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4]第四 淨八偈之義釋
一
(七八八)
「我見第一無病淨」〔之句中〕,我見淨者,是我見淨、覩淨、眺淨、省思淨、普觀淨〔云義〕。第一無病者,是達第一之無病,達於安隱,達於救護所,達於避難所,達於歸依所,達於究極,達於無畏,達於無死,達於不死(甘露),達於涅槃〔之義〕。此是「我見第一無病淨」〔之義〕。
「由彼之見有正淨」者,於人以眼識見色,而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人由〔見〕而淨、成清淨、成徧淨、脫、解脫、徧脫。此是「由彼之見有正淨」〔之義〕。
「斯續知解第一知」者,如是繼續知解、了知、識知、別知、通達,「此〔之見〕是『第一』、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是云知、識、考量、度知、辨知、明暸也。此是「斯續知解第一知」〔之義〕。
[P.85]「淨觀者見智為解」〔之句中〕,在觀淨者是「淨觀者」。「見智為解」,以眼識見色以智之解,解為道,解為路,解為三界之出脫。此是「淨觀者見智為解」〔之義〕。故世尊宣示:
二
(七八九)
「若由見人若有淨」者,以眼識見色,若於人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是人(由此)而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之義〕。此是「若由見人若有淨」〔之義〕。
「又由智彼捨斷苦」者,以眼識見色,若人捨斷生苦、捨斷老苦、捨斷病苦、捨斷死苦、捨斷悲愁苦憂惱之苦者,〔謂此義〕也。此是「又由智彼捨斷苦」〔之義〕。
[P.86]「聖道以外彼有依者淨」者,是依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支、八支聖道以外其他之不淨道、邪行道、不出路而彼人乃淨之、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之〔之義〕。「有依者」者,乃有貪者、有瞋者、有癡者、有慢者、有渴愛者、有見者、有煩惱者、有取者也。此是由聖道以外〔彼有依者〕可淨〔之義〕。
「言實斯說彼〔邪〕見者」者,[1]言彼人如是見〔者〕。〔即〕[2]如是此人是邪見者、顛倒見者也。「斯說」〔彼〕者,是如是說、語、話、說明、言說者也。〔即〕「世間是常。唯此為真實其他為虛妄」以如是說、語、話、說明、言說者也。「世間是無常」,「世間是有邊」,「世間是無邊」,「命與身是同一」,「命與身是相異」,「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存在且不存在」,「如來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為真實其他為虛妄」以如是說語、話、說明、言說者也。此是「實斯說彼〔邪〕見者」〔之義〕。故世尊宣示:
三
「婆羅門是漏盡者,〔聖道〕以外之見聞,於覺而於戒於務,〔拒外七法〕不言淨」〔之句中〕,「不」者,是否定。婆羅門者乃拒外七法故是為婆羅門。〔即〕拒外有身[P.87]見,拒外疑,拒外戒禁取,拒外貪,拒外瞋,拒外癡,拒外慢。彼雜染而齎再有,有不安,有苦報,於拒外未來應齎生老死之諸惡不善法。
[3]世尊宣示:「汝薩毘耶!
「婆羅門不言〔聖道〕以外之淨」者,婆羅門是不言、不語、不說明、不言說由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支、八支聖道以外其他之不淨道、邪行道、不出路之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此是「婆羅門不言〔聖道〕以外之淨」〔之義〕。
於「覺見聞、戒、務」〔之句中〕,「見」,有一類沙門、婆羅門為「依見而有淨」。彼等見某種之色解為吉祥,見某種之色解為不吉。
云何見色解為吉祥耶?彼等於早晨起,出而見有吉瑞諸色。〔即〕見風鳥,珍奇威魯瓦(美麗)樹之嫩芽,見孕婦,見幼兒乘於肩上而行者,見滿水甕,見赤魚,[P.88]見良馬,見良馬〔牽〕車,見牡羊,見褐色之牛。見如是類之物解為吉祥。
云何見色解為不吉耶?〔彼等於早晨起而出〕見米穀之山堆,見生酥之甕,見空甕,見俳優,見裸形之沙門,見驢馬,見乘驢馬〔而行〕,見有偏載之駕獸,見隻眼者,見手痿者,見足痿者,見半身之麻痺者,見老人,見病人,見死人。見如是類者解為不吉。此等之沙門婆羅門云「由見有淨者」。彼等由見而解為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也。
〔次之聞〕者,有一類之沙門、婆羅門乃「由聞而有淨」。彼等或聞聲解為吉祥或聞聲解為不吉。
云何聞聲解為吉祥耶?彼等早晨起而出聞有吉瑞諸聲。〔即〕如聞「榮」、「滿」、「妙」、「無憂」、「喜意」、「吉辰」、「吉祥」、「聖妙」、「妙榮」類之聲,解為吉祥。
云何聞聲解為不吉耶?〔彼等早晨起而出〕如聞「隻眼者」、「手痿者」、「足痿者」、「半身麻痺者」、「老人」、「病人」、「死人」、「切斷」、「破壞」、「燒失」、「滅亡」、「非有」類之聲解為不吉。此等之沙門婆羅門云由「聞而為有淨者」。彼等解為由聞而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
[P.89]〔次之戒〕者,一類之沙門、婆羅門乃「由戒而成淨」。彼等解唯依於戒,唯依於自制,唯依於律儀,唯依於不犯而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
[4]〔異學〕沙門[5]文荼子如是言:「工匠!我若具備四法者,具足善,有第一善,達最上之得達,為不能勝之沙門。云何為四?居士!於此不行身惡業,不語惡語,不思惟惡思惟,不令生活惡命。工匠!若我具備此等四法者,具足善,有第一善,達於最上之得達,為不能勝之沙門。」如是乃「由戒而有淨」一類之沙門、婆羅門。彼等解唯依於戒,唯依自制,唯依律儀,依不犯而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
〔次之務者〕,一類之沙門、婆羅門乃「由務而有淨」。彼等無論是[6]象務者、馬務者、牛務者、鷄務者、鴉務者、[7]世天〔力士〕務者、力天〔力士〕務者、[8]滿賢〔夜叉〕務者、珠賢〔夜叉〕務者、火務者、龍務者、金翅鳥務者、夜叉務者、阿修羅務者、犍達婆務者、大王務者、月務者、太陽務者、帝釋務者、梵天務者、天務者、[9]方務者。此等之沙門婆羅門云由「務而為有淨者」。〔彼等〕解由彼務而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
[P.90]〔次之〔觸〕覺者〕,一類之沙門、婆羅門乃「由覺而有淨」。彼等早晨起而出摩觸地,摩觸綠〔草〕,摩觸牛糞,摩觸龜,摩觸[10]〔鐵〕板,摩觸胡麻之貨,噉吉兆之胡麻,塗吉兆之油,嚼吉兆之楊枝,以吉兆之粘土〔洗粉〕沐浴,衣吉兆之服,卷吉兆之頭襟。此等之沙門、婆羅門云「由覺而有淨者」。〔彼等〕解為由覺而有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
「婆羅門於〔聖道〕以外之見、聞戒、務覺不言淨」者,婆羅門雖由見淨而不言淨,由聞淨而不言淨,由戒淨而不言淨,由務淨而不言淨,由覺淨而不言淨,乃云不語,不話,不說明,不言說〔之義〕。此是「婆羅門於聖道以外之見、聞、戒、務、覺不言淨」〔之義〕。
「〔彼〕不染著於善惡」〔之句中〕,所有三界之善行云是善(福)。一切之不善云是惡(非福)。〔彼〕善(福)行、惡(非福)行、不動行亦〔皆〕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如是於善於惡亦不著、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出離、棄遣、解脫、離縛,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彼〕不染著於善惡」〔之義〕。
「捨自己於此世不行〔善惡〕」〔之句中〕,捨己者,是捨自己之見。捨自己是捨[P.91]執。捨自己者,由是渴愛、〔惡〕見而執、執取、住著、縛著、信解彼一切物捨之、脫、捨斷、捨遣也。「於此世不行〔善惡〕」,不論善〔福〕行、惡〔非福〕行、不動行亦〔皆〕不行、不令生、不令發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於此世不行〔善惡〕」〔之義〕。故世尊宣示:
四
(七九一)
「捨前之師等,依止後師等」者,捨前之師以依止後之師,是捨前之法說,依止後之法說,捨前之眾,依止後之眾,捨前之見,依止後之見,捨前之行道,依止後之行道,令依存、繫著、近著,縛著、信解也。此是「捨前而依止後」〔之義〕。
「從動貪諸人,無有度著事」〔之句中〕,渴愛謂動〔貪〕。即所有貪、染貪……(九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也。從動〔貪諸人〕者,是從於動〔貪〕,從行於動〔貪〕,動〔貪〕之散在,沈於動〔貪〕,沒,被打勝,心被奪〔諸人〕也。無有度著者,乃無度貪著、瞋著、癡著、慢著、見著、煩惱著、惡行著,無越度、無度過、無超越、無離越也。此是「從動〔貪〕諸人,無有度著事」〔之義〕。
[P.92]「彼等之把捉,取又要放棄」者,(一)取師離彼而取他師。(一)取法說離彼而取他之法說。(一)取眾離彼而取他眾。(一)取見離彼而取他見。(一)取行道離彼而取他之行道。(一)取道離彼而取他道。取而離,取持而放棄。此是「彼等為把捉,取又要放棄」〔之義〕。
「如猿之把枝,放他取面前」者,譬如獼猴遊於森林,把捉一枝放彼而把捉他枝,又放彼枝而把捉他枝,如是一般之沙門、婆羅門放把捉一般之諸惡見,取持而放棄。此是「如猿之把枝,放他取面前」〔之義〕。故世尊宣示:
五
(七九二)
「人令諸務自受持」〔之句中〕,「令自受持」者,是令自己受持。「諸務」者,是[11]象務、馬務、牛務、鷄務、鴉務、世天(力士)務、力天(力士)務、滿賢〔夜叉〕務、珠賢〔夜叉〕務、火務、龍務、金翅鳥務、夜叉務、阿修羅務、〔犍闥婆務、大王務、月務、太陽務、帝釋務、梵天務、天務〕、方務也。持〔彼等諸務〕令正持、取、正取、執、執取、住著也。「人」者,是有情、人……乃至(四頁參照)……摩[P.93]奴所生者。此是「人令諸務自受持」〔之義〕。
「彼此著想〔至師等〕」者,是由師至師,由法說至法說,由眾至眾,由見至見,由行道至行道,由道至道也。「著想」者,是著於欲想、恚想、害想、見想,而固著、取著、懸、懸著、礙著。譬如,壁釘又著吊鈎物品,固著、取著、懸、懸著、礙著。如是著於欲想、恚想、害想、見想,令固著、取著、懸、懸著、礙著也。此是「彼此著想至〔師等〕」〔之義〕。
「智者吠陀(智)證知法」〔之句中〕,「智者」,乃智者、明解者、有智者、有覺者、辨智者、慧者也。「吠陀」者,是於四〔沙門〕道為智、慧、慧根、慧力、擇法覺支、觀慧、觀〔毘鉢舍那〕、正見也。〔智者〕是依彼等吠陀而到生老死之終邊,達於終邊,到於終點,達於終點,到於究竟,達於究竟,到於最終,達於最終,到於救護所,達於救護所,到於避難所,達於避難所,到於歸依所,達於歸依所,到於無畏,達於無畏,到於無死,達於無死,到於不死(甘露),達於不死,到於涅槃,達於涅槃也。又到吠陀(諸受)之終邊故吠陀通達者。由到於吠陀(諸受)終邊故吠陀通達者。知七法故是吠陀通達者。〔即〕知有身見,知疑,知戒禁取,知〔貪〕,知瞋,知癡,知慢也。彼雜染而齎再有,有不安,有苦報,應齎未來之生老死,而諸惡不善法。
[12]世尊宣示:「汝薩毘耶!
[P.94]「智者吠陀證知法」者,是解法、現解也。〔即〕解法、現解一切行是無常之法,解法、現解一切行是苦,解法、現解一切法是無我法,解法、現解緣於無明而有行,解法、現解緣行而有識。解法、現解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老死之法。解法、現解無明滅故而行滅。解法、現解行滅故而識滅,解法、現解識滅故而名色滅、名色滅故而六處滅、六處滅故而觸滅、觸滅故而受滅、受滅故而愛滅、愛滅故而取滅、取滅故而有滅、有滅故而生滅、生滅故而老死之法滅也。解法、現解此是苦之法。解法、現解此是苦之集、此是苦之滅、此是至苦之滅道法。解法、現解此是漏法,此漏之集、此是漏之滅、此至漏滅之道法。解法、現解此等之法是應令知通之法,解法、現解此等之法應令徧知,此等之法應令捨斷,此等之法應令修習,此等之法應令作證之法。解法、現解六觸處之集、滅沒、樂味、過患、出離[P.95]之法。解法、現解五取蘊之集、滅沒、樂味、過患、出離之法。解法、現解四大種之集、滅沒、樂味、過患、出離之法。解、現解所有集之法皆是此滅法之法。此「智者吠陀證知法」〔之義〕。
「廣慧無至彼此事」者,乃無由師至師,無由法說至法說,無由眾至眾,無由見至見,無由行道至行道,無由道至道也。「廣慧」者,是大慧、博慧、疾慧、速慧、利慧、擇慧〔之義〕。以地云廣,具備彼等於地之廣大、擴大慧也。此是「廣慧無至彼此事」〔之義〕。故世尊宣示:
六
(七九三)
「於一切法見聞覺於一切諸法〔煩惱〕軍」〔之句中〕,軍者,是魔軍。即,身惡行是魔軍,語惡行是魔軍,意惡行是魔軍,貪是魔軍,瞋是魔軍,癡是魔軍,忿恨……乃至(一四頁參照)……一切不善行是魔軍。即世尊斯宣示:
由四〔沙門〕道勝、打勝一切之魔軍、勝一切敵對之煩惱,破〔此〕,摧破,令潰走故,彼能破〔煩惱〕軍也。彼於見者而破軍,於聞者而破軍,於覺者而破軍,於識者而破軍也。此是「於一切法見聞覺之一切諸法彼已能破軍」〔之義〕。
「開行彼〔煩惱之蔽〕斯見者」〔之句中謂「彼斯見者」者〕,是彼斯淨見者、清淨見者、徧淨見者、淨白見者、徧白見者也。或又乃淨見、清淨見、徧淨見、淨白見、徧白見也。「開」者,是如云渴愛蔽、煩惱蔽、無明蔽,開彼等諸蔽,而摧破之、害破、破損、捨斷、斷絕、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起、以智火能燒之。「行」者,是行、行作、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也。此是「開行〔煩惱之蔽〕斯見者」〔之義〕。
[P.97]「何於此世〔妄想〕分別」〔之句中〕,分別者,是愛分別與見分別之二分別……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分別……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分別,彼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也。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故,有何「貪可染」而分別焉!有何「瞋可怒」而分別焉!有何「癡可昏昧」而分別焉!有何「慢可結縛」而分別焉!有何「見可執取」而分別焉!有何「掉舉可散亂」而分別焉!有何「疑不決定」而分別焉!有何「隨眠可強力」而分別焉!彼等已捨斷諸行,諸行之捨斷故有何〔諸〕趣可去。〔何有〕地獄有情、畜生、餓鬼、人、天、有色者、無色者、有想者、無想者又非想非非想者可成焉!無其因、無緣、無原因何有計度而分別焉!豈非陷於分別耶!「於此世」者,是於惡趣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也。此是「何於此世〔有〕妄〔想〕分別」〔之義〕。故世尊宣示:
七
(七九四)
「〔諸漏盡者於諸法〕,不與分別不重視」〔之句中〕,「分別」者,是愛分別與見分別之二分別……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分別……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P.98]……此是見分別。彼等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故,不〔計度〕愛分別又見分別,不令生、不令發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不分別」〔之義〕。「不重視」者,有愛重視與見重視之二重視……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重視……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重視。彼等捨斷愛重視,捨遣見重視,捨斷愛重視,捨遣見重視故,不重視渴愛〔惡〕見而行。不以渴愛為幢幡,不以渴愛為旗幟,不以渴愛為主,不以〔惡〕見為幢幡,不以〔惡〕見為旗幟,不以〔惡〕見為主,不從渴愛、惡見而行。此是「不分別不重視」〔之義〕。
「彼等〔對於此世間〕,不言成為究竟淨」,〔彼等「不言」世間之〕「究竟淨[14]」、輪迴淨、不作見[15]、常說、不語、不說、不說明、不言說。此是「彼等不言成為究竟淨」〔之義〕。
「彼等〔於此之〕被繫,所取繫著須放棄」〔之句中〕,「繫」者,是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真實住著身繫之四繫。對自己見之貪是貪欲身繫,對他人語之瞋害、不合意是瞋恚身繫,自己之戒、務、取著於戒、務是戒禁取身繫,自己之見為真實而住著者是真實住著身繫。
由何而云取繫耶?由彼等四繫而取、取著、執、執取、住著色,以取、取著、執、執取、住著受、想、行、識、趣、生起、結生、有、輪迴、輪轉。由彼而言為取繫。
[P.99]「放棄」者,棄遣、放棄〔四〕繫。或又放棄、振落繫、結繫、繫縛、縛、結縛、縛著、懸、懸著、礙著之〔四〕繫。譬如〔駕獸〕放棄〔離軛〕令轉覆所軛著之駕車、荷車、戰車,如是乃云放棄、振落、繫、繫縛、縛、結縛、縛著,懸、懸著、礙著〔四〕繫〔之義〕。此是「彼等〔於此之〕被繫,所取繫著須放棄」〔之義〕。
「雖於世間任何處,不作任何之意欲」〔之句中〕,渴愛云為意欲。即是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也。不作意欲是不作望,不令生,不令發生,不令起,不令生起。「任何處」者,是亦為何處、何、任何、內、外、內外也。「世間」者,是惡趣世間……乃至(一〇頁參照)……於處世間。此是「雖於世間任何處,不作任何之意欲」〔之義〕。故世尊宣示:
八
(七九五)
「婆羅門越〔煩惱〕界,已知已見無執取」〔之句中〕,界者,是四界也。〔即〕(一)有身見、疑、戒禁取、見隨眠、疑隨眠及其一處之諸煩惱,此是第一界。(二)是麤之欲貪結、瞋恚結、麤之欲貪隨眠、瞋恚隨眠及其一處之諸煩惱,此是第二界。(三)是微俱之欲食結、瞋恚結、微俱之欲食隨眠、瞋恚隨眠及一處之諸煩惱,此是第三界。(四)是色貪、無色貪、慢、悼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及其一處[P.100]之諸煩惱,此是第四界。由〔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之四聖道,越、超越、離越此等之四界故,言彼為「越界」。「婆羅門」者,拒外七法故是為婆羅門……乃至(一〇四頁以下參照)……無依止者此云「婆羅門」。「於彼」者,是阿羅漢、漏盡者。「已知」者,以他心智已知,又以宿命隨念智已知也。「已見」者,是以肉眼又以天眼已見。此是「婆羅門越界,已知已見而無彼」〔之義〕。「執取」者,是「此第一、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之彼執、執取、住著、縛著、信解也。「無」者,是無也,不存、不存在、不能得、被捨斷、被正斷、寂滅、安息、不能生起,以智火燒之也。此是「婆羅門越〔煩惱〕界,已知已見無執取」〔之義〕。
「向貪離貪已無貪」〔之句中〕,「向貪之貪」者,是對五種欲所有之貪、貪求、貪覓、昏迷、縛著、懸、懸著、礙著。「離貪之貪」者,是對色界、無色界定所有之貪、貪求、貪覓、昏迷、縛著、懸、懸著、礙著。「向貪離貪已無貪」者,是無論欲貪、色貪、無色貪亦皆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再〕生起。此是「向貪離貪已無貪」〔之義〕。
「彼為第一無執取」〔之句中〕,「彼」者,是阿羅漢、漏盡者。於彼「此第一、最[P.101]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之無執、執取、住著、縛著、信解之事。「無」是不存、不存在、不能得、被捨斷、被正斷、寂滅、安息、不能生起、以智火燒之。此是「彼為第一無執取」〔之義〕。故世尊宣示:
第四 淨八偈經之義釋畢
校注
[0103001] 「言」(Pāvadati)底本之 Pāvada ti 為誤。依暹羅本而為訂正。 [0103002] 如斯此人(iti Pāyaṁ puggalo)底本之 iti vāyaṁ puggalo 為誤,依暹羅本而為訂正。 [0104003] 本偈由 Sn. 519 之引用。Mahāvastu III. 396;佛本行集經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b)參照。 [0106004] 以下一文由 M. II 24 之引用。中阿含一七九經(大正藏一、七二〇b)參照。 [0106005] 文荼子(Muṇḍikāputto)引用原文中有 Maṇḍikāputto。 [0106006] 象務者(hatthi vattika)為行一切象之動作者。即立誓「今日以後我將為象之應為之事」,象之步態,立態,坐態,臥態,大小便狀態,與他之象共見舉鼻而行之行態等一切所行者。馬務者以下亦應同樣知之。行此等之務之沙門婆羅門信彼死後生天而行之。 [0106007] 世天(Vāsudeva),力天(Baladeva)均成為依印度古傳說力士之名。世天務者以下立誓而禮拜世天等者,即指對彼等之信仰者。 [0106008] 滿賢(Puṇṇabhadda),珠賢(Maṇibhadda)任何亦為鬼神夜叉之名。 [0106009] 方務者(disavattika)誓言或禮拜一方角者。 [0107010] 摩觸板(phālṁ āmasati)在底本及暹羅本雖有 jālaṁ akkamati(通路網),今從異本。在註中有「摩鐵板」。 [0110011] 以下之名既已出於本卷一三一頁。 [0111012] 本偈由 Sn. 529 之引用,Mahāvastu III, 397;佛本行集經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c)參照。 [0113013] 以下之四偈由 Sn. 436-439 之引用。Mahāvastu II, 240; Lalitavist ara P. 262;方廣大莊嚴經卷七(大正藏三、五八二c),佛本行集經卷二五(大正藏三、七六九c),大智度論卷五,卷一五(大正藏二五、九九b、一六九a)等參照。 [0116014] 究竟淨(accantasuddhiṁ)在底本雖有 Accantasuddhi ti anaccantasuddhiṁ 恐是誤植,故今改讀之。 [0117015] 不作見(akiriya-diṭṭhiṁ)在底本有 akiriya-suddhiṁ,此雖然不應認為誤,但無寧參照底本三一五頁認為妥當而改形。【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5 冊 No. 22 大義釋(第1卷-第1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