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2]第十五 執杖經之義釋
一
(九三五)
「以執杖故生怖畏」〔之句中〕,杖,是身杖、語杖、意杖之三杖。三種之身惡行是身杖。四種之語惡行是語杖。三種之意惡行是意杖。怖畏是(一)現世之怖畏,(二)來世之怖畏之二怖畏。
(一)現世之怖畏者云何?茲某者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殺生物,取不被與,破家之隙間,行掠奪,包圍家,待伏路邊(為路劫),通他人妻,語虛妄。〔人人捕〕此者示於王,謂:「陛下!此者是盜賊惡漢。對此者陛下可欲行所有刑罰。」王譴責此者。彼緣於譴責而受苦憂。此之怖畏苦憂由[1]何處生耶?是由彼之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王不以滿足此。王將此者令縛以枷縛、繩縛、鎖縛、籐縛、[P.403]蔓縛、看視縛、柵縛、村縛[2]、街縛、市縛、國縛、地方縛、且宣告「汝不可由此處去。」彼緣縛而受苦憂。此之怖畏苦憂由何處生耶?是由彼之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王不以滿足此。王由此者令沒收百金又千金之財。彼緣失財而受苦憂。此之怖畏、苦憂由何處生耶?由彼之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王不以滿足此。王令以種種懲罰此者。〔即〕以鞭笞,以棒笞,以棍棒笞,斷手,斷足,斷手足,斷耳,斷鼻,斷耳、鼻,破頭蓋而入熱鐵丸,剝磨頭皮,口中燈火,捲油布而燒全身,捲油布而燒手,剝皮膚而倒引,剝皮膚而令纏於身,縛手足由四面放火,剝取皮、肉、腱、寸斷其身,擦灰汁,向耳孔突刺鐵串而旋轉,拔骨為如藁蒲團,灌熱油,使狗噉食,生而串刺,以刀斷首。彼由懲罰而受苦憂。此之怖畏、苦憂由何處生耶?由彼之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王為此等四罰之主權者。彼〔罪人〕依自己之業,身壞死後,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獄卒等向此者行名為五種[P.404]縛之懲罰。〔即〕一手觸赤熱之鐵棒,次手當及赤熱之鐵棒,一足觸赤熱之鐵棒,次足當赤熱之鐵棒,赤熱之鐵棒以當胸。彼於彼時受激[3]甚之苦。而彼惡業未盡之間命不終止。此之怖畏、苦憂由何處生耶?由彼之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獄卒等誘行此者以斧而截,彼於彼時受激甚之苦。而彼之惡業未盡之間命不終止。獄卒等捕捉此者以足為上,以頭為下,以利斧截,獄卒等以此者軛於車,為熱燃燒使之往返於地上……乃至……獄卒等使此者上下大炭火之山……乃至……獄卒等捕捉此者以足為上。以頭為下投於熱燃燒銅釜之中。彼於其處而被煮沸。彼於其處續被煮沸,或上行,或下行,或偏行。彼於彼時受激甚之苦。而彼之惡業未盡命不終止。此之怖畏、苦憂由何處生耶?由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獄卒等以此者投入大地獄。而彼之大地獄:
[P.406]此怖畏、苦憂由何處生耶?由彼之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又所有地獄之苦,所有畜生之苦,所有餓鬼之苦,所有人界之苦,此由何處生,由何處發生,由何處起,由何處生起,由何處現前耶?由執杖生,發生、起、生起、現前。此是「執杖故生怖畏」〔之義〕。
「見有確執之人人」〔之句中〕,「人人」者,是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有確執」者,見有確執人人、爭鬥之人人、違背之人人、違逆之人人、被打之人人、受打擊之人人、瞋害之人人、瞋恨之人人,覩、眺、省思、普觀之。此是「見有確執之人人」〔之義〕。
「我將述彼之悚懼」者,「我將述」悚懼、戰慄、駭怖、怖畏、惱苦、衝擊、災禍、災厄,將告述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也。此是「我將述彼之悚懼」〔之義〕。
「如何我已悚懼耶?」是如何我自己悚懼、戰慄、已墮於悚懼。此是「如何我已悚懼耶?」故世尊宣示:
二
(九三六)
「見續戰慄有人人」(之句中),「人人」者,是有情之同義語。人人以愛顫動而有[P.407]顫動,以見顫動而有顫動,以煩惱顫動而有顫動,以惡行顫動而有顫動,以加行顫動而有顫動,以異熟顫動而有顫動,以貪被染而有顫動,以瞋怒而顫動,以癡昏昧而有顫動,以慢被結縛而有顫動,以見執取而有顫動,以掉舉散亂而有續顫動,以疑成為不決定而且有顫動,以隨眠成為強力而有顫動,以利得而有顫動,以不利得而有顫動,以名聲而有顫動,以不名聲而有顫動,以賞讚而有顫動,以毀訾而有顫動,以樂而有顫動,以苦而有顫動,以生而有顫動,以老而有顫動,以病而有顫動,以死而有顫動,以愁、悲、苦、憂、惱而有顫動,以地獄之苦而有顫動,以畜生界之苦而有顫動,以餓鬼界之苦而有顫動,以人界之苦而有顫動,以入胎之原因苦、在胎之原因苦、出胎之原因苦、對生者隨結苦、生者被他支配苦、使自苦苦、為他使苦苦、苦苦、行苦、壞苦、眼病之苦、耳病、鼻病、舌病、身病、頭病、外耳病、口腔病、齒病、咳、喘息、外鼻病、熱病、老、腹病、氣絕、赤痢、腹痛、虎列[A1]剌、癩、癰、疱瘡、肺病、癲癇、輪癬、疥癬、風癬、抓傷、皸、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瘩、潰瘍、膽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風等起病、〔膽汁、痰、風之〕集合病、氣候[P.408]變化所生病、不等姿勢所生病、傷害所生病、業報所生病、寒、暑、飢、渴、大便、小便、虻、蚊、風、炎熱、與爬行類(蛇)之接觸、母之死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姊妹死之苦、親子死之苦、親女死之苦、失親戚之苦、失財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戒苦、以失〔正〕見苦有顫動,有顫動,有顫慄,有怖動,有駭怖,為見有震駭、觀、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此是「見且顫慄有人人。」
所謂「恰如少水中之魚」,恰如水被取去,水少,少水中之魚由鳥、鷹、鶴所啄,被取起,且被食之顫、顫動、顫慄、怖動、駭怖、震駭、如斯人人以愛顫動而顫……乃至……以失正見之苦而顫、顫動、顫慄、怖動、駭怖、震駭。此是「恰如少水中之魚。」
所謂「又見人人互反目」者,是相互違背、違逆、被打、受打擊、為瞋害、瞋恨之有情。王與王諍論,剎帝利與剎帝利諍論,婆羅門與婆羅門諍論,居士與居士諍論,母與子諍論,子與母諍論,父與子諍論,子與父諍論,兄弟與兄弟諍論,兄弟與姊妹諍論,姊妹與兄弟諍論,朋友與朋友諍論。彼等於其處陷於爭鬥、異執、諍論、相互以手相擊,以石塊相擊,以杖相擊,以劍相擊。彼等於此時至死,幾〔至〕死之苦。此是「又見人人互反目。」
[P.409]「見此於我起怖畏」者,「見」之、觀、考量、度知、辨知、明暸、起怖畏、惱苦、衝擊、災禍、災厄。此是「見此於我起怖畏」〔之義〕。故世尊宣示:
三
(九三七)
「普徧世間不堅實」〔之句中〕,「世間」者,是地獄世間、畜生世間、餓鬼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此世間、他世間、含梵天世間、含天世間,此謂世間。地獄世間由常堅實而〔非〕堅實故,由樂堅實而〔非〕堅實故,由我堅實而〔非〕堅實故,〔不〕常故,〔不〕恒故,〔不〕常恒故,〔不〕不變易法故,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畜生世間、餓鬼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此世間、他世間、含梵天世間、含天世間由常堅實而〔非〕堅實故,由樂堅實而〔非〕堅實故,由我堅實而〔非〕堅實故,〔不〕常故,〔不〕恒故,〔不〕常恒故,〔不〕不變易法故,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故。譬如葦之〔中空〕而不堅實,非堅實〔髓〕,離堅實。譬如伊蘭不堅實,非堅實〔之髓〕,離堅實。譬[P.410]如白〔花〕之藪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譬如肉色花樹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譬如泡沫,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譬如水泡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譬如陽炎,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譬如芭蕉之幹,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譬如幻像,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如斯地獄世間由常堅實而〔非〕堅實故,由樂堅實而〔非〕堅實故,由我堅實而〔非〕堅實故,〔不〕常故,〔不〕恒故,〔不〕常恒故,〔不〕不變易法故,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畜生世間、餓鬼世間、人世間……乃至……含天世間由常堅實而〔非〕堅實故,由樂堅實而〔非〕堅實故,〔不〕常故,〔不〕恒故,〔不〕常恒故,〔不〕不變易法故,不堅實,非堅實,離堅實。此是「普徧世間不堅實」〔之義〕。
「諸方無常故動搖」者,是所有東方之諸行,一切由無常而搖、動搖、衝突、由生而被從,由老而被撒布,由病而被打勝,由死而被攻擊而住立於苦中,無救護所,無避難所,無歸依所,是為無歸依所。所有西方之諸行、所有北方之諸行、所有南方之諸行、所有東隅之諸行、所有西隅之諸行、所有北隅之諸行、所有南隅之諸行、所有下方之諸行、所有上方之諸行、所有十方之諸行、一切由無常而搖、動搖、動、衝突、由生而被從,由老而被撒布,由病而被打勝,由死而被攻擊而住立於苦中,無救護所,無避難所,無歸依所,是為無歸依所。又被如斯說:
此是「諸方無常故動搖」〔之義〕。
「尋求自己之住所」者,是「尋求自己之[10]住所」、救護所、避難所、歸依所、趣、依據,而樂,冀求,希望,熱望。此是「尋求自己之住所」〔之義〕。
「無占據所己不見」,己不見不被縛著,而只見被縛著。一切之青壯由老所占據,一切之健康,由病所占據,一切之生命由死所占據,一切之利得由不利得所占據,一切之名聲由不名聲所占據,一切之賞讚由毀訾所占據,一切之樂由苦所占據。
此是「無占據所己不見」〔之義〕。故世尊宣示:
[P.412]四
(九三八)
「終末不如意」〔之句中〕,終末者,老令一切青壯〔至〕終末,病令一切健康〔至〕終末,死令一切生命〔至〕終末,不利得令一切利得〔至〕終末,不名聲令一切名聲〔至〕終末,毀訾今一切賞讚〔至〕終末。此是「終末。」「不如意」(違背)者,欲青壯之有情為老而不如意。欲健康之有情為病而不如意。欲生命之有情為死而不如意。欲利得之有情,為不利得而不如意。欲名聲之有情為不名聲而不如意。欲賞讚之有情為毀訾而不如意。欲樂之有情為苦而不如意,(被違背),被違逆,被打,被打擊,被害,被害破。此是「終末不如意。」
「我見有不樂」〔之句中〕,「見」者,而見、覩、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此是「見」。「我有不樂」者,是所有之不樂,所有不怡樂意,所有憤懣,所有懊惱。此是「我有不樂」〔之義〕。
「又於此處我見箭」〔之句中〕,「又」者,是此句之接續、句之相合、句之圓滿、字之合體、文之接著、句之次第。「於此處」者,是於有情。「箭」者,是貪箭、瞋箭、癡箭、慢箭、見箭、愁箭、疑惑箭之七箭。「見」者,是見、觀、覩、令通達。此是「又於此處我見箭」〔之義〕。
「難見依止於心」〔之句中〕,「難見」者,是難見,難覩,難觀,難覺,難隨覺,難通達。「依止於心」〔之句中〕,心臟者,是心。即所有心、意、意所、心臟、淨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隨順〔觸等之法〕意識界。「依止於心」者,是使依止於心臟,依止於心,俱存於心,與心俱起、俱生、相合、同時起、同時滅、[P.413]所依一,所緣一。此是「難見依止於心」〔之義〕。故世尊宣示:
五
(九三九)
「為於彼箭之中者一切諸方走〔輪迴〕」〔之句中〕,箭是(一)貪箭、(二)瞋箭、(三)癡箭、(四)慢箭、(五)見箭、(六)愁箭、(七)疑惑箭之七箭。
(一)貪箭者云何?是所有貪、染貪、隨導、隨和、喜、喜貪、心之染貪……乃至(一〇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此貪箭。
(二)瞋箭者云何?「彼對我行不利」而生瞋怒。「彼對我將行不利」而生瞋怒……乃至(前卷二五〇頁以下參照)……憤怒、憤慨、心之不適意。此瞋箭。
(三)癡箭者云何?是對苦無智……乃至……對至苦之滅道無智。對前際無智,對後際無智,對此緣性之緣起諸法無智,所有如其不見、不現觀、不隨覺、不正覺、不通達、不潛入、不沈潛、不正觀、不觀察、不現見業、惡慧、愚、癡、癡蒙、癡昧、無明、無明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12]無明閂、癡、不善根。此是癡箭。
(四)慢箭者云何?是「我勝」之慢,「我相等」之慢,「我劣」之慢,所有如斯慢、慢心、高慢、高貢、高舉、〔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幟。此是慢箭。
[P.414](五)見箭者云何?是[13]有二十事有身見、十事有邪見、十事有邊見,所有如斯見、惡見、見執、見難所、見曲邪、見異動、見結、執、執受、住著、執取、邪道、邪路、邪性、異學處、邪倒執、違邪執、顛倒執、邪執、對不如實如實執乃至六十二惡見。此是見箭。
(六)愁箭者云何?是失親戚,失財富,由病而失〔健康〕,失戒,失〔正〕見,又失某者,又遭遇某苦法者之愁、憂愁、愁心、內愁、內徧愁、內熱、內熱惱、心之燒熱、憂、愁箭。此是愁箭。
(七)疑惑箭者云何?乃對苦疑念、對苦集之疑念、對苦滅之疑念、對至苦滅道之疑念、對前際疑念、對後際疑念、對前後際疑念、對此緣性諸緣起法之疑念,所有如斯猶豫、疑問、猶豫性、疑念、疑、迷惑、兩岐、疑惑、多岐取、不決定、不確定、不沈潛,心之硬直、意困惑。此是疑惑箭。
「為於彼箭之中者,一切諸方走〔輪迴〕」者,是中貪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被〕者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殺生物,取不與取,破人家之隙間,行掠奪,包圍人家,待伏於路傍〔行搶劫〕,通他人妻,語虛妄。如斯之中貪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者走,奔走,流轉,輪迴。或又中貪箭、被射、觸、[P.415]被襲、被圍、具者徧求財,用船而至大海,遭寒遭暑,觸於虻、蚊、風、炎熱、爬行類(蛇)而苦,且為飢渴所惱,[14]往軍婆〔國〕,往磔拘羅〔國〕,往德迦尸羅〔國〕,往黑面〔國〕,往死彼岸〔國〕,往毘孫伽〔國〕,往怨敵路〔國〕,往闍婆〔國〕,往多摩梨〔國〕,往鵬伽〔國〕,往伊羅跋陀那〔國〕,往金頂〔國〕,往金地〔國〕,往銅葉〔國〕,往蘇波羅〔國〕,往婆留迦車〔國〕,往蘇剌吒〔國〕,往鴦伽尼迦〔國〕,往恆伽那〔國〕,往極遠恆伽那〔國〕,往臾那〔國〕,往極遠臾那〔國〕,往亞歷山陀〔國〕,往磧難所〔國〕,往應膝行路,往山羊之通道,往羊之通道,往應捉木橛而行之路。往應支撑傘而飛降之路,往應續闢開竹林而行之路,往鳥之通路,往鼠之通路,往孔路,往林藪。〔如斯且嘗苦痛〕徧求財如不得,為不得而受苦憂。徧求而得,得已欲守護此而受苦憂,謂:「如何而王不奪我財,劫賊不奪,火不燒,水不流,不欲不愛之後繼者持去。」如斯於此守護彼等之財,若喪失,彼為與財離去而受[P.416]苦憂。如斯中貪箭,被射、觸、被襲、被圍,使具者走,奔走,流轉,輪迴。
中瞋箭、癡箭、慢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此等〕者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殺生物,取不與取,破人家之隙間,行掠奪,包圍人家,待伏路傍〔行搶劫〕,通他人妻,語虛妄。如斯中慢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者走,迴走、流轉、輪迴。
中見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其〕具此者裸形為無禮法之行,食後舐手,「尊師!請來〔受食〕」〔被在家信者言而不往〕。「尊師!且止,〔請待我持食來〕」〔被言而〕不止住,不〔受〕被持來之食,不受被指定,不受被招待。彼由甕口不受取〔食〕,由皿之邊緣不受取,越門閾不〔受〕,隔〔置〕杖不〔受〕,隔棒不〔受〕,有二人食〔唯由其中之一人〕不〔受〕,由姙婦不〔受〕,由授乳中之婦人不〔受〕,於男子之間由婦人不〔受〕,飢饉時以寄集之〔米炊之食〕不〔受〕,於狗之居處不〔受〕,於蠅之群居處不〔受〕,不〔食〕肉,不〔食〕魚,不〔飲〕[15]穀酒,不〔飲〕果酒,不飲穀類之酸粥。彼於一軒受食,攝一口〔之食〕。又於二軒受食,攝二口……乃至……於七軒受食,以攝七口。用小椀一杯為生,用小椀二杯為生……乃至用小椀七杯為生。一日一食,二日一食……乃至……七日一食。如斯〔乃至〕攝半月一食之定期食,從事修行而住。如斯中見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此〕者走、奔走、流轉、輪迴。或又中見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者此亦食生菜,亦食[P.417]栗粒,亦食野生之穀類,又亦食削皮革之屑,亦食蘚苔樹脂,亦食糠,亦食炊飯〔溢出之〕泡汁,亦食摺胡麻,亦食藁草,亦食牛糞,食林〔木〕之根、果實為生,亦食墮落之果實。彼著麻衣,著混織之衣,著在墓堆所棄〔屍人〕之布,著泰利他樹皮,著鹿皮,著糞掃衣,著裂綴之鹿皮,著茅草衣,著樹皮衣,著木片衣,著髮織布,著鵂鶹翼,為拔鬚髮者,為拔鬚髮而住,行常直立者斥坐,常蹲坐者為蹲坐而〔住〕,為荊棘牀者臥於荊棘牀,臥於木片上,臥於堅硬地面,只單脇而臥,塗塵與泥,住於露地,隨處而住,為食異物者如〔糞、尿、灰、泥〕等為異物食而住,為不飲者無飲物而〔住〕,每日三次木浴而住。如斯種種令身體苦,事於苦熱而住。如斯中見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者走、奔走、流轉、輪迴。
中愁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此者愁、疲、悲泣、擊胸而泣,陷於蒙昧。
即世尊亦已如斯說:「[16]婆羅門!於往昔此舍衛城某女之母命終,彼女為母之命終而發狂,心亂由道路向道路,由街衢至街衢,已如斯言:『無見我母者耶?無見[P.418]我母者耶?』婆羅門!往昔於此舍衛城某女之父命終,兄弟命終,姊妹命終,親子命終,親女命終,女夫命終,彼女為彼之命終而發狂、心亂、由道路往道路,由街衢至街衢已,如斯言:『無見我夫者耶?無見我夫者耶?』」
「婆羅門!往昔於此舍衛城某男之母命終,彼為〔母〕之命終而發狂、心亂,由道路往道路,由街衢至街衢已,如斯言:『無見我母者耶?無見我母者耶?』婆羅門!往昔於此舍衛城某男之父命終,兄弟命終,姊妹命終,親子命終,親女命終,妻命終。彼為彼女之命終而發狂,心亂而由道路向道路,由街衢至街衢已,如斯言:『無見我妻者耶?無見我妻者耶?』」
「婆羅門!往昔於此舍衛城,某女曾往親戚之家。彼女之親戚諸人欲令彼女由現在之夫引離欲與於他者。彼女不欲彼,仍向其夫如斯言:『吾夫!此等諸人欲使我由汝引離欲與於他者。我欲等共同死。』如此彼男將女切斷為二,自己亦行自殺,謂:『死後共同生活』。」具〔此〕者中愁箭、被射、觸、被襲、被圍、走、奔走、流轉、輪迴。
[P.419]中疑惑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此〕者陷於疑惑,陷於疑念,已生迷惑:「我於過去世存在耶?我於過去世不存在耶?我於過去世是何耶?我於過去世有如何狀態耶?我於過去世有何者後〔更〕為何者耶?我於未來世應存在耶?我於未來世應不存在耶?我於未來世應成何耶?我於未來世應有如何狀態耶?我於未來世為何者之後,更應為何耶?」今於現在時內有疑惑:「我現存耶?我非現存耶?我有如何狀態耶?有情由何處來耶?彼應至何處耶?」如斯中疑惑箭、被射、觸、被襲、被圍、具〔此〕者走、奔走、流轉、輪迴。
而〔彼〕行使此等〔七〕箭。彼等使行使〔七〕箭者,由箭行走東方,走西方,走北方,走南方。彼等箭行不被捨斷。箭行之不被捨斷故走往諸趣。〔即〕走向地獄,走向畜生界,走向餓鬼界,走向人世間,走向天世間。由趣往趣,由生起往生起,由結生往結生,由有往有,由輪迴往輪迴,由輪轉走輪轉、奔走、流轉、輪迴。此是「為於彼箭之中者,一切諸方走輪迴」〔之義〕。
「將彼之箭拔除者,無有走事無沈事」,彼之貪箭、瞋箭、疑箭、見箭、愁箭、疑惑箭,以拔除、拔、拔取、拔去、取去、取除、捨斷、除去、滅除,令滅無已,則不走東方,不走西方,不走北方,不走南方,彼等箭行被捨斷,箭行之被捨斷故,無至諸趣事。〔即〕不走地獄,不走畜生界,不走餓鬼界,不走人世間,不走天世間,不由趣〔走〕往趣,不由生起〔走〕往生起,不由結生走往結生,不由有走往有,不由輪迴走往輪迴,不由輪轉走往輪轉,不奔走、不流轉、不輪迴。此是「將彼之箭[P.420]拔除者,無有走事無沈事」〔之義〕。無沈事者,是不沈於欲流,不沈於有流,不沈於見流,不沈於無明流,不沈沒、不沒、不沒入、不行、不墮。此是「將彼之箭拔除者,無有走事無沈事」〔之義〕。故世尊宣示:
六
(九四〇)
「其處教說諸學術,世間所有有繫縛」〔之句中〕,諸學術者,是象〔兵〕學、馬〔兵〕學、車〔兵〕學、弓學、眼科〔學〕、外科〔學〕、內科〔學〕、精神病科〔學〕、小兒科〔學〕。教說者,為是被繫縛事物之獲得而教說,令捕,令把握,令保持,令憶持,令觀察。被繫縛事物是五種欲。〔即〕好、望、可意、可愛、伴欲,應染著眼所識之色〔乃至身所識之觸。〕由何而謂被繫縛五種欲之事物耶?天與人多欲樂、希望、熱望五種欲。由彼而謂被繫縛五種欲之事物。「世間」者,是人世間。此是「其處教說諸學術,世間所有有繫縛」〔之義〕。
所謂「不可熱中其學術」者,其等諸學又不可熱中其等五種欲、不可向彼、不可傾彼、不可赴彼、不可信解彼、不可以彼為主。此是「不可熱中其學術」〔之義〕。
「普洞察諸欲」〔之句中〕,洞察者,是通達。〔即〕通達「一切行是無常」,「一切[P.421]行是苦」……乃至(二二頁參照)……是通達「所有集之法皆是此滅法」,普者,是普徧一切,一切皆無殘無餘。諸欲者,是概言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前卷一頁參照)……此等謂之事欲……乃至……此等謂之煩惱欲。此是「普洞察諸欲」(之義)。
「應學自己之涅槃」〔之句中〕,學者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之三學……乃至(一二一頁以下參照)……此是增上慧學。「自己之涅槃」(消滅)者,是自己貪之消滅,瞋之消滅,癡之消滅……乃至(一〇五頁參照)……成為一切不善行之寂、寂靜、寂滅、消滅、捨遣、安息。〔為彼之涅槃〕應學增上戒學、應學增上心學、應學增上慧學。應學顧念此等三學,知而應學……乃至(一二二頁參照)……作證應作證而應學,應行、應正行、應受持而行動。此是「應學自己之涅槃」〔之義〕。故世尊宣示:
七
(九四一)
「真語者、無傲慢者」〔之句中〕,真語者、是真語之具備者,八支聖道之具備者。此是「真語者」〔之義〕。無傲慢者,是〔於傲慢〕有身傲慢、語傲慢、心傲慢之三傲慢……乃至(一六七頁以下參照)……此是心傲慢。為捨斷此等三傲慢、正斷、令[P.422]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此謂無傲慢者。此是「真語者、無傲慢者」〔之義〕。
「無諂者、無兩舌者」〔之句中〕,諂者,是欺瞞行為。於此處某者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為隱蔽彼而願為惡欲。〔即〕願「勿知我〔惡行〕事」,思惟「勿知我〔惡行〕事。」謂「勿知我〔惡行〕事。」語〔為隱蔽〕之語,謂「勿知我〔惡行〕事,以身努力。」如斯所有諂、諂曲、誇大、欺瞞、偽善、虛偽、蔽惡、詭詐、詐欺、隱匿、隱蔽、不明示、不顯示、隱閉、惡行為,此謂諂。捨斷此諂,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以智火燒者,此謂「無諂者。」「無兩舌者」〔之句中〕,兩舌者,是於此處某者有兩舌之語……乃至(三頁參照)……如斯意圖分裂而為兩舌。為捨斷此之兩舌、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此謂無兩舌者。此是「無諂者、無兩者者。」
「牟尼〔知解〕無忿事,惡貪慳悋應越度」〔之句中〕,雖言無忿,而先說忿。由十行相而生忿……乃至(前卷二〇五頁以下參照)……為捨斷此忿、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此謂「無忿」者。忿捨斷故是無忿,忿之根據被徧知故是無忿。忿之因被斷絕故是無忿。貪者,是所有貪、貪婪、貪婪性……乃至(八頁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慳悋者,是住處慳……之五慳……乃至(三頁參照)……把持謂慳。牟尼者,智謂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〇六頁以下參照)……超越著與網,此是牟尼。
「牟尼〔知解〕無忿事,惡貪慳悋應越度」者,牟尼已度惡貪與慳悋,越度、度[P.423]過、超越、離越。此是「牟尼〔知解〕無忿事,惡貪、慳悋應越度」〔之義〕。故世尊宣示:
八
(九四二)
「克服眠、瞢憒、昏沈」〔之句中〕,眠者,是所有身之不巧善、不適業、覆縛、徧覆縛、內籠居、睡眠、寐眠、〔眼之〕瞬閉、夢寐、夢眠。瞢憒者,是所有瞢憒、倦怠、瞢憒性、瞢憒意、懶惰、怠惰、懶惰性。昏沈者,是所有心之不善巧、不適業、鈍重、魯鈍、沈鬱、沈滯、沈滯性、昏忱、昏昧、心之昏昧性。克服眠、瞢憒、昏忱者,是應克服眠、瞢憒、[17]昏忱、應打克、應勝、應蹂躪、應奪取、應粉碎。此是「克服眠、瞢憒、昏沈」〔之義〕。
「不可與放逸共住」〔之句中〕,放逸者,是對[18]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又對五種欲心之放縱、放縱之遂行,謂又對諸善法之修習不作恭敬、不作永續、不作持續、萎縮行〔行〕欲之放棄、責任之放棄、不習行[19]、不修習、不多作、不受持、不專念、放逸。即如斯是所有放逸、放漫、放漫性,此謂之放逸。「不可與放逸共住」者,是不可與放逸共住,不可止助、不可徧住。應捨斷放逸、應除去、應滅除、應令滅無。為遠去放逸、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應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可與放逸共住」〔之義〕。
[P.424]「不可住於過慢」〔之句中〕,過慢者,於此處某者出生、姓氏……乃至(一二四頁參照)……又依某種之根據於他為過慢。如斯所有慢、慢心、高慢、高貢、高舉、〔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幟,此謂過慢。「不可住於過慢」者,是不可在於過慢、不可住在。應捨斷過慢、應除去、應滅除、應令滅無。為遠去過慢、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應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可住在於過慢」〔之義〕。
「以涅槃為意之人」者,於此處某者行布施,受持戒,行布薩業,準備飲用水,洗浴水,掃除僧房,禮拜塔廟,向塔廟獻香鬘,右繞塔廟,行作所有三界之諸善行,無趣之因,無生起之因,無結生之因,無「有」之因,無輪迴之因,無輪轉之因。有意圖離縛,向於涅槃,傾於涅槃,赴於涅槃者行作彼一切。如斯是「以涅槃為意之人。」或又由一切諸行界令心還轉,令心向於涅槃界,謂:「所有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是此寂,此是勝妙。」如斯是「以涅槃為意之人。」
此是「以涅槃為意之人。」故世尊宣示:
九
「勿被妄言所誘導」〔之句中〕,妄言者是妄語。於此處某者於集會中,又在會合中,又在親戚之間,又在合作社員間,又在法庭中作為證人被問時:「汝語所知」,彼不知而言「我知」,又知而言「我不知」,又不見而言「我見」,又見而言「我不見。」如斯為自己,又為他人,又為某等之利益語故意之妄語,此謂妄言。又由三行相、四、五、六、七、八行相有妄語……乃至(一七二頁參照)……由此等八行相有妄語。「勿被妄言所誘導」者,是由妄言不可行、不可運、不可連行。應捨斷妄言、應除去、應滅除、應令滅無。為遠去妄言、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應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勿為妄言所誘導」〔之義〕。
[P.426]「對色不為起愛潤」〔之句中〕,色者,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對色不為起愛潤者,是對色不應為愛潤,不應為欲,不應為愛,不應為貪,不應生,不應令發生,不應起,不應令生起。此是「對色不應起愛潤」〔之義〕。
「又應對慢要徧知」〔之句中〕,慢者,有一種之慢。〔即〕成為所有心之高傲。有二種之慢,(一)高揚自己之慢(二)眨下他人之慢。有三種之慢,(一)我為勝之慢,(二)我與等之慢,(三)我劣之慢。有四種之慢,(一)由利得而生慢,(二)由名聲而生慢,(三)由賞讚而生慢,(四)由樂而生慢。有五種之慢,(一)我得可意色生慢,〔我〕得可意之(二)聲、(三)香、(四)味、(五)觸而生慢。有六種之慢,(一)眼之完具而生慢,(二)耳之完具,(三)鼻之完具、(四)舌之完具、(五)身之完具、(六)由意之完具而生慢。有七種之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卑慢、(五)增上慢、(六)我慢、(七)邪慢。有八種之慢,(一)由利得而生慢,(二)由不利得而生卑慢,(三)由名聲而生慢,(四)由不名聲而生卑慢,(五)由賞讚而生慢,(六)由毀訾而生卑慢,(七)由樂而生慢,(八)由苦而生卑慢。有九種之慢,(一)勝者之「我勝」之慢,(二)勝者之「我等」之慢,(三)勝者之「我劣」之慢,(四)相等者之「我勝」之慢,(五)相等者之「我等」之慢,(六)相等者之「我劣」之慢,(七)劣者之「我勝」之慢,(八)劣者之「我善」之慢,(九)劣者之「我劣」之慢。有十種之慢,於此處某者出生、姓氏……乃至(一六〇頁參照)……又由某種之根據生慢。如斯所有慢、慢心、高慢、高貢、高舉、〔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幟、此謂之慢。又「又應對慢要徧知」者,是慢者由(一)知徧知、(二)度徧知、(三)斷徧知之三徧知而應徧知。
[P.427](一)知徧知者云何?是知慢。〔即〕見知「心之高傲此乃一種慢。高揚自己貶下他人此乃二種慢……乃至……於此處某者出生、姓氏……乃至……又由某等之根據而生慢此是十種慢」。此是知徧知。
(二)度徧知者云何?如斯已知是度知慢。〔即慢者〕度知「無常也,苦也……乃至(三七頁參照)……非歸依所」。此是度徧知。
(三)斷徧知者云何?如斯已度知、捨斷慢、除去、滅除、令滅無。此是斷徧知。
「又應對慢要徧知」,由此等三徧知應徧知慢。此是「又應對慢要徧知」〔之義〕。
「賢者應行離暴惡」〔之句中〕,暴惡行者云何?貪行〔以貪〕為被染者之暴惡行。瞋行〔以瞋〕為怒者之暴惡行。癡行〔以癡〕為蒙昧者之暴惡行。慢行〔以慢〕為被結縛者之暴惡行。見行〔以見〕為執取者之暴惡行。掉舉行〔以掉舉〕為散亂者之暴惡行。疑行〔以疑〕為不決定者之暴惡行。隨眠行〔以隨眠〕為強力者之暴惡行。此是暴惡行。「應離暴惡行」者,為遠去暴惡行、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應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應行」者,是應行,應行作,應動作,應活動,應護持,應持續,應維持。此是「應離暴惡行」〔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〇
(九四四)
[P.428]「不可歡喜舊〔過去〕」〔之句中〕,「舊」,是過去之色、受、想、行、識。過去之諸行由愛由見而不可歡喜、不可歡迎、不可縛著。捨斷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除去、滅除,應令滅無。此是「不可歡喜舊〔過去〕」〔之義〕。
「對新者不為忍」〔之句中〕,「新」者,是現在之受、想、行、識。對現在之諸行,由愛由見而不可忍,不可欲、不可愛、不可貪、不可生、不可發生、不可起、不可令生起。此是「對新者不為忍」〔之義〕。
「續有減退不可愁」者,是「減退」、失、毀失、衰滅、離去、消滅「不可愁」、不可〔悲〕疲,不可悲泣,不可捶胸而泣,不可陷於蒙昧。眼之減退、失、毀失、衰滅、離去、且消滅,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施主家、住居、名聲、賞讚、樂、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醫藥之減退,失、毀失、衰滅、離去、且消滅不可愁,不可〔悲〕疲,不可悲泣,不可捶胸而泣,不可陷於蒙昧。此是「續有減退不可愁」〔之義〕。
「不可依止鈎引者」〔之句中〕,「鈎引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一頁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由何而渴愛謂鈎引者耶?彼之由渴愛而鈎引色、鈎牽、執、執取、住著、鈎引受、想、行、識、趣、生起、結生、有、輪迴、輪轉、鈎牽、執、執取、住著。由此謂鈎引為渴愛。「不可依止鈎引者」,是不可依[P.429]止渴愛、應捨斷渴愛、應除去、應滅除、應令滅無。為遠去渴愛、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應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可依止鈎引者」〔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一
「我曰貪求大暴流」〔之句中〕,貪求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一頁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大暴流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是貪欲、貪、不善根。「我曰貪求大暴流」者,是我以貪求曰大暴流、言、說、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我曰貪求大暴流」〔之義〕。
「吸引謂熱望」〔之句中〕,吸引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是貪欲、貪、不善根。熱望者亦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是貪欲、貪、不善根。「熱望謂吸引」者,是吸引曰熱望、言、說、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吸引謂熱望」〔之義〕。
「所緣、徧計者」〔之句中〕,「所緣」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是貪欲、貪、不善根。「徧計」者,亦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是貪欲、貪、不善根。此是「所緣、徧計者。」
「欲泥難超越」者,是超難、過難、度難、度過難、超越難、離越難,是欲泥、欲污泥、欲染、欲泥土、欲障礙。此是「欲泥難超越。」故世尊宣示:
一二
(九四六)
「牟尼由真不離去」者,是牟尼不離去真語,不離去正見,不離去八支聖道去。牟尼者,謂智是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〇六頁以下參照)……超越著與綱,此是牟尼。此是「牟尼由真不離去」〔之義〕。
「婆羅門(佛)在陸地〔涅槃〕」〔之句中〕,「陸地」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盡滅、離貪、滅、涅槃。婆羅門者,是令拒外之七法故是婆羅門……乃至(九〇頁參照)……無依止者此言婆羅門。「婆羅門(佛)在陸地」者,是婆羅門在陸地,在洲諸,在救護所,在避難所,在歸依所,在無畏,在無死,在不死,在涅槃。此是「婆羅門在陸地」〔之義〕。
「彼一切捨遣」〔之句中〕,「一切」者,是眼與色……乃至……意與法之十二處。是對內外之〔六〕處欲貪被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刈割故,一切被棄、唾棄、脫、捨斷、捨遣。愛、見、慢被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刈割故,一切被棄、唾棄、脫、捨斷、捨遣。福行、非福行與不動行,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P.431]生起故,刈割故,一切被棄、唾棄、脫、捨斷、捨遣。此「被一切為捨遣。」
「彼實言稱為寂者」,彼者,是「言」、語、話、說明、言說為「寂者」、寂靜者、寂滅者、〔煩惱〕消滅者、安息者。此是「言彼實寂者」〔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三
(九四七)
「彼實是知者、吠陀之達人」〔之句中〕,「知者」者,是知者、明解者、智者、智慧者、辨知者、有慧者。吠陀之達人〔之句中〕,「吠陀」者,是於四〔沙門〕道智……乃至(前卷一一一頁參照)……對一切之諸受離貪、超一切受,此是吠陀之達人。此是「彼實是知者、吠陀之達人」〔之義〕。
「已知一切法、彼不為依止」者,是已知〔法〕、識、考量、度知、辨知、明暸,〔即〕「一切行是無常」,「一切行是苦」……乃至(二二頁參照)……知、識、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所有集法皆此滅法。」「不依止」者,〔依〕有愛依、見依之二依……乃至(二五五頁參照)……此是愛依……乃至……此是見依。捨斷愛依,捨遣見依不依止眼,不依止耳,不依止鼻……乃至(一四四頁參照)……不依止見聞覺識諸法,不止著、不繫著、不近著、不縛著、不信解。此是「已知一切法,彼不為依止」〔之義〕。
「彼在此世間,且為正動作」者,是對內外之〔六〕處捨斷欲貪,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刈割故,彼於世間正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又福行、非福行與不動行被捨斷、根絕、是如截頂之多羅樹成[P.432]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刈割故,彼於世間而正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此是「彼在此世間,且為正動作。」
「此世任何人,彼亦無羨望」〔之句中〕,羨望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一頁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捨斷此羨望、渴愛、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亦不羨望任何人。〔即〕無論對於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亦〔無有羨望。〕此是「此世任何人,彼亦無羨望」〔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四
(九四八)
「於世間難超諸欲,超越之所〔有七〕著」〔之句中〕,「所」者,是無論於剎帝、婆羅門、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如何容貌,如何業務,如何職分,如何階級,如何地位,於任如何法之具備者〔之義〕。「諸欲」者,概言之,是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前卷一頁以下參照)……此等謂事欲……乃至……此等謂煩惱欲。「著」者,是貪著、瞋著、癡著、慢著、見著、煩惱著、惡行著之七著。「於世間」者,是於惡趣世間、於人世間、於天世間、於蘊世間、於處世間。「難超越」者是度、越度、度過、超越、離越於世間所有欲乃難超、難過、難度、難度過、難超越、難離越、難著。此是「於世間難超諸欲,超越之所〔有七〕著」〔之義〕。
[P.433]「無愁亦無煩惱事」者,是不愁事物之變易,不愁事物之變易時。〔即〕「我眼變易」無愁。「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色、我聲、我香、我味、我觸、我施主家、我眾、我住居、我利得、我名聲、我賞讚、我樂、我衣服、我食物、我臥坐所、我病者之資具藥品、我母、我父、我兄弟、我姊妹、我親子、我親女、我友人、我同僚、我親戚緣者之變易」無愁。無疲〔悲〕,無悲泣,無捶胸而泣,無陷於蒙昧。此是「無愁。」「無煩惱事」者,是無煩事、無煩、無煩思、無愁思、無愁惱。或又無生,無老,無死,無死亡,無生起。此是「無愁亦無煩惱事」〔之義〕。
「彼之斷流無結縛」〔之句中〕,流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一頁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彼之流、捨斷渴愛、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之人謂「斷流」者。「無結縛」〔之句中之結縛者〕,是貪縛、瞋縛、癡縛、慢縛、見縛、煩惱縛、惡行縛之七縛。捨斷此等之結縛、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之人謂「無結縛者。」此是「彼之斷流無結縛」〔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五
(九四九)
[P.434]「在前所有令涸渴」者,是有關過去諸行所生起之諸煩惱皆令涸、涸渴、乾盡,令成無種、捨斷、除去、滅除、成為滅無。如斯是「前所有令涸渴」〔之義〕。或又過去之業行所未受報之諸業行令涸、涸渴、乾盡、令為無種,捨斷、除去、滅除、令成滅無。如斯亦是「前所有令涸渴」〔之義〕。
「後成何物汝勿標新」——未來謂「後」——有關未來之諸行所生起之貪所有、瞋所有、癡所有、慢所有、見所有、煩惱所有、惡行所有、雖然此等所有(何物)汝勿標新,勿令現前,勿令生,勿令發生、勿起、勿生起,捨斷、除去、滅除、令之滅無。此是「後成何物汝勿標新」〔之義〕。
「若汝不執為是中」——「中」者,是現在之色、受、想、行、識——現在之諸行由愛由見而汝不執、不執著、不執受、不執取、若不住著者。若捨斷、除去、滅除、令之滅無歡喜、歡迎、縛著、執、執取、住著,此是「若汝不執為是中」〔之義〕。
所謂「汝之將行為寂靜」者,乃貪之寂故為寂。瞋之寂故為寂……乃至(一〇五頁參照)……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滅故、消盡故、消滅故、離去故、安息故是為寂,為寂靜、寂滅、消滅、安息而汝將行,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P.435]續、維持,此是「汝之將行為寂靜」〔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六
(九五〇)
「普對名與色,無有我執者」〔之句中〕,「普」者,是普、一切、是無殘、無餘。名者,是四無色蘊。色者,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者」者,是阿羅漢、漏盡者。「我執」者,是愛我執及見我執之二我執……乃至(二五五頁參照)……此是愛我執……乃至……,此是見我執。「普對名與色,無有我執者」,是對於一切名與色,無有我執、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令寂滅、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者。此是「普對名與色,無有我執者。」
「非有故無愁」,是不愁事物之變易,事物之變易時不愁。〔即〕我眼之變易無愁,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色、我聲、我香、我味、我觸、我施主家、我眾、我住居、我利得……乃至(二二一頁參照)……我親戚緣者之變易不愁,不〔悲〕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於蒙昧。如斯是「非有之故無愁。」或又眼病所觸,所襲……乃至(一二一頁參照)……由與虻、蚊、風、炎熱、爬行類之接觸所觸、所襲、[P.436]圍,則具此亦不愁、不悲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於蒙昧。如斯是「非有之故無愁」。或又不存,不存在,對不得之物,「我己曾有而今我無」,「我雖應有之物而我未得」亦不愁、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於蒙昧。如斯是「非有之故無愁。」
「彼實於世無毀失」者,乃「此是我物,此是他人之物」,而凡執、執取、住著、縛著、信解所有色、受、想、行、識者有毀失。即世尊如斯說:
「此是我之物,此是他人人之物」,於無執、執取、住著、縛著、信解所有色、受、想、行、識無者,無有毀失。即世尊如斯說:[22]「沙門!汝喜耶?」「友!得何而〔可喜〕耶?」「沙門!然則汝愁耶?」「友!失何而〔愁〕耶?」「沙門!然則汝無喜亦無愁耶?」「然!友!」
此是「彼實〔世間〕無毀失」〔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七
(九五一)
「此是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無執者〕〔之句中〕,「者」,是阿羅漢、漏盡者。「此是我之物,此是他人人之物」,於無執、執取、住著、縛著、信解所有受、想、行、識非有、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令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如斯「此是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執〕者。」
即世尊如斯說:「[24]諸比丘!此身非汝等之物,亦非他人人之物。諸比丘!應見由先業之所行作、所意思、所感受之物。諸比丘!於此處有聞(博識)之聖弟子善如理作意緣起。〔即〕有此時〔即〕有彼,此生故彼生,此無時即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乃至……如斯有此一切苦蘊之集。然而無明之無餘滅故有行之滅……乃至……如斯有此一切苦蘊之滅。」如斯亦是「此是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執〕者。」
又世尊已如斯說:
如斯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執〕者。」
又世尊如斯說:「[26]諸比丘!汝等之物非是物,應捨斷彼。彼若捨斷,對汝等應有長時之利益、安樂。諸比丘!然則非汝等之物者何耶?諸比丘!色非汝等之物,應捨斷彼,彼若捨斷,汝等應有長時之利益、安樂。受、想、行、識非汝等之物,應捨斷彼。彼若捨斷,汝等應有長時之利益、安樂。諸比丘!汝等云何思惟此耶?於此之祇樹園所有草、薪木、樹枝、樹葉、為人人持去焚燒,又從用途而應用。然彼時『人人持去我等焚燒,又從用途而用』,汝等如是思念否?尊師!不然。彼何因耶?尊師!此非我,非為我所(物)。諸比丘!如斯,非汝等之物,應捨斷彼。彼若捨斷,汝等應有長時之利益、安樂。諸比丘!非汝等之物者何耶?諸比丘!色非汝等之物,應捨斷彼。彼若捨斷,汝等應有長時之利益、安樂。受、想、行、識非汝等之物,應捨斷彼。彼若捨斷,汝等應有長時之利益、安樂。」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執〕者。」
又如斯說:
[P.439]婆耆羅比丘尼向惡魔波旬如斯言:
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為何之物無〔執〕者。」
[32]「如斯諸比丘!有比丘至色之滅追求色,至〔受、想、行〕識之之滅追求受、想、行、識。至色之滅追求色之彼,至〔受、想、行〕識之滅追求受、想、行、識之〔彼〕,則無有人是『我』或『我是物』或『有我』之處。」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無執〕者。」
尊者阿難白世尊言:[33]「尊師!『世間是空,世間是空』。尊師!何故言『世間是空』」耶?「阿難!我、我所亦空故,言『世間是空』。阿難!我、我所亦空者云何?阿難!眼我、我所亦〔無故〕是空。色是空,眼識是空,眼觸是空,眼觸所生起樂、苦、不苦不樂之受此亦是空。耳是空,聲是空,鼻是空,香是空,舌是空,味是空,[P.440]身是空,觸是空,意是空,法是空,意識是空,意觸是空,緣意觸所生起樂、苦、不苦不樂之受此我、我所亦〔無故〕空。阿難!我、我所空故」,言「世間是空」。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無〔執〕者。」
「不存我執彼如斯」〔之句中〕,「我執」者,是愛我執與見我執之二我執……乃至(二五五頁參照)……此是愛我執……乃至……此是見我執。捨斷愛我執,捨遣見我執,不存我執、不令存在、不取得、不令獲得者。此是「不執我存彼如斯」〔之義〕。
「於我無亦無有愁」,不愁變易之事物,不愁事物之變易時。〔即〕「我眼之變易」不愁。「我耳……乃至(二二一頁參照)……我親戚、緣者之變易」不愁、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墮於蒙昧。此是「於我無亦無有愁」〔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八
(九五二)
「無有貪求無嫉視,不動一切處平等」〔之句中〕,嫉視者云何?於此處某者是嫉視者對他人〔受〕利得、恭敬、尊重、尊敬、奉事、禮拜而嫉,羨嫉,結嫉。如斯所有嫉視、嫉視業、嫉、嫉妬、嫉妬性、羨視、羨嫉、羨嫉性此是嫉視。為捨斷此、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不得生起此嫉視,以智火燒所之者謂無嫉視者。此是「無嫉視。」
[P.441]無有貪求〔之句中〕,貪求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一頁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為捨斷、正斷、令寂滅、使安息、令不得生起此貪求,以智火燒所之者謂無貪求者。彼對色無有貪求……乃至(一四四頁參照)……對所見聞覺識諸法無貪求、無貪覓、無昏迷、無縛著、離貪求、離去貪求、捨貪求、唾棄貪求、脫貪、捨斷貪求、捨遣貪求,離令、離去貪、捨貪、唾棄貪、脫貪、捨斷貪、捨遣貪無愛,消滅〔煩惱〕,為清涼,覺受樂,自為梵而住。此是「無嫉視,無有貪求」〔之義〕。
「不動一切處平等」〔之句中〕,動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是貪欲、貪、不善根。為捨斷、正斷、令寂滅、令安息此動、渴愛,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者謂不動者。動之捨斷故是不動。彼對利得亦不動,不利得亦不動,對名聲亦不動,對不名聲亦不動,對樂亦不動,對苦亦不動,不動搖、不震、不震動、不震駭。此是「不動。」
「一切處平等」〔之句中〕,一切者,是眼與色……乃至……意與法之十二處。對內外〔六〕處之欲貪被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彼一切處是平等,於一切處是如同,於一切處是中庸,於一切處言捨。此是「不動、一切處平等」〔之義〕。
「於質問不動搖者,此有功德我語曰」者,問於不動搖之人人,質問、乞、求、信樂,有此等四功德而我曰。彼無嫉視,無有貪求,不動而一切處平等,我曰、言、說明也。此是「於質問不動搖者,此有功德我語曰」〔之義〕。故世尊宣示:
[P.442]一九
(九五三)
「有識知者於不動」〔之句中〕,動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一一頁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為捨斷、正斷、令寂滅,使安息此動、渴愛,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謂不動者。動之捨斷故是不動。彼於利得亦不動,於不利得亦不動,於名聲亦不動,於不名聲亦不動,於賞讚亦不動,於毀訾亦不動,於樂亦不動,於苦亦不動,不動搖、不震、不震動、不震駭。此是「不動。」
「有識知者」,是知者,了知者,識知者,別知者,通達者。〔即〕了知、識知、別知、之通達者知「一切行是無常」,「一切行是苦」……乃至(二二頁參照)……通達者知、了知、識知、別知「所有集法皆是之此滅法。」此是「有識、知者於不動」〔之義〕。
「無有何等作為事」〔之句中〕,作為者,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被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刈割故而無有作為事,是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所火燒。此是「無有何等作為事」〔之義〕。
[P.443]「彼〔為不動〕離雜勤」〔之句中〕,雜勤者,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被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故,刈割故,是故遠離雜勤,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34]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彼〔為不動〕離雜勤」〔之義〕。
「於一切處見安穩」者,貪起怖畏,瞋起怖畏,癡起怖畏……乃至……煩惱起怖畏。起怖畏貪之捨斷故……乃至……起怖畏煩惱之捨斷故,「於一切處見安穩」,於一切處見無畏,於一切處見無患惱,於一切處見無災禍,於一切處見無災厄,於一切處見安息。此是「於一切處見安穩。」故世尊宣示:
二〇
(九五四)
「雖亦等同雖為劣,牟尼雖勝不作語」〔之句中〕,智謂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〇七頁以下參照)……超越著與綱者,此是牟尼。此是牟尼。〔牟尼〕不說、不語、不話、不說明,不言說「我勝」「我等同」「我為劣。」此是「雖亦等同雖為劣,牟尼雖勝不作語」〔之義〕。
「彼為寂而離五慳」〔之句中〕,寂瞋之寂故是寂。瞋、癡……乃至(一〇五頁參照)……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滅故,消盡故,消滅故,離去故,安息故[P.444]而為寂、寂靜、寂滅、消滅、安息。此是「彼為寂」〔之義〕。離五慳者,慳有住處慳……之五慳……乃至(三頁參照)……把取謂之慳。捨斷此慳、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者離慳、離去慳、棄慳、唾棄慳、脫慳、捨斷慳、是捨遣慳者。此是「彼為寂而離五慳」〔之義〕。
「不取著亦不放擲。」如斯世尊宣〔之句中〕,不取著者,是於色不取著、不取、不近取、不執、不執取、不住著。是不取著、不取、不近取、不執、不執取、不住著於受、想、行、識、趣、生起、結生、有、輪迴、輪轉。此是「不取著」〔之義〕。不放擲者,是不捨斷色、不除去、不滅除、不令成為滅無,不捨斷、不除去、不滅除、不令受、想、行、識、趣、生起、結生、有、輪迴、輪轉之滅無。此是「不放擲」〔之義〕。世尊者,此是尊重之同義語……乃至(一〇九頁以下參照)……此謂世尊……是作證與共同施設。故世尊宣示:
如斯世尊〔宣示〕。
第十五 執杖經之義釋畢
校注
[0185001] 已由何處生耶?彼之(Kuto jātaṁ Tassa)底本雖為 Kuto Tassa,今將 Tassa 附於次之文,在前之文中補入 jātaṁ。以下同然。 [0185002] 街縛(nigama-bandhanena)在底本及暹羅本雖無此語,今由異本而補入。 [0186003] 甚(Kaṭukā)底本之 Kaṭakā 為誤植。 [0186004] 最初之二偈在 M. III, 167; 183; A. I, 141f; PV. 9 亦出。最初之三偈 J. V, 266; Mahāvastu I, a;中阿含六四經(大正一、五〇四c),增一阿含卷二四(大正二、六七五b)參照。 [0188005] 以下之二偈 J, V, 266 參照。 [0194006] 本偈由 S. I, 148 之引用。雜阿含一一九四經(大正二、三二四a),別譯雜阿含一〇七經(大正二、四一二a)參照。 [0194007] 本偈由 S. I, 40 = Thag, 448 之引用。J. VI, 26 參照。 [0194008] 本偈由 S. I, 133 = Thīg, 200 之引用。雜阿含一二〇六經(大正二、三二八c),別譯雜阿含二二二經(大正二、四五六a)參照。 [0194009] 為發煙(Padhūpito)在底本及暹羅本雖有 Pajopito,今從 S. I, 133 之引用原文。在 Thīg200 有 Paridīpito。 [0194010] 住所(bhavanaṁ)在底本及暹羅本雖有 bhavaṁ,今從異本。 [0195011] 本偈由 A. IV, 157; 159 之引用。 [0198012] 無明閂(avijjālaṅgi)在底本雖有 avijjāsaṅgī,今從暹羅本。 [0198013] 有關以下之諸事項對大義釋一、五六頁之同語之註參照。 [0199014] 有關以下之諸名對大義釋一、一八三頁同語之註參照。 [0201015] 不〔飲〕穀酒(na suraṁ)此之語在底本及暹羅本雖無,由異本加入。 [0202016] 以下之文由 M. II, 108ff 之引用。中阿含二一六經(大正一、八〇一b以下),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大正一、九一五b以下),增一阿含卷六(大正二、五七二a以下)等參照。 [0209017] 昏沈(thīnañca)在底本亦缺此句,由異本及暹羅本補入。 [0209018] 對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Kāyaduccarite vā vacīduccarite vā manoduccarite vā)在底本及暹羅本雖有 Kāyaduccaritena vā vacīduccaritena vā manoduccaritena vā 從 Vibh, 350 之同文而改正。 [0209019] 不修習(abhāvanā)在底本雖無此語,由暹羅本補入。 [0210020] 以下之偈,出處不明。J. VI, 374 參照。 [0225021] 以下之三偈由 J. III, 153f 之引用。最後之二偈 MNd. 124 參照。 [0225022] 以下之文由 S. I, 54 之引用。雜阿含五八五經(大正二、一五五c),別譯雜阿含一六九經(大正二、四三六c)參照。 [0225023] 本偈由 S. I, 54 之引用。S. I, l;雜阿含五七六經(大正二、一五三c)以下至六〇三經至隨處,別譯雜阿含一六一經(大正二、四三五a)以下至一八三經至隨處參照。 [0226024] 以下之文由 S. II, 64f 之引用。 [0227025] 本偈由 Sn. 1119 之引用。Kv. 64; Netti. 7; Vm, 656 等參照。 [0227026] 以下之文由 S. III, 33f 之引用 M. I, 140f;雜阿含二六九經(大正二、七〇b)參照。 [0228027] 本偈由 Thag. 716 之引用。CNd. 253 參照。 [0228028] 法之生起(dhamma-Samuppādaṁ)於底本雖有 gama-Samuppādaṁ,今引用原文及從 CNd, 253。 [0228029] 本偈 CNd . 253; Thag. 717 參照。 [0228030] 以下之三偈由 S. I, 135 之引用。雜阿含一二〇二經(大正二、三二七b),別譯雜阿含二一八經(大正二、四五四c以下)參照。 [0228031] 本偈 Mil. 28 參照。 [0229032] 以下之文由 S. IV, 197 之引用。 [0229033] 以下之文由 S. IV, 54 之引用 PṭS. II, 177;雜阿二三二經(大正二、五六b)參照。 [0233034] 住(Viharati)在底本雖有 Vihareyya,今從異本及暹羅本。【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6 冊 No. 22 大義釋(第11卷-第1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