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 分別品
第一三一 一夜賢者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彼諸比丘應諾:「世尊!」世尊如是曰:「諸比丘!一夜賢者[1],我為汝等說總說及分別,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彼諸比丘應世尊言:「如是,世尊!」世尊如是曰:
[P.188]然者,諸比丘!如何為『追過去』?『於過去時有如是色』,於此隨起喜悅;『過去時有如是受』,於此隨起喜悅;『於過去時有如是想』,於此隨起喜悅;『於過去時有如是行』,於此隨起喜悅;『於過去時有如是識』,於此隨起喜悅。諸比丘!如是為追過去也。
諸比丘!然者,如何為『不追過去』?『於過去時有如是色』,於此不起喜悅;『於過去時有如是受』,於此不起喜悅;『於過去時有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於此不起喜悅。諸比丘!如是為不追過去也。
諸比丘!然者,如何為『願未來』?『於未來時應有如是色』,於此隨起喜悅;『於未來時應有如是受』,於此隨起喜悅;『於未來時應有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於此隨起喜悅。諸比丘!如是為願未來也。
諸比丘!然者,如何為『不願未來』?『於未來時應有如是色』,於此不起喜悅;『於未來時應有如是受……應有如是想……應有如是行……應有如是識』,於此不起喜悅。諸比丘!如是為不願未來也。
[P.189]諸比丘!然者,如何為『動搖於現在之諸法』?諸比丘!茲有無聞凡夫,不見諸聖者,不熟達聖法,不通曉聖法。不見諸善人,不熟達諸善人法,不通曉諸善人法。見色是我、或我是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也。見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也。見想是我、或我有想、或我中有想、或想中有我也。見行是我、或我有行、或我中有行、或行中有我也。見識是我、或我有識、或我中有識、或識中有我也。諸比丘!如是動搖於現在之諸法也。
諸比丘!然者,如何為『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諸比丘!茲有聞之聖弟子,見諸聖者,熟達聖法,通曉聖法,以見善人,熟達善法,通曉善人法。不見色是我、或我有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不見受是我……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是我、或我有識、或我中有識、或識中有我〔之等見。〕諸比丘!如是為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也。
一夜賢者之諸比丘!應為汝等說總說及分別,如是說者,緣如是而說也。」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彼諸比丘隨喜世尊之所說。——
第一三二 阿難一夜賢者經
如是我聞。——
[P.190]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恰其時,尊者阿難集於會堂,為諸比丘說法、說示、令正持、令[A1]踴躍、令歡喜、〔即〕語一夜賢之總說與分別。其時,世尊於日暮從獨住而起,來近集會堂,近已,坐於所設之座。坐已,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何人集於會堂、為諸比丘說法、說示、令正持、令[A2]踴躍、令歡喜、〔即〕語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諸比丘言:〕「世尊!尊者阿難集於會堂為諸比丘說法、說示、令正持、令[A3]踴躍,令歡喜。〔即〕語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其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然者,阿難!汝如何為諸比丘說法、說示、令正持、令[A4]踴躍、令歡喜、〔即〕語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尊者阿難言:〕「如是,世尊!我為諸比丘說法、說示、令正持、令[A5]踴躍、令歡喜、〔即〕語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然者,友!如何為追過去。『於過去時有如是色。』於此隨起喜悅。『於過去時有如是受。』於此隨起喜悅。……〔參照前經〕……如是,友!如是於現在之諸法不動搖也。
如是,世尊!我為諸比丘說法、說示、令正持、令[A6]踴躍、令歡喜、〔即〕語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世尊曰:〕「善哉!善哉!阿難!善哉!阿難!汝為諸比丘說法、說示、令正持、令[A7]踴躍、令歡喜、〔即〕語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然者,阿難!如何為追過去……乃至……阿難!如何為追過去也。然者,阿難!如何為不追過去……乃至……阿難!如是為不追過去。然者,阿難!如何為願未來……乃至……阿難!如是為願未來也。然者,阿難!如何為不願未來……乃至……阿難!如是不願未來也。然者,阿難!如何為動搖於現在之諸法……乃至……阿難!如是為動搖於現在之諸法。然者,阿難!如何為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乃至……阿難!如是為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也。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尊者阿難隨喜世尊之所說。——
[P.192]第一三三 大迦旃延一夜賢者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多普達(溫泉)精舍。時,尊者三彌提於夜曉時起出,往彼溫泉洗浴肢體,洗浴肢體已,著一衣而上以佇立乾其肢體。時有殊勝容色之一天神,夜漸明時以耀照全溫泉,近至尊者三彌提之處。近已,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彼天神,如是言尊者三彌提:「比丘!汝憶持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耶?」〔尊者三彌提曰:〕「友!我不憶持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友!然者,汝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耶?」
〔天神曰:〕「比丘!我亦不憶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分別。比丘!然者,汝憶持一夜賢者之偈耶?」
〔尊者三彌提曰:〕「友!我不憶持一夜賢者之偈。友!然者,汝憶持一夜賢者之偈耶?」
〔天神曰:〕「比丘!我亦不憶持一夜賢者之偈。比丘!汝應學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比丘!汝應習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比丘!汝應憶持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比丘!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是持梵行最初之利益者也。」
[P.193]彼天神如是言。如是言已,彼忽然消失。時,尊者三彌提,其夜過後,詣彼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三彌提,如是白世尊言:「世尊!於此,於此,我於夜將曉時起出,至彼溫泉洗浴肢體。於溫泉洗浴肢體已,著一衣而上,佇立乾其肢體。世尊!時,有一天神,夜漸明時……〔參看前節〕……梵行之最利益者也。如是言已,忽然消失。善哉,世尊!世尊為我說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世尊曰:〕「然者,比丘!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尊者三彌提應世尊:「如是,世尊。」世尊即如是說:
世尊如是說,如是說已,善逝從坐起,入於精舍。
時,世尊〔入〕去後不久,彼諸比丘如是思念:「友!如是世尊為我等略說而示總說,不分別詳細之義,從坐起而入精舍。
世尊如是略示總說而不分別詳細之義,誰得詳細分別其義耶?」
[P.194]時,彼諸比丘如是思念:「彼尊者大迦旃延是〔大〕師,為諸有學識之同梵行者所稱讚、所敬重。然者,尊者大迦旃延堪得詳細分別世尊所略總說之未詳細分別之義,我等至彼尊者大迦旃延之處。至已,對尊者迦旃延以問其義如何?」
時,彼諸比丘,至彼尊者大迦旃延之處。至已,共問訊尊者大迦旃延。交換應喜、應樂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諸比丘,如是言尊者大迦旃延曰:「友!迦旃延!此,世尊為我等略示總說,未詳世分別其義,從坐起而入精舍。
如是,世尊去後不久,友!迦旃延!我等生如是思惟:『如是,友!世尊略示總說、不詳細分別其義,從坐起而入精舍。
世尊如是略示總說而不詳細分別其義,誰得詳細分別其義耶?』如是,友!迦旃延!我等生如是思念:『問彼尊者迦旃延……如何?』大迦旃延應能分別。」
[P.195]〔尊者迦旃延曰:〕「友!譬有人欲堅材,求堅材,行探求堅材,大樹之聳立而有堅材者,如以過根、過幹已,於枝葉而思求得堅〔材〕。此亦有如是之結果。諸尊者於〔大〕師之面前時,以棄彼世尊,思惟於我得問此義。友等!彼世尊實以知是知,見是見。是眼者、智、法者、梵行者、說者、宣說者、持義者、與不死者、法主、如來也。而親[2]向世尊以問其義,其時[3]奉持之。汝等如世尊之解說,應如是憶持之。」
〔諸比丘曰:〕「友!迦旃延!世尊是正知是知……有時向世尊當請問其義,我等如世尊之解說,應如是憶持。而尊者大迦旃延亦是〔大〕師自己,及有學識之諸同梵行者所讚賞、敬重也。而尊者大迦旃延,由世尊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者亦能詳細分別其義。勿躊躇[4],尊者大迦旃延應分別之。」
〔尊者迦旃延曰:〕「友!然者,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彼諸比丘答尊者大迦旃延曰:「如是,友!」尊者大迦旃延如是曰:
「友!世尊對汝等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從坐起而入精舍時:
友!如是,由世尊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我如是詳細知解其義。
[P.196]然者,友!如何是勿追過去:『如是,我眼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色。』其處被欲貪所縛而有識。識之為欲貪所縛故有喜。其喜故以追過去。『如是,我耳〔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聲』……乃至……『如是,我鼻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香。』……乃至……『如是,我舌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味。』……乃至……『如是,我身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觸。』……乃至……『如是,我意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法。』識所縛於欲貪,識之所縛於欲貪故而喜彼,喜彼故而追於過去。友!如是追於過去也。
然者,友!如何是勿追過去:『如是,我眼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色。』於其處識不被縛於欲貪。識不被縛於欲貪故不喜彼。不喜彼故,為勿追於過去。『如是,我耳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色。』……乃至……『如是,我鼻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香。』……乃至……『如是,我舌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味。』……乃至……『如是,我身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觸。』……『如是,我意有於過去之時。』『如是〔有〕諸法。』於其處識不被縛於欲貪。識不被縛於欲貪故不喜彼。不喜彼故不追於過去。友!如是勿追於過去也。
友!然者,如何願於未來:『如是,我眼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色。』心願得於未得,緣心之願而喜彼,喜彼故願於未來。『如是,我耳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聲。』……乃至……『如是,我鼻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香。』……乃至……『如是,我舌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味。』……乃至……『如是,我身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觸。』……乃至……『如是,我[P.197]意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法。』而心願得於未得,緣心之願而喜彼,喜彼故願於未來。如是,友!以願於未來也。
然者,友!如何不願於未來:『如是,我眼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色。』而心不願得於未得,不緣心之願故不喜彼,不喜彼故不願於未來。『如是我耳』……乃至……『我意有於未來之時。』『如是有諸法。』而心願得於未得,不緣心之願而不喜彼,不喜彼故不願於未來。如是,友!不願於未來也。
然者,友!如何動搖於現在之諸法?友!彼眼與彼諸色,兩者皆為現在,於其現在,識被縛於欲貪,識被縛於欲貪故喜彼,喜彼故動搖於現在之諸法。友!彼耳與彼之諸聲……乃至……友!彼鼻與彼之諸香……乃至……友!彼舌與彼之諸味……乃至……友!彼身與彼之諸觸……乃至……彼意與彼之諸法,彼兩者皆於現在也……動[A8]搖於現在之諸法。如是,友!動搖於現在之諸法也。
然者,友!如何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友!彼眼與彼之諸色,兩者皆於現在。而於彼現在,識不被縛於欲貪,不被縛於諸欲貪故不喜彼,不喜彼故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友!耳與彼諸聲……乃至……友!鼻與彼諸香……乃至……友!舌與彼之諸味……乃至……友!身與彼諸觸……乃至……意與彼諸法,兩者皆於現在,而於現在,識不被縛於欲貪,識不被縛於欲貪故不喜彼,不喜彼故,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友!如是為不動搖於現在之諸法也。
[P.198]友!世尊對汝等略示總說,不詳細分別其義,從座起而入精舍時:
如是,友!由世尊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者,我如是詳細知解。而願意者,諸尊者!應往世尊之處,以請問其義。如世尊之對汝等所說,如是,汝等應受持之。」
時,彼等諸比丘,歡喜、隨喜尊者大迦旃延之所說,從座起而詣彼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於一面坐之諸比丘,如是白世尊言:「世尊!世尊之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從座起而入精舍時:
世尊!如是,我等於世尊去後不久,生如是思惟:『友!世尊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而入精舍時:
[P.199]如是,由世尊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者,誰應〔得〕詳細分別其義耶?』世尊!而我等生如是念:『友!彼大迦旃延是〔大〕師自己……以問其義者,如何?』世尊!時,我等往尊者大迦旃延之處。至已,以其義問於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我等由尊者大迦旃延說如是相、如是句、如是文,分別是義。」
〔世尊曰:〕「諸比丘!大迦旃延是賢者也,大迦旃延是大慧者也。諸比丘!若汝等以其義問我,我亦如大迦旃延之解說,正應如是解說,此恰是其義也。汝等應如是憶持之。」
世尊是說已。歡喜之彼諸比丘隨喜世尊之所說。——
第一三四 盧夷強耆一夜賢者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其時,盧夷強耆住釋迦族之迦毘羅城尼拘律樹園。時有容色殊勝之旃達羅天子,夜將明時,明照全尼拘律樹園,而至彼尊者盧夷強耆之處。至已,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旃達羅天子,如是言尊者盧夷強耆曰:「比丘!汝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耶?」
[P.200]〔尊者曰:〕「友!我不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然者,汝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耶?」
〔天子言:〕「比丘!我亦不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比丘!然者,汝受持一夜賢者之偈耶?」
〔尊者曰:〕「友!我不受持一夜賢者之偈。友!然者,汝受持一夜賢者之偈耶?」
〔天子言:〕「比丘!我受持一夜賢者之偈。」
〔尊者曰:〕「友!然者,汝如何受持一夜賢者之偈耶?」
〔天子言:〕「比丘!一時,世尊住三十三天之巴利奢陀伽(晝度樹)下之盤睹伽無巴羅尸羅(無垢白石。)於其處,世尊為三十三天之諸天神說一夜賢者之總說與分別。
比丘!如是,我受持一夜賢者之偈。比丘!汝應學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比丘!汝應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比丘!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是梵行之初利益者也。」旃達羅天子如是言已,忽然消失(於其處。)
[P.201]時,尊者盧夷強耆,其夜將明時,收坐臥具,執衣鉢,出遊行彼舍衛城。次第遊行,至彼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之世尊處。至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盧夷強耆如是白世尊言:「世尊!一時,我住釋迦族之迦毘羅城思拘律樹園。世尊!時,有容色殊勝一天子,夜將明時,明照全尼拘律樹園而來。來已,立於一面。世尊!立於一面之彼天子,如是言我曰:『比丘!汝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耶?』世尊!如是言已,我對彼天子如是曰:『友!我不受持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友!然者,汝……梵行之初(利益)者也。』世尊!彼天子如是言。斯言已忽消失之。善哉!世尊!請世尊為我說一夜賢者之總說及分別。」
〔世尊曰:〕「然者,比丘!汝知彼天子耶?」〔比丘言:〕「世尊!我不知彼天子。」
〔世尊曰:〕「比丘!彼名為旃達羅天子也。旃達羅〔言:〕比丘!義解、作意、集中一切之心,以傾耳聞法。故,比丘!〔汝亦〕諦聽,善作意之,我當說之。」尊者盧夷強耆答世尊言:「如是,世尊。」世尊如是曰:
[P.202]然者,比丘!如何為追過去:『於過去之時,有如是色。』於其處隨起喜悅。『於過去之時,有如是受。』……乃至……『有如是想。』……乃至……『有如是行。』……乃至……『有如是識。』於其處隨起喜悅。如是,比丘!為追於過去也。
然者,比丘!如何為不追過去:『過去之時,有如是色。』……為不追過去也。
然者,比丘!如何為願未來……〔參照前第百三十經〕,如是,比丘!於現在之諸法不搖動也。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尊者盧夷強耆隨喜世尊之所說。
第一三五 小業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其時,都提之子斯波學童詣世尊處。詣已,與世尊問訊,交談可喜、可樂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都提之子斯波學童,如是白世尊言:「尊瞿曇!有何因、何緣,種種人存在之間,有優、劣之性耶?尊瞿曇!如何有諸短壽人、有長壽、有多病、有無病、有醜陋、有容麗、無權勢、[P.203]有權勢、有貧窮、有財富、有卑族、有貴族、有愚鈍、有伶俐耶?尊瞿曇!有如何因、如何緣,種種人存在之間,有優、劣之性耶?」
〔世尊曰:〕「學童!種種有情,有各各之業,為業之相續者,有業為胎藏,被縛於業,以業為所依。以業分別種種之有情,即有優、劣之性。」
〔學童言:〕「我如是聞尊瞿曇之略說,不詳細分別之義,不知解其詳細之義。善哉!尊瞿曇為我所說之法,使我詳細解知尊瞿曇如是略說,未詳細分別之義。」
〔世尊曰:〕「然者,學童!應諦聽,善作意之,我當說之。」都提之子斯波學童對世尊言:「如是,尊!」世尊乃如是說: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殺生者而兇惡,手塗血、以殺戮為事,對諸有情無慈心。彼如是成就,如是由正持彼業,身壞命終之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身壞命終後,不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何處亦短命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殺生者而兇惡、手塗血、以殺戮為事,對諸生物無慈心,以至〔如是〕短命。
學童!更茲有一類或女、或男、停止殺生、遠離殺生、捨棒、捨刀、知恥、有慈心、憐愍利益一切生物而住。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身壞命終之後,生於善趣天界。若身壞命終之後,不生於善趣、天界,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何處亦長[P.204]命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停止殺生、遠離殺生、捨棒、捨刀、知恥、有慈心、憐愍利益一切生物而住。以至〔如是〕長命。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或依手、或依棒、或依刀、惱害諸有情。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身壞命終之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身壞命終之後,不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生來人位者,再生於何處亦多病也。學童如是之所行,或依手、或依棒、或依刀惱害諸有情類,即以至〔如是〕多病。
學童!更茲有一類之或女、或男、或依手、或依棒、或依刀,不惱諸有情。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無病也。學童!如是所行即不惱害……以至〔如是〕無病。
學童!茲有一類之或女、或男,易忿怒、多愁、雖〔由其他〕言些少〔事〕,遂現為憤、怒、瞋恚、剛情、怒氣、瞋恚、不滿。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無幸處……醜陋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易忿怒……現不滿、以至〔如是〕醜陋。
學童!更茲有一類或女、或男,不忿怒、不多愁、雖〔由其他〕言些少〔事〕,不忿、不怒、不瞋恚、不剛情、不現怒氣、瞋恚、不滿。彼如是成就,由如是正持彼業……善趣……端正也。學童!如是之所行即不忿怒……不現不滿、以至〔如是〕端正。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有嫉姤心,對他〔人所得〕之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供養,懷嫉之惡意以結姤心。彼如是成就,如是由正持彼業……無幸處……成為無權勢者。學童!如是所行即有嫉姤心……以結姤心,〔如是〕以至無權勢。
[P.205]學童!更茲有一類或女、或男,有嫉姤心,對他〔人之所得〕之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供養,不嫉、不懷惡意、無結姤心。彼……由其業……善趣……成為權威者……不結姤心,〔如是〕以至大權威。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對沙門、婆羅門不施與飲食、衣服、車乘、華鬘、香料、塗油、臥具、住宅、登具者。彼……由彼業……無幸處……為貧窮者……不施與燈具,〔如是〕以至貧窮。
學童!更有一類或女、或男,對沙門、婆羅門施與飲食……臥具、住宅、燈具者。彼……由彼業……善趣……為大財富者……施與臥具、住宅、燈具,〔如是〕以至大財富。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傲慢而過慢,應禮人而不禮,應起迎而不起迎,應讓座而不讓座,應讓路而不讓路,應尊敬而不尊敬,應尊重而不尊重,應供敬而不恭敬,應供養而不供養,彼……由彼業……無幸處……為卑族……應供養而不供養,〔如是〕以至於卑族。
學童!更有一類或女、或男,不傲慢而不過慢,應禮者而禮,應供養者而供養。彼……由彼業……善趣……為貴族……應供養而供養,〔如是〕以至於貴族。
學童!茲有一類或女、或男,親近沙門、婆羅門已而尋問:『尊者!如何是善?如何是不善?如何是有罪?如何是無罪?如何是應修習?如何是不應修習?我長時行不利益、如何是苦?或長時行利益,如何是安樂?』彼……由彼業……無幸處……為愚鈍〔者〕……不尋問,〔如是〕以至愚鈍。
[P.206]學童!更有一類或女、或男,親近沙門、婆羅門已,尋問:『尊者!善者,如何……利益,如何為樂?』彼……由彼業……善趣……為大慧〔者〕……尋問,以至〔如是〕於大慧。
學童!如是至所行於短壽者,以持短壽;至所行於長壽者,以持長壽;至所行於多者,以持多病;至所行於無病者,以持無病;至所行於醜陋者,以持醜陋;至所行於端正者,以持端正;至所行於權勢者,以持權勢;至所行於貧窮者,以持貧窮,至所行於大富者,以持大富;至所行於卑族者,以持卑族;至所行於貴族者、以持貴族;至所行於愚鈍者,以持愚鈍;至所行於大慧者,以持大慧。
學童!諸有情各有業,是業之相續者。業為胎藏而有,被縛於業,以業為所依。業以分諸有情,即有優劣之性。」
如是說已,都提之子斯波學童,如是白世尊曰:「妙哉!尊瞿曇!妙哉!尊瞿曇!尊瞿曇!譬喻使伏者仰臥……見。恰如是,由尊瞿曇,以種種異門宣說法,使我歸依尊瞿曇。〔歸依〕法及比丘眾。尊瞿曇受納我從今日以後,以至命終歸依為優婆塞。」——
[P.207]第一三六 大業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其時,尊者三彌提住林中之禪屋。時出家者普達梨弗,逍遙遊行至尊者三彌提之處。至已,與尊者互相問訊,交換可喜可樂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普達梨弗,如是言尊者三彌提曰:「友!三彌提!如是,我親聞沙門瞿曇、親聽取:『身業是空無,語業是空無,唯有意業是真實。又有禪定,若成就其禪定者,亦無任何覺知。』」
〔三彌提曰:〕「友!普達梨弗!勿如是言。友!普達梨弗!勿如是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不善也。世尊不如是說:『身業是空無,口業是空無,唯意業是真實。友!且彼有禪定,若彼成就禪定者即無任何之覺知。』」
〔普達梨弗曰:〕「友!三彌提!汝出家多久耶?」
〔尊者三彌提曰:〕「友!不久,三年矣。」
〔普達梨弗曰:〕「茲今,我等如何言長老比丘耶?如何實如是新學比丘應為〔大〕師之護。友!三彌提!故思業,由身、口、意之作已,彼覺何耶?」
〔尊者曰:〕「友普達梨弗!故思業,由身、口、意作已,彼覺苦。」
時,出家者普達梨弗,不歡喜尊者三彌提之所說亦不反駁。不歡喜,不反駁,從座起而去也。
[P.208]時,尊者三彌提,於出家〔者〕普達梨弗離去不久,往尊者阿難之處。往已,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交換可喜可樂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敢[5]以出家者普達梨弗共相對談之事,以告尊者阿難,尊者阿難聞已,如是言尊者三彌提曰:「友,三彌提!如是論說應奉見世尊。然,去,友!三彌提!我等應詣世尊之處。詣已,以此義奉告世尊。如世尊為我等所說明,我等應如是受持。」
尊者三彌提答尊者阿難曰:「如是。」時,尊者阿難與尊者三彌提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以尊者三彌提與出家〔者〕普達梨弗共相論談之事奉告世尊。
〔世尊〕聞已,世尊如是告尊者阿難曰:「阿難!我想不起有見過出家〔者〕普達梨弗。然,何以如是論談耶?然,阿難!由如是愚癡人之三彌提,對普達梨弗分別說明,一[6]向說明其質問。」
如是說已,尊者優陀夷如是白世尊曰:「世尊!然者,有關此,若由尊者三彌提,解說:『一切之所受是在此苦中者』如何?」
[P.209]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阿難!汝應見此愚癡人優陀夷之錯誤。阿難!我今知此愚癡人之想出,應是不正之想出。阿難!由最初普達梨弗之問三受。阿難!若普達梨弗如是問此愚癡人三彌提者,應如是說明之:『友,普達梨弗!由身、語、意,覺樂受者,是作思業已故,彼覺受樂。友,普達梨弗!由身、語、意,覺苦受者,是作思業已故,彼覺苦受。友,普達梨弗!由身、語、意,覺不苦不樂受者,是作思業已故,彼覺不苦不樂也。』阿難!如是說明,愚癡人之三彌提對普達梨弗,得為正說明。阿難!假令有任何異學之出家愚人、淺學者,阿難!若聽汝等分別如來之大業分別,誰亦得知明如來之大業分別。」
〔阿難曰:〕「世尊!正其時,善逝!正其時。請世尊當分別大業分。拜聽世尊之諸比丘,應受持奉〔行〕。」
〔世尊曰:〕「阿難!然者,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尊者阿難奉答世尊:「如是,世尊。」世尊如是說:
「阿難!於世間當認有此等之四種人。如何為四耶?阿難!茲或有人,為殺生者、偷盜者、愛欲之邪行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阿難!又或有人,殺生者……邪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P.210]阿難!又或有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於愛欲離邪行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阿難!又或有人,離殺生者……正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阿難!茲有沙門、婆羅門,由熱心、精勤、專精、不放逸、正作意、得如是之心三昧。即為此心之三昧,由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某人於此處,〔是〕殺生者、偷盜者、於愛欲之邪行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見〔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彼如是言:『汝,實有諸惡業,有惡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此處,為殺生者、偷盜者……離間語者……乃至……邪見者。見〔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乃至……邪見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也。若知〔其〕他者,於此等有誤知。』如是之彼,唯其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其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他為虛妄。』
[P.211]阿難!又於此,『阿難!或有沙門、婆羅門,由熱心、精勤……見某人於此是殺生者、偷盜者……乃至……邪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彼如是言:『汝,實無諸罪業。無惡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世界為殺生者、偷盜者……乃至……邪見者也。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乃至……邪見者,彼悉皆於身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於彼等有謬智。』如是彼,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而餘是虛妄。』
阿難!茲或有沙門、婆羅門,由熱心、精勤……見某人於此處,離殺生、離偷盜、於愛欲離邪行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為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彼如是言:『實有諸善者,有善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此處,離殺生者……乃至……為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彼如是言:『汝,凡此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見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於彼等有誤智。』如是之彼,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
[P.212]阿難!又茲有沙門、婆羅門……見某人於此處,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彼如是言:『汝!實無諸善業,無善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此處,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彼如是言:『汝,凡此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無幸處……其餘為虛妄。』
然而,阿難!凡彼沙門或婆羅門如是言:『汝!實有諸惡業,有惡行之報。』——如是者即贊同彼。又彼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處,是殺生者、偷盜者……乃至……為邪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而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乃至……為邪見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如是不贊同彼。又彼如是言:『若是知者,此為正知。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誤智。』——如是又不贊成彼。又真正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如是又不贊同彼。所以者何?阿難!如何於如來之大業分別有別智。
然而,阿難!彼沙門或婆羅門之如是言:『汝!實無諸惡業,無惡行之報。』——如是不贊同彼。且彼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處,是殺生者、偷盜者……乃至……為邪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贊成彼。而且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乃至……為邪見者,彼悉皆身壞命終後,[P.213]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不贊同彼。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正知知者,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誤智。』——如是亦不贊成彼。又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如是亦不贊同彼。所以者何?然,阿難!於如來之大業分別,有別智。
然而,阿難!凡彼沙門或婆羅門之如是言:『汝!實有善業,有善行之報。』——如是贊同彼。又彼之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處,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亦贊同彼。而且彼如是言:『汝,凡離此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彼悉皆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者不贊同彼。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誤智。』——如是亦不贊成彼。又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如是亦不贊同彼。所以者何?然,阿難!於如來之大業分別,有別智。
然而,阿難!凡彼沙門或婆羅門之如是言:『汝!實無諸善業,無善行之報。』——如是者不贊同彼。而彼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處,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如是者即贊同彼。而彼如是言:『汝!凡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如是不[P.214]贊同彼。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誤智。』——如是亦不贊同彼。『又唯彼之自知……乃至……其餘為虛妄。』如是亦贊同彼。所以者何?然,阿難!於如來之大業分別,有別智。
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處,是殺生者、偷盜者……乃至……邪見者,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或彼應以前所作之罪業當受其苦;彼或應於後所作之惡業當受其苦,彼或於死時,為有邪見者而有成就受持之。由此,彼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然而,若彼於此處,〔是〕殺生者、偷盜者……乃至……為邪見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於後世生起而受之。
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處,是殺生者、偷盜者……乃至……為邪見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者,或彼應以前所作之善業當受其樂。彼或應於後所作之善業當受其樂。或彼於死時,為有正見者,而有成就受持。由此,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然而,若彼於此處,是殺生者、偷盜者……乃至……為邪見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於後世生起而受之。
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處,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者,於彼,或應以前彼所作之善業當受其樂,或彼於死時,為正見者而有成就受持。然而,若彼於此處,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於後世生起而受。
[P.215]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處,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於彼,或應以前所作之罪業當受其苦;或彼於後應彼所作之罪業當受其苦,或彼於死時,為有邪見者,成就受持之。由此,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而且,彼若於此世,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乃至……為正見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後世生起而受。
如是,阿難!有業之不可有而見為不可有;有業之不可有而見為可有,有業之可有而見為可有;有業之可有而見為不可有。」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尊者阿難隨喜世尊之所說。——
第一三七 六處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時,世尊對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諸比丘應世尊〔曰:〕「世尊。」世尊如是曰:「諸比丘!我應為汝等說六處分別。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彼等諸比丘應世尊〔曰:〕「如是,世尊。」世尊如是曰:
[P.216]「應知內六處。應知外六處。應知六識身。應知六觸身。應知十八意行。應知三十六有情句。於其中,依此而捨此。有三念住,此為聖者之所學,此為聖者之〔所〕習,〔大〕師以此訓眾。彼為瑜伽師中之無上人之調御師。此為六分別之總說。
然,如是言:『應知內六處。』而言如是者,是緣何而言耶?有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如是所言:『應知內六處。』是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應知外六處。』而言如是者,是緣何而言耶?有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如是所言:『應知外六處。』是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應知六識身。』而言如是者,是緣何而言耶?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如是所言:『應知六識處。』是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應知六觸身。』而言如是者,是緣何而言耶?有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如是所言:『應知六觸身。』是緣此而言。
[P.217]復次,如是言:『應知十八意行。』而言如是者,是緣何而言耶?依眼見色已,思察喜處之色、思察憂處之色、思察捨處之色。依耳聞聲已……乃至……依鼻嗅香已……乃至……依舌味味已……乃至……依身觸觸已……乃至……依意識法已,思察喜處之法、思察憂處之法、思察捨處之法。如是有六喜行[7]、六憂行、六捨行。如是所言:『應知十八意行。』是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應知三十六有情句。』如是緣何而言耶?是依六在家為喜、六出離喜、六在家為憂、六出離為憂、六在家為捨、六出離為捨。
此等中,依六在家為喜者何耶?乃對眼所識之諸色,可期望、好、悅、意樂、以隨伴世間味,或由獲得見[8]為獲得,或既曾獲得,追憶所變易、滅、已過去而起喜。若如是類之喜者,此言依在家為喜。耳所識之諸聲……乃至……鼻所識之諸香……乃至……舌所識之諸味……乃至……身所識之諸觸……乃至……意所識之法,可期望、好、悅、意樂、以隨伴世間味,由獲得見為獲得,或既曾獲得,以追憶所變易、滅、已過去而起喜。若如是類之喜者,此言依在家為喜。此等乃依六在家為喜。
此等中,依六出離為喜者何耶?乃對諸色而[9]知為無常性、變易、離欲滅已,以如實正慧見如是:『昔時之諸法,今時此等一切之諸法,是無常、苦、變易法』而起喜。若如是類之喜者,此乃依出離為喜,知〔耳〕之識……乃至……〔鼻〕之諸香……乃至……〔舌〕之諸味……乃至……〔身〕之諸觸……乃至……〔意〕之[P.218]諸法,是無常性,變易、離欲、滅己,以如實正慧見如是:『昔時之諸法,今時此等一切之諸法,是無常、苦、變易法』而起喜,若如是類之喜者,此言依出離為喜。此等乃依六出離為喜。
此等中,依六在家為憂者何耶?乃對眼所識之諸色,可期望、好、悅、意樂、隨伴世間味,由不獲得見為不獲得,或未曾獲得,追憶變易、滅、已過去以起憂。若如是類之憂,此言依在家為憂。耳所識之諸聲……乃至……鼻所識之諸香……乃至……舌所識之味……乃至……身所識之觸……乃至……意所識之法,可期望、好、悅、意樂、隨伴世間味,由不獲得見為不獲得,或未曾獲得,追憶變易、滅、已過去以起憂。若如是類之憂,此言依在家為憂。此等乃依六在家為憂。
此等中,依六出離之憂者何耶?且知諸色是無常性、變易、離欲、滅已,以如實正慧見如是:『昔時之諸色、今時此等一切之諸色,是無常、苦、變易法。』對無上解脫生起需求:『於何時之日,即我今日,具足諸聖者之處而住、得具足彼處而住耶?』如是,由對無上諸解脫生起需求而起憂。而知諸聲……乃至……諸香……[P.219]乃至……諸味……乃至……諸觸……乃至……諸法之無常性、變易、離欲、滅已。以如實正慧見如是:『昔時之諸法、今時之此等一切之諸法,是無常、苦、變易之法。』對無上諸解脫生起需求:『於何時之日,即我今日,具足諸聖者之處而住、得具足彼處而住耶?』由對如是無上諸解脫,生起需求而起憂。此乃依六出離為憂。
於此中,依六在家為捨者何耶?由眼見色已,愚者、癡者、凡夫不克服〔色之〕限界者、不克服〔色之〕報者,不見〔色之〕災患者、於無聞者、凡夫者有捨,若如是類之捨者,即不超越諸色,故此言依在家為捨。由耳聞聲已……乃至……由鼻嗅香已……乃至……由香味味已……乃至……由身觸觸已……乃至……由意識法已,愚者、癡者、凡夫者,不克服〔法之〕限界者、不克服〔法之〕報者,不見〔法之〕災患者,於無聞者、凡夫者有捨,若如是類之捨者,不超越此法,故此言依在家為捨。此等乃依六在家為捨。
此等中,依六出離為捨者何耶?且知諸色是無常性、變易、離欲、滅已,以如實正慧見如是:『昔時之諸色,今時此等一切諸色,是無常、苦、變易法。』而起捨。若如是類之捨者,即超越此色。故此言依出離為捨。而知諸聲……乃至……諸香……乃至……諸味……乃至……諸觸……乃至……諸法之無常性、變易、離欲、滅已,以如實正慧,由見如是:『昔時之諸法,今時此等一切之諸法,是無常、苦、變易法』而起捨。若如是類之捨者,即超越此法。故此言依出離為捨。此等乃依六出離為捨。
如是所言:『應知三十六有情句。』乃緣此而言。
[P.220]如是言:『於此等中,依此等而[A9]捨此等。』乃緣何而如是言耶?諸比丘!於此等中,依彼六出離為喜,依此等、由此等,依彼六在家為喜,以捨此等,以超越此等。諸比丘!於此等中,依彼六在家為憂,依此等、由此等,依彼六在家為憂,捨此等,超越此等,如是而有其等之捨,如是而有其等之超越。諸比丘!於此等中,依彼六出離為捨,依此等、由此等,依彼六在家為捨,捨此等,超越此等,如是而有此等之捨,如是而有此等之超越。諸比丘!於此等中,依彼六出離為喜,依此等、由此等,依彼六出離為憂,捨此等!超越此等,如是而有此等之捨,如是而有此等之超越。諸比丘!於此等中,依彼六出離為捨,依此等、由此等,依彼六出離為喜,捨此等,超越此等,如是而有此等之捨,如是而有此等之超越。
諸比丘!捨之多性而有多依,捨之一性而有一依。諸比丘!而如何捨之多性而有多依者耶?諸比丘!捨:有於諸色、有於諸聲、有於諸香、有於諸味、有於諸觸也。諸比丘!此,乃捨之多性而有多依。諸比丘!而如何捨之一性而一依者耶?諸比丘!捨:有依於空無邊處、有依於識無邊處、有依於無所有處、有依於非想非非想處。諸比丘!此,乃捨之一性而有一依。諸比丘!於此等中,彼捨之一性而一依者,依此、由此,彼捨之多性而多依者,捨彼,超越彼,如是而有彼捨,如是而有彼超越。諸比丘!依於不彼作性[10],由於不彼作性,彼捨之一性而一依者,捨彼,超越彼,如是有彼捨,如是而有彼超越。如是所言:『於此等中,依彼而捨彼!』彼乃緣此而言。
[P.221]復次,如是言:『有三念住,此聖者之所習,〔大〕師以此訓眾。』而且,此緣何而言耶?諸比丘!茲有師為憐愍者、求〔他之〕利益者、以垂憐愍為諸弟子說法:『此為汝等之利益,此為汝等之安樂。』對此,諸弟子不善聽,不傾耳,不立智心,且離師教之行動。諸比丘!如來不喜此、又不感喜。而且無有有漏,有念、有正知而住。諸比丘!此,為第一念住,此聖者之習,〔大〕師以此訓眾。
復次,諸比丘!有師,是憐愍者、求〔他之〕利益者,以垂憐愍為諸弟子說法:『此為汝等之利益,此為汝等之安樂。』對彼,一部分之諸弟子不善聽,不傾耳,不立智心[11],而且離師教之行動。一部分之諸弟子善聽聞,傾耳,以立智心,而且不離師教之行動。諸比丘!如來不喜此、又不感喜;非不喜,非不感喜。喜與不喜,捨離此兩者已,彼為捨者,有念、有正知而住。諸比丘!此為第二念住此……訓眾也。
復次,諸比丘!有師……為諸弟子說法……『為安樂。』對彼,諸弟子善聽,傾耳,以立智心,而且無離師教之行動。諸比丘!如來喜此、且感喜;無漏而有念、有正知而住。諸比丘!此為第三念住此……訓眾。
[P.222]如是所言:『有三念住、此聖者之所習、〔大〕師以訓眾。』彼乃緣此而言。
又,如是言:『彼乃瑜伽師中之無上人之調御師。』而如是乃緣何而言耶?諸比丘!由調象師,於應調御之象,令走之,唯限走一邊:或東、或西、或南、或北。諸比丘!由調馬師,於應調御之馬,令走之,唯限走一邊……或南。諸比丘!由調牛師,於應調御之牛,令走之……或南。諸比丘!由如來、應供者、正等覺者,於應調御之人,令走之,於八方走:於有色者,見諸色,此第一方。於內無色想者,以見外之諸色,此第二方。『淨而』勝解,此第三方。徧超色想,以滅諸有對想,不作意種種想而『虛空乃無邊。』具足空無邊處而住,此第四方。徧超空無邊處而『識乃無邊。』具足識無邊處而住。此第五方。徧超識無邊處『無何物之存在。』具足無所有處而住,此第六方。徧超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此第七方。徧超非想非非想處,而具足受、想滅而住,此第八方。諸比丘!由如來、應供者、正等覺者,於應調御之人,令走之,即走如是之八方。所言如是:『彼瑜師中之無上人之調御師。』彼乃此緣而言者。」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彼等諸比丘隨喜世尊之所說。
[P.223]第一三八 總說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時,世尊呼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曰:「世尊!」世尊乃如是曰:
「諸比丘!應為汝等說總說之分別。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彼等諸比丘向世尊曰:「如是,世尊。」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比丘由觀察彼之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不住於內,不取、真正無恐畏,應如是觀察之。諸比丘!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不住於內者,由無取、無怖畏,於未來即不生起:生、老、死、苦之集。」世尊如是說。如是說已,善逝從座起而入精舍。
時,世尊之去後不久,彼等諸比丘有如是思念:「友等!如是,世尊為我等略示總說,不詳細分別其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由觀察彼之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不住於內,無取著、真正無怖畏,應如是觀察。諸比丘!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無住於內者,由無取著、無怖畏,於未來即不生起:生、老、死、苦之集。』由世尊如是所略示之總說,誰對此不詳細分別其義而能詳細分別者乎?」
[P.224]時,彼等諸比丘有如是思念:「彼尊者迦旃延,乃〔大〕師及有學識之諸同梵行者所讚賞、所尊重。然者,尊者大迦旃延,對由世尊此略示之總說而未詳細分別其義,得堪詳細分別。然,今我等往彼尊者大迦旃延處。往已向尊者迦旃延,以問其義!」時,彼等諸比丘至彼尊者大迦旃延處。至已與尊者大迦旃延互相問訊,交換可喜、可樂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諸比丘如是言尊者大迦旃延曰:「友,迦旃延!世尊如是為我等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謂:〕『諸比丘!……不生起……。』友,迦旃延!如是我等,於世尊去後不久,生如是之思念:『友等!世尊如是為我等略示總說……而入精舍。〔謂:〕「諸比丘!……不生起……。」由世尊如是所略示之總說,誰對此未詳細分別之義而能分別者乎?』友,迦旃延!如是我等生如之思念:『彼尊者大迦旃延……問……。』尊者大迦旃延應分別之。」
〔迦旃延曰:〕「友等!譬喻有人,欲堅〔材〕、求堅〔材〕、探索堅〔材〕而遊行,亭立之大樹有堅〔材〕,以過其根、幹已,於枝葉以為求得堅〔材〕。此正如是:諸尊者於〔大〕師之面前時,以過世尊而想向我得問此義。友等!實彼世尊是知所知、見所見、眼者、智者、法者、清淨者、說者、宣說者、持義者、與不死者、法主、如來也。而汝等善奉問其義,正有[12]是時。正如世尊為汝等所解說,汝等應如是受持之。」
[P.225]〔諸比丘曰:〕「友!迦旃延!實世尊是知所知、見所見、眼者、智者、法者、清淨者、說者、宣說者、持義者,與不死者、法主、如來也。然而,我等應善向世尊,奉問其義,正有是時。如世尊為我等所解說,我等應如是受持之。而尊者大迦旃延,乃〔大〕師及有諸學識之同梵行者所讚賞、所敬重。尊者大迦旃延,乃由世尊所略示總說而未詳細分別其義,堪得詳細分別。尊者大迦旃延!請勿介意[13],分別之。」
〔迦旃延曰:〕「然者,友等!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彼等諸比丘答尊者大迦旃延曰:「如是,友!」尊者大迦旃延乃如是曰:
「友等!世尊之為汝等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從座起而入精舍,如是:『諸比丘!比丘……不生起……。』友等!由世尊所略示之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其義,我如是詳細知解之〔曰:〕
然者,如何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友等!茲對比丘,由眼見色已,有追求色相之識,若繫於〔此〕色相之味、縛於色相之味、結於色相之味結者,言識散亂、離散於外。由耳聞聲已……乃至……由鼻嗅香已……乃至……由舌味味已……乃至……由身觸所觸已……乃至……由意識法已,有追求法相之識,若繫於此法相之味,縛於法相之味,結於法相之味結者,言識散亂、離散於外。友等!如是言:『識散亂、離散於外。』
[P.226]友等!然者,如何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耶?〕友等!茲對比丘,由眼見色已,有不追求色相之識,不繫於〔此〕色相之味,不縛於色相之味,不結於此色相之味結者,〔如是〕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由耳聞聲已……乃至……由鼻嗅香已……乃至……由舌味味已……乃至……由身觸所觸已……乃至……由意識法已,有不追求法相之識,不繫於〔此〕法相之味,不縛於法相之味,不結於法相之味結者,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友等!如是而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也。
[P.227]友等!然者,如何言:『心住於內?』友等!茲有比丘,離諸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對彼有追求由離生喜、樂之識,繫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縛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結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有由尋、伺之止息,由心安靜,有心一趣性,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而住。對彼有追求由定生喜、樂之識,繫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縛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結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由脫喜而住於捨,有念、有正知,而且由身感受樂,稱為諸聖者之『捨而有念樂住』,具足第三禪而住。對彼有追求捨之識,繫於捨、樂之味,縛於捨、樂之味,結於捨、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為斷樂、斷苦,且先為滅喜、憂,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具足第四禪而住。對彼有追求不苦不樂之識,繫於不苦不樂之味,縛於不苦不樂之味,結於不苦不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友等!如是言:『心住於內』也。
友等!然者,如何言:『心不住於內?』友等!茲有比丘,離諸欲……乃至……具足初禪而住。對彼無追求由離生喜、樂之識,不繫於由離生喜、樂之味,不縛於由離生喜、樂之味,不結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由尋、伺之止息……乃至……具足第二禪而住。對彼有不追求由定生喜、樂之識,不繫於由定生喜、樂之味,不縛於由定生喜、樂之味,不結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由脫喜……乃至……具足第三禪而住。對彼有不追求捨、樂之識,不繫於捨、樂之味,不縛於捨、樂之味,不結於捨、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斷樂……乃至……具足第四禪而住。對彼有不追求不苦不樂之識,不繫於不苦不樂之味,不縛於不苦不樂味,不結於不苦不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友等!如是言:『心不住於內』也。
友等!然者,如何『無取而有怖?』友等!茲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諸聖,不熟達聖法,不通曉聖法;不見諸善人,不熟達善人之法,不通曉善人之法,見色為我,或見我有色,或見色於我中、或見我於色中。對彼而彼色及變易、變異。對彼由色之變易、變異性,識隨轉於色之變易。對彼而識隨轉於色之變易。對彼由隨轉於色[P.228]之變易而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乃徧取心而住。由心之徧取而有怖懼、煩勞、捨、無取而恐怖。以受……乃至……以想……乃至……以行……乃至……見識是我,或見我是識,或見識於我中,或見我於識中。對彼,彼識是變易、變易對彼由識之變異性,而有識隨轉於識之變易。對彼有由隨轉於識之變易而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乃徧取心而住。由心之徧取而有怖懼、煩勞、捨、無取而怖。友等!如是『無取而有怖。』
友等!然者,如何是『無取而無怖?』友等!茲有多聞之聖弟子,見諸聖者,熟達聖法,通曉聖法,見諸善人,熟達善人之法,通曉善人之法,不見色為我,或不見我有色,或不見色於我中,或不見我於色中,對彼,彼色及變易、變異。對彼由色之變易、變異性。識不隨轉於色之變易。對彼由隨轉於色之變易,而不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不徧取心而住。由心之不徧取,無怖懼、無煩勞、無捨、無取而無恐怖。以受……乃至……以想……乃至……以行……乃至……不見我識,不見識是我,不見識於我中,不見我於色中。對彼,彼識是變易、變異。對彼由識之變易、變異性,識不隨轉於識之變易。對彼隨轉於識之變易而不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不徧取[14]心而住,由心之不徧取,而無恐怖、無煩勞、無捨、無取而無怖。友等!如是言:『無取而無怖』也。
[P.229]友等!世尊為汝等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從座起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不生……。』友等!由世尊如是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者,是義我如是詳細知解矣。而汝等諸尊者,若有希望者,詣世尊之處、應奉問此義。如世尊對汝等所解說,汝等應如是受持之。」
時,彼等諸比丘,歡喜、隨喜尊者大迦旃延之所說已,即從座起,詣彼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諸比丘如是白世尊:「世尊!世尊為我等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是義,從座起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無生……。』世尊!如是我等,於世尊之去後不久,有如是之念:『友等!如是,世尊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是義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不生——。如是由世尊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是義,誰詳細分別是義者乎?』世尊!如是我等有如是念:『彼尊者大迦旃延……問……。』世尊!時,我等至彼尊者大迦旃延之處。至已,以是義問尊者大迦旃延。世尊!由尊者大迦旃延對我等,說是相、是句、是文以分別其義。」
〔世尊曰:〕「諸比丘!大迦旃延是賢者。諸比丘!大迦旃延是大慧者。諸比丘!若汝等以此義問我,我亦正如大迦旃延之解說而如是解說之。然者,彼即此義。〔汝等〕應如是受持之。」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彼等諸比丘隨喜世尊之所說。——
[P.230]第一三九 無諍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時,世尊言諸比丘曰:「諸比丘!」諸比丘奉答世尊:「世尊。」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我當為汝等說無諍分別,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彼等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如是,世尊。」世尊乃如是曰:「勿耽於欲樂。〔彼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不持利益。或勿耽於自己苦惱之惑溺。〔彼是〕苦、非聖、不持利益。然而,離此兩極端,中道乃由如來所正等覺者。〔此是〕眼之因、智之因、寂靜、證智、正覺、導於涅槃。應知稱讚,應知譏訾。知稱讚,知譏訾已,即不稱讚、不譏訾而應說法。應知樂之決定。如樂之決定已,應求追於內之樂。不應語惡口,不應於面前而私語。應語柔緩,勿緊急。不應執〔各〕國土之語言。不應用過剩之俗稱。此即無諍分別之總說。
然,如是言:『勿耽於欲樂。〔彼是〕苦、非聖、不持利益。』然者,彼緣何而言耶?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此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不持利[P.231]益,如是之法,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邪行。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與〔此〕下劣、賤陋、凡俗者、不持利益不相應者,如是之法,即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凡與自己惱害相應,〔此是〕苦、非聖、不持利益,如是之法,即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凡與自己惱害相應,〔此是〕苦、不聖非義[15],與苦所不相應者,如是之法,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如是所言:『勿耽於欲樂。〔此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不持利益。又勿耽於自己苦惱之惑溺。〔此是〕苦、非聖、不持利益。』彼乃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離此等之兩極端,中道乃由如來所正等覺。〔此是〕眼之因、智之因、寂靜、證智、導於涅槃。』然者,彼緣何而言耶?彼即八支聖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是所言:『離此等之兩極端,中道乃由如來所正等覺,導於……。』彼即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應知稱讚。應知譏訾,知稱讚、知譏訾已,不稱讚、不譏訾而說法。』然者,彼緣何而言耶?諸比丘!而如何有稱讚、有譏訾而無說法耶?如是言:『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此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而不持利益之所耽著,如是之一切,〔此是〕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於此,或譏訾諸人。如是言:『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此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而不持利益之所耽著,如是之一切,〔此〕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於此,或稱讚諸人。如是言:『凡自己苦惱惑溺之〔此〕苦、非聖[P.232]而不持利益所耽著,如是之一切,〔此〕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於此,或譏訾諸人。如是言:『凡自己苦惱惑溺之〔此〕苦,非聖而不持利益之所不耽著,如是之一切,〔此〕無苦、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於此,或稱讚諸人。如是言:『凡任何人,若不捨其有結者,彼等之一切,是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於此,或譏訾諸人。如是言:『凡任何人,無不捨有結者,彼等之一切,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於此,或稱讚諸人。諸比丘!如是有稱讚、有譏訾而無說法。
諸比丘!然而,如何為無稱讚、無譏訾而有說法?如是不言:『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此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而不持利益所耽著,彼等之一切,〔此〕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如是言:『而耽著,如是此法,此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而說法。如是不言:『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此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而不持利益所耽著,彼等之一切,此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如是言:『而且不耽著,如是之法,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而說法。如是不言:『凡自己苦惱之惑溺,〔此是〕苦、非聖而不持利益所耽著,彼等之一切,此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如是言:『而且耽著,如是之法,是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而說法。如是不言:『凡自己苦惱惑溺之〔此〕苦、非聖而不持利益所耽著,彼等之一切,此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如是言:『而且不耽著,如是之法,此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而說法。如是不言:[P.233]『凡任何人,不捨其有結者,彼等之一切,是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如是言:『若不捨此有結者,有是為不捨』而說法。如是不言:『凡任何人,若捨其有結者,彼等之一切,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如是言:『而且令捨此有結之時,有是被捨』而說法。諸比丘!如是無稱讚、無譏訾而有說法也。
如是所言:『應知稱讚,應知譏訾,知稱讚、知譏訾已,不稱讚、不譏訾而應說法。』彼乃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應知樂之決定,知樂之決定已,應追求內之樂。』然者,彼緣何而言耶?諸比丘!有此等之五妙樂。五者為何耶?眼所識之色,可望、可欲、可喜、可愛、持欲、可染著者,耳所識之聲……乃至……鼻所識之香……乃至……舌所識之味……乃至……身所識之諸觸,可望、可欲、可喜、可愛、持欲、為可染著。諸比丘!此等乃此五妙欲。諸比丘!緣此等之五妙欲而生喜樂,言此為欲樂、穢樂、凡夫樂、不聖樂。我言:『如是之樂不應習、不應修、不應多作、應怖畏之。』諸比丘!茲有比丘,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由尋、伺之止息內心安靜、心一趣性、無尋、無伺而由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而住……乃至……第三禪……乃至……具足第四禪而住。此稱為出離樂、捨離樂、[P.234]止息樂、正覺樂也。我言:『如是之樂應習、應修、應多作、應無怖畏。』如是言:『應知樂之決定。樂之決定已,應追求於內之樂。』彼乃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不應語惡口。不應於面前而私語。』然者,彼緣何而言耶?諸比丘!若知此是惡口、不真、虛妄、不持利益,如是可及之惡口,不應語。又所知若惡口之真、如實不持利益,如是不應語,應學之。而且所知若惡口之真、如實而持利益,對如是之惡口,於此以應知其語時。
諸比丘!於此,所知若於面前之私語,不真、虛妄而不持利益,如是於面前可及之私語,不應語之。又,所知若面前之私語,雖真、如實而不持利益,如是不應語,當學之。而且所知若面前之私語,真、如實而持利益,對如是面前之私語,於此應知其語時。如是所言:『不應語惡口,不應於面前而私語。』彼乃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應語柔緩,勿緊急。』然者,緣何而言耶?諸比丘!於此,由於緊急語,身疲、心損、聲[16]害、咽喉亦痛。又緊急者之所說,不明瞭而不了解。諸比丘!於此由於柔緩語,身不疲、心不損、聲不害、咽喉亦不痛。又柔緩者之所語,明瞭而善了解。如是言:『應語柔緩,勿緊急。』彼即緣此而言。
[P.235]復次,如是言:『不應執〔各〕國土之語言,不應用過剩之俗稱。』然者,緣何而言耶?諸比丘!然而,如何執〔各〕國土之語,用過剩之俗稱。諸比丘!於此,同[17]一物,或於各國,有名為婆提(甌),有名為鉢陀(鉢),有名為吃陀(椀),有名為沙羅瓦(杯),有名為達嚕拔(杅),有名為鉢那(飲食器),有名為美糸羅(飲水器)。如是於各國土,如是名之。真正如是堅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諸比丘!如是,執此〔各〕國之語言,使用過剩之俗稱。諸比丘!然而,如何不執〔各〕國之語言,不使用過剩之俗稱耶?諸比丘!於此,同一物,或於各國,名為甌,名為鉢,名為椀,名為杯,名為杅,名為飲食器,名為飲水器。如是,於各不同之國土,實如諸長老如是語而名之,真實如是,無取著而語。諸比丘!如是不執各國之言說,不使用過剩之俗稱。如是所言:『應不執〔各〕國土之語言,不應使用過剩之俗稱。』彼乃緣此而言。
諸比丘!於此,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此是〕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而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諍。諸比丘!於此,凡與欲結合之有樂,與喜相應,不與〔此〕下劣、賤陋、凡俗者、非聖而不持利益所相應,如是之法乃無苦、無惱害、無煩勞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無諍。諸比丘!於此,凡自己苦惱惑溺之此苦、非聖而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諍。諸比丘!於此,凡不耽著與自己苦惱惑溺之〔此〕苦、非聖而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無諍。諸比丘!於此,彼中道由如來而正等覺,〔此是〕眼之因、智之因、寂靜、證智、導於涅槃,如是之法乃無苦、無惱害、[P.236]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無諍。諸比丘!於此,有彼稱讚、譏訾而無說法,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諍。諸比丘!於此,無彼稱讚、譏訾而說法,如是之法乃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無諍。諸比丘!於此,為彼欲、穢樂、凡夫樂、非聖樂者,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諍。諸比丘!於此,為彼出離樂、捨離樂、止息樂、正覺樂,如是之法乃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無諍。諸比丘!於此,為彼惡口之不真、虛妄而不持利益者,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諍。諸比丘!於此,為彼惡口之真、如實亦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諍。諸比丘!於此,為彼惡口之真、如實而持利益者,如是之法乃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無有諍。諸比丘!於此,於彼面前私語之不真、虛妄而不持利益者,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惱害、有煩勞、有熱惱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諍。諸比丘!於此,於彼面前私語之真、如實亦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邪行……有諍。諸比丘!於此,於彼面[P.237]前私語之真、如實而持利益者,如是之法無有苦……正行……無諍。諸比丘!於此,彼緊急者之所語,如是之法乃有苦……邪行……有諍。諸比丘!於此,彼柔緩者之所語,如是之法乃無苦……正行……無諍。諸比丘!於此,執行〔各〕國之語言,使用過剩之俗稱者,如是之法乃有苦……邪行……有諍。諸比丘!於此,不執彼〔各〕國之語言,不使用過剩之俗稱,如是之法乃無苦、無惱害、無煩勞、無熱惱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無諍。
諸比丘!是故於此:『我等當不能不知有諍之法。且亦不能不知無諍之法。知有諍之法,且知無諍之法已,我等當行無諍之道。』諸比丘!如是當不能不學之。諸比丘!而善男子須菩提乃〔實〕行無諍之道。」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彼等諸比丘隨喜世尊之所說。
第一四〇 界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遊行於摩羯陀國內,入彼王舍城,近至彼陶師跋伽瓦之處。至已而如是告陶師跋伽瓦曰:「跋伽瓦!汝若無支障者,我將一夜住〔汝〕家之入口處。」
〔陶師曰:〕「世尊!於我無支障。然,於此先既有出家者之入宿。彼若承諾,請世尊隨意住。」
[P.238]其時,恰好名為弗區沙提之善男子尊仰世尊為師[18],信仰[19]而由在家出家為無家。彼先入宿於陶師家之入口處。時,世尊至彼尊者弗區沙提之處。至已,如是告尊者弗區沙提曰:「比丘!若汝無支障者,我將一夜住〔此〕家之入口處。」
〔弗區沙提曰:〕「友!陶師家之入口曠寬,尊者請隨意住。」
時,世尊入於陶師家之入口已,設草座於一面,以結跏趺坐。身體正直,令念住立現前。時,世尊其夜坐至甚晚,尊者弗區沙提其夜亦坐至甚晚。時,世尊有如是思念:「今此善男子如何有信樂此行耶?今我以此問之。」世尊如是告尊者弗區沙提曰:「比丘!汝仰誰為師而出家耶?誰為汝師!或汝喜歡誰之法耶?」
〔弗區沙提曰:〕「友!有稱為沙門瞿曇,釋子由釋迦族出家,而彼世尊如是善名流布:『彼世尊是阿羅漢、正等覺者、明行足者、善逝者、世間解者、無上者、調御丈夫者、天人師、覺者、世尊也。』仰彼世尊為師我乃出家。然而彼世尊乃我師。我喜歡彼世尊之法。」
〔世尊曰:〕「比丘!然者,彼世尊、阿羅漢、正等覺者今住何處耶?」
〔弗區沙提曰:〕「友!於北方之國土有名為舍衛城之都市,今彼世尊、阿羅漢、正等覺者住於彼處。」
〔世尊曰:〕「比丘!然者,汝曾見彼世尊耶?而且見了,汝認得彼〔世尊〕耶?」
[P.239]〔弗區沙提曰:〕「友!我未曾奉見彼世尊。又見了,我亦認不得。」
時,世尊有如是思念:「此善男子乃仰我為師而出家。今我如何對彼說法。」時,世尊言彼尊者弗區沙提曰:「比丘!當為汝說法,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
尊者弗區沙提奉答世尊曰:「友!如是。」
世尊如是曰:「比丘!此人有六界、有六觸處、十八意行、四住處。(安住其處[20]者,諸想[21]歡喜乃不轉。而諸想歡喜之不轉者,牟尼稱為寂靜。)應不放逸於慧,應護持於諦,應令增長捨[22],寂靜應當學之、此〔即〕六界分別之總說。
然,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六界。』而此緣何而言?有地界、水界[23]、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六界。』彼乃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六觸處。』而此緣何而言耶?有眼觸處、耳觸處、鼻觸處、舌觸處、身觸處、意觸處。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六觸處。』彼乃緣此而言。
[P.240]復次,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十八意行。』而此緣何而言耶?由眼[24]見色已,伺察可喜處之色,伺察可憂處之色,伺察可捨處之色。由耳聞聲已……乃至……由鼻嗅香已……乃至……由舌味味已……乃至……由身觸觸已……乃至……由意識法已,伺察喜處之法,伺察憂處之法,伺察捨處之法。如是有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十八意行。』彼即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四住處。』而此緣何而言耶?有慧住處、諦住處、捨住處、寂靜住處。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四住處。』彼即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不應放逸於慧,應護持於諦,應令增長捨,寂靜應當學之。』而此緣何而言。而如何比丘!不放逸於慧?此等有六界。〔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比丘!然者,如何是地界?地界者,當有內、有外。比丘!然者,如何為內地界?內者個個堅為而粗所執受[25],例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臟、心臟、肝臟、橫隔膜、脾臟、肺臟、大腸、小腸、胃、大便。或又其他之一切之內堅為粗所執受。比丘!如是言為內之地界。凡內之地界及外之地界者,此等皆為地界。此應以如是之如實正慧見之:『此非我所有,此非我,此非予之我。』由如是正慧,如實見已,由地界厭離,由地界令心離欲。
[P.241]比丘!然者,如何為水界?水界當有內、有外。比丘!然者,如何為內之水界?內個個之水,而為水類所執受,例如:膽汁、啖、膿汁、血液、汗、脂、淚、膏、唾、洟、關節骨髓、小便。或其他內個個之水,為水類所執受。比丘!如是言為內水界。而內之水界、及外之水界者,如是即言為水界。此應以如實慧見之:『此非我所有,此非我,此非予之我。』如是以如實正慧見已由水界厭離,由水界令心離欲。
比丘!然者,如何為火界?火界當有內、有外。比丘!然者,如何為內之火界?內個個之火,為火類所執受,例如以溫、以消化,以食、飲、嚼、味令熱之即善消化。又其他一切內之個個之火,為火類所執受。比丘!如是言內之火界。凡內之火界,及外之火界者,如是此即為火界。如是……『此非我所有,此非我,此非予之我。』……令心離欲。
比丘!然者如何為風界?風界當有內、有外。比丘!然者,如何為內之風界?內個個之風,為風類所執受。例如上行之風、下行之風、在腹中之風、在腔處之風、流通各肢體之風、入息、出息。又他之一切,內個個之風、為風類所執受。比丘!如是言內之風。而又凡內之風及外之風者,如是此即為風界。
[P.242]比丘!然者,如何為空界?空界當有內、有外。比丘!然者,如何為內之空界?內個個之空,為空類所執受,例如耳孔、鼻孔、口腔,又由以食、飲、嚼、味之嚥下處(食道。)又由以食、飲、嚼、味之止住處(胃腸內。)又如以食、飲、嚼、味之下部排出處(肛門。)或又他之一切,內個個之空,為空類所執受。比丘!如是言內空界。而又凡內空界及外空界者,如是此即為空界……令心離欲。
時,更餘有識。〔此〕清淨而潔白。由其識得知任何之物。知『樂』,知『苦』,知『不苦不樂』。比丘!樂受是緣觸而樂受生。彼受樂受,知『我受樂受。』彼又由彼樂受之觸滅,其所生之受,〔即〕緣樂受觸所生之樂受,彼滅,即知『彼是止息』。比丘!苦受,緣觸而苦受生。彼受苦受,而知『我受苦受。』彼又彼苦受,由觸之滅,其所生之受,〔即〕緣苦受觸所生之苦受,彼滅,即知『彼是止息』。受不苦不樂受,緣觸而不苦不樂受生。彼受不苦不樂受而知『我受不苦不樂受』。彼又由彼不苦不樂受之觸滅,其所生之受,〔即〕緣不苦不樂受觸所生之不苦不樂受,彼滅,即知『彼是止息』。
[P.243]比丘!譬喻由二木之結合、磨觸而生熱、起火,由此等二木之分離、擲散,凡彼所生之熱滅,彼乃止息。比丘!恰如是,樂受乃緣觸而樂受生。彼受樂受時,知『我受樂受』。彼由樂受之觸滅,其所生之受,〔即〕緣樂受觸而生之樂受,彼滅,即知『彼是止息』。比丘!苦受緣觸而苦受生。彼苦受……知……。彼又苦受……知『彼是止息』。比丘!不苦不樂受緣觸……知『彼是止息』。
時,更餘有捨。〔此〕清淨潔白而且柔軟、調適、照耀。比丘!譬喻有巧妙之煉金師,或煉金師之弟子,預備鍛冶場,預備鍛冶場已,於熔爐起火,於熔爐起火已,以火箸取金投入熔爐中,而對彼或時時吹火、或時時注水、或時時觀察、彼金受火吹、善受吹、一直吹、令淨、取去垢滓成為柔軟、調適、照耀。喜歡作任何裝飾品——若腕環,若耳環、若首飾、若為金環——而且以達其〔各各之〕目的。比丘!正如是,時,更餘有捨,〔此〕清淨潔白而柔軟、調適、照耀。彼如是知:『若我將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此捨移入空無邊處,且修其隨法之心,如是,我於此捨,依彼而維持長久之住。若我將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捨,移入識無邊處,且修其隨法[P.244]之心,如是,我於此捨,依彼而維持長久而住。若我將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捨,移入無所有處,且修其隨法之心,如是,我於此捨,依彼維持長久而住。若我將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捨,移入非想非非想處,且修其隨法之心,如是,我於此捨,依彼而維持長久而住。』彼如是知:『若我將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此捨,移入空無邊處,且修其隨法之心,此乃有為。若我從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捨,移入識無邊處,且修其隨法之心,此乃有為。若我將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捨,移入無所有處,且修其隨法之心,此乃有為。若我將如是清淨、如是潔白之捨移入非想非非想處且修其隨法之心,此乃有為。』彼即對或有、或非有而不行、不思惟。彼對或有、或非有而不行、不思惟故,於世間不執受任何物。不執受故而無恐怖。無恐怖故而自般涅槃。知『生已盡,梵行圓成,所作已作,更不來此世。』彼若受樂受者,知『其無常。』知『不應繫著。』知『不應歡喜。』知彼若受苦受者:『此是無常。』知『不應繫著。』知『不應歡喜。』知受不苦不樂受……。彼若受樂者,應是離繫而受之。彼若受苦受者,應是離繫而受之。若受不苦不樂受者,應是離繫而受之。彼受身之最後之受,知『我受身之最後受。』受令之最後受,知『我受命之最後受。』身壞、命滅盡後,知『於此一切之喜受,應為清涼者。』
[P.245]比丘!譬喻緣油、且緣炷而油燈燃,由彼油及炷之滅盡,而無其他之供給,無燃料即消息之。比丘!如是,受身之最後受,知『我受身之最後受。』受命之最後受,知『我受命之最後受。』身壞命之滅盡後,知『於此一切之喜受,應為清涼者。』
是故,具足如是之比丘,乃具足此最上慧之住處。比丘!如何其最上神聖之慧,此即於盡一切苦之智。彼於彼解脫,安立於諦而不動。比丘!如何彼虛妄法,是虛妄,彼不虛妄法〔即〕涅槃是諦。是故,具足如是之比丘,乃具足此最上諦之住處。比丘!如何彼最上聖諦,此即不虛妄法、涅槃也。而又彼曾為無智者,有諸依止,令成就、執持。而〔今〕於彼有諸斷,令從根斷、根絕、無有化、成為未來不生之法。是故,具足如是之比丘,乃具足此最上捨之住處。比丘!如何,其最上神聖之捨,此即一切依止之捨離。而又彼尚無智者,有貪、欲、有染。而〔今〕於彼令斷,令根斷、根絕、無有化、為未來不生之法。而又於彼,曾為無智者,有怒、瞋恚之過。而〔今〕於彼令斷、根斷、根絕、無有化、為未來不生之法。而又於彼,曾為[P.246]無智者,有無明、癡之過。而〔今〕於彼令斷、根斷、根絕、無有化,為未來不生之法。是故,具足如是之比丘,〔即〕具足此最上寂靜之住處。比丘!任何其最上神聖之寂靜,即為貪、瞋、癡之寂靜。
如是言:『應不放逸於慧。應護持於諦。應令增長於捨。寂靜應當學之。』彼乃緣此而言。
復次,如是言:『安住其處者,諸想歡喜乃不轉,而諸想歡喜之不轉時,牟尼稱為寂靜。』然者,此緣何而言?比丘!『有我』,此乃妄想[26]。『我是彼』,此乃妄想。『我當有』,此乃妄想。『我當無』,此乃妄想。『我當是有色者』,此乃妄想。『我當是無色者』,此乃妄想。『我當是有想者』,此乃妄想。『無當是無想者』,此乃妄想。『我當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乃妄想。比丘!妄想是病、妄想是癰、妄想是箭也。比丘!然,由超越一切之妄想,牟尼稱〔此〕為寂靜。比丘!而實牟尼為寂靜者,是不生、不老、不動、不希求也。比丘!彼依此,無有以其生。無生如何有老。無老如何有死。無死如何有動搖。無動搖如何有希求耶?如是言:『安住其處,諸想歡喜乃不轉,而諸想歡喜之不轉時,牟尼稱為寂靜。』彼乃緣此而言。
比丘!我如是之略〔說〕,汝應受持六界分別。」
[P.247]時,尊者弗區沙提:「我實遇〔見大〕師。我實遇見善逝。我實遇見正等覺者。」即從座起,衣〔露〕一肩,頭面頂禮世尊之足,而如是白世尊言:「世尊!大過落來於我,如愚者、如癡者、如不善者。此我若想起對世尊呼『友!』之語。然者,我為犯〔大〕罪[27]過,請世尊攝受,而令防護未來。」
〔世尊曰:〕「比丘!〔大〕過實落來於汝。恰如愚者、如癡者、如不善者,若想起汝如何[28]得呼我為『友!』之語。比丘!然,汝已見犯〔大〕過,依如法改過,此,[29]我對汝攝受。比丘!如何在聖者之律,有彼增益——彼已見犯〔大〕過,如法改過,入未來之防護者。」
〔弗區沙提曰:〕「世尊!我於世尊處,奉受具足戒。」
〔世尊曰:〕「比丘!然者,汝完具衣、鉢耶?」
〔弗區沙提曰:〕「世尊!於我衣、鉢不完具。」
〔世尊曰:〕「比丘!如來不可令衣、鉢不完具者,受具足〔戒〕。」
時,尊者弗區沙提,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已從座起而敬禮世尊,右繞為求衣、鉢而行去。時,步行求衣、鉢之尊者弗區沙提,以〔遇〕暴走之牝牛而奪命。
時,眾多之諸比丘,詣彼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諸比丘,如是白世尊曰:「世尊!彼名為弗區沙提之善男子,〔受〕世尊略說教說者,彼命終矣!於彼有如何之趣,有如何之來生耶?」
〔世尊曰:〕「諸比丘!善男子弗區沙提是賢者。入受於法、隨法。且為法故,而無煩我。諸比丘!善男子弗區沙提,滅盡五下分結而成化生,於其處般涅槃,由彼世間成為不退法。」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彼等諸比丘隨喜世尊之所說。——
[P.248]第一四一 諦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波羅奈城仙人墮處鹿野苑。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彼等比丘奉答世尊:「世尊!」世尊如是曰:「諸比丘!由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於波羅奈城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法輪。〔即〕沙門或婆羅門、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界中之任何者亦未曾轉之。即此四聖諦之開示、宣說、施設、建立、解明、分別、顯發。
四者何耶?苦聖諦之開示、宣說、施設、建立、解明、分別……顯發。苦滅聖諦之開示……顯發。苦滅道聖諦之開示……顯發。諸比丘!由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於波羅奈城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法輪。沙門……或世界中之任何者,亦未曾轉。即此如是四聖諦之……顯發。
諸比丘!近習於舍利弗、目犍連。諸比丘!親近舍利弗、目犍連。〔彼二人是〕賢者比丘,為諸梵行者之誘助者。諸比丘!有如,舍利弗乃如是;有如所生〔兒〕之養者,目犍連乃如是。諸比丘!舍利弗乃導於須陀洹;目犍連乃〔導〕於最上義。諸比丘!舍利弗得詳細開示、宣說、施設、建立、解明、分別、顯發四聖諦。」世尊如是說,如是說已,善逝從座起而入精舍。
[P.249]於此,尊者舍利弗於世尊去後不久言諸比丘:「友之諸比丘!」彼等諸比丘答舍利弗曰:「友!」舍利弗乃如是曰:「友等!由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於波羅奈城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法輪……苦滅道聖諦之開示、宣說、施設、建立、解明、分別、顯發。
友等!然者,如何為苦之聖諦?是生苦、老苦、死苦、憂、悲、苦、惱、愁苦、所求不得,此皆是苦。略言之乃五取蘊之苦。
友等!然者,如何為生?彼彼之有情於彼彼之有情類中生、出生、出現、生起、興起、諸蘊之現前、諸處(感官)之獲得,友等!此等言生。
友等!然者,如何為老?彼彼之有情於彼彼之有情中老、老衰、齒落、髮白、皮皺、青之衰損、諸根之毀熟,友等!此言老。
友等!然者,如何為死?彼彼之有情於彼彼之有情中死去、死亡、破滅、滅沒、死滅、死、命終、諸蘊之破壞、身體之投棄,友等!此言死。
友等!然者,如何為憂?友等!或具不幸者、或得苦法者之憂、憂慼、憂心、內憂、內徧憂,友等!此言憂。
[P.250]友等!然者,如何為悲?友等!或具不幸者、或得苦法者之悲、徧悲、哭悲、徧哭悲、哭悲之性、徧哭悲之性,友等!此言悲。
友等!然者,如何為苦?友等!彼身之苦、身之不快、身觸所生之苦、不快之所受,友等!此言苦。
友等!然者,如何為惱?友等!心之不快、意觸所生之苦、不快之所受,友等!此言惱。
友等!然者,如何為愁?友等!或具不幸者、或得苦法者之悲愁、悲愁之性、愁之性,友等!此言愁。
友等!然者,如何為所求不得,此亦苦耶?友等!於諸生法之有情,如是之希求生:『彼實非我等之生法,又彼實於我等不生來。』然雖如是亦不可得達。此即:『所求不得,此亦苦也。』友等!諸老法於有情……乃至……友等!諸病法於有情……乃至……友等!諸死法於有情……乃至……友等!諸憂、悲、苦、惱、愁法於有情,如是之希望生:『此實非我等之憂、悲、苦、惱、愁法。又實彼憂、悲、苦、惱、愁之不來於我。』然,雖如是希求不可得達也。如是乃『所求不得亦苦。』
友等!然者,如何略而言五取蘊是苦?所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友等!此言略而言五取蘊是苦。
友等!如是言苦之聖諦。
[P.251]友等!然者,如何為苦集之聖諦?凡彼愛之生起而與喜、貪俱行,於彼之處為所勝喜,即所謂彼欲愛、有愛、無有愛。友等!此言苦集之聖諦。
友等!然者,如何為苦滅之聖諦?凡彼愛無餘離欲而滅,捨、捨離、解脫、不執藏。友等!此言苦滅之聖諦。
友等!然者,如何為苦滅道之聖諦?此即八支聖道,即此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見?友等!於彼苦之智、於苦集之智、於苦滅之智,於苦滅道之智。友等!此言正見。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思惟?出離之思惟(出離覺)、無恚之思惟(無恚覺)、不恚之思惟(不害覺),友等!此言正思惟。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語?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友等!此言正語。
友等!然而,如何為正業?離殺生、離偷盜、於諸欲之〔境〕離邪行。友等!此言正業。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命?友等!茲有聖弟子,捨邪命依正命而生活。友等!此言正命。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精進?友等!茲有比丘,未起之諸惡、為令不善法之不起而意志生,而行精進、精勤、熱心、策勵心、已起之諸惡、為令捨不善法而意志[P.252]生……熱心。為起未起之諸善而意志生……熱心。為令持續已起之諸善法、不錯亂、增長、廣大、增修而意志生……熱心。友等!此言正精進。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念?友等!茲有比丘,於身隨觀身而住,熱心而有正知、有念、於世間調伏貪、憂。於諸受……乃至……於心……乃至……於諸法,隨觀法而住,熱心……以調伏貪、憂。友等!此言正念。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定?友等!茲有比丘,離諸欲、離諸惡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尋、伺止息故,內心安靜,心一趣性而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乃至……第三禪……乃至……第四禪而住。友等!此言正定。
友等!如是言苦滅道之聖諦。
友等!由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於波羅奈城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法輪。沙門或婆羅門、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界中之任何者亦未曾轉。此,即此等四聖諦之開示、宣說、施設、建立、解明、分別、顯發也。」
尊者舍利弗如是說已,歡喜之彼等諸比丘,隨喜尊者舍利弗之所說。——
[P.253]第一四二 施分別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釋迦族之迦毘羅城尼拘律樹園。時,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持來一套新衣,詣彼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如是白世尊:「世尊!此一套新衣,我特為世尊,自紡自織之物。世尊!為我、哀憐我,請世尊納受此。」如是言〔時〕。世尊如是告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應施於僧伽。若汝之施於僧伽時,我亦受供養,又僧伽亦〔然〕。」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再次如是白世尊:「世尊!此一套……為哀憐我……。」世尊如是再次告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曰:「瞿曇女!應供養僧伽……僧伽亦〔然〕。」三次,又摩訶波闍波提……「……僧伽亦〔然〕。」
如是言時,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世尊!請世尊受納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此一套新衣。世尊!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對世尊饒益多。是姨母、養母、養育者、授乳者,生母之命終後,奉乳飲於世尊。世尊!世尊對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亦多所饒益。世尊!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因世尊而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也。世尊!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因世尊而離殺生、離偷盜、於諸欲離邪行、離虛誑語、離須羅、迷羅耶飲酒之放逸處。世尊!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因世尊,對佛具證淨、對法具證淨、對僧伽具證淨、對聖戒具證淨也。世尊!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因世尊,對苦無疑、對苦集無疑、對苦滅無疑、對苦滅之道無疑也。世尊!世尊亦對瞿曇女摩訶波闍波提多所饒益。」
[P.254]〔世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阿難!實際上,凡有人(甲),因人(乙)而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伽時。阿難!我不言由此人(甲),對其人(乙),要十分報恩。——即所謂以讚仰、起迎、合掌之業、恭敬之業、依服、飲食、座臥、緣病以供養醫藥資具。阿難!實際上,凡有人(甲)、由其人(乙)而離殺生、離偷盜、於欲離邪行、離虛誑語、離須羅、迷羅耶飲酒之放逸處時。阿難!我不言由此人(甲)對其人(乙),須十分報恩。——即所謂以……之供養。阿難!實際上,凡有人因其人而對佛具證淨……對聖戒具證淨時。阿難!我不言由此人對其人,須時十分報恩——即所謂以……之供養。阿難!實際上,有人因於人而對苦無疑、對苦集無疑、對苦滅無疑、對苦滅之道無疑時。阿難!我不言由此人對其人須十分報恩。——即所謂以……之供養。
阿難!然而,有此等十四對[30]人施。對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供養布施,此為第一對人施。對辟支佛供養布施,此為第二人施。對如來之弟子阿羅漢供養布施,此為第三對人施。對證阿羅果之道中者供養布施,此為第四對人施。對不還者[P.255]供養布施,此為第五對人施。對證不還果之道中者供養布施,此為第六對人施。對一來者供養布施,此為第七對人施。對證一來果之道中者供養布施,此為第八對人施。對預流者供養布施,此為第九對人施。對證預流果之道中者供養布施,此為第十對人施。對外學於諸欲離貪者供養布施,此為第十一對人施。對凡夫之戒具足者供養布施,此為第十二對人施。對凡夫之惡戒者供養布施,此為第十三對人施。對畜生供養布施,此為第十四對人施。
阿難!於此等中,若對畜生供養布施,應望得百倍之施〔報〕。若對凡夫之惡戒者供養布施,應望得千倍之施〔報〕。若對凡夫之具戒者供養布施,應望得百千(十萬)倍之施〔報〕。若對外學諸欲之離貪者供養布施,應望得億百千倍之施〔報〕。若對證預流果之道中者供養布施,應望得無數無量之施〔報〕。何況對預流果者耶!對證一來果之道中者……乃至……何況一來者……〔乃至〕……對證不還果之道者……〔乃至〕……何況不還者……〔乃至〕……對阿羅漢果之道中者……〔乃至〕……何況對如來弟子之阿羅漢……〔乃至〕……辟支佛……〔乃至〕……何況對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耶!
[P.256]復次,阿難!此等有七種之僧[31]類施。對佛在世時之兩[32]種僧伽供養布施,此為第一之僧類施。對如來滅後之兩僧伽供養布施,此為第二之僧類施。對比丘之僧伽供養布施,此為第三之僧類施。對比丘尼之僧伽供養布施,此為第四之僧類施。為『如是數之比丘與比丘尼,應由我指名』供養布施,此為第五之僧類施。為『如是數之比丘,應由指名』供養布施,此為第六之僧類施。為『如是數之比丘尼僧伽,應由我指名』供養布施,此為第七之僧類施。
復次,阿難!於未來世有諸種姓者,雖著袈裟然是惡戒、惡法者,於彼諸惡戒者之間,特指定僧伽以供養布施。如是之時,阿難!我亦言無數無量之僧類施。阿難!然,雖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33]類施比對人施有大果。
阿難!於此有四種之施清淨。何者為四?阿難!施之由施者為清淨而非由受者。阿難!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阿難!施之非由施者為清淨亦不由受者。阿難!施之由施者清淨而亦由受者。
然者,阿難!如何施之由施者為清淨而非由受者?阿難!茲有施者是具戒善法,而有諸受者是惡戒惡法。阿難!如是者,施是由施者為清淨而非由受者。
然者,阿難!如何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阿難!茲有施者是惡戒惡法而有諸受者,是具戒善法。阿難!如是者,施是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
然者,阿難!如何施之非由施者為清淨而亦非受者?阿難!茲有施者是惡戒惡法。又有受者是惡戒惡法。阿難!如是者,施乃非由施者為清淨而亦非由受者。
[P.257]然者,阿難!如何施之由施者為清淨而亦由受者?阿難!茲有施者是具戒善法。又受者亦是具戒善法。——如是者,阿難!施乃由施者為清淨而亦由受者。
阿難!此等為四種之施清淨。」
世尊如是說。如是說已,〔大〕師善逝更又如是說曰:
校注
[0182001] 一夜賢者(Bhaddekaratta)於漢譯(阿難說經、溫泉林天經、釋中禪室尊經)音譯為跋地羅帝。完全努力於現在之生活,於現在而言者,如修行哲人等應為之心。下第百三十四之相當經之尊上經(大正藏、七七)記為賢善偈。 [0194002] 親 eva 想是(實)。 [0194003] 有於別本 ahosi 為(有)似關於已經過去之機會而作。 [0194004] 無躊躇(agarukaritvā)「於世尊、或於我等,無特別表示敬意」,或「不想為打攪」等意。 [0211005] 敢想是 yāvatako ahosi。 [0212006] 一向(ekaṅsena)全面的、全稱之意,總之,部分的之反對。 [0221007] 行upavicāra 譯為與伺察同字。玄奘譯為近行參照(集異足論十五等)。 [0221008] 見(samanupassato)普徧,且善觀察之意,玄奘屢次譯為「等隨觀見」。 [0222009] 而 tveva,蓋,此字是(tu eva)now, but, indeed, however 等之意,「諸色等不唯我等日常之認識。」應有此程度之意? [0225010] 不彼作性(atammayatā),tammayatā 是渴愛(taṇhā)。故不彼作性者,即無渴愛。 [0226011] 智心原本於作 añña-cittaṁ 照對上來之同文,讀為 aññā-cittaṁ。 [0231012] 有也於前之一三三、大迦旃延一夜賢者經之相應文中,作為現在(hoti)。 [0231013] 不介意(agarukaritvā)參照前註[04]。 [0235014] 取而不住於原本有 cittaṁ pariyādāya tiṭṭhanti 照上之同文,要加上 na 讀之。 [0239015] 非義苦(anatthadukkhaṁ),此意思雖無不通,若其他相應此文,不能不是「不持利益」(anatthasaṁ hitaṁ)之誤。 [0243016] 聲(sara)或調。 [0243017] 同一物以 tad eva 譯之。 [0247018] 仰為師(uddissa)= ger, of uddisati = to declare, to point out. [0247019] 信仰今認為 saddhā(信仰)之具格譯之,但亦可看為動詞 saddahati 之 gerund(信仰)佛音見如後者。 [0249020] 其處云云之上下,想不要括抓,但原本有之即暫照原來。 [0249021] 想歡喜以 maññussavā 看為 mañña = thinking;ussava = merrymaking 讀之。 [0249022] 捨(cāga)亦譯為施。 [0249023] 水界原本逸脫。今以順理補之。 [0249024] 眼識於原本 cakkumā(cakkhumant 有具眼者之 nom.)如其耳、鼻識,為 cakkhuna 之誤讀。 [0250025] 所執受(upādiṇṇa)玄奘譯,法蘊足論,十之同文下,有「有執有受。」蓋 upādiṇna 乃 grasped at; laid hold of; the issue of grasping 等之意。 [0255026] 妄想(maññitaṁ)於中阿含六界經,譯為自舉。 [0256027] 大過云云(accayaṁ accayato paṭiggaṇhātu āyatiṁ saṁvarāya)於懺悔之時,一定之型狀,約言:「將來當防護,今請原諒。」之意。 [0256028] 如何,(原因)yaṁ 暫以關係代名詞譯之。 [0257029] 我云云若為複數者,同英語等,以王之「朕」為 we。 [0267030] 對人施(pāṭipuggalika dakkhiṇā)對個人施之意。 [0268031] 僧類施(saṅghagatā dakkhiṇā)對僧伽多人相之布施。 [0268032] 兩僧伽(ubhatosaṅgha)言比丘比丘尼之兩僧伽。 [0268033] 僧類施云云僧類施乃僧伽施(眾人),對人施,乃言對個人施,由此區別,應知有此教說。 [0269034] 此偈出集異門足論八,請參照。【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2 冊 No. 5 中部經典(第13卷-第1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