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問有何過失。
演▆▆▆▆相所言過失其相云何。
論荅至𠛴那相。
論若言不生便應無動。
演曰二難不生若言表業不從▆▆▆生起名不生者便應無動以不生故如無▆法▆▆▆▆滅者應與餘等。
演曰三難有滅若言▆業[A3]已生後滅名有滅者應不名動以有滅故如餘貪等。
論若言不滅便越行相。
演曰四難不滅文有二節初以理破後指事破此理破也夫言行者此滅彼生是行步相今汝若言業雖生[A4]已而不滅者便越行步生滅相故。
論又▆▆處至分明可得。
演曰後指事破。
論是故當▆▆▆得。
演曰後惣結非。
論如是等類▆▆蘊作業。
演曰三惣結之。
論復次一切至𠛴那滅▆。
演曰七𠛴那生滅門文分為二一廣依理教成𠛴那滅二以果比因令同念滅初文有三一樹自正義二破外邪宗二惣結邪正初中有四一摽二徵三釋四結此對他宗摽諸色法皆𠛴那滅對他宗中復有三別正量部計色▆▆▆初生名生生[A5]已未死惣名為住死名為滅▆器亦尒刧初名生刧壞名滅中間名住此等並無𠛴▆滅義二上座計心等迅速於現𠛴那分生滅時色▆性鈍現在分三謂生住滅三有宗等計現法滅時有滅因方滅顯異此等云𠛴那滅。
論何以故。
演曰二徵何意不同諸宗言𠛴那滅。
論諸行纔生至現可得故▆。
演曰▆▆▆二一舉事釋成二破邪顯正此初也如外▆鈴光聲諸行纔生即滅不待於因明餘亦尒有為▆▆義無異故應立量云除燈光等諸餘色蘊纔生即滅是有為故如燈光等。
論又不應謂至其相異故。
演曰二破邪顯正文有二破一相異非因破二住無因理破此破有宗相非因也有宗計云如箭射空去因人發還墜於▆▆▆▆人人若不射墜何得有一人得為去墜▆因能生之因能為滅因其理亦尒又立量云滅定▆▆有為攝故猶如生相又以其量責大乘云汝宗滅相▆非有為許無因故猶若虛空與初量中作有法自相相違過云汝所立滅應非是滅有為攝故如生等相與次量中作不定過云為如虛空許無因故滅相應非有為為▆▆▆▆無因故滅相非定是無為耶又生滅▆▆何故云一如彼水火苦樂等異因不一故應立量云生▆二相因不應一二相異故如水火等若尒此因有不定▆且如眼識緣色之時同時受等而與同時心等為因亦與自變相分為因豈非二法共一因耶古有釋云可應更以比量破之汝有因滅應非是滅不異生因之所生故猶▆▆▆若尒論云其相異故此言何属故今應云生滅二相因不應一體性相違相復異故如水火等受所變相與彼心王非相違故故非不定。
論又法生[A6]已至不可得故。
演曰二住無因理破若法生[A7]已而有別因令法停住可須滅因而令彼滅住法別因既不可得法必自滅何假滅因而方滅耶。
論是故當知至𠛴那義成。
演曰四結成正義。
論若謂火等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破外邪宗文有三段一破計火為薪滅因二破滅相為法滅因三正破彼二滅功能破火中文分為二一正破他非二釋外伏難初文有三一𤗊計惣非二外徵所以三顯非理意此初也。
論何以故。
演曰二外徵所以。
論由破火等至現可得故。
演曰三顯非理意火若不滅唯▆▆▆滅容火與薪而為滅因薪火當時既俱生滅何得以火為薪滅因。
論唯能為彼至說有作用。
演曰二釋外伏難外伏難云世間現見火於所燒而有作用既非滅因云何得言燒作用耶故今釋云但是薪變灰炭生因名為作用非火滅薪為作用因問若火而非滅因者火所依薪為亦名薪為從本名名為薪耶▆▆▆薪者薪既[A8]已為火之所變而乃異本何▆名薪既不是薪何得說言火與諸行俱生俱滅若從▆名則此所燒實非是薪如何而言唯能為彼變異生緣若言初火但與後念為變異緣若尒初火應不燒薪荅此中外人約世共知火能燒薪為滅之因論主還以共所知火而以能釋世人皆知別於餘處將火燒薪今者論主▆▆▆薪但與彼薪為變異因世人共知薪有火有則是火與薪俱生也薪無火無得知火與薪俱滅也又世共知薪由火故有炭變異若約大乘火等諸法纔生即滅無將此火能燒彼物但由外火為緣引起自心所燒變異之相不得言初念火為緣故與彼變異為生緣也。
論又謂壞滅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破滅相為法滅因文▆▆▆一牒計惣非二外徵所以三論主正破此▆也小宗計云我有滅性為法滅因斯有何各故𤗊𢝰▆不應理也。
論何以故。
演曰二外返徵非理所以。
論與彼俱生不應理故。
演曰三論主正破文復分三一俱生非理破二自性無能破三非為助緣破初中有二一二滅俱生破二生滅同時破此初也若說滅相是色滅因不▆▆理何以故以彼滅相與色壞滅俱時生故此如火滅與薪俱滅彼說同時不為因故。
論若彼生▆至斷壞過失。
演曰二生滅同時破若色生時即有滅相故說滅相為彼色法壞滅因者若尒便成相續生死斷壞過失。
論又唯自性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自性無能▆▆▆為二初𤗊𢝰非後顯無體此惣非云又若汝云如火滅時滅之自性能作滅因非是助緣說為▆者不應道理。
論若言別有至不應道理。
演曰後顯無體文分為二初𤗊後破若汝執言別有滅相為法滅因不應道理何以故離所相外不可得故。
論若謂火等至方▆▆▆▆演曰三非為助緣破文分為二先𤗊後破此𤗊彼云火望薪滅雖非自性能為助伴薪方滅▆論於燈電等至不應道理。
演曰後破分二一舉事非二破例救此初也若言火助薪方滅者即應心等永皆不滅無火助故猶若虛空於心等中火助之緣既不可得故執火助理不應也。
論若謂生彼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破例▆▆▆救云如生諸法功能各別明滅諸法因亦一同▆▆▆徵心等諸法滅無火助例彼色滅亦無助▆今破▆▆▆生諸法法外差別功能叵得滅差別能例亦應尒故執別有理不應也。
論若謂二種至有滅功能。
演曰三正破彼二滅功能文分為二先𤗊後破此先𤗊也言二種者助滅正滅一處所者一薪處也助正二滅皆於薪處▆▆功能。
論即應二種至不應道理。
演曰後破文二初例俱有後例俱無以火例滅應正滅因同▆▆如滅以滅例火應成助因同一處故如火後例俱無返前應悉既於二分俱有俱無故所執因各為一者理不應也。
論如是等類至盡當了知。
演曰三惣結正邪文中有四初一結正後三結邪。
論又一切行至皆𠛴那滅。
演曰二以果比因令同念滅心果有二一心二色心從▆念念皆滅色從心起亦謂𠛴那量云所生色法定𠛴▆滅從心生故如心心所。
論復次所造至無異相耶。
演曰八獨非獨相門文分三叚一問二荅三惣結之此對小乘起斯問也小乘經部覺天計云離心之外無別心所體即是▆▆四大外無別所造體即四大四大外無名為▆相四大外有名非獨相故今問云色與大種為有異▆為同經部無異相耶。
論謂有異相至可得故。
演曰二荅之中文分為四一標二徵三略釋四廣成此初三也。
論此中異相至所造色故。
演曰四廣成文分為二一者順成二者返釋初中有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三一色根取異二運轉不同三變異不異此根取異大種而為身根所取造色為彼眼等根得既為根等所行有別明大造▆而相有異。
論又可運轉至而可運轉。
演曰二運轉不同思可知矣。
論又變異至其相有異。
演曰三變異不異文可知矣。
論若於異相至定有異相。
演曰二返釋中具釋及結釋中質意大造異相而執為一四大異相應亦執一若執為一應名一大不名為四四既有殊不▆執一大造異相亦應不一。
論如是等類至獨非獨相。
演曰三惣結之。
論復次諸色至是所行性。
演曰九根性所行門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謂五是根性六是所行性。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為二先辯後結辯中文二先略標舉後廣分別此初也。
論問至是根所行耶。
演曰後廣分別文又分二先徵後辯此徵起也。
論荅至一分事故。
演曰後釋文二初標指列後依次釋此初也不壞等者等境現前作意正起言依處等摽列六種所行之性如下具釋。
論問至不壞耶。
演曰後依次釋文分三叚一辯根壞不▆辯境現前三明起作意初中有二一辯五根二辯意扌初文有二先徵後釋此初也。
論荅至當知不壞。
演曰後釋中文分為二先辯二緣後辯四緣初中有二謂壞不壞。
論又略由四緣至所損益故。
演曰後辯四緣文中復二先標後釋釋中有四一辯外緣文中有二初由受等謂遇非情攝壞眼等如矚荷花覩以炎光如次於眼而為益損後或他等謂遇有情於根損益如遇醫者不善及善於所治根故有損益。
論二由內緣至鉢底等故。
演曰二辯內緣亦具損益如因貪等耽著酒色令根有損得諸等至輕安滋潤根有其益。
論三由業緣至醜陋等故。
演曰三辯業緣文亦有二謂益及損思之可知。
論四由自體至差別故。
演曰四明自體亦具益損自體謂異熟長養二種五根二種五根㸦有優劣自相差別益損可知。
論問由幾因緣意根壞耶。
演曰二辯意根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至強施方便。
演曰後荅文二初摽後釋釋中有四文顯可知。
論云何色等至名為現前。
演曰二辯境現前文分為二先辯後結辯中有二一境界現前二六所行性初文有二先問後荅此初也。
論謂色於眼至乃名現前。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三叚一明肉眼二明天眼三明慧眼肉眼文二一辯離知二辯合知初文又二一眼二耳眼中復二一辯非是二重分別初中有二一辯四非二明四是。
論又於一眼至亦名現前。
演曰後重分別如鵂鶹等雖於闇處亦能見也。
論聲於耳根至皆名現前。
演曰二耳離二非外亦必現前。
論香味觸三至所行境界。
演曰二辯合知義推可悉▆。
論若諸天眼至不可行處。
演曰二明天眼如文可知。
論若聖慧眼至皆是所行。
演曰三明慧眼義思可悉。
論問至差別耶。
演曰二六所行性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至所攝色。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為六一依處行性二相所行性三方所行性四時所行性五明了行性六全分行性初世間中有二一有情是罪福依二器世間是處所依諸有情等所依處故謂此二色是眼境界名曰所行。
論第二所行性至多種應知。
演曰二相所行性文分三叚初摽次列後隨摽釋釋中有三於五塵中色聲二種各具三相香味觸三皆無作用作用而據業性以立三非業性故闕作用餘思可知。
論第三所行性至差別應知。
演曰三方所行性前云方故即十方也。
論第四所行至差別應知。
演曰四時所行性前云時故三世時也。
論第五所行至差別應知。
演曰五明了行性前云明了不明了故謂取實境名為明了取非實境名不明了。
論第六所行住至差別應知。
演曰六全分行性前云全事一分事故隨緣何境惣取名全少取名分。
論如是等類至差別應知。
演曰後結之也。
論云何名為至引發心法。
演曰三明起作意文中有二初問後荅。
論如是等類至色蘊所行相。
演曰後結也。
論復次至非異處耶。
演曰十㸦相雜住門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當言如水至㸦相雜住。
演曰後荅文二釋及結也色界大種細而如水欲界大種麤而類沙水沙二種非異處也若尒應得名為相雜不離色荅相雜不離而依同地始終為論上色依下而是蹔時非相雜等。
論卷第五十五
論如是[A9]已思至建立相。
演曰第一明蘊善巧文惣分三初辯六門[A10]已如前說次依名色分別五蘊文分為二先依色辯亦如前明後依名釋文中有二初結前標後後依標正釋此初也。
論如本地分至今先顯示。
演曰後依摽正釋文分為二一別明四蘊二通彰三性初文有二一偏彰識蘊二通明餘蘊初中有五一會釋一心二辯緣現境三辯心染因四彰𢙉心所五心法俱起初文有二先標後會此標舉也。
論如世尊言至當往善趣。
演曰後會之中文分為二先引說經後正會釋此引會經有二文也。
論如是等類至及發身業。
演曰後正會釋轉猶起也依彼現起所攝相續多𠛴那心據一期事惣名一心此即通會前之二經言又依下但會初一言說言也。
論問有分別心至不同耶。
演曰二辯緣現境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也分別意識無分別心謂眼等識。
論荅至依資養故。
演曰後荅之中具標徵釋釋由三因同緣現境一明了者由與五同緣現境以五為門意得明了二作意者作意本欲取彼五塵境界故與五識同時取之三二依者眼根末那名二依也由眼為門意得明了故眼望意亦名資養資養義有故須同緣同緣之心雖是現量望五任運說名分別非比解心名分別也。
論問染心生時至隨眠故。
演曰三辯染心因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至非自性故。
演曰後荅文二初荅所徵後重分別初文有二先標後釋此先標舉略荅所徵。
論若彼自性至自性清淨。
演曰後釋非以自性為染之所因也先理次證經既說心自性清淨明非性染若自性染何名性淨性淨之言顯非性染不約無漏名自性淨。
論問諸煩𢙉纏至當言相應。
演曰二重分別有二問荅此初也。
論問至說名隨眠。
演曰第二問荅先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至應如是觀。
演曰後荅文三一略示隨眠二顯由成苦三指所說處。
論復有三種至煩𢙉染𢙉。
演曰四彰𢙉心所文分為二初明三𢙉後彰二縛初中有二先惣標列後約界辯此標列中有三𢙉。
論初二染𢙉至通三界繫。
演曰後約界辯釋業中不善受中憂苦唯欲所繫煩𢙉染寬故通三界。
論問何等名為心煩𢙉縛。
演曰後彰二縛文分為二初明心縛後明業縛初中有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荅一切隨眠。
演曰後荅可知。
論問何等名業縛。
演曰後明業縛文亦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荅至名為業縛。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為二先示業縛後明開合初中有四一樂著業如樂營從退現法等。
論又於三處至於得聖道。
演曰二障礙業文中有二初摽後列列中有三三乘發起名出離心資粮加行名得喜樂脫分容有而得定故能得聖道三乘聖道欲界惡業皆能障之名為業縛。
論又順異熟至名業縛。
演曰三異熟業謂招難處異熟果業亦名業縛。
論又邪至亦名業縛。
演曰四邪願業謂諸外道祈生天樂集染行因名為邪業。
論如是四種至惣合為四。
演曰二明開合開之為六合之為四第二業中開為三故。
論問諸識生時至心法俱起。
演曰五心法俱起文分為二初辯其名後彰性業初中有二一列遍行二非遍行初中復二先問後列此初也。
論荅五至五思。
演曰後列名也。
論問至心法俱起。
演曰後列非遍行先問後列此先問也。
論荅不遍行至慧。
演曰後列名中有多種心者心所法中除五遍行餘非遍行故云多種。
論作意云何至和合乖離。
演曰後彰性業文分為二初明體性後明業用初中復二先釋遍行後明別境釋遍行中文分為五一明作意先徵後釋能引發者心未起時警之令起起[A11]已引發令趣於境名引心等二觸體者謂根境識三和合生時復能攝受餘心所等令同一境為觸性也三受體者謂由觸故能領順違俱非境相名受體性四想體性言施設者謂要安立境分齊也假合取者取境像也隨覺想者謂人天善能言說分別想也隨眠想者如嬰孩等不能善解語言分別猶若隨眠想不顯了名曰隨眠五思可悉受等皆依觸法而起故此後三皆謂三和三和之言目於觸也。
論欲云何至不如理觀察。
演曰後明別境文易可悉。
論復次作意至語業為業。
演曰後明業用文分為二一辯遍行二明別境辯遍行中愛生待者受生起時必藉於愛名所待業。
論欲為何業至考察為業。
演曰二明別境文曲分二先明業用後彰境別此初也。
論問至境事生耶。
演曰後彰境別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至於前三境。
演曰後荅境別四境五心属當可悉後二雖同多分別故。
論問諸名所攝至决定耶。
演曰第二通明餘蘊文分為四一辯三心二彰和合三釋別名四明相對初中有二先問後荅此初問云諸名所攝心相所餘蘊法應法有五心中前三心耶。
論荅至當言即彼類。
演曰後荅之中心所隨心具三心矣問名攝相應四蘊[A12]已盡更何有蘊言所餘耶荅與心相應所餘法者謂受想行是識蘊餘名所餘也問五心不同何但三也荅本地分說率尒等三定唯無記諸識自性亦唯無記無記之心不同善染假相應成故疑心所得同心王有三心不若染淨等心王必由心所而成心所定有無疑不問故亦不釋。
論問如經言至無差別耶。
演曰二彰和合相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先依經而起問云心王心所體相實異云何經說和合似一無差別耶。
論荅至應不圓滿。
演曰後荅所徵王所雖異要多和合於境受用方圓滿故若不尒者隨緣一事皆不圓滿。
論問至差別名耶。
演曰三釋別名文分為二先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至無量差別。
演曰後荅文二初𢝰摽列後依摽釋此初也。
論問至則不如是。
演曰後依標釋文分為四一辯所緣二辯相應三明有行四釋有依此辯所緣如文可悉。
論問何故名相應。
演曰二辯相應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徵起也。
論荅至所作等故。
演曰後釋有四一明事等事謂體事等謂齊等王所各一非二受等二明處等處謂處所王所同依一根處也三明時等時謂𠛴那同一念起四明作等作謂作業善惡等業而悉等同以具四義名曰相應事非等等不名俱有一一揀略如唯識䟽。
論問何故名有行。
演曰三明有行文亦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荅至行相轉故。
演曰後荅有行心王心所同於一境了別領納取像等行種種異故名無量種。
論問何故名有所依。
演曰四釋有依文二准前此先問也。
論荅至差別轉故。
演曰後荅文二先辯所依後釋伏難此初也同時王所緣慮義等名為種類依多根起名託眾依如五識身依五色根六七八識名曰眾依。
論雖有為法至為此量故。
演曰後釋伏難外伏難云心心所法依託他故名有所依色法亦尒應名有依故今荅云雖諸色心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此中依者謂心心法有彼色根為所依故。
校注
【經文資訊】《金藏》第 120 冊 No. 1561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1卷-第32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0-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金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徵三示過失此標動異有四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