦智有他心智二過去成就四未來成就增他心智二現在成就如先說苦比忍無他心智三過去未來成就有他心智四增他心智現在無是忍故苦比智無他心智三過去成就四未來成就增比智二現在成就謂苦智比智有他心智四過去成就五未來成就二現在成就如先說乃至道比忍現在前無他心智七過去未來成就除他心智有他心智八增他心智現在無是忍故如堅信堅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廣說如上信解脫人於此八智幾過去成就幾未來成就幾現在成就廣說如經本堅信人法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法智苦智二法智集智二法智滅智二法智道智二體性是一以事故異對治欲界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集滅道智比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比智苦智二比智集智二比智滅智二體性是一以事故異對治色無色界故是比智以行故是苦集滅智苦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體性是一以事故異以行故是苦智以對治故是法智比智集智滅智說亦如是道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道智法智二體性是一以事故異以行故是道智以對治故是法智如堅信堅法亦如是信解脫人法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三法智苦智二法智集智二法智滅智二法智道智無他心智二有他心智三體性是一以事故異對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集滅道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如法智比智亦如是他心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三他心智等智二他心智道智三體性是一以事故異方便故是他心智對治故是法智比智以自體故是等智以行故是道智等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一或二無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體性是一以事故異以自體故是等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苦智集滅智如先說道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三道智無他心智二有他心智三體性是一以事故異以行故是道智以對治故是法智比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如信解脫見到身證亦如是慧解脫人法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三法智苦智非盡智無生智[1]若是盡智無生智三體性是一以事故異對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智以所作竟故是盡智以從因生故是無生智集智滅智說亦如是法智道智非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二若是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三體性是一以事故異以對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道智以所作竟故是盡智從因生故是無生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比智亦如是他心智等智如先說苦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三苦智法智非盡智無生智二若是盡智無生智三苦智比智非盡智無生智二若是盡智無生智三體性是一以事故異以行故是苦智以對治故是法智以所作竟故是盡智從因生故是無生智如苦智集滅智亦如是道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三道智法智非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二若是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三道智比智非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二若是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三體性是一以事故異廣說如上如慧解脫俱解脫亦如是

問曰何故不說盡智無生智攝他心智耶

答曰他心智以對治故是法智比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他心智但緣他心盡智無生智緣自身他身及非身法復次他心智緣現在彼二智緣三世及無為復次他心智緣心心數法彼二智緣四陰五陰及無為法復次他心智是見彼二智非見堅信人於此三三昧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曰滅法忍未生成就二謂空無願滅法忍生成就三增無相如堅信人堅法人亦如是信解脫人盡成就如信解脫見到身證慧解脫俱解脫亦如是堅信人於此三三昧幾過去成就幾未來成就幾現在成就答曰若依空三昧得正決定者苦法忍無過去二未來成就謂空無願一現在成就謂空餘廣說如經本依無願三昧得正決定說亦如是

問曰何等人依空三昧得正決定何等人依無願耶

答曰或有見行者或有愛行者若見行者依空三昧得正決定[2]若愛行者依無願唯除菩薩是愛行人依空三昧得正決定見行者有二種一著我見二著我所見愛行者亦有二種一行我慢二多[3]著我見者行無我行著我所見者行空行行我慢者行無常行墮者行苦行復次若利根者依空三昧得正決定若鈍根者依無願如利鈍乃至聞即能解廣分別亦如是若依無願得正決定者或依無願無相離三界欲此身中不離起空三昧現在前堅信人空三昧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無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忍中無餘廣說如經本乃至如慧解脫俱解脫亦如是

問曰何故盡智無生智不與空三昧相應耶

答曰所行異故若行是空三昧所行非盡智無生智若行是盡智無生智所行非空三昧復次空三昧與見相應彼二智性非見復次空三昧體是第一義所行亦是第一義彼二智體雖是第一義而所行是世諦

堅信人未知欲知根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答曰或二或無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乃至道智法智二忍中無如未知欲知根七覺八道支亦如是如堅信堅法亦如是餘廣說如經本若如此所說則明慧解脫阿羅漢能起根本禪現在前

問曰若慧解脫阿羅漢能起根本禪現在前者佛經云何通如說蘇尸摩問諸比丘云何起諸禪現在前諸比丘答蘇尸摩當知我等是慧解脫人

答曰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是滿分少分慧解脫者能起一禪二禪三禪現在前滿分者乃至不能起一禪現在前此中說少分慧解脫經中說滿分慧解脫是故二俱善通

若法與法智相應亦與比智相應耶諸法以三事故共合或以攝故合或以相應故合或以攝以相應故合以攝合者如智於智以相應合者如智於定以攝以相應合者如智於根覺支道支若法[1]與法智相應亦與比智相應耶答曰若法與法智相應不與比智相應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若有法智則無比智而與他心智相應耶答曰或法與法智相應不與他心智相應乃至廣作四句與法智相應不與他心智相應者他心智所不攝法智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苦集滅法智他心智所不攝道法智相應法與他心智相應非法智者法智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比智他心智世俗他心智與法智相應亦與他心智相應者法智所攝他心智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他心智相應法謂九大地十善大地及[2]以心覺觀隨地不與法智相應亦不與他心智相應者法智他心智所以者何自體不應自體廣說如上及法智他心智所不攝不相應法不攝者除自體不相應者除相應彼是何耶答曰苦集滅比智相應聚他心智所不攝道比智相應聚諸忍相應他心智不相應諸餘有漏心心數法無為心不相應行無緣故不與相應如他心智苦集滅道智正見亦如是

若法與法智相應不與等智相應所以者何法智相應聚異等智相應聚異與空三昧相應耶法智與三三昧相應空三昧與二智相應謂苦法智苦比智亦與二忍相應謂苦法忍苦比忍是故得作大四句與法智相應非空三昧者空三昧應於法智法智俱聚中空三昧體與法智相應不與空三昧相應所以者何自體不應自體如先說及空三昧不相應法智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無願無相相應聚與法智相應者與空三昧相應非法智者法智應於空三昧空三昧俱聚中法智體與空三昧相應非法智所以者何自體不應自體如先說及法智不相應空三昧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苦比智俱聚中苦忍俱聚空三昧相應法與法智相應亦與空三昧相應者除空三昧應於法智除法智應於空三昧法智空三昧俱聚中名除自體[3]心數法彼是何耶答曰謂八大地十善大地及心覺觀隨地不與法智相應亦不與空三昧相應者空三昧不與法智相應者與苦比智苦忍相應者空三昧自體不與法智相應以是他聚故亦不與空三昧相應自體不[4]應自體如先說法智不與空三昧相應者與無願無相三昧相應者法智自體不與空三昧相應以是他聚故不與法智相應自體不應自體如先說諸餘法智空三昧不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不相應無願無相俱聚是也及有漏心心數法無為心不相應行如是等法作第四句如法智於空三昧法智於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喜覺支正覺亦如是

若法與法智相應亦與未知欲知根相應耶乃至廣作四句與法智相應不與未知欲知根相應者未知欲知根所不攝法智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知根知已根所攝法智相應法不與未知欲知根相應所以者何以是他聚故與未知欲知根相應非法智者未知欲知根所攝法智未知欲知根俱聚中法智體與未知欲知根相應非法智自體不應自體如先說及法智不攝不相應未知欲知根相應法彼是何耶比智俱聚忍俱聚中未知欲知根相應法是名與未知欲知根相應非法智相應所以者何是他聚故與法智相應亦與未知欲知根相應者未知欲知根所攝法智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八根及彼相應非根心數法不與法智相應亦不與未知欲知根相應者未知欲知根所不攝法智知根知已根俱聚中法智體不與法智相應自體不應自體廣說如上不與未知欲知根相應所以者何以他聚故及法智未知欲知根所不攝不相應心心數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不攝不相應知根知已根俱聚及有漏心心數法無為心不相應行如是等法作第四句如法智於未知欲知根法智於知根知已根亦如是

若法與法智相應亦與念覺支相應耶乃至廣作四句與法智相應不與念覺支相應者念覺支應於法智法智俱聚中念覺支體與法智相應不與念覺支相應所以者何自體不應自體如先說與念覺支相應不與法智相應者法智應於念覺支念覺支俱聚中法智體與念覺支相應不與法智相應所以者何自體不應自體如先說及法智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念覺支相應法與法智相應亦與念覺支相應者除念覺支應於法智以多故除餘念覺支法智覺支聚中各除自體餘心心數法與二相應彼是何耶答曰謂八大地十善大地及心覺觀隨地不與法智相應亦不與念覺支相應者法智不相應念覺支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念覺支體不與法智相應是他聚故自體不應自體如先說一切無漏心更無餘有餘有漏心心數法無為心不相應行作第四句如法智於念覺支法智於精進覺[1]猗覺枝定覺枝捨覺支正方便正念正定亦如是

若法與法智相應亦與擇法覺支相應耶答曰若法與法智相應亦與擇法覺枝相應頗與擇法覺支相應非法智耶答曰法智所不攝擇法覺支相應法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擇法覺支相應如法智比智說亦如是[2]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五十七


校注

[0399005] 第五十七【大】第八十一【宋】【元】【明】【宮】 [0399006] 智揵度【大】〔-〕【宋】【元】【宮】 [0399007] 揵【大】犍【明】 [0399008] 之一【大】〔-〕【宋】【元】【宮】 [0399009] 揵【大】*犍【明】* [0399010] 五【大】四【宮】 [0399011] 六【大】五【宮】 [0400001] 二【大】二智【宋】【元】【明】【宮】 [0400002] 若【大】者【宋】【元】【明】【宮】 [0400003] 墮【大】*惰【宋】【元】【明】【宮】* [0401001] 與【大】於【明】 [0401002] 以【大】〔-〕【宋】【元】【明】【宮】 [0401003] 心【大】心心【宋】【元】【明】 [0401004] 應【大】應以【宋】【元】【明】【宮】 [0402001] 枝【大】*支【宋】【元】【明】【宮】* [0402002] 不分卷及品【宋】【元】【明】【宮】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