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七章 經典部類概論

第一節 經典的部類

第一項 經典的實存部類

「佛法」聖典的集成「律藏」(Vinaya-piṭaka)而外就是「經藏」([A1]Sūtra-piṭaka也就是「五部」(或稱「五阿含」)「四阿含」的集成「經藏」集成的研究比起「律藏」來實在是困難得多主要是由於「文獻不足」「五部」「四阿含」的現存經典都是部派所傳的[A2]巴利語([A3]Pāli)的「五部」完整的保存了銅鍱部([A4]Tāmraśāṭīya)的傳承這是很難得的但不容忽視的這是銅鍱部是上座部([A5]Sthavira)中分別說系([A6]Vibhajyavādin)的一部充其量也只能代表分別說系的「經藏」漢譯的有《四阿含經》(西藏沒有大部的傳譯)但不是屬於同一部派《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A7]Sarvāstivāda)所傳的《雜阿含經》已有所殘失而說一切有部所傳的《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並沒有傳譯過來漢譯的《長阿含經》是分別說系法藏部([A8]Dharmaguptaka)所傳的《增壹阿含經》是大眾部([A9]Mahāsāṃghika)的末派所傳所以各部派的「五部」或「四阿含」現存的非常不完備尤其是大眾部——大眾部本派的誦本憑現有的文獻而作經典集成的研究不能取三大系的經典來作相互的比較實難有良好的成就最多也只能約略推見上座部(沒有再分派)時代的經典情形

現存的「五部」與「四阿含」都存有部派的色彩不同的部派有不同誦本的經典都是「依自阿笈摩」而成立自宗的[1]我們相信在師資傳承中當獨立而成為一宗時對於經律都會有一番結集與整理的一宗的經與律也就大體凝定但同一部派傳承得久了或化區太廣大了內部會有不同的學系(可能發展而成為另一宗派)所傳也就多少有所差異所以同一部派的聖典在組織上教相上會多少有些不同的論斷某一聖典為屬於某一部派應著重大體不能因枝末而異議的

現存而屬於分別說系銅鍱部的「經藏」分為「五部」1.《長部》([A10]Dīgha Nikāya2.《中部》([A11]Majjhima-nikāya3.《相應部》([A12]Saṃyutta-nikāya4.《增支部》([A13]Aṅguttara-nikāya)5.《小部》([A14]Khuddaka-nikāya關於《小部》的內容錫蘭緬甸所傳的部類多少略有出入如下[2]

〔錫蘭長部師所傳〕
〔錫蘭中部師所傳〕
〔緬甸所傳〕
Khuddakapāṭha(小誦)
Dhammapada(法句)
Udāna(自說)
[A15]itivuttaka(如是語)
Sutta-nipāta(經集)
Vimānavatthu(天宮事)
Petavatthu(餓鬼事)
Theragāthā(長老偈)
Therīgāthā(長老尼偈)
Jātaka(本生)
Niddesa(義釋)
Paṭisambhidāmagga(無礙解道)
Apadāna(譬喻)
[A16]Buddhavaṃśa(佛種姓)
Cariyāpiṭaka(所行藏)
[A17]Milindapañha(彌陵陀問)
Sutta-saṃgaha(經攝)
[A18]Peṭakopadeśa(藏論)
[A19]Nettipakaraṇa(指導論)

屬於分別說系法藏部的有漢譯的《長阿含經》與《長部》相當

屬於分別說系飲光部([A20]Kāśyapīya)的有漢譯的《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 〈有偈品〉等相當

屬於說一切有部的有漢譯的《雜阿含經》《中阿含經》——二部與《相應部》及《中部》相當

屬於大眾部末派(或是說出世部所傳)的有漢譯的《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相當

此外大部內一經或數經的別譯漢譯的還有不少在下面如有所論及的再為說到

第二項 部派傳說的部類

現存的經典極不完備然在傳說中各部派所傳的「經藏」內容有部分的記錄下來可貢參考多少能了解到各部「經藏」的組織與內容再為列舉如下

大眾部([A21]Mahāsāṃghika)所傳如《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

「文句長者集為長阿含文句中者集為中阿含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隨其數類相從集為增壹阿含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諸偈誦是名雜藏」

大眾部所傳阿難(Ānanda)集「法藏」法藏的內容是「四阿含」與「雜藏」關於「雜藏」的文句《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以為「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是「譬喻」「本行」是「本生」「因緣」是「因緣」「如是」是「如是語」「等比」是「方等」「諸偈」是「伽陀」「誦」可能是「祇夜」[1]這一破句的讀法可說巧妙極了但是依律文的原意來說這是不妥當的「如是等比」是「如是等類」的意思如《僧祇律》上文說到「如是比等名為雜」「如是比等」與「如是等比」的意義一樣而且《僧祇律》譯為「本生」「如是語」「方廣」[2]並沒有譯為「本行」「如是」「等比」所以《僧祇律》所說的「雜藏」是舉「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為例「如是等比諸偈誦」是「這一類的眾多偈頌」的意思譯文的文義分明是不許任意別解的「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與漢譯的《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等相當《僧祇律》在說明了結集的內容接著說到「法」與「毘尼」的師資傳承(大正二二四九二下)

「從尊者道力聞毘尼阿毘曇雜阿含增壹阿含中阿含長阿含」

與結集的內容相對比毘尼([A22]vinaya)是「毘尼藏」阿毘曇(Abhidharma)等是「法藏」「四阿含」以外的阿毘曇顯然的與「雜藏」相當依《僧祇律》說「九部修多羅是名阿毘曇」[3]所以大眾部的「雜藏」是與九部經有關的諸偈頌「自說本行因緣」就是偈頌的一種

大眾部的末派所傳略有變化依〈增壹阿含經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4]那時的《雜藏》已有「方等大乘」在內但在《增壹阿含經》的部分釋論——《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諸天讚誦或說宿緣三阿僧祇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

「諸方等正經皆是菩薩藏中事先佛在時已名大士藏阿難所撰者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為五藏也」

在大眾部的流傳「雜藏」的開展中略有三階段起初以九部經為「雜藏」其次方等大乘也包括在內末了方等大乘獨立而自成「菩薩藏」「雜藏」又回復了舊有的體制

分別說部([A23]Vibhajyavādin)所傳又有三部1.銅鍱部([A24]Tāmraśāṭīya)所說如《銅鍱律小品》以《長部》的《梵網經》《沙門果經》為例而說有「五部」[5]雖所說不詳但與現存的相合

2.化地部([A25]Mahīśāsaka如《五分律》卷三〇(大正二二一九一上)

「佛在何處說《增一經》在何處說《增十經》《大因緣經》《僧祇陀經》《沙門果經》《梵動經》何等經因比丘說何等經因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子天女說」

「此是長經今集為一部名長阿含此是不長不短今集為一部名中阿含此是雜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此是從一法增至十一法今集為一部名增壹阿含自餘雜說今集為一部名為雜藏」

在發問一段中舉《增一經》《增十經》《大因緣經》《僧祇陀經》《沙門果經》《梵動經》——六經這都是屬於《長阿含》的因比丘比丘尼等說是《雜阿含》「雜藏」部分也沒有詳說在「四阿含」以外別立「雜藏」與大眾部相合

3.法藏部(Dharmaguptaka)所傳如《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梵動經》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在何處說《世界成敗經》在何處說《僧祇陀經》在何處說《大因緣經》在何處說《天帝釋問經》在何處說阿難皆答如長阿含說彼即集一切長經為長阿含一切中經為中阿含從一事至十事從十事至十一事為增一(阿含)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如是生經本經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婆提舍經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如是集為雜藏」

法藏部也是在「四阿含」以外別立「雜藏」的所舉《梵動經》等七部屬於《長阿含》「雜藏」的內容共十二種部分與「十二部經」相近

說一切有部([A26]Sarvāstivāda)系中《十誦律》傳說結集「三藏」但舉《轉法輪經》為例泛說「一切修多羅藏集竟」[6]根本說一切有部([A27]Mūlasarvāstivādin所說較詳「經藏」部分如《根有律雜事》卷三九(大正二四四〇七中——下)

「諸阿羅漢同為結集但是五蘊相應者即以蘊品而為建立若與六處十八界相應者即以處界品而為建立若與緣起聖諦相應者即名緣起而為建立若聲聞所說者於聲聞品處而為建立若是佛所說者於佛品處而為建立若與念處正勤神足道分相應者於聖道品處而為建立若經與伽他相應者(於伽他品處而為建立)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若經長長說者此即名為長阿笈摩若經中中說者此即名為中阿笈摩若經說一句事二句事乃至十句事者此即名為增一阿笈摩」

在結集的傳說中說一切有部但立「三藏」但說「四阿笈摩」然屬於「雜藏」的部分內容說一切有部也是有的如《十誦律》所傳「多識多知諸大經」共十八種末後三種為「波羅延(晉言過道經)阿陀婆耆耶修妬路(晉言眾德經)薩耆陀舍修多羅(晉言諦見經)[7]都是屬於「雜藏」的說一切有系所說而與「雜藏」相關的還有《十誦律》[8]《根有律藥事》[9]梵本《譬喻集》([A28]divyâvadāna[10]Gilgit 發見的梵本《根有律皮革事》(藏譯本同)[11]《雜阿含經》[12]所說雖多少不一而其中似有一定的次第

〔十誦律〕
〔根有律雜事〕
〔Divy.Ⅰ〕
〔Divy.Ⅱ〕
〔雜阿含經〕
〔Gilgit MS〕
1 嗢拕南頌
1 Udāna
1 Udāna
1 憂陀那
1 Udāna
1 波羅延
2 Pārāyaṇa
2 Pārāyaṇa
2 波羅延那
2 Pārāyaṇa
2 薩耆陀舍
3 [A29]Satyadṛṣṭa
3 Satyadṛśa
3 見真諦
3 Satyadṛśa
2 諸上座頌
4 Sthaviragāthā
4 諸上座所說偈
6 Sthaviragāthā
5 比丘尼所說偈
7 [A30]Sthavirīgāthā
3 世羅尼頌
4 Śailagāthā
5 Śailagāthā
6 尸路偈
4 Śailagāthā
4 牟尼之頌
5 Munigāthā
6 Munigāthā
8 牟尼偈
5 Munigāthā
5 眾義
6 Arthavargīya
7 Arthavargīya
7 義品
8 Arthavargīya
 修多羅
 經
 修多羅
 Ca sūtraṇi

上來八部的次第大致相合《雜阿含經》僅〈義品〉與〈牟尼偈〉相倒梵本《根有律皮革事》也只是移〈上座頌〉與〈上座尼頌〉在下面而已這八部的次第應為[A31]〈嗢拕南〉〈波羅延〉〈見真諦〉〈上座頌〉〈上座尼頌〉〈世羅頌〉〈牟尼頌〉〈義品〉末後一部多一「經」字這是通於上面諸經的如《十誦律》的《薩耆陀舍修妬路》《根有律雜事》的《眾義經》《雜阿含經》的《牟尼偈修多羅》Gilgit 梵本的「[A32]arthavargīyāṇi ca sūtrani都是總結前面各部的

說一切有部系但立「三藏」然也不妨隨俗而稱為「雜藏」的如《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A33]二九三三〇中)

「如世尊說老耄出家持吾三藏甚為難得若謂此言依雜藏說理必不然以彼即是經差別故曾無處說別持彼(雜藏)故唯有處說持素怛纜及毘奈耶摩呾理迦而無別處言持雜藏」

以阿毘達磨論師為主流的說一切有部不立「雜藏」認為只是「經藏」(只有四阿笈摩)的差別說一切有部正統對於這些被稱為「雜藏」的部類有他獨到的卓越的看法這是我們所不容忽略的

先上座部([A34]Pūrvasthavira)轉名雪山部([A35]Haimavata)的《毘尼母經》也有結集的傳說如卷四(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諸經中所說與長阿含相應者總為長阿含諸經中所說與中阿含相應者集為中阿含一二三四乃至十一數增者集為增壹阿含與比丘相應與比丘尼相應與帝釋相應與諸天相應與梵王相應如是諸經總為雜阿含若法句若說義若波羅延如來所說從修妬路乃至優波提舍如是諸經與雜藏相應者總為雜藏如是五種名為修妬路藏」

《毘尼母經》所傳近於《四分律》在「雜藏」中先舉《法句》〈義說〉(應該就是〈義品〉)〈波羅延〉——三部然後總舉佛說的「十二部經」中與「雜藏」相應的部分上面列舉的結集傳說對於「經藏」的分類顯然有三系不同1.銅鍱部總稱為「五部」(五尼柯耶 [A36]pañca-nikāya)——長相應增支或總稱為「五阿含」(五阿笈摩 [A37]Panca āgama[13]雜部([A38]Khuddaka-nikāya)與其他四部名稱與地位都是平等的2.大眾部化地部法藏部雪山部稱長增一為「阿含」而稱「雜部」為「雜藏」這雖然都是「經藏」而有「阿含」與「雜藏」的差別3.說一切有部「經藏」只有四種「阿含」沒有「雜藏」因為這只是「經之差別」沒有獨立而成大部的必要在這三類不同的組織中大眾部先上座部——雪山部化地部法藏部的見解應代表初期的意見在律的結集中經是「波羅提木叉」(Prātimokṣa是「佛說」而推行於僧伽中的僧伽規制漸集為「摩得勒伽」([A39]mātṛkā而被稱為「雜誦」在經的結集中顯然的也有同樣的傾向集成而名為「阿含」而流傳於僧伽及民間的偈頌傳說也漸次集成名為「雜藏」說一切有部(不立「雜藏」)的立場是重視修多羅的最初集成「阿含」為佛法根本的立場

第二節 四阿含與九分教

有關經典成立的研究近代學者雖多少有偏重[A40]巴利語([A41]Pāli)的傾向而忽略其部派的實際意義但成就不能說不大隨研究而來的有「九分教」與「四阿含」的先後「九分教」與「十二分教」的先後「四阿含」的同時成立或先後集成等問題有關「四阿含」與「九分教」的先後[A42]裡先略為敘說

「九分教」與「十二分教」舊譯為「九部經」與「十二部經」「十二分教」的名目玄奘譯為「契經」「應頌」「記說」「伽陀」「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1]「九分教」就是十二分中的九分雖有多種的不同傳說依據較古的傳說應以「契經」「應頌」「記說」「伽陀」「自說」「本事」「本生」「方廣」「希法」——九分為正「九分教」的原語為 [A43]navaṅga-vacana [A44]navaṅga-[buddha]-vacana「十二分教」為 [A45]dvādaśâṅga-vacana分(Aṅga)是支分的分所以這是教法的分類九部分或十二部分

古代的結集傳說出於律部(犍度與本母)據持律者的傳說阿難(Ānanda)集一切經為四阿含或五部並沒有說到依九分教(或十二分教)而集成四阿含近代學者開始注意這一問題是由於發見了《島史》(南傳六〇二六)的傳說

「五百長老住七葉窟分別師之九分教師之九分教修多祇夜和伽羅那伽陀優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阿浮多毘陀羅以此不滅之正法分類名為『品』『五十集』『相應』『集』為阿含藏經典之集成」

《島史》([A46]Dīpavaṃsa)為錫蘭最古的編年史詩約作於西元四五世紀間依九分教而集成阿含藏(Āgamapiṭaka在中國也有類似的傳說如《般泥洹經》卷下(大正一一九〇下——一九一上)

「眾比丘會共議佛十二部經有四阿含即選眾中四十應真從阿難受得四阿含」

《般泥洹經》是《長含》《遊行經》(《大般涅槃經》)的別誦本不知屬於什麼部派傳為「東晉失譯」(約西元四世紀譯)[2]《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下)道安序也說

「阿難既出十二部經又採撮其要逕至道法為四阿鋡暮與阿毘曇及律並為三藏焉」

《島史》與《般泥洹經》所說佛法——九分教或十二部經是通於經與律的四阿含僅是其中的一分以九分教或十二部經集為三藏的傳說現存西元二世紀以來的論書大抵如此所以《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論證九分教為「通於經律之全體」[3]當然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在古典的結集傳說中沒有說到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阿含所以說九分教為四阿含以前的聖典形態還是不能不審慎考慮的問題

九分教是法的分類還是通於律呢古代持律者所傳如《銅鍱律經分別》(南傳一一三)

「舍利弗拘摟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廣為聲聞弟子說法不厭為弟子多說修多祇夜記說伽陀優陀南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毘陀羅為諸弟子制立學處制說波羅提木叉諸佛世尊大聲聞等滅後種種名種種族種種種種種姓出家後諸弟子梵行久住」

佛法的是否久住在乎是否廣為弟子說法——九分教為弟子制立「學處」制「說波羅提木叉」文段非常分明[4]九分教是說的是法的理解(修證)「學處」「說波羅提木叉」是制的是僧伽的制度九分教的古義在持律者看來顯然是所說的法而是與律相對的律宗所說的「化教」與「制教」正可為這一段文字的說明

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的組成最早見於《中部》(《中含》)《增支部》(《增一含》)[5]凡《中部》與《增支部》而說到九分教的都是約「教法」說的如「知法」是知九分教「知義」是知九分教的意義[6]「學法」(九分教)是「以慧而究明其義以慧而究明其義者適於真正目的以能善解法故永得饒益」[7]多聞持法不一定是多聽九分教法如「一四句偈知義知法法隨法行是名多聞持法者」[8]對於九分教法「法來入耳(聽聞)熟習其語意善觀察見善分析不失念而死故生於天上」[9]怎樣才能多聞「通達於法(九分教)如所聽聞如所通達而廣為他說廣為他讀廣為諷誦心隨尋伺意隨觀察何處有多聞傳阿含持法持律持母長老比丘時彼比丘往詣其處大德是義云何」[10]依上文證九分教——法是學習通達的多聞持法的重於法義的聞持說到九分教的都近於「十法行」[11]而為聞思修的修學過程所以九分教與十二分教雖在佛教的流傳中早已總攝三藏更不要說通於法與律了但論到九分教組成的早期意義我覺得這是經師所傳一切經法的九類

九分教無論是法的或是通於法與律的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阿含僅有部分的意義九分教(或十二分教)與四阿含在基本精神上有一重大的差別「佛法」從佛的證覺而宣流出來本於佛說那是無可疑的然而佛法就可以稱為「佛說」嗎《增支部》標九分教為「沙門瞿曇之法」[12]《島史》稱為「勝者之九分教」[13]說得更確切的如說「十二部經如來所說」[14]「謂佛所說十二部經」[15]「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優波提舍等法」[16]「佛所宣說」[17]「如來所說從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18]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在古來的傳述中都是標明為「佛說」的然在阿含中集成的佛法是不限於佛說的佛說的以外諸大弟子所說都集錄在內又如《蜱肆經》《瞿默目連經》等佛涅槃以後弟子所說的也都集在[A47]裡面這還可說「佛涅槃未久」而如《增壹阿含經》那羅陀(Nārada)為文荼王(Muṇḍa)說法是佛滅後四五十年的事了[19]此外如《相應部有偈品》中諸天所說的也集錄起來時間上從佛世到佛涅槃以後說法者從佛到諸大弟子諸天「阿含」所集錄的佛法是以佛為本的將流傳於僧伽內部社會民間的佛法一起集為「阿含」所以《成實論》卷一(大正三二二四三下)

「是法根本皆從佛出是諸聲聞及天神等皆傳佛語如比尼中說佛法名佛所說弟子所說變化(人)所說諸天所說取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

《成實論》文是依「律藏」及《增支部》而作此解說的這是原始結集以來的「教法」真相也正是集經為「阿含」的指導方針當「九分教」組成時雖不一定有稱為「阿含」的部類而傳誦的經法確已不少組為九分而標揭為「如來所說」是當時經師們推重經法的表示後來集成的經(律部也受此影響)「佛說」與「佛法」不分顯然是受了「佛說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的影響離佛的時代遠了崇仰佛陀的信念也逐漸加[A48]「佛法」也嬗變為「佛說」了

依「九分教」(十二分教)而集成「四阿含」或先有「四阿含」而後有「九分教」這在近代學者有著濃厚的論究興趣[20]在這[A49]概略的表示我的意見「九分教」的類別是逐漸形成而後綜合組成的「四阿含」在原始結集時就有部分的集成當然原始集成的並不是四部也未必稱為阿含但確是阿含部的根源在這集成的原形中又不斷的集錄分化最後形成四部而確立「四阿含」的部類「四阿含」不是一下子編成的也不是先組成九分教然後重組改編的所以嚴格說來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阿含」是一項意義模糊的傳說然在「四阿含」沒有完成以前「九分教」的類別已經組成在《中部》尤其是《增支部》所集錄的經法中充分表示了「九分教」的已經成立在這一意義上可能成為先有「九分教」後有「四阿含」的傳說所以說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阿含僅有相對的部分意義原始結集所集成的就是阿含的根源部分那時還沒有組成「九分教」而有其中的一部分(幾支)從這一意義來說「九分教」與「四阿含」應該說是同時發展而(「九分教」)先(「四阿含」)後完成在下面論究「九分教」及「四阿含」的成立時將本著這一原則從事實而予以闡明

第三節 四部阿含的次第與宗趣

第一項 阿含與傳承

「經藏」的內容有五部與四部的差別名稱上有稱為阿含([A50]āgama稱為尼迦耶([A51]Nikāya)的差別尼迦耶——部是部類銅鍱部([A52]Tāmraśāṭīya)所傳的[A53]巴利語聖典是稱為尼迦耶的(也有稱為阿含的)這應該是佛教界初期的稱謂然在經法的流傳中各部派大都稱之為阿含因為阿含有著更深一層的意義阿含古來或音譯為阿鋡暮阿笈摩義譯不一一般以玄奘等傳譯為正如《瑜伽師地論》卷八五(大正三〇七七二下——七七三上)

「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據此阿含是「展轉傳來」的意思也可以簡譯為「傳」然所說的「展轉傳來」不只是文句的師弟傳授而更有實質的意義後代學者的解說似乎忘失了阿含的實質意義而解說為集種種經為四大部而稱此大部為阿含其實在大部集成以前阿含一詞早已在佛教界流行如《中部牧牛者大經》(南傳九三八五)說

「彼比丘多聞傳阿含持法持律持母」

同樣的文句在《增支部》中也有好幾處[1]在持法者([A54]dhammadhara持律者([A55]vinayadhara持母者([A56]mātikādhara)外又別說傳阿含(Āgatāgama[A57]āgama 是由彼而此——「來」的意義如四果中的「一來」([A58]sakṛdāgāmin「不來」([A59]anāgāmin都是譯 [A60]āgāmi 為來的阿含是「來」是「展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所說「從本已來成事相承」就是《入楞伽經》的「阿含」(梵本作 [A61]āgama[2]在經法的展轉傳來中師資授受不僅是文句的暗誦在經典的結集過程中有的是短篇異常複雜或詳或略或具足或少分甚或近乎矛盾在師資的展轉傳來中也傳承了經法的文義與意趣傳授這種傳承的名為「傳阿含」者「傳阿含」者早在大部集成以前因經法的傳通而得名等到大部集成還是由人傳承傳授下去也就因此而被稱為「阿含」了

我國古譯阿含為「趣」與「歸」如晉代道安解為「秦言趣無」[3]僧肇〈長阿含經序〉說「秦言法歸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4]《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正二四六七七上)

「容受聚集義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

《善見律毘婆沙》舉「畜生阿含」為例畜生阿含就是畜生趣([A62]tiryagyonigata tiracchānagatiyo趣是趣向去處實與道安等傳說相近是以 [A63]gata(去的意思)轉釋阿含的

在《阿含經》集成的研究中有關傳承事項本是可以不必說的但在佛教中尤其是對於《阿含經》的集成而形成部派的過程中傳承是有重要意義的古人對於佛法的勝解不是近代學者那樣專從文字與意義上去研究而是佛法宗要經文意義修持方法與異文異義的解說會通主要從傳授傳承中去獲得的這是尊重古代聖賢的意見認為唯有這樣才能理解經法的真意雖然時間久了傳承間會有多少不同而逐漸形成派別但口口相傳的佛法到底這樣的流傳了下來

覺音([A64]Buddhaghoṣa)在 Sumaṅgalavilāsinī(《長部》注)序中說第一結集以後《長部》由阿難(Ānanda《中部》由舍利弗([A65]Śāriputra《相應部》由大迦葉([A66]Mahākasyapa《增支部》由阿那律(Anuruddha)系統的學者分別傳承宏通[5]漢譯的《增一阿含經序》也說「阿難以此增一付授優多羅不囑累餘比丘」[6]南北的不同傳說未必與事實相符合但說明了四部阿含是由比丘們傳承下去而傳承間存有不同學系的那個事實由於傳承不同容易引起分化就在同一部派中也會因所重不同而引起歧見Sumaṅgalavilāsinī 序說長部師(Dīghabhāṇaka)與中部師(Majjhimabhāṇaka對於《所行藏》《譬喻》《佛種姓》《小誦》——四部意見不同長部師將這四部從「經藏」(「小部」)中除去[7]「四阿含」(四部)是公認的聖典長部師與中部師就是特重《長部》與《中部》的經師

在古代的結集傳說中四部阿含的次第也有所不同這不是偶然的而是表示著一種意義現存部派所傳的異說共有四種可分為二類第一類早期的傳說

           ┌(一)長(二)中(三)雜(相應)   大眾部等說───┤           └(四)增一(增支)           ┌(一)相應(二)中(三)長   說一切有部說──┤           └(四)增一

初是大眾部([A67]Mahāsāṃghika雪山部([A68]Haimavata銅鍱部化地部([A69]Mahīśāsaka法藏部([A70]Dharmaguptaka)的共同傳說[8]次是《瑜伽師地論》代表說一切有部([A71]Sarvāstivāda)的古義[9]這二說看來不同而主要的不同是「長」「中」「雜」與「雜」「中」「長」——次第恰好相反的不同而「增一」的列在最後是彼此一致的這二類傳說我以為都是對的大眾部等傳說是四部完成的排列次第——後來居先是部派未分以前的一般意見而說一切有部所傳是次第形成的開展過程代表更古老的傳說

第二類後起的傳說

  • 根本說一切有部說─(一)雜(二)長(三)中(四)增一

  • 大眾部末派說───(一)增一(二)中(三)長(四)雜

《根有律雜事》所說[10]與說一切有部舊義「長」與「中」的次第變化了大眾部末派說見《增壹阿含經序》[11]與大眾部的古義不合這是特重「增一」的一派是將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傳說全部顛倒過來在這二類不同的傳說中初期的二種傳說將受到本書的重視

第二項 四部阿含的宗趣

「四阿含」無論是先後成立或者是同時形成的總之是有了四部阿含的存在錫蘭佛教是傳說「五部」或「五阿含」的但以第一結集的「阿含藏」分為四部「品五十集相應集」——四阿含也是《島史》(西元四五紀間作)所說[1]四部的地位顯然不是《小部》所可及的然而為什麼集成四部這四部有什麼不同的特殊意義起初也許沒有考慮到但在四部形成的階段古人是應有這一構想的近代的學者當然可以從現存的部類中探索其不同的目的但在古代那就是從傳承而來的古說了說一切有部的《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大正二三五〇三下——五〇四上)曾這樣說

「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禪法名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

大體說來這一分類是有實際意義的在說一切有部中「增壹阿含」是(持經)「譬喻師」「中阿含」是「阿毘達磨者」「雜阿含」是「禪師」所特重近於事實說一切有部論義特色多半依(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而成立「中阿含」重於分別法義所以說是「學問者所習」從《瑜伽師地論》以「雜阿含」為佛法本源來說「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也非常適合這一傳說應有古老的傳說為依據的覺音([A72]Buddhaghoṣa)有四部的注釋從注釋的書名中表現了「四阿含」(四部)的特色

  • 長部注Sumaṅgalavilāsinī(吉祥悅意)

  • 中部注[A73]Papañca-sūdanī(破斥猶豫)

  • 相應部注Sāratthapakāsinī(顯揚真義)

  • 增支部注[A74]Manorathapūraṇī(滿足希求)

龍樹(Nāgārjuna)有「四悉檀」的教說如《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五九中)

「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

「悉檀」梵語 [A75]siddhānta譯為成就四種悉檀是四種宗旨四種道理四悉檀可以「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龍樹四悉檀的判攝一切佛法到底根據什麼說破了這只是依於「四阿含」的四大宗旨以四悉檀與覺音的四論相對比就可以明白過來「吉祥悅意」是「長阿含」「世界悉檀」如《闍尼沙經》《大典尊經》《大會經》《帝釋所問經》《阿吒囊胝經》等是通俗的適應天神信仰(印度教)的佛法思想上「長含」破斥了外道而在民眾信仰上融攝他諸天大集降伏惡魔特別是《阿吒囊胝經》的「護經」有「守護」的德用「破斥猶豫」是「中阿含」「對治悉檀」「中阿含」的分別抉擇以斷疑情淨除「二十一種結」等正是對治的意義「顯揚真義」是「雜阿含」「第一義悉檀」《增壹阿含》的「滿足希求」是「各各為人悉檀」適應不同的根性使人生善得福這是一般教化滿足一般的希求龍樹的四悉檀與覺音四論的宗趣完全相合這一定有古老的傳承為依據的徹底的說起來佛法的宗旨佛法化世的方法都不外乎這四種每一阿含都可以有此四宗但就每一部的特色來分別那就可說「長阿含」是「世界悉檀」「增一阿含」是「為人悉檀」「中阿含」是「對治悉檀」「雜阿含」是「第一義悉檀」了這一佛法的四大方針在佛法的實際應用中也是一樣所以教人修習禪觀就有「四隨」如《摩訶止觀》卷一上(大正四六四下)

「佛以四隨說法隨(好)樂隨(適)宜隨(對)治隨(勝)義」

天台學者早就以「四隨」解說「四悉檀」集一切佛法為四阿含在古代的傳承中顯然有一明確的了解《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也是同一傳說由於說一切有部論師過分重視「中阿含」這才以究明「深義」為「中阿含」而有小小的差異千百年傳來的四含宗義在現在看來仍不失為理解佛法開展的指針[2]


校注

[0464001] 《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五上) [0464002] 《望月佛教大辭典》卷五(四一七四上)緬而外泰國所刊「經藏」僅有八種《小誦》《法句》《自說》《如是語》《經集》《義釋》《無礙解道》《譬喻》又漢譯《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正二四六七六上)說僅有一四種缺《小誦》一部 [0467001]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八四) [0468002] 《摩訶僧祇律》九部經的譯語見卷一(大正二二二二七中) [0468003] 《摩訶僧祇律》卷一四(大正二二三四〇下)又卷三四(大正二二五〇一下)又卷三九(大正二二五三六中) [0468004] 《增壹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五五〇下) [0469005] 《銅鍱律小品》(南傳四四三〇) [0470006] 《十誦律》卷六〇(大正二三四四八中——四四九上) [0471007] 《十誦律》卷二四(大正二三一七四中) [0471008] 《十誦律》卷二五(大正二三一八一中) [0471009]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三(大正二四一一中) [0471010] Cowell and neil: the divyâvadāna, PP.20.34-35. [0471011] N.Dutt: Gilgit manuscripts Ⅲ, Part 4, P.188 [0471012] 《雜阿含經》卷四九(大正二三六二下) [0474013]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正二四六七七上)《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大正四九一四中) [047600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五九下) [0477002] 晉白法祖所譯《佛般泥洹經》為此經的同本異譯 [0477003]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一九一——一九四) [0478004] 《銅鍱律》文《摩訶僧祇律》卷一(大正二二二二七中)《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一(大正二二一下)《四分律》卷一(大正二二五六九中——下)都有同樣的記載 [0478005] 《雜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三〇〇下)《長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一七四中)都有「十二部經」說然與之相當的《相應部迦葉相應》(南傳一三二九九——三〇二)《長部清淨經》(南傳八一六三——一六五)都沒有分教的明文 [0478006] 《增支部七集》(南傳二〇三六七——三六八)《中阿含經》卷一(大正一四二一上) [0479007] 《中部蛇喻經》(南傳九二四六)參考《中阿含經》卷五四(大正一七六四中) [0479008] 《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三一二) [0479009] 《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三二四) [0479010] 《增支部六集》(南傳二〇一一一——一一二) [0479011] 「有十法行書寫供養施他若他誦讀專心諦聽自披讀受持正為他開演文義諷誦思惟修習」見《辯中邊論》卷下(大正三一四七四中) [0479012] 《增支部五集》(南傳一九三二九) [0479013] 《島史》(南傳六〇二六) [0479014] 《增壹阿含經》卷二一(大正二六五七上) [0479015] 《般泥洹經》卷下(大正一一八八上) [0479016] 《雜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三〇〇下) [0479017] 《大集法門經》卷上(大正一二二七中) [0479018] 《毘尼母經》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0480019]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卷三〈原始佛教資料論〉(三一二——三一五) [0481020]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列舉諸說(四八六——四八八) [0484001] 《增支部三集》(南傳一七一九〇)又〈四集〉(南傳一八二五九)又〈五集〉(南傳一九二五〇——二五二)又〈六集〉(南傳二〇一一一——一一二) [048400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大正一六四八三下)《入楞伽經》卷二(大正一六五二二下) [0485003]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下) [0485004]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中) [0486005] 《望月大辭典》卷一(二〇下) [0486006] 《增壹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五五一上) [0486007]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九二) [0487008] 《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毘尼母經》卷四(大正二四八一八上)《銅鍱律小品》(南傳四四三〇)《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〇(大正二二一九一上)《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0487009] 《瑜伽師地論》卷八五(大正三〇七七二下) [048701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九(大正二四四〇七中) [0487011] 《增壹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五五一上) [0489001] 《島史》(南傳六〇二六) [0491002] 本節的內容曾表示於拙講的《阿含講要》第一章載《海潮音》二五卷
[A1] Sūtra-piṭaka【CB】Sūtra-pi.【印順】
[A2] 巴利【CB】巴黎【印順】
[A3] Pāli【CB】Pali【印順】
[A4]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5]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6] Vibhajyavādin【CB】Vibhājya-vādināḥ【印順】
[A7]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8]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akāḥ【印順】
[A9]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āṅghikāḥ【印順】
[A10] Dīgha Nikāya【CB】Dīgha-nikāya【印順】
[A11] Majjhima-nikāya【CB】Majjhima-ni.【印順】
[A12] Saṃyutta-nikāya【CB】Saṃyutta-ni.【印順】
[A13] Aṅguttara-nikāya【CB】Aṅguttara-ni.【印順】
[A14] Khuddaka-nikāya【CB】Khuddaka-ni.【印順】
[A15] itivuttaka【CB】Itivuttaka【印順】
[A16] Buddhavaṃśa【CB】Buddhavaṁsa【印順】
[A17] Milindapañha【CB】Milandapañha【印順】
[A18] Peṭakopadeśa【CB】Peṭakopadesa【印順】
[A19] Nettipakaraṇa【CB】Nettippakaraṇa【印順】
[A20] Kāśyapīya【CB】Kāśyapīyaāḥ【印順】
[A21]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āṁghikāḥ【印順】
[A22] vinaya【CB】Vinaya【印順】
[A23] Vibhajyavādin【CB】Vibhājya-vadinaḥ【印順】
[A24]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25]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26]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27] Mūlasarvāstivādin【CB】Mūla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28] divyâvadāna【CB】Divyâvadāna【印順】
[A29] Satyadṛṣṭa【CB】Satyadṛśa【印順】
[A30] Sthavirīgāthā【CB】Sthavirlgāthā【印順】
[A31] 嗢拕南【CB】嗢柁南【印順】
[A32] arthavargīyāṇi ca sūtrani【CB】Arthavargīyaṇi Ca Sūtrāṇi【印順】
[A33] 二九【CB】二八【印順】
[A34] Pūrvasthavira【CB】Pūrva-sthavirāḥ【印順】
[A35] Haimavata【CB】Haimavatāḥ【印順】
[A36] pañca-nikāya【CB】Pañca nikāya【印順】
[A37] Panca āgama【CB】Pañca āgama【印順】
[A38] Khuddaka-nikāya【CB】Khuddakanikāya【印順】
[A39] mātṛkā【CB】Mātṛkā【印順】
[A40] 巴利【CB】巴梨【印順】
[A41] Pāli【CB】Pali【印順】
[A42] 裡【CB】裏【印順】
[A43] navaṅga-vacana【CB】Nanvâṅga-vacana,P.【印順】
[A44] navaṅga【CB】navâṅga【印順】
[A45] dvādaśâṅga-vacana【CB】Dvādaśâṅga-vacana【印順】
[A46] Dīpavaṃsa【CB】Dīpavaṁsa【印順】
[A47] 裡【CB】裏【印順】
[A48] 強【CB】强【印順】
[A49] 裡【CB】裏【印順】
[A50] āgama【CB】Āgama【印順】
[A51] Nikāya【CB】Nikaya【印順】
[A52]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53] 巴利【CB】巴梨【印順】
[A54] dhammadhara【CB】Dhammadhara【印順】
[A55] vinayadhara【CB】Vinayadhara【印順】
[A56] mātikādhara【CB】Mātikādhara【印順】
[A57] āgama【CB】Āgama【印順】
[A58] sakṛdāgāmin【CB】Sakṛdāgāmin【印順】
[A59] anāgāmin【CB】Anāgāmin【印順】
[A60] āgāmi【CB】Āgāmi【印順】
[A61] āgama【CB】Āgama【印順】
[A62] tiryagyonigata tiracchānagatiyo【CB】Tiryaūcgatayaḥ, P.tiracchānagatiyo【印順】
[A63] gata【CB】Gata【印順】
[A64] Buddhaghoṣa【CB】Buddhaghosa【印順】
[A65] Śāriputra【CB】Sāriputta【印順】
[A66] Mahākasyapa【CB】Mahākassapa【印順】
[A67]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āṁghikāḥ【印順】
[A68] Haimavata【CB】Haimavatāḥ【印順】
[A69]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70]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71] Sarvāstivāda【CB】ś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72] Buddhaghoṣa【CB】Buddhaghosa【印順】
[A73] Papañca-sūdanī【CB】Papañca-sũdanī【印順】
[A74] Manorathapūraṇī【CB】Manoratha-pūraṇī【印順】
[A75] siddhānta【CB】Siddhānta【印順】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