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七(▆▆)
▆▆▆▆▆▆▆▆▆▆▆▆▆▆▆定五支門文分▆▆▆▆▆▆▆▆▆▆▆▆▆▆▆▆▆▆▆▆▆▆▆▆▆▆▆▆▆▆▆▆▆▆▆▆▆▆▆▆▆▆▆▆▆▆▆▆▆▆依摽辯釋此初問▆▆▆▆▆▆▆如何▆▆▆▆▆▆至廣說如經▆▆▆▆▆▆▆釋文分三叚揔摽經說二依經別解三▆▆▆▆▆▆初也。
論離喜樂至所攝喜樂▆▆▆▆▆▆▆▆文分五叚一▆▆▆▆▆▆▆▆▆▆▆▆▆▆▆▆支四捨念清淨▆▆▆▆▆▆▆▆▆▆▆▆▆▆▆法有六句初句揔▆▆▆▆▆▆▆▆▆▆▆▆▆▆者至謂樂所潤▆▆▆▆▆▆▆▆▆▆▆▆▆▆▆直明喜樂▆▆▆▆▆▆▆▆▆▆▆▆▆▆▆▆▆初也所滋▆▆▆▆喜樂▆▆▆▆見狹異故。
論遍充滿者至果▆▆▆▆。
▆▆▆▆譬如▆慧至修觀行者。
演曰後喻十句▆之為五初有一 喻得定人二有二句喻能順法三百▆句喻所順定四有四句喻行者身五有二句喻離障染此初也謂有慧人聞浴求利具多方術能令浴者去垢身安故喻行人起多方便能令定水▆▆▆身障𢙉悉除身▆▆泰故為喻也。
論銅器至▆▆▆▆曰▆▆二句喻能順法文復分二初句順教後句順行此▆▆▆沐浴時銅器等中盛香淨水蜯蛤▆▆▆灌之▆▆依器有喜樂遠因教誡等生故以器等喻言教也蜯者尓雅云即蛤類也蛤者說文云水蟲也。
論細沐浴末至出離尋等。
演曰後句順行如灰豆末能順香水淨於塵垢初禪尋等能離欲染順彼定行能▆▆染▆▆▆▆▆▆▆▆▆▆▆▆▆▆▆▆▆▆▆▆▆▆▆▆▆▆▆▆▆▆▆▆▆▆▆▆▆▆▆▆▆▆▆動名無尋伺二尖頂者尖喻▆▆▆▆▆▆▆頂喻▆尋中一味勝處名極頂▆▆▆▆▆▆▆不窮源而無竭喻內等淨能生喜等無窮盡故四軸喻者軸謂車軸從泉出處如軸傍流喻喜悅心傍有滋潤不同水索上下喻身樂所滋也五索喻者索謂汲索令水上湧喻樂遍身▆下及上皆滋潤也六滿喻者明在第七作意位中內▆▆▆▆充滿故名為無間。
論又於第三至沒在▆▆▆。
演曰三離喜妙樂支文分為二先摽後釋謂第▆▆念妙樂之定如水樂俱四蘊及所依身如花花在水中遍蒙滋潤行者之身及樂相應心心所等並霑妙樂之定定水所滋五蘊之身無不▆▆故如花藏沒在水中嗢鉢羅者青蓮花也。
論▆於第四至無愛味故。
演曰第四捨念清淨支謂第四定文分為二先摽後釋釋中有二先法後喻法有二句一捨念清淨謂超下地八灾患故二者鮮白定性是善無染愛故。
論何故復以至其性[擴-黃+(建-干+├)]利。
演曰後喻有三一長者籌量喻二經多堅密喻三首足皆覆喻初喻有二先喻後合如文可知。
論八經至不能侵損。
演曰二經多堅密喻西域織㲲八縷[A1]已上為一經者方得堅密免有蚊䖟之所侵損第四定者堅密亦尓免被眾灾之所侵故。
論首足皆覆至種種苦受。
演曰三首足皆覆喻文中有二先喻後合文顯可知呵叱者(曷日反)埤蒼云呵也呵謂怒也見說文。
論又於第五至惣義。
演曰第五慤懃審諦多文中有二先摽後辯辯中如前釋者謂前卷三十二相中今此所明當彼二十前[A2]已具明故不重述。
論何等名為至五支差別。
演曰三建立所因文分為二初辯立因後結前義初中又二先問後荅問中復二一問聖定二問五支。
論謂四靜慮至聖三摩地。
演曰後荅有二先荅聖定後荅五支此初也謂由二義故名聖定一聖賢所起二審諦觀察。
論依於四種至建立第五。
演曰後荅五支依四樂住立前四支依審緣起及除餘縛立第五支那含更除上地縛故。
論當知至建立五支。
演曰後結前義樂住断結為二因也。
論復次至三摩地。
演曰九具因差別門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初問云何名為聖因及具耶。
論當知善故至說名為聖。
演曰後荅分二一別明三相二結歸三學初中復二一明聖義二辯具因此初也善及無漏二義名聖。
論有五道支至正念。
演曰二辯具因文分三叚一列二名二引教證三立所以此初列名文中有二初列因名八道文中立五名因也後列具名謂有三種。
論此中薄伽至差別當知。
演曰二引教證八道支中除後正定正定即是因具果故道支無漏別相在修躰通見道見道前位而祈彼故有漏見等從於遠果假立道名正見引定復能資定因具二位故皆有之餘莫方也。
論謂由前導至立三為具。
演曰三立所以文中有二先惣標舉後隨別辯此初也導者引也前能引後名因俱時與力為具。
論云何正見等前導次第義。
演曰後隨別辯文分為二先明有因後彰有具有因有三先問次辯後結功能此先問也。
論謂先了知至正命。
演曰次辯有五行無顛倒名為正行趣寂滅理稱為正至而能治貪所起身語名為正命治嗔癡二所起身語名正語業。
論此正見等至猶未能断。
演曰後結功能雖為遠因勢猶劣故故於所治未能除断。
論還即依止至方便觀察。
演曰後彰有具文分為二初辯後結辯中分三一明正見二辯正勤三明正念初中有二先明聞慧次辯思修初中有三一所依二所生三所為次第可知。
論次依聞慧至乃至正命。
演曰次辯思修文中有二一辯所生二明了達。
論如實知[A3]已至發勤精進。
演曰二辯正勤有二因緣故起勤也一断邪見二滿正見。
論若由此故至正三摩地。
演曰三明正念若由勤故引生正念能断所治及集治道是定之因故亦說為三摩地攝。
論若是時中至亦得圓滿。
演曰後結分三一結正見二結勤念三明定滿由因具故定得圓滿。
論此中由慧至先自安處。
演曰二結歸三學文分為二先結具因後歸三學初中有二先結有因後結有具此初先結有因次第由智先導次起思惟後方嚴戒戒中正語業命三別而俱是戒起次易知略不言也。
論次閒他音至增上慧學。
演曰後結有具次第可知。
論此中正念至皆得圓滿。
演曰後歸三學惣結因具歸於三學戒學如前易知不說但舉心慧此之三學在聖定中皆得圓滿。
論復次至三摩地。
演曰十金剛喻定門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云前惣摽門言金剛定云何是耶。
論謂㝡後邊學三摩地。
演曰後荅分二初惣略荅後廣分別此初也。
論此三摩地至名金剛喻。
演曰後廣分別文分為二先法後喻法中有五如文可知。
論譬如金剛至故喻金剛。
演曰後喻及合喻中但類後之三義影顯初二亦得有之前惣摽門類有十一今隨解處但有十門略無十一三學門也。
論復次至三摩鉢底。
演曰攝經要中文惣有三上解解脫等持二訖次解等至前摽有六今解為五四無色定略不解也五分為五一明五現見二明勝處三明遍處四辯無想五明滅定初中有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云前惣摽門舉五現見云何是耶。
論謂諸苾蒭至廣說如經。
演曰後荅分二一摽經說有二依經廣辯此初摽經說五現見現見即是觀察之義觀察不同有其五種一觀察不淨二觀察骨相三觀住二世四觀住他世五觀無所住。
論[A4]已見諦者至現見等至。
演曰二依經廣辯文分三叚一釋惣名二出躰性三明行相此初也[A5]已見諦者無漏聖智現量照知名現見定。
論是諸修道至惣略躰性。
演曰二出躰性明五現見是修惑對治文別有三一制伏對治是初現躰二断滅對治是第二躰及觀察断是後三躰惣略此三為五現躰以断功能顯五躰故即以定慧而為躰也伏断煩𢙉是二能故以約見諦說此五現故所断惑皆修道也。
論初不淨觀至種種不淨。
演曰三明行相文分為二先明初二次辯後三初中復三一別明二行二合明分齊三明二差別別明又二初明第一次明第二此初也即以四念住中身念住為依觀察內身三十六種不淨之相為令惑不起故。
論第二不淨至不現行故。
演曰次明第二還以前觀身住為依觀身死後青瘀爛壞乃至禽獸犲狼等食皮宍皆盡唯有骨鏁令貪不行故名乃至觀察骨人之相。
論觀察此身至一切不淨。
演曰二合明分齊文分為二初辯具觀後明通達此初也重明第一現在生身三十六物普皆觀之名具觀察。
論㝡極通達至極逾越義。
演曰後明通達重明第二觀死後身始從青瘀爛壞蛆食乃至犲狼等食皮宍皆盡唯有骨鏁是為㝡極通達之相不同於初相猶未極。
論初不淨觀至廣說。
演曰三明二差別二境不同觀亦異也初觀有情身分不淨未能觀法後觀次勝兼能觀法色心断壞唯有法性清淨不滅。
論觀識流轉至生滅相續。
演曰次辯後三現見等至文分三叚一惣明流轉二別彰三別三結觀察断初中有三一觀識相續二觀身相續三觀時相續此初也觀識生滅皆是無常。
論或觀生身至行緣識等。
演曰二觀身相續前滅後生相續不絕故是無常。
論或觀剎那至異生異滅。
演曰三觀時相續於晝等中多類心識剎那生滅皆是無常及無我等名現見也荏苒者謂倐忽湏㬰也。
論觀察有學至俱無所住。
演曰二別彰三別住謂住著染著之義前二果人由未離欲於現未身皆染著故名住二世第三果者雖已離欲於現不著而於未來上界之身猶染著故名住他世無學果滿三有惑窮諸身不著名無所住准此而言初三等至是前二果第四那含第五無學。
論如是名為觀察於断。
演曰三結觀察断惣結後三断差別也。
論勝處等至如前[A6]已說。
演曰第二勝處第三遍處此二等至義門雖異躰性行相與彼說同故指前也。
論復次至三摩鉢底。
演曰四辯無想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A7]已離至心心法滅。
演曰後釋分三一明躰性二明方便三明入出初中有二一明離欲三禪[A8]已下貪皆伏盡四禪[A9]已上猶未除故二明入意入無想者為出生死生死之源盖由於想今既猒[A10]已生死便除此出躰性遍行別境及善十一同時心王二十二法猒心功能種子為躰。
論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演曰二明方便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荅至持心而住。
演曰後荅有二先明方便後明正入此初方便有二一猒背想二寂靜想。
論如是漸次至心便寂滅。
演曰後明正入。
論於此生中至便從彼沒。
演曰三明入出因果處二此生因中入而復出至彼天果但入無想中間不起起即殞沒還生於下此義具如唯識第七雜集第二顯揚第一及五十二。
論復次至三摩鉢底。
演曰五明滅定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先徵也。
論謂[A11]已離至心心法滅。
演曰後釋分二一明入想二廣分別此初有三一謂離欲離欲有二無學断而名離有學那含亦断亦伏名為離也二者入意三乘通論蹔安住想菩薩亦欲發生功德寂靜故入三者躰性二十二法猒心功能種子為躰。
論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演曰二廣分別文分為五一明入方便二辯三行別三識不離身四出入所因五觸境分別此初有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荅至而入於定。
演曰後荅有二一明方便二辯體性初中又二先標後釋此先標舉有二方便一依有頂地心二依無相界想初修久學二入別故。
論依非想至亦復如是。
演曰後釋亦二一初修者為求止息勞慮想故就於非想細心之處為加行入二久學者緣心盡處无相界入初修久習方便雖殊求寂滅心二皆相似故名亦尓。
論將欲至毗鉢舍那。
演曰二辯體性文分三段初標次釋後結此初標舉止觀二法以為體性。
論云何至多有所作。
演曰次釋及結先徵後釋釋中有二先明二體後辯功能文可知也。
論問入滅定時至三種行。
演曰二明三行別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初也滅三行者一身行謂出入息二語行謂尋伺二三心行謂受想二法行者因也滅盡定中三行皆無何者梵滅。
論荅至行時住時。
演曰後荅分二先標後釋此初也行謂現起住謂息滅初定之中三行皆行二禪[A12]已上次第而住滅盡定中皆不行也。
論若於行時至次第而滅。
演曰後釋分二先明滅位後因辯起初中有二先行後住住滅之中二禪四禪及滅盡定如次住滅語身心行故云三行次第而滅。
論當知出時至次第而起。
演曰後因辯起從定出時先起心行次起身行後方語行返前入時名為逆次如中阿含王十八中廣明三行起滅之事。
論問至不離於身。
演曰三識不離身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云既言滅盡心法皆無經復說言識不離身理教差互何以會通。
論荅至從此得生。
演曰後荅意云由有能持色根及種本識賴耶在定得有名不離身復言滅盡定中揔無心者但滅六識染七不行非無第八名滅盡也。
論問至云何能出。
演曰四入出所因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云隣入定時漸漸心中但能猒想都無入出定之相狀因何所以得入出耶。
論荅至任運能出。
演曰後荅所因遠方便中而有期願為止息故而入無心為至食時或聞鼓聲或教授時我當定出先有此期後多串習隣入定時任運而入從定起時任運能出。
論云何至無相觸。
演曰五觸境分別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云契經既云出定觸觸觸相云何。
論謂出定時至三種觸。
演曰後荅分二先標後釋此初也言有境者謂內五根有體之法是意所取名為有境境境者謂外五塵法界一分境非一故名為境境言滅境者無為滅理名為滅境。
論緣於有境至不動觸。
演曰後釋分三初明不動次明無有後明無相此初也從定出[A13]已謂於內身有境之中不起我𢢔擾動其心云我能然餘不能尒名不動觸。
論緣於境境至無所有觸。
演曰次明無有謂從定出緣於外塵境境之中好𢙣平等無有愛憎名無有觸。
論緣於滅境至無相觸。
演曰後明無相從定出[A14]已復緣無為寂滅境時眾相都無名無相觸觸對名觸非是觸塵名為觸也三種境中前二有為第三無為同前入心有為無為二境有異初修久習二類不同入出皆有異也。
論如是至等至。
演曰攝經宗中文分三段此即第三(揔結前也)。
論[A15]卷第十三
論復次至奢摩他者。
演曰五明第六眾雜義門明引經解釋門分十二一勸修止品門二勤修三事門三善巧分別門四興衰差別門五檢行勝劣門六辯想有無門七趣道分別門八四淨勝妙門九五相差別門十陶鍊淨心門十一思惟三相門十二四法攝持門初門有二一遠離二二引三德初文又二一標經說有二依標辯釋此初復二一舉空閑二標止品。
論謂能遠離至名樂空閑。
演曰二依標辯釋分之為二初明身離後明心離初中有二先引經明後論解釋此初也。
論當知至遠離。
演曰後論解釋如文可知。
論若能於內至正奢摩他。
演曰二明心離亦分為二此先引教。
論當知至遠離。
演曰後論解釋。
論若樂處空至如實覺了。
演曰二引三德由樂空閑故能轉次引止及觀覺了智生名三德也。
論復次至住正念者。
演曰二勤修三事門文分為二一標經說有二依經辯釋此初標經說有三事一者無量二謂常委三者正念。
論謂先揔標至別顯修習。
演曰二依經辯釋文分三段初揔科判次依別解後彰引德此初也。
論無量者至安住其心。
演曰次依別解文分為二初明三事後辯立因初中有三一明無量如文可知二明常委委猶審也細也悉謂盡也知也從麤至細就常作中更加審細盡知而作名為委悉三明念住文意可知。
論何故說此三種修相。
演曰後辯立因文復有二先問後釋此初也。
論謂依二種至三種修相。
演曰後釋之中有三復次此初文中復分為四一標二列三釋四結次第如文義可知矣。
論又無量者至速趣證道。
演曰第二復次道者因也義准可知。
論又無量者至圓滿行。
演曰第三復次文亦可詳。
論先於奢摩他至所知境界。
演曰後彰引德如文可悉。
論復次至嗢拕南頌。
演曰三善巧分別門文分為二初標經說有二依經廣辯此初標經說有善巧及說無者。
論云何等持至不善巧故。
演曰二依經廣辯文分為二一辯經四句二雜釋餘文初明四句兩番解釋初番之中先釋後結此初也如前所明等持差別有十一門等至有六各舉一二例顯於餘善能入出名為善巧未得自在及未修證名非善巧由此不同分為四句一等持非等至雖得三空不妨未得滅盡定等或有得者亦未自在二等至非等持雖修無想及遍處等未曾修習三解脫故三二俱善巧謂久修者二皆證故四者俱非散心凡夫未曾修故。
論如是至當善建立。
演曰後揔結前等持十一與等至六一一相對及揔聚明有成四句或唯偏句皆應准知恐繁不作。
論又說等持至第一究竟。
演曰第二番釋等持之言但取能詮定之名教名為等持非取所詮定及相狀名等持也言等至者唯取所詮定等相狀不取詮定名句文身由此不同復成四句一等持非等至謂於等持名教通達而於等至入定相狀未善了知名非等至二等至非等持但於等至入出等中而得善巧於等持中名句文身及定差別而不能了名非等持下舉菩薩約人以辯謂此菩薩未知定教及定別故何以然者謂未從諸佛及未從第一究竟菩薩所聞及自未證第一究竟第一究竟即第十地因極之處名為究竟上之未字流至究竟義即明也以此之緣故雖了義於等至善巧而於等持實未明矣第三俱句第四俱非義准可知略不言也。
論云何為住至二俱名性。
(演曰)二雜釋餘文文有十句即分為十此當第一明住定相文分為二先徵後釋釋中分三一善取狀相二善能住定三無復退失。
論云何至出三摩地。
(演曰)二明出定文分為二先問後荅荅中有二初標後釋標中復二一於入定不復思惟但於散地分別境相二於定地定同類中不復思惟非同類中作意思起由此二義便從定出。
論或隨所作至出三摩地。
演曰後釋分二先釋思惟不同類法後辯不思出行狀相此初有二先標後釋標有三緣釋中亦尒如文可悉。
論何等為行至所有諸行。
演曰後辯不思出行狀相謂舉入定行狀相三翻顯不思方從定出三種分三此初明行文中有二先徵後釋釋中分二先揔後別後別之中文舉六行等餘諸行為入定因今不思惟故從出也。
論何等為狀至如是相定。
演曰次明其狀定前𢗗者隨其所應謂光明等由狀▆一重言如是由思此狀便能入定今不思惟故從定出。
論何等為相至因緣相。
演曰後明定相文分為二先徵後釋釋中有二一標名列數二隨標別釋此初也。
論所緣相者至能入諸定。
演曰二隨標別釋文分為二先辯所緣後明因緣此初也定前所緣光明等相不離分別見分為體由緣此相故能入定今不思惟故從定出。
論因緣相者至功用所作。
演曰後明因緣因緣相者揔有六種一隨順教授二集定資糧三起樂欲心四猒患有心五了亂不亂六不為他惱或人等下舉能惱者。
論云何調善至名為調善。
演曰三明調善文分為二先徵後釋釋中有二先略標舉後隨別釋摽中復二一舉非調善二返顯調善初中復二一有行拘執二法性拘執由此因緣名不調善遠離此二名調善也。
論云何至如水被持。
演曰後隨別釋文分為二初明有行後明法性初中又二一由願思二由作意雖制於心不令馳散仍被拘執未名調善離拘執心方調善也。
論云何法性至[A16]已略解釋。
演曰後明法性舉下麤一顯苦障二上靜妙離三具言也得安隱道即名為離彼此六行法性所拘所得定心未名調善。
論云何所行至亦不能知。
演曰四明所行文中有二先問後荅荅中初定不知上者約地及人根性俱下下不知上若三俱上亦能知也。
論云何引發至勝功德。
演曰五明引發由定發生法無礙等於一名中解無邊名於一義中了無邊義及能成辦通等功德名引發定。
論云何等愛至名不等愛。
演曰六明等愛文分為二先徵後釋釋中有十為求定故先修十行於此十行皆生愛樂名為等愛愛體即是善法欲也言十行者一慚二愧三愛欲四敬信五正思惟六正念七正知八根護九戒護十無悔等等餘歡喜及樂為後於此樂欲名為等愛不生樂欲名非等愛。
論云何至乃至廣說。
演曰七非等愛文中有二先問後示如前可知。
論云何為增至[A17]已具分別。
演曰八增九減十方便方便有二一趣彼二道前之方便二止舉捨相為定方便前[A18]已具明故此不說。
論復次至乃至廣說。
演曰四興衰差別門文分三段一標經說有二依經正辯三揔結於前此即摽經說有定人興衰相也。
論此中四轉至俱名為興。
演曰二依經正辯文分為二初略開示後廣分別此初也轉謂生起而於二時起倒不倒四種之心名為四轉倒非倒時各起二故。
論云何彼謂至勝三摩地。
(演曰)後廣分別文分為二初明顛倒後明無倒初中復二一明進時二明退時初中有三先徵次釋後結此先徵起。
論謂靜慮者至靜慮近分。
(演曰)次釋分二先明勝進後明顛倒此初也勝進及趣皆名為進。
論然於真事至猶未能得。
(演曰)後明顛倒文復分二一辯起倒因二正明倒此初也。
論便作是念至其心。
(演曰)二正明倒謂進修時非稱境知名為顛倒有修定者求第四定寂靜捨時次第修中未得二定初定喜樂又復不行謂言為退實非退也非退謂退名為顛倒。
論當知如是至其心顛倒。
演曰後結前也。
論云何應知至退時顛倒。
演曰二明退時文分三段初徵次釋後結此初也。
論謂如有一至不復現行。
演曰次釋分二一辯起因二明顛倒此初也趣退及退俱名為退此即趣也謂如有一偏修止行求趣涅盤得第二定將為涅盤資糧[A19]已滿遂觀五蘊空無我等擬證涅盤有漏定心暫不生起謂言退失而不現行故於後時再有修習不妨定樂元未曾退於退義中錯生想解名退顛倒。
論便作是念至退攝其心。
演曰二明顛倒樂不現時實定未退而退想生故名倒也問定既未退何故此言退時顛倒荅此雖未退然容與退而為方便即退方便及於退義名退時也。
論如是當知至退失顛倒。
演曰後結前也。
論云何當知至無倒。
演曰後明無倒文分為二初退無倒二倒時起初中復二一退無倒二進無倒初文中有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如有一至當知無倒。
演曰二釋之中有三復次初復次中文分三段一辯退因二彰退失三明無倒實退知退及知退因想順所知名為無倒初禪之定隣近欲界名近欲定。
論又由所得至能了是衰。
演曰第二復次文亦分三初起退因二明正退三明無倒如次應知。
論又以所得至餘如前說。
演曰第三復次文亦分三初起退因次彰退相後明無倒無倒同前名如前說。
論如是當知至退失無倒。
演曰三結前也。
論第二無倒至應知其相。
演曰二進無倒進時知進名進無倒翻前倒中第一修人不知是進即名此中第二無倒更無別也。
論此二無倒至應知其相。
演曰二倒時起此二無倒同前二倒亦於興衰二時起也以進時為興退為衰故。
論由依如是至安立四轉。
演曰三惣結前由依二處安立四轉所以無倒亦有二時若不然者無四轉故。
論復次至順决擇分。
演曰五撿行勝劣門文分為二先摽後辯此先摽經說四撿行撿謂驗也覺察驗知躰即正慧所撿之定有四不同名四檢行即劣分等四能撿之慧即是三慧此則一人亦能具修四行也謂加行位中作此觀故。
論云何撿行至如其次第。
演曰後辯分二先徵摽列後依摽釋此初也劣等即是退住勝進决擇故云如其次第。
論此復云何至成退劣。
演曰後依摽釋文分為二初徵後釋釋中有四一明退分二撿住分三明勝分四彰㝡勝初中有二一辯退因二明撿行初文又二一明退人二明退相退相有二一不樂思惟二於欲味著謂加行中初修定者得[A20]已還退不復思惟[A21]但生味著應自撿察知成退劣名為退分。
論又修定者至非趣决擇。
演曰二明撿住分文分為二初辯退因後彰撿行初文復二一明定人二明因相因相有三一明聞教二明取相三明堅住如文可知。
論又靜慮者至非趣决擇。
演曰三明勝分文分為二初辯退因二明撿行初中有二初辯退人後明勝相勝相有二一聞勝言教二起勝作意文顯可知。
論又修定者至然趣决擇。
演曰四彰㝡勝文分為二初明退相後明撿行初中又二一辯退人二明勝相勝相有二一聞勝教二起勝作意謂燸等中修習定者從初靜慮退[A22]已復聞苦等勝法起勝作意[婁*殳][婁*殳]思惟撿察定躰知成㝡勝名趣决擇。
論復次如經至此復云何。
演曰六辯想有無門文分為二一牒經起問二依問為通此初也。
論謂諸苾蒭至然有其想。
演曰二依問為通文分為二一明不受想二不受無想初中有三一明初靜慮二類釋餘定三辯生作意初中復二一者別釋若無若有二者惣釋都不領受初中又二一揔明無有二別明有想此初有三一舉人依定二於實不受謂猒壞眼等無其實躰三明其無想謂根境等皆無自性名無有想共相之心躰不無故名為有想。
論云何有想至或是病等。
演曰二別明有想先徵後釋謂諸根境雖無遍計實有所生然有依於苦集而起名為有想苦集等想而不無故名有想也。
論彼於諸法不受自相。
演曰二者惣釋都不領受謂彼苾蒭於諸根境若無若有都不領受有無自相何以然者法無自相無可得故。
論如是乃至無所有處。
演曰二類釋餘定從餘定起不受自相准前應知。
論此中正說無漏作意。
演曰三辯生作意無漏後得方為觀也故有教云若不證真如無由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
論云何至名為無想。
演曰二不受無想文分為二先徵後釋釋中有二先依有心後約無心此初也觀根等苦名為無想此心亦無名為不受但觀寂靜無為空理名為無想即加行本後皆為此也。
論又說安住至皆不生起。
演曰後約無心辯明無想文可知也。
論復次至思惟揀擇。
演曰七趣道分別門文分為二一牒經起問二依摽辯釋此初牒經有四趣道一依初定行趣無漏道二依慧趣定三依二趣二四初依定趣慧後依慧趣定。
論謂有苾蒭至修增上慧。
演曰二依摽辯釋文分為二初明四▆後彰差別四道分四此初趣道謂依靜慮證無漏道名為趣道。
論又有苾蒭至修增上心。
演曰第二趣道雖依思慧了知苦等未得上地根本定心故以宴坐而修趣證名為趣道。
論第三行者至雙雜轉故。
演曰第三趣道謂有不還依初止觀趣勝定慧名為趣二。
論第四行者至得阿羅漢果。
演曰第四趣道文中有二初定趣慧後慧趣定此初定為能趣道也謂燸等中得定[A23]已後聞見諦法及聞断餘修惑結法便能趣入見修無學名為趣道。
論彼既證得至靜慮等至。
論㝡初趣道至為俱引故。
演曰後彰差別雖俱趣道寬狹不同故分為四。
論復次至云何為勝。
演曰八四淨勝妙門文分為二初摽經起問後依摽辯釋此初摽經有四勝淨一戒二定三見四脫為求清淨無漏轉依此四為勝名為勝淨未知躰相何者是耶。
論謂所得至是名為勝。
演曰後依摽辯釋文分為二一略釋惣名二別彰四行此初也所得菩提所證涅槃惣解經中為求清淨涅槃菩提名清淨也所引戒下略辯經中四種勝淨謂戒定等所行具足名為圓滿自躰成就名為攝受圓滿攝受名之為淨令所證圓復名為勝。
論云何尸羅至尸羅攝受。
演曰二別彰四行文分為四一戒二定三見四脫此初戒中文復有二一徵二釋釋中有二一明圓滿二明攝受初中復二一辯未圓二明圓滿凡夫戒性未能成就但名圓滿聖者圓滿性復成就名成自躰如初地未成當名悞犯二地成就方無犯也。
論云何三摩地至皆未圓滿。
演曰二明定勝文分為二初明圓滿後明攝受此初分二先徵後辯第七作意必得本定第四靜慮色界究竟故舉斯二以彰滿位前六作意及下三定皆未滿故。
論云何三摩地至廣說。
演曰後明攝受圓滿通凡攝受唯聖定轉清淨任運性成不為有心之所拘故。
論云何見圓滿至廣說。
演曰三明見淨文中有二初明圓滿後明攝受皆具徵釋圓滿通凡聖唯攝受謂於後時漏永盡故。
論云何解脫至解脫攝受。
演曰四明解脫文分為二先明圓滿後明攝受圓滿有二先徵後釋釋中解脫有學無學解脫雖同惑障定障二有異故名滿未滿後攝受中二障皆無永無▆失解脫成就名為攝受。
論復次至廣說。
(演曰)九五相差別門文分為二先標後辯此先標經說有五相何者是耶。
論方便動修至心清淨行。
演曰後辯分二初彰淨行後明五相初中復二先明淨行後明障礙此初也。
論諸𢙣不善至能為障礙。
演曰後明障礙有七尋思謂欲恚害親里國土不死曾經戲等能為障礙斷此礙故方名淨行。
論略有三種至有差別故。
演曰後明五相分之為三先標次釋後揔結成此先標舉約三品人立為五相。
論初由正思至不復現行。
演曰次釋三人即為三段此明第一䎡品對治由正思惟欲等尋外所餘苦空無常等相能正對治名不復起。
論第二至安心等故。
演曰第二中品次勝分二一見尋思過二不起思念親屬等事令彼尋等不起現行名第二三。
論第三至調鍊制伏。
演曰第三品中亦分為二一漸制伏除二起多思力由此二理能令七種尋思不行名第四五尋思路者因名為路境名所緣思可知也。
論如是三種至分為五種。
演曰後揔結成第二三中各分為二故合為五。
論復次至云何應知。
演曰十陶鍊淨心門文分為二初牒經起問後依經辯釋此初也。
論謂隨錄至調柔陶鍊。
演曰後依經解釋文分為二先喻後法喻中有二一標章舉數二隨數別明此初也。
論除垢陶鍊至瑕隟等穢。
演曰二隨數別明如文可悉。
論如金性內至般涅盤者。
演曰後法如喻亦分三種初中有三一牒喻法合二問荅分別三舉喻結成此初也金性同於本無漏種由之能證涅盤法故故云能證般涅盤者。
論聞至心淨行者。
演曰二問荅分別文復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荅至求出㝡位。
演曰後荅分二一明位地二明障礙此明位也謂從發趣起淨心後乃至無學所修妙定三品不同名為三位即有尋等三地所發神通勝劣異故名生熟也。
論此於在家至三種垢穢。
演曰二明障礙文中有二先明所泊後辯能治初中復二先揔後別此先揔標據貪等相麤中細異以分三段也。
論其▆家者至能為障礙。
演曰後別分二一明在家二辯出家初中有二一起不善行十𢙣業中身語七支名為麤垢二起𢙣邪見第十業道意地名細影取中間貪嗔二法名中垢業據障出家十分三品理實諸𢙣皆三品也。
論欲等尋思至恒修善法。
演曰二辯出家亦分為二一欲等尋思障定喜樂名為麤垢二親等尋思障恒修善名為細垢影取中間恚害尋思名為中垢欲等之言等恚害二尋思類同合為一處理實比貪障定為次。
論由斷彼故至速得圓滿。
演曰次辯能治由斷彼之前三垢故所修定善速得圓滿。
論純淨之心至仍未銷煑。
演曰三舉喻合成亦分三段此今下品初定下天有尋伺定名為下品陶鍊心也。
論若有復能至[A26]已被銷煑。
演曰二合中品摽受陶鍊無尋伺定轉增勝故名中品陶鍊。
論若三摩地至瑕隙等穢。
演曰三合上品調柔陶鍊先法後喻出過三界不為有行之所拘礙名為上也。
論復次如經至廣說。
演曰十一思惟三相門文分為二一標經說有二依經辯釋此初標經說有三相謂止舉捨行相如何。
論應時時間至沉掉等故。
演曰二依經辯釋文分為二一明三相二結前文初中有三一明滿位二明修相三彰二道初中有二一明止舉二明捨相初文復二先明修習後明位次初復有二一者雙修二明互闕此初也為治沉故而修舉相為治掉故須修止相不應一向或無修止或唯修舉何以然者為欲對治沈囀等故。
論若於止舉至沉悼相。
演曰二明互闕一向修止是為▆相一向修舉復是掉相此乃增病何名修習。
論如此修者至方便道位。
演曰後明位次如此雙修止舉相者但在▆分方便道中未名成滿。
論若時時間至成滿道位。
演曰二明捨相文中有二先明修習止觀雙運平等名捨故涅盤云若有菩薩定慧二法不平等者當知尒時不冝修捨二法若等即冝修之後明滿位謂第四定或餘根本及無學位皆名成滿由對近分有學說故。
論亦由於此至不得漏盡。
演曰二明修相若修習時或唯一向修止及舉未能雙者不能盡漏及得現觀若二雙修平等捨時方盡諸漏及現觀也。
論初之二種至盡諸漏道。
演曰三明二道由止舉二為加行故等至方圓故名成辦而能成辦彼滿道故第三捨相定慧均平能盡諸漏名盡漏道。
論是名略顯至遍一切故。
演曰二結前文揔結止舉及捨三相作意思惟名遍一切。
論復次至何等為四。
演曰十二四法攝持門分為王段一揔標問起二隨標別列三依標正辯此初也。
論一者遠離至無有乖諍。
演曰二隨標別列。
論遠離者至空閑靜室。
演曰三依標正辯文分為四一者遠離二明修習三辯修果四明無諍此初也住林空室能離聚落闠閙之境名遠離者。
論修習者至毗鉢舍那。
演曰二明修習為斷證故偏修二法於餘事中不修也。
論云何至心得解脫。
演曰三明修果文分為二先辯後結辯中復二一明心解脫二明界解脫初中又二一依定修慧二依慧修定此初有二先徵後釋謂依定修慧心得解脫文可知也。
論云何至心得解脫。
演曰二依慧修定心亦解脫謂入見後得根本定斷餘修惑而得自在名心解脫。
論如是修習至而得解脫。
演曰二明界解脫文分為二先揔後別此初揔釋由止觀故於三界中皆得解脫。
論見道所斷至名為滅界。
演曰後別釋中有三義別一明斷界見道所斷三界惑盡名為斷界二明離界於修惑中離欲九品不生於下名離欲界三明滅界上惑亦滅名為滅界。
論是名修果。
演曰後結前文由心解脫及滅界障所得功德名為修果。
論於聖教中至互相隨順。
演曰四明無諍文中有二初略標釋後示其相初中復二一辯自無諍二顯他有違此初也所宣教法契理愜根師弟無違名無諍也洽者合也。
論非如異道至差別不同。
演曰二顯他有違不同外道教理相返師弟有違名為有諍。
論第一句至而問第二。
演曰後示其相文分為二初明隨順後明相返此初也而以前句釋第一句如說尊者阿難而於五百苾蒭眾中而以第一無我之句問一比丘問諸餘者亦復如是五百皆荅如是如是故名無諍。
論設於初一至互相隨順。
演曰後明相返為問既殊荅亦不一文義差互故非隨順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論[A27]已說至非三摩呬多地。
演曰辯境有四第三彰用中有二一定二散定[A28]已解訖今明散體文分為二一結前生後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當知此地至十二種。
演曰二依生正釋文復為二一標名舉數二隨標別釋此初也。
論或有自性至不名為定。
演曰二隨標別釋十二類中文分為二初明前六皆是散心後明後六亦非定地此即初文分為六也一自性不定謂有漏五識自性不定非說無漏性不定也二闕無輕安欲界六識皆無合潤雖有微暢不名輕安三不生發趣無求定心四極多散亂雖有祈心馳流未息五有太略聚學習定時心惽昧故六未得作意雖無嬈惱猶未證得定之作意不名為定。
論或有未圓至不名為定。
演曰次明後云亦非定地文亦為六一未圓滿雖得近分少之作意未得根本究竟滿位亦名非定如河少水名無水故二有染汙雖得定圓愛心染汙亦名非定如人無行亦名非人三不自在所得定心雖無染汙未得自在亦名為無知處鳳臺斷割不由亦名無也四不清淨本祈定者為害隨眠有漏定心隨眠未滅既未清淨亦未名定如盡糞瓶不名寶器五謂起故從定出[A29]已便入散心名為非定六有退故雖得退失亦名無定如俗休官名無官者有心無心二地第八第九。
論[A30]已說非三至無心地。
演曰辯境四中第四明位位有二種有心無心合而明之文分為二初結前問後後依問為通此初也。
論謂此二地至建立門。
演曰後依問為通分之為二一揔標列數二依數別明此初標列揔有五門。
論地施設至是無心地。
演曰二依數別明分之為五一依地施設二心亂不亂三明生不生四分位建立五第一義門此即第一依地施設揔依五地辯有無心何以然者以前四地唯是有心第五一種通無及有舉此二類影彰餘地通無有處而皆攝之論示方隅不具言也問前四地中無心睡等何匪無心荅睡眠悶絕無心不定無想定等無心决定故就定處而辯無心不定之中而不明也。
論心亂至名有心地。
演曰二心亂不亂名有無心常樂我淨顛倒其心失本無常苦無我等心雖緣處無有本心本心無故亦名無也。
論生不生至名無心地。
演曰三明生不生約八因緣辯生不生六十三中有七因者根破境壞合為一故下自具釋而不先云。
論分位建立至名無心地。
演曰四分位建立六位之中初之二位言無心者揀濫有心餘無所揀故略無字無想天中初生及沒雖皆有心中間長無故名無也。
論第一義至非無心地。
演曰五第一義門無餘勝義方曰無心餘五位中亦名有心何以然者謂有賴耶心不滅故聞所成地第十之一。
論[A31]已說有心至聞所成地。
演曰本地分中揔分三段自前九地明初境[A32]已次下六地而辯其行文分為二初之三地略明通行後之三地廣明別行初中分三一明聞行二明思行三明修行初中分二一結前問後二揔標略荅此初也。
論謂若略說至憶念。
演曰二揔標略荅文分為二一略荅所徵二廣明教起初中復二先辯後結辯中復二初明依教聞慧解生後明依義所生聞慧此初先聽聞▆即平意二識聞五明教領受憶念謂即聞慧及慧相應四蘊為躰就云所成義違五識故識論云聞謂耳根塵生耳識聞言教設解文義慧〃相應法名為地體。
論又於依上至梵例解了。
演曰後明依義所生聞慧如文所知。
論如是名▆聞所成地。
演曰後揔結也。
論何等名至工業明處。
演曰二廣明教起文公熏二相揔問荅後別問荅初中有二先問後荅辯五明者舉境顯心如障慧▆。
論云何由明處。
演曰後別問荅文分為五一辯由明二辯毉方三明因明四明𠴢明五明工巧初中有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當知略說至應如處相。
演曰後荅有二一揔標略荅二使標別釋此初略荅由明有四謂由事等。
論云何事施設至當度分別。
演曰二使摽別釋文分為四一事施設相二想施設相三折教義相四所應知相初中有三一揔後事相二略荅三種三指所說處言三種者一業但纔此云契經二毘奈耶此之調伏二摩但履迦此云本母事者體也三藏體事出自如來言音建立為諸眾生而有施設弥事分中廣明所以此中略示未具明也。
論云何至建立相。
演曰二想為設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嗢拕南[A33]曰至體想設現觀。
演曰後荅之中有四後▆皆以頌摽後方別釋頌標有四一明句等二禪方等三明思等四所作等初明句中文分為二一舉頌略標二長行別釋此初韋頌有十二門一摽其句二摽迷惑三彰歲論四明▆住五辯真寔六明清淨七明微妙八明寂靜九明體性今明照理十一段設十二現觀。
論云何句至六神通等。
演曰二長行別釋如頌所摽亦一分十二此初明句詮義差別門文分為二初散廣明後惣略攝初中復二先以十四門辯聲聞法後以十四門顯菩薩法此初也問辯想建立云何以句而解釋之荅想謂名也因想起名因名生想從因及果故名為想名狹句寬舉寬攝狹故稱句也其六處等皆句所詮約所詮法而辯能詮能詮義殊十四門別一內六處等四句不同顯義差別一根二境三方四時二明三界異顯三句別三小中大殊復為三句四明四眾四句差別一在家眾在家凡俗未具戒者二出家眾比丘等五三鄔波縈迦在家之中具五戒者舉勝影劣略不說有近事女也四非人眾所謂八部皆非人也五三受三句餘唯此知六三世七三寶八三性九三雜染十四諦十一九定十二菩提分法十三四沙門果十四眾多勝德九門不同自九句義等餘功德皆句詮也。
論復有方廣至妙智等。
演曰後以十四門顯菩薩法一句詮五事句中字[婁*殳]廣略雖殊但詮義圓即名為句二詮二空義即為二句餘唯此知三詮二無我四遠離二邊五詮四真實六表四尋思七彰四實智八顯三自性九詮三無性十五相菩提一者自性謂過二乘所得轉依二者功能謂十自在一壽二心三眾具四業五生六願七勝解八神力九智十法三者方便謂四變化一未成熟者令成熟故現諸菩薩所行變化二[A34]已成熟者令解脫故三千界中同時顯現如來變化三方便攝受聲聞變化四調伏一切獨覺變化四者轉故謂諸有情未解脫來諸佛如來此滅彼生化轉不息五者還故還謂還滅謂於[A35]已得解脫有情佛暫示現入涅槃故十一詮五大乘文中有二先摽後釋謂㝡初下釋前五也種性本有名為㝡初遇緣發心名為趣入先起悲願名為次第菩薩之願先人後[A36]己以為次也六度四攝名為正行自他成熟為大乘果十二五無量想具菩薩地十三真實隨至無量法中皆有真義佛智能知名為隨至十四眾德而有多門並如下辯皆是此中句所詮攝。
論如是諸句至所說句。
演曰後惣略攝前來廣辯雖有二十八惣略攝之不越聲聞及大乘攝故唯二句更無餘也。
論云何迷惑至計我顛倒。
演曰第二迷惑顛倒門迷東謂西名為顛倒無常計常倒情亦尒餘准此知。
論云何戲論至諸蘊。
演曰第三戲論雜染門義如常釋。
論云何住至四聖諦。
演曰第四識住第五真實並如下辯。
論云何淨至清淨性。
演曰第六三法清淨門初謂真如在凡雖染本自清淨次謂正智證緣皆淨後無垢如離染得淨分位顯之名分位淨。
論云何妙至施設中故。
演曰第七第一微妙門三寶第一稱名微妙。
論云何寂靜至寂靜。
演曰第八因果寂靜門因果俱能離惑業苦名為寂靜生死之境不寂靜故。
論云何性至若果相等。
演曰第九諸法躰性門文中有二先問後荅荅中有二初𢝰後別𢝰謂躰相別謂餘五𢝰別雖異皆名性也。
論云何道理至四道理。
演曰第十道理差別門如文可悉。
論云何假施至假立諸法。
演曰十一施設我法門謂依蘊等施設我名於境相中假立諸法好𢙣長短可意不可意等皆因境等而方有也。
論云何現觀至伺地[A37]已說。
演曰十二現觀分別門前既[A38]已陳此不重說。
論復次至轉藏護。
演曰第二復次辯方所等文分為二初以頌摽舉後長行別釋此頌摽十四門別。
論云何方所至躭著現在。
演曰後長行別釋如頌所摽亦分十四第六增門第七滅門餘[婁*殳]可知義亦應悉。
論復次至任持次第。
演曰第三復次明思擇等文分為二先頌摽舉後長行釋此初摽舉惣有九門一思擇二現行三睡眠四相屬五相攝六相應七言說八任持九次第。
論云何思擇至無事句。
演曰後長行釋如頌所搮門亦為九此當第一思擇諸法門文分為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二一正明句躰二辯句所詮初句有五一一行句二順前句三順後句四四句五無事句言一行者如此問言若成眼處亦色處耶設成色處亦眼處耶乃至第六成就眼處亦成法處耶次除其眼以耳為頭問餘聲等乃至法處准前應知名一行句順前句者以狹問寬順前句荅如有問言與信相應亦有觸耶有觸相應亦有信耶應順前句有信相應必有其觸有觸相應不必有信謂貪染心順後句者以寬間狹順後句荅返前應知言四句者二法相望㸦有寬狹故以四句荅所問也如施望度為四句故無事句者所問之事無躰可對名無事句如問六蘊十三處等此無可對但止難詞荅云不尒。
論復有有色至無上法。
演曰二辯句所詮返彰句躰文分三段一明二法二明三法三明四等此初二法二十八對如文可知。
論又有過去至無断法。
演曰二明三法文中五對義可知也。
論又有四緣至遍處法。
演曰三眼四等法有十八門第十一法四行跡者謂苦遲通等第十二法四法跡者謂無貪嗔正念正定前二戒跡三四如次定慧學跡。
論如是等法至應當思擇。
演曰後惣結也此等義門六十五等皆廣明也。
論云何現行至纏。
演曰二現行纏繞門。
論云何睡眠至隨眠。
演曰三隨眠種位門。
論云何相屬至㸦相繫屬。
演曰四㸦相繫屬門文分三段一屬六處扶塵四大各屬本根二屬相引如根發識識屬於根餘相引者皆准此知三根境相屬眼根色境能取所取㸦相屬故。
論云何攝至十六根攝。
演曰五諸法所攝門五十四中具廣明也。
論云何相應至非異地。
演曰六異法相應門對法第五亦具明也。
論云何說至知言說。
演曰七四類言說門。
論云何任持至四識食。
演曰八四食任持門。
論云何次第至等至次第。
演曰九法生次第門文分為六一生死流轉先因後果以為次也二所作次第謂從出家受具資糧加行乃至果滿以為次也三宣說次第自果[A39]已圓復湏利物所宣緣起四諦等言皆湏次第四生起次第令所作者聞思修慧次第生故胎及出胎十時生起亦名生次現觀六種及九等至從初至末次第可知。
論復次至菩提聖教。
演曰第四復次明所作等文分為二先以頌摽後長行釋頌所摽者惣有十門一所作二所緣三瑜伽四止品五觀品六作意七教授八者德九菩提十聖教。
論云何所作至引發神通。
演曰後長行釋如頌所摽門亦為十此先辯所作用門文中有二先問後荅荅中有八一滅依止者能與滅𢙣為依止故二轉依止者能與善生為所依止三遍知所緣遍知染淨故四喜樂所緣断染得淨喜斯會故五六可知七轉根者由修治故轉下為中轉中為上第八可知。
論云何所緣至煩𢙉所緣。
演曰第二所緣境界門文分為二先徵後釋釋中有四一明遍滿謂有四種一有分別影像二無分別影像三事邊際四所作成[A40]辦二明淨行復有其五謂於貪嗔癡𢢔尋等處作五觀行名為淨行三明善巧謂於蘊等所緣境中得善巧故四明淨障謂断惑[A41]已緣真四諦名淨所緣。
論云何瑜伽至九上品道。
演曰三瑜伽善巧門文中有二先明四種後明九種聲聞地中當廣分別。
論云何止至住心。
演曰四止品相應門九種住心如下自辯。
論云何觀至所緣觀。
演曰五觀品方便門文中有二先徵後辯辯中復二先摽後釋此初摽舉有三觀別。
論三事觀者至伺察觀。
演曰後釋分三初明三事次彰四行後明六事此明三事有相觀者帶相所緣皆名相觀餘二可知。
論四行觀者至行觀。
演曰次彰四行揀擇極擇勝劣不同分為二觀下二十六廣具明矣。
論六事差別至所緣觀。
演曰後明六事義所緣者義謂境也謂觀世諦但有假名無實躰故事所緣者謂觀蘊等隨事各別相所緣者謂觀四諦因果等相有差別故品所緣者謂二空智品隨大小乘觀有別也時所緣者謂觀三世因果等時道理所緣者謂觀四道理。
論云何作意至如前說。
演曰六作意警心門義如前釋。
論云何教授至神變教授。
演曰七教授引生門文具問荅荅中有五一授與教法二者教以所證理法三授次第觀門行法四惣前三稱根稱時故名為無倒五者謂以神通化物。
論云何德至[A42]已說。
演曰八眾德差別門亦如前辯。
論云何菩提至三菩提。
演曰九菩提妙智門如下廣明。
論云何聖教至清淨品法。
演曰十廣開至教門如文可悉增一經中具廣明也。
論云何攝聖教至有諸善法。
演曰內明四中此辯第三攝聖教義文中有二先徵後釋釋有十句分為三段初之二句明能所修次有六句顯知断證後有二句明世出世此初也先能後所二句可知。
論有有過患法至引。
【以下缺四十行】
▆▆▆▆▆▆▆▆▆▆▆▆▆▆▆▆▆▆▆▆▆▆▆▆▆▆▆▆▆▆▆▆▆▆▆▆▆▆▆▆▆▆▆▆▆▆▆▆▆▆▆▆▆▆▆▆▆▆▆▆▆▆▆▆▆▆▆▆▆▆▆▆▆▆▆▆▆▆▆▆▆▆▆▆▆▆▆▆▆▆▆▆▆▆▆▆▆▆▆▆▆▆▆▆▆▆▆▆▆▆▆▆▆▆▆▆▆▆▆▆▆▆▆▆▆▆▆▆▆▆▆▆▆▆▆▆▆▆▆▆▆▆▆▆▆▆▆▆▆▆▆▆▆▆▆▆▆▆▆▆▆▆▆▆▆▆▆▆▆▆▆▆▆▆▆▆▆▆▆▆▆▆▆▆▆▆▆▆▆▆▆▆▆▆▆▆▆▆▆▆▆▆▆▆▆▆▆▆▆▆▆▆▆▆▆▆▆▆▆▆性謂圓成依他起性名為緣起▆▆▆▆▆▆▆▆名順作意。
論又有至離諸調戲。
演曰第十速諸通慧門有二一遠謟誑二離調戲。
論又有二法至逼惱於他。
演曰十一同住安樂門有二可知。
論又有至受用財法。
演曰十二同居無諍門有二如文。
論又有至解脫智見。
演曰十三心住梵行門文亦為二一學無懈廢二心無憂悔。
論又有至菩提分法。
演曰十四超越眾苦門文中有二一離諸𢙣行二修治覺分。
論又有至令身調適。
演曰十五修斷安住門有二一心無擾亂二身有調適。
論又有至少習睡眠。
演曰十六修無空過門文分為二一推求法相二滅者睡眠。
論又有至白品二法。
演曰十七損壞慧心門有二一建立邪學二起增邪見與此相違即名正見。
論又有二法至無倒作意。
演曰十八速入現觀門有二一思惟衰盛二無倒作意。
論又有二法至離諸障難。
演曰十九離垢行圓門又二可悉。
論又有至當廣分別。
演曰二十引發勝德門文分為二一者住心二者思擇。
論又觀行者至名所依淨。
演曰二十一意淨所依門文中有二初標後釋如文可知。
論又有二法至畢竟不生。
演曰二十二內自證知門文亦為二一苦因永盡二當苦不生。
論[A43]卷第十四
論[A44]已說二種至次說三種。
演曰第三三法差別門文中有二一結前生後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謂依十相至墮諸𢙣趣。
演曰二依生正釋四十四門辯三法也此前三門俱依十𢙣體同義異立為三故初明毀壞差別門於中有二初揔標列後隨別釋此初標也。
論言十相者至所有𢙣見。
演曰後隨別釋文分為二初明十相後釋三門此初也十相分三初三身業次四語業後三意業初一壞字流下九處皆為壞故所言相者相狀行相十𢙣業相行各別也初三可知語業四者一壞實義謂虛妄語二壞善友謂離閒語三壞讚美謂麤𢙣語四壞事業謂雜綺語妨善業故意業三者謂執受下貪嗔邪見如次可知。
論言三門者至毀壞門。
演曰後釋三門文分為二一舉列名二隨別釋此初也。
論於十相中至廣造眾𢙣。
演曰二隨別釋文中有三先明作業文易可知次明喜樂謂由貪嗔如次貪財及他非愛皆令他人喜樂不生名壞喜樂後明方便由邪見故修正方便皆不現行名壞方便。
論言三種者至三意所作。
演曰二所作差別門謂身三語四意三別也。
論言三根者至堅執現行。
演曰三損益顛倒門言三根者如次貪嗔邪見十業由此三為加行及因究竟故依十業而辯三根。
論復有三法至不三思惟。
演曰四於根非護門文分三段一標列三法二辯三體相三明所起處此初也欲貪能為染法根本得邪種名。
論如是三種至及與害品。
演曰二辯三體相即欲恚害相應尋思而為體也。
論依四處至訓罰之欲。
演曰三明起處文中有二先標後釋釋中有三一貪二恚三害兼與前三而合明也言四處者一於[A45]己利處謂利譽稱樂生貪欲故二怨中二處謂於怨中二品有情以為第二及第三處謂於前三及後三中各取第二名二品處於二品處皆生嗔恚名恚尋思四於親友處起害尋思文具標釋尋之可知。
論與此相違至如應當知。
演曰五善護諸根門文中有二先標白法後示其相此初也謂翻前黑品即名為白於諸境界正取其相不起欲貪恚害尋思名護根門染法不生淨法現起名為白品。
論略有四種至清淨種子。
演曰後示其相文中有二一標章舉數二隨數別陳此初也謂黑白二法不過四種皆攝盡也。
論世間種子者至名出世淨。
演曰二隨數別陳文亦為四謂世間種子及不清淨中諸染汙者皆名為黑諸善淨者盡名為白出世及淨一向唯白以能斷惑及證果故。
論復有三種至有漏法因。
演曰六生因斷滅門文分三段一摽舉漏因二辯生斷滅三示其因相此初也謂三有愛從因生[A46]已復與三界漏法為因名有漏因。
論若於此至能知能斷。
演曰二辯生斷滅若不修習貪能生苦若修習之貪便斷滅。
論謂於欲界至亦尒。
演曰三示其因相三界貪愛希求為體。
論又有三種至流轉生死。
演曰七三趣流轉門文中有二初揔標舉後隨別釋此初也趣通能所愛為能趣自體為所趣。
論謂於勝欲至三煩惱趣。
演曰後隨別釋三種如次是欲有求及邪梵行求。
論又有三種至解脫道。
演曰八作業方便門雖即三求與前異也前據求趣此明作業故不同也。
論又有三種至諸業異熟。
演曰九攝受威勢門文中有二先標三種後隨別釋有情自體國三而得名三威勢三體如次業等生有據界多分威勢言三理實無色無中陰也。
論又有三種至當來自體。
演曰十無明三際門文中有二先標後辯三世愚中皆有前際復言等者等後際也前際發業後際潤生愛取等位必有愚故三世義均故皆有等。
論又有三種至定當隨逐。
演曰曰十一三退同異門文分三段一舉人標數有學聖人與凡相似二若有於下斷除憍逸由恃無病少年長壽憍逸遂生觀三衰退憍逸便捨謂觀無病當病衰退觀現少年老當衰退長壽必當有死衰退三其有智下勸觀隨逐。
論又有三種至二種俱離。
演曰十二三受拘繫門文中有二初標三縛次辯所依謂由樂苦捨受為所依故貪瞋癡縛而不解脫。
論又有三處至非諸異生。
演曰十三三苦分別門文中有二初標三苦謂苦苦壞行後釋分三初二可悉第三行細聖能了了凡莫知也。
論又有三種至心生高舉。
演曰十四三[幔-又+力]障生門文分為二一舉為障失二列三𢢔名三𢢔如次我勝我等我劣三也。
論復有三種至果正現前。
演曰十五種生果異門三種如次過未現在三能別也。
論又有三種至謂去來今。
演曰十六言說所依門三世有為為言所依無為路絕非言依也。
論又有三相至色法自相。
演曰十七色相分別門文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標舉有三相色一有見有對謂顯形等二無見有對即下文云於自等是三無見無對亦下文云及定下是。
論謂顯形至所取之色。
演曰後釋分二一明前二相二明第三相初中復二先釋後結釋中又二一有見有對二無見有對此初也有見有對謂顯形作用作用即是諸有表色作業用也安立顯等為識所取有所障隔名有見有對。
論於自處所至境界色。
演曰二無見有對無見之色自他有障名為有對非眼所取名為無見即五根境除色九處以為體也。
論當知一切揔有十色。
演曰揔結前二十色為體。
論及定地色至變化心果。
演曰二明第三無見無對文中有二先標後釋釋中又二一內心境界二未滿心果據未自在名內心境及未滿果若得自在變酥酪等亦是他緣及滿心果。
論又有三種至[A47]已滿學心。
演曰十八三惑隨心門文分為三初一可知第二未滿謂初二果及九地前第三學滿謂諸那含及第十地因圓之處名為學滿細惑未除名所隨逐。
論又有至能持。
演曰十九三慧具闕門初闕三慧次闕思修後三皆具。
論又有三法至想思。
演曰二十觀察三行門文中有二初標觀意後明三行三行如次是身語意三遍行也。
論又有三種至功德增上。
演曰二十一尊勝差別門戒定慧者名功德上。
論又有三種至所餘法。
演曰二十二三聚分別門文中有二一標判二因二辯三聚異三聚如次邪正不定以為三也。
論又有三法至比度了知。
演曰二十三聖教久住門文中有二初標立意後明三法三法如次見聞及相謂見諸苾蒭及傳聞說并覩相狀於身語等有違犯故。
論又諸如來至一切智信。
演曰二十四具三不護門文分為二一標自滿足二顯餘為非。
論復有三種至顛倒燒惱。
演曰二十五有情燒惱門文中有二一辯起因二明三惱謂貪瞋癡令諸有情身心熱惱名大火也。
論又有三火至應供福田。
演曰二十六三火真假門文分為二一彰立意二列火名彼為外大能為物因成熟諸法是真福田故以事之号為火也今佛世尊示無虛誑故說父母妻子諸聖如次因能成法是真福田是真所事義同於火亦立火名。
論又有三種至世界中。
演曰二十七三種增上門文分為二初標立意後明三道初二可悉第三修定得生上界名樂界中。
論又有三種至所有諸欲。
演曰二十八三欲勝劣門文分為二初標後釋釋中有三一多用功者謂人趣中及欲天下四所用塵境依現前等起念方成名現前住二少用功者謂第五天欲隨自心所樂皆現三極少功者謂第六天隨心所欲他皆變之名極少也。
論又有三種至離喜之樂。
演曰二十九超過三欲門此三如次初二三定各超下欲樂為體也。
論又有三種至止觀種類。
演曰三十出離眾苦門文分為二一標舉功德二辯三覺體三覺如次聞思修慧以為體也。
論又有三種至全無縛。
演曰三十一覺悟所知門初具縛者謂凡夫中有慧覺者名覺所知第二有學第三無學如文可知。
論又有三種至現法樂住。
演曰三十二三事所作門文中有二初標立意後明所作所作三者一斷見惑證預流果二斷修惑證後三果三斷定障證現法住。
論又由三分至所有諸法。
演曰三十三三眼所知門文分為二一揔標立意二辯三功能據色非色且明三種未論餘也。
論又有三法至真實道理。
演曰三十四三法害怨門如文可悉。
論復有三種至教誡方便。
演曰三十五三誡方便門文分為二初顯功用後彰三體三體如次戒定慧三方便為體。
論如正教誡至方便亦尒。
演曰三十六修三方便門如次數習戒定慧三與前別者正住未得學有異也。
論又於正教至四無量。
演曰三十七三住分別門謂聖天梵如次三住。
論又略有三至所緣行相。
演曰三十八三心境性門文分為二初顯功能二彰別體此三如次聞思修慧相應等持能生無漏真智見故名三境性。
論又有三處至正畿。
演曰三十九三輪攝受門文分為二初彰說意後示三輪此三如次神境記心教誡三種能攝邪見及處中容并所化生引入正法捨邪歸正名三輪也。
論又有三淨至超越因故。
演曰四十三淨分別門文分為二初摽立意後明三淨立意可知言三淨者善身語意超越不淨故得淨名揀異外宗名第一義言不淨處者處謂三塗八難染因所招三淨是超不淨處因名超因也。
論又有三種至及無漏心。
演曰四十一牟尼寂靜門文分為二一彰立意二列其名立意有二一除外邪執二顯自無倒梵云牟尼唐言寂嘿謂學無學無漏三業名三寂也。
論又有三法至及與愛敬。
演曰四十二三法遠離門文分為二初彰立意後明三法立意可知明三法者謂由他自退失大利如次依他自及退法是三增上恐他自誹退失大利如次故起愧之與慙及與愛敬名三法也。
論又依道至最勝無上。
演曰四十三三勝無上門文分為二一列三無上二明三次第此初也三無上者一智無上謂無常等智二行無上謂樂速等一切行中最第一故三解脫無上謂世出世諸解脫等前二名道第三名果。
論修觀行者至心得解脫。
演曰二明三次第如文可悉。
論又有三明至建立三明。
演曰四十四三明起因門文分為二初揔標舉後彰立意為除前後及中際愚如次建立宿住生死漏盡智明為諸沙門迷前際故為常愚後際故為斷不了現法故計涅盤若得三明斯執皆斷。
論[A48]已說三種至次說四種。
演曰四四法分別門文分為二初結前生後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謂有四法至及智。
演曰二依生正釋有四十五門一四念分別門有二復次初分三段一揔標舉二明身住三辯餘三此初也而境不逾身受等四其慧不出緣四之心故能所知攝諸皆盡。
論謂身至緣身境懸。
演曰二明身住身謂所知聞慧等者能知之智智依念起隣近釋也。
論如身至境慧亦尒。
演曰三辯餘三准身知之略不言也。
論復有差別至所縛。
演曰第二復次文中有二初辯所治後辯能治所治有二初標四縛後辯起由辯起由中執取縛者謂由貪欲染著色身令不捨離名執取縛領受縛者謂於三受貪等所緣令心於境不得自在名為受縛了別縛者即相縛也於諸境中心被拘礙名為縛也執著縛者即於所說身等三法相應煩惱染惱俱心名執著縛。
論對治如是至立四念住。
演曰後辯能治為能治故立四念住。
論又有四種至及能增長。
演曰二四斷對治門文分為二先辯所依後明四體初中有二先明體性欲勤為先後明功能觀察過患初二正斷及與對治後二斷也明四體中斷現不善及斷彼繫如次律儀及斷斷也能得善法及能增長如次修習及防護斷初二現種後二種現如次應知。
論又有四種至觀察諸法。
演曰三四神因果門文中有二初辯所因後明四體辯所因中為欲住心初二神足為得勝定後二足也後四體中三四如次定慧之心轉求勝故。
論又有四種至苦樂心住。
演曰四四定住心門四種如次四禪心也具說所以如前應知。
論又有四種至因真實。
演曰五四種真實門文中有二初標能顯益後明四真實四真實者如次苦集滅道體也。
論又有四種想至戲論縛。
演曰六四想戲論門文分為二先標後列列四想中初一欲界第二色界皆約色身以為小大三四二想無色應知有頂微故不取也。
論又有四法至四捨。
演曰七四法無量門文分為二一彰業用二列四名彰業用中如次能治恚等四法不樂謂嫉諸有嫉者見他感事皆不樂故。
論又有四法至非非想處。
演曰八四法遠分門三界之中無色為上超過下處名為遠分。
論又有四種至速得圓滿。
演曰九四種任持門文分三段一標德用二顯勝因三明所為此初也謂由此四能令解脫速得圓滿。
論勤修行者至勝任持法。
演曰二顯勝因勤修四行求聖解脫欲為根本名勝任持。
論為斷四愛至少有所求。
演曰三明所為文復為二先辯所治後辯能治此初所治所治四者一衣服愛二飲食愛三臥具愛四無有愛愛無所作即論說云少有所求第四愛也。
論無作至樂修正道。
演曰後辯能治能治四者一衣服喜足二飲食喜足三臥具喜足四能斷能修能斷修中復有五種一者無作不為求衣而有所作二者無亂衣若不得不生憂惱得不染著三時無虛度受衣服時能見過患正知出離四勤修方便能筞勵心精勤不怠五離散亂端志剋念於境不散於衣喜足下樂斷修通上五處此文但舉第四能治前三易故略不明也廣如婆沙百八十一。
論又有四種至無餘斷。
演曰十四斷煩惱門文分為二初標後列由斷四惑得四道果一斷見惑證初道果二斷修惑中分為下上分下分三中上中品斷得第二果即欲界俱生前之六品名上中也九品修惑束為三故三即此下品無餘斷故得不還果欲後三品名下品也四上分結盡得無學果。
論復有四種至畢竟不動。
演曰十一四種淨信門文分三段一標舉顯能二辯四證淨三明四不壞此初也支猶分也證初果時得斯四分故名四種證預流支餘學無學亦有此四從初為稱。
論謂於大師至亦尒。
演曰二辯四證淨文分為二初辯前三後明第四初中復二初釋後結此初也於大師所一佛證淨於所證法二法證淨修證者等三僧證淨。
論如是三種名心清淨。
演曰後揔結也此三俱以信為其性信以心淨而為相故名心清淨。
論第四一種至所攝故。
演曰後明第四聖愛戒淨戒淨體即無表色等名色清淨。
論前之三種至無有動搖。
演曰三明四不壞無動搖者信無壞也由信前三於教無壞由信第四善趣無搖戒生善趣信無壞故。
論又有四種至成辦所修。
演曰十二證四預流門一親近善友二聽聞正法三如理思惟四如法修行由茲四分得預流果故名四種證預流友。
論又有四智至差別智。
演曰十三四智差別門一者法智緣欲界故名現見智二者類智緣上界境名非現見三世俗智能引之法非一槩故四他心智所知之境而非一類名差別智此四攝十名攝一切。
論又有四種至因真實智。
演曰十四四智轉還門轉謂苦集還謂滅道此四如次證於苦集滅道四諦名四真智。
論又有四法至毗鉢舍那。
演曰十五四修方便門文分為二初辯功能後彰四體此四如次勤念止觀以為體也。
論又有四種至更修習。
演曰十六四種法迹門文分為二初標後釋謂有四法有二功能一能通達二能盡漏與二為依名為足迹言四法者一得有漏慧即七方便二見道位[A49]已缺煩惱及業果事三修道位金剛心前無餘永斷諸煩惱事四無學位如所得道更斷定障鍊根修習。
論又有四法至行識。
演曰十七四蘊相應門有行行相有緣所緣同一所緣不同行相俱時而轉名曰相應。
論又有四護至正方便護。
演曰十八四護欣樂門文分為二初標立意後列四名四名分二初二身護後二心護初命護者不惜身命護教法故二力護者以力護之如王勢力能護法故三煩惱護者護煩惱心雖起煩惱而無染故四正方便者方便修行護其行法名方便護。
論又有四種至所依處所。
演曰十九四行清淨門文分三段一標四所依二科判四行三依科辯釋此初也。
論由前三種至住時清淨。
演曰二科判四行行時住時如文可悉。
論謂守根門至專注一緣。
演曰三依科辯釋於境不順不貪也於境不違不瞋也正智而行不癡也此三正行名行時淨專注一緣名住時淨體即定也。
論又由四行至及時解脫。
演曰二十四行證明門文分為二初標後辯明謂三明解脫有二不動及時由念眼慧如次能得宿命死生漏盡三明第四由身有無證二解脫有色無色二界異故。
論復有四法至輕等動性。
演曰二十一四大所依門文分為二初標名顯用後隨標別釋別釋四大地水火風如次應知風輕性者風以動為性能動輕等名輕等動。
論又有四法至當廣分別。
演曰二十二四法攝持門文分為二初明四法能持[A50]已生諸有情類後明四食攝益未生中有者也中有除段有三食故。
論又有四種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十三四識住著門初摽後釋色等四蘊為識依止名為足迹識由愛俱染貪四蘊四蘊是識樂住之處名四識住見[A51]已趣向揔標住因由貪愛等釋其所以所依境界是識所緣俱有建立識俱貪愛由境及貪識名為住受想行住准色知之名為亦尒。
論又諸苾蒭至有無有愛。
演曰二十四四愛有無門文分為二初辯所因後彰四體前三可悉四無有者不知圓寂依身證得妄計身滅方是涅盤故於身無生希有愛於有之體不生其愛何以然者希求涅盤證圓寂故。
論又有四法至及後法果。
演曰二十五四非應作門四謂貪瞋怖畏無明如次於彼順違強敵現法等四造不應作不善等行。
論又有四種至勝决擇力。
演曰二十六四記决擇門文分為二初標立意後明四體此初三句揔明四記之立意也記謂分別解釋之義。
論謂於法至一向記。
演曰後明四體文分為四此初先明一向記也如有問言具如無生應荅言尒名一向記餘准此知。
論於諸有情至分別記。
演曰二分別記如有問言有情死已皆却生耶應分別言有煩惱者死而復生無惑業者死而不起謂阿羅漢。
論於隱密說至詰問記。
演曰三詰問記如有問言阿羅漢者為勝劣耶門訶隱密未得定通應詰問彼言汝類何者若比凡類理在不疑比諸佛身即為不可。
論於不如理至於斯不記。
演曰四捨置記如有問言第六蘊者以何為體不荅所問故云置記何以然者諸佛世尊不說有故。
論又有四種至或不清淨。
演曰二十七四施染淨門文分為二初揔標舉後別明四此初也。
論三種清淨至不具足。
演曰後別明四文分為二初明染淨後明因果初中復二先明清淨後不清淨二類不同可為四句初唯自淨非他謂能施人二唯他非自謂所施者三自他俱淨謂合前二類四自他俱非戒見皆▆。
論其清淨者至資產無匱。
演曰後明因果不清淨者惑見雖▆生𢙣趣中承昔施因資具無匱。
論又有四種至修治方便。
演曰二十八四攝方便門文分為二初舉功能後彰四法四法如次施及愛語利行周事配屬四攝義如後辯。
論又有四種至唯由業。
演曰二十九四生緣異門前三如次假外𡖉㲉胎潤及業第四化生異前所託名唯業也。
論又彼彼處至所有有情。
演曰三十四死因別門如前[A52]已辯。
論復有四至根圓滿。
演曰三十一四行勝劣門此四如次苦遲苦速樂▆樂速四種通行亦即四法迹也據根而說鈍利二根名為遲速約地而論未至無色名之為苦定慧二種而未均故四本靜慮名之為樂定慧平故大乘未至雖亦有樂而未圓故故名苦遲而言非功根等滿者謂彼鈍根而未鍊鍊根未俻故得三名至下當辨。
論又有四清至現法樂住。
演曰二十二四道清淨門文分為二初標後釋文顯可知。
論又有四種至得勝決擇。
演曰三十三四因習定門文分為二先標後釋趣定前因名為方便方便修學根本定者而為四事故立四名言四名者一未離欲者為得不還二求現法樂即不還者依未至定起根本也三為引他生善趣等故祈本定現通等事四為自斷諸煩惱故故入本定。
論又有二業至斷前三業。
演曰三十四四業斷生門文分為二初標揔判後隨別釋標中二業轉及還也轉謂有漏還即無漏轉中有三感果可悉還體無漏故能斷也。
論又有四種至非利益。
演曰三十五四種利樂門初謂世樂非求寂靜二謂出世勤修正道三者受樂復祈正因四者苦生無求出意。
論又有四門至無智門。
演曰三十六四軛感生門初標後釋欲有見愚如其次第配四軛也。
論又修聖道至當知亦尒。
演曰三十七四繫解脫門文分為二初明離苦後明離業離前四軛所招眾苦名離四繫一離欲繫二離有繫三離見繫四離愚繫愚見所招眾苦皆離名離繫也既離四苦離業亦然名為亦尒。
論復有四種至一切無學。
演曰三十八四類有情門第一凡夫第二二果第三那含第四無學大乘因果准此知之略不明也。
論又有四種至俱不能作。
演曰三十九四住自他門如文可悉。
論又有四種至二世俱樂。
演曰四十四姓高下門文中有二初標後釋如次應知。
論又有四種至補特伽羅。
演曰四十一四苦自他門初二可悉第三俱者如頻婆王初害於他後被闍王所損害故訶主苦[A53]已復害馬等以為祠祀故自他苦第四可知。
論又略有四至四無義。
演曰四十二四語過失門此四如次虛誑離閒麤𢙣綺語以為四也。
論與此相違至四種語德。
演曰四十三四善語業門返前應悉。
論又略有四至當知亦尒。
演曰四十四四凡妄語門如文可知。
論與此相違至賢聖諦語。
演曰四十五四聖諦語門此等增門小乘亦說廣如品類足論及婆沙等而廣明也。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七
校注
【經文資訊】《金藏》第 120 冊 No. 1561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1卷-第32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0-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金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演曰後之三句約七作意辯相差別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