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大義釋
義品
第一 欲經之義釋
一
(七六六)
欲〔之對象〕且有欲〔此句中〕,欲者,概言之(一)事欲(二)煩惱欲之二欲。
(一)云何是事欲?適意之色、適意之聲、適意之香、適意之味、適意之解、敷物、衣物、奴婢、奴僕、山羊、羊、鷄、豚、象、牛、馬、牝馬、田園、宅地、金〔銀〕、貨幣、村、街、王市、國土、地方、〔四兵〕之營舍、倉庫及一切可染愛之事物乃是事欲(欲之對象)。又有過去之〔事〕欲,有未來之〔事〕欲,有現在之〔事〕欲。有內之〔事〕欲,有外之〔事〕欲,有內外之〔事〕欲。有劣之〔事〕欲,有中之〔事〕欲,有勝之〔事〕欲。有惡趣之〔事〕欲,有人之〔事〕欲,有天之〔事〕欲。有現起之〔事〕欲[1],有被化作之〔事〕欲[2],有依他而化作之〔事〕欲[3]。有徧取〔事〕欲,有非徧取〔事〕欲。有我執〔事〕欲,有非我執〔事〕欲。欲界[P.2]一切之諸法,色界一切之諸法,無色界一切之諸法亦為渴愛之據所、渴愛之所緣,依欲愛之義,依染愛之義,依起憍之義而為事欲。此等謂之事欲。
(二)云何是煩惱欲?欲是〔煩惱〕欲,貪欲是〔煩惱〕欲,思惟是〔煩惱〕欲,貪是〔煩惱〕欲,思惟貪是〔煩惱〕欲。彼對〔色聲等之五種〕欲是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愛情、欲熱惱、欲昏迷、欲縛著、欲暴流、欲軛、欲歌、欲貪蓋。
此等謂煩惱欲。
以欲且有欲者,以欲而欲、欲求、樂、冀求、希望、熱望。〔此〕「是以欲且有欲」〔之義〕。
「於彼若其成之者」〔之句中〕,「於彼若」者,〔云〕彼剎帝利,又婆羅門,又毘舍,又首陀,又在家者,又出家者,又天,又人〔之義〕。「其」者,乃言適意之色、適意之聲、適意之香、適意之味、適意之解等事欲。所謂「成之」者,乃成就、成、得、獲得、到達、存在。此「於彼若其成之者」〔之義〕。
「〔彼〕確心意大歡喜」〔之句中〕,「確」者,此一向之語、無疑之語、不疑惑之語、不二之語、確實之語、嚴密之語、純粹之語、確立之語。此「確」〔之義〕。「喜」[P.3]者,乃於五種欲相應之喜、悅喜、歡喜、喜悅、笑、笑喜、幸福、滿足、雀躍、心之快適,心之滿悅。「意」者,乃心、意、意所、心臟、淨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觸等之法〕隨順於意識界。此言「意」也。此意乃與喜俱起、俱生、相合、相應、同時起、同時滅、一所依,一所緣。言意喜者,乃意之喜、意滿足、意笑、意笑喜、意適、意雀躍、意之喜、意喜悅。此為「〔彼〕確意喜」〔之義〕。
「人乃令欲而得者」〔之句中〕,「得」者,乃得、已得、獲得、到達、所有〔之義〕。「人」(可死者)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5]、士夫(被養者)、補特伽羅、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6](自在行者)、摩奴所生者也。「令欲者」乃於色、聲、香、味、觸、一切欲、樂、冀求、希望、使之熱望也。此「人乃令欲而得者」〔之義〕。是故世尊宣示:
二
(七六七)
[P.4]「若彼且有彼之欲」〔之句中〕,「若彼」者,是言彼剎帝利,又婆羅門,又毘舍,又首陀,又在家者,又出家者,又天,又人〔之義〕。「正有彼欲」者,是有欲、欲求、樂、冀求、希望、熱望。或又依欲愛而行、所導、所運、所引行。譬如乘象、乘馬、乘牛、乘山羊、乘羊、乘駱駝、乘驢馬而行,所導、所運、所引行。如是依欲愛而行,所導、所運、所引行。此為「若彼且有彼之欲」〔之義〕。
「於人生之彼欲者」〔之句中〕,欲者,乃對於〔色聲等之五種〕欲之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愛情、欲熱惱、欲昏迷、欲縛著、欲暴流、欲軛、欲取、欲貪蓋。於彼生欲欲〔等〕,是正生、起、現起、出現。「於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士夫、補特伽羅、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此「於人生之彼欲」〔之義〕。
「彼等諸欲若失去」者,(一)彼等諸欲若衰失,(二)〔言〕彼由諸欲所失〔之義〕。
(一)彼等諸欲若衰失者云何?人雖〔不死而〕存在,諸王奪彼等之財產,或盜賊所奪,或火所燒,或水所流去,或不愛相續者所奪,或由貯藏處〔埋藏之財寶〕失[P.5]去,或事業方策錯誤而失財,或於家中令家潰滅者出現而濫費、浪費、蕩盡此等財產。結局唯是無常[7]。如是彼等諸欲〔之對象〕失去、衰夫、毀失、凋落、消滅、破壞。
(二)〔言〕彼由諸欲所失者云何?彼等之財產雖〔不失而〕存在,彼死矣、命終、消滅、破壞。如是彼由諸欲所失去、衰失、毀失、凋落、消滅、破壞。
此是「彼等諸欲若失去」〔之義〕。
「猶如被箭射惱」者,譬如為鐵製之箭所射、骨製之箭、牙製之箭、角製之箭、木製之箭所射者,惱怒、傷痛、熱惱、病、憂,如是事欲之變易滅異故而生起愁悲苦憂惱,彼為欲箭、憂箭所射而至於惱怒、傷心、熱惱、病、憂。此是「猶如被箭射惱」〔之義〕。故世尊宣示:
[P.6]三
(七六八)
〔言〕「正在迴避諸欲者」〔之句中〕,正在者是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任何容貌、任何業務、任何職分、任何階級、任何地位、任何法之具備者〔之義〕。「迴避諸欲」〔之句中〕,〔言〕欲者,若概言之,乃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參照一頁以下)……此等謂事欲……乃至(參照二頁)……此等謂煩惱欲。以回避諸欲(一)乃〔一時之〕鎮伏,又(二)乃〔永久之〕正斷而言由二原因迴避諸欲。
(一)鎮伏而〔一時〕迴避諸欲者云何?欲依受樂少之義如見〔無味〕骨聚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眾多者共通之義〔皆欲〕[9]如見肉塊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次第燒〔身〕之義如見〔手握〕藁炬火之〔燒手〕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大熱惱之義如見火坑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暫時現起之義如見夢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一時之義如見借用物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折裂之義如人取樹果而見〔樹枝〕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斬斫之義如見屠殺所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貫刺[10]之義如見劍㦸者,鎮伏而迴避諸欲。欲依有怖畏之義如見蛇頭者,鎮伏[P.7]而迴避諸欲。欲依大焦熱之義如見火聚者,鎮伏而迴避諸欲。
修習隨念佛者亦鎮伏而迴避諸欲,修習隨念法者……乃至……修習隨念僧者,修習隨念戒者,修習隨念捨者,修習隨念天者,修習隨念安般念者,修習死念者,修習身至念者亦鎮伏而迴避諸欲。修習隨念寂止者亦鎮伏而迴避諸欲,修習初禪者亦鎮伏而迴避諸欲,修習第二禪者,修習第三禪者,修習第四禪者,修習空無邊處定者,修習識無邊處定者,修習無所有處定者、修習非想非非想處定者亦鎮伏而迴避諸欲。如是「鎮伏而〔一時〕迴避諸欲」也。
(二)正斷而〔永久〕迴避諸欲者云何?修習須陀洹道者亦可至惡趣正斷而迴避諸欲。修習斯陀含道者亦正斷而迴避麤諸欲。修習阿那含道者亦正斷迴避微俱之諸欲。修習阿羅漢道者亦諸普徧、一切、無殘、無餘、正斷迴避諸欲。如是乃「正斷而〔永久〕迴避諸欲」。此是「迴避諸欲者」。
「猶如由足〔避〕蛇頭」〔之句中〕,蛇(匍匐者)乃蛇也。依何義而謂蛇?匍匐而行故乃為蛇,屈曲而行故蛇是(曲行者),以胸而行故蛇是(胸行者),伏頭而行[P.8]故蛇是(伏行者),以頭匐行故蛇是(頭匐者),橫於穴故蛇是(穴居者),橫於窟故蛇是(窟居者),彼牙為武器故蛇是(牙為武器者),彼毒可怖故蛇是(恐怖之毒者),彼舌兩支故蛇是(二舌者),以二舌嘗味故蛇是(二舌知味者)。譬如,欲生不欲死,欲樂厭苦由足避蛇頭、離避、迴避、退避、如是欲樂厭苦者避諸欲、離避、迴避、退避。此「猶如由足〔避〕蛇頭」〔之義〕。
「彼於世間之愛著者有念於正以超越」〔之句中〕,「彼」者是迴避諸所欲者。愛著者是渴愛:即貪、染貪、隨導、隨和、喜、喜貪、心之染貪、欲求、昏迷、縛著、貪求、徧貪、執著、污泥、能動、幻、能生〔輪迴〕、〔苦〕生因、縫貪、有網、流貪、愛著、綿綖、染著、營務、伴侶、願、導有者、貪林、愛林、親睦、愛情、期待、結縛、望、望求、望欲、色望、聲望、香望、味望、觸望、得望、財望、子望、命望、覓、徧覓、熱望、覓望、覓食、覓欲、動貪、動轉貪、動欲貪、媚貪、善欲性、非法貪、不等貪、欲求、欲望、冀求、希望、求望、欲愛、有愛、無有愛、色[P.9]愛、無色愛、滅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暴流、軛、縛、取、障、蓋、欲、結縛、隨煩惱、隨眠、纏、蔓、種種欲、苦根、苦因緣、苦生、魔罟、魔鉤、魔境、愛河、愛網、愛羈、愛海、貪欲、貪、不善根也。
「愛著」者依何之義為愛著?擴大之故是愛著,廣大之故是愛著,染著之故是愛著,冒險之故是愛著,奪取之故是愛著,欺語者之故是愛著,毒根之故是愛著,毒果之故是愛著,毒受用之故是愛著,或又彼渴愛之廣大而為色、聲、香、味、觸、施主、眾、住居、利得、名聲、賞讚、安樂、衣服、食物、臥坐所、病者之資具藥品、欲界、色界、無色界、欲有、色有、無色有、想有、無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11]、四蘊有、五蘊有、過去、未來、現在、可見聞覺識之諸法中擴大、擴張。此是愛著〔之義〕。
「世間」者是於惡趣世間、人世間、天世間、蘊世間、界世間、處世間〔之義〕。
「有念」者,依四原因而有念:〔即〕對身而修習身隨觀念處而有念,對於受、對於心、對於法修習法隨觀念處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依不念之迴避而有念,當以念行行諸法故而有念,念之對治諸法〔以念〕令害破故而有念,[P.10]勿忘失念因之諸法故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具備念故而有念,以念為自在故而有念,於念練達故而有念,由念不退轉故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念之故而有念,為寂故而有念,令寂止故而有念,具備善人之法故而有念。依隨念佛而有念,依隨念法而有念,依隨念僧而有念,依隨念戒而有念,依隨念捨而有念,依隨念天而有念,依念安般而有念,依念死而有念,依念身至而有念,依隨念寂止而有念。一切念、隨念、現念、憶持、沈潛、不忘失、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覺支、一行道(一乘道)言此為念。具此之念、正具、解、正解、備、善備、使具備者謂之有念。
「彼於世間之愛著,有念於正以超越」者,於世間有所愛著此世間之愛著者,彼有念而度、越度、度過、超越、離越。此是「彼於世間之愛著,有念於正以超越」〔之義〕。故世尊宣示:
四
(七六九)
[P.11]「田圃宅地與黃金」〔之句中〕,田圃者乃米田、稻田、豌豆田、豆田、麥田、小麥田、胡麻田〔等〕。宅地者是家宅之地、庫藏之地、前庭之地、後庭之地、庭園之地、精舍之地也。黃金者,以貨幣謂黃金。此為「田圃、宅地與黃金」〔之義〕。
「牛、馬、奴僕與傭人」〔之句中〕,牛是謂諸牛,馬是謂家畜,「奴僕」者是四奴僕:〔即〕家生之奴僕,以財所購之奴僕,自為奴僕者,雖不欲而被迫為奴僕者。
「傭人」者是用人、租耕人、寄食人(顧問)之三〔種〕人
「婦人、親類、多所欲」〔之句中〕,婦人者謂出嫁之女人,親類者乃有四親類:〔即〕親戚(近親者)亦是親類,同姓者亦是親類,同學習者亦是親類,同習藝者亦是親類。「多所欲」者是種種之欲。適意之色……乃至……適意之觸此是多所欲。此是「婦人、親類、多所欲」〔之義〕。
[P.12]「如有正在追求之人」〔之句中〕,正在之〔人〕者,是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任何之容貌、任何之業務、任何之職分、任何之階級,任何之地位,任何法之具備者〔之義〕。「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人士、補特伽羅、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也。「追求」者,是依煩惱欲於事欲而貪求、追求、徧求、徧著。此是「如有正在追求之人」〔之義〕。故世尊宣示:
五
(七七〇)
「(煩惱)打勝彼無力」〔之句中〕,無力者,是無力、弱力、少力、少勢、劣、下劣、賤劣、下賤、惡劣、劣小、小煩惱。此等之煩惱,征其人、征服、勝、蹂㝹、奪取、打破。如是乃「打勝彼無力」〔之義〕。或又無力、弱力、少力、少勢、劣、下劣、賤劣、下賤、惡劣、劣小、小而正是無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之人,彼等煩惱乃征、征服、勝、蹂㝹、奪取、打破其人。如是(煩惱)「打勝彼無力」〔之義〕。
「以諸危難打破彼」〔之句中〕,諸危難者,(一)顯現之危難,(二)隱密危難之二危難。
[P.13](一)顯現之危難者云何?當有獅子、虎、豹、熊、豺、狼、野牛、象、蛇、蠍、百足或盜賊、又既遂未遂之兇暴人[13]。〔又〕有眼病、耳病、鼻病、舌病、身病、頭病、外耳病、口腔病、齒病、咳、喘息、外鼻病、熱病、老、腹病、氣絕、赤痢、腹痛、虎列剌、癩、癰、疱瘡、肺病、癲癎、輪癬、疥癬、風癬、抓傷、 (凍裂)、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瘩、潰瘍、膽汁等起病[14]、痰等起病、風等起病、〔膽汁、痰、風〕集合病、氣候變化所生病、不等姿勢所生病[15]、傷害所生病、業報所生病、寒、暑、飢、渴、大便、小便、虻、蚊、風、太陽熱、爬行類(虻類)之接觸。此等謂顯現之危難。
(二)隱密危難者云何?是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欲貪蓋、瞋恚蓋、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貪、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強情、激情、慢、過慢、憍、放逸、一切煩惱、一切惡行、一切不安、一切熱惱、一切苦熱、一切不善行,此等謂隱密之危難。
「危難」者依何之義而危難?(一)征服〔善人〕故是危難。(二)至〔善法之〕減退故危難。(三)其處(不善法)之依所故是危難。
(一)征服〔善人〕故是危難者云何?彼等危難征、征服、勝、蹂㝹、奪取、打破彼人。如是「征服故是危難」。
(二)至〔善法之〕減退故是危難者云何?彼等危難至諸善法之減退、消滅。云何[P.14]是諸善法?是正行道、隨順之行道、無害敵之行道、隨義之行道、法隨法之行道[16]、諸戒之完成、諸根之守護、對食知量、警寤之努力、念正知、修習四念處之努力、修習四正勤之努力、修習四神足之努力、修習五根之努力、修習五力之努力、修習七覺支之努力、修習八支聖道之努力。至此等諸善法之減退、消滅。如是。「至減退故是危難」。
(三)其處不善法之依所故是危難者云何?於其處此等之惡不善法生起而依止於自體。譬如以洞穴為依所之生物橫臥〔於洞穴〕,以水為依所之生物生存〔於水中〕,以林為依所之生物生存〔於林中〕,以樹為依所之生物生存〔於樹上〕。如是於其處此等諸不善法生起而依止於自體。如是「其處為依所故是危難」。
即世尊宣示:「[17]諸比丘!門人〔煩惱〕與共,阿闍梨(煩惱)與共之比丘苦而不住樂。諸比丘!成為門人與共,阿闍梨與共之比丘苦而不住樂者云何?諸比丘!於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後,〔於彼〕憶念思惟所結縛而生起惡不善法。此等之惡不善法住彼之內、隨住。故云是以門人(內住者)與共,彼等惡不善法現行於彼,故云〔彼〕阿闍梨(現行者)與共。復次諸比丘!以耳聞聲後,以鼻嗅香後,以舌嘗[P.15]味後,以身觸所觸後,以意識法後,於彼憶念思惟結縛生起惡不善法。此等之惡不善法住彼之內、隨住。故云〔彼〕是以門人(內住者)與共。如是,諸比丘!是以門人與共,阿闍梨與共之比丘是苦而不住樂。」如是亦以「其處為依所故是危難」。
又世尊如是宣示:「[18]諸比丘!此等有三之內垢、內不友、內敵、內殺戮者、內反敵者。云何為三?諸比丘!貪是內垢、內不友、內敵、內殺戮者、內反敵者。瞋是內垢、內不友、內敵、內殺戮者、內反敵者。癡是內垢、內不友、內敵、內殺戮者,內反敵者。諸比丘!此等三之內垢、內不友、內敵、內殺戮者、內反敵者。」
如是其處為依所故是危難。
又世尊宣示:「[20]大王!於人有三法之生起。〔彼等〕於內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樂住。云何為三?大王!於人有貪之生起,〔彼〕於內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樂住。大王!於人有瞋之生起,〔彼〕於內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樂住。大王!於人有癡之生起,彼於內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樂住。大王!於人有此三法之生起,彼等於內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樂住。」
如是亦「其處為依所故是危難」。
又世尊斯宣示:
如是亦「其處為依所故是危難」。
「以諸危難打破彼」者,彼等諸危難征、征服、勝、蹂㝹、奪取、打破彼人。此是「諸危難打破彼」〔之義〕。
[P.17]「如此於彼苦隨從」〔之句中〕,「如此」者是各各之危難故。「於其人苦隨從」者,是隨行、扈從。(即)生苦隨從、隨行、扈從。老苦隨從、隨行、扈從。病苦隨從、隨行、扈從。死苦隨從、隨行、扈從。愁悲苦、憂惱苦隨從、隨行、扈從。地獄之苦、畜生界之苦、餓鬼界之苦隨從、隨行、扈從。人界之苦、入胎為原因之苦、住胎為原因之苦、出胎為原因之苦,於生者隨結苦、生者為他支配苦、自苦之苦、被他所苦之苦隨從、隨行、扈從。苦苦隨從、隨行、扈從。行苦、壞(變易)苦、[23]眼病、耳病、鼻病、舌病、身病、頭病、外耳病、口腔病、齒病、咳、喘息、外鼻病、熱病、老、腹病、氣絕、赤痢、腹痛、虎列剌、癩、癰、疱瘡、肺病、癲癎、輪癬、風癬、抓傷、皹、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瘩、潰瘍、膽汁等起病、疾等起病、風等起病、〔膽汁、疾、風〕集合病、氣候變化所生病、不等姿勢所生病、傷害所生病、業報所生病、寒、暑、飢渴、大便、小便、〔等之苦〕、虻、蚊、風、太陽熱、與爬[P.18]行類(蛇類)接觸所生之苦、母死之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姊妹死之苦、子死之苦、女死之苦、失親戚之苦、失財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戒苦、失〔正〕見苦之隨從、隨行、扈從。此是「如此於彼苦隨從」〔之義〕。
「如同壞舟沈入水」者,譬如壞舟由此處彼處從水,隨行、扈從、〔漏入〕,〔即〕由前方從水,隨行、扈從而〔入〕、由後方、由下方、由橫處亦從水,隨行、扈從而〔入〕,如是各各之危難故,其人苦隨從、隨行、扈從。〔即〕生苦隨從、隨行、扈從……乃至失〔正〕見苦隨行、隨行、扈從。此是「如同壞舟沈入水」〔之義〕。故世尊宣示:
六
(七七一)
「故人常有念」〔之句中〕,「故」者,是其理由,其原因,於其緣、其因緣也。於諸欲見有此過患之故。「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補特伽羅、命者、生死者、生者、摩奴所生者。於「常」者,於常、於一切場合、於一切時、於常時、於恒時、於常恒、繼續、不絕、按次序如水波之生〔無間斷〕,於無間、相續、相接、於食前、[P.19]於食後、於初夜、於中夜、於後夜、於新月(黑分)於滿月(白分),於雨季、於冬季、於夏季、於青年期、於中年期、於老年期也。「有念」者,依四原因而有念:〔即〕對身而修習身隨觀念處者而有念,對於受、對於心、對於法而修習法隨觀念處者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乃至(參照一〇頁以下)……言彼有念。此是「故人常有念」〔之義〕。
「諸欲應迴避」〔之句中〕,諸欲者,概言之是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參照一頁以下)……此等謂事欲……乃至(參照二頁)……此等謂煩惱欲。「諸欲應迴避」者,謂〔於一時〕鎮伏、〔於永久〕正斷,依此二原因應迴避諸欲。鎮伏〔於一時〕應迴避諸欲者云何?欲是依受樂少之義如見〔無味〕骨聚者而鎮伏應迴避諸欲。欲是依多者共通之義如見〔皆欲之〕肉塊者而鎮伏應迴避諸欲。欲是依次第燒身之義如見〔手握〕藁之炬火〔燒手〕者而鎮伏應迴避諸欲……乃至(參照七頁以下)……修習非想非非想處定者,亦鎮伏應迴避諸欲。如是「鎮伏〔於一時〕應迴避諸欲」。……乃至(參照八頁)如是「正斷〔於永久〕應迴避諸欲」。
「彼等捨〔諸欲〕,應可度暴流」〔之句中〕,「彼等」者,是〔事欲及煩惱欲徧知彼等〕事欲,捨斷煩惱欲之「捨斷」者,是捨棄、除去、滅除、使之滅無,捨斷欲貪蓋、捨棄、除去、滅除、使之滅無,捨斷瞋恚蓋、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捨斷疑蓋、捨棄、除去、滅除、使之滅無,應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之〔暴流〕,應越度、應度過、應超越、應離越。此是「捨斷彼等,度暴流」〔之義〕。
[P.20]「如汲出船垢,到達彼岸者」者,譬如由重船使汲出〔彼〕之重垢,汲取而棄之,為輕船,急速輕快容易至彼岸,如是徧知事欲,捨斷煩惱欲、捨棄、除去、滅除、使之滅無,捨斷欲貪蓋、瞋恚蓋、惛忱蓋、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捨棄、除去、滅除、使之滅無,急速輕快應容易至彼岸。「彼岸」者不死(甘露)、謂之涅槃。即,彼之一切行之止寂、一切依之捨遣、渴愛之滅盡、離貪、滅、涅槃也。「應到達彼岸」者應到彼岸,應觸彼岸,應作證彼岸〔之義〕。
「到達彼岸者」,欲到達者亦將為到彼岸者,現到達彼岸者亦為到彼岸者,已到達彼岸者亦為到彼岸者。
即世尊如是宣示:「『[24]度至彼岸之婆羅門在陸地』。諸比丘!婆羅門者此阿羅漢之同義語。」彼是依通達到彼岸者,依徧知到彼岸者,依捨斷到彼岸者,依修習到彼岸者,依作證到彼岸者,依等至到彼岸者。〔即〕依一切法之通達到彼岸者,依一切苦之徧知到彼岸者,依一切煩惱之捨斷到彼岸者,依四聖道之修習到彼岸者,依滅之作證到彼岸者,依一切等至之等至到彼岸者。彼於聖戒得自在、得完全。於聖定得自在、得完全。於聖慧得自在、得完全。於聖解脫得自在得完全。彼到彼岸,彼達彼岸,到終邊,達終邊,到終點,達終點,到究竟,達究竟,到最終,達最終,到救護所,達救護所,到避難所,達避難所,到歸依所,達歸依所,到無畏,達無畏,到無死,達無死,到不死(甘露),達不死,到涅槃,達涅槃。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辦,過去〔輪迴〕道,到涅槃之方域,到終點,護梵行,達最上之見,[P.21]修習道,捨斷煩惱,通達不動〔之阿羅漢果〕,作證滅〔涅槃〕。於彼徧知苦,捨斷集,修習道,作證滅,通達應通達,徧知應徧知,捨斷應捨斷,修習應修習,作證應作證。彼放捨障礙,埋沒〔輪迴之〕濠,拔除〔愛〕求,無關鑰〔下五分結〕,為聖而卸〔慢〕幢,卸重擔,離繫,捨斷[25]五支〔蓋〕,具備六支〔捨〕,守護一〔念〕,〔依慧有習行、迴避、除去、捨斷之〕四依,除去獨一諦(偏見),遣完全求覓,有不混濁之思惟,有安息身行,有善解脫之心,有善解脫之慧。獨存〔完全〕而已住於〔梵行〕,最上人、第一人而得達第一之得達。彼無積〔善惡之報〕無所除之事,已除而為住立。無捨斷〔煩惱〕無執取,已捨斷而住立。無〔由煩惱〕離,無〔依慢而〕高傲,已離而住立。令具備無學之戒蘊故而住立,令具備無學之定蘊、無學之慧蘊、無學之解脫蘊、無學之解脫智見蘊故而住立。體得真諦而住立,超越動搖而住立,消盡煩惱火而住立,不迴行〔輪迴〕而住立,取幸運而住立,依解脫習行而住立。依慈徧淨而住立,依悲、喜、捨徧淨而住立,依究竟清淨而住立,依無煩惱性徧淨[26]而住立,解脫故而住立,知足故而住立。蘊之終邊而住立,界之終邊而住立,處之終邊而住立,趣之終邊而住立,有之終邊而住立,輪迴之終邊而住立,[P.22]輪轉之終邊而住立,最後有而住立,最後之人界而住立。最後之持身者是阿羅漢。
此為「汲出船之垢到達彼岸者」〔之義〕。是故世尊宣示:
第一 欲經之義釋畢
校注
[0002001] 令使現起(Paccupaṭṭhitā)之事欲,乃除地獄其餘惡趣有情、人、四大王天乃至都率天之事欲。 [0002002] 被化作(nimmitā)之事欲,是化樂天之事欲。 [0002003] 由他被化作(paranimmitā)之事欲,是他化自在天之事欲。 [0002004] 本偈由 J. III, 450 之引用。Mahāvastu III, 190 參照。 [0004005] 摩奴(Manu)是稱人類之始祖。 [0004006] 根行者(indagū)依根而行者,又依主業而行者,又為使讀 hindagu 死去者。 [0005007] 按照字義「結局唯成為無常」(aniccatā yeva aṭṭhami),「第八者唯為無常性」。 [0006008] 次之二偈半由 S. I, 32 之引用。別譯雜阿含八七經(大正二、四〇三c以下)參照。 [0007009] 以下之六譬喻 M. I, 364f 參照。 [0007010] 貫刺(vinivijjhana)底本之 vinivijjana 誤植。 [0010011] 一蘊有(ekavokāra-bhava)直譯「依一要素而存在」。「要素」(vokāra)者是指蘊之故,今譯為蘊。一蘊者是指唯依色蘊存在之無想有。四蘊有是指無色蘊而只依餘之四蘊存在之無色有。五蘊有是指欲有、色有。 [0012012] 本偈是由 J. VI, 285 之引用。 [0013013] 兇暴人(māṇavā)māṇava 是普通雖儒童、學童又人之意義,今於此註為兇暴行為者(sāhasika-Kammehi yuttā)。 [0014014] 膽汁等起病(pittasamuṭṭhānā ābādhā)身體之疾病依膽汁(pitta)、痰(semha)、風(vāta)之三病素(dosa)而起。依膽汁而起謂之膽汁等起病,依痰而起謂之痰等起病,依風而起謂之風等起病,依此等三種之合因而起謂之集合病(Sannipātikā ābādhā)。 [0014015] 不等姿勢所生病(visamaparihāraja ābādhā)由長坐於不快適處等而生病。 [0015016] 法隨法(dhammānudhamma)法是四向、四果、涅槃之九出世間法。隨法是隨順其法,謂應到達其法之手段止觀等。故法隨法之行道是到達出世間止觀等之行道。 [0015017] 以下是 S. IV, 136f 之略引用。雜阿含二三五經(大正藏二、五七a)參照。 [0016018] 以下是由 It. P. 83f(八八經)之引用。 [0016019] 以下之偈亦同上。第四偈與引用原文些少相違。 [0017020] 以下由 S. I, 70 之引用。S. I, 98 參照。 [0017021] 本偈在 S. I, 70; 98; It, P, 45。雜阿含一〇六五經(大正藏二、二七七a)參照。 [0018022] 本偈見 Sn, 271; S, I, 207。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六c)參照。 [0018023] 以下之諸病名已出於本卷一三、一四頁。 [0022024] 以下成為由 S, I, 175 之引用。 [0023025] 有關以下一文詳細說明 A, V, 30ff 參照。 [0024026] 在底本依無煩惱性(atammayatāya)底本有 akammaññatāya,在異本亦有 akammasatāya; akammāsasatāya,今從註釋本。如依註釋本有「愛與見謂之煩惱(tammayatā)彼等之無謂無煩惱性(atammayatā)云云」故今取註釋本之 atammayatā 之意義譯為無煩惱性。此字不存在於辭典。 [0024027] 本偈由 Thag. 202 之引用。【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5 冊 No. 22 大義釋(第1卷-第1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