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二章 研究的資料與參考書

第一節 總說

原始佛教聖典集成的研究是以經律自身為研究對象從經律自身作比較分析研究去發現結集的真實情況集成的次第過程——結集再結集而逐漸完成成為各部派(及大乘學者)公認的聖典然據以為研究的現存經律無論為梵文([A1]saṃskṛta)的巴利文(Pāli)的西藏譯的漢譯的這些代表初期「佛法」的聖典都已經過部派的傳宏具有部派的[A2]色彩所以對現存經律——研究的資料有先為一一敘述並說明其所屬部派的必要明了其部派的性質在進行結集研究中才會有比較客觀的確當處理而不致為傳說的權威的各種成見所蒙蔽對於現存經律的敘述著眼於作為研究的重要資料以能對聖典部類集成的研究提貢參考價值的為限

代表原始佛教的聖典分為三大類「經藏」「律藏」「雜藏」「經藏」(Sūtra-piṭaka就是「四阿含」或「四部」[1]這是包藏眾多契經的四部叢書除現存的四部外漢譯還有部分的別譯本別譯本的一部分也可為參考「律藏」([A3]vinaya piṭaka就是被稱為「廣毘奈耶」的「廣律」「廣律」以外有「戒經」這是構成「律藏」的基石一向結集別行為僧團中半月半月誦說的要典有「羯磨法」是僧團中處理僧事的各項辦法從「律藏」中集出而成還有「律論」是後代的律師們對「廣律」及「戒經」等所作的論釋「戒經」與「律論」對於律部集成的研究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關於「律藏」的研究資料平川彰《律藏之研究》有精密的論證[2]除部分有所修正外多分引用他的研究成果「羯磨法」對律部集成的研究不能給以有力的參考所以下文也就從略了「雜藏」([A4]Khuddaka-piṭaka就是巴利聖典的「小部」([A5]Khuddaka-nikāya漢譯也有部分的譯出但有些是部派佛教的作品是不能稱為原始佛教聖典的此外近代作品而為作者所參考的也一併敘列出來

第二節 律部

第一項 廣律

律部分「廣律」「戒經」「律論」——三類先敘「廣律」

A《銅鍱律》從印度傳入錫蘭現在為緬甸寮——南方五國佛教所傳承的廣律以巴利語(Pāli)書寫這是赤銅鍱部([A6]Tāmraśāṭīya)的廣律(簡稱《銅鍱律》)銅鍱部自稱上座部([A7]Sthavira又稱分別說部([A8]Vibhajyavādin在部派統系中這是屬於上座部中的分別說部從分別說部流出的赤銅鍱部這部廣律起初由口誦傳入錫蘭到西元前一世紀[A9]Vaṭṭagāmaṇi 王的時代才以筆墨記錄出來現有羅馬字本泰文本緬文本[1]日譯的《南傳大藏經》的律藏——第一卷到第五卷就是依據 H.Oldenberg 氏刊行的羅馬字本參照泰文本而譯成

南傳巴利語的律藏(廣律)內容分三大部〈經分別〉(Suttavibhaṅga是戒經的廣釋內分〈大分別〉(Mahāvibhaṅga〈比丘尼分別〉([A10]Bhikkhunī-vibhaṅga)二部〈犍度〉([A11]khandhaka是有關僧團的規章制度內分〈大品〉(Mahāvagga〈小品〉(Cullavagga)二部共二二犍度〈附隨〉(Parivāra附錄部分凡一九章

B《十誦律》《十誦律》為我國最初譯出的廣律屬於流行罽賓([A12]Kaśmīra)的薩婆多部([A13]Sarvāstivāda譯為說一切有部如《大智度論》卷一〇〇(大正二五七五六下)

「罽賓國毘尼除卻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

現存漢譯的《十誦律》依《大正藏》所載分為六一卷[2]這部律經四位大師的傳譯與整理而成的據《出三藏記集》與《高僧傳》所說初於姚秦弘始六年(西元四〇四)十月起由罽賓(Kaśmīra)三藏弗若多羅(Puṇyatāra)誦出鳩摩羅什(Kumārajīva)譯文僅完成三分之二弗若多羅就去世了到七年(西元四〇五)秋因盧山慧遠的勸請西域的曇摩流支(Dharmaruci依據梵本與鳩摩羅什繼續譯出但僅成初稿還沒有整治鳩摩羅什又示寂了後來有罽賓的卑摩羅叉([A14]Vimalākṣa將《十誦律》的初稿帶到壽春的石澗寺在那[A15]裡重為整治開原譯的五八卷本為六一卷又將名為「善誦」的末後一誦改名為「毘尼誦」以上是《十誦律》六一卷本的翻譯經過[3]《十誦律》的內容是初誦到三誦是「比丘律」四誦名「七法」五誦名「八法」六誦名「雜誦」內分「調達事」與「雜事」七誦名(比丘)「尼律」八誦名「增一法」九誦名「優波離問法」十誦的內容極複雜就是本名「善誦」而改為「比尼誦」的部份

漢譯的律部中有《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凡十卷為宋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五)僧伽跋摩(Saṃghavarman)所譯一向稱為「五論」之一看作律部的論書但勘對內容這就是《十誦律》〈優波離問〉及〈毘尼誦〉的異譯(部分不全)詳細比對如後第五章中說這部《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現存本已有缺佚因為一卷後半到三卷上半(大正二三五六九下——五七九中)名「優波離問分別波羅提木叉」與八卷到十卷——三卷內容完全相同僅文字上有少少的增減比對《十誦律》部分不完全所以可論斷為十卷原本後三卷應為「毘尼誦」中其他部分但早已佚失於是將「優波離問分別波羅提木叉」的初稿與治定本合成十卷而一直這樣的誤傳下來

《十誦律》的〈毘尼誦〉與《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中名符其實的毘尼摩得勒伽部分GMacartneyKashgar 地方曾發現有梵文寫本的斷片三葉[4]

C《四分律》《四分律》是曇無德部([A16]Dharmaguptaka)的廣律姚秦弘始一二到一五年(西元四一〇——四一三)罽賓三藏佛陀耶舍(Buddhayaśas)所出依《出三藏記集》《高僧傳》等古記《四分律》為佛陀耶舍所出竺佛念所譯道含所筆受[5]是誦出《四分律》的譯出當時並沒有梵本所以由佛陀耶舍憶誦出來是將誦出的梵文譯為漢語[6]筆受是依所譯成的漢語筆錄成文筆受是古代傳譯的情形南北朝以下都依梵本譯出譯主每每兼通梵漢因而出與譯不分關於《四分律》的傳譯也就有「佛陀耶舍與佛念共譯」「道含竺佛念二人筆受」等異說《四分律》的卷數古來開合不定現作六〇卷《四分律》的內容略分「比丘律」「比丘尼律」「二十犍度」「集法毘尼」「調部」「毘尼增一」

D《摩訶僧祇律》Mahāsaṅghi譯義為大眾所以《摩訶僧祇律》也稱《大眾律》這是大眾部的廣律漢譯凡四〇卷據法顯〈摩訶僧祇律私記〉所說律本為法顯西遊天竺時在摩竭提國(Magadha)巴連弗邑(Pāṭaliputra)阿育王塔天王精舍(或作大乘寺)所寫得晉義熙一二到一四年(西元四一六———四一八)法顯與道場寺禪師——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合作譯出這部律的來源本是從祇洹精舍(Jetavanânāthapiṇḍadasyârāma)傳來的在部派分裂中這部律是根本的固有的經大眾行籌表決時是為大多數所遵用的[7]這是大眾部的傳說與《舍利弗問經》所說相合[8]這部律的組織與上座部系各部廣律非常不同大致分二「比丘毘尼」——〈波羅提木叉分別〉〈雜跋渠法〉〈威儀法〉「比丘尼毘尼」——〈波羅提木叉分別〉〈雜跋渠法〉〈威儀法〉這是分為二部的但「比丘毘尼」部分共三五卷占全書八分之七可見「比丘尼毘尼」部分實只是附屬而已

僧祐所作《出三藏記集》〈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大正五五二〇下——二一上)

「婆[A17]麁富羅此一名僧祇律[A18]麁富羅眾籌甚多以眾多故改名摩訶僧祇」

[A19]麁富羅([A20]Vātsīputrīya就是犢子部在部派傳承中屬於上座部系[A21]麁富羅與大眾部是決非同一的僧祐將婆[A22]麁富羅部與大眾部混而為一當然是誤解的是由於五部的傳說不同而來但大眾部為七百結集中東方跋耆比丘(Vṛji, P. [A23]Vajji)發展所成為近代學者所公認而梵語的犢子部巴利語作 Vajjiputtaka恰與跋耆的對音相合所以僧祐的這一傳說在部派中雖顯然是誤解的而可能與錫蘭的傳說有關

E《五分律》《五分律》或作《彌沙塞律》《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為彌沙塞部([A24]Mahīśāsaka 譯為化地部)的廣律律本為法顯西遊時在師子國(Siṃhala即今錫蘭得來直到宋景平元年(西元四二三)罽賓化地部的律師佛陀什(Buddhajīva)來中國才請他誦出由于[A25]闐沙門智勝譯竺道生與慧嚴也曾參與譯事[9]現本作三〇卷分為五分「比丘律」「尼律」「受戒等九法」「滅諍法」與「羯磨法」「破僧法等八法」又「五百集法」「七百集法」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題目中的「和醯」二字意義不明古代經目中也缺此二字彌沙塞部漢譯或作「彌嬉捨娑柯」「彌嬉捨婆挹」「婆挹」雖可能為娑柯([A26]sakāḥ或婆拖([A27]vādāḥ)的誤寫但與「和醯」的音相合所以不妨這樣說化地部的梵音傳為「彌沙塞和醯」為古人所知但「彌沙塞和醯部五分律」被誤寫為「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和醯」二字這才成為不可解說了

上來的《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就是我國古傳的「四律」

F《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是根本說一切有部([A28]Mūlasarvāstivādin)的廣律現有梵文漢譯藏譯三部但都有部分的缺佚漢譯唐義淨西遊印度特重視律部的探求回國以後從周證聖元年(西元六九五)到唐景雲二年(西元七一一)將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典大部譯出屬於廣律部分的《開元釋教錄》卷九僅出四部並且說(大正五五五六九上)

「又出說一切有部跋𡨧堵(即諸律中犍度跋渠之類也梵音有楚夏耳)約七八十卷但出其本未遑刪綴遽入泥洹其文遂寢」

其後《貞元新定釋教目錄》[10]又搜輯遺文得七部五〇卷(內缺三卷)但對於說一切有部的「跋𡨧堵」(事)還是有所遺失的今總列如下

  •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毘奈耶》(律分別之一) 五〇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律分別之二)  二〇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律事之六)    一八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律事之十七)  二〇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律事之一)    四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事》(律事之四)    一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隨意事》(律事之三)    一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律事之五)    二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羯恥那事》(律事之八)   一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四〇卷

  •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一〇卷

西藏譯而屬於廣律的「十七事」完全不缺比對漢譯缺《尼陀那目得迦》(這在《十誦律》中屬「比尼誦」末後部分)藏譯「毘奈耶藏」的次第組織與其他的律部都不同現在次第列出並注明漢譯的缺失如下[11]

  • 「毘奈耶事」

    • 1.《出家事》

    • 2.《布薩事》(漢譯缺)

    • 3.《隨意事》

    • 4.《安居事》

    • 5.《皮革事》

    • 6.《藥事》

    • 7.《衣事》(缺)

    • 8.《羯恥那事》

    • 9.《拘閃毘事》(缺)

    • 10.《羯磨事》(缺)

    • 11.《黃赤苾芻事》(缺)

    • 12.《補特伽羅事》(缺)

    • 13.《別住事》(缺)

    • 14.《遮布薩事》(缺)

    • 15.《臥具事》(缺)

    • 16.《諍事》(缺)

    • 17.《破僧事》

  • 「毘奈耶分別」

    • 1.《(苾芻)毘奈耶分別》

    • 2.《苾芻尼毘奈耶分別》

  • 《毘奈耶雜事》

  • 《毘奈耶上分》(缺)

梵文屬於說一切有部廣律的梵文斷片Gilgit[A29]Bāmiyān(古稱梵衍那)等處不斷發現Gilgit 發現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數量最大[A30]N Dutt 於西元一九三八年[A31]Gil-git Manuscripts, Vol, 111刊出關於「毘奈耶(十七)事」部分其中完整無缺的有「衣事」「羯恥那事」「拘閃毘事」「羯磨事」「黃赤苾芻事」「補特伽羅事」「別住事」「遮布薩事」——八事首尾或中間略有脫落的有「出家事」「布薩事」「隨意事」「安居事」「皮革事」「藥事」——六事「臥具事」與「破僧事」沒有刊出「滅諍事」缺佚[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與《十誦律》同為說一切有部的廣律但組織與內容都多少不同《十誦律》的傳譯在西元五世紀初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漢譯為西元八世紀初藏譯在九世紀中所以稱《十誦律》為有部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為新有部律[13]是不妨這樣說的(但新與舊的分判極易引起誤會)龍樹(Nāgārjuna)《大智度論》卷一〇〇(大正二五七五六下)

「毘尼有二分一者摩偷羅國毘尼含阿波陀那本生有八十部二者罽賓國毘尼除卻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

龍樹所見的二種毘尼是否就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與《十誦律》據《大智度論》卷二(大正二五六九下)

「二百五十戒義作三部七法八法比丘尼毘尼增一憂波利問雜部善部如是等八十部作毘尼藏」

龍樹所說的《八十部律》次第與《十誦律》相合而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簡稱《根有律》)的次第不合《根有律》是否就是《八十部律》呢現存的《根有律》漢譯的不完全西藏譯本也是不完全的而西藏所傳《根有律》的組織是晚期的新組織在漢譯《根有律》的論書中可以明白的看出《根有律》的組織是近於《十誦律》的(如本書第六章說)《根有律》就是《八十部律》與《十誦律》為同一原本只是流傳不同而有所變化起初《十誦律》從摩偷羅(Madhurā)而傳入罽賓——健陀羅(Gandhāra烏仗那(Udyāna)一帶為舊阿毘達磨論師所承用如《十誦律》說的結集論藏「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與《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學處品》相合[14]其後《根有律》又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Kaśmīra)阿毘達磨「毘婆沙師」所承用例如《大毘婆沙論》解說「譬喻」為「如大涅槃持律者說」[15]所說大涅槃譬喻出於《根有律雜事》[16]又如《順正理論》說結集論藏為「摩呾理迦」[17]也與《根有律雜事》相合[18]流行於北方的說一切有部源遠流長化區極廣隨時隨地而有多少不同這二部廣律不全為廣略的差別實為同一原典而流傳不同

第二項 戒經

「戒經」([A32]Prātimokṣa-sūtra即「波羅提木叉經」為僧團中半月半月所誦的漢譯每稱之為「戒本」也稱「戒心」有直從梵本譯出的也有從廣律中錄出的「戒經」因二部僧而不同有「比丘戒本」有「比丘尼戒本」除古譯而已佚失的以外現存的戒本不少今分別敘述如下

「比丘戒本」作為戒經的比對研究雖有《十誦律》《優波離問佛經》《鼻奈耶》《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等但現存「戒經」作為半月半月誦戒用的共六類一三部

A銅鍱部([A33]Tāmra-śāṭīyaḥ[A34]Bhikkhū-pātimokkha——《比丘波羅提木叉》巴利語戒本凡二二七「學處」(漢譯舊譯作「戒」)泰等國都有譯本為各國僧團所應用日譯本的《比丘波羅提木叉》見《南傳大藏經》卷五

B大眾部([A35]Mahāsāṃghika)《摩訶僧祇大比丘戒本》「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譯」凡二一八戒

C化地部([A36]Mahīśāsaka)《彌沙塞五分戒本》佛陀什(Buddhajīva)等譯凡二五一戒

D法藏部([A37]Dharmaguptaka)「四分戒本」漢譯的現有二本1.《四分(比丘律)戒本》題為「後秦三藏佛陀耶舍(Buddhayaśas)譯」及唐「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並「序」內容與廣律相合實為懷素從廣律抄出來的2.《四分僧戒本》題為「後秦世罽賓三藏佛陀耶舍譯」譯文與四分廣律大有出入據《出三藏記集》佛陀耶舍曾譯出四分的比丘戒本[1]所以這部應為在譯出廣律以前佛陀耶舍先為譯出的這二部都是二五〇戒

E說一切有部([A38]Sarvāstivāda)戒本上面曾說到說一切有部的廣律有《十誦律》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二部廣律有別部戒本也隨時隨處而多少差別現有七本1.漢譯《十誦(波羅提木叉)戒本》題作「姚秦三藏鳩摩羅什(Kumārajīva)譯」譯筆與鳩摩羅什誦大同但「眾學法」一一三戒共二六三戒與鳩摩羅什所譯現存的《十誦律》不同《十誦律》傳譯曾經四位大師的譯治而完成弗若多羅(Puṇyatāra)口誦本與曇摩流支(Dharmaruci)的梵本可能不同這也許是鳩摩羅什最初所譯出的口誦本而現存的《十誦律》是依梵本而定的「眾學法」一一三雖與《十誦律》不同但與同屬說一切有部系的《鼻奈耶》卻完全相合2.燉煌新出的漢譯本矢吹慶輝《鳴沙餘韻》所收錄[2]卷首殘缺題目與譯者都不明譯文古拙經推定為道安當時所見的古本屬《十誦律》系[3]3.梵文本 Prātimokṣasūtra是在龜茲(Kucīna)發現的首尾及中間略有殘脫經比對為與《十誦律》一致僅次第小出入[4]上來二部都是「眾學法」一〇七共二五七戒與《十誦律》相合4.題為《五分戒本》「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據《彌沙塞五分戒本》末附記[5]知道這是《十誦比丘戒本》而錯寫為《五分戒本》的這部錯題「五分」而實為「十誦」的戒本「眾學」法一〇八5.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唐義淨譯「眾學法」九九共為二四九戒6.藏譯的So-sor-thar-paḥi Mdo——《波羅提木叉經》7.梵文的 Mūlasarvāstivāda Prātimokṣasūtra——《根本說一切有部波羅提木叉經》在尼泊爾(Nepāla)發現[6]藏譯本與梵本——二部除「眾學法」為一〇八(全部為二五八戒)外次第與內容都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相合這都是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系統

F飲光部([A39]Kāśyapīya)《解脫戒經》元魏瞿曇般若流支(Prajñāruci)所譯凡二四六戒《解脫戒經》並非飲光部律的別名實就是別解脫(波羅提木叉的義譯)戒經的簡稱

比丘尼戒本現存五類八部

A銅鍱部 Bhikkhunī-pātimokkha——《比丘尼波羅提木叉》自廣律中集出日譯本見《南傳大藏經》卷五

B大眾部《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題為「法顯共覺賢譯」大眾部比丘戒的眾學法凡六六而這部尼戒本卻共七七戒《大正藏》本在「不象鼻著內衣」下注云「此上九戒丹本及本律大僧戒中並無」又「不婆藪天披衣應當學」下注云「此上四戒丹本及本律大僧戒中並無」[7]可見這一三戒本來是沒有的是在流傳中為後人所增入的末後「比丘戒本」作「不生草上大小便」「不水中大小便」「不立大小便」——三戒而「尼戒本」僅有「不得立大小便除病應當學」《摩訶僧祇律》卷四〇(大正二二五四四下)

「眾學法廣說如比丘中唯除六群比丘尼生草上水中大小便餘者盡同」

尼戒應僅此一戒因為生草上水中大小便在僧祇尼律中已結為「波逸提」[8]不應該重出這樣摩訶僧祇部律的「眾學法」比丘戒為六六比丘尼戒應為六四

C法藏部《四分比丘尼戒本》是唐懷素從廣律中集出別行的

D化地部《五分比丘尼戒本》「梁建初寺沙門明徽集」

E說一切有部比丘尼戒本現存四本1.《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宋長干寺沙門釋法頴集出」法頴或誤作法顯2.燉煌寫本《比丘尼戒本》據斷定為同於《十誦》的比丘尼戒本[9]上二部屬於《十誦律》系統3.《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唐義淨譯4.藏譯 [A40]Pge-sloṅ-maḥi-so-sor-than-paḥi Mdo——「比丘尼波羅提木叉經」上二部相同屬於《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的系統

第三項 律論

初期的聖典大概的說法(經)的論書有阿毘達磨論釋經論觀行論形成以阿毘達磨論為主的離經法而獨立的論藏而毘奈耶——律與阿毘毘奈耶綜合而組成毘奈耶藏論書融合於毘奈耶藏沒有別的論書然在各部廣律完成凝定以後所有律的論釋就流傳於律藏以外了

關於律的論書我國舊傳「五論」其中被稱為五論之一的《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如本節第一項中說到實為《十誦律》中〈優波離問〉及〈毘尼誦〉的異譯所以在這[A41]裡不再敘及律論的性質不一形式不一部派也不一今取其有助於經律結集研究的論書略述如下

Samantapāsādikā巴利本為西元五世紀初覺音(Buddhaghoṣa)三藏對銅鍱部([A42]Tāmraśāṭīya)廣律所作的注釋

B《善見律毘婆沙》一八卷「蕭齊外國沙門僧伽跋陀羅(Saṃghabhadra)譯」這是齊永明七年(西元四八九)在廣州譯出的我國古德以為這是《四分律》論卷一六(大正二四七八七上——中)曾說到

「佛塔中止宿及藏物此二戒梵本無有所以無者如來在世時未有塔此上二十戒梵本無有如來在世塔無佛故」

在各部戒本中惟有《四分律》本有有關佛塔的眾學法古人應該是據此而為論斷的據近代學者的比對研究論證本書為覺音 Samantapāsādikā[A43]略譯本但譯者曾受到《四分律》的影響[1]上來兩部都是屬於銅鍱部的注釋全律藏的論書

C《鼻奈耶》也稱《戒因緣經》現作十卷「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據〈鼻奈耶序〉為晉壬午的來年春天(西元三八三)罽賓鼻奈(罽賓律師)耶舍([A44]Yaśa)誦出鳩摩羅佛提(Kumārabuddhi)寫成梵本竺佛念譯為漢文曇景筆受[2]誦出《鼻奈耶》的耶舍是隨從前部王使鳩摩羅佛提來中國的與譯出《四分律》的佛陀耶舍(Buddhayaśas)不同《鼻奈耶》初標三戒(三學)次別釋「波羅提木叉」先出因緣次結戒後解說這是從廣律的〈經分別〉(就是戒經的廣釋)中略出來的為說一切有部([A45]Sarvāstivāda)戒經的略釋然所說因緣有些是《十誦律》與《根有律》所沒有的

D《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九卷「失譯」「附秦錄」卷九初附有「續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序」為隋「西京東禪定沙門智首撰」[3]這部律毘婆沙起初缺失不全後經智首的搜訪到大業二年(西元六〇六)才從成都方面傳來完本論中初釋「佛婆佉婆」次釋「如是我聞」「佛」「毘耶離」「迦蘭陀聚落」「須提那」「自歸三寶受三歸法」(此中廣論戒法)「除卻鬚髮著袈裟」等可見從卷初以來就是解釋制淫戒因緣卷五標「十誦律第二誦初三十事中第十一事」[4]卷八標「第三誦九十事第四十一」[5]這是與《十誦律》相合的所說的戒文次第也大致與《十誦律》相合這是《十誦律》戒文的解說惟明「七種受戒」[6]與《十誦律》的「十種明具足戒」[7]不同

E《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尊者勝友集」義淨於久視元年(西元七〇〇)譯出作一四卷勝友([A46]Viśeṣamitra)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護法(Dharmapāla)的門人約西元七世紀初在世所作的《律攝》為《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的論釋藏譯的 [A47]ḥdul-ba badus-pa與此為同本

Kaṅkhāvitaraṇī巴利本為覺音所作銅鍱部比丘及比丘尼的波羅提木叉(戒)的簡釋

G《優波離問佛經》一卷題作「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譯」譯語留有部分的古譯如「劍暮」「捐棄」等文中引有「曇摩羅叉云五種食者煮麥飯也」[8]一般論究推定為《十誦律》前後的失譯本大致可信[9]這部名為經而實為律論先明依止與不依止其次就一一戒而明其犯重與犯輕有犯與無犯「波逸提」九二事「眾多」法七二與銅鍱本僧祇本相近但波逸提的前後次第順於飲光部([A48]Kāśyapīya)的《解脫戒經》(及《十誦律》戒本)部派的系屬不明

上來五部C與D屬於《十誦律》系統E是根本說一切有部的這都是說一切有部論F是銅鍱部論G雖不明部系而可能為代表古型的律釋這五部雖部派不同詳略不同而都是波羅提木叉戒經的釋論

[A49]《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第一〉二卷陳真諦(Paramârtha)所譯初明佛緣生法四諦四果而以「無上正覺教法如是」作結接著說「今次論律相」[10]內容與「受具足法」相當所屬的部派從來不明考真諦三藏所譯的如《律二十二明了論》《立世阿毘曇論》都是犢子部([A50]Vātsīputrīya)與正量部([A51]Saṃmatīya)的論書在他所譯的論部中每插入犢子部系的教義這部律經可能是犢子部毘奈耶的出家事因為體裁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相近中有犢子(Vātsīputra)外道來見佛聞法證阿羅漢果為佛所讚一大段[11]長達全書七分之一為其他律部所未見的特別詳述犢子長老因緣也許正表示犢子部仰推佛世犢子長老的意思(慈恩《異部宗輪論述記》就傳有此說)真諦所譯的經錄中或作九卷經初(大正二四九五八上)

「以一千阿僧祇世界眾生功德成佛一毛孔如是成佛一毛孔功德遍如來身毛孔功德成佛一好

在文句上未免起得突然顯然的上面已有殘脫而且標「出家相品第一」應更有第二第三品等所以真諦所譯的本為九卷此下應還有布薩等品只是文字脫落僅存二卷而已這一部是屬於犍度部的論書

I《毘尼母經》(或作論)八卷「失譯人名今附秦錄」「毘尼母」就是毘尼的摩呾理迦([A52]mātṛkā所以這是毘奈耶藏中本母的論釋論中引述各部有迦葉惟(又「迦葉隨」[A53]Kāśyapīya彌沙塞([A54]Mahīśāsaka薩婆多曇無德([A55]Dharmaguptaka)說本論顯然不屬於以上的諸部或以為屬於曇無德部所說論藏作「五分」確與《四分律》相同但所說律部有「母」而沒有「調部」[12]與《四分律》的組織不合不同於《四分律》的還有如億耳([A56]Śroṇa-koṭikarṇa)十二年才受具足而《四分律》作三年[13]五人共分僧物而《四分律》作四人等[14]金倉圓照博士以卷四有「此是雪山中五百比丘所集法藏」推論為雪山部([A57]Haimavata[15]可能就是這一部派的律論

J《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陳真諦譯「正量部佛陀多羅法師造」以二十二偈及注釋而成為正量部的律論

K《舍利弗問經》「東晉失譯」經中論到佛滅以後的僧團——十八部與五部佛法經弗沙蜜多羅王(Puṣyamitra)的毀法而後復興的情況律中傳說的可疑事項一一的問答解說這實為律論的一種新律為上座部([A58]Sthavira「舊律」為摩訶僧祇部([A59]Mahāsāṃghika[16]在盛行的五部中「摩訶僧祇其味純正其餘部中如被添甘露」[17]可推定為這是大眾部廣律凝定以後所出的律典經中說到「文殊師利」(Mañjuśrī[18]文殊師利確乎是摩訶僧祇部所崇信的聖者

L《佛說苾芻五法經》一卷宋法天(Dharmadeva)譯所說具足五法得離依止實與《優波離問經》初段的意趣相合「九十二波逸提」「五十戒法」(學法的異法)雖傳譯很遲但所傳的戒條數目卻是極古老的

第三節 經部

第一項 銅鍱部所傳的五尼柯耶

傳於錫蘭的以巴利語(Pāli)記錄的銅鍱部([A60]Tāmraśāṭīya)的「經藏」錫蘭緬甸都有寫本日本也有譯本共分五尼柯耶(五部)

  • Dīghanikāya(長部)

  • [A61]Majjhima-nikāya(中部)

  • [A62]saṃyutta Nikāya(相應部)

  • Aṅguttaranikāya(增支部)

  • [A63]Khuddaka-nikāya(小部)

《長部》分三品三四經《中部》分三篇一五二經《相應部》分五品五六相應七七六二經《增支部》分一一集九五五七經以上四部與漢譯的「四阿含」相當「小部」下面別為敘說

第二項 漢譯的四阿含經

漢譯的四阿含經不是一人傳譯的增一——三阿含屬於古譯句義也有些晦[A64]而四阿含又不是同一部派的聖典所以研究起來沒有巴利語(Pāli)本的便利然而也就因為如此對於組織的次第經文的具缺文句的出入在比較研究上不同部派的聖典有他獨到的參考價值近代學者忽略漢譯而偏重巴利語本的研究我覺得這一傾向是多少值得考慮的

A《增壹阿含經》五一卷五二品「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A65]Saṅghadeva)譯」與巴利本《增支部》相當《增壹阿含經》的譯者與部派是有異議的在經錄中《出三藏記集》隋法經《眾經目錄》隋仁壽《眾經目錄》唐靜泰《眾經目錄》[1]都以為《增一阿含經》僅曇摩難提(Dharmanandi)所譯作三三卷或開為五〇卷五一卷隋《歷代三寶記》卷七(大正四九七〇下)說僧伽提婆再譯

「增壹阿含經五十卷(隆安元年正月出是第二譯與難提本小異竺道祖筆受或四十二或三十三無定見道祖及寶唱錄)

《大唐內典錄》《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承襲《歷代三寶記》以為《增壹阿含經》有二譯[2]但當時現存本仍作曇摩難提譯[3]直到《開元釋教錄》在「有譯有本錄中聲聞三藏錄」中才將現存的《增壹阿含經》作為僧伽提婆的譯本[4]

道安作〈增一阿含經序〉如《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中)

「四阿含義同中阿含首以明其旨不復重序也曇摩難提者兜佉勒國人也誦二阿含溫故日新歲在庚申夏出至來年春乃訖為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此年全具二阿含一百卷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

據道安所序當作〈增一阿含經序〉時已有〈中阿含經序〉《中阿含》(五九卷)及《增壹阿含》四一卷共一百卷這是甲申乙酉(西元三八四三八五)年間由曇摩難提所誦出竺佛念傳譯曇嵩筆受的[5]其後參與僧伽提婆譯場的道慈作〈中阿含經序〉如《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下——六四上)

「昔釋法師於長安出中阿含增一阿毘曇廣說僧伽羅叉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度二眾從解脫緣此諸經律凡百餘萬言並違本失旨名不當實」

「冀州道人釋法和罽賓沙門僧伽提和招集門徒俱遊洛邑四五年中研講遂精其人漸曉漢語然後乃知先之失也於是和乃追恨先失即從提和更出阿毘曇及廣說也自是之後此諸經律漸皆譯正惟中阿含僧伽羅叉婆須蜜從解脫緣未更出耳」

「會僧伽提和進遊京師晉隆安元年丁酉之歲十一月一日於揚州丹陽郡建康縣界在其精舍更出此中阿含請罽賓沙門僧伽羅叉令講胡本請僧伽提和轉胡為晉豫州沙門道慈筆受吳國李寶唐化共書至來二年戊戌之歲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訖分為六十卷」

據此當時的原始資料可見曇摩難提所譯的《中阿含經》是僧伽提婆在江南再譯的時為丁酉戊戌(西元三九七三九八)年而《增壹阿含經》並無再譯的明文惟在「洛邑」時「此諸經律漸皆譯正」「經」就是《增壹阿含經》當僧伽提婆在洛陽時「四五年中研講遂精」「漸曉漢語」當時的「譯正」也只是「改定」而不是重譯[6]所以《歷代三寶記》所說僧伽提婆於隆安元年(西元三九七)正月再譯《增壹阿含經》是值得懷疑的依據當時的記錄僧伽提婆《增壹阿含經》的改正在洛陽而不是江南從來只此一部——曇摩難提所(譯)出僧伽提婆重治改定

近代學者或以為《增壹阿含經》現存本為僧伽提婆所譯而曇摩難提本已經佚失並進而推論曇摩難提誦本為兜佉勒(Tukhāra)傳來的說一切有部([A66]Sarvāstivāda)本僧伽提婆所譯為大眾部([A67]Mahāsāṃghika)本[7]曇摩難提原譯本僧伽提婆改正本可能曾同時流行但只是初譯本與重治本而決沒有異部別本的差別如現經僧伽提婆改正本共四七二經而道安序所說曇摩難提譯本也是「四百七十二經」道安說「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今本的「錄偈」也是參差不全的所以即使有兩本流行也只是「小異」而已梁代所集的《經律異相》引有《增壹阿含經》一五則但不足以證明曇摩難提本更難以證明為說一切有部本曇摩難提誦出以前我國早有《增壹阿含經》的部分譯本如《出三藏記集》卷二所說「雜經四十四篇二卷」「安公云出增壹阿含」[8]「百六十品經一卷」「舊錄云增一阿含百六十章」[9]凡與現存《增壹阿含經》不同的都不能推定為曇摩難提譯本及與僧伽提婆重治本有部派的差別

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基於曇摩難提本為有部本僧伽提婆本為大眾部的假定進而以為曇摩難提本為有部本但沒有譯完後以大眾部本修補[10]福原亮嚴的意見是著眼於《分別功德論》的其實《分別功德論》卷二(大正二五三四上——中)是這樣說的

「此經本有百事由是此經失九十事時所傳者盡十一事而已雖然薩婆多家無序及後十一事經浪流經久所遺轉多」

福原亮嚴誤讀這一段文字以為餘部僅存十一篇唯有部存九十篇於是而有何以沒有全譯的推論不知《增壹阿含經》原有百事而後有遺失為說一切有部的共同傳說不同的餘部存十一事說一切有部存十事《分別功德論》說「無序及後十一事」是說薩婆多家經前沒有序經後沒有第十一事僅存十事這如《順正理論》卷四六(大正二九六〇四中——下)

「傳聞增一阿笈摩中從一法增乃至百法故今增一阿笈摩中唯從一增至十法在」

論文非常明白不知何以會引起誤解而且道安經序所說「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錄偈」只是「錄十經為一偈」[11]絕不能誤解為經「序」因而論斷曇摩難提本沒有經前「序」屬於說一切有部總之曇摩難提原本四七二經經前有序明十一事決非說一切有部本僧伽提婆只是加以重治改定而已現存《增壹阿含經》舊傳為大眾部本(未必是大眾本部)是確而可信的

B《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凡六〇卷分五誦一八品二二二經與巴利本的《中部》相當如上所說《中阿含經》初由曇摩難提誦出竺佛念譯語後在揚州由僧伽羅剎(Saṃgharakṣa)講(誦)出僧伽提婆譯語這先後二譯如道慈〈中阿含經序〉——《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上)

「其人(指僧伽提婆)傳譯准之先(指曇摩難提)出大有不同於此二百二十二經中若委靡順從則懼失聖旨若從本制名類多異舊則忤逆先習不愜眾情是以其人不得自專時有改本從舊名耳」

二本的不同顯然為名義方面的並非在組織次第上經文有無上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漢譯的《中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的誦本是近代一般學者所能贊同的[12]《郁伽長者經》(《中含》三九經)說向須陀洹應供受施為大眾部等「第八住中亦得久住」的經證因此或以漢譯《中阿含經》為大眾部說或以為依大眾部本修治[13]不知《郁伽長者經》《大毘婆沙論》《順正理論》都引用而加以解說這是諸部通誦的契經說一切有部與大眾部等只是解說不同怎能據此而推論為與大眾部有關呢

C《長阿含經》二二卷分四分三〇經與《長部》相當依僧肇《長阿含經序》[14]這是姚秦弘始十五年(西元四一三)罽賓沙門佛陀耶舍(Buddhayaśas)誦出竺佛念譯為漢語道含筆受佛陀耶舍為法藏部([A68]Dharmaguptaka)律師為《四分律》的誦出者《長阿含經》的內容《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這樣說

「大迦葉即問阿難言梵動經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在何處說世界成敗經在何處說僧祇陀經在何處說大因緣經在何處說天帝釋問經在何處說阿難皆答如長阿含說」

所說的次第雖與漢譯《長阿含經》不合而七部經的內容都見於《長阿含經》特別是《世界成敗經》就是《世記經》這是巴利《長部》所沒有其他部派所不曾提到的法藏部律說到這部經譯經者又恰好是法藏部律師所以漢譯的《長阿含經》屬於法藏部誦本最為可能至於經中說到「二佛不並出」也是諸部通誦而諸部解說不同不足以論證為說一切有部的

D《雜阿含經》五〇卷宋元嘉年中(西元四四〇頃)求那跋陀羅(Guṇabhadra)在祇洹寺譯出與巴利本《相應部》相當這部經譯出以來次第極為紊亂也有缺文其中二三二五——兩卷原本已佚而是以求那跋陀羅的另一譯品——《無憂王經》編入以足數的[15]所以現存經本實只四八卷依《大正藏經》編目實共一三六〇經

《歷代三寶記》以為本經梵本是法顯(從師子國)[A69]攜來的[16]因而或推論為化地部([A70]Mahīśāsaka)的誦本[17]《歷代三寶記》為經錄中最蕪雜難信的即使是法顯[A71]攜來也不足以證明為化地部本漢譯《雜阿含經》多數信認為說一切有部的現在再略舉文證以確定其為說一切有部的誦本如《順正理論》說

「讚學根本異門等經說一切有部中不誦拊掌喻等眾多契經於餘部中曾所未誦」[18]

「(經部破有部說)非入結集違總頌故如說制造順別處經立為異品」[19]

「如順別處等經(經部)皆言非聖教攝是對法者實愛自宗制造安置阿笈摩內」[20]

《拊掌喻經》與《順別處經》是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者所誦的契經而為他部所不誦的檢尋起來這二經都見於《雜阿含經》《拊掌喻經》如《順正理論》卷一四(大正二九四一一下)

「如撫掌喻契經中言苾芻諸行如幻如焰暫時而住速還謝滅」

《雜阿含經》卷一一有這樣的經(大正二七二下)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

「兩手和合相對」正是拊掌的比喻這一經巴利《相應部》是沒有的《順別處經》《順正理論》曾兩處說到

「各別處經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無見無對」[21]

「順別處經如彼經說苾芻當知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22]

與此文相合的如《雜阿含經》卷一三(大正二九一下)

「佛告比丘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拊掌喻經》與《順別處經》(《相應部》缺)為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宗所特有的契經都見於漢譯《雜阿含經》漢譯《雜阿含經》為說一切有部論宗的誦本是毫無可疑的

漢譯有《別譯雜阿含經》現作一六卷分二誦《大正藏》編目共三六四經「失譯今附秦錄」為《雜阿含經》的一部分從譯文看來比求那跋陀羅所譯為早所以「別譯」二字應該是後人所加不是原譯本所有的這部經的部派問題舊傳為飲光部([A72]Kāśyapīya或推論為化地部法藏部如從經說的特有教義去推論化地法藏飲光都是分別說系([A73]Vibhajyavādin思想相近難於決定到底是那一派然從經文的組織來說與說一切有部本非常接近據銅鍱部([A74]Tāmraśāṭīya)傳說飲光部從說一切有部中分出在三世有無問題上分別說系各派也惟有飲光部接近(承認過去未與果業是有)說一切有部所以論為化地部與法藏部實不如說屬於飲光部的好

第四節 小部——雜藏

「小部」起初是屬於「經藏」的一分所以合稱「五部」「五阿含」但佛教界的一般趨勢是別立為「雜藏」的性質也與「阿含」不同所以作為別部來說明銅鍱部([A75]Tāmraśāṭīya)所傳有很完整的「小部」漢譯的部分不多所以漢譯部分就附列在「小部」下「小部」的內容錫蘭所傳的共一五部

Khuddakapāṭha譯為《小誦》

Dhammapada譯為《法句》漢譯的現存四部1.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所譯的名《法句經》二卷2.西晉法炬法立等譯的名《法句譬喻經》四卷3.姚秦僧伽跋澄(Saṃghabhūti)執梵本竺佛念譯出的名《出曜經》三〇卷4.趙宋[A76]天息災譯出的名《法集要頌經》四卷後二部是說一切有部([A77]Sarvāstivāda)的誦本2 與 3——二部都是附有譬喻解說的

Udāna譯為《自說》

Itivuttaka譯為《如是語》漢譯有唐玄奘所譯的《本事經》七卷

Suttanipāta譯為《經集》內分五品〈蛇品〉〈小品〉〈大品〉〈義品〉〈波羅延〉(〈彼岸道〉)漢譯有《佛說義足經》二卷是吳支謙譯的《義足經》附有說偈的因緣與銅鍱部所傳是同一系而是別派的誦本

Vimānavatthu譯為《天宮事》

Petavatthu譯為《餓鬼事》與餓鬼事相當的漢譯有三部傳為漢安世高譯的《佛說鬼問目連經》晉法顯譯的《佛說雜藏經》東晉失譯的《餓鬼報應經》這三部都是長行部派不明

Theragāthā譯為《長老偈》

Therīgāthā譯為《長老尼偈》

Jātaka譯為《本生》銅鍱部所傳的《本生》搜羅極廣是部類最大的一部北傳的佛教《本生》都附在經律中沒有那麼完備的部類集錄部分而流傳的有吳康僧會譯的《六度集經》八卷晉竺法護譯的《生經》五卷東晉失譯的《菩薩本行經》三卷等

Niddesa譯為《義釋》有《大義釋》《小義釋》二部分

Paṭisambhidāmagga譯為《無礙解道》

Apadāna譯為《譬喻》《譬喻》分四部分〈佛譬喻〉〈辟支佛譬喻〉〈長老譬喻〉〈長老尼譬喻〉〈長老譬喻〉漢譯有相當的部類那是西晉竺法護譯的《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根有律藥事》[1]也有這一部分

[A78]Buddhavaṃśa譯為《佛種姓》

Cariyāpiṭaka譯為《所行藏》

第五節 其他的參考書

上面所舉列的「律」「經」「雜部」為研究的資料也就是主要的參考書此外

  •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這三部大論對「九分教」(十二分教)與「四部阿含」的關係給以有力的[A79]啟發近人的著作

  • 呂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內學》年刊第一輯

  •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卷二卷三)

  •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

  •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

後二書為日本學界最近的名著雖然在原始佛教聖典集成的研究中不能隨和二書的見解但在資料上可說得到了最多的幫助


校注

[0065001] 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的「經藏」加《小部》共為五部 [0066002]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五八——二八九) [0067001] 參照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六五——六六) [0068002] 本書引用漢譯經律的卷數一概依《大正藏》 [0068003] 參照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一二一——一二四) [0069004] 參照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七七——八五) [0069005] 《出三藏記集》卷三(大正五五二〇下)《高僧傳》卷二(大正五〇三三四中) [0069006] 我國所譯古來或稱「譯為晉言」「譯為秦言」等本書概稱之為「漢語」「漢譯」以資統一 [0070007] 《摩訶僧祇律》卷四〇(大正二二五四八中) [0070008] 《舍利弗問經》(大正二四九〇〇中) [0071009] 《出三藏記集》卷三(大正五五二一上) [0072010]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一三(大正五五八六八下——八六九上) [0073011]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六九——七一)又(六二一——六二四) [0075012]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九五——九七) [0075013] 呂澂〈諸家戒本通論〉(《內學》第三輯五一——五三 [0076014] 《十誦律》卷六〇(大正二三四四九上)《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一(大正二六四五三下) [0076015]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六〇上) [007601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五——三九(大正二四三八二下——四〇二下) [0077017]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二九三三〇中) [0077018]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〇(大正二四四〇八中) [0079001]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一一中) [0080002] 矢慶吹輝《鳴沙餘韻》(三九——四一枚) [0080003]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一六五——一六六) [0080004]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七五——七六) [0080005] 《彌沙塞五分戒本》附按語(大正二二二〇〇中) [0080006]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九五九八) [0081007] 《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大正二二五六三中) [0081008] 《摩訶僧祇律》卷四〇(大正二二五四三上——中) [0082009]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四九〇) [0084001]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所引述(二六一) [0084002] 〈鼻奈耶序〉(大正二四八五一上) [0084003]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大正二三五五八下) [0085004]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大正二三五三三上) [0085005]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八(大正二三五五二中) [0085006]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大正二三五一一上——中) [0085007] 《十誦律》卷五六(大正二三四一〇上) [0085008] 《優波離問佛經》(大正二四九〇六中) [0085009]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二四五) [0086010] 《佛阿毘曇經》卷上(大正二四九六〇上) [0086011] 《佛阿毘曇經》卷上(大正二四九六三上——九六五上) [0087012] 《毘尼母經》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0087013] 《毘尼母經》卷四(大正二四八二二上)《四分律》卷三九(大正二二八四五中) [0087014] 《毘尼母經》卷四(大正二四八二二下)《四分律》卷五〇(大正二二九四三中) [0087015]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所引(二六三——二六四) [0088016] 《舍利弗問經》(大正二四九〇〇中) [0088017] 《舍利弗問經》(大正二四九〇〇下) [0088018] 《舍利弗問經》(大正二四九〇二下) [0091001]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一〇中)隋法經《眾經目錄》卷三(大正五五一二七下)隋仁壽《眾經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五四上)唐靜泰《眾經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八六中) [0091002] 《大唐內典錄》卷三(大正五五二四六中)《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八(大正五五四二二上——中) [0091003] 《大唐內典錄》卷七(大正五五二九六下)《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一四(大正五五四六八中) [0091004] 《開元釋教錄》卷一三(大正五五六一〇下) [0092005]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中) [0093006] 《出三藏記集》卷一三(大正五五九九下) [0093007]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六九——六七〇) [0093008]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上) [0093009]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五下) [0094010] 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八九九〇) [0094011] 《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0095012]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四三——六四四) [0095013] 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九一——九二) [0095014]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下) [0096015] 呂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內學》第一輯二二七 [0097016] 《歷代三寶記》卷一〇(大正四九九一上) [0097017] 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九五) [0097018]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二九三三〇上——中) [0097019]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大正二九三五二下) [0097020]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二九三三二上) [0098021]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五(大正二九五四〇中) [009802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大正二九三四四中) [010200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六——一七(大正二四七八上——九四上)
[A1] saṃskṛta【CB】Saṃskrta【印順】
[A2] 色彩【CB】色釆【印順】
[A3] vinaya piṭaka【CB】Vianya, Pi.【印順】
[A4] Khuddaka-piṭaka【CB】Khuddaka, Pi.【印順】
[A5] Khuddaka-nikāya【CB】Khuddakanikāyā【印順】
[A6]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7]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8] Vibhajyavādin【CB】Vibhājya-vādināḥ【印順】
[A9] Vaṭṭagāmaṇi【CB】Vaṭṭagāmaṇī【印順】
[A10] Bhikkhunī-vibhaṅga【CB】Bhikkhunīvibhaṅga【印順】
[A11] khandhaka【CB】Khandhaka【印順】
[A12] Kaśmīra【CB】Kaspīra【印順】
[A13]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14] Vimalākṣa【CB】Vimalâkṣa【印順】
[A15] 裡【CB】裏【印順】
[A16]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17] 麁【CB】麤【印順】(cf. 《出三藏記集》卷3(CBETA, T55, no. 2145, p. 20, c24-p. 21, a6))
[A18] 麁【CB】麤【印順】
[A19] 麁【CB】麤【印順】
[A20] Vātsīputrīya【CB】Vātsīputrīyāḥ【印順】
[A21] 麁【CB】麤【印順】
[A22] 麁【CB】麤【印順】
[A23] Vajji【CB】Vajjl【印順】
[A24]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25] 闐【CB】填【印順】
[A26] sakāḥ【CB】Sakāḥ【印順】
[A27] vādāḥ【CB】Vādāḥ【印順】
[A28] Mūlasarvāstivādin【CB】Mūla-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29] Bāmiyān【CB】Bamiyan【印順】
[A30] N Dutt【CB】N. Dutt【印順】
[A31] Gil-git【CB】Gilgit【印順】
[A32] Prātimokṣa-sūtra【CB】Prātimokṣasūtra【印順】
[A33] Tāmra-śāṭīyaḥ【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34] Bhikkhū-pātimokkha【CB】Bhikkhu-pātimokkha【印順】
[A35]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ṁghikāḥ【印順】
[A36]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37]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akāḥ【印順】
[A38]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印順】
[A39] Kāśyapīya【CB】Kāśyapīyāḥ【印順】
[A40] Pge-sloṅ-maḥi-so-sor-than-paḥi Mdo【CB】Dge-sloṅ-maḥi-so-sor-than-pahi Mdo【印順】
[A41] 裡【CB】裏【印順】
[A42]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43] 略【CB】畧【印順】
[A44] Yaśa【CB】Yaśas【印順】
[A45]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46] Viśeṣamitra【CB】Viśeṣmitra【印順】
[A47] ḥdul-ba badus-pa【CB】Ḥdul-ba badus-pa【印順】
[A48] Kāśyapīya【CB】Kāśyapīyāḥ【印順】
[A49] 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第一【CB】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第一)【印順】
[A50] Vātsīputrīya【CB】Vatsīputrīyāḥ【印順】
[A51] Saṃmatīya【CB】Sammitīyāḥ【印順】
[A52] mātṛkā【CB】Mātṛkā【印順】
[A53] Kāśyapīya【CB】Kāśyapīyāḥ【印順】
[A54]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55]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56] Śroṇa-koṭikarṇa【CB】Śroṇa-koṭikoṭikarṇa【印順】
[A57] Haimavata【CB】Haimavatāḥ【印順】
[A58]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59]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ṁghikāḥ【印順】
[A60]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61] Majjhima-nikāya【CB】Majjhimanikāya【印順】
[A62] saṃyutta Nikāya【CB】Saṁyuttanikāya【印順】
[A63] Khuddaka-nikāya【CB】Khuddakanikāya【印順】
[A64] 澀【CB】澁【印順】
[A65] Saṅghadeva【CB】Saṃghadeva【印順】
[A66]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67]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ṁghikāḥ【印順】
[A68]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69] 攜【CB】携【印順】
[A70]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71] 攜【CB】携【印順】
[A72] Kāśyapīya【CB】Kāśyapīyāḥ【印順】
[A73] Vibhajyavādin【CB】Vibhśjya-vādināḥ【印順】
[A74]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75]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76] 天息災【CB】天息灾【印順】
[A77]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78] Buddhavaṃśa【CB】Buddhavaṁsa【印順】
[A79] 啟【CB】啓【印順】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