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9]第七 帝須彌勒經之義釋
尊者帝須彌勒曰:
一
(八一四)
「耽溺婬法者」〔之句中〕,婬法者,是所有不妙法、野卑法、賤劣法,麤惡、穢污[1]、密事而是〔男女〕二人之成就者。由何而云婬法耶?〔婬法〕者,乃有貪有染貪〔有煩惱之〕流漏有纏結,以奪〔善〕心而為〔煩惱〕,同似兩人之〔行〕法也。由此而云為婬法。譬如兩人之為鬥爭者云為婬者,兩人之口論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議論者云為婬者,兩人之異諍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諍論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論議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談論者云為婬者,如是,〔婬法〕有貪有貪染有〔煩惱〕,流漏有纏結,以奪〔善〕心而為〔煩惱之〕同似兩人之〔行〕法。由此而云為婬法。「耽溺婬〔法〕者」,乃行婬法、加行、熱心、專心、行彼、屢屢行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是使彼、為主者。此是「耽溺婬〔法〕者」〔之義〕。
[P.140]「尊者帝須彌勒曰」〔之句中〕,「曰」者,是〔如斯〕此句之接續、句之相合、句之圓滿、字之合體、文之接著、句之次第也。「尊者」者,此敬語、敬重語、尊重語、尊敬語。「帝須」者,是彼長老之名、稱、名稱、施設、言說、名、名業、命名、詞、文、稱呼也。「彌勒」者,[2]是彼長老之姓、稱、名稱、施設、言說、名、名業、命名、詞、文、稱呼。此是「尊者帝須彌勒曰」〔之義〕。
「我師語其害」者,是對其「害」、惱害、惱苦、打擊、災禍、災患,且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也。我師此是敬語、敬重語、尊重語、尊敬語。此是「我師語其害」〔之義〕。
「已聞師之教」者,是已聞、聽、把取、憶持、省察師之語、語句、說示、示教、教示。此是「已聞師之教」〔之義〕。
「我等學遠離」〔之句中〕,遠離者,[3](一)身遠離、(二)心遠離、(三)依遠離之三遠離。
(一)身遠離者云何?於此處有比丘,令遠離臥坐所,〔即〕親〔住〕於阿練若、樹下、山岳、溪谷、塚墓、森林、露地、藁積之處,以身遠離而住。彼獨行,獨住,獨坐,獨臥,獨入村行乞,獨〔由行乞〕歸,獨私坐〔禪〕,獨經行,獨行,住、動作、作為、護〔威儀〕而度日生活。此是身遠離。
(二)心遠離者云何?入於初禪定者之心遠離〔五〕蓋。入於第二禪定者之心遠離尋、伺。入於第三禪定者之心遠離喜。入於第四禪定者之心遠離苦樂。入於空無邊處定者之心遠離色想、有對想、種種想。入於識無邊處定者之心遠離空無邊處想。[P.141]入於無所有處定者之心遠離識無邊處想。入於非想非非想處定者之心遠離無所有處想。須陀洹之心遠離有身見、疑、戒禁取、見隨眠、疑隨眠及與彼等一同之諸煩惱。斯陀含之心遠離麤欲貪結、瞋恚結、麤欲貪隨眠、瞋恚隨眠及與彼等一同之諸煩惱。阿那含之心遠離微俱之欲貪結、瞋恚結、微俱之欲貪隨眠、瞋恚隨眠及與彼等一同之諸煩惱。阿羅漢之心遠離色貪、無色貪、慢、悼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及與彼等一同之諸煩惱及外之一切相〔諸行之因〕。此是心遠離。
(三)依遠離者云何?煩惱、蘊、行云為依。不死(甘露)、涅槃云為依遠離。彼寂止彼之一切行、捨遣一切依、愛之盡滅、離貪、滅。此是依遠離。
於身引退而出離樂之人人是身遠離。於心徧淨而達於第一淨白之人人是心遠離。無依離行之人人是依遠離。
「我等學遠離」者,彼長老由元來已以學而學。然請法之說示,如是,是言「我等學遠離」,故長老帝須彌勒言。
尊者帝須彌勒曰:
[P.142]二
世尊宣示:「彌勒!
(八一五)
「耽溺婬法者」〔之句中〕,婬法者,是所有不妙法、野卑法、賤劣法、麤惡、穢污、密事而是(男女)二人之成就者。由何而云婬法耶?〔婬法〕者,乃有貪有染貪,有〔煩惱之〕流漏有纏結,以奪善心而為煩惱,同似兩人之(行)法。由此而云為婬法。譬如兩人之為鬥爭者云為婬者,兩人之口論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議論者云為婬者,兩人之異諍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諍論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論議者云為婬者,兩人之談論者云為婬者,如是,〔婬法〕有貪有染貪有煩惱之流漏有纏結以奪〔善〕心而為煩惱之同似兩人之〔行〕法。由此而云為婬法。「耽溺婬法者」,乃行婬法、加行、熱心、專心、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是在使彼為主者。此是「耽溺婬法者」〔之義〕。
「彌勒」!是世尊由彼長老之姓而呼喚。「世尊」者,是尊重之同義語也。又貪之破壞者故是為世尊,瞋之破壞者故是為世尊,癡之破壞者故是為世尊,見之破壞者故是為世尊,棘之破壞者故是為世尊,煩惱之破壞者故是為世尊。頒法寶、頒與、頒布故是為世尊。諸有之終熄者故是為世尊。修習身、修習戒、修習心(定)、修習慧故是為世尊。或者世尊在阿練若、森林之邊鄙無(人)聲,無(騷)音,無人人[P.143]之情景,應住隱於人,禪思受用適當臥坐所故是為世尊。又世尊受用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故是為世尊。又世尊受用義味、法味、解脫味、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故是為世尊。又世尊受用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故是為世尊。又世尊受用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故是為世尊。又世尊受用十想修習、十徧定、安般念定、不淨定故是為世尊。又世尊受用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故是為世尊。又世尊受用十如來力、四無畏、四無礙解、六神通、六佛法[4]故是為世尊。所謂世尊[5]之名非由母而作,非由父而作,非由兄弟而作,非由姊妹而作,非由朋友同僚而作,非由親戚、緣者而作,非由沙門、婆羅門而作,非由天神而作。此所謂世尊之(名)成為諸佛世尊於菩提樹下解脫之後而獲得作證一切知智時,為共同施設。此乃世尊宣示:「彌勒!」〔之義〕。
「即我教已失」者,失二方面之教。〔即〕(一)教說之教亦失,(二)行道之教亦失也。
(一)教說之教者云何?乃令所有彼學得契經、祇夜、記說、偈、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毘陀羅此是教說之教。此亦失去、喪失、被拒外。
[P.144](二)行道之教者云何?乃正行道、隨順行道、無敵行道、隨義行道、法隨法行道、諸善之完成、諸根門之守護、食之節量、向警寤之努力、念正知、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此是行道之教。此亦失去、喪失、被拒外。如是,乃「即我教亦失」〔之義〕。
「又〔彼〕行道邪」者,是殺生物,取不與物,破〔入他〕家之隙間,行掠奪,包圍家,待伏路邊〔而為強盜〕,通他妻,語妄語而行邪道。
「此非彼聖法」者,所謂此是邪行道者,此於彼之人是非聖法、愚法、癡法、無智法、不死憍亂(捕鰻論、詭辯論)此是「此非彼聖〔法〕」〔之義〕。故世尊宣。
世尊宣示:「彌勒!
三
(八一六)
「嘗獨行」者,乃由二方面〔即〕(一)由出家之稱,(二)由捨離羣之義而嘗獨行。
(一)由出家之稱而嘗獨行者云何?是斷一切家住之障礙,斷妻子之障礙,斷親戚之障礙,斷朋友、同僚之障礙,斷財富之障礙,剃鬚髮,纏袈裟衣,由家出而為非[P.145]家,近無一物之狀態而獨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能維持。如是乃由出家之稱而獨行。
(二)由捨離羣之義嘗獨行者云何?彼如是為出家者而獨於阿練若、森林之邊鄙,無人聲,無騷音,無人人之情景,應住隱於人禪思受用適當之臥坐所,彼獨行,獨立,獨坐,獨臥,獨入於村行乞,獨由行乞歸,獨私坐〔禪〕,獨為經行,獨行,獨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如斯,成為「由捨離羣〔之義〕嘗能獨行」。
「後受用婬者」〔之句中〕,婬法者,乃所有不妙法……乃至(一六六頁參照)……由此云為婬法。「受用婬者」,是彼於他時〔於後〕放棄佛、法、僧〔三〕學,還轉卑俗而受婬法,受用、享受、常受。此是「受用婬者」〔之義〕。
「於世間放恣如駕獸」〔之句中〕,駕獸者,是象駕獸、馬駕獸、牛駕獸、山羊駕獸、羊駕獸、駱駝駕獸、驢駕獸也。「放恣」而不調御、不訓練、不調練之〔駕獸〕踏入邪路,乘撞樹株及石之凹凸,使駕獸〔自身〕亦乘者亦破壞〔負傷〕,落於斷崖。譬如彼之放恣不調和、不調御、不訓練之駕獸踏入邪路,如是,似放恣之駕獸,彼放縱者踏入於邪路、抱邪見……乃至……行邪定。譬如彼放恣、不調御、不訓練、不調練之駕獸、乘撞樹株及石之凹凸,如是,似放恣之駕獸,彼放縱者乘觸邪曲之身業,乘觸邪曲之語業,乘觸邪曲之意業,乘觸邪曲之殺生,乘觸邪曲之偷盜,乘觸邪曲之邪欲行,乘觸邪曲之妄語,乘觸邪曲之兩舌,乘觸邪曲之惡口,乘觸邪曲之綺語,乘觸邪曲之貪欲,乘觸邪曲之瞋恚,乘觸邪曲之邪見,乘觸邪曲之諸行,[P.146]乘觸邪曲之五種欲,乘觸邪曲之〔五〕蓋。譬如彼放恣、不調御、不訓練、不調練之駕獸,使駕獸〔自身〕及乘者亦破壞(負傷),如是,似放恣之駕獸,彼放縱者於地獄而破壞自己,於畜生界而破壞自己,於餓鬼界而破壞自己,於人世間而破壞自己,於天世間而破壞自己。譬如彼放恣、不調御、不訓練、不調練之駕獸落於斷崖,如是,似放恣之駕獸,彼放縱者亦落入生之斷崖,亦落入老之斷崖,亦落入病之斷崖,亦落入死之斷崖,亦落入愁、悲、苦、憂、惱之斷崖。「於世間」者,是惡趣世間……乃至(一〇頁參照)……於人世間。此是「於世間如放恣之駕獸」〔之義〕。
「〔駕獸〕劣凡夫」〔之句中〕,凡夫者,是依何義而為凡夫耶?廣生諸煩惱故是凡夫,不廣害破身見故是凡夫,對廣師輕口〔阿諛〕者故是凡夫,廣障一切趣故是凡夫。以行廣種種行故是凡夫。廣由種種暴流所流去故是凡夫。廣由種種之熱惱所熱故是凡夫。廣由種種之熱苦所燒故是凡夫。對廣五種欲而貪、貪求、貪覓、昏昧、縛著、懸、懸著、礙著故是凡夫。廣由五蓋而被遮障、蓋復、妨障、閉塞、蔽、陰[P.147]蔽故是凡夫。「言劣凡夫」者,是劣,是賤劣,是下劣,是卑賤,是劣小,如是言小凡夫,乃斯云,斯語,斯話,斯說明,斯言說。此「言劣凡夫」〔之義〕。故世尊宣示:
四
(八一七)
「彼嘗存名聲稱譽亦盡失」〔之句中〕,名聲者云何?於此處[6]某者嘗於沙門之狀態,〔由信者〕受恭敬、尊重、尊敬、奉事、敬重,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此是名聲。
稱譽者云何?於此處某者嘗於沙門之狀態,「是賢,是聰明,是有慧,是多聞,是雄辯,是巧應答之經師」,「是持律者」,「是說法者」,「是阿練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糞掃衣者」,「是但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時後不食者」,「是常坐不臥者」,「是隨處住者」,又「得初禪」,「得第二禪」,「得第三禪」,「得第四禪」,「得空無邊處定」,「得識無邊處定」,「得無所有處定」,「得非想非非想處定」,充滿名譽賞讚。此是稱譽。
[P.148]「彼嘗存名聲,稱譽亦盡失」者,乃他時(於後)放棄佛、法、僧、學,而還轉於卑俗「彼〔嘗存在〕之名聲」稱譽亦失去、喪失、毀失、凋落、消滅、破壞。此是「彼嘗存名聲,稱譽亦盡失」〔之義〕。
「如見此之事,應學捨斷婬」〔之句中〕,「此之事」者,乃嘗於沙門之狀態有名聲、稱譽,於後放棄佛、法、僧、學,還轉為卑俗者,有不名聲、不稱譽,以見、觀、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此之成功與失敗。「應學」者,乃〔學〕[7](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之三學。
(一)增上戒學者云何?於此處有比丘,具戒,防護於別解脫律儀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於微細之罪亦生怖畏,學受持諸學處。小戒蘊、大戒蘊、戒、住立、初行、自制、律儀、諸善法首先最先之得達,此是增上戒學。
(二)增上心學者云何?於此處有比丘,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尋、伺之止息故,內淨心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而住。於喜之捨離故,於捨而住,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樂——彼說諸聖者「有捨有念而樂住」——,具足第三禪而住。捨斷樂故,捨斷苦故,曾滅沒喜、憂故,而不苦不樂,由捨念之清淨具足第四禪而住。此是增上心學。
(三)增上慧學者云何?於此處有比丘具慧——是聖,是決擇,至正苦之盡滅——具備有生滅慧。彼如實、知解此是苦,如實、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實、知解此是苦之滅,如實、知解此是至苦滅之道。如實、知解此是漏,如實、知解此是漏之集,如實知解此是漏之滅,如實、知解此是至漏滅之道。此是增上慧學。
[P.149]婬法者乃所有不妙法……乃至(一六六頁參照)……由此而云為婬法。
「如見此之事,應學捨斷婬」者,為捨斷婬法,為寂止,為捨遣,為安息亦應學增上戒,應學增上心,應學增上慧。應顧念此三學而學,應知而學,應見而學,應觀察而學,應決意於心而學,應信信解而學,應勉勵精進而學,應令念現起而學,應等持心而學,應以慧知解而學,應知通以知通而學,應徧知以徧知而學,應捨斷以捨斷而學,應修習以修習而學,應作證以作證而學,應行,應修行,應正行,應行正持。此是「如見此之事,應學捨斷婬」〔之義〕。故世尊宣示:
五
(八一八)
「諸思惟所襲,迴思如貧困」者,乃「彼是」,為欲思惟、恚思惟、害思惟、見思惟所影響,「所襲」是被包圍,具備〔諸思惟〕,為彼所閉而「如貧困者」,如愚鈍者,如蒙昧者之「迴思」,生思,凝思、思入。譬如[8]鵂鶹於樹枝覓狙野鼠而迴思、生思、[P.150]凝思、思入。譬如野狐於河岸覓狙魚類而迴思、生思、凝思、思入,譬如貓於家與家之間隙,陰溝、下水道,垃圾堆覓狙鼠類而迴思、生思、凝思、思入。如是,放恣之彼,為欲思惟、恚思惟、害思惟、見思惟所影響,所襲被包圍,具備〔諸思惟〕,為其所閉,如貧困者,如愚鈍者,如蒙昧者之迴思、生思、凝思、思入。此是「諸思惟所襲,迴思如貧困」〔之義〕。
「聞他叱責聲,如斯人悄心」〔之句中〕,「他人人」者,是和尚、阿闍梨、同和尚者(弟子兄弟),同阿闍梨者(同門)、友人、知己、同輩或朋友。〔彼等〕叱責彼言:「友!汝得如是偉大之師(佛),於如是善說之法、律而出家,得如是聖眾而行卑鄙婬法,放棄佛法僧學,還轉於卑俗,此是汝之不利,是汝之惡得,汝對諸善法亦無信,汝對諸善法亦無慚,汝對諸善法亦無愧。汝對諸善法亦無精進,汝對諸善法亦無念,汝對諸善法亦無有慧」。「聞」彼等之語、語句、說示、示教、教示、聽、把取、憶持、省察已而「悄心」,惱心、受擊、痛心[9]、憂心。「如斯之人」者,是如彼放恣[P.151]者,如是,如是,其住立,其類,其部類之人。此是「聞他叱責聲,如斯人悄心」〔之義〕。故世尊宣示:
六
(八一九)
「又由他叱責,彼作諸刀劍(惡行)」〔之句中〕,「又」者,乃此句之接續、句之相合、句之圓滿、字之合體,文之接著、句之次第。「諸刀劍」者,是身刀劍、語刀劍、意刀劍之三刀劍。三種之身惡行是身刀劍,四種之語惡行是語刀劍,三種之意惡行是意刀劍。「又由他之人人叱責」者,是由和尚、阿闍梨、同和尚者、同阿闍梨者、友人、知己、同輩、或朋友所叱責而語故意之妄語。〔即〕言:「尊師!我元本樂於出家,然不可不養我母,故我慣於放恣」。言:「我不可不養兄弟,我不可不養姊妹,我不可不養我子,我不可不養我女,我不可不養友人,我不可不養同僚,我不可不養親戚,我不可不養親類、緣者。故我慣於放恣」。作語刀劍、作為、令生、令發生、起、令生起。此是「又由他之人人所叱責,彼作諸刀劍」〔之義〕。
「實彼大貪求」者,乃此為故意之妄語者,此實彼之大貪求、大貪林、大稠林(大執取)[10]、大難所[11]、大嶮岨、大彎曲所、大污泥、大泥澤、大障礙、大結縛。此[P.152]是「實彼大貪求」〔之義〕。
「彼沈潛妄言」〔之句中〕,妄語云為妄言。於此處某者在集會中,又在會合中,又在親戚之間,又在組合員之間,又在法庭之中,被帶來作證人,當問時:「然,卿!語汝所知」,彼不知之事而言:「我知」,知之事而言:「我不知」,不見之事而言:「我見」,又見之事而言:「我不見」。如是,為自己,又為他人,又為某等之利益,語故意之妄語,此云為妄言。
又依三行相有妄語。〔即〕(一)有豫彼「我將為妄語」〔之心〕。(二)於現為妄言者有「我現於為妄言」〔之心〕。(三)於既為〔妄〕言者有「我為妄言」〔之心〕。依此等之三行相而有妄語。又依四行相、五行相、六行相、七行相、八行相而有妄語。〔即〕(一)有豫彼「我將為妄語」〔之心〕。(二)於現為〔妄〕言者有「我現於為妄言」〔之心〕。(三)於既為妄言者有「我為妄言」〔之心〕。(四)異於〔自己之〕見,(五)異於〔自己之〕忍,(六)異於意欲,(七)異於想,(八)異於實狀而為〔妄語〕。依此等八行相而有妄語。
「彼沈潛妄言」者,是沈潛、潛入、沈入、沒入於妄言。此是「彼沈潛妄言」〔之義〕。故世尊宣示:
七
(八二〇)
「賢者名聲高」者,乃在此處某者曾於沙門之狀態,「是賢,是聰明,是有慧,是多聞,是雄辯,是巧於應答之經師」,「是持律者」又「是說法者」……乃至(一七六頁參照)……又如說「得非想非非想定」充滿稱譽、賞讚,知〔聞〕、有名而名聲高。此是「賢者名聲高」〔之義〕。
「決意而獨行」者,乃依二方面,〔即〕(一)依出家之稱,又(二)依捨離羣之義而為「決意將獨行者」〔之義〕。
(一)依出家之稱決意而獨行者云何?斷一切住家之障礙……乃至(一七二頁以下參照)……如是,是「依決意而獨行者」。
(二)依捨離羣之義而決意獨行者云何?彼如是為出家者,獨於阿練若、森林之邊鄙……乃至(一七三頁參照)……如是,是依捨離羣之義而決意獨行者。
「而且若行婬」〔之句中〕,婬法者,是所有之不妙法……乃至(一六六頁參照)……依此而云婬法。「而且若行婬」者,乃彼於他時(於後)放棄佛、法、僧、學,〔自〕還轉於卑俗,以行婬法、加行、熱心、專心也。此是「而且若行婬」〔之義〕。
[P.154]「如愚鈍者惱」者,乃如貧困者,如蒙昧者,令苦,令惱,染惱。〔即〕殺生物,取不被與,破家之隙間而〔入〕,行掠奪,包圍家,待伏路邊〔而為強盜〕,通他妻,語妄言,如是而令〔彼結果〕是苦、惱、染惱。〔即〕此之〔惡行〕者,王令捕之而行種種懲治。〔即〕以鞭笞[12],以杖笞,以棍棒笞,斷手,斷足,斷手足,斷身,斷鼻,斷耳、鼻,破頭蓋而入熱鐵丸〔於其中〕,剝頭皮而磨〔頭蓋〕,於口中點火,卷油布燒全身,卷油布燒手,剝皮膚而例倒,剝皮膚再令彼皮膚纏身,縛手足由四方放火剝取皮、肉、腱、寸斷其身,傷其身而擦入灰汁,掄揮鐵串突刺耳孔,拔骨而身如藁蒲團,灌注熱油,令狗噉食,生而刺串,以刀斷首。如是令苦、惱、染惱。
或又敗於欲愛〔尚〕執著心而〔煩惱〕,徧求財富用船出大海,遭寒遭暑,觸虻、蚊、風、太陽熱、爬行類〔蛇類〕而苦,為飢渴所惱亦為求〔財富〕行於軍婆〔國〕[13],行磔拘羅〔國〕,行德迦尸羅〔國〕,行黑面〔國〕,行死彼岸(國),行毘孫伽[P.155]〔國〕,行怨敵路〔國〕,行闍婆〔國〕,行多摩梨〔國〕,行鵬伽〔國〕,行伊羅跋陀〔國〕,行金頂〔國〕,行金地〔國〕,行銅鍱〔國〕,行蘇婆羅〔國〕,行婆留迦車〔國〕,行蘇剌吒〔國〕,行鴦伽尼迦〔國〕,行恒伽那〔國〕,行極遠恒伽那〔國〕,行臾那〔國〕,行極遠臾那〔國〕,行亞魔山陀〔國〕,行沙漠難所〔國〕,膝行以行路,行山羊之通路,行羊之通路,匍匐行而行路,遮傘而行應路,闢開竹林而行路,行鳥之通路,行鼠之通路,行孔之路,以行林藪。如是而令苦、惱、染惱。〔如是雖嚐辛酸徧求財富〕若不得〔此〕,因不得而受苦憂。如是令苦、惱、染惱。〔嚐辛酸徧求財富〕若得〔此〕者,已得而為守護〔此〕而受苦憂。〔即〕云:「云何者?是如何我財富不為王奪,不為劫賊奪,不為火燒,不為水流,不為不愛之後繼者所持去耶」?如是所護守彼等之財富而喪失者,彼離去〔財富〕而受苦憂。如是令苦、惱、染惱。[P.156]此是「而且若行婬,如愚鈍者惱」〔之義〕。故世尊宣示:
八
(八二一)
「牟尼茲已知,前後之過患」〔之句中〕,「此」者,是「前」於沙門之狀態有名聲與稱譽,及於其「後」放棄佛、法、僧、學還轉於卑俗時,是不名聲與不稱譽。「已知」此之成、敗,知、考量、度知、辨知,明暸已。「牟尼」者,云智為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六五頁以下參照)……超越著、網,此是為牟尼。「茲」者,是於此〔佛教之〕見,於此忍,於此意欲,於此主張,於此法,於此律,於此法與律,於此宣說,於此梵行,於此師之教,於此身體,於此人界也。此是「牟尼茲已知,前後之過惡」〔之義〕。
「應堅行獨行」者,依是二方面,〔即〕(一)依出家之稱,又(二)依捨離羣〔之義〕而堅行獨行。
(一)依出家之稱而堅行獨行者云何?是斷一切家住之障礙,斷妻子之障礙,斷親[P.157]戚之障礙,斷朋友、同僚之障礙,斷財富之障礙,剃鬚髮,纏袈裟衣,由家出家而無家,近於無一物之狀態而獨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如是乃依出家之稱而堅行獨行〔之義〕。
(二)依捨離羣〔之義〕而堅行獨行者云何?彼如是為出家者而獨於阿練若、森林之邊鄙,無〔人〕聲,無〔騷〕音,無人人之情景,住隱於人處,為禪思而受用適當之臥坐所,彼獨行,獨立,獨坐,獨臥,獨入村而行乞,獨〔由行乞〕歸,獨私〔坐禪〕,獨為經行,獨行、獨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如是,乃依捨離羣之義而堅行獨行〔之義〕。
堅行獨行者,是嚴格行,堅持諸善法,確實受持,此是「堅行獨行」〔之義〕。
「婬事勿受用」〔之句中〕,「婬」法者,是所有彼不妙法、野卑法……乃至(一六六頁參照)……依此而云婬法。不可受婬法,不可受用,不可享受,不可常受,不可行,不可為正行,不可受持。此「婬事勿受用」〔之義〕。故世尊宣示:
九
(八二二)
「應學只遠離」〔之句中〕,遠離者,是身遠離、心遠離、依遠離之三遠離。
[P.158]身遠離者云何……乃至(三一頁以下參照)……此是依遠離。而身引退,令人人樂出離是身遠離。人人心徧淨而達第一淨白者,是心遠離。無依、離行之人人是依遠離。
「學」者,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之三學……乃至(四五頁以下參照)……此是增上慧學。
「應學唯遠離」者,是應學唯遠離、行、正行、受持,此是「應學唯遠離」〔之義〕。
「此是諸聖最上法」〔之句中〕,是佛、佛弟子及辟支佛云為聖者。所有此遠離行是「此」諸聖者之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法〕。此乃「此是諸聖最上法」〔之義〕。
〔然而〕「其不可思最勝」者,依彼遠離行而不可高貢,不可高舉,不可慢,不可強情。依彼不可生慢,不可結縛。依彼而不可傲,不可傲慢,不可得意。此是「其不可思最勝」〔之義〕。
「彼唯近涅槃」者,乃彼近涅槃、周邊、附近、不遠處、唯於近傍。此是「彼唯近涅槃」〔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〇
(八二三)
[P.159]「牟尼絕無成惡行」〔之句中〕,「絕無成」者,是絕無、遠離、別離也。〔即〕絕無為身惡行,遠離、別離,語惡行、意惡行、貪、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強情、激情、慢、過慢、憍、放逸、一切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熱苦、一切不善行之絕無、遠離、別離也。「牟尼」者,云智是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六五頁以下參照)……超越著、網,此是牟尼。「行」者,是行、住、動行、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此是「牟尼絕無成惡行」〔之義〕。
「亦無回顧諸欲事」〔之句中〕,欲者,若概言之,是事欲與煩惱欲之二種……乃至(一頁以下參照)……此等云為事欲……乃至(二頁參照)……此等云為煩惱欲。〔牟尼〕徧知事欲,捨斷煩惱欲,捨棄、除去、滅除、令之滅無,「亦無回顧諸欲事」者,是棄欲、唾棄欲、脫欲、捨斷欲、捨遣欲、離貪、唾棄貪、脫貪、捨斷貪、捨遣貪、無愛(渴望)、寂滅、清涼、受樂、自為梵(天)而住。此是「亦無回顧諸欲事」〔之義〕。
「因能度過暴流者,貪覓諸欲人人羨」〔之句中〕,是人人者,是有情之同義語。對「諸欲」有貪、貪求、「貪覓」、昏昧、縛著,懸、懸著、礙著之人人,向於度欲流者,度有流者,度見流者,度無明流者,度一切路、越度、超度、超、超越、離越、[P.160]到彼岸,達彼岸,到終邊,達終邊,到終點,達終點,到究竟,達究竟,到最終,達最終,到救護所,達救護所,到避難所,達避難所,到歸依所,達歸依所,到無畏,達無畏,到無死,達無死,到不死(甘露),達不死,到涅槃,欲求達涅槃者,而欲求、冀求樂、羨、願望也。譬如負債者欲求〔達〕為無債者,樂、冀求,如羨、願望、〔無債者〕。譬如被縛結所縛者,欲求〔成〕脫結縛者、樂、冀求,而羨、願望〔無縛者〕。譬如奴僕欲求〔成〕為自由人、樂、冀求,而羨、願望自由人。譬如通過難所〔沙漠〕路之人人欲求安穩地、樂、冀求、而羨、願望、〔安穩地〕如是諸欲有貪、貪求、貪覓、昏昧、縛著、懸、懸著、礙著之人人對度欲流……乃至……到涅槃,達涅槃者而欲求、樂、冀求、羨、願望。此是「因能度過暴流者,貪覓諸欲人人羨」〔之義〕。故世尊宣:
第七 帝須彌勒經之義釋畢
校注
[0166001] 穢污(odakantika)直譯「終水者」。行婬之後為淨而用水。 [0167002] 彌勒(Metteyya)依經集之註記,帝須彌勒者,是說明帝須與彌勒為二人。然今於此〔之義〕釋帝須彌勒非為二人,姓云為彌勒,名云為帝須為一人之說。在於義足經之彌勒難經亦說明彌勒為一人。 [0168003] 以下之說明文既出於本卷三一頁以下。 [0171004] 六佛法(cha buddhadhammā)依註以「一切之身業隨智而起」等之表現於後方有說六佛法。即此六種出於在本卷後方二一一頁。此恐於後發達之十八佛法(十八不共法)之先驅。 [0171005] 以下底本六行亦出於 Pts, I, 174, Vm, 210; Samanta-pāsādikā 122f 等被引用。 [0175006] 底本在此之前雖有 Katama kitti(稱譽云何)之句,從異本與暹羅本而除去。 [0176007] 以下三學之說明既出於本卷四五頁以下。 [0178008] 以下諸譬喻 M. I, 334 參照。 [0179009] 痛心(byadhito)底本雖有 byatthito,今從異本。 [0180010] 大稠林(mahāgahanaṁ)在底本有(mahāgahanaṁ)(大執取)。註中含有 gahaṇa〔之義〕而取 gahana 之字說明。故字之外面的意義雖成為稠林,但在內面則為執取、執著之意味。 [0180011] 大難所(mahākantāro)底本之 makākantāro 為誤植。 [0183012] 此下有關之刑罰 M, I, 87; III, 163f; A. I, 47f; II, 122; MiI, 196f; 290; 357f 等參照。 [0183013] 軍婆以下至沙漠難所註為二十四國名。此等國名之中如德迦尸羅、闍婆、鵬伽、金地、銅鍱、婆留迦車、蘇剌吒、臾那、惡魔山陀、沙漠難所等,在他之諸文獻中得見,又彼所在雖然有跡可得,但其中在其他文獻不見,其地名當於何處,亦尚不可能想像者。【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5 冊 No. 22 大義釋(第1卷-第1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