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10]第十 死前經之義釋
一
(八四八)
「如何見者與戒者,所言成為寂靜耶」〔之句中〕,「如何見者」是如何狀,如何住立,如何類,具備如何見者〔之意味〕。此是「如何見者」也。「如何戒者」是如何狀,如何住立,如何類,具備如何戒者〔之義〕。此是「如何見者如何戒者」。「被言成為寂靜耶」是寂、寂靜,是言、說、語、話、說明、言說〔煩惱〕消滅、令安息「如何見者」是問增上慧。「如何戒者」是問增上戒。「寂靜〔耶〕」是問增上心。此是「如何見者與戒者,所言成為寂靜耶」〔之義〕。
[P.211]「請彼瞿曇向我語」〔之句中〕,「彼」,正是我問、乞、求、信樂者也。「瞿曇」者,是彼化人[1]依佛世尊之姓而稱呼。「向我語」者,是請語、請言,請示,請施設,請確立,請開顯,請分別,請顯示,請說明。此是「請彼瞿曇向我語」〔之義〕。
「最上之人被問」〔之句中〕,被問者,是被質問、問、乞、求、信樂者也。「最上人」者,是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之人。此是「最上之人被問」〔之義〕。故彼之化人言:
二
世尊宣示:
(八四九)
「世尊宣示:身壞以前離渴愛」者,是於身壞之以前,身體之壞以前,屍體被投棄以前,命根之斷絕以前乃離渴愛,越渴愛,捨渴愛,唾棄可愛,脫渴愛,捨斷渴愛,捨遣渴愛,離貪,越貪,捨貪,唾棄貪,脫貪,捨斷貪,捨遣貪,無愛,〔煩惱〕消滅,為清涼,覺受樂,自為梵〔天〕而住。「世尊」[2]者,是尊重之同義語。又貪之破壞者故是世尊,瞋之破壞者故是世尊,癡之破壞者故是世尊,見之破壞者故是世尊,棘之破壞者故是世尊,煩惱之破壞者故是世尊。頒、頒與、頒布法寶故是世尊。諸有之終熄者故是世尊。以修習身,修習戒,修習心,修習慧故是世尊。或世[P.212]尊是在阿練若、森林之邊鄙而無(人)聲,無(騷)音,無人人之情境,隱人而住,於禪思受用適當之臥坐所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衣服、食物、病者之資具藥品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義味、法味、解脫味、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十想修習、十徧定、安般念定、不淨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十如來力、四無畏、四無礙解、六神通、六佛法故是世尊。世尊之名非由母所作,非由父所作,非由兄弟所作,非由姊妹所作,非由朋友、同僚所作,非由親戚緣者所作,非由沙門、婆羅門所作,非由天神所作。此世尊之〔名〕是諸佛世尊於菩提樹下解脫之後,一切知智之獲得作證而共同施設者。此是世尊宣示:「(身)壞以前離渴愛」〔之義〕。
「前際無依止」〔之句中〕,前際者,是過去世。〔彼〕有關捨斷、捨遣過去世之渴愛、見。捨斷渴愛,捨遣見故之如斯者,是於「前際無依止者」也。或又:「於過去[P.213]世我有斯色」,於其處無隨伴喜。又:「於過去世我有斯受,有斯想,有斯行,有斯識」,於其處無隨伴喜。如斯亦是於「前際無依止者」。或又:「於過去世我有斯眼,有斯色」,於其處無起欲貪所縛之識。識非欲貪所縛故,〔彼〕無歡喜於彼。無歡喜於彼者,如斯亦是於「前際無依止者」也。又:「於過去世我有斯耳,有斯聲」。「於過去世我有斯鼻,有斯香」。「於過去世我有斯舌,有斯味」。「於過去世我有斯身,有斯觸」。「於過去世我有斯意,有斯法」於其處不起欲貪所縛之識。識非欲貪所縛故,〔彼〕無歡喜於彼。無歡喜於彼者,如斯亦是「於前際無依止者」也。或又嘗於〔在家時〕與婦人共笑、談、語、所戲之事項,無樂彼,無欲求彼,無由彼至滿悅。如斯是「於前際無依止者」也。
「中應稱計無〔煩惱〕」〔之句中〕,「中」者,是現在世也。〔彼〕有關捨斷、捨遣現在世之渴愛、見。捨斷渴愛,捨遣見故「無〔以貪〕染」可稱計之〔煩惱〕,無「以瞋怒」可稱計之〔煩惱〕,無「〔以癡〕迷」可稱計之〔煩惱〕,無「以慢結縛」可稱計之〔煩惱〕,無「〔以見〕執取」可稱計之〔煩惱〕。無「以掉舉散亂」可稱計之〔煩惱〕,無「〔以疑〕不決定」可稱計之〔煩惱〕,無「〔以隨眠〕為強力」可稱計之〔煩惱〕。彼等諸〔煩惱〕行已捨斷,諸行之捨斷故,如「地獄有情」,如「畜生」,如「餓鬼」,如[P.214]「人」,如「天」,如「有色者」,如「無色者」,如「有想者」,如「無想者」,如「非想非非想者」,無有關如說之趣可稱計。無〔種種〕可稱之其因、無緣、無原因。此是「中應稱許無煩惱者」。
「彼〔對未來〕不重視」〔之句中〕,「彼」者,是阿羅漢、漏盡者。重視者,是愛重視與見重視之二重視……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重視……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重視。彼捨斷愛重視,捨遣見重視。捨斷愛重視,捨遣見重視故,無重視行渴愛又(惡)見。不以渴愛為幢幡,不以渴愛為旗幟,不以渴愛為主;不以(惡)見為幢幡,不以(惡)見為旗幟,不以(惡)見為主。無論渴愛及(惡)見皆不從而行。如斯是「彼不重視」〔之義〕。或又:「於未來世我有斯色」於其處無令隨伴喜。又:「於未來世我有斯受,有斯想,有斯行,有斯識」,於其處無令隨伴喜。如斯亦是「彼不重視」〔之義〕。或又:「於未來世我有斯眼,有斯色」,無心願於獲得未獲得者之事。緣無心願之歡喜彼。無歡喜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視」〔之義〕。又:「於未來世我有斯耳,有斯聲」,「於未來世我有斯鼻,有斯香」,「於未來世我有斯舌,有斯味」,「於未來世我有斯身,有斯觸」,「於未來世我有斯意,有斯法」無心願獲得未獲得者。緣無心願之歡喜彼。無歡喜於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視」〔之[P.215]義〕。或又:「我由此之戒,由務,由苦行(根律儀),又由梵行可成某天或他之天」,無心願於獲得未獲得者。緣無心願之歡喜彼。無歡喜於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視」〔之義〕。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
三
(八五〇)
「無忿無有戰慄事」〔之句中〕,說「無忿」,亦先應說忿。由十行相而忿生。〔即〕(一)「〔彼〕行我不利」而忿生。(二)「〔彼〕行不利我」而忿生。(三)「〔彼〕行我不利」而忿生。(四)「行我可愛、可意者之不利。(五)行不利、(六)將行不利」而忿生。(七)「行我不愛、不可意者之利。(八)行利、(九)將行我不愛、不可意者之利」而忿生。或又(十)無道理而忿生。如斯之瞋害、瞋恨、瞋恚、違逆[3]、怒、激怒、大激怒、瞋、激瞋、心之大激瞋、恚、意之激瞋、忿、忿怒、忿怒性、瞋、瞋怒、瞋怒性、恚、恚怒、恚怒性、違背、違逆、憤怒、憤概、心之不快,此云為忿。
[P.216]又應知忿亦有強烈、微弱。有時忿只心亂而未至令口痙攣。有時忿只為令口痙攣而未至動顎。有時忿只動顎而未至發惡口〔麤語〕。有時只發麤語而未至環睨諸方。有時忿只環睨諸方而未至執刀杖。有時忿只執刀杖而未至揚起刀杖。有時忿只揚起刀杖而未至打下刀杖。有時忿只打下刀杖而未至斬斫。有時忿只斬斫而未至種種撕裂。有時忿只種種撕裂而未至切離手足。有時忿只切離手足而未至奪生命,有時忿只奪取生命未至捨〔失〕徧捨一切狀態。〔此之〕忿已殺害他人而殺害自己故,斯忿是至第一增盛,達第一廣大者也。捨斷此忿、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P.217]以智火所燒之者云無忿者。捨斷忿故而無忿,徧知忿之根本故而無忿,斷絕忿之因故是無忿也。此是無忿〔之義〕。
「無有戰慄事」者,乃於此處某者有怖、駭怖、懼怖。彼是「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眾」,「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聲」,「我不得賞讚」,「我不得樂」,「我不得依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臥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資具藥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認為〔存在〕而」至於怖、駭怖、懼怖、怖畏、戰慄也。
於此處有比丘,無怖、無駭怖、無有懼怖。彼不怖,不駭怖,不懼怖,不怖畏,無至戰慄。〔即〕「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眾」、「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聲」、「我不得賞讚」、「我不得樂」、「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臥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資具藥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認為存在」而我不怖,不駭怖,不懼怖,不怖畏,無至於戰慄。
「不誇大而無後悔」〔之句中不誇大者〕,於此處某者有誇、誇大。彼誇,誇大。〔即〕「我是具足戒」,又「我是具足戒、務」,又「出生、姓、家世、麗容、財、(吠[P.218]陀之)誦學、事業、技術、學術、博識、辯舌皆具足任何之根據」。又「我由高貴家之出家」,「由大家而出家」,「由大財產家而出家」,「由大富豪家而出家」,「我之親戚無論在家者出家者皆是有名者」,又「我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我〕是經師」,「是持律師」,「是說法師」,又「我是阿練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糞掃衣者」,「是但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時後不食者」,「是常坐不臥者」,「是隨處住者」,又「〔我〕已得初禪」,「已得第二禪」,「已得第三禪」,「已得第四禪」,「已得空無邊處定」,「已得識無邊處定」,「已得無所有處定」,「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而誇、誇大。如斯不誇、不誇大、遠離誇,離、離去、出離、捨離、離脫、離縛、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誇大」〔之義〕。
「無後悔」〔之句中〕,後悔(惡作)者,是由手惡作亦是惡作(後悔)也,由足惡作亦是惡作,由手、足惡作亦是惡作。不許之物想是已許,被許之物想是不許,非時想是時,無罪想是有罪,有罪想是無罪,〔如斯乃誤之行為而是後悔〕。如斯之惡作(後悔)、追悔、追悔性、心之後悔,意悔恨,此云為惡作(後悔)。
又依作與不作之二原因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作與不作故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者云何?是「我作身惡行,我不作身善行」,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又「我作語惡行,我不作語善行」,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又「我作意惡行,我不作意善行」,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又「我作殺生,我不作離殺生」,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又「我作偷盜,我不作離偷盜」,[P.219]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又「我作邪欲行,我不作離邪欲行」,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我作妄語,我不作離妄語」,「我作兩舌,我不作離兩舌」,「己作惡口(麤語),我不作離惡口」,「我作綺語,我不作離綺語」,「我作貪欲,我不作不貪欲」。「我作瞋恚,我不作不瞋恚」。又「我作邪見,我不作正見」,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或又「我是不戒圓滿者」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又「我不守護諸根」,「我食不知適量」,「我不勵警寤」,「我不具備念、正知」,「我不修習四念處」,「我不修習四正勤」,「我不修習四神足」,「我不修習五根」,「我不修習五力」,「我不修習七覺支」,「我不修習八支聖道」,「我不徧知苦」,「我不捨斷集」,「我不修習道」,「我不作證滅」,而生起惡作、心之後悔、意悔恨。捨斷此惡作,正斷,令寂滅,安息,不得令生起,以智火所燒者,彼云無後悔(惡作)者。此是「不誇大而無後悔」〔之義〕。
「無掉舉者語真言」〔之句中〕,真言者,是慧也。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五一頁以下參照)……乃不癡、擇法、正見。〔彼〕由真言把握〔真理〕而語。〔故〕[P.220]雖多說,雖多話,雖多說明,雖多言說,〔於其中〕已無惡作、惡說、惡語、惡話、惡述、語惡言語也。此「語真言」〔之義〕。無掉舉者〔之語〕中,掉舉者云何?所有心之掉舉、不寂靜、心之散亂、心之散動,此云掉舉。捨斷此掉舉,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者,云彼無掉舉者。此是「無掉舉者語真言」〔之義〕。
「彼實慎語是牟尼」〔之句中〕,「慎語」者[4],(一)於此有比丘,捨斷妄語,妄語離,語真實,只遵真實,直實而可信賴,不欺世人。(二)〔彼〕捨斷兩舌,離兩舌,為分裂此處人人之間,不由此處聞而於彼處語,為分裂彼處人人之間,不由彼處聞而於此處語。〔彼〕於如斯分裂人人令融和,愈益助長親密人人之親密,悅和合,樂和合,喜和合,語令和合之語。(三)〔彼〕捨斷惡口(麤語),惡口離,無過失、樂於耳、可愛,心琴所觸、優雅、所有之語眾多人人之欲、適於眾多人人之意處,語如斯類之語。(四)〔彼〕捨斷綺語,綺語離,適時而語,語真實,語義,語法,語律,有因緣(序說),有適時之引例(譬喻)、有段落,語伴義語。〔彼具備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之〕四語善行,語去四過失之語[5]。遠三十二之無用論[6],離、離去、出離、捨離、離脫、離縛、以不限定之心而住。〔彼〕語十論事。即(一)語少欲論,(二)知足論,(三)遠離論,(四)不會合論,(五)勤精進論,(六)戒論,(七)定論,(八)慧論,(九)解脫[P.221]論,(十)解脫智見論。〔又〕語念處論、正勤論、神足論、根論、力論、覺支論、道論、果論、涅槃論也。
「慎語」者,是努力於〔語〕(謹慎),用意(用心深),守護,且守,防護,令寂滅〔語過失〕。
「牟尼」者,以智云牟那。〔即〕所有慧……乃至(六五頁以下參照)……已超著、網,此是牟尼。此是「彼實慎語是牟尼」〔之義〕。故世尊宣示:
四
(八五一)
「對於未來不繫著」〔之句中〕,渴愛云繫著。〔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也。捨斷、正斷此繫著、渴愛,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如斯是「對未來無有繫著」。或又「我於未來世有如斯色」於其處不隨伴喜。又「於未來世我有如斯受,有如斯想,有如斯行,有如斯識」於其處不隨伴喜。如斯乃「對未來無有繫著」也。或又「於未來世我有如斯眼,有如斯色」於無心願獲得未獲得者,於無心願無歡喜彼事,不歡喜彼,如斯是「對未來無有繫著」也。又「於未來世我有斯耳,有斯聲……乃至……於未來世我有斯意、有斯法」,於無心願獲得未獲得者,緣於無心願而無歡喜彼,不歡喜彼,如斯亦是「對未來無[P.222]有繫著」。或又「我依此戒,依務,依苦行,又依梵行,又可成天或他之天」,於無心願獲得未獲得者。緣無心願而無歡喜彼,不歡喜彼,如斯亦是「對未來無有繫著」。
「無有愁煩憶過去」者,無愁於事物之變易,又對變易之事物亦無愁。〔即〕「我眼是變易」而無愁。又「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色、我聲、我香、我味、我觸、我施主家、我眾、我住居、我利得、我名聲、我賞讚、我樂、我衣服、我食物、我臥坐所、我病者之資具藥品、我母、我父、我兄弟、我姊妹、我子、我女、我朋友、同僚、我親戚、我緣者、之變易」而無愁、無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於蒙昧。此是「無有愁煩憶過去」〔之義〕。
「諸觸之上見遠離」〔之句中〕,[7]觸者,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意觸、增語觸、有對觸、樂受觸、苦受觸、不苦不樂受觸、善觸、不善觸、無記觸、欲界觸、色界觸、無色界觸、空觸、無相觸、無願觸、世間觸、出世間觸、過去觸、未來觸、現在觸。如斯所有觸、接觸、合觸、已合觸。此云是觸。
[P.223]「諸觸之上見遠離」者,眼觸之我、我所、常恒、常住、不變易法見遠離。耳觸見遠離,舌觸見遠離,身觸見遠離,意觸見遠離,增語觸見遠離,有對觸見遠離,樂受觸、苦受觸、不苦不樂受觸、善觸見遠離,不善觸見遠離,無記觸見遠離,欲界觸、色界觸、無色界觸、世間觸、出世間觸乃我、我所、常、恒常、常住、不變易法見遠離。
或又過去觸未來之諸觸及現在之諸觸見遠離。未來觸過去之諸觸及現在之諸觸見遠離。現在觸過去之諸觸及未來之諸觸見遠離。
或又為聖、無漏、出世間而與空相應諸觸之貪、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強情、激情、慢、過慢、憍、放逸、一切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熱苦、一切不善行見遠離。此是「諸觸之上見遠離」〔之義〕。
「又於諸見不被導」者,是彼為捨斷六十二惡見、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彼依見而不行、不被導、不被運去、不被帶去。又不解、不解釋(不見做)彼堅實之惡見。此是「又於諸見不被導」〔之義〕。故世尊宣示:
五
(八五二)
「離著而無有詭詐」〔之句中〕,離著者,由捨斷貪故是離著。由捨斷瞋故是離著。由捨斷癡故是離著。由捨斷忿、恨、覆、惱、嫉、慳……乃至(一四頁參照)……一切不善行故是離著。
即世尊如宣示:「[8]諸比丘!比丘離著者云何?諸比丘!於此比丘之我慢令捨斷、根絕,如截頂之多羅樹成為滅無,於未來不生起者。諸比丘!如斯比丘之離著也」,此是「離著」〔之義〕。
「無有詭詐」,有三詭詐事。〔即〕(一)稱受用資具之詭詐事,(二)稱威儀之詭詐事,(三)稱周邊語(猜謎)之詭詐事。
[9](一)彼稱受用資具之詭詐事者云何?於此諸居士為布施、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而招待比丘。彼〔比丘〕有惡欲而敗於欲,有欲求,依欲念〔得〕更多之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首先〕拒絕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彼作如言:「高價衣服於沙門有何用。沙門是由塚墓、又由塵堆,又由店前拾集襤褸以作僧伽梨衣而著者,此始是相應。上等之食物於沙門有何用?[P.225]沙門是行乞,依團食而營生活,此始是相應。上等之臥坐所於沙門有何用?沙門是住樹下者,又是露地住者,此始是相應。成為高價醫藥於沙門有何用?沙門是依〔牛之〕腐尿,又依訶梨勒果[10]片為藥,此始是相應。」因此著粗糙之衣服,攝粗糙之食物,受用粗糙之臥坐具,受用粗糙病者之資具藥品。諸居士如斯思考彼:「此沙門是少欲知足,獨居不雜於〔眾〕,勵精進之頭陀行者」而愈益〔布施〕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而招待。彼如斯言:「依三者之現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即〕依信之現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依施物之現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依應施者(聖者)之現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汝等有此信,又此施物之存在。而且我是此之受用者。若我不受用,汝等則失福,我無用此〔施〕物,然為憐愍汝等故我受〔施物〕。」因此而多受衣服,多受食物,多受臥坐所,多受病者之資具藥品。〔而且受資具時,彼示以麻煩之顏色〕。如此所有〔作派造勢〕之澀面、顰蹙、詭詐、詭瞞、詐欺者,此云為「被稱資具受用詭詐事」。
(二)「被稱[11]威儀詭詐事」者云何?於此某者有惡欲而敗於欲,「意欲由他之尊敬,若作如斯者則人人將尊敬我。」裝作而行,裝作而立,裝作而坐,裝作而臥〔彼如得[P.226]阿羅漢果者〕,〔將見為得阿羅漢果之人〕願求而行,願求而立,願求而坐,願求而臥,如入定者而行,如入定者而立,如入定者而坐,如入定者而臥,為令他見而禪定。如斯所有威儀之假立、建立,〔作派造勢〕之澀面、顰蹙、詭詐、詭瞞、詐欺者,此云「被稱威儀之詭詐事」。
(三)「被稱為[12]周邊語〔猜謎〕之詭詐」者云何?於此某者有惡欲而敗於欲,意欲〔由他之〕尊敬,「若作如斯者人人尊敬我」而詐作依據聖法而言。〔即〕語:「著如斯衣服之沙門,此是大有能者。」語:「攜如斯鉢,攜銅椀,攜水瓶,攜[A1]濾水器,攜鍵,履履物,著帶,著腰紐之沙門,此是大有能者。」語:「有如斯和尚之沙門,此是大有能者。」語:「同於如斯之阿闍梨和尚者(弟子兄弟)、同於阿闍梨者(同門)、有友人、知己、同輩、朋友之沙門,此是大有能者。」語:「住如斯精舍之沙門,此是大有能者。」語:「住如斯偏屋頂家,住於台觀,住於平屋,住於山窟,住於洞穴,住於小屋,住於重閣,住於樓房,住於圓屋,住於寶庫,住於集會所,住於假屋,住於樹下之沙門,此是大有能者。」或又有惡染之心,屢屢〔作派造勢〕之澀面,大詭詐,大饒舌,由口(巧言)得(他之)尊敬者,如云:「此之沙門(我)如斯寂靜[P.227]住等至(禪定)」。是甚深、秘密、微妙、隱蔽,出世間與空相應之論。如斯所有〔作派造勢〕之澀面,顰蹙、詭詐、詐欺者,此云「被稱周邊語之詭詐事」。
捨斷此等之三詭詐事、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云「無有詭詐」〔者〕。此是「離著而無有詭詐」〔之義〕。
「無有慳事不羨望」〔之句中〕,渴愛云為羨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捨斷此羨望、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云為「無有羨望」〔者〕。彼不色,不望聲、香、味、觸、施主家、眾、住居、利得、名聲、賞讚、樂、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欲界、色界、無色界、欲有、色有、無色有、想有、非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四蘊有、五蘊有、過去、未來、現在、所見聞覺識之諸法不望,不欲,不樂,不冀求,不熱望。此是「不羨望」〔之義〕。
「無有慳事」〔之句中〕,「慳」者,是住處慳、家慳、利得慳、稱讚慳、法慳之五慳。所有如斯之慳、慳悋、慳悋性、雜欲、悋、緊縮心之堅執,此云為慳。又蘊慳亦是慳,界慳亦是慳,處慳亦是慳。把持云為慳。捨斷此慳[13]、正斷[14]、令寂滅、令安息、不得使生起,以智火燒之者,云「無有慳事」者。此是「無有慳事不羨望」〔之義〕。
[P.228]「不成傲慢不被嫌」〔之句中〕,傲慢者,是(一)身傲慢,(二)語傲慢,(三)意傲慢之三傲慢。
(一)身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1)於僧伽中示身傲慢,(2)於眾中亦示身傲慢,(3)於食堂中亦示身傲慢,(4)於暖房中亦示身傲慢,(5)於水浴場亦示身傲慢,(6)於〔行乞入於村之〕諸家間亦示身傲慢,(7)於入於家家之間亦示身傲慢。
(1)於僧伽中示身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於僧伽中隨便不加顧慮,向諸長老比丘衝當而立,衝當而坐,立於前,坐於前,坐於高坐,被衣至頭而坐,邊立邊說,亂臂而談,如斯於僧伽中是示身傲慢。
(2)於眾中示身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於眾中隨便不加檢點,諸長老比丘無履物而經行〔自〕穿履物經行,彼等經行低經行處而〔自〕經行於高經行處,彼等經行地上而〔自〕經行於經行處,〔向彼等〕衝當而立,衝當而坐,立於前,坐於前,坐於高坐,被衣至頭而坐,邊立邊說,亂臂而談。如斯是「於眾中示身傲慢」。
(3)於食堂中示身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於食堂中隨便不加顧慮,侵害諸長老比丘而坐,由座拒外諸新學比丘,向彼等衝當而立,衝當而坐,立於前,坐於前,坐於高座,被衣至頭而坐,邊立邊話,亂臂而談。如斯是「於食堂中示身傲慢」。
[P.229](4)於暖房中示身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於暖房中隨便不加顧慮,向諸長老比丘衝當而立,衝當而坐,立於前,坐於前,坐於高座,不諮請〔諸長老比丘〕而燒薪,閉戶,亂臂而交談。如斯是「於暖房中示身傲慢」。
(5)於水浴場示身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於水浴場隨便不加顧慮,對諸長老比丘衝當下行,下行於前,衝當而浴,浴於前,衝當而上,上於前。如斯是「於水浴場示身傲慢」。
(6)為〔行乞而入村落之〕諸家之間示身者傲慢事云何?於此某者為〔行乞入於村落〕諸家之間而隨便不加顧慮,向諸長老比丘衝當而行,行於前,出而亦行於諸長老比丘之前。如斯是「入諸家之間示身傲慢」。
(7)入諸家之間示身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為入諸家間雖由〔在家人〕言「尊師!請勿入」而入於〔家之中〕,雖言:「尊師!請勿立」而立,「尊師!請勿坐」而坐,入於無餘地之處而亦立,於無餘地之處而坐,向主婦、良家之女、嫁婦、少女之坐,良家秘密而關閉之內室,突然入於其處,觸擊兒童之頭。如斯是「入於諸家之間示身傲慢」。
[P.230](二)語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1)於僧伽中示語傲慢,(2)於眾中示語傲慢,(3)入諸家之間示語傲慢。
(1)於僧伽中示語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於僧伽中隨便不加顧慮,不向諸長老比丘諮請而語法、答問,〔於布薩日〕誦波羅提[A2]木叉(戒條),邊立邊言,亂臂而談。如斯是「於僧伽中示語傲慢」。
(2)於眾中示語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於眾中隨便不加顧慮,不向諸長老比丘諮請而語法、答問,邊立邊言,亂臂而談,向來〔僧〕園諸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語法、答問,邊立邊言,亂臂而談。如斯是「於眾中示語傲慢」。
(3)入於諸家之間示語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入於諸家之間而向婦人及少女如斯言:「某名!某姓!有何耶?有粥耶?有食物耶?有噉食耶?我等將飲何?將食何?將噉何?」又「有何耶?與我何耶?」而語種種。如斯是「入諸家之間而示語傲慢」。此是語傲慢。
(三)心傲慢者云何?於此某者非由高貴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高貴家之出家[P.231]者,非由大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大家而出家者。非由大財產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大財產家之出家者。非由富豪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富豪者之出家者。非是經師,看做自己與經師相等。非持律師,非說法師,非阿練若住者,非常乞食者,非糞掃衣者,非但三衣者,非次第乞食者,非隨處住者,非得初禪者,看做自己等同於得初禪者……乃至……非非想非非想處定,看做自己等同於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者。此心傲慢。
捨斷此等之三傲慢,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云不是傲慢者。此是「不成傲慢」〔之義〕。
「不被嫌」者,(一)有嫌惡之人,(二)有不嫌惡之人。
(一)被嫌惡之人者云何?於此某人有惡戒,有惡法,是不淨有可疑之行,有隱蔽之業,非沙門而公言為沙門,非梵行者公言為梵行之行道者,內之腐敗,有流漏,生垢穢。此云被嫌惡之人。
或又有忿而苦惱多,稍被言而瞋著、怒、瞋恚、反抗、現怒、瞋與不歡近,此云「被嫌惡之人」。或又有忿,有恨,有覆,有惱,有嫉,有慳,有諂,有誑,有強情,有過慢,有邪見,執取自見,有堅執,難捨遣之人,此云「被嫌惡之人」。
[P.232](二)不被嫌惡之人者云何?於此處[15]有比丘,具戒,防護於別解脫律儀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之罪亦起怖畏,受持(學處)而學〔學處〕。此云「不被嫌惡之人」。
或又無忿無有苦惱,雖被多言亦不瞋著、不怒、不瞋恚、不反抗、無現怒、瞋與不歡迎。此云「不被嫌惡之人」。
或又無忿,無恨,無覆,無惱,無嫉,無慳,無諂,無誑,無強情,無過慢,無惡欲,無邪見,不執取自見,無堅執,能捨遣之人,此云「不被嫌惡之人」。善凡夫並一切聖者是不被嫌惡之人。此是「不成傲慢不被嫌」〔之義〕。
「又與兩舌亦無關」〔之句中〕,兩舌者,於此某者為兩舌。〔即〕為分裂此間之人人,由此處聞而於彼處話,為分裂彼處間之人人,由彼處聞而於此處話,使和合人人令之分裂,愈益助長令分裂人人之不和,悅不和,樂不和,喜不和,語令不和之語。此云為兩舌。
又由二原因而人為兩舌。〔即〕(一)欲被愛,(二)意圖令分裂。
(一)欲被愛而為兩舌者云何?是「我欲被此人愛,我欲對〔此人〕為適意,是親,是親密,是友人」而〔成為兩舌〕。如斯是「欲被愛而為兩舌」。
(二)意圖令分裂而為兩舌者云何?是「若云何而令彼等將相分、相離,將成不和,將成二者,將成二分,將成二黨,將分裂,將不合,苦而不樂住」而〔為兩舌〕。如[P.233]斯是意圖「欲令分裂而為兩舌」。捨斷此之兩者、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者不行兩舌、不加行、不熱心、不專心。此是「又與兩舌亦無關」〔之義〕。故世尊宣示:
六
(八五三)
「對喜好者無有漏」〔之句中〕,此云喜好五種欲者。何故云喜好五種欲者耶?諸多之天與人欲求、樂、冀求、希望、熱望五種欲。其故云好五種欲者。此好者之渴愛,不捨斷由人人之眼,對色之渴愛漏,漏出、流、轉起。由耳對聲之渴愛,由鼻對香之渴愛,由舌對味之渴愛,由身對觸之渴愛,由意對法之渴愛漏,漏出、流、轉起。捨斷此好者之渴愛、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者人人,由眼對色無渴愛之漏〔愛著〕、無漏出、無流、無轉起。由耳對聲之渴愛……乃至……由意對法之渴愛無漏、無漏出、無流,無轉起事。此是「對喜好者使無(漏)」〔之義〕。
「此為無關過慢事」〔之句中〕,過慢者云何。於此某者由於生,由於姓……乃至(八三頁參照)……由某種之根據對他人過慢。所有如斯之慢、慢心、高慢、高[P.234]貢、高舉、〔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幟,此云為過慢。捨斷此之過慢、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此不行過慢、不加行、對過慢不熱心,不專心。此是「此為無關過慢事」〔之義〕。
「柔和而為具應辯」〔之句中〕,柔和者,是具備柔和之身業故是柔和。具備柔和語業、柔和之意業故是柔和。具備柔和念處故是柔和。具備柔和正勤、柔和神足、柔和根、柔和覺支故是柔和。具備柔和八支聖道故是柔和。
「具應辯」(具應辯者)者是(一)對教說具應辯者,(二)對徧問具應辯者,(三)對證得具應辯者之三具應辯者。
(一)對教說具應辯者云何?於此某者若為學得契經、祗夜、記說、偈、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毘陀羅者,彼依(其)教說而〔具應辯者〕應辯之。此是「對教說具應辯者」。
(二)對徧問具應辯者云何?於此某者有關徧問自義、所知義、特相、原因(理由)、處非處(理非理),彼依其徧問而〔具應辯者〕應辯之。此是「對徧問具應辯者」。
(三)對證得具應辯者云何?於此某者於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P.235]七覺支、八支聖道、四沙門果、四無礙解、六神通之證,彼知義、知法、知詞(文法)者,〔具應辯者〕是知義者應說義,知法者應說法,知詞(文法)者應說詞。對此等〔義、法、詞〕之三者,智是應辯無礙解。具、正具、達、正達、成、正成、具備此之應辯無礙解者是「具應辯者」。
亦無有教說,亦不徧問,亦無所證得者具應辯者將有何應辯?此是「柔和而為具應辯」〔之義〕。
「無〔貪〕離貪不妄信」〔之句中〕,不妄信者,是自己自知通〔唯信〕自現見之法,亦不信其他任何沙門、婆羅門、天、魔、人、梵天〔之說〕。〔即〕「一切諸行是無常」自己自知通〔唯信〕已自現見之法,亦不信其他任何沙門、婆羅門、天、魔、人、梵天〔之說〕。「一切諸行是苦」,「一切諸法是無我」,「緣無明而有行……乃至(一一一頁參照)……緣生而有老死。」「明滅之故而行之滅……乃至(一一一頁參照)……生滅故而老死滅」。「此是苦……乃至(一一一頁參照)……此是至苦滅之道」。「此是漏……乃至(一一一頁參照)……此是至漏滅之道」。「知通此等諸法……乃至(一一一頁參照)……作證此等諸法」。「於六觸處有集、滅沒、樂味、過患、出離。於五取蘊有集、滅沒、樂味、過患、出離。於四大種有集、滅沒、樂味、過患、出離」。「所有集法一切是滅法」自己自知通,〔唯信〕己自現見之法,不信其他[P.236]任何沙門婆羅、天、魔、人、梵天。
即世尊如斯宣示:「[16]舍利弗!汝修習、多作信根沒入於不死(甘露即涅槃),至不死、終極不死、能修習、多作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沒入不死、至不死,信終極不死耶?」「尊師!我於此處由信世尊而『修習、多作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而沒入不死、至不死、終極不死』〔非至信〕。尊師!以慧〔自〕不知此、不見、不語、不作證、不所觸之人人於其處依信他而『多修習、多作信根……乃至……慧根是沒入不死,至不死,終極不死』應至〔之信〕。然而尊師!以慧〔自〕知此、見、悟、作證、所觸之人人『修習、多作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沒入不死、至不死、終極為不死』〔自信〕於其處無有疑惑、無有疑。尊師!而且我以慧〔自〕知此、見、悟、作證,而觸到。我『修習、多作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沒入不死、至不死、終極不死』〔自信〕於其處無有疑惑,無有疑。」「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以慧不〔自〕知此、不見、不悟、不作證、不所觸之人人!於其處由信他而『修習、多作信根……乃至……慧根是沒入不死、至不[P.237]死、終極不死』應至〔之信〕。」
「無貪無離貪」者,於一切之愚凡夫有貪。於善凡夫並七有學有離貪。於阿羅漢無貪,無離貪,彼已離貪。離貪故有貪之盡,離瞋故有瞋之盡,離癡故有癡之盡。彼〔梵行〕已成,所作已[A3]辦……乃至……於彼無再有。此是「不〔妄〕信」〔之義〕。
故世尊宣示:
七
(八五四)
「為學非為欲利得,不利得亦無怒事」〔之句中〕,學[18]欲利得者云何?諸比丘!於此有比丘,見(餘)比丘〔由在家信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而思念:「依何此尊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耶?」彼更思念:「此尊者是經師。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彼因於利得,緣於利得,原因於利得,令生起利得,收獲利得而學得經。如斯是「學欲為利得」。
[P.238]或又有比丘,見〔餘〕比丘〔由在家信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而為思念:「依何而此尊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耶?」彼更思念:「此尊者是持律師……乃至……是論師,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彼因於利得,[A4]緣於利得,原因於利得,令生起利得,收獲利得而學得論(阿毘達摩)。如斯是「學欲為利得」。
或又有比丘,見〔餘〕比丘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而為思念:「依何而此尊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耶?」彼〔更〕思念:「此尊者是阿練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糞掃衣者,是但三衣者,次第乞食者,是時後不食者,是常坐不臥者,是隨處住者。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彼因於利得,緣於利得,原因於利得,令生起利得,收獲利得,是阿練若住者……乃至……隨處住者。如斯是「學欲為利得」。
非學欲為利得者云何?於此有比丘不因於利得,不緣於利得,不原因於利得,非令生起利得,非收獲利得,令[A5]徧調御自己,為令止息自己,為令自己般涅槃而得經,學得律,學得論。如斯是「學非欲利得」。或又有比丘,不因於利得,不緣於利得,不原因於利得,非令生起利得,非收獲利得,偏依少欲,依知足,依〔煩惱〕之損滅,依遠離,依求德[19],為阿練若住者,為常乞食者,為糞掃衣者,為但三衣者,為次第乞食者,為時後不食者,為常坐不臥者,為隨處住者。如斯亦為「學非欲為利得」。
[P.239]「不利得亦無怒事」。怒於不利得者云何?於此某者:「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眾」,「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聲」,「我不得賞讚」,「我不得樂」,「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臥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資具藥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認為〔存在〕」而現怒、瞋恚、反抗、怒、瞋、不恰意。如斯是「怒於不利得」。
「無怒於不利得事」者云何?於此處有比丘「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眾」,「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聲」,「我不得賞讚」,「我不得樂」,「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臥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資具藥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認為〔存在〕者」而無現怒、無瞋恚、無反抗、無怒、瞋、不洽意。如斯是「不利得亦無怒事」,此是「學而非以欲利得,不利得亦無怒事」〔之義〕。
「〔心〕對愛味無違和,對此亦無貪求事」〔之句中〕,違和者,所有心之瞋害、瞋恨、違背、怒、激怒、大激怒、瞋、激瞋、大激瞋、心之恚、意之激瞋、心之忿、忿怒、忿怒性、瞋、瞋怒、瞋怒性、恚、恚怒、恚怒性、違和、達逆、憤怒、憤慨、心之不適意,此云為違和。捨斷此之違和、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不得令生起,以智火燒之者云為無違和者。
[P.240]愛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也。
味者,是根味、幹味、皮味、葉味、花味、果味、酸、甘、苦、辛、鹹、鹼、收[A6]斂性、澀、美〔味〕、不味、冷、熱。有一部之沙門、婆羅門貪求味。彼等以舌端不斷徧求最高之味而徘徊[20]。彼等已得酸〔味〕而徧求不酸〔味〕,已得不酸〔味〕而徧求酸味。已得甘〔味〕而徧求不成甘〔味〕,已得不成甘〔味〕而徧求甘味。已得苦〔味〕而徧求不苦〔味〕,已得不苦〔味〕而徧求苦〔味〕。已得辛味而徧求不辛〔味〕,已得不辛〔味〕而徧求辛〔味〕。已得鹹〔味〕而徧求不鹹〔味〕,已得不鹹〔味〕而徧鹹〔味〕。已得鹼〔味〕而徧求不鹼〔味〕,已得不鹼〔味〕而徧求鹼〔味〕。已得收[A7]斂性〔味〕而徧求澀〔味〕,已得澀〔味〕而徧求收[A8]斂性〔味〕。已得美〔味〕而徧求不〔味〕,已得不〔味〕而徧求美〔味〕。已得冷而徧求熱,已得熱而徧求冷。彼等已得各各〔之味〕而以彼不為滿足而徧求其他與其他之物,對適意諸味貪、貪求、貪覓,昏昧而縛著、懸、懸著、礙著。捨斷味愛、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者之人,如理省察,不為戲,不為憍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為欲令此身體之存續,為欲維持,為欲止害,「如斯我無舊之苦痛,勿使[P.241]生新之苦痛,又於我存命、無罪與安樂住」,於為攝益梵行範圍內而攝食。譬如植林之範圍內焚燒森林,或又譬如於運搬貨物之範圍內向車軸注油,或又譬如於渡難所〔沙漠〕之範圍內攝食子之肉,如斯,比丘如理省察,不為戲,不為憍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為欲令此身體存續、維持,為欲止害,「如斯我無舊之苦痛,令不生新之苦痛,又對我有存命、無罪與安樂住」,於攝益梵行之範圍內攝食,捨斷味愛、除去、滅除、滅無。〔即〕由味愛遠、離、離去、出離、捨離、離脫、離縛,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心對愛、味無違和,對此亦無貪求事」〔之義〕。故世尊宣示:
八
(八五五)
「常為有捨亦有念」〔之句中〕,有捨者,是具備六分捨者,乃以眼見色亦不喜、不憂、有捨、念、正知而住。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嚐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亦不喜、不憂、有捨、念、正知而住。以眼見適意之色亦不貪求、不笑喜、不生[P.242]貪。彼身住立,心住立,於內善安立,善解脫。又以眼見不適意之色亦不悄心,無反抗心,無壞亂意[21],無瞋恨心。彼身住立,心住立,於內善安立,善解脫。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嚐味,以身觸觸,以意識適意之法亦不貪求、不笑喜、不生貪。彼身住立,心住立,於內善安立,善解脫。又以意識不適意之法亦不悄心,無反抗心,無壞亂意,無瞋恨心。彼身住立,心住立,於內善安立,善解脫。以眼見色亦對適意不適意之諸色而彼之身住立,心住立,於內善安立,善解脫。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嚐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亦對適意不適意之諸法而彼身住立,心住立,於內善安立,善解脫。以眼見色亦不貪所貪,不瞋所瞋,不昏迷所癡,不怒所怒,不染所染,不憍所憍。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嚐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亦不貪所貪,不瞋所瞋,不昏迷所癡,不怒所怒,不染所染,不憍所憍。己見而如已見,己聞而如已聞,覺而如已覺,識而如已識,對已見者不著,對已聞者不著,對已覺者不著,對已識者不著。對已見者不近著,不依止,不結縛,〔由彼〕離脫,離縛,以無限定之心而住。對已聞、已覺、已識者不近著,不依止,不結縛,〔由彼〕[P.243]離脫,離縛,以無限定之心而住。於阿羅漢有眼,阿羅漢以眼見色亦於阿羅漢無有欲貪,阿羅漢心善解脫。於阿羅漢有耳,阿羅漢以耳聞聲亦於阿羅漢無有貪欲,阿羅漢心善解脫。於阿羅漢有鼻,阿羅漢以鼻嗅香亦於阿羅漢無有欲,阿羅漢心善解脫。於阿羅漢有舌,阿羅漢以舌嚐味亦於阿羅漢無有貪欲,阿羅漢心善解脫。於阿羅漢有身,阿羅漢以身觸觸亦於阿羅漢無有貪欲,阿羅漢心善解脫。於阿羅漢有意,阿羅漢以意識法亦於阿羅漢無有欲貪,阿羅漢心善解脫。眼樂色,喜色,喜悅色。阿羅漢調御彼眼守、護、防護、且防護〔彼眼〕而說示法。耳樂聲,鼻樂香,舌樂味,喜味,喜悅味。阿羅漢調御彼〔舌〕、守、護、為防護,且防護〔彼舌〕而說示法。身樂觸,意樂法、喜法、喜悅法。阿羅漢調御彼意、守、護、防護、且防護彼意而說示法。
「常為有捨」〔之句中於常者〕,是「常於」、於一切之場合、於一切時、於常時、於恒時……(二六頁以下參照)……於老年期。「有念」者,是依四原因而有念。〔即〕對身修習隨觀念處者而有念。對受,對心,對法修習法隨觀念處而有念……乃至(二〇頁以下參照)……云彼為有念。此是「常為有捨亦有念」〔之義〕。
「世間他己無等思」者,是於出生、姓……乃至(一二八頁參照)……又依任何之根據不生「我相等」之慢。此是「世間他己無等思」〔之義〕。
「不為己勝不為劣」者,是於出生、姓……乃至……又依任何之根據不生「己勝」之慢。出生、姓……乃至又依任何之根據「我劣」不生慢。此是「不為己勝不為劣」〔之義〕。
「彼無增盛煩惱事」〔之句中〕,「於彼」者,是阿羅漢、漏盡者。增盛者,是貪增盛、瞋增盛、癡增盛、慢增盛、見增盛、煩惱增盛、業增盛之七增盛。於彼無此等之增盛,無有之事、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燃燒之。此是「彼無增盛煩惱事」〔之義〕。故世尊宣示:
九
(八五六)
[P.245]「於彼無有依止事」〔之句中〕,「於彼」者,是於阿羅漢、漏盡者。依止者是愛依與見依之二依……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依……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依。彼捨斷愛依,捨遣見依。捨斷愛依,捨遣見依故,於彼無有依、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令寂滅、使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此是「於彼無有依止事」〔之義〕。
「彼知法而成無依」〔之句中〕,「知」者,是知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知「一切諸行是無常」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知「一切諸行是苦」,「一切諸法是無我」……乃至(一一一頁參照)……知「所有一切集之法是此滅之法」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無依」〔之句中,依〕者,是成為愛依與見依之二依……乃至……此是愛依……乃至……此是見依。捨斷愛依,捨遣見依,於眼無依,於耳無依,於鼻無依,於舌無依,於身無依,於意無依、色、聲、香、味、觸、施主家、眾、住居……乃至(九頁參照)……對見聞覺識之諸法是無依,無繫著,無近著,無縛著,無信解,出離、棄遣、離脫、為離縛,以無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彼知法而成無依」〔之義〕。
「於彼向有與非有,無有渴愛之存事」〔之句中〕,渴愛者,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於彼」者,是於阿羅漢、漏盡者。「有」者,是有見,「非有」者,是無有見。有者是常見,非有者是斷見。「有」者,是再三之有、再三之趣、再三之[P.246]生起、再三之結生、再三身體之發生。於彼無有渴愛、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寂滅、為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故世尊宣示:
一〇
(八五七)
「斯人我言寂靜者」〔之句中寂靜者〕是寂者、寂靜者、寂滅者、〔煩惱〕消滅者、安息者。「斯人我言」者,是我語彼、話彼、說彼、言說彼。此是「斯人我言寂靜者」〔之義〕。
「對諸欲為不期待」〔之句中〕,「欲」者,概言之,是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一頁以下參照)……此等云為事欲……乃至(二頁參照)……此等云為煩惱欲。徧知事欲,煩惱欲捨斷之、捨棄、除去、滅除、令滅無,「對諸欲為不期待」者,是離欲、捨欲、唾棄欲、脫欲、捨斷欲、捨遣欲、離貪、捨貪、唾棄貪、脫貪、捨斷貪、捨遣貪、無愛、消滅〔煩惱〕、清涼、覺受樂,自成梵而住。此是「對諸欲為不期待」也。
[P.247]「於彼繫縛之無存」〔之句中〕,繫縛者,是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真實住著身繫之四繫縛。對自己之見貪是貪欲之身繫。對他語瞋害、不恰意是瞋恚之身繫。對自己之戒又務又戒與務之取著是戒禁取之身繫。自己之見此是真實與住著是真實住著之身繫。「於彼」者,是在阿羅漢、漏盡者[25]。「於彼繫縛之無存」者,是於彼無有繫縛、不存、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此是「於彼繫縛之無存」〔之義〕。
「彼已能成度愛著」〔之句中〕,「愛著」者是渴愛。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26]愛著者是依何義而為愛著耶?擴大之故是愛著,廣大之故是愛著,染著之故愛著,邪曲之故是愛著,冒險之故是愛著,奪取之故是愛著,欺語者之故是愛著,毒根之故是愛著。毒果之故是愛著。毒受用之故是愛著。或又彼渴愛而廣大、擴而擴大於色、聲、香、味、觸、施主家、眾、住居……乃至(九頁參照)……見聞覺識之諸法中。此是愛著〔之義〕。「彼已能成度愛著」者,是彼度此之愛著、渴愛之越度、度過、超越、令離越。此是「彼已能成度愛著」〔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一
(八五八)
[P.248]「於彼妻子與家畜,田園宅地亦不存」〔之句中〕,「不」者,是否定。「於彼」者,是阿羅漢、漏盡者。「子」者,自生子,乳母所育子、受養之子、為徒弟子之四〔種〕子。家畜者,是羊、山羊、鷄、豚、象、牛馬、牝馬。田園者,是米之田、稻之田、豌豆之旱田,豆之旱田,麥之旱田,小麥之旱田,胡麻之旱田。宅地者,是家之用地、庫藏地、前〔庭〕之地、後〔庭〕之地、庭園之地、精舍之地。「於彼妻子與家畜,田園宅地亦不存」者,是彼對子之徧取,對家畜之徧取,對田園之徧取,對宅地之徧取亦不有、不存、不存在、不能得、捨斷、正斷、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此是「於彼妻子與家畜,田園宅地亦不存」〔之義〕。
「於彼常見與斷見,我與非我不能得」〔之句中〕,我者,是常見,非我者,是斷見。我無可執,非我無可脫。於無所執者無可脫。於無可脫者無執。阿羅漢超越執與脫,離越增與減。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辨……乃至……彼無再有。此是「於彼常見與斷見,我與非我不能得」〔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二
(八五九)
[P.249]「諸凡夫及沙門、婆羅門,貪等之廉訾論彼」〔之句中〕,凡夫者,是依何義而為凡夫耶?廣生諸煩惱故是凡夫,廣不害破身見故是凡夫,廣對師尊口快(阿諛)者是凡夫,廣為一切趣所障故是凡夫,廣行種種行故是凡夫,廣由種種暴流所運故是凡夫,廣由種種熱惱所熱故是凡夫,廣由種種熱苦所燒故是凡夫,廣對五種欲而貪、貪求、貪覓、昏昧、縛著、懸、懸著、礙著故是凡夫,廣由五蓋所遮障、蓋覆、妨障、閉塞、被蔽、被陰蔽故是凡夫。「沙門」者,是入於此〔佛教〕以外所有之出家,[A9]已出家之人人。婆羅門者,是所有〔相互〕稱呼「卿」之人人(生來即是婆羅門)。「諸凡夫、沙門、婆羅門,貪等之廉訾論彼」者,乃諸凡夫以染其貪應〔訾〕論彼,以怒其瞋應〔訾〕論彼,以昏昧其癡應〔訾〕論彼,以結縛其慢應〔訾〕論彼,以執取其見應〔訾〕論彼,以散亂其掉舉應〔訾〕論彼,以不決定其疑應〔訾〕論彼,以強力其隨眠應〔訾〕論彼,其等之諸行彼已捨斷。捨斷諸行故,何以論〔凡夫等〕依趣而〔令彼〕「為地獄有情」,「為畜生」,「為餓鬼」,「為人」,「為天」,「為有色者」,「為無色者」,「為有想者」,「為無想者」,「為非想非想者」。是於彼之廉,〔凡夫等應訾論彼,〕而應語、應話、應說明、應言說之無因,無有緣,無有原因。此是「凡夫、沙門、婆羅門,貪等之廉應訾論」〔之義〕。
[P.250]「彼已無視彼貪等」〔之句中〕,「彼」者,是阿羅漢、漏盡者。「重視」者,是愛重視與見重視之二重視……乃至(五六頁參照)……是愛重視……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重視。彼捨斷愛重視,捨遣見重視、捨斷愛重視,捨遣見重視故,〔彼〕對愛、見無重視之行。不以愛為幢幡,不以愛為旗幟,不以愛為主,不以見為幢幡,不以見為旗幟,不以見為主,無從愛、見之行。此是「彼已無視彼貪等」〔之義〕。
「故對訾論彼不動」〔之句中〕,「故」者,是彼之原因、之因、彼之緣、彼之因緣。〔彼〕對諸論,對誹謗,對毀訾,對叱責,對貶稱,對惡評而不動、不動搖、不顫、不顫怖、不顫駭。此是「故對訾論彼不動」〔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三
(八六〇)
「捨離貪求無有慳」〔之句中〕,渴愛言貪求。〔即〕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是貪欲、貪、不善根。捨斷此貪求,正斷,令寂滅,使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者、云是離貪求者。彼不貪求色……乃至(九頁參照)……不貪求、見聞覺識之諸法、不貪覓、不昏迷、不縛著、離貪求、捨貪求、唾棄貪求、脫貪求、捨遣貪求、不愛、寂滅、為清涼、受樂、自為梵而住。此是「離貪求」〔之[P.251]義〕。「無有慳」〔之句中〕,慳者,是住處慳、家慳、利得慳,稱讚慳、法慳之五種慳。所有如斯之慳……乃至(四二頁參照)……堅持云為慳。捨斷此慳、正斷、令寂滅、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燒之者,云為無慳者。此是「捨離貪求無有慳」〔之義〕。
「牟尼不論勝等劣」〔之句中〕,牟尼者,以智云牟那……乃至(六五頁以下參照)……超越著、綱,此是牟尼。牟尼不論「我勝」、「我等」、「我劣」,不語、不話、不說明、不言說。此是「牟尼不論勝、等、劣」〔之義〕。
「不至分別無妄想」〔之句中〕,分別者是愛分別與見分別之二分別……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分別……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分別。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故,「不至」愛分別與見分別,不近著、不近寄、不執、不執取,不住著。此是「不至分別[27]」〔之義〕。「為無分別」〔之句中〕,分別是愛分別與見分別之二分別……乃至……此是愛分別……乃至……此是見分別。彼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捨斷愛分別,捨遣見分別故,無分別愛分別與見分別,令不生、令不發生、令不生起。此是「無分別而不至分別」〔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四
(八六一)
[P.252]「彼於世間無所有」〔之句中〕,「彼於」者,是於阿羅漢漏、盡者。「無所有」者,是於彼:「此是我物」「此是他人之物」無有何等對色、受、想、行、識之執、執取、住著、縛著、信解之……乃至(七六頁參照)……以智火燒之。此是「彼於世間無所有」〔之義〕。
「又無所有無有愁」者,是於變易事物亦不愁,已變易之事物時亦不愁。〔即〕我眼變易而不愁,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意、我色、我聲、我香、我味、我觸、我施主家、我眾、我住居、我名聲、我賞讚、我樂、我衣服、我食物、我臥坐所、我病者之資具藥物、我母、我父、我兄弟、我姊妹、我子、我女、我友人、我同僚、我親戚、我緣者乃變易而不愁、不疲、不悲泣,無捶胸而泣,無陷於蒙昧。如斯是「又無所有無有愁」〔之義〕。
或又觸及不〔實〕存之苦受,被襲、被包圍、具備苦受亦不愁,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於蒙昧。〔即〕觸及眼病、被襲、被包圍、具備眼病亦不愁,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於蒙昧。觸及耳病、鼻病、舌病、身病、頭病、外耳病、口腔病、齒病、咳、喘息,外鼻病、熱病、老、腹病、氣絕、赤痢、腹痛、虎列剌、癩、癰、疱瘡、肺病、癲癎、輪癬、疥癬、風癬、抓傷、皹、出血、糖尿病、痔疾、[P.253]疙瘩、潰瘍、膽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風等起病,〔膽汁、痰、風〕集合病、氣候變化所生病,不等姿勢所生病、傷害所生病、業報所生病、寒、暑、飢渴、大便、小便、虻、蚊、風、太陽熱、觸於爬行類(蛇類)、被襲、彼包圍、使具備彼等亦無愁、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於蒙昧。如斯是「又無所有無有愁」〔之義〕。
「彼無趣至諸法事」者,是無至於欲趣,無至於瞋趣,無至於癡趣,無至於怖畏趣,無依貪至,無依瞋至,無依癡至,無依慢至,無依見至,無依掉舉至,無依疑至,無依隨眠至,無由行違和之諸法、被導、被運、被帶去。此是「彼無趣至諸法事」〔之義〕。
[P.254]「彼實成寂可為言」者,彼是寂、寂止、寂靜也,言安息、語、話、說明、言說消滅〔煩惱〕,此是「彼實成寂可為言」〔之義〕。故世尊宣示:
第十 死前經之義釋畢
校注
[0245001] 化人(nimmita)此死前經第一偈是佛為說本經而方便自化作化佛,其化佛向佛質問者。化人者是佛問本偈之化佛。 [0246002] 以下之說明已在本卷一七〇頁以下說出。 [0250003] 違逆(paṭivirodho)在底本雖亦有 paṭinirodho,今從異本及暹羅本。 [0254004] 以下之說明文 D. I, 4; 63f; M. I, 345; A. II, 209; PP. 52f 等參照。 [0255005] 去四過失(Catudo Sāpagataṁ)底本之 Catudosāgataṁ 是誤植。依暹羅本而訂正。 [0255006] 三十二之無用論(dvattiṁsā tiracchānakathā)。一、王論(rāja-kathā),二、賊論(cora-K.),三、大臣論(mahāmatta-K.),四、軍論(senā-K.),五、怖畏論(bhaya-K.),六、戰爭論(yuddha-K.),七、食物論(anna-K.),八、飲物論(pāna-K.),九、衣服論(vattha-K.),一〇、臥床論(sayana-K.),一一、華鬘論(mālā-K.),一二、香論(gandha-K.),一三、親戚論(ñāti-K.),一四、乘駕論(yāna-K.),一五、村論(gāma-K.),一六、街論(nigama-K.),一七、市論(nagara-K.),一八、地方論(janapada-K.),一九、女論(itthī-K.),二〇、男論(purisa-K.),二一、英雄論(sūra-K.),二二、道途論(visikhā-K.),二三、井邊論(kumbhaṭṭhana-K.),二四、先亡論(pubbapeta-K.),二五、種種論(nānatta-K.),二六、世俗哲學(lokakkhāyika),二七、宇宙發生論(Samuddakkhāyika),二八、有無論(itibhavābhava-kathā),二九、林野論(arañña-K.),三〇、山岳論(pabbata-K.),三一、河川論(nadī-K.),三二、島洲論(dīpa-K.)。對此三十二,於佛道修行無何等之益、無用有害之徒勞話。底本三六七頁及 Vm. 127 等參照。 [0257007] 以下之說明文既出於本卷七四頁。 [0259008] 以下由 A. II, 41 之引用。 [0259009] 以下之文 Vm. 24f. 所引用。 [0259010] 訶梨勒果(harītakī)亦譯為柯子,有苦味之果實,用為瀉劑。 [0260011] 以下之文 Vm. 26 所引用。 [0261012] 以下之文 Vm. 25f 所引用。 [0262013] 慳(macchariyaṁ)在底本雖無此字,今依暹羅本補入。 [0262014] 正斷(Samucchinnaṁ)在底本雖無此字,今依異本及暹羅本補入。 [0267015] 以下之文詳細解釋 Vm. 16ff 參照。 [0271016] 以下由 S. V, 220ff(S. 58. 44, pubbakoṭṭhako)之引用。 [0272017] 本偈由 Dhp. 97 之引用。J. III, 78;法句經卷上(大正藏四、五六四b),法句經譬喻經卷二(大正藏四、五八八c)等參照。 [0273018] 學(Sikkhati)在底本及暹羅本雖有 na Sikkhati 在文義上已除去 na。 [0274019] 求德(idam-atthitā)者是智。Vm. 81 參照。 [0276020] 徘徊(āhiṇḍanti)底本之 ahiṇḍnti 為誤植。 [0278021] 無壞亂之意(abhinna-manaso)在底本有 ādina-manaso。然 ādina 之語,字義不明。在 DḶ, 115 出此字,在彼異本亦有 abhinna。故今假取 abhinna 之義而譯出。底本之 ādina 應為 alīna(沈鬱)或亦未可知。 [0279022] 以下之三偈由 Dhp. 321-323 之引用。法句經卷下(大正藏四、五七〇b),法句譬喻經卷三(大正四、六〇〇b以下)參照。 [0280023] 本偈由 S. III, 84 之引用。(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23],今於此處加上[23]之註標。) [0280024] 本偈由 Sn, 516 之引用。Netti, 170; Mahāvastu III, 395f; 佛本行集經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a)參照。 [0284025] 於漏盡者(Khīṇāsavassa)底本之 Khina 為 Khīṇā 之誤植。 [0284026] 以下之文在本卷九頁既出。 [0289027] 不至分別(kappaṁñeti)在底本此句雖引用語句之「傾斜書體」,此應作為普通文字而續前之文。【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5 冊 No. 22 大義釋(第1卷-第1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