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7]第六 老經之義釋
一
(八〇四)
「〔人間之〕命實短少」〔之句中〕,命者是壽[1]、存續、維持、動作、活動、護持、命、命根。而依〔次之〕二理由命是短少。〔即〕(一)存續之少故命是短少。又(二)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是短少。
(一)存續少故命是短少者云何?過去心剎那之〔有情〕已生存者,非現生存,當非生存。未來心剎那之〔有情〕是當生存者,非現生存,非已生存。現在心剎那之〔有情〕於現生存者,非已生存,當非生存。
如是乃「存續之少故,命成為短少」〔之義〕。
(二)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短少者云何?命連結於入息,命連結於出息,命連結於出入息,命連結於〔地水火風之四〕大種,命連結於煖(身熱),命連結於段食,命連結於識。此等〔出入息等〕之根本是脆弱,此等之前因亦是脆弱,此等之諸緣亦是脆弱,〔此等〕發生因之〔渴愛〕亦脆弱。與此等俱存〔色、無色法〕亦是脆弱。與此等相應諸法亦是脆弱,與此等俱生〔諸法〕亦是脆弱,努力〔起生死之渴愛〕亦是脆弱,此等諸法是相互常脆弱。此等相互不確立、此等相互令壞滅、然,[P.119]相互不救護、又此等他相互存續、又無令他生者。又任何依任何亦不能捨,然,此等一切成為自破壞者。依於前諸法而令此等〔諸法〕能發生。令發生之〔前諸法〕此先滅。前〔之諸法〕與後〔之諸法〕亦相互決無相見。如是乃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是「命成為短少」〔之義〕。
又若比於四大王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僅少,命是剎那,命是輕少,命是些少,命是暫時,命不久住。若比於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僅少,命是剎那,命是經少,命是些少,命是暫時,命不久住也。
即世尊如是宣示:「諸比丘[2]!人人之壽命此短少,〔忽而〕應至來世。〔故〕應磨慧,應作善,應行梵行。生之者無有不死。諸比丘!長命者亦不過〔生存〕百歲內外。
[P.120]「人間之命實短少,在由百歲以下死」者,乃於竭羅藍[4]之時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阿浮陀之時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閉尸之時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犍南之時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波沙佉之時亦死亡、死、滅失、壞滅。雖任其生而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產家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生後〕半月而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生後〕一個月而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生後〕二個月、三個月、四個月、五個月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生後〕六個月、七個月、八個月、九個月、十個月、一個年而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於二歲、三歲、四歲、五歲、六歲、七歲、八歲、九歲、十歲、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而亦死亡、死、滅失、壞滅。此是「在由百歲以下死」〔之義〕。
「雖生過於百歲者」者,是越百歲而生者,〔其後〕活一年,又活二年,又活三年,又活四年,又活五年,又活十年,又活二十年,又活三十年,又活四十年。此是「雖生過於百歲者」〔之義〕。
[P.121]「彼亦又為老而死」者,乃老,長,耆年,達重齡,老齡,齒落,髮白,髮斷,頭禿,皺寄,手足生斑點,身曲屈,至依杖至步行時,彼亦又為老而死亡、死、滅失、壞滅。
此是「彼亦又因老而死」〔之義〕。故世尊宣示:
二
(八〇五)
[P.122]「人人為我執物愁」〔之句中〕,「人人」者,是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也。「我執」者,是愛我執與見我執之二我執……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我執……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我執。人人懼我所執事物將被奪時而愁,奪取時亦愁,奪去後亦愁。人人懼我所執事物將變易物時亦愁,在變易時亦愁,變易之後亦愁、疲、悲泣、捶胸而泣,陷於蒙昧。此是「人人為我執物愁」〔之義〕。
「蓋無徧取之常事」〔之句中〕,徧取者,是愛徧取與見徧取之二徧取……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徧取(以渴愛把握認識之物)……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徧取(以惡見把握認識之物)。愛徧取是無常、有為、緣生、盡滅法、衰滅法、離貪法、滅法、變易法。見徧取是無常、有為、緣生、盡滅法、衰滅法、離貪法、滅法、變易法。
即世尊如是宣示:「諸比丘[6]!汝等於常、恒、常住、不變易法而永遠仍如彼之存續,見如是而徧取(把握認識之物)耶?」「實不然,尊師!」「善哉,諸比丘!我於諸比丘常、恒、常住、不變易法而永遠仍如彼之存續,不以觀見如是而徧取。」無有徧取之常、恒、常住不變易法之物,〔此是〕不存,不存在,不能得。此乃「蓋成為無徧取之常事」〔之義〕。
「彼成變滅之狀態」者,乃〔彼〕存、存在別異、變滅、變異之狀態,是〔彼之狀態〕為得之物。
[P.123]即世尊如是宣示:「阿難[7]!勿愁事,勿悲泣。我豈非如次說耶?一切可愛、可意之人人必有別異(生別)、變滅(死別)、變異(死後處異)。阿難!如何於此處將得〔常住〕耶?所有生、存在、有為、壞滅法,實〔願〕勿壞滅者,無有此道理。前前之蘊、界、處之變易、變異之故,轉起後後之蘊界處。」此是「彼成變滅之狀態」〔之義〕。
「見斯不可家居住」〔之句中〕,斯者,是此句之接續,句之相合,句之圓滿,字之合體,文之接著,句之次第也。如斯見、觀、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我執是變滅之物。此「見斯」〔之義〕。「不可家居住」者,是斷一切家居之障礙,斷妻子之障礙,斷親戚之障礙,斷友人同僚之障礙,斷財寶之障礙,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家而出家為非家,成為無一物之狀態,應獨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此是「見斯不可家居住」〔之義〕。故世尊宣示:
三
(八〇六)
[P.124]「彼因死去亦被失」〔之句中〕,「死」者,是各各之諸有情由有情聚之死沒、死亡、破壞、滅失、死滅、死、命終、〔五蘊之〕破壞、屍骸之投棄、命根之斷絕。「彼」者,是色、受、想、行、識也。「被失」者,是失去、捨、捨棄、滅失、壞滅之事。又如是說:
此是「彼因死去亦被失」〔之義〕。
「人此我物而思惟」〔之句中〕,「物」者,乃是色、受、想、行、識。「人」者,是〔對人間之〕稱、名稱、施設(概念)、世間之言說、名、名業、命名、詞、文、稱呼。「人此我物而思惟」,是由愛思惟而思惟,由見思惟而思惟,由慢思惟而思惟,由煩惱思惟而思惟,由惡行思惟而思惟,由加行思惟而思惟,由異熟思惟而思惟。此是「人此我物而思惟」〔之義〕。
「世之賢者已知此」〔之句中〕,「此」者,是過患。「已知此」者,是已於我執知、解、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此之過患〕。「賢者」者,是覺慧者、知者、辨知者、有慧者。此是「此世賢者已知此」〔之義〕。
[P.125]「弟子不可向『我執』」〔之句中〕,「我執」者,是愛我執與見我執之二我執……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我執……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我執。「弟子」者,是佛之弟子(佛之信奉者),法之信奉者,僧之信奉者。彼以世尊為我者而信奉,世尊攝取其人。
即世尊如是宣示:「諸比丘[9]!有詭詐、強情、虛談、婬猥[10]、高貢、不等持〔之不德〕所有比丘,此,諸比丘!彼等非我弟子(信奉者)。彼等諸比丘由此法、律之離去,彼等於此法、律之無至於增大、增進、廣大。然,諸比丘!有不詭詐、不虛談、賢善、不強情、善等持〔之德〕所有比丘,此,諸比丘!彼等是我弟子(信奉者)。彼等諸比丘不離去此法、律,彼等於此法、律至於增大、增進、廣大。」
「弟子不可向『我執』」者,我之弟子捨斷愛我執,捨遣見我執,不可向我執,不可下向、向彼、傾彼、赴彼、信解彼,不可以彼為主。此「弟子不可向我執」〔之義〕。故世尊宣示:
[P.126]四
(八〇七)
「譬如夢中會見者」者,是〔譬如於夢而〕會、會合、集合、共集者。此是「譬如夢中會見者」〔之義〕。
「醒寤之後人不見」者,是譬如睡眠之人見月、見太陽、見大海、見須彌山王、見象〔兵〕、見馬〔兵〕、見步〔兵〕、見軍隊、見美園、見美林、見美土地、見美蓮池、然於「醒寤之後,人亦已不見」。此是「醒寤之後人不見」〔之義〕。
「如斯若愛之人人」〔之句中〕,「如斯」者,是〔事實〕與譬喻照合之〔句〕。「愛之人人」者,是愛慕之人人,〔即〕母、父、兄弟、姊妹、子、女、友人、同僚、親戚、緣者。此是「如斯若愛之人人」〔之義〕。
「身亡命終無見事」〔之句中〕,「身亡」者,是「死而命終」者。「無見事」不覩見〔彼等〕,不達、不能得,不獲於彼等。此是「身亡命終無見事」〔之義〕。故世尊宣示:
[P.127]五
「彼等亦曾被見聞」〔之句中〕,「被見」者,是由眼識得所有之物。「被聞」者,是由耳識得所有之物。「彼等」者,是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天、人。此是「彼等亦曾被見聞」〔之義〕。
「被言某某彼之名」〔之句中〕,「彼之」者,是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天、人。「名」者,是稱、名稱、施設、世間之言說、名、名業、命名、詞、文、稱呼。「被言」者,是被語、話、說明、言說。此是「被言某某彼之名」〔之義〕。
「亡後只有人之名,成遣留者可語此」者,是色、受、想、行、識者被失、捨、捨棄、滅失,壞滅唯遣留名。「可語」者,是可述,可語,可話,可說明,可言說。此是成遣留者可語此。〔之義〕。
「亡後只有人之名」〔之句中〕,亡後者,是死命終之後。「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士夫、補特伽羅、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此是「亡後只有人之名」〔之義〕。故世尊宣示:
[P.128]六
(八〇九)
「人人貪求我執物,不捨愁悲與慳事」〔之句中〕,「愁」者,是失親戚,失財富,由病而失〔健康〕,失戒,失〔正〕見,又失任何之失,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愁、憂愁、愁心、內愁、內徧愁、內熱、內熱惱、心之燒熱、憂、愁箭。
所謂「悲」者,是失親戚……乃至(前頁參照)……失〔正〕見,又失任何之失,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哭、悲哭、悲泣、哭歎、悲歎、泣言、涕泣、號泣、哭泣、慟哭。
「慳」者,是住處慳、家慳、利得慳、稱讚慳、法慳之五慳。〔即〕所有如斯之慳、慳悋、慳悋性、雜欲、悋、緊縮、心之堅執此是云慳。又蘊慳亦是慳,界慳亦是慳,處慳亦是慳。把持是云慳。
「貪求」者,是渴愛。即成為所有貪、染貪……乃至(九頁以下參照)……貪欲、貪、不善根。「我執」者,是愛我執與見我執之二我執……乃至(六九頁參照)……[P.129]……此愛我執……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我執。
〔人人〕者,是防使我執事物懼將奪去時亦愁、奪去時亦愁,變易時亦愁,已變易之後亦愁。〔人人〕者,是防使我執事物懼將變易時亦愁,變易時亦愁,已變易後亦愁。〔人人〕者,是防我執事物懼將奪去時亦悲,奪去時亦悲,奪去後亦悲。〔人人〕者,是防我執事物懼將變易時而悲,變易時亦悲,已變易後亦悲。〔彼等〕護、守、徧取我執之事物,〔他〕被我所執之事物而慳。〔彼等〕對我執之事物而愁,愁而不捨、悲而不捨、慳而不捨、貪求而不捨、不捨斷、不除去、不滅除、不令滅無。此是「人人貪求我執物,不捨愁悲與慳事」〔之義〕。
「故見安穩諸牟尼,成為捨『徧取』而行」〔之句中〕,「故」者,是是故,是於其理由、其因、其緣、其因緣。此是故也。「諸牟尼」者,乃云智是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六四頁以下參照)……是不癡、擇法、正見。具備其智達牟那者是牟尼。有身牟尼、語牟尼、意牟尼之三牟尼……乃至(八一頁以下參照)……超著、網,此是牟尼。徧取者,是愛徧取與見徧取之二徧取(把握認識之物)……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徧取……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徧取。諸牟尼捨斷愛徧取,捨遣見徧取而行、住[11]、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見安穩」〔之句中〕,云不死(甘露)、涅槃為安穩。〔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捨遣、[P.130]愛之滅盡、離貪、滅、涅槃。見安穩者,是見安穩,見救護所,見避難所,見歸依所,見無畏,見無死,見不死,見涅槃者也。此是「故見安穩諸牟尼,成為捨徧取而行」〔之義〕。故世尊宣示:
七
(八一〇)
「比丘行將離滯著」〔之句中〕,謂離滯著七有學之行者。阿羅漢是無滯著者。何故云離滯著七有學之行者耶?彼等由各各之〔境〕令心離之滯著、令反轉、令轉還、遮止、抑制、防遏、護、守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即〕於眼門令心不滯著,令反轉、令轉還、遮止、抑制、防遏、護、守、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於耳門令心、於鼻門令心、於舌門令心、於身門令心、於意門令心不滯著,令反轉、令轉還、遮止、抑制、防遏、護、守、行、住、動作、活動、[P.131]護持、持續、維持。譬如羽毛於投火中又腱片縮曲、為丸而不伸,如是彼等〔七有學〕由各各之〔境〕令心離滯著,令反轉、令轉還、遮止、抑制、防遏、護、守、行、住、動作、活動、護持、持續、維持。是故云「將離七有學滯著行者」。「比丘」者,是善凡夫比丘又有學比丘。此「比丘行將離滯著」〔之義〕。
「遠離於親近座所」〔之句中〕,坐處云為座所。〔即〕是床、椅子、座蒲團、蓆、皮革、草蓐、柴蓐、藁蓐。彼之座所免見不適當之色,離、遠離,免聞不適當之聲,離、遠離,嗅不適當之香、嘗不適當之味、觸不適當之觸,免不適當之五種欲,離、遠離。「親近」者,是〔親近〕於如斯座所,近而使用〔彼〕,受、受用、享受、常受。此「遠離於親近座所」〔之義〕。
「於彼稱言有和合。不現自己存在中」〔之句中〕,和合者,(一)眾和合,(二)法和合,(三)不生和合之三和合。
(一)眾和合者云何?假令比丘雖是多數,和合、和悅、無異諍、如水乳、相互以[P.132]愛眼相見而住,此是眾和合。
(二)法和合者云何?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彼等一同跳入於涅槃,信樂、住立、解脫。於彼等諸法無有異諍、異論之事,此是法和合。
(三)不生和合者云何?假令比丘雖是多數,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而彼涅槃界無有過與不足。此是不生和合。
「存在中」者,於地獄有情存在地獄,於畜生存在畜生界、於餓鬼存在餓鬼界。於人存在人世間,於天存在天世間。
「於彼稱言有和合,不現自己存在中」者,於彼有此之和合,有此之至適當,有此之適合,有此之隨順。彼如斯行道而自己不現於地獄,自己不現於畜生界,自己不現於餓鬼界,自己不現於人世間,自己不現於天世間如是稱言,如是語,如是話,如是說明,如是言說。此「於彼稱言有和合,不現自己存在中」〔之義〕。故世尊宣示:
[P.133]八
(八一一)
「牟尼不依一切處」〔之句中〕,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之十二處云為一切。「牟尼」〔之句中〕,智云為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五一頁以下及六五頁以下參照)……超越著、網,此是牟尼。「無依著」者,是〔依於〕愛依與見依之二依……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依……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依。牟尼是捨斷愛依,捨遣見依,不依著眼,不依著耳,不依著鼻,不依著舌,不依著身,不依著意,不依著色、聲、香、味、觸、法、施主家、眾、住居、利得、名聲、賞讚、樂、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欲界、色界、無色界、欲有、色有、無色有、想有、無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四蘊有、五蘊有、過去、未來、現在、於見聞覺識之諸法不依著,不依止、不繫著、不著、不縛著、不信解、以出離、棄遣、離脫、離縛,以不受限定之心而住。此是「牟尼不依一切處」〔之義〕。
「不為愛者不愛者」〔之句中〕,「愛者」者,是(一)有情,(二)諸行之二愛者。
[P.134](一)愛有情者云何?乃於此處彼欲彼等〔有情〕之利、欲益、欲幸福、欲瑜伽安穩所之母、父、兄弟、姊妹、子、女、友人、同僚、親戚、緣者。此是愛有情。
(二)愛諸行者云何?乃為可意之色,可意之聲、可意之香、可意之味、可意之觸。此是愛諸行。
不愛者是(一)有情(二)諸行之二不愛者。
(一)不愛之有情者云何?於此處彼欲彼等有情之不利,欲不益,欲不幸,欲不瑜伽安穩,欲在奪命〔之人人〕。此是不愛之有情。
(二)不愛之諸行者云何?乃不可意之色,不可意之聲,不可意之香,不可意之味,不可意之觸。此是不愛之諸行。
「不為愛者不愛者」,是「此有情是我愛者」,「此等諸行是我之適意」依貪而[12]無為愛者。「此有情是我之不愛者」,「此等諸行是我之不適意」依瞋恨而無為不愛者。不令生〔愛與不愛〕,不令發生、不起、不令生起。此是「不為愛者不愛者」〔之義〕。
「如水不著於〔荷〕葉,彼悲泣慳〔無著事〕」〔之句中〕,「彼」者,是彼之阿羅漢、漏盡者。「悲泣」者,是失親戚,失富,由病而失〔健康〕,失戒,失正見,又失任何者,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哭、悲哭、涕哭、悲泣、哭歎、悲歎、泣、涕泣、號泣、哭泣、慟哭、大慟哭也。「慳」者,是住處慳、家慳、利得慳,稱讚慳,法慳之五慳。〔即〕所有如斯之慳、慳悋、慳悋性、雜欲、悋、緊縮、心之堅執,此云為[P.135]慳。又蘊慳亦是慳,界慳亦是慳,處慳亦是慳。把持云為慳。
「如水不著於〔荷〕葉」〔之句中〕,「葉」者,云是荷葉。「水」者,云是水。譬如水不著荷葉,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如是對彼之阿羅漢、漏盡者之人不著悲泣與慳,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出離、棄遣、為解脫離縛,〔彼〕住以不受限定之心。此是「如水不著於荷葉,彼悲泣慳無著事」〔之義〕。故世尊宣示:
九
(八一二)
「譬如水滴於荷葉」〔之句中〕,水滴者,是水珠也。荷葉者,乃蓮之葉。譬如水滴不著於蓮葉,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之義〕。此是「譬如水滴於荷葉」。
「譬如水不著蓮〔葉〕」〔之句中〕,「蓮」者,是蓮華。「水」者,是水也。譬如水不著於蓮華,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之義〕。此是「譬如水不著於蓮〔葉〕」。
[P.136]「如斯牟尼見與聞,又對覺法無染著」〔之句中〕,「如斯」是照合譬喻為〔事實〕之〔句〕。牟尼者,乃智云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六五頁以下參照)……超越著、網,此是牟尼。「著」者,是愛著見著之二著……乃至(五六頁參照)……此是愛著……乃至(五六頁以下參照)……此是見著。牟尼捨斷愛著,捨遣見著,不著於「見」,不著於「聞」,不著於「覺」,不著於識,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而、出離、棄遣、離脫、離縛,以不受限定之心而住。此「如斯牟尼見與聞,又對覺法無染著」〔之義〕。故世尊宣示:
一〇
(八一三)
「除遣者實〔總〕見聞,關係覺者不思惟」〔之句中〕,除遣者云以慧除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五一頁以下參照)……是不癡、擇法、正見。
由何云以慧除遣耶?由彼之慧除遣身惡行,洗、洗掃、洗除、除遣語惡行,洗、洗掃、洗除、除遣意惡行,洗之、洗掃、洗除、除遣貪,洗之、洗掃、洗除,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強情、激情、慢、過慢、憍、放逸、一切[P.137]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熱苦、一切不善行被除遣、洗、洗掃、洗除。由此而云慧是除遣。
或由正見而除遣邪見,洗之、洗掃、洗除,由正思惟而除遣邪思惟,洗之、洗掃、洗除,由正語而除遣邪語,由正業而除遣邪業,由正命而除遣邪命,由正精進而除遣邪精進,由正念而除遣邪念,由正定而除遣邪定,由正智而除遣邪智,由正解脫而除遣邪解脫,洗之、洗掃、被洗除。或又由八支聖道而除遣一切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熱苦、一切不善行,洗之、洗掃、洗除。
阿羅漢乃具此等之除遣法,正具、達、正達、成、正成具備也。故阿羅漢是除遣者。彼是除遣貪,除遣惡,除遣煩惱,除遣熱惱故是除遣者。
「除遣者實見與聞,關係覺者不思惟」者,是除遣者〔以愛、見、慢等〕不思惟見,於見中不思惟〔有我〕,由見不思惟〔以外有我〕,不思惟於我有見。〔以愛、見、慢等〕不思惟聞,於聞中不思惟〔有我〕,由聞不思惟〔以外有我〕,不思惟於我有聞。〔以愛、見、慢等〕不思惟覺,於覺中不思惟〔有我〕,由覺不思惟〔以外有我〕,於我不思惟有覺。〔以愛、見、慢等〕不思惟識,於識中不思惟〔有我〕,由識不思惟〔以外有我〕,於我不思惟有識。
即世尊如是宣示:「諸比丘[13]!『我是〔常〕存』者,此是執思。『此我是生存』者,此是執思。『我是〔常〕存』者,此是執思。『我應不〔常〕存』者,此是執思。[P.138]『我是有色者』者,此是執思。『我是無色者』者,此是執思。『我是有想者』者,此是執思。『我是無想者』者,此是執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者,此是執思。諸比丘!執思是病,執思是癰,執思是箭,執思是禍。故實諸比丘!『我等以心無執思而住』如是,諸比丘!實汝等應當學」。此是「除遣者實見與聞,關係覺者不思惟」〔之義〕。
「〔彼〕不由他求清淨」者,乃除遣者是念處以外,正勤以外,神足以外,根以外,力以外,覺支以外,八支聖道以外之其他不淨道、邪行道、不出路而不求、不樂、不冀求、不希望、不欲求、不熱望淨、清淨、徧淨、脫、解脫、徧脫,此是「彼不由他求清淨」〔之義〕。
「於彼無貪無離貪」者,乃於一切愚凡夫是有貪,於善凡夫並七有學是有離貪。於阿羅漢是無貪,無離貪。彼已離貪,離貪故有貪之盡,離瞋故有瞋之盡,離癡故有癡之盡。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辨……乃至……彼無再有。此是「於彼無貪無離貪」〔之義〕。故世尊宣示:
第六 老經之義釋畢
校注
[0139001] 以下底本一一九頁至最後三頁之說明文,既出於本卷四八頁以下。彼處之註亦請參照。 [0142002] 以下由 S. I, 108 之引用。 [0142003] 以下由 S. I, 109 之引用。 [0143004] 羯羅藍(Kalala)譯為凝滑。云父母兩精初和合凝結狀態,受胎後第一週間。阿浮陀(abbuda)譯為胞。云在凝滑上生薄皮膚之物,受胎後第二週間。閉尸(Pesi)譯為血肉。受胎後第三週間之狀態,成為血肉之漸次凝固物。犍南(ghana)譯為堅肉。受胎後第四週間由液狀成為完全固態之物。波沙佉(pasākha)譯為支節,受胎第五週以後至出產前之狀態,此間肢節、髮、毛等形相圓滿。 [0144005] 以下五偈半是由 Sn. 576-581 ab 之引用。第一偈 J. IV, 127; VI, 28; Vm. 231;增一阿含二六(大正藏二、六九〇c),中本起經卷下(大正藏三、一六〇c),法句經卷下(大正藏四、五七四a),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四、六〇六a),出曜經卷一(大正藏四、六一四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b)等參照。第二偈 D. II, 120;Vm, 23l;法句經卷上(大正藏四、五五九a),法句譬喻經卷一(大正藏四、五七五c),出曜經卷一(大正藏四、六一四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b)等參照。第三偈 D. II, 120; J. IV, 127 等參照。 [0146006] 以下大體由 M. I, 137 之引用。 [0146007] 以下由 D. II, 144 之引用。長阿含卷三(大正藏一、一六c)等參照。 [0148008] 以下之二偈由 J. III, 154 之引用。 [0149009] 以下成為由 A. II, 26 = It. P, 112f 之引用。 [0149010] 婬猥(Singī)在底本雖有 Saṅgī,今從引用原文。 [0154011] 住(Vihaṁsu)在底本雖有 Vicriṁsu,今從屢屢所出一連之定型句譯出。 [0159012] 由貪(rāgavasena)而在底本雖有 bhaṅgavasana,今從異本及暹羅本。 [0163013] 以下由 S. IV. 203 之引用。【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5 冊 No. 22 大義釋(第1卷-第1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