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之心。
論由起如是至當施恩思。
演曰三辯益有情。
論不望其報。
演曰四不希恩報。
論菩薩如是至利益安樂。
演曰五明欣讚。
論由是利益至不虛加行。
演曰六辯不虛行。
論當知是名至功德殊勝。
演曰後結之也。
論當知此中至功德殊勝。
演曰後明稱讚十八法中文分三叚一摽二釋三惣結之此初也。
論菩薩於諸至亦非獨覺。
演曰二釋四頌文分三叚初越次釋第三頌義次明第二後彰後二初辯中頌有五法一得授記。
論得授記[A1]已至不退轉地。
演曰二得不退地墮在三種决定中也。
論安住此中至决定所作。
演曰三决定所作所作有五具如前釋。
論恒常所作至無忘失法。
演曰四恒常所作。
論如是堅固至最上施設。
演曰五明最勝。
論普於一切至能無退失。
演曰次明第二頌有四法一行無倒行。
論於未得退至如明分月。
演曰二明勝進法。
論由諸善法至不名相似。
演曰三辯真實德。
論由得真實至如實了知。
演曰四善調方便。
論如實知故至皆得善巧。
演曰後彰後二頌有九法此明第一施設建立。
論從此尋求至由此尋求。
演曰二辯尋求從此尋求從此善巧而起尋求尋求方便名尋求也於比尋求尋求境也謂於名事自性差別所尋求故由此尋求尋求體也體即四種尋思行也。
論既尋求[A2]已至皆得善巧。
演曰三明四實智由於安立得善巧故說名實智。
論於諸安立至三摩地王。
演曰四明四無量由於教授得善巧故故能獲得無量定門皆悉自在名三昧王。
論獲得如是至皆有勝果。
演曰五明說勝利由能說故所得利益即名勝果。
論能於大乘至而出離故。
演曰六明大乘性。
論能攝大乘。
演曰七明攝大乘。
論由此復於至同共此名。
演曰八明十應知。
論一切世間至皆共稱歎。
演曰九建立名号。
論當知是至功德殊勝。
演曰三惣結之。
論由得如是至成就其相。
演曰二隨法持中四品不同即分為四一明相品。
論如是正行至所能成辦。
演曰二明分品。
論於二分中至所應攝受。
演曰三意樂品文有三節初惣結前次明意樂後明攝受。
論或於善品至乃至安住。
演曰四明住品。
論從此[A3]已上至受諸有生。
演曰三究竟持中有五品別一明生品初次第也。
論於彼生處至證得分位。
演曰二明攝品。
論由領受故至如[A4]已舍宅。
演曰三明地品。
論住此位[A5]已至不生喜足。
演曰四彰行品。
論如是勝進至名得無上。
演曰五建立品。
論是名菩薩地義次第。
演曰後惣結也前來所明各如本品一一具彰今但略明品之次第故不重也。
論有餘依地第十六。
演曰本地分中惣十七地明境行果前之九地辯三乘境次之六地辯三乘行後之二地辯三乘果境行二義前[A6]已明之次辯第三三乘果義果中復二一有餘果二無餘果今辯於初名有餘也有餘之義釋論解云阿羅漢等住無學地具四寂靜有少餘依是故說名有餘依地此地即是二乘無學身中有漏無漏諸法惣為自性如來雖無真實身心有漏餘依而有變化似有漏依故就化相亦得說名有餘依地。
論如是[A7]已說至有餘依地。
演曰辯此地中文分為二一結前生後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當知至施設安立。
演曰二依生正釋文復為二初惣標列後隨摽釋此摽列中有三相也。
論云何地施設安立。
演曰後隨標釋文分三叚一明地施設二寂靜施設三辯依施設初中有三一徵二釋三惣結之此初也。
論謂有餘依至有餘依地。
演曰二釋之中文分為二初辯所除後明所取除中又二初明除分後辯除全初除分中言五地者以無心等通有餘依及無餘依今取有依故說為分後所取中十一地全及無心等五地一分名有餘體問有餘體者即是無為如何得攝十一地義荅有餘之言義通二種謂若說言有餘依涅槃體即擇滅不該餘法若但言有餘依義乃該通有為無為苦依等法故通諸地理無違矣。
論是名地施設安立。
演曰三惣結之。
論云何寂靜施設安立。
演曰二寂靜施設文中有三一徵二釋三惣結釋此初也。
論謂由四種至捨寂靜故。
演曰二釋文二初惣標列後別辯之此惣標列而有四也。
論云何苦寂靜至名苦寂靜。
演曰後別辯中文分為四一明苦寂靜二煩𢙉寂靜三損𢙉寂靜四辯捨寂靜初中有三謂徵釋結釋中有二法及喻說當苦永無說名寂靜非無現身有漏苦依名寂靜也雖有變易當苦報身非別業招故亦名寂靜結文可悉。
論云何煩𢙉至煩𢙉寂靜。
演曰二煩𢙉寂靜文中有三徵釋及結貪等為本諸惑隨生本既斷除餘亦隨捨除捨之處證得無生無生無為說為寂靜。
論云何不損𢙉至有情寂靜。
演曰三不損𢙉寂靜文亦為三謂徵釋結由無貪等不損有情名不損𢙉靜。
論云何捨寂靜至名捨寂靜。
演曰四辯捨寂靜文亦有三徵釋結也謂於六境喜憂不生恒常捨心名為恒住。
論即依如是至施設安立。
演曰三惣結之。
論云何依施設安立。
演曰三辯依施設文亦分三一徵二釋三惣結之此初徵也。
論謂有八種至八後邊依。
演曰二釋文二初𢝰摽列後別解之此標列中有八依也。
論云何施設依至假用言說。
演曰後別解中文分為二一辯八依二明正攝初文有八一明施設二明攝受三辯住持四明流轉五明障礙六明苦𢙉七明適恱八辯後邊此初依中文復為二徵及釋也由依蘊故施設眾名名施設依眾名之中類別為七一施設我等二施設名字三施設生類四施設種姓五施設飲食六施設苦樂七施設壽量。
論云何攝受至有所攝受。
演曰二明攝受文分為四一徵二釋三指四結。
論云何住持至諸求有者。
演曰三辯住持文分三叚初徵次釋後明依義依義有二一明依住二明攝養攝養未來求有報者生後業故。
論云何流轉至隨順流轉。
演曰四明流轉文中有二先徵後釋釋中有二初標後辯辯中復二先明識住後明緣起色趣等者趣謂所趣貪著處也謂色受等是貪等心所愛著處名色趣也。
論云何障礙至為作障礙。
演曰五明障礙具徵及釋文易可知。
論云何苦𢙉依至領受憂苦。
演曰六彰苦𢙉具徵釋二文亦可知。
論云何適恱至所有適恱。
演曰七彰適恱文中有二徵及釋也釋中又二定及當生皆得適恱名適恱依。
論云何後邊依至最後身。
演曰八辯後邊亦具徵釋。
論問阿羅漢至共相應耶。
演曰二明正攝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云於八依中幾相應耶。
論荅至非不相應。
演曰後荅之中文別有四一全攝於一二明分相應三二全不攝四四通二種初全可知二明分者第二依中攝事有七唯與父母一事相應妻子等六全不攝名不共相應二全不攝者流轉障礙無學[A8]已無名全不攝四通二者第一第三第六七也第一施設通二種者離取染故名不相應有取蘊故說為相攝第三住持通二義者離食貪故名不相應假支持故說為相攝第六苦𢙉說通二者無後報業名不相應有現苦身說為相攝第七適恱而通二者定障無故名不相應勝定有故說為相攝。
論是名依施設安立。
演曰三惣結之。
論無餘依地第十七。
演曰無餘依地者釋論解云謂無餘依涅盤地也一切有漏餘依皆捨二乘有為無漏亦捨如來雖有有為無漏而無一切有漏餘依故亦說名無餘依地。
論如是[A9]已說至無餘依地。
演曰辯此地中文分為二初結前標後後依摽正釋此初也。
論當知此地至異門安立。
演曰後依摽正釋文復分二初𢝰摽列後依摽釋此初摽列有三相也。
論云何地施設安立。
演曰後依標釋文分三段一明地安立二寂滅安立三異門安立初中有二先徵後辯此初也。
論謂先所除至菩薩地。
演曰後辯地體取前所除無心等五一分之義名曰無餘以此五中無心等法通無餘故。
論云何寂滅施設安立。
演曰二寂滅安立文分三叚一徵二釋三惣結之此初也。
論謂由二種至寂滅故。
演曰二釋之中文分為二初惣摽列後隨別釋此初標列二寂滅也。
論云何寂靜寂滅。
演曰後隨別釋文復為二一寂靜寂滅二損𢙉寂滅初中又二一徵二釋此徵起也。
論謂先於有至四種寂靜。
演曰二釋文二先辯後證辯中復二先摽說有後隨摽釋此摽同前有四寂靜。
論一數教寂靜至疑慮寂靜。
演曰後隨摽釋釋中有四一彰教謂無餘中名數及教體相俱亡名為寂靜二明一切八依都盡名一切靜三辯依苦初言依者謂有漏身次依苦者謂依漏身所生眾苦苦及漏身而皆斷盡名苦依靜四明疑慮依苦因果起疑慮心苦依既除疑亦隨滅名疑慮靜。
論如說至譬如燈盡滅。
演曰後證成中頌分為二初之二句辯證滅因後之二句明所證果所證果中文復為二初句有餘後句無餘如燈盡滅喻無餘故。
論云何無損𢙉寂滅。
演曰二損𢙉寂滅分之為三先徵次釋後惣結之此徵起也。
論謂與一切至真無漏界。
演曰次釋之中文分為二初明寂滅後引證成初中復二謂與一切至轉生起明無損𢙉轉依所顯真無漏界辯其寂滅無餘依體初中有三一眾依皆滅二違煩𢙉苦三背流轉生。
論如說苾蒭至有等生起。
演曰後引證成文分為二一引佛聖言二辯經說意初文有三一摽宗旨二遮異計三結真實初中又二先明寂滅後辯有無有無復二一無生等五顯圓成實二有生等五辯依他起無餘涅槃離染依他之所顯證故摽生等而以辯之。
論若當無有至有永出離。
演曰二遮異計異計皆空撥無二性為遮彼故故說有無。
論由實有無至有永出離。
演曰三結真實中道義也有無俱存可名正理性相不立豈順中途。
論世尊依此至是謂寂滅。
演曰二辯經說意文分為二一𤗊密意言二隨別釋此𤗊言中而有四種一甚深二廣大三無量四無數。
論由於此中至名為無數。
演曰二隨別釋文分為二初別明四法後逐難重辯此初也。
論云何此中至一向無垢。
演曰後逐難重辯文分為四一問二荅三徵四釋荅中有六文顯可知。
論是名無損𢙉寂滅。
演曰後惣結之。
論如是二種至施設安立。
演曰三惣結也。
論云何寂滅至安立。
演曰三辯異門文分三叚一徵二釋三惣結之此初徵云何名異門施設安立。
論當知此中至寂滅異門。
演曰二釋分三謂摽釋結釋中異門實無量種今此且舉二十六名以示其法例餘異号准此應知結文可悉。
論是名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演曰三惣結之。
論卷第五十一 論攝决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演曰論之一部惣為五分前來[A10]已明本地分竟次彰第二决擇分義此决擇義真諦先釋名决定藏梁攝論中亦名披閱决定藏皆訛謬也何以知耶荅梵言毗尼失折耶唐云决擇梵云尼也摩唐云决定瑜伽梵本云毗尼失折耶不言尼也摩故知非也言攝等者以文攝義名之為攝前分雖陳諸法體性義猶未盡今再辯之故名攝也故釋論云略攝决擇十七地中深隱要義而重釋之名攝决擇决謂决斷擇謂揀擇先未彰處今重斷决揀擇是非故名决擇攝所擇義以為一分名攝决擇分言中等者謂此分中地有十七揀餘十五且明五意故名中也問前本地分五意別明今何合說荅本地廣明諸地體義體義各異五意別陳今略攝彼要義及文五意類同故合明矣以俱了別麤顯境生及同共依第八識也問相應之義六識俱然何獨五中意不言尒荅理實皆有略不言之舉初影後皆同有故問何單言意不云識耶荅所言意者不唯意識義兼七八故立意名以義通餘故不言識言之一者明五意文惣有七卷揀餘未辯故云之一。
論如是[A11]已說至决擇善巧。
演曰明此分中惣分為四一結前起後二申决擇意三正陳决擇四問荅結釋此初也。
論由此决擇至善能問荅。
演曰二申决擇意所立决擇善巧意者為於諸地善徵釋故善徵釋者而有多種對法十五婆沙五十九等具明不能繁引學者應知。
論今當先說至决擇。
演曰三正陳决擇十七地中境行果三即為三段第一從五十一至六十三决擇九地所明境界二從六十四至八十前决擇六地所明行義三自八十後决擇二地所明果義境中不同復有六段初之二地合一叚明次有尋求等三地合辯餘之四地各別辯明就初叚中文復分三一標舉揀持二正明二體三惣結釋之此初標舉五及意也。
論問前說種子至廣分別義。
演曰二正明二體大分為四一明六善巧二辯釋六名三彰立六意四辯觀勝利初中有二先略後廣略中義別門分十一一辯心意識門二辯識遍知門三彰二善巧門四證成道理門五四緣差別門六心不相應門七種相體性門八業類差別門九無心定位門十辯釋無為門十一重彰生等門初門文二先問後荅問中復二一𤗊前起問二正難三因此初問云前本地分第一卷中雖明種依阿賴耶識有三所以而未說之一未說有體二未說有因三未廣分別。
論何故不說至云何應知。
演曰二正難三因依前所標起三問也一文外問云若有賴耶小乘教中佛何不說二問知有佛既不說何緣知有三問廣義賴耶既無廣義誰識。
論荅由此建立至是故不說。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三叚一別釋問詞二惣結前義三問荅料揀初復分三一明荅初問二釋第二難三荅第三難初中有二先惣標舉後引證成此初也記謂分別解釋異名由賴耶義道理幽玄能成立教實為深密之事下不堪聞故於二乘佛不說也問阿含經中說有欣喜愛樂賴耶云何惣言佛未說有荅雖阿含言忻喜賴耶未言其識第八體是小乘有部言是意識未信共依與未說同故言未說理實彼中少亦說也。
論如世尊言至執為我。
演曰後引證成深密經中四句頌文義別為三初句體深次句用深後之二句彰不為說阿陁那者此云執持執持種子及根等故故唯識云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甚深細者唯識論云無姓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姓不能通達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暴流釋曰一切法種辯初執持執持法種名諸法種生識波浪彰次執受由執色根故有識浪無間如流釋後執取由生相續故類如流故知次句辯初句中初用甚深也凡愚等者凡即無姓愚即趣寂趣寂有二愚法不愚二有別也揀不愚者故致愚言恐彼等者唯識論云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
論復次至不應理。
演曰二釋第二難云何知有文分為二初頌摽舉後依標釋此摽八事申知有理文復為二初三句事後句申理。
論由八種相至不應理。
演曰後依摽釋文分為二初𢝰摽列後隨別釋此初標列由具八相知有賴耶。
論何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後隨別釋文分八段一明執受二明生起三辯明了四明種子五明業用六明身受七無心定八明命終識初中有三一徵二釋三惣結之此初也。
論由五因故何等為五。
演曰二釋之中文分三段初標次徵後別解釋此標徵起。
論謂阿賴耶至業行為因。
演曰後別釋中文分為五一乘先業因二體無記性三業報異熟四能有執受五恒相續轉初中有三一乘宿因是二現六為非三結初因相此初也謂斯本識乘宿因起體恒相續故能常有執受色身。
論眼等轉識至是名初因。
演曰二現六為非兼結之也六非之中文復為二初辯現緣後引證說小乘計云六能執受故為此破謂六轉識依現緣起緣不恒故識亦非常非相續心豈能執受根及色耶應立量云眼等轉識不能執受有漏根身現緣起故如聲風等結文可知。
論又六識身至第二因。
演曰二體無記性文分為二先顯餘非後結因相初是同前更不別顯但彰六識非是執持後之三因義亦同也謂此第八體無記性可能執受六通善惡何能執持善惡之心非常有故應立量云善染轉識非能執受有漏色身是有記故如擇滅等。
論又六識身至第三因。
演曰三業報異熟文亦為二初辯餘非後結因相第八異熟可能執受六識不尒何能執之設業感者體非是真亦不能執應立量云無記六識非真異熟亦不能執有間斷故如電光等二比量也。
論又六識身至不應道理。
演曰四能有執受文分為二初辯餘非後結釋也非中復二初惣正非後設縱破此初也第八體一可能遍執六識體多復依別轉應不能執謂有宗等六識不俱眼識起時眼有能執餘根無識誰能執耶彼復說云不執何失有爛壞失應立量云眼識起時餘耳等根便應爛壞無識持故如死屍等。
論設許執受至第四因。
演曰後設縱破彼轉救云眼識生時遍執諸根故無餘根有爛壞失今復破云眼識起時餘耳等根亦應爛壞識遠離故如死屍等識遠離言明識不依若尒護法第八應非能持五根識不依故猶若死屍荅若據所依亦非能持闕定義故若論依義根亦識依同安危故故持無失安慧師云識遍依故可能執受各別依者而不能執。
論又所依止至第五因。
演曰五恒相續轉文分為二初別顯非後惣結因初中有四一者惣非二者反詰三明間轉四指例餘言數數者顯間斷也識不常起時復間生故於所依有數執矣數執何失由執相續名曰有情若數執持應一期中數為死生成壞等過應立量云眼等諸識不行之際身應名死無識持故如死屍等。
論如是先業至不應道理。
演曰三結惣釋。
論何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明生起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外人牒前標中而起問云有何所以無阿賴耶初生起時不應道理我宗六識為初生故。
論謂有難言至俱時生起。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為二先敘外難後荅所徵此初也謂有部等不許識並及有賴耶聞說第八而起難云若有賴耶餘識隨轉應二識並既無二並明無賴耶賴耶既無明雖緣具但有一識而初生起可為正理。
論應告彼言至識不俱轉。
演曰後荅所徵文分為五一辯他似破二外徵所以三論主略釋四外隨再逐五論廣成立立量云緣具眼識正起之時餘之具緣識等應起眾緣備故如現眼識識既並生證初第八理極成有何以然者小宗本以識並為妨不許第八為初生起識欲令六識俱起義成反證初生本識為有。
論何故若無至不可得耶。
演曰三辯明了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初也此因亦非正立第八因通外難反成本識成意如何荅外執諸識而不並生難有賴耶應並生失便顯不俱無明了意今明了有彰識得俱俱義既成證有第八。
論謂或有時至不可明了。
演曰後釋文二先辯後結辯中復二初辯不明了後彰明了此初也謂緣過去與五不俱不得明了有宗計云意緣前念五識之境名明了識緣隔多念名不明了今惣破云雖遠近別過去世同以遠成近皆不明了以不與五同時緣故應立量云散意緣次過去識境應非明了是不定意緣曾境故如緣過去久遠世心。
論非於現境至不明了相。
演曰後彰明了現在意識既無如是不明了相明識俱轉其理摼成。
論是故應許至無明了性。
演曰後結之中文分為二一結現意識為明了心二結緣過去無明了意既許現識為明了心故知意與五識俱轉五俱轉故得有第六六俱轉故證有賴耶故諸智人應深信受。
論何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四彰種子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謂六識身展轉異故。
演曰後荅之中文復為二一明轉異二明間斷初中有四一略摽釋二反徵詰三廣辯相四惣結之此初論主略摽經部六種轉識不名種子何以然者以六識身展轉異故謂經部等六識受薰能持種子故為此破。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反徵詰也。
論從善無間至世間生。
演曰三廣辯相轉異有四一三性轉異二勝劣轉異三界別也三漏無漏異四世出世異由此六識四轉異故不名種識第八無異方是受熏應立量云六種轉識非能持種展轉異故如聲香等。
論非如是相至應正道理。
演曰四惣結之。
論又彼諸識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明間斷文分為二初破後結謂諸六識五位不行名長時斷身中種子不應相續長時流轉何以然者所依之識體相既無能依種子因何不息應立量云無心等位諸種應無無識持故如死屍等。
論何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五明業用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也問云諸識俱起業用可俱既一識行如何並轉。
論謂若略說至別境業。
演曰後荅文三初惣標列次別解之後結非也此初標列四種業中文復分三初二藏識次明第七後彰六識藏識二中初了器業謂器世間二了依業根及塵也三了我業謂第七識執內第八以為我故四了境業謂前六識能了外塵麤相境故。
論此諸了別至俱轉可得。
演曰次別解也謂此四業𠛴那俱轉明識俱行識既俱行明有藏識若有部計一識起時而無第二何容一念有四業俱業既不俱便違聖說業俱起失。
論是故一識至不應道理。
演曰後結非也識若俱轉𠛴那四業理有不違若唯一識四業便無豈不違經𠛴那業四問小乘不信有大乘經如何引彼所說四業證第八耶荅由此慈尊以七種因成立大乘是佛所說具如唯識既成得[A12]已引之為證理固無違。
論何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六彰身受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諸小乘起徵難云我宗六識為身受心何要賴耶方應正理。
論謂如有一至不在定。
演曰後釋之中文復為二初破他非後結正義初中又二一敘生身受二正起難詞此初身受文有六句對分三別一善心惡心對二無心有心對三定心散心對如理等者謂思善惡亦即正思及邪思也。
論尒時於身至彼應無有。
演曰二起難詞言尒時者前六位也言於身等彰彼位中所起身受言應無等難六位中種種身受應無得有問縱無何失荅謂在定中及無心等意思別事或惣不行身遇順違都不領受但由本識身受等持後出心時方知損益若無身受因何得有故無身受有違理失言身受者身所受故非謂受數此即是境。
論然現可得至阿賴耶識。
演曰後結正義出定等後勞適可得明知前有前有必由本識持故。
論何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七無心定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入無想至非不離身。
演曰後釋之中文復為二一彰違理二明違教此初也然諸小乘計此二定或許有心或全無心說有心者唯識論敘經部轉計及上座師許有細心第六意識經部本計及有宗等說無有心今此論中但破無者文中有宗因闕喻依也應立量云入無心定應名捨命識離身故猶若死屍若謂後時彼識還起如隔曰虐名不離身是則不應說心行滅識與想等起滅同故。
論如世尊說至不離身故。
演曰二明違教世尊說有彼執為無故違聖言不應依也。
論何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八命終識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謂臨終時至從下身分。
演曰後荅之中文復為二先釋後結釋中又二一明觸相二破外非此初也漸捨起相如第一論而具明矣。
論非彼意識有時不轉。
演曰二破外非文分三段一顯非意識二明是賴耶三結非意義此初也非彼意識於命終時有而不轉既不轉生明無體相故知別有微細賴耶為命終心可應正理。
論故知唯有至身無覺受。
演曰二明是賴耶無覺受者第八識不執受也故唯識云冷觸起處即是非情雖變亦緣而不執受。
論意識不尒。
演曰三結非意義應立量云意識定非命終時識非能持故如眼等識。
論是故若無至不應道理。
演曰後惣結也。
論復次至染汙還滅。
演曰三荅第三難知分別義文分為二先標後釋先此頌標四句為二初之三句流轉四緣後之一句雜染還滅。
論若略說至彼還滅故。
演曰後舉長行釋分三段初摽次列後別釋之初摽列中文別為二先摽流轉後明還滅二中各二謂徵列也。
論云何建立所緣轉相。
演曰後別釋中文分為二初明流轉後明還滅初中有四一辯所緣二辯相應三㸦為緣四明俱轉初中又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謂若略至器相故。
演曰後荅之中文復為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二一惣明境相二別辯所緣初文有二先惣標列後別釋之此初標列二境相也。
論了別內執至妄執習氣。
演曰後別釋中文分三段初法次喻後合釋之法中又二一明內境二明外境內中復二先牒後釋釋中又二初彰境體後明寬狹初中有三一種二根三根依處此先種也問准深密經及七十六阿賴耶識緣識漏種唯識第二言緣相名分別習氣此何但云緣執習氣執唯六七二識而有性通不善有覆無記豈諸五識及善無記所熏之種皆不緣耶荅護法所說六七二識與染慧俱得有計度熏執習氣執唯不善及有覆心五識任運不能分別及諸善心非染慧俱皆非遍計今言第八所緣遍計妄執種者偏約染說以有漏中多起染故非是不緣餘性種也雖說緣計妄執習氣不說唯言故知得通緣餘種故若安慧宗有漏八識三性見相皆有計執何以知耶即以此文而為證故故知八識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故說賴耶以妄執種為所緣境雖有此說理終不然藏識無慧何有執耶五識任運豈能分別異熟無記及善心等不與我見及染慧俱豈能有執况因無漏何有計生故知說非護法為正問識有四分種依何分何分所攝復何分緣荅有二釋一傳護月云種在見分即見分収自證分緣問依自證分是見分緣相分所収復有何失荅見相是識差別之義種名功能亦差別義故在見分見分収[A13]已不可自緣故自證分而能取也問生無色界見分緣何荅緣下界器以器世界一切有情共業招故即由此理第八五數不緣種子五數自證但緣自見不緣同時心王見分種是見収故不緣種二護法釋云依識自體相分所収是見分境故唯識云種子唯依第八識體而是此識相分非餘見分恒取此為境故即由此理第八五數亦緣種子以心王種而有本質託變相緣所變相種似而非真無能生用亦如五數變五色根無發識用問無漏種子賴耶緣不設尒何失二俱有過若言緣者非妄習故若不緣者識外有法唯識之義便不成立荅而實不緣不離識故唯識義立故唯識云無漏法種雖依此識非此性攝故非所緣猶若真如不相離故說為唯識問設許緣者而有過耶因位第八成無漏失非相無漏見分有漏見若從相亦無漏者何有凡例本識同佛俱無漏故由有斯失故不得緣問若不緣者是何分攝荅謂依自證自證分攝至無漏位聖智緣之亦相分也。
論及諸色根根所依處。
演曰二辯其根三明依處皆識緣也問五根八識幾識變耶荅有二釋一護月云有三識變故所變根而有三類一者意識及相應變二者末那相應等變三者賴耶王所等變問末那所緣本識為義變根何為荅計八見相如次以為我及我所相既八根所以變之二護法釋云但二識變除末那者末那不起我所見故後義為正順文理故問五根既有自他身別他身別根自識緣不荅有二釋一安慧菩薩許變他根辯中邊說似自他身五根現故二護法釋但變他扶塵不變他根他根於[A14]己無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現者說自他識各自變義名曰自他非㸦相變名自他也雖有二說後義為優何以然者本識變根本緣發識所變他根不能發於自識變之何益根依處者謂即四塵就觸塵中除水火風唯取地大何以然者荅根聚七中[A15]但有地大為根依故聲等間斷雖緣不執故不取之以自第八得緣他根扶塵依處故得自他㸦有用義亦非執受。
論此於有色至執受了別。
演曰後明寬狹護月釋云據無色界自證分說但言緣種而略不說見分所緣若彼見分不緣下器何故下解外器相中而不別指無色界識云不緣耶既不別陳明得緣下護法釋云彰三界識緣境寬狹即以此文證無色界識不緣下護月問云若上第八不緣下器應下第八不變上根荅彼天眼耳依下界身復有情數不緣便有有情增減之失所以緣之此下界器非依上身復非情數何得相例護法問曰若許第八緣下器者下言狹小乃至微細執受等境皆應無別荅依自界境名狹小者彼識緣時亦無差別雖有此通終成雜亂應從護法可順論宗。
論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
演曰二明外器文分為二先牒後釋此初也。
論謂能了別至器世間相。
演曰後釋之也謂由於前內識執持增上力故故於外器相續界中同處同時同變同用名無分別器世間相。
論譬如燈熖至外發光明。
演曰次明喻說燈熖生者喻識生時內執膏者喻執內種內執炷者喻執內身外發光者喻由上二執受賴耶為依止故外變世間無有間斷。
論如是阿賴耶至應知亦尒。
演曰後合可知。
論復次至亦難了故。
演曰二別辯所緣文為四一境細難知二緣境無廢三𠛴那生滅四緣境分齊此初境細難可了知故唯識云內執受境亦微細故外器世間量難測故名不可知此中偏舉內執受境名難了也世聦慧者謂地前菩薩及二乘聖未證法空而未知故。
論復次至而轉故。
演曰二緣境無廢從初至末體無變易一味無記故緣無替不同六識善惡間生緣境易脫非相續轉。
論復次至非一非常。
演曰三𠛴那生滅謂緣境時念念生滅名非常一生故非一滅故非常因果如流是為流轉。
論復次至執受境。
演曰四緣境分齊欲色二界據所依身短修不同名為小大無色無身但依種說現識而有無量等行種從果名名無量等空識二心俱無邊相合說為無量問欲色二界何不依種以立其名荅依身義顯略不言之其實通依理亦無失問下之二界何不依器名大小耶荅上下器境俱無邊故不可說有大小等差故但依身說為異也。
論如是了別至所緣轉相。
演曰後𤗊結也。
論云何建立相應轉相。
演曰二辯相應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初徵云云何建立相應心所識俱起耶。
論謂阿賴耶至觸受想思。
演曰後釋之中文分為二初釋後結釋中文二一示相應法二例同識相初中有二謂標及列問何故不與餘心所法共相應耶荅行相㸦違不得俱有故唯識云謂欲悕望所樂事轉此識任業無所悕望勝解印持决定事轉此識瞢昧無所印持念唯明記曾習事轉此識昧劣不能明記定令於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𠛴那別緣慧唯揀擇德等事轉此識微昧不能揀擇故此不與別境相應此識唯是異熟性故善染汙等亦不相應惡作等四無記性者有間斷故定非異熟故因第八不與餘俱但與遍行五心所也。
論如是五法亦唯異熟所攝。
演曰二例同識相文中有五一同異熟性二例難了知三同一類境四例同捨受五同無記性此初心所例同心王亦異熟性所言亦者亦心王也下皆准知。
論最極微細至難了故。
演曰二例難知。
論亦常一類緣境而轉。
演曰三同一類境問同緣本質可得名同今王所緣唯自相分何名同耶荅有二義故說為同也一者相似名之為同二者心所託王相分為質而緣亦名同也然相應變而無實用故無一身有六五根及六依妨。
論又阿賴耶至行相亦尒。
演曰四例捨受五同無記文中有二一辯王捨受二例觸等同故唯識云此識行相極不明了不能分別違順境相微細一類相續而轉是故唯與捨受相應問何不同王是所熏耶荅有二釋一安慧釋云亦是所熏今不說者文略故也二護法解云夫所熏者要有王義方是所熏觸等依識不自在故如貪信等不能受熏又若受熏應一有情有六種失問既非所熏應能熏耶荅亦非能熏無勝用故具如唯識第二中說。
論如是遍行至相應轉相。
演曰後牒結也。
論云何建立至轉相。
演曰三明㸦為緣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阿賴耶至所依故。
演曰後釋文二先釋後結釋中又二一本識為緣二轉識為緣初中復二先惣摽列後隨別釋此摽本識與前七識作二緣性。
論為種子者至為種子故。
演曰後隨別釋中文分為二一辯為種子二明作所依此辯本識為諸種也謂前七識三性種子皆識相用用不離體故說種子即是賴耶所以賴耶能與轉識得為因性。
論為所依者至非無執受。
演曰二明作所依文分為二先辯五依後明六七此初也謂由本識執受五根五根為依五識方轉以末歸本故說藏識得與五識為所依義。
論又由有至意識得轉。
演曰後明六七二識所依文分二叚初法次喻後揔合此初也謂明第六同五所依因義便明第七依義問第八云何與七為依荅謂現第八恒相續轉故與第七為所依根非據所緣及因種子說為依也。
論譬如依止至非無意根。
演曰後明喻合此喻合中但明意識依止末那為所依義因便顯八為七所依非是正明第七依也故彰第六同五有根謂第七識第七有根謂第八識不同小宗六依色根及無間意。
論復次諸轉至彼種子故。
演曰二轉識為緣文別有二初𢝰摽列後別解之此標轉識能與藏識為二緣性。
論於現法中至種子者。
演曰後別解中文復為二一明現種二明後種初中又二先𤗊後釋此初也於現法者現在世也謂於現在熏習名言三性種子名長養種。
論謂如依止至阿賴耶識。
演曰後釋文二先明熏習後明增長此初也善等識者明能熏也能熏不一重言如是能所二熏同一身中名一依止能所熏習俱是有為名同生滅現與種識親作因緣名習賴耶謂由前七三性轉識熏習本識名言種時同處同時不即不離能熏習氣名長養種新舊二類皆長養故。
論由此因緣至明了而轉。
演曰後明增長由數習故後後轉識轉復明淨等流果等而更增盛。
論於後法中至種子者。
演曰二明後種異熟因性文分為二先𤗊後釋此初也言後法者熏習業種為後果因名後法中。
論謂彼熏習至阿賴耶識。
演曰後釋之也謂彼六識熏習業種種類雖差皆生當來異熟果相名攝殖種。
論如是為彼至轉相。
演曰後結之也。
論云何建立至俱轉轉相。
演曰四明俱轉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謂阿賴耶至思量行相。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三段一明俱轉二通外難三惣結之初中有三一明識俱轉二明受俱轉三辯性俱轉識俱有二初正明俱轉二別彰異德初中有二先辯一俱後明餘轉初中有三一摽二徵三釋所以五位無心及有心時恒與七俱無間断轉問對法第二云唯除聖道滅定無學餘位遍行合言一切豈非違理荅有二釋一安慧釋云末那唯有煩𢙉鄣俱而無法執及淨無漏故對法中除三位也此云無心而亦有者五無心中除滅盡定餘四位有有心有者除其聖道及無學外餘有心有亦無違理二護法解云末那通有二障無漏恒相續轉何以知耶此文說云有心無心常俱轉故二乘三位我執無故名無法執不亡名有大乘法空三位我法皆違彼名為無淨分末那平等智在亦得言有故唯識云轉第七識得平等智彼如餘智定有所依此識若無彼應非有。
論或於時至和合轉時。
演曰後明餘轉文分為五一明二轉二明三轉三明四轉四明七轉五六准知文略不言故云乃至。
論又復意識至相縛解脫。
演曰二別彰異德文分為二一明解縛二辯他自此初也謂由末那為依止故第六意識得有繫縛及解脫義何以然者為由末那而內執我令彼六識不能亡相為相所拘名為相縛問相縛體何荅謂即境相相縛於心名相縛也故唯識云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
論又復意識至緣法為境。
演曰二辯他自境寬狹中文分為二初摽後釋釋中有二一明他境二明自境緣他境中通䪺漸者五塵俱變名之為䪺緣一二等說為漸也。
論復次至俱時而轉。
演曰二明受俱轉文分為二一明俱轉二約處明初中復二一明俱起二辯所依此初也或一時者顯非恒俱謂阿賴耶有時得與餘識之中三受二受或隨一受俱時而轉非定恒與三受俱起名或時也。
論此受至依彼而起。
演曰二辯所依此三受識謂餘轉識依彼起故非阿賴耶既許本識與轉識俱故亦得與轉識俱受為俱起也。
論謂於人中至相雜俱轉。
演曰二約處明文分為二一明雜受二明純轉此初也天通定散故欲天言以揀於定定天無苦非雜起故鬼傍生中罪有輕重重若地獄純苦無雜為揀重者置一分言人無所濫故無揀也。
論若那落迦至難可了知。
演曰二明純轉文分為三初苦次樂後明捨受苦中文二初辯苦俱後彰受處此辯苦俱他所映奪等言等彼鬼畜重處與獄類同故等之也謂地獄中賴耶攝受雖與苦俱苦增勝故但名苦受捨受微細故不言之何以然者以難了故。
論如那落迦至苦受俱轉。
演曰後彰受處一向苦俱無樂捨等問舊攝論云地獄有樂此云純苦何乃不同荅彼言樂者隨轉門說非真實也。
論如是於下至樂受俱轉。
演曰次明一向樂捨受俱依三受門初禪喜受亦名為樂。
論復次至俱時而轉。
演曰三辯性俱轉謂阿賴耶或時得與轉識三性二性或隨一性有俱起義非必念念皆三性俱何以然者難陁釋云以六轉識不得並生同外門轉㸦相違故五識必由意識導引俱生同境成善染故若許五識三性俱行意識尒時應通三性問此現言俱如何通釋荅難陁釋云據依多念事畢名俱非是本識與餘轉識一𠛴那中三性並生說為俱也二護法釋云六識三性容俱起故謂遇勝境及自在位等流五識或多或少三性容俱故說藏性𠛴那之中得與轉識三性俱轉若尒意識應通三性荅五識與意雖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性若五識中三性俱轉意隨偏注與彼性同無偏注者便無記性此能引意𠛴那無有通三性失雖有二說後釋為優無違理故。
論如是至與彼相應。
演曰二通外難文分為二一通識俱難二通意俱難初文有二一通相應難二釋不俱難此初中謂外難云既與轉識性受俱轉應與彼識受性相應以俱轉故故今釋云文有三節初標次釋後舉喻明此標舉也客受等者賴耶名主餘識名客主雖與客性受俱轉然無與彼相應義故。
論何以故至同緣轉故。
演曰次釋之中文分為二先徵後釋夫相應者時依事等所緣境同今境不同故彼相應定非有也。
論如眼識至此亦如是。
演曰後舉喻明文分為二先舉喻依後明喻意此初也。
論應知此中至故得為喻。
演曰後明喻意謂有難云眼根眼識雖同俱轉不得相應而闕所緣不同境義何得為喻故為此釋但取少分非謂全同以根於境闕所緣故。
論又如諸心至亦不相違。
演曰二釋不俱難外有難云不相應者是相違義賴耶轉識既不相應如何一身得俱轉義故今荅中喻釋有四一如心俱轉喻二如浪俱時喻三眾像俱轉喻四眾識俱生喻此初有二初喻後法喻中所言諸心法者謂心所中遍行等法㸦不相違而得俱轉賴耶轉識既不相反俱轉何違。
論又如於一至亦不相違。
演曰二如浪俱時喻三眾像俱轉喻二文合釋分之為二初喻後法文顯可知。
論又如一眼識至亦不相違。
演曰四眾識俱生喻文中有四一明眼識二耳鼻舌三明身識四明意識各取多境行亦俱轉故住主客識俱起也。
論又前說至無記性。
演曰二通意俱難謂外難云末那染意四惑相應定等善時彼應非有彼既非有云何賴耶得與末那恒俱轉義故今釋云定地善時亦得俱起何以然者以與善等不相違故。
論如是阿賴耶至俱轉轉相。
演曰三惣結前三俱轉義也。
論云何建立至還滅相。
演曰第二大段明還滅相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徵起也。
論謂略說至雜染根本。
演曰後釋之中大分為二一釋二結釋中分三一雜染根本二趣入作意三建立轉依初文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標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徵詰云有何所以賴耶得為雜染根本。
論由此識至轉識等故。
演曰三釋之中文分為六一有情本二器世本三㸦緣本四苦諦本五為苦因六為集因初中有二先摽後釋根依轉識皆是有情此等初由本識方有故名根本。
論亦是器世間至器世間故。
演曰二器世間本由賴耶中共相種子外器方生復由內心所變方有故云賴耶為器世本問何名共相能感外耶荅共相之義相對有四一共中共謂外器等共相種生復共受用名共中共故唯識云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名共中共二共中不共如舍宅等而各用別名為不共共義同前三不共中不共如內五根不共種生復非同用故名不共中不共也四不共中共謂即扶塵自種生故說名為不共有他同用義名之為共今所言共即初共也。
論亦是有情至為增上緣。
演曰三㸦緣本文分三段一摽二徵三釋所以問云何相見更相用耶荅唯識論第二釋云有共相種成熟力故於他身處亦變似彼不尒應無受用他義然自六識用他身者即用自八所變扶塵不尒便有非唯識義。
論又即至是苦諦體。
演曰四苦諦本然言賴耶至種子故者通下三處由執諸種故為苦體及苦集因此初所明為苦諦體謂持苦種能生苦諦說為苦故。
論亦是未來至集諦生因。
演曰五為苦因六為集因謂持苦集二種種子能生二諦故說本識為二法因。
論如是能生至雜染根本。
演曰四結也。
論復次至非集諦因。
演曰二趣入作意文分為二一明發趣二修作意初文有二一明趣入二彰界性初文復二一明非集二明福善初文又二先摽後釋此初也問七方便法幾属解脫幾决擇耶荅五停等三是正解脫燸等四法是正决擇若隨順者五停[A16]已前受持經等是生得善解脫加行體非解脫順解脫故亦名解脫五停等三雖名解脫以能順後决擇分故亦名决擇善故對法論第八釋云所有資糧皆名加行唯識亦云非前資糧無加行義故約正順以明正位若唯別相理便不盡故此二位順無漏故道諦所攝違流轉故非是集因問言善法種子非集因者為是有漏無漏種耶若有漏種何非集因若無漏種何得此攝資糧加行皆有漏故荅有二釋一勝軍解云謂解脫等體是有漏方便善攝令福分善種子增長感異熟果福分善業如緣起經若由異生放逸者等三無明發不放逸者緣明而生我說非以無明為緣故能感得可愛勝果解脫分等順無漏故不能正感生死惣報言非集諦非不感別報別報之業雖能招感非正行支故亦非集二護法釋云謂此二位通無漏故可言道攝背生死故不名為集言善種者通目無漏及方便故善無漏種親生出世現果方便善者是彼出世勝增上緣以此義推皆非集諦。
論由順解脫至相違故。
演曰後釋二位非集所以以二位中本無漏種及方便善俱與流轉感果相違故說二道不名集諦。
論所餘世間至轉更明盛。
演曰二明福善文分為二初惣略釋後別示之此略釋也謂由道善令福善生及得明盛得明盛者謂善體用轉明盛故。
論由此因緣至速得成立。
演曰後別示中文分三段一增長種子二增長現行三感勝當果此初也由此緣者由此解脫决擇分中違流轉法增福善故彼之二位攝受自類本有種子轉有功能新舊習氣轉生勢力增長福善有漏善種感世勝果名速成立。
論復由此種至轉明盛生。
演曰二增長現行復由解脫及福分善二種力故彼之解脫及福分現轉明盛生何以然者種勢增強現亦勝故。
論又復能感至諸異熟果。
演曰三感勝當果即福善種為正感因解脫等善為緣傍助共感當來生報異熟名可愛果。
論復次依此至有多界故。
演曰後彰界性文中有二一十八界因二法尒種本謂由藏識為根本故得有眼等十八界法及惡叉等法尒種因故名界性界中既通世出世法故决擇等得有非集及招果義。
論復次至方得轉滅。
演曰二修作意文分為二先摽後辯此先標舉本識為依方得轉滅。
論此修善法至聖諦現觀。
演曰後辯作意文復為二一彰入現觀二未證賴耶此初也謂觀轉識作意為因方能住心入聖現觀問如攝論云菩薩初學應當先學如實因緣如實因緣即阿賴耶今觀轉識豈無違理荅地前菩薩觀阿賴耶如攝論說然通三乘見道前行名觀轉識轉識之中有雜染故故皆緣之非是菩薩不緣第八問云入見亦達賴耶如何得云二乘不了荅下依惣相證於四諦賴耶苦収故云通達非約別知此據凡位未親證諦復不同大別有賴耶故不為例。
論非未見諦至阿賴耶識。
演曰二未證賴耶文分為二初反顯後順釋此初反顯非未見諦凡夫能知賴耶為有。
論此未見諦至真法界[A17]已。
演曰後順釋中文分為二初明真見悟真法界後明後得了達賴耶此初也入猶證也二空真理名為正性生謂見惑如生食不消能為患本見惑未遣為生死源故以譬之入見此除名離生也獨覺因行義同聲聞略不言也達真法者三乘所悟生空法空皆真法也。
論亦能通達阿賴耶識。
演曰後明後得文分為二初𢝰摽舉後明別相此初摽舉相見道中即能通達賴耶現種。
論當於尒時至縛所縛。
演曰後明別相理實菩薩後得智中別見賴耶種現皆盡顯通三乘故言惣觀賴耶即彼雜染中収故說二乘亦通達也相縛體性如前[A18]已明煩𢙉種子名為麤重。
論復次至諸行界故。
演曰三建立轉依文分三段一辯轉依二明轉意三明滅相初中有二一摽戲本二彰斷道此初也界者因也由前趣入及修作意本異轉依轉依必離戲論方得故觀賴耶戲本熏習斷除方能證得然轉依義對法第十說有三種轉依一心轉依得無學道證得法性謂即真如二道轉依昔世間道乃至永除一切所治永離三界欲時此道自體究竟圓滿立為轉依三麤重轉依謂阿賴耶識一切煩𢙉隨眠永遠離故說為轉依今此標者即彼第三麤重轉也。
論略彼諸行至一聚。
演曰二彰斷道分之為三初明加行道次彰無間道後明解脫道此加行也加行道位理通地前今此但取十地之中諸加行道通漏無漏惣緣賴耶為一團聚起修斷相。
論為一聚[A19]已至而得轉依。
演曰次彰無間道緣真智者緣二空理無分別智由多習故得至金剛無間喻定名為轉依轉依者由能斷智斷所斷惑得擇滅理名得轉依。
論轉依無間至一切雜染。
演曰後明解脫道無學位也由阿賴耶持雜染種本既滅[A20]已末亦隨亡故言此斷雜染亦除此三道者三轉依中道轉依攝阿賴耶等麤重轉攝得轉依者即擇滅理擇滅理體即是真如心轉依攝其阿賴耶於金剛時有斷不斷二說不同具如唯識第十論辯後當敘釋。
論當知轉依至阿賴耶識。
演曰二明轉意文分為二初惣摽舉後別示法此初惣標由漏無漏體相違故故無漏智能治藏識種現俱盡名曰轉依。
論又阿賴耶至能轉依故。
演曰後別示法相違有四一常無常違二重無重違三轉非轉違四淨非淨違此初也無常與常既相違返故須聖智斷無常法方曰轉依取謂煩𢙉阿賴耶識從取而生復能生取名取受性。
論又阿賴耶識至所有麤重。
演曰二重非重違故假非重能斷重法名轉依也。
論又阿賴耶識至非生因性。
演曰三轉非轉違文中有二初辯轉因後非轉因非轉因中聖道轉依二種合明轉猶生也阿賴耶識親近煩𢙉名曰生因聖道轉依俱離惑故名不轉因聖道與轉依為增上緣名為轉因。
論又阿賴耶識至得大自在。
演曰四淨非淨違善謂諸定淨無記者謂即通果賴耶染本恒作障依以有通二勝障依故故於淨定及通果等不得隨轉名不自在轉依反此稱為自在。
論又阿賴耶至猶如變化。
演曰三明滅相文分為二初𢝰摽舉後別徵釋此摽舉中有二門別一捨二取二身如化身如化者二乘無學現所住身無煩𢙉故如變化身無惑業因招當相故。
論所以者何。
演曰後別徵釋文分為二先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來後有至所依之取。
演曰後釋之中文復為二先釋後結釋中復二一明捨二取二辯如化身此初也二世苦果從取生故名為二取二因既除取亦隨捨現在雖有先世業身業勢盡時彼亦隨捨故名現法捨染依取。
論一切麤重至蹔時得住。
演曰二辯如化身文可知矣。
論由有此故至究竟滅盡。
演曰後結引證如文可悉。
論如是建立至還滅相。
演曰二者𤗊結還滅相也。
論如是[A21]已依至名義差別。
演曰釋心意中文分三叚一別釋問詞二惣結前義三問荅料揀別釋問詞前[A22]已明訖次彰第二惣結前義文復分三初惣結前次例釋餘後會違教此初也大乘至理超過小義名為勝義非真法界名勝義也問上來文中但明賴耶不辯末那及六轉識云何得言[A23]已依勝義立心意識荅如識俱中阿賴耶識一識俱轉所謂末那乃至七俱謂五識身此等豈非顯心意識故惣結之理無違矣。
論由此道理至應隨决了。
演曰次例釋餘由前勝義立心意識差別理故故於三界及三界外無漏界中心意識理皆准此知應隨决了。
論餘處所顯至易得入故。
演曰三會違教外有難云有經但說六識名識無間名意亦識緣慮集起名心今說別有心意等體豈不違經故今荅云彼隨所化二乘根器故作斯說非真盡理說為心等。
論問至賴耶識耶。
演曰三問荅分別文分為二一辯識成就二彰性建立初中有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也。
論荅至般涅槃界。
演曰後荅文二先摽後辯辯有四句初句成就阿賴耶者阿賴耶名雖具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正取我執執藏之義名阿賴耶亦不依於法執而說依此為句非轉識者據六識說入滅定者身證那含七地[A24]已前頓悟菩薩為此句収八地[A25]已上第四句攝第二句中不退菩薩謂頓悟者八地[A26]已去方名不退此位第七我執不行賴耶名捨不約捨種而得捨名無學漸悟從本名說名羅漢等第三句中轉識賴耶俱成就者謂從凡位乃至二乘有學位中七地[A27]已前頓悟菩薩居有心位第四句中不退菩薩謂八地中入滅定位無餘依者身智都無本末二心皆不成就名無餘也。
論問至而建立耶。
演曰二彰性建立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云本地分中五識意識皆有五問所謂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此等各各皆有自性何故六識約自性立餘業等四不依自性約與他識為依緣等而建立耶。
論荅至種種生起。
演曰後荅之中文二番釋初番文二一明六識二明根等初中又二一彰自性二辯得名此初也識疾轉時自性難顯故寄根等以明自性根等相續自性相彰故不明矣。
論由彼彼依至得彼彼名。
演曰二辯得名文有三節法喻及合此法說也由從眼等之所生故得眼等識名眼等非一說名彼彼。
論如火依附至札火。
演曰次明喻說火從所依札等而起故從札等得札等火名。
論如是眼色至廣說應知。
演曰後合可知雖依根境二和而生根望識勝五義具故故依根立境等不尒不可例同五義勝者所謂依發助属如根。
論餘眼等界至究竟隨轉。
演曰二明根等根等自性生[A28]已相似相續而轉自性義彰不假重立故依別義依緣等業而立異名問根境可尒助伴與心速疾而轉何不同識立自性名荅理雖應尒以非主故助伴義彰故從勝能立異名矣。
論又一識類至自性建立。
演曰第二番釋文復為二一辯其識二明餘業此初也識類等者如緣青等根莖枝葉大小花菓無量百千眼識隨生亦復無量識雖無量同是取色一眼識類名自性立。
論所餘諸界至而得建立。
演曰二明餘業餘根境中差別眾多自性相彰故不從立依緣用別故建立之。
論復次當辯識身遍知。
演曰二辯識遍知門文分為二先摽後辯此摽舉也。
論問至遍知其心。
演曰後辯之中文分為二一問二荅此問起也。
論荅至善巧相。
演曰後荅之中文復為二初𢝰摽列後隨摽釋此摽列中有三相也。
論云何心清淨至愛樂相。
演曰後隨標釋文分三叚一知愛樂二知過患三知還滅初中有二先徵後辯此徵起也。
論謂心清淨至長夜愛樂。
演曰後辯文二先釋後結釋中復二初惣後別此惣釋也。
論自知愛樂至有貪性中。
演曰後別釋中文分為二初明貪性後明瞋等此如貪性文易可知。
論如從有貪至愛樂性中。
演曰後明嗔等九法相同文位有七略不言彼七不應修八不解脫故云乃至此九皆有染淨相對同前貪說如彼下劣離下劣對掉離掉等皆倣此知。
論如是名為至愛樂相。
演曰後結之也。
論如是遍知至過患相。
演曰二知過患文分為二初結前生後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謂作是念至身心憂苦。
演曰後依生正釋文分為二一知損害二知灾撗初中有二一知貪行二例餘九此初有三一知損害二知生罪三知生苦身苦心憂意識五識生各別也。
論如於有貪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餘九同前故不說也。
論復作是念至有𢙉。
演曰二知灾橫文中有四一疫二撗三灾四𢙉眾疾因生說為有疫禍非理至說為有撗凶事相及名曰有灾心苦憂生說名有𢙉非唯知貪有生害等亦更起於灾撗等事名知灾也。
論如是遍知至善巧相。
演曰三知還滅文分三段一結前起後二辯還滅相三明得勝利此初也。
論謂我至安住愛樂。
演曰二辯還滅中善方便相文易可知。
論又復於彼至安住愛樂。
演曰三明得勝利文分為二一明見勝德二證無上心初中有二一思擇愛樂二兼生猒責此初也於惡樂捨於善樂住名愛樂住。
論又復於彼至深生猒責。
演曰二兼生猒責文分為二一善中自住二惡中深責。
論由此因緣至諸漏永盡。
演曰二證無上心文復為二初辯知心後明漏盡知心有三前[A29]已明也。
論復次至善巧差別。
演曰三明二善巧門文分三段一彰二善巧二辯三住行三明二捨施初中有三一明善巧二彰得失三辯教違初中有二先標後釋此先標舉二善巧也。
論謂依遍計至善巧差別。
演曰後釋之也謂緣於心作二種觀知心緣生是依他性故名心轉如是知者名為善巧異遍計觀故云差別遍計性心本是無法不從緣生故非轉也知心本無異依他性觀但名心善巧差別。
論復次至自在而轉。
演曰二明得失文分為二一明有得二明有失得中復二一得果安樂二得因自在果安樂者菩提涅槃因自在者事無擁滯通及證修皆無礙也。
論復次至起纏過失。
演曰二明有失失有三種如文可知。
論問至此何密意。
演曰三辯教違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云世尊有言令唯於心如理觀察與前心義文正相符與餘經中觀四念住文即相反身受法三而非心故有何密意說有不同。
論荅至觀察心故。
演曰後荅文二初惣略荅後別解之此初也。
論謂觀心執受至觀心深淨。
演曰後別解中文分為二一辯唯心二彰所以此初也身受心法四種如次惣名為心執受謂身心所執故亦名心也心之領納心之染淨皆准此知四既唯心不違教說。
論唯為觀察至說四念住。
演曰二彰所以說念住者只為觀心而故說也身是心之所執受故而得心名故觀身等即觀心也。
論復次至多有所作。
演曰二辯三住行文分為二初摽後釋此初摽舉住及正行多有作也。
論謂住解脫至解脫門法住。
演曰後釋之中文分為二初明住行後明正行此初住行而有三種一解脫住者謂即三乘菩提涅槃而離繫故名為解脫智證得時名住解脫二解脫門者空無相願能引解脫說為門也三引門法者即彼三乘見道[A30]已前諸方便行能引三觀名引門法。
論行無間行至受用行。
演曰後明正行而有六種前之三行如次聞思修三慧也後之三種如次見修無學三道何以然者荅聞慧緣教無聞而生名為無間思慧緣於所領受義揀非正受名為善等修慧謂定所引善根體即是慧慧因修起故目修慧名修所引見道觀於四聖諦理此能觀智斷分別惑名離愛味揀擇諦行而修道中於四諦行如實證悟不同寡聞未得謂得云即於此無增上𢢔即四諦行名為即此無學惑盡名為清淨悟涅槃樂名受用行。
論復次至施者捨施。
論施果亦有至受用勝解。
演曰後彰施果亦有二者謂受者捨施得大財富施者捨施得此等流何以然者謂受[A33]已轉施修行施故必得大財第二施者汎尒施心雖得財富通大非大名此等流是大流類名等流也。
論復次當辯證成道理。
演曰四證成道理門文分為二先摽後辯此摽舉也。
論問依何道理至諸行相生。
演曰後辯之中文復為二一證成過未二廣彰三世初中又二一辯未來二明過去初文又二初問後荅此起問也。
論荅至而得生者。
演曰後荅之中文分三叚一𤗊異計二隨計破三惣結非初文有二先惣後別此惣𤗊定。
論此法為轉至其相有異。
演曰後別𤗊中文有六段一為轉相二為死生三為彼緣四為業用五為圓滿六為異相於中各二先牒後敘外道小乘橫計未來有實法者皆在此収故先𤗊也。
論如是六種至皆不應理。
演曰二隨計破文別有三初惣非之次反徵詰後別破厈此惣非也。
論何以故。
演曰次反徵詰。
論非無方至異方義。
演曰後別破中文亦為六一破初計未來之法未有方處云何能轉至於現在異方處耶應立量云未來世色應有方所有轉異故如現在色又未來世法不能移轉至現在世無方所故如兔角等。
論亦非未生至而有死義。
演曰二破二計凡死因生未來未生云何有死量云汝未來法應無有死未有生故如龜毛等。
論若彼為緣至便為未有。
演曰三破三計文分為二初二句𤗊後四句難難彼意云此現在法非未來法而得得也以未來法而但為緣住不變故若尒現法在未來世而便未有如何汝宗云未來有有違宗失應立量云汝未來法不能生於現所生法許不變故如虛空等。
論又一切法至而假建立。
演曰四破四計文有三破一業用離體破二業非本有破三行法應常破初文有二先明業用離體不成後破縱異理亦非有此初也謂業依體假施設有汝執離體故用不成不得說言是體之業量云且汝色業應不属色許異色故如兔角等。
論設有異者至理不可得。
演曰後破縱異理亦非有現當二世汝俱計有何緣現在獨生業用未來之世而不有耶量云汝未來法應有業用體不無故如現在法破現反此既俱有體業應俱有或應俱無一有一無理不可得。
論又此業用至而今得生。
演曰二業非本有破言今始得生顯非本有便違宗失皆本有也。
論又與世尊至行應是常。
演曰三行法應常破汝計業用而是無常異於行法行法既異無常之業體應是常若不是常業何得言異無常業若計是常復違妙言故於進退皆為過失量云汝諸行法體應是常執體是有異無常業故如擇滅等。
論等於一相至何故不有。
演曰五破五計文有二破一例圓同分破二例分同圓破此初也彼計未來法有分相法至現在方有圓相然相依法現未無差應立量云汝之圓相未來應有圓未圓相隨一攝故如未圓相。
論又相異分至本無今有。
演曰二例分同圓破而立量云汝未圓相亦應本無而今方有圓未圓相隨一攝故如現圓相。
論又離色等至不可得。
演曰六破六計文分為二一離法無分破二果相唯現破此初也彼計未來分與行法別餘世亦然故由分故三世有異應立量云未來法外所有世分定非實有現比二量所不得故如空花等。
論又應未來至果相生起。
演曰二果相唯現破彼計三世因果皆有故為此破應立量云汝說果相未來應無許現起故如現在世汝前所言來至現在有果分故。
論如是[A34]已辯至本無今有。
演曰三惣結非。
論如於未來至非實非有。
演曰二明過去亦非實有未來未生既非實有過去已滅豈實有耶。
論復次至未得自性。
演曰二廣彰三世文分為二一別明三世二問荅料揀初文有三一明過去二彰現在三辯未來於中各二謂徵及釋文意易詳思可知矣。
論問至何故不生。
演曰二問荅料揀有二問荅初中文二先問後荅此外問云若汝大乘未來本無而得生者空花應生以本無故如汝未來。
論荅至定有生因。
演曰後荅之也因既不同果生亦別何者是耶荅未來天果元未有之藉八戒因方能招感現因既有當果定生不同空花無因不起。
論問若一切行至不䪺生耶。
演曰第二問荅文亦為二先問後荅此先問云一切諸行既各有因未來起果何非䪺起。
論荅至䪺生起過。
演曰後荅之云未來五趣因雖本有然待業緣熟處先起由此故無六趣俱時䪺生果妨。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二十
校注
【經文資訊】《金藏》第 120 冊 No. 1561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1卷-第32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0-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金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演曰二辯平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