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3]第二 窟八偈經之義釋
一
(七七二)
「著窟(身體)多者蔽」〔之句中〕,說「著」則當先說窟。窟者是言身體。[1]〔即〕說身、說窟、說身、說身體、說舟、說車、說幢、說蟻塔、說巢窟、說城市、說小屋、說癰、說甕,[2]〔總為〕此身之同義語。「著窟」者,是著窟、固著、取著、懸、懸著、礙著。譬如於壁釘、吊鉤著物品而固著、取著、懸、懸著、礙著,如是為著窟(身體)、固著、取著、懸、懸著、礙著。
即世尊如是宣示:[3]「羅陀!〔在有情〕對於色有一切欲、一切貪、一切歡喜、一切渴愛、一切近著、取著、心之攝持、執著、隨眠,依彼而著,依彼而愛著。故[P.24]云著(有情)」
「著」者是成為懸著之同義語。此為「著窟」〔之義〕。
「多者蔽」者,是多蔽於煩惱、蔽於貪、蔽於瞋、蔽於癡、蔽於忿、蔽於恨、蔽於覆、蔽於惱、蔽於嫉、蔽於慳、蔽於滔、蔽於誑、蔽於強情、蔽於激情、蔽於慢、蔽於過慢、蔽於憍、蔽於放逸、蔽於一切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熱苦、一切不善行,被覆蔽,被遮障,被蔽障,被妨障,被閉塞,被蔽,被隱蔽。此是「著窟多者蔽」〔之義〕。
「斯有且住人,沈潛令愚中」〔之句中〕,且住人者是有住人,是依貪染而住,依瞋怒而住,依癡昏昧而住,依慢結縛而住,依見執取而住,依掉舉散亂而住,依疑不決定而住,依隨眠強制而住。如是為「有且住人」。
又世尊如是宣示:「[4]諸比丘!有好、可愛、為適意、為可愛,伴欲,可染著眼所識之色。若比丘歡喜此、歡迎,若為〔彼〕縛著而住者,〔歡喜、歡迎彼,縛著住於彼、對彼生喜云云〕。諸比丘!有好、可愛、適意、可愛、伴欲、可染著,有耳所[P.25]識之聲,有鼻所識之香,有舌所識之味,有身所識之觸,有意所識之法。若比丘歡喜、歡迎彼,若為其縛著〔而住〕,〔歡喜、歡迎彼,縛著住於彼,對彼生喜云云〕。」如是亦是「有且住人」。
又世尊如是宣示:「[5]諸比丘!近著於色之識,且住而存立,色為所緣,於色而住立,受用喜,是為〔自〕增大、生長、廣大。諸比丘!或近著於受之〔識〕,諸比丘!或近著於想之〔識〕,諸比丘!或近著於行之識續住存立,行為所緣,住立於行,受用喜,是為〔自〕增大、生長、廣大。」如是亦為「有且住人」。
又世尊如是宣示:「[6]諸比丘!若對段食有貪、有喜、有渴愛者,住立其處之識增長。於識之增長處有名色之入來。於名色之入來處有行之增大。於行之增大處未來之再有生,於生未來之再有處有未來之生老死。諸比丘!有未來之生老死處,我說彼有愁、有塵、有惱。諸比丘!若對觸食〔有貪云云〕,諸比丘!若對意思食〔有貪云云〕,諸比丘!若對識食有貪、有喜、有渴愛者,住立其處之識增長。於識之增[P.26]長處有名色之入來,於名色之入來處有行之增大。於行之增大處未來之再有生。於未來之再有生處有未來之生老死。諸比丘!有未來之生老死處,我說彼有愁、有塵、有惱。」如是,亦為「有續住人」。
「沈潛令愚中」〔之句中〕,令愚者是五種欲。〔即〕伴欲而喜好、愛、適意,可愛,伴欲而染著眼所識之色、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喜好、愛、適意、可愛,當染著身所識之觸。何故令愚云五種欲?諸多之天、人於五種欲中成為愚、暗愚、蒙愚、愚化、蒙愚化、依無明而被昏、遮障、蔽障、妨障、閉塞、被蔽、隱蔽。如是之故五種欲謂令愚(令為愚者)。於令愚中之沈潛者,是令為沈潛、潛入、沈入、沈潛於愚中。此為「有且住人沈潛於令愚中」〔之義〕。
「如是之人實依遠離而遠」〔之句中〕,遠離者,(一)身遠離,(二)心遠離,(三)依遠離之三遠離也。
(一)身遠離者云何?此處有比丘,遠離坐臥所,〔即〕親住於阿練若、樹下、山岳、溪谷、山窟、塚墓、森林、露地、積藁,是身住遠離。彼獨行、獨住、獨坐、獨臥、獨入村行乞、〔由行乞〕獨歸、獨私坐〔禪〕、獨經行、獨行、住、動作、作為,護〔威儀〕而生活。此是身遠離。
[P.27](二)心遠離者云何?入初禪定者之心遠離五蓋。入第二禪定者之心遠離尋、伺。入第三禪定者之心遠離喜。入第四禪定者之心遠離苦樂。入空無邊處定者之心遠離色想、有對想、種種想。入識無邊處定者之心遠離空無邊處想。入無所有處定者之心遠離識無邊處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者之心遠離無所有處想。須陀洹之心遠離有身見、疑、戒禁取見、隨眠、疑隨眠及與彼等共同之諸煩惱。斯陀含之心遠離麤欲貪結、瞋恚結、麤欲貪隨眠、瞋恚隨眠及與彼等共同之諸煩惱。阿那含之心遠離微俱之欲貪結、瞋恚結、微俱之欲貪隨眠、瞋恚隨眠及與彼等共同之諸煩惱。阿羅漢之心遠離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及與彼等共同諸煩惱及外之一切相〔諸行之因〕。此是心遠離。
(三)依遠離者云何?云依煩惱、蘊、行。不死(甘露)涅槃是云依遠離。彼是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捨遣、愛之滅盡、離貪、滅也。此是依遠離。
於人人引循其身樂出離而身遠離,於人人達心徧淨第一淨白者是心遠離,於人人無依離行者是依遠離。
[P.28]「實依遠遠離」者,如是著窟,如是多蔽於煩惱,如是正沈潛令愚中之人,是身遠遠離、心遠遠離、依遠遠離、遠離、極遠離、不近住,不在周邊,不在附近而引退。如是且住人者,如如是沈潛令愚中,如是使住立於彼,是其類、其部類之人。此「如是人實為遠遠離」〔之義〕。
「諸欲在世間,捨斷為不易」〔之句中〕,欲者若概言之,(一)事欲(二)煩惱欲之二欲。
(一)[7]云何為事欲?適意之色、適意之聲、適意之香、適意之味、適意之觸、敷物、衣物、奴婢、奴僕、山羊、羊、鷄、豚、象、牛、馬、牝馬、田園、宅地、金〔銀〕、貨幣、村、街、王市、國土、地方、〔四兵之〕營舍、倉庫及所有可被愛事物事欲。又有過去之〔事〕欲,有未來之〔事〕欲,有現在之〔事〕欲。有內之〔事〕欲,有外之〔事〕欲,有內外之〔事〕欲。有劣之〔事〕欲,有中之〔事〕欲,有勝之〔事〕欲。有惡趣之〔事〕欲,有人之〔事〕欲,有天之事欲。有現起之〔事〕欲,有化作之〔事〕欲,有依他而化作之〔事〕欲。有徧取之〔事〕欲,有不徧取之〔事〕欲。有我執之〔事〕欲,有不我執之〔事〕欲,欲界之一切諸法,色界之一切諸法,無色界之一切諸法皆為渴愛之所緣而依欲愛之義、依染愛之義、依起憍之義而為〔事〕欲。此等云為事欲。
(二)云何為煩惱欲?欲是〔煩惱〕欲,貪是〔煩惱〕欲,欲貪是〔煩惱〕欲,思惟〔煩惱〕欲,貪是〔煩惱〕欲,思惟貪是〔煩惱〕欲。彼對〔色聲等之五種〕欲是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愛情、欲熱惱、欲昏迷、欲縛著、欲暴流、欲軛、欲取、欲貪蓋。
此等謂煩惱欲。
[P.29]「於世間」者,是於惡趣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也。「諸欲在世間,捨斷為不易」者,欲於世間難捨斷,難捨、難徧捨、難破碎、難脫、難脫離[9]、難度、難越度、難超越、難離越。此是「諸欲在世間,捨斷為不易」〔之義〕。故世尊宣示:
二
(七七三)
「欲求為因緣,縛結有之樂」〔之句中〕,欲求者渴愛也。即是[10]貪、染貪、隨導、隨和、喜、喜貪、心之染貪、欲求、昏迷、縛著、貪求、徧貪、執著、污泥、能動、幻、能生〔輪迴〕[11]〔苦〕生因、縫貪、有網、流貪、愛著、線綖、染著、營務、伴侶、願、導有者、貪林、愛林、親暱、愛情、期待結縛、望、望求、望欲、色望、聲望、香望、味望、觸望、得望、財望、子望、命望、覓、徧覓、熱望、覓、覓望、覓欲、動貪、動轉貪、動欲貪、媚貪、善欲性、非法貪、不等貪、欲求、欲望、冀[P.30]求、希望、求望、欲愛、有愛、無有愛、色愛、無色愛、滅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暴流、軛、縛、取、障、蓋、欲、結縛、隨煩惱、隨眠、纏、蔓、種種欲、苦根、苦因緣、苦生、魔罟、魔鉤、魔境、愛河、愛水、愛羈、愛海、貪欲、貪、不善根。
「欲求為因緣」者,是欲求為因緣,欲求為因,欲求為緣,欲求為原因,由欲求而發生〔之義〕。此為「欲求為因緣」〔之義〕。
「結於有之樂」〔之句中有之樂有多種〕。有一之有樂,是樂受;二之有樂,是樂受及耆好之事物;三之有樂,是青壯、健康、生命;四之有樂,是利得、名聲、賞讚、樂;五之有樂,是適意之色、適意之聲、適意之香、適意之味、適意之觸;六之有樂,是眼之完具、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
「結於有之樂」者,結於為樂受,結於耆好之事物,結於青壯,結於健康,結於生命,結於適意之色,結於適意之聲、香、味、觸,結於眼之完具,結於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結縛、結著、懸、懸著,礙著。此乃「結於有之樂」〔之義〕。
[P.31]「彼等難解脫。蓋然非他脫」〔之句中〕,彼等難解脫:(一)彼等有樂事物難解脫,(二)〔彼等〕有情由此使難解脫〔之義〕。
(一)於有樂之事物難解脫者云何?樂受是難脫,耆好之事物是難脫,青壯是難脫,健康是難脫,生命是難脫,利得是難脫,名聲是難脫,賞讚是難脫,樂是難脫,適意之色是難脫,適意之聲、香、味、觸是難脫,眼之完具是難脫,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是難脫,解脫難,令脫難,令解脫難,破碎難,脫離難,度難,越度難,超越難,離越難。如是「彼等有樂事物難解脫」〔之義〕。
(二)〔彼等〕有情由此使難脫者云何?有情是樂受使難脫,耆好之事物使難脫,青壯使難脫,健康使難脫,生命使難脫,利得使難脫,名聲使難脫,賞讚使難脫,樂使難脫,適意之色使難脫,適意之聲、香、味、觸使難脫,眼之完具使難脫,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使難脫,使難解脫,救出難,救拔難,使出難,使轉出難,如是為「有情由此使難脫」〔之義〕。此「彼等是解脫難」〔之義〕。
[P.32]「然而非他脫」者,(一)彼等自陷泥沼而不能救出他〔人〕陷泥沼〔之義〕。
即世尊如是宣示:「[12]純陀!實彼自陷泥沼能救出他〔人〕陷泥沼者,是無道理。純陀!實彼自不調御、不調伏、不寂滅、能使他〔人〕調御、調伏、寂滅者是無道理。」如是乃「然而非他脫」〔之義〕。
或(二)他之任何亦無令脫者〔之義〕。〔即〕若彼等欲脫者,〔彼〕乃依自己之力氣,依自己之力,依自己之精進,依自己之勇猛,依自己之堅固力勢,依自己之堅固力,依自己之堅固精進,依自己堅固勇猛行道、自己之正行道、隨順之行道、無害敵之行道、隨義之行道、法隨法之行道者可脫之。如是亦為「然而非他脫」〔之義〕。
又世尊如是宣示:
如是為「然而非他脫」〔之義〕。
又世尊如是宣示:
如是亦為「然而非他脫」〔之義〕。
[P.33]又世尊如是宣示:「[15]如是,婆羅門!涅槃是存在,至涅槃之道亦存在,宣教者之我亦存在,而且我諸弟子乃於我如是所教誡,如是所教示,一部份者究極成滿涅槃,一部份者未成滿。婆羅門!此時我是為何耶?婆羅門!如來是說道者,佛〔惟〕是宣說者,〔學人〕自行道而無不解脫」者。如是亦為「然而非他脫」〔之義〕。
「過去與未來,前後續期待」〔之句中〕,未來謂「後」,過去謂「前」。又若取過去之〔觀點〕,未來與現在是「後」,若取未來之〔觀點〕,過去與現在是「前」。
期待前者云何?〔然〕,「我於過去世有如是色」於其處起歡喜,「有如是受」、「有如是想」、「有如是行」,〔然〕「我於過去世有如是識」於其處起歡喜。如是乃期待前。
或又,「我於過去世有如是眼,而〔見〕如是色」於其處起欲貪所縛之識。識欲貪所縛之故,〔依渴愛〕而歡喜其色。如是歡喜彼者亦是期待前。「我於過去世有如是耳而〔聞〕如是聲」,「我於過去世有如是鼻而〔嗅〕如是香」,「我於過去世有如是舌而〔嘗〕如是味」,「我於過去世有如是身而〔觸〕如是觸」,「我於過去世有如是意而〔識〕如是法」於其處起欲貪所縛之識。識欲貪所縛之故,〔依渴愛〕歡喜彼〔之法〕。如是歡喜彼者亦是期待前。
[P.34]或曾〔憶念〕與婦人共笑、話、戲而樂、欲求彼,如是至滿悅。如是亦是期待前。
期待後者云何?〔然〕,「我於未來世應有如是色」,於其處起歡喜,「應有如是受」,「應有如是想」,「應有如是行」,〔然〕,「我於未來世應有如是識」,於其處起歡喜。如是乃期待後。
或「我於未來世有如是眼,而〔可見〕如是色」,於心將願獲得尚[A1]未獲得,緣於心願而歡喜彼,如是歡喜彼者亦是期待後。〔然〕,「我於未來世有如是耳,而〔可聞〕如是聲」,「我於未來世有如是鼻而〔可嗅〕如是香」,「我於未來世有如是舌而〔可嘗〕如是味」,「我於未來世有如是身而〔可觸〕如是觸」,「我於未來世有如是識而〔可識〕如是法」,於心將願獲得尚未獲得,緣於心願而歡喜彼,如斯歡喜彼者亦是期待後。
或「我依此之戒,又依此(頭陀)之行,又依熱勤,又依梵行(不淫),應為一天或他之天」,於心將願獲得尚未獲得,緣於心願而歡喜彼。如是歡喜者亦是期待後。此為「前後續期待」〔之義〕。
[P.35]「此等之諸欲,〔過去〕前亦覓」〔之句中〕,此等之諸欲者,是現在之五種欲。欲求〔此等諸欲〕,願樂、冀求、希望、熱望也。前亦覓者,是覓過去之五種欲,徧覓、熱望。此乃「此等之諸欲,〔過去〕前亦覓」〔之義〕。故世尊宣示:
三
(七七四)
「對諸欲貪求,熱中而昏迷」〔之句中〕,欲者,若概言之,是事欲及煩惱之二欲……乃至(一頁以下參照)……此等謂事欲……乃至(二頁以下參照)……此等謂煩惱欲。貪求者乃渴愛也。即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依於煩惱欲而對諸事欲染著、貪求、結著、昏蒙、縛著、懸、懸著、礙著也。此「對諸欲貪求」〔之義〕。
熱中者,是求諸欲,貪求、徧求、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以彼為主之眾人亦是「熱中於欲」。又依渴愛而求色、貪求、徧求、求聲、香、味、觸,貪求、徧求、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以彼為主之眾人亦是「熱中於欲」。又依渴愛而獲得色、獲得聲、香、[P.36]味、觸、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以彼為主之眾人亦是「熱中於欲」。又依渴愛而受用色、受用聲、香、味、觸,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以彼為主之眾人亦成為「熱中於欲」。
譬如行吵架者熱中於喧嘩,行作業者熱中於作業,行於行處者熱中於行處[16],行禪者熱中於禪,如是求欲、貪求、徧求、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以彼為主之眾人亦是「熱中於欲」。又依渴愛而獲得色、獲得聲、香、味、觸、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以彼為主眾人亦是「熱中於欲」。又依渴愛而受用色、受用聲、香、味、觸,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信解彼,依彼為主之眾人亦是「熱中於欲」。
「昏迷」者,諸多之天與人對於五種欲而愚、暗愚、蒙愚、愚化、暗愚化、蒙愚化、依無明而彼昏、被遮障、被防障、被閉塞、被蔽、被隱蔽也。此是「對諸欲貪求熱中昏迷」〔之義〕。
「彼等為吝嗇,住著不正者」〔之句中〕,吝嗇,(一)行下(惡趣)故是吝嗇。(二)慳[P.37]亦被云為吝嗇。(三)不取佛、佛弟子之語、語路、說示、教說故亦是吝嗇。
(一)行下故是吝嗇者云何?行下者是行於地獄,行於畜生界,行於餓鬼界也。如是行下故而為吝嗇〔之義〕。
(二)慳亦云吝嗇者云何?〔慳〕有五慳:住處慳、〔施主〕家慳、利得慳、稱讚慳、法慳。所有如是之慳、慳悋、慳悋性、雜欲、悋、緊縮、心之堅執者,此云為慳。又蘊慳亦是慳,界慳亦是慳,處慳亦是慳也。把持者此云為慳。具備此之慳、吝嗇之眾人是放逸也。如是「慳云是吝嗇」〔之義〕。
(三)不取佛、佛弟子之語、語路、說示、教說故為吝嗇者云何?不取佛、佛弟子之語、語路、說示、教說,不傾耳、不欲聽、不起欲知之心、不聽〔教誡〕、〔為他而聽亦不語此〕、有逆戾之行動,語相異之方面。如是「不取佛、佛弟子之語、語路、說示、教說故是吝嗇」〔之義〕。
「彼等為吝嗇,住著不正者」〔之句中〕,〔住著〕不正者,是住著於不正之身業,住著於不正之語業,住著於不正之意業,住著於不正之殺生,住著於不正之偷盜,[P.38]住著於不正之邪欲行(邪淫),住著於不正之妄語,住著於不正之兩舌,住著於不正之惡口(麤語),住著於不正之綺語,住著於不正之貪欲,住著於不正之瞋恚,住著於不正之邪見,住著於不正之諸行,住著於不正之五種欲,住著於不正之五蓋,住著於不正之思、不正之希望、不正之願,乃是住立、繫著、近著、縛著、信解、懸、懸著,礙著者〔之義〕。此是「彼等為吝嗇,住著不正者」〔之義〕。
「陷於苦悲泣」〔之句中〕,陷於苦者,是陷於苦、達於苦、到達於苦、近於苦、達於魔、到達於魔、近於魔、達於死、到達於死,近於死也。此是「陷於苦」〔之義〕。悲泣者,是泣、悲泣、愁、疲、悲泣、泣打胸、陷於蒙昧,此是「陷於苦悲泣」〔之義〕。
「由此而死去,我等將如何」者?由此死去我等將如何,應將為地獄之有情耶?應將為畜生耶?應將為餓鬼耶?應將為人耶?應將為天耶?應將為有色者耶?應將為無色者耶?應將為有想者耶?應將為無想者耶?應將為非想非非想者耶?我等於未來將存在耶?於未來世不存在耶?於未來世將為何耶?於[A2]未來世有何之〔體軀〕?我等〔現在〕為何而[A3]未來世將成何?〔謂如是〕之疑所襲、疑念所襲、生疑惑、泣、號泣、愁、疲、悲泣、泣打胸,陷於蒙昧。此是「由此而死去,將成為如何」〔之義〕。故世尊宣示:
四
(七七五)
「是故人於此,當應〔如次〕學」〔之句中〕,是故者,故是其理由,由其因其緣其因緣,於諸欲而有見此過患故〔之義〕。當應學者,〔學於〕(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之三學。
(一)增上戒學者云何?此處有比丘,具戒、住防護別解脫律儀、具足正行及行處,雖於微細之罪亦生怖畏,受持而學諸學處。小戒蘊、大戒蘊、戒、住立、初行、自制、律儀、諸善法得達之首先、最先,此是增上戒學。
(二)增上心學者云何?此處有比丘,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尋、伺之止息故,成為內淨,心之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而住。喜之捨離故,而有捨住,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樂——彼諸聖者說:「有捨有念而樂住」——,具足第三禪而住。捨斷樂故,捨斷苦故,以滅沒喜、憂故,成為不苦不樂,依捨念之清淨具足第四禪而住。此是增上心學。
[P.40](三)增上慧學者云何?此處有比丘,具慧、——為聖之決擇,正至苦之滅盡——具備生滅之慧。彼如實知解此是苦,如實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實知解此是苦之滅,如實知解此是至苦滅之道;如實知解此是漏,如實知解此是漏之集,如實知解此是漏之滅,如實知解此是至漏滅之道。此是增上慧學。
於此等三學應學顧念而學,應知而學,應見而學,應觀察而學,於心應決意而學,以信應信解而學,應勵精進而學,應令念現起而學,應等持心而學,以慧應知解而學,以知通應知通而學,以徧知應徧知而學,以捨斷應捨斷而學,以應修習應修習而學,以作證應作證而學,應行,應修行,應正行,應行正持。
「於此處」者,於此〔佛教之〕見,於此〔佛教之〕忍〔智〕,於此〔佛教之〕意欲,於此〔佛教之〕持說,於此〔佛教之〕法,於此〔佛教之〕律,於此〔佛教之〕法與律,於此〔佛教之〕宣說,於此〔佛教之〕梵行,於此〔佛教之〕師教,於此之身體,於此之人界。故云「於此處」。「人」者,是有情、人……乃至(四頁參照)……摩奴所生者。此是「故人於此處,當應〔如次〕學」〔之義〕。
「以知此世間,所有正不正」〔之句中〕,「所有」者,是一切普徧、所有一切、無殘、無餘〔之義〕。所有者此是徧取之語。「以知不正」者,以不正之身業知為不正,[P.41]以不正之語業知為不正,以不正之意業知為不正,以不正之殺生知為不正,以不正之偷盜知為不正,以不正之邪欲行知為不正,以不正之妄語知為不正,以不正之兩舌知為不正,以不正之惡口知為不正,以不正之綺語知為不正,以不正之貪欲知為不正,以不正之瞋恚知為不正,以不正之邪見知為不正,以不正之諸行知為不正,以不正之五種欲知為不正,以不正之五蓋知為不正,以不正之思知為不正,以不正之冀求知為不正,以不正之願知為不正,是了知、識知、別知、通達〔之義〕。「於此世間者是惡趣世間……乃至(一〇頁參照)……處於此世間」〔之義〕。此是「以知此世間,所有正不正」〔之義〕。
「因彼之不正,不可行不正」者,因不正之身業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語業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意業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殺生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偷盜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邪欲行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妄語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兩舌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惡口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綺語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貪欲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瞋恚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邪見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諸行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五種欲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五蓋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思不[P.42]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冀求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願不可行不正,是非修行、非正行、非行正持〔之義〕。此是「因彼之〔不正〕不可行不正」〔之義〕。
「諸賢者之言,此命為短少」〔之句中〕,「命」者,是壽、存續、持續維持、動作、活動、護持、命、命根也。而依〔次之〕二理由命是短少。〔即〕(一)存續之少故命是短少。又(二)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是短少。
(一)存續之少故命是短少者云何?[17]過去心剎那之〔有情〕已生存者而非於現生存,非當生存。未來心剎那之〔有情〕是於當生存者,而非於現生存,已非已生存。現在心剎那之〔有情〕是現生存者,而非於已生存,非於當生存。
如是乃「存續之少故,命短少」〔之義〕。
(二)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短少者云何?命連結於入息,命連結於出息,命連結於出入息,命連結於〔地水火風之四〕大種,命連結於煖〔身熱〕,命連結於段食,命連結於識。此等〔出入息等〕之根本是脆弱,此等之前因亦是脆弱,〔此等之〕諸緣亦是脆弱,〔此等之〕發生因之〔渴愛〕亦是脆弱,與此等俱存〔色、無色法〕亦是脆弱,與此等相應〔諸法〕亦是脆弱,與此等俱生〔諸法〕亦是脆弱,與〔起生死〕努力〔渴愛〕亦是脆弱。此等〔諸法〕相互常是脆弱。此等相互不確立。此等相互將壞滅。然而相互不救護。又此等相互不令〔他〕存續。又亦無有令〔他〕生者。又何者比任何者亦不能捨。然而此等所有應為〔自〕破壞者。依前之諸法而令此等〔諸法〕生。令發生前之諸法是先此滅。前(之諸法),後(之諸法)亦相互[P.44]決無相見之事。如是乃「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是命短」〔之義〕。
又若比於四大王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僅少,命是剎那,命是輕少,命是些少,命是暫時,命是不久住。若此於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僅少,命是剎那,命是輕少,命是些少,命是暫時,命是不久住。
即世尊如是宣示:「[19]諸比丘!眾人之壽如此短少,〔忽而為〕應至來世。〔故〕應磨慧,應作善,應行梵行。生者無有不死之事。諸比丘!長命者亦不過百歲內外〔之生存〕。」
「諸賢者之言,此命為短少」〔之句中〕,「賢者」者,乃有堅固者故是賢者,堅固具足者故是賢者,為嫌厭惡者故是賢者,「賢」者,是慧也。即所有之慧、知解、思[P.45]擇、簡擇、擇法、觀察、思察、省察、賢明、善巧、巧妙、辨別、思念、普觀、廣〔慧〕、慧、導者、觀〔毘鉢舍那〕、正知、鞭、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明、慧光、慧燈、慧寶、不癡、擇法、正見也。具備彼之慧者故為賢者;又五蘊之賢者、〔十八〕界之賢者、〔十二〕處之賢者、〔十二〕緣起之賢者、〔四〕念處之賢者、〔四〕正勤之賢者、〔四〕神足之賢者、〔五〕根之賢者、〔五〕力之賢者、〔七〕覺友之賢者、〔聖〕道之賢者、〔沙門〕果之賢者、涅槃之賢者也。彼等賢者如是「言」,即:「人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僅少,命是剎那,命是輕少,命是些少,命是暫時,命是不久住」。乃如是言,如是語,如是話,如是說明,如是言說也。此是「諸賢者之言,此命為短少」〔之義〕。故世尊宣示:
五
(七七六)
「我見此世間,續有顫動者」〔之句中〕,「我見」者,乃以肉眼見,以天眼見,以慧眼見,以佛眼見,以普眼(一切知智)見,是覩、眺、省思、普觀。於世間者,[P.46]乃在於惡趣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續有顫動者者,是依愛動而動,依見動而動,依煩惱動而動,依加行動而動,依異熱動而動,依惡行動而動,依貪染而動,依瞋怒而動,依癡昏昧而動,依慢結縛而動,依見取著而動,依掉舉而陷於散亂而動,依疑陷於不決定而動,依隨眠、奮強而動,依利得而動,依不利而動,依名聲而動,依惡名而動,依賞讚而動,依毀訾而動,依樂而動,依苦而動,依生而動,依老而動,依病而動,依死而動,依愁、悲、苦、憂、惱而動,依地獄之苦而動,依畜生界之苦而動,依餓鬼界之苦而動,依人界之苦而動,依入胎原因之苦而動,依在胎原因之苦而動,依出胎原因之苦而動,依隨結生者之苦而動,依生者為他所支配之苦而動,依自苦之苦而動,依他所苦之苦而動,依苦苦而動,依行苦而動,依壞苦而動,依[22]眼病之苦而動,依耳病之苦而動,依鼻病之苦、[P.47]舌病之苦、身病之苦、頭病之苦、外耳病、口腔病、齒病、咳、喘息、外鼻病、熱病、老、腹病、氣絕、赤痢、腹痛、虎剌、癩、癰、疱瘡、肺病、癲癎、輪癬、疥癬、風癬、抓傷、皹、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疸、潰瘍、膽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風等起病、〔膽汁、痰、風〕集合病、氣候變化所生病、不等姿勢所生病、傷害所生病、業報所生病、寒、暑、飢、渴、大便、小便〔等之苦〕、虻、蚊、風、太陽熱、與爬行類(蛇類)接觸所生之苦、母死之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姐妹死之苦、親子死之苦,親女死之苦,失親戚之〔苦〕、失財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戒之苦、失正見之苦而動、慄動、戰動、顫、顫怖、顫駭者、見、覩、眺、省思、普觀也。此是「我見此世間,續有顫動者」〔之義〕。
「此等諸人人,對有至渴愛」〔之句中〕,所謂人人是有情之同義語。所謂渴愛者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所謂「至渴愛」,至渴愛為渴愛所侵入,依渴愛而被散在,依渴愛而陷沒,依渴愛而被扔倒,依渴愛成為能奪被戰勝之心。[P.48]所謂「對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之義〕。此是「此等諸人人,對有至渴愛」〔之義〕。
「劣等諸人人,面臨泣死〔神〕」〔之句中〕,劣等諸人人者,具劣身業故是劣〔等人人〕,具劣語業故是劣〔等人人〕,具劣意業故是劣〔等人人〕。具劣殺生故是劣〔等人人〕,具劣偷盜、劣邪欲行、劣妄語、劣兩舌、劣惡口、劣綺語、劣貪欲、劣瞋恚、劣邪見、劣諸行、劣五種欲、劣五蓋、劣思、劣希望、具劣願故是賤劣、下劣、卑賤、劣小、是小〔人人〕。此乃「下劣人人」〔之義〕。「臨面泣死〔神〕」,是臨面於死〔神〕,臨面於〔死〕魔,達於死〔神〕,到達於死〔神〕,近於死神,達於〔死〕魔,到達於魔,近於魔,達於死,到達於死,近於死而泣、乃號泣、愁、疲、悲泣、捶胸而泣,陷於蒙昧也。此是「劣等諸人人,臨面泣死〔神〕」〔之義〕。
「對種種之有,不越於渴愛」〔之句中〕,「渴愛」者,是色愛……乃至……法愛。「對種種之有」者,於種種之有,乃對業有、再有〔之義〕。〔即〕於欲有對業有,於欲有對再有,於無色有對業有,於無色有對再有〔之義〕。對再三之有、再三之趣、[P.49]再三之生起、再三之結生,對再三之身體發生〔之義〕。不越於渴愛者,是不超渴愛,不捨渴愛,不唾棄渴愛,不脫渴愛,不捨斷渴愛,不捨遣渴愛。此是「對種種之有,不越於渴愛」〔之義〕。故世尊宣示:
六
(七七七)
「見有諸人人,續動有我執」〔之句中〕,我執者有二,(一)愛我執,(二)見我執之二我執。
(一)愛我執者云何?依渴愛之物,而為「此是我物,彼是我物,如此如彼是我物,唯此是我物,我之色、聲、香、味、觸、敷物、衣物、奴婢、奴僕、山羊、羊、鷄、豚、象、牛、馬、牝馬、田、園、宅地、金〔銀〕、貨幣、村、鎮、王市、國土、地方、〔四兵之〕營舍、倉庫」為境界,為限界,為限定,行制限而把持使限為我執之物——又依一切之大地亦由渴愛而我執——,乃至百八[23]使為渴愛之作用物,此是愛我執。
[P.50](二)見我執者云何?有身見有二十事[24],邪見有十事[25],邊見有十事[26],所有如是類之見、惡見、見執、見難路、見曲邪、見異動、見結、執、執取、住著、取、邪道、邪路、邪性、異學處、邪倒執、違邪執、顛倒執、邪執、對不如實為如實執、乃至六十二見。此是見我執。
「見有諸人人,續動有我執」者,懼我執事物將被奪而動惕,被奪時亦動惕,被奪後亦動惕,懼我執事物將變易亦動惕,變易時亦動惕,已變易後亦動惕,顫動、慄動、戰動、顫、顫怖、顫駭。見諸人人如斯動惕、顫動、慄動、戰動、顫、顫怖、顫駭,所謂覩、眺、省思、普觀〔之事〕。此是「見有諸人人續動有我執」〔之義〕。
「彼等如涸河,少水中之魚」者,譬如水被取去,水少之少水中之魚,由鴉、鷹、鶴所啄,被取上而食,動惕,顫動、慄動、戰動、顫、顫怖、顫駭,如是人人懼我執事物將被奪而動惕,被奪時亦動惕,被奪後亦動惕,人人懼我執事物將變易而動惕,變易時亦動惕,變易後亦動惕,〔所謂〕顫動,慄動、戰動、顫、顫怖、顫駭也。此是「彼等如涸河,少水中之魚」〔之義〕。
「見此諸過患,應行無我執」〔之句中「見此」〕者,見、觀、考量、度知、辨知、而為明暸於我執有此過患〔之義〕。此是「見此諸過患,應行無我執」〔之義〕。「我[P.51]執」者,是愛我執與見我執之二我執。……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我執……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我執。捨斷愛我執,捨遣見我執,我不執眼,我不執耳,我不執鼻,我不執舌,我不執身,我不執意,我不執[27]色、聲、香、味、觸、施主家、家、住居、利得、名聲、賞讚、安樂、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欲界、色界、無色界、欲有、色有、無色有、想有、無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四蘊有、五蘊有、過去、未來、現在、見聞覺識諸法,不取,不執取,行不住著,應住,應動作,應活動,應護持,應持續,應維持。此「見此諸過患,應行無我執」〔之義〕。
「對有無繫著」〔之句中〕,「對有」者,是對欲有、色有、無色有,謂繫著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也。「對有無繫著」者,乃對有不繫著,不為欲、愛、貪、忍,不令生,不令發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對有無繫著」〔之義〕。故世尊宣示:
七
(七七八)
[P.52]「對兩邊〔極端〕,應當調伏欲」〔之句中〕,「邊」〔極端〕者,觸是一邊,觸之集是第二邊。過去是一邊,未來是第二邊。樂受是一邊,苦受是第二邊。名是一邊,色是第二邊。六內處是一邊,六外處是第二邊。有身是一邊,有身之集是第二邊。「欲」者,是對於〔五種〕欲之所有欲欲、欲喜、欲愛、欲愛情、欲熱惱、欲昏迷、欲縛著、欲流、欲軛、欲取、欲貪蓋也。
「應對兩邊調伏欲」者,謂應調伏、折伏、除去、折伏、滅除、滅無對兩邊欲〔之義〕。此是「對兩邊〔極端〕,應當調伏欲」〔之義〕。
「徧知〔諸多〕觸,無有隨貪事」〔之句中〕,觸者,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增語觸[28]、有對觸[29]、樂受觸、苦受觸、不苦不樂受觸、善觸、不善觸、無記觸、欲界觸、色界觸、無色界觸、空觸、無相觸、無願觸、世間觸、出世間觸、過去觸、未來觸、現在觸也。如是為所有之觸、接觸、合觸、已合觸。以此謂觸。
「徧知〔諸多〕觸」者,(一)是知徧知、(二)度徧知、(三)依斷徧知之三徧知而徧知觸〔之義〕。
(一)知徧知者云何?是知觸,〔即〕知見此是眼觸、此是耳觸、此是鼻觸、此是舌觸、此是身觸、此是意觸、此是增語觸、此是有對觸、此是樂受觸、此是苦受觸、此是不苦不樂受觸、此是善觸、此是不善觸、此是無記觸、此是欲界觸、此是色界[P.53]觸、此是無色界觸、此是空觸、此是無相觸、此是無願觸、此是世間觸、此是出世間觸、此是過去觸、此是未來觸、此是現在觸也。此是「知徧知」也。
(二)〔度徧知〕者云何?徧知如右後,可度〔知〕觸。〔即〕度〔知〕無常、苦、病、癰、箭、痛、惱、敵、毀、疾、禍、怖畏、災患、動、壞、不恒、無救護所、無避難所、無歸依所、空缺、空虛、空、無我、過患、變易〔壞〕法、不堅實、痛根、殺戮者、非有、有漏、有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憂惱法、雜染法、集、滅沒、不樂味、過患、〔觸〕〔應〕出離也。此度徧知。
(三)斷徧知者云何?度〔知〕如右〔觸〕後,對於觸捨斷欲貪、除去、滅除、令之滅無。
即世尊如是宣示:「[30]諸比丘!對於觸所有之欲貪者,須捨斷之。如是彼之觸被捨斷、被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成為未來不生起者。」此是「斷徧知」。
「徧知〔諸多〕觸」者,以此三徧知,徧知觸〔之義〕。
「無有隨貪事」〔之句中〕,貪求者是渴愛也。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捨斷此貪求,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者云不貪求者。彼不貪求色,不貪求聲,不貪求香,不貪求味,不貪求觸,不貪求施主家、眾、住居、利得、名聲、賞讚、樂、衣服、食物、臥坐[P.54]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欲界、色界、無色界、欲有、色有、無色有、想有、無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四蘊有、五蘊有、過去、未來、現在、應見聞覺識諸法。不貪結〔於彼〕,不昏迷,不結縛,離貪求,越貪求,捨貪求,唾棄貪求,脫貪求,捨斷貪求,捨遣貪求,離貪,越貪,捨貪,唾棄貪,脫貪,捨斷貪,捨遣貪,無愛,消滅〔煩惱〕,為清涼,覺受樂,自成梵天而住。此是「徧知〔諸多〕觸,無有隨貪事」〔之義〕。
「〔應勤〕自呵責,勿行諸〔惡事〕」〔之句中〕,「事」者,是在作為之事。「〔應勤〕自呵責」,是依於作與不作之二理由而自呵責。
作與不作故而自呵責者云何?乃於「我作身惡行,我未作身善行」而自呵責。以「我作語惡行,我未作語善行」而自呵責。以「我是作意惡行,我未作意善行」而自呵責。以「我是作殺生,我未作離殺生」而自呵責。以「我是作偷盜,我未作離偷盜」而自呵責。以「我是作邪欲行,我未作離邪欲行」而自呵責。以「我是作妄語,我未作離妄語行」而自呵責。以「我是作兩舌,我未作離兩舌」而自呵責。以「我是作惡口,我未作離惡口」而自呵責。以「我是作綺語,我未作離綺語」而自呵責。以「我是作貪欲,我未作離貪欲」而自呵責。以「我是作瞋恚,我未作離瞋恚」而自呵責。以「我是作邪見,我未作離邪見」而自呵責。如是乃「作與不作故而自呵責」〔之義〕。
[P.55]或又以「我未住圓滿諸戒」而自呵責,以「我未護諸根門」而自呵責,以「我未知食之量」而自呵責,以「我未住勤勵警寤」而自呵責,以「我住未具備念與正知」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四念處」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四正勤」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四神足」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五根」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五力」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七覺支」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八支聖道」而自呵責,以「我未住徧知苦」而自呵責,以「我未住捨斷集」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修習道」而自呵責,以「我未住作證滅」而自呵責。如是乃「作與不作故而自呵責」〔之義〕。如是無可自呵責之業行,不令生,不令發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無可自呵責之行」〔之義〕。
「賢者見與聞,皆無愛見著」〔之句中〕,「著」者,是愛著與見著之二者也。……乃至(五五頁參照)……此是愛著……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著。「賢者」者,乃賢者、學者、有慧者、有覺者、有智者、辨別者、具慧者也。賢者是捨斷愛著,捨遣見著,不著於見,不著於聞,不著於覺,不著於識,不附著,不染著,不著,不附著,不染著,出離,棄遣,解脫,離縛,不以限定之心而住。此是「賢者見與聞,皆無愛見著」〔之義〕。故世尊宣示:
[P.56]八
(七七九)
「徧知〔所有〕想,應可度暴流」〔之句中〕,想者,是欲想、恚想、害想、出離想、不恚想、不害想、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即〕如斯所有之想、想念、已想念,以此云是想。「徧知〔所有〕想」者,是以知徧知、度徧知、斷徧知之三徧知是徧知想〔之義〕。
「知徧知」者云何?乃〔如次〕之知想也。〔即〕知見此是欲想、此是恚想、此是害想、此是出離想、此是不恚想、此是不害想、此是色想、此是聲想、此是香想、此是味想、此是觸想、此是法想也,此是知徧知也。
「度徧知」者云何?作〔徧〕知如右後,是度〔知〕想也。〔即想〕無常、苦、病、癰、箭、痛、惱、敵、毀、疾、禍、怖畏、災患、動、壞……乃至(六〇頁參照)……集、滅沒、味樂、過患、〔應〕出離〔者而〕度〔知〕也、此是度徧知。
「斷徧知」者云何?如右度知後,對於想捨斷欲貪、令除去、滅除、滅無之。
即世尊如是宣示:「[31]諸比丘!對於想所有之欲貪者,須捨斷彼。如是者彼之想被捨斷、根絕,如被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無可生起之物。」此是斷徧知。
「徧知所有想」者乃以此三徧知,是徧知想〔之義〕。
[P.57]「應可度暴流」者,是度、度越、度過、超越、離越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之義〕。此是「徧知〔所有〕想,應可度暴流」〔之義〕。
「牟尼諸徧取,一切無染著」〔之句中〕,「徧取」者,乃愛徧取〔以渴愛認識而把握之物〕及見徧取〔以惡見認識而把握之物〕之二徧取……乃至(五九頁參照)……此成為愛徧取……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徧取。
「牟尼」者云若那智。即,所有之慧、知解……乃至(五七頁以下參照)……不癡、擇法、正見也。具備其智到達若那者是牟尼。
有身牟尼、語牟尼、意牟尼之三牟尼。
(一)身牟尼者云何?捨斷〔殺生、偷盜、邪欲行之〕三種身惡行者是身牟尼,三種身之善行是身牟尼,身為所緣智是身牟尼,身之徧知是身牟尼,伴徧知道是身牟尼,對於身捨斷欲貪是身牟尼。身行〔出入息〕滅之第四禪定是身牟尼。此是身牟尼。
(二)語牟尼者云何?乃捨斷〔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四種之語惡行是語牟尼,四種之語善行是語牟尼,語所緣智是語牟尼,語之徧知是語牟尼,伴徧知道是語牟尼,對於語捨斷欲貪是語牟尼。語行(尋、伺)之滅第二禪定是語牟尼。
(三)意牟尼者云何?乃捨斷〔貪欲、瞋恚、邪見之〕三種意惡行是意牟尼,三種之意善行是意牟尼,心為所緣智是意牟尼,心之徧知是意牟尼,伴徧知道是意牟尼,[P.58]對於心捨斷欲貪是意牟尼。心行之滅想受滅定是意牟尼。此是意牟尼也。
於具備此等之三牟尼者有六牟尼。〔即〕在家牟尼、非家牟尼、有學牟尼、無學牟尼、辟支牟尼、牟尼牟尼也。
在家牟尼者云何?是在家者而見〔涅槃〕句,識教之眾人此是在家牟尼。
非家牟尼者云何?是出家者見〔涅槃〕句,識教之眾人此是非家牟尼。
七有學是有學牟尼。
阿羅漢是無學牟尼。
辟支佛是辟支牟尼。
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云牟尼牟尼。
「無染著」〔之句中〕,「著」者,是愛著與見著之二者……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著……乃至(五七頁以下參照)……此是見著。牟尼是捨斷愛著、遣見著、[P.59]不著諸徧取、不附著、不染著、不住著、不住附著、不住染著、超出、棄遣、解脫、離縛、以不限定之而心。此是「牟尼諸徧取,〔一切〕無染著」〔之義〕。
「拔箭〔捨諸欲〕,以行不放逸」〔之句中〕,箭者,是貪箭、瞋箭、癡箭、慢箭、見箭、憂箭、疑惑箭之七箭。捨斷此等之箭、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者、拔箭、裂箭、破裂箭、捨箭、唾棄箭、脫箭、捨斷箭、捨遣箭、無愛、消滅〔煩惱〕、為清涼、覺受樂,云自為梵而住〔者〕。此是「拔箭」〔之義〕。
「且行」者,是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
「不放逸」者,是恭敬而作諸善法、常作、堅住而作、不萎縮而行、不放棄〔行之〕欲,不放棄責任也。然「我未圓滿之戒蘊應云何令之圓滿耶?」或「我既圓滿之戒蘊於時時應〔云何〕令之以慧助長耶?」對於諸善法,於此有所有欲、精進、勇猛、努力、不退、念、正知、熱心、精勤、決意、勤勵、不放逸。然「我未圓滿之定蘊應云何令之圓滿耶?」或「我既圓滿之定蘊於時時應〔云何〕令之以慧助長耶?」對於諸善[P.60]法有……乃至……不放逸。然「我未圓滿之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應云何令之圓滿耶?」或「我既圓滿之解脫智見蘊於時時應〔云何〕令之以慧助長耶?」對於諸善法,於此有所有欲、精進、勇猛、努力、不退、念、正知、熱心、精勤、決意、勤勵、不放逸也。此「拔箭〔捨諸欲〕,以行不放逸」〔之義〕。
「此世與他世,均無所願求」者,乃不願求此世自己之身體,不願求他世他人之身體。不願求此世之自己之色、受、想、行、識,不願求他世他人之色、受、想、行、識。不願求此世之六內處,不願求他世之六外處。不願求此世之人世間,不願求他世之天世間。不願求此世之欲世界,不願求他世之色界、無色界。不願求此世之欲界、色界,不願求他世之無色界。更不願求趣、生起、結生、有、輪迴又輪轉,不欲求,不樂,不冀求,不希望,不熱望也。此是「此世與他〔世〕,均無所願求」〔之義〕。故世尊宣示:
第二 窟八偈經之義釋畢
校注
[0027001] 身(kāya)者依於註釋本應是嫌惡者之集。窟(guhā)是貪等猛獸之住處。身(deha)是依貪等之火而被燒者。身體(Sandeha)乃為放逸者。舟(nāvā)是輪迴者。車(ratha)是欲為行住坐臥之威儀者。幢(dhaja)是高揚者。蟻塔(vammika)是蟲聚之住處。巢窟(niḍḍa)病苦之巢窟。在底本有 nidda。城市(nagara)是快、不快之往來者。小屋(kuṭī)是結生之住家。癰(gaṇḍa)是腐臭之物。甕(kumbha)是破壞之物。在底本雖有 kumma(龜),今從註釋本。 [0028002] 在底本前此雖有 nāgo ti vā(所謂龍),依暹羅本及註將此除去。 [0028003] 以下依 S. III, 190, 19l 之合文引用。 [0029004] 以下多在 S. IV, 36 之文中相一致。雜阿含三〇九經(大正藏二、八八c以下)參照。 [0029005] 以下 S. III, 53 參照。 [0029006] 以下依 S. II, 101 之引用。雜阿含一二七四經(大正藏二、一〇三a)參照。 [0032007] 以下之說明既已出於本卷一頁以下。 [0033008] 本偈依 J. III, 450 之引用。前經之註四參照。 [0033009] 脫難、脫離難(dunniveṭhayā dubbiniveṭhayā)。在底本雖有 dun nivedhayā dubbinivedhayā,此等語之語根為 √veṭh(包、圍)若非為 √vidh(貫、通)則底本成為誤植。但此 √veth 之語系之語,如書寫成為 √vidh 之語系之例在巴利文中甚多。 [0034010] 以下之說明既已出於本卷一二頁以下。 [0034011] 在底本前此雖有 sañjanikā 之語,從暹羅本及前之本卷一二頁之文除去。 [0036012] 以下依 M. I, 45 之引用。中阿含九一經(大正藏一、五七四b)參照。 [0037013] 本偈依 Sn. 1064 之引用。Kv. 194;大毘婆沙論卷七八(大正藏二七、四〇一b),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〇(大正藏二八、二九九c),鞞婆沙論卷八(大正藏二八、四七三a),成實論卷一(大正藏三二、二四四b) 等參照。 [0037014] 本偈依 Dhp, 165 之引用。法句經卷上(大正藏四、五六六a)參照。 [0038015] 以下依 M. III, 6 之引用。中阿含一四四經(大正藏一、六五三b)參照。 [0041016] 有關於行處(gocara)漢譯南傳大藏經六七卷、「清淨道論」一、三六以下參照。 [0048017] 以下四行餘為 Vm. 238 被引用。 [0048018] 以下第一偈、第三偈、第五偈 Vm. 238 所引用。除第六偈其餘之偈為 Vm. 624f 所引用。 [0050019] 以下依 S. I, 108 之引用。Vm. 237;雜阿含一〇八四經(大正藏二、二八四b以下),別譯雜阿卷二三經(大正藏二、三八一a以下)參照。 [0051020] 本偈依 S. I, 109 之引用。Vm. 231;雜阿含一〇八五經(大正藏二、二八四c)參照。 [0051021] 「盡」(khīyati)。在底本雖有 jīyati,從暹羅本及引用原文。 [0053022] 以下之諸病名既已出於本卷一六頁。 [0056023] 「百八之渴愛」(aṭṭhasata taṇhā)。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對內與外之色、聲、香、味、觸、法之六種各有欲愛、有愛、無有愛之三種而成為百八渴愛。 [0056024] 有二十事有身見(vīsativatthukā sakkāyadiṭṭhī)。有身見對於色蘊「我中有色」,「色中有我」,「我是色」,「色是我」執於四種。對受、想、行、識之四蘊亦同樣。此對五蘊各執四種故謂有二十事有身見。 [0056025] 有十事邪見(dasavatthukā micchādiṭṭhī)。一「無布施」,二「無獻供」,三「無祭祀」,四「無善作惡作諸業之果報」,五「無此世」,六「無他世」,七「無母」,八「無父」,九「無化生有情」,十「在世間無正當生活、正當行道、且無通達作證此世他世宣說之沙門婆羅門」,此成為十事之邪見。本卷七七頁參照。 [0056026] 有十事邊見(dasavatthukā antaggāhikā diṭṭhī)。一「世間是常」,二「世間是無常」,三「世間是有邊」,四「世間是無邊」,五「命與身是同一」,六「命與身是相異」,七「如來死後存在」,八「如來死後不存在」,九「如來死後存在且不存在」,十「如來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是十事之邊執見。本卷七七頁參照。 [0057027] 以下之諸名出於本卷一一頁。 [0059028] 增語觸(adhivacana-samphassa)起於意識之觸。 [0059029] 有對觸(patigha-samphassa)起於前五識之觸。 [0061030] 以下依 S. III, 27 之引用。雜阿含七七經(大正藏二、一九c)參照。 [0065031] 以下同於前註。 [0066032] 本偈 It. P. 55f 參照。 [0066033] 本偈依 It. P. 56 之引用。 [0067034] 次之二偈依 Dhp. 268-269 之引用。法句經卷下(大正藏四、五六九a),法句譬喻經卷三(大正藏四、五九七c)參照。 [0067035] 本偈依 Sn. 527 之引用。Mahāvastu III. 399;佛本行集經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b)參照。【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5 冊 No. 22 大義釋(第1卷-第1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